xx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2024-05-15

xx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调研报告(精选9篇)

篇1:xx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xx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

调 研 报 告

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

为全面了解我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按照区政协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日前,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委员对我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xx市兄弟养殖有限公司、xx信达养殖有限公司和区环保局、畜牧局、农委等部门,查阅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台账,实地查看,听取介绍,座谈讨论,初步了解了我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现根据调研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一、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概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发展畜禽养殖作为我区传统支柱产业来抓,以推动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为主线,以发展畜禽养殖小区为重点,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力由传统“畜禽大区”逐步向现代“畜禽强区”跨越,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截至目前,我区各类规模养殖场已突破3000家,养殖基地2个,标准化养猪场50个,蛋鸡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养殖业总产值4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8.3%。“十二五”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亟农业减排工作。全区有40多家规模化养殖场实施了污染减排工程,建设了沼气池、储粪场、厌氧发酵池,全部实现雨污分流。尿液、污水流入厌氧发酵池发酵后灌溉农田,少部分粪污生产沼气,沼渣、沼液还田;大部分猪粪经干清粪后送储粪场,堆积发酵后全部农田利用。环境好了,农作物产量提高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对养殖场综合整治,实现COD减排量517吨,氨氮减排量118吨。客观上增加了环境发展容量,为加快我区经济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然而受各种因素所限,我区畜禽养殖业大而不强,标准化程度低、体量小,总体层次较为低端。大多还是传统养殖模式,普遍存在气味、污水、粪便堆放、病死畜禽处理等四大难题。且由于历史原因,选址不合理,分布不均,规模较小,污染防治设施较差,大部分养殖场未做到雨污分流;部分已建成的治污设施,普遍存在处理规模偏小、设施不完善、运行不正常等问题,有的甚至闲置不运行;有的沼液、沼渣、粪便等无规范的收集贮存设施,露天晾晒,污臭不堪;有的养殖场没有治污设施,废水直接排向外环境。而大量散养户的养殖污染状况更是令人担忧,由于受执法工具、人员、资金的制约,针对散养户还未能纳入日常规范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主环保意识淡薄、污染防治的自主能动性差。部分养殖场管理粗放,减排意识淡漠,极少有养殖企业能在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方面主动投资,即便是已建成设施的运行也是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说用就用,想停就停。

2、执法力量不足、监管水平低。由于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执法不严,且执法能力、执法水平有限,加之,畜禽养殖业不像工业源有比较全面成熟的监控体系,不宜安装监控设备,所以污染物进一步的去向很难监控。另外,许多养殖场实行的是家族式松散管理,管理不规范,建设期和运营期资料遗失严重,收集困难,没有有效的台账资料支撑,养殖场的治污成效也难以得到上级的认定。

3、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协同管理机制没有建立。农业污染减排工作起步晚,又同时涉及环保、畜牧、农业、统计等部门,工作中信息共享不足,协调不够。比如,在畜禽养殖污染减排项目上报工作中,各相关部门依照各自的标准、统计口径上报的农业减排项目仅在数量上就存在很大偏差。

4、缺乏资金、技术支持,污染防治投入不足。畜禽养殖业是一个微利产业,而治理污染需要相当多的资金,农民和畜禽养殖者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农民在已有污染设施的运行维护上技术掌握不够,调研中还发现部分养殖场沼气设施因管理不善而停用。

三、意见和建议

1、建立政府抓总、部门联动机制,切实形成工作合力。政府牵头成立农业污染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环保、畜牧、农委等相关部门及乡镇政府之间要紧 3 密配合,做到优势互补。畜牧、农委指导本地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督促乡镇对本地区畜禽养殖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定点,定期向环保部门通报布点、选址以及业主治理污染的情况;乡镇政府作为农业减排工作的责任主体,在统筹推进畜禽养殖用地的划拨、出让、租赁等工作时,需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环保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沟通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联合执法,专项执法、日常监督等方式,重点对禽畜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以及污染导致群众信访的畜禽养殖场进行专项整治,督促其落实和完善污染治理措施,同时加大打击和查处此类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

2、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环评,提高准入门槛。切实从源头上把握规模化养殖场污染减排工作的主动权。

3、继续深入开展畜禽规模养殖企业污染防治宣传和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以及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紧迫性,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促进养殖户学法、守法。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重点对规模化养殖业主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环境责任意识和治污能力。

4、加大农业减排新技术推广力度,促达标升级。积极推动养殖方式与治理方式的转变,即推进养殖专业户向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转变、传统养殖方式向清洁养殖方式转变。充分利用 4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条件,促进养殖专业户向规模化养殖小区升级,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引导地方政府合理规划,最大限度地实现种养平衡;鼓励养殖企业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废弃物,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5、加大资金扶持及技术支持力度。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关键在于工程减排,而工程减排首先涉及到的就是成本增加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以奖促治为辅”的综合防治资金投入机制。国家、省、市、区对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相关补助资金的发放,必须严格以污染物达标排放为标准。对治理效果显著的养殖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调动养殖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和技术服务,指导企业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法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治理,按标准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并且确保已建成的能正常使用,进而达到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篇2:xx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年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4月下旬开始深入新民、周嘉、高安、澄溪、鹤游、坪山等镇,围绕畜禽规模养殖与污染科学治理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通过组织人大代表、乡镇村社干部、养殖场业主等进行专题座谈,召开有关部门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广泛了解情况。

一、基本情况

江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重庆优质出口猪肉项目县,重庆市安全奶牛奶源基地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示范县,畜禽养殖在我县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县政府坚持发展与治污并重,推动畜牧业向生态、优质、高效、环保、安全型转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自**年来,我县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3月,全县有畜禽规模养殖场1067个,其中猪场531个、家禽养殖场438个、奶牛场9个、肉牛场10个、羊场40个、兔场39个,畜禽规模养殖率为46%。养殖业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由粗放经营向标准化和商品化经营、由家庭副业向独立的产业的转变,走在了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前列,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规划日趋完善,布局不断规范。**年出台了《垫江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明确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范围;2012年县农委、国土局又联合编制了《垫江县“十二五”畜禽养殖用地规划》。禁养区的规模养殖场正在逐步取缔和搬迁,**年投入800余万元取缔和搬迁了桂溪、沙坪、永安、砚台等乡镇禁养区的19个规模养殖场,今年预计投入700万元,拟取缔和搬迁桂溪河、迎春河流域养殖场(户)34个。

(三)加强了技术培训,推广了生态养殖模式。县农委等部门大力开展规模养殖政策和技术培训,倡导生态养殖模式。2012年6月以来开展抽粪排渣、动物防疫、生态养殖等培训15期,参训925人次。“养-沼-菜(果)”养殖模式在我县得到了较为广泛运用,九牧、优科、农福等规模场发展循环农业,新民镇双河口村史光红养鸡场采用发酵床零排放技术,效果好。

(四)投入增大,基础设施明显好转。几年来,全县财政投入4379.75万元,对167个规模养殖场的排污设施进行了新建及改扩建,建设沼气池43708m3、氧化及化粪池5375m3、干粪发酵池(室)1000m3、雨污分离沟13705m;配套建设沼气服务站73个,配置沼渣沼液抽提泵4台、槽罐车3辆,铺设九牧、优科、全余3个养殖场喷灌管网;实施了21个规模养殖场治污减排综合整治项目;

修建了化尸池500个,2012年5月—2013年3月财政补助140余万元,处理病死畜禽18246头(只)。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研发现,当前主要存在市场波动过大和污染严重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市场波动过大。自**年5月以来,短短7年时间已经历近2个涨跌周期,并且波峰与波谷的价格几乎相差一倍,超过了养殖户的承受能力,影响了规模养殖的正常发展和农产品价格稳定。现猪粮比价为5.2:1,跌破了6:1的养猪盈亏线,进入黄色预警区,规模养猪处于普遍亏损,养殖业受到冲击。第二个问题是养殖与种植不搭配,排泄与消纳不平衡,污染物处理不到位,乱排乱放,水体和空气污染严重。溪河塘库的氮、磷含量高,水质不断恶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发黑、变臭,丧失了原有水体的功能;大量恶臭气体(如氨、硫化物、甲烷等)污染养殖场及周围空气,群众反映强烈,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紧张。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宣传引导不够,环保和风险意识淡薄。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宣传不够,部分基层干部和养殖场业主对养殖分区、审批事项与流程、技术标准不了解。对养殖市场风险宣传不足,在市场行情较好时,不少业主一哄而上,盲目扩大生产,造成周期性产能过剩,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二)规划许可滞后,未批先建现象突出。养殖发展规划滞后,修编不及时,预见性和科学性不强。备案审批滞后,未批先建或先建后批现象突出。全县规模养殖场仅70余家办理了规模养殖备案和防疫条件审批;不到20%履行了环评和有关审批手续;仅8家履行了土地备案及审批手续。部门协调有待加强,如跳石水库养猪场无国土、农委、环保手续,但有工商执照。

(三)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普遍简陋。大部分养殖场业主实力差,投入资金偏少,设施设备简陋,特别是治污设施。财政投入有限,部门间沟通统筹不够,项目申报、公示机制不完善,多数养殖户未享受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也有多次得到国家补助的。融资困难,难以及时获取贷款。

(四)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指导服务被动。基层畜牧兽医站是支撑畜牧业

发展的重要依托,但基础设施差、设备落后、管理不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指导服务跟不上发展需要。村级防疫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技术落后,作用发挥差,且因历史原因,可能演变为新的上访群体。学习考察交流少,对成功的养殖模式总结推广不够,标准化养殖示范、推广有待加强。

(五)宏观调控乏力,养殖盲目性大。信息发布不到位,国家只在政府

网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发布,地方几乎未发布过养殖信息,养殖户信息闭塞,生产盲目性大。产销衔接差,产区与销区之间、养殖户与屠宰企业之间、屠宰企业与批发市场、超市之间未建立产销合作机制,订单生产少。我县尚未设立价格调控基金,缺乏调控手段。

(六)监管执法力度不够,违法行为未得到有效控制。对违规建场监管不到位,依河建场、靠路建场问题突出,居民点附近建场依然普遍存在。对违规排污监管不到位,部分未建治污设施,直接排放;部分治污设施处理能力不足,运行不正常;部分治污设施长期关停,漏排、偷排现象十分突出。处罚少、力度弱,不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工作建议

(一)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养殖与污染治理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审批项目和程序、治污先进典型,增强依法建场、科学治污自觉性。采用现场会、专题讲座、交流座谈等方式,开展经常性培训,提高业主的市场意识、环保意识和科技水平。组织有关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市场调控、生态循环农业,提升我县畜禽养殖业发展和管理水平。

(二)科学规划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按照养殖规模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依据排泄物的消纳能力制定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我县有关规划,新建规模养殖场均应严格履行各项手续。确立产业发展思路,引进和支持大型饲料、畜产品及有机复合肥加工生产企业。

(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使用效益。积极包装项目,提高财政投入总量。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加大项目信息沟通和资金整合力度,将有限财的政资金用于重要部位、关键环节扶持。加强项目实施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组建融资平台,争取金融部门放宽担保条件、简化贷款程序、扩大担保范围,解决融资难问题。

(四)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标准化畜牧兽医站建设,改革村级畜牧兽医运行机制。坚持种养结合,支持鼓励发展“猪-沼-菜(果)”等生态循环模式;跟踪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最新成果运用情况,考察学习干式环保零污染养殖技术、发酵床零排放技术等,开展技术总结、引进、示范和推广。做好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发酵等技术指导。

(五)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产业效益。采用电视、广播、报刊、短信、简报等方式加强信息服务,引导养殖户根据市场确定合适的养殖规模。以工业化理念、商品化思路谋划产业发展和产品销售,理顺各环节关系,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按照《价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设立价格调控基金,稳定畜禽产品市场。

篇3:xx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自2010年开始天祝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政策项目机遇, 连续4年出台了对养殖暖棚、养殖场 (区) 建设的补助政策, 即农牧户建暖棚面积达70 m2补助60元/m2;建成的养殖场 (区) 建棚面积达700 m2以上, 经验收合格的补助90元/m2;另外, 近年来对建成的养殖场 (区) 、养殖暖棚还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贷款扶持。由于强势扶持政策及市场的拉动效应, 养殖暖棚、养殖场 (区) 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和畜禽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养殖。截至2013年末, 全县规模养殖场区达780个, 较大规模的养殖园区达2个。其中养牛场61个、养羊场679个、养猪场26个、养鸡场4个、特种养殖场10个。养殖场 (区) 现存栏的畜禽中肉牛有4 517多头、肉羊15万余只、猪2 594头 (其中蕨麻猪450头) 、鸡15万只、岔口驿马100匹, 特种动物有蓝狐800多只、祁连鹿1 200余头、长白山野猪50头。养殖肉牛品种主要有天祝白牦牛、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安格斯牛;养殖羊品种有甘肃高山细毛羊、藏羊 (天祝草地型藏羊和外调的欧拉型藏羊) 、小尾寒羊、特克赛尔、萨福克、南非美利奴羊、湖羊等;养殖的猪品种有长白、杜洛克、约克夏猪等;养殖蛋鸡品种有海蓝褐和罗曼褐等。养殖场区使用饲草除本县生产粗加工的人工牧草、农作物秸秆及自做的青贮草外, 不足部分有外调的扁豆草、小麦秸秆、玉米秸秆青贮草和全株的玉米秸秆青贮草。精料除本县生产的豌豆、小麦、青稞外, 大部分来自临近县 (区) 和凉州区、金昌市、张掖市等饲料加工厂生产的浓缩料和预混料, 品牌各异。

1 主要建设模式

1.1 农户、个人投资创办型

农户、社会个人投资或县级财政扶持、信贷支持建设的规模养殖场, 由建设者自行畜禽养殖, 可占全县规模养殖场的大多数。

1.2 专业合作社型

由养殖大户牵头投资入股建设、统一经营管理。这类在全县规模养殖场占很小比例。

1.3 企业投资创办型

有个别加工、营销企业转产投资建成的养殖场, 由于投资大, 建设规模较大, 起点较高, 运行相对规范, 这在全县只有个别养殖场。

1.4 互助合作建设型

这类多数属养殖小区。由农户集资和其他项目投资相结合, 集中建设而成, 产权属分散农户, 但基本具备养殖场 (区) 要求的要件及附属设施, 由农户分散经营管理。在防疫和销售上基本能达到统一, 这种类型在全县各乡镇较普遍。

2 养殖经营模式

2.1 全舍饲型进行封闭式管理

常年以舍饲开展畜禽养殖和购进架子畜短期育肥。养殖方式较精细, 利用配合饲料和粗加工的人工种植牧草、青贮草及糖化饲料。养殖成本较高。

2.2 半舍饲半放牧型

养殖场 (区) 多建在纯牧区, 一方面是规模养殖大户, 另外有较大面积的天然围栏草场。夏季放牧繁殖, 冬春季舍饲育肥。养殖方式较粗放, 主要以人工种植牧草、收割的天然牧草和部分的配合全价饲料。除少数牦牛养殖场外多属肉羊养殖场。除冬春季对母羊进行补饲外, 秋季对羔羊进行短期育肥出栏。养殖成本较低。

2.3 养殖加营销型

养殖场以繁殖育肥和贩运销售有机结合, 既有定期不定期的舍饲养殖, 又有收购育肥和随机出栏, 养殖经营方式机动灵活, 能及时抓住市场价格波动的机遇, 实现了养殖返销效益的最大化。

3 养殖效益分析

3.1 肉牛养殖

据调研, 一头肉用品种的架子牛收购价7 000元到8 000元, 育肥17个月, 屠宰胴体重可达385 kg, 毛收入达19 250元, 扣除养殖成本9 750元, 如果市场没有太大波动, 养殖一头育肥牛平均收入可达2 000多元。收购一头3~4岁公牦牛市价3 000到4 000元, 平均活重达160 kg。育肥3个月平均可净增肉20 kg左右, 屠宰率达52%。在春节前后屠宰, 把握了季节反差和市场价格上涨的有力时机, 每头获净利润达1 500元。

3.2 肉羊养殖

据调研, 全舍饲养殖场养殖适龄母羊产羔后进行育肥3~4个月, 每天羔羊饲料费用2元左右, 每只羔羊扣除饲料成本180元, 出栏价到1 000元, 可实现净利润820元。除去母羊饲养成本600余元, 每只基础母羊可实现纯收入220元;半舍饲半放牧养殖场养殖基础母羊产羔六月龄出栏售价700元, 除去母羊饲养成本60元, 每只基础母羊可实现净收入640元;养殖加营销模式, 以市场效应和养殖效益相结合, 养殖效益比以上两种更好。此类养殖场平时有一定数量存栏肉羊, 通过向外收购、短期育肥、随机出栏的经营模式, 年进出栏的肉羊数量较大。另外此类养殖场由于能贩养结合, 养殖方式灵活, 能及时活切准市场脉搏, 可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3.3 良种猪养殖

据调研, 1头3月龄育肥猪毛重70 kg, 育肥3个月可达110 kg, 屠宰率75%, 胴体重达82.5 kg。扣除成本1 440元, 可实现纯收入300多元.

3.4 蛋鸡养殖

据调研, 一只雏鸡购进均价3.5元, 需120 d才可产蛋, 各类成本需花费30元。产蛋鸡每天平均喂配合料0.12 kg, 市价0.34元, 122.4元/年, 消毒防疫需2元/年/只。人工费用、电费等10元。合计成本167.9元。平均1只蛋鸡一年可产蛋275枚, 可实现效益196元, 蛋鸡淘汰出栏均价可买18元。合计214元, 扣除成本可实现纯收入46.1元。如果一个养鸡场年养蛋鸡7万只, 每年正常淘汰出栏蛋鸡7万只, 年可实现纯收入322.7万元。

4 取得的成效

一是加速了草原畜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通过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建设, 以相对封闭化经营管理和舍饲养殖、育肥出栏, 根本上转变了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养殖观念, 降低了养殖成本, 提高了养殖效益, 从而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的压力, 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 也推动了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应用, 加速了草原畜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二是加快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进程。以中央现代农业肉羊产业项目、牛羊大县建设、国家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省级种畜禽场创建等项目的扶持和省市县级标准化示范场创建, 有效推动了已建成和再建的养殖场的标准化改建和创建, 也示范引领了全县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 树立了养殖场经营者的企业化经营理念, 提高了养殖企业的科技含量, 一批实用畜牧技术初步实现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在高寒牧区从无到有, 而且进程加速。

5 存在的问题

5.1 养殖资金不足

由于市场饲料价格和基础畜禽价格上扬, 但养殖场个人资金有限, 仅仅依靠县级补助和财政贴息贷款, 在完成圈舍建设后, 流动资金紧张, 进畜数量不足, 养殖运行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 难以实现预期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效益。个别养殖场 (区) , 为节省资金, 基础建设较粗糙简易, 特别是净污道不分, 场区环境脏乱, 附属设施功能不全, 为后期正常进畜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制造了难度。有些养殖场在建设上过度追求建棚规模和占地面积, 结果难以按要求进畜养殖, 甚至出现空棚和闲置棚, 造成了资金、资源的浪费。

5.2 疫病防控形势较严峻

部分规模养殖场 (区) 消毒防疫等附属设施建设不完善、不配套, 病死畜和和粪污处理达不到无害化要求, 经营管理粗放, 防病意识不强, 没有严格落实封闭管理制度, 疫病传入和传出的风险加大。特别是个别乡镇, 没有标准的围墙和附属设施, 每户一棚,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导致难以统一管理, 运行不便, 不但防疫制度难执行, 而且也难以实现预期运行效益。少数养殖场 (区) 建在临近水源地和干线公路附近, 埋下了污染和疫病传播的隐患。近年来, 好几个养殖场集中建设, 不同畜种在园区内混杂养殖, 增加了疫病互传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5.3 饲草料缺乏的瓶颈制约问题凸显

天祝由于气候冷凉, 特别适合青贮的饲草, 如甜玉米和玉米都不能种植, 养殖必需的精料基本靠外调。大规模的养殖场 (区) 建设, 舍饲养殖畜禽的规模扩张, 饲草料缺乏逐渐凸显。此外, 全县大多数养殖场 (区) 饲草靠粗加工本地自产的人工牧草供应, 青贮、氨化利用与规模化养殖育肥不配套, 青贮设施建设空间很大。预计全县需青贮草在10万t以上, 目前每年青贮只有30 000 t左右。

6 对策建议

6.1 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 强化防检疫措施的落实

一是县、乡政府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已建成的养殖场 (区) 的监管力度, 促使其防检疫制度的严格落实, 特别严格要求养殖场 (区) 的附属设施规范化运行。要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和按月补免工作, 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制度、养殖场 (区) 养殖档案管理制度、粪污无害化处理制度, 确保疫情监测到点到面, 严防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肉食品安全事件。二是加强与临近养殖场 (区) 的动物疫病联防工作, 建立坚强可靠的防检疫屏障。三是强化环境污染控制和消毒灭源工作, 使其尽快实现肉食品安全生产和粪污、死尸、垫料等的无害化处理, 形成消毒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四是对一户一棚分散经营的养殖场 (区) 要利用租赁和承包形式, 使一户或几户以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开展生产经营, 并要按要求补建相关附属设施, 使其能发挥预期效益。五是对外引进畜禽品种时一定要有畜产品管理和动物防疫监管部门的参与, 并要严格实施隔离和防疫监测措施。

6.2 强化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竭力提高养殖效益

一要下大力气对养殖场经营者开展科技培训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培训, 尽快转变其养殖经营观念, 全力推动由粗放的经营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生产管理的转变。二要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积极推广黄牛冻配改良、绵羊和猪的人工授精改良技术、饲草料加工转化等新型实用的养殖技术, 进一步提高其科技含量和养殖经营水平, 提高畜种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积极推行技术人员联系规模场 (区) 承包服务责任制, 落实联系技术人员基本待遇, 切实提高使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 使其在使用中发挥效益。

6.3 对新建的养殖场 (区) 加强备案管理

对新建的养殖场 (区) , 畜牧部门、乡镇一定要严格备案登记, 特别是畜牧部门要严格审核把关和技术设计, 要远离水源、干线公路及村社居民点, 要将附属设施作为一项硬指标落实, 不得以任何理由精简甚至忽略不建。

6.4 抓好饲草料加工转化, 解决缺乏现状

在引导扶持农牧民和养殖大户做好优质牧草种植, 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的前提下, 要积极引导发展草产业加工, 切实提高饲草料尤其是粗饲料的加工转化能力, 推动饲草料加工转化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 培育壮大尽可能利用本县资源开展饲草料加工的龙头企业, 降低饲草料成本, 从而有效破解天祝县饲草料缺乏的制约“瓶颈”。

6.5 加强政策项目扶持, 增强发展后劲

要抢抓国家和省市政策机遇, 继续抓好原定项目的实施和再争取工作, 利用中央现代农业肉羊产业资金项目、牛羊大县建设项目、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双业”贴息贷款等政策, 加大养殖场 (区) 建设的扶持力度。尤其要把“双业”贴息贷款政策作为加快养殖场 (区) 足额进畜的重要抓手, 加大信贷支持, 切实解决好养殖场 (区) 建设不规范及进畜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别在抓好已实施了项目场 (区) 的后续管理工作的前提下, 对将要实施项目的场 (区) 一定要从严筛选, 严格按项目规程操作监督实施, 切实其发挥预期效益和示范引领作用。

6.6 加快产业化经营, 促进养殖场 (小区) 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 以养殖场 (区) 为主要基地, 积极打造天祝高原肉羔、天祝白牦牛肉等绿色肉食产品品牌, 最大限度发挥其市场效应, 培育发展有实力有长远发展规划、有社会责任的龙头企业和真正能实现以专业合作组织章程经营管理运行的规模养殖专业合作组织, 按照“龙头企业+养殖小区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采取订单养殖和合同收购的形式, 将养殖场 (区) 与龙头营销大户、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结合起来, 通过建立有效的产销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 促进规模养殖场 (区) 的可持续发展。

6.7 推进生态养殖、安全养殖, 发展循环经济

篇4: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探究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方法

1.治污减排主要技术方法

控制养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按照农牧结合、规模适度、科学布局、变废为宝的原则,因地制宜,建造与养殖生产相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使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清洁养殖。

1.1 选择适宜场址进行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园区的建设应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的规模和地点。选址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远离城镇,距铁路、公路、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500m以上,尽量靠近规模种植区,以保证有足够的土地消纳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场区内布局要合理,通常划分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各功能区明显分离,管理区和生活区位于上风向,粪污处理区、病畜禽无害化处理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

1.2 实行干清粪工艺,改变用水冲粪的方法干清粪工艺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养殖用水,而且利于粪污的净化处理,便于堆肥发酵。

1.3 建造分级沉淀井,净化污水在畜舍外建造分级污水井,用于接纳畜舍内排出来的污水。污水经一级沉淀后,上清液流入下一个沉淀井,达到固液分离,污水经分级沉淀和生物处理得到净化,可降低污水中有机物排放量。

1.4 粪便发酵还田将畜禽排泄的粪便集中堆积到贮粪场堆肥发酵,以杀灭病原微生物。熟化的粪便还田,可改良土壤,促进作物增产,实行农牧结合,使畜禽粪便资源化。

1.5 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通过技术加工,将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制成不同种类的复合肥料,以用于农业、园林生产。生物有机肥可以消除畜禽粪便的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肥力作用持效期,作物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1.6 生产沼气利用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解决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而且沼渣、沼液可以直接肥田,形成养殖、能源与种植紧密结合的粪便处理、利用模式。

1.7 优化饲料配方 日粮中限制添加不易吸收的促生长元素,加入酶制剂、酸制剂、益生素等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粪尿中氮、磷和其他腐败内容物中粪臭含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1.8 推广微生态养殖技术 利用锯末、秸秆等原料作为垫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制作发酵床,在发酵床上养猪,微生态有益菌可将粪便降解,使猪舍免清粪,免水冲洗,猪场没有糞、尿排出,也没有冲圈产生的污水,养殖环境无臭味。同时,以益生菌为主体构成良性微生态环境,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猪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实现粪污零排放、无污染、清洁环保生态养殖的良好效果。

1.9 场区植树造林吸收有害气体 场区绿化可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吸附50%的粉尘,种草植树,可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养殖场区小气候、降低噪音作用。

2.治理养殖污染措施

2.1 倡导环保养殖理念实施规模养殖与环保设施建设并举,使畜禽粪便、污水得到无害化处理,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人、畜疾病发生,促进畜禽生产性能发挥。同时,畜禽粪肥的有效利用,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种植业丰产增收,所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可以繁荣市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畜禽养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广大养殖户中广泛宣传养殖环保知识,增强畜禽养殖户环保健康养殖意识,大力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

2.2 强化畜禽养殖环保行为国家对促进畜牧业发展、规范畜禽养殖行为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为养殖污染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各相关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依法治污。根据当地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畜禽种类、养殖规模,制定禁养区、限养区,建立产、排污监测机制,强化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监督管理,把具有与畜禽养殖规模相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列为建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审批的必备条件加以审核,环保不过关不允许投入运行;对原有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要进行改造,限期治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养殖业户,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篇5:xx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为切实加强我区扬尘治理工作,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近日,我局对城区扬尘产生的主要根源以及整治措施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扬尘主要类型及成因

目前,我区扬尘污染根据其主要来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道路扬尘。道路上的积尘在一定的动力条件,如:风力、机动车碾压或人群活动的作用下,一次或多次扬起并混合,进入环境空气中形成不同粒度分布的颗粒物形成道路扬尘。目前,道路扬尘是我区整治扬尘污染的首要解决对象。经调查,我区道路积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动车携带的泥块、沙尘、物料等抖落遗撒,如:车轮从建筑工地、矿场、未铺装道路等携带的泥和尘,车载物料的遗撒等;二是机动车行驶造成的自身磨损与消耗,如:轮胎、刹车垫的磨损,以及尾气排放;三是路面老化破损后被碾压形成的颗粒物;四是在道路两边种植绿化过程中,由于绿化产生的散土、碎叶清理不及时,在风力作用下吹散至路面。五是废物丢弃、泼洒,如:烟蒂、纸屑等垃圾。

(二)施工扬尘。在城市市政建设、建筑物建造与拆迁、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等施工场所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我区正处于城市建设的高峰时期,有在建工程162个。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尘,目前为我区主要的扬尘源。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建

1筑扬尘产生的主要根源有四个方面:一是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的开挖土石方。目前建筑工地基础工程大都采取“大开挖”作业方法,防尘措施不够完备,成为建筑扬尘的诱因。二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施工现场的硬化、绿化不达标,扬尘较多;现场的材料堆放管理较乱,建筑垃圾清运不及时且现场的围挡不严密等。三是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的搬运。在车辆运输过程中,由于封闭不严密,从地方建材的入出场、建筑垃圾的清运,到土石方的搬运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扬尘。四是拆迁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尘土。

(三)堆场扬尘。由于偷倒建筑渣土及垃圾、生活垃圾堆积,在风蚀的作用下造成的扬尘。

二、扬尘污染的防治措施

自相城区进入城市建设高峰阶段,我们就重视对扬尘问题加以防治,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大范围的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一)道路扬尘的防治措施。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即:一方面采取减缓措施,减少路面本身的积尘,另一方面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消灭和切断道路尘的来源。主要做法:

一是要求在建、未铺装道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硬化。

二是禁止随意开挖道路,尽量避免道路开挖,尽量缩短施工期限。

三是监管运送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撤或泄漏,要求出入施工工地的车辆,驶离工地前清洗车轮及车身。

四是道路两侧根据不同条件,进行草、灌木、乔木相结合立体绿化模式,实施硬化措施,并及时清理绿化过程中的散土和掉落的植物枝叶。

(二)建筑扬尘的防治措施。针对其产生的根源,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予以重点整治:

一是要求建设工程业主在施工期间,设置施工标志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施工标志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项目经理姓名、联系电话,开工和计划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以及等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污染举报电话。

二是要求施工方在工程建设期间,在工地边界设置 1.8 米以上的围挡,围挡视地方要求适当增加,围挡底端设置防溢座。

三是要求施工方在工程建设期间,其所使用的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采取密闭处理。

四是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工地内车行路径,必须采取铺设钢板、铺设混凝土、铺设沥青混凝土、铺设用礁渣、细石或其它功能相当的材料等措施之一,防止机动车扬尘。

五是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我们要求其采取: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铺设钢板、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礁渣、细石或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植被绿化;定期洒水;地表压实处理并洒水;定期喷洒抑尘剂等防尘措施。若工程业主未能按规定采取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将依施工污染情况实施处罚。

六是要求施工方在渣土运输车辆的出入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

七是工程建设期间,业主负责工地周边道路的保洁与清洗责任。

三、当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虽然我们对扬尘污染在思想上有了足够的重视,在行动上也制定了一些有效措施,但经调查,目前仍有一些环节问题突出,管理存在难题,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程运输环节存在隐患。我们发现,在加强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的运输管理的过程中,白天一般不会出现遗撤、泄漏现象,但部分施工单位在管理单位下班后进行违规运输,土石方的搬运不按要求采取密闭、遮盖措施,车辆进出不加以清洗,在路面上形成大量尘土。

二是对偷倒垃圾的管理存在盲点。我们在对偷倒建筑、生活垃圾行为进行专项整治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我区大范围偷倒垃圾的行为已日趋“专业化、集团化”。偷倒垃圾行为人善于与城市管理人员“打游击”,作业时间一般在凌晨12点以后,并有专人事先驾车探路、摸点,在确定无管理人员后,再由工程土方车将各类垃圾在预先探查好的地点进行投放,监管难度很大。

三是超载车辆导致路面破损。由于城乡结合部的运输车辆超载现象比较突出,部分承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注意控制车速,造成路面破损和装卸物遗洒,必须联合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坚决查处超载行为,防止路面破损产生道路扬尘。

总之,治理扬尘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行业管理部门依法监管,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参与和监督。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施工现场扬尘的动态管理,交通、环

保、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协调合作,坚持日常管理和联合执法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制度,在全区范围内形成分级负责、协调合作、齐抓共管的扬尘污染治理管理体系,加大扬尘污染治理力度,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通过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及时报道扬尘污染治理成果,表彰先进单位,推广先进经验。对于违规的单位、工地和个人,及时予以曝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根源上消除扬尘污染,打造清新健康的城市环境。

XX市XX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篇6:xx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小碧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试点乡,近年来形成了xx黑猪、家鸡、油菜蔬菜、花卉苗木、杨梅、葡萄等为主的规模化种养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随着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和扩张,由于发展与养殖治理污染的矛盾未得到同步解决,养殖排污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排放的污水对周边的水体、土壤与空气等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给环境保护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因此,加强对养殖业污染防治也成为xx乡养殖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难题。

一、xx乡养殖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xx乡的养殖业在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扶持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全乡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乡共有规模化肉牛养殖场1个,蛋鸡和肉鸡养殖场两家,年出笼成品蛋鸡、肉鸡56万余羽,养羊专业合作社1个。重点产业牲猪养殖业发展迅猛,已建成规模养殖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1个,全乡XX年出栏牲猪84000余头,常年存栏牲猪48000多头,其中存栏万头以上养殖场1个—xx湘村黑猪原种场。存栏XX头以上的养殖大户6户,存栏150头以上的养殖户105户。

二、养殖业造成环境污染情况及原因分析

(一)环境污染情况

篇7:xx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大量粪尿及其废弃物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畜禽粪污既是宝贵的有机肥,种养结合良好的地区畜禽粪污对环境不仅没有污染,还促进了当地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

一、城郊集约化养殖业发展现状及污染状况

1、当前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当前,我县的养殖业主要以千家万户的散养为主,比较粗矿,规模化程度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养殖带来的污染和危害还没有引起农户的高度重视。

2、畜禽养殖规模化情况

前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县出台了鼓励畜禽养殖规模化的扶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畜禽规模化的发展。据统计有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24家,出栏肉羊的5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有1800多户,出栏肉兔100只以上的大户有2800多户,出栏肉鹅200只以上的有400多户,出栏肉鸭1000只以上的大户有800多户。

3、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情况

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和迅速发展,畜牧养殖产生的大量粪污及其废弃物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畜禽粪污既是宝贵的有机肥,种养结合良好的地区畜禽粪污对环境不仅没有污染,还促进了当地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从调查情况看,我县以规模养猪场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家禽批量圈养其次,百头以上猪和大、中型家禽养殖场往往造成周围农村环境恶化,周边农田肥力过剩。园地生态放养优质鸡对环境污 染较小,另外以稻田放牧为主,肉鸭及青年蛋鸭,鸭粪直接还田,对环境污染极小,半圈养的鸭子由于喂配合饲料较多,并以溪河为活动场地,如饲养量大,密度高,对水质有一定污染。鸡粪由于较干,可以直接作水产的饲料,商品率高,对当地环境影响也较小。

二、存在问题

1、畜禽规模养殖户治理污染意识不强。极大部分养殖户对本场所需用水量、产生的粪污量很少掌握,有的场任意将粪堆放在公路边,村边等,污染周边环境,有的场虽然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容积小,处理能力弱,与污水生产量不配套。

2、缺乏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的保障机制。畜禽养殖业是微利产业,而进行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需要较大的投入,特别是要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管理办法》(第9号令)的要求,没有一定的保障机制,畜禽养殖场的迁移和进行污染治理设施,单靠企业自身投入难度较大。目前,由于对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的认识不够,国家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用地、用电及税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3、粪污综合利用率不高,与有关部门要求存在差距。一是粪污处理过于简单,有的是未作沉淀、发酵处理,直接排放大批田间、鱼溏;二是实行沼气发酵处理的养殖场,未对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作有机肥用,而是直排河流等,造成沼渣、沼液污染环境。

三、对策措施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针对畜禽生产由过分散经营向规模化发展的特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建设一批与土地肥料消纳量 相配套的畜牧养殖小区,按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明确环境敏感区,如城镇、风景区、饮用水源头区周围不宜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把畜牧场与农田、鱼塘、园地一并规划,并合理调整畜牧业产业布局。养殖场(或小区)建设提倡与农田(水田、旱地)、茶(果、桑)园、养殖水面和山林进行结合规划,统一布局,力争粪尿全部就近消化的农牧结合的生态模式。原则上按1亩(耕地、园地、水塘)2头猪(0.2 头牛、4只羊、60只肉禽、40只蛋禽、30只兔)的标准配套规划建设现代化畜牧场(畜牧小区)。这样能就近利用田、园、塘消化处理畜牧场粪肥水,就近利用畜牧场粪肥水解决田、园、塘有机肥。

2.大力推广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是将畜禽养殖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应用于畜牧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对于防治畜禽养殖污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先进的清粪工艺和饲养管理技术,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产生量。如环保型饲料应用现代营养学原理,通过生物制剂、饲料颗粒化、饲料膨化或热喷等技术处理,在不降低畜禽生产水平的基础上,从源头上控制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并抑制、分解、转化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从而降低氮、磷和各种金属物质的排泄量和有害气体排放量。同时,通过对畜牧场区的绿化、立体养殖等措施,可实现畜牧养殖业无废物排放,资源再生利用的绿色畜牧产业。

篇8:津市市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调研

近年来, 畜禽养殖产业已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然而,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 总量的扩张, 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规范养殖、注重环境保护、养殖与环境协同发展已成为畜牧业提质增效绕不开的紧迫难题。

1 养殖业发展及污染现状

1.1 生态环境压力沉重

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 养殖密度大, 集中排污量大, 是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2015年底, 湖南省津市2015年底全市生猪出栏达到54.6万头 (统计局年鉴数据) , 根据一头出栏猪一生排泄量约1.1t计算[1], 一年产生的粪污水达60.06万t。根据经验, 1亩地最多可施10t粪水或沼液, 否则就将“花”而不实, 繁而无果;1亩果园一年消纳的粪污大约是20t。若每年产生60.06万t粪污水, 全部用来浇地或浇果园, 则至少需要6万亩耕地或者3万亩果园。再加上牛、羊、禽的粪污排放, 津市市畜禽粪便的环境承载负荷较大, 若不能有效处理和利用畜禽粪便, 随意堆放, 将导致大量氮、磷流失, 污染水体和地下水。

1.2 规模养殖粪污问题突出

从全市情况来看, 全市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建有沼气池和污水储存池, 但沼气利用率低, 效果不明显;采取种养综合利用的120个, 占71%, 部分养殖场的养殖规模与综合利用能力不相匹配;采取干湿分离处理的13个, 占7.7%;修建三级沉淀池的户36户, 占21.3%;配套或合作养殖蚯蚓处理粪污34户, 占20.1%。全市共有2个有机肥厂, 在建1个, 年生产有机肥能力7万t。虽然规模养殖场都建有粪污处理设施, 但部分养殖场因养殖规模较大, 养殖企业资金紧张, 粪污治理建设投入不足, 设施较简陋, 且不配套, 利用率低, 治污未达到预期效果。

2 养殖业污染治理存在难题

2.1 环保意识不强, 治污资金投入不足

在养殖发展初期, 环保意识不强, 养殖业长期处于重发展轻治理阶段。近年来, 面临日益增加的环保压力, 整治行动迟缓, 污染治理系统不规范。加上治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大部分养殖场污染治理都是等跑到项目才配套实施, 主动自筹投入极少。如果仅靠养殖户自身的环保设施完善, 环境无法与养殖产业发展速度和谐发展。

2.2 部门职责不清, 监管力度不够

为规范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 国家虽然相继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2011)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但是, 养殖户在选址建场时, 先建场再备案, 并未完全遵守“环保三同时”规定。在监管方面, 由于缺少政府牵头,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涉及的环保、国土、畜牧、农业、工商等多个部门和乡镇之间的力量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2.3 专业力量薄弱, 技术服务缺乏

全市规模养殖场 (户) 主绝大多数都是自学养殖, 有的虽是畜牧专业人员或曾从事过生猪专业养殖, 具备养殖技术, 但对环保或治污技术不了解, 普遍认为只要修建了沼气池就能解决粪污问题;大型企业迫于环保压力高投入建设治污设施, 但由于运营成本高、维修成本大而最终沦为面子工程。

2.4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场化程度不高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潜力大, 但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支撑不足, 市场开发不够。国家在有机肥的使用上没有政策补贴, 从而导致生物有机肥价格居高不下。化肥由于见效快, 施用量依然较高, 有机肥企业往往因为缺乏市场和经济效益而难以维持,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效果不理想。

3 推广的主要治污模式及成效

3.1 有机肥集中处理

有机肥厂能对全市病死畜禽及养殖粪便进行集中统一处理, 津市市积极推进有机肥建设。目前全市共有2个有机肥厂, 在建1个, 年生产有机肥能力达7万t。但是有机肥生产成本较高, 由于农民环保意识欠缺、化肥见效快等原因, 导致有机肥销路远不如化肥,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有机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3.2 发展家庭农场, 种养平衡循环利用模式

规模养殖易造成环境污染, 单家独户或小型散养易出现不规范排放, 现提倡适度规模养殖。为处理好规模养殖和种养平衡的矛盾, 津市引进湖南佳和农牧战略合作项目, 建设生态小农庄, 通过建立沼气池来处理畜禽粪尿污水, 配套山、林、地, 实行“养殖-沼气-种植”一体化生态养殖, 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目前, 津市已发展生态小农庄48家, 存栏生猪总数达6万头。

3.3 工业治污达标排放模式

津市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了现代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以点带面, 示范引领养殖户污染治理。湖南旺森农牧公司注重生态环保建设, 投入2 000万元建设年生产有机肥20 000t、日产沼气1 000m3、日处理废水500t的大型生态项目, 把基地打造成一个高标准的生态环保型养猪基地。

3.4 开发“四式养蚯”, 实现畜禽粪污蚯蚓资源化生态处理

近些年来, 津市把从源头上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作为污染治理的着力点, 在中国农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孙振钧教授的课题引领下, 探索出了“四式养蚯”处理畜禽粪污的新模式[2]。“四式养蚯”主要是指通过厂养、水养、棚养和林养四种模式综合利用畜禽的粪便喂养蚯蚓和红虫, 不仅解决了黄鳝、甲鱼、泥鳅、鸡、鸭等动物原生态饲料的问题, 而且带动了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截止到2015年底, 津市蚯蚓养殖基地已有15个, 前端连着养猪基地26个、养牛基地8个, 每年可减少粪污直排5万多t, 养殖规模在全省首屈一指。

4 建议

当前津市市畜禽粪污处理主要包括有机肥集中处理、种养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工业治污达标排放、蚯蚓资源化生态处理四种模式。但是有机肥生产成本较高, 由于农民环保意识欠缺、化肥见效快等原因, 有机肥销路远不如化肥, 制约了有机肥厂的发展。种养平衡循环利用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沼气池来处理畜禽粪尿污水, 配套山、林、地, 实行“养殖-沼气-种植”一体化生态养殖, 但由于历史规划问题, 养殖户沼气池普遍容量不足, 已坏、废弃的沼气池较多。加上早期畜禽养殖场建设并未考虑环保问题, 布局不合理, 山、林、地无法与养殖配套, 只有新选址建场才能符合种养平衡要求, 对小农庄条件要求严格, 不能全部解决已建养殖场畜禽污染问题。湖南旺森农牧有限公司、津市佳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用了“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原则, 在粪污处理设施上建有大型污水处理设施, 沼液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工业治污达标排放模式虽能实现达标排放, 但投入巨大, 仅适用于大型养殖企业。

比较四种粪污处理模式, 各有优缺点, 综合来说蚯蚓资源化生态处理模式能方便、廉价地使畜牧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 保护好生态环境, 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大量副产品也能合理地得到综合利用。蚯蚓粪不仅为农业提供优质有机肥, 而且能使贫瘠的农业土壤得以复苏, 避免二次污染[3]。津市市可把握“四式养蚯”先行优势, 强化蚯蚓深加工, 加快推广蚯蚓 (水蚯蚓) 消纳、利用、转化畜禽粪污的应用力度, 走出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道路。

参考文献

[1]王祖力, 王济民.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潜力巨大[J].中国猪业, 2011, (7) :52-53.

[2]中共津市市委.四式养蚯解决畜粪利用难题[J].湖南农业, 2015, (10) :38-39.

篇9:xx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畜禽规模化养殖与污染科学防治的调研报告

五洞镇人大办公室徐李

2012年5月23日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的迅速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方面发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粪污及养殖废弃物未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已成为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调研报告采取听汇报、座谈、走访等方式,对我镇畜禽规模化养殖与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全镇畜禽规模化养殖与污染产排处理现状

(一)畜禽规模化养殖现状

目前,全镇畜禽养殖已逐步由散养、混养的传统养殖模式,向规模化养殖模式方向转变。截止2012年5月底,全镇存栏3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13家,存栏量达5500头,约占全镇生猪存栏量的25%,年出栏生猪11000头,约占全镇生猪出栏量的35%;全镇存栏1000只以上的家禽养殖场有5家,品种以蛋鸡、肉鸡、鸭、鹅为主,年出栏量20万只,约占全镇出栏量的44%。

(二)畜禽污染排放现状

畜禽污染以生猪、鸡、鸭、鹅等牲畜粪尿和冲洗污水为

主。根据有关经验数据,规模化猪场存栏生猪头均日产湿粪为5公斤,日产污水16公斤,只均存栏家禽日产湿粪为0.12公斤,日产污水为0.4公斤。

按上述数据推算,全镇存栏3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年产湿粪为9900吨,年产污水31680吨。存栏1000只以上的规模禽场年产湿粪151吨,年产污水404吨。

(三)畜禽污染物治理及利用现状

全镇13家生猪养殖场和5家家禽养殖场所产生的畜禽污染物主要通过就近排放、沼气池处理、还田利用、回购四种方式进行处理利用。

有一半的养殖场将产生的畜禽污染物直接或间接排入附近水渠或水体,造成水体、土壤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较大的畜禽养殖场则建有相应的沼气池,对产生的畜禽污染物进行发酵处理,最后还田还土利用。但所建沼气池都不能满足所产生的畜禽污染物量处理,剩余污染物还是进行直接排放。

附近农民进行田地施肥则免费取用养殖场粪污,但取用量相对较少。

还有一些肥料公司、养鱼塘等收购浓度相对较高的畜禽废弃物。肥料公司收购要求更高,以干猪粪、干禽粪为主,而往往养殖场缺乏晒干场地,场地用来一味的扩张养殖规模。

二、畜禽规模化养殖和污染科学防治问题

(一)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

1、土地问题。土地资源紧张,用地无规划,盲目投入,规划、选址、建设不科学。

2、意识问题。大多数人对规模养殖的含义、内容、基本要求不了解。传统养殖观念、饲养模式还占有一定比例,良种、良法、良舍、良料等标准化养殖推广使用仍然困难,养殖户参与意识不强。

2、素质问题。目前从事规模养殖生产的从业者年龄层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对市场预测准确度低、规避风险能力差、新技术应用推广慢。

3、龙头企业问题。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不长不强,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大。

4、疫病防控问题。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动物疫病严重威胁着规模养殖的发展,疫病防控程序不到位、质量不高,疫病风险依然存在。

(二)污染科学防治问题

1、认识问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基本上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消纳其产生的畜禽粪便,畜禽养殖场内部的环境管理也比较粗放;缺乏环保认知,对于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明显不足,也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且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基本都建于对居民较少的地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大。

2、资金问题。各级政府对规模化养殖场排泄物治理设施建设或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投入很少,基本都是养殖场自身投入治理费用。

3、政策问题。缺乏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的保障机制。畜禽养殖业是微利产业,而进行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需要较大的投入,单靠企业自身投入难度较大。目前,各级政府也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缺乏用地、用电及税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三、对策建议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疫病的发生,以减少种苗投入,提高养殖效益。

2、加强监管和教育,确保规模养殖场污染减排、处理。一是要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业环境准入制度,凡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制度;二是在提高扩大规模畜禽养殖场业主的畜牧科学技术素质的同时,还应加强环保的教育宣传,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注重科学规划,推动畜牧业合理发展。根据我镇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按照“牲畜上山、水禽下田、园地养鸡、粪便育林,实现畜牧业从房前屋后向生态养殖小区转移,促进立体种养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做好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推动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小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及安全应急方案下一篇:学校建校50周年校庆专版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