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2024-04-17

《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总结报告(精选7篇)

篇1:《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

总结报告

蛸科(Octopodidae)是头足纲中最大科,其种类通称章鱼,广泛分布世界各海域,大部分为浅海性种类。真蛸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它们的产量急剧下降。与此相反,世界消费者对它们的需求却有增无减。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与自然资源严重衰退的尖锐矛盾要求应该尽快进行蛸类的育苗与养殖工作,因此为恢复和发展该种资源,开发新的海水增养殖品种,开展人工繁育与养成技术研究势在必行。我国具有相当悠久的水产养殖历史,海水养殖已成为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份,鱼类、贝类和甲壳类养殖技术相当成熟和先进。真蛸养殖可以丰富人们的菜篮子, 对改善人们的“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并出口创汇。另外,人工繁育可以大大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增加放流量,更有效地补充自然资源,在保护生态平衡和种质资源方面具重大的应用意义。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对真蛸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已开展许多研究,其中《真蛸人工育苗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2005NZ1011)、《福建沿海真蛸种质遗传性状与繁育研究》(2006J0363)得到省科技厅立项支持,我公司在该所项目负责人林祥志博士的指导下,于是2009年开展真蛸育苗与养殖工作,2010年,在省科技厅、市、区科技局经多次现场调研、专家论证下,承担省星火计划下达《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区域重点项目(编号:2010S0024)。在省科技厅、市、区科技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林祥志博士和中国海洋大学郑小东教授帮助下,项目组成员共同努力,经过二年实施,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研究内容。将其项目总结如下。项目研究开发内容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 研究开发内容

1.1.1研究室内真蛸亲本暂养技术。

在蓄养池中亲体采用暂养,遮光,充气;投喂鲜活或人工运动饲料。

1.1.2掌握真蛸性腺调控、促熟和产卵技术。

将亲体移至产卵池中;向产卵池投放采卵器,亲体雌雄同池放养,促进亲蛸性腺成熟交配;

1.1.3幼蛸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和适宜饵料研究。

雌雄亲体交配后收集受精卵,将受精卵放入培育池中采用流水充气培养;孵化出膜的头足类幼苗在培育池中流水培育,投放饵料,至幼苗进入伏底栖息。

1.1.4成蛸饲料制作与投放次数和数量,研究真蛸环境与投饵量的关系。

采用全天流水方式,大约每隔一星期冲洗养殖池一次,还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水温和养殖状况进行调整。每天投喂二次,投喂量根据上一次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而定。主要饵料品种有杂鱼、杂蟹等。1.2.主要技术指标

1.2.1 采卵50万粒,培育1-1.5 cm 小真蛸10万只。

1.2.2 1-1.5cm 小真蛸经10个月饲养,培养0.75kg真蛸2万头。1.2.3 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操作VCD片一份。1.2.4 举办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培训班1期30人次。1.2.5 提供农村科技实用知识问答数据库5条以上信息。组织实施内容 2.1人工育苗

2.1 种蛸来源

种蛸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每年1月份取自莆田的海捕真蛸,该季节真蛸已经成熟,二是6月份和10月份取自连江渔排养殖的真蛸,也已经性腺成熟。这些真蛸已经在海区或者渔排完成交配,只需要将雌真蛸运到实验场所,经过促熟培育就可以产卵。

2.2 培育条件

采用多种规格的种蛸和幼体培育设施,各种水产苗种培育的设施齐全。海水经过沙滤处理,海水比重1.018以上,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加温。

2.3 幼体盐度耐受实验

本实验温度25℃,盐度设置为18,21,23,25,27,30,33,38和41,每个盐度组设三个平行。采用孵化后第二天的真蛸幼体作为实验材料,在27个5L塑料圆桶中进行,每桶150只幼体,初始盐度为27.8,充气培养,调节盐度采用海水晶和冷开水。缓慢将各盐度组的海水盐度调节到设定的盐度,每小时调节一次,每次盐度变化不超过1.5,10h内可将实验盐度调节到位。每隔数小时检查死亡个体并计数。

2.4室内工厂化规模化养殖

从自然海区购买规格100克/头左右的幼蛸500斤和自已培养的幼蛸进行成蛸培养试验。自配幼蛸饲料,根据自然水温变化,调节饲料投喂次数和投饵率。主要实现内容:①真蛸笼设计:因章鱼具有相互残杀的特性,章鱼养殖必需一笼一只关好。项目养殖笼设计是每笼规格30*30*20cm,5个笼与笼重叠为一串,它们之间完全隔开;笼的四周钻出许多小洞,便以水流畅通;笼旁边留一个可以自由开启的小门,便以饵料投喂和捕捉。每串笼相隔10cm形成一排,每排相隔20cm,便以水流畅通和防止互相残杀。②工厂化集约养殖章鱼,采用全天流水方式,大约每隔一星期冲洗养殖池一次,还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水温 3

和养殖状况进行调整。投喂:每天投喂二次,投喂量根据上一次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而定。主要饵料品种有杂鱼、杂蟹等。

2.5 组织培训推广

通过收集真蛸育苗、养殖和加工的视频资料进行整合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操作VCD片。利用平海镇举办科技兴海、渔业安全生产时期,举办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培训班。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的农村科技实用知识问答数据库信息。完成情况

3.1 现场测产验收情况

2011年10月15日,受福建省科技厅委托,莆田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莆田市平海海水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承担的省星火计划项目《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编号:2010S0024)进行现场测产。专家经现场考察,随机取20只真蛸进行体重测定,结合查阅试验有关资料,意见如下: 1、2010年7月,采卵51.3万粒,至10月4日测定共培育真蛸幼苗10.9万只,个体平均全长3.1cm。

2、幼苗经12个月饲养,平均体重达1.055kg/只。

3、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操作VCD片一份。

4、举办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培训班1期32人次。

5、提供农村科技实用知识问答数据库5条信息。

综上所述,项目组基本完成合同的研究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3.2 种蛸培育与繁殖生物学特性 3.2.1 真蛸的繁殖季节与种蛸挑选

不同海区的繁殖季节有很大的区别,如福建莆田海区真蛸的繁殖季节是每年1-2月份,而浙江南麂岛海域的繁殖高峰为每年5-6月。海区养殖真蛸性成熟季节与海捕真蛸又有不同,如连江海区养殖的真蛸每年6月份-11月份均可达到性成熟。

种蛸挑选是真蛸人工育苗中的重要步骤。挑选的标准是性腺成熟度好,体色健康、红润,腕齐全,无外伤,活力强的雌蛸。实验表明,强壮的种蛸产卵量和孵化率高,孵出的稚蛸活力较好。3.2.2 种蛸的培育

在产卵前,种蛸还需要2周至1个月的培育。培育池以15平方米以上为宜,水深1-1.5米。培育期间投喂缢蛏和冷冻鳀鱼,在鳀鱼中可以添加DHA含量高的裂壶藻粉。由于真蛸摄食量大,需要加大换水量,每3-5天清池一次。3.3 产卵与孵化 3.3.1 产卵与护卵

真蛸喜欢黑暗和安静的环境,通常会躲藏在洞穴或角度中。可以用石头、陶瓷、水泥砖、PVC管、橡胶等营造栖息环境。既可以作为栖息场所,也是产卵的附着基。通过对比,发现使用陶瓷罐的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真蛸产卵在附着基以后,基本停止摄食,并保护卵群直至孵化,但偶尔也会离开。如果一个池中用多只种蛸,护卵的种蛸离开后卵群可能被其它种蛸“霸占”,并被摄食。因此当发现种蛸开始产卵时,将种蛸及卵附着基一起放入直径40-60cm、高50cm、孔径1-2cm的聚氯乙烯网笼中,然后吊养于培养池中,既可以避免池底部杂质的影响,又易于搬池。3.3.2 胚胎孵化

种蛸护卵是胚胎孵化的关键。如果种蛸体质较弱,在孵出之前死亡,即使直接对卵充气,孵化率也会很低。没有种蛸守护的卵的表层大多会受到丝状菌等病菌的侵袭,严重时胚体成紫红色,受到感染的胚体会停止发育并死亡。在白疣蛸胚胎孵化过程中同样会发现这种情况(郑升阳,2005)。因此在胚胎孵化过程中海水处理要更加严格,必要时用0.2-0.3ppm聚维酮碘消毒。发现受感染的卵及时取出隔离,5

防止传播感染。3.3.3 胚胎发育

真蛸受精卵呈椭球形,大小约2mm x 1mm,受不同个体影响会有所变化。受精卵排出后较长时间才开始卵裂。卵裂发生自不带卵柄的动物极(图1)。胚盘与卵黄的界限逐渐向卵柄端移动,前端形成胴腹部,随后8个腕分化出来,吸盘逐渐清晰,稚蛸的轮廓基本形成。胚胎眼球的颜色由浅红变为暗红色,此时称为“红珠”期。随着胚胎发育,胴体部体积扩大,色素在胴体和腕部沉积更多,吸盘发育迅速,眼球由暗红色逐步变成黑褐色,此时称为“黑珠”期,可以观察到心跳和胴体缩动,体色随色素收缩和扩散而改变。随后卵膜变得更加透明,幼体运动加剧,已经接近孵出。孵出时游离端的卵膜出现裂缝,并继续增大,胴部先冲出卵膜,带动头部挣脱出膜。

在真蛸胚胎孵化过程中出现两次胚体掉头翻转。第一次出现在“红株”期,将头部由卵柄端转到游离端;第二次发生在“黑株”期,将头部由游离端转回到卵柄端。但嘉庚蛸在胚胎发育中只有一次翻转(焦海峰等,2005)。3.4 稚蛸培育 3.4.1 饵料

与嘉庚蛸(焦海峰等,2005)和短蛸(张学舒,2002)不同,真蛸幼体要经过浮游幼体阶段,经过变态后才能营底栖生活,而嘉庚蛸和短蛸孵出后可迅速附底,并且进退游动灵活,主动摄食的能力强。由于真蛸浮游期运动较缓慢,因此提供充足的幼体饵料极为重要。如果饵料供应不足,3-5d内会发生死亡,与横纹乌贼相似(Marion等,1998)。

一般认为饵料是影响真蛸幼体发育生长和人工繁育的关键因素。从浮游期开始投喂天然甲壳类以及蟹幼体,至底栖阶段存活率仅8.0%或8.9%。卤虫作为有效开口饵料已被大量采用,但依靠单一饵 6

料,无法让幼体顺利渡过浮游期(Hamasaki,et al.,1991;Hamasaki & Takeuchi, 2000)。我们采用室内培养蒙古裸腹蚤作为浮游期的饵料,在投喂前使用DHA含量高的裂壶藻进行营养强化,在前期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稚蛸的生长,适口性变差,需要更大型的活饵料来替代。

3.4.2 盐度对稚蛸存活的影响

真蛸对盐度的耐受范围比较窄,通常分布在盐度35左右的海区,一般不低于27(Mangold,1983)。本研究的结果也显示(图2),稚蛸最适合的盐度范围为30-35,高于38或者低于27 对稚蛸均有较大的影响。经费使用情况

本项目研究开发总投资50 万元,承担单位负责落实经费 10 万元,省科技厅资助经费 10万元,已全部到位。经费支出预算应严格按照《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支出科目相关费用和标准执行,主要用于项目购置材料费、差旅费、会议费等,详见《科技项目经费总决算表》。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1、培养0.75kg商品蛸2万只,每公斤40元,产值60万元。亲蛸200对*300元=6万元,成蛸饲料2万只*0.75*5(饲料系数)*2元/kg=15万元,工人工资14万元,水电费等5万元,合计成本40万元。可利润20万元,投资回报率1:1.67。

社会效益:国际市场巨大的需求量带动了我国蛸类捕捞业, 但是开发处于盲目状态而且产量不稳定,通常在10,000t左右,严重供不应求,资源迅速衰退。真蛸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市场前景好,有较大的养殖开发潜力,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真蛸人 7

工育苗、养殖、加工、出口的产业链中,人工育苗是产业的瓶颈。突破真蛸规模化人工育苗,将使真蛸养殖迅速实现产业化。如果预计我国的真蛸养殖将达到年产10,000t的规模,养殖年产值将达到4亿元,经过加工后产值可以达到7-8亿元。

在目前海水池塘养殖低迷的情况下,蛸类育苗与养成技术的突破,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促进头足类养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业化,并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其成果必将促进我国游泳型贝类的苗种生产和增养殖的发展,推动我国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对自然资源恢复起到促进和辅助作用。真蛸具有高营养、生活史较短、生长快和分布广等特点,是一类很有发展前景的海水养殖种类和海洋中深具潜在价值的蛋白质资源。项目实施选择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6.1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6.1.1营造安静的亲蛸培养环境,保证亲蛸顺利产卵;

6.1.2选择幼蛸的适口饲料,投放足量饲料,防止幼蛸自相残杀。

6.2项目的特化和创新之处

6.2.1 丰富人们的菜篮子, 对改善人们的“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6.2.2、人工繁育增加幼体数量,保护生态平衡和种质资源方面具重大的应用意义。知识产权获取情况

总结一套真蛸规模育苗技术,参见附件《真蛸生产性大规格苗种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项目成果应用与转化情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已有多家企业或养殖户在课题组人员技术指导下,取得良好的效果。参见应用证明附件。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组织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情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项目组成员不定期进行考察学习、技术交流、系统培训,项目组全体成员及生产操作员工进行良好沟通、交流与配合,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职责分明、配合密切,有高凝聚力、强生产力的团队集体。在技术依托单位福建省淡水养殖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技术人员指导下,认真完成各自承担任务,并对周围海区养殖户进行示范。存在问题及经验总结

真蛸,俗称章鱼全身都是宝,有补血益气、收敛生肉的功能。近年来日本科学家还在其墨汁中发现了含有抗癌物质,被誉为新兴的“黑色食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其干制品为有名的海味,俗称“章鱼干”。章鱼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生活环境可塑性强,正常情况下,体长10-13mm的章鱼6-8个月可长至体长可达140mm左右。饵料多以低值的杂鱼、虾、蟹类为主,养殖成本低廉,并且不易发生病害。章鱼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问题,不仅对缓解因过度捕捞而日趋衰竭的章鱼资源,改善及恢复自然资源量、增加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以下几个个问题:

1、耐温耐盐范围较窄,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而失败。

2、育苗成活率适宜饲料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篇2:《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实施的依据和标准。

项目实施的依据: (1) 国家发改委批复文件, 发改办高技【2008】2223号。 (2) 河南省发改委批复文件, 豫发改高技【2008】1598号。

项目执行的标准: (1) 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考核办法》, (2) 国家林业局《营造林质量考核办法》, (3) 《河南省育苗技术规程》, (4)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2 项目建设实施情况

项目科研成果与自主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产品中红杨是经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的省级林木良种, 准予在本省平原地区推广的观赏用材兼用型优良新品种。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60号;编号:豫R-SC-PD-001-2005) 。

中红杨2006年8月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证书号:第121号;品种权号:20060007;品种权人:朱延林和程相军等11位同志

本项目的申报单位已获得中红杨品种权人的书面转让协议书, 对该品种具有独立的研发和推广的拥用权。

3 项目建设内容完成情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4项工程:无性系母株保存圃、中红杨繁育中心、中红杨速生丰产示范林及中红杨辐射基地建设工程。

3.1 无性系母株保存圃建设工程

利用虞城县现有的品种资源, 建设中红杨无性系母株保存圃。保存圃工程已完成苗圃7.2 hm2, 每公顷扦插嫁接砧木 (本砧) 1.5万株, 并全部嫁接了提纯复壮后的优质中红杨, 目前苗木生长健壮;田间工程已完成打井和灌溉系统的建设任务, 建设铁丝网网墙1 168 m、电子围栏1 160 m;建筑工程已完成200 m2的生产区用房和管理用房。

3.2 苗木繁育中心工程

在武陟县建立32.13 hm2的规范化中红杨苗木繁育中心。主要由快繁中心、传统苗圃、质检试验中心3部分组成。

3.2.1 繁育中心设备及仪器选型

为了缩短组培苗的练苗过程, 加速苗木的生长, 建立了自控温室一座 (非标) , 面积200 m2, 含控温、控湿等设备。网室位于小苗区, 面积1万m2, 由插穗圃和组培苗移栽区及遮阳网组成。

在繁育中心利用中红杨无性系繁殖材料进行组织培养。主要设备有超净工作台、冰箱、台式冷冻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电子天平、高压灭菌锅及水处理设备等。

繁育中心购入耕作用拖拉机2台, 运输车辆1台。园区打机井6口, 基本上可以满足苗木灌溉的需要;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苗木灌溉系统采用低压管输水系统。

3.2.2 繁育中心建筑工程

苗木繁育中心建筑面积2 100 m2, 由苗木组织室 (200 m2) 、试验室与质检中心 (面积400 m2) 及综合管理用房组成 (1500 m2) 。

3.2.3 繁育中心主要公用建筑工程

繁育中心外围墙。繁育中心砖外围墙高为2.2m、围墙总长约3 000 m。

道路工程。项目区各功能区均设置6 m宽主干道, 约8 000 m2。

绿化工程。项目区各功能区四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

3.2.4 繁育中心辅助工程

供电与照明:为保证生产及生活用电需要, 项目区内设置变电站1座, 与区外电网连接配置1台150 KVA变压器, 配电室与变压器采用YJV电力电缆连接。项目区道路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灯, 安装高度6 m, 间距30 m, 功率70~100 W, 路灯线采用YJV电力电缆套PVC塑胶管直埋地下敷设;室内照明线路采用BV铜芯线套PVC塑胶管敷设。

供水:项目区内新建单井出水量40 t/h的水井6口。各功能区管路均采用PRC塑胶管。室外设置半自动浇灌取水点;苗圃采用低压管输水。

供热:购置3 t锅炉1座, 额定产气量0.5 t/h (工作压力1.25 MPa, 蒸气温度184℃) 。

电信:安装程控电话及互联网。

3.3 速生丰产示范林工程

在焦作温县建立了402 hm2规范化中红杨示范林工程, 以华北平原及黄淮海平原为推广区域。示范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 建立集景观、用材为一体规模化中红杨速生丰产林。

3.4 辐射基地建设工程

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 建设1 333.3hm2的中红杨辐射基地。辐射基地以培育大苗为主, 兼造风景林、防护林、用材林为辅。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公司与农户通过合同形式, 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 增加了农户收入和提升了公司效益。

4 项目产品生产能力

4.1 生产工艺流程图

本项目以中红杨优良性状为基础, 采取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和传统苗木繁育技术结合, 以“公司联基地, 基地带动农户”的形式, 规模化繁育中红杨, 提供大量优质苗木满足市场需要。技术路线见图1。

首先是从无性系母株保存圃中获取健壮枝条, 一部分材料进行组织培养, 形成组培苗, 也可以直接以试管苗进入市场, 大量试管苗被培育成1年苗或3年生大苗;另一部分枝条通过扦插, 培养为1年生或3年生扦插苗;少量的出床苗木供给示范林和辐射基地, 大量苗木直接进入市场。

4.1.1 优良性状保持与提纯、复壮技术

为了防止中红杨优良性状退化, 通过建立专门的无性系母株保存圃, 选择优良的无性繁殖材料进行组培或直接培养扦插苗;同时, 利用现代工程技术, 对性状发生分化的中红杨植株进行选育, 培养优良的脱毒组培苗。

4.1.2 苗木繁育技术

本项目采用传统育苗技术与现代快繁技术相结合。

苗木扦插繁育技术。优选优良品系, 严格按照林业育苗规程培育优质苗木。要求高标准做好苗床, 建立了高标准的防止苗木日灼的尼龙遮阳网室, 并配置给幼苗降温和保持一定湿度的喷淋设施。

苗木现代快繁技术。主要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中红杨树苗规模化生产。组织培育技术的优点:一是繁殖速度快, 可进行规模繁殖;二是生产规模大, 可工厂化生产苗木;三是在无性系的材料中, 繁殖出健康的、脱毒无性系, 可显著提高林木的活力和生产力。

速生丰产林技术。中红杨适宜于华北平原地区生长。作为园林绿化用的风景林, 宜选择2~3年的大苗, 密度每亩56株, 大穴, 在土地肥沃的平原农田周边地区可以不施基肥;在土地贫瘠的丘陵坡地, 需要施一部分有机肥作基肥, 以利中红杨生长。定植的第1年到第3年, 每年抚育1次。

中红杨与其他杨树一样, 生长迅速, 喜肥、喜湿, 如果为了培养大口径材可每亩施少量氮、钾有利于速生、丰产;在干旱季节, 对林地灌水是必不可少的, 采用低压管输水 (即管灌) 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2 生产能力

基本形成了年产1年生中红杨苗木104万株, 3年生苗木32万株, 优质插条 (或接穗) 210万条的生产能力;营造了402 hm2规模化中红杨示范工程林, 形成了中红杨速生丰产示范基地, 8年可产木材5.3万m³。

5 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5.1 资金投入情况

项目到位资金2 753万元, 其中国家补助资金450万元, 单位自筹2 303万元。项目实际已完成2 706万元的投资任务。

5.2 资金主要用途

无性系母株保存圃投入资金137.32万元, 苗木繁育中心投入资金1 148.36万元, 速生丰产示范林工程投入资金1 420.32万元。根据国家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化研发和工艺技术示范的总体要求, 国家补助资金集中用于苗木繁育中心工程中的快繁中心、质检试验中心的建设。购买了繁育中心的仪器设备, 构建了苗木繁育设施, 修建了繁育中心大楼、围墙、道路等。

项目人员投入与项目管理 (略) 。

6 项目产品推广使用情况

公司已在河南省的太康县、范县、上蔡县、西华县、台前县、新乡市、嵩县, 陕西的汉中、西安, 四川的南充、广元, 湖北的天门, 山西、新疆、云南、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等地推广中红杨苗木试验林面积约1 333.3 hm2。

7 项目实施的效益

7.1 经济效益 (略)

7.2 项目的生态效益

7.2.1 防风固沙

中红杨可在水路边、道路沿线、荒滩、荒地、四旁地及农田的四周造林, 使得裸露的地面得以覆盖, 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天然生态屏障, 这种生态营林格局有助于减少扬尘, 防风固沙,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实现林茂粮丰。

7.2.2 美化环境

中红杨的速生性及景观效应, 可形象地比喻为1年苗、2年林、3年成椽、5年成梁。并且中红杨叶红、树干高大挺拔, 景观效果好。在城乡园林及“四旁”种植能显著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美化生活。

7.2.3 改善农田小气候

中红杨可取代传统杨树作农田防护林, 可改善农田小气候和田野景观, 削弱干热风对小麦的影响, 促进粮食增产。

7.3 社会效益

7.3.1 缓解木材供应

中红杨作为优良品种, 对中原平原及周边地区的土地有良好的适应性, 具有提高木材产出量的巨大潜力。中红杨的产业化, 对缓解中原地区木材的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7.3.2 促进木材加工业的发展

中红杨和其他杨树良种是杨树产业化的前端, 是维系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本项目的实施, 可缓解中原地区木材原料供应问题, 促进木材加工业的发展。

7.3.3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篇3:《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各地的水稻栽培面积稳步持续增加,而且稻米的商品率高,在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水稻生产对保证当地粮食产量乃至实现我省粮食千亿斤产量工程目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水稻作物生产中的大棚育苗存在用土量大、取土难、破坏植被严重,春季土壤化冻慢,造成不能适时育苗,床土质量差,苗细苗弱,易产生病害,药害等问题,严重制约水稻产量的提高。

无土育苗(膨化砂育苗)是用石头粉作为基质育苗的方法,具有防病、抗病、抗倒伏、保温性能好、透气和透水性强的特点。推广应用水稻无土育苗可以解决这些制约水稻生产的取土难、育好苗难、防病难的“三难”问题。为了研究和验证此项技术性能,并为今后的示范、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我们在市总站领导的直接指导下进行了此项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二、试验技术内容

水稻无土育苗(膨化砂育苗)是在无土条件下,用专用石头粉作为基质材料育出的育苗法,也就是利用红色矿砂在1400度以上的高温下,将矿砂膨化到7倍以上,形成玻化微珠无菌育苗基质,将基质均匀铺在特定的塑料农膜上,然后撒播拌有专用肥

种子的育苗法。水稻无土育苗技术与传统的育苗技术相比,具有秧苗素质好,成苗率高,根系健壮,跟量大,无病虫草害,移栽后无明显的缓苗期等特点,而且还具有操作方便、省工、省时、成本低、增产等作用。

三、试验设计及处理

1.试验地点

本试验落实在我县水稻主产区宾州镇永乐村李华屯。共落实一个试验点次。

2.试验材料

(1)品种:选择株高中等以下、抗倒伏、抗稻瘟病性较强的东农428优质品种为供试品种。

(2)处理:以常规旱育苗做对照,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无土育苗处理在独立大棚内育苗。无土育苗面积70m2。处理区秧苗及对照区秧苗5月28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cm×16.5cm。无土育苗移栽面积10.5亩。

3.育苗过程

(1)做床:选定育苗大棚后整平床面,压实,分块分段做床。床面保证一定的湿度,做到苗床表面无杂草和土块。

(2)铺床:铺无土育苗专用钙塑盘。

(3)铺基质:铺放拌有水肥后湿润状态的膨化砂基质材料,厚度为0.8cm(每50m2拌500g专用化肥)。

(4)播种:每平方米播0.6kg水稻芽种,做到播均播匀。

(5)盖砂:播种后立即用小米粒大小的细砂盖籽,砂子要无草籽,覆盖厚度0.8~1cm。盖砂后配合施化肥均匀浇水,达到最大湿度。最后覆盖保温、保湿薄膜。

4.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播种后保持温度28~32度,出苗率达到30%时揭地表层保温膜。一叶一心期控温在23~28度,一叶一心到二叶一心期控温在20~23度,二叶一心到移栽前与外界气温相适应。

(2)水分管理:揭膜后配合施肥浇水,做到含水量达到最大,但保证苗床表面不积水,缺水补水,保持到一叶一心期。2叶一心到移栽期可大水浇灌,保证底膜有水。移栽前一天停止灌大水,保持根系湿润

(3)施肥管理:移栽前两天浇一次送嫁肥水。

四、试验调查

1.秧苗素质调查(见表1)

据5月25日秧苗素质调查表明,对照普通旱育苗处理的株高和叶龄为16.3cm和4.1,无土育苗处理株高和叶龄为15.5cm和3.9。普通旱育苗处理的株高和叶龄多0.8cm和0.2。无土育苗处理的根长7.7cm,比普通旱育苗根长5.6cm长2.1cm,但根数少0.4根。无土苗在苗床无分蘖现象,普通育苗分蘖率为7.3%。处理区和对照区地上部干重及充实度差别不明显。处理区和对照区均未发现苗期病害。

2.育苗进程调查(见表2)

在同一天播种条件下无土苗处理的秧苗比普通育苗处理相比出苗期晚一天,齐苗期晚三天。出苗初期的无土育苗叶片颜色较普通育苗叶片颜色浅,后期的颜色差别不明显。

3.群体茎蘖动态和叶龄调查(见表3、4)

从表三茎蘖变化调查表明,每穴移栽株数为三株的同等条件下,分蘖期开始到成熟期不同阶段的无土苗茎的数量增加比普通育苗少。具体表现为分蘖始期少0.2、有效分蘖终止期少0.5、分蘖高峰期少0.6、抽穗期少0.7。

从表四的叶龄调查表明,移栽期无土苗的叶龄比普通苗少0.2个叶龄条件下,后期的叶龄变化速度始终落后,但差距不明显,未出现营养生长时期明显延后现象。

4.生育日期调查(见表5)

生育时期的调查表明,除返青期无土苗比普通苗返青早一天外,其他各生育期的生长表现基本相近。

5.抗逆性调查(见表6)

调查表明,处理区和对照区均未发现稻瘟病病害、二化螟虫害及倒伏现象。

6.考种调查表(见表7)

从表七调查表明,无土苗和普通苗两处理的株高、穗长之间差别不明显,但普通育苗区的平方米穗数和穗粒数多于无土苗处理区。平方米穗数多3穗,每穗粒数多1.3粒。结实率及千粒重相近。无土育苗处理亩产量为548kg,普通育苗处理亩产量为560kg,无土育苗处理亩减产12kg。

五、小结

1.经一年的试验研究实践证明,水稻无土育苗(膨化砂)新技术是针对我县水稻育苗存在用土量大、取土难、破坏植被严重,春季化冻慢,不能适时育苗,床土质量差等问题而采用的具有取材方便,秧苗素质好,成苗率高,操作方便,省工、省时、成本低的新的育苗栽培措施。搞好试验研究和进一步完善此项技术,对今后的水稻生产发展和稻田农户的增产、增收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2.无土育苗处理区亩产量为548kg,比普通育苗对照区亩产量560kg,亩减产12kg。两处理间产量差别不大。

3.由于第一年搞此项试验,对基质材料的水分调解、营养剂调配及苗床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在实践中探讨和研究。

4.膨化砂基质材料吸水、保水性能差,出苗揭保温膜后的水份增发较快,增加浇水劳动用工量。

篇4:《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3月28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谭支良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的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生猪适度规模清洁养殖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执行情况通过了中期现场评估。

该项目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主要实施区域,以适度规模的生猪“零排放”清洁养殖新模式为首要研究对象,重点解决制约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和经济效益偏低等的技术瓶颈和农村秸秆、加工废料等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构建生猪适度规模清洁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为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自实施以来,开展了发酵床垫料优化配方与质量控制技术、微生物菌剂筛选配制与组合优化技术、垫料使用安全性评价与健康养殖配套技术以及垫料废弃物肥料化高效利用技术等内容的研究,在长效安全垫料配方与技术参数优化、有益微生物筛选和组合优化技术与产品研发、发酵床养殖模式栏舍环境优化和猪肉品质提升技术以及垫料废弃物肥料化技术集成与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为生猪适度规模清洁养殖模式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奠定了关键技术支撑。项目筛选了垫料优化配方3个,有益微生物菌剂优化组合3个,建立发酵床垫料养殖模式肉质评价指标体系1套,初步制定了垫料废弃物肥料化高效利用技术规程。项目累计推广发酵床垫料养殖户80户,推广面积20000m2,出栏生猪23000头,新增产值2760万元;生产并销售微生物菌剂1500t,新增产值2700万元;生产并销售各类有机肥共计8000t,新增产值640万元,累计新增产值6100万元。(文再坤)

篇5:《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在辉南县楼街乡龙泉村的水稻育秧大棚内,省农科院水稻所副研究员刘亮向示范县的技术员讲解由他们自主研发的水稻育苗板式床土和水稻无土育苗营养基质。据了解,这两种产品在目前低温、田中土壤尚未完全化开的情况下,可替代常规苗床土,省工、省力、节能,操作简便。该产品作为吉林省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示范推广新技术和国家·吉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开发产品,已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水稻是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大约在1200万亩左右,目前吉林省水稻单产水平与水稻品种实际产量存在差距,怎样提高单产,特别是在今年低温多雪的天气下,怎样加快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栽培水平,是摆在农技推广部门和农业科研部门面前的课题。

篇6:《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1 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概况

项目于在2014年6月份—2015年7月份在祁连县央隆乡曲库村、央隆乡托勒村2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藏羊2群。由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负责制订项目技术方案和工作计划,饲草料研制、试验、示范和分析测试以及项目总结和验收等工作;海北州牧科所负责项目组织协调和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祁连县科技农牧扶贫开发局负责示范点的建立和项目组织管理工作,祁连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和项目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现场技术指导与服务及数据的收集工作。

2 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技术来源和目标任务

2.1 技术来源和内容

项目配套技术来源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高寒牧区牦牛藏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技术内容包括:高寒草地放牧藏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母羊关键繁育期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羔羊早期断奶、舍饲培育配套技术。

2.2 示范规模

在央隆乡曲库村和托勒村2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示范母羊群2群,示范母羊共1 000只,培育羔羊900只。

2.3 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技术指标

1)示范群羔羊初生重平均增加500 g,2月龄羔羊断奶重增加4 kg以上,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羊失重减少6 kg左右,母羊成活率提高2%;2)示范群羔羊哺乳期缩短2个月;与传统相比,羔羊繁殖成活率提高到90%;3)示范群6月龄羔羊平均体重达到35 kg,较传统养殖增加17 kg;4)羔羊实现当年产羔、当年出栏,减轻天然草场载畜量。

3 藏羊高效养殖技术

3.1 藏母羊繁育期关键养殖技术

示范羊群母羊均为符合藏羊选育标准的适龄母羊,羊群规模为500只。在7月份左右根据牧草生长和母羊膘情采取同期发情、集中配种方法,公母比例为1∶25。

妊娠前期放牧饲养3个月,使母羊保持中等膘情;妊娠后期的2个月采用放牧结合补饲饲养。母羊于分娩前45 d开始补饲,上午放牧前补饲燕麦青干草0.25 kg/只,下午归牧后补饲精料补充料0.1 kg/只;每天放牧5 h,饮水2次。哺乳期:哺乳期为2个月,采用放牧结合补饲的饲养方式,早晨出牧前补饲燕麦青干草0.25 kg/只,下午归牧后补饲精饲料0.25 kg/只;每天放牧5 h,饮水2次;羔羊断奶后母羊放牧饲养。

3.2 羔生产技术

3.2.1 羔羊哺乳期补饲技术

羔羊随母羊放牧饲养,10日龄开始补饲燕麦青干草,2周以后逐渐饲喂全株燕麦青干草;20日龄开始补饲羔羊代乳料,每只每天补饲50 g,以后每7 d增加50 g,补饲至60日龄断奶。

3.2.2 羔羊早期断奶技术

羔羊断奶时间为60日龄,断奶体重须达到12 kg以上。羔羊分批断奶,将羔羊群中达到断奶年龄和体重要求的羔羊与母羊直接分离,待2周后将其余羔羊断奶,2批断奶羔羊合群饲养。羔羊断奶后的1周全舍饲饲养,每天每只羔羊饲喂精料补充料0.2 kg,青干草自由采食,自由饮水;1周以后,采用全舍饲或半舍饲饲养方式,利用羔羊精料补充料进行4个月的强度育肥。

3.2.3 羔羊饲养管理技术

羔羊采取全舍饲或半舍饲的养殖方式,补饲料为羔羊精料补充料和青干草;羔羊饲养2个月时,将羊群中通过出生鉴定和断奶鉴定挑选出的后备母羔转移到成年母羊群中,其余羔羊继续饲养,饲养期为4个月。

羔羊半舍饲饲养时,有条件补饲青干草时前1个月日喂精料补充料3次,燕麦青干草1次,放牧2 h;后3个月日喂精料补充料2次,燕麦青干草1次,放牧3 h;无条件补饲青干草时,前1个月日喂精料补充料3次,放牧3 h;后3个月日喂精料补充料2次,放牧5 h。

4 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4.1 母羊繁育期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

见表1。

由表1可见,2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共生产羔羊980只,2月龄羔羊成活967只,母羊繁殖成活率达96.75%。

4.2 肥羔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

见表2。

由表2可见,祁连县央隆乡2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中进行了羔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共组织2月龄早期断奶羔羊967只,羔羊经过4个月舍饲半舍饲养殖,6月龄成活羔羊927只,羔羊成活率达95.86%,羔羊6月龄活体重达37.78 kg。

5 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技术创新点

项目针对牧区冬春季节天然草场营养供给不平衡的现状,开展了放牧条件下生产母畜规范化生产技术示范,为转变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效益,促进高原生态畜牧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项目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对母牛和母羊妊娠期和哺乳期进行合理化的放牧与补饲,羔羊初生重较传统放牧饲养提高0.60 kg;羔羊早期断奶和强度育肥6月龄体重达到37.78 kg,经济效益显著。

6 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技术成效

6.1 项目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在2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实施完成,组建母羊2群,共1 000只,经过1年的实施,示范群母羊妊娠期和哺乳期平均失重2.45 kg,较普通群(8.85 kg)减少6.40 kg;示范群共生产羔羊967只,成活羔羊927只,母羊繁殖成活率达96.75%,较普通群(86.30%)提高10.45%;示范群母羊损亡为零,较普通群(3.6%)下降了3.6%;羔羊初生重和2月龄断奶重较普通群平均增加0.13 kg和3.2 kg。项目示范带动牧户200余户,培训技术人员和牧民1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90余册。

6.2 经济效益

示范母羊1 000只为核算单位,繁殖成活率由项目实施前的90.50%增长到项目实施后的96.75%,提高6.25%;6月龄羔羊活体重平均达到37.78 kg,较传统养殖增加17.78 kg;母羊损亡减少36只,下降了3.6%。以此为计算依据,1 000只母羊总收入约14.6万元,总成本约8.5万元,示范母羊纯收入共计6.1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6.3 社会效益

羔羊育肥出售加快了畜群周转,减轻了草场压力,缓解了畜草矛盾,促进了草场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有利于改善目前超载过牧、草场退化的现状;通过生产母畜妊娠后期补饲,母畜在天然草场采食时间可缩短3~4 h,节约了牧草;仔畜通过早期断奶、舍饲培育缩短了放牧和饲养时间,羔羊由原来的8~10月龄出栏缩短为6个月出栏,在一定时间内减轻了草场载畜量;通过项目的实施,母羊组群规模由原来的200只增加到500只,这在分户饲养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为全县合作社模式下开展高效养殖技术推广积累了经验,提高了科技转化利用效率和养殖水平,为解决“减畜、增收”矛盾,保护草原生态提供了有效途径。

6.4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转变了放牧藏母羊养殖方式,藏母羊枯草期放牧时间缩短3~5 h/d;羔羊舍饲饲养、当年出栏,有效减少了草场载畜量,缓解草场压力,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7 存在的问题

篇7:规模养殖厂生产管理示范

1 免疫及畜禽标识

1.1 国家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必须进行强制免疫, 重大动物疫病以外的免疫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需要免疫的必须按程序免疫, 坚持常年按程序免疫, 做到应免尽免, 不留空档, 对新补栏畜禽要及时补免, 对饲养周期短的肉鸡、肉鸭、育肥猪等要及时加强免疫。

1.2 免疫时必须规范操作, 按要求更换注射针头, 并做好各项消毒工作, 防止人为传播疫情。

1.3 定期采血送检, 对免疫效果进行监督, 确保免疫质量。

1.4 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对畜禽实行标识管理, 按农业部规定使用耳标、电子标签、脚环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 并按规定加施畜禽标识。

2 兽药、兽用生物制品

2.1 进行预防、治疗、诊断时使用的兽药, 应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 所用兽药标签符合《兽药管理条例》规定, 疫苗等生物制剂符合“兽医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要求, 并按规定运输、保管和使用。疫苗免疫通常应在猪只健康状态下进行, 免疫程序常受到猪群健康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而调整。调整免疫程序请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2.2 免疫用疫苗必须由有生物制品生产许可证和该疫苗的生产批文的厂家生产;购买的进口疫苗必须有农业部的进口批文;严禁使用中试产品, 严禁使用有效期以外的疫苗, 对疫苗稀释剂有要求的, 使用配套稀释剂;疫苗使用前要明确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和有效期, 对未用完的疫苗及疫苗瓶和防疫使用后的器械要作无害化处理, 不得随意堆放。

2.3 疫苗使用前后应注意所用药物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不应使用免疫抑制性药物及对菌苗有杀伤抑制作用的抗微生物药物。

2.4 驱虫药物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原则是控制住内外寄生虫的发展, 严禁使用违禁和过期药品。

2.5 坚持科学用药, 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建立并保存全部购药、用药记录。禁止使用人用药物和兽用药物原粉。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批准或已经淘汰的兽药。

2.6 使用饲料添加剂, 应具有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生产的, 并具有产品批准文号。不得在饲料中直接添加兽用原料药, 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违禁药物。配合饲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含量符合GB13078规定。

2.7 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 60 kg以上生猪使用了有休药期的兽药必须作好记录并单独饲养, 达到休药期之后方可出售, 产蛋期的禽类, 产乳期的乳用药物、使用兽药, 必须严格执行弃蛋期和弃乳期, 并作好记录。

3 无害化处理

3.1 规模畜禽养殖场要具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备。

3.2 采取深埋无害化处理的场所应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 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粪便、污水等排泄物应经沼气池、沉淀或堆积发酵等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3.3 畜禽因一般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实行焚烧或深埋覆土1.5 m以上, 并彻底消毒处理。畜禽因传染病引起的死亡;实行焚烧或深埋覆土2 m以上, 并彻底消毒处理。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

3.4 规模畜禽养殖场在进行无害化处理时, 须在当地兽医监督机构监督下进行, 处理费用自理。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作好记录, 由处理人和驻场责任人共同签字。

4 检疫申报

4.1 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在离开养殖场前必须实行产地检疫申报。

4.2 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在出场前1~3d应向当地防疫人员申报检疫。申报检疫的动物必须经强制免疫和佩戴动物标识后, 方可申报。

4.3 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场。运输动物的车辆装载前和卸载后应清洗消毒, 并取得动物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4.4 跨行政区域调运动物、动物产品必须报市动物检疫站检疫, 凭出县境动物检疫证明和消毒证明运输、经营。

4.5未经检疫的动物禁止调离本场, 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实行隔离观察、治疗。

4.6 跨省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 应当向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到达输入地后, 向当地动物检疫申报 (报验) 点进行报验。检疫申报 (报验) 点接到货 (主) 的报验申请后指派检疫员到现场进行查证、验物。各类证明齐全、证物相符, 临床检验健康的, 允许引进本地区。

5 消毒

5.1 养殖场大门处必须设有消毒池, 并保证有效的消毒药物浓度。养殖场内应设有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畜隔离舍。

5.2进出场车辆、人员及用具要严格消毒。除经消毒池外还应经紫外线消毒, 进出场生活区消毒10 min, 生产区消毒15 min, 并更衣换鞋。场区内每周消毒1~2次。场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 每周消毒1次。

5.3畜禽舍内每周至少消毒1次。饲槽、饮水器应每天清洗1次, 每周消毒清洗1次。消毒药应选择对人和动物安全, 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性, 不会在动物体内有害积累的消毒剂。消毒药应定期轮换使用。

5.4 每批畜禽出栏时, 要彻底清除粪便, 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 待舍内凉干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5.5 更衣室、淋浴室、休息室、厕所等公共场所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服、鞋、帽等应经常清洗消毒。

6 隔离

6.1 商品畜 (禽) 实行全进全出或实行分单元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每批畜 (禽) 出栏后, 圈舍应空置2周以上, 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杀灭病原, 防止连续感染和交叉感染。

6.2 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本场工作人员, 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的人员、车辆, 应进行严格消毒。饲养员不得随意串舍, 不得相互使用其他圈舍的用具及设备, 疫病高发季节饲养员不得随意出入生产区。

6.3 生产区内禁养其他动物。严禁携带与饲养畜 (禽) 有关的动物、动物产品进入生产区。严禁从与饲养的畜 (禽) 有关的疫区购买草料。

6.4 坚持自繁自养, 必须引进时, 应从非疫区引进检疫合格的畜 (禽) 。引进后, 应在隔离舍观察2周以上, 健康者方可进入健康舍饲养。

6.5 患病畜 (禽) 应及时送隔离舍, 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理。严禁场内兽医人员在场外兼职, 严禁场外兽医进入生产区诊治疫病。确因需要必须从场外请进兽医时, 进入生产区前应更换服装鞋帽, 进行严格消毒后, 方可进入生产区。

上一篇:建筑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主治医师考题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