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综合防治

2023-03-09

随着养猪场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已经成为现代养猪场的重要威胁之一, 这种情况给现代养猪行业带来巨大的危害,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养猪场思考的必要课题[1]。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百色市的某些养殖场进行研究, 希望对于弄清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主要病因来源有帮助, 来改善养猪场的发展情况。

1 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存在原因

引起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由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构成。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一些生理原因所导致, 传染性猪繁殖障碍疾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2]。

1.1 非传染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先天性繁殖障碍疾病 (生殖器官畸形、缺乏子宫角、实体子宫等) , 机能性繁殖障碍, 子宫内膜炎 (人工授精之后导致的母猪发情不正常、不受孕、遗传后代出现问题等后遗症, 即使怀孕也容易流产) , 营养性繁殖障碍 (现代不均衡的食物让母猪在不经常运动的情况下发生脂肪积累以至沉积, 导致母猪产生了肥胖性不育、也有可能蛋白质过少和不足, 导致了母猪体型比较瘦弱, 发情期延迟和不发情等情况) 。

1.2 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

主要的传染性疾病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和布鲁氏病菌等。这些疾病可能会使猪仔先天性震颤, 有些疾病会使猪精神萎靡、贫血, 后期出现其他更加严重的症状。病毒可能是由蚊子传播, 6月龄为发病高峰期。母猪产的幼崽患上这些疾病, 可能出现部分或者全部生存能力下降, 有的甚至会出现腹泻、发育不正常, 以至于出生不久便死亡等。

此外, 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者过剩都可能导致猪的病理性变化。主要是一些激素、酶和维生素等的变化会引起某些机体的化学反应, 这些都参与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 要处理好猪身体中这些微量元素的变化量[3]。疾病和微量元素使用不当是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凶手, 在防治措施上面, 必须从这几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率, 提高猪场生产力。

2 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综合防治

非传染性的因素发生的概率比较低, 因此应加强母猪和公猪的饲养管理, 根据不同时期配制合适的饲料饲喂, 保持相对良好的饲养环境, 并做好猪群保健和免疫检测, 掌握猪群健康动态, 制定相应的免疫方案。

2.1 加强猪的饲养管理, 适当的隔离区建设

隔离和消毒猪场生产区和生活区, 必须将生产人员和非生产人员严格的做好区分和隔离, 饲养员和非饲养员之间不得相互串门, 每7 d对猪舍及周围进行1次小范围的环境消毒, 运料车也应定期消毒, 疫病好发的季节根据猪场情况增加消毒次数。消毒设备及时检查维修, 确保每次消毒及时有效[4]。对于猪舍的猪粪、尿液等进行发酵或者沼气处理, 选用良好的饲料养猪, 配备猪的生存阶段不同的猪饲料。了解猪的正常发展和生存所需要的各项物品准备, 在不同阶段, 对猪的饲养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生存条件上给与一定的改善。做好疫苗的接种要合理和规范化, 质量过关, 把工作做扎实。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养猪场的生产能力, 提高工作效率。

2.2 加强预防性的安全卫生保护措施, 改良养猪场的外部环境

加强预防性的安全卫生保护措施, 改良养猪场的外部环境, 对养猪场内部进行定期和规律性的彻底消毒。同时, 限制人口和牲口的流动, 定期对猪舍内外部进行相应的通风和清洁, 设立一定数量的防蚊网, 减少蚊虫带来的潜在病源。定期清洁和淘汰携带病毒的母猪。要做到科学的饲养管理首先要对猪的现状进行评估, 主要从猪的品种、性别、年龄和大小, 生理状态、营养需求及性能 (是否是先天性不育) 等方面进行评估, 淘汰先天性不育个体并做好评估记录。

2.3 药物治疗和防止制度的合理程序相结合

根据疫情和本地区实际的情况, 制定合理合适的免疫程序和措施, 并做好定期检查。及时检测和预防, 是猪场障碍性疾病防治措施的重中之重。由于该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疫苗免疫为极其重要的。在对母猪进行治疗期间, 要给患病的母猪创造一些有利于康复的外部环境和生存条件, 采取措施阻断疾病的传播, 并做好定期驱虫和监测工作。为预防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要着重注意疫苗的注射。疫苗注射要遵循计量和处方, 不得随意更改。具体见表1。

同时, 引种时也决不能忽视检疫, 检疫必须全面, 不能只看到没病或是简单注射三联苗, 应该进行血清学检查观察猪的整体健康状况, 确认猪的状况在进行接种。综上所述, 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的科技条件下, 切实加强猪的科学饲养和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养猪场的重中之重, 通过流行病的研究对比, 临床综合分析, 混合感染做出初步的诊断, 综合试验结果做出做后的确诊。

4 结语

规模化养殖是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与治疗对大型养猪场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通过实践证明, 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起到了及时控制疫病蔓延、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除常规防治措施外, 养猪场还应该启动适应当地母猪繁殖的后备母猪的隔离适应与驯化程序, 提高母猪抵抗疾病的能力, 以减少经济损失。

任何的措施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 要时刻树立科学的管理和控制预防理念,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利益共赢。

摘要:伴随着养猪行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已经成为了许多现代养猪场的重要疾病之一, 这种障碍性疾病又称为繁殖障碍综合征。基于对几个规模化养猪场进行疾病调查和研究, 从非传染因素和传染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 并对防治措施进行研讨。

关键词:繁殖,障碍性疾病,传染因素,防治措施,规模化猪场

参考文献

[1] 陈建雄.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养猪, 2014 (1) :49-52.

[2] 沈尔平.常见的霉菌毒素概览[J].养猪, 2013 (2) :53-54.

[3] 方素芳, 崔平.河北省猪附红细胞的流行病学调查[J].河北北方学院举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 :45.

[4] 郭宗义, 魏文栋.南方规模化猪场面临霉菌毒素捆[J].猪业科学, 2012 (6) :12-14.

上一篇: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以云南呈贡为例下一篇:乡土教育资源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