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国防教育体会

2024-04-19

幼儿园国防教育体会(共10篇)

篇1:幼儿园国防教育体会

环保教育体会

李建梅

多少年来,地球母亲悄无声息、任劳任怨地哺育着我们。过去她的面容婀娜多姿,如今却面目全非。唱歌的鸟儿不见了,代之以嘈杂的噪声;柔暖的和风随后而到的却是暴风中夹杂着黄沙迎面扑来„„处于这样的环境,人类还能健康生存吗?环保意识如同一把尺子,时刻在衡量我们的行为举止,只有大家有了环保意识,并在实践中行动起来,才会有蔚蓝的天空,煦暖的阳光,鸟语花香、充满绿色,才会使生机盎然的乐园涌现出一幅充满激情的氛围„„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随着这些口号的提出,人类环保意识正在觉醒,环保教育近在眉睫。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一名教师,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下面,我就谈谈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与教育要求相一致的良好环境

给幼儿设置一个美好的环境,首先应注意创设绿色的环境。因为绿色充满了自然气息,绿色给人带来生机盎然的感觉,绿色使人精神焕发。我们幼儿园到处充满绿色,我们

幼儿园在教学楼前创设出一大片草坪,种植了缅桂花、绣球花、康乃馨、槐树、水杉等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还铺上了400平方米的绿色塑胶操场,使幼儿园的绿地面积达到38%。使幼儿园成为“绿色之国”。让幼儿懂得爱护一草一木,知道树木带给人类的好处。

4、22地球日:内容给幼儿渗透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只有一个,提出“爱护地球就是爱护自己”的口号。

6、5环境日内容:了解周围环境如何、怎样保护环境。

3、22水日内容:了解水的重要性,通过录像带,了解世界各地水资源短缺,非洲等国家因没水而导致很多人死亡。“水就是生命之缘”,我国水污染严重,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5、31日无烟日内容:吸烟有害健康,污染环境,通过与家长日活动,帮助幼儿懂得禁烟社会意义,引导幼儿从身边的成人开始宣传禁烟。

二、一日生活中渗透环保教育

幼儿环保行为的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是一日之功。我们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更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行为进行环抱教育时,更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行为加以强化,幼儿就由不自觉到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根据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提出“五学会,五不”的要求,既学会正确用餐,不掉饭粒;学会垃圾的回收和分类,不随地乱扔垃圾;学会

主动入厕。不随便大小便;学会走路轻,做事轻,说话轻,不大声喧哗;学会开小水,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不浪费水的好习惯。平时,我们教育孩子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纸张、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一日活动中,我们都会带给幼儿去园外捡纸屑,看到地面上果皮纸屑捡起来扔到果壳箱里,并在班中开设“环抱地球小卫士“奖,即使奖励他们,从而使孩子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如一次扫墓活动,以前孩子把东西吃完了就乱扔袋子、果皮,而这次他们自发带上垃圾袋,在途中孩子们都能自觉地做到把吃下的果核、饮料瓶收入袋中。我们还与幼儿共同收集废纸,易拉罐,不把它当作垃圾扔掉。例如每天早上吃过的牛奶瓶,我们都把它收集下来卖掉,用这些钱去买一些花草、书本,让幼儿知道垃圾再生利用,既节约能源,又可减少污染。天长地久,教师坚持贯彻下来,幼儿逐渐转化会自觉行为,培养幼儿从小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寓环保教育于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真正的发挥,他们在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幼儿园开展游戏需要大量的材料,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商讨,利用生活中无毒无害的纸盒、饮料罐、胶卷筒、纸板等废物,制作游戏材料,3

让幼儿懂得“废物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我是小小环保员”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每当开展游戏时,孩子们像放飞的小鸟,在教师的指导下,给附近花园里的花和小树浇水,拔掉花坛里的杂草,捡起地上的废纸及丢弃的废品,放在准备好的废品袋中,孩子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比单调的说教要有意义得多。

四、丰富的环保知识是环保教育的基础

丰富幼儿环保知识应把环保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在国内外一些主要的与环保日有关的纪念日,我们都要开展一些主要与环保有关的活动,我们还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环保内容,如:地球清洁工、垃圾的处理、禁鸣喇叭、森林砍伐、洪水泛滥、空气水等污染,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和各门学科中。如:我在一次活动中给孩子讲了《地球清洁工》的故事,孩子们知道了乌鸦、海鸥、秃鹫、蚯蚓等动物能消除地球垃圾,地球公公就录取他们当清洁工,他们成为了地球的保护神。孩子们对动物的清洁作用很感兴趣,有些小朋友听了故事,把这些地球清洁工惟妙惟肖地画了出来。再如:我们还带幼儿亲眼去看工厂里冒出的黑烟,到车水马龙的马路上看车辆尾部的废气,看又脏又臭的河水,让幼儿区分乐音与噪音的区别及噪音的危害作用。我还利用录像对

幼儿进行教育,如播放长江洪水泛滥片段,这个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经常自发地交谈小江珊的故事,我就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进行保护森林的教育,龙龙小朋友在绘画中画了可怜的小朋友扑在树上,他说希望大人不要再砍树了。我,就是通过这些适宜而丰富的内容,使孩子们了解了森林、动物、大气等环保知识,为进一步进行环保教育提供了“食粮”。

三、在家园一致的互动中,收获共同的快乐。家庭教育具有幼儿园教育所无法比拟的随机性和个别性,因此我们努力加强与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要求,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

(1)家长要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做到处处为孩子榜样,多阅读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书籍,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瓜皮纸屑,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高声喧哗,不制造噪音声影响其他人的生活等。

(2)建议家长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请家长利用晚饭后或休息日带孩子到田野里走走、看看、玩玩、对幼儿的不良习惯随时纠正,给孩子讲解关于动物、植物、自然想象等环保方面的知识,从而萌发出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3)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由于人类的任意砍伐,森林遭到破坏,所剩树林无法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温上升。在平时少用塑料袋,塑料杯,最好用纸袋、篮子、减少白色污染。

人类要发展,为了更好地生存而进行必要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节制、有计划。如果我们只知道从地球、从自然中大量地无限制地攫取,那样只会破坏地球上原有的生态平衡,只会加速资源的枯竭、地球的毁灭。地球毁灭了,我们还谈何生存,谈何发展,谈何可持续发展呢?保护环境,教育为本,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生存的地球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为保护人类共存的唯一的地球环境而共同努力。

篇2:幼儿园国防教育体会

2、评价应当是全面的,兼顾知情行三个方面,其中情感、态度虽然是伴随的过程,但对幼儿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而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则是保证幼儿健康良好心境的关键。

3、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过程中蕴含着内容,如学习的方法、策略的渗透,对合作的体验、成功的愉悦等,教师的教育策略本身也应当是教育的内容,它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态度、专注等同样是评价的重要信息和依据。结果是评价信息来源的一个部分。结果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外化、物化)的结果如作品、语言或动作的表达等,应当重视,但不能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它仅仅是幼儿学习成果的部分外化,隐性的东西可能更多,况且幼儿的学习还更多地与他们的想象联系在一起。不能仅看显性的结果而忽视隐性的结果。

4、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反应应当受到同样的重视,教师的行为应当和幼儿的反应相适宜,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否有激励性、针对性。师生的互动应当是自然的、以幼儿的行为反应为依据的,而不是强拉硬扯的。教育活动(教育)是教师配合幼儿的发展步调、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幼儿配合教育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5、教育活动应当是计划性和灵活性的结合,计划应当立足于对幼儿的了解,预成的计划应当是弹性的,应当根据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适当调整。切不可苛求教育活动一丝不苟的按教案展开,不得有所调整。

篇3:幼儿安全教育的点滴体会

一、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著名教育家内德勒、布罗菲和古德为幼儿园环境建设提出了11个目标, 其中有“能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有积极的情绪氛围”“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等。因而, 对于幼儿的物质环境, 我们应该精心创设, 以期达到幼儿在这种环境下可以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比如, 对于幼儿园的室外环境设施等, 一定要具备完整, 并且应该要对其进行检查, 修理。还有一些类似于楼梯、暖气灶等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要贴上幼儿自己制作的安全标志, 这样可以提醒幼儿自身要注意安全。对于室内的小环境, 也应该引起注意。另外, 可以在每天和幼儿的晨间谈话过程中, 将我们自编的有关自我保护内容的小故事将给幼儿自己听, 并且还要为幼儿创设一种相对来说较为民主、平等的态度, 宽容、体谅幼儿的一切行为, 对其进行耐性的引导与教育, 让幼儿在这里能够感觉到安全感和信任感, 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育人环境。

二、增强自身业务素质,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作为一个活动的主体, 每天都与活动密不可分。幼教工作者在一日活动中只注重自己怎样加强责任心, 确保幼儿安全, 而忽视在一日活动中随机向幼儿进行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能否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 就要靠幼教工作者通过细致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去完成这一过程。

1. 在活动时要特别加强对幼儿的监护

针对于幼儿的一些日常活动, 教师要做到及时的引导。比如, 对于幼儿在洗手、如厕等环境中,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来说还比较差, 对于一些行动往往力所不能及, 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保护的职责, 尽可能地避免存在于这一日常事务中危险的发生。在许多生活环节中, 教师应紧跟在多数幼儿旁, 由两位教师应分别照顾不定地点的幼儿。如带幼儿去室外活动, 几位教师一定要分工站在幼儿的前面、中间、后面观察幼儿, 监护行进途中幼儿的一举一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在进行室外活动时, 教师要尽可能地站在一个势力范围比较开阔的地方, 尽可能地将所有幼儿收在视力范围之内。如果某一次特殊情况只有一位教师带领幼儿上下楼梯时, 应站在楼梯的转角处停下来, 看着让幼儿下楼梯, 并及时用温和的耐心语气提醒提示幼儿的行动, 避免顾头不顾尾。

2. 利用语言进行暗示,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幼教工作者需要用语言及时暗示幼儿, 而及时有效的语言提示来自于细致的观察, 对于一些具体的环节, 教师要做到对其进行及时的要求, 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要不断地重复一些语言。尤其是在看到幼儿在进行一些相对来说较为兴奋、追打、手拿危险品的行为时, 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制止。因为, 此时的幼儿在自控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再加之追求一定的新奇刺激, 容易产生一些危险性。如果遇到此类情况, 教师要尽量的避免, 尤其是对于多个班共同在户外玩大型运动器械时, 教师要避免幼儿之间的争执以及波动情绪的发生, 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3.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千般照顾, 不如自护”。幼教工作者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 引导幼儿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 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师要有所针对地对幼儿实施安全性教育, 提高其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能力, 在这方面教师要从日常当中就应该来培养, 从日常的教育当中开始, 教给学生知道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又该怎样做。对此, 教师可以用专题单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从中吸收安全的保护意识, 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如幼儿不能推挤相撞, 上下楼梯应靠右行, 更不能单双脚跳, 取放书包、喝水缸子时排队有序挨个进行取放;怎样躲避其他人或物对自己的伤害。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安全的基础, 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则是安全的主要保证。幼教工作者还可组织专门的讨论活动, 在讨论中让幼儿纷纷发表意见, 从而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比如, 倒一杯热水, 请幼儿讨论:“什么时候水能喝?”甲说:“杯里冒着热气, 一定非常烫, 不能马上喝。”乙说:“用手摸摸杯的外面, 如果烫手就不能喝。”丙说:“喝水的时候, 也应该先吹一吹, 先小口小口地喝, 就不会烫着了。”在讨论中幼儿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 同时还要重视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 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 如火、插座、热水、药、食品、玩具等, 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 哪些是危险的, 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 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

三、家园共育, 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篇4: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关键词:幼儿教育;平等;多彩游戏;无过错原则

初到幼儿园,面对一群表达不完整,爱哭爱闹的孩子,顿时失去了信心。但此时一位老师将一个哭闹的孩子搂入怀中时,意想不到的情景发生了——孩子仔细地听着老师对他的安慰,很快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此刻,我顿时领悟到那句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正是老师们认真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无怨无悔地燃尽自己才换来了这初升的那太阳般纯真的笑脸,于是我突然认识到,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又有了新的想法。我已经学会像其他老教师一样蹲下来和孩子沟通,耐心地去教孩子们道理,生活中做孩子的母亲,做孩子的老师,体会和孩子们在游戏比赛中产生的喜悦。

通过几年的工作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学会去教幼儿、学会主动和幼儿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作为教师尊重幼儿是第一位的,无可替代的;教师应用和蔼的语言和他们交谈,关注他们喜欢的物品和想做的事情,这样不但拉近了和幼儿的关系,还能使我们的教育目标能够顺利实施。作为朋友我们要仔细观察他们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坐在同一张桌子旁说说笑笑。这样的做法说起来很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却很难。

二、开展能够吸引幼儿的多彩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开展能够吸引幼儿的多彩游戏,让幼儿从玩的过程中得到知识。幼儿教育不同于对儿童的教育,孩子还都处于玩的认知里,玩的想法要大于学的想法,所以,学习的过程绝对不可以过于死板、教条,应该灵活地和游戏相结合,吸引孩子的注意,使孩子爱上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从中获得了欢乐与乐趣,而且渐渐地从玩中获得幼儿这一阶段应该学会的知识,学得扎实、灵活也是关键。

三、幼儿教育中,应当本着无过错原则对待幼儿

什么是无过错原则?本人认为,在幼儿的潜意识当中,并不太明确什么样的事是对的,什么样的事是错的。比如,在玩的过程中幼儿发生口角时,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合理的行为,他也不会有主动认错的行 为,这个时候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也不要认为他是个令人讨厌的坏孩子。此时老师一定要蹲下来和孩子沟通,明确地指出他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孩子可以接受自己错了的时候,老师应该再接再厉,给孩子指出正确的做法,并且表现出很期待老师很想看到其以后良好的表现,这样幼儿都想遵守自己和老师的约定,不想让老师失望,定会努力地表现自己。

幼儿教师,可以说除了孩子的父母之外,最了解孩子的老師,也可以说幼儿教师是孩子一生中的启蒙老师。孩子的启蒙教育关系到孩子今后如何成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但要成为他们的好老师,传授他们知识,为将来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要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让他们能够分辨清事物的对与错,更要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度过人生中最为美好的童年,幸福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王雪莹.论幼儿教育之心得体会[J].新课程:小学,2013(9).

(作者单位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古族幼儿园)

篇5: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

每每和园长老师们交流起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当大家看到我所呈现的照片或视频中孩子们游戏玩耍的样子,特别是各种充满挑战的活动状态,都会给予赞叹或感慨。但回到自己的现实去转变,却又有些为难,常会说:你们园开展的是混龄活动,我们不是,所以没办法达到这样的水平。

其实不然,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有着各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混龄、混班、大循环、小循环还是就是固定班级固定场地的组织模式等等,具体如何安排主要还是要根据园所实际而决定,既有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的制衡,也有园所文化和课程理念的制约,但这些都仅仅是形式而已,并不是真正决定户外活动质量和孩子游戏水平的关键,最关键的应该还是其中的人,即每一个参与和陪伴孩子的人,我们看待孩子游戏的视角和给予孩子的游戏权利的组织行为。

课程游戏化所倡导的游戏精神,概括为四个关键词“自主、自由、创造、愉悦”,怎样的行为表现才是真正的自主和自由?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自主和自由?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孩子自己的游戏是有着自己明确的意图,而不仅仅是对我们提供的材料、环境感兴趣而已,兴趣仅仅是游戏起步的火种。比如,孩子喜欢玩积木,这是兴趣,他要用积木搭建一个房子,这就是意图。

很多时候,户外活动往往呈现这样两种状态:一种是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材料,但材料和场地的搭建都是在我们成人的指挥下进行,那么这不是游戏,而是高控制下的练习,另一种则是我们提供了很多材料,但孩子们却总是在场地上转悠游荡,换来换去,老师们也漫无目的的看着,看着而已,那这仅仅是一种低水平的游戏,甚至就是我们所说的放羊而已。

所以,户外活动中,我们的重点并不要太过于关注于组织安排的形式如何,园所自有园所的考虑,而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应该是无论是混龄还是不混龄,都要去关注孩子们对于你所提供的材料、环境等支持条件是否有兴趣、有意图的进行游戏,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并逐渐引导有意图,去发现有意图并尊重和允许进行,这样的活动才是真的能让孩子感觉到有意思和有意义。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小班的孩子,多会处于兴趣探索阶段,也就容易转来转去,换来换去,所以也就常会让老师们困惑:是否需要去教,是否需要去干预等等,这些困惑都很正常,但关键是困惑的时候,要能克制的住自己,不去随意的干预和介入,而是通过观察和倾听、重复孩子的话语表达认同、用同样的材料玩孩子同样水平的游戏,玩着玩着就会慢慢了解孩子的兴趣,发现孩子的意图,进而再考虑如何改变支持策略。

总而言之,孩子的世界,我们并不是太了解,正如轮胎在我们的眼里永远是轮胎,在孩子的眼中不仅仅是一个轮胎,而是一个世界!所以尊重孩子的意图,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图去玩,才是真的游戏,才是会真正的高水平游戏,才是真正给予孩子的自主和自由,才会真正的生发出创造和愉悦。游戏

篇6: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

那天我组织一个小班艺术活动“小老鼠”,活动的目标之一是让孩子体验猫来时老鼠的紧张心情。为引起幼儿的兴趣,我先将歌曲内容创编成故事,然后在活动一开始借助图片将创编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讲完故事,我提问:“请问老鼠最怕准?”孩子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老鼠最怕猫。”我满心欢喜,正准备肯定孩子们的回答,竹子站了起来:“老师,其实现在的老鼠已经不怕猫了。”他的话让我吃惊,一时间不知如何回应。这时其他孩子也七嘴八舌地嚷开了,强强说:“在动画片《猫和老鼠》里,猫将老鼠踩在脚下也没吃老鼠。”川川说:“老鼠吃了猫的蛋糕,猫也没抓住老鼠。”我问竹子:“你能告诉小朋友,老鼠为什么不怕猫吗?”竹子说:“因为现在的猫成天呆在家里等着主人去喂养它,它再也不用去抓老鼠了。即使老鼠从它面前经过,猫也不会去抓老鼠,因为它肚子不饿。”

老鼠真的不怕猫吗?老鼠究竟怕谁?孩子们各抒己见,继续着刚才的话题。“老鼠怕老鼠弶。”“老鼠怕‘粘得牢’。”“老鼠怕老虎。”……自由讨论结束后,我说:“小朋友们说得都有道理,但老鼠本质上还是怕猫的。”于是,我便把《猫为什么要捉老鼠》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从猫的祖先讲到家猫的来历,又讲到猫捉老鼠是一种本能。之后,我才开始“小老鼠”的艺术活动。

虽然没有很好地完成原定的教学目标,我的引导策略也还显笨拙,但对我来说那是一次超越。以往碰到这种情况我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强把孩子拉到预设的活动环节中。而这次,我理解了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并为顺利开展活动提供了经验准备。

篇7: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

一、活动“做中学”,儿童促发展

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不论是婴儿期,还是在幼儿期均如此。而操作活动却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操作活动,就是儿童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成长。通过动手操作,儿童逐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概念。在我设计的科学活动“纸的吸水性”中,请五岁的幼儿说出塑料纸、纸巾及打印纸等各种不同质地纸的吸水性时,幼儿难以凭空想象,这时,如果我们请幼儿分别在不同的纸上滴上一到两滴清水,请幼儿边操作边观察,很快,孩子们得出了结论:塑料纸和打印纸不具有吸水性,而纸巾具有吸水性,这样的答案是通过孩子自己操作得出的,不但容易理解,而且不易遗忘。所以,在针对很多抽象问题的理解时,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怕麻烦,不要省程序,所谓“做中学”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二、活动“游戏化”,快乐伴成长

儿童期也叫游戏期,游戏既是儿童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和成长,其能力水平也是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游戏分很多种,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等,面对多种多样的特色游戏,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游戏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将游戏巧妙地贯穿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在日常带班中,我们经常运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幼儿要表现好,如“请坐好!”“不要再动了。”“谁的眼睛还没有看着老师?”似乎这样的话经常出自我们的嘴边,但有时过多的说服教育会让我们事与愿违。试一试:再想请全班幼儿都坐好时,开展一个“小木人”的游戏;当有个别小朋友在课堂上窃窃私语时,我们不妨通过“小灵通”、“一休哥”的角色引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时,教师经常以游戏的口吻来引导幼儿去做事情,“小猫静悄悄的去喝水”、“小兔子快速回到小椅子上”、“一起学做讲卫生的小花狗”等等。简单的一两句游戏语言,就会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会让其感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命令、是要求,而是在玩,并且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玩,逐步建立良好的常规,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我感悟到:成人要多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仅要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发展的需要,还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要注重个别差异,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自由的发展是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应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应最大限度的发展儿童的潜力。这些潜能必须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才能挖掘出来,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们对儿童观应有正确的认识,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篇8:开展幼儿艺术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近10年来, 我们将幼儿的艺术教育与养成教育作为我们的办园特色进行探索, 这些年的实践过程, 是我们“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也是我们对幼儿艺术教育本质的理解与把握不断清晰、不断升华的过程。

一、端正理念, 把握艺术教育的本质规律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儿童智慧的发展是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逻辑思维, 在幼儿期则以形象思维为主, 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这种成人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来表现自我和与人交流, 他们主要运用肢体语言、美术语言、音乐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游”与“戏”是两个有着各自含义的字眼, “游”主要指玩耍, 而“戏”则有歌舞表演的含义。幼儿们凭着自己的本能去感悟艺术, 理解艺术, 创造艺术, 他们甚至不可能把艺术当作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审美和创造美的活动, 而仅仅把它当作是游戏。儿童视游戏为生命, 玩游戏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充满巨大诱惑的快乐过程, 令他们兴奋不已。正是这种快乐与兴奋, 使儿童从中受到艺术的熏染, 感到创造的乐趣。这也意味着, 幼儿的艺术教育更适宜在轻松和愉悦中进行。另一方面, 艺术以生动活泼的感性形态对人的情绪, 情感产生充分的激发作用, 这一点又与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情绪特征完全吻合。

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征为我们实施艺术教育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幼儿艺术教育的任务是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 使人的整体人格与自然、社会协调一致, 与当代先进文明相对应、同步发展。通过艺术教育, 不仅可培养儿童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陶冶美好情操, 促进儿童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与协调, 实现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

基于对幼儿艺术教育本质规律的认识, 我们确立了幼儿艺术教育目标和实施原则。

1.教育目标

以艺术的美育功能并通过令人愉悦的灵活方式、培养幼儿的艺术素质、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情操, 重点着眼于艺术教育对发展幼儿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产生积极的作用。

2.实施原则

自选性——在艺术活动中, 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方式由幼儿自由选择;幼儿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 自主地参与活动。

展示性——为每个幼儿提供活动的空间和舞台, 幼儿能自由地展示自己, 使其身心得到满足。

体验性——通过情景设置, 活动材料的运用以及幼儿间的相互影响, 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感受与理解。

互动性——在活动中, 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实现互动, 教师通过情景、材料对幼儿进行引导, 同时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又促使教师不断地丰富材料、调整角色。

二、围绕目标, 构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围绕幼儿艺术教育目标以及确保目标实现的实施原则, 我们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教学组织、师资配置、活动方式及具体操作方式进行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改革和调整。

在课程设置方面, 我们对幼儿园原有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 由原来的学科课程转向综合课程, 按幼儿园常规每天上午进行语言、计算、常识、体育、英语等教育教学活动, 下午则所有幼儿按各自的兴趣分小组进行艺术教育活动。

音乐和美术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 也是最适合幼儿期个性、发展的艺术形式之一, 我们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适宜于幼儿表现、幼儿兴趣浓厚, 易于被幼儿接受的绘画、舞蹈、器乐 (如电子琴、架子鼓、弹拨乐) 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兴趣爱好是幼儿学习和参与活动的推进器, 能否适应并激发幼儿的兴趣, 是幼儿园艺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依幼儿兴趣, 将幼儿分成美术、舞蹈、器乐等若干小组, 以4岁为年龄临界点, 因材施教。4岁以下着重于营造艺术氛围, 培养艺术感受, 如音乐的节奏感、对色彩的感受力等;4岁以上则适当增加表现力, 表现欲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 帮助幼儿在形象与表象之间建立认知联系, 为其实现技能和自由表达间的互动, 培养创造力奠定基础。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不可能替代, 但却能给予有力的影响, 教师的引导和支持, 也就成为儿童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因此, 我们花大力气抓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所有教师不仅具有优秀幼教工作者良好的基本素质, 还必须在美术、舞蹈、器乐等方面拥有一技之长, 以适应我们开展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需要。

在教学管理上, 我们成立了以各科专业教师为带头人的教学研究小组, 负责教材的选择, 教学计划的制订, 教学进度的把握和教学质量的测评。同时, 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予以修正, 保证了艺术教育活动循序渐进地系统进行。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求教师严格遵循制定的实施原则, 了解每个幼儿的需求, 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 尊重并鼓励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性思维, 积极发挥情绪、情感的感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 要求教师们以培养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为重点强调过程。采用想象画, 即兴舞蹈等有效方式,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创意。同时, 教师根据幼儿活动过程中表现手法对技巧的需求, 适时辅助培养幼儿所需的技能技巧, 在器乐教学活动中, 我们不是单纯采用目前流行的练习曲学习技巧, 而是从幼儿熟悉的儿歌入手, 帮助幼儿根据节奏, 掌握表现手法, 营造教学互动, 教学相关的良好情境氛围。

三、注重效果, 实现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经过十余年持续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的幼儿艺术教育已形成一整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操作性强的教育管理模式、教学组织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 并在幼儿身上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绝大部分幼儿的自信心、表现的欲望与能力、创造性思维明显增强。原来一些性格内向、羞怯、不合群的幼儿经过艺术教育, 在活动中与其他孩子一样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在生活中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2.孩子们的独立性、自主意识有所提高, 个性发展日趋和谐, 家长和社会对此反应良好。

3.幼儿对美的艺术感受、审美鉴赏力、艺术素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部分幼儿的艺术潜质得到有效开发, 孩子们的作品远赴台湾等地巡回展出;我园还多次成功组织幼儿参加省市重大活动或大型演出, 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此外, 我们还特别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主动与家长沟通, 并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辅导。如请家长在休息日带领孩子感受自然, 感知社会, 感受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 为孩子选播适宜的音乐等, 这些活动拓展了孩子们的思维, 也为孩子们积累了活动的素材。同时, 也巩固了我们的教学效果。

摘要:根据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原理 (特点) , 从教育目标、实施原则、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师资配置、教学管理、家庭资源利用等几方面, 阐述了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邱明正.审美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21.

[2]赵幼珍.帮助幼儿展开艺术的翅膀.幼儿教育, 2009, (2) .

[3]李文馥.新《纲要》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篇9:幼儿感恩教育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感恩教育 言传身教 以德为先

养育之恩,须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都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作为一个人的起码品德。然而,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幼儿从小便形成“以我为中心”,出现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在与家长的交流中,看的出家长仅仅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大就好了。殊不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时形成的性格,将禀性难移。正所谓“育人教之以德为先”,因此,加强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我从思品教育中的感恩教育入手,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点滴体会。

一、教师言传身教,让感恩教育“润物无声”

教师是幼儿除了家人以外接触最多的人,我深知,在感恩教育中,我們无需告诫幼儿感恩,而是需要与孩子建立一种感恩的关系,通过言传身教,让感恩教育“润物无声”。因此,我将感恩教育融入自己的言行举止中,把“谢谢”挂在嘴边。当孩子帮我将擦嘴毛巾挂好后,当孩子帮助我将玩具整理干净时,我会及时对他们说:“你帮助大家做了很多事,我代表小朋友谢谢你。”幼儿天性爱模仿,我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的举动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时间一长,幼儿开始慢慢学着说谢谢。

午餐、午睡是练习说“谢谢”的好时机。给孩子们盛汤、盛饭,午睡时帮孩子穿脱衣服是我必做的,大多数幼儿对这种成人劳动习以为常,但是朱鹏臻小朋友总是会在我给他盛好汤后说句“谢谢”。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他:“我最喜欢给朱鹏臻盛汤啦,每次老师为他服务,他总会说好听的话,老师心里真高兴。”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感谢的人,于是轻轻地一声“谢谢”从孩子们的口中娓娓道来,无形中培养他们受到帮助要感谢的意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行为能让孩子生活的环境到处充满浓浓的爱意,为孩子树立很好的感恩情怀。

二、融入园本特色,让感恩教育“潜移默化”

我园正在进行“经典诵读”特色教学,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下很多文化遗产和教育经典,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文化教养”对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精选了《三字经》、《弟子规》中一些关于感恩的内容作为启蒙教材,由浅入深,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学习诵读《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对待父母要孝顺、对待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要谦让的道理。同时我利用饭前等待等点滴时间指导孩子诵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首孝悌,次见闻……”这些词句虽然简短但意义深远,幼儿诵读朗朗上口。在诵读的过程中,大家一起讨论这其中包含的深刻含义,幼儿逐渐了解什么是孝、什么是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惊喜地发现经典诵读给大家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我班争抢大个水果的现象少了,还有一些孩子回家后会主动将好吃的东西留给大人,幼儿之间互相帮助的事多了……这些变化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在我看来,中华民族的那种知恩必报的传统美德就这样悄悄流淌进幼儿的心间,并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三、融入主题活动,让感恩教育“无处不在”

充分挖掘主题活动中的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活动。如利用三八妇女节,我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活动,活动中让家长讲讲自己照顾孩子的事例,让孩子为妈妈、奶奶制作节日礼物等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在重阳节,组织幼儿开展“感恩重阳”的主题活动,邀请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参加,让幼儿说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自己做的事,对家庭的贡献。通过朗诵诗歌《我是家庭小主人》,演唱歌曲《感恩的心》,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喂蛋糕、擦嘴等一些活动,将感恩教育手段化为具体的感恩教育方法。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幼儿学会如何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另外,我还创设了一些活动情境,指导幼儿用角色换位的方式积极参与感恩活动,比如在“护蛋行动”中请幼儿每人看护一个鸡蛋。在短短一星期里,幼儿要带着蛋宝宝上幼儿园参加各种活动,形影不离。虽然时间比较短,但通过护蛋行动,大家明白要将鸡蛋保护好是多么的不容易,从而感受到父母平时照顾自己需要付出许多心血,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关心周围的世界。

四、加强家园联系,让感恩教育“生根开花”

幼儿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加强家园联系,使家庭成为幼儿感恩教育的沃土十分重要。我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运用很多社会中的真实故事向家长阐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在把爱心、精力、金钱无以计数地投向自己孩子进行“智力投资”的同时,也要注意“情商培养”,让家长知道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家长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年迈的父母亲。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看望老人,帮助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幼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同时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自然,孩子就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通过感恩教育,我发现孩子们正在逐渐改变:每次我分发点心,孩子们总会说上一句谢谢;放学时,当孩子看到爷爷、奶奶递上的水果,总会要爷爷、奶奶先咬上一口然后再吃……

“十年树木,千年树人”,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正确的、持续的教育,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将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让感恩教育走进幼儿的生活,同时尽量让孩子体验到因感恩而快乐。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或表达感恩时的心情,或愉悦或温暖,或宁静或虔诚,多一些正向积极情感的体验和积累,必将使孩子长久地拥有感恩之心。

参考文献:

[1]孙岩.让青少年从小学会感恩.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田玉贞.让爱传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张毅龙.陈鹤琴教学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10:有关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不易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几点体会 :

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与创新思想。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统一,这就是新的教育观。创新教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新教育观;改变严守纪律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营造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敢于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以宽容、保护、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实践,打破封闭式教学。传统教育中之所以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就是教师思想上重知识轻实践造成的。一个大学物理教师不会修简单的收音机就是一例。要把教学活动延伸到相关联的现实生活中去,改变封闭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从而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三、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在于有无敬业精神,是否喈叹这项职业。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代办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从一个人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层次,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弘扬好的风气,鼓励教师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会使每个人通过自我的修养,约束本我的不正当欲念,达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培养出良好的教师敬业精神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欲兴事,先兴人,铸造爱岗敬业的高尚形象,并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条件,使每个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有了这个基础,教师的教育观、质量关、人生观等就比较容易调整到位,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才会自觉地站到素质教育的前列,成为合格教师。

四、力求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认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激发其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额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做好基础素质的准备。

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标的意义,又有改革教育方法的意义。改革教育目标的意义在于:教育的本职任务、教师的本职任务原本就应该为社会培养成功者,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主动发展。成功教育把激发、形成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作为培养目标,强调为学生修身发展的长远需要服务。改革教育方法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的外压式的强制教育,通过教师创造成功机会,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方式,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主动内化教育要求,自我开发内在潜能,主动发展个性。

关于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幼儿园处于孩子成长的懵懂期,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无限的爱,否则,还真容易被孩子的不听话气坏呢。小朋友喜欢的老师长头发的,可以梳辫子、漂亮的、年轻的、知识多、懂科学的、有本事的。

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我都向家长介绍老师的工作是非常琐碎和清贫的,这是由幼教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幼儿园是保教机构,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发展。幼儿园教师还有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支持家长工作的任务,所以对幼教来说师德更重要。幼儿园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心情负责。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个小时都得目不转睛地跟着孩子,必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下班时间还要给孩子做教具、备课、布置环境,周末还经常组织亲子活动,自己的业余时间非常少。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对幼儿园来说是1/400,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所以无论在生活照顾还是教育教学上都要精益求精。

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的教育也会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点。比如:小班宝宝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他们的思维必须依据形象生动的参照物,并且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小白兔,红萝卜是他们易于理解的,而抽象数字1、2、3的实际意义,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会使用孩子易懂易于模仿的语言,使用简单不会让孩子混淆的概念,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等等。

幼儿园教师就像百宝箱,什么知识都要通晓一二,要有较强的综合艺术素质,包括对色彩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感觉能力,包括穿着,怎么样穿着得体,让小朋友喜欢又符合教师的身份,这些都是幼教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还有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幼教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对小朋友说话要简练,听得懂同时注意层次性。对家长的建议要有指导意义,对孩子的评价措辞要准确、委婉。

作为幼儿教师,我认为理解、爱和尊重是与孩子沟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再有,爱和尊重是贯穿教育始终的,肯定与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对他们的自然发展表示尊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精神与物质环境,我们的总园长朱敏女士就提出过这样的教育思想“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同时让孩子在自然发展中体验到了无尽的爱和自由,这对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铺垫辉煌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的游戏、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游戏和生活中不断出现在幼儿面前的真实问题情景使他们不断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不断地面临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总是将教育生活化———让孩子不知不觉地会了,让环境问题化———让孩子玩着玩着就学了。这种说法看似简单,其实对老师的观察、分析、提炼、创设能力则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支持幼儿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幼儿将经验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

幼儿教师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只要会唱歌跳舞就可以了,作为幼教必须要有事业心、爱心、责任心。幼教是通往儿童心灵世界的桥梁,是孩子的忘年交,老师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应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关注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同时我觉得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应必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是发展的眼光和未来社会意识。因为我们现在教育的孩子是为未来世界服务的,那么我们就要用未来社会的眼光、标准培养教育我们今天的孩子。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一个环境资源匮乏、竞争激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

在幼儿园时期,我们就要树立孩子的环境意识,通过各种活动、情景让孩子们懂得节约资源、珍惜资源、如何将资源再利用。我们的教育要多元化、开放化,要使幼儿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与他人交流。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

五月是一个比较忙碌又开心的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小朋友都比较辛苦,因为这个月,范文之心得体会:幼儿园大班教育心得。我们要迎接六一儿童节文艺而排练节目。我们班就排练一个舞蹈。记得有一次,我们刚刚排练节目,可能是刚开始排节目,小朋友还没有进入状态,排练起来就非常吃力。特别是吴楚晴小朋友,别看她平时学习优秀,学东西很快,但是跳起舞来 就硬邦邦的。节拍都跳不准.那么怎么办呢?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成年人所作所为的肯定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赏识和表扬。打一个不很贴切的比方,一年轻的女子,穿件新衣服或新做一个发型,走在大街上,对周围的眼光都很敏感,别说当面夸奖,就是一个赏识的目光,她的心里也觉得热乎乎的、甜丝丝的。成人况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呢。

那么孩子都喜欢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他们往往从大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值得注意的是赏识表扬也得有一个尺度和讲究原则,赏识表扬也是一把双刃剑,一味的过度的表扬和赏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还得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逐步改正。毫无疑义,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面对孩子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方面面,我们不能以“还斜为托词而听之任之,也不能像对待明白事理的成人一样而伤了孩子的“面子”和自尊,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备而改过是比较难。

我就想到一个办法,让跳舞跳的好的小朋友的卢铜欣来教她跳,而且又适时的时候给她一点掌声,鼓励。几天下来吴楚晴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荣誉不是属于一个人,而是几个人的共同努力。看着我们班的舞蹈越来越顺利,心里真的很开心。

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充满了创造的历史。从窑洞到摩天大楼,从马车到宇宙飞船,从松明到人造太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而创造来源于人。只有人拥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才能打破常规,创造奇迹。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就像世界上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独特的念头、独特的思想、独特的看待问题的角度、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孩子看来没有绝对的标准去评判事物,而正是后来大人们所传授的固有的、被人公认的、已有的知识,迫使孩子慢慢放弃自己的“怪念头”,成为有着和别人一样的眼光、一样的思维方式的人。当然有人会说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什么不好,至少大家都按照一样的标准和方式去生活。对。但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成功需要的是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思维,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人类进步,而不是手握着先人的知识成就毫无进步。

上一篇:(五个铸勤)关于及时报送铸勤工作简报的通知下一篇:超市安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