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

2024-05-02

镇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精选6篇)

篇1:镇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

庆镇政府党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 为严肃纪律,保障政府党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党务公开条例》及省、市、县、镇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全镇各职能站所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通信、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政府党务公开责任,是指全镇各职能站所、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违反政府党务公开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或产生严重后果所应担负的责任。

第四条 政府党务公开责任追究工作,由上一级行政机关、主管行政机关或监察机关根据职责权限和调查处理程序组织实施。

第五条 政府党务公开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惩戒与教育相结合、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宽严相济,处理恰当。

第六条 各职能站所、村、社区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政府党务公开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一)对政府党务公开工作组织领导不力,工作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各项制度不落实,造成政府党务公开流于形式的;

(二)政府党务公开内容不真实,公开事项不全面,应当公开 1的事项没有按要求时限公开,造成不良影响、不良后果的;

(三)不履行主动公开义务、不及时更新主动公开内容的;

(四)不提供或者不及时更新本机关的政府党务公开目录的;

(五)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隐瞒或者不提供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造成一定后果的;

(六)在依申请公开工作中未履行告知义务导致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受损害的;

(七)未建立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或未执行保密审查程序而产生不良影响和一定后果的;

(八)违反规定收费的;

(九)对被评议后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未整改或整改不力的;

(十)干扰、阻挠政府党务公开主管机关的检查与监督,或者造假、隐瞒问题的;

(十一)其他违反政府党务公开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七条 对违反政府党务公开有关规定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按以下办法追究责任:

(一)情节轻微,影响较小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

(二)影响正常工作,或者给群众造成损失的,对部门或单位提出批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做出书面检查,取消其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对部门或单位给予通报批评,2

责令限期整改,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对单位领导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四)违反政纪规定的,由监察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条 本制度由庆镇政府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九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3 庆镇人民政府2011年3月1日

篇2:镇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

为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进行,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所称政府信息公开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违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所应担负的责任。

第二条 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惩处与教育相结合、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市统计局办公室会同计算站,负责本局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组织实施。

第四条 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不按有关规定编制、公开本单位政府信息目录的;

(三)不按本单位政府信息目录规定的内容、形式和范围公开政府信息的;

(四)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公开不准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五)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不真实,搞虚假公开的;

(六)不按照规定的时间、期限公开政府信息或不及时更新政府信息的;

(七)未经审查批准擅自公开政府信息的;

(八)故意泄露或者利用尚未公开的政府信息谋取个人利益的;

(九)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求提供政府信息的申请无正当理由不受理、拖延办理或者不按经批准的申请要求提供政府信息的;

(十)提供政府信息违反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的;

(十一)不受理、不答复有关政府信息工作的举报和投诉的;

(十二)其他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为的。

第五条 对违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的工作人员,按以下规定区分责任:

(一)未经保密审查或主管领导审核批准作出违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的行政行为,由直接承办人承担全部责任。

(二)经主管领导审核批准或同意后作出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行政行为,由主管领导承担主要责任,直接承办人承担次要责任;领导直接授意,承办人提出异议,未能改变领导意见而作出的行政行为,承办人不承担责任。

(三)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作出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行政行为,由主要领导承担主要责任,其他领导成员承担次要责任。

第六条 对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的工作人员,按以下办法追究责任:

(一)情节轻微、影响较小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告诫或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

(二)情节较重、造成较大影响和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限期整改,并取消其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因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被有关复议机关撤销或被司法机关判决败诉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凡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经济损害的,在依法作出赔偿决定后,负有重要责任的行政责任人应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费用。

第七条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反馈制度。被追究责任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停止和纠正违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的行政行为,并将改正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上报秘书科。

篇3: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英谚有云:正义不但要被伸张, 而且必须眼见着被伸张。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是法治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于2008年正式实施, 虽然该条例的实施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推动力, 但由于其遭遇到行政体制、行政观念、政治理念、法律意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阻力而显得动力不足, 人们原本对其巨大的期许也渐渐落空。但任何一个制度的推进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都不例外。同时, 任何新制度的推进都离不开, 作为该制度适用对象——公民的推动。对于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适用对象——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来说, 推动这项制度, 最为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如何使用这项制度获得其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而就如何通过诉讼程序获取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问题, 则需要考虑如何启动诉讼程序以及如何在诉讼程序中赢得诉讼。上述所有的问题最终归结到一个关键问题上: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证明责任。即申请人相关性的证明——信息免于公开的证明责任——“信息不存在”的证明责任。

2 我国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的相关规定

证明责任是与一种不利的法律后果相联系的制度, 决定着举证不能所带来的败诉风险由何方当事人承担, 而“适当的、明智的证明责任分配属于法律制度最为必要或最为值得追求的内容”[1]。不同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对原告和行政机关的证明要求是不同的, 如果采取当事人主义的主观诉讼方式, 通常要求原告对其请求权作出相应的证明;如果采取职权主义的客观诉讼方式, 通常就要行政机关就拒绝或者停止作为的理由作出相应的证明。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我国《行政诉讼法》关于诉讼证据规则有专门的规定, 该法第五章对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行政诉讼证据的举证责任、行政诉讼的其他相关规则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行政诉讼证据作出了专门规定。此后,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又制定了《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对行政诉讼证据的相关规则作出了更加全面细致的规定。上述法律规定使我国行政诉讼证据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规则, 同时也确立了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归行政机关的证明责任。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是否继续适用行政诉讼证据规则, 学界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普遍性的主张, 即认为行政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这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亦适用。[2]

但由于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特殊性, 该类型的诉讼中许多事实证明因无细致的法律规定而陷入“真空地带”, 其中申请人的相关性证明、免于公开的证明责任以及“信息不存在”的证明责任, 需要在现行行政诉讼法证据规则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与明确, 否则, 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对申请人来说就是“一纸空文”。

3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证明责任分析

3.1 申请人相关性的证明责任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3条的规定,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条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条从反面重申了这一条件, 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申请公开与本人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的政府信息, 可以不予提供”。因此, 一般认为, 行政机关向申请人公开政府信息的条件为:不属于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申请人有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0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行政机关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时, 应当提交的申请材料为: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因此, 申请人申请时既不用陈述理由, 也无须满足其他特殊条件, 只需告诉行政机关自己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即可。但如果申请人提起行政诉讼, 那么诉讼过程中如何适用证明责任呢?如果由行政机关承担证明责任, 可行政机关仅仅知道原告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此外《行政诉讼法》又规定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行政机关不得自行向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 可见行政机关根本无从判断原告与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相关性;如果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 又与《行政诉讼法》中原告仅负责证明“曾提出信息公开申请”事实的规定不相符。

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 可借鉴美国的《情报自由法》的规定, 私人能够得到依请求公开的政府文件, 必须符合3个条件:提出申请;合理说明需要的文件, 以便行政机关能够寻找;按照行政机关公布的法规提出申请。[3]这样的规定, 既可以使与申请公开信息有关的直接当事人可以申请得到该信息, 其他任何人也可以申请获得, 并没有申请人资格的限制。在此基础上,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 对申请人是否有相关性的证明责任就不再是一个双方扯皮的难题了。既然任何公民根据规定都可以获得政府信息, 在诉讼过程中, 自然应当由行政机关的行政机关承担证明申请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提起申请的责任。

3.2 信息免于公开的证明责任

在行政机关主张该政府信息属于免于公开的范围, 如果要求申请人证明该信息属于公开的范围, 无异于拒绝了申请人的诉讼请求。由于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公民处于信息不对称、法律地位不利的情境, 行政机关主张公开信息属于免于公开的证明责任必须由行政机关来承担。但由于行政机关很可能提供一个空洞的理由, 例如, 仅仅提出该项政府信息属于国防、外交的国家行政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等排除公开的笼统理由, 来拒绝申请人要求公开的权利。现实中, 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 为了保障公民知情权的行使, 即使按照《信息公开条例》第21条第2款第2项的规定, 不属于公开范围的, 行政机关也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并且行政机关的理由必须是根据法律作出的具有较为详细的分析理由。行政机关提出的有关免除公开的理由, 不能是空洞的、含糊其词的免除公开的范围, 例如仅仅以属于内部行为、涉及隐私权等笼统的话语, 而必须进行一定的分析。如果公民要求的信息量过于庞大, 行政机关有义务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类, 制成索引, 明确哪些可以公开, 哪些不可以公开, 对于不能公开的仍然要说明理由。这个索引起到了类似聚集争论焦点的功能, 使得法院容易确定诉争焦点, 同时, 也保证公民的权利请求不会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政府信息当中, 从而防止行政机关利用部分不公开的信息逃避应当公开政府信息的义务。

3.3“信息不存在”的证明责任

行政机关如果以信息不存在或者不由其掌握为由拒绝向申请人提供信息, 那么谁对于信息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属于该行政机关掌握负有举证责任?被媒体称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第一案的“董某诉上海市徐汇区房管局信息不公开案”, 就提出了“信息不存在”的证明责任问题。在此类案件中, 要求申请人承担证明责任, 显然是极其不公平的, 因为要求申请人证明信息存在, 则必须要行政机关的配合, 否则将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 要求行政机关来承担证明责任, 按照常识来说, 如何能证明不存在的信息不存在呢?在双方都不可能完成证明任务的情况下, 无论是由谁来承担证明责任都是不公平的, 也是会偏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宗旨, 使保障公民知情权利、监督政府权力运行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如果双方都不承担证明责任, 将意味着“信息不存在”是一个不证自明的事实, 那么“依申请公开”可能会演变成“依申请不公开”。而这将使《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失去效用。

政府是信息的收集者、整理者和中介人, 政府信息是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 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因此, 行政机关对于政府信息的公开负有义务。有学者针对该难题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法:将“信息是否存在”这一无法证明的问题转换为“行政机关是否有制作、获取并记录和保存该信息的义务”这一可以证明的问题。那么针对这一代证事实, 由行政机关承担证明责任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

[2]周汉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家建议稿—草案、理由、立法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3]林鸿潮, 许莲丽.论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的证明责任[J].证据科学, 2009, 17 (1) .

[4]章剑生.知情权及其保障—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例[J].中国法学, 2008 (4) .

篇4:镇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

一、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的基本概念

对政府投资项目责任的内涵、责任追究制度的制度构成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的性质等基本概念的认识,理论和实务界也还没有取得一致。因此,有必要对政府投资项目责任做出定义,它是指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不同主体因违规、违约、违法等行为对项目实施或公共利益等造成损害而必须承担某种否定性后果的制度。与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实施有关的单位及其人员,没有做好分内的事,没有合格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其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被追究责任,是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的核心。

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的基本概念具有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责任追究制度首先是一种规范的法律制度,是政府依据有关法律、规章或合同约定,加强和改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它的建立和实施有充足的法律法规依据,这也是责任追究制度权威性、准确性的基础和力量源泉。二是责任追究制度是一种严格的责任制度,政府投资项目是该制度的载体。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权力及其行使与责任共生,他们是一对“双胞胎”,未能依法依约合格履行职责,就需承担某种否定性后果。三是责任追究制度的关键是“追究”,追究责任是责任追究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需特别强调的是,不同主体未能合格履行职责,表现为各种失职、违约、违法行为时,应伴随引起了一定的不良后果,且问责一般在不良后果发生后再去确定各方职责、追究各方责任。故它是一种“火警式”,而不是“巡警式”的运行机制。

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作为改善和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杠杆、驱动器和制衡器。其根本宗旨,一为规范和约束公共权力行使,保护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保障法制威严;二为健全科学、民主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实施机制,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促进反腐倡廉;三为促进项目决策和实施的责任规范和失职追究,督促责任主体总结经验教训,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益与效率;四为减少和避免“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遏制政府投资项目决策与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和尽可能挽回损失。

应说明的是,学术界对责任追究制度的内容及实现机制有多种观点。美国学者芭芭纳·S·罗美泽克就从问责的内容及实现机制出发,将责任追究分为法律问责、政治问责、等级(管理)问责和职业(道德)问责四个方面。法律问责指责任主体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有关规定;政治问责指责任主体必须对来自外部的重要责问意见给予回应;等级问责指在等级权力管理的组织结构中,每一等级人员都有相应的职责并接受其上级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责任评估;职业问责指职业人员必须按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进行自我反省,以自觉的意识更好地胜任工作、履行职责。其中等级问责和职业问责主要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由组织内部进行责任管理;而法律问责和政治问责主要通过外部控制机制,由组织之外的其他机构和社会成员进行责任管理。

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过程中,一定不能将内部控制机制与外部控制机制相混同,这势必影响问责的效果。问责效果必须通过不同的机制去实现。一般来说,政府投资项目的责任源于“授权”,当代理人不能按委托人意愿合格履行职责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可依据清晰的上下级授权或委托/代理关系来进行等级问责和职业问责,这种问责通过组织内部的约束来完成。组织之外的其他机构和社会成员参与的外部控制机制应是一种辅助。因为外部控制机制的问责主体和问责对象之间没有委托/代理的授权关系,只是法定制约关系,体现法律问责的暴力性和政治问责的压力性。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没有历史经验可资借鉴,也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而必须与中国的政治现实和国情相结合,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不回避组织之外的其他机构和社会成员进行法律问责和政治问责,但当前我国更应该积极建立和完善组织内部的责任追究运行机制,从制度上先规范等级(管理)问责和职业(道德)问责问题,这是加强和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当务之急,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建立我国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依据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宪法和法制建设步入快车道,已完全具备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的法律原则和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国家通过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责任制;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直接相关的《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建筑法》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职权违反招投标规定,对单位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对国家行政监督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依法追究刑事、行政责任。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有关建设、勘察、设计、咨询、施工、监理、政府质量监督和行政监管单位在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具体规定了处罚量度,以及实行质量责任追究终身制。其中还明确规定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行政责任。

(二)政策依据

2004年3月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把“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列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目标,并提出“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机关应当确定机构和人员,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要加强对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2004年7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加强和改进投资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监管体系”,“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工程咨询、投资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和单位,都应有相应的责任约束,对不遵守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2004—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每年都把“建立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从根本上改变投资决策失误而无人负责的状况”,“落实投资主体的自主权和风险承担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决策责任制度”明确列入其中。

(三)党内规章依据

2004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规定,“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依法实行质询制、责任追究制度、罢免制”。2005年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规定,“加强投资领域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投资监管体系,改进并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管理”。“健全国有资本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实行重大投资项目论证制和重大投资决策失误追究制”。《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以及《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关于党纪政纪处分的相关制度,均为建立和实行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基础和有效的实现形式。

篇5:校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推行校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加强校务公开的民主监督,进一步深化和规范校务公开工作,完善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机制,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教职代会成立专门的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开展校务公开的工作进行监督,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推动校务公开活动深入开展。

2、教职代会要健全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学校开展校务公开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出。

3、校务公开监督领导小组每年对各处室、年级的校务公开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的程序是:

⑴、各处室、年级进行自查总结,写出自查总结材料,填写校务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⑵、召开教代会全体代表会议,对各处室年级的校务公开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

⑶、校务公开监督小组会同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在审查各处室、年级的自查总结材料、记录及工作情况统计表的基础上,结合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结果,提出考核建议;

⑷、校务公开监督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各处室、年级的考核等次。

4、考核等次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在教代会民主测评时优秀票必须超过50%。在教代会民主测评时不合格票超过30%的,一般都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5、校务公开工作考核为不合格(即考核等次为差)的处室、年级,主要负责人当年考核不能评定为优秀等次,也不得提拔担任高一级领导职务。

6、校务公开工作考核为优秀(即考核等次为优秀)的处室、年级,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篇6:党务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党务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按照县委和教育局党委的布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所称责任,是指有关人员在实施学校党务公开工作中,违反办事公开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所应担负的责任。

第二条 办事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负责本校办事公开行为责任追究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日常工作。

第三条 实施责任追究,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依法追究,谁主管,谁负责;

(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三)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

(四)惩处与教育相结合。

第四条 责任追究的范围与对象:

本校及各处室工作人员违反办事公开工作制度,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追究其责任;

(一)职权运行不规范

1、不能按照已经公开的职权运行程序行使权力,擅自增加办理程序、办理条件或延长办理时间的;

2、在职权运行中不正确行使权力,不作为或乱作为,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二)监督管理不到位

1、在党务公开工作中,有打击报复、侵犯党员民主权利行为的;

2、不按学校党务公开领导小组要求及时纠正和整改问题的;

3、擅自将不应公开或涉密的事项进行公开,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第五条 责任的区分

1、未报主管理领导审核批准而作出的违反党务公开工作有关规定的,由承办人承担责任。

2、经主管领导审核批准或同意后作出的违反党务公开工作有关规定的,由主管领导和承办人承担责任;承办人向主管领导说明了行为错误或提出了正确意见的,可减轻或免于追究。

第六条 责任追究的方式

1、情节轻微,影响较小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告诫或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

2、影响正常工作,或者给党员、群众造成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取消其当年评优、评奖资格。

3、违反党纪、政纪,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第七条 办事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在作出责任追究决定前,应当全面、客观地调查取证,查清事实,认真听取有关责任人的陈述和申辩,并根据情节与后果,准确区分责任,作出相应处理,并下达书面通知。

上一篇:企业安全环保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园保育员开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