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愈发依赖于信息,信息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在我国,大部分社会信息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无疑是最主要的信息制造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作为普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面临着对信息的辨认与分析,公众渴望了解真实可靠的政府信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府信息公开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政府信息公开分析论文 篇1:

大数据时代下政府信息公开问题分析

摘 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海量数据爆炸式的呈现在公众面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当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此,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贯彻和落实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全面提高政府数据信息的使用价值,以此提高政府公信力,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因此主要研究和分析大数据时代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问题,以及阻碍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数据时代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旨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公开

1 大数据时代下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1.1 不同信息系统之间数据无法兼容

前文已经提到,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政府数据管理落后,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界限不明确等等,其中不同信息系统之间数据无法兼容也是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来讲,这种不同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不兼容也被称之为“信息孤岛”,顾名思义,就是不同行政部门之间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目前,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虽然我国政府各部门都相应的建立起自己的网络平台用来信息的公开和共享,但是政府各部门建立起的网络平台都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而且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甚至同一部门的不同机构都建立起了自身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导致数据分割现象严重,跨部门、跨网络平台的数据共享自然也无法实现。由于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无法兼容,导致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过程中无法实现有效的监督,同时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整合和梳理,造成信息成本过高,信息“孤岛”现象日益严重,显然这不利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全面发展和相关战略方针的落实。

1.2 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界限不明确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整体上来讲,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界限不明确这一问题。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界限不明确通常会产生以下影响,一方面是对国家利益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公民利益的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更是备受关注,通常来讲,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兼顾公开和保密,不断权衡和判断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界限,从而达到保护信息安全的职责,维护社会稳定。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界限不是十分明确,关于政府信息是否应该公开并没有专门的规定来制约和权衡,从而导致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一些不应该公开的信息被各种平台轮番传阅,而应该公开的信息反倒被保护起来。这种信息公开与保密界限的不明确直接加大了政府工作人员信息处理的工作难度,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也无法形成一个准确的认知和体系,给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阻碍。其次,由于我国并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来限定信息公开的界限,导致公民的利益、公民的知情权和隐私权等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频繁发生,由此可见,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界限至关重要。

1.3 政府数据管理落后

政府数据管理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政府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有限。通常情况下,政府在信息数据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反馈、利用、公开、共享等各个环节,就目前来讲,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关于政府数据信息管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相关规定以及制度,导致政府部门在数据收集与整理,乃至公开过程中无法形成特定的行为规范,进而导致数据处理结果不理想,数据处理效率也相对低下,从而致使政府自身数据处理能力极其有限。另一方面,政府数据管理落后体现在管理相关资源的落后,这些相关资源主要指的是涉及政府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公务人员、行政组织、政府信息以及科学技术等等,这些资源都是保障政府部门有序运转的关键。然而人,我国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管理规范,导致政府各部门之间极容易形成数据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的实用价值,基于此,强化政府的数据管理体系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2 阻碍政府信息公开的因素

2.1 政府职权的条块分割

当前,我国政府的组织结构基本上呈现出条块分割的形式,也正是我国政府职权的条块分割导致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形成信息 “孤岛”,从而降低了我国数据信息的使用价值。由于我国政府普遍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现象,所以在数据管理和信息公开过程中,难免会形成数据分割,所以在信息公开过程中也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公开的信息也普遍呈现出独立的状态,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整合。另外,虽然目前是大数據时代,但是一些政府部门的人员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少,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数据,进而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信息无法及时的被公开。与此同时,在整个信息公开过程中,由于政府职权的条块风格导致其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式各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信息整合的难度,同时也阻碍了政府的信息公开。

2.2 不公开的立法原则

从理论上来讲,政府信息公开是为了维护社会公民的知情权,换言之,政府信息公开主要是以公民的信息自由权为基础的,其宗旨在于将国家与人民相连接,总而言之,政府信息公开是被广泛认可,并切实可行的。然而,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以保密为借口,试图将应该公开的信息隐藏,使的政府信息公开形同虚设,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和开展。虽然政府所拥有的数据都具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关乎国家以及社会的切实利益,但是政府信息公开也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从此种角度来讲,政府一味的坚持不公开的立法原则,显然阻碍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贯彻和落实。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首先要通过科学立法对政府信息公开进行保护和制约,以此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

2.3 数据垄断的利益阻碍

通常情况下,海量的数据里一般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正是这巨大的经济利益导致数据垄断,从而极大的限制了政府信息的公开。众所周知,政府所拥有的数据是一般民营企业或者商业机构所无法拥有的,具有唯一性和真实性,虽然政府是我国公共利益的代表,其拥有的数据不应该充当商品进行利益交换,但是数据垄断所带来的利益又是巨大的,导致政府在信息公开过程中无法放弃对资源的占有,这种行为显然不利益我国政府信息的公开。

3 大数据时代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

3.1 加强大数据时代下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识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诸多便利,基于此,要充分结合大数据的时代发展特色,全面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识,在实现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同时,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具体来讲,想要加强大数据时代下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识,首先要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兼容并蓄,摆脱数据分散管理的局面,使各部门的数据可以自由流动,并可以共享,最大限度的发挥数据的实用价值,并最终形成信息与数据的规模化管理,并不断加大电子政府建设成本,致力于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以此提高政府各部门、各组织机构之间信息、数据的使用效率。

另外,在加强大数据时代下政府信息公开意识过程中,还要强化政府数据开放的基本方向,构建以民生为导向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的优势,为人民服务。从国外一些信息公开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社会大众更加关注与民生、经济关系密切的相关数据,所以政府在信息公开过程中会更加注重这两方面的信息公示,公开力度也相对较大。所以,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也要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以民众关注为出发点筛选公开的数据和信息,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重点掌握信息数据公开的落脚点。通常来讲,群众是数据的直接使用者,所以政府部门要不断提高信息公开的意识,并在此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群众意见,适当的接受,以此改善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全面提高政府信息数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2 完善制度法规,为信息公开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针对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公开与保密界定不明显的问题,要不断完善制度法规,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以及范围都在不断扩大,保护公民的隐私,并协调公民的隐私权与知情权逐渐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在此过程中,政府只有出台相应的制度法规,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才能真正的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够持续、科学、有效、健康的发展。

在处理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关系过程中,不仅要明确界定公开与保密的界限,同时还要坚持“多数公开,少数豁免”的工作原则,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免除公开的内容,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法律范本。一般情况下,除法律规定可以不公开的信息外,其他政府信息都应该准确、及时、客观的向公众公開,以此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通常来讲,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通常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机密、正在商谈的公众政策、危及经济及社会稳定发展的相关信息、威胁公共生活及安全的信息等等,这些都应该明确的出现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以此为信息公开提供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过程中,还要建立起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监督制度,成立专业的信息公开监管办公室,并建立起信息公开的考评机制,明确权责,全面推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3.3 把握大数据时代为政府信息公开带来的机遇石家庄

众所周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同时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把握大数据时代为政府信息公开带来的机遇至关重要。首先,要重视大数据技术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建设。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权责明确,确认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主客体,明晰权利义务。另外,还要确定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保障政府信息安全。另外一方面,要明确政府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分工,划分权责,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独特优势,协调统筹政府内不同的行政机关,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技术实现政府信息管理。与此同时,在致力于政府各部门信息共享过程中,还要进行信息共享的标准化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制定科学的分享标准,不断更新和筛选相关信息,以此提高政府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吕艳滨.网络时代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问题与应对[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06):32-37.

[2]闫利平,申灿,刘湖平.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J].法制博览,2015,(02):42+41.

[3]闫利平,申灿,张磊.完善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5,(01):38+37.

作者:吴晓颖

政府信息公开分析论文 篇2:

转型时期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愈发依赖于信息,信息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在我国,大部分社会信息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无疑是最主要的信息制造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作为普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面临着对信息的辨认与分析,公众渴望了解真实可靠的政府信息。加强政府信息的公开,有利于构建透明政府,促使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的良好关系。本文通过对转型时期基本特征的概述,提出了转型时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中国的政府透明度在不断提高,公民的知情权在不断增强。

[关键词]转型时期;信息公开;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072

1我国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

11信息时代来临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时代悄然兴起,信息时代使社会生活发生了诸多变化。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逐渐增多,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渠道逐渐增多,开放的网络空间和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使得社会信息结构向扁平化发展;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的发布变得更加容易,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受体,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信息时代的来临促进了中国政府信息的公开,并给政府信息公开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时代促使政府必须更加主动地公开信息,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来源更加广泛,这促使政府必须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使得政府更加方便、快捷地发布信息。

12公民意识觉醒

公民意识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强调宪法和法律,强调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调权利义务观。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进程逐步深化,民主政治改革逐步推进,经济、政治的现代化逐步冲击了传统文化观念,促使公民意识不断觉醒。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表达了执政党对公民意识教育问题的重视,随着全民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势必会对政府信息公开提出更高的要求。

13政府职能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政府职能也开始发生变化。市场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基础的作用,传统的行政式的领导不足以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发展。政府开始整顿行政审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效率,给予市场和社会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意义。

2转型时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政府信息公开多为“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即使政府信息非常复杂,但仍可以从两大层次进行把握:一是公开信息的主体范围;二是公开信息的内容范围。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总结,政府应该公开的信息范围包括以下几项,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职务范畴,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事权、财权、人事权等,行政过程的公开,办事公开以及相关信息及行政结果的公开。

21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府发展是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政治发展十分重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些都对政治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恰恰符合了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我国的政治观念、社会管理体制以及社会管理方式都应该随之发生改变。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实现人民做主,是实现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政治生活的发展日益基层化、亲民化,日益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因此,政府信息公开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22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行政决策对于整个行政系统来说十分重要,而做出正确行政决策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掌握可靠有用的信息。我国政府系统庞大,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有效沟通、彼此交流信息的工作是一件不易之事。而且政府做出的决策能否顺利执行是影响行政效率的关键。对于决策的相对方来说,只有清楚明白政府决策的依据和理由,才能够对政府的行为和政策欣然接受,从而保证政府决策有效执行。近些年来,一个有效政府的有效构建,更加注重公民参与,注重民众的反应。并且,公民对政府信息的了解掌握,有利消除沟通障碍,形成理性的心理预期,进而正确对待政府行为。有了公众的支持,政府的决策才能顺利地转化为现实,实现行政目的。可见,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政府系统内部协调,有助于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理解和支持,进而提高行政效率。

23有助于以德制国

我國历史悠久,伦理思想极为丰富,在历来的国家治理中,都特别强调“以德治国”。政府德行属于“公德”的范畴。个人有德行,同样组织集体也有被认为合乎规范的道德品质。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政府德行”的概念。“狭义的政府德行,是指政府行政主体所具备的符合行政伦理要求的道德品质。广义的政府德行,是指政府行政过程中行政主体借以最大限度解决行政伦理问题的品质性能力。”对此我们要明确本部分所提到的政府德行多指广义的政府德行。在官僚体制盛行的现代社会,面对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腐败滋生等弊端,提高政府德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具体说来,政府信息公开能够有效防止腐败现象,进而培养政府德行。政府信息公开不仅包括政府拥有的社会信息,还包括政府决策、行为的理由和依据,将政府的行为置于公众监督之下。“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3转型时期政府信息公开应注意的问题

31权力控制问题

权力问题是任何一个组织中的重要课题。具体到行政领域就是行政权力的运用与分配问题。在现代政府实践中,控权是手段,平衡是状态。行政权力只有在合理范围内扩张,才能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政府信息公开领域的控权平衡是一个兼容非对等关系的动态平衡。政府与其相对方之间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实现自身一部分权力的优先获得,从而出现短暂的非对等关系。然而又会通过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获得补救,从而维持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必须明确行政权力的性质和范围,以公正和高效的行政程序防止权力滥用,健全监督机制。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达到有效控权。

32权力与权利的平衡

政府信息公开打破了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等的状况,加强了公民知情权与行政权力对等的地位,使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成为可能。政府信息公开促进了公众对政治的参与,使其在法律的保障下了解行政组织的信息情况。政府必须保障公众的监督作用,促使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符合公共利益。此外,政府要保证公民尽可能多的掌握政府信息,美国《信息自由法》确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准则,“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特例”。在这条理念的推动下,行政权力与公众知情权的平衡成为可能。

33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协调

政府信息公开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在所难免。因此在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不能侵犯国家工作人员的隐私,注重对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协调。但是我们应该了解,个人隐私的受保护程度是与其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人们对政治的关注度的提高,人们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生活也感兴趣,因此需要对行政人员的个人隐私予以限制,例如公开个人背景,财产申报等。

34公开与保密

政府信息公开并不是任意的、没有原则地公开。每个国家都要对国家秘密进行保守,国家秘密关系到国家安全与民族存亡,国家秘密严格不许侵犯。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还要对商业秘密、工作秘密和个人隐私进行保护。注意权衡,绝对不可以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无限制地扩大。

4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资源成为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因素,在政府领域,信息是制定有效行政决策的关键。公众对政府信息的掌握、对政府政策制定依据及理由的明确是政府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随着公民对政治参与度的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成为提高行政效率、维持政府与公民和谐关系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构建透明政府,已成为中国政府转型的重要诉求,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开放、透明、健康和阳光的行政环境,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颜海政府信息公开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钱东平政府德性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王芳阳光下的政府[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孙巧卓

政府信息公开分析论文 篇3:

政务微博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效应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手机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代信息革命已经悄然而至,一个崭新的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尤其是作为新媒体出现的微博,让信息传播方式有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微博逐渐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突发事件的交流平台,政务微博体现的不仅是政府对人民意见的足够重视,也成为政府积极履行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随着政务微博队伍一天天的不断壮大,如何发挥政务微博“便民”、“为民”、“亲民”的价值,并且与政府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中之重。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政务微博的研究意义、发展现状、作用、问题与对策,希望对政务微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政务微博;政府信息公开;效应分析

一、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务微博的内涵

(一)政府信息的内涵。政府信息是政府部门为履行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和负责处理的信息。政府信息是指政府机关在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或者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得或者掌握的,以纸质、胶卷、磁带、磁盘以及其他电子存储材料等载体反映的内容。它是人们全面考察、评价社会情况,从事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国家资源。[5]据统计,我国的政府信息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具有一般信息不可比拟的优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政府信息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信息品质优异、信息采集垄断、信息传递可控的特点。第一,在整个国家信息资源体系中,政府是信息最大的生产者、拥有者和传播者。因此,政府的信息是最多的、最广泛的,并且其中科研机构的大部分数据库也由相关政府部门掌握。第二,与其他信息相比,政府信息具有权威、真实、准确等优异品质。第三,政府信息的采集与政府机构的职能密切相联。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的职能将更加明确和单一,政府只做政府该做的事情,政府信息的采集具有不可替代性。第四,信息传递的可控性,政府信息的传递,通常都严格按照组织机构正规的权利职能结构、等级结构和信息网络来进行,是一种有系统,有组织的传递活动。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学术界的认识不尽一致。有人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就是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以法定形式公开与社会成员利益相关的所有信息,并允许公众通过查阅、阅览、复制、摘录、收听、观看、下载等形式充分利用政府所掌握的信息的行为与制度。颜海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①

(三)政务微博的内涵。

所谓政务微博,主要指代表党政机构和官员等,因公共事务而开设的微博。政务微博从其实质上讲,就是利用新的信息化手段、 借助新媒体武装政府、使政府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政务微博能更加及时有效的推进政府工作、指导科学发展,提升政府绩效。它也可以将现代网络与服务型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等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功能作用。

二、政务微博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问题

(一)政务微博的“形式化”。随着政务微博的一时兴起,一些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纷纷开通微博,但有些机关开通政务微博是为了跟风,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反映政府行为,缺乏实质性内容,发表内容的速度也是周期性的,不是经常更新,网友笑称“人去博空”。当人们在反映了相关事实以后,一些政务微博的回应均是“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交给相关部门去了解,请您耐心等待问题的解决,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理解”这样相似的、敷衍的系统自动回复内容。

(二)信息内容缺少特色。政务微博发布的政府信息长时间不更新,而且发布的信息有时会和一些政府网站的内容重复,造成信息的浪费;发表在政务微博上的信息有些不是当下的最新信息,而是已经发生的被其他渠道已经报道过的,或者为了维护政府政府的良好形象,发表一些经过筛选之后的信息,这样就失去了信息的时效性;网民希望可以被公布的信息和政府选取所公布的信息有差距。

(三)官民互动积极性不高。政府信息发布在政务微博上以后,对其后信息的收取与回复的积极性不高。一些网民在政务微博上提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相关政务微博的管理员对网民的意见视而不见,不能及时收到人们的答复,更不能对网民提出的意见进行合理的解释与分析,这样政府就失去了与网民沟通的机会,也不能及时的了解普通大众对某件事的具体看法,导致官员和人民不能进行良性有效的信息互动。而且,由此人们产生出来的疑问也不能及时被政府官员所解释,导致人们对官员的信任度降低,影响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这样就达不到问政于民,施政于民,建设服务型的政府的目的。

(四)政务微博缺乏监管机制。

政务微博开通不只是在网上公布某地某部门已经开通此项业务,而是为了能更好的服务百姓,在创办了政务微博以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来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修理,在出现一些问题后已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去解决,导致某些政务微博成了摆设,仅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没有一整套完备的监督管理机制,缺乏制度的保障。

三、政务微博在政府信息公开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政府对于政务微博的执政理念。在当今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虚假信息越来越多,舆论也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我们更需要将政府的权威声音凸显出来。根据网民对政府微博和政府官员发布信息的反馈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网民更倾向于一些权威性的政府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更具有说服力,更有可信度、权威性。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和人民沟通的新媒体桥梁、为实现民主政治创造一个更加广泛的交流平台。新媒体信息时代,只有政府树立起政务微博执政的新理念,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微博这一强大的网络平台,清晰地定位微博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作用,提高官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识,加强与人民之间的沟通,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自身的执政能力,并且根据本部门所属的业务范围及时有效的公布相关政府信息,特别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群体事件热点事件在第一时间信息的发布,能够切实的考虑人民的需求对信息及时作出回应与反馈,积极的引导舆论,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提高政府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政府执政能力建设。

(二)提高政务微博信息的质量和水平。首先,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实性,政务微博的内容更应如此,政务微博内容的真实性与否,是考验政府诚信与否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政务微博中,如果网友谈到的具体事实不属实或理解有偏颇,可以作适当解释,及时回应关切,务求坦诚相待。其次,要积极提升执政方式,坚持政务微博要注重时效性,坚持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原则。政务微博向公众传播信息要及时,抢占官方的话语权,以打消群众的疑惑。此外,微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性、互动性,也对广大干部的应变能力、决断能力、工作效率、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最大限度获取群众的认同。

(三)重视“粉丝”效应。政务微博要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必须要有强大的“粉丝团”来支撑它,让更多的人关注政务微博。要及时有效的发布准确、全面、高质量的政务信息来吸引人们的关注,这些信息最好是和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相关的。在信息发布以后,要在网络上及时关注人们对此事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对提出问题者可以归类回答,做到良性互动,与人们及时沟通,信息互换,满足网民的合理要求,有效的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网民们也应该有主人翁的意识,对政府在政务微博上公开的信息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可以举报政府部门或政府官员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功利主义”。利用传统的媒体手段,比如电视、广播等媒介帮助政务微博宣传,增加政务微博的粉丝数量,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与关注。

(四)建立相关监管机制。

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建立,出台关于政务微博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保障政务微博的有效运行,也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监管是政府信息公开得以正常有序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为了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目标要求,必须建立一个系统的、有效的公开监督与管理的体系,遵循正确的公开监管原则,把握监管的环节和内容,拓宽公开监管的渠道,运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对政府信息的公开进行监管。政府信息公开要注重三个重要的环节:政府信息的获取环节,政府信息的发布与提供环节以及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环节。

注解:

①颜海.政府信息公开理论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 燕道成.微博的传播形态与本土化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1.

[2] 王婧、耿雪.微博的新媒体特征[N].青年记者,2012.

[3] 颜海著.政府信息公开理论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 金湘军.电子政务背景下的公民参与和政府管理创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3) .

[5] 窦含章、李未柠.政府如何开微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黄云(1990—)男,汉族,陕西榆林人,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

作者:黄云

上一篇:高中物理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物流铁路货运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