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不足

2022-09-10

一、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

( 一) 宪法依据的缺失

宪法是其他一切重要法律、法规和公民权利的重要来源和依据。由于我国的信息公开缺乏宪法层面的依据, 使得其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可寻, 从而也阻碍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 以致经过二三十年的探索只是制定出了行政法规层面的《条例》。这一缺憾使公民不能广泛的参与社会管理, 其主人翁的地位不能得到很好的巩固、知情权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 二)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身存在的问题

我国《条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并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 《条例》属于行政法规, 其法律效力远远低于全国性的法律,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 与法律不能相互协调时, 那么它必须让位于其上位法, 约束力较弱。第二, 信息公开主体范围较窄, 行政机关工作中自由裁量权较大。行政机关是我国《条例》所规定的义务主体, 该主体范围显然较窄, 有违信息公开所倡导的精神。权利主体不仅包括公民还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 而《条例》对于那些与自身无关的申请以及对那些特殊需要标准无法提供证明的申请拒之门外。这在无形中为一些行政机关提供了规避某些政府信息的保护伞, 扩大了其自主权力。第三, 主动公开范围太过原则化, 信息公开质量不高, 且“例外”规定很难确定。法条规定的范围的原则化, 会导致义务的模糊性, 行政机关更易于利用这种模糊性规避风险、减轻工作量, 从而致使公布信息质量降低。

( 三) 保障体制存在不足

《条例》在保障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监督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内部监督, 即行政机关既承担着公开的义务, 同时也承担着监督公开的权利, 陷入了“自我监督”的怪圈。第二, 《条例》规定对于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没有具体的表述, 以及责任主体适用哪种类型的处罚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问责机制也常常处于无用之地; 第三, 《条例》排除了公众基于公共利益受到损害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 且未规定第三方是否享有救济的权利以及救济的时限、途径、程序等, 同时举报救济很难落实。

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 一) 迫切需要提高公开的观念

从行政机关的角度来说, 工作人员自身优越感特别强烈, 以政府信息所有者自居。一部分收到申请态度十分谨慎, 一部分对申请置之不理, 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在收到申请后, 直接回复“申请信息已公开”、“不负责汇总”等内容, 回避公开义务。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说, 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关注较少是公开制度建设发展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政府信息而言, 公民的关注度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 且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很多公民认为不是在必须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情况下不会关注政府行为、政府信息。

( 二) 主动公开没有完全落实

行政机关应该公开的信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实施公开, 即便是公开的信息不全面, 同时存在公开不及时等问题。总的来说, 有相当一部分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建设还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不断完善进步, 另一方面还有立法制度的设计以及人为操作的因素

( 三) 依申请公开面临众多阻力

一是行政机关对其公布信息的范围理解有误; 一方面行政机关认为政府信息是其在外部履行职责过程中取得或者制作的信息, 不包括其内部管理信息; 另一方面是将依申请公开信息与主动公开信息相混淆。二是行政机关对申请方式要求的标准不一致; 一方面是限制申请人的申请方式, 在实践中不同的行政机关对申请的方式要求不同; 另一方面是为公民申请公开设置技术障碍, 例如一些部门网站要求申请人实名注册后在申请。三是审查申请用途的额外限定严重阻碍依申请公开的成功申请; 行政机关会将申请用途的审查作为是否受理申请、申请主体是否适当的标准; 在实际申请过程中, 行政机关会以此作为拒绝公开、规避公开义务的“法宝”。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初步形成, 尽管如此,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是处于制度的初探时期,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 包括宪法依据的缺失、《条例》自身的不足以及保障制度的缺陷等;另一方面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包括观念的改变、主动公开未落实以及申请公开的阻力等,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以期为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法律制度,实施,不足

参考文献

[1] 莫于川.<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2] 刘恒等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 王少辉.迈向阳光政府: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4] 周汉华.我国政府公开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5] 吕艳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状况——基于政府透明度测评的实证分析[J].清华法学, 2014 (8) .

[6] 缪齐贵.<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秘书之友, 2008 (9) .

[7] 周汉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7) .

[8] 程洁.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M].上海:政治与法律, 2009.

上一篇:浅谈输油泵站外管道安全管理下一篇:浅析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现代化实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