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管理

2024-05-15

审批管理(精选8篇)

篇1:审批管理

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规范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行政审批服务行为,有效加强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审批服务行为,是指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行政审批实施主体履行行政许可、批准、审批、审核、审验、同意、认定、登记等职能的行政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纳入XX县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中心集中管理的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凡在中心内的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县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本办法的实施。

第二章

项目管理

第五条

按照合法、合理、便民的原则,由中心负责确定、调整、协调和集中管理进入中心的审批项目。

第六条

进驻中心的审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一)各审批单位依法设立、取消、调整、变更的审批项目,应及时向中心申报;

(二)进入中心的审批项目不可无故退出进行单独审批;

(三)调整、变更审批项目,需经中心研究决定后,方可组织实施。

第七条

审批项目要以印发《项目服务告知单》等形式,实行审批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方面的公开。

(一)办事程序,应包括审批项目办理的全部过程;

(二)申报材料,应包括审批项目过程中法定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和依据;

(三)承诺时限,应依据法律程序和项目实际情况尽量缩短;

(四)收费标准,必须提供合法、有效、详实的收费文件和收费许可证,有幅度的一律执行下限。

第八条

进入中心的行政审批项目必须坚持下列原则办理:

(一)审批项目的受理、初审、缴费、发证(照)、批复等环节,应在中心内办理;

(二)已纳入中心集中管理的审批项目,受理“窗口”的主管部门一律不准在其以外的任何地点另行受理;

(三)审批项目依法调整或变动办事程序手续的,应及时报中心备案。

第三章

行为管理

第九条

审批单位要以项目受理“窗口”为中心,围绕“窗口”工作制定严密的审批规程。

(一)每个审批项目的每道程序都要明确规定审批主体、工作标准、完成时限等操作规则;

(二)每个审批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明确规定接待、受理、承接、转办、督办、答复、回文等工序责任。

第十条

审批项目的受理“窗口”要以办事人为中心,为群众搞好审批服务。对纳入中心的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实行“四制”办理,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缩短时限、优质服务。

(一)对办事程序简单、条件要求简便、申报材料齐全、可以当场或当天办结的一般事项,实行即时办理制。随着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审批程序的简化,有关部门要逐步增加进入中心的即办件数量,并对“窗口”工作人员充分授权。

(二)对办事程序复杂,受设施、场地等条件限制,以及需要研究、论证、咨询等,不能当场办结的复杂事项,实行前审后批承诺办理制。“窗口”工作人员按规定要求完成项目初审,“窗口”部门要在承诺时限内完成审批。

(三)对涉及两个或多个相关部门(单位)以及审批条件前置的相关事项,实行联合办理制。由首办部门“窗口”受理后,相关部门对本部门审批环节的时限要做出明确承诺,由首办部门“窗口”回复申请人。随着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改革和中心的运行,逐步实行主办责任制,为服务对象提供“一条龙”服务。

(四)对涉及重大问题,或职责不清、意见不一的联办件,或影响较大的行政投诉,以及县政府交办的重要事项,实行协调督办制。由中心组织协调有关“窗口”部门研究解决,解决不了的,向中心报告。

需要报上级部门审批的项目,由受理“窗口”主管部门与上级部门联系,负责全程办理。

第十一条

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审批事项,必须书面告知当事人理由和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二条

受理行政审批事项过程中,不得非法收取抵押金、保证金,不准搭车收取与该项审批无关的任何费用。

第十三条

行政审批收费要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做到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存入财政专用户,不得随意减免。

第四章

督察督办

第十四条

对审批单位、受理“窗口”及工作人员受理和办理审批项目的下列情况进行督查:

(一)各工作“窗口”执行审批项目分类管理操作规程的情况;

(二)承诺事项遵守规定审批时限的运行情况;

(三)联办事项上下环节协调衔接的办理情况;

(四)退办事项是否满足充分必要条件的主客观原则情况;

(五)县委、县政府领导交办的其他应当督办的事项。

第十五条

对运行中的审批事项按下列程序进行督办:

(一)对临近规定时限的审批事项,提前3个工作日向受理“窗口”发出《催办预告》;

(二)对已到规定时限尚未办结的审批事项,向审批责任部门发出《催办通知》,并限定3日内办结;

(三)对未按催办时限办结的审批事项,向审批责任部门发出《催办警告》,限定5日内办结,并报县政府领导阅示;

(四)对催办警告限期内仍未办结的审批事项,移交县行政监察机关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者和部门领导的责任。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十六条

依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行政审批中的违规违纪行为:

(一)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工作人员,实行一次投诉、查实下岗制度,情节严重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严肃处理;

(二)对负有领导责任的部门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三)对审批部门的违规违纪问题,依据《吉林省规范行政行为建设法制政府若干规定》,从重追究部门的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十七条

审批“窗口”、审批部门在履行审批职责中,凡发生下列问题之一者,应追究纪律责任:

(一)擅自设立行政审批项目;

(二)继续执行已经明令取消、暂缓的行政审批项目;

(三)擅自截留、滞留申报材料造成严重影响和不良后果的;

(四)无正当理由超越规定审批时限的;

(五)在中心以外另行受理集中管理的审批项目的;

(六)丢失申报材料,影响正常审批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擅自提高审批收费标准的;

(八)借审批之机非法收取抵押金、保证金或搭车收费的;

(九)行政审批收费应收不收、随意减免,收取人情费、关系费的;

(十)工作态度差、服务质量低、多次受到申办单位或群众投诉的;

(十一)附加政务公开内容以外的条件,延误审批时限、影响正常审批的;

(十二)借受理、办理审批之机谋私、刁难勒卡当事人或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县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中心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审批管理

为规范中心各窗口审批项目办理行为,确保审批工作公正、公开、高效、便民、廉洁、规范,制定本工作规程。

一、告知

(一)窗口应当依法公开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条件和操作程序,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印制办事指南,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供申请人查询。

(二)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的内容包括:

1、行政审批事项名称;

2、申请人申办事项应达到的条件和需提交的全部材料;

3、审批的具体办理程序;

4、承诺办结的时限;

5、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

6、服务窗口和投诉电话;

7、政策依据;

8、审批数量。

(三)申请人要求对行政审批事项应达到的申办条件、需要提交的申办材料、审批具体办理的程序和收费依据等内容加以解释的,窗口工作人员应当认真解释,详细说明,不得拒绝。

二、受理

(一)窗口受理行政审批事项,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上报件依照《XX县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中心关于统一使用行政审批文书的通知》要求运作。

(二)行政审批事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和单位的,由牵头部门或单位的服务窗口负责受理,填写《联办件通知书》,并抄告相关部门和单位,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同步审批。行政审批事项涉及部门和单位内部多个内设股室或下属单位的,由有关部门或单位组织内部流转,并联审批。

(三)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齐或补正的全部材料,并填写《补正材料通知书》,当场交付申请人。申请人补齐或补正材料之日为该事项正式受理之日。服务窗口不得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不全为由拒绝受理。

(四)申请事项不符合法定条件和国家当时的政策,服务窗口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填写《不予受理决定书》,当场交付申请人,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三、办理

对已受理并进入中心或部门和单位办理程序的行政审批事项,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上报件管理。

(一)程序简便、可即时办结的行政审批事项为即办件,实行即收即办。基本程序为:

1、申请人按规定提交申请材料及相关资料;

2、窗口工作人员受理申请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3、窗口工作人员根据审查情况当即作出审批决定。

(二)一个部门或单位负责进行审批,但程序较为复杂、不能即时办结,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经审核、实地勘察或鉴定方能作出决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限时承诺办理。基本程序为:

1、申请人按规定提交申请材料及相关资料;

2、窗口工作人员受理申请;

3、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由窗口工作人员根据材料审查或现场踏勘情况,在承诺时限内做出审批决定;

4、行政审批事项,由窗口通知本部门或单位具体办理人到中心取回申报材料,履行内部办理手续,进入本部门或单位内部运转程序;

6、部门或单位在承诺时限内组织审核、现场勘察或鉴定;

7、部门或单位领导根据审核、勘察或鉴定情况,作出审批决定;

8、中心窗口根据部门或单位作出的审批决定,开具相应的办件通知书、核发证照、制发批文、转报文件。

(三)需经两个以上部门或单位共同审批的事项为联办件,由牵头部门或单位按照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要求,负责组织并联审批。牵头部门或单位为审批责任部门或单位,负责受理、组织审批并答复申请人。基本程序为:

1、申请人按规定提交申请材料及相关资料;

2、受理窗口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查,确定项目所涉及的相关部门或单位,同时填写《窗口联办件通知书》,报送中心审批;

3、《窗口联办件通知书》经中心同意后,项目比较大和复杂的,或需要进行实地勘察的行政审批事项,由受理窗口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出《联办项目会审通知书》或《联办项目现场踏勘通知书》,并由牵头部门或单位负责统一组织实施会审或现场踏勘,重要的由中心主持;

4、《窗口联办件通知书》经中心同意后,项目比较小和简单的,或不需要进行实地勘察的行政审批事项,由受理窗口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出《联办项目审批联系单》;

5、相关部门和单位接到通知后,要于当日派具体办理人或联系人到中心取回《联办项目会审通知书》、《联办项目现场踏勘通知书》或《联办项目审批联系单》和申报材料,履行交接手续,填写《承办部门交接单》;

6、对第3条所述的行政审批事项,相关部门或单位收到通知书后,要按时参加联合会审和现场踏勘;

7、对第4条所述的行政审批事项,相关部门或单位收到《窗口联办件通知书》、《联办项目审批联系单》和《联办项目现场踏勘通知书》后,要及时与申请人取得联系,按有关规定在承诺时限内提出具体明确的审批意见,填写《联办项目审批意见反馈单》,反馈牵头部门或单位;

8、牵头受理窗口综合相关部门或单位意见,在承诺时限内作出审批决定。

相关部门或单位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参加联合会审、现场踏勘,或逾期不予审批、反馈意见的,由牵头部门或单位报中心补签意见后,视为该部门或单位同意,并由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需要加快办理的联办行政审批事项,经申请人提出,填写《快速审批申请表》,由受理窗口提出办理意见,报经中心同意后,向相关部门和单位发出《快速审批通知书》;

相关部门和单位接到通知后,要于当时派具体办理人或联系人到中心取回《快速审批通知书》、申报材料,履行交接手续,填写《承办部门交接单》。

四、反馈

(一)行政审批事项办结后,服务窗口要将审批事项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申请人。

(二)符合法定条件,经审查予以批准的事项,由服务窗口在承诺时限内通知申请人;

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经审查确定不予批准的事项,如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能够当场认定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申请人;

对项目内容复杂、需要会同有关人员共同审议或核查的,经审议或核查确定不予批准的,应当在承诺时限内通知申请人,退回有关申请材料并书面说明不予批准的理由。

(三)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等形式查询申请事项办理情况;

对不予批准的事项有异议的,可向中心申请复核,也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篇3:浅析规划审批档案及其动态管理

1 规划审批档案

1.1 规划审批档案的形成过程

规划档案形成的过程, 实际上也就是规划审批的流程:计划部门下达前期工作计划, 相关部门审查意见→核发《规划选址意见书》, 规定建设用地范围及规划控制线, 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测绘部门对规划用地界线及控制坐标点、用地面积进行测绘→规划部门组织审批前公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查建筑方案→消防、人防等部门进行审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2 规划审批档案的特点

与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相比, 规划审批档案有以下特点:

1.2.1 数量较少。

这里所说的数量, 是指无论整体上, 还是个体上, 审批档案的数量远远低于竣工档案, 比如某城建档案馆一年进馆的审批档案大约有600卷, 而竣工档案则在4000卷以上。这所以出现这种现象, 是因为审批了一个项目, 可能要盖多栋楼, 也就是说一个审批档案, 可能衍生出数个竣工档案。另外, 审批档案立卷时, 一项大多是一卷, 偶尔有多卷的, 但一般也不会超过5卷;而竣工档案则恰恰相反, 立卷时一项一般很少低于5卷, 大多均在10卷以上, 动辄20卷往上, 这就造成了二者数量上的巨大差异。

1.2.2 利用主体不同。

规划审批档案的利用主体是规划局, 主要是针对违法违章的查处。如超面积、违反规划红线的工程建设, 其主要内容有立案审批表、调查笔录、送达证、停工通知书、复工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存根等。当然, 涉及个人房屋变迁引起的法律纠纷, 有时也需要审批档案来最终确认, 不过相对而言, 这部分利用量还是远远低于规划局的。工程竣工档案的利用主体主要是个人, 多用于房屋格局的改造, 以及电路方面的维修等民生方面的用途。

1.2.3 内容侧重不同。

规划审批档案集中记录了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工程建设前期所办理的各种手续和所做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主要反映了建设工程的政策性和合法性。工程竣工档案则体现了工程的施工情况, 诸如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各种原材料的试验试压报告、工程质量的验收与评定等, 它主要反映了工程建设质量的可靠性。

1.3 规划审批档案的收集

城市规划审批档案形成于城市规划管理活动中, 涉及的部门和单位也不同, 因此, 应区分不同情况, 将城市规划管理文件材料的收集与归档纳入日常工作管理和有关的制度规定之中。首先, 要加大宣传力度, 从提高社会对档案的意识入手, 依法治档。其次, 建立专门的文件归档制度, 规定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保证各类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档案法》的要求, 积极主动地将城市规划管理文件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移交, 以确保城市规划审批档案的齐全、完整。

1.4 规划审批档案的重要意义

1.4.1 规划审批档案是规划管理工作的核心

由于城市规划管理是保证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手段, 因此, 在实施具体的城市规划管理中, 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城市规划管理档案。如在建设用地管理工作中, 涉及建筑用地的申请、审批工程选址、施工放线等, 都要以有关的批准文件工程设计图纸等文件材料为工作凭证。可以说在整个规划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中, 都与规划审批档案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规划审批档案是进行规划管理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条件, 没有规划审批档案或规划审批档案不完整、不准确, 都将给规划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1.4.2 规划审批档案是规划管理成果的最终实现形式

开发利用城市规划审批档案信息资源, 要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工作, 围绕重点工程、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等对规划审批档案进行加工, 如编辑城市规划审批档案年度目录、城市规划管理数据汇编、公建住宅小区档案汇集等文件材料, 有针对性地提供给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 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依照国家有关开放档案的规定, 适时公布城市规划审批档案信息, 使社会各界都能充分利用已开放的规划审批档案, 解决办理产权证、土地证、小区环境建设标准等一系列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 使规划审批档案起到应有的作用。

2 规划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 我国实行“一书两证”的规划审批制度, 即项目建设应取得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然而一个建设项目在其完整的生命周期中会不断发生属性的变化, 例如建设用地的用地性质、位置和界限的变更, 建设工程的扩建、改建、翻建及道路改造, 项目产权变更等等。这些变化客观上要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不断变更原有规划审批的结果, 而从项目的成套性出发, 在对规划管理审批档案 (以下简称审批档案) 的管理中, 就要始终保持动态跟踪的机制, 这样才能确保审批档案内容的完整、准确。因此, 动态管理是审批档案管理的基本方式。

所谓动态管理就是指为保证审批档案内容始终与其记录的规划审批业务的一致性, 档案内容应根据其记录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其管理方式必须适应档案内容不断变化的要求, 随时反映规划审批管理的最新状况, 提供及时、有效的档案服务。当前审批档案动态管理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档案人员从繁重的撤并卷工作中解放出来, 但无论是半撤并卷方式还是阶段管理方式, 动态管理的实现都仅局限于档案管理环节, 缺乏过程控制是当前审批档案动态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 缺乏有效控制档案完整、准确的措施。当前, 审批档案的管理普遍是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形成并移交档案, 由城建档案馆负责保管和提供服务的。这种形成、管理与利用相分离的管理体制显示档案部门的工作是以被动接收档案为开端的, 缺乏对文件形成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这也就导致了档案质量缺乏保障。

其次, 档案管理基础数据的重复采集。目前, 审批档案管理系统存储与检索所需要的基础数据依然是由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以手工录入的方式来完成的, 不能有效利用规划审批业务系统中的数据, 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 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增加了由于著录数据错误而导致档案无法利用的风险。

解决当前审批档案动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深化动态管理要从前端控制和过程控制入手, 同时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目前, 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大都是在档案管理环节实现的, 即在城建档案馆的检索系统, 通过数据库方式实现项目信息的关联, 以此提供利用服务。这种方式是造成档案数据错误和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规划审批过程中, 大多数工程项目在申请立项时首先都要进入收件窗口。如果在窗口收件过程中自动生成条形码, 并对其信息归属进行相应的处理, 这样既能准确揭示档案内容的历史联系, 又有助于对项目审批过程的动态跟踪。但是在项目审批环节利用条形码建立的项目信息需包括: (1) 着眼于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 揭示项目不同规划审批过程的信息; (2) 反映项目内容交叉或包含、撤销等关系的信息, 如工程分期建设、地上和地下建设、建设主体加层、建设主体变更等相关信息; (3) 与其他类别相关档案信息的关联信息。在完整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审批档案信息关联的过程中, 将分散在办文和公文管理中的审批档案信息包含其中, 这样才能真正完整地实现全部审批档案的完整揭示和便捷利用。

参考文献

[1]卢凤娣.城建档案利用的几点启示[N].中国档案报, 2000年.

[2]钟晓军.从档案利用看城建档案管理[N].中国档案报, 2001年.

篇4:城市规划管理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

一、动态管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我国实行“一书两证”的规划审批制度,即项目建设应取得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然而一个建设项目在其完整的生命周期中会不断发生属性的变化,例如建设用地的用地性质、位置和界限的变更,建设工程的扩建、改建、翻建及道路改造,项目产权变更等等。这些变化客观上要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不断变更原有规划审批的结果,而从项目的成套性出发,在对规划管理审批档案(以下简称审批档案)的管理中,就要始终保持动态跟踪的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审批档案内容的完整、准确。因此,动态管理是审批档案管理的基本方式。

所谓动态管理就是指为保证审批档案内容始终与其记录的规划审批业务的一致性,档案内容应根据其记录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其管理方式必须适应档案内容不断变化的要求,随时反映规划审批管理的最新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档案服务。

二、审批档案动态管理的实现

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1、实体完全撤并卷方式

从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普遍采用这种方式。所谓“实体撤并卷”是撤卷与并卷的统称。在传统的档案整理原则指导下,审批档案以建设项目为保管单位进行立卷。“撤”指当原有审批结果被撤销时,将内容已被废止的档案从原案卷中撤出,进行单独保管或定期销毁;“并卷”指当不改变原有审批结果时,原档案内容及顺序不变,只是将新形成的反映变更内容的档案插入相应案卷。

实体完全撤并卷是审批档案动态管理的原始方式,即项目规划审批结果的所有变更都是通过档案实体排列方式的变化来完成的。其特点是项目成套和符合经办人员的利用习惯。规划审批的经办人员在受理一个项目的变更申请时,必须调阅该项目以往的审批结果。档案实体的撤并卷方式正好将项目全部档案集中,在提供利用上信息完整的优势非常明显。

但是,实体完全撤并卷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档案实体整编工作量大。不仅档案实体有频繁的“撤”、“并卷”操作,当原有案卷内容改变后,与之相关的各种登记、目录、备考等信息都要做出相应调整。二是难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档案实体的撤并卷是以许可证为核心进行的,而如果一个项目的变更未通过许可,其文件材料的归属就成为了问题。这部分未通过许可的文件被称为过程资料,习惯上由经办人负责保存,因此遗失比较严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一方式已逐步被淘汰。

2、“半撤并卷”方式

20世纪90年代前后,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规划审批业务量越来越大,规划审批变更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档案部门为了缓解频繁的“撤并卷”压力,在计算机辅助管理条件下,对前一时期实体完全撤并卷的方式进行了改良,根据是否有行政许可结果的变更(即是否核发新的许可证)来区分是否进行并卷。如果项目或土地情况的变更经过行政审批颁发了新证书,过程完整,则新产生的文件单独立卷,不进行前期有关文件实体的并卷,只在原有证书上作注销标记,同时利用计算机建立新旧案卷间的信息关联;如果审批结果未获通过,即未核发新的许可证,则办理过程中新形成的各种函复、复函文件还必须与原项目的档案案卷进行并卷保管。

这种管理方式虽然也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案卷,但在项目内保持了许可证的相对独立性,这样既可以保证档案实体的相对稳定,同时又减少了档案整编的工作量,也基本能满足现实的利用需求。与完全撤并卷不同的是,这一方式的实施需要依赖计算机辅助管理。

3、按规划审批阶段管理方式

按规划审批阶段管理(以下简称阶段管理)方式,是2000年以后普遍采用的一种动态管理方式。它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不再以档案实体的变动来反映一个项目规划审批的历史变更,而是完全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实现一个项目全部规划审批信息的动态关联。

阶段管理方式的特点是:1)简化整编工作。按照这种管理方式,档案部门无需再进行组卷和档案文件的撤并卷操作,实体管理稳定,避免了卷内文件目录等各种档案登记内容的频繁变更和调整。2)档案完整性得以保证。按阶段管理后,由于不再需要以许可证为核心进行案卷的组织,从源头上解决了过程资料的问题。

当然,阶段管理方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档案实体利用过程比较麻烦,需要在几个阶段文件中分别调取。如果实体档案利用率居高不下的话,将增加档案部门的工作压力。二是项目之间的信息关联完全靠计算机实现,一旦出现数据错误或实体排列错误,死档将难以避免。三是库房压力明显增加。按阶段管理方式将各阶段内的文件按时间流水排列,各阶段档案又不能摆放在一起,必须预留保管空间,增大了档案库房的压力。

三、当前审批档案动态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档案人员从繁重的撤并卷工作中解放出来,但无论是半撤并卷方式还是阶段管理方式,动态管理的实现都仅局限于档案管理环节,缺乏过程控制是当前审批档案动态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控制档案完整、准确的措施

当前,审批档案的管理普遍是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形成并移交档案,由城建档案馆负责保管和提供服务的。这种形成、管理与利用相分离的管理体制显示档案部门的工作是以被动接收档案为开端的,缺乏对文件形成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这也就导致了档案质量缺乏保障。

2、档案管理基础数据的重复采集

目前,审批档案管理系统存储与检索所需要的基础数据依然是由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以手工录入的方式来完成的,不能有效利用规划审批业务系统中的数据,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增加了由于著录数据错误而导致档案无法利用的风险。

3、审批档案分散管理,难以实现规划审批业务的“一站式”服务

当前,各地审批档案的搜集范围基本局限在规划审批业务环节,但实际上在规划编制、公文流转和行政审批环节中还有一部分文件和规划审批业务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规划审批的依据性文件。由于档案类别的划分问题,这部分以公文形式存在的文件被作为机关的文书档案或其他类别的档案,与审批档案实行分别管理,而且没有与相关项目审批信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一个项目完整的历史联系被人为地割裂。这种分散管理导致经办人在经办案件的过程中必须从不同来源查询信息,难以得到“一站式”的高效服务。

四、深化审批档案动态管理的思考

解决当前审批档案动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化动态管理要从前端控制和过程控制入手,同时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1、实行前端控制,确保审批档案的完整和准确。

如前所述,审批档案形成与管理和提供利用相分离的体制是难以有效保证档案完整、准确的关键因素,也是导致档案部门整编工作中大量重复劳动的主要原因。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进行前端控制,如制定科学的归档制度,统一数据格式,将档案管理的要求纳入规划审批业务系统,在文件形成的同时采集档案管理所需数据等。实际上,这些前端控制措施的实行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观念的问题,档案部门应努力沟通,尽早落实,这样才能使审批档案这种重要的政府信息资源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对结果的控制延伸到对过程的控制。

目前,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大都是在档案管理环节实现的,即在城建档案馆的检索系统,通过数据库方式实现项目信息的关联,以此提供利用服务。这种方式是造成档案数据错误和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规划审批过程中,大多数工程项目在申请立项时首先都要进入收件窗口。如果在窗口收件过程中自动生成条形码,并对其信息归属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既能准确揭示档案内容的历史联系,又有助于对项目审批过程的动态跟踪。但是在项目审批环节利用条形码建立的项目信息需包括:1)着眼于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揭示项目不同规划审批过程的信息;2)反映项目内容交叉或包含、撤销等关系的信息,如工程分期建设、地上和地下建设、建设主体加层、建设主体变更等相关信息;3)与其他类别相关档案信息的关联信息。在完整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审批档案信息关联的过程中,将分散在办文和公文管理中的审批档案信息包含其中,这样才能真正完整地实现全部审批档案的完整揭示和便捷利用。

*该文是北京市档案科技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08-02。

篇5:消防审批验收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范围内工程项目消防“三同时”管理,保证消防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改、技措建设项目管理。3 定义

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消防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简称“三同时”)。4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10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61令(2001年11月14)天津市消防条例(2009年11月19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2004)5 职责

5.1发展规划部

5.1.1负责提供工程项目消防专篇(包括文字说明,平立剖水暖电等图纸)。5.1.2 负责提供工程项目的批复文件及土地证。5.2工程部

5.2.1负责施工图委托并要求设计及时提供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见附件二)。

5.2.2负责向政府消防部门申请工程项目消防审核。

5.2.3负责组织协调设计、工程中心/作业部等单位配合政府消防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勘察。

5.2.4对在公司内承担消防工程的承包商进行资质审查、备案。

5.2.5负责组织协调工程项目的相关消防检测工作,包括消检、电检、防雷、防静电检测等。

5.2.6负责收集整理消防验收所需资料(见附件三),向政府消防部门申请消防验收。5.3消防支队

5.3.1 负责提供消防报审报验所需的“119”联网证明。

5.3.2对在公司内承担消防工程的承包商进行资质审查、备案。5.4工程建设中心/作业部

5.4.1配合工程项目的相关消防检测工作。5.4.2协助工程项目消防验收工作。6 工作程序

6.1工程项目消防审批验收管理工作程序流程图(见附件一)6.2工程项目消防审批验收管理工作程序

6.2.1 发展规划部负责提供消防设计专篇、提供项目批复文件及土地证。6.2.2 工程部负责将设计院提供的消防设计文件及相关报审资料(见附件二)整理后,向政府消防部门申请工程项目消防审核。

6.2.3项目施工完毕,工程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消防检测,收集整理相关验收资料(见附件三)到政府消防部门办理验收手续,并组织相关单位(包括消防支队、工程建设中心、作业部、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现场验收。

6.2.4 工程部负责将消防审核合格意见书、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交信息部存档并发相关部门。7 相关程序文件

7.1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程序 7.2工程开工准备管理工作程序 7.3承包商资源市场管理工作程序 7.4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工作程序 附件1

附件2

消防审核所需资料

一、项目批复文件、土地证(由发展规划部提供)

二、设计单位的资质证明(由设计院提供营业执照、资质等级等证明文件复印件,并加盖单位红章)

三、设单位的证明文件(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加盖红章)

四、合消防审核部门要求消防设计文件(由设计院提供):

1、防火专篇(说明)

2、总平面图;标出与新建项目相邻四周建(构)筑物、设备、道路的详细情况及防火间距。

3、装置设备平面置图;标出各设备的名称、物料、自燃点、操作温度、压力等内容。

4、消防给水平面图

5、火灾报警平面图

6、蒸汽灭火系统图(注明来源、强度等内容)

7、泡沫灭火系统图

8、供电系统图

9、防雷及静电接地系统图

10、防火涂料施工设计说明

11、可燃气体报警平面图

12、新建、构筑物结构图(平、立、剖面图及水、暖、电系统图)

13、建筑内部装修相关资料图纸

14、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

15、灭火器配置图

设计院应将消防设计文件装订成册(提供三套),规格为A4大小,且均为正式施工图(蓝图),每张图均须加盖设计单位图章。

附件3

消防验收所需资料

一、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工程部组织)

二、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由物装部/施工单位提供)

三、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由物装部/施工单位提供)

四、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工程部提供)

五、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工程部组织)

篇6:出差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出差管理、减少低效和无效出差,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

员工出差除按照《员工考勤管理规定》在考勤管理员处登记和及时注销出差登记外,还必须遵循本管理办法。

第三条

总部员工出差和代表处员工出差,均须请示主管或由主管安排,经批准后才可以出差。

第四条

总部员工出差,须按以下办法报批:

1、总裁出差向董事长请示;

2、副总裁出差向总裁请示;

3、部门经理和副经理出差,向分管领导请示;

4、一般职员出差,向部门经理请示;研发人员出差还须经科研管理部审批。第五条

员工从武汉到代表处出差,须按以下办法报批:

1、部门经理向分管领导请示;

2、普通员工向分管部门经理请示。

第六条

员工从分公司返回武汉或到其他地方出差,须按以下办法报批:

1、部门经理向分管领导请示;

2、普通员工向部门经理请示;

第七条

部门经理以下员工(含正副经理)出差应使用《出差审批表》,履行出差审批手续:

第八条

员工出差期间,需办理私事的,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并按本管理办法向主管请示。

第九条

凡违反上述管理办法擅自行动的,一律按违纪处理。第十条

篇7:财务审批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结构、规范授权行为,明确财务各项收支审批权限,特制定 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涉及的授权是权力拥有人根据工作需要把其在工作中所拥有的权利部分 或全部转移给同级或下级的行为。

第三条 按照第二章及第三章所规定授权及工作分工所产生的自然授权属于一般授权,一般 授权自上而下逐级进行,授权时不得隔级授权。

第四条 一般授权中上级对下级行使权力活动负有领导与监管责任,下级对上级负有定期或 不定期(按照上级的要求)报告的义务。

第五条 在第二章、第三章规定的以及工作所产生的自然授权之外,权力拥有人把其拥有的 权力以书面形式转移给统计或下级的行为属于特别授权。

第六条 特别授权后权力拥有人对与其拥有的权利相关的责任并不因为授权而产生责任转 移,授权人与被授权人均应承担该责任。

第七条 本制度所涉及的审批是指在业务活动中权力拥有者在其权力与责任范围内批准业 务的行为。

第八条 本公司授权与审批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不得将权力授予不能胜任与权力相关的职责的人员。

(二)权力拥有人不得将其专有的权力或不应当转移到权力授予他人。

(三)不得因授权而造成削弱不相容业务的相互牵制作用,避免权力交叉、冲突、越级和 权力真空现象。

(四)权力拥有人无法亲自及时履行相关审批职责时应当及时向其他人员进行授权。

(五)特别授权必须通过书面形式并在相关部门公开。

第二章 重大经营决策权

第九条 本制度所称的重大经营决策是指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构建、筹资和融资、各种损失 处理、大额费用支出以及土地使用权的处置、对外担保、债务重组、产权转让、公司利润分配和亏损弥补、股权变动、注册资本增加与减少、公司合并、分立、形式变更、破产、歇业等。

第十条 主要重大经营决策的内容如下:

对外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混合性投资;

固定资产构建包括固定资产购买、新建、扩建、改建等; 筹资和融资指以增加负债、租赁等形式筹集资金;

各种损失包括投资损失、资产盘亏和报废损失、坏账损失;

大额费用支出是指非工资、水电费、社会保险等经常性、程序性支出且金额超过10万元的费用项目。

第十一条 本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权限设定的原则:

本公司内部各部门必须根据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编制预算,预算经过批准后,在单笔业务限额之上的预算内支出需要该业务的主管领导或总经理负责审批。预算外支出经总经理或总经理书面授权人审批,财务总监联签。

第十二条 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主要有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构建、筹资和融资、产权转让、各种损失以及土地使用权的处置、对外担保及捐赠。

第十三条 重大经营决策事项须经财务总监签后方可办理。

第三章 一般经营决策授权及财务收支审批

第十四条 除重大经营决策授权以外的授权行为均属一般经营决策授权。取得一般授权的被授权人对其责任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批行为,被称为财务收支审批行为。第十五条 公司一般经营决策权限如下表(以下均指预算内): 范围 权限(万元)审批人 备注

预付款项 >=款项总额30%或超过5万 总经理 财务总监会签

<款项总额 30%且不超过5万 财务主管 可以书面授权部门负责人签署 基建工程日常开支(预付工程款参照预付款项)>=20 总经理

新建工程的立项、合同签订等按照重大经营决策中的“固定资产购置” <20

财务主管

材料采购

>=5 总经理 财务总监会签

<5

财务主管

技术外协、加工外协

>=5 总经理 财务总监会签

<5 财务主管 试验费

>=10 董事长

<10 总经理 差旅费 按规定执行

业务招待费

单笔业务0.4万元以上 有指标的主管公司领导审批 不含向签约酒店集中转账等,计入专干领导审批前的有业务招待费指标的人员名下 单笔业务

0.4万元以下 有指标的部门领导审批或主管公司领导审批 不含向签约酒店集中转账的

其它费用

>=10 总经理 银行托收的除外

1<*<10 财务主管

<1 会计人员

第十六条 属于相对固定的周期性的付款如工资、岗位津贴、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税金等开支由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即可支付。

第十七条 单笔付款超过20万元以上,实行财务总监和公司主要负责人联签制度。第十八条 涉及到与项目有关的费用支出,须经产品线总监审核确认。第十九条 涉及到付款的业务,核准权限按照如下标准处理:

(一)通过银行付款:一次性付款超过5万元的由财务总监核准,超过1万元但不超过5 万元的由财务主管核准,不超过1万元的直接由会计核准。

(二)现金付款:一次性付款超过5000元的由财务主管核准,不超过5000元的直接由会 计核准。

第二十条 合同签约权限按照公司的合同管理规定,参照如下标准执行(实际标准按照各代理人的授权书执行): 类别 审批项目(万元)签约人 收入类合同

>=20 总经理会同财务总监 10<=*<20 财务主管 5<=*<10 部门主管 <5 业务员

付款类建筑工程合同

>=20 总经理会同财务总监 10<=*<20 财务主管 5<=*<10 部门主管 <5 业务员

采购/外协类合同

>=20 总经理会同财务总监 10<=*<20 财务主管 5<=*<10 部门主管 <5

业务员 实体投资类合同

总经理 试验费

>=20 总经理会同财务总监 10<=*<20 财务主管 5<=*<10 部门主管 <5 业务员

金融性投资 总经理授权财务总监 其它合同

>=20 总经理会同财务总监 10<=*<20 财务主管 5<=*<10 部门主管 <5 业务员

第二十一条 合同的审批权限按照重大经营决策与一般经营决策权限表执行。第二十二条 收款合同超过20万元和付款合同超过20万元,需经总经理审批后方可签订。第二十三条 本公司的合同金额超过20万元的一律由总经理审批。第四章 审批程序及责任

第二十四条 重大经营决策中的审批

经办人填制原始单据—>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有决策权人签署意见—>财务总监联签—>财务主管付款核准—>会计处理 第二十五条 预算内支出审批

(一)费用支出的审批

经办人填制报销单/申请单—>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按照权限分别由主管领导审批)—>付款核准—>会计处理

(二)固定资产采购业务的审批

申请人填制固定资产申请单—>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资产管理业务的主管领导意见(超权限由总经理审批)—>采购部门采购—>验收—>采购部门业务员填制报销单—>采购部门负责人意见—>采购主管领导意见—>付款核准—>财务处理

(三)采购/外协支出的审批

经办人填制报销单—>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主管领导审批(超权限由总经理审批)—>付 款核准—>会计处理

(四)其它采购业务的审批

经办人填制报销单—>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主管领导审批(超权限由总经理审批)—>付款核准—>会计处理

(五)基建工程的审批

经办人填制单据—>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主管领导审批(超权限由总经理审批)—>付款核准—>会计处理

第二十六条 预算外支出的审批:

(一)任何没有预算的支出在业务发生前均应执行经费审批程序,审批程序如下:

经办人撰写申请—>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主管领导审批—>财务主管签署意见—>总经理审批

(二)预算外支出经过批准后,在借款、报销时应执行如下程序: 经办人填制借款单—>部门负责人(授权人)签署意见—>主管领导审批—>付款核准—>会计处理

经办人填制报销单—>部门负责人(授权人)签署意见—>主管领导审批/主管部门意见—>会计处理

第二十七条 经常性费用类支出无需公司领导签署,如:差旅费、培训教育类支出、医药费报销需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签署,劳保用品、工伤报销需综合管理部负责人签署。第二十九条 在所有报销过程中财务会计人员有权根据职业判断确定是否由财务主管对开支进行签署意见。

第三十条 授权审批人按照其所被授权的业务范围进行审批活动,审批时不得超出业务范围及金额限额、不得将业务拆分进行审批以规避金额限额的约束。

第三十一条 授权审批人对其审批的业务应明确签署审批意见,如果不签署意见,则视同同

意。签名时应签其汉字全名。

第三十二条 被授权人由于其审批而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其授权人也须承担相应领导责任,具体处罚按照《公司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进行处理。第五章 附则

篇8:规划审批档案及其动态管理研究

1 规划审批档案的概况

规划审批档案的流程如下。第一,由计划部门规划前期工作计划,相关部门可对其安排提出审查意见和建议;第二,确定规划选址意见书,界定建设用地范围和控制线,指出规划设计的基本条件;第三,量定和测绘实际的地界线和控制点;第四,规划部门组织审批公示,下发许可证书,审查建设方案的合理性。上述环节中涉及的各种文件资料,都应被囊括到规划审批档案体系中去。由此可见,规划审批档案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对于建筑工程竣工档案来讲,其涉及到数量并不是很多,资料类型也相对单一;第二,规划审批档案的信息需求者是规划局,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规划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第三,规划审批档案强调的是各种手续的办理情况,保证其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法律规定即可。简单来讲,规划审批档案的收集需要梳理法制意识,形成健全的文件归档机制,并实现与各个部门职员的权责挂钩,实现其文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这不仅关系到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涉及到规划审批流程的合法化和标准化。

2 规划审批档案动态化管理策略

规划审批档案动态化管理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具体来讲,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出台,一书两证的规划审批制度不断健全,但由于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生命周期属性不断变化,位置和界限也会出现变动,产权也存在多主体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对原有的规划审批资料进行动态化调整,以保证其与实际情况相互吻合。从这个角度来讲,动态化管理是当前审批档案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不得不采取的方式方法。由此可知,审批档案内容与记录规划审批业务之间具有吻合性,档案内容可根据记录对象的变化而实现调整,以保证管理方式符合管理内容的需求,从而实现动态化展现档案管理的现状,提供即时的档案信息服务。为此,我们应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2.1 形成高效的档案管理运行机制

从当前档案管理的运行模式来看,审批档案的管理主体是行政主管部门,档案保管和信息服务是由城建档案馆来执行的。这种分散化的管理模式,使档案部门的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且在此过程中档案管理监督工作很有可能失效,难以保证档案的质量。为此,应积极构建高效的档案管理运行机制,规范档案移交、档案归类和档案权限等内容,使档案管理运行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2.2 规避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重复现象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档案管理失当造成档案信息重复的情况,这是档案管理数据采集工作的重复导致的,不仅造成档案管理资源的浪费,还不利于档案管理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应高度重视信息录入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其以严谨的态度面对日常工作,争取以最小的误差实现相关信息的录入,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3 高度重视先进信息技术的利用

实现规划审批档案动态化管理效能,积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去,是当前规划审批档案管理的关键所在。为此,应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高度重视规划审批档案数字系统的建立,将原本的规划审批档案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去,实现手工信息向电子信息的转变;其二,高度重视先进信息技术的培训,使规划审批档案管理人员懂得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去实现档案的动态化管理。

2.4 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激励机制

要将动态化管理理论运用到规划审批档案中去,还要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激励机制。简单来讲就是实现规划审批档案动态管理效能的考核,实现其与个人绩效和薪酬管理之间的融合,以最大化激发各个员工参与实际管理的积极性。随着规划审批档案动态化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职员融入其中,使动态管理效能得以最大化发挥。

2.5 优化实体档案立卷方式

规划审批档案中的许多文件原件是孤本,频繁的撤并卷方式对档案实体的保护极为不利。因此,改革立卷方式,尽量减少对实体档案的频繁“撤并”是当前深化规划审批档案内容信息动态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按审批阶段立卷是较为理想的立卷方式。各地规划审批的具体流程有所不同,但审批阶段基本相同,项目的审批都要经过意见书阶段和设计方案审查阶段以及建设用地许可证阶段和建设工程许可证阶段等。因此,在档案管理方面,可打破原有的项目界限。按不同阶段管理形成的档案,每一阶段的所有变更内容基本不与原案卷进行撤并操作,而是按形成顺序流水排列。项目档案各阶段信息及各阶段变更信息的关联,完全依赖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在系统中自动完成。

3 结语

规划审批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规划审批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是城市化建设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高度重视规划审批档案管理工作,积极以动态化的视角审视规划审批档案管理工作,以实现规划审批档案与动态管理模式间的融合,不断提升规划审批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摘要:规划审批档案是城市规划管理活动的记录,包括众多文件和资料,是城市规划管理实践的依据。本文倡导以动态化规划审批档案管理的方式实现,对规划审批档案的形成、特点及重要性进行探析,并指出规划审批档案动态管理策略。

上一篇:银监会资产转让下一篇: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及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