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审批管理制度

2024-04-08

安全技术审批管理制度(通用8篇)

篇1:安全技术审批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1、煤矿的各种方案、规程和安全措施由技术人员制定,并经经理、技术经理、技术员批准。需要上级审批时,要按规定进行上报。

2、制定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3、制定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符合煤矿实际,并保证在安全可行的基础上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

4、安全技术措施经批准后,必须组织各工种及工人进行学习。

5、安全技术措施在实施时,必须责成专人负责。

6、需要更改或增减安全技术措施内容时,必须重新履行审批手续。

河南煤炭建设集团机电安装有限公司

2013年8月

篇2:安全技术审批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山西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第五十一章 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第一条 凡用于施工生产的图纸、技术通知、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等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不经批准的图纸资料不准用于施工,严格执行一工程一措施,无措施及图纸不全的工程严禁开工。

第二条 采区设计、区域设计、水平设计的图纸资料必须进行会审,单项工程设计按程序进行审签。

第三条 重要检修、安装工程、大件运输、通防措施及采掘作业规程都要进行会审签字,补充修改及临时措施可按规定审签后下发。

第四条 用于安全生产的各种资料、技术通知单、安全通知单、内业资料必须按程序传阅审批后下发。

第五条 《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的审批要求必须按规定审批,否则不准施工。

第六条 凡需上级部门审批的必须报上一级部门审批,不经审批的不准施工。第七条 审核、审批的内容要切实符合现场实际,技术上可行,安全上可靠。第八条 审批的程序、职别、级别:

1、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的编审由单位技术员编写,技术科主管技术员初审,(单位无技术员的可由技术科分管技术员编写)然后由下列单位领导参加会审:编制人、施工单位负责人、通风技术员、机电技术员、技术科主管技术员、技术科长、生产科长、安监站长或技术负责人、副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通风矿长、总工程师(技术矿长)。

2、开窝、透窝、停头、调向通知的编写,由技术科设计和测量人员编写,主管技术员校审,技术科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技术矿长)审批。

3、采区及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的编审,由地质员编写,分管科长校审,技术科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技术矿长)审批。

4、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水文地质资料的编审由分管水文地质人员编写,分管科长校审,技术科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技术矿长)审批。

篇3:安全技术审批管理制度

一、校务审批系统建模

1. 审批业务流程分析

校务审批系统作为学校内部的一个公用平台, 支持各部门利用此平台定制本单位内部的审批事务, 也支持跨部门相关事项的审批, 实现事项申报、审核、审批、统计与查询等功能。以电子化手段简化校内审批流程, 加快审批速度, 从而提高审批工作效率。系统的应用框架如图1所示。

学校内审批流程通常为:事项申报者完成申报填报和相关材料的提交——教研室负责人审批——年组负责人审批——学校人事部门审批——学校负责人/党委领导审批, 根据审批事项的复杂程度, 审批流程可以精简或复杂。

审批系统的使用对象可以分为申报人员、审批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三大类。

申报人员:申报人员主要由校内教职工和学生进行事项申报。事项申报人员需通过学校内部网站进行网上申报, 实现申报表格和材料的递交。

审批人员:分为教研室负责人、年组负责人、学校人事部门、学校负责人/党委领导, 分别实现对申报者递交的事项进行审批, 并接受系统发送的审批任务提醒, 也可对已审批过的事项进行查询、汇总和统计。

系统管理员:实现整个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包括审批事项的流程定制、审批人员的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等功能。

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 校务审批系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工作平台:校务申报、行政审批和审批管理。本研究主要搭建校务审批系统, 完成校务审批事项的定制、实施。

2. 校务审批系统的服务模型

综合校务系统面向所有学生和教职工。根据部门职能的不同, 具有不同角色的用户进入不同的服务系统。各个服务模型之间不是孤立的, 它们可能存在相互访问和调用的关系。图2是校务审批系统有关的几个服务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由上图可见, 从事项申报到校负责人审批的整个流程是按照审批表单进行传送的, 而它们之间的流程由系统管理员定义。

3. 审批系统的信息模型

从业务流程的分析中看出, 系统中的信息载体是申报表单和经过各个阶段审批的表单。审批系统部分信息模型中的业务实体如图3所示, 它们是数据模型中数据维护服务的实体, 在业务服务操作时它们之间要有消息传递。申报表单要经过层层审批过后, 才能完成事项的整个审批处理。根据申报事项的内容, 部分事项不需要经过多级审批。比如教职工请假管理, 请假时间为1天以内的, 由教研室负责人审批通过即可;教职工请假时间为1天以上、3天以内, 由教研室负责人审批通过, 再由本年级组负责人审批通过后, 方可准予请假;若教职工请假时间为3天以上、7天以内, 则需经过教研室负责人、年级组负责人、学校人事部门逐级审批通过, 才能准予请假;请假时间超过7天的, 需要经过教研室负责人、年级组负责人、学校人事部门、校负责人都审批通过, 方可完成请假的审批处理。经过每一级审批, 都要对申报表单做审批处理。因此会出现申报表单之后又添加了审批表单信息的描述。

二、基于SOA的校务审批平台架构设计

S O A是英文S e r v i c e-O r i e n t e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即面向服务架构的缩写。本质上, S O A体现的是一种新的系统架构, 是一种I T策略, 目的是集中可利用资源, 以便快速重用服务, 满足业务需要, 提高业务及I T效率, 使I T能融入服务。

在中小学校务管理工作中, 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是学校管理的首要职能。校务审批系统是开放的, 面向所有教师、工作人员和学生。

从业务流程的分析中看出, 系统中的信息载体是学生、科研成果、人事、毕业生、教师等。其中教学计划、教师和学生是成绩的来源;教师是科研成果的来源。也是人事的来源;学生信息和成绩是毕业生信息的来源。它们是数据模型中数据维护服务的实体, 在业务服务操作时它们之间要有消息传递。基于工作流架构校务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型, 按照实现方法可以分为5部分:分时系统注册表和信息库、系统建模工具、服务治理服务和代理、工作流引擎、系统显示界面。

三、校务审批平台的实现

1. 开发环境

系统使用E c l i p s e 3.2作为开发环境, 使用J S P+S e r v l e t+J a v a B e a n+H i b e r n a t e开源项目作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应用服务器使用Tomcat 5.0, 后台数据库采用I B M的MySQL。系统结构采用当前最流行的M V C设计模型, 通过模型—视图—控制器分开的方法进行设计。模型负责功能和业务方面的处理, 控制器负责应用程序的行为, 视图则对“业务逻辑模式”的数据进行显示。整个系统采用H i b e r n a t e A P I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2. 工作流引擎的开发

工作流程引擎对外提供丰富的供流程运行的应用编程接口, 同时提供容器级的A P I回调接口。流程、活动和工作项等工作流实例对象具有事件插件接口, 使得应用嵌入到工作流引擎, 从而实现对工作流的控制。它为应用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流程开发、运行和管理平台, 使得应用系统在不修改业务逻辑代码的情况下, 通过重新定义流程实现流程逻辑的变化。

篇4:安全技术审批管理制度

【关键词】核电;安全;许可证;核准

一、引言

安全问题可以说是困扰核电发展最大的命脉,一旦发生重大核电事故,对于一个国家的核电战略将产生毁灭性的打击。从历史上来看,欧洲和美国的核电战略都曾由于核电事故造成长期停滞。美国更是因为三里岛事件,在30年时间内没有建过一座核电站,日本也为福岛核事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二、核电厂的审批流程

一个核电厂建设主要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项目前期工作,要完成项目选址、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等;第二阶段为项目准备阶段,要完成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程招标、主要设备订货及采购等;第三阶段为项目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图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生产准备等;第四阶段为竣工验收阶段。

三、关于核设施安全许可制度

由国家核安全局依法颁发核设施安全许可证件就是核设施安全许可制度的具体实施。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制定和批准颁发核设施安全许可证件,许可证件包括:(1)核设施建造许可证;(2)核设施运行许可证;(3)核设施操纵员执照;(4)其他需要批准的文件。

四、核电厂建设五个阶段的安全许可

由国家核安全局归口对核电厂从选厂、建造直至商业 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核安全监督管理,使核设施的运营者遵守核安全法规、履行许可证要求的审批程序。为了发展核电和防止核污染,中国设立了国家核安全局,制订和颁布了《民用核设施管理条例》和一系列核安全法规。其中,HAF001/01《核安全许可证件的 申请和颁发》是实行核安全监怪管理和许可证的审查、评定、批准、颁发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程序文件。该文件规定了核电工程在厂址选择、建造、调试、运行、退役五个主要阶段中,都由国家核安全局归口施行核安全的监督管理和核安全许可证的审批颁发。具体的审批流程如下:

1.核电厂选址阶段。厂址审批程序和要求核电厂建造申请者必须在6个月前向国家核安全局提交《核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关厂址安全内容的文件和环境影响的申请报告。《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中有要求,其要旨是评价核电厂在运行工况和事故工况下和在该厂址的综合影响下,不致构成对职工和居民不可接受的后果。核安全局在接到申请报告后1个月内应答复是否接受申请,组织有关专家审 查该厂址并提出《厂址选择审查意见书》。申请如获通过,申请者应将此意见书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报有关部委审批。

2.核电厂的建造阶段。建造许可证审批程序和要求核电厂建造申请者必须在核岛基础混凝土浇注前12个月向国家核安全局提交《核电厂建造申请书》、《核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书、《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批准书、《核电厂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及《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设计与建设阶段),以供审评。只有在国家核安全局颁发《核电厂建造许可证》以后,才允许营运单位开始核岛垂础混凝土浇注。

3.首次装料调试阶段。首次装料调试许可证审批程序和要求为了确定核电厂是否按认可的设计建成,是否符合核安全法规要求.是否已达到要求的质量并有完整合格的质量保证记录,申请者必须在核电厂首次向堆芯装人核燃料前12个月向国家核安全局提交《核电厂首次装料申请书》及《核电厂最终安全分析报告》、《核电厂调试大纲》、《核电厂在役检查大纲》,并在规定时间前提交下列文件:《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批准书》(首次装料前1个月)、核电厂操作人员合格证明(首次装料前1个月)、《核電厂营运单位事故应急计划》(首次装料前6个月)、《核电厂建造进展报告》(首次装料前6个月)、投前检查结果(首次装料前1个月)、《核电厂装料前调 试报告》(首次装料前1个月)、核电厂拥有核材料许可 证的证明(首次装料前1个月)、核电厂运行规程清单(首次装料前1个月)、《核电厂维修大纲》(首次装料前6个月)及《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调试阶段)。在国家核安全局颁发《核电厂首次装料批准书》以后,营运单位才可以向堆芯装载首炉核燃料,进行带核反应的调试和按批准的计划提升功率进行试运行。

4.核电厂的运行阶段。运行许可证审批程序和要求为了确定核电厂试运行结果是否与设计一致、审定调试后的运行限值和条件是否符合核安全要求、检查进人运行阶段的必要条件是否具备,申请者应从核电厂首次达到满功率运行之日起,经过12个月的试运行后,向国家核安全局提交《核电厂运行许可证申请书》,并同时提交三份文件:《核电厂修订的最终安全分析报告》、《核电厂装料后调试报告和试运行报告》和《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运行阶段)。在国家核安全局颁发《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后,核电厂才能进人商业运行。

5.核电厂的退役阶段。退役审批程序和要求核电厂退役有三个因素:①核电厂已被确认不能满足国家核安全现行规定的要求;②核电厂已经达到设计寿命并经验证没有延长运行寿命的意义;③核电厂在经济上失去存在价值。申请者必须在核电厂开始退役活动前2年向国家核安全局 提交《核电厂开始退役申请书》。经批准后才能进行退役施工。在最终退役前,申请者必须向国家核安全局提交《核电厂最终退役申请书》及下列三个文件:《核电 厂退役报告》、《核电厂退役环境影响报告批准书》、《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退役阶段)。经审定后核安全局下 达《核电厂退役批准书》。

五、结论

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法令颁布后,国内核电项目也随之从项目审批制进入到了项目核准制阶段。核准制的核电项目的可行性以及项目的申报、核准过程中对核电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在原项目审批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

核安全局在核电厂项目的审评和监管既有相当稳定的法规强制性,也有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善的与时俱进性,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在安全总体要求思路中处理好个别的特殊问题。为核电安全稳定的发展,做出了可靠的保障。

作者简介

篇5:安全技术审批贯彻制度

一、采区工程设计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各生产矿井要根据矿井的采区接续计划编制采区工程设计。采区工程设计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按照采矿设计手册的要求和煤矿设计规范进行编制。采区工程设计必须要突出从设计上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

首先要编制采区工程设计的初步设计方案,并由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组织生产、通风、机电、地测、安监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方案审查。方案通过后,再由矿组织编制正式采区工程设计。采区工程设计要提前一个月报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召集,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主持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采矿、通风、地测、机电、运输、安监、经济等部门各自的职责、权限和业务范围进行设计审批程序。要保证设计依据充分,正确,内容全面,具体,安全措施可靠。采区工程设计要能够有效地指导生产施工、作业和操作。

二、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审批制度

(一)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编制

1、矿井各采掘工作面的开采、施工,采煤工作面的回撤,巷道回收,处理冒顶、排放瓦斯、探放水、机电检修和巷道维 1

修等作业必须有已经批准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严禁无规程作业。

2、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和“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的要求,符合上级有关规定,贯彻有关技术政策和先进技术,并能结合实际,指导现场施工。

3、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编制必须严格按《采掘作业规程编制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认真编制。

4、采煤工作面、开拓和准备巷道以及施工期较长的回采和其他巷道的掘进工作面,必须按统一标准格式进行编制。施工期较短的(50米以内)掘进工程(指其它巷道),可以按简易掘进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格式编制。

5、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编制要内容齐全,外观整洁,图文清晰,语言准确,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格式完整,重点突出,力争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材料,安全措施要有针对性,并要达到经济技术合理。

6、各作业规程中,符号、图例要统一标准。

7、作业规程中的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井上下对照图、工程平面图等周围井巷的资料由地测部门负责提供;有关通风的数据计算,通风方式,通风设施的设置位置等由通风部门负责

提供;有关供电设计及机电设备的选型、布置由机电部门负责提供。

8、凡属《煤矿安全规程》明文规定要求在作业规程中做出具体规定的事项,都必须予以明确标出章节条目号。在《煤矿安全规程》中已经明确规定,而作业规程又必须贯彻的条文,在作业规程中写明《煤矿安全规程》的章节条目号,在贯彻作业规程的同时,必须贯彻其章节条目的内容。

9、在开采和施工过程中,遇有地质条件变化,改变巷道布置和支护形式,修改施工工艺和巷道断面等,作业规程都要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

(二)作业规程的审批、管理

1、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实行会审制,由矿(煤业公司)总工程师召集和主持生产技术、通风、机电、地测、安全、煤质等部门有专业职称的技术人员集中审批。

2、参加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审批的人员要认真审查作业规程中每一项条款的内容,保证作业规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合理性,先进性,科学性,安全性。

3、凡属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支护材料和设备的采掘工作面、首采区、首采层、首采面的作业规程,改变矿井或采区的通风、供电系统设计、探放水设计及《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的需集团公司和上级部门审批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采用非正规采煤方法的作业规程,在由矿(煤业公司)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提前二周上报集团公司生产部审批。采掘方面的报生产技术部;通风方面的报安全监管部;地质测量,防治水方面的报生产技术部;机电、运输方面的报机电装备部,再由上述部室将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分发到各有关参加审批的部室和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进行预审后,由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主持审批,审批时限为一周。

4、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和损坏。

5、矿要每月对现有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进行一次复查,由矿(煤业公司)总工程师主持,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人员参加。

6、集团公司每半年由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参与审批的各部室人员,对各矿井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进行一次检查。

(三)有关审批的要求

1、参加审批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各部室专业人员应具有中级以上的技术职称。

2、生产技术部负责审批矿井采区工程设计和作业规程(安

全技术措施、方案)中,有关开拓巷道布置,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采场及井巷工程中的支护设计,爆破图表及有关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

3、通风部门负责审批矿井采区工程设计和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中有关矿井通风设计和“一通三防”方面,排放瓦斯,处理井下火灾方面的内容以及矿井拟采用的“一通三防”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有关通风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

4、地质测量处负责审批矿井采区工程设计和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中有关地质说明书,矿井大型测量设计,矿井防治水设计及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有关的安全技术措施。

5、机电装备部负责审批矿井采区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中有关机电运输方面的设计内容,尤其是矿井安全供电,矿井安全运输及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有关的安全技术措施。

6、安全监管部负责审批矿井采区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中有关安全管理的内容及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规定。

7、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对矿采区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审批负全面责任。审定各业务部室的审批意

见是否依据充分,正确,内容全面具体,安全措施可靠,能够有效的指导生产施工,作业和操作,并最后签署审批意见。

三、作业规程的贯彻

1、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在工程开工前,要及时向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贯彻。

2、贯彻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时,由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主持召集人员,技术人员负责贯彻,每个参与此项施工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要达到应知应会,未能参加学习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的人员,不得参加此项工程施工的工作,必须经过补充学习和贯彻后,方可参加此项工程施工的工作。

篇6:安全技术文件审批制度

第一条 安全技术文件是施工生产的最基本的指导性文件,时安全生产的源头。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审批管理,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企业职工生命及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编制的依据有:

1、《安全生产法》

2、《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3、《煤矿安全规程》2004版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

5、《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中煤第一建设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

7、《中煤第一建设公司岗位责任制》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施工单位。第二章 安全技术文件的内容

第四条 安全技术文件内容包括:

1、矿建、土建、安装、特凿等各类施工组织设计;

2、单位工程施工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3、重要分部工程施工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技术交底;

4、特定时间空间、特定的工艺工序、特殊部位或施工环节的错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

5、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6、事故处理技术方案、抢险救灾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7、“四新”技术应用试验安全技术措施;

8、专业技术管理制度、工种操作规程;

9、施工生产中涉及的其他安全技术文件。第三章 安全技术文件的编制

第五条 安全技术文件的编制,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原则,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第六条 下列技术文件由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

1、由公司承揽的总承包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技术方案。

第七条 下列技术文件由工程处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

1、矿建工程

(1)所承揽新建。续建井筒(立井井筒、平硐、斜井井筒)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直径大于4米、深度40米以上暗立井,长度300米以上、倾角大于25度的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3)二、三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二、三期工程通风设计(风量计算、配风、风流方向、防尘、防火措施、设施布置、监测监控、通风系统图等);

(5)冻结法、沉井法、钻井法、帷幕法等特殊凿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针对高瓦斯项目制定的“一通三防”方案;(7)新建立井地面、工作面治水方案;(8)双突矿井的揭煤安全技术方案;(9)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10)“四新”技术应用试验的安全技术措施;(11)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技术方案;

(12)一般事故的处理措施和抢险、救灾技术方案;

(13)本单位系统技术管理制度(如提升运输、顶板管理、综合防尘、“一通三防”、探防治水、井筒防坠、设备防爆等);

(14)其它需要专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2、土建工程:工程内容复杂,施工周期长,需各工种施工交叉频繁或结构复杂的工程,如7层以上或单跨200米以上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3、安装工程:

(1)深度500m以上立井井筒和长度800m以上的斜井井筒永久装备的施工组织设计;(2)井筒转入平巷的改装工程(临时改绞)施工组织设计;

(3)起吊单件重80吨以上金属构件井架、直径3.5米以上各种临时提升机,直径3.0米以上各种永久提升机,出水管直径在200毫米以上水泵,10吨以上管式锅炉,装载设备,地面煤仓及洗选设备、35KV线路及变电所,600万元以上的井下系统永久设备安装的施工组织设计;

(4)对重复安装的施工设备,根据不同施工条件编制的施工技术措施。第八条 下列技术文件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

1、井筒、井巷、硐室、煤仓等单位工程施工作业规程;

2、深度40米以下暗立井、长度300米以下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3、单位工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4、重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

5、针对本项目部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实施细则;

6、项目部“一通三防”、“井筒防坠”、“提升运输”、“顶板管理”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7、特定时间空间、或特殊工序的安全技术措施(如停工复工措施、瓦斯排放措施、贯通措施、井巷施工防治水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等);

8、已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作业规程因设计变更或地质条件变化须编制的补充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

9、非双突矿井的揭煤措施;

10、井巷施工边探、边掘、边注施工方案及壁后注浆、截、导水等治水措施;

11、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的特种技术操作规程;

12、7层以下或单跨20m以下的工业或民用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13、深度500m以下立井井筒和长度800m以下的斜井井筒永久装备的施工组织设计;

14、起吊单件重80吨以下金属构件井架、直径3.5米以下各种临时提升机,直径3.0米以下各种永久提升机,出水管直径200毫米以下水泵,10吨以下管式锅炉,装载设备,600万元以下井下系统永久设备安装的施工组织设计。第四章 安全技术文件的审批、批准权限

第九条 下列技术文件由公司组织审批,公司总工程师签发批准:

1、矿建工程

(1)立井井筒、平硐、斜井掘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立井井筒、平硐、斜井续建、延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直径大于4米、深度40米以上暗立井,长度300米以上、倾角大于25度的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4)冻结法、沉井法、钻井法、帷幕法等特殊凿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矿井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需经临时改绞后施工的须有临时改绞方案及验算);(6)矿井施工进入三期工程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7)立井井筒穿过含水层或破碎带,采用地面预注浆进行堵水或加固的注浆工程设计;(8)井筒、石门揭穿突出煤层的防突设计及措施;(9)矿井建设三期工程的通风计划;

(10)施工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时,综合防突措施;(11)重大事故处理计划和措施;

(12)规程规定应由公司总工程师审批的其它安全技术文件。

2、土建工程

(1)建筑面积在500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净跨在30米以上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或七层以上具有中央空调或电梯系统的单体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结构复杂的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3、安装工程

(1)深度500m以上立井井筒和长度800m以上的斜井井筒永久装备的施工组织设计;(2)深度500m以上立井井筒转入平巷的改装工程(临时改绞)施工组织设计;

(3)起吊单件重80吨以上金属构件井架、直径3.5米以上各种临时提升机,直径3.0米以上各种永久提升机,出水管直径在200毫米以上的水泵,10吨以上管式锅炉,装载设备,地面煤仓及洗选设备、35KV线路及变电所,600万元以上井下系统永久设备安装的施工组织设计;

(4)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施工的大型安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第十条 下列技术文件由工程处组织审批,由处总工程师签发批准:

1、第七条中由工程处总工程师组织编制,但不需要上报公司审批的技术文件;

2、单位工程施工作业规程

(1)井筒(立井、斜井、平巷)施工作业规程、井筒特殊区段施工作业规程;(2)井下巷道(平巷、斜巷)、硐室、煤仓工程施工作业规程;(3)深度40米以下暗立井、长度300米以下暗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3、重要单位工程中,特殊工序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4、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深度500m以下立井井筒和长度800m以下的斜井井筒永久装备的施工组织设计,深度500m以下立井井筒临时改绞;

6、起吊单件重80吨以下金属构件井架、直径3.5米以下各种临时提升机,直径3.0米以下各种永久提升机,出水管直径在200毫米以下水泵,10吨以下管式锅炉,装载设备,600万元以下井下系统永久设备安装的施工组织设计;

7、安全技术措施

(1)井筒表土冻结段采用放炮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2)揭煤或探查和穿透老空的安全技术措施;(3)总回风巷及一翼回风瓦斯超限的处理措施;(4)突出煤层掘进时的防突措施;(5)打开密闭排放瓦斯的措施;

(6)作业内容有重大变动的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7)井筒、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以及公司审批意见要求补充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8)发生重大安全隐患被迫停工,整改完成后复工或其他非正常原因停工后复工安全技术措施;

(9)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8、项目部编报的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第十一条

下列技术文件由项目部审批,技术负责人签发执行,报工程处备案:

1、由工程处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因客观条件变化需补充内容的补充措施;

2、因施工条件变化急需采取措施处理的应急措施,如临时停电造成瓦斯积聚,排放瓦斯的措施等;

3、一般单位工程中,特殊工序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4、一般技术操作规程;

5、低瓦斯矿井的二期工程中,同处已审批单位工程具有相同辅助施工系统,断面在10㎡以下,工程量不超过200m的一般巷道工程或措施工程的施工作业规程;

6、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7、项目部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组织编制的技术制度类文件;

8、第八条中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但不需报处审批的技术文件。第五章 安全技术文件的审批程序和审批人员资格

第十二条

需公司审批的技术文件,应由工程处(厂)总工程师组织编制人员、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初审,然后按要求上报公司。公司收到后由生产技术部召集相关部门、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公司总工程师或其授权的专业副总工程师主持会审,参加会审人员必须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报送单位参加会审人员有工程处(厂)总工程师、专业副总、相关专业主要编制人员3-4人。

第十三条

需工程处(厂)审批的技术文件,应由项目部(工区)技术负责人按第十四条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初审,然后按要求上报本处(厂)。处(厂)收到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工程科(技术科)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处(厂)总工程师或其授权的专业副总工程师主持会审。参加会审人员必须取得助工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报送单位参加会审人员有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技术文件编制人等1-2人。技术文件编制人必须取得技术员及以上技术职称。

第十四条

项目部审批的技术文件,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主持,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专职安全副经理、调度组长、施工队长、技术员参加会审,会签后报本处(厂)备案。第六章 安全技术文件管理

第十五条

严格执行一工程一设计、一部位一措施,严格按照编制责任和审批权限进行编制、上报、审批、签发,未经批准和超越权限签发的技术文件一律无效。第十六条

各类安全技术文件在上报上级部门审批前,编制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必须严格把关,报批的技术文件要做到内容齐全、文字表达准确、层次分明、相关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第十七条

安全技术文件按照其重要程度及覆盖范围对涉及到的技术人员或操作人员进行交底,施工现场要有专人保管技术文件。公司、处(厂)、项目部按技术文件的涉及范围各自归档管理,以确保技术文件的可追溯性。

第十八条

上级单位收到下属单位要求审批的技术文件,在14个工作日内要组织审批完毕,不得无故拖延审批时间。

第十九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在开工前15日(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内编制完成,并及时报审,单位工程施工作业规程要在单位工程开工前10日内编审完毕。无安全技术文件或技术文件未经审批的,一律不得开工。

第二十条

工程处(厂)向公司报批技术文件,必须以请示文件格式,请示文件和技术文件各呈报一式7份,请示文件应由处总工程师签发。

第二十一条

项目部向处(厂)报批技术文件,必须在项目部初审会签后进行,技术文件应随附电子文件,以便于审批过程中对技术文件的修改、补充、完善。第二十二条

技术文件批准方式:

1、由公司审批的技术文件,批复意见通过公司总工程师签发的正式文件下发并附有关部门会签的审批记录;

2、由工程处审批的技术文件,由参加审批的人员签字、部门盖章,由处总工程师签发批准,并附审批意见和审批记录,签发、签字、盖章页应装订在技术文件的首页;

篇7:安全技术文件审批制度

一、矿井安全技术文件必须经过矿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生效实施或执行。

二、安全技术文件包括:

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及其重大修改的补充措施,各工种操作规程,采区方案设计,采区设计说明书,采区与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矿井安全计划、生产计划及中长期安全规划,涉及安全的重大技术改造工程(包括论证、方案、设计),矿井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方案、措施及其设计,涉及安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试验之前的论证、安全性能检验、鉴定及其制定的安全措施等(除在编制、设计过程中应征求有关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安监人员的意见外)

三、审批程序

安全技术文件由矿技术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负责编制 安全技术文件编制完成后,须报部门负责人、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审批,批准后、执行前应有矿技术、安全执行负责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签字。

需重大投资的项目,须报企业业主批准。

上述中除地质说明书、设计图、各采掘作业规程、各工程操作规程外,其它应同时报矿主管部门备案;1

对上述中的各方案及其变动,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或修改,另还需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执行。

四、除上条之外的临时工程及其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较小改动,季度或月安全生产计划,局部较小隐患的整改措施等,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有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即可下达执行。

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一、矿各个工作岗位工作人员在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矿制定的作业规程、安全规程作业,各操作规程必须符合相关技术、安全规范。

二、作业规程和安全规程规程是各工种作业人员,从进入工作现场,操作准备到操作结束和离开作业现场全过程的各个操作环节的行为规范要求,也是实现安全生产重要保障。各工种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本工种作业规程和安全规程规程内容和要领,熟练掌握其操作程序和标准,按章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各岗位工作人员未经作业规程、安全规程学习和考试合格,不准上岗作业。

三、各部门(科室、班组)要经常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总结经验教训,重温“三大规程”,引导职工用正确的方式执行规定的动作和程序,不断提高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四、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工作时,对错误执行作业规程、安全规程的行为应立即制止或纠正,对于习惯性违反规程的行为,安监执法人员要及时进行追查处理。

五、各部门以及各岗位职工在贯彻执行作业规程、安全规程过程中,要认真总结经验,如规程内容与现场实际和操作的动作、程序、标准、要领不相适应的情况信息应及时反

篇8:安全技术审批管理制度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而3G网络的覆盖则为以手机为终端的信息化网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油田公司施工设计远程审批系统主要是针对油田公司施工设计指导书逐级审批过程中,下一级审批人不能及时审批文件,设计人员不能及时得到审批结果以及施工人员不能及时得到施工文件的问题,自动向以上相关人员发送手机邮件与短信息提醒,使得文件从设计、审批到施工的效率大大提高,充分体现现代企业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正实现自动化、人性化的公司管理理念[1]。

1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本系统的硬件部分由计算机、GSM MODEM组成,软件部分包括在计算机端运行的应用软件,以及相关数据库,并通过局域网与公司文件流转审批系统的后台数据库相连。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采用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三层架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系统的三层架构如图2所示。

其中,表示层为用户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业务逻辑层负责关键业务的处理和数据传递;数据访问层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根据整个系统中各层的分工不同,也可以把C/S系统分为三大部分。

客户机(Client),主要是管理用户接口,从用户接受数据,处理应用逻辑,产生并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库请求,从服务器接收结果。系统中,客户机对应的是运行应用软件并连接GSM MODEM设备的个人PC机。

服务器(Server),主要是从客户机接受并处理数据请求,然后把格式化的结果传送给客户机,优化查询和更新处理,并提供并行访问控制。系统中,服务器对应的是安装有Oracle数据库的服务器计算机。

中间件(Middleware),主要是保证了网络中各部件(软件和硬件)之间透明地连接,即隐藏网络部件的异构性,尤其保证不同网络、不同服务器、不同访问语言的透明性。系统中,中间件对应的是计算机与GSM MODEM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程序。

2远程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数据流程设计

系统的数据流程设计如图3所示。

系统的工作流程为:当系统运行时定时器自动启动,并开始检索文件流转基础信息表中是否有新的记录写入,如果有新的记录写入,则提取施工设计指导书作为邮件附件,并把相关数据项信息并自动生成短消息,根据提取的信息检索用户基础信息表,查找文件接收对象的手机号码,邮箱地址,自动发起远程审批。审批人以短信的形式回复审批结果,短信格式如表1所示,其他格式视为无效信息。

2.2系统主要模块

系统主要分为数据检索模块、用户信息编辑模块和信息服务模块这三个主要功能模块。

2.2.1 数据检索模块

主要包括定时器设置、数据提取两个部分。定时器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他根据管理员设置的定时器时间间隔(一般在10s以内),周期性地执行数据查询。一旦检索到有新的数据录入,则提取相关信息,如:文件名称、设计人、发送人和接收人等。

2.2.2 用户信息编辑模块

主要有查询、修改、添加和删除等功能。在查询用户信息时可以按姓名、部门、职务等条件分别进行查询。

2.2.3 信息服务模块

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据提取的数据信息自动生成短消息及带有附件的邮件,并把信息和邮件发送到指定接收人手机及邮箱。如果发送成功,则将信息和邮件详情写入数据库,以备日后查询统计。二是审批人查阅邮件后,将审批结果以规定的信息格式反馈给系统。

油田公司施工设计远程审批系统的主要模块功能如图4所示。

2.3系统关键技术

2.3.1 邮件发送

电子邮件的传输是通过电子邮件简单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来完成的,它是Internet下的一种电子邮件通信协议,在发送邮件前必须先设置发送邮件所必需的SMTP协议,利用C#语言编写代码如下:

SmtpClient client = new SmtpClient("smtp服务地地址");

设置的邮件协议地址格式为“smtp.***.com”,以网易126邮箱为例,其SMTP服务器地址为“smtp.126.com”。在设置完邮件SMTP服务器地址后,需要配置好发信人邮箱,同时设置收信人地址,邮件主题,优先级以及添加附件等,代码如下:

MailMessage mmsg = new MailMessage(new MailAddress(发件人地址), new MailAddress(收件人地址));

mmsg.Subject = 邮件主题;

mmsg.SubjectEncoding = Encoding.UTF8; //主题编码

mmsg.Body = 邮件正文;

mmsg.BodyEncoding = Encoding.UTF8; //正文编码

mmsg.IsBodyHtml = true; //设置为HTML格式

mmsg.Priority = MailPriority.High; //优先级

mmsg.Attachments.Add(new Attachment(附件));

最后将自动生成好的邮件通过Internet网络发送出去,代码如下:

client.Send(mmsg);

2.3.2 短信收发原理

GSM模块,是将GSM射频芯片、基带处理芯片、存储器、功放器件等集成在一块线路板上,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GSM射频处理、基带处理并提供标准接口的功能模块。在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软件通过串口连接GSM模块,利用GSM协议07.05中规定的AT指令集来实现与GSM模块的信息交互。

AT(Attention)指令集是从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或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向终端适配器(Terminal Adapter,TA)或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ata Circuit Terminal Equipment,DCE)发送的,通过TA,TE发送AT指令来控制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的功能,与GSM网络业务进行交互。计算机通过串口向GSM模块收发一系列的AT指令就能达到控制GSM模块收发短消息的目的。常用的AT短消息指令如表2所示[2]。

目前GSM模块对SMS短消息的控制共有三种模式:最初的Block Mode;基于AT命令的Text Mode以及基于AT命令的PDU Mode。Block模式需要手机设备生产厂家提供必要的驱动支持;使用Text模式收发短信代码简单,实现起来十分容易,直接发送短信原文就行,非ASCII码也能发送,但需要手机支持才能正确显示,这限制了中文短信的应用;而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模式不仅支持英文短信,也能发送中文短信,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所以,这里采用PDU模式来进行短消息的收发。

PDU模式收发短信时,消息正文的传送要经过十六进制编码,可以使用3种编码:7-bit、8-bit和UCS-2编码。其中,7-bit编码用于发送普通的ASCII字符,8-bit编码通常用于发送数据消息,UCS-2编码适用于发送Unicode字符。中文短信息的实现需要将GB2312的中文编码转换为代码页为CP936的Unicode编码。PDU数据格式主要由短消息中心地址、文件头字节、信息类型、目的地址、协议标识、数据编码方案、有效期、用户数据长度和用户数据组成。因短信混合有中英文,因此系统使用UCS-2编码方式。

利用UCS2编码方式合成PDU 串,并执行发送一条短消息命令的C#语言方法如下[3]:

(1)通过串口将硬件连上,初始化连接的代码如下:

COM1.CommPort=1; //硬件连于COM1

COM1.Settings="19200,n,8,1"; //串口设定:波特率,无校验,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

COM1.InBufferSize=1024*8; //8K 读缓冲

COM1.PortOpen=true;//打开串口

(2)利用UCS2编码方式合成PDU 串的方法如下:

(3)向串口发送短信息命令代码如下:

int tmpLength=(pdu.Length-18)/2;//除去SMSC段长度

this.COM1.Output="AT+CMGC="+tmpLength+(char)13; //发出一条短消息命令

Thread.Sleep(500);//延时0.5 秒

this.COM1.Output=pdu;//输出PDU 串

this.COM1.Output=((char)26).ToString();//结束

Thread.Sleep(1500);//延时1.5 秒

3结束语

油田公司施工设计远程审批系统以局域网为基础,通过相关设备将局域网与Internet及GSM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点对点、点对多的信息传输变得更加迅速、准确,从而减少了审批信息延误所造成的损失。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维护方便,完全可以做到无人值守下的稳定运行。该系统已经在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使用,此外,还可以扩展到其他需要文件远程审批或手机自动提醒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因此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摘要:针对目前油田公司需要施工设计审批的文件量较大,存在审批不及时,效率不高的现象,在充分地了解GSM模块和邮件收发开发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已有的远程审批系统,开发了油公司施工设计远程审批系统。该系统大大地提高了文件从设计、审批到施工的效率,在加速油田的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GSM模块,远程审批,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吴闽川,刘涛.短信提醒的设计以及客户端的实现.福建电脑,2003;(6):35—40

[2]欧洲电信标准协会.AT command set for GSM mobile Equipment,2002

上一篇:身份证更改姓名申请书下一篇:设计院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