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

2024-05-22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精选8篇)

篇1: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

第 37 号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经2004年6月15日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9月20日起施行。

局 长 徐光春

二○○四年八月十八日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台、电视台管理,保障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是指采编、制作并通过有线、无线、卫星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公众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含广播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广播影视集团、总台、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分台等)。

第三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负责制定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规划,确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总量、布局和结构,负责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国家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

第五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原则上由县、不设区的市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或经批准的广播影视集团(总台)设立,其中教育电视台可以由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设立。

第六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合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

(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专业人员、技术设备和必要的场所;

(三)有必要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资金保障;

(四)有明确的频道定位和确定的传输覆盖范围;

(五)传输覆盖方式和技术参数符合国家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规划。

第七条 中央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合并和相关事项变更,直接报广电总局审批。地方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和变更,由本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向上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逐级审核后,报广电总局审批。

教育电视台的设立、合并和相关事项的变更,由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征得同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同意后,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逐级审核后,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报广电总局审批。

第八条 申请设立、合并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须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书;

(二)可行性报告。报告应载明以下内容:

1.人力资源;

2.资金保障及来源;

3.场地、设备;

4.节目频道设置规划(含频道定位、栏目设置);

5.传输覆盖范围、方式和技术参数;

6.运营规划。

(三)拟使用的台名、台标、呼号,并附台标设计彩色样稿、创意简述和电子文稿;

(四)本级人民政府同意设立、合并的批准文件;

(五)筹备计划。

第九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申请调整节目套数和节目设置范围的,须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书;

(二)可行性报告。报告应载明以下内容:

1.调整节目套数和节目设置范围的理由;

2.人力资源;

3.资金保障及来源;

4.场地、设备;

5.节目频道设置规划(含频道定位、栏目设置);

6.传输覆盖范围、方式和技术参数;

7.运营规划。

(三)筹备计划。

第十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台名、呼号等原则上应与国务院确定的行政区划名称一致。

台标可以由图案、汉字、数字和字母组合而成,并与其他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其他机构已使用的标识有明显区别,播出时在屏幕左上角标出。广播电台、电视台所属节目频道的标识应以台标为主体,与频道名称或简称、序号等组合而成。

第十一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申请变更台名、台标、呼号的,须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书;

(二)拟变更的台名、台标、呼号及其设计彩色样稿、创意简述和电子文稿。因行政区划变更的,须提交国务院关于变更行政区划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因其他原因变更台名、呼号的,申请书中应充分说明变更的理由。

第十二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申请变更传输覆盖范围、方式、技术参数的,须向本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书;

(二)对技术参数的使用建议、必要的设计文件或技术评估报告。

申请书中应说明变更传输覆盖范围、方式、技术参数的理由及对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影响。

第十三条 副省级城市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或经批准的广播影视集团(总台)设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可以按照国家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建设和技术发展规划,利用卫星方式传输本台广播电视节目。

利用卫星方式传输本台广播电视节目的,应向本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本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逐级上报,由广电总局审批。第十四条 申请利用卫星方式传输本台广播电视节目的,须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书;

(二)可行性报告。报告应载明以下内容:

1.以卫星方式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理由;

2.人力资源;

3.资金保障及来源;

4.场地和设备;

5.节目频道设置规划(含频道定位、栏目设置);

6.运营规划。

(三)节目审查和管理制度;

(四)安全传输与播出方案、技术方案;

(五)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文件;

(六)筹备计划。

第十五条 副省级城市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或经批准的广播影视集团(总台)设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在合法存续期间,可以向本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申请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分台,经逐级审核后,由广电总局审查批准。

广播电台、电视台设立分台的,须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书;

(二)可行性报告。报告应载明以下内容:

1.人力资源;

2.资金来源;

3.场地、设备;

4.节目频道设置规划(含频道定位、栏目设置);

5.传输覆盖范围、方式和技术参数。

(三)台名、台标、呼号,并附台标设计彩色样稿、创意简述和电子文稿。

第十六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设立的分台,应于开播前向所在地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备案,并接受所在地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属地管理。

第十七条 申请人提交的所有申请材料均1式5份。负责受理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应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期限和权限,履行受理、审核职责。广电总局对申请材料做最终审查,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标准的,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广电总局对经批准设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颁发《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并同时对批准开办的每套广播电视节目颁发《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自颁发之日起计算。期满后如需继续开办,须于有效期届满180日前按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提出申请,经逐级审核同意后换发许可证。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和《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由广电总局统一印制、换发。

第十九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终止的,应充分说明理由,并按原设立审批程序逐级上报广电总局审批,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及《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由广电总局收回。

第二十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按照批准的设立主体、台名、呼号、台标、节目设置范围、节目套数、传输覆盖范围、方式、技术参数等制作、播放节目。

第二十一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因特殊情况需要暂时停止播出的,应当经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同意;未经批准,连续停止播出超过30日的或自广电总局批准之日起超过180日尚未开播的,视为终止。

第二十二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频道可区分为公益性频道和经营性频道2类。允许2类频道按照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目标要求,从机构设置上适当分开,采用相应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可以跨地区合办经批准设立的广播电视频道或栏目。

第二十四条 合办广播电视频道及栏目,应由该频道或栏目所属广播电台、电视台向本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逐级审核后,由广电总局审查批准。合办广播电视频道或栏目的,应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书;

(二)可行性报告。报告应载明以下内容:

1.合办广播电视频道或栏目的理由;

2.人力资源;

3.资金保障及来源;

4.场地、设备;

5.节目资源及设置规划;

6.传输覆盖范围、方式和技术参数;

7.运营规划。

(三)合作合同。

第二十五条 县级广播电视台原则上不自办电视频道,其制作的当地新闻和经济类、科技类、法制类、农业类、重大活动类专题、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以及广告等,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公共频道预留时段中插播。

第二十六条 广播电视付费频道的审批管理按照广电总局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申报的技术方案、安全传输与播出方案、传输覆盖范围、方式、技术参数应符合广电总局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的,依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进行处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4年9月20日起施行。广播电影电视部《广播电台、电视台设立审批管理办法》(广播电影电视部第19号令)同时废止。

篇2: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

(1996年5月24日广播电影电视部令第19号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对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是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无线广播电台、电视台。

有线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按有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办理。

第三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级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

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划、设立审批和宏观管理。

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划、设立审核和具体管理,并接受广播电影电视部的领导。

第四条 中央、省、设区的市、县(市)四级政府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可以申请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并按全国广播电视的总体规划进行覆盖。

第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申请设立专业性的教育电视台,其他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

禁止境外组织或个人单独或者与境内组织、个人合作在境内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

禁止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联合开办跨行政区域的或全国性的广播电台、电视台。

第六条 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应该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广播电视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

(二)有频率资源;

(三)有必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和稳定的资金保障;

(四)有必要数量的采编、制作、播出等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编制;

(五)有相应的行使广播电视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

(六)广播电影电视部规定的其他条件。

中央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未覆盖到的地方申请设立广播电台(县级调频台除外)、电视台,还应具有转播中央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设备和经费。

第七条 中央广播电台、电视台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设立。

设立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由当地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同级政府同意后,由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核,报广播电影电视部审批。

第八条 获准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应按规定的程序和广播电视技术标准进行工程建设,工程验收合格,领取频率执照和广播电视执照后,方可技入使用。

频率执照和广播或电视执照由广播电影电视部统一印制。

第九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发射台址、发射机频率、功率、天线高度和其他技术参数经批准后,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由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广播电影电视部审批。

第十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呼号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审定

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呼号以当地行政区域名称命名。已经批准的用非行政区域名称作呼号的广播电台、电视台自本办法发布之日起,一律在原有呼号前冠以当地行政区域名称。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呼号经审定后,不得擅自变更。

第十一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终止须按原审批程序报批,其广播或电视执照由发放部门收回。

广播电台、电视台因特殊情况需停止播出的,须经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同意。未经批准连续停止播出超过30天的,视为终止,应按前款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二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因宣传工作需要,在经济条件、频率资源和节目制作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经过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可以增加节目套数或开办专业台。其申报程序参照本办法第七条。

第十三条 部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的省、自治区可以申请利用卫星传送方式解决本省(区)的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其报批程序是:省、自治区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同级政府同意后,报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设立教育电视台应符合全国广播电视的总体规划,并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核后,报广播电影电视部审批,其所需频道由广播电影电视部统一指配。

教育电视台设立管理办法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国家教育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的,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播出,没收其设备,并视情节轻重,处以其投资总额一至二倍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以两千元至五千元的罚款。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限期整改,可以并处、单处五千元至两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吊销其广播或电视执照,并建议给予其领导人行政处分。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其设备,可以并处、单处其技资总额二至五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吊销其广播或电视执照,并建议给予其领导人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利用卫星传送节目,可以并处、单处二万元至五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吊销其广播或电视执照,并建议给予其领导人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广播电视站的设立由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参照本办法审批。

第二十条 本办法发布前经批准设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本办法发布之日起半年内,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依照本办法进行重新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发给广播或电视执照。不符合条件的,责令其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规定条件的,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取消其呼号,改为转播台。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解释。

篇3: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

1 以地形分析为基础的覆盖预测技术

广播电视的覆盖管理规划基础就是信号覆盖的预测, 其不仅仅是管理依据, 同时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计算基础, 扩建和增减的科学依据。地形地貌是在信号的覆盖预测中对信号覆盖以及电波传播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我国目前已经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标准将确定了覆盖管理的基础预测模型。370模型是覆盖管理规划的基础, 但是其缺乏实际应用的地形地理的信息支持, 而1546模型则是由国际电联新颁布的电波传播模型, 在国际上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将其在数字广播电视的覆盖中进行了应用, 我国目前对此还缺乏技术准备。而526模型则属于理论计算模型, 它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更为接近, 是经济计算和规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2 加强对传输覆盖网的管理工作

2.1 将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我们应该构建并完善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 以确保无限广播电视播出的质量和安全。但是不管制度有多么的完备, 如果不落实到实处而是留在书面, 那么也毫无实际用处。所以, 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 我们更应该重视制度的具体落实工作。我们要弘扬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 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强化责任心, 培养照章工作的好习惯, 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对于在工作中所出现的违章和违规问题要做到及时纠正, 尽量将事故和差错消灭或降到最低。

2.2 构建有效的监督体系

对于播出的具体实效, 要做到及时的了解, 那么就需要构建一套有效的跟踪监督体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第一层为机房的值班人员, 对于值班人员要求严密监听和监视节目的播出情况, 要严守值班的相关纪律, 在值班记录上记录监测结果, 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妥善处理。第二层为各部门各级领导, 通过办公室所配备的调频广播接收机、电视监视器、MMB接收器等, 随时对播出的具体情况进行监看和监听, 对信号质量、节目的发射、节目内容进行检查。第二层为社会监督员, 目前一般电视节目较多, 播出时间相对也比较长, 要进行全时段、全数量、全地域的监督只靠行政是难以实现的, 对于这一不足之处, 社会化的监督恰好可以很好的弥补。我们可以聘请一些观众作为社会监督人员, 与他们经常进行联系和沟通, 对播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定期现场实测为最后一层, 我们应该带着检测仪器, 结合年检、季检等到实地进行检测具体的覆盖效果。对发射的信号工作频率通过科学手段对其是否偏移进行检测, 对输出功率是否有降低或升高, 与覆盖的规划要求是否相符合等进行检测。

2.3 对相关法规政策要严格执行

为了有效对频谱资源进行利用, 对覆盖网的整体质量进行维护, 我们要按章行事, 依法进行管理, 确立守法意识, 与无线电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条件等要严格执行。要经常检查有没有违反相关规定、条例, 是否有按照相关规定操作。构建联合监督小组, 通过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对设备维护记录和值班日记等的检查, 对本台的所有信号是否有按照批复的功率、频率、节目内容等发射进行监督。通过规范操作, 可以保证整体无线传输覆盖网的质量, 对无线电波的秩序做到了良好的维护, 确保了政府和长的政令畅通, 更好地发挥出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无线广播电视的积极作用。

2.4 科学地实行技术管理工作

目前大部分广播电台的无限设备都比较多, 而无限发射又是一项有这较强技术性要求的工作, 要想确保无线信号拨出的安全和质量, 那么就必须要实行科学的技术管理。

(1) 加强设备的技术维护工作。要构建设备的安全维护工作秩序, 以确保不间断、安全、经济、高质量的播出, 而确保设备能够安全播出的保证, 则是对维护工作的周期进行合理的安全并进行落实。一般的设备维护周期可以大致分为:月检、周检、年检、季检, 在重要节假日、重大政治活动等重要的保障期之前, 要进行重点维护。

(2) 加强职工技术培训, 提高专业水平。要鼓励职工自主学习, 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再培训, 要合理安排时间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授课, 对于无线传输的过程要让每一个机房的值班人员都熟悉, 了解天馈线系统、发射机、电源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熟悉节目的输出和输入的信号流程, 对于机房设备的原理、技术指标、性能以及结构, 机房的值班人员要做到不同程度的掌握。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已经排除的故障进行综合和讨论交流。同时,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要鼓励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

(3) 维护和值班要做到规范化。对于检修人员要求必须要认真填写维护和检修记录, 而值班人员则需要每天填写详细的值班日志, 为监督设备的规范化运行以及掌握设备的故障规律提供依据。要对检测器、检测设备定期进行检验和校对, 以保证测试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以及检测仪器的正常使用。此外, 还要加强对备份元器件以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要设专人保管现有的备份元器件以及技术资料, 同时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定期对备份元器件进行配备。

3 绕射电波预测模型

如果地物或地面阻挡了电波的主要传播空间, 那么将对信号的电平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地面无线电波的绕射现象。在不规则地面各种障碍物的绕射和地球曲面绕射是电波绕射的两个主要类型。在UHF和VHF频段, 对电波衰减造成影响的核心部分就是电波绕射, 对于绕射现象目前各国的相关专家都尝试着采用数学解的手段进行分析。长期以来国际电联都在致力于对电波绕射的研究, 在ITU-RP.526建议书中, 主要收录了电波绕射V/U频段的普遍适用理论。但是仅仅依靠这些理论是远远不足的, 我们需要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 在对这些理论进行合理运用的基础上, 并结合地形的具体预测场强和分析结构计算。所以, 对整个链路电波的传播损耗是该模型求解的关键所在。而对整个链路电波的传播损耗进行计算, 就需要将重点放在对收发两端的剖面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 并对与之有关的阻挡参数进行求解。

电磁波传输能量, 依照电磁波的传输理论, 其主要集中在接受端和发射端的第一菲涅耳椭球区中, 所以, 地形的起伏在电波传播链路上, 对于电波的衰减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而要想对接收端的场强进行计算, 那么接必须对发射端和接收端直接的地形剖面信息进行考虑, 对地球曲率以及地形所可能导致的链路损耗进行计算。

在研发孤盖网管理系统的过程中, 在分析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之间的链路地形时, 需要采用国家l:25万基础的地理空间数字高程数据为地形数据, 辨率100m的栅格数据为存储方式。如此一来, 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所获取的地形数据是100米的等间隔高程点, 从宏观地形上来说, 相对于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 100米的间隔地形仅仅是微观细胞, 最为重要的是怎样做到将两端的宏观地形信息快速获取, 其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细胞地形的处理, 简化障碍物的形状参数计算工作。由于对电波信号的衰减凹地形相对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 所以对地形的障碍特性要进行重点考虑。所以, 对地形信息可以采用凸壳的方法进行处理, 有效的计算地形衰减的方法, 就是将所获取的最大的电波传播链路上的地形阻挡包络。

4 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的干扰分析和指配分析

在广播电视覆盖网的管理规划中, 其主要内容是地面的无线覆盖, 一些如“西新工程”、“村村通”、“农村公共服务”等广播电视的重大工程, 其基础也都是地面无线覆盖, 这就决定了在广播电视业务的管理工作中, 台站干扰分析和频率频道的支配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业务内容。在一定的行政区划单元中的地理空间之上, 分布着人口信息以及广播电视台站, 频道和频率的指配必须要兼顾相关人口空间分布以及台站的空间分布, 从而实现科学支配和合理利用频率资源, 达到人口覆盖最有效的效果, 仅用最小频率的资源占用为代价。为了进一步实现频道频率的指配有效性, 对频率频道需要进行干扰分析。在进行干扰分析时, 对相关台站的参数以及台站之间的空间分布需要着重进行考虑, 对地理空间上台站的服务去和干扰去的分布进行求解, 在对其进行分析时序采用地理空间信息的叠加技术, 最终得出相应地理空间和干扰范围的分布。通过融合处理分析以及地基空间的叠加技术, 可以得出解扰的科学决策方案, 比如天线增益、天线是否采用精密偏置、是否定向等相关的发射机规划参数, 可以根据距离、地形以及人口分布等信息来确定。相关台站之间的发射机调整整体方案等, 也可以根据距离、台站空间分布、地形以及人口分布等信息来确定。

5 总结

目前, 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 基层广播电视台应该严格服从无管会和上级广电部门的协调和领导, 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和政策, 所管辖区域内的传输覆盖网要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 为无线广播电视的有序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持续发展。

摘要:在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进程中, 广播电视覆盖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覆盖网的合理性受到其技术科学性的直接影响, 对信息的有效传播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 由于我国地貌复杂、地域广阔, 这也为覆盖网的具体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所以, 深入探讨和研究覆盖网的管理规划技术是极为必要的。

关键词:覆盖网,广播电视,规划管理,复杂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村村通之数字电视无线橙盖建设方案[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5

[2]赵平.广播电视的频率管理[J].西部广播电视, 2004

篇4: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

总体思路

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版权局和广电总局的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在总体思路上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是确定付酬水平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优秀作品的传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以广播电台,电视台实际使用录音制品的多少为基础确定付酬标准,多播多付、少播少付。

三是具有可操作性,考虑到广播电台与电视台之间、不同地方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在播放录音制品时间、广告收入等方面的差异,付酬标准要具体清晰,对中西部地区以及全国专门对少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等播出的专业频道(频率)要实行必要的减免。

四是尊重当事人意愿,为当事人协商解决付酬问题留下充分的余地。

付酬依据

《办法》根据国际通行做法规定了三种计酬方式,供当事人选择,作为约定或者协商支付报酬的基础:

一是由广播电台、电视台与相关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约定每年向著作权人支付固定数额的报酬;

二是按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收入的一定比例计酬;

三是按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的时间多少计酬。

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说,国际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其方式和标准都是由当事人协商确定的,选择哪种方式计酬是双方博弈的结果。我国以行政法规形式规定计酬方式,首先应当尊重当事人的约定。

考虑到可能出现双方当事人就支付报酬的方式和数额达不成一致的情形,为了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办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未能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与管理相关权利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约定支付报酬的固定数额,也未能协商确定应支付报酬的,应当依照本办法按广告收入一定比例计酬的计酬方式和付酬标准,确定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支付报酬的数额。

在反复测算的基础上,《办法》规定了两种具体的付酬标准:

一是如果按广告收入的一定比例计酬,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5年内,播放录音制品的时间占播放节目总时间的比例不足1%的,付酬标准为0.01%;播放时间比例为1%以上不足3%的,付酬标准为0.02%;播放时间比例为3%以上不足6%的,相应的付酬标准为0.09%到0.15%;播放时间比例为6%以上10%以下的,相应的付酬标准为0.24%到0.4%;播放时间比例超过10%不足30%以及在30%以上不足50%、50%以上不足80%、80%以上的,付酬标准分别为0.5%、0.6%、0.7%、0.8%。《办法》还规定,自本《办法》施行届满5年之日起,付酬标准作相应提高。

二是如果按播放时间计酬,广播电台的单位时间付酬标准为每分钟0.30元;电视台的单位时间付酬标准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5年内为每分钟1.50元,自本《办法》施行届满5年之日起为每分钟2元。

公众质询

依法支付报酬,对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是件好事儿。但公众针对《办法》也提出了如下疑问: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以外音乐作品的付酬问题如何解决?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如果使用了管理相关权利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会员以外的著作权人的作品,如何支付报酬?

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版权局和广电总局的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广播电台、电视台可以就播放已经发表的音乐作品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方式、数额等与管理相关权利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进行约定;

针对第二个问题,《办法》不仅适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会员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也适用于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会员以外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实践中,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可能使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会员以外的著作权人的作品,为保障这部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办法》根据《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规定了向管理相关权利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会员以外的著作权人转付报酬的制度: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未向管理相关权利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会员以外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将应支付的报酬送交管理相关权利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相关权利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应当向著作权人转付。

显然这个说法并不能真正地给公众释疑。付酬不是一句空话,能否顺利落实、怎样具体落实?公众心里依然没底。尽管《办法》的初衷和措辞,付酬对象都是指向“著作权人”。但按照《办法》“电台、电视台应于每年第一季度将其上年度应当支付的报酬交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转付给著作权人”、“电台、电视台依照本办法规定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的报酬交给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后,对该组织与著作权人之间的纠纷不承担责任”的说法,著作权人恐怕不能对顺利拿到这笔钱报太大希望。

举个例子,根据资料,从2007年起开始收取卡拉OK版权费、商场背景音乐版权费的音像集体管理协会(简称“音集协”)两年多下来已进账8000万元,但其中至少有2400万元作为“管理费”被音集协扣了下来,而许多歌手反映自个儿从未收到过任何版权费。

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中国没有几个歌手在靠发唱片(也就是卖录音制品)赚钱。在唱片越来越卖不动的今天,歌手赚钱靠的是跑商演、开演唱会、拍电影电视剧、接广告代言,名气越大,来钱越容易。“名气赚钱”靠的未必是作品,而是混个脸熟--这个靠的是宣传。所以在绝大多数时候,是歌手(尤其是初出茅庐的歌手)和歌手背后的唱片公司、经纪公司上赶着请电台、电视台帮忙,播自己的作品,尤其是在热门节目、黄金时间,不但不要钱,而且愿意倒贴钱。这恐怕要算是这项政策最为失落的地方了。有人质疑,“电台、电视台多半不差钱,更不会给不起这一分钟的0.3元、1.5元,只是,著作权人本身也许压根儿就不想收这钱、也收不到这钱,收费本身成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一厢情愿,而这钱由‘组织’收了,又能不能到著作权人手里边?”

篇5: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

一、法定依据

(一)《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7年国务院令第228号发布)第三十一条:“广播电视节目由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制作。广播电台、电视台不得播放未经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的单位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

(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令第34号发布)第八条第一款:“在京的中央单位及其直属机构申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报广电总局审批;其他机构申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向所在地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逐级审核后,报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批。”

二、申请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机构名称、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人员、资金和工作场所,其中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人民币;

(三)在申请之日前三年,其法定代表人无违法违规记录或机构无被吊销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记录。

三、申报材料(一式2份)

以下申报材料按照国家现行规定要求请申请人提供,国家规定若有变化将及时更新。

以下申报材料,文件、证件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复印件的,须提供完整原件复印件(例如证件有多页或正副本的,应全部复印),应当在复印件上注明“内容与原件一致”并加盖申请人公章;文件符合公文规范,并注明联系方式、联系人、联系电话。

(一)申请报告;

(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章程(已设立企业加盖工商查询,其他加盖单位公章,至少提供一份原件,其余可复印);

(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申领表;表格下载

(四)主要人员材料:

1.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及简历;

2.主要管理人员(不少于3名)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简历、业绩或曾参加相关专业培训证明等材料。

(五)注册资金或验资证明;

(六)办公场地证明(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及房屋产权证复印件,自有房产只提供房屋产权证复印件);

(七)企事业单位营业执照/法人证书正副本复印件或工商行政部门的企业名称核准件。

四、办理程序

(一)申请单位向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成都市草市街2号)21楼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窗口提交上述申报材料;

(二)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批准后,发给《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三)取件人凭身份证和受理通知书领取办理结果。

五、办理时限

(一)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

(二)承诺时限:10个工作日。

六、收费依据、收费标准 不收费

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窗口电话:028-86957642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行政审批处:(028)86919219;传真:(028)86911519。

网址: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八、诉求渠道

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四川省效能投诉电话:96960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028)86696712

篇6: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

一、本次广告经营采用上交纯利经营办法。

二、经营期限为二年,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止。

三、投标基数为40万元,采用暗标形式。以投标数高者为中标人。

四、参投人员:台内职工(含聘任制、临时工)已经取得其它媒体广告

经营资格者除外。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兼职。

五、经营范围:缙云人民广播电台广告业务,收费专题节目,冠名、特

约播出,其它可以有偿服务的栏目(不包括互动短信)。广告时段和总量必须符合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要求,并按缙云县广播电台播出时间表执行。超出总量要报批,同意后方可安排播出。

六、广告收费:广告收费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要依据《缙云人民广播电

台广告价格表》进行收费。

七、承包费缴纳方式:分季度缴纳,先交后经营,承包款为中标金额的月平均数,缴款日期为3月15日、6月15日、9月15日、12月15日前。首期缴款在中标后当场缴纳。

八、经营期间发生的一切费用,由经营人员负担。使用的发票由台财务

提供,发生的税费由经营人员承担。

九、正常节目制作与配音由台负责。

十、报名及投标办法:报名截止时间为12月28 日下午3时,地点:

台经管办。报名时交押金2万元,并同时交递投标书,开标时间为下午3:20分。按投标金额高低进行排顺,以投标数高者为中标人,不中标者当场退回押金,中标者押金冲抵承包款。

十一、中标者应在一周内与台签订合同,如不按时缴款与签订合同,将

取消经营资格,没收投标押金。顺延下一位为经营人选。

十二、如果只有一人投标,经台长(党组)会议研究可确定为承包人。

篇7:校园广播电视台管理制度

一、交流方面

1、注意与上级说话的方式,不论是工作还是日常,干事对上级

说话的礼貌是要有的。

2、工作时不得掺杂个人情感,个人事情要自己私下处理。

二、例会方面

1、每次例会时,在规定时间后五分钟必须到达指定工作地点,否则记为迟到,若有特殊原因,需向上组说明,如若不然,则迟到一次,写一次检查,无故迟到三次,则被开除。

2、每次例会,干事都必须带三样东西:工作记录本,笔,工作

证,少者,则写一次检查。

3、每一次开例会,干事们的工作记录要记到位,上级将不定期的将干事们的工作记录本收上去检查,不合格者需重新记录。

三、播音方面

1、日常工作中,干事不得私自进入广电台,若有需求,则向上

级请示后由上级带干事进入广电台,进入广电台时必须戴工作证。

2、若干事接到一些社团通知或者寻物启示、失物招领等,需先

将这些交给上级,由上级来带你们播。

3、播社团通知的时间定在每天下午,社团通知需在每天上午第五节课上课前收齐,交给当天广电台值班负责人,由值班负责人在每天下午的课间去播(可以带干事们去播)。每个课间

最多播3条,且不得挤下课铃与眼保健操。若当天下午收到通知,则交给第二天的广电台值班负责人,由第二天的广电台值班负责人在第二天下午去播。

4、每个社团需要播音需要先登记。没有进行登记的社团不能给

篇8:东莞广播电视台设备管理系统分析

广电的发展日新月异, 近年来虽然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 但行业的发展未曾停滞, 从标清到高清, 再到目前如火如荼的4K技术, 广播电视正在经历自身的一场洗礼。在这一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当中, 也给我们提出了如何有效管理设备、如何最大效率地发挥设备功能的问题。

东莞广播电视台自2012年搬迁到新大楼以后, 设备实现了全高清化, 在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表1为2012年前五年设备投入的金额。

可以想象, 在大投入的背后, 设备数量必然大量的增加。2012年后单单增多的高清摄像机就高达四十多套, 这些专业设备的管理工作, 具有工作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 同时, 它又是一项相当严谨的工作, 不允许有半点失误, 否则将会带来难以补救的损失。

在这一环境下, 我们跟相关单位一起, 开发了一套完善的专业设备管理系统, 把管理工作从原来的采用手工和半自动化的方式中解放出来。

2工作流程

本台的专业设备管理系统采用基于B/S架构, 对应使用UML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来展现其表示层, 分别对不同需求的用户服务, 旨在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服务层采用MSSQL数据库技术来提供统一接口, 除此以外还使用了IC卡识别技术对使用人员的唯一性进行识别, 采用二维条形码对设备进行管理, 在系统设计当中嵌入资产管理的概念, 在设备条形码设置上采用统一的资产管理编码方法, 将资产的类别、型号、机身编码、生产日期、使用部门、使用地点等编入其中, 解决了一般设备管理系统只针对单一的设备进行条码管理而不能与资产管理相对应的缺陷, 实现了专业设备数据库与电视台资产管理系统的无缝联接和数据共享, 大大提高了设备数据的使用效率。

专业设备管理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 整个流程比较清晰, 但因为它是日常的管理软件, 每天都会动态生成一些与设备和使用人员相关联的数据, 在每次的设备借还工作完毕之后, 都会有大批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导出, 所以本系统需要承载起导出大批量数据的能力, 并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系统的管理内容比较多, 基本覆盖设备从采购、入库、资产登记到日常使用维护管理、使用人员的管理, 信息量较大, 基础数据较多, 准确性要求较高, 对数据的日常使用量也较大, 因此对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设备原始数据信息比较宝贵, 系统如何保障这些信息的安全、如何在数据丢失后进行找回、如何保证采集信息的可靠性。

(3) 本系统涉及的部门比较多, 如何保证与各个部门进行协调工作。专业设备库与资产总库有交接之处, 同时它也与其他使用部门的设备查询接口有交接, 系统需要兼顾这些部门的需求, 实现设备数据信息与这些部门信息进行有效映射, 因此系统要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模型, 在不区分业务的情况下, 提供所需功能。

(4) 设备管理工作在资产管理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要对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汇总, 还要提供给其他分析系统进行数据挖掘, 为后期的资产管理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始数据。

3业务流程

设备使用管理主要根据设备的使用分类进行管理, 业务流程如下。

(1) 前台领用管理

使用人员到设备领用室填写设备领用单, 刷使用人员工作卡确认, 领用管理员根据设备领用单提供设备并刷设备二维码, 让设备使用人员与领用设备形成绑定关系, 设备使用完毕归还时由设备领用管理人员刷设备二维码并核对数量, 正确无误后刷设备使用人员工作卡解除绑定关系。前台领用管理主要针对每日使用频繁的采访摄像机、无线麦克风、脚架等设备, 这些设备要求当日借还, 超过时间需要台领导重新授权, 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设置超过归还时间必须标红提示。如图2所示。

(2) 半导体存储卡领用管理

使用人员到设备领用室填写存储卡领用单, 刷使用人员工作卡确认, 领用管理员根据设备领用单提供存储卡并刷卡上的二维码, 让设备使用人员与领用存储卡形成绑定关系, 存储卡使用完毕归还时由设备领用管理人员刷存储卡二维码并核对数量, 正确无误后刷领用管理人员工作卡解除绑定关系。对于半导体存储卡这种新型的信息设备, 其功能相当于过去电视台使用的记录磁带, 但在单个价格上要比磁带贵许多, 同时由于其重复使用可达几万次, 因此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就非常必要, 为兼顾使用便利和提高效率, 经过实际使用确定半导体存储卡的归还期限为15天, 超过15天使用人员必须到领用室续借。如图3所示。

(3) 临时领用管理

使用人员到设备领用室填写设备领用单, 刷使用人员工作卡确认, 领用管理员根据设备领用单提供设备并刷设备二维码, 让设备使用人员与领用设备形成绑定关系, 设备使用完毕归还时由设备领用管理人员刷设备二维码并核对数量, 正确无误后刷领用管理人员工作卡解除绑定关系。临时借用设备主要针对外出直播设备的管理, 在信息输入时需要注明是哪个场次, 以便进行成本核算。未有输入使用场次的系统数据不予输入。

4小结

上一篇:蒙氏数学认知下一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