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秧歌剧本

2024-04-27

陕北秧歌剧本(共10篇)

篇1:陕北秧歌剧本

陕北秧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积累‘‘锣鼓、唢呐、狂飙、踢场子’’等词语的含义。2.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

能力目标

1. 研习精彩语段,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2. 通过反复阅读体会陕北秧歌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吸收民俗文化,加深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陕北秧歌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研习精彩语段,品味本文优美的描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粗犷有力的陕北秧歌。

教师: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秧歌,用一两句话描述陕北秧歌。

学生欣赏,自由讨论并发言,教师鼓励。

同学们,陕北秧歌是起源于陕北,发展与陕北,这片神奇的黄土地赋予了它生命。它有淋漓尽致的展现了陕北人特有的性格,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陕北秧歌。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把不认识的字词划出来并查字典。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再读课文,把握感情

教师:理解文章大意,体会感情。

三、精读课文,分析课文

1.教师:本文开头一段诗歌在文中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准确生动的描绘了陕北秧歌在陕北人生活中的地位。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教师:陕北秧歌有哪些表演形式?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提示:阅读课文第二段,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例如:榆林秧歌有大场(俗称“大秧歌”)和小场(俗称“踢场子”)之分。大场是大型集体歌舞,可加入高跷、旱船、龙灯、竹马、花鼓、腰鼓、霸王鞭等表演技巧。

3. 教师:陕北秧歌对表演场地舞台有要求吗?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教师归纳:对场地没有要求,一般在院落里、硷畔上、大路间都是秧歌表演的好场所。4. 教师:陕北秧歌表演的时间上有讲究吗?什么时间表演?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要求: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在文中划出。

榆林秧歌的另一个特点是与喜庆结伴而行。每逢大年春节,或是节庆之日,榆林大地到处是秧歌的海洋,城镇和农村都组织秧歌队,拜年问好。村邻之间还扭起秧歌互访互拜,比歌赛舞,热闹非凡。元宵之夜,还有举灯、提灯、担灯的彩灯秧歌以及九曲秧歌等。

四、作业设计

思考:

1、2、文章第一段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何作用?

“一个地区的文化,归根到底是情感和精神的张扬”,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榆林秧歌的内容及特点是什么?

交流:谈一谈你对秧歌的认识,并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秧歌? 读一读,写一写

锣鼓

唢呐

秧歌

信天游

细腻

矫健豪迈

篇2:陕北秧歌剧本

一、陕北秧歌简述

陕北秧歌是我国汉民族主要民间舞蹈秧歌的代表流派之一。它长期流传在陕北的广大地区,又叫“闹秧歌”、“闹红火”。秧歌一词,从广义上讲是陕北民间文艺活动的总称,狭义上则指秧歌队在广场进行的集体歌舞表演。

1、陕北秧歌的分布与特点

陕北秧歌主要分布在榆林的绥德、佳县、米脂、安塞、延安等县,以榆林的绥德和米脂两县为代表,被称作“绥米秧歌”;以延安的洛川秧歌,代表了陕北南部秧歌的艺术特点,从而形成了陕北秧歌的两大流派。

陕北秧歌是民间群众自娱性歌舞,多在每年春节和正月十五元霄节前后活动,各村秧歌活动时,参加人数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一、二百人。

陕北秧歌借助丰富多彩的场面与队形变化,抒发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勤劳质朴的高尚情操,热情奔放的情绪,生动活泼的舞蹈,质朴优美的歌唱,在高亢欢快的锣鼓和唢呐伴奏下,形成独特的艺术形象和风格特征。

2、陕北秧歌的分类

陕北秧歌依其内容和形式可分为六种:

(1)大场秧歌。(2)小场秧歌,俗称“闹回回”。(3)拜年秧歌,也叫沿门子秧歌。(4)彩门秧歌。(5)九曲秧歌。(6)彩灯秧歌。

陕北秧歌在民间以它质朴,热烈的面目出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它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创新,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加的文化艺术。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载入新文化的光辉史册。

二、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手位与手臂动作

动作简介:

手位与手臂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整个姿势的美观,它不仅在空手扭动中很重要,特别是挚道具时,如拿伞、扇、绸、巾时,就显得更重要,使用不当,就很别扭。基础动作:

1、山膀

身体站直,双脚并跟呈“八”字,左臂弯回,手心向外托与腰(带)间,右臂伸直,略向下,手成“掌”形,脸微向左。(见下图1)

2、按掌

身体站直,双腿靠扰,双脚并齐,左臂弯回手心向外托与腰(带)间,右臂向腰前弯屈呈60°左右,手掌心向下开掌形,脸微侧左。(见下图2)

3、托掌

身体站直,双腿并拢双脚略分,左臂弯屈,手心向外托与身侧腰带下方,右手上伸微弯举上头顶,手呈“掌”形,脸向前平展。(见下图3)

4、顺风旗

身体站直,左臂向左伸直,手呈“男掌”形,右臂向上伸,微弯举上头顶,下臂直上,手呈“掌”形。(见下图4)

(1)(2)(3)(4)

“顺风旗”在秧歌扭动中应用较多,它可握道具舞摆,前后连接手臂环绕。本课重点

手位与手臂动作,难点在于手臂、手腕、肘的弯屈上。课堂练习:

1、指掌动作。

2、手位与手臂动作

第二课时 步位与步法

动作简介:

步位与步法是扭秧歌时腿与脚部的动作,这些动作有的是单一表演的,大多则是与上身手位、臂位、头、肩部动作相配合的,也是秧歌中最基本的动作。

一、双碾步 动作简介:

双碾步主要用于小场子和小剧目(或戏剧)中,向左向右的平行移动。主要功夫是在脚上。

学习过程:

预备动作,双脚原地平行站立。

第一步:双脚前掌部用劲作为撑点,后掌部略离地面,双脚同时向左(右)移动。

第二步:双脚后掌部用劲作为撑点,前掌部略离地面,双脚同时再向左(右)移动。

往后连续移动,单数向第一步,双数向第二步,循序递进。(见右图)课堂练习:

1、左右碾步。

2、加“顺风旗”碾步。(学生实践)

二、十字步 动作简介:

十字步是秧歌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步法,有原地扭法,有行进中扭法。学习过程:

在预备动作站好后,讲清陕北秧歌中无论何种步态,一般都是从左脚开始行进,特殊情况也有右脚起步,初步与终的步伐相同。分四拍教学。

第一拍:左脚向右前上步(脚跟先着地)为重心,右脚踮起,双手向左摆,头左、右微晃,眼看前方。

第二拍:右脚向左前上步,划弧线到右脚后上方,右脚踮起,双手向右摆,头左右微晃,眼看前方。

第三拍:左脚平衡右后,前脚掌先着地,同时上身向右微倾,双手顺势摆向右后,头向左扭。

第四拍:右脚向后撤回,腿微屈,脚尖先着地,撤至左脚后半步处,上身朝左前微倾,双手经腹前向右摆,头微晃,眼看前方。(见右图)教学步骤:

1、先不动臂教十字步。

2、加摆臂教十字步。

3、摆臂加晃头教十字步。

注意事项:步子不要跨大。

三、行进十字步 动作简介:

在原地十字步的基础上,教学前进,重点强调十字步的每一个步态中不是跨大步,只有在前进时,在右脚落地后脚尖踮起,左脚向前迈步稍大(半步左右)便是前进。(见图8)

学习过程:

在十字步完成后左向右前跨右脚先踮起,后紧跟越左脚跨向右脚右前方,左脚平移右方,右脚撤回,左脚再向前迈,循序渐进。

课堂练习:分组练习动作

课后作业:

1、秧歌步态先从哪只脚起?

2、双碾步移动中与“顺风旗”怎样配合?

3、练习学会十字步、前进十字步。

第三课时 摆绸

动作简介:

摆绸经常用于陕北秧歌的场地和舞表演,用法是绸缠腰间,双手齐两头舞动,农村秧歌用的较多,有左右摆绸,前后摆绸,胸前摆绸,高扬绸等。

教学用具:2.4×0.3m彩绸

一、左右摆绸 教学过程:

1、腰间系绸。

2、双手“握腰绸”两端,在腹前同向左右摆动。

3、加“十字步”左右摆动。

二、前后摆绸 教学过程:

1、双手“握腰绸”两端,在身两侧前后交 握腰绸

错摆动,手臂衣弯后直。

2、加“平步”前后摆绸。

三、胸前摆绸 教学过程:

1、双手“握腰绸”屈肘抬至胸胶,同时向左右摆动,同时手腕连续 左、右横着绕小“∞”形。

2、原地双手“握腰绸”,踏步胸前摆绸。

3、走“十字步”胸前摆绸。左右、前后、胸前摆绸教学要点:

1、捏绸不在绸两头最端点,而是要缩回5—8公分。

2、摆绸时腰部扭动适当,优美。

3、两臂活而不乱,屈而不僵。(课堂练习)

4、要随节奏,与脚下配合,表情带微笑。

四、高扬绸

高扬绸动作在表演到高潮时,节奏加快时用的较多,也有在舞上配合音乐与对角色时用。

教学过程:

1、双手“握腰绸”于身两侧下方。

2、左脚前迈,右手将绸扬至右上方,左手向左平甩;右脚前迈时,双手做对称动作。

3、平步“高扬绸”、跑跳步“高扬绸”。教学要点:

1、扬绸时扬臂须超过头顶。

2、对称动作须同时进行,双臂屈伸向上向前,若向上扬绸须将在上下高扬。

课后练习:

1、三种摆绸

2、高场绸配十字步。

第四课时 前进扭步、二进二退步

动作简介:

前进扭步是行进中的动作,但在扭大场时也常用,二进二退步,多用在进入一定高潮时所作的动作。特点是活泼热情。

教学用具:彩绸,彩扇。

一、前进扭步 教学过程:

1、预备动作做“左右摆绸”。

2、左脚起,一拍一步前行,双手随之做“左右摆绸”。二、二进二退步 预备动作:

1、握扇,抱扇,竖转扇,外转扇。

2、“托掌”,“山膀”。教学过程:

第一拍:上左脚,前脚掌着地为重心,右脚踮起,同时右手“握扇”,经胸前抬至“托掌”位,顺势做“外转扇”,左手向左甩,头微仰,眼看前方。

第二拍:上右脚,前脚掌心着地为重心,左脚踮起,同时左手“托掌”,右手划至右侧顺势做“里转扇”。

第三拍:左脚向后撤跳,上身顺势向右前稍倾,右手至胸前“抱扇”,左手随之成“山膀”,双肩微耸,眼看右前下方。(见右上图)

第四拍:做第三拍对称动作。

课堂练习:先分节,后连续练。

第五节 大、小站风摆柳

动作简介:

大站风摆柳和小站风摆柳都是扭秧歌时的优美动作,男、女角都用,多用于走大鼓场中,有时在小场子和舞台上演用。主要表演道具是扇、绸。

一、大站风摆柳

教学要点:提小腿时右腿弯度大,左腿弯度小,上身倾斜要适当,双臂动两拍不同。

教学过程:

1、第一拍:左脚向前跨一大步,右腿顺势屈膝后抬,上身扭向右前,双臂如挑担状向下闪动,眼看前方。(见下图1)

(1)(2)

2、右脚落至左前,左小腿顺势抬向右后,上身随之向前微倾,同时双手向右摆,并向右甩头。(见上图2)

二、小站风摆柳

教学要点:

1、小站风摆柳与大站风摆柳有所不同(“大站”甩头,“小站”扭腰)。

2、连续行进时,双膝随步伐上下颤动,顺势左右扭腰,摆胯。教学过程:

1、第一至二拍:右膝向下微颤一次的同进,左腿勾脚稍前踢随即收回,上身顺势向右略倾,双手向左小摆。(见右图)

2、第三至四拍:做第一至二拍的对称动作。

篇3:论陕北秧歌的地缘环境和原生状态

一、陕北秧歌的地缘环境

陕北的地理区域包括现延安和榆林两个地级市。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属于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西安以北371公里。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属黄土高原北缘地带。地势大致从西向东、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风沙区、丘陵沟壑区和梁状地上丘陵区。地形地貌大体是“七沙二山一分田”。明长城由东北向西南横穿市境,城以北是风沙草滩区,地势开阔平坦,沙丘连绵不断,滩地、海子星罗棋布;长城以南是黄土丘陵区,沟壑纵横。缘于黄河、无定河等充沛的水源,黄土高原松软的、易于发展农业耕作的地质条件,以及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温带气候,使其陕北成为孕育华夏早期文明的温床。

在古代历史长河中,陕北地区不断变革行政区划,成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重要的缓冲地带和拉锯地带,呈现出多民族杂居融合、农耕业和畜牧业相互补充,军事斗争和政治治理紧密联合的特征。

二、陕北秧歌的原生形态

陕北秧歌与古代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并非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插秧活动秧歌的源头应是傩戏。“傩”是一种仪式化、制度化的巫术活动,它继承巫术的力量和方法,靠强烈的声音节奏和发散的舞蹈形式聚合能量,达到超自然的境界,实现沟通人神、安定人间的目的。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陕北秧歌逐渐从宗教崇拜、祈福平安变成兼备娱乐狂欢、情感宣泄、荣神益人的多重特性。

陕北秧歌作为一种广场、街道、乡村等公共场合表演的集体舞,细分为大场秧歌和小场秧歌。大场秧歌参与人数较多,参与性较强,是集体性的歌舞活动。小场秧歌参与人数较少,分为二人场、四人场、八人场,表演性质较强,以爱情故事、男欢女爱、生活情趣为主。在新秧歌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主要继承和改造的是陕北秧歌中的小场秧歌。

在大场秧歌中,“伞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核心角色,他不仅是扭秧歌的能手,熟悉各种各样舞步嗓音洪亮,善于歌唱,出口成章,而且兼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将表演者、演奏者、场景变换、队形变化融为一体。并且,伴有花伞、彩扇、红绸、红绢、花棒、竹板、黄锣伞、灯笼伞、条帚、擀面杖、龙灯、旱船、竹马、跑驴等道具。队形变化丰富多样,有龙摆尾、卷白菜、二龙吐水等排列方法和“天地牌位”、“皇冠”、“十盏灯”、“八卦攒顶”、“十二莲灯”等对应吉祥顺意的队形。“陕北传统秧歌,十分讲究阴与阳的关系,讲究金、木、水、火、土的相生与相克,讲究天、地、水、火、山、雪、风、泽八挂的排列布阵。”

陕北秧歌乐队一般分为:“唢呐或笙管乐,唢呐是常用和主奏乐器;一般两人为一组,分上手下手,上手吹奏主弦律,下手为加花变奏,十分和谐。主要曲牌为大摆对"大开门"柳青娘"得胜归营等二百多种。唢呐手另有一支长号。打击乐,主要用大鼓、战鼓、小鼓、干鼓、大镲、小镲、水镲、大锣、小锣、圪塔锣等。”以腰部为主的扭秧歌,头和上体大幅度摆动,身体律动与鼓乐调式相匹配。脚下伴随着“十字步”、“三进一退扭步”、“二进二退扭步”等,以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陕北秧歌的唱词语言简短生动,调式较为固定,伞头领唱四句后,其它人反复唱每段的第四句。歌词大致分为祭拜时较为严肃的歌词、沿门子时吉祥祝福的歌词、搭彩梦时比赛竞技的歌词。

篇4:遵劲的陕北秧歌

那天我们会议人员到达延川县,天已黑了,同志们大都饿了,下车后即吃饭休息。第二天,省文联的同志告诉我们,昨天晚上,延川县本是要用秧歌迎接会议人员的,只因为下雨,才改到今天晚上。

天未黑,我看见延川县的街道上,有辆卡车的车厢里站着头顶系着羊肚手巾的汉子——陕北的汉子,他们很是剽悍,黝黑的脸盘,一身白色布衣,上身布衫外边套一件羊皮坎肩,有的还腰束红绸。车下,便有扭秧歌的男女云集了。这时,赶来看秧歌的人也非常多,男女老幼,像过年一样涌向县城唯一的中心广场。我的心情便也激动起来,很想尽快一睹陕北秧歌的风采。

锣鼓骤响,只见延川县贺家村的秧歌队,紧随一辆卡车走进广场。卡车上的人锣鼓伴奏,贺家村秧歌队的男女分成两列,男的手中均打着花伞,伞是镂空的,彩色的,伞边儿流苏垂垂;女的身着一身绿,腰束红绸,出水芙蓉似的窈窈窕窕,两只手里均拿着红绿绸扇。这两支男女秧歌队,就在广场上扭了起来。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扭秧歌的脚步跨得特别大,两手肘上下摆动的幅度极宽。男子手中的花伞,在空中随着身体手臂的晃动上下摇晃,好像要戳了天去,又一个下扎,空中便飞起只只花团。女子们手中的彩色绸扇,如飞蝶翩翩,忽隐忽现。锣鼓的节奏时紧时慢,把个秧歌队调动得欢快热烈。秧歌队先走圆场,接着走成“五角星”,一时又扭成“8”字交叉,不断变化图形花样。跟在秧歌队后边的花棍队,全是青年人,他们手中的花棍是用木棒制作的,较粗,两端系有铃铛。青年们打花棍时,粗粗的木棒在双肩上敲,在两条大腿上边敲,在臂部敲,在两个小腿肚和脚掌上敲。随着花棍的敲击,互打,身体就旋转成一个螺旋,飞出一股风来,铃铛“铃铃”响。那个热烈,那个遒劲,别提让人多高兴了。这时的秧歌花棍,让人感觉不是在扭,而是在舞。秧歌队后面还有骑小毛驴的,赶其他牲灵的,跑旱船的,亦有肩头挑羊皮袄走西口的。其中几位扭者已是花甲之人了,可他们那个认真,那个满足劲,那个一丝不苟,真似大闺女做嫁妆的精心、负责。有一个人吹着口哨在指挥队伍,还有两个汉子跳进广场中心在拖着长腔吼信天游,两人的双臂同抱揽月状。

贺家村的秧歌队走了,延川县教育局的秧歌队又进场了。这支秧歌队,少了农村的土气和粗犷,但多了高雅和迤逦,表演的队形更多更长,相同的是他们的脚步踏着鼓点跨度很大,很有点儿“天地唯我独乐”之气势,带着某种体育运动中的欢畅与争夺。每个人的脚上登着白舞鞋,鞋头红缨飞散,随着那欢快的鼓点,脚下就搅成了一串相连的花朵。教育局的秧歌队大概是以青年教师和学生为主了,男子同样身着白布衣,外罩一件羊皮坎肩,有的则是腰束红绸;女子穿着一身绿或一身红,手中执扇,或是拿着其他物儿,跳得花样翻新而不俗。秧歌队的热烈、欢快,同观众喜悦的心情相合。

陕北的黄土高原,孕育了陕北人的剽悍和无羁,也孕育了这里群众舞蹈(即秧歌)的大度和独特。看了这,又回想关中的锣鼓社火,便觉得关中的社火少了一些什么。

篇5:陕北秧歌剧本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不断增长, 演出市场也在不断的完善, 在经济大潮的刺激下, 商业性演出日益频繁, 导致部分编导创作出发点发生变化, 由“以艺术为出发点”变成“由利益为出发点”导致时下的“商业性”作品过多, 缺乏真正的艺术精品。创作不再来源于生活体验和艺术积累, 更多作品是在利益因素的诱惑下诞生的。同时, 随着西方现代舞的普及, 以现代舞创作手法进行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风格几乎充斥了每一个编导的思想, 他们认为简单的加入现代舞元素, 运用现代舞的手法处理, 就是创新, 就是发展, 而不把目光投向民族舞风格本身的艺术魅力, 那么真正的民族文化精髓将逐渐模糊直到绝迹, 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艺术领域的“侵略”。

二、陕北民间艺术概述

民间舞蹈文化如何继承和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深反思的问题。回顾过去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 也不乏精品出现, 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就是一个经典, 它为什么会成为世纪经典, 为什么能让世人所记住它, 因为它真切、自然、生动的都表现出陕北人民, 憨、逗、大方、阳刚的性格特点, 散发着黄土地的生活气息, 有着浓郁的陕北特色。

陕北独特的地貌特征形成了其独具风情的黄土文化, 造就了陕北人豪放与朴实、粗犷与宽厚并存的独特个性。“陕北的起源被公认为是源于农祭活动, 由于陕北地区气候干燥, 而农耕中最需要的就是水, 祈求下雨成了他们对神的崇拜, 为了答谢神的恩惠, 秧歌就成了主场戏, 民间舞蹈形式便世世代代的流传了下来。”1陕北可以说是歌舞齐鸣啊, 秧歌扭的是奔放、有力, 歌唱的是高亢悠长、雄宏气魄,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陕北有名的“安塞腰鼓”“信天游”。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 具有两千年的历史, 有着深厚的文化氛围和悠久的传统气息, 在一些主要流传地区, 可以说人人都会打鼓, 艺人们表演时身上所缚的鼓和服饰都表现了浓浓的风土文化, 女人的细腻、单纯, 男人的阳刚、顶天立地的感觉浮现在我们眼前。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好比巨浪那样壮观, 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谣传腰鼓在秦汉时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当时战乱年间, 腰鼓就好比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它的用意就相当于抗日战争时的冲锋号, 两军对阵交锋时以击鼓助威, 振奋人心, 取得胜利, 又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 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 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 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 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 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 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并为世界瞩目。信天游千百年来以独特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种特别的体裁, 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其节奏自由, 纯朴大方, 高亢悠长以往, 由于交通不方便, 人们平时的生活物资不得不由驴或马来托运, 干这行的人称作“脚户”“脚夫”“赶脚的”。“脚户”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 为了排除寂寞的孤独, 他自然的就哼起了小曲, 把它可以想象成是对远方情人的一种思念, 作为一种风格个性都很强的山歌品种, “信天游”的基本特征是结构短小简洁, 曲调开阔奔放, 感情炽烈深沉, 具有浓厚的抒咏性。它的词曲仅有上、下两句。唱词上句起兴, 下句点明主题。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 苍凉而宏壮的情感, 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

三、体现陕北特色的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

《一个扭秧歌的人》编导张继刚正是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 因此对这块黄土地有着无尽的眷恋和深切的感情。正是他拥有对“黄土文明”的厚重体验, 才创作出了《一个扭秧歌的人》那样具有传统特色和民间气息的作品, 而在作品中主要用“陕北秧歌”的手法与动作语汇贯穿始终。2但是在中国古往今来, 秧歌不是喜庆婚嫁就是欢庆丰收, 而张继刚最大的突破就是将传统的秧歌动作注入了新的成分, 即运用了专业的舞蹈处理手法, 并塑造了鲜明的舞蹈人物形象从而使传统的秧歌在作品中释放出了新的能量。

从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中我们可以看到, 陕北地区的秧歌是那么的地道, 它有着丰富的舞蹈资源, 只是有待于开发、挖掘、历史的文化就像一坛承酿的酒, 只要微微的了开, 就会散发出一股清香, 它是不可阻挡的, 它是从古到今代代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 所以我们要继承它, 发展它, 它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陕北秧歌就是有着这样的艺术魅力, 需要我们来关注它, 这也是我们民族对历史文化的一种责任、一种民族精神。

结语

“秧歌扭掉了生活的沉重, 扭掉了精神的寂寞”, 这就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 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 他们表现了火辣辣的情怀。3可以说秧歌舞蹈是北方地区, 特别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 是北方汉族民间歌舞发展的结晶, 是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秧歌这个大众的民间艺术, 也可以说是古老的艺术, 它的壮大是民族道德的高尚, 它是不会被外来因素所涂改的, 它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的象征。这就是艺术的神圣, 我们坚信秧歌还可以继续扭下去, 它就像中华民族的魂, 生生不息。

摘要:本文结合当下民间舞蹈艺术受西方现代舞影响所面临的创作环境的变化, 以陕北秧歌中的经典作品《一个扭秧歌的人》为例, 浅谈了陕北秧歌及其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民间艺术,创作源泉,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01.

[2]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01.

[3]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09

篇6:民间体育文化陕北秧歌

关键词:秧歌的起源;特色;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何为“秧歌”?秧歌是从哪儿来?”不少人有了自己的答案。秧歌至少有十种写法儿,如阳歌、央哥、姎哥、扬高、迎阁、羊高、英歌、因歌、莺歌。有人说秧歌起源于南方稻区插秧之歌;有人说它是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的舞蹈;有人说该歌舞兴起于凤阳,该称为“阳歌”;有人说“阳歌”是上古人类对太阳的崇拜;有人说宋人苏东坡创造了秧歌;甚至有人说宋人以“姎哥”为西域歌舞的主角,然后与汉族元宵社火融合,最终形成“秧歌”。以上这些说法都有某种的依据和创意。的确。陕北乡间念作“yáng”的本字到底该是哪个呢?只有找到了这个本字,那么答案便知晓了!

历史悠久的陕北秧歌相传在北宋就盛行,叫作“阳歌”,大概是出于“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在《延安府志》中录有“春闹社,俗名秧歌。” 因此,秧歌是从社日祭祀土地爷活动中发展来的。 当然我们也知道,清李调元的《粤东笔记》中有:“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中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竞作,弥日不绝,是日秧歌”。由此又有人说,秧歌是陕北从南方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陕北秧歌是一种朴素中带着绚丽的艺术,其形式多彩,表演尽兴,红火热闹。

(一)陕北秧歌之豪迈

陕北秧歌主要特点在于“扭”,以腰部为中心,和着锣鼓声大幅度扭动头和双臂,以“十字步”完成了前进、后退、左腾、右跃,人们称之为“扭秧歌”。该简单朴素的舞蹈,整齐的步调,飞舞的彩带,五彩的彩扇,无不洋溢出和谐的气息。

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是陕北秧歌的三种主要角色。伞头是陕北秧歌的领头人,他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只求吉祥之意。伞,寓义着人们能得到庇护,风调雨顺;据说唐人孙思邈用一铁圈撑开老虎的嘴来观察老虎并给予治疗,于是这个铁圈就叫"虎撑"。接着“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的“串铃”,也成为民医的标志,最终成为消灾却病的象征物。在伞头这个角色中,“虎撑”是指挥秧歌队表演的响器,指挥着秧歌队变化队形。领头人“伞头”能即兴编唱新词,当然对传统秧歌唱段也极为熟悉。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高昂地重复唱最后一句。唱段词藻朴素、形式简单,但体现着当地的人文,其情感生动、易懂,观众皆大欢喜,神采飞扬。如今的秧歌舞,跟上了社会前进的步伐,角色有所不同,服饰变成了现代装, 腰系着红绸带,手里撑着花伞。只要舞动起来,是那么的红火,热闹。

(二)陕北秧歌之风格

“大秧歌”和“踢场子”是陕北秧歌的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集体性的歌舞活动,气氛热烈。舞者的情绪欢快,动作矫健,表达了舞者的豪迈、奔放之情。狮子、竹马、跑驴、龙灯、旱船等社火节目与秧歌相伴,规模宏大,气势宏伟。秧歌队形变化丰富多彩,包括“龙摆尾”、“二龙吐水”、“十字梅花”、“卷白菜”等等。“水船”、“霸王鞭”、“高跷”、“跑驴”等属于小场子表演。至于“文场子”、“踢场子、”“武场子”是根据秧歌的动作内容和风格划分的。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双人舞就是人们所喜爱的“踢场子”,参加人总是成双成对的,女舞彩带,男持彩扇。踢场子中具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是需要展示“金钩倒挂”、“白鹤亮翅”、“金鸡独立”、“软腰”、“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龙爪穿云”等高难技巧,其刚健中渗透着柔美,洒脱中涌现着细腻。每当大号节日如春节,城乡都组织排演秧歌,只愿新年好。村邻之间还会组织起各自的秧歌从这个村扭到那个村,相互拜访,比歌赛舞,红红火火。女角叫“包头”,男角叫“挂鼓子”,过去均为男子扮演,如今却不同了。“包头”的动作表现出质朴、活泼的特点,将农村妇女的形象描绘了出来,"挂鼓子"的动作虽然朴拙但爆发着武术的魄力。秧歌表演拥有传统的套路和即兴创造的舞蹈动作,演绎着陕北农村生活的习俗,充满了情趣。技艺精湛的演员李增恒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其“包头”形象俊俏,表演灵巧、洒脱,配有“溜溜旦”的艺名。

(三)陕北秧歌之传承

1940年代初期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红红火火的新秧歌运动,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秧歌、腰鼓,熟知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陕北秧歌升华为规范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是新农民形象的标志。领头人“伞头”改为工农形象持木制镰刀斧头,并创造了崭新的秧歌剧。例如《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兄妹开荒》。其中“胜利腰鼓”扭遍了全国各个角落。大场秧歌《边区好地方》、扇秧歌《南泥湾》等新秧歌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和喜爱。陕北秧歌在解放中国的战争中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和中国必胜的决心。抗日战争胜利后,热闹非凡的秧歌庆祝着祖国的伟大胜利。1950年末民间舞蹈方兴未艾,但是各地的秧歌却五彩斑斓,光彩夺目,让人精神气爽。

陕北秧歌把陕北群众的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断推动着历史文化价值的提高。

我国是极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于2006年5月20日,陕北秧歌得到了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大秧歌资源的调查分析.米脂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米脂大秧歌.米脂县人民政府网站.

[3]米脂谒庙阳歌.米脂信息港.

篇7:陕北秧歌剧本

可行性分析

陕北秧歌进入延安大学体育课堂已经是大势所趋:一方面, 陕北秧歌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锻炼节奏感和协调性, 陶冶情操, 提高体育兴趣;另一方面以延安大学作为依托, 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将其规范和改造是该项目得以发展的最佳途径和动力。这样不但可以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而且还可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1.陕北秧歌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善了教材结构。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竞技体育的认识、兴趣不足, 导致厌学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沉闷。而陕北秧歌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改变过去的单一教材结构体系, 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以及教材体系结构的多元化。

2.陕北秧歌表演形式多样, 具有很高的课程开发价值。陕北秧歌的主要特点是“扭”, 所以也叫“扭秧歌”, 即在锣鼓乐器伴奏下, 以腰部为中心点, 脚下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上下和谐, 步调整齐, 彩绸飞舞, 彩扇翻腾。而且又不受年龄、性别以及场地、人员数量的影响, 可根据需要进行适时调整和设计, 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所以将陕北秧歌纳入到延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中, 对充实教学内容、拓展人才模式、进行课程开发均有很高的价值。

3.陕北秧歌是终身体育的需要, 更是社区体育和全民健身的主要内容。继承和发扬我国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 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可以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起着积极作用。

功能和社会意义

1.有益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陕北秧歌能够增强体质, 促进学习。它是一门艺术, 同时又是一项体育运动, 这种民间艺术舞蹈不同于一般的舞蹈, 它的特点是动作幅度大, 踏着铿锵的锣鼓声, 和着嘹亮的唢呐声, 做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 如果运动幅度不够就失去它自身的美感, 所以陕北秧歌是一种极消耗体力的舞蹈, 参加陕北秧歌能够有效地增强体魄, 达到一般的体育课及普通的运动所不能取代的效果。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陕北秧歌是一个集体项目, 它要求每位参加者必须随着鼓点的节奏一致做动作, 如果有哪位的动作不合乎要求, 就会影响整体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 每一位参与者努力与否, 不仅关系到自己, 还会影响到别人, 影响到集体, 自己集中注意, 就是为了他人, 为了集体。所以通过参加陕北秧歌的训练或表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3.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习兴趣

2006年5月20日, 陕北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秧歌宏大的场面, 激越的鼓声, 磅礴的气势, 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其几千年的历史, 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继承和发扬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 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通过参加或观看陕北秧歌的训练或表演, 能把人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

4.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认识的提高

陕北秧歌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项内容, 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因此, 从事秧歌活动, 不仅是动作技能、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和锻炼, 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深刻认识和学习。

结论

陕北秧歌的地域性的发展, 不利于此项目的传播和推广, 其功能价值的开发与利用也非常有限。在延安大学公体课中开设陕北秧歌, 其一, 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灵活化和个别化, 有利于改善高校体育教材结构体系, 做到教材结构的多元化和乡土化;其二, 可利用高校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进行改选, 使其更具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 从而使其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延安大学开设陕北秧歌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并且对高校体育改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陕北秧歌,延安大学,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梁力生编.秧歌舞速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7.

[2]张晶.少数民族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 (9) :1253.

[3]袁福堂, 王毓华, 樊俊成主编.陕北民俗研究之十[M].西安:华夏文化出版社, 2005.

[4]吕静编.陕北文化研究[M].学林出版社, 2004.

篇8:陕北秧歌剧本

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以陕北民歌为链条,以乡土风情和当代意识为建构,用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风格,演绎了米脂女子青青和绥德后生虎子、石娃、牛娃三人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在很小时候,虎子和青青订下“长大以后我要娶你”的婚誓。时光荏苒,当他们长大以后,虎子被逼离家上了“山寨”,石娃成了远近有名的好石匠,而牛娃成了青青的“亲哥哥”,他们的爱情结局也随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虎子和石娃都想娶青青为妻,约定七月七日太阳落山前为婚限。七月七日,“山寨王”下山娶亲,而“走西口”的石娃也赶回家备好了彩礼,二人为此展开了一场抢亲争斗,唱响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赞歌!

戏剧是一棵古老的参天大树,古老的命题往往有着现实性的答卷。爱是永恒的,从古至今,生生不息。青青对爱情的执着,虎子的豪侠仗义、敢取敢舍,石娃的刚毅不屈、聪明能干,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支撑。中国有九亿农民,社会的和谐和民族精神的弘扬,需要他们来支撑和托举。《米脂婆姨绥德汉》正是这样一群笑对人生、弘扬人性、凸显大爱的人……

篇9:陕北秧歌剧本

《米脂婆姨绥德汉》由白阿莹任编剧、陈薪伊任总导演、赵季平任音乐总监。主力阵容由榆林市民间艺术团承担。该剧是我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 并作为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参评作品向中宣部申报, 曾在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中荣获优秀剧目奖等7项大奖。

这部以歌、舞、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秧歌剧在音乐的展现上可以说是大放异彩, 在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的笔下, 一曲曲动人的陕北信天游时而雄浑壮阔, 时而凄美委婉, 丰满的交响音乐织体与直透心底单线条游走的信天游相互缠绵, 伴随着剧中三位小伙子同姑娘青青之间割舍不断的亲情与爱情的发展, 成为当晚最耀眼的舞台呈现之一。整晚两个小时的演出时间里, 雷鸣般的掌声一次次响起, 观众表示, 这部集信天游、秧歌、剪纸、高跷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大型作品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西部舞台艺术精品。

篇10:浅谈陕北秧歌的动律特点

关键词:陕北秧歌;动律;特点

陕北地处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历史上曾是通往中原的边塞要地和屏障,也是古代众兵交战的沙场和兵家必争之地。同时,这里又是华夏民族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幅员辽阔。陕北秧歌正是诞生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一朵艳丽的民间艺术之花,它有着那山丹丹花一般的风姿,以其粗犷豪放、质朴优美的艺术风格,散发出泥土般的醉人芬芳,使陕北高原成为著名的“秧歌之乡”。

陕北秧歌主要流传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大部分地区,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广场集体性歌舞。它在表现陕北劳动人民的感情特点上突出了一个“扭”字;在抒发陕北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上突出了一个“唱”字;在体现陕北劳动人民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上突出了“场图”的艺术效果。它以其热情奔放的感情、生动活泼的舞蹈、质朴优美的歌唱、丰富多变的场图,在高亢热情的锣鼓和唢呐伴奏下,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特点。

陕北秧歌的基本动律主要是突出了“扭、摆、拐、跳、闪”这五个特征。正是它们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陕北秧歌舞蹈的鲜明动律感和独特韵律性。

[扭]人们常把陕北秧歌的表演叫做“扭秧歌”,这个名称,非常准确地概括和反映了陕北秧歌的舞蹈动律特点和独特风格特点,也准确地抓住了陕北秧歌的基本形象。“扭”,主要是指胯与上身的“扭”,是指秧歌在表演中形成的以胯部为轴心的上下左右有规律的摆动;膝盖随着身体松弛自然地颤和摆。

上身靈活地“扭”,为陕北秧歌增添了很多光彩,散发出陕北秧歌独特的魅力。而膝的“扭”是突出秧歌风格的关键之一,膝盖扭得活则好,扭得死则僵。这可能是由于陕北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陕北地处高原,沟壑纵横,自然条件较差,生活较为艰苦,广大群众从小就得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由于长期身背肩扛负荷过大的重量,必然会影响膝盖的运动,膝盖不可能是僵直的,会出现微蹲的现象,而且随着身体的重量而上下颤动。经常爬山使之形成了一种高抬腿的习惯,一般是先弯后直,用力是在蹬直的时候。这些受劳动生产和自然环境影响形成的生活习惯,不同程度地对陕北秧歌的动律特点产生影响。因此,在扭秧歌时,膝盖要十分松弛,总是在平均节奏中上下起伏,上下屈伸。欲动先屈,重拍在蹬直的时候。

另外以往扭秧歌时全由男性表演,少不得要男扮女装。为了模仿封建社会妇女的神情体态,常常带有扭捏、羞涩和含情脉脉的动作表情。为了更女性化,就要夸大“扭”。有名的老艺人六旦旦,就是男扮女装,他虽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可他真叫把秧歌扭“活”了,把妇女细腻的动作表演得活灵活现。

“扭”可以说是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一大动律特征,几乎所有的汉族舞蹈都少不了“扭”但它们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陕北秧歌是充分利用胯、肩、腰、膝各个部位的有机配合和变化,而形成它灵活多变的“扭”。东北秧歌的“扭”主要是有脚下的“步”而带动的上肢的“扭”,是以腰部为轴心,形成的上下扭、前后扭、划圆扭等等,并在“扭”的当中渗透着一股“艮”劲。胶州秧歌的“扭”主要是由脚下的“拧、碾”而带动整个身体的“扭”,在“扭”的当中形成它特有的“三道弯”体态。

[摆]陕北秧歌在“扭”的基础上又突出了“摆”,从而显示了舞蹈形象的优美和动律变化的韵味。“摆”包括人体肩、胸、臂、手、头等各个部位协调运动的力度和幅度变化。摆动时往往是以腰部的扭动而带动肩、胸以及双臂和双手的摆动,动作一般有大摆、中摆、小摆之分,有上摆、平摆、下摆之别。如榆林北部秧歌双臂皆属大摆状,双手摆动比肩高,形象显得粗犷、舒展。而南部秧歌皆后小摆状,双手多在腹前左右摆动,给人以欢快、活泼之感。

有的艺人为了更好地表现情绪,情不自禁地摆起头来。头的摆动变化更是丰富生动,有的是摇,有的是晃,有的是微微地颤动。这种摇头晃脑极好地体现了陕北人民乐观向上,悠然自得的个性。这种动静相宜、摆中有顿、局部与全局的映衬,使得舞蹈形象更加优美活泼。因此,可以说“摆”是“扭”的延伸和加强,是陕北秧歌塑造形象,表达情绪的一个重要发展。

[拐]“拐”可以说是在“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秧歌中的“走”不是平常人的走,而是在鲜明的节奏中,已经具有舞蹈化和艺术美的“走”。而“拐”又是对“走”的变化发展,是对步伐的点缀。使秧歌更加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拐”是由脚下不发的变化而带动身体的自然拐动,给人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如“三进一退步”就是在向前进行中步履节奏的变化,前三步向前走,最后一步后退,身体本身是向前走的,这是自然随之而向里拐或者转身180度,给人一种懂得变化,增加秧歌的趣味性。花鼓灯的动律中也有“拐”,但它与陕北秧歌中的“拐”却有着很大区别。花鼓灯中的“拐”是由上身的拧、倾而带动脚下溜起来,向后走弧线拐弯。并且是欲动先提,在拐之前就先拧、倾,暗示出它的流动;与陕北秧歌的“拐”形成明显的对比。

[跳]人们表演秧歌时,随着节奏的起伏、情绪的发展,逐渐增加动律变化的力度和幅度,这样又突出了陕北秧歌风格的一个特征~跳。有的是走几步,单腿跳一下,例如“十字步”等一些步伐,走三步一个跳;还有的是双腿跳,那花样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人们情感的自然流露,把秧歌的气氛推向高潮。

[闪]“闪”这一特征,是陕北秧歌突出的一点。当然,在东北秧歌中也有“闪”,但它一般只用在叫鼓的时候,用上身的“闪”来叫鼓示意。而“闪”在陕北秧歌中始终贯穿,从肩的“闪”到后背的“闪”等等,这也是体现民间舞的一个共性特点“逗”。“闪”是陕北秧歌的华彩之处,这一特征与陕北人的性格特点是分不开的。陕北人性格憨厚、感情纯真,而且骨子里渗透着幽默诙谐,这从陕北的语言里都能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所以,在扭秧歌时也会自然地显露出来,表达他们各自的思想感情。

陕北秧歌是有民间祭祀逐步演变为表演活动的,它的雏形是一种边走边唱的形式。当走和唱表达不了各自的思想感情的需要时,人们就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正如《诗经.大序》中说的:“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陕北秧歌的动律风格不单是外在的表现,它也具有丰富的内在思想感情。摆臂晃头、踢腿拐跳、闪身遮羞等等,都是根据其感情发展的需要,甚至许多优美活泼的动作是随着自己的情绪下意识地变现出来的。由于陕北秧歌的舞蹈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才使动律赋予强烈的艺术生命力,达到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这种内在思想感情的影响,使得陕北秧歌的动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也是陕北人民粗犷奔放、乐观向上的个性宣泄,是陕北人民生活的极好写照。

参考文献:

[1] 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 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 刘蓉.陕北秧歌的原始性特征[J].延安大学学报,2007(0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陕北秧歌剧本】相关文章:

陕北秧歌歌词范文05-31

校本教材—陕北秧歌05-07

陕北秧歌兄妹开荒艺术价值论文04-30

高校开展陕北秧歌的可行性探讨09-11

陕北传统05-05

秧歌作文05-04

地秧歌05-10

陕北婚俗范文05-17

陕北民歌04-13

秧歌大赛范文05-17

上一篇:春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经典竞选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