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表面积》教学反思

2024-05-20

《圆柱表面积》教学反思(精选20篇)

篇1:《圆柱表面积》教学反思

我今天执教的内容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重点在于进行推导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始至终贯穿着生本理念,以教学内容问题化为抓手,体现在教学中以学生小组活动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这样的原则,让学生在交流中学,在玩中学中课后,听取了孙主任和王主任的评课,又联系课堂教学,我进行了深刻地反思。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有序

这节课,我以“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和“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核心问题进行教学。整节课,组织学生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汇报和交流。但合作学习小组,每位同学都参与进行学习活动,特别是个别差生,在优秀同学的指导下倾听有进步。还有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加入学习小组,指导和帮助学习小组进行学习。

二、学生操作的缺失

整节课的基础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观察发现讨论交流问题,但由于课前布置的小练习已经做过。缺失了在课堂上操作展示这一块,直接进行讨论,造成个别中等和偏下的学生,没有和实例结合,造成理解思维困难。另外,在教学例3时,可以做一个模型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三、教师指导还需到位

由于这节课,整合学校课题,教学内容问题化,我选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学生,面对学生交流的答案的不确定性,如何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解决,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些事先没有预计到的情况出现时,没有很好的去解决,造成了学生学习当中的疑惑。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作为教师,又应该如何去指导学生展开学习,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篇2:《圆柱表面积》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提升了。过去我仅满足于把学生“教会”,学生始终是被动的接受。课堂上学生厌烦,老师急燥,都苦不堪言。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我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做为我贯穿课堂始终的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不断体验到自己的智力成果带来的乐趣。

二、学生在体验中,更好的理解了数学,不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课前,布置学生做圆柱体,我考虑到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并不难。但要做成一个标准的圆柱体,确实要动一定的脑筋。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其实已经初步感受到圆柱体,由 2 个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围成。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学生在做中,发现圆柱底圆周长与长方形长相等。个别没做成功的孩子,在交流活动中,也能体验到失败的原因。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我也体验到了怎么教数学。

( 1 )只有深入理解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学。

( 2 )立足发展学生的能力,设计课堂教学的策略。

( 3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因考试而教学,教学应以开发学生智能为使命。

篇3:《圆柱表面积》教学反思

在学生理解了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以后, 作为检查复习, 我首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出示三个圆柱体, 并分别告诉条件: (单位:厘米) r=3, d=4, c=6.28, 然后让学生练习求它们的底面积, 并做好记录;在学生发现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后, 仍以上面三个圆柱为主, 从右向左依次给出三个圆柱的高: (单位:厘米) h=7, h=6, h=3, 要求计算出这三个圆柱的侧面积, 同样做好记录;在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以后, 设疑:你会计算这三个圆柱的表面积吗?学生在充分练习铺垫的基础上, 利用计算所得数据, 合理自然地就计算出了三个圆柱的表面积。再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 又很自然进行了“进一法”的教学。使讲练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 学生学得轻松, 练得有趣。在这节课中,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卷也一个圆柱体的管子, 做演示。同学们都能理解, 把侧面打开就成了长方形, 再换个角度, 就能看到底圆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对于表面积的处理, 我先让学生自己找找, 什么是圆柱体的表面积。通过学生在书本中画, 小组讨论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本节课的教学,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积极主动, 课堂上他们动手操作, 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 互相讨论, 合作交流, 终于发现了知识, 领悟了知识, 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自始至终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一是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数学问题,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在教学的环节中, 我创设了“八宝粥罐头”的情景,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 让学生边看边想边说, 复习了圆的面积和圆柱的特征。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难点时, 精心设疑:老师要制作一个圆柱形教具, 请你帮助选择合适的部件 (两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和一些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思维进入了积极的状态:选择哪一个长方形才会与两个圆围成圆柱呢, 促使学生思考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的关系。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氛围中来。第二环节中,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 根据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大胆探索, 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是重视学习主体的创造性。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独立思考, 相互讨论, 辩论澄清的过程, 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本节课中, 首先以现实生活问题引入, 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从实际出发,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对“选择哪一个长方形才会与两个圆围成圆柱呢”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辩论, 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推导出来了。

篇4:《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例与反思

课例:

师: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柱形椰子汁饮料罐。谁能以饮料罐为例,说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生1:圆柱有两个底面,都是圆形,而且一样大。(边说边指出两个底面)

生2: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一边说一边摸了摸饮料罐的侧面)

师:你们能画出这个饮料罐侧面的商标纸的展开图吗?

生:能!

师:请大家量出相关数据,再画出侧面商标纸的展开图。

(生纷纷动手测量、画图)

师:谁来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生1:画的是长方形。

生2:所画长方形长15.7㎝,宽14㎝。

师: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3:因为我量出饮料罐的底面直径是5㎝,它的底面周长就是15.7㎝,也就是所画的长方形的长。而饮料罐的高是14㎝,所以长方形宽就14㎝。

师:你们知道所画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吗?

生齐答:219.8cm2

师:219.8 cm2是饮料罐哪部分的面积?用手摸一摸。

生1:是商标纸的面积。

生2:是饮料罐的侧面积。(用手摸给老师看)

师:现在你们知道圆柱侧面积怎么计算了吗?

(学生相互交流归纳)

生:圆柱侧面积用底面周长乘以高。

师:饮料罐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生:铁皮!

师:你们能算出制造这个饮料罐一共需要多少铁皮吗?

(同桌讨论,计算)

生:我先计算出一个底面的面积,再用刚才算出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得到一共用铁皮259.05 cm2。

师:这就是饮料罐的表面积。如果保留整数是多少?

生1:259 cm2。因为0.05 cm2可以忽略不计。

生2:260 cm2。因为实际制造饮料罐时需要的材料要比计算结果多一些。不信大家看饮料罐的接头。(边讲边指给大家看)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小机灵鬼。这是又一种取进似值的方法,叫“进一法”。请举例说说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进一法”。

…………

师:(出示一个无盖铁皮茶缸)制造这个茶缸要多少铁皮?怎么算?

(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生1:计算时应注意茶缸只有一个底面用了铁皮。

生2:还应该告诉我们一些有用的数据。

师:你们需要哪些数据?

生3:底面直径和高。

师:底面直径10㎝,高12㎝。(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生纷纷动笔计算)

………

师:举例说说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无底、无盖的圆柱形物体?

………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

师: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希望大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自学教材,并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

师:(课外实践)量一量家中水桶或茶叶罐的直径和高,计算需要多少材料,写一篇数学作文。

反思:

一、使用教材要有创造性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材是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教师无权更动。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把教材看成“知识点”的代名词,教学也不在是简单

的“知识移植”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课堂不在限于教科书。所以,教师是课程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学设计时既要深入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不能把教学看作复制与实践教材,而应在课程目标的导向下,因时、因地、因生、因己灵活地处理教材,创生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學习、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案。面对这节课内容,教者没有就教材教教材,而是把这节课内容看成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载体,把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加工成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与体悟的活动。课中所用教具、学具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所选例题都是教者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的经验而设计的,可谓恰到好处。

二、教学内容要有情境性

要保障主体性的学习活动,就得使学生直面应答性的学习情境,这样,学生就会直接地作用于这种应答性情境,解决自己的学习课题。这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型教学情境。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具,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围绕生活情境思考问题,学生在生活需要所生发出的问题中积极主动地探究、讨论、交流、合作,不知不觉的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制作茶缸要多少铁皮、“进一法”的认识都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一课程理念。最后教者安排一篇数学作文,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将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习方式多样性

篇5:《圆柱表面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由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组成,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往往不能顺利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一道题,往往不会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所有必要条件,在给出一些条件的同时,往往隐藏了一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要引导学去”刨“出隐藏着的一些信息,例如一个圆柱体知道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出表面积,要求表面积,关键是求出两个底面积,知道底面周长求底面积,两个量之间的类似点在于都要用到圆周率,知道底面周长,可求出直径或半径,学生的思维症结在于不会联系起来思考,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我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一些效果,但仍有一些人不明白,为此,我认为,应该把圆柱的各个部分再次拆开来,重点在干剖析圆的面积与周长之间的关 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手里拿着手机,浏览一些网页,看看电视上的新闻,打打篮球,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 当我一个人的时候,睡睡懒觉,洗洗衣服,洗洗澡,呆呆地看大山,看看天空… 当我一个人的时候,给远方的母亲打个电话,和朋友在电话上互相调侃,在网上看看朋友、同学的动态… 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能够让自己的心灵插上翅膀,自由的飞翔,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总能收获几许温馨与甜蜜,当我一个人的时候,也许,远方的你,也正在一个人享受着那难得的宁静与幸福。

面积与周长之间的相同点在于,都要用到圆周率和半径去计算,知道周长可求半径,知道半径可求面积,在这里,我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这是我的不足之处。

篇6:《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问题一: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时,算不算接头处重叠的面积。

问题二:计算无盖塑料盒的面积时,算不算里面的面积。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关注的这两个问题源于两个方面:一、虽然在课堂上老师始终注意了表达的科学和严密,在提到实物时不忘加上“圆柱形的”***,但学生对于圆柱形的实物和数学上的圆柱没有概念上的区别。老师到底有没有必要去向学生大谈、特谈两者的区别,我也心里没底;二、我们同时也可以注意到,学生关注的这两个问题都是作业中或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而且学生都是难以把握的,他们因为害怕自己理解错误,所以才会在课堂上提出。而他们之所以害怕自己理解错误,实质是关心分数,可见由于片面的重视分数,以至学生在课堂上淡薄

其它数学问题的思考。

篇7:《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圆柱的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表面积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其重点在于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展开圆柱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到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是实践操作展示得不够。在动手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大部分的学生是联系上节课的经验说出看法,而没有实际操作,我也没有让他们展示推导的过程,加深印象,只是让他们说一说,导致一部分学困生只能听听而已。

二是学生对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不够熟练,所以,在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显得费时费力。

篇8:《圆柱表面积》教学反思

如果把这些错例加以归纳, 属于理解性错误的有4例, 占全班的9.5%, 属于技能性错误的有15例, 占全班的35.7%.究其原因, 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对于计算这个重点缺少有效指导;二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没有仔细地检查验算, 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 在圆柱这部分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指导,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让学生不仅算得对, 更要算得妙、算得巧、算得快.

一、注重方法指导, 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在学习圆柱相关知识时, 在计算方面的困难, 主要是知识点较多, 容易混淆, 圆周率又参与计算, 使计算难度加大, 准确率明显降低.教师在教学时, 不仅要指导学生探究新知识, 同时要指导学生灵活地进行计算.

1. 有序计算

圆柱表面积计算涉及圆柱底面积的计算、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教学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计算, 特别在初学阶段.例如, 在解答“一个圆柱形薯片盒, 底面直径6厘米, 高2分米, 做这样一个薯片盒需要多少硬纸板?”时, 应引导学生先算底面积, 再算侧面积, 最后算表面积:

底面积:6÷2=3 (厘米) .3.14×32=28.26 (平方厘米) .

侧面积:2分米=20厘米.

3.14×6×20=376.8 (平方厘米) .

表面积:28.26×2+376.8=433.32 (平方厘米) .

学生这样计算, 思路比较清晰, 列式不容易出错, 降低了计算难度, 同时也便于学生检查与验算.

2. π参与计算

学生在计算圆柱的相关题目时, 圆周率参与了计算, 让计算的难度加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计算时, 灵活对待圆周率, 可以把π带入计算的过程中, 使计算尽可能的简便.还以上题为例, 教师也可以这样加以指导:

底面积:6÷2=3 (厘米) .

π×32=9π (平方厘米) .

侧面积:2分米=20厘米.

π×6×20=120π (平方厘米) .

表面积:9π×2+120π=138π≈433.32 (平方厘米) .

这样, 原来3.14多次参与计算, 现在变为一次参与计算, 使计算难度大为降低, 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也随之大幅提高.

二、适当对比体验, 培养良好习惯

圆柱是六年级下学期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 发展空间观念, 而且要充分利用这部分载体,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审题的习惯.这部分所学的内容主要是圆柱的特征, 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 圆锥的体积.但在题目的呈现时, 千变万化, 千差万别,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读题, 理解题目意思:要看清题目中的形体是圆柱还是圆锥;题目中单位名称是否统一, 是否要进行单位互化;题目中知道的是底面半径, 还是直径, 还是周长;题目要求的是底面积, 还是侧面积, 还是表面积, 还是体积……这些都要求学生认真研读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圈点法、画关键词句等方法, 帮助理解题意.

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解答有关圆柱应用的题目时, 往往不是两三步就可以完成的, 有时还需要很多步.为了保证准确的结果, 学生必须要认真检查验算.要通过具体的实例, 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 做一步查一步, 不仅要检查计算是否准确, 及时验算, 还需要检查数据、运算符号是否搬错.当然, 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意志薄弱, 不能自觉坚持检查与验算.因此, 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检查、验算的方法, 监督他们养成检查的习惯外, 要让学生对比体验检查与不检查、验算与不验算的不同结果.

认真打草稿的习惯.小学生在做题目时, 不喜爱打草稿, 他们或者想当然的口算, 或者在书上、桌子上、手上等地方写一两个竖式, 有的依赖计算器.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而有关圆柱的计算, 大都计算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先准备好草稿本 (不是一两张纸) , 同时让学生体验有无草稿本前后计算情况, 帮助学生主动养成准备草稿本, 认真打草稿的习惯.

三、选择合适素材, 激发计算兴趣

圆柱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而且很多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密切相关.教师在选择素材时, 既要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的物品, 又要注意呈现恰当的数量, 尽可能便于学生的计算, 不能让学生望数兴叹, 望数而畏.这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小学第十二册教材选择的有关圆柱的素材就很便于学生的计算.

正确对待学生使用计算器.《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学生在学习圆柱相关知识, 进行一些复杂计算时, 可以使用计算器.但要杜绝学生动笔就用计算器的现象.过多使用计算器, 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长期下去, 学生一些简单的计算, 不用说三位数乘两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就连一些基本的口算学生都难以迅速准确地算出, 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更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另一方面, 过多便用计算器, 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不利于学生形成一丝不苟、踏实认真的作风, 也不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因此, 教师在选择素材, 编选题目时, 应尽可能选取一些便于学生计算的题目, 不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为了能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 如2×3.14=6.28, 3×3.14=9.42, 4×3.14=12.56, 5×3.14=15.7, 6×3.14=18.84, 7×3.14=21.92, 8×3.14=25.12, 9×3.14=25.26, 12×3.14=37.68, 16×3.14=50.24等.学生熟记后, 大部分计算都能迅速口算出结果, 提高了计算速度, 降低了畏难情绪, 减少了抵触心理, 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篇9:小议《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策略

关键词:打好基础;动手实践;精讲精练

《圆柱的表面积》是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圆柱体是在学生已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立体图形,相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圆柱体仅有三个面,计算量减少了许多,但由于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所以在计算时需要通过转化的思想将复杂的知识化难为易。而在实际教学中,有好多教师不深入钻研教材,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往往弄巧成拙,甚至误导学生,致使深陷泥潭,不能自拔。笔者从教二十余年,长期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下面就《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策略谈几点看法。

一、打好基础是关键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一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时,如果学生不知道它们有几个面,每个面各是什么图形,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那教师再如何引导,学生也无从下手。《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第一课时安排的就是对圆柱特点的认识和侧面展开的理解,教材中内容很少,甚至可以说是少得可怜,只是几个概念,如什么叫圆柱的底面、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等,而对于侧面展开也只是了了几笔,简简单单地提了一下,仅此而已。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照本宣科”,那这一课时的内容未免有点儿太少了,教学时间最多不过10分钟便可结束。大多教师认为,教材上内容安排得少,那教学时大可不必讲得太多,只要让学生了解便可,其实不然,特别是对圆柱表面积概念的理解,若不清楚圆柱体共有几个面、哪几个面、几个怎样的面、各个面之间有无关系等这些知识,那学生是很难进行相关运算的。所以,在教学中,对圆柱特点的认识和侧面的理解,一定要深入透彻,只有如此,才能为后面的表面积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动手实践是重点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时候仅凭简单的说教是很难做到的,而对于抽象思维尚未成熟的小学生那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对图形的认识、空间观念的理解,就更要借助于外界具体事物了。笔者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课前要求每个学生亲手制作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柱,其具体的制作方法也不会告诉给学生,上课后要求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换自己制作的圆柱,然后给别人评一评做得怎么样。通过检查,确认做得圆柱都非常规格时,笔者是这样做的:

案例一: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小组任务: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哪些面的面积?

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它三个面的面积,即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知道它的三个面中,两个底面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圆,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在学生完全理解圆柱表面积概念的基础之上,再深入探讨其表面积的具体计算方法。

案例二: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小组任务:拿出准备好的小剪刀,沿着高将圆柱体剪开,议一议,剪开后的圆柱体的表面积分别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

好多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的,通过制作圆柱,再到剪开圆柱,这并不是徒劳无功。就如同修车师傅学习修车一样,给你一辆车你会拆还要会装,装了再拆,这就是学习修车的基本功,在这一过程中会学到好多本领。教学中,通过制作,知道要做一个圆柱体需要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形纸片和一张长方形的纸,从而加深学生对圆柱特点的认识,即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底面和一个侧面。通过剪开,知道圆柱的侧面虽然是一个曲面,但沿着高剪开后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让学生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后的形状。剪开后,再尝试沿着剪开的高还原,再展开,再还原,多次重复同样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知道圆柱的高展开后就是长方形的宽,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就是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长方形,所以圆柱的侧面面积就等于底面周长乘高,在此基础上,再让小组学生测量底面圆的周长和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长,通过对比,用数字证明这一实事。

笔者始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说得多,往往不如做得多,一节课,如果就教师一人站在那里说个没完没了而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那这样的课堂可以说没有一点儿效率。

三、精讲精练是手段

篇10: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让优秀学生不断出现,并且加快发展。让后进生也能跟上,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个人发展的较高水平。在这个学期,我也一直注重这方面的.引导,所以在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有许多同学不知道该如何推导公式,针对这种情况,我尊重学生的差异,采取分层要求:a、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的同学,马上开动脑筋想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行,怎么转化。b、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的同学呢?我又有另外的要求:你们看能不能再结合实验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在这样分层要求的情况下,每个学生的研究目标都很明确。每个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现,这样就促使小组交流活动有效进行。

篇11:《圆柱的表面积》 课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一开始,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圆柱的特征,而是让他们自己观察、触摸,感受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实践,操作,将自制的圆柱体模型展开,让学生明白圆柱体的表面积就是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通过观察,学生明白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的面积。接着小组合作探讨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里让我惊讶的是,有一个孩子一边演示一边总结,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可以做圆柱体的底面周长。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最后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思路清晰,算理透彻,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可以说,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也不是自己推导出现成的结论让孩子们去识记,去背诵,而是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由于学生经历了不断的“再创造”的过程,积极主动的从事数学思考、建构数学知识,所以整堂课的学习气氛和教学效果取得了双丰收,这样,孩子们怎能对数学不动心呢?

篇12:《圆柱的表面积》课堂教学反思

14、再除以2,就得不到整数,给学生的计算带来麻烦,是自己备课不精细,考虑不全面造成的,需要修改,改成18。84厘米。

2、在讲完例四后,安排的练习中,本来设计一组三个练习题,一个像例四,要求表面积但只需求一个底面与侧面积之和;一个是求表面积,但是需要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之和;另一个是求烟囱的面积——即只需求侧面积。是让学生明白,解决实际问题时,虽说要求圆柱的表面积,但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死套公式。

3、课堂总结时,应放给学生自己总结本节的的学习收获,不要老师代劳。

篇13:《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一、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

上课之初,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和圆柱形水杯的容积,开门见山地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把“知识绣球”抛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妙方。他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圆柱体积的算法可能与长方体体积的算法有关。于是,我顺水推舟,让他们回忆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便于学生猜想,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萌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愿望。

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探索新知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虽然学校条件有限,没有现成的学具可供学生实践操作,但是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利用课前准备的一个大萝卜和一把小刀作为学生道具。在推导时,我先选出两名同学轮流上前演示,把圆柱形教具的底面平分成16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照课本上的图拼起来,圆柱体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其他同学用提前准备好的圆柱形萝卜,完成切拼活动。接着,引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相当于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课件演示,巩固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观看课件: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不仅对这个切拼过程一目了然,同时又加深理解了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和方法。

四、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解题的灵活性,我在设计练习时多花了些心思去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于是采用了分层练习策略。

小结时,提醒学生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做到面面俱到,逐层深入。同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审题,注意单位统一。

篇14: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一共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底面是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形;中间是圆柱的侧面,我沿着一条高把侧面剪开,就得到一个长方形。

沿高剪开侧面,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求侧面积,其实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我测量到了圆柱的半径是4厘米,高是6厘米,所以:

底面积=4×4×3,14=50.24(平方厘米);

底面周长=4×2×3.14=25.12(厘米);

侧面积=25.12×6=150.72(平方厘米);

表面积=50.24×2+150.72=251.2(平方厘米)。

我和你的算法有些不一样。我先量出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6厘米,然后这样算:

侧面积=25.12×6=150.72(平方厘米);

底面半径=25.12-3.14.2=4(厘米);

底面积=4×4×3.14=50.24(平方厘米);

表面积50.24×2+150.72=251.2(平方厘米)。

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必须知道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有时条件中会给出底面周长,利用底面周长也可以求出底面半径,一样可以计算表面积,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哦。

试一试:用铁皮做一根8米长通风管,管的直径是20厘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铁皮?(接口处忽略不计)

先认真读题,想清楚该算哪些面,注意哦,通风管没有底也没有顶,再仔细看看长度单位。

篇15:《圆柱侧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复习了π的1至9倍。第二让学生回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第三回忆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及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第四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第五复习圆柱的特征。

通过以上复习铺垫后,引导学生,目前你对圆柱那个面的面积的计算有困难呢?导出新课课题

接下来我以表格的方式出示学生操作后应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有目标的观察,分析,思考,交流,由于前测知识的铺垫,学生交流的困难不大。

在汇报环节,孩子们出现了畏惧心理,都知道了,但就是不敢主动发言,于是我就点名,上来回报的孩子,口颤心惊,一张嘴就会出错。完全没了平时的积极和勇气。为了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我在这个时段放慢了步子,给更多的孩子一个交流和表现的机会,同时通过反复的汇报,让那些学困生能跟上来。

公式顺利推到出来,孩子们对计算公式的理解比较透彻,所以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方法不会的较少,但计算能力和速度都有待加强。同时在计算过程中,我通过展台展示孩子们的作业,一方面加强书写训练,同时对做题时普遍存在的不带单位或者错带单位的现象给予及时的纠正。

由汇报环节用时有力较大,在侧面积总结环节没能为孩子们及时总结直柱体的侧面积公式总体的公式。但是令我兴奋的是孩子们知道这节课是自己通过实践操作,发现的结果。而且也知道自己之所以不能积极发言是自己胆怯。

其实我知道我们班的孩子就是过分的自卑,我想通过一些方式让他们意识到,这种自卑,不敢言语的结果是没有价值,只会会让自己更加没有底气。

总之通过今天的作业,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书写认真。但学困生也只是生搬硬套。

篇16:《圆柱表面积》教学反思

1、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的有效方法。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就创 设了饮料罐情景,你想学什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愿望。第二环节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根据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大胆探索,培 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2、重视学习主体的创造性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独立思 考,相互讨论,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本节课中,首先以现实生活问题引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 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推导出来了。

3、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篇17:圆柱的侧面积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学生探究的热情很高,学得非常积极主动,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个体的数学“现实”,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探究精神,锻炼了思维能力。当教师以为可以总结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却有学生提出了疑问,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并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或者硬加要求、横加指责,而是巧妙地抓住这个意外生成的资源,把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了互相沟通、互相补充,引发了群体思维碰撞,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篇18:《圆柱表面积》教学反思

然而, 真正能够吸引学生, 吸引听课者的课, 不是这种千篇一律的常规课, 而是大胆创新教材设计的新型课。这次听到张老师执教六年级二班圆柱的表面积, 真是一次值得学习的课。她改变了以往上这堂课的惯例, 保留了传统的结构复习, 推导侧面积的公式以外, 更大的亮点是要求孩子们认真分析不同已知条件下怎样求侧面积, 以达到对公式深层次的运用和理解。全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完成, 再全班交流, 每个学生都能对知识点深入掌握。

让学生发现已知条件环节,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设计, 和试讲班级对比起来, 第二轮上课时的班级孩子发散思维更好一些, 孩子们都能发现已知半径和高, 已知直径和高,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 在第二次上课的班级中, 孩子们甚至在想已知面积和高, 已知体积和高, 介于要运用开根运算, 张老师很好的肯定了学生, 并且告诉他们这种方法要到中学是才能完成, 孩子个个喜悦, 觉得自己很棒。

面对这一现实, 我认为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很有必要。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 各级学校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资源, 是诸多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教材具有权威性、统一性和不可代替性。但是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 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 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全部要教, 教的不一定要求全会, 会的并不一定全考。”这充分说明了教材的弹性和张力, 给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留出了空间。“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 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需要, 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

课题确立后, 以理论指导实践, 对“死”教材大胆地“活”用, 根据每一章的内容和每一班、每一位学生的实际, 大胆的处理教材。首先是删减。教材中有些内容是学生无法当堂完成的任务, 我们可以大胆地将其删减。把一些对于学生来说都太难, 太繁杂的内容可把它大胆地删去, 可把它放在课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下节课再交流最合适。其次是增扩。教材中有些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如果教材中的活动难度过高时, 可以设计几个相关联的复习活动, 以降低活动的难度, 让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如果教材中的活动难度过低, 因缺乏挑战性而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这时可为学生设计有一定梯度的活动, 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发散学生的思维。第三是调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调整课时安排。根据教材编排, 一般一节课一个小课题。

我校张老师执教的本节课以学生为本, 安排好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复习, 动手探索侧面积公式, 完成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完成了化曲为直的转化, 孩子们自己悟出了侧面积的公式推导, 然后是对公式的理解运用上画了很多时间。如此创新使用教材, 打破常规课, 既可以激发学生活力, 又可以激发听课老师们的思考。

篇19:《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一、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

上课之初,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和圆柱形水杯的容积,开门见山地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把“知识绣球”抛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妙方。他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圆柱体积的算法可能与长方体体积的算法有关。于是,我顺水推舟,让他们回忆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便于学生猜想,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萌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愿望。

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探索新知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虽然学校条件有限,没有现成的学具可供学生实践操作,但是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利用课前准备的一个大萝卜和一把小刀作为学生道具。在推导时,我先选出两名同学轮流上前演示,把圆柱形教具的底面平分成16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照课本上的图拼起来,圆柱体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其他同学用提前准备好的圆柱形萝卜,完成切拼活动。接着,引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相当于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课件演示,巩固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观看课件: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不仅对这个切拼过程一目了然,同时又加深理解了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和方法。

四、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解题的灵活性,我在设计练习时多花了些心思去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于是采用了分层练习策略。

小结时,提醒学生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做到面面俱到,逐层深入。同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审题,注意单位统一。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取的知识层次化、系统化,而且提高了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灵活选择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篇20:圆柱的侧面积教学反思

一、创设问题的情景

在新授时我打破以前拿出一个圆柱放在桌上直接进行侧面积公式推导模式,而是提供给学生两个空心纸圆柱,一个矮胖型,一个瘦高型,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谁的侧面积大一些”。学生们看到两个圆柱表现得非常积极,兴趣十分浓厚,思维也很活跃。有的说:“我认为矮胖型侧面积较大。”我就追问他为什么?他说:“矮胖型圆柱比较粗,我认为圆柱侧面积与它的粗细程度有关。”有的说:“我认为瘦高型的圆柱侧面积较大。”我也追问他为什么?他说:“瘦高型圆柱比较高,我认为圆柱侧面积与他的高低有关。”当然还有一部分认为它们的侧面积相等或无法判断的,因为他们认为圆柱的侧面积与圆柱的粗细和高低都有关系,甚至还把小的那个圆柱放在大圆柱内,再把大圆柱底面捏起来让我看。对子上面的回答我都没有给予直接肯定或否定,关键是我认为通过学生们对两个圆柱的观察都已认识到了非常重要的两点,即圆柱侧面积大小与圆柱粗细和高低有关。通过这样创设情景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而不是像以前对照公式直接去讲解。与此同时我再设一疑,这两个圆柱到底谁的侧面积大,你们能否通过动手来证明呢?

二、动手操作,实践领悟

在允许学生想一切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时,学生们再一次表现了良好的学习兴趣,个个动手动脑,有的沿高直往下剪,把圆柱侧面剪开得到了一个长方形的展开图;有的斜着剪下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剪成各种不规则图形;还有的剪成若干个三角形,梯形等等,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差异性。也使学生一下子明白其实求圆柱的侧面积完全可以转化为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既然圆柱的侧面积可以转化成这么多以前学过的图形,那你们觉得把它转化成哪一种来求更为合理呢?

三、讨论交流,合作探索

因为任何知识获得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联系。在学生自己发现圆柱侧面积可以转化成何种图形来求最简单、合理。而且对于一些不能剪开的圆柱,如铁圆柱、石圆柱、玻璃圆柱……,也发现了他们的底面积即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即长方形的宽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圆柱侧面积只要用圆柱底面周长乘以高。通过这样的讨论交流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掌握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更进一步认识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与圆柱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思维也从具体形象走向抽象概括。

四、实践应用,发展能力

在学生自主发现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后,我马上给出题目:一个圆柱底面直径0。3米,高2米,求它的侧面积?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侧面积会求了又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呢?独立解决,一个圆柱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最后我还启发学生思考:学了这个公式,你能用它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圆柱侧面包装纸的用料问题,只需求一具侧面;如制造一种圆柱形无盖茶杯或水桶的表面积,只需计算一个底面加一个侧面;再如圆柱形汽油桶表面积,就要求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这样就拉近了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上一篇:中考英语被动语态专项练习题下一篇:一年级上数学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