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的表面积练习

2024-04-21

圆柱体的表面积练习(通用14篇)

篇1:圆柱体的表面积练习

欢迎登录《100测评网》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基础练习:①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4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②一个圆柱形无盖水桶,高5分米,侧面积是50.24平方分米,这只水桶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③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5分米,高也是5分米,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④把一根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10分米的圆柱形木材,沿着直径对半锯开,每块木材的表面积是多少?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

⑤一个圆柱体木料,如果把高减少2分米,表面积就减少9.42平方分米,求减少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⑥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是10厘米,将一个物体放入容器内,水面上升1.5厘米,求这个物体的体积?

⑦有铁皮30平方米,最多能做底面直径和高都是3分米的无盖水桶多少个?

⑧有一根长1米的圆柱形钢材,把它截成4段都是圆柱形钢材,表面积增加56.52平方分米,已知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原来这根钢材重多少千克?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

适用版本:

人教版,苏教版, 鲁教版,北京版,语文A版,语文S版,冀教版,沪教版,北大师大版,人教版新

版,外研版,新起点,牛津译林,华师大版,湘教版,新目标,苏科版,粤沪版,北京版,岳麓版 适用学科: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适用年级: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中考,高考,小升初

适用领域及关键字:

100ceping,51ceping,52ceping,ceping,xuexi,zxxx,zxjy,zk,gk,xiti,教学,教学研究,在线教学,在线学习,学习,测评,测评网,学业测评, 学业测评网,在线测评, 在线测评网,测试,在线测试,教育,在线教育,中考,高考,中小学,中小学学习,中小学在线学习,试题,在线试题,练习,在线练习,在线练习,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小升初复习,中考复习,高考复习,教案,学习资料,辅导资料,课外辅导资料,在线辅导资料,作文,作文辅导,文档,教学文档,真题,试卷,在线试卷,答案,解析,课题,复习资料,复习专题,专项练习,学习网,在线学习网,学科网,在线学科网,在线题库,试题库,测评卷,小学学习资料,中考学习资料,单元测试,单元复习,单元试卷,考点,模拟试题,模拟试卷,期末考试,期末试卷,期中考试,期中试卷

=============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

篇2:圆柱体的表面积练习

2、一个圆柱形,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为62.8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某宾馆大堂有6根圆柱形大柱,高10米,大柱周长25.12分米,要全部涂上油漆,如果按每平方米的油漆费为80元计算,需用多少钱?

4、一根长2米,底面积半径是4厘米的圆柱形木段,把它据成同样长的4根圆柱形的木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5、一支没有橡皮头的圆柱形铅笔长20厘米,底面半径0.5厘米。这支铅笔有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6、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接口处不计,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7、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它的横截面半径是0.5米,长是2米,它滚一周能压过多大的路面?如果它滚100周,压过的路面又有多大?

8、一个盛奶粉的圆柱形铁罐,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1.3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罐至少需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接口处不计,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9、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米,底面半径是4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10、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是0.4米,高是0.8米,要在水桶里、外两面都漆防锈漆,油漆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1、一个圆柱形蓄水池,直径是10米,深2米。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在池的一周及池底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12、做十节长2米,直径8厘米的圆柱形铁皮烟囱,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13、压路机的滚筒式圆柱体,它的长是2米,滚筒横截面的半径是0.6米。如果每分钟转动5周,每分钟可以压路多少平方米?

14、大厅里有10根圆柱,圆柱底面直径1米,高8米。在这些圆柱的表面涂油漆,平均每平方米用油漆0.8千克,共需油漆多少千克?

15、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16、把两个底面直径都是4厘米,长都是3分米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成一个大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撑的圆柱形刚才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小圆柱形钢材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多少?

17、将高都是1米,底面半径分别是1.5米、1米和0.5米的三个圆柱组成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8、把3个高相等、底面半径都是10厘米的圆柱形盒子叠放在一起。拿走1咯盒子,表面积就要减少314平方厘米。每个盒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9)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3米,直径1.2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0)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6.2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1)、用一张长2.5米,宽1.5米的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烟筒,这个烟筒的侧面积是多少?(接口处忽略不计)

(22)、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径30厘米,做这个水桶大约需用多少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篇3:《圆柱的表面积》观课

学生“三疑”能力培养情况。在质疑阶段, 开课质疑, 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就提出了本课的核心问题。探疑阶段, 学生通过独探、合探、汇报, 完整呈现问题 (核心问题) 解决的过程, 说明探疑能力的培养也很到位。在解疑阶段, 学生自主解疑, 自己出题, 避免了教师出题学生被动的完成任务, 学生有被尊重的感觉, 解疑积极性高, 既锻炼了学生的出题能力, 又加深了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在本节课中, 有两个地方包含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思考, 一个是通过实践操作与数学思考相结合培养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 而实践操作是学生探索图形知识,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方法, 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说明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怎样的图形, 并呈现了通过沿高剪开后侧面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实践操作方法。另一个是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教师抛了一个问题, 侧面积有什么用?我们看到学生的答案也的精彩纷呈的, 既拓展的学生的思维又体会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篇4: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一共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底面是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形;中间是圆柱的侧面,我沿着一条高把侧面剪开,就得到一个长方形。

沿高剪开侧面,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求侧面积,其实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我测量到了圆柱的半径是4厘米,高是6厘米,所以:

底面积=4×4×3,14=50.24(平方厘米);

底面周长=4×2×3.14=25.12(厘米);

侧面积=25.12×6=150.72(平方厘米);

表面积=50.24×2+150.72=251.2(平方厘米)。

我和你的算法有些不一样。我先量出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6厘米,然后这样算:

侧面积=25.12×6=150.72(平方厘米);

底面半径=25.12-3.14.2=4(厘米);

底面积=4×4×3.14=50.24(平方厘米);

表面积50.24×2+150.72=251.2(平方厘米)。

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必须知道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有时条件中会给出底面周长,利用底面周长也可以求出底面半径,一样可以计算表面积,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哦。

试一试:用铁皮做一根8米长通风管,管的直径是20厘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铁皮?(接口处忽略不计)

先认真读题,想清楚该算哪些面,注意哦,通风管没有底也没有顶,再仔细看看长度单位。

篇5: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的练习题

(1)用一张长2.5米,宽1.5米的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烟筒,这个烟筒的侧面积是多少?(接口处忽略不计)

(2)一个圆柱形无盖的水桶,底面的直径是60厘米,高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3)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在池内周围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圆柱形铁皮盒,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5分米,在这个盒子的侧面帖上商标纸,需多少平方米的纸?

(5)一个压路机的滚筒横截面的`直径是1米,长是1.8米,转一周能压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分钟转8周,半小时能压路多少平方米?

(6)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37.68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7)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米,底面半径是4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8)一个圆柱高9分米,侧面积226.08平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9)一个圆柱形,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为62.8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做5节底面直径是2分米,长8分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篇6:圆柱体的表面积练习

课标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练习二余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练习二第14题: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第②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但在求底面积时,要先应用C÷π÷2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二第13题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2)学生独立完成第13题: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指名板演。

2、练习二第7题

(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9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习二第16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集体评讲,让学生理解计算“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5、练习二第19题

(1)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3)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近似数。

三、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8、10、15、17、18及20题完成在作业本上。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3)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P19-20页例

5、例6及补充例题,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4题。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 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V=πr2h)

4、教学例6(1)出示例5,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5、比较一下补充例题、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1页练习三的第1题.

2、练习三的第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3、4题。板书: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或V=πr2h 例6: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圆柱的体积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复习

1、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2、复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6题,并指名板演。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三第7题。

学生思考:要求粮囤所能装的玉米的重量,需先知道什么?然后独立完成。

2、练习三第5题。

(1)指导学生变换公式:因为V=Sh,所以h=V÷S。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2)学生选择喜爱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目。

3、练习三第8题。

(1)学生读题后,指名说说对题意的理解:求减少的土方石就是求月亮门所占的空间,而月亮门所占的空间是一个底面直径为2米,高为0.25米的圆柱。(2)在充分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9、10题

(1)学生独立审题,完成9、10两题。(2)评讲第9题:要怎样才能判断出800ml的果汁够倒三杯吗?必须先求出什么?怎么求?(需先求出圆柱形玻璃杯的容积,用公式V=Sh)

(3)指名说说解答第10题的思路:根据两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这一条件,先求出其中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利用这个底面积再求出另一个圆柱的体积。

三、布置作业

篇7:圆柱体的表面积练习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较系统的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圆柱的特征与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与价值目标: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互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体积、容积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以练促忆、以练促深、以练促伸。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茶叶罐1个

教学过程:

出示实物圆柱茶叶罐谈话导入。

与学生交流谈话:先让个别学生自我介绍自己的兴趣,接着问学生想知道老师的兴趣吗?老师的兴趣之一是喝茶(出示茶叶罐),喝茶能有益于健康。

举起茶叶罐问:我们学过圆柱哪些知识?(让学生汇报后出示课题:  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练习课)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将学生带入一种与学习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

一、以练促忆

1、做这个茶叶罐要用多少硬纸板?②能装多少茶叶?③这两个问题分别是求圆柱的什么?怎样计算?

2、填一填

①圆柱的表面有(     )个面,它的底面是 (    )面,有(   )个,侧面是( )面,有(   )个。

②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后有可能得到( )形或( )形。

③圆柱的体积跟它的(         )有关,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为(       )。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有关知识作了回顾,为后面进行各种应用性练习打下基础。

二、以练促深

1、填一填(课件出示)

①往大堂的柱子涂油漆,求涂漆部分的面积,就是求(   )

②求圆柱形鱼池最多能装多少升水,就是求(   )

③做一个圆柱形笔筒所需要的塑料。就是求(   )

④求一段圆柱形钢条有多少立方米,就是求它的(   )

⑤求压机路滚筒滚一周压路的面积,就是求滚筒的(  )

2、选择题:

①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不可能得到下面的图形是(     )。

A、             B、                C、              D、

②一个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后,(   )

A 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             B 表面积变大,体积不变;

C 表面积变大,体积变大。

如下图:长方形的铁片与(   )搭配起来能做成圆柱(单位厘米)。

A、       B、      C 、         D、

④一个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高是底面半径的(     )倍。

A  2      B  2π        C  6.28

【设计意图】:通过把一些概念,表面又相似的、学生容易彼此混淆的所产生的错误进行练习,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

3、出示创设情境中的茶叶罐。

师问:在这个茶叶罐的四周贴一圈商标纸,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要求它能装多少茶叶呢?(学生回答后指名量出底面直径和高)

课件出示:1) 在这个茶叶罐的四周贴一圈商标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皮?(结果保留π)

2) 这个茶叶罐能盛放多少立方厘米的茶叶?(π取3)

【设计意图】:营造实物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用塑料绳捆扎一个圆柱形的蛋糕盒(如下图),打结处正好是底面圆心,打结用去绳长10厘米。扎这个盒子至少用去塑料绳多少厘米?

【设计意图】:数学的练习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让学生灵活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圆柱的实际问题

三、以练促伸

两块同样的铁皮,长3米,宽1.8米,小王以长为高、小张以宽为高分别做成两个圆柱形,加上底,就做成了两个不同的油桶,请问两个油桶装油一样多吗?如果不一样,哪个油桶装油多一些?(π取3)

【设计意图】:通过对侧面积相同的两个圆柱形油桶容积大小的比较,在避免学生形成不良思维定势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五、自我评价

六、作业布置

1、把一张长16cm、宽8cm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纸筒,这个圆柱形纸筒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做一个圆柱形金鱼缸,底面半径是3dm、高5dm.。

①做这个金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得数保留整数)

②这个鱼缸能装水多少千克?(1L水重1kg)

★ 比例尺(六年级)(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人教版

★ 折线统计图(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档案:圆柱的体积

★ 圆柱的体积课件

★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 匆匆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 百分数应用题(二)(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 圆柱的体积ppt课件

篇8:圆柱体的表面积练习

在学生理解了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以后, 作为检查复习, 我首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出示三个圆柱体, 并分别告诉条件: (单位:厘米) r=3, d=4, c=6.28, 然后让学生练习求它们的底面积, 并做好记录;在学生发现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后, 仍以上面三个圆柱为主, 从右向左依次给出三个圆柱的高: (单位:厘米) h=7, h=6, h=3, 要求计算出这三个圆柱的侧面积, 同样做好记录;在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以后, 设疑:你会计算这三个圆柱的表面积吗?学生在充分练习铺垫的基础上, 利用计算所得数据, 合理自然地就计算出了三个圆柱的表面积。再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 又很自然进行了“进一法”的教学。使讲练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 学生学得轻松, 练得有趣。在这节课中,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卷也一个圆柱体的管子, 做演示。同学们都能理解, 把侧面打开就成了长方形, 再换个角度, 就能看到底圆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对于表面积的处理, 我先让学生自己找找, 什么是圆柱体的表面积。通过学生在书本中画, 小组讨论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本节课的教学,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积极主动, 课堂上他们动手操作, 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 互相讨论, 合作交流, 终于发现了知识, 领悟了知识, 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自始至终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一是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数学问题,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在教学的环节中, 我创设了“八宝粥罐头”的情景,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 让学生边看边想边说, 复习了圆的面积和圆柱的特征。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难点时, 精心设疑:老师要制作一个圆柱形教具, 请你帮助选择合适的部件 (两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和一些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思维进入了积极的状态:选择哪一个长方形才会与两个圆围成圆柱呢, 促使学生思考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的关系。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氛围中来。第二环节中,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 根据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大胆探索, 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是重视学习主体的创造性。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独立思考, 相互讨论, 辩论澄清的过程, 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本节课中, 首先以现实生活问题引入, 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从实际出发,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对“选择哪一个长方形才会与两个圆围成圆柱呢”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辩论, 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推导出来了。

篇9:小议《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策略

关键词:打好基础;动手实践;精讲精练

《圆柱的表面积》是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圆柱体是在学生已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立体图形,相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圆柱体仅有三个面,计算量减少了许多,但由于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所以在计算时需要通过转化的思想将复杂的知识化难为易。而在实际教学中,有好多教师不深入钻研教材,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往往弄巧成拙,甚至误导学生,致使深陷泥潭,不能自拔。笔者从教二十余年,长期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下面就《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策略谈几点看法。

一、打好基础是关键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一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时,如果学生不知道它们有几个面,每个面各是什么图形,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那教师再如何引导,学生也无从下手。《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第一课时安排的就是对圆柱特点的认识和侧面展开的理解,教材中内容很少,甚至可以说是少得可怜,只是几个概念,如什么叫圆柱的底面、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等,而对于侧面展开也只是了了几笔,简简单单地提了一下,仅此而已。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照本宣科”,那这一课时的内容未免有点儿太少了,教学时间最多不过10分钟便可结束。大多教师认为,教材上内容安排得少,那教学时大可不必讲得太多,只要让学生了解便可,其实不然,特别是对圆柱表面积概念的理解,若不清楚圆柱体共有几个面、哪几个面、几个怎样的面、各个面之间有无关系等这些知识,那学生是很难进行相关运算的。所以,在教学中,对圆柱特点的认识和侧面的理解,一定要深入透彻,只有如此,才能为后面的表面积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动手实践是重点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时候仅凭简单的说教是很难做到的,而对于抽象思维尚未成熟的小学生那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对图形的认识、空间观念的理解,就更要借助于外界具体事物了。笔者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课前要求每个学生亲手制作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柱,其具体的制作方法也不会告诉给学生,上课后要求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换自己制作的圆柱,然后给别人评一评做得怎么样。通过检查,确认做得圆柱都非常规格时,笔者是这样做的:

案例一: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小组任务: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哪些面的面积?

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它三个面的面积,即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知道它的三个面中,两个底面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圆,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在学生完全理解圆柱表面积概念的基础之上,再深入探讨其表面积的具体计算方法。

案例二: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小组任务:拿出准备好的小剪刀,沿着高将圆柱体剪开,议一议,剪开后的圆柱体的表面积分别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

好多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的,通过制作圆柱,再到剪开圆柱,这并不是徒劳无功。就如同修车师傅学习修车一样,给你一辆车你会拆还要会装,装了再拆,这就是学习修车的基本功,在这一过程中会学到好多本领。教学中,通过制作,知道要做一个圆柱体需要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形纸片和一张长方形的纸,从而加深学生对圆柱特点的认识,即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底面和一个侧面。通过剪开,知道圆柱的侧面虽然是一个曲面,但沿着高剪开后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让学生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后的形状。剪开后,再尝试沿着剪开的高还原,再展开,再还原,多次重复同样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知道圆柱的高展开后就是长方形的宽,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就是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长方形,所以圆柱的侧面面积就等于底面周长乘高,在此基础上,再让小组学生测量底面圆的周长和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长,通过对比,用数字证明这一实事。

笔者始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说得多,往往不如做得多,一节课,如果就教师一人站在那里说个没完没了而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那这样的课堂可以说没有一点儿效率。

三、精讲精练是手段

篇10:《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近期六年级的任课教师都会头疼我们也不例外

年级组集体备课时会叹气

在走廊里碰头时会感慨

叹气、感慨地主要原因就是:近期作业的错误率很高(特别是学困生)

这使我不免停下“匆匆的步伐”凝望着这些作业叉叉多的孩子

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细细掂量]

一轮本子改下来错误有以下几类

1、优等生:列出一个长长的算式,直接得出错误的结果(看不出是哪一步出错,反正计算错)

2、中等生:求表面积时,大概知道侧面积+两个底面积;但真正列式的时候底面积没乘2;而到了只需要加一个底面积的时候(无盖水桶等实际问题的时候)却乘2;

3、学困生:列出的算式都有问题。一查,圆面积计算公式都不会(够厉害),最基本的都不会,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又如何能正确求出;个别的20多分钟头都不抬,就在计算一个图形题,仔细一看列式出错,后面的脱式计算过程中的结果有的有6、7位小数;依然不知疲倦的算啊算,看着都累

4、不知灵活变通,一般来讲3.14最好是最后再乘,这样可以降低计算的复杂程度,减轻计算的强度;但部分学困生勇气可嘉,不管那一套,列式中3.14在前面就先算;放在后头就最后算,老实得可爱;当你在讲计算技巧的时候可爱的孩子们还在埋头苦算,结果错误百出。

[标本兼治]

1、学优生:提出要求:不能一步得出结果,要脱式:关注做作业、打草稿的态度、习惯,养成草稿本清晰、数字清楚,可以避免匆忙之中抄错数字导致整题出错。

2、中等生、学困生:

(1)重视公式的熟练程度:通过演示、推导、同桌互说、单独抽问、上黑板默写等方法帮助夯实基础。

(2)重点分析典型习题,帮助学生找到审题、列式、解题的方法和策略,并针对性练习,提高技能

(3)重点强记:3.14*1=…………………3.14*9= 常用计算结果,达到熟练程度,提高练习时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也可以用于检验计算过程中的结果正确与否。

(4)抓听讲习惯:要求要严格,教师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讲评的时候,应要求所有学生抬头关注,集中精力听讲(往往这样的时候学困生是不睬你的,要适当的喊他起来站个1分多钟,点一点他。),有了这个保证,讲评的效果就有了,出错的几率就就会降低了。再结合以上措施,效果就会更好。

[写在结尾]

有了措施,就需要有行动——老师的行动、学生的行动都要跟上,希望一段日子后会有好效果。

篇11: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操作活动中,使学生经历认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挑战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应用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准备:实物圆柱体、多媒体课件

三、新授课

(一)、温故引新巧妙入境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种新的立体图形,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见到过许许多多的圆柱形物体,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2、哦,仅仅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就掌握了这么多关于圆柱的知识,真了不起!

今天,我们学校前面的加工厂接了一桩大生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出示)

(二)、情境探究引出主题(1)、出示产品订货单 产品类型:薯片盒

产品规格:底面半径为3厘米,长10厘米。订购数量:10000个 交货日期:2010年5月13日 订购单位:苗苗副食品加工厂 订货时间:2010年4月27日

如果你是这家工厂的老板,你首先会考虑什么问题?他该购进多少材料呢?大家愿不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三)、动手操作结合课件理解重难点

1、认识表面积。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纸筒,现在假如它就是一个薯片盒,你们能算出做这样的一个薯片盒,需要多少材料吗?其实这就是求圆柱形薯片盒的?

以前我们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应该指什么?(一生边指边说)

那你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圆柱的表面积吗?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现在一边指着薯片盒一边把刚才的发现说两遍!(生说师板书)指着式子问:我们已经会求什么了?难点是什么?所以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2、探究圆柱侧面积的求法。

拿出你们带来的圆柱形物体,动手操作,去探究,去发现!在探究之前,请先看老师给你的探究提示。(大屏幕出示探究提示:a、你能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b、转化后的图形与圆柱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能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内讨论。

汇报各组的发现。预设:学生可能在探究的过程中转换成不同的图形,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沿高剪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老师看大多数同学都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长方形,那这个长方形与圆柱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谁来继续汇报?

真的像同学们说的这样吗?请看大屏幕!

真的像许多同学说的那样,圆柱体的侧面沿高剪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那么,长方形的长呢?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这里,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的面积公式吗? 你是怎样推导的?小组内说一说,一会儿看谁能到黑板上把自己的推导过程清晰地写出来?(有的学生可能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其他图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电脑动画演示这些图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

3、完成完整的表面积推导公式。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

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A、底面周长 10米,高0、5米 B、底面半径2分米,高5分米 C、底面直径20厘米,高5厘米 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A底面周长10米,高0、5米 B底面半径2分米,高5分米 C底面直径20厘米,高5厘米

2、变式练习

A现在,你能帮助加工店的老板解决问题了么? 思考:

生活中求一个圆柱形物体的用料情况时,是不是都得用: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呢?举例说明。课件出示

要求下列圆柱形物体用料的面积,应计算哪些面的总面积? 油桶、笔筒、下水管、通风管

通过这道题,你想提醒提醒大家什么? B想想,在练习本上做下面的题

(1)、一个圆柱形铁桶(无盖),高5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桶,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5厘米,把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它的侧面积是少平方厘米?

(3)、一个圆柱形水池,从池里面量,底面直径是4米,深1.5米。在池的内壁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发展练习(1)、把一根长2.1米,底面半径是0.5分米的圆柱形钢材平均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2)、做一个直径是30厘米的铁皮烟囱,高3.2米,接口处占2厘米,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篇12:人教版圆柱体的表面积教案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2个底面的面积

例4: ① 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篇13:圆柱体的表面积练习

如果把这些错例加以归纳, 属于理解性错误的有4例, 占全班的9.5%, 属于技能性错误的有15例, 占全班的35.7%.究其原因, 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对于计算这个重点缺少有效指导;二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没有仔细地检查验算, 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 在圆柱这部分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指导,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让学生不仅算得对, 更要算得妙、算得巧、算得快.

一、注重方法指导, 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在学习圆柱相关知识时, 在计算方面的困难, 主要是知识点较多, 容易混淆, 圆周率又参与计算, 使计算难度加大, 准确率明显降低.教师在教学时, 不仅要指导学生探究新知识, 同时要指导学生灵活地进行计算.

1. 有序计算

圆柱表面积计算涉及圆柱底面积的计算、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教学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计算, 特别在初学阶段.例如, 在解答“一个圆柱形薯片盒, 底面直径6厘米, 高2分米, 做这样一个薯片盒需要多少硬纸板?”时, 应引导学生先算底面积, 再算侧面积, 最后算表面积:

底面积:6÷2=3 (厘米) .3.14×32=28.26 (平方厘米) .

侧面积:2分米=20厘米.

3.14×6×20=376.8 (平方厘米) .

表面积:28.26×2+376.8=433.32 (平方厘米) .

学生这样计算, 思路比较清晰, 列式不容易出错, 降低了计算难度, 同时也便于学生检查与验算.

2. π参与计算

学生在计算圆柱的相关题目时, 圆周率参与了计算, 让计算的难度加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计算时, 灵活对待圆周率, 可以把π带入计算的过程中, 使计算尽可能的简便.还以上题为例, 教师也可以这样加以指导:

底面积:6÷2=3 (厘米) .

π×32=9π (平方厘米) .

侧面积:2分米=20厘米.

π×6×20=120π (平方厘米) .

表面积:9π×2+120π=138π≈433.32 (平方厘米) .

这样, 原来3.14多次参与计算, 现在变为一次参与计算, 使计算难度大为降低, 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也随之大幅提高.

二、适当对比体验, 培养良好习惯

圆柱是六年级下学期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 发展空间观念, 而且要充分利用这部分载体,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审题的习惯.这部分所学的内容主要是圆柱的特征, 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 圆锥的体积.但在题目的呈现时, 千变万化, 千差万别,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读题, 理解题目意思:要看清题目中的形体是圆柱还是圆锥;题目中单位名称是否统一, 是否要进行单位互化;题目中知道的是底面半径, 还是直径, 还是周长;题目要求的是底面积, 还是侧面积, 还是表面积, 还是体积……这些都要求学生认真研读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圈点法、画关键词句等方法, 帮助理解题意.

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解答有关圆柱应用的题目时, 往往不是两三步就可以完成的, 有时还需要很多步.为了保证准确的结果, 学生必须要认真检查验算.要通过具体的实例, 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 做一步查一步, 不仅要检查计算是否准确, 及时验算, 还需要检查数据、运算符号是否搬错.当然, 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意志薄弱, 不能自觉坚持检查与验算.因此, 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检查、验算的方法, 监督他们养成检查的习惯外, 要让学生对比体验检查与不检查、验算与不验算的不同结果.

认真打草稿的习惯.小学生在做题目时, 不喜爱打草稿, 他们或者想当然的口算, 或者在书上、桌子上、手上等地方写一两个竖式, 有的依赖计算器.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而有关圆柱的计算, 大都计算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先准备好草稿本 (不是一两张纸) , 同时让学生体验有无草稿本前后计算情况, 帮助学生主动养成准备草稿本, 认真打草稿的习惯.

三、选择合适素材, 激发计算兴趣

圆柱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而且很多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密切相关.教师在选择素材时, 既要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的物品, 又要注意呈现恰当的数量, 尽可能便于学生的计算, 不能让学生望数兴叹, 望数而畏.这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小学第十二册教材选择的有关圆柱的素材就很便于学生的计算.

正确对待学生使用计算器.《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学生在学习圆柱相关知识, 进行一些复杂计算时, 可以使用计算器.但要杜绝学生动笔就用计算器的现象.过多使用计算器, 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长期下去, 学生一些简单的计算, 不用说三位数乘两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就连一些基本的口算学生都难以迅速准确地算出, 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更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另一方面, 过多便用计算器, 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不利于学生形成一丝不苟、踏实认真的作风, 也不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因此, 教师在选择素材, 编选题目时, 应尽可能选取一些便于学生计算的题目, 不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为了能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 如2×3.14=6.28, 3×3.14=9.42, 4×3.14=12.56, 5×3.14=15.7, 6×3.14=18.84, 7×3.14=21.92, 8×3.14=25.12, 9×3.14=25.26, 12×3.14=37.68, 16×3.14=50.24等.学生熟记后, 大部分计算都能迅速口算出结果, 提高了计算速度, 降低了畏难情绪, 减少了抵触心理, 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篇14:《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例与反思

课例:

师: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柱形椰子汁饮料罐。谁能以饮料罐为例,说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生1:圆柱有两个底面,都是圆形,而且一样大。(边说边指出两个底面)

生2: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一边说一边摸了摸饮料罐的侧面)

师:你们能画出这个饮料罐侧面的商标纸的展开图吗?

生:能!

师:请大家量出相关数据,再画出侧面商标纸的展开图。

(生纷纷动手测量、画图)

师:谁来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生1:画的是长方形。

生2:所画长方形长15.7㎝,宽14㎝。

师: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3:因为我量出饮料罐的底面直径是5㎝,它的底面周长就是15.7㎝,也就是所画的长方形的长。而饮料罐的高是14㎝,所以长方形宽就14㎝。

师:你们知道所画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吗?

生齐答:219.8cm2

师:219.8 cm2是饮料罐哪部分的面积?用手摸一摸。

生1:是商标纸的面积。

生2:是饮料罐的侧面积。(用手摸给老师看)

师:现在你们知道圆柱侧面积怎么计算了吗?

(学生相互交流归纳)

生:圆柱侧面积用底面周长乘以高。

师:饮料罐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生:铁皮!

师:你们能算出制造这个饮料罐一共需要多少铁皮吗?

(同桌讨论,计算)

生:我先计算出一个底面的面积,再用刚才算出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得到一共用铁皮259.05 cm2。

师:这就是饮料罐的表面积。如果保留整数是多少?

生1:259 cm2。因为0.05 cm2可以忽略不计。

生2:260 cm2。因为实际制造饮料罐时需要的材料要比计算结果多一些。不信大家看饮料罐的接头。(边讲边指给大家看)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小机灵鬼。这是又一种取进似值的方法,叫“进一法”。请举例说说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进一法”。

…………

师:(出示一个无盖铁皮茶缸)制造这个茶缸要多少铁皮?怎么算?

(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生1:计算时应注意茶缸只有一个底面用了铁皮。

生2:还应该告诉我们一些有用的数据。

师:你们需要哪些数据?

生3:底面直径和高。

师:底面直径10㎝,高12㎝。(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生纷纷动笔计算)

………

师:举例说说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无底、无盖的圆柱形物体?

………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

师: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希望大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自学教材,并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

师:(课外实践)量一量家中水桶或茶叶罐的直径和高,计算需要多少材料,写一篇数学作文。

反思:

一、使用教材要有创造性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材是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教师无权更动。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把教材看成“知识点”的代名词,教学也不在是简单

的“知识移植”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课堂不在限于教科书。所以,教师是课程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学设计时既要深入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不能把教学看作复制与实践教材,而应在课程目标的导向下,因时、因地、因生、因己灵活地处理教材,创生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學习、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案。面对这节课内容,教者没有就教材教教材,而是把这节课内容看成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载体,把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加工成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与体悟的活动。课中所用教具、学具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所选例题都是教者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的经验而设计的,可谓恰到好处。

二、教学内容要有情境性

要保障主体性的学习活动,就得使学生直面应答性的学习情境,这样,学生就会直接地作用于这种应答性情境,解决自己的学习课题。这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型教学情境。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具,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围绕生活情境思考问题,学生在生活需要所生发出的问题中积极主动地探究、讨论、交流、合作,不知不觉的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制作茶缸要多少铁皮、“进一法”的认识都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一课程理念。最后教者安排一篇数学作文,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将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习方式多样性

上一篇:师河区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杂物电梯型式试验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