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2024-05-06

一枝黄花(精选14篇)

篇1:一枝黄花

中药一枝黄花药理作用论文

1、一枝黄花的成分

一枝黄花属植物品种多,有120多个种类,主要生长在北美洲,其中中国有4个品种:毛果一枝黄花,一枝黄花,钝苞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对一枝黄花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在西欧国家比较多,不同品种的化学成分也有差异,一枝黄花(主要含黄酮、皂苷、苯甲酸苄酯、当归酸桂皮酯、炔属化合物、苯丙酸等。

1.1黄酮类芦丁(Rutin)、山柰酚-3-芦丁糖苷、异槲皮苷、山萘酚-葡萄糖苷。

1.2皂苷类一枝黄花酚苷(leiocarposide)。

1.3苯甲酸苄酯类2,3,6-三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苄基)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苄基)酯、2-羟基-6-甲氧基苯甲酸苄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苄酯。

1.4当归酸桂皮酯类当归酸-3,5-二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当归酸-3-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

1.5炔属化合物(2E-8Z)-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2Z-8Z)-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

1.6苯丙酸类咖啡酸(Caffeicacid)、绿原酸(Chlorogenicacid)。

1.7其他谷甾醇(sitosterol)[5]、δ-杜松帖烯(δ-cadinene),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Ca2+,Mg2+含量较多。

2、一枝黄花的药理活性

对一枝黄花Solidagodecurrens药理活性的研究,国外未见报道,国外对同属的毛果一枝黄花研究比较深入,报道较多,药理活性有抗炎、抗菌、利尿、抗肿瘤活性等作用。在国内,早期对一枝黄花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有如下记载:

2.1抗菌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红色癣菌及禽类癣菌有极强的杀菌作用。一枝黄花水煎醇提液有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疗效与制霉菌素相当。

2.2平喘祛痰作用对家兔实验性支气管炎(吸入氨蒸气法),内服煎剂,可解除喘息症状,亦有祛痰作用。

2.3其他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对急性(出血性)肾炎有止血作用,提取物经小鼠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但大剂量反可使尿量减少。

近年来研究还发现有以下药理活性:

2.4降压作用一枝黄花煎剂能显著降低麻醉兔血压,抑制蟾蜍心收缩力,降低蟾蜍心率和心输出量,其降压幅度和降压持续时间与异丙肾上腺素相当。

2.5胃黏膜保护作用给消炎痛前2h腹腔注射一枝黄花煎剂,6h后处死动物,发现和对照组比较,溃疡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2.6能明显增强动物平滑肌的运动一枝黄花煎剂对炭末在小鼠小肠内的推进率有明显增强作用;用不同浓度的一枝黄花煎剂均能提高大鼠回肠平滑肌的.活动,且随浓度增加,活动也增加。

3、一枝黄花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华本草》记载有早期的临床应用报道:

3.1治疗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3.2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3.3治疗真菌性阴道炎。

3.4其他应用早期报道还有治疗手足癣、带状疱疹、口腔溃疡等皮肤黏膜真菌感染;近年来对一枝黄花在临床应用的报道也有不少,如黄飞翔等对心衰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用一枝黄花煎液预防口腔霉菌感染有效。

4、小结

一枝黄花资源丰富,临床应用广泛,而对一枝黄花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却不多。近年来国内对一枝黄花的药理活性研究开始重视,并有了新的发现,但要利用药理活性开发出新的产品,以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还必须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提取有效成分,阐明其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才行,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刘临,邓琴,肖道安,等.中药一枝黄花、黄连、天麻、蛇床子中8种微量元素的测定[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3(6):30.

[2]薛晓霞,姚庆强,仲浩.毛果一枝黄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06.25(3):16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7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65.

[4]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药志.第4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45.

[5]江涛,黄保康,秦路平.一枝黄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4):430.

[6]郭晓庄.有毒中药大辞典.第1版[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3.

[7]裘名宜,李晓岚,刘素鹏,等.一枝黄花对心血管系统部分指标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5.18(12):1730.

[8]裘名宜,李晓岚,刘素鹏,等.一枝黄花对消炎痛所致大鼠胃溃疡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67.

[9]刘素鹏,裘名宜,吴正平,等.一枝黄花对动物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151.

[10]黄飞翔,叶盈,周一薇,等.一枝黄花预防心衰患者的口腔霉菌感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2):1139.

篇2:一枝黄花

一、全面部署,防控宣传。召开各村及群众代表会议,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形态及防控技术等知识进行了宣传,对防控要求进行了部署,重点区域包括路边、农田果园及荒山、荒地等,全面准确掌握我镇对加拿大一支黄花的生长与分布情况,并鼓励群众发现一处,铲除一处。

二、加强监督,全面普查。通过防控宣传后,加强监督及下乡排查行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全面普查,经过确准,全镇所属范围涉及5个村,分别为火花村、历山村、湖光村、六联村、塘和村,总面积约4.9亩,高度达2-3米,数量约三千余株。

三、集中力量,全面铲除。统一集中人员,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对发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通过刨挖根系后荒地焚烧的方式处理,另外现在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子成熟期,种子随风肆意传播,计划春季用化学除草剂对铲除的周边进行喷洒,达到根治的效果。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性很大,繁殖能力极强,下一步,我镇将建立长效防控机制,继续加强宣传,认真普查,防除结合,有效切断种子传播,达到加拿大一枝黄花彻底封锁消灭的状态。

张溪镇人民政府

篇3:“一枝黄花”的现象与掌故

又有研究资料认为,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分类上属于菊科一枝黄花属。该属全世界有约1 25种, 主要分布于北美洲, 少数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中国有4种, 南北均有, 浙江有2种。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一枝黄花”不能混为一谈, 故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简单地称为“一枝黄花”是不确切的。

据“百度百科”介绍:一枝黄花是一个多型性的种, 叶形与花序式有极大变化。花期在8~1 0月, 果期在1 0~1 2月。生于海拔565~2850米的山坡、阔叶林缘、林下、路旁及草丛之中。原产于中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喜生长于凉爽湿润的气候, 耐寒, 宜栽种于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可采用种子、分株等方法繁殖。全草入药, 性味辛、苦, 微温, 能祛风清热、解毒清肿等。

…………

笔者在关注和查阅林林总总有关“一枝黄花”的材料时, 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件趣事——

1 91 0年3月1日至29日, 鲁迅与学生共外出采集标本1 2次, 地点遍及杭州郊外的山山水水。有一次, 鲁迅和日籍教师一起带学生外出采集标本。在路上, 学生看到一株开着黄花的植物, 就问那个日籍教师它叫什么名称。日籍教师回答说:一枝黄花。学生们暗笑, 私下议论以为他信口开河。这时鲁迅严肃地对学生说, 要指出别人的错误, 自己应该有把握有根据。你们回去可以查查《植物大辞典》, 这个植物属于菊科, 汉语名就是“一枝黄花”。你们这样不懂装懂, 轻率地不相信老师是不好的。学生们见了鲁迅的所作所说, 都从内心深处受到了教育。

上述有关“一枝黄花”的现象和掌故, 对于教育实践与研究应有的启示就在于——

篇4:一枝黄花的药理活性

【关键词】一枝黄花;成份;药理作用

一枝黄花系菊科一枝黄花属植物中的一个品种,主要生长于我国的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台湾等地。其生长地不同有不同的异名,如野黄菊(《南宁市药物志》),山边半枝香、洒金花(《江西民间草药》),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广西中药志》),黄花一条香(《福州中草药》) 。一枝黄花作为一种药材,在我国民间应用十分广泛,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黄疸、泄泻、热淋、痈肿疮疖、毒蛇咬伤以及跌打损伤、鹅掌风等。现代药理学表明,一枝黄花具有抗菌、利尿、祛痰平喘等作用,近年的研究还发现一枝黄花有降压、对胃黏膜的保护及促进肠平滑肌运动的作用。

1.一枝黄花的成分

一枝黄花属植物品种多,有120多个种类,主要生长在北美洲,其中中国有4个品种:毛果一枝黄花,一枝黄花,钝苞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对一枝黄花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在西欧国家比较多,不同品种的化学成分也有差异,一枝黄花(主要含黄酮、皂苷、苯甲酸苄酯、当归酸桂皮酯、炔属化合物、苯丙酸等。

(1)黄酮类芦丁(Rutin)、山柰酚-3-芦丁糖苷、异槲皮苷、山萘酚-葡萄糖苷。

(2)皂苷类一枝黄花酚苷(leiocarposide)。

(3)苯甲酸苄酯类2,3,6-三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苄基)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苄基)酯、2-羟基-6 -甲氧基苯甲酸苄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苄酯。

(4)当归酸桂皮酯类当归酸-3,5-二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当归酸-3-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 。

(5)炔属化合物(2E-8Z) -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2Z-8Z)-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

(6)苯丙酸类咖啡酸(Caffe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acid)。

(7)其他谷甾醇(sitosterol)[5]、δ-杜松帖烯(δ-cadinene) ,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Ca2+,Mg2+含量较多。

2.一枝黄花的药理活性

对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药理活性的研究,国外未见报道,国外对同属的毛果一枝黄花研究比较深入,报道较多,药理活性有抗炎、抗菌、利尿、抗肿瘤活性等作用。在国内,早期对一枝黄花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有如下记载:

(1)抗菌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红色癣菌及禽类癣菌有极强的杀菌作用。一枝黄花水煎醇提液有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疗效与制霉菌素相当。

(2)平喘祛痰作用对家兔实验性支气管炎(吸入氨蒸气法),内服煎剂,可解除喘息症状,亦有祛痰作用。

(3)其他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对急性(出血性)肾炎有止血作用,提取物经小鼠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但大剂量反可使尿量减少。

近年来研究还发现有以下药理活性:

(4)降压作用一枝黄花煎剂能显着降低麻醉兔血压,抑制蟾蜍心收缩力,降低蟾蜍心率和心输出量,其降压幅度和降压持续时间与异丙肾上腺素相当。

(5)胃黏膜保护作用给消炎痛前2h腹腔注射一枝黄花煎剂,6h后处死动物,发现和对照组比较,溃疡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

(6)能明显增强动物平滑肌的运动一枝黄花煎剂对炭末在小鼠小肠内的推进率有明显增强作用;用不同浓度的一枝黄花煎剂均能提高大鼠回肠平滑肌的活动,且随浓度增加,活动也增加。

3.一枝黄花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华本草》记载有早期的临床应用报道:

(1)治疗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2)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3)治疗真菌性阴道炎。

(4)其他应用早期报道还有治疗手足癣、带状疱疹、口腔溃疡等皮肤黏膜真菌感染;近年来对一枝黄花在临床应用的报道也有不少,如黄飞翔等 对心衰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用一枝黄花煎液预防口腔霉菌感染有效。

4.小结

一枝黄花资源丰富,临床应用广泛,而对一枝黄花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却不多。近年来国内对一枝黄花的药理活性研究开始重视,并有了新的发现,但要利用药理活性开发出新的产品,以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还必须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提取有效成分,阐明其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才行,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薛晓霞,姚庆强,仲浩.毛果一枝黄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06,25(3):163.

[2]刘临,邓琴,肖道安,等.中药一枝黄花、黄连、天麻、蛇床子中8种微量元素的测定[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6):3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7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65.

[4]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药志(第4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45.

[5]江涛,黄保康,秦路平.一枝黄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4):430.

[6]郭晓庄.有毒中药大辞典(第1版)[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3.

[7]裘名宜,李晓岚,刘素鹏,等.一枝黄花对心血管系统部分指标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5.18(12):1730.

[8]裘名宜,李晓岚,刘素鹏,等.一枝黄花对消炎痛所致大鼠胃溃疡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67.

[9]刘素鹏,裘名宜,吴正平,等.一枝黄花对动物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151.

篇5:一枝黄花

发 往

签 批

地 址

盖 章

赵 银

等 级

发电单位编号

关于迎接市政府铲除“一枝黄花”工作检查的

紧急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无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根据市政府负责人指示精神,11月1日下午市政府将组织人员对我县开展铲除“一枝黄花”工作进行检查,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主要任务。按照“属地负责、单位负责、主管负责”的原则,各乡镇、各部门要立即组织人员对本辖区内“一枝黄花”发生情况进行一次再清查、再铲除,特别是对无城镇、县经济开发区、省道等主要道路沿线、未开工建设的工矿企业、城镇小区及农村空闲地要重点进行排查,确保发现一处铲除一处,发现一株铲除一株,不留死角。

二、时间节点。11月1日上午,各乡镇、各部门要紧急发动,全面行动,确保在下午2:30前排查铲除工作全面结

束。

三、严明纪律。市领导高度重视铲除“一枝黄花”工作,要求将这次检查结果列入县区考核内容之一。各乡镇、各部门要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精心组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县政府将结合市县检查情况,对完成好的乡镇、部门给予表彰,对因排查铲除工作不到位被检查发现的乡镇、部门将给予通报批评。

请各乡镇接此通知后,立即向主要负责人汇报。

无为县铲除“一枝黄花”工作领导小组

篇6:一枝黄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外来物种,属于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加拿大一枝黄花”已进入开花期,也是秋冬季防除的关键时期,各村、乡直有关部门要抓住有利时机,落实有效措施,迅速开展秋季防除行动。现就做好秋冬季防除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强化责任落实

近年来,为防止“加拿大一枝黄花”扩展蔓延,各村、乡直有关部门采取了人工铲除、机械割除等一系列措施,但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萌芽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局部区域大面积发生危害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对农林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了较大威胁。因此,各村、乡直有关部门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度,提高对做好“加拿大一枝黄花”季防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务必保持清醒认识,克服麻痹松懈情绪,要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层层分解落实防控任务,确保“加拿大一枝黄花”秋季防除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从即日起至11月底实行防除工作日报制,联系人:XX,手机:XX.二、强化科学防控

每年10月—11月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现蕾开花季节,各村、乡直部门要以茶园、果园、农田、抛荒地、河流、水库周边等区域,尤其是公路沿线、高速沿线及旅游景点等为重点,认真组织力量普查,彻底摸清本区域内发生面积及危害情况;要抓住“加拿大一枝黄花”现蕾与开花这一防除关键时期,组织力量开展割穗、拔除、铲除、中耕等防除行动,最大限度清除地下根茎、阻断种子传播源,拔除或割除的茎秆和花穗要集中焚烧销毁,做到斩草除根。坚持部门配合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公众积极参与防除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强化监督检查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工作涉及面广、季节性强,乡政府将组织对辖区内“加拿大一枝黄花”秋季防除工作的监督检查,实时掌握组织防控责任落实情况、防除进度和质量,县里也将成立督查组对各乡镇防除情况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防除工作不力的单位与责任人要及时给予通报,责令整改,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四、强化宣传氛围

篇7:一枝黄花

惜黄花,惜黄花史浩,惜黄花的意思,惜黄花赏析 -诗词大全

惜黄花

作者:史浩  朝代:宋  体裁:词   秋光将老。黄花开早。露徘逑,金钱万叠犹小。簪遍碧云鬟,压倒乌纱帽。更把来、玉觞同。过□添炉鼎,朱颜愈少。壮道骨,长仙风,养成灵宝。今日去登高,谩说龙山好。悄不如、自家蓬岛。

篇8:加拿大一枝黄花化学防治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安徽省潜山县黄铺镇古井村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区。安徽省潜山县黄铺镇古井村鸭包组一村民2013 年首次在其所在村路边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 虽经除治, 但仍未根除[2,3,4], 2014 年、2015 年局部仍有发生。供试药剂为33%草甘膦铵盐水剂、20%使它隆乳油、10%甲嘧磺隆悬浮剂和25%环嗪酮可溶液剂4 种除草剂。

1.2 试验设计

试验选用的4 种除草剂等距选择4 种浓度, 每种浓度4 次重复, 共选择64 丛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试验样株, 试验样株间距大于3 m。为了便于进行相关性分析, 对试验措施进行数量化编码, 施药浓度从低到高分别赋值为1、23、4。试验设计如表1 所示。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试验前, 清点每丛加拿大一枝黄花株数a。施药后30 d再次清点死亡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株数b。然后据此计算防治效果, 即死亡率 (%) =b/a×100。

2 结结果果与与分分析析

各处理加拿大一枝黄花药后死亡率如表2 所示。

对试验数据进行进一步相关性和方差分析, 如图1~4和表3、4 所示。从图1~4 可以看出, 4 种除草剂的施药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效果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R2均大于0.9。

从表4可以看出, 在а=0.05的显著水平下, 不同施药量F=43.058 03, 大于临界值F crit=3.862 548, P-value=5.15×10-6<0.05, 差异显著;不同药剂F=3.540 939, 小于临界值F crit=3.862 548, P-value=0.061 187>0.05, 差异不显著。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4种除草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 33%草甘膦铵盐水剂0.9 m L/m2、20%使它隆乳油0.16 m L/m2、10%甲嘧磺隆悬浮剂1.1 g/m2、25%环嗪酮可溶液剂1.1 m L/m2能达到彻底杀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效果。

3 讨论

结合多年来其他地区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经验, 综合考虑到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的精确管理, 以及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5,6,7,8,9,10,11,12,13,14], 笔者认为, 化学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 适宜于大面积连片发生区, 且应该在花前防治。对于零星发生区, 尽量不要使用化学防治, 应该及早发现, 在花前人工割除, 并将地上部分和块状茎拔出, 集中焚烧, 以免扩散蔓延。

篇9:从加拿大一枝黄花说起

初识黄花

最早见到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在1997年秋季。大学刚毕业不久,一日,我带着标本夹和相机到野外采集标本和拍摄植物,走到一池塘边,突然发现几棵开着漂亮黄花的植物,植株约有2米多高,略带红色的茎秆上密密麻麻地长着100张左右的叶片,串串黄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十分显眼。从花的特征看,显然是一种菊科植物,而且是一枝黄花属植物。但是,一枝黄花不可能长这么高啊,茎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这么粗壮,因为小时候母亲曾在院子里种过一枝黄花,说是一种草药,所以对一枝黄花的形态特征还是比较熟悉的。眼前这一丛究竟叫什么呢?带着疑问小心地挖取了其中一棵,并做了详细记录后压制成标本。

回到宿舍后,对标本进行了更为仔细的观察和记录。顾不上休息,带着记录本到图书馆翻看资料,终于在一本植物志上找到了它的档案。跟原先的判断一致,它确实是菊科一枝黄花属的,名叫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不过当时对外来人侵种根本没有什么概念。

认识一种新的植物无疑是令人欣喜的,在接下去的日子里,跑了不少图书馆,查阅到了有关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更多资料:它是一种观赏植物,多年生草本,具有发达的根状茎,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我国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从国外引入,20世纪80年代后逸为野生。

从何而来

我发现的这小丛加拿大一枝黄花平时并不起眼,因为池塘边长满了杂草,池塘里布满了水葫芦和空心莲子草,成片都是绿色的,难怪以前曾多次经过这个地方,却没有发现它们的存在。接下去,我对这个种群进行了连续7年的观测,掌握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群的发展规律,这为我后来完成外来物种硕士论文提供了大量的数据。

那么,它从哪里来呢?

是人工栽培吗?显然不可能!谁会把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种在这里呢!后来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跟众多菊科植物一样,种子上着生有冠毛,当种子成熟时,冠毛张开,在风力作用下,种子便随风传播到远处,短的几十米,远的几十千米甚至数百千米,种子到达目的地后,如果条件适宜,就会萌发生长。

8年的时间,在周边乡镇从最初未发现到陆续发现了上百个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这些种群分布在荒地里、公路旁、田坎上。这些种群中,绝大部分的个体数量达到200余棵,个别竟达到1200多棵,而最初发现的仅6棵的小群体,现在已经发展成有1100多个个体的庞大种群,其繁殖速度之快,实在令人咋舌。至于周边乡镇发现的种群是由该种群产生的种子繁衍而来,还是远道而来,目前无从得知。

入侵我国的外来植物中,有不少借助冠毛传播种子,如加拿大飞蓬、一年蓬、霍香蓟、野茼蒿和紫茎泽兰等菊科植物。前两者几乎在全国各地均可以见到,常成片分布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给农业生产、园林绿化和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不便。像水葫芦、水盾草、大漂等水生外来植物,其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借助水流它们的营养体或种子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大小支流。

缘何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加拿大一枝黄花自20世纪80年代逸为野生,短短的30年时间,已在我国的很多省市疯狂生长,不断扩张领地,并奋力排挤土著生物,致使土著物种的栖息地受到威胁,并且给当地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据调查,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覆盖下,由于光照不足等原因,其他植物几乎无法生长。而在类似地段,通常会有十几种甚至数十种植物和平地生活在一起,而且还有不少节肢动物、昆虫为伴,可以说,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介入,入侵地的物种变得单一,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像这样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及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的过程或现象称作外来物种入侵,又称生物入侵,而加拿大一枝黄花这样的具体种就被称作外来人侵物种。

一个物种,从一个地方引入另一个地方,如果遇到比原产地更为优越的生态条件,或者解除了原产地病、虫、草、天敌的制约,就会无节制地生长。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原产地北美,有不少天敌,如几种甲虫、几种蝽以及部分蛾类幼虫、叶甲类昆虫等制约着它的发展,所以种群不会无限制扩张。相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根本没有天敌取食它,也没有什么病菌感染它,气候条件、生态条件又十分适宜其生长,短短几十年间,便在浙江、上海、安徽、江苏、江西等省市安家落户,并大有向周边扩张的趋势。

其他人侵物种也大抵如此,如前几年闹得不可开交的薇甘菊,在它的原产地南美洲,其数量并不多,因为大约有160多种昆虫和菌类直接或间接地以它为食,从而使它的数量得到了控制。但是,一旦脱离原有环境,在优越的环境条件下,它们便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甚至严重到人类无法控制的地步。

又如福寿螺,原产南美,因营养丰富、肉质松脆,深受人们喜爱,食者众多,福寿螺的数量得以控制,20世纪80年代被作为经济物种引入我国,但由于引入后肉质并不理想,食者颇少,最终被抛弃在江河中。谁都没有想到,短短几年间,缺乏天敌的福寿螺疯狂繁殖,在引入地的水域中随处可见,并已扩张到领近省市,它们喜欢取食水稻、蔬菜,甚至果树的幼叶,所到之处作物难以幸免,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并且与土著螺及鱼类争食水草,成为一大祸害。

物种入侵主要归咎于人类自身

外来物种入侵一般通过三种途径,它们分别是有意引进、无意引入和自然侵入,其中有意引进和无意引入是在人类干预下进行的。

有意引进是指人类有目的地实行引种,将物种从一个地方引到另一个地方种植。甘薯、番茄、玉米等农作物是成功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在自然条件下它们不会大量繁衍,只有在人类有目的的培育下方能健康生长。

但一些缺乏认知,盲目引入物种却成了外来人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显然是其中之一,它作为观赏植物引进,却最终成了害草。同样作为观赏植物引进而泛滥成灾的有水葫芦、马缨丹、圆叶牵牛、红花酢浆草、金鸡菊、胜红蓟、三裂蟛蜞菊、蛇目菊等。与水葫芦一样,空心莲子草也泛滥成了堵塞河道、影响渔业生产的害草。作为药用植物引进的含羞草决明、蓖麻、美洲商陆、洋金花、

土人参等危害也相当严重。特别是美洲商陆,在一些空旷地已成片可见,有的能长到2米多高,10厘米粗,种子数量十分惊人。作为人畜食物引进的小龙虾、牛蛙、福寿螺、假酸浆等,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已有大面积分布,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无意引进是指物种借助人类及其运输工具,扩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方,并非有意引入。如三裂叶豚草,其花粉能引起人类过敏,是通过火车从朝鲜带人的,目前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湖北等地已泛滥成灾;假高梁混杂在进口粮食中进入我国,目前在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危害作物生产;北美车前通过旅游带人我国,目前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危害农业生产;野胡萝卜则可能是在元朝时随胡萝卜种子带人我国,目前在我国十多个省市大面积分布。

自然侵入是指没有人类干预前提下,外来植物的种子等通过风力、水流和鸟兽传播,在目的地定居下来,并形成具有一定个体数量的种群,比如在我国危害较为严重分布范围较广的外来杂草紫茎泽兰、飞机草等均是通过气流从国外传人的,另外一种菊科植物薇甘菊也可能是通过气流传人我国广东等地的;有不少外来植物的种子或果实是某些鸟兽的食物,鸟兽取食后,通过迁徙将种子带到各个地方,如单刺仙人掌。自然侵入的物种虽种类不多,但危害也不可小视。

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最新统计,我国目前已知的外来人侵物种有283种,其中90%以上是通过有意引种或无意引进两种方式进入我国的,也就是在人类的干预下入侵的,自然入侵仅占到3.1%,所以人类应该是物种入侵的祸首。

入侵物种的危害

首先是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多样的生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达到稳定平衡,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地球上有植物50多万种,动物200多万种,但这些延续了数百万年甚至几十亿年的物种正在不断地减少。

据统计,现在每年至少有1万~2万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1/4的物种可能在近20~30年间消失,它们的灭绝,很大一部分源自外来物种的入侵。如入侵日本关岛的褐树蛇(有些文献叫棕树蛇),已导致该岛的10种森林鸟类、6种蜥蜴和2种蝙蝠绝种;1982年首次在南京中山陵发现的松材线虫病已导致至少2000多万株松树死亡,直接或间接以松树为生的生物因此不断锐减;河鲈的引进,导致生活在南疆的博斯腾湖的新疆大头鱼永远在地球上消失;由于水葫芦的疯长,云南滇池的水生高等植物从原来的18种减少为现在的3种。

其次是影响经济发展,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外来人侵物种2000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98.76亿元,占当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6%,经济损失十分巨大。我国60余种主要外来杂草和30余种虫害,每年给国家造成高达57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就个别外来入侵种而言,每年由空心莲子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亿元,由水葫芦引起的人工打捞费用每年超过1亿元,由紫茎泽兰造成的畜牧业损失达数千万元。在国外也是如此,由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最新研究报告表明,这三个国家受外来物种入侵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500亿、1300亿和800多亿美元。

再有,入侵物种还危害人畜健康,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土荆芥、豚草、三裂叶豚草等的花粉会引起一部分人不适应而产生过敏反应,特别是后两者,是我国引发“枯草热”的重要根源。枯草热又叫花粉病,是一种由花粉引进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经常性鼻痒、鼻塞、眼睛瘙痒等,严重时可导致咳嗽及呼吸困难。而紫茎泽兰植株分泌毒素,使云南等地经常发生马匹中毒死亡,四川凉山州在1996年减产6万多头羊。

入侵物种防治的方法

防治外来物种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化学防治、人工铲除、植物替代和生物防治等。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如除草剂等进行防治,是一种较为快捷有效的方式,不过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食物安全等问题。

人工铲除则是利用人工手段,直接打捞、拔掉或挖除植物体,如2004年下半年,在浙江余杭、诸暨、永康等地开展的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行动,还有各地开展的打捞水葫芦活动等都是人工铲除外来物种的例子,采用这种方法通常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植物替代指应用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取代入侵植物群落,恢复和重建合理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并使之具有自我维持能力,最终建立起良性演替的生态群落。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昆虫、病原菌等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无疑是一种十分环保的方式,不过,引进天敌之前需要经过极其严格的安全性试验,一是验证是否对土著植物或动物造成危害,二是天敌是否会在新的环境中疯长,成为新的入侵物种。所以在天敌释放之前,科研人员要严格试验、层层把关,不允许出现任何疏漏。

在很多国家,人们采用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泽兰实蝇仅取食紫茎泽兰,对其他植物没有害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先后引进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我国也于1983年在云南部分地区释放了泽兰实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水葫芦的生物防治上,我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天敌昆虫水葫芦象甲的引进、检疫、饲养,着重对水葫芦象甲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欣喜:水葫芦象甲只危害水葫芦,不危害本地植物,之后,水葫芦象甲在浙江、广西、福建等省的部分县市进行了野外释放,水葫芦的为害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上,科研人员正在努力找寻、研究天敌,相信几年内便会有令人激动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外来物种的防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年两年能够解决的,另外,单纯依靠某种方法进行防治是不现实的,而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技术,把外来人侵物种的范围降到最小,损失降到最低。

篇10:一枝黄花

惜黄花,惜黄花王哲,惜黄花的意思,惜黄花赏析 -诗词大全

惜黄花

作者:王哲  朝代:元  体裁:词   主人居屋,绛宫长住。日行持,常关锁,闭门封户。里面种金钱,个个堪分付。好缘顾、即时觉悟。行到清凉处。并无思虑。妙中妙,机密目通玄语。来时复还来,去后复还去,再休回入蓬莱路。

篇11:一枝黄花

惜黄花,惜黄花刘处玄,惜黄花的意思,惜黄花赏析 -诗词大全

惜黄花

作者:刘处玄朝代:元体裁:词 天元将尽。去年挂尽。这世梦冤亲,何时是尽。三寸不来休,却变骷髅尽。到如斯,俗念心尽。道灵真无尽。忘机业尽。觉万慧千通,顿然明尽。外貌似憨痴,吟笑风灯尽。乐无极,任他物尽。

篇12:一枝黄花

题黄花驿,题黄花驿薛逢,题黄花驿的意思,题黄花驿赏析 -诗词大全

题黄花驿

作者:薛逢  朝代:唐  体裁:七绝   孤戍迢迢蜀路长,鸟鸣山馆客思乡。

更看绝顶烟霞外,数树岩花照夕阳。

篇13:一枝黄花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特征特性,防治措施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恶性的外来杂草, 近几年来已在华东地区广泛蔓延, 其根系发达, 能分泌出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 加上其繁殖力强, 在生长过程中, 能与其他植物争夺养分、水分, 从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 扰乱生态平衡。如侵入农田会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 给对农业生产、绿化及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 加拿大一枝黄花还易诱发老人和孩子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加拿大一枝黄花属菊科,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1]。习惯生长在荒地、干旱草地及废弃的耕地上。自然生长在北美地区。在英国中部和南部爱尔兰部分地区和欧亚大陆有广泛引种。20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上海、南京、浙江一带, 80年代开始扩散到河滩、荒地、道路两侧、农田旁边、平原城镇、住宅区旁, 甚至绿化带之中。

加拿大一枝黄花成株株高为1~4m, 一般高度在2m左右。主茎直立近木质化, 具根状茎, 单叶互生。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叶长12~20cm, 宽1~3cm, 常呈紫黑色, 有又短又密的硬毛。叶基楔形, 下延至柄, 叶柄内侧均有1个锥形腋芽。每株一枝黄花有4~15条地下横走的根状茎, 根长达1m。每个根状茎又有多个分枝, 分枝上有多个芽。花为金黄色, 花序头状。每朵花的花头有23朵以下小花, 外轮短舌状, 小花7~15朵, 黄色小花头无数, 花径宽5~6mm。果实为圆柱形小瘦果。果实外有白色冠毛和翅等附属物。每株加拿大一枝黄花可形成2万~20万粒种子。

加拿大一枝黄花以种子和地下茎繁殖[2]。在江苏地区, 每年3月底至4月初开始萌发, 10月开花, 花由无数小型头状组成, 11月种子成熟, 一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子发芽率在50%左右。果实成熟时, 种子会随风传播, 在沿海地区也可靠水力传播种子, 以及动物携带传播。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系非常发达, 每株植株地下有5~14条根状茎, 以根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伸展生根, 其上有多个分枝, 顶端有芽, 芽可直接萌发成独立的植株, 具极强的繁殖能力[3]。加拿大一枝黄花基本以丛生为主, 连接成片, 排挤其他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繁殖主要靠种子繁殖, 或靠地下根茎繁殖, 由此增加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难度。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植检, 严禁引入此种

加拿大一枝黄花系恶性杂草, 生长繁殖力强。在生长过程中能与其他植物争夺养分和水分, 从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对农业生产、绿化工作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为此, 对其必须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 严禁引入。

2.2 加强宣传, 建立防治组织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引入已严重威胁到当地的农业生产、绿化工作、生态环境。为此, 必须加强宣传力度, 从快、从速, 铲除本地生长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让老百姓意识到加拿大一枝黄花存在的潜在危害性及一枝黄花的全面防治技术。通过宣传, 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一枝黄花的防治工作。要从速、从快消灭一枝黄花, 各村必须建立专业队伍与防治组织, 要求每村建立一支专业队伍及村民人人动手, 一旦发现一枝黄花村民应立即拔除。如发现大面积一枝黄花, 可动用专业队伍, 全力进行连根拔除焚烧或使用农药防治。

2.3 物理防治

一是连根拔除、焚烧。此法比较彻底, 但比较费工、费时。成本高, 效率低, 应用时必须连根拔起, 彻底焚烧。二是开花至成熟前可采用割花办法, 阻止其开花结果繁殖种子, 但此法不能彻底铲除一枝黄花。三是对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分布地区, 可采用冬耕深翻, 以彻底铲除一枝黄花残留的根茎, 将一枝黄花散落的种子翻入深土之中, 以减少翌年再次出苗繁殖。

2.4 化学防治

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学防治最佳时期为3月底至4月初, 此时正是出苗季节, 一般用药2次可消灭一枝黄花。开花前后, 此时一枝黄花还未结籽, 也是消灭一枝黄花的关键时期[4]。对可耕地防治, 在3月下旬可选用10%草甘膦水剂1∶50倍液+20%使它隆1∶500倍液 (即小机1桶水加10%草甘膦200m L+20%使它隆20m L进行喷雾) 。对非耕地防治, 可用40%葫芦净可湿性粉剂1∶250倍液 (即小机1桶水加40%葫芦净1包进行喷雾或弥雾机1桶水加40%葫芦净1包喷雾) , 防效可达100%。但此法对后熟作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可用40%氧氟·草甘膦 (即真火) 1∶200倍液喷雾, 除草效果可达98.84%, 此法对后熟作物有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桂福, 边沛然, 浦晓东, 等.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与防控[J].农技服务, 2009 (7) :61.

[2]孔令军, 陈丽丽, 张呈伟.连云港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3) :162-163.

[3]黄振, 黄可辉.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性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6) :48-50, 54.

篇14:谈对中药一枝黄花的药理作用分析

关键词:一枝黄花成份药理作用

0引言

一枝黄花系菊科一枝黄花属植物中的一个品种,主要生长于我国的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台湾等地。其生长地不同有不同的异名,如野黄菊(《南宁市药物志》),山边半枝香、洒金花(《江西民间草药》),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广西中药志》),黄花一条香(《福州中草药》)。一枝黄花作为一种药材,在我国民间应用十分广泛,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黄疸、泄泻、热淋、痈肿疮疖、毒蛇咬伤以及跌打损伤、鹅掌风等。现代药理学表明,一枝黄花具有抗菌、利尿、祛痰平喘等作用,近年的研究还发现一枝黄花有降压、对胃黏膜的保护及促进肠平滑肌运动的作用。

1一枝黄花的成分

一枝黄花属植物品种多,有120多个种类,主要生长在北美洲,其中中国有4个品种毛果一枝黄花,一枝黄花,钝苞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对一枝黄花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在西欧国家比较多,不同品种的化学成分也有差异,一枝黄花(主要含黄酮、皂苷、苯甲酸苄酯、当归酸桂皮酯、炔属化合物、苯丙酸等。

1.1黄酮类芦丁(Rutin)、山柰酚-3-芦丁糖苷、异槲皮苷、山萘酚-葡萄糖苷。

1.2皂苷类一枝黄花酚苷(Ieioca rposide)。

1.3苯甲酸苄酯类2,3,6-三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苄基)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苄基)酯、2-羟基-6-甲氧基苯甲酸苄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苄酯。

1.4当归酸桂皮酯类当归酸-3,5-二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当归酸-3-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

1.5炔属化合物(2E-8Z)-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2Z-8z)-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

1.6苯丙酸类咖啡酸(Caffe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lcacid)。

117其他谷甾醇(sitoster01)、δ-杜松帖烯(δ-cadinene),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Ca2+,Mg2+含量较多。

2一枝黄花的药理活性

对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药理活性的研究,国外未见报道,国外对同属的毛果一枝黄花研究比较深入,报道较多,药理活性有抗炎、抗菌、利尿、抗肿瘤活性等作用。在国内,早期对一枝黄花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有如下记载:

2.1抗菌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红色癣菌及禽类癣菌有极强的杀菌作用。一枝黄花水煎醇提液有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疗效与制霉菌素相当。

2.2平喘祛痰作用对家兔实验性支气管炎(吸入氨蒸气法),内服煎剂,可解除喘息症状,亦有祛痰作用。

2.3其他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对急性(出血性)肾炎有止血作用,提取物经小鼠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但大剂量反可使尿量减少。

近年来研究还发现有以下药理活性:

2.4降压作用一枝黄花煎剂能显著降低麻醉兔血压,抑制蟾蜍心收缩力,降低蟾蜍心率和心输出量,其降压幅度和降压持续时间与异丙肾上腺素相当。

2.5胃黏膜保护作用给消炎痛前2h腹腔注射一枝黄花煎剂,6h后处死动物,发现和对照组比较,溃疡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2.6能明显增强动物平滑肌的运动一枝黄花煎剂对炭末在小鼠小肠内的推进率有明显增强作用;用不同浓度的一枝黄花煎剂均能提高大鼠回肠平滑肌的活动,且随浓度增加,活动也增加。

3一枝黄花在临床上自己用

《中华本草》记载有早期的临床应用报道:

3.1治疗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3.2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3.3治疗真菌性阴道炎。

3.4其他应用早期报道还有治疗手足癣、带状疱疹、口腔溃疡等皮肤黏膜真菌感染;近年来对一枝黄花在临床应用的报道也有不少,如黄飞翔等对心衰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用一枝黄花煎液预防口腔霉菌感染有效。

4小结

上一篇:独立战争对美国的影响下一篇:浅议高等数学教学模式问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