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紫菊

2024-05-17

黄花紫菊(精选6篇)

篇1:黄花紫菊

紫菊的小学作文

这一年,爷爷种的菊花绽开了紫色花,盛开得轰轰烈烈。

她问:“爷爷,为什么要种那么多菊花?”爷爷笑了笑,不答。只有风儿在吹,紫色的菊花在悠悠地摆动。爷爷没有告诉她,菊花像蒲公英一样被风吹到哪儿就在哪儿停留和扎根。菊花是为了纪念她那逝去的母亲,她生前最喜欢代表神秘浪漫的紫色菊花。她和母亲一样,喜欢满坡盛开的紫色花,喜欢和风一路向前奔跑……风吹着她的衣服以及不小心落在衣服上的花瓣,吹着爷爷的银发,吹落了爷爷眼眶的一行泪。

在这片山坡上,她和爷爷种下了她的菊花。很快,她的菊花发芽了,长叶了,开花了,是一样的紫色。她总是悄悄地把苍耳子放在爷爷的银发上,这样一来别人也就不会说爷爷满头白发;她总是特意把苍耳子当成饰品装饰在裙子上,这样别人就不会说爷爷买的裙子很丑。

她问:“爷爷,为什么别人说爸爸离开了?他去哪啦,怎么都没回家啊?”爷爷顿了顿,说:“每个爸爸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发现那里有人冷了,有人饿了,有人需要帮忙了,就会留下来当差。如果一切都很好的话,不当差的天使就会放心地飞走了,继续去找需要帮助的人。家里有爷爷照顾樱子,不是吗?所以,爸爸不在我们家当差了。”她望着爷爷,点点头。她懂了——爸爸没回家时因为不当差的天使走了。她暗下决心,她长大了要永远当爷爷的天使。

但她并不知道所谓的永远,有多久。

寒冬来临了,紫色花早已衰败,地上落满了紫色的花瓣,随着风吹啊吹,吹满了着山坡,吹满了这土地。在这土地上,生活着憨厚勤劳的中年男女,和蔼友善的老人和一群调皮的小孩子。虽贫苦但日子过得和谐、满足。因为有了感情,有了寄托,所以他们一直不愿意离开陪伴了他们一生的家园。

今年的冬天特别的冷,花瓣被风吹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而村子的人们也开始了漂泊,流浪。家园要被扩建,外面人生地不熟的,他们也没地方可去了。即使如此,他们没有反抗,也没有力气反抗,只能被迫搬迁。这些天,整个村子变得死寂般安静。那晚,爷爷回来得特别晚。她等着等着,就趴在床上就睡着了。她梦见了逝去的母亲的背影,梦见了摇篮的白色。

飘带飘啊飘,梦见了摇着摇篮的妈妈的模糊的脸庞,妈妈还唱着摇篮曲呢……爷爷带着蹒跚的步履轻轻地推开门,这个宁静的夜只听见推门的“吱吱”声,以及他沉重的呼吸。他就这样坐着,坐着,天要佛晓了。

村里从来没出现过这么高档的小车,从车里出来的是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许多人都过来围观,但谁都不敢大声说话;可以听到男人皮鞋“哒哒”的响着。男人走到她的.面前,说:“长这么大了!”爷爷蹲下来,抚摸着她的头,说:“樱子,快叫爸爸。”“爸爸?”她疑惑地看着这个陌生的男人。其实,她对爸爸的记忆一直是模模糊糊的,面前的这个男人真的是自己的爸爸吗?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爸爸不是天使吗?天使是不会穿着这身华丽的衣服的。爷爷说过,爸爸要去帮助别人,不在家里当差了。但她拗不过爷爷,唯一的一个很疼爱她的爷爷。

第二天,她坐这爸爸的车子走了。她离开了她的朋友,离开了站在门口的爷爷,离开了在这片成长的土地。

她带着她的菊花走远了。

这天,爷爷拄着拐杖站在山坡上,看着满野枯萎的紫色菊花,默默地流泪了。风吹着他的衣服,吹着他苍老的容颜,吹着他越发越白的头发。风,冷飕飕的,连干枯的菊花也忍不住哭泣。

然而,她并不知道这些。但她记得她对爷爷的承诺:她一定会好好的生活,以后她一定会回来的,一定会的。她手里紧紧攥着她的紫色菊花,以及临走时抓走的一捧黄土。

她来到一个繁华但陌生的城市,面对着陌生的街口,陌生的人群,陌生的房间里漂亮的洋娃娃和高档的桌子。对她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她和这个未知的世界是那么格格不入。这儿没有院子,没有可以奔跑的山坡,没有她喜欢的植物,只有看得见半亩天空的阳台。走出房间,甚至走到街口,看到的是高楼大厦,听到的是汽车开过的声音,这就像一面围墙,她想逃离了。幸好,她带来了她的紫菊花。

第一年,她在学校被人欺负,她没有哭,也没有闹;

第二年,她结交了很多朋友,又有了自己的伙伴,不是很孤单,很寂寞;

第三年,她和爸爸有了矛盾,她坚持了她的正确选择,没有顶嘴,也没有冲动地摔门而去;

第四年……

……

一天又一天,她努力适应城市的生活和人群。但她不像孩子那般娇生惯养,她还和以前一样,善良,热心和乖巧。时光就这样悄然流逝,她慢慢地成长着。她还铭记着她对爷爷的承诺,她生活得很好,她习惯了当下,活的当下。

那年,她跑了好几个花店买了一个并不华丽的花盆在自家的阳台上种下了她的紫菊花。秋天,她的紫菊花开了。她想起了爷爷,这些年,她和爷爷失去了联系,没有一次电话,只有寄出去而捎不回来的书信。她拿出了袋子里还保留的一捧黄土,她记得在那片土地生活的人们但不知道他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当年被迫搬迁的人们在她离开后的几天也陆续搬走了,只有一个衣衫褴褛,白发苍苍的矜持的老人,拄着拐杖坐在山坡上。冷风挂着他僵冻的双手和单薄的衣服,他依然守着他的紫色菊花。而这个老人就是爷爷,他怕他的樱子回来了找不着他……

终于,她回来了,带着她的紫菊花回来了。当时这一走,便是十年。十年后的这片家园建起了高楼,但不像她居住的城市这般拥挤和嘈杂,虽然抬头望见的天空不及当年的辽阔,还依然有些农村的味道。

幸好,这片山坡还在,果真还能嗅到弥漫着自然的味道。

风吹啊吹,吹散了满坡的紫色花,吹落了她眼眶的热泪。

她看到了——

爷爷的坟前长满了菊花,菊花绽开了紫色花,盛开得轰轰烈烈。

篇2:黄花紫菊

关键词:革命,利益,权力

初次拜读刘震云的作品,选取了他的第一部长篇《故乡天下黄花》。书的扉页写着“此书献给我的外祖母”,如果说这真是献给他外祖母的一部作品,那我觉得刘震云确实来势凶猛而且来者不善。

《故乡天下黄花》总结起来应该是一部由从民国初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文革”这四个阶段串成的马村地方志,更是一部乡村的苦难历程史。整整六十年里一个村庄的巨变、两个家族的命运将整个小说串成了一条长长的线。作者朴实慵懒又捎带戏谑嘲讽地讲述着关于那里的人和事,物和景,仿佛置身之外,实是以冷静的思考来审视着这几个时代,没有给出现成的哲理或是说教,而是留下了空地给读者培育自己的想法,也即留白。

我试图寻找过这段纷繁复杂的故事的主线,以便理清小说脉络。发觉哪一个也无法完全串联起整个故事架构。也许这篇小说的架构本不是如串糖葫芦般直线型串联,应该是鱼骨般联接,即有一个主线从头至尾,周遭又有无数分线撑起了整个故事。而那根鱼的主骨,便是利益的斗争。

利益是什么?它从何而来?最后又到了哪里去?在利益的熏陶中人类开始进行了各种生活活动去表达这种企图占有利益的欲望,而在一只无形的手面前,利益的一时占有有时会得到小小的满足但最后还是把人类自行毁灭掉了,而这只无形的手就是刘震云。是他亲手设计了这个村子,他设置了这些人物,而那只无形的手在有形的文字背后让我感觉到毛骨悚然,利益喷薄在字里行间,弥漫在书里书外,萦绕在心头眉间,毛骨悚然之后不得不庆幸这只是小说。

然而这一切并非全部虚幻,真实人物或许就存在于书本以外,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好人坏人之分,有的只是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利益。在村民们天生而自然的占有欲面前,一切包装都显得那么滑稽,一切语言一切行动都只是在为了这样一种原始的欲望服务。同为地主阶级的孙李因村长利益之争结仇结怨,同为贫民的赵刺猬和癞和尚因权力之争而拼杀,乃至后来无休止的夺权运动,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两个字——利益。

书中充当了历史的牺牲品而不自知的劳动群众,总能戳中我的痛处,一张张愚蠢而可悲的面孔始终在我脑海盘旋。可怜的老冯、老得因孙老元买凶杀人而受牵连被杀,但后来其子女还感恩戴德尽职尽责地继续为他家干活。还有那些在夺权斗争中丧命的人们,他们都是最朴实的劳动群众,一日三餐甚至都没保证却成为了别人别国别党谋利的工具。盲目从众、目光短浅、思想守旧、固步自封的劳动群众的形象充斥于字里行间。作者没有所谓的褒或贬这些形象,只是把他们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呈现在当代人民面前,有借鉴意义也好,无任何意义也罢。

刘震云笔下的这个真实的令人窒息的村庄而今却在渐渐为世人所忘却,人们仅仅关注他的《一地鸡毛》、《手机》、《我叫刘跃进》和《温故一九四二》,却难以看得到他的故乡三部曲。一个村子的历史沉浮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中国大部分农村的社会现实,让我们看到当时农民甚至是整体国人的思想面貌和民族心理。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现状、中国农民的思想面貌又有多少改观呢?以古讽今太言重,影射现实应该恰如其分。个人觉得刘震云就是当代的鲁迅,针砭时弊犀利程度减弱,锋芒趋于内敛化,语言更具白话化,角度更具生活化。

时代在变化,不变的或许永远是利益的斗争。但同时反过来想想,没有了利益的追逐,我们活着还是为了什么?大公无私、毫不利己、舍己为人的形象只会出现在报纸上、电视里或者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活着总要给自己留个念想,利益是一个念想,奉献也是一个念想,两者的调配比例拿捏掌控就完全在乎个人思想道德能力了。诚如罂粟,适当则助人,过度亦害人。

篇3:黄花菜药膳

地处荆楚腹地的汉川市乃名噪全国的黄花菜生产基地。该市黄花菜的种植面积逾2万亩,其“巨龙牌”黄花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荣誉称号,畅销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及港、台和东南亚地区。现将黄花菜药膳采撷如下:

黄花齿苋粥

黄花20 g、马齿苋20 g、粳米100 g。先将黄花用温水浸泡后与马齿苋一同切段,入锅内加水适量与粳米煮为稀粥,待粥浓稠时加入红糖调味,即可食用。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之功效,适用治疗急慢性腹泻患者。

黄花猪蹄汤

黄花50 g、猪蹄一只洗净切成小块。将黄花浸泡后与猪蹄同放入锅内,加生姜、胡椒、盐少许,炖至猪蹄烂熟即可食用。具有行气、催乳之功效,适用于治疗产后乳汁不通或短少。

黄花瘦肉汤

黄花30 g、黄精15 g、瘦肉片50 g。先将黄花、黄精切段,入锅加清水适量,略煮10分钟,再加入瘦肉片同煮至熟,加生姜、花椒、葱花、味精。具有滋阴润燥、益气健脾之功,适用于治疗肝脾肺肾阴虚所致的干咳无痰、肺劳咳血、喉干嘶哑、腰膝酸软、倦怠乏力以及形体消瘦、食欲不振等症。

黄花百合粥

黄花30 g、百合30 g、糯米100 g、冰糖适量。先将黄花切段,百合削皮洗净后切碎,与糯米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以武火熬煮至米烂汤稠时加入冰糖搅匀即可食用。具有健脾益气、宁心安神之功效,适用于各种失眠症。

黄花合欢汤

黄花30 g、合欢花10 g、夜交藤10 g。将以上3味洗净切碎煎熬20分钟后,兑入适量红砂糖调味代茶饮,一日数次。具有安神、除烦、宁心之功效,适用于神经衰弱、心烦易怒、心悸健忘、头晕眼花等症。

黄花豆腐汤

黄花菜50 g、豆腐1块(约250 g)、猪瘦肉50 g(切片)。先将黄花同豆腐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再放入猪瘦肉片稍煮片刻,用生姜、盐、味精、葱花调味即可食用。具有补肾、养血、通乳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耳鸣耳聋、记忆力低下,少气倦怠和产妇乳汁缺乏等症。

黄花木耳汤

黄花菜30 g、木耳15 g、血余炭6 g。先将黄花菜、木耳加适量清水煎煮取汁,再加入血余炭,吃菜饮汤。具有止血、养血、活血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出血。

黄花大枣粥

黄花菜30 g、大枣20 g、糯米150 g。将黄花浸泡后切断,大枣去核;糯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煮粥至熟时再将黄花、大枣放入稍煮一会即可食用。也可用蜂蜜或冰糖调味。具有健脾益气、增进食欲、安眠之功效,适用于治疗产后或病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头昏眼花、心烦不寐、健忘多梦等症。

黄花甲鱼汤

篇4:战地黄花分外香

列车上午十时抵穗,下车第一感觉是扑面而来的阵阵暖风,岁末的广州依然花团锦簇,尤其是让初来乍到的北方人感到特别的惬意,今天气温达18度,是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今天是报道日,组委会下午才进驻宾馆。说起这五羊杯真不愧是象坛第一杯赛,不光是举办年代早,历史长,规格也确实高。自1984年霍英东先生出资赞助以来,棋手们一直下榻白天鹅宾馆,五羊杯成为参赛棋手享受五星级宾馆的惟一杯赛。

最先报到的是河北老将刘殿中,在826房间我见到刘指时他正在调空调,刚刚脱下皮装却又觉得房间不够热,不一会儿于幼华也到了,与刘同住一室,这二位都是今年五羊杯的“新面孔”(还有万春林)。我们闲聊中说到比赛赛场文化公园,刘指认为象棋是一项大众化的活动,棋手就应该与观众面对面,于幼华也认为棋手面对观众,现场氛围要热烈得多,棋手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接着我们的话题转到了此次比赛上,我说你们新人加盟肯定要有新面貌,刘指对三郎说:“咱俩这次要让五羊杯热闹热闹。”

晚饭定在六点半,胡荣华、万春林、吕钦也相继到达,司令作为象棋特使刚从韩国归来,在席间介绍了朝鲜象棋的现状,他饶有兴趣地说:“朝鲜象棋仍然保留了中国象棋的一些特点,比如九宫,不过中国象棋开局是当头炮马来跳,而朝鲜象棋则是先马来跳,再当头炮,炮是跳着走,炮不能作炮架,而且炮不能吃炮,兵进九宫也可以斜走……”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觉一顿饭下肚。五菜一汤外带几瓶珠江生啤,葛万里签单时一看竟是九百余元。真是高规格,令人咋舌。

晚饭后抽签,(柳大华、许银川未到由人代抽)十名参赛者按等级分蛇行编排,分成A、B两组,序号抽签结果是A组1.许银川2.于幼华3.徐天红4.万春林5.胡荣华,B组1.陶汉明2.刘殿中3.吕钦4.柳大华5.赵国荣。抽完签后,吕钦说:“如果把许银川和刘殿中调一下,我们五个人的号刚好和刚刚举办的青岛晚报杯抽的号一模一样,真是巧得很。”

然而,这次的比赛结果会不会和上次一样呢?大家心里都默默地想。

12月29日

比赛安排在晚上举行,当夜幕降临时,文化公园中心台已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来得早点的三五成群地围成一圈,摆上棋子先杀上一盘。我在人群中遇到一位来自湖北孝感的棋迷,当他得知我也来自湖北时,便谈兴大发,他说:“我看这十个人当中许银川好点,但谁能夺冠却不一定。”看来他对象棋还是很内行的。

首轮比赛前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主持人用棋王们的雅号一一作了介绍:“十连霸”胡荣华、“羊城少帅”吕钦、“少年姜太公”许银川、“东北虎”赵国荣、“长白虎”陶汉明、“东方电脑”柳大华、“笑面佛”徐天红,还有“北昆仑”刘殿中、“拼命三郎”于幼华、“阿凡提”万春林,每介绍一位,就博得观众的一阵热烈掌声。介绍到万春林时可能是方言的缘故,引发了一阵哄堂大笑,接着象棋“掌门人”胡海波即兴演说,他吟颂了一段毛主席诗词后,看着眼前上千名观众,慨叹道:“五羊杯是象棋的骄傲。”

七点一刻,比赛准时开始,A组于幼华对胡荣华、徐天红对万春林,B组刘殿中对赵国荣、吕钦对柳大华(首轮许银川、陶汉明轮空)。人们注意到只有徐天红一人还穿着羽绒服,而且左臂吊着绷带,笔者一问方知缘由,原来天红在锻炼身体练倒着走时摔了一跤,左臂骨折,但为了顾全大局,还是坚持参赛,真是重伤不下火线。

A组的两盘棋都是密云不雨,波澜不惊,与此相反,B组的两盘棋则是大动干戈,而且都分出了胜负。五羊杯“新丁”刘殿中,在与赵国荣的顺炮战中布出了极富创意的缓开车阵形,逼赵退回了窝心马,从而谋得了先行之利,中局激战,赵竭力反扑,但误走右车吃相,被刘走出进车夹炮的冷着,继而马踏中宫,一鼓作气演成精妙杀局。

吕、柳之战,原本平淡无奇,执后的柳大华以飞象应对吕钦的进兵局,布局未几柳走出炮8进1的怪着,化解了吕钦的攻击意图,不料就在大致可和的局面下柳掉以轻心,一步驱卒涉水,错失良机(应进炮压车),被吕挺车倒骑河,牵死无根车炮,使柳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局后柳后悔不迭地说:“自己设计的一副美丽的图画反被自己破坏掉了。”

值得一提的是,五羊杯首次采用网上直播新技术,金羊网虽然开通了三个服务器,但早已人满为患,十分火爆,而且网民还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第二天,担任直播的广州资能公司副总经理孙明远告诉我说:“昨天,首轮上网点击五羊杯赛的人数就有八万人次。”

12月30日

因为每组五人,所以每天都有一人轮空,又因为赛制改变,由原来的大循环改为分组循环淘汰制,再加上奖金比原先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冠军奖金为税后五万元,而被淘汰的保底奖金仅为五千元,整整相差十倍!因此,争夺之激烈就可想而知了。

果然,第二轮四盘棋全部分出胜负。首轮获胜的五羊新锐刘殿中执后手迎战陶汉明,双方以仙人指路对卒底炮印证武功,刘指布局功夫十分了得,很快就取得反先之势,继而步步紧逼,迫使对手一车换二,枰上形成车炮双卒(一卒已过河)对炮双马双兵仕相全的优胜局面。岂奈下风中的陶汉明方寸不乱,深沟高垒,端的风雨不透;反观黑方见久攻不下,下得愈发心浮气躁,先是弃卒,接着竟飞炮入虎口自投罗网,胜棋变和棋,和棋变输棋。局后刘指感叹道:“真是岁月不饶人,现在只能下半盘好棋了。”人们都说“陶公子会‘逃’”,其实逃也是一种意志的考验,一种实力的证明。

许银川对于幼华在开局即争得先机,缘于三郎在布局中犯了“低级错误”,一步进炮打马白送给银川一步棋,等于让了银川两先,这棋还怎么下?虽然纠缠到五十余回合,三郎仍难免一败。而胡、徐之争与赵、吕之役,都下成了马拉松,两盘棋都大战了近百回合,历时四小时,最终胡荣华和赵国荣都是依仗抽丝剥茧的残局功力磨倒对手。

12月31日

今天是新世纪元年的最后一天,入夜,广州文化公园仍是人如潮涌,在几百米外都可清楚地看到中心舞台上四面高耸的棋盘,那富有南粤韵味的唱棋声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红棋,炮衣(二)平五,蓝棋,马八进七……”有位女棋迷出言惊人,“我就是为听这唱棋声而来,听起来真觉得过瘾”。人们注意到观众席上有许多“特殊”观众,有来自港澳台的棋界名流,其中澳门名手陈天问看得聚精会神,还有许多前辈象坛高手,名宿陈松顺、蔡福如、陈伯祥几乎每晚必到,广州队的庄玉庭、宗永生、黄海林等诸位高手也不放过这个学习机会,这不,宗大师还偕妻带女前来观战。七点多钟,“第一国手”杨官也来到了中心台后台,众人纷纷向前问候致意,老将刘殿中握着杨老的手说:“您是所有棋手中我最崇敬的一位。”此情此景感人至深。

今晚最为抢眼的是吕、陶之战,吕钦前两轮一胜一负刚刚保本,陶少下一轮且有一局在握,双方以中炮两头蛇斗阵弄法,陶采用较为少见的平边炮变例。这个变例在BGN决赛中与许银川演练过,结果是激战成和,而今重操故技,想必是胸有成竹,由于比分的状况吕少帅只有殊死一搏。就在双方短兵相接之际,吕钦架起了“雷公炮”,其势凶矣,只见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红中兵强渡楚河,衔枚疾走,马双炮兵遥相呼应,组成立体攻势,竟将对方双马炮全部困锁,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至此B组无人能保住不败金身,难怪有人说B组是“死亡之组”。

其它三盘棋,柳大华先负赵国荣,徐天红先和许银川,万春林先和胡荣华。

2002年元月1日

今天过节,文化公园中心台比往日更加热闹,公园门票3元,中心台门票7元,但中心台场内仍座无虚席。我在观众席上发现,有许多孩子在家长带领下前来观战,裁判长韩国庆也对我感慨道,现在其它地方绝对找不出这么多的观众。象棋大师陈伯祥告诉我,其实这不算最多的时候,50年代初,港澳曾益谦、黎子建联袂来穗,广州杨官、陈松顺联手应战,也是在文化公园,观者人山人海,1964年举行全国前六名邀请赛,杨官、胡荣华、蔡福如、李义庭、王嘉良诸位高手登台亮相,分七面大棋盘转挂现场对局,观者数千人,真是万人空巷。

今天的比赛富有戏剧性,背水一战的柳大华后手迎战陶汉明,他毕其功于一役很快反先,就在胜券在握的时候,一步恍惚竟白白丢失一炮,霎时间江河倒流!喜不自胜的陶汉明就像捡到了金元宝,但他也没能把握住,又被大华吃回一子,结果两难进取,这时网迷们已在网上打出:“柳大华要开斋了。”但和棋的结果的确叫人始料不及,局后我对大华说:“你这步送炮可以与当年司令被你打闷宫媲美,绝对的超级臭棋。”大华苦笑道:“我现在总是犯这样莫名其妙的错误,好在大家错进错出,没输就是万幸了。”第二天大华又对我说:“小赵(国荣)说我的优势太大了,如不丢炮陶汉明连走三步也赢不了。”

许银川胜了万春林,网上棋迷也发表评论:“许银川提前出线。”吕钦扳倒了刘殿中,也提前晋级决赛,另一盘拼命三郎于幼华中盘失子负于徐天红。

元月2日

今天有两盘棋决定出线,分别是A组胡荣华对许银川,B组赵国荣对陶汉明。胡许之战双方以飞相对仙人指路列阵对垒,较量“散手技击”,第17回合形成双方不变作和的结局,胡荣华以小组第二的身份进入决赛。赵国荣先手也布出了飞相局,陶汉明以起马应对,二人斗起了柔功,赵国荣一直握有先行之利,战至31回合时,赵车双马已占尽空间优势,赵见总攻时机成熟,遂策马奔槽,似渴骥奔泉,如入无人之境,车双马一举踏破对方城池。这样,赵国荣和吕钦都是三胜一负,因赵胜吕,赵吕分列B组一、二名。

第一阶段结束后,五羊杯三位“新丁”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万春林认为自己输了一盘棋,但总的表现还可以,找到了与老冠军们的差距。于幼华说这次没下好,下次再来,刘殿中认为开局不错,第二盘本来也可胜,但被陶翻了盘,总之,三位“新人”为羊城棋迷奉献了精彩棋局。

元月4日

决赛是两组前两名分别交叉对抗,采用两局制,若打平则加赛10分钟包干的快棋,采取“突然死亡法”。

昨天的首盘较量,两盘棋都交了白卷,今天换先,许银川先和吕钦,赵国荣先和胡荣华,又是两盘和局。大家都小心翼翼,都不轻易出手,看来只有在快棋中拼刺刀了。

许吕的第二盘慢棋结束的较早,台下突然响起阵阵喊声,而且一浪高过一浪,因为是广东话听不太懂,广东队领队陈志刚给我当“翻译”,说是“挂快棋”!“挂快棋”!可谓群情激奋。

首盘银川猜得先手,双方以仙人指路对卒底炮布阵斗法,一场电光火石的碰撞令人眼花缭乱,对攻中形成三个回合循环不变的局面,被判和。下完后银川对我说:“吕钦若变,我就有点悬,因为我只有六秒钟了。”第二盘,二人斗起了顺炮,开局没几步吕钦竟把炮送到银川的炮口,二人不觉都笑了起来,不想失子后的吕钦竟获得一系列大先手,并乘势将对方小卒扫荡净尽,形成车炮对车仕相全的迫和局面。两局打平后,再猜先,这次吕钦猜得了先手,布局未几,银川布出极为少见的右三步虎,接着高巡河车出现失误,吕钦抓住战机高巡河炮左右闪击,一举夺得多子优势,银川虽苦苦支撑但终因超时而负。

胡赵也是通过快棋分出高下,首盘战平,第二盘,司令一直握有小先手,在马炮战中掠去对手一象,继而双炮马兵联攻谋子,小赵在失子失势的形势下停钟认负。

元月6日

因晚上要进行闭幕式,最后一天的比赛改在下午一点进行。虽然气温今天已达25度,但是文化公园中心台仍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光天化日之下,撑起了五把太阳伞,但绝大多数观众仍然头顶着烈日,观看五羊杯的最后决战。

昨天和今天的两盘慢棋正像人们赛前预料的那样,两战皆和。猜先,裁判长手执一枚硬币,吕钦要“1元”,胡荣华只有要“花”了,随着硬币高高抛起再落下,面朝上的是“花”。

4点整,首盘开战,双方以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拉开战幕,二人走子如飞,很快进入中盘短兵相接,在一番大转换之后,枰上形成马炮兵双仕对马炮双卒单缺士,这时吕钦双卒已经过河“联手”,明显占优,而且用时一直比胡少1分多钟!就在吕钦准备稳步挺进之时,一眨眼工夫,胡司令的小兵吃掉了吕钦的孤士,刹时王城告急,吕因炮不能归家,只有单骑救主,这时旁观者都摒住了呼吸,因为司令只要再下一步兵就可形成绝杀,但老眼昏花的胡司令却偏偏没有动兵,机敏过人的吕钦急急策马回应,并不惜以马换兵,才保住王城不失,并以时间优势,迫司令弃马换卒,形成官和之局。

第一局结束后,观战的许银川对司令说:“下兵有机会。”司令拍着头说:“看不见,当时心口怦怦地跳,什么棋也看不见了。”我跟司令开玩笑:“一步兵价值两万五。”(冠军奖金5万,亚军2.5万)司令风趣地说:“这就跟摸彩一样。”

两盘之间要休息五分钟,短暂而漫长,司令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少帅也合目做自我按摩,沉默五分钟,各自想拳经!

第二盘换先,二人斗起了半途列炮,吕钦施展快棋绝技,开局就大占优势,中局伊始,吕掠去了司令一象且强行驱兵涉水,继而陷住司令的过河烈马,岂料一不留神被司令突出重围,而且组织了强大的攻势,乱战中,司令谋得吕钦一炮,但用时告急,钟面仅剩40秒,而吕还有3分多钟,慌乱中司令被吕劫去一马,子力再度均衡,但时间却不知不觉地溜掉,司令的时钟率先铃响,超时判负。

下完后,吕说:“快棋真是说不清。”司令说:“吕钦命硬,换了其它人就不一样了。”

篇5:说“黄花”

古诗词中直接用菊花一词的不少,我们熟知的陶渊明的诗句里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等,菊花成了众多文人骚客倾慕的对象,它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

屈原的《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人元稹的《菊花》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些诗句都象征了作者品行的高洁;也有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的,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它还是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节操的象征,如白居易的《咏菊》“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杜甫的《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菊花已成为文学作品一个经典的意象。其实,除了以上这些,菊花还有它精彩的另一面,但这又不是“菊花”能替代与表达的,非得用“黄花”才能言及。它好就好在“黄”字上,我们可以不在意那是什么花,“黄”却自有它的内涵。

《说文》对“黄”的解释是:“黄,地之色也。”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又是黄皮肤的人种,这个“黄”色博大而又深厚。菊花的颜色不只有黄色,还有其他色调,为什么偏以“黄”命名?黄色是菊花的主色调,可以区别其他的花色,且古人以“黄”为贵。金子是黄色的,皇帝穿的袍子、戴的帽子、用的器皿都是黄色的,佛像也是黄色的。从宋代以后,黄色是皇帝专用的颜色,可见黄色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举足轻重。

含有“黄花”的诗词多出现在唐代及其以后的文学作品里。如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中的“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宋代王十朋《芦花》中的“悲秋已过黄花节,照眼浑疑白帝城”,纳兰性德《清平乐》“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

“菊花”被称为“黄花”,有着民族习惯传统积淀的原因。诗贵含蓄,用“黄花”比用“菊花”更符合文人的文化习惯,更适合读者的阅读需求。“黄花”又通常指女人,娇嫩、淡雅、清瘦。最哀婉的黄花诗句是李清照《醉花阴》里的三个句子“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词是作者与丈夫别离后,因心生思念而作。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阁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如果说“瘦”字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愁字推向了最高峰,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力的话,那么“黄花”更为这个效果平添了几分姿色,如果没有用“黄花”来作比与陪衬,那“瘦”就逊色多了。黄花的花瓣较细长,很容易与瘦产生联想,贴切而又生动,如果换成“人比菊花瘦”,这意境定会逊色几分。因思念而茶饭不思,因难以下咽而衣带渐宽,因憔悴而面黄肌瘦,“黄”更容易让人想起倦怠的面容。这“黄”字让瘦的效果锦上添花,真叫人拍案叫绝。

黄花的色调又让我们想起落花,可它比落花更能给人想象的空间,它透着秋天的色彩与滋味。我们的脑海会浮现出萧萧的落叶,凋零枯黄的花朵。这深秋的寒意衬托出了一种孤独和凄惨的气氛,如北宋晏几道的《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红的枫叶,黄的菊花,色彩很绚烂,情感孤独与悲哀。“红”和“黄”两字,都是指颜色,不管是从句式用字的搭配上,还是从视觉的感应效果上,这二字都很配,如果把黄花换成菊花,就没有了形式上的色彩对比和直观的效果了,所以这里的“黄花”比“菊花”更巧妙。

宋代李清照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中的黄花是已经凋零的菊花,如果将“黄花”换成“菊花”,意境的深意就会大减。菊花满地,那有可能是有人刻意摘的、损坏的,就没有了飘零之感,就失去了凄凉之美。而“满地黄花堆积”,这黄花比菊花更具神韵。

黄花的文学意境不仅有低调的一面,它也有灿烂的一面。秋天是清冷、萧条、枯黄、冷瑟的,而一朵金灿灿、黄澄澄的黄花开在这样的季节,就别开生面了。毛泽东在《采桑子•重阳》里这样写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战地”是野外,那“黄花”必是经过炮火硝烟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芽的野菊花,漫山遍野,一大片一大片的,黄得那么耀眼、明净。毛泽东笔下的黄花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更显得美丽,作者的心情是喜悦的,情感是豪迈的,这“黄花”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旺盛,看到了战争的胜利。

黄色代表收获,也是权力的象征。黄巢有一首非常霸气的《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它的大概意思是:菊花盛开之时其它的花草都已凋落了,而菊花盛开所发出的阵阵香气直冲云天,浸透长安城,整个长安城所看到的都是像戴着黄金甲的“菊”花。整首诗不见一个菊字,我们却能感受出写的就是菊花,其中一个“黄”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新颖的比喻,极写菊花盛开时的瑰丽与壮观,把菊花与盔甲联系起来,从而赋予了菊花以战斗的姿态。

(王骊 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 402284)

篇6:战地黄花分外香

这首在新中国海军初创时期,为水兵写作而传唱在东海前线的第一首海军军歌《人民海军在前进》,是由华东海军文工团副团长兼三队(歌舞)队长的胡士平创作的。

1938年,14岁的胡士平参加新四军,在战地服务团接触文艺,跟随汪道涵副团长学会读谱和指挥,结识了抗战歌曲作者孟波,16岁时开始作曲生涯,第一本学习音乐的著作就是孟波送给他的《音乐入门》。在战火纷飞的创作环境里,他勤奋练习实践,部队需要什么,他就创作什么,用心泉浇开了一朵朵“战地黄花”。《保卫路东》《向铁的党军前进》《模范战士》《人民子弟兵》《消灭还乡团》等等,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在部队、战地引起强烈反响。

1946年,胡士平调到了30军,在淮海分区文工团担任音乐教员,创办了小歌刊《战地》,内容大都是围绕当前战事和部队任务的创作及民歌小调,两年内出版了19期,因战局而停,《打破敌人的新花样》《咱们的连队》《我们打得好》等就是那时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欢呼歌唱新中国》《我们是战斗队》《花棍进行曲》《建国腰鼓》等充满欢腾情绪的歌曲,他感到作为部队音乐工作者,为兵服务,为战争服务是自己的神圣职责,如果不做,就是愧对历史。

1950年2月,30军军部直属队奉调参加创建人民海军,他来到了华东海军文工团担任副团长。1951年夏,胡士平带领文工团一支朝气蓬勃的37人歌舞小分队作海上巡回演出。首次远航,初经风浪,台风狂涛,冒险航渡,战胜晕船,巡回列岛,爬山涉水,历尽艰险。巡演40天,体验了水兵的战斗生活,深入了创作源泉,收获了现实素材,写出不少歌曲,受到了海岛部队的热烈欢迎。

胡土平回忆说:1950年2月底我调到华东海军后,驻地南京下关周围的舰艇、连队派人来文工团联系教歌。派出教歌的同志说,部队要求唱海军歌曲,可我们只有陆军歌曲,怎么办?教歌的同志向我建议:胡团长你快写一个。我意识到部队渴望海军歌曲,正表现了广大指战员建设人民海军的热情。我研究了海军组建时“以解放军为基础,以工农兵为骨干,团结、改造、利用原海军”的方针,抓紧时间连词带曲一气呵成写出海军歌曲《人民海军在前进》。

歌曲不仅在华东,连青岛、大连、广州等地也传唱开来,还在沿海群众中广为流传。尤其是从陆军调来当海军的指战员们,先前唱着“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如今身为水兵,驾着战艇,乘风破浪,高歌“前进啊永远地前进,前进在祖国的海洋……”

从此,胡士平的创作没有离开“大海”,没有离开“水兵”。写出了《宣誓》《第一面红旗》《军舰就是我们的家》《水兵之歌》《苦学苦练》《人民海军战歌》等一大批军歌。基本上都是自己作词作曲,内容比较口语化、大众化,如“天天练、日夜练、练好了本领上前线,世界上没有困难的事,只要我们苦学苦练。天天练、日夜练、航海动作要熟练,不管它黑夜大雾起风暴,战斗里航行也灵便。”歌曲朗朗上口,好学易唱,在海军初创大练兵中,立杆见影。虽然是为了配合任务创作的歌曲,但当时参加了华东海军第六舰队业余文艺会演,让水兵们第一次听到那么多“海军自己的歌”,很快在军中流传。面对新海军从无到有的创建,面对东南沿海尚未解放的敌占岛屿,这些鼓舞军心、信心、士气、勇气的歌曲,对提高部队战斗力起着非常即时的作用。

接着,胡士平和朱崇懋、沈铁侯、路彤、沈建基等人商议,为适应部队的需要、渴求,能不能组成一个小的编辑班子,编印出版一个歌刊?他们齐心合力编好了“第一期”送审,没想到送审稿径直送到了张爱萍司令员那里,不几天,出版歌刊的报告就批准了。《海洋歌声》第一期正式创刊发行,而后每个月出版一期,下发到基层舰艇连队,让全体海军将士常年能有“海军自己的歌”可唱。这一份水兵喜爱的《海洋歌声》,从第一期出版到第十七期,刊发了文工团专业曲作家及部队业余作者谱写的歌曲两百余首,其中吴祖庚的《快乐的水兵》、胡士平的《海上哨兵》等歌曲通过《海洋歌声》广泛流传,“舰喻艇晓”开新篇,拓展出了海军音乐艺术这片处女地,有力推动了海军文艺和基层部队的文化活动。

胡士平不仅是激越雄浑军歌的多快高手,还是咏叹抒情歌剧的曲作大家。蜚声神州大地的歌剧(及电影)《红珊瑚》中的经典唱段《珊瑚颂》《海风阵阵愁煞人》等,即是海政文工团老团长赵忠和钟艺兵、林荫梧、单文作词,胡士平、王锡仁作曲的扛鼎力作,已成为中国歌坛的经典歌曲。许多知名歌唱家如朱逢博、李谷一、彭丽媛、那英、奚秀兰、卓依婷、赵云卿等等都将《珊瑚颂》作为主要曲目来独唱,可见这首歌深受艺术家们的青睐和广大群众的喜爱。1991年7月《红珊瑚》重新复排,由歌唱家宋祖英饰演主角珊妹,曾在北京、广州等地公演,又掀起了一个广泛传唱《珊瑚颂》的高潮。

“一束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珊瑚树红春常在,风里浪里把花开……”一首《珊瑚颂》唱了半个多世纪,优美旋律至今还常在大家耳畔回响。为了《红珊瑚》的作曲需要,胡士平曾回到家乡安徽,深入学习黄梅戏、庐剧,并与黄梅戏音乐创作泰斗时白林、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人有过交流与探讨;王锡仁则去了河南学习当地的梆子、曲子等民间音乐。这部歌剧本着“全面继承民族戏曲发展新歌剧”,向民族戏曲学习的宗旨,在戏曲音乐手法的运用上,注意了韵味、拖腔、帮腔、板腔体音乐结构,合唱的戏曲化和锣鼓等六个方面。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来创作中国歌剧,探索出了一条融合诸多地方戏元素的歌剧创作新路子。《珊瑚颂》的唱词采用了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手法,借赞美红珊瑚来赞美渔家女珊妹,文学性很强。作曲家“以悠扬甜美的旋律,用民族调式与西方调式的结合,结构自由,曲中音调的变化重复,加强了全曲风格的统一性,其中吸收了民歌与地方戏曲及京剧曲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吕骥、马可等都予以充分肯定、深为赞赏。1989年《珊瑚颂》荣获建国40周年“唤起我美好回忆的那些歌”优秀作品奖和“五洲杯”广播金曲奖。

胡士平一生作曲五百余首歌曲,1991年他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出版了以《红珊瑚》为名的歌曲选,吕骥提写了书名,启蒙老师孟波作序。胡士平自述:他本是个只念了两年半私塾和一年半小学,与音乐无缘的乡下老土,写歌50年,也未得到一个机会接受一下系统的音乐教育。在老一辈音乐家的启蒙、教导、鼓励下,自觉未敢十分怠惰,然所作“曲低”而“和寡”,奉献甚微。

当年将自己仅有的一本音乐书籍丰子恺著《音乐入门》送给胡士平的孟波,在序中道:“胡士平谦逊地‘常感劳作终生而成就甚微,事实上他在这不平凡的征途上,处处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他没有辜负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在祖国音乐园地里,辛勤耕耘,培育了不少富有生命力的鲜花。他不仅是一个在战斗中成长的作曲家,而且是一个优秀的歌词作家和文艺活动家。”作为海政歌剧团、歌舞团团长的他,还领导和培育了许多国内知名的艺术家、音乐家、舞蹈家,创作和演出了许多颇具影响的作品。

离休后,胡士平老当益壮,笔耕不懈,书法多多,翰墨飘香。七十多岁学会电脑,换笔后敲键不缀,又发表了《庐剧唱腔初析》,出版了《步履无声》《半拍斋散文》《中国歌剧史(中篇)》《音乐札记》等几部大作,及逾百万字以上的其他作品。90高龄时还创作出《百年好合》《诗词之友歌》《中学生之歌》《铜草花儿为你开》《随时听从祖国召唤》《实现我们的梦想》和《梦之歌》等歌曲,大都在《音乐周报》上发表。

1988年他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1993年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中国歌剧研究院颁发的“歌剧作曲”终身成就奖。

“我们人民海军在前进,人民海军天天在成长……”

“为了祖国万年长,定要建设一支中国人民强大的海上武装。”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培训方案下一篇:现场技术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