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转本新政策

2024-05-05

专转本新政策(精选6篇)

篇1:专转本新政策

【专转本政策】江苏省专转本最新政策

来源:引用 发布时间:2013-01-09 作者:

江苏省专转本最新政策,迈成专转本友情提供

省教育厅完善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工作

12月19日,省教育厅举行新闻通气会,厅高校学生处负责人通报了我省“专转本”在选拔对象、计划安排、接受院校、选拔考试、录取、转入与培养等方面的政策调整方案。

——选拔对象。2012年、2013年,从省内普通高校的高职(专科)

二、三年级的在籍学生中选拔;2014年起,只从省内普通高校的高职(专科)三年级应届毕业生中选拔。

——计划安排。2012年、2013年,根据“专转本”生源情况和接收院校的办学条件,分别安排普通高校高职(专科)二年级、三年级选拔计划;2014年起,只安排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专转本”选拔计划。

——接收院校。2012年,仍为普通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民办二级学院),2013年起,适当安排部分应用型公办本科院校接收“专转本”学生。

——选拔考试。2012年、2013年实行全省统一考试的选拔办法,二年级、三年级统考科目相同,分开出卷;2014年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和学校加试的办法。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报名、志愿填报,全省统一考试科目及分值与以往相同。

——录取。2012年、2013年考试结束后,由省教育厅统一划出二年级、三年级录取资格线,接收院校根据公布的计划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2014年,录取分数线划定后,各录取高校可以根据考试院划定的学校分数线录取,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达到资格线范围内的学生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知识水平测试,择优录取,测试要求应在公布的招生章程中明确。

——转入与培养。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专转本”的报名、考试、录取工作均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统一监督。省教育厅对录取结果进行审核和注册,并办理相关学籍变更手续。“专转本”学生统一转入本科三年级学习。普通高校“专转本”学生学费与接收院校普通本科相同专业学生同一标准。

篇2:专转本新政策

1.考生可填报各自不同的三所院校及其相应的一个专业,也可以填报一所院校三个不同的专业。专转本是按校按专业填报志愿,平行志愿A、B、C的每一志愿只能填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即平行志愿可以填报不同的三所院校及其相应的一个专业,或填报同一所院校的三个不同专业;故专转本录取时以专业为基本单位,同一所院校不同专业的投档和录取分数线可能不同。

譬如志愿这样填写:A:南京工业大学电子商务 B:南京晓庄学院物流管理

C:南京晓庄学院经济学(金融与保险)2.全省统一考试结束后,由省教育厅统一划出录取资格线,有关本科院校根据公布的计划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省教育考试院负责组织录取和监督。2015年录取将不再分公办、民办批次录取,即公办与民办在同一批次录取,公办与民办志愿一起填写,可填写公办,可填写民办,也可公办、民办都填,但总共只能填写三个志愿对应院校三个专业(志愿总数可能有变动,但是公办民办一起算,2015具体政策并未出台)。考试时间将提前到每年3月进行,3.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具体办法是:按考生报考类别,并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A、B、C志愿,只要被检索的3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

(1)平行志愿问题,报了A、B、C三所平行院校志愿,只要被检索的三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如果考分达不到A的投档线,超过B的,那向B院校投档。

比如考生考了285分,A志愿分数线290分,B志愿分数线280分,C志愿分数线285分。按照A、B、C的检索顺序,检测A不满足条件,接着检测B,发现B满足条件直接投档,不再考虑后面C的情况。

(2)调档比例110%以内。分数达到了A的投档线,但是并未被录取,如果填写了“服从本校其他相近专业志愿”,将被调剂到A院校其他相近专业志愿,否则退档,进入第二阶段征求志愿录取阶段。比如分数线285,达线人数18人,录取17个。分数前17个会被录取,分数最低的那一位只要填写了服从调剂则会被调到该校其他专业。

总结:基本情况与高考录取方法相似,不一样的是专转本按照专业录取,也就是填报志愿时最多只能填报三个专业。平行志愿的投档与高考投档相似,比例在110%以内,相对录取率更高。总体来说整体的投档录取流程两者是一样的。

下面表格是接收专转本考生在专科期间所读专业为会计的南京公办高校及相关专业,表格中附带2014年专业招生人数,及对应2013、2014年分数线,部分填写无的是由于2013年该专业不招生。

南京地区接收会计专业的公办高校

学校及专业名

2014招生人数

2013分数线

2014分数线 南京工业大学电子商务

284

299 南京工程学院会计学

301 南京晓庄学院物流管理

281

303 南京晓庄学院经济学(金融与保险)18

285

289 南京晓庄学院经济学(财务会计)

298 金陵科技学院会计学

267

300 金陵科技学院金融学

266

295 金陵科技学院市场营销

256

290 金陵科技学院旅游管理

286

南京招收专转本的公办批次本科院校相对较少,仅有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四所院校的共10个专业,且分数相对较高,分数大致区间为290-300,其中金陵科技学院在2013年招收的为民办批次,因此分数线相对较低,其余分数都较高。除去会计学等相关专业之外,南京工业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南京晓庄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金陵科技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以及金陵科技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是值得考虑的选择,表中以红色注明。下面表格是接收专转本考生在专科期间所读专业为会计的南京民办高校及相关专业,表格中附带2014年专业招生人数,及对应2013、2014年分数线。

南京地区接收会计专业的民办高校

学校及专业名

2014招生人数

2013分数线

2014分数线 三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265

257 三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法)

256

260 三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

256

257 三江学院旅游管理

263

262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旅游规划与管理

268

271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财务管理

263

277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市场营销

259

272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电子商务

251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市场营销

266

26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会计学

269

26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市场营销

265

262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财务管理

272

261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会计学

264

271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审计学

263

258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0

269

259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会计学

262

264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金融学

260

264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市场营销

266

261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会计学

271

271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物流管理

261

261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工商管理

269

269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媒体信息网络15

263

273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编辑出版学

269

271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化产业管理

256

255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告学

266

27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国际经济贸易25

261

26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物流管理

266

25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财务管理

264

25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市场营销

266

25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会计学

259

篇3:“专转本”学生就业焦虑浅析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上升。许多在校大学生对自己饭碗的预期更加现实甚至于悲观, “就业焦虑”心理也随之产生, 就业焦虑弥漫校园。作为一个特殊而又处于弱势的群体, “专转本”学生从一进入本科院校就背上了心理包袱, 表现出更强烈的就业焦虑。

一、“专转本”学生就业焦虑的表现

我从事学生工作6年, 其中两年是带“专转本”学生, 总结他们的就业焦虑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第一种是期望能尽早或提前毕业。曾有同学跟我说:“‘就业’这个词对于我来说一点也不陌生, 我愁的不是将来能不能就业, 而是能不能提前毕业, 好早点找到一份工作, 还上我的学费, 让家里不再操心。”第二种是对自己不自信, 看到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不能变压力为动力, 反而陷入无所适从的状态。最常见的就是通过打游戏、上网等来消磨时间, 逃避现实。通过聊天谈心, 我发现他们在日渐“堕落”的同时并未彻底放松, 只是短暂的麻痹、一时的逃避, 心中的焦虑和忐忑总是困扰着他们。第三种是纠结于考研和就业的选择中。想要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就业的筹码, 但家庭条件一般, 读研要耗费三年时间, 对家庭难有帮助。如果选择就业, 民办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又无优势可言, 因此陷入不能自拔的纠结中。

二、“专转本”学生就业焦虑的成因

1. 家庭和个人就业期望值较高。

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 我所带180名“专转本”学生中, 有80位提出申请, 并附有家乡民政部门的证明。证明显示, 这些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基本在3000元左右。他们当年选择专科, 主要是由于高考失利, 加之家庭经济不宽裕, 难于支付三本的高昂学费。转本成功带给他们的只是一时喜悦, 紧接着就是四处筹备学费。2010年开学初, 我所带180名“专转本”学生中, 有30人申请了助学贷款, 另有近50人学费是从亲友处筹借的。转本进入民办学院, 高昂的学费给这部分学生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由于家庭贫困, 他们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高的期望, 希望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 因此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由于期望值过高或确立的目标不切实际, 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自身努力得到解决, 种种心理包袱接踵而来。如今“大三实习, 大四工作”已是在校大学生的常态, 因此, 一进校已是大三的“专转本”学生, 在面临整个家庭及自己人生重大转折点的就业问题时, 极易产生焦虑情绪。

2. 学习成绩优异, 综合素质欠缺。

为了参加转本考试, 为了圆本科梦, 多数“专转本”学生在大一大二奋发学习, 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了学习上, “一心只读专业书”, 很少参加其他集体活动, 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进入民办院校, 对于校园文化活动, 他们认为是大一、大二低年级学生的事情, 大三、大四的学生应该为就业和考研冲刺。加之很多“专转本”同学是跨专业考入民办院校, 专科和本科所学的专业类别和方向不同, 有的课程衔接不上, 有的专业课之前从未接触过, 学习相对吃力, 更无暇参加更多的集体活动。在这种长期封闭的状态下, 缺乏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沟通, 影响了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语言表达、组织管理等能力欠缺。但是当今用人单位选用人才时不仅看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怎样, 更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及言谈举止等, 这也是导致大部分“专转本”学生竞争力不强、诱发就业焦虑的重要原因。

3. 公平公正的社会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由于社会机制不够完善, 就业市场不够健全, 近几年在很多行业和地方存在不公平的就业竞争, 许多既无“后台”又无关系的学生在择业竞争中呈现出明显的劣势, 这也是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专转本”学生产生就业焦虑的深层次原因。“普通人家子弟, 因为父母没有金钱和权力, 难以进入社会上升通道;有着强大社会资源的富有家庭的孩子, 可轻松获得体面工作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民日报》2010年9月16日) 。我带过三届学生, 前两届为非“专转本”学生, 第三届为“专转本”学生, 通过横向比较, 明显可以看出“专转本”学生的就业行程显得缓慢而艰难。他们大多单枪匹马, 没有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的支撑和帮助, 获得就业信息相对滞后, 在择业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三、解决“专转本”学生就业焦虑的对策

当生活出现变化, 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是正常的。从某种意义上看, 这种焦虑并非坏事, 它能促使学生思考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但如果过度焦虑, 则不但不能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反而会乱了方寸。“专转本”学生就业焦虑的成因, 涉及家庭、个人、社会等方方面面因素, 我们应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 尽可能为“专转本”学生创造多种有利条件, 搭建就业平台, 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1. 学校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专转本”学生。

“专转本”学生一进校就是大三的学生, 不会像大一新生那样受到学校的重视。但实际情况是, “专转本”学生进校后面临一个适应新环境的缓冲期, 首先他们要适应新学校的环境, 适应新的老师和同学, 重新建立一个交往的圈子。其次是进入新学校后, 很多课程的设置和原学校不同, 课程衔接不上, 学习压力比同届非“专转本“同学要大。最后是心理落差。他们大多数在原学校都是佼佼者, 进入新学校后, 面对更多的佼佼者, 原先的优越感消失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难以平复的心理落差。针对这些情况, 学校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专转本”学生, 学生工作者更要多关注他们, 关心他们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 及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

2. 培养综合素质, 提高竞争力。

鼓励“专转本”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体活动, 激发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潜质。“专转本”学生对于奖助学金非常重视, 而奖助学金的评定与综合素质测评挂钩。可以通过把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多少纳入学期综合素质测评中, 以此激励“专转本”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体活动。对于贫困的“专转本”学生, 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 把经济资助与提高学生的能力结合起来, 达到培养综合素质和提高就业能力的目的。以我所带“专转本”学生为例, 开学初, 我推荐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学院各部门担任助理, 包括学生办公室、就业工作办公室、体能测试中心、保卫处户籍办等。还推荐一部分学生到南京熊猫电子兼职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兼职工作不仅从经济上缓解了他们的压力, 而且大大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3. 心理疏导, 缓解学生就业焦虑。

首先, 应对“专转本”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普查研究, 通过调查问卷、个人谈话、行为观察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表现和成因, 并适时疏导。开学初, 我院组织全体“专转本”学生参加了心理测试, 确保整个测试在不受任何干扰的环境下完成。测试结束, 心理老师对参测的所有学生进行筛查。针对问题学生, 辅导员逐个单独谈话, 进行心理疏导, 针对较为严重的问题学生, 请资深心理专家为其疏导。心理疏导后, 会随时关注和观察他们的行为, 如果发现问题就进行再次疏导。并不是每位学生工作者都很懂心理疏导法, 但可以把握一点, 那就是告诉学生要学会缓解焦虑, 生活在当下, 学习在当时, 好好认识自己, 深入了解自我, 然后进行职业定位。这样才能厚积薄发, 自信而昂扬地面对就业压力。

4. 加强指导, 教育和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就“专转本”这类相对弱势的学生而言, 要实现充分就业, 转变观念是关键。第一要引导“专转本”学生明白, “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 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择业, 合理定位, 降低就业期望值, 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很多“专转本”学生在经历了艰难的求学之路后, 认为得到的回报应该是好工作、好待遇。但社会现实是“精英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 大学生应该认清形势, 调整心态, 从底层做起, 从基层做起, 坚信通过个人努力、耐心、毅力, 终究可以实现向上流动, 成就人生理想。第二要教育“专转本”学生摒弃“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 反其道而行之———离开大城市, “逆流”。就业大城市并不等于“大机会”, 如今众多的大城市人满为患, 拥挤不堪。如果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都较好, 选择中小城市就业更为理性和明智。第三要多向“专转本”学生推荐就业方面的报纸、杂志、网站, 通过众多就业典范、成功人物来激励他们。以《就业时报》为例, 每期均有商界知名成功人士以及成功就业或创业的大学生的报道。他们的成功多是“曲线救国”, 并非一帆风顺, 一步到位, 几乎都是从最底层最基层一步步做起, 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逐渐走向成功。如果仅仅是从理论上教育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可能苍白无力, 但如果有这些真实人物的成功案例, 肯定更有说服力, 更能奏效。

5. 学校牵头, 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 建立实习基地。

学校可积极联系经营规范、效益良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作为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如果表现突出, 毕业后可考虑直接录用为正式员工。针对“专转本”学生社会关系和人脉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 可以重点推荐他们去实习, 拓宽就业渠道, 使他们在锻炼能力的同时最大可能地获得工作职位。

6.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公正清廉和开放的社会机制。

全社会应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统一开放透明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完善针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 推动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 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舆论氛围。做到让广大学生在一个合适且公平的舞台上竞争, 让他们人尽其才, 才尽所用。其次是加大对毕业生择业不正之风的惩处力度, 保障广大学生尤其是弱势学生能在择业中公平竞争。

摘要: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专转本”学生作为一个特殊而弱势的群体, 一进入本科院校就表现出强烈的就业焦虑情绪。这种强烈的焦虑源于家庭、个人和社会, 本文进一步从相应的六个方面探讨了解决“专转本”学生就业焦虑的对策。

关键词:专转本学生,就业,焦虑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 2010, 9, 16.

[2]蒋春雷.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分析[J].教育探索, 2009, (2) .

篇4:专转本新政策

[关键词]专转本 计算机 程序设计 教学

江苏省“专转本”是指列入国家招生计划,经省招办正式录取在本省各类普通高校的专科二年级或三年级在籍学生经选拔由专科学习转入本科学习。由于“专转本”学生来源于省内各个高校,而各高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重点的不同造成了“专转本”学生的基础有很大的差异性。对“专转本”学生的教育教学相比其他的本科教育具有更大的特殊性和更高的难度,因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兴趣引导

学习动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可以成为一种主动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专转本”的学生已经在专科学校有过2年或者3年的大学学习经历,其思维和想法都已经相对成熟,对他们而言,学习的目的已经很明确,就是为了能掌握一计之长。在教授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之初,明确告之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可使学生对课程有感性的认识,使学习不至于盲目,更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授C++这门课之初,就给学生先演示了用MFC编程实现的一个简易的运算器,并告之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相关编程技术,掌握应用程序的编写及调试。

二、教学过程

1.理论教学。构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的知觉外在信息”。因此,在理论课的教学中,特别注意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帮助和推动学生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学生不应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应是积极地参与意义构建过程的主动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由于程序设计课的知识点分布较散,并且由于其应用性要求,仅单纯地讲解各个知识点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把各个知识点综合于程序中进行讲解,能使学生更深透地理解知识的应用,因此,选用案例教学是比较合适的方法。

案例教学的方式亦有多种,就程序设计课而言,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的分析方式更为适合,即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探索問题的答案。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建立联系,更深刻地理解其中含义。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了主动构建知识,由枯燥的教师讲授变为了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发现,由单纯地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变成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可更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把握,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实践教学。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理论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掌握到实际编程的能力。本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达到1:1。

在传统教学中,实践课的教学主要是围绕课本或实验指导书上给出的针对某个知识点的例子,简单地进行演示。学生往往会依赖课本或参考书中给出的参考答案,并没有真正地掌握解题的方法,更谈不上能够将其活学活用,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往往反映“能看懂别人做的程序,但是自己动手去做就不行”。而且,此分散的知识点考查形式,不利于类似程序设计这样的知识连贯度及综合应用要求高的课程的教学。因此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要从实践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上面进行改革。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任务引导法”是比较适合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任务引导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抽取包含教学知识点同时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任务”来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寻求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自主地去学习,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引导法强调的是不完成任务的结果,结果只是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方式之一,任务的过程才是“任务引导法”所强调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设计任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任务的连贯性、可扩展性和难易比例等因素。

(1)对于过多超出学生知识和能力范围的任务应尽量避免,在任务的难度上也应有适当的把握。针对“专转本”学生的基础差异,在设计任务时应把握“照顾多数”的原则,主体任务应为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一般性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所学内容,并且获取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2)将复杂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小任务,便于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同时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参与机会和探索空间,允许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3)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扩展应用,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附加功能,使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更进一步掌握知识。

实践中证明,由于“专转本”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大程度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对于此类与实际技能相关的练习,学生的态度非常积极,并且对知识的重塑和扩展能力较强,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不易固化,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3.课后作业。在教学研究中,作业的设置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更使得作业设置更为灵活。

传统的程序设计课程的作业提交于作业本,主要是考查一些语法规则,或者就某一个语句设置一个简单的编程题。但是对于程序设计课程,传统的方式有以下缺点。

(1)编程需要在计算机上经过调试才能证实其正确性,对于知识点联系较多的综合题,代码较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抄写代码上;如果要求学生必须写于作业本来提交作业,会造成学生一种错误的印象,即程序不是编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

(2)程序的调试是编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验的积累需要反复实践,传统方式下学生容易忽略此重要环节。

(3)不利于教师对作业的批改。编写程序是一种灵活的方式,对于同一个题目,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去解答,因此教师无法使用统一的标准答案来进行作业的批改,而应以是否达到题目的要求,是否完成题目所提的功能为标准。而且,如果代码较多,教师批改时很难保证不会出现误判或者漏判,错误的答案对学生可能会带来错误的引导。

为此,针对程序设计课程对实践性的特殊要求,提出电子作业的方式。设置贯穿所学知识的综合性编程题,作业的提交为整个工程。此方式可克服传统作业形式的缺点,更适合类似于程序设计这样的强调实践性的课程。

四、总结

“专转本”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考虑程序设计课程的特殊性,还要充分考虑到“专转本”学生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在短短两年的“专转本”阶段能尽可能地掌握编程的知识,具有更强的实际编程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俭民.基于构建主义的研究型学习模式[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聂庆华.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案例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4).

篇5:专转本经典语文

1.《李将军列传》选自(《史记》)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最能体现“兼怀子由”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 三代之英”时代)

4.小说《**》的线索是(辫子事件)

5.李白《行路难》(其 一)中使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6.下面哪部作品的出版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呐喊》)

7.柳永的词集是(《乐章集》)

8.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骆驼祥子》)

9.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史记》)

10.《宝玉挨打》中,说“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这句话的是(袭人)

11.《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是(长宜子孙)

12.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13.《宝玉挨打》中描写探伤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个人物是(宝钗)

14.《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焚券市义)

15.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玉簪螺髻)

16.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又构成了(对比关系)

17.“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三句交融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

18.贾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背离封建礼教)

19.“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论语》)

20.《日出》中没有下面哪一个人物(翠翠)

21.《论学问》一文指出治学的目的是(.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

22.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23.鲁迅《灯下漫笔》中“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一句使用的修辞是(反语)

24.有“曲状元”之称的元曲作家是(马致远)

25.苏轼《前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采用的手法有(对偶、对比)

26.下列成语出于庄子《秋水》的是(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27.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奏疏)

2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修辞手法是鼎足对

29.朱自清《背影》一文的结构线索是(纵式结构)

30.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中秋词)

31.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32.我国先秦时期,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孟子)

33.“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一语出自(.培根)

34.在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的象征意义是(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35.《氓》选自《诗经?风 》中的(卫风)

3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羁旅行役之苦)

37.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赞美(《史记》)

38.李煜的《虞美人》一词抒写的是(亡国的伤痛与哀怨忧愁)

39.“祸起萧墙”一语出自(《论语》)

40.《灯下漫笔》一文向青年所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创建新时代)

41.《氓》从表现方法上说是一首(叙事诗)

42.孟子和孔子同属(儒家学派)

43.“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

44.《季氏将伐颛臾》以驳论为主,展开的形式是(人物对话)

45.庄子《秋水》篇中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演绎法)

46.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有限的)

47.选出下面几句中直接描写将士们英勇作战的诗句(援玉枹兮击鸣鼓)

48.《冯谖客孟尝君》通过“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的典型情节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对孟尝君的言行描写在这里主要是(衬托)

49.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民本思想)

50.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曹操)

51.被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52.我国诗歌史上其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杜甫)

53.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沉郁顿挫)

54.白居易《杜陵叟》中由第三人称叙述开始改为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诗句是(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55.“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

56.《种树郭橐驼传》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对比)

57.《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议论与叙事并重)

58.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

59.《长亭送别》中莺莺最深沉的愁情忧虑是(他日的被弃掷)

60.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之后,紧接着所写的是(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6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对偶、用典)

62.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拟手法的是(献愁供恨)

63.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江南游子)

64.辛弃疾《水龙吟》中运用典故表达壮志未酬、时光虚度的感伤之情的是(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65.下列词句中,表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66.宋代词坛上开创豪放一派的作家是(苏轼)

67.苏轼《前赤壁赋》主要描写的景物是(清风、明月、江水;)

68.“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修辞是(夸张、比喻、对偶)

69.苏轼《前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修辞手法是(对偶、拟人)

70.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因听到洞箫的呜咽之声而引出的关于人生无常的观点,表现了作者(悲观的人生态度;)

7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之后,紧接着的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7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祝愿是(健康长寿,祈求团圆)

73.《报刘一丈书》中“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反语)

74.《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是明末清初的(诗文家)

75.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红楼梦》);

7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抒写羁旅之情的方法主要是(借景抒情)

7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概括全篇主旨的“曲眼”是(断肠人在天涯)

78.《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

79.《我爱这土地》一诗着力刻画的象征性形象是(鸟)

A: 鹰; B: 土地; C:; D: 暴风雨

80.徐志摩所属的社团是(新月社)

二、组合题(含古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

(一)古文阅读

1.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请回答:

(1)这段文字的中心人物是()

A.共叔段 B.郑庄公 C.祭仲 D.公子吕

.标准答案:B

(2)文中的“共叔段”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

A.贪得无厌,狂妄愚蠢 B.偏狭昏聩,巧取豪夺

C.幼稚天真,自以为是 D.凶残暴厉,巧取豪夺

.标准答案:A

(3)文中的“郑庄公”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

A.恪守孝悌,谦和大度 B.偏狭昏聩,工于心计

C.老谋深算,阴险毒辣 D.工于心计,恪守孝悌

.标准答案:C

(4)文中“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比喻; B.排比、比喻;

C.层递、比拟; D.递进、比喻。

.标准答案:D

2.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柠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请回答:

(1)在这段文字中,冯谖这个人物显示的性格特征有()

A.深谋远虑、机智果敢,胆识超人

B.老谋深算,独断专行;胆识超人

C.深谋远虑、独断专行,胆识超人

D.老谋深算,机智果敢,胆识超人

.标准答案:A

(2)文中 “何市而反、怪其疾”两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按序是()A.从哪个城市回来?因其返回太快感到奇怪

B.买什么回来?他得了奇怪的病

C.从哪个城市回来?他得了奇怪的病

D.买什么回来?因其返回太快感到奇怪

.标准答案:D

3.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力之邪?

请回答:

(1)文中“授之柄而处其下”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留给他话柄让他嘲笑自己;

B.授予他权柄让他指挥自己的部下;

C.留给他话柄让他嘲笑自己的部下;

D.授予他权柄让自己处于他之下

.标准答案:D

(2)这一语段的主旨及其采用的写作方法是()

A.为张巡辩诬,叙议结合、叙议结合 B.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

C.为张巡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

D.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标准答案:D

4.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请回答:

(1)这段文字中“刑仁讲让,示民有常”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以法律为准绳,言行典范,向民众宣传为人行事的规则

B.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 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C.以法律为标准,讲求法制, 向民众宣传依法行事的榜样

D.以仁爱为准绳,依法治民, 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标准答案:B

(2)这段文字论述小康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基本特征的语句是()

A.天下为家,各亲其亲;

B.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C.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D.以设制度,以立田里

.标准答案:D

5.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请回答:

(1)文中加下划线的“树、谨、申”三个字的释义按序是()

A.桑树、认真办好、反复教导 B.栽种、谨严慎重、反复教导

C.栽种、认真办好、反复教导 D.桑树、认真办好、反复申述

.标准答案:C

(2)文中阐明的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是()

A.办好教育,推行孝悌; B.按需分配,敬老爱幼;

C.发展生产,富而教民; D.发展生产,平均分配

.标准答案:C

(3)文中“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是()

A.比喻,类比推理 B.比拟,对比推理

C.比拟,类比推理 D.比喻,对比推理

.标准答案:A

6.阅读下列语段段,回答文后问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请回答:

(1)这段文字通过对“风、月、水”的描写,传达出的作者情绪是()

A.举酒属客之乐; B.遗世独立之乐;

C.泛舟赤壁之乐

.标准答案:C

(2)这一语段中的 “„窈窕‟”之章出于()

A.《诗经?小雅》; B.《楚辞?九歌》;

C.《汉乐府?陌上桑》; D.《诗经?陈风》

.标准答案:D

7.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故病且殆。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请回答:

(1)这一语段表明,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艺

B.揭露统治者的烦政扰民

C.传播郭橐驼的种树技艺

D.借“植树”之术,喻“养民”之道

.标准答案:D

(2)文中加下划线的“勖,字,遂”三个字词的释义按序()

A.勉励,养育,饲养 B.指导;养育,饲养

C.勉励,领回,饲养 D.勉励,养育,驱逐

.标准答案:A

8.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请回答:

(1)这一语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A.排比、比喻 B.夸张、比拟 C.反诘、比喻 D.递进、比拟

.标准答案:C

(2)文中用来类比“人与万物”之关系的语句是()

A.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B.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C.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D.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标准答案:B

(3)这一语段运用类比进行论证,其基本结论是()

A.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无法有所作为;

B.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尽管有限,却也不可低估;

C.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不可忽视,能够有所作为;

D.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反对自我夸耀

.标准答案:D

9.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请回答:

(1)本语段“盘庚之迁”的典故引自于()

A: 《论语》; B: 《尚书》; C: 《春秋》; D: 《孟子》

.标准答案:B

(2)这一语段引用“盘庚之迁”典故用意是()

A: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B: 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C: 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D: 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标准答案:D

10.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请回答:

(1)文中 “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的双重喻义的是()

A:酒有味,人有愁; B:酒无味,人无愁

C:酒有味,愁易消; D:酒无味,愁难消

.标准答案:D

(2)这一语段中赞颂“爱情至上”的典型语句是()

A: 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B: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C: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D: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标准答案:C

11.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姚纳沉默了一忽儿,接着说:

“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驹子,你就是那小驹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驹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

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请回答:

(1)一语段对“人与马”关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中()

A.人与马关系的和谐 B.人与马之间的隔阂

C.人与人关系的隔阂 D.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标准答案:D

(2)一语段在描写“人与马”对话中,运用了类比手法的句子是()

A.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

B.他跟我说了再会;

C.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

D.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标准答案:A

12.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和没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而成为累赘或障碍。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必须有条不紊。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用。

请回答:

(1)作者在这一语段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A.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 B.写文章的关键是选择和安排材料

B.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 D.遣词用字如同调兵遣将

.标准答案:B

13.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请回答:

(1)文中“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一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象征; B.借代; C.比喻; D.烘托

.标准答案:A

(2)这一语段综合运用的艺术手法有()

A.呼告、递进、比喻、借代、排比;

B.设问、反复、比喻、借代、象征;

C.呼告、反复、比喻、拟人、象征;

D.反诘、递进、比喻、拟物、排比

.标准答案:C

14.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请回答:

(1)文中“但我不能放歌”流泻的心情是()

A.重回康桥的欣慰和欢快心情;

B.寻梦不得的怅惘和落寞心情;

C.告别康桥的留恋和怅惘心情;

D.寻梦不得的迷朦和想往心情;

.标准答案:B

(2)这一语段运用的抒情手法有()

A.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比拟抒情;

B.造景抒情、借比喻抒情、借事抒情;

C.造景抒情、借比喻抒情、借比拟抒情;

D.借景抒情、借比喻抒情、借比拟抒情

.标准答案:D

15.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方圆三十里以内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头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和他呕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的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

“没有听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

“他们没有说。”

“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

“也没人说。”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

“……”

“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

请回答:

(1)文中两次提到赵七爷的“辫子和长衫”,其写作手法和作用是()

A.肖像描写,刻画赵七爷顽固不化又善于应变的性格特点;

B.行为描写,刻画赵七爷凶狠阴险又愚昧固执的性格特点;

C.细节描写,刻画赵七爷顽固不化又凶狠阴险的性格特点;

D.肖像描写,刻画赵七爷凶狠阴险又善于应变的性格特点

.标准答案:C

(2)文中对赵七爷读“三国”以及他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学问的细节描写,表现出赵七爷的()

A.迂腐和浅薄; B.愚昧和自大;

C.执着和热情; D.自大和执着

.标准答案:A

16.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愤然地)怎么你连偷的胆量都没有,那你叫我怎么办?你既没有好亲戚,又没有好朋友,又没有了不得的本领。好啦,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叫你拉洋车,你没有力气,你不能做;叫你偷,你又胆小,你不敢做。你满肚子的天地良心,仁义道德,你只想凭着老实安分,养活你的妻儿老小,可是你连自己一个老婆都养不住,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你还配养一大堆孩子!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指窗外)你看见窗户外面那所高楼么?那是新华百货公司十三层高楼,我看你走这一条路是最稳当的。

请回答:

(1)文中说话的“我”和听话的“你”在作品中的姓名是()

A.(我)方达生,(你)陈白露;

B.(我)潘月亭,(你)胡 四;

C.(我)李石清,(你)黄省三;

D.(我)张乔治,(你)王福升

.标准答案:C

(2)文中说话的“我”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及其向听话的“你”指出的出路是()

A.自私、伪善,乞讨、拉洋车、抢劫、跳楼;

B.善良、仗义,乞讨、拉洋车、偷盗、自杀;

C.善良、胆怯,乞讨、拉洋车、偷盗、跳楼;

D.自私、冷酷,乞讨、拉洋车、偷窃、自杀

.标准答案:D

17.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个月以来,烈日在田地上展开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颜开的生活都在这种火雨下面出现了,地面上一望全是绿的,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所有那些像农夫身体一般骨干嶙峋的古老苹果树正都开着花。乌黑钩曲的老树干在天井里排列成行。在天空之下展开它们那些雪白而且粉红的光彩照人的圆顶……

请回答:

(1)这一语段在原文结构中的位置及其叙述方式是()

A: 结尾,顺序; B: 开头,顺序

C: 结尾,倒叙; D: 开头,倒叙

.标准答案:D

(2)这一语段寄寓的情感是()

A: 对丰收在望的田园风光的热爱;

B: 对献身家园的先烈的深切缅怀;

C: 对和平富裕的生活的向往;

D: 对辛勤劳作的农夫的赞颂

.标准答案:B

18.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做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盖人的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的修剪;而学问的本身,若不受经验的限制,则其所指示的未免过于笼统。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的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摘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

请回答:

(1)一语段中“吞下,”指的是()

A.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

B.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

C.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

D.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

篇6:2014专转本报名通知

一、报名条件

(一)普通类三年级在籍在校学生

1、思想品德较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在校学习期间未受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

3、修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能正常毕业。

(二)退役士兵

1、退役在籍学生,可同时参加退役士兵“专转本”招生计划和统一考试“专转本”招生计划的填报;

2、退役毕业学生,凭身份证、毕业证和士兵退役证,可回学校进行报名。退役士兵在填报志愿时,只能选报指定的接收院校和相关专业(具体要求详见选拔计划)。

二、报考费用

按《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省教育厅有关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复函》(苏价费函[2002]64号,苏财综[2002]59号文件)规定,考生报名时,须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145元/人(其中报名费10元,考试费45元/科)。

三、报考流程:

1、考生自行登录省教育考试院“专转本”网上综合管理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填写报名信息和志愿信息,并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

考生填报本科专业志愿时,须符合接收院校对该专业提出的考生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和课程的要求;若接收院校的本科专业对考生专科阶段所学主要专业的相关课程提出具体要求,考生还须填写相关课程成绩。

网上报名地址:http://218.94.50.9/zzbks/网报时间:3月18-20日

2、考生填报结束后,二级学院对其资格进行初审,由教务处、学工处进行复审。学院对审核通过的学生进行张榜公示,同时通知审核不合格的考生,告之其不合格原因。

3、二级学院通过网上综合管理系统打印《江苏省2014年“专转本”考生报名表》,或《江苏省2014年“专转本”退役士兵报名表》,交由考生本人核对无误签字确认后,盖章留存、备查。

同时,考生仔细阅读《考生承诺书》,明确自身责任,签字确认,留存备查。截止时间:3月21日16时。

4、学校统一打印并向考生发放《准考证》,预计日期为4月17日。

教 务 处

上一篇:人教版观潮教案下一篇:少先队辅导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