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政策

2024-04-24

两伊政策(精选4篇)

篇1:两伊政策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庄瑞玉)9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深圳市2012年人才引进工作将于2012年4月12日启动。市、区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将根据本市产业发展状况、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以及拟引进人员的文化程度、技术技能水平、市场认可程度等综合要素对人才引进择优审批,优先满足本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产业及其他鼓励发展产业的人才引进需求。

今年深圳市招调工政策有重大调整。今后招调工一律通过积分入户,当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指标累计积分达到100分时,可依程序申请办理入户。昨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发布了《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暂定一年。

招调工年龄48周岁以下

根据最新公布的《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暂行办法》,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深圳,一律通过积分入户,不再走招调工方式。

据了解,申请积分入户的外来务工人员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年龄在18周岁以上,48周岁以下;身体健康;高中(含中专)以上学历;已在我市办理居住证并缴纳社保;未违反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无劳动教养及违法犯罪记录。

积分入户核准分值为100分

当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核准分值达到100分,即可通过所在工作单位或以个人身份委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市、区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积分入户申请。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对达到积分入户核准分值的申报人员名单予以滚动公示。达到积分入户核准分值并经公示无异议的外来务工人员可通过所在工作单位或受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市、区人力资源部门提交书面申报材料。

经审核同意的积分入户人员迁户时,如系农业户口,可予办理深圳市“农转非”手续; 其18周岁以下子女(大中专院校在校生除外),或者年龄在20周岁以下且仍在中学就读的子女,可选择随其同时迁户;其配偶随迁入户按本市政策性随迁有关规定办理。

五类人员核准分值超100

据了解,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部门可根据本市人才引进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并发布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指标项及分值表。根据此次公布的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指标及分值表,5类人员仅“文化程度及技能水平”一项的分值就为100分,达到积分入户核准分值,直接办理入户手续。这5类人员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博士研究生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并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经我市认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此外,对于持有本市高级技工学校学历和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且毕业时间不超过4年的毕业生,可视同达到积分入户核准分值,直接办理入户手续。

名词解释 积分入户

积分入户是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对申请入户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多元评价、综合打分。当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指标累计积分达到一定分值时,可依程序申请办理入户。积分入户不适合调入市外干部、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和接收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今年深圳市人才引进工作将于4月12日启动,9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透露,今年深圳市人才政策有多项重大调整:应届大专毕业生可以个人身份入深户;招调入户均实行积分入户;在本单位连续缴纳工伤保险6个月以上的拟引进人员,如由用人单位申报积分入户可加10分。今年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分值仍为100分。

□办事指南 办理时间 立户登记时间: 全工作日 网上申报信息时间:

2012年4月12日—2013年2月5日 书面材料受理时间:

2012年4月12日—2013年3月5日 政策查询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在官方网站(http:///)“人才引进”栏目发布本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及详细的业务指南,供办事人员查阅;

将编发人才引进业务办事指南资料并向社会发放; 可直接到市、区行政服务大厅办事窗口咨询 优先引进重点产业 所需人才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我市2012年人才引进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上个月发布了新的《深圳市接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管理办法》(有效期5年);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经市政府同意的《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暂行办法》,执行时间暂定1年,去年印发的《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试行办法》废止。

今年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区人力资源部门根据本市产业发展状况、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以及拟引进人员的文化程度、技术技能水平、市场认可程度等综合要素对人才引进择优审批,优先满足本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产业及其他鼓励发展产业的人才引进需求。

深圳今年人才引进工作包括3项业务:调干、接收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毕业生以个人身份入户的范围扩大到大专学历者,积分入户范围扩大到调工。

今年我市将在全市统一的人才引进政策之下,统一业务工作流程,执行标准和监管原则。中央及各省驻深单位和企业、市国资委直属企业申请的人才引进业务,在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办理;区属国有企业申请的人才引进业务,在区人力资源部门办理。其他用人单位在办理人才引进立户登记时可自主选择在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或区人力资源部门办理人才引进业务。办理调干、接收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三项业务审批部门应保持一致,且不得同时选择在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和区人力资源部门办理人才引进业务。

超龄调入人员 需缴超龄养老保险

针对部分调入人员需要缴纳超龄养老保险费问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特别强调,根据《深圳市调入人员缴纳超龄养老保险费的规定》,调干人员超过缴纳超龄养老保险费起征年龄的(我市规定35岁为基本起征年龄),须按规定缴交超龄养老保险费。对于需要缴纳超龄养老保险费的人员,须在调入单位、拟调入人员明确知晓而且愿意按规定缴纳超龄养老保险费的情况下再提出调入申请。

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拟引进人员应确保所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用人单位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法行为的,暂停其办理人才引进业务3年,并永久取消其法定代表人和经办人所有的人才引进业务办理资格;拟引进人员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不予办理引进手续,将其行为记入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并永久取消其所有的人才引进业务申请资格;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积分入户核准分值为100分

往年我市的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仅限于以“招工”形式办理,同时还会出台企业招调员工实施办法。但今年招调工人入户本市的,均适用《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暂行办法》,(调入市外干部、引进海外留学人员、接收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除外),这意味着工人入户深圳的,无论是“招工”还是“调工”,均实施积分入户政策。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对申请入户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多元评价、综合打分,实行全市统一政策、统一审核标准、统一信息管理。

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核准分值设定为100分。符合基本条件、分值达到100分的外来务工人员可通过所在工作单位或以个人身份委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市、区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积分入户申请。

此外,持有本市高级技工学校学历和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且毕业时间不超过4年的毕业生,可视同达到积分入户核准分值,直接办理入户手续。

申请积分入户应符合6项基本条件 年龄在18周岁以上,48周岁以下; 身体健康;

高中(含中专)以上学历; 已在我市办理居住证并缴纳社保;

未违反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无劳动教养及违法犯罪记录。吸引更多毕业生来深工作创业

我市今年将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来深工作创业。过去,我市以个人身份入户的门槛只放开到本科学历,但根据新的《深圳市接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管理办法》,以个人身份入户的毕业生范围再次扩大,大专学历毕业生也可以个人身份入户。按规定,符合以下3个条件之一的毕业生,可由用人单位申请接收,也可以个人身份申请接收,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审核办理。以个人身份申请接收的毕业生,应与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认可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人事代理协议,委托其办理接收手续。

一、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

二、本市院校毕业生;

三、本市生源毕业生。

全日制大专学历毕业生以个人身份申请接收的,应提供在本市就(创)业证明材料。提醒

由用人单位申报可加10分

今年积分入户分值表中,新增了一条加分指标,即如由用人单位申报可加10分。符合此条件需拟引进人员在本单位连续缴纳工伤保险6个月以上。此外,关于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模块,取消相应学历要求,其余仍按以往标准积分,即须获得两个以上模块的合格证书方可按相应职业资格等级积分,两个模块的合格证书均为中级职业资格或一个为中级、另一个为高级的,按中级职业资格积分,两个模块的合格证书均为高级职业资格的,按高级职业资格积分。所有模块按就高不就低原则,多于两个模块的不予重复计分。深户咨询热线:*** 0755-36607257

篇2:两伊政策

一、初期以色列支持伊朗的外交政策

以色列力图建立同中东地区的“外围国家”的友好关系, 分担在阿拉伯地区主流世界的恐惧心理, 而且这些国家或者地区对西方制度有很强的吸引力并且是许多犹太人所希望移民的地区。外围国家主义政策使以色列同土耳其、伊朗、埃塞俄比亚、摩洛哥特别是非洲的萨赫勒地区建立友好的战略关系, 因此这必然使得以色列同这些民族边缘国家建立同盟, 例如非穆斯林少数派、黎巴嫩马龙派教徒以及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 他们都受到阿拉伯国家主义侵犯的威胁。而伊朗也是以色列推行外围国家联盟的最重要的一环。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后, 以色列仍坚持传统的对于双方的关系。伊拉克的态度仍然是以色列高层们所忧虑的问题, 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狂妄自大的表现下,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参加了全部的主要阿拉伯国家对抗以色列的战争, 支持发展核武器以及支持反以色列的恐怖主义活动。为创造一个有利于以色列的安全环境, 以色列需要“伊朗”这张牌来分化与削弱伊拉克对以色列的军事威胁。因此尽管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 霍梅尼的意识形态给伊朗带来了一些变化。伊朗同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关系的急剧恶化, 但以色列仍然从其长期的“外围国家主义”的外交政策出发, 维持和伊朗的关系。因此战争爆发后以色列采取支持伊朗的政策, 伊朗和以色列还是需要彼此合作来面对共同的敌人:阿拉伯世界。这一时期以色列支持伊朗的政策表现在战争时期, 以色列单方面的继续向伊朗提供军火, 特别是在战争开始的前几个月中, 以色列担心伊朗有垮台的危险而大规模援助伊朗, 并且希望利用战争摧毁伊拉克的核设施, 直到1982年后战局转变, 伊朗转为进攻一方, 但也没有改变以色列的这一做法。以色列对于两伊战争直到1987年初都是单一的支持伊朗, 而这一时期以色列支持伊朗的主要目的则是防止伊拉克在战争中东山再起成为这一地区危险的超级大国, 使伊拉克不再对以色列有军事威胁。但是以色列单一支持伊朗的政策的负面结果也逐渐的显露出来。在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 霍梅尼长期致力于向以色列周边国家输出革命, 这使得以色列对伊朗的外交陷入矛盾, 即以色列支持反以色列武装力量的国家一边, 而这些武装力量也为以色列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正因如此, 以色列在这一时期也不得不重新考虑支持伊朗的政策。但是大多数以色列的决策者们仍然对伊朗新政权抱有积极的假设态度。而关于伊朗输出革命, 以色列决策者们认为伊朗此时自顾不暇, 面临双重危险, 同西面伊拉克的战争有战败的危险以及受到北方苏联吞并的危险并且认为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恐怖主义威胁也可以通过同德黑兰保持良好的互动从而最终解决。总之, 在这一时期, 尽管伊朗在很多方面并不符合以色列的国家利益, 但以色列仍从长期坚持的“外围国家主义”外交出发, 在这一时期完全向伊朗“一边倒”。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与周边、全球局势的变化, 以色列面对着新情况、新问题, 则必须要做出新的外交调整。

二、中期以色列采取中立的态度

由于以色列的外交政策从其长期坚持的“外围国家主义”出发, 在战争中支持伊朗, 这与海湾地区美国的政策直接矛盾, 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 美国和伊朗关系急剧恶化, 在两伊战争中美国采取支持伊拉克的态度。在1987年初的时候, 美国政府向以色列警告要以色列从所有方面停止支持伊朗, 甚至美国前所未有的利用国际访问以色列总统的机会警告其勿违背美国的海湾政策。的确, 若美国公众认为以色列在源源不断的支持伊朗, 那么以色列则应为美国士兵的死亡负责。其次, 以色列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冲突相对缓和, 但是以色列支持伊朗也可能使以色列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缓和得到破坏, 并且受到了来自阿拉伯世界同样的压力。在国内以及周边局势方面, 以色列支持伊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决策者们的注意。伊朗伊斯兰革命后逐步走向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统治, 成为反以色列恐怖主义武装的输出地, 支持强烈反对以色列的黎巴嫩与巴勒斯坦原教旨主义的武装力量。他们给以色列造成了许多的困难。并且在意识形态上, 伊朗作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样板将会成为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榜样, 而这将大大伤害以色列的利益, 因此, 以色列陷入一个“悖论”中, 以色列通过武装他们的伊朗赞助人, 使得以色列间接地帮助以黎巴嫩、巴勒斯坦为中心的反以色列恐怖主义者。此外, 国内一大批退役的前国防军和情报人员也认为以色列一边倒向伊朗是有缺陷的, 以色列决策者们所盼望的霍梅尼政权的快速倒台和温和派的上台并没有出现。由此, 以色列对外为了避免同美国的战略同盟关系得到破坏以及巩固住同埃及等部分阿拉伯国家来之不易的缓和局面, 对内为了反对反以色列恐怖主义, 使以色列开始放弃单一支持伊朗的政策。到1987年夏, 以色列由一系列的谴责战争本身与支持美国在海湾的政策达成共识, 并且对于交战国双方的态度都有了较大的差别与变化。在1987年秋, 以色列总理在谈话中表示道:“战争对于两伊双方都是不理智的, 我们不会卷入其中, 我们也没有理由卷入其中”。与此同时, 国防部长拉宾在11月的讲话中指出:“战争没有一方是胜利者, 我们认为更有机会获胜的一方当然不是伊朗。因此, 我们必须要坚持不干涉政策并时刻保持警惕。”以色列一些决策者建议向战争的另一方伊拉克或者是其同盟者倾斜。佩雷斯和一些内阁成员也希望找到一条同伊拉克和解的道路。但是绝大多数以色列决策者以及国防部长拉宾以及工业部长阿里尔·沙龙则反对这一做法, 因为在此之前伊拉克同以色列长期敌对并且即使在战争时期伊拉克的反以色列宣传也并未减弱。因此, 以色列希望继续保持中立直到霍梅尼下台, 伊朗的温和派恢复掌权为止。

三、后期以色列的态度

在整个八十年代, 伊朗支持反以色列的黎巴嫩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武装力量以及强烈的反对美国和西方世界, 这种倾向把以色列推向阿拉伯世界的怀抱。其次, 以色列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不迎合美国在海湾地区的政策, 巩固美以战略伙伴关系。以色列总理在1987年11月25日的谈话指出:“我们强烈支持美国采取行动阻止这一丑陋的战争继续下去, 美国的干涉对于保证这一地区的稳定和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发现, 所有在这一地区的主要阿拉伯国家已经感到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证安全、稳定、生存是不可能的, 我们只能依靠美国”。最后, 以色列的决策者中支持倾向于伊拉克的也逐渐占据主流。在1988年初, 报纸引用外交部长塔米尔以及能源部长沙哈勒的话指出:“我们应建立一个亲伊拉克的环境”, “我们要重新考虑对两伊战争的政策”。释放出希望同巴格达建立关系的信号, 与之相对的, 以拉宾为代表的希望继续坚持“外围国家主义”希望继续支持伊朗的主张则没有什么人对此积极响应。与此同时, 伊拉克也在早些时候放出过和解的信号。伊拉克副总统和教育部长指出:“伊朗对阿拉伯世界的威胁相较于以色列更大”。伊拉克驻伦敦大使在接受“耶路撒冷邮报”1987年11月25日的专访时指出:“以色列继续不断地把伊朗武装到牙齿, 因此看不到两国关系好转的前景”。———这里暗含着若以色列改变对伊朗的支持就能得到伊拉克的回报。但是, 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表明伊拉克和以色列签订了什么协议, 伊拉克此时还无法确信以色列的温和声名“是一个战略而非策略”。而伊拉克同以色列长期的对抗则遗留了许多敌对的问题, 因此, 在此时, 以色列只是稍微的倾向于伊拉克。1988年3—7月是两伊战争的最后一个阶段, 而战争到了现在对于以色列则不再是分散两伊双方的力量而是要避免在中东产生新的一轮军备竞赛。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认为追求中程弹道导弹与发展化学武器是必要的并且逐渐合法化了。而大量发展导弹和化学武器则打破了长期的阿—以军事平衡, 以色列也不愿意看到战争的任何一方取得真正的胜利。与此同时, 两伊双方频频显露出的战争疲劳的信号也为战争的结束提供了契机, 因此, 以色列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则追求希望尽早的结束战争。总之, 在这一时期, 两伊战争接近尾声, 在国内外压力下放弃单一支持伊朗的以色列, 继而在美以战略合伙伙伴关系下试图与伊拉克和解并在外交上稍微倾向于伊拉克, 最后从自身安全利益出发期望战争尽早结束。

篇3:五常磋商促两伊停火

1988年8月,在我担任安理会主席期间,伊朗与伊拉克就停火达成协议。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历史上,第一次由五个常任理事国经过非正式磋商,促成国际争端的解决,这是带有转折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两伊冲突久战不停对中东安全和石油供应都造成威胁,长期以来都是安理会和秘书长关注的问题,但一直未能得到解决。1987年5月,我担任安理会主席时,曾以主席身份发表声明,呼吁两伊同安理会合作,尽早和平解决争端,并表明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联合国的促和工作。与此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倡议,由安理会中、英、美、苏、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常驻代表,进行非正式磋商,提出解决两伊冲突的方案,再经安理会通过后实施。

中国对秘书长的倡议做出了积极响应,本着严守中立和积极促和的方针,采取审慎态度,参与了五国的非正式磋商。在磋商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要不要给决议草案装上“牙齿”的问题。美英都力主要运用宪章第七章的强制性條款,任何一方如拒绝决议则予以制裁。中国不赞成轻易地动用强制性条款。后经反复磋商,多数国家赞成列入宪章第七章的有关条款,但对是否真的要实行制裁未达成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经秘书长再次撮合,五国终于同意起草决议案文。

五常任国非正式磋商最初是在英国常驻代表的官邸进行的。五国代表均使用英语,各带一名助手参加。后来则轮流在五常驻代表的处所召开,并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在磋商决议案文的过程中,曾多次听取两伊代表和秘书长的意见。最后在安理会非正式磋商会上反复磋商,吸收了非常任理事国的一些修改意见。在各方都就决议案文达成一致的情况下,1987年7月,安理会开会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撤军、释放战俘,并与安理会和秘书长合作,以寻求公正的解决方案。

决议通过后,伊拉克首先表示接受。伊朗则有所保留。美国不愿拖延,提出要对伊朗实行制裁。中国和苏联都表示反对,坚持要给伊朗一些考虑的时间。秘书长也不赞同轻易地实施制裁,并在两伊间积极展开调解活动。1988年7月,伊朗终于接受了第598号决议;8月8日,安理会在我的主持下正式宣布两伊停火和直接谈判的安排。八年之久的流血冲突最后终于获得和平解决。

篇4:盘根错节的两伊

西方制造的纷争

两伊都是西亚古国。16世纪伊拉克沦入奥斯曼帝国统治下,伊朗则抵挡住了奥斯曼帝国的扩张。进入近代后都受到西方殖民列强的入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崩溃,伊拉克独立建国。目前两伊陆地边界长达1200公里。

1913年,在殖民者英国的主导下,原属伊朗的700平方英里土地被划给奥斯曼帝国(位于伊拉克巴士拉省)。这一带边界沿东经48度向北拐了两个直角,这种非洲多见的几何边界在亚洲恐无二例。后来,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超大型的油田,现伊拉克出口的大部分石油来自该地区。

1937年,又是在英国的压力下伊朗被迫与伊拉克签订协定,除霍拉姆沙赫尔和阿巴丹一带水域,其余阿拉伯河航权归伊拉克所有。1969年伊朗宣布废除此协定,两伊于1975年签订《阿尔及尔协定》,以阿拉伯河中心线为界。萨达姆上台后不久,提出要重签协定,随后对伊朗发动了战争。

两国境内的什叶派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立之后不久,就分裂为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派别。由于波斯(伊朗)帝国在阿拉伯人的入侵下亡国,作为二等公民的波斯人,踊跃参加了反对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起义,以求平等和公正。获得与阿拉伯穆斯林同等的地位。及至8世纪,什叶派中的波斯人比例逐渐增大。公元750年建立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就是由波斯人阿布·穆斯林在东伊朗发动起义的结果。最终推翻了倭马亚王朝。

什叶派在伊朗实为波斯化的伊斯兰教,它渗进了许多伊朗的传统与理念。伊朗的主流民众信奉伊斯兰教的什叶派。在伊拉克,也有大量的什叶派信众,但过去长时间内是人口占少数的逊尼派占统治地位。两伊什叶派信众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今伊拉克的卡尔巴拉、纳杰夫、库法和伊朗的马什哈德成为两伊什叶派朝觐最多的地方。伊朗库姆神学院、伊拉克纳杰夫神学院和卡尔巴拉神学院成为连接两伊的精神纽带。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缔造者霍梅尼曾长期流亡伊拉克,伊朗现任司法总监、领袖内定接班人之一哈希米一沙赫鲁迪出生并成长在伊拉克的纳杰夫,后成为霍梅尼的杰出门徒。曾任伊拉克达瓦党主席,伊朗革命成功后返回祖籍国。当今伊拉克什叶派最高领袖西斯塔尼系伊朗人,出生在伊朗东部省份——霍拉桑。

在伊拉克什叶派的九大家族中,除萨德尔家族外,大多源于伊朗境内。伊朗曾收容几十万反对萨达姆的伊拉克人,主要是伊拉克什叶派。如伊拉克过渡政府总理达瓦党负责人贾法里曾在伊朗流亡九年,其中在库姆神学院进修了八年,2005年访伊朗时他还专程到库姆拜见各位大毛拉。目前在伊拉克政府中占主导地位的最高伊斯兰革命委员会,是由霍梅尼1982年一手推动流亡伊朗的伊拉克人在德黑兰组建的,其宣言由伊朗现领袖哈梅内伊亲自起草而成。被萨达姆处死的伊拉克什叶派大毛拉萨德尔,作为伊朗伊斯兰宪法的奠基人,是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坚定支持者,其子穆格泰达·萨德尔如今成为什叶派中最坚定的武力抗美教士,他曾公开表示。一旦伊朗遭美国袭击,他将立即在伊拉克对美以牙还牙。

美国帮了伊朗大忙

伊朗自始至终反对美国侵占伊拉克,这并不意味它不愿见到其死敌萨达姆被美国推翻且命归黄泉,伊朗只是担忧前门走狼,后门进虎,令自己的主权和安全遭受巨大威胁。然而,伊拉克局势的发展、美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铸下的一个又一个大错,让伊朗躲在后面偷着乐。

美国要将伊拉克建成中东的民主样板,伊朗的天然盟友、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理所当然地在民主选举中稳拔头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直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伊拉克什叶派从此扬眉吐气。

美国打击萨达姆所在的逊尼派及该派主导的复兴党分子,令20%的逊尼派伊拉克人与美敌对,反美武装行动接踵而至,令美焦头烂额,难以分散兵力对付伊朗。

美国上演的虐囚事件,令美国自己的人权真实的一面暴露无遗。对伊朗人权的指责显得苍白无力。

美国要搞“新的十字军东征”,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将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挂钩,催化了反美情绪在穆斯林中蔓延,伊朗的同盟军不断扩大。

伊拉克的乱局是导致石油价格猛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伊朗作为欧佩克第二、世界第四大石油输出国。几年来赚得钵满盆溢,综合国力大幅上升。

与此同时,美国又因伊朗核问题在对两伊关系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怪圈。美国层层加码对伊朗施压,扶植伊朗反对派、流亡在伊拉克的人民圣战者和库尔德武装从事颠覆伊朗现政权的活动,不断推动对伊朗进行全面制裁禁运,而且不时发出武力威吓,但又绕不开伊朗在伊拉克的重要作用。美国一边谩骂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另一边却主动与伊朗方面就伊拉克安全问题进行对话,今年年初竟然邀请新上任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进入美军总部所在地——巴格达“绿区”会晤,尽管美国早先提出要把革命卫队列入恐怖主义黑名单。

其实,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首先是精神和政治层面的,其次才是经济层面的。伊朗同伊拉克各派保持正常来往,率先支持伊拉克易帜后的历届政府。自2005年两次接待伊拉克总统来访、四次接待伊拉克总理来访,对伊拉克各党各教派代表人物来者不拒,作了大量感情投资。伊朗还花费巨资并出人力修缮在伊拉克的什叶派圣地设施和建筑,总量超过350个。每天都有大批伊朗人过境去圣地朝觐。伊朗当局参加历次与伊拉克重建相关的国际会议,并承办伊拉克周边国家部长级会议,还多次认捐,积极参与伊拉克经济重建项目,促进两伊经贸合作。此次伊朗总统内贾德访问伊拉克,又带去了一份厚礼。承诺提供10亿美元信贷。用于伊朗参与伊拉克重建项目。

上一篇:dt830b万用表实习报告下一篇:执竿入城文言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