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宏观政策和结构性政策调整

2024-05-22

加强宏观政策和结构性政策调整(精选8篇)

篇1:加强宏观政策和结构性政策调整

加强宏观政策和结构性政策调整

摘要:中国经济已经超出了很多预测家所预测的水平,超出了预期.在长期和短期来看,中国都是战胜了全球大衰退,中国经济很快回暖,而且由于中国出台了非常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推动了中国的需求,使得中国能够进一步向两位数的.增长迈进.我想明年这个措施的效果会更多地显现出来,也有一部分刺激措施会退出.作 者:古利亚 作者单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期 刊:中国发展观察 Journal:CHINA DEVELOPMENT OBSERVATION年,卷(期):,“”(4)分类号:

篇2:加强宏观政策和结构性政策调整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一)国内需求和资源条件允许中国肉牛业有较大的.发展我国牛肉生产与出口极不相称,我国牛肉产量占世界第四,但出口量不及世界牛肉出口量的1%,而且进口超过出口.究其原因主要是饲养和加工水平低,品种改良工作跟不上,牛肉质量不高,又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数量少,不能保证供货等等.

作 者:林祥金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村发展研究所刊 名:农村养殖技术英文刊名:JOURNAL OF RURALANIMAL-PRODUCTION TECHNOLOGY年,卷(期):“”(14)分类号:关键词:

篇3:加强宏观政策和结构性政策调整

一、当前宏观政策对我国经济结构影响现状

1. 我国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综合判断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既有助于稳增长, 又尽可能避免刺激经济的最好政策, 就是实施结构性减税。

结构性减税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又能通过民间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推进结构调整, 对扩大内需也将有很好作用。”高培勇表示, 明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 不管出于宏观调控的目的, 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考虑, 都必须瞄准“内需”这个新的经济发展引擎。

2. 中国经济发展要有新的突破, 立足内需

在当前, 这也是一个能够达成共识的政策操作。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定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把钱用在刀刃上。围绕结构性减税, 目前中国已经推出了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从目前试点经验看, “营改增”已经具备继续推而广之的基础, 相信这一试点在明年还会在区域和行业间扩大。从这一角度, 中国已经踏上了大规模推行结构性减税的道路。

3. 从财政政策看, 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时期

我国正在严格控制赤字规模和债务余额规模, 特别要加强对地方债务的监管, 反对铺张浪费, 避免出现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更多发挥财政政策在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快结构性减税的步伐, 减轻企业的负担;加大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二、当前宏观政策变动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作用的内驱性

1. 实现宏观调控机制

实现宏观调控机制民主化、法制化及程序化是地方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 以此有助于保障地方的持续稳定发展。国家宏观调控过程中, 极有可能出现调控目标和政策重点的选择与地方政府利益和发展要求不相符,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并且不同地区对宏观调控目标及其政策的要求也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性。

2. 为了推进我国平稳发展

政府部门相继提出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 如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同时, 为确保这些区域发展战略更好的落实到位, 政府部门将区域性增长点上升为国家战略, 并充分展现出区域发展极的战略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发展极布局只有建立在区域核心竞争优势之上才能够实现宏观调控的高效性。受经济差异性的影响, 使得大国经济呈现梯度效应, 这种梯度效应促进欠发达地区率先形成带动经济增长发展极, 推进欠发达地区快速稳定发展, 不断赶超发达国家经济水平。

3. 为保证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统一性

各地区必须落实到宏观调控工作。近年来, 由于我国经济持续下行, 再加上通货膨胀日益显著, 以至于我国宏观经济失衡趋势较严重。此背景下, 若我国政府一味强调需求管理, 忽视了供给管理, 将导致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难以充分发挥, 并且也不利于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久而久之, 造成宏观经济目标在保增长和反通胀之间难以实现均衡。为规避这一现状, 需要政府部门在做好需求调整工作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供给管理力度。北大经院院长刘伟提出, 运用多种政策手段, 调整区域经济结构, 转变宏观调控方式, 推进我国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在整个过程中必须重视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供给效应, 如信贷政策、汇率政策及利率政策对企业成本和效率的供给效应产生重要影响;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企业和劳动者的供给效应产生重要影响。

三、当前宏观政策变动对我国经济结构作用的结果

1. 从供给管理来看

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供给管理政策包括人力资本政策、区域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收入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企业激励和劳动者薪酬政策及经济增长政策等。基于供给管理直接关系着生产者和劳动者的效率, 而政府部门直接面向生产者和劳动者, 因此政府部门在调控供给管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需求管理方面, 地方政府部门难以发挥作用, 其原因在于, 受某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导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投资需求方面处于对立状态, 当区域经济处于繁荣期时, 地方政府不断扩大投资规模, 为了协调各区域经济保证投资平衡, 中央政府控制地方政府投资扩张;当区域经济处于萧条期时, 地方政策不断缩小投资规模, 甚至不作出任何投资行为, 为了协调各区域经济保证投资平衡, 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地方政府投资。

2. 从投资需求体制角度看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隶属于行政上下级关系。在这层关系的基础之上, 中央政府可采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强制性要求地方政府扩大投资规模或控制地方政府投资扩张。当前, 我国地方政府与经济投资商存在市场性联系, 并且地方政府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通常不考虑自身所拥有的财力, 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可采用“招商引资”的手段吸取更多的资金, 以保证投资项目资金的正常流动性, 给予投资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 中央政府可运用行政手段强制性要求地方政府扩大投资规模, 而地方政府却不能够运用行政手段强制性要求投资者进行投资, 仅能够采取市场谈判的形式说服投资者进行投资。当陷入投资热潮时, 中央政府为保证各区域投资增长平衡, 可采用行政手段强制性要求地方政府控制投资扩张, 而地方政府不能够运用行政手段强制性要求投资者退出, 否则地方政府将承担高昂的投资费用。由此可见, 在投资需求调节上看,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呈现周期和反周期差异, 以此造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立矛盾日益显著。

3. 从消费者需求调节上看

内部需求包括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 所以为弥补地方政府内部需求不足需着眼于上述两大方面, 当前我国多个地方政府调节内部需求时偏向于刺激市场需求, 不注重消费需求, 究其原因在于通过刺激消费者需求虽能够弥补地方政府内部需求不足的缺陷, 但会造成市场需求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扩大消费者需求关键在于增加消费者收入, 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 消费者不一定在当地消费, 即使在当地消费也不一定购买内地企业产品, 以此不仅不能够实现弥补内部需求不足的预期目标, 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流失。实现宏观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统一性, 有助于保证保增长与反通胀的均衡。

四、结论

对于供给管理来说, 其以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和质量为基本目标, 地方政府通过落实供给管理能够刺激经济发展, 降低企业成本通货膨胀, 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 遏制需求过快扩张, 从而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稳定提升。另外, 地方政府在调节投资需求的同时, 必须重视起调整投资结构, 提升投资效率和质量问题, 保证供给管理能够在宏观管理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积极效应;地方政府在调节消费需求的同事, 必须重视起保障消费安全, 维护消费秩序, 规避当地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推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张炎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再研究—基于阈值协整的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 (01)

[2]黄茂兴, 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 (07)

[3]车春鹂, 高汝熹, 李铁霖.低消费率对中国经济危害的实证分析及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8 (11)

[4]黄志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界.2008 (06)

篇4:金融危机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

收稿日期:2009-10-18

作者简介:汪冰(1964-),女,安徽舒城人,炮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世界经济带着2008年的伤痛走过了2009年的大半时光,在过去的1年里,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了各种救援方案,各国政府也采取了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始终没能阻挡金融危机向世界各地蔓延的步伐。本文着重探讨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职能的转变。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递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很深重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首先发端于美国,美国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工人失业人数增加。企业纷纷减产、裁员;工人失业,穷人队伍在迅速扩大,两极分化加剧,劳资矛盾尖锐。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美国共减少260万职位,跌幅为1945年以来最高;而失业率飙升至16年以来的新高至7.2%。危机后来逐渐蔓延到世界各地,日本实体经济遭受打击,因为日本多年来一直对出口依赖较大;美国和欧洲等世界主要市场的消费支出大幅度萎缩,这对高度依赖汽车和电子产品出口的日本经济造成严重打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日本经济下滑甚至面临比美国更严重。欧盟金融机构遭到重创,如英国、瑞士、德国、冰岛、荷兰、比利时均有重量级银行在危机中蒙受巨大损失;汇丰银行控股集团、瑞银集团、瑞士信贷银行集团、德意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富通银行等等一大批欧洲金融机构均因所持美国次级债价值严重缩水而出现巨额亏损;还有一些银行破产或不得不接受政府救援。特别是冰岛金融业在这次全球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而其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冰岛国家面临“破产”危险。除此之外,还有俄罗斯、韩国等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无一幸免。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约2.5%的增长率,大大低于过去4年中的35%~4%的增长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09年全球增长率为0.5%,而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出现0.3%的负增长。2009年6月22号,世界银行在韩国首尔发布了名为《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全球复苏路线图》的报告,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2009年全球GDP将负增长2.9%,比四月份预计的负增长1.7%更为悲观,同时将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速从2.1%下调到了12%,远低于去年的5.9%。那么,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经济能否幸免于难呢?

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按照国际标准,通常是用经济增长速度、物价变化幅度、就业人数增减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来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这四大经济指标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第一,就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而言,我国这些年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出口总额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30%左右,即国内生产的三分之一以上靠国际市场维持,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所以我国经济增速呈回落态势。

第二、就物价变化幅度方面而言,居民消费价格自5月份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回落,其中8、9、10三个月同比涨幅分别为4.9%、4.6%、4.0%,呈现明显的逐步回落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月报,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下降1.6%,PPI下降4.5%;8月份CPI同比下降1.2%,连续7个月实现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7.9%。这是CPI自2002年以来的首度告负。国家信息中心专家称,CPI、PPI双双下降,使得潜在通缩压力逐步显性化。

第三、就就业人数增减而言,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0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2009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第四、就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方面而言,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2008年12月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增速持续下降,延续了11月开始的负增长趋势。

从以上四个数据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与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普遍低迷对比,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未发生改变,我国仍处在持续较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总体形势是好的,基本判断是“稳中有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及时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

三、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转变

(一)宏观经济调控首要任务的变化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两防”,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货膨胀。2008年6月底,为防止经济增速下滑,宏观调控政策变为“一保一控”。2008年10月底、11月初,鉴于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国内经济迅速下滑,通货膨胀已经不太严重,部分原材料价格开始下跌,有的跌幅还很明显,CPI增势也大大放缓。200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样,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

(二)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变化

根据当前经济形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及时作出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向积极财政政策转变,由从紧的货币政策向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转变,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具体政策措施有:一是增加政府投资。大幅度增加投资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08年11月9日,国务院及时召开会议决定推出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简称为国十条。安排了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重点是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等基础设施类,简称“铁、公、机”。我国的铁路发展近些年相对比较慢,因此把铁路放在第一位。最近我国已有若干铁路线开工建设。这一类投资规模最大,拟投资1.8万亿元,占45%。二是增加居民消费。消费需求不足是我们国家的老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早就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面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更需要利用倒逼机制加快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步伐。第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二,解决好收入分配。第三,搞好社会保障。第四,充分利用农村广阔市场,提高农民消费需求。三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减税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增加家庭和企业的实际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近期我们已经提高了纺织品、服装、轻工、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免征了存

款利息税;降低住房交易税;投资于公共设施的营业税免3年;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政策等减税措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初步测算,今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落实已出台的中小企业、房地产和证券交易相关税收优惠以及出口退税等方面政策,加上取消和停征一百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四是降低存贷款利率。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是现在各国的普遍做法,目前,欧美等国都已逐步进入零利率时代。我国在2008年第四季度连续多次降息。五是扩大商业贷款规模。取消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限制。今年的新增贷款定在了5万亿元,广义货币增长17%左右。根据近10年来的经验数据看,每新增10元贷款,就可带动投资增加55元以上,增加国民生产总值65元左右。从新增贷款的结构来看,信贷结构大概是4∶4∶2,即40%政府项目 + 40%票据贴现 + 20%企业需求。各家商业银行的商业贷款主要还是集中在政府导向的一些大项目上,如国务院已经出台的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运输物流等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因为这些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需要资金多,风险不大。

(三)宏观经济调控重点的变化

根据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中央政府工作的重点为:第一是扩内需,第二是调结构,第三是重改革,第四是促民生。首先,宏观经济要由“出口导向型”转为“内需主导型”。这是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实现这个转变,需要扩大内需。其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不到40%,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64%达20多个百分点。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以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为重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以及低效益向集约型“三低一高”——比较低的投入、比较低的消耗、比较低的污染创造比较高的效益转变。

所以,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政府除了采取救急的措施外,还要有长远的考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今年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GDP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涨幅4%左右。这个目标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我们是有坚定的信心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篇5:韩国经济结构调整政策评价

从韩国进行企业结构调整的全过程看,无论是企业兼并、产业互换,还是确立核心产业,实际上都明显带有政府强干预的特征。因为,政府预先就确定了汽车并入现代、电子归三星以及石油归LG等政府所圈定的构图之中。同时,如果五大企业集团在规定的期限内无法履行新签署的结构调整协议与财务结构改善计划,则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将会对其施以更加强硬的手段,且债权银行亦将紧缩信用,迫使企业丧失经营权,以彻底执行韩国政府整顿大企业集团的既定目标。正如许多韩国学者所批判的那样,“企业结构调整协议”不是企业与金融机构自行达成的协议,从法律上讲,不是自律与契约的关系,而是在政府公开干预和强大压力下达成的协议,如果企业拒不执行,政府就进行制裁,这种做法实际上仍是计划经济思想的表现。因此,可以说,韩国在对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中仍没有彻底解决“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相互关系,即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因而这种改革是不彻底的,第一,有悖于韩国政府重构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改革目标,重陷政企不分、政经不分的泥潭;第二,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规则中进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无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第三,在政府过多干预下,企业误认为又将实行政府主导下的结构调整,容易使企业产生新的依赖思想,不利于企业进行自律性的调整与改革。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

韩国在对企业结构进行调整过程中,虽然注重解决银企关系问题,即解决财阀对金融机构的控制问题,但是,由于政府预期“彻底改善企业财务结构”的目标很难在短期内实现,银行业改革将遇到障碍,其原因在于:第一,五大财阀企业签署的改善财务结构协议是否能够严格执行并具体落实?在此方面,银行作为金融监督机构是否有能力真正负起监督的责任,因为有些新的监督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还在改革和完善之中。第二,大企业经营不善导致银行大量不良债权是韩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而政府要求五大企业在内将资本负债比率从平均400%~500%减少到200%以下,降低负债率已成为韩国企业经营中的一大负担,为维持这一比率企业也将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另外,根据韩国央行4月23日发表的“货币流动情况”报告,1930家最大的企业集团的总债务达到357.4万亿韩元,占GDP的84.9%。如此高额债务在短期之内恐怕很难解决。如果企业债务得不到顺利解决,那么,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也就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第三,为了消除银企不良关系造成的弊端,构筑高效率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金融体系,彻底改革金融结构,韩国金融监管委员会表示,银行界不会通过提供资金、降低利息和减少债券等方式对大企业提供支援。这样,就要求企业尽快适应这种新型的银企关系,改变从银行获取巨额贷款进行吞并和扩张的做法,这对长期依赖政府扶持和提供优惠政策的大型企业来说,财务结构的改善也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因此,短期之内,韩国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结构的改善状况将会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效(见下表)。第四,如果从韩国各商业银行19经营业绩来看,朝兴银行、外汇银行、汉城银行、平和银行以及Hanvit Bank五家银行的资产报酬率与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均为负值。究其原因,除韩国国内利率水准下滑和大宇集团财务危机外,不良债权大幅增加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这表明,韩国金融机构与大企业集团的共生关系仍十分紧密,并未随着结构改革而疏离。因此,金融机构能否彻底割断与大企业集团的共生关系,还有待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尤其要看企业结构改革能否成功。

韩国前五大集团财务结构改善现状与展望

项目单位现代大宇三星LGSK

负债金额年6月底

1999年底(目标)兆韩元

兆韩元64.9

45.361.8

-39.3

-35.2

27.721.4

21.0

负债比率1999年6月底

1999年底(目标)%

%240.8

199.1588.2

181.8193.5

192.5246.5

199.8227.3

199.7

资产总额1999年6月底

1999年底(目标)兆韩元

兆韩元19.1

22.7-

-20.4

-14.3

13.99.4

11.0

??如何使不良债权产生效益

??解决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是韩国金融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筹集专项资金,支持银行体系重组。韩国政府于195月提出了为处理不良债权和金融再建而进行财政援助的具体计划。根据这项计划,由韩国政府做担保,韩国存款保险公司和韩国资力管理公司发行债券筹措(以市场利率发行)资金,用此方式筹集到64兆韩元的公共资金,以支持金融产业结构的重组,至1999年11月底为止,已经支付59兆韩元。韩国资产管理公司自运作以来,已经收购了大量的银行不良债权。(2)通过调查评估,采取不同手段对银行业不良债权进行重组。首先,对自有资本比例低于国际清算银行(DIS)8%标准的7家银行(政府认为这些银行有能力重组银行资本)进行合并,并由韩国资产管理公司和韩国存款保险公司注资,以改善其资产质量。其次,对自有资本比例低于8%又无能力进行重组的银行,政府对其资产实行收购加承担债务的.政策,并令其关闭,将其资产与负债分别转让给其他银行.对转让资产与负债的差额部分由韩国存款保险公司出资予以补贴,如果被兼并银行的资产质量在一段时间内变为有问题资产,收购银行可将其卖给韩国资产管理公司。从韩国政府处理不良债权的上述措施看,虽然有效地改善了银行业的整体资产状况,使银行不良债权的比例迅速下降,但是,由于国家通过发行债券收购了大量不良债权,通过政府注资使一些私有银行重新国有化或部分国有化,这种做法产生了不良结果。第一,造成国家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必然增加政府的财政赤字,对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影响;第二,如果政府在出售这些不良资产时受阻(在韩国,有舆论认为,将不良资产出售给外资会使国家财富外流,市场有被蚕食的危险),或由于管理不善,容易产生新的债务结构危机;第三,在银行业重组过程中,银行的合并是在不同银行间进行的,因而对优良资产和不良资产的评估难度较大,这就有可能使接收银行获得的资产是不良资产,从而使接收银行也成为有问题银行,使银行经营重新陷入困境;第

四,通过国家存款保险公司和金融管理委员会,利用将负债转换为债券或出资提供解因资金等方式来挽救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与企业,加上向法院申请破产法保护的272家企业,目前已使政府成为400多家有问题企业及金融机构最大或主要股东,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的巨大国营财阀”。如此庞大的“国营”企业规模将面临如何使它们转为民营的压力。

从以上几个因素的分析中明显看出,韩国政府对银行不良资产的收购与重组,仅仅是处理不良债权的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如何使这些不良债权产生经济效益,使重组后的银行彻底改变旧的经营观念和运行机制,建立一种真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营机制,努力提高经营效率,从根本上抑制不良债权的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

韩国对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进行产业互换与合并,以便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和生产过剩的问题。韩国政府与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干年9月3日宣布的“主要企业结构调整方案”中,规定将五大企业集团旗下所属的半导体、石油化学、汽车、航空、铁路车厢制造、发电设备与船舶用引擎、炼油等7个产业进行产业互换工作,截至1999年年底,已有铁路车厢制造、半导体、炼油及航空等4个产业完成合并,分别是现代精工、韩进重工业及大宇重工业等3家公司的铁路车厢制造部门于1999年7月1日合并为韩国铁道车辆公司;现代电子公司在1999年7月7日并购LG半导体公司;现代炼油公司于1999年8月31日并购韩和能源公司的炼油部门;三星航空、大宇重工业及现代宇宙航空等3家公司的机体制造部门于1999年10月1日合并为韩国宇宙航空公司,其他产业合并计划还在运作当中。

??大型企业产业互换或合并的企业结构调整产生了积极效果:第一,大企业通过出售非骨干企业、转让不动产和产业股份等措施,有效地充实和加强了骨干企业,强化了企业的主体业务,促进了专业化经营。这有助于减少投资和重复建设,实现规模经营和效率;第二,把不适应大企业发展的产业转让给中小企业,通过产业互换实现“削弱扶强”的目标,有利于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三,通过产业互换或合并,降低了企业积存的高额负债比率,不仅使企业尽快摆脱沉重的债务负担,改善经营状况,而且也减轻了银行业由不良债权导致的经营压力。

??但是,上述措施的实施只是解决了产业结构的部分不合理和降低企业负债比率等问题,并没有触及企业结构调整的深层次问题。因为,企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不是降低负债比率、减少企业数量、解决重复投资和建设等问题,强化企业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型企业,才是企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因此,韩国企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非常艰巨。如果要达到企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首先,韩国政府必须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科技竞争力,也就是说要进一步确立主导产业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此,韩国《21世纪经济前景构想》报告中指出,新政府将加大对教育和科技事业的投资力度,计划到,用于科技事业的投资占GDP的5%~6%,赶上或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加强对高科技产业的研究和开发,通过科学技术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知识、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韩国21世纪经济的主导产业。其次,大企业集团在进行产业互换过程中,应采取积极主动措施向尖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方向发展。韩国目前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解决轻工业与重化工业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状况,轻工业和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高附加值化也有待加强。为了提高韩国产品出口竞争能力,韩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建立企业的核心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还应注重解决产品出口结构过分集中在几个产业和品种的问题。

几点启示

韩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上述问题,同样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改革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普遍问题。因此,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深化结构改革过程中也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从政府主导转向由市场机制推动结构改革

东亚国家和地区第一阶段的经济改革均是在政府的干预即主导下进行的,这种改革只是初步解决了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合理、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等硬件方面的改革。可以说,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层次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国和地区政府需要加快制定第二阶段的经济改革计划。对此,第二阶段的改革应从政府主导转向由市场机制来推动,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为企业和金融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竞争条件和环境,如改革和完善与商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等有关的各种税法、商法、公平交易和公平竞争法;给企业创造自由、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环境;通过制定教育与科技政策支持基础科学技术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而企业与金融业则应侧重于加强自律性与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改革,即彻底改变旧的经营观念,打破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拓宽融资渠道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东亚各国和地区的金融体系仍将受到大量呆账和资本不足的影响和制约,目前的呆账率仍在15%~16%之间。为此,一方面,在清理呆账、坏账、整顿有问题的金融机构的同时,还要建立高效健全的金融监管机制,构建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从法律和政策上鼓励和支持效益好的银行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对亏损银行管理者责任的事后追究,并制定明确的标准,根据亏损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建立重视投资效益的新的银行体制,以保证资金按市场原则有效合理地流动。另一方面,应努力完善股票市场,特别是搞活债券市场,建立多种支持企业发展的风险基金,使金融市场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拓宽融资渠道。

3.正确处理景气复苏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篇6:促进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2001-09-26

内容提要:本文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加快西部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结构调整新途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把资源优势与适度资金和适用技术紧密结合;大力培育企业创新能力;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及用好国家关于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

关键词:西部 结构调整 建议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和新的挑战。根据改革开放新形势和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努力提升西部产业结构的水平,加速西部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竞争优势的转化,是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内容。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1.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大胆放手让区域内外的各类企业包括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政府不要代替企业和市场去争投资、选项目和分配资源,而应当集中精力改善西部投资经商的软硬环境,创造使西部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制度条件和市场条件。特别要加紧培育资本市场和经营者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增强西部地区对稀缺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同时要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标准、技术质量规范和市场运行规则,形成开放有序、法治严明的市场竞争环境。西部各级政府在地方性基础设施项目上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但也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建设,并尽量引入竞争机制。

2.增强政府管理经济的统一性、规范性和透明度。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西部各级政府要尽快清理和废除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地方法规和内部文件,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国家法律、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尽快修订、补充和完善地方法规体系;今后政府应当主要依据统一、透明的法律法规管理经济,而不是靠内部文件,更不是靠长官意志。

应当指出,WTO规则并不过分地排斥政府的作用,而是要求政府将干预的重点转到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上来。WTO的规则框架仍然允许一国采取支持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政策,主要是对所有的产业和企业都起作用的一般性政策,而不是偏好或歧视任何特定的产业或生产者。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部门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弊大于利,而一般性的产业政策更有利于提高效率和竞争力。(1)最常用的是竞争政策。这是对任何企业都没有偏好的中性政策,由一整套保证公平竞争的法律构成,以防范和纠正任何阻碍竞争的行为,促使各类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外开放越是扩大,竞争政策的作用越是重要。(2)促进出口的一般性政策,主要包括政府在人力资本的形成、技术创新和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合资协议和规模扩张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以及稳定的汇率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对增强一国的出口竞争力都起着重要作用。(3)进口保护方面的特定产业政策,包括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对“夕阳”产业或衰退产业的保护;另一种是对幼稚产业或处于扩张初期的产业的保护。但是WTO对其成员国采取的此类特定产业政策正在加强约束,例如要求其提高透明度和不超过一定限度等等。

就政府职能分工而言,制定产业政策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地方政府主要是据此制定地区

发展规划。在指导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西部地方政府,都需要关注和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发展趋势,使政府职能转变步伐跟上时代的潮流。

3.坚决打破阻碍要素流动的地方壁垒,搞好对市场秩序的监督管理。对区内外、国内外各类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内非公有企业),应当实行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取消在市场准入、税收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保证各类企业能够平等进入西部市场,平等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政府要增强依法监管市场的能力,加大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包括对行政执法本身的监督和责任追究等等,以保证政府正确行使维护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职责。政府一定要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自觉性,排除随意性和不规范的人为管制,以避免在市场监管中产生新的“规制过度”或“造租-寻租”的恶性循环。此外,要建立健全对各种经济主体的信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法制观念和诚实守信意识的宣传教育,使各经济主体树立守法和诚信的良好习惯。

4.正确行使地方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和服务职能。西部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全国统一的产业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区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和规划。这种战略和规划,在制定程序上一定要遵循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求;在内容上应当突出预测性、指导性和政策性,尽量减少具体的指标;在政策手段上主要依靠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政策应当对各类经济主体具有普适性,而不应带有歧视性,不应针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政策。除正确行使规划职能外,西部地方政府还应运用好信息搜集、处理和发布手段,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引导。一些由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转化成的行业协会,要尽快改变原有的政府运作方式和习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好为企业服务的职能。

二、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再走投资靠政府、项目靠审批、导向靠行政以及自我循环、自成体系的老路,而必须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整机制和手段。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争取建立不同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这种基金是本世纪中叶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投资工具,既具有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同的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和分散风险等优点,又具有集中在实业项目和未上市公司的特点,通常与实业项目的优选紧密结合。政府既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指导基金设立和项目选择,也可以把一部分政府投资作为股份纳入这种基金,由后者进行独立的市场化运作,以避免政府直接进行项目投资所带来的一些弊端。因而,这种投资基金比较适合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制和手段。西部地区可以优先考虑在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选择一些项目,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和投资领域的宽窄,设立公司型的综合投资基金,或契约型的专业投资基金,以促进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重视培育存量资产调整的机制。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不仅需要通过新增投资加速增量资产调整,而且需要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和优势企业扩张,来加大存量资产调整的力度。西部应当鼓励区外优势企业兼并本地企业,促使本地企业融入区外优势企业的麾下。同时,西部应当培育更多的本地优势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并努力提高现有优势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素质,使之在西部产业优化升级中发挥好带动作用。目前西部在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有200多家,其中业绩较好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高科技、电力、酒类、农业和建材等行业。但是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公司股本特别是流通股规模偏小,公司业绩呈

现下降趋势,资本扩张能力较弱。西部应当重视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便利条件,加强技术改造,扩张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改善企业组织结构,以促进本地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3.积极探索引进外商投资的新形式。西部地区要努力创造条件,吸引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到西部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应跨国投资发展趋势,运用好国家有关政策,采用企业兼并、收购、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形式,利用国外中长期投资。争取在西部进行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试点,以及利用项目运营权或收益权对外引资的试点。

4.加强区际联系,争取东中西部联合开发。在西部开发中,要大力提倡加强区际联系,东中西部各地都要主动打破地方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保证产品、服务、特别是生产要素流动的畅通无阻,建立各地区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整个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西部各级政府要鼓励各地区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协作关系。一些重大的、特别是跨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需要加强区域合作,走联合开发之路。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必要的硬件条件

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要求,西部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与此形成强烈的反差。交通通信是西部基础设施最薄弱的环节。今后西部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配合“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大型工程,加快建设和改造几条重要的东西大通道;二是努力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各经济中心的交通通信主干网络,加快西部地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提高西部地区各地间的通达深度,加快各地区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分工协作与协调发展。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水利工程建设至关重要。西北地区有水才谈得上发展,才能有效地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要加紧有关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威胁。

西部人力资源的落后是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地区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从长远来看,是科技和教育水平的竞争。要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的科技和教育,首先要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员和教师的待遇,加大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完善科技人员的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同时要相应提高科技和教育行业的从业门槛和标准。其次,抓好基础教育,努力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大力降低青壮年文盲率。第三,国家要适当提高大专院校西部学生比例,提倡东部各级各类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西部班”,加快西部人才的培养。通过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在资源的有效利用上,要坚持做到开发和保护并重,搞好采前、采中和采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对可再生资源,必须做到利用速率不超过其再生速率这一自然的限制,以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永续性。对不可再生资源,则要尽量充分地综合利用,并建立有效的回收利用体系。对主要矿产资源,必须实行高起点、高标准和上规模的集中开发,严禁遍地开花。对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要严格禁止资源的开采。

2.在生态保护上,要以改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和石漠化为重点,切实做好以下工作:加速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恢复草原畜牧业。加大防沙治沙、保护草原和治理水土流失的力度,为恢复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创造条件。建立经济林和国有保护林严格分开管理的制度,切实保护好现存不多的天然林。加强西部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适当扩大保护范围和面积。要规范旅游资源开发的行为,努力发挥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减少其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在污染治理上,要认真执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根据西部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实施细则。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当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认真实行主体工程与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的方针,不留例外和死角。加大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将其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提高环保监管的力度和水平。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努力减少“三废”的产生量;加大污染末端治理的力度,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设计和选择好“三废”排放方式,努力把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

五、把资源优势与适度的资金、适用的技术有效结合起来

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产业和产品的选择要适应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资金严重制约的现实条件,将资源优势、适用技术和适度资金有效结合起来。在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或产品时,要注意选择那些资金需求相对较少、技术适用性比较强、投资见效比较快的轻工业产品或行业,如一些优势农副产品的加工及深加工等。这有利于加快资金的原始积累,克服工业化初级阶段资金紧张的矛盾;也有利于为其他资源开发及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实践证明,目前西部发展比较成功的产业或企业,如绿色食品、中成药、饲料等等,都具有这样一种特点。

六、大力培养企业创新能力,造就一批引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带头企业

企业是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保持和增强地区竞争优势,要靠大力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要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研究开发。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稳定一代、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和研制一代的产品开发链。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吸引和留住(也可借用)优秀科研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快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把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科研-生产-销售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结构,转变为突出科研和营销两头的“哑铃”型结构。

培养和增强西部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一个重要途径是走“研学产”相结合的道路(而不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一般模式)。西部地区企业实力普遍较弱,难以建立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因此,要善于利用西部现有的高校和科研单位,鼓励西部企业与当地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以后者为研发基地,更多地借助后者的力量促进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科技进步。这样比较符合西部企业的现实,也有利于西部现有科技力量充分发挥作用。

七、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从西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资金严重短缺的现实条件出发,在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西部地区不宜再走优先发展大企业的老路,而应当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培育更多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它们在扩大就业、拓展市场、增加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地区竞争优势和产业成长的生力军。

首先,西部地区要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步伐。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支持体系,帮助各类中小企业解决信贷融资、技术开发、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出口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同时,要积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打破“大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为中小企业让出一部分发展空间,并与之结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

其次,积极鼓励非国有中小企业发展,并帮助它们尽快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西部各级政府应当抓紧清理和废除不利于这些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歧视政策,把国家规定的有关扶持政策尽快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推进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据它们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形式改造其产权制度和管理结构,克服产权不清和家族化管理等弊端。对私营企业,还应当督促它们依法经营,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再次,西部地区要抓住我国“入世”后扩大服务领域开放的机遇,努力吸引区域外的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商贸、金融、通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不断改善其发展环境。西部中小企业也要努力走出封闭半封闭状态,同区域外的优势企业加强联合,尽快融入开放条件下新的分工协作格局。

八、用好国家对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搞好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其中《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比较全面地提出了4类16项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对内开放,以及吸引人才发展科技教育等。这些政策具有较高的含金量,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西部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用好、用活这些政策。例如,要围绕国家对西部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善于发现市场机遇,不失时机地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前景的产业,改善原有比较单一的或不适应市场变化的经济结构,增强本地区在区域分工格局中的协作配套能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要用好国家对地方特色产业、产品的优惠政策,加快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认真执行国家对外来投资的各种优惠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界资金和人才,促进本地的资源比较优势向产业竞争优势转化。还要积极引导资源流入现有优势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加速西部存量资本的调整。

篇7:加强宏观政策和结构性政策调整

一、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理论分析

(一)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传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侧重于对生产要素及其组合的分析,侧重于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而关于经济结构及其变化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重视不够。20世纪60年代开始,罗斯托、钱纳里、库滋涅茨等经济学家在分析许多国家统计数字的基础上,深入地揭示了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指出,经济结构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一是结构调整有利于解决需求结构性问题,淘汰无效需求的产品,从而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实现:二是结构调整可以通过改善供给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三是结构转换产生新的主导产业,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驱动力。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和作用。尤其是在结构调整和转换的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更加重要。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市场无法确定其长远发展方向,加之不完全竞争市场、外部性、外溢性等因素的存在,结构调整过程就不能不考虑政府的参与。政府一般需要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对一些需要支持的重点产业和重点方向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包括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以加速结构转换进程。实践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完全脱离政府而进行的。

发达国家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大致有两类。较早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现在都倾向于主要发挥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去解决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各种矛盾,以市场调节和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形成经济结构、产业的自我调整机制。尽管如此,但政府依然重视运用产业政策及其财政政策手段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后发国家,为了尽快地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往往倾向于大力借助政府的力量,加快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政府有着明确的结构目标和组织目标,主要采取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相结合的手段,促使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一般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较大,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迟缓,发展中国家只有更加借助政府的力量,制定明确的结构目标,明确的产业政策,才能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也不够完善,市场竞争效率相对较差,发展中国家只有发挥比发达国家政府更强的作用,纠正市场扭曲,解决市场失效,才能加速经济发展。

(三)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原来的局部性、适应性结构调整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我国已正式加入WTO,产业、行业的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加之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都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1.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调整经济结构。

当前我国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能否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关键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利于经济发展。从1993年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其深层原因之一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

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克拉克、库滋涅兹等人研究表明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扩大之势,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现在依旧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结构升级缓慢,迫切需要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实现升级,这样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应对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发达国家通过“并购”与“重组”,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美国等发达国家正是通过加快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使资金进一步向高科技企业集中,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通过投资倾斜和优惠政策,利用新的世界产业大规模转移之机,加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9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哪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快、水平高,那个国家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我国已正式加入WTO,我国企业和产业将直接面临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双重挑战,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今后我国能否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能否从WTO中获益,关键取决于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

3.生产结构适应需求结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迫切要求优化经济结构。

我国已基本克服了短缺经济,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这种“过剩”是一种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根本原因就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成为我国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制约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与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就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反之亦然。因此,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才能使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消除相对生产过剩,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4.支持科技创新、提高经济效益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互为条件的。一方面,只有加快技术进步才能促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例如,现在我国机械工业是虚胖子,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不足,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先进机械装备的需要。只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才能为加快技术进步提供基础和条件。而且也只有以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为依托,确定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才能有助于将促进科技进步落到实处。

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结构转换取得重要进展,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但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面临较多的矛盾和问题,择其要者,主要是: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1.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看,主要表现为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在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中,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产值偏低(见表1、表2)。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一般在5%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在30%上下,第三产业一般为60%左右。即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也达40%左右。而我国第一产业比重为15.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50.9%,第三产业只有33.2%,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

表1产值结构国际比较(%)

国家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美国 &nbs

p;2.0 29.2 68.8

日本1989 2.5 41.8 55.7

英国1987 1.4 31.8 66.8

加拿大 198 2.7 29.9 67.4

泰国1990 12.4 39.2 48.4

马来西亚 1985 21.0 37.0 42.0

新加坡 1990 0.3 36.7 63.0

韩国1990 15.1 44.7 40.2

巴西1989 7.8 39.1 53.1

资料来源:根据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第890页数据整理。

表2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

第一产业 30.133.332.027.125.727.121.820.220.418.615.6

第二产业 48.545.043.344.044.141.643.947.949.549.350.9

第三产业 21.421.724.728.930.231.234.331.930.132.133.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第50页。

在就业结构中,主要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相对较小。1990年前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一般在10%以下,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都在65%以上;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一般在20%左右或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多数国家在50%以上。而我国在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在60%以上,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18.5%,即使到20,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仍高达5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27.5%。

2.产需矛盾突出,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与高附加值的产品短缺并存。我国主要工业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同时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我国是钢铁大国,钢和钢材生产能力已达1.4亿多吨,生产能力只利用了85%,同时又要大量进口钢材,国内不能生产而市场又急需的高附加值钢材品种,如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钢板及石油专用钢管等十多个品种,进口量近800万吨。我国也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每年还要花60亿美元进口高档面料。造成了我国当前的结构性需求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三次产业生产比较粗放和落后。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技术状况和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以及转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机制缺陷,各个产业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尚未得到彻底改变。从第一产业看现代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我国种植业的平均规模为每个农户耕作土地0.5公顷左右,而美国在200公顷以上,欧盟平均也在20公顷以上,且我国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手工作业,也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以农场为主体的机械化作业;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低,增值程度不到农产品价值的一倍,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5倍。从第二产业看,虽然比重较高,但内在素质不高,低水平产品供给过剩,而高水平产品供给不足,无论是企业的规模效益,还是技术装备,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企业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只有20%,据有关部门计算,当今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中,60-80%是依靠新技术,而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30%,企业低水平、低效益、数量型扩张比较普遍,低质量的重复建设严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行业的比重仍在45%以上。

4.产业集中度低,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我国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严重,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高。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低,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资产负债率高,在生产、市场、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企业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专业化协作水平低,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5.经济效益不高,劳动力素质低下。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低,多数产品单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30-90%;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我国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产钢54.6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9%;我国机械行业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平均为2200美元,而美国、英国分别高达97300美元和45330美元。我国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不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为14.1%,与美国的44%、日本38%、韩国39%以及印尼2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劳动力素质低下,总体表现为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据统计,我国1990-19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技校

、职业高中毕业人数占14.5%。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1.地区间产业趋同化严重。受计划经济影响,地方经济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引进、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1981年,我国区域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市区有18个,占全部省市区的62.1%;到1995年,区域间产业趋同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呈加重之势,我国区域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市区上升到24个,占全部省市区的80%。

地区间经济分工与协作程度弱化,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和利益机制的驱使,各省市区自成体系,搞“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地方人为地加以封锁,制约了地区间合理的经济分工与协作,不利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实现,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各省市区“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规划”中,有22个以汽车为支柱产业,24个以电子工业为支柱产业,15个以冶金业为支柱产业,11个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计划趋同现象。

2.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分别为11334元、5982元、4687元,东部为中、西部的1.9倍和2.4倍;东中西部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7994元、5244元、5674元,东部为中西部的1.5倍和1.4倍,而东中西部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相对更大,东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138元,分别为中西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71元和1685元的1.5倍和1.9倍。同时,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根据公共财政的理论,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决定性因素是地区的人均财力,2000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财力分别为803元、320元、317元,东部地区为中西部的2.51倍和2.53倍,且地区差距呈扩大之势,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比较差。

3.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比较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对西部地区来说,在局部得到治理的同时,整体生态状况仍然脆弱,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治理水平低;西部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对中国整体生态环境已构成了比较严重的威胁。有关研究表明,生态环境处于强度脆弱的和极强脆弱状态的15个省份中,有5个省份属于中部,其余10个省份全属于西部。西部生态环境的严峻情况,必然对西部以资源采掘和加工为优势的产业结构提出严重挑战,迫切要求西部地区按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

1.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近年来呈扩大趋势,从19的1:2.47扩大到2000年的1:2.75。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拉大,不利于我国扩大需求,也不利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2.城乡教育发展差别大。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别很大。1997年,我国县级以下(包括县本级)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23年,而城市为8.68年;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变化、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城镇和农村比例分别为:7.97%、0.3%;22.17%、4.87%,这同全国总人口中城市人口占30%、农村占70%的格局形成明显的反差。现在农村青少年人口接受教育的面和质量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

城乡基础教育投入的差别。城市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基本上是有保障的,列入城市财政预算。而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农民自身:列入乡财政的支出范围、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在“税费改革”提高农业税税率的同时,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来源渠道减少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造成农村地区中小学危房率较高,有的地方占整个教学用房面积的7.62%。

3.城乡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发展差距大。医疗卫生服务覆盖范围差别大。城镇居民基本上可以享受公费医疗或在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之内。而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大部分已经解体,有合作医疗的仅占15%左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在19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医疗资源分配公正指数排第188位,是世界上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城乡社会保障发展差距大。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尽管仍不十分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方面的详细制度规定略)。而占中国人口70%以上的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现在我国仅在部分农村发达地区正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据有关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总人口的9.6%左右。这意味着农村养老仍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这种状况对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也是极其不利的。至于其他的失业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更与农民无缘。

三、我国今后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财税政策

财政是我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无疑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财税政策担负着重要职责,也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这里侧重就今后一个时期结构调整的财税对策选择,提出下述看法:

(一)支持和提升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政策。

随着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改革的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及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对我国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支农方式,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和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1.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迫切要求,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要内容。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用电电价过高等情况,反映了我国农田水利、农业电网等基础设施仍旧十分薄弱,亟待改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属于一般公共产品的范畴,加强财政投资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因此,需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财政政策手段,多渠道增加投入,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一是要加大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水利排灌、大江大河治理、主要堤坝和防洪抗旱系统等。二是要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包括水土保持、土地改良、“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三是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与支持,包括道路、电网建设和改造、供水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以及市场环境条件,加快农村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生活。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支持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一是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和管理,支持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值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及农业科技培训的财政支持。财政应加速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入,逐渐提高农业科技推广费用的比重,支持科技成果的推广,目前着力支持良种繁育、载培技术、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要继续扶持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基地对于发挥区域优势,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财政必须继续加以扶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加强优质专用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等的建设,培育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并注重对农产品加工的配套建设投入,综合地发挥基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的发展,支持和发展有竞争性的农产品、畜牧业和林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加大对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与支持。要增加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及农业病虫害的监管投入。提高农业气象、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能力。此外,要增加对农业产品信息网络和营销组织建设投入,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营销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网络,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的信息服务建设,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服务。

4.加强对不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支持。为了调整和优化区域农业经济结构,应当根据财力的可能,逐步增加不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支出,建立起日益完善的农业救助性支持体系,包括农业灾害补助体系、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助制度、农村困难群体粮食补助制度、特殊困难农民生产补助制度等,这也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二)支持工业战略性改组、优化与升级的财税政策。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各项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依靠现有基础,有进有退,进一步发挥劳动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大力支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增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财政投入,推动工业战略化改组、优化与升级。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在我国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仍然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因此,依靠现有的工业基础,增加对传统产业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支持,就成为财政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内容。(1)加大财政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支持企业的创新与改造,更好地消化和应用先进技术,逐步实现重要行业关键技术从消化和引进为主,转向自主开发为主,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2)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银行信贷等手段,带动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提高企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并积极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工业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如企业采用新技术的大型机器设备可以享受加速折旧的财务核算办法,或是研究和采用新技术的费用可以列入税前抵扣等。(3)加速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改革,提高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的抵税比例,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以及采用新技术。

2.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提供财政扶持与税收优惠,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供装备。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业,既是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前提。为此,建议将装备制造业的重大工程和技改项目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或技术改造的项目计划中,予以重点支持,努力提高技术准备的自主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此外,要加大相关产业的投入力度带动并支持提高重点技术和项目的国产化程度,投资和持续支持功能性产业化的发展,如以信息技术、国产化技术为基础的具有先进制造技术的重大装备等。

3.积极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持,是财政促进工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1)国家财政要加大科技投入,使R&D经费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在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总体水平不是很高而且财力有限的客观情况下,我们可以有选择的、有重点的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集中资金大力支持传统产业突破发展过程中的“瓶颈”。(2)明确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如直接提供科技投资支持或津贴、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允许将R&D支出在税前列支,对高新技术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允许加速折旧,对传统产业的投资或设备更新予以税收减免等。(3)积极拓展R&D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就是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财政出资并支持建立健全创新基金,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4.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手段,有进有退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要对我国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全部予以支持,既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也是财力达不到的,因此,财政必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1)对国有经济须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等,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2)充分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财政要在以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进行资产重组的前提下,对重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如贴息、税收优惠、税收减免等。集中力量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通过上市、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主导力量,完善企业组织结构。(3)同时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对于产品质量低劣、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的企业,对于资源枯竭的矿山,产品无市场、扭亏无望的企业,彻底清理并停止其财政补贴、贴息或银行贷款等扶持的政策,还要适当加重课税,加大依法破产力度,以节约有限的资源,集中发展有希望的企业,把存量调整跟优质的增量发展和淘汰落后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实现供求平衡。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利用各项财税政策,加快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优化第三产业的结构,应当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1.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设施落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家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应重点投资于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国债在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使用比例,加快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铁路运输、航空、海运、高速公路、邮电通讯等方面。还要特别注意运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第三产业,加快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基础信息技术、信息数据库等,这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化最基本的保证,是政府应提供的典型的“公共产品”。(2)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私营部门、外国企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引导形成以企业为主,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抓住关键领域,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并通过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技术高、有市场需求、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3)部分项目可通过BOT形式由财政出资经营,等到条件成熟后出售市场化运营。

2.支持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由于我国第三产业仍旧以服务业为主,我们这里重点阐述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在总量增长中促进结构优化,在结构优化中实现

总量增长。(1)财政加大投入,支持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科技含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财政直接投入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强化对传统服务业改造的投入支持。当前,传统服务在整个服务业中仍居重要地位,财政加大投入,通过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对于扩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服务业发展。以税收优惠或减免为主要政策手段,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发展方向,引导带动私人、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到服务业,增加现代服务业的投入,促进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并有效地拓宽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水平。

3.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加大对现代信息产业发展的投入。首先,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宽带传输网络,推进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并等,财政应该重点予以投入和支持,促进保证相关的科研经费的持续增长,要通过税收减免、投资抵扣、加速折旧等途径引导社会投资主体增加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改善基础条件,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财政对重点技术和行业加大支持力度,并以税收优惠措施带动社会资金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此外,要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和发展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

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行业的应用。要抓住国际国内的信息革命浪潮的良好机遇,加快信息化步伐,加速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一些重点行业,财政应根据财力可能,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其采用信息化技术。对一般性企业、行业采用信息技术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如税收优惠、抵免、加速折旧等,加大支持力度。国家财政要鼓励企业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要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工艺技术的变革;重视和支持新经济的发展,扶持重点企业加快建立电子商务方案和采用先进物流管理方式。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将一种“虚”的信息和技术建立在相应的实体经济的基础上。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侧重吸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在信息产业发展初期,发达国家一般采取优惠保护性政策为主;在信息产业成长期和成熟期政府一般采取自由开放促进竞争的政策。我国目前处于信息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上给信息产业优惠的政策,以扶持信息产业初期的发展,达到对信息产业适度保护的目的。

(四)协调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和均衡发展的财税政策。

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偏大,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亟须实施正确的财税政策,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为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包括中央基本建设资金和建设国债用于西部的比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向西部地区倾斜。带动和拓展融资空间和融资渠道,特别是通过财政、金融,内资和外资协调运作,以加快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使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对于国家新安排的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它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以及企业自筹资金解决,不留缺口,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收费减免等方面积极配合。同时有步骤、因地制宜地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及防沙治沙、草原保护等重要工程的建设,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建成绿色生态屏障。可以考虑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完善资源税政策,构建一个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体系。

2.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随着中央财力的不断增加,中央财政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在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分配方面,对民族地区给予适度倾斜,并重视实现转移支付的公式化和法制化,使转移支付制度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二是中央财政对地方专项资金补助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农业病虫害防治和救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支持地区开展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水土条件和沙尘暴进行监测、预防。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对于西部财政困难的省,中央财政应适度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低收入居民适度补助,社会保障资金也适度向西部倾斜,确保最低生活费和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在教育、科技、卫生、政法、文化、文物等专项资金补助的分配方面也要向西部地区倾斜。三是中央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西部贫困地区,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主要用于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种植和养殖业、农村基础设施和职业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培训等。四要继续加强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援助,逐步形成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对投资西部地区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投资是西部开发重要目的和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为吸引企业投资西部创造条件。(1)完善税收制度,明确财政扶持政策,为企业投资西部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税制的完善和改革,进一步清理不规范的税收优惠,进一步清理乱收费等等造成的企业负担,明确财政扶持政策,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引导内外资企业对西部地区进行投资。(2)对投资西部地区的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在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农业税等方面,根据政策及客观需要,对在西部地区投资的不同性质和类别的企业,需要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适度的减征、免征政策。此外,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增加对西部科技教育的财政投入。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科教兴国战略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各个方面。(1)从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农业优良品种、旱作和节水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及军民两用技术,使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事业在较高的技术层面和起点上发展。(2)加大对西部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西部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其中对贫困地区,中央财政适当予以资助。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教师工资发放困难等实际问题,要建立教师工资专户,确保教师工资发放的资金来源。各省财政部门要负责这项工作的监督和落实,对财力不足、难以落实的县,省财政实行专项转移支付办法予以保证。(3)进一步支持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教育发展基金,加大教育投入,采取优惠政策引进优秀人才,促进西部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整体平稳运行的

重要保证。财政政策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一方面由国家财政同省财政出资建立发展基金,运用对重点小城镇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实施建设;另一方面财政投入引导和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积极投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另外,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原则,以小城镇政府的事权为依托,给予相应的财权,适当增加小城镇的财力,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

2.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持。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形式加大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科技型的乡镇企业发展。以乡镇企业改制为动力,提高经营效率,推进发展和就业。在交通方便的主要集镇利用有利资源,搞小而专、小而精的产品,重视产品质量,加强人才培养,与大企业配套,与市场结合。因地制;宜地充分发挥各地自己的优势。此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搞好科技兴农工作,加大农村人口接受技能培训的覆盖面,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财政要支持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构造政府和社会多方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网,以保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为重点,规范管理,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乡就业协调的机制和环境。

篇8:房地产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

首先从“新国八条”的条款上看, 政策要求: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 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 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调整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政策, 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 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各地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 为依法征税提供基础依据。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 禁止再买房……

从各项条款, 我们都看不到商业地产的身影, 对于已经拥有1套以上住房的客户, 无论继续购买商业房产或转让商业房产, 其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次政策的颁布, 商业地产受到影响很小, 甚至会产生“升温”的效果, 例如:公寓、写字间、产权酒店等产品, 既不受房屋套数的限制, 也不会受到限贷政策的影响, 既可以满足居住的需要, 同时具有保值增值的双重保障。去年10月11日, 杭州版限购令正式颁布, 在市场受到冲击的同时, 隶属于商业地产的酒店式公寓, 成交量却逐月攀升。一份来自杭州赢商投资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10月, 杭州主城区 (不含萧山、余杭) 酒店式公寓共成交361套;2010年11月, 酒店式公寓共成交880套;2010年12月, 酒店式公寓共成交1401套。到了今年, 受元旦、春节长假的影响, 酒店式公寓的供应量开始下降, 成交也受到一定影响, 但月均成交量仍维持在300套左右。

再看限购令, “新国八条”就对限购令提出了基本的观点, 政策规定:原则上对已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 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 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于是在“新国八条”颁布之后, 各地纷纷出台限购令, 其中以北京、上海的限购令最为抢眼, 因为户籍限制超乎想象的严格, 因此被人们指出是对外地人的歧视, 这里将不再予以评述。

单以沈阳限购令为例, 限购令以二环为界限, 可见沈阳市政府对于房地产环境的相对认可, 也足可以看到沈阳政府的聪明所在。二环内目前开发楼盘要远远少于二环外楼盘, 尤其以沈北、于洪、浑南为重点。无论从政策导向, 还是投资导向来看, 这几个区域均为政府优先发展的区域, 因此从政策力度来看, 沈阳版限购令相对宽松。目前沈阳的房价在同级别城市属于相对较低的, 二环以外的房价刚超5000元, 此政策对于刚性需求的客户来讲, 从经济承受能力上接受二环以外的房产可能性更高, 而对于投资型的客户, 可以在二环内选择商业为主, 二环外可以采用一次性付款购房, 也不会受到限购的影响。这样, 二环外的楼市就会得到提升, 逐渐成为房地产市场的热点区域, 土地价格和房价都会有一个攀升的过程。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 房地产宏观政策一波紧似一波, 貌似房地产的冬天即将真的到来了。我们从宏观政策的颁布背景来看, 首先是CPI增幅仍没有明显下降, 为控制通胀预期, 央行于去年10月19日宣布了34个月来的首次加息。央行三次加息目的就在管理通胀预期、防止通胀恶化、遏制资产泡沫, 预计今年上半年仍会有至少一次的加息过程。“稳定物价”的政策导向, 随之而来的便是“房价恢复到合理水平”, 房地产宏观政策频繁出台。宏观政策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对客户的购房心理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买与不买, 投与不投, 短期的观望不可避免。对于开发商来说, 推动客户购房是当务之急, 增加产品性价比, 提高产品力, 打折促销, 调整营销手段, 目标转向刚需客群, 改变关注方向等, 才能在多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卫生院预防工作小结下一篇:运动会自愿者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