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公司品牌发展规划

2024-05-08

茶叶公司品牌发展规划(精选8篇)

篇1:茶叶公司品牌发展规划

一、公司发展现状

(一)本公司是2000年初经改制而成的集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现代股份制茶叶企业,注册资本1383万元,2003年底总资产达1.76亿元,自有产权的优质茶园基地2万余亩。年加工经营成品茶3000余吨,年产值近9000万元,生产茶叶品种60多个。公司于2000年被命名为“国家山区经济产业化试点示范工程”龙头企业,“十五”首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国家第三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荣获农业部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四川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XX市十强民营企业等称号。公司已经通过ISO9001(2000标准)质量认证和出口食品卫生注册,获得出口绿茶经营许可权;2003年企业被四川省列为打造川茶“双百”工程的两只旗舰之一,被XX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实现XX茶业“五五一”工程的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颜泽文先后获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四川省优秀青年企业家、XX市拔尖人才等荣誉,2003年当选为四川省第十届人大代表。

(二)从经营上来看,近年来,公司运用现代企业的整合营销理念,在全国已建立100余家经销直营网络、300余家经销代理网络,并设有营销管理中心数十处,建立了一只专业的业务素质较高的营销队伍,产品销售市场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企业已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已与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三)在产品创新方面,公司现有10余个产品获国际和部省级金、银奖及名牌产品称号,拳头产品“叙府龙芽”连续五次在国际名茶评比中荣获金奖,两次被认定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并与公司生产的“叙府春芽”、“叙府春露”、“茉莉花茶”、“野生苦丁茶”等5个系列产品共同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03年12月荣获中国农科院茶研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有机茶原料生产许可证书”,“有机茶加工证书”及“标志准用证”。

(四)在科研方面,公司承担和完成了8个部省级科技攻关和开发项目,有两项成果分获XX市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与西南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与中国茶科所、四川省茶研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共同发展企业,使企业走在同行业科技开发的前列。

(五)近几年来,公司以“创一流企业、振华茶雄风”为宗旨,坚持“绿色、优质、高效、领先”的质量方针,通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机制,已建立“无公害”绿色 优质茶叶基地14.7万余亩,使5万余户农户年均增收1000多元,不仅提供近30万富余劳动力就业,而且建成了绿色食品和有机茶“第一车间”。

二、目标规划

(一)总体目标

计划在5年内辐射茶园生产基地30万亩,建立黄山万亩有有机茶生产基地和金秋湖万亩生态早茶科技园区,带动农户20余万户,实现年加工能力6~7万吨,深加工产量5~6万吨,综合产值达30亿元,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实现利润4.66亿元,为国家和地方创税6.33亿元。将企业建成集茶叶初精深加工及与茶相关产业综合开发经营为一体的股份制集团公司——中国龙芽集团,真正成为“XX茶业航母”、“四川茶业旗舰”。计划在3年内企业通过低成本扩张,做成上市公司。

(二)主要措施

1、联合市内及泸州市等的重点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及种茶农户,在自愿和平等的前提下,通过多种联合方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利益共同体,组建龙芽茶业集团,使集团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逐步形成“五统一”(品牌、质量、包装、价格、服务)的大型现代化、专业化股份制集团公司,最终建成中国龙芽集团股份公司。

2、将“叙府龙芽”打造为国内外知名茶叶品牌——中国龙芽。

通过几年努力,在大幅提升企业自身综合水平和实力的基础上,通过内引外联,抓住机遇做强做大企业,做优做特品牌;通过开发“绿色、有机”产品,通过现代的整合营销策略,扩展国际市场,占领国内大中城市市场,提升“龙芽”的国内外的知名度,将之打造成国际知名茶叶品牌。

3、建成国际一流茶业科技园区。

计划在五年内建成金秋湖万亩茶业科技园区。首先重点建设4000亩核心园区,将园区建成集茶树良种引进、繁育、示范,标准化高产优质栽培示范,茶叶科技开发与推广普及,茶叶标准化加工,茶相关产业开发等为一体的现代茶业科技园;其次通过核心园区向周围辐射,建立6000亩茶树良种生产示范园。使科技园区成为现代茶叶科技的“孵化器”,茶叶新技术研发、推广、普及的核心基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全世界茶业科技的新亮点。

篇2:茶叶公司品牌发展规划

自从出了《蓝海战略》,国内企业界就开始唯蓝是从。在不少企业家看来,只有进入蓝海,企业才有光明的未来;只有进入蓝海,产品才能真正算作创新。

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作为九年专业专注服务农业产业领域的第一品牌,方圆品牌营销<机构(国内唯一专业服务农业龙头的品牌营销机构)在和茶企业交流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我们从产地到工艺在全国都独一无二,我们可以说是蓝海产品。从根本上说,茶企业家这些话反应了企业的差异化思维,他们能深刻认识到只有不同才有赢得竞争的可能。这本来是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福祸相依,不管是要不同还是要相同,都以认清自己企业以及产业本身基础为出发点。

茶品类作为目前尚处于市场充分阶段,尚未完成公众品牌消费教育,大部分企业的资本规模也无法支撑大面积品牌推广,正因如此,作为曾成功服务过中粮等上百家个品牌的营销机构,方圆认为:对于国内的大多茶企业,开发运营新品,更应该从竞品入手。企业基础决定新品开发运营策略

从国内茶企业经营基础看,其95%以上都属于中小企业,无论从资本金还是抗风险能力,都远远无法和外资巨头相提并论。

而在新品开发运营策略是采用蓝海战略还是竞品战略,这恰恰是关键所在。

首先说蓝海战略。从理论上说,蓝海战略是完美的。正如《孙子兵法》所说:善战者,以迂为直。只有以迂为直,才能行千里而如入无人之地。定位理论的创始人特劳特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二十二条商规》中,也把做第一远远胜于做得更好列为首条商规。但问题在于,市场实践毕竟不同于理论,因为从实操角度看,最大的竞争是无竞争。这就意味着,如果新品是开创蓝海,就必然面临域消费认知缺失的问题。这就决定企业必须为此付出消费教育成本。

消费教育成本从目前来看,一方面是金钱成本,一方面是时间成本。从金钱成本来看,其主要取决于企业产品的媒体组合推广策略,据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国内唯一专业服务农业龙头的品牌营销机构)观察,目前真正在市场实现成功消费教育的几乎都是高举高打策略。而如果不采用这种策略,顺应3.0时代特质,进行一些病毒式营销等新型推广模式去教育市场,虽然金钱成本相对央视为代表的大广告模式要低得多,但在推进速度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度上,效果往往会打折扣,而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用以赢取消费信任。

而实际上,面对一个完全没有标准或者标准混乱的市场,无论是漫长的时间成本还是高昂的金钱成本,对于茶企业的新品开发运营都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不是谁都可以承担的风险。毕竟从企业基础看,国内大多企业不同于外资,可以用大量的金钱,长久的时间去试验市场,等待消费者被慢慢征服。

也正因为国内大多茶企业新品开发希望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策略上,更适用于从竞品入手。

当然,从竞品入手并非直接进入成熟的红海市场进行同质化的贴身肉搏式竞争。从竞品入手开发新品从本质上是在红海中找到蓝海,在贴着竞品开发推广过程中实现创新,以实现企业最快速度拓展市场的个性化策略。

启示录:依托竞品开发运营新品的七个角度

具体来说,从竞品入手开发新品并非一个僵化的模型,只要符合企业实际,可以从品类、消费人群、质量、包装、渠道、促销、推广等任何一个方面入手。在这方面,其他行业的措施能给茶企业许多启示。

从品类来说,依托竞品开发的策略不是要另立品类,而是在既有品类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和消费需求进行创新。如汇源今年推得果汁果乐,如果从品类角度看,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真正阐释明白果汁果乐究竟是什么。但从市场实践角度看,不管其是什么品类,其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看准了可乐开拓的碳酸饮料消费人群,然后从自身产品优势出发,吻合国内健康消费的内在需求,完成了一种新的差异化的品类概念打造。也正因为其对于竞争对手的缺点了如指掌,所以成功完成了一次品类创新,在消费市场上,如保龄球状的产品外观也得到了不少青少年的喜爱!

相对于汇源的创新品类,百事可乐将可口可乐开创的市场划分为正宗与新一代两个群体,虽然时日已久,但确是细分市场的经典案例。对依托竞品重新划定消费人群这一策略,也同样有典型化的启示意义。

同样是依托竞品开发,中国果汁市场本来由汇源开创,但统一、康师傅从质量差异的角度出发,依托汇源的高浓度果汁,针对其价格相对较高等缺点,用低浓度的质量特点在汇源的地盘划走一片疆土。而就目前市场看,依托竞品,用质量差异开发新品正在成为潮流,娃哈哈营养快线已成大佬,果汁源果粒奶优就在奶中加入货真价实的水果,进行质量差异化的竞争。而近年流行的混搭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通过变化原料组合,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同时与竞品形成区隔化竞争。

从消费需求看,在一个眼球经济时代,消费者并非一定要求产品层面的独特性,包装的差异同样可以唤醒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早在125ML杯装奶兴起时,当时占据主流的光明、三元销售的是裸装两连杯、四连杯;蒙牛在仔细观察了消费市场后,发现大多消费者会把酸奶放到冰箱中,因此,灵机一动依托冰箱通常尺寸开发了八连杯的纸盒包装,微小的差异让在质量上与竞争对手并无本质差异的蒙牛仅仅半年就成为北京等市场的主流品牌。

如果说包装的作用在奶业等产品市场所起到的竞争支持作用日渐不明显,那么,在酒水行业,包装的作用在企业品牌营销中的作用目前依然非常举足轻重。酒鬼酒就是依靠异型包装大兴其道,近几年风靡全国的蓝色经典,同样是靠着一身蓝色开创了酒水界的色彩营销先河。茶叶和酒一样,本质上都是文化产品,所以包装的差异同样能带来突出的市场价值。当然,包装也好,质量也罢,最终落脚点都是消费者。不同的渠道吸引不同的消费者,伊利等传统乳业品牌以商超为根据地,妙士主做餐饮同样成就了自己。以传统渠道销售的和路雪、雀巢单品销售只有几元钱,以专卖为渠道的哈根达斯却能卖到数百元,却同样一路高歌。茶叶,可走礼品,可自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收藏,方圆对健神茶,则通过精准广东早茶习惯,借势成功。

并不仅仅限于宏观层面,细节层面如促销、物料,如果能贴着对手,同样可以吸引消费者。十里八村酒新品作为光瓶酒升级产品,从“闯出男人样”的品牌内涵出发,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其内涵的出征造型物料,老村长贴着对手,就推出符合平民风格的电视机、红头文件、锦旗等造型物料,从而凸显自身新品的特色。大多方便面促销都是送料包、器皿,今麦郎却送卤蛋,以给自己的消费者“小的惊喜”!

还有推广层面,红星二锅头一直宣扬自己的二锅头宗师,牛栏山也始终说自己是地道二锅头,本来是平分秋色,但牛栏山二锅头因为启用大家熟悉的王刚做代言,终于在同中找到了不同,而反应到市场上,许多消费者一提牛栏山,马上就说“王刚代言那个!”从而让与红星同一品类同一核心概念的牛栏山找到了自己的亮点,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凡此种种,实际上,茶叶同样可以贴着竞争对手从其中某一方面赢得自己的优势。进一步说,贴着竞争对手进行新产品开发运营,容易找到自己的竞争点,可以避免“孤独”,但并不等于贴着竞争对手就无往不胜,从现实市场看,贴着竞争对手进行新产品开发运营,关键有三大注意。

茶从竞品入手开发运营新品的三大注意

茶开发新品的三大注意是:注意选择竞争对手、注意对竞争对手的差异感知化、注意差异感知的系统化。首先说选择竞争对手,这是从竞品开发运营策略的核心。一方面,选择不同的竞争对手既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市场容量,设定了自己未来可能到达的最大限额;另一方面,选择不同的竞争对手也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竞争成本,确定了自己将要付出的代价。三太子方便面,因为其直接以华龙为对手,所以其可能付出的代价小,但同样得到的市场也只能是切割华龙市场的一部分;相反,五谷道场虽然以康师傅、统一等大鳄为对手,付出的推广等成本很大,但同样,其品类创新得到的市场占有量也多得多。当然,具体到一个茶企业的实际操作来说,选择竞争对手并不一定是中茶、大益、竹叶青、立顿,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运营规模,贴着自己的实力去寻找,只有这样,才更具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而进入真正实际区隔竞争对手时,则要注意对竞争对手的差异感知化。从理念层面看,大多企业在开发出一款新品时,自身都认为自己具有差异性,比如成本低,价格实惠,但市场以消费者为中心,如果消费者本身并没有买低价产品的需求时,就算企业认为自己有差异,市场未必认可。所以,所谓差异化,是以消费者需求感知为基础的。那些自认为生产基地、研发技术等方面有差异,但不能有效体现在消费者视觉、触觉、味觉中的差异,从根本上说是无效的差异。

同时,也有许多企业本身找到了差异,比如好的促销活动,好的原料组合,但最终并没有取得市场成功,这往往是因为缺乏差异感知的匹配性。实际上,从竞品入手,往往并不难找到差异点,但将差异亮点所蕴含的力量系统化匹配却非常难。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差异点与竞品质量基础系统匹配,二是差异点与自身运营系统匹配。第一种情况是,许多企业在卖点等某一方面找到了与竞争对手的差异点,赢得了竞争优势,但其他方面又不如竞争对手,最终正负抵消,没有实现系统突破。与这一类相比,与自身系统不匹配同样很常见。比如,一个地方小品种绿茶精准礼品人群,同样也取得了成功;但问题是如何将这次成功从渠道到推广到运营模式系统贯彻下去?因为许多企业无法实现这个系统化贯彻,所以虽然针对竞品找到了自身的差异化亮点,但点与点没有联系,最终也无法实现市场的大面积突破。

篇3:茶叶品牌的发展机遇

“茶叶品质”王者归来

茶叶品质是一切的基础。从前很多人这样说只是嘴上说说,卖茶的时候还是干着忽悠的勾当,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忽悠消费者就会被“差评”,品牌生存必然会越来越难,若不及时改正,只有死路一条。

第一,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监督员”,每个人都是“媒体”,没有茶叶品质做基础的品牌,都是扯淡。现在,请茶企摸摸自己的良心,多问问自己,农残超标问题解决了吗?自己到底敢不敢常喝自己卖的茶叶?自己宣传的茶叶品质,自己真的相信还是“不敢相信”,只是“躲在后面偷着乐”?

第二,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系列的环境变化都促使着茶叶回归到茶叶的本质。茶叶首先是物质的,是身体的,其次才是精神的,心灵的。茶叶健康,喝着健康,不搞小动作,不加香精不染色,不乱打农药不乱施肥,这才是茶叶的根本,偏离了这些,茶叶品牌必败。

第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会去除一切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让产品自身的价值成为商品交易的重心。注意,是产品自身的价值。也就是说,你花钱买东西,主要为产品价值付费,而不是为一些中间环节付费,例如,现在的商品价格里面,房租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是严重不合理的,这一状况正在改变。

但必须提醒,“茶叶品质好”是一回事,“消费者认为我的茶叶品质好”是另外一回事,就像很多人埋怨说“好心不一定有好报”,原因在于“你认为自己是好心”和“别人认为你是好心”,这两种观点也是两回事,很多时候会“好心当作驴肝肺”。所以,笔者提醒大家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搞清楚内在两个原因,用合理便捷的方式,让消费者快速认可你的好茶叶。

后来居上的机会越来越多

中国茶产业要重塑品牌,至少要搞清楚两种环境变化。

其一,传播环境变了。传统媒体的式微,自媒体的崛起,整个地球越来越像一个村子,传播变得“碎片化”“多极化”,很难“一呼百应”,“一战成名天下知”就更难了。更重要的是,一切的传播都在朝着“口碑”发展,没有扎实的“口碑”做基础,品牌传播只能是“纸老虎”,一捅就破。

在这样的传播背景下,茶叶品牌要有“口碑”,就必须有自己的说得出来的特色。说得出来还不够,你还要让消费者听得懂并认可你的特色才行。消费者听不懂的特色、不认可的特色,等于是没特色。

其二,购买环境变了。实体店到网店,再到微商或微分销,一夜之间大家仿佛都在卖东西了,仿佛又回到郑智化唱过的那个年代,“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技术的改变的确会带来经营的改变,甚至是“剧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必须要有品牌的支撑。同时,早期的“名牌”会受到影响,自己必须敢于撕掉自己的光环,重新在新的环境下塑造品牌。

但是,我并不看好现在朋友圈的买卖,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朋友圈产品,假冒伪劣、价格虚高的现象很普遍,早期的面膜就是典型,很多媒体曝光过,现在卖面膜的极少了。茶叶品牌若要有前景,实现后来居上,就必须回归到产品及产品创新上,必须专业化、差异化,一切都要匹配才行。我经常说中国的人际关系不适合这种销售,至少当前不适合。未来怎么走,产品是根本,要看产品创新和基于中国人际关系的销售创新。

“小微”做到“小而美”

“做小”才是中国乃至世界茶产业的大趋势。

中国茶叶的品种很多很多,哪种茶叶能够保障“口味相同”并且满足所有人需求?没有。就算是同一种茶叶,不同的山头口味也不一样;就算是同一个山头,不同的师傅做,口味也不一样;就算是同一个师傅来做,不同的天气做,口味也不一样;就算是天气一样,不同的日期做,口味也不一样;就算是同一个时间点,不同的心情也会导致茶叶口味不一样。

很显然,茶叶的个性十足,正好符合这个追求个性消费的时代。我们不能对这个特性视而不见,更不能想尽办法抹杀这种客观现实,这正是众多小微品牌的大好机遇。我们应该适度尊重这个客观现实,茶叶就是有个性,最好是个性十足,稍微有一些不同,就会让口味各有千秋,相距甚远。

既然是个性十足的产品,抛开必要的拼配需求,那就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适度保持产品的个性,才能保持品牌的个性。若是一味追求大规模或规模化、标准化,忽略了茶叶的个性,忽略了茶叶品牌的个性,忽略了消费者的个性,忽略了社会的个性化趋势,那么,我们必然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时代呼唤个性,我们就要顺势而为。

这样说,未来的中国茶产业是不是就不会有大的茶叶企业了?当然不是。毕竟消费者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追求个性,有些人则无所谓,只要是茶,质量过得去就可以了。消费者要求不一样,自然会选择不同的产品,对应的产品价格自然就大不一样。谢付亮这里说的是主流,即,大部分的茶叶企业、茶叶品牌,都需要朝着“小而美”的方向发展,做大本身就是与其无缘的。就像一些核心产区的茶叶,一年也就几千斤甚至更少,你若弄个几百吨,那一定是假冒伪劣。当然,茶叶店和茶馆也要有个性。

认识并承认个性的重要性,我们就很容易知道“小”才是大趋势。另外,我们必须承认老板的能力有很大差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史玉柱、褚时健、柳传志或马云,很多老板注定没办法做得很大,所以,一个人认清自己并做得“小而美”“小而强”,反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必须提高自己的品牌营销能力,让有限的资源创造越来越大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自然是好事情。有些企业做大了,不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责任心了,品质管控能力自然就降低了。这样的品牌,即使外在的形象好了,内质却越来越差,这样下去反而是害了消费者,那还不如让更多人自己做老板,大家都利用互联网充分展示自己的茶叶优势,一步步踏踏实实做,把口碑做出来。

这是一个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时代。从茶叶内质到产品包装,都在无一例外地往“小众”的需求去靠拢,即使是大的茶叶企业,也不能忽略“做小”的趋势,必须想办法迎合“做小”的趋势。在支付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消费者更需要你关注他的个性化需求,忽略了这一点,大企业必定会被小企业瓦解,直至被淘汰。

篇4:茶叶公司品牌发展规划

摘 要 茶叶是湖南省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通过分析湖南省目前茶叶种植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建设湖南省本土茶叶品牌的一些举措。

关键词 茶叶品牌建设;优势与不足;发展策略;湖南

中图分类号:F426.82;F27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2

1 湖南本土茶叶品牌建设的优势

1.1 茶叶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湖南省是全国重要的茶叶生产优势区域,特别是湖南武陵山区、南岭山脉、雪峰山脉和罗霄山脉和环洞庭湖区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生态条件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湖南的纬度在北纬25.58~29.29°是名优绿茶生产的“黄金纬度带”。

1.2 茶产业依赖的科教及人才资源优势突出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茶学系是我国农林高校中全国公认的三个著名茶学专业之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绩突出[1]。同时,湖南省农业部门以及茶叶企业科研人员也为湖南有机茶技术推广、提取物深加工产品的开发、黑茶科研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技术支持。

1.3 重点骨干企业发展迅速,带动作用增强

湖南省内一些出口龙头企业如湖南中茶(三利)、登凯贸易公司还有很多小型贸易公司也快速发展,既为湘茶产业赢得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推动了本土茶叶品牌的成长,也有力地带动了全省茶叶行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1.4 深远的湖湘茶文化和明显的区位优势

湖南是全国的重点产茶省之一,其茶叶生产已经有2 0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为湖南茶叶品牌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出口扩大了市场空间,具有发展茶叶品牌的潜力。湖南有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以及政府的各种优惠投资政策等。这些都利于推动湖南茶叶品牌建设。

2 湖南本土茶叶品牌建设的不足

2.1 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湖南怡清源、猴王、白沙溪及君山等品牌在省内市场的知名度相当高,但在省外市场由于品牌推广投入不足,知名度不高。

2.2 营销重点定位不准确

湖南很多的茶叶出口公司的营销部门只对外销售单一的产品,而不输出自己品牌。茶叶品牌营销应该以文盲营销为主,文化营销为辅。很多公司将重点放在文化推广,这是一种精神价值推销,这种空白的价值很难体现出来,虚无缥缈,很难让消费者理解。

3 湖南本土茶叶品牌建设的举措

3.1 加强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是做好品牌建设的必备工作,通过对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市场环境(竞争力以和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产品投入生产后的市场需求价值进行评估,研究当前市场环境的下的营销战略。以下为茶叶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分析市场调查研究: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来供给产品。市场需求分析:调查研究产品的实际需求量。市场消费者层次研究:对产品的主流需求者的生活层次进行分析,结合其层次相应的实施价格定位。对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研究:合理的分析市场需求时间,确保生产、分配等相关活动能够同市场需求量进行良好的匹配。

3.2 选择好的名称,标识和商标

品牌的核心就在于名称。品牌的名称是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存在,是一种语言符号,是品牌宣传的关键之所在,是產品在市场中给消费者留下印象的核心因素。品牌的名称塑造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独特性,与众不同;易传播性,悦耳动听、简洁明了、投其所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易读性,通俗易懂,不含有生僻字,很容易让消费者明白;可信性,通所期望的品牌定义相一致、积极向上,真实诚信;可接受性,不会产生文字歧义或者引发意识形态冲突。

品牌标识能够将产品品牌的内涵充分的凸显出来,促使消费者将品牌迅速的表现出来。一个好的标识能够将品牌承诺完美的展现出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属性、呈现企业美好形象;承载着企业的主要信息为消费者所熟知;通俗易懂、给人们美好的遐想。标识设计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简洁明了、灵活性强、语言通用性强、无时效性、易于接受。如国际上经典的标识麦当劳的“M”,迪斯尼的米老鼠,奔驰的三星圆环等,国内的海尔、哇哈哈等,这品牌标识中实属精品。

一个成功的企业仅仅是一个好名字、标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法律上的“保护伞”。企业必须将自己的劳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动成果保护起来,对其实施注册登记,保护其专利权。

3.3 提高产品质量,培植品牌持久竞争优势

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和生命,科技的进步为茶叶高效、优质、低耗的茶叶产品生产提供了条件。茶叶品牌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涉及到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是一个综合优化的过程,从产前到产后等环节都必须牢牢的品牌意识,都必须做好科学技术的投入,做好卫生管理工作。

不仅要提高产品的卫生质量,也要提高产品的综合品质。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湖南茶叶企业需要从培育种植良种茶树和加工方式的不断创新上提高茶叶品质。

3.4 增加产品品类,提高品牌竞争优势

由于每个消费者对茶叶爱好不同,有的消费者会选择多个品种的茶叶,而茶叶的品类又有地域性差异。所以如果一个茶叶品牌要大力发展就必须消除这种地域性差异。而名牌茶叶(如安吉白茶,龙井等)都对茶叶的原产地有要求,所以茶叶公司在这些原产地必须建有茶叶厂,从而消除这种地域性差异,使消费者在选择品牌的同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不同的茶叶品类。

3.5 加快茶叶外销品牌建设

在传统的茶叶出当中,大宗、低档茶占据着主导地位,缺乏市场竞争,品牌战略意识不足,出口茶叶主要作为进口商拼配原料,2009年出口价格为约合2 028.9 美元/t,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导致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利润急剧下降。因此,实施茶叶品牌战略势在必行。茶叶品牌出口涉及到市场分析、营销网络的构建、品牌推广等一系列的环节,一些中小企业无法完成上述环节,政府必须实施扶持。

4 结语

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属性,实施品牌构建,做好市场调研分析、总结供求关系,满足消费者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品牌标识的拟定,实施品牌的宣传推广,落实品牌的优秀服务和品质。

参考文献

[1]黄勇,吴邦武.关于湖南省茶油品牌建设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9(5):36.

篇5:茶叶品牌战略构架

卢建华

一、品牌的认识

<1>品牌的构成:一个品牌由品牌的名称、品牌的标志和商标或者他们的组合而构成,其目的是为了把他和竞争对手与服务区分开来。<2>品牌的意义: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有特定特点、利益和服务的信息,也是传达品质的保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属性:一个品牌首先给人带来联想的属性。如:劳斯莱斯给人昂贵、制造工艺精良、耐用、高声誉的属性。

2、个性:品牌代表一定的个性。劳斯莱斯使用联想到绅士风度的老板、一头雄霸森林的狮子,或是一座高贵的宫殿。

3、文化:品牌可能是一定文化的象征。梅赛德斯意味着英国文化:绅士、高贵、传统。

4、价值:品牌还体现了制造商的某些价值感。沃尔沃体现了“高安全性能”。

5、利益:属性需要转换成功能和情感利益,如属性“耐用”可以转化为功能利益,表示“我可以几年不换车了”。属性“昂贵”可转化成情感利益,表示“我的(企业)形象令人羡慕”。

6、使用者:品牌还体现了购买或者使用这种产品的人是哪一种消费者。

如果仅仅把品牌看作是一个名字,就忽视了品牌内容的关键点,营销的业绩取决于顾客对品牌的认知。首先,购买者感兴趣的是品牌的利益而不是属性;其次,竞争者会很容易复制这些属性。最后,当前的品牌属性在将来可能毫无价值。

所以,品牌建设一定要有持久性,即应有这个品牌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确定了品牌的基础。原生态、绿色、健康、有机、高品质,就是我们的品牌战略。

<3>品牌的市场效应:各种品牌在市场上的力量和价值各不相同。怕的是大多数不知道这个品牌或者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度低,所以要想方设法做到提高品牌在购买者中的认知度,提高品牌在购买者中的接受度,提高购买者对品牌产品的偏好度和高度的品牌忠诚度。

二、茶叶品牌建设与推广 <1>建立品牌。

1、注册品牌商标、名称、标识(商标图案)。其名称和标识的设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品牌产品的文化底蕴,对品牌推广有着较深的影响。设计要求简吉(简明吉祥),内涵丰富、有韵味、有强势出世的生命力。

<2>、树立品牌形象、定位品牌产品。

品牌是产品的代言人,是由产品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决定品牌。产品赋予品牌的生命力。所以对使用品牌的产品要求做到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统一,制作工艺标准统一,同级产品的茶形统一,安全控制标准统一,产品的市场定位定价统一,广告宣传的口径统一,产品分级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的标准统一;让购买者舒心,品饮者放心,受赠者开心。树立不同产品的同一品牌形象,去满足不同层面的购买者和消费者。总之,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属性和利益,提升产品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去迎合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不同购买者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市场与消费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市场是开辟的、是广阔的,它需要高瞻远瞩的开拓者去开发。浙江海宁,开始一无动物养殖基地,二无丰富的天然野生动物资源,它却有举世瞩目的海宁皮革城,它聚集了上万户世界皮革品经营户和无数的购买者。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底蕴较深的传统产品,历经千百年的沧桑,改朝换代,却没有改变它的存在。而今却成了兴国富民的产业之一。消费群体从过去的王子皇孙,到达官贵族,发展到今天的大众消费,茶的产品、文化一度传遍世界各地。尽管如此,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心里不断变化。市场对茶叶产品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国际品牌进驻中国市场,其规范的市场运作,强烈的品牌意识、迎合现代消费心里需求的营销模式,必将不断蚕食中国的茶叶市场,也正在培养消费者的品牌消费意识。要参与这场竞争,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强势推进品牌战略,与国际品牌接轨,避免落到给国际品牌提供原材料的尴尬境地,为此,我们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贵阳茶的市场环境,培育更多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要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中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真正打造一个强势的品牌,应对激烈的品牌竞争。培育市场、引导消费,以前我国茶叶市场的消费格局大致是北方以红茶、黑茶、乌龙茶、再加工茶为主体消费,南方以绿茶、白茶、乌龙茶为消费主体。而今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物流、贸易等的不断发展,使得消费格局也不断发生变化,各种茶的市场占有空间交错,绿茶的消费空间日益膨胀,消费群体不断增多,给绿茶销售带来无限商机,我们要把握机遇,积极组织参加各地的茶叶博览会和各项茶事活动,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宣传自己的产品,推广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培养品饮自己的茶的习惯,贵阳自身就是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宣传自己茶品牌的最佳窗口,利用好这个窗口是我们品牌建设推广迈向成功途径的第一步。

四、整合资源、拓宽销售渠道

贵阳的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和旅游业结合,打造旅游商品,在名胜风景区设点宣传“黔山牌”品牌产品。通过政务、商务活动品饮“黔山牌”茶,提高其知名度。

五、文化推动品牌发展

中国茶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挖掘本地历史茶文化,结合当地民族风情,打造现代茶文化,通过现代茶文化活动展视现代精胜的茶艺,展现民族风情,展示产品的个性,引导消费、吸引消费,提高产品在消费群体中的认知度,达到品牌推广的目的。

六、品牌的延续

建立完善品牌管理机制、促进品牌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品牌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品牌延续的根本保证。

七、品牌纵横推进战略

纵向推进“原生态茶·绿色健康茶·有机茶”三部曲。横向推进“‘黔山牌’贵阳茶·中国茶·世界茶”三部曲。

高起点推出“黔山牌”品牌,以贵阳绿茶秀甲天下为核心传播概念,以公关活动和旅游商品开发、茶文化为宣传手段,以地方民族风情和独特的绿茶文化为传播内容,使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将“黔山牌”茶等同于真正的“原生态茶”。通过参与各地茶事活动向世人展示“黔山牌”茶的价值、文化和个性,让消费者感知“黔山牌”茶就是绿色健康茶·有机茶。通过不同的宣传方式在贵州、中国、世界各地宣传“黔山牌”茶的品质、文化和个性。提高世人对“黔山牌”茶的认知度,让“黔山牌”茶走出贵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的茶。

茶语:由于品牌建设和推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非专业所能祥述的,加之笔者才疏学浅,对茶的认识不深,对茶叶市场了解不够,整篇在布局谋篇、字征句灼上难免失当,望业内多指教。

茗鹤公司茶叶包装设计正在进行,计划设计包转使用年限10年,2013年用量为10000套,平均单价40元/套,总额50万元(含专版设计)。

篇6:中国茶叶品牌的成长路径

客观上讲,相较于一般快速消费品,茶业营销确实有一些特殊性。比如,与集体土地所有制相联系的规模化生产难题;原茶生产的标准化问题 (甚至基本的商品化问题都没有解决,比如品种、质量等级标注);茶叶消费不方便和储存的问题(连带的依赖传统渠道销售的问题);几千年形成的基于产地和茶叶品种消费习惯与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茶叶诸侯经济问题;茶叶市场长期供大于求,而国内茶叶市场需求激发不够的问题;绿色生产问题和农药残留问题;与其他农产品相似的产业链条长、周期性强、产业资本进入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些客观存在的行业特殊性导致了今天中国茶叶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品种多、品牌少、缺乏国际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

立顿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茶叶行业具有共性的问题。事实上,中国茶叶企业要打造全国性和世界性品牌,首先也要解决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建立品牌和品类的紧密联系

虽然茶业的特殊性制约着中国茶叶企业打造全国性和世界性品牌,但真正阻碍中国茶叶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其实是它们不清楚什么是品牌、如何打造品牌。

什么是品牌?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代表某个品类。品牌既不能离开潜在顾客的心智存在,也不能离开品类而独立存在。品类是打造品牌的力量源泉,打造品牌的机会在新品类中,品类是品牌之母。

打造品牌有两种基本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一个占有全国性心智资源的既有品类中抢占第一的位置,不仅仅是抢夺市场,更重要的是抢夺消费者心智;第二种方式是开创新品类,传播新品类不同于老品类的独特价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同时让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代表新品类,成为新品类第一位的选择。

中国茶业中占有全国性心智资源的既有品类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君山银针、祁门红茶、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等历史名茶,在这些品类中打造品牌,第一步就是取一个不同于品类名的品牌名,聚焦于相应的品类,抢占相应品类第一的位置,

更多的茶叶企业可以通过开创新品类,打造新品类第一品牌。以湖北茶叶企业为例,润邦茶业可以通过开创中国硒茶新品类打造品牌,萧氏可以通过开创洁净绿茶新品类打造品牌,邓村绿茶集团可以具化邓村绿茶标准开创新品类打造品牌等。

事实上,很多中国茶叶企业正是通过开创新品类打造品牌的,比如,天福是一个茶庄品牌,它通过打造自己高品质铁观音茶叶店的影响力打造品牌;竹叶青开创了高级绿茶品类,借助现代营销手段,进行高端文化传播,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而其论道则成为中国绿茶品类中的第一个奢侈品品牌;福建茶叶、云南茶叶在铁观音、普洱新品类的推动下兴起,八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福建铁观音打造了自己的品牌,而大益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云南普洱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立顿的启示

立顿的成功可以给中国茶叶企业以下启示:

其一,茶叶的方便、快捷化消费是未来茶叶消费的大方向。立顿认识到了这一点,以拼配技术作为支撑,开创了茶包新品类。同样,天士力集团也看到了茶叶方便、快捷化消费大趋势,日前推出了帝泊洱普洱茶珍,通过其高新技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品类―纳米级速溶普洱茶珍。

其二,把茶叶生产从手工作坊提升到工业化大生产,让茶叶成为标准化商品,是中国茶叶品牌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之一。

其三,要特别关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他们是激发中国茶叶消费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关键力量。

其四,打造一个大众化的主流茶叶品牌,一定要定一个大众化的价格(不是说很低,而是要有价值感)。

其五,要重视地理市场的扩展,而不是产品品种的膨胀。虽然立顿在红茶以外推出了绿茶、茉莉花茶,但在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中,立顿主要推广的是红茶。事实上,立顿就是袋泡红茶的代表,即使是产品扩展也一直是围绕袋泡包装茶展开的。

其六,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一般路径,应该是先中国市场后世界市场,就像立顿走向世界的路径是先英国市场后世界市场一样。

其七,中国茶叶走向世界一定要立足于中国茶叶在世界上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的茶叶品种,比如绿茶等,就像立顿打造全球品牌立足于在英国占据主导地位的红茶一样。

篇7:茶叶品牌的精彩广告词

2. 心有多大,普洱就有多大。

3. 一杯清茶,一抹清香。

4. 一股来自大自然的清香!

5. 有问题,普洱一下。

6. 自从我老公喝了普洱茶,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我在也不用担心了。

7. 千金珍贵,御叶尊贵。

8. 千年传雅韵,一品醉知音。

9. 千年传雅韵,一品醉知音。

篇8:襄樊茶叶产业发展与品牌整合建议

茶叶是襄樊市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特产品, 早在三国时期, 就有了荆山产茶的明确记载, 解放后,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 襄樊茶叶已发展成为支撑山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 全市现有茶园面积1.67万hm2, 年产茶6000t, 年综合产值达3亿元左右。为了充分发挥山区优势, 推动襄樊市茶叶产业向现代化发展, 实现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 把茶叶真正打造成代表襄樊形象的精品, 现就襄樊茶叶产业发展和品牌整合对策建议如下。

1 襄樊市茶叶产业与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茶园基地极度分散, 规模小

全市现有1.67万hm2茶园, 基地规模近年来处于徘徊状况, 已经被邻近的十堰市超过, 下降为湖北省第5位。襄樊茶园主要分布在南漳、保康、谷城、枣阳等4个县市, 没有一个县市达到1万hm2规模, 与省内外茶叶大县比, 我市基地规模明显偏小。即便是产茶较多的谷城、保康等县, 也存在着相对集中不够, 茶园基地分散的问题, 给茶园管理和安全控制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增加了生产成本, 影响了效益的发挥, 也不利于茶叶品牌整合与管理。

1.2 企业产品牌号众多, 影响力不强

近年来, 各县市虽然开展了茶叶品牌的整顿和整合, 品牌有所集中, 但仍有保康“荆山锦”、“归真”、“徐记”、“威杰”, 谷城“筑阳翠峰”、“五山玉皇剑”、“汉家刘氏”, 南漳“羊角山”、“香耳山”、枣阳“圣龙山”、“白水”等20多只茶叶商标, 还没有形成象“信阳毛尖”“秦巴雾毫”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产品和品牌。茶叶品牌多、乱, 生产标准不一, 造成产品宣传的重复投资。虽花费了不少的精力、财力, 但收效甚微, 市场仍难以有效识别襄樊茶叶的形象。从某种角度看, 没有大品牌, 缺少整体形象, 也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争取国家扶持和吸引民营资本发展茶业的机会, 从而错失了做强茶叶产业的良机。

1.3 茶叶生产技术加工落后, 茶叶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 省内外先进产茶区的一些大公司、大集团的茶叶生产已经进入品种良种化、加工现代化和运营连锁化的时代, 而我市除少部分茶场和公司近年通过引进改造, 实现了局部的标准化生产外, 部分生产加工条件还处于“脏、乱、差”的落后状态, 茶树无性系良种应用比例极低, 部分茶区的茶树品种引进十分盲目, 加工技术还停留在老套路, 不能满足现代茶叶生产与品牌发展所匹配的安全、优质和规范的高技术要求。

2 襄樊茶叶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生态环境独特, 茶叶自然品质优异

襄樊市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南漳、保康、谷城等山区县, 属荆山山脉和部分武当余脉, 境内工业少, 且远离城市, 生态环境优越, 森林覆盖率65%以上;气候温暖湿润, 多云雾弥漫;同时,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酸碱度适宜, 团粒结构良好;加之襄樊地处北纬32°左右的国内名优绿茶生产的黄金纬度线, 茶树休眠期长, 光照强度适中, 茶树营养物质积累高, 造就了襄樊茶“香高味醇”的卓越品质。1999年我市曾邀请刘祖生、沈培和、许允文、倪德江等全国知名的茶叶专家、教授20多人在保康县召开“保康高香型有机绿茶论证会”, 与会的专家、教授在考察了保康茶叶基地并鉴评我市的100多只绿茶样品后, 一致肯定襄樊茶区为全国高香型绿茶的典型区域。多年来, 在历届的湖北茶评比会上, 我市绿茶常常因品质优异而力压群芳, 在全国性农展会或名茶评比中, 我市选送的绿茶也多次获得金奖。近年来, 我市保康县所产的有机绿茶已远销德国、美国等欧美市场, 且占据了高端市场地位, 成为湖北绿茶拓展国际市场的一支生力军。

2.2 襄樊茶叶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襄樊是我国最早有茶叶加工记载的产茶地之一。三国张辑的《广雅》中明确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 叶老者, 饼成以米膏出之……”其中的“荆”即楚文化发源地荆山山脉, 主要分布在襄樊南漳、保康、谷城、荆门、房县等地, 可见襄樊茶叶的影响之久远。茶叶在当时是与“襄阳大头菜”齐名的老字号产品, 并被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作为军事和民生的需要, 将饼茶和大头菜的生产技术传播至云南。襄樊茶叶的品质在唐代也得到了茶圣陆羽的肯定, 他在《茶经》中分别将浙东余姚、剑南的彭州、浙西天目山茶、淮南舒州以及河南义阳 (信阳) 的茶叶品质比作和襄州 (襄樊) 茶相同, 可见襄樊茶叶在陆羽的心中具有今天“优质茶”标准的作用。襄樊的文人志士也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如在襄阳长期生活过的唐朝诗人皮日休, 与浙江诗人陆龟蒙号称“皮陆”, 相约相和, 为茶叶写了一部专门诗集《茶中杂咏》, 谱写了茶叶的人文之美, 为襄樊茶叶增添一份厚重的文化底蕴。

2.3 交通发达, 市场流通便利

襄樊市自古南船北马, 交通便利, 是茶叶产销结合部, 至清朝时, 一度由晋商将中国茶叶传播到欧亚大陆, 而汇通天下的主要中转站, 著名的“乔家大院”电视剧也是根据这一历史事实改编而来。受历史传承的影响, 襄樊至今仍是辐射陕西、河南及十堰市等省市的茶叶集散地。这里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系统齐全, 是南茶北上的主要通道之一。襄樊民风淳朴, 市民尚茶之风浓厚, 市内茶叶店铺、茶馆、茶艺馆等星罗棋布, 生意兴隆。近几年, 我市积极发展有机茶生产, 各类名优有机茶产品已率先打破欧美的“绿色壁垒”, 远销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 占据了国际绿茶的高端市场。因此, 襄樊茶叶内外销皆宜, 市场竞争力强。

3 襄樊茶叶品牌整合与发展建议

3.1 强化基地建设, 夯实产业规模

没有一定的规模, 就谈不上规模优势。因此, 要在稳定现有1.67万hm2茶园基地规模的基础上, 逐步发展优质良种茶园, 增强襄樊茶叶的发展后劲, 力争用5年的时间, 将茶园面积发展到2万hm2以上。新发展茶园要坚持高标准、相对集中、良种化的原则, 采取在茶叶专业生产乡镇相对集中发展的路子, 选择优势区域乡镇规模发展。为提高建园水平和鼓励发展优质良种茶园, 建议市县能够配套拿出一定的专项奖励资金, 用于对重点乡镇在良种和高标准建园上进行奖励或补贴。

3.2 强化科技创新, 实行标准化生产

要提高产品质量, 增加效益, 关键在科技创新。近年来, 国内茶叶发展先进地区如浙江省依靠科技创新, 不仅将“龙井”等历史名茶发扬光大, 还成功地实现了产品和品牌的创新。他们通过研究开发“乌牛早”、“安吉大白茶”等这样一些特色的茶树品种, 将一棵优良的茶苗单株发展成为了支撑一方经济的特色产业, 克服了工业化进程中人力、土地成本上涨给茶叶生产造成的困境, 为茶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96年, 浙江省安吉县科技人员示范推广安吉大白茶时只有71hm2, 到2006年全县安吉大白茶茶园已发展到2800hm2;产量由2002年的13.5t增长到2006年的260t, 实现产值3.2亿元。浙江安吉县用仅相当我市茶园16.7%的面积, 实现了比我市茶园创造的总产值还多的效益。因此, 应充分调动和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加快茶叶科技推广与新技术的引进力度。一方面, 我市应结合茶叶生产实际, 将已经制定完备的“襄樊市有机茶生产规程”、“保康县高香有机绿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谷城绿茶生产技术规程”等一系列地方标准, 在全市范围进行全面普及推广, 另一方面, 依靠科技, 实现品种更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 最终推动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 让科学技术成为保持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

3.3 构建现代化茶叶加工体系, 确保产品优质安全

食品安全是现代农产品生产的重中之重。我市地处山区, 茶园虽然少环境污染, 但目前茶叶加工环境和设备条件仍不理想, 除了少数龙头企业的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大部分加工厂仍存在“脏、乱、糙”的现象, 即环境脏乱, 设备粗糙落后, 存在极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各地应采取积极措施, 一方面加强监管, 推动加工环境设备达到国家或国际的认证标准;另一方面, 政府要积极支持和帮助生产企业实现设备更新和环境改造, 象补贴农机一样, 出台一些政策, 提供贷款支持, 积极帮助茶场改善茶叶加工设备条件, 构建现代茶叶加工体系, 从而在硬件系统上确保茶叶生产优质安全卫生。

3.4 促进产业整合, 实现体制创新, 打造襄樊茶叶名牌

从国内外的经验看, 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走向联合和整合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襄樊茶叶经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正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与整合的阶段, 但整合不可能一蹴而就, 应在夯实基地规模、产品质量等基础的同时, 逐步做大做强产业。客观上, 茶叶的品牌整合存在体制、管理、空间上的难度, 需要从资金、基地规模、人才、经营体制等多方面进行准备。其中最主要的是机制创新, 过去十几年里, 部分县如南漳县、保康县通过政府运作实现了茶叶品牌统一, 但几年经营下来都先后失败了, 公司转卖他人, 问题的关键是缺少运行体制上的突破。解决这些难点, 还需要大家形成共识, 从思想和体制上创新。因此, 品牌整合的过程应该在尊重市场原则的前提下, 以实现共赢为目标, 求同存异, 逐步推进。鉴于襄樊市现有龙头企业实力普遍不强, 且没有外来资本、强势资本介入的情况下, 可借鉴相邻的信阳、汉中、云南普洱市等地经验, 由政府牵头, 企业联合组团参与, 通过挖掘襄樊茶文化中大家认同的价值, 以合作社、协会的形式, 打响襄樊茶的产地标识, 宣传襄樊茶叶的形象。集中人力财力, 通过举办茶叶文化节、斗茶会等形式提高襄樊茶叶的知名度, 将襄樊茶业推向更高的统一整合的水平。

3.5 挖掘茶文化, 增加茶产业的附加值

近年来, 在古老的荆山发现和开发了许多自然风光奇特的山水景点, 而汉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可直接饮用的一条较大河流, 如今又面临着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这为利用襄樊优美的山水旅游资源, 配套开发茶叶这个古老的饮品提供了更好的机会。茶圣陆羽早就对泡茶的用水做了精辟的论述, 明确指出:“其水, 用山水上, 江水中, 井水下。其山水, 拣乳泉, 石池漫流者上”, 而这种优质的山泉水在我们古老的荆山大地随处可见, 我们应拓展思路, 充分挖掘襄樊茶文化和资源, 结合襄樊的旅游经济, 吸引各方宾客来襄樊游玩。看襄樊山水好风日, 忆三国诸葛旧事, 饮山泉水, 品襄樊茶, 并让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人们, 用襄江水, 泡襄樊茶, 实现襄樊茶业的多方增值。

摘要:通过对襄樊茶区茶叶历史、发展现状和优势条件的分析, 为茶叶产业发展和品牌整合, 提供了参考意见。

上一篇:捐资修路建设家园倡议书下一篇:口腔医疗垃圾处理规章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