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阅读理解

2024-05-01

关于鲁迅的阅读理解(精选9篇)

篇1:关于鲁迅的阅读理解

关于鲁迅文章的阅读理解和答案

认真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13题

(一)(8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批注①: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象。]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批注②: 春花图,(1分)着力描绘春天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景象。(1分)。]

7、给文章加批注,是读书的好方法。请你模仿老师为第一段加的批注,并结合你对语段的理解,给第二段加上恰当的批注(2分)

8、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2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描绘出纯、春草顽强的生命力。(1分)

9、阅读下面材料,请你与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比较。看看在描写上有什么异同?(4分)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大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选自鲁迅《雪》)

异: 选段是实写,材料是虚写 (2分)

同:在写法上都通过视觉的角度从侧面烘托了所描写的事物(2分)

篇2:关于鲁迅的阅读理解

鲁讯住在北京砖塔胡同的时候,有几个小邻居。其中有一位小女孩叫俞芳,如今俞芳已经年近9旬了,她回忆起当年与鲁迅的交往来,宛如还是在昨天……

鲁迅刚刚搬到砖塔胡同61号,给小俞芳的第一印象是神情严肃,让人望而生畏。的确,鲁迅那双冷眼,很少有人敢直面。然而,这忆印象到第二天就变了。第二天上午,鲁迅送给俞芳和妹妹每人一盒积木。那时,积木还不多见,可把小姐妹乐坏了,马上就在院子里比着搭起来。鲁迅也兴致勃勃地参加进来。

很快两姐妹就与鲁迅熟悉了。他们之间无拘无束,鲁迅叫俞芳“野猪”(因为俞芳属猪),而叫她的妹妹“野牛”(妹妹属牛)。于是,姐妹俩群起而功之,叫鲁迅“野蛇”。鲁迅迷惑不解地说:“蛇也有野的么?”两姐妹仔细一想,都哈哈大笑起来,是啊,蛇本来就是“野”的!

俞芳姐妹还经常敲鲁迅的“竹杠”。北京冬天的晚上,十分寒冷,那时常常有一些老百姓冒着寒风,走街串巷地卖萝卜。那是冬天的水果很少,即使有价格也贵得吓人,一般老百姓是买不起的。而萝卜就便宜了,一个大萝卜只要一两个铜板,又大又甜,可以当水果吃,所以就流行起卖萝卜来。每当卖萝卜的小贩一声吆喝“萝卜赛梨哟”时,俞芳的大姐就拉着鲁迅的母亲——太师母——要鲁迅请客。十有八九,鲁迅都会爽快地同意她们的要求。如果遇到鲁迅不答应,多坚持一会儿,太师母就出来打“圆场”,笑着说:“这次让我来请客吧!”太师母这句话一说,全屋子的人顿时活跃起来。

那时,北京街上还有一种挑担卖桂花元宵的,这种点心比较贵,俞芳姐妹不仅没有吃过,连想也没有想过。有一次,大姐异想天开,竟然要鲁迅请大家吃桂花元宵。三个小女孩你一言,我一语:“大先生,元宵多甜哪,可香呢,热腾腾的,多好吃啊,吃一碗文章都写得出来,觉都睡得香些……”鲁迅本来是不打算迁就三个小姑娘的,但是看到她们垂涎欲滴的样子,再加上太师母也点了头,于是也就同意了。结果,太师母、鲁迅、朱安、俞芳三姐妹以及三个帮工,每人一碗,一共要了9碗。

这段回忆让我想起鲁迅欣赏的`诗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来。真正的英雄,其实是最温柔的人。鲁迅当然有她睚眦必报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缕缕柔情。鲁迅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后来那些塑像里千篇 一律的神态——横眉冷对、怒发冲冠。要是一个人总是横眉冷对、怒发冲冠,不仅他的脸部肌肉受不了,而且他的精神也受不了,弄不好会疯掉的。鲁迅很多时候都是慈眉善目的,这在很多友人和学生的回忆中都能够发现。鲁迅尤其喜欢孩子,喜欢海婴和所有的孩子。俞芳回忆起76年以前与鲁迅的交往,还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晰。这也正说明鲁迅在孩子们心目中留下了何等深刻的印象。

鲁迅不仅在孩子那儿寻找纯洁和单纯,他自己也有着一颗“赤子之心”。鲁迅尽管早就看透了整个世界,但直到离开世界的那一天也没有对世界完全绝望,正是这颗“赤子之心”在支撑着他,平时,鲁迅的工作非常繁忙,他在几所大学里兼课,白天很早就出门去了,晚上很晚才回家。但是一有空,他也会像小孩一样跟俞芳姐妹一起“贪玩”。俞芳记得,有一次鲁迅拿着放大镜,在太阳底下把纸点燃。鲁迅是不需要“验证”这一科学原理的,因为凭他所拥有的科学知识,他当然知道聚焦的过程。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这样聚精会神地用放大镜点燃纸张呢?我想,他一定是出于“好玩”,仅仅是好玩,没有什么别的用意,也无须鲁迅研究专家们赋予这一行为特殊的用意。一赋予所谓的“意义”,就等于是“狗尾续貂”。“好玩”比所有的“意义”还要有意义。天才们思想的火花,许多都是在玩耍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还有一次,鲁迅在满碗的水面上放缝衣针,一次又一次,直到针不下沉才肯罢休。这也是出于“好玩”。没有这份童心童趣,鲁迅也就不是鲁迅了。这份童心童趣,甚至比愤怒和疾恶如仇还要重要。我认为,“爱”和“好奇”,永远是“愤怒”和“仇恨”的底子。

对于身边的亲人们和雇工们,鲁迅充满了柔情,他并不是一个难于相处的人。有一次,夜已经深了,伏案写作一天的鲁迅刚好睡下,同住西屋的鲁迅家的帮工王妈和俞家的帮工齐妈发生了口角,夜深人静,俩人越吵越响。以致鲁迅整夜失眠。第二天,鲁迅精神不支生病了。三姐妹跑去探望,鲁迅很高兴。谈到口角的事,鲁迅说:“你们听到没有?声音可大啦。”俞芳问:“你为什么不去‘喝止’呢?其实只要你咳嗽一声,她们就不会吵了。”鲁迅摇摇头说:“她们吵嘴,彼此心里都有气,若制止他们,虽然不会再吵,但心火不消,恐怕也要失眠。与其三个人睡不着,不如我一个人睡不着。所以还是让她们吵一吵,等话说清楚了,心里气也就消了。”这就是鲁迅的“本色”。

鲁迅的柔情还扩展到所有可怜的底层民众身上。每天上下班,鲁迅都要坐人力车。当时,富豪们尽管在吃喝玩乐的时候挥金如土,但在给人力车夫车钱的时候却锱铢必较,十分苛刻,常常为了一两个铜板,让车夫两眼泪汪汪。鲁迅却恰恰相反,每次他给的车钱都是最多的,而且下车的时候还和蔼地向车夫道谢。他经常说,人家是要养家糊口的,一个人平时用钱不可浪费,能节省的地方,应该尽量节省,但克扣劳力钱是不应该的。生活中的鲁迅和文章中的鲁迅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在中国作家中是罕见的。

篇3:关于鲁迅的阅读理解

《私想鲁迅》由63幅木刻和56篇杂文组成, 一方面延续前作, 着意探索欲立足“当代”且面对“当代”发声的版画艺术语言, 另一方面则以文风鲜明的“刘氏私想”直接切入当前略显寂寞的鲁迅话题, 带出鲁迅一生家事、文事、人事及国事。

鲁迅研究专家孙郁近年一直留意有关鲁迅研究的非学人化表达, 而这本《私想鲁迅》让他眼前一亮。他说, 作者乃一名画家, 调子是草根的, 书的文字和图画带有野气, 比起学界对鲁迅的刻板陈述更显温度。书中文章乃聊天体的一种, 恰因没有体系, 反倒符合鲁迅的特质, 散点透视里, 精神往往暗合。他认为, 行文中对鲁迅的称谓也很有意思, 随和而亲切, 并不是一种精神的仰视, 而是趣味的流溢。

画家陈丹青说:“过去20年, 一个大致清晰而中肯的民国研究给出了鲁迅的全背景, 在包括胡适和所有鲁迅论敌的大背景中, 鲁迅终于不再是个符号, 而有可能成为他自己。”在这本书中, 陈丹青还读出了“错位”, 而刘春杰也承认, 自己就是不属于、不愿也无法与时代对位的人。在他的图谱中, 除了鲁迅, 几乎没有其他书、其他人物。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偏执”, 使他将自己对鲁迅的向往, 写成了这本“私想”。

篇4:关于鲁迅的阅读理解

譬如,鲁迅“少读中国书”的意见,就是一个纷争已久的问题。

这桩公案发生于一九二五年二月十日。当时鲁迅应《京报副刊》之请而写的关于《青年必读书》的附注中说:

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这一意见发表出来后,立即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于是鲁迅“很收到些赞同和嘲骂的信”(《华盖集·通讯》)。在当时,自然谈不上什么对鲁迅发表这种意见的历史背景不了解的问题,这种“赞同和嘲骂”,反映了当时对旧文化两种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不能不首先交代一番那时的“历史背景”。

作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动,一九二二年前后,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一股复古思潮,象胡适这样的“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在“五四”运动高潮一过,便立即向右转。他在五四运动的当年——一九一九年就提出了“整理国故”、“踱进研究室”的主张。一九二二年,他又创办《努力周报》,在周报副刊《读书杂志》上,继续宣扬“整理国故”、“踱进研究室”。由于胡适在五四时期,特别是在提倡白话文时起过历史作用,因此,在社会上,尤其是在青年中,是颇有影响的。于是,一些青年纷纷“踱进研究室”,自造起“活埋庵”,文人则搬入艺术之宫,久久不肯出来。鲁迅曾描述过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世态:

看看报章上的论坛,“反改革”的空气浓厚透顶了,满本的“祖传”、“老例”、“国粹”等等,都想来堆在道路上,将所有的人家完全活埋下去。“须聒而不舍”,也许是一个药方罢,但据我所见,则有些人们——甚至竟是青年——的论调,简直和“戊戌政变”时候的反改革者的论调一模一样。(《华盖集·通讯》)

见到这种现象,鲁迅感到实在寒心。象胡适这样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竟成了钻入故纸堆的带头羊,鲁迅感到可悲,而许多青年竟跟着带头羊回到黑暗的故道,更是可怕。鲁迅终于悟出劝人踱进研究室去读古书,乃是一种“圈套”,一些青年进入这种“圈套”,“这虽然是自己愿意,但一大半也因新思想而仍中了‘老法子’的计。”(《华盖集·通讯》)鲁迅劝青年“少读中国书——或者竟不读中国书”,乃是针对当时这种“圈套”而发的——为了抵御反改革思潮而发,为了破除“老法子”的诡计而发。

鲁迅提出“少读中国书”的意见,除了针对当时的反改革思潮之外,还有更深沉的原因,就是他觉得中国旧文化给中国人民留下的精神担子实在太沉重,我们民族文化中那些严重的封建主义的糟粕,窒息着我们民族的生机,因此,我们民族要复兴,要强大,就非把几千年来因袭的重担卸下不可,非把束缚人民的封建主义枷锁砸烂不可。因此,也就非用一种雄大的气魄和鲜明的态度来冲击一下中国古书不可。鲁迅痛切地感到,中国旧社会、旧势力、旧思想、旧文化的根柢实在坚固,对民族的发展危害实在太多,新的总是敌不过旧的,一旦有点新的东西进来,总是被旧的所同化,总是被旧的大染缸所吞没,因此,中国的希望,只有造出大群新的战士进行“思想革命”,“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攻击,令其动摇。”(《两地书·八》)鲁迅所以会发出“少读中国书”这样激烈的意见,实际上是包含着很深刻的痛切之感,也包含着很深沉的对于青年的希望的。

形成鲁迅的痛切之感,也有他自己的切身感受、切身经验,他说: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华盖集·青年必读书》)

从以上的事实,我们可以了解,鲁迅建议青少年少读中国书,多读外国书,正是“因为看得中国的内情太清楚”(《两地书·八》)而发出的极其伤心、极其深沉的悟道之言,决不是一时的激愤。鲁迅对待社会人生是极其严肃的,他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人。他对于青年的教导一向是十分认真负责的,他曾经批评过那种用开玩笑的方式来指导青年的轻浮态度。鲁迅关于少读中国书的意见也是严肃的。但我们只有了解当时的背景,认清“中国的内情”,懂得鲁迅的苦心,才能真正深刻地领会鲁迅这一主张的革命实质和积极意义。诚如鲁迅自己所说的,他的这个主张,正是在他自己读过许多古书之后(他说他几乎读过十三经)所得出的痛苦的经验。他说:

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心里也常有,……去年我主张青年少读,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乃是用许多苦痛换来的真话,决不是聊且快意,或什么玩笑,愤激之辞。(《坟·写在<坟>后面》)

由于鲁迅是在激发青年改革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广阔意义上主张青年少读中国书,因此,他又在同样的意义,赞成有辨别能力的青年研究中国书,读读中国古书。他在《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一方面建议“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首先应当呼吸新鲜空气,使自己获得新的养料、新的装束。另一方面,又主张,如果要刨那些“坏种的祖坟”,明白旧的底细,又非读古书不可,他说:“史书本来是过去的陈帐簿,和急进的猛士不相干,但倘若不能忘情于咿晤,倒也可以翻翻,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形,和那时的何其神似,而现在的昏妄举动,胡涂思想,那时早已有过,并且都闹糟了。”鲁迅从来没有否定过研究历史的必要,而且也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看到古书中也有优秀者在。他在《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魏晋风度及文章与酒及药之关系》等文学史论著中,对嵇康等人的魏晋文章,对《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反映我们民族的民主要求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都作了衷心的赞美和高度的评价,他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也吸收了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诸如“白描”等一些表现手法,丰富和发扬了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优良的一面。而对有志于弄文学的青年,他也指导他们去阅读一些古书。一九二七年七月十六日他在广州知用中学讲演《读书杂谈》时,就分明地讲到:“我常被询问:要弄文学,应该看什么书?这实在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我以为倘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倘是新的,研究文学,则自己先看看各种的小本子,如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鲁迅并不反对从《书目答问》去找到阅读古书的路子。在挚友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考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而请教他应该看什么书的时候,鲁迅也开了十余种研究书目,并对所开的书目做了简明扼要的解说。这种书目包括《唐诗纪事》(计有功)、《唐才子传》(辛文房)、《全上古……隋文》(严可均)、《历代名人年谱》(吴荣光)、《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世说新语》(刘义庆)、《唐摭言》(王定保)、《抱朴子外篇》(葛洪)、《论衡》(王充)、《今世说》(王)等。

鲁迅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分析和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见解,就更加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他比前期更自觉地看到民族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既有消极的部分,也有积极的部分。发展民族文化的道路除了“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这一条之外,还有另一条道路,即“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更加丰满。”(《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此时,鲁迅对待中国古文化的认识是很辩证的,他说:

古文化之裨助着后来,也束缚着后来。(《且介亭杂文二集·<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

鲁迅明确地肯定古文化的“裨助”作用,同时,也明确地指出它的“束缚”作用。鉴于这种双重作用,鲁迅指出:“一个人处在沉闷的时代,是容易喜欢古书的,作为研究,看看也不要紧,不过深入之后,就容易受其浸润,和现代离开。”(致刘炜明,一九三四、十一、二十八)这里的关键,不在于可否看古书,而在于对古书的“警戒”力,驾驭力。只要有这个条件,即有一个坚强的胃,能够消化古书,那就可以利用各种古书来“裨助”今天和明天,书完全可以多读,涉猎完全可以广一些,杂一些,象鲁迅本身,由于他具有高度的批判力,因此古书对于他来说,已是“开卷有益”了。他说:

这里只说我消闲的看书——有些正经人是反对的,以为这么一来,就“杂”!“杂”,现在又算是很坏的形容词。但我以为也有好处。……看见了宋人笔记里的“食菜事魔”,明人笔记里的“十彪五虎”,就知道“哦呵,原来‘古已有之’。”但看完一部书,……毫无益处的也有。这时可得自己有主意了,知道这是帮闲文人所做的书。(《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

但是,对于那些不具备“警戒力”的人们,鲁迅则指出他们终究被旧传统所“束缚”,所俘虏。他批评那些在中国古书面前解除武装的人“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这样,阅读古书的人,便有两种,前一种是“杂”而清醒,后一种则是“杂”而糟乱。这种的重要问题是阅读者本身的武装。当然,对于软弱的阅读者,社会是有责任给予帮助的,这种帮助,不是消极地禁止他们读古书,而是积极地对古书进行科学的批评、分析。这种批评,就能给青年以防卫能力。鲁迅晚年十分注重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就是要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武器,来清除“古老的鬼魂”,同时也帮助人们从读书中得到切实的补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读中国书的意见是依照不同的环境和对象而异的,是十分深刻的。而一些论者其所以会对鲁迅的意见发生误解,正是“忽略了时候和环境”(参见《准风月谈·答“兼示”》),忽略了鲁迅所指的对象。所以,鲁迅十分强调:

篇5:鲁迅的白光阅读答案

鲁迅

陈士成一见县考的榜,便先在十二张榜的圆图②里细细地搜寻陈字。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

凉风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还是很温和的来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这时他其实早已看不到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考了秀才,上省去乡试……绅士们千方百计的来攀亲,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他觉得涣散了身躯,惘惘的走向归家的路。

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读书。“回去罢。”他迟疑了片时,这才悲惨的说。他们一溜烟跑走了。

“这回又完了!”他大吃一惊,这分明就在耳边的话,回过头去却并没有什么人,仿佛听得嗡的敲了一声响,自己的嘴又说道:“这回又完了!”

他屈指想,十一,十三回,连今年是十六回,竞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也是可怜的事,便不由嘻嘻的失了笑。然而他愤然了,蓦地从书包布底下抽出誊真的制艺和试帖③往外走,刚近院门,却看见满眼都明亮,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便禁不住心头突突的狂跳。

别家的炊烟早消歇了,而陈士成还不去做饭。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

他还在房外的院子里徘徊,耳边似乎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

他耸然了,记得了。那时他不过是十岁有零的孩子,躺在竹榻上,祖母便坐在榻旁边给他讲有趣的故事。伊说是曾经听伊的祖母说,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无数的银子,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然而至今还没有现。至于处所,那是藏在一个谜语的中间:“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

今天铁镜的光罩住了陈士成,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的闪起在他房里了。“也终于在这里!”他说着,狮子似的走进那房里去,但不见了白光的影踪。他慢慢的再定睛,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而且在靠东墙的一张书桌下。陈士成不知怎的有些怕了,就张皇的点了灯。他移开桌子,极小心的,一锄一锄往下掘,然而深夜究竞太寂静了,尖铁触土的声音,总是钝重的不肯瞒人的发响。

陈士成心里仿佛觉得空虚了。这其间,触着一种古怪的小东西了。他谨慎的挖起那东西来就灯光下仔细看时,那东西斑斑剥剥的像是烂骨头。他已经悟到这许是下巴骨了,而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且笑吟吟的显出笑影,终于听得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

他栗然的发了大冷,同时也放了手,便再不敢向那边看。但忽而耳朵边又听得窃窃的低声说:“这里没有……到山里去……”

陈士成似乎记得白天在街上也曾听得有人说这种话,他不待再听完,已经恍然大悟了。他突然仰面向天,月亮已向西高峰这方面隐去,远想离城三十五里的西高峰正在眼前,周围便放出浩大闪烁的白光来。他奔跑着,这白光又远远的在前面了。

“是的,到山里去!”

他惨然的奔出去了。灯火结了灯花毕毕剥剥的炸了几声之后,便渐渐的缩小以至于无,那是残油已经烧尽了。第二天,有人在万流湖里看见一具浮尸。那是一具男尸,五十多岁,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或者说这就是陈士成。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于是便由地保埋了。

一九二二年六月

(有删改)

【注】①民间传说,埋藏着珠宝金银的上方有时会有白光游移飘忽。这是封建迷信的说法。②圆图:科举时代县考初试公布的名榜,将每五十名考取者的姓名写成一个圆图。③制艺和试帖:科举考试规定的公式化的诗文。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一句运用比喻修辞,真切地体现了陈士成科举落榜希望落空后的心理状态。

B.文中“这回又完了!”这个句子反复出现,增强了陈士成失望心理的效果,为下文他出现幻觉并发疯埋下伏笔。

C.陈士成坚持科举考试十六次,但一直未考中,他认为考官有眼无珠,不懂他的文章,其实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取标准。

D.小说在陈士成死之前对灯火进行了描写,此时残油烧尽,灯花炸裂,渐渐缩小以至消失,其实是暗示了他的命运。

5.小说以“白光”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

6.有人说,陈士成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同一类人,但又有不同。请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探究。(6分)

答案:

4.C(C项“其实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取标准”分析错误,从文章主题来看,主要是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残害,因此没考中的原因应是科举制度的黑暗,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5.①以“白光”为题点明了小说主要描写内容。小说就是围绕陈士成因落榜产生白光的幻觉并最终为追逐白光落水而亡来写的。(2分)②小说以“白光”隐喻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而陈士成连考16次未中,并最终因追求这种功名利禄而死,从而以其为题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罪恶本质,彰显了小说的主题。(3分)

篇6:鲁迅的现代价值阅读答题

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 。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 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

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

另外还有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

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 的“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 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 张‘回归儒家’;

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 和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和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

这样,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

这样的情况,在21 世纪初仍在继续。

因此,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就具有某种“文化反抗,文化坚守”的意味。 “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学术界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

1.下面对“相互照射的镜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具有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的20 世纪的思想与文 学的世界性。

B.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

C.思想家、文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

D.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因此思想家、文学家们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

2.以下说法不属于文题中“ 鲁迅”的一项是( )

A.指20 世纪的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B.不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而且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的思想、文学和他的实践。

C.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的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某些20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

D.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研究者。

3.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是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世界性的两种表现形态;作者侧重阐述了“平行性”,以说 明“鲁迅”。

B.第三段提到日本的竹内,是为了证明他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既能阐释鲁迅的价值,也能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

C.第四段指出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两种思潮,是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的现实背景,。

D.文章的结尾,作者又针对性地提出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的问题,从一个大的的背景下来认识“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并 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参考答案:

1.D(根据“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中的“他们”可以明确其所指应是此句前的“……思想家、文学家”)

2.A(A项是以往对鲁迅的理解,而问题中的“鲁迅”是作者“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新的思考”,也就是对鲁迅新的认识)

篇7:鲁迅名著阅读理解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的语段讲述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我”是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一句中,如果删除“果然”是否可以?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有两处写阿长有“伟大的神力”,含义是一样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阿长“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请你从生活中找出一个同样具备“伟大的神力”的人物,说说“伟大的神力”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长妈妈给我买来念念不忘的宝书。

2、你又不识字,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你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你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

3、不可以。“果然”一词写出了作者对于这部书内容的想象之迫切,写出了作者拿到书的惊讶和喜悦,写出儿童天真烂漫的心理特征。

4、前处:以为长妈有抵挡大炮的神力,无知,盲目崇拜;后处:长妈真诚关爱、无私帮助,我由衷敬佩、感激。

篇8:关于鲁迅的阅读理解

一、中师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亳无疑问, 中师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的、令我们无回法避和否认的问题, 但笔者以为, 最大的问题存在于对文学本文意义阐析的主题教学之中。文学文本的主题, 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 它既体现了中心思想, 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 因此, 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 成为中师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 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因为, 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的能力,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本质性的理解, 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 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提高其认识水准, 拔高其道德境界。正是基于上述认识, 不少语文教师在“主题诠释”上投放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 不少语文教师往往将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析奉为圭臬, 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程度的唯一尺度;另有一部分教师, 在分析作品的主题时, 虽然能坚持“启发诱导”, 却始终是在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分析预设的彀中, 从而表现为一种认识尺度的过分的求同取向, 漠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 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蕴!上述两种做法在扼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上, 可以说是半斤八两、轩轾难分, 也在某程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创新思维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补。而一旦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与参考书偏离时, 常常不能正确地加以评价、肯定和激励,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学生在自己思维的成果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之后产生思维上的惰性, 满足于教师或参考书对文本分析的主题的理解, 从而极大地扼制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主题诠释, 以多元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那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 总有着纷繁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阐释的多样性确实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普遍现象, 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常常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就是同一读者的这一次阅读也可能与另一次阅读大异其趣之感受。伽达默尔[德]Hans-Georg Gadamer) 曾说过:“凡有理解, 就有不同。”阅读, 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 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时, 一部伟大的作品, 总能给不同的人和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美感和濡染, 它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和意义。正因为如此, 作为伟大的作品的鲁迅小说, 读者对其主题的理解往往也因读者的不同而不同。也一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一本《红楼梦》, 单是命意, 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也就是说, 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往往不能求得答案的统一。而在教学中, 我们往往因循教材和教参, 对学生作出划一的指导, 这在客观上显然无视于阅读主体的思维的个性差异, 把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导向僵化与人云亦云的模式和误区。文学文本以感情为经, 以物事为纬。“物事”, 具有客观性, 在认知和理解上不会产生太大的偏振和误差;而“感情”, 无论作者, 还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却因人而异, 从而导致读者对作品, 尤其是优秀的作品在理解上产生多样性,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 笔者以为, 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对此, 可参阅拙作《主题, 一个多元的开放性系统》 (《中师语文》2000年第五期) ]。因而, 不同的读者能够透过作品的语言体系, 在理解其中的社会、历史、传统的蕴含的基础上, 对其主题作出种种有说服力的可能的阐释与理解。然而, 在阅读文本时, 对其主题的理解和分析, 中国人往往有一致的看法, 甚至可以说是集体的反映, 这是因为, 在这个问题上, 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使我们习惯于依照传统或传统已认可的观念求取社会的和谐效应。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 我们往往执著于求同趋向的认识。其实,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早就注意到了文本寓含的艺术张力和意蕴主题的丰富性, 如钟嵘的“滋味”、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的“神韵”, 王国维的“境界”等文艺鉴赏观的提出无一不是以阅读文本意义的丰富性和阅读主体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但是, 这些真知灼见的观点湮灭在传统的大海里, 在我们中师语文教学中表现为一种失落和遮蔽, 而这种“失落”和“遮蔽”恰恰体现了我们语文教学中对创新思维培育的不足, 表现在“求旨”上, 一般教师往往只承认一种“正确”的理解, 并试图蛮横地强迫学生接受这种理解。事实上, 正如前文笔者所述, 文本的主题是一个多元的开放性系统, 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发展活力。对于一个文本主题的解读, 只有带上学生自身体悟经验的色彩, 他们才能真正学有所获, 才能真正成为他们永久性的智力成果。

三、“文本互涉”, 号准鲁迅小说本文意义的主脉

“‘文本互涉’也称‘互文性’, 主要是指不同文本之间结构、故事等相互模仿 (包括具有反讽意味的滑稽模仿或正面的艺术模仿) 、主题的相互关联或暗合等情况。当然也包括一个文本对另一文本的直接引用。”这种现象, 在同一作家的不同文本之间, 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是因为:作家笔下描述的对象, 总是处于三维共时状态下的立体化对象, 由于语言表述的一维性, 使得作者不可能在一部作品, 甚至所有的作品中完美地塑造他心中的艺术形象, 也很难完整地表现他全部的思想观念, 他必然会在潜意识里多次修补他的作品, 从而导致他的作品“文本互涉”的现象产生。因而, 我们在解读一个作家的艺术文本时, 面对作者的不同文本, 应保持一种整体的、比较的眼光, 要在互涉文本的对照中去领悟他的作品的深刻内涵, 并在相关性的寻绎中去理解其作品的整体思想。鲁迅小说, 作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系统, 我们应将其视为一个共同的文本世界。鲁迅先生留学仙台期间, 偶然性的因素占很大成份的“电影事件”成为了他关注、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原因。“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而只有彻底的“改变他们的精神”, 使其获得“人”的自觉, 才能根本地拯救他们, 并进而根本地拯救中国。所以, 彻底地改造国民精神, 对于当时救亡图存来说, 才是真正的本原之所在, 才是关键性的“第一要著”。即便在他与许广平的通信中也忧心忡忡地说:“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 否则, 无论是专制, 是共和, 是什么什么, 招牌虽换, 货色照旧, 全不行的。”我们可以这样说, 鲁迅先生终其一生, 选择了“改造国民精神”的“立人”为矢志不渝的追求。他的作品, 面对着强大的封建势力和广大愚味落后的国民, 进行了尖锐的嘲讽和深刻的揭露。因而, 他的小说以“改造国民精神”为主脉,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文化科举制度、礼教等级制度、文化传统习惯、文化心理定势等对造成这种国民性的原因予以深刻的揭露, 他的小说从而表现出广泛的“互涉”性, 尤其是主题的相互关联和暗合的现象大量存在。如《孔乙乙》之于《白光》, 《离婚》之于《祝福》, 《在酒楼上》之于《孤独者》, 《狂人日记》之于《长明灯》等等, 这些例子都是一眼便可看出的“互涉性”文本。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 还有很多经过分析解读可以看出的“互涉性”文本。总而言之, 以揭露国民麻木、迟钝、落后、愚味等劣根性达到“改造国民精神”的目的是鲁迅小说的主脉。虽然, 鲁迅先生更多关注的是国民性的“阴暗面”, 但他的作品也有正面张扬的, 如《社戏》、《一件小事》、《长明灯》等作品, 其余, 无论反面揭露还是正面的张扬, 其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以“改造国民精神”为目的的“立人”宗旨, 这也在冥冥中应验了他的名字“树人”二字。笔者在前文中得到的那节竞赛课, 施教者对学生“《故乡》这篇小说, 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表现了‘我’对眼前故乡的失望和对过去故乡的依恋”的主题表述持了赞赏的态度, 是极为错误的。如果我们以一种整体的观点, 切中鲁迅小说的主脉, 结合鲁迅先生创作心态, 我们似乎可以对《故乡》主题如此阐述:“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 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 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当然, 旨在以鲁迅先生“改造国民精神”为基点, 作出其它解读也是可以成立的。

四、结论

事实说明, 即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 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也并非过时。不久前, 以王朔为首的几人, 竟跳出责难诟病鲁迅先生, 一方面在于其自身的浅妄无知, 另一方面说明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对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领会并不深刻。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和坎坷之后, 尽管我们已付出的深重的代价和巨大的牺牲, 鲁迅先生所理想的“立人”境界离我们仍然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注定了我们借鲁迅小说对学生进行“立人”教育的深刻迫切的现实性, 我们在鲁迅小说的教学中, 一定要号准鲁迅小说“立人”思想的这根主脉。

摘要:鲁迅小说, 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系统;也是中师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由于多年来左的积弊, 在鲁迅小说的解读上存在着极大的误区:那就是过分强调其政治思想意义导致的本文意义解读结果的一元论, 这给中师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 由于近年来西方各种现代主义文艺批评理论、思潮 (如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 对中师语文教学的深刻影响, 不少语文教师不加扬弃地引入教学, 一种无限衍义的反向极端在教学中呈萌芽态势渐渐弥散开来。本文从文学接受理论出发, 提出对鲁迅小学本文意义的解读应持有多元的开放意识;同时, 又以“文本互涉”理论为观照, 反对本文意义解读中无限衍义的极端观点。

篇9:关于鲁迅的阅读理解

一、遵循原则,重视鲁迅小说的文学性

真正的课堂,真正的文学文本,教师需要做的是根据文学的属性,尽量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言行去理解文本的主旨,从而正确把握作者、编者的意图。过去对鲁迅作品,很多教师在解读过程中,总是按照统一标准来阐述,过于拔高道德要求,忽视了作品的文学性,抑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忽略了学生独特的个人理解,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思维惰性。

因而,教师在解读文学作品文本时,需要遵循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正确理解鲁迅小说,教师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文学角度,二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教师对鲁迅小说的作品解读才会有效,学生的理解才有可能更加深入。

二、提倡思辨,开放鲁迅小说的多解性

诚然,当前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存在一定偏见。鲁迅作品为何难教?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所处环境与鲁迅时代脱节,对动荡年代缺乏最真切的感受,从而造成思想理解的隔阂。毕竟无论从艺术性,还是从思想性来说,鲁迅作品都是无人可及的。因此,要想让鲁迅作品真正变得易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进入鲁迅那个时代。当然,这就对教师的启发引导、科学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鲁迅小说,对那个特定年代的思想产物,要鼓励学生采用多元方式对文本进行思辨,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白己独特的见解。这正如章熊所说:“阅读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承认它的‘多解性’。”

三、创新思维,解读鲁迅小说的差异性

理解作者,往往不能囿于一篇文章,毕竟作者所描述的对象,是立体的、多元的,作者不可能在同一篇文章或者同一部作品中完整地透彻地阐述他的思想。因而过分地局限于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分析其思想性、写作技巧,往往容易以偏概全。因此,在解读作家作品时,最好的方法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即整体性比较解读,在相互对照中去深刻理解作品内容。比如学习鲁迅,就必须了解鲁迅的“散点透视”的写作笔法,通盘考虑鲁迅不同作品中所塑造的具有各自特色的人物形象,在相互对照中去理解、去品味其中所包蕴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某种程度上讲,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同样他们对鲁迅小说进行创造性理解时也会形成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却是他们自身理解鲁迅、走进鲁迅小说的基础。当然,要进行创造性阅读,除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外,更重要的还需有怀疑精神,要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去思考,从而通过讨论去辩证分析,形成自己对鲁迅小说独特的理解。

上一篇:2023-2024学年上学期人教版五年级期末测试卷下一篇:《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