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自卑的名人写作素材

2024-04-30

战胜自卑的名人写作素材(通用8篇)

篇1:战胜自卑的名人写作素材

读幼儿园时,我不敢答问,害怕答错同学们会笑话我。有时老师请我站起来发言,我都会双腿发抖紧张的不得了,迟迟不敢开口。要不是老师及时请我坐下,我都要哭出声了。

开家长会时,老师把我的情况告诉了妈妈。我以为妈妈要说我的时候,她却走上前轻抚我的头鼓励我,说:“孩子,你不要怕,就一个小小的问题而已。你只需要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就行了,说错了同学们也不会嘲笑你的!”我想了想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下定决心要尝试一下。

第二天上课时,老师抽了很多小朋友答问,可却偏偏没有抽我,我以为老师是故意不抽我的,怕我不会。可下一秒老师就点出了我的名字,我下意识地站了起来,但我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敢说话呀!就在我不知所措时,妈妈鼓励我的话语又在耳边响起。我想了想说出了心中的答案……那一刻我战胜了自卑。

后来面对老师的提问,我都不再惧怕。

自卑是一种怪物,它会吞食你的的自信心,让你什么事都往坏处想,使你成为一个无比消极的人,但只要你相信自己可以,那自卑自然会被你战胜。

篇2:战胜自卑的名人写作素材

总之在说不清道不明的青春时期,是呗不知不觉就蔓延了自己的整个心里。这个时候总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长相没有别人好看,家庭条件没有别人优厚,甚至连学习成绩都没有别人好。因此整个青春期整个学生时代自己都是自卑到骨子里的那种。

哪怕自己喜欢哪个男孩,也绝对不会去说,绝对不会去告诉对方,因为那种骨子里的自卑告诉自己说,自己是不配拥有爱情的。

直到很久以后,身边的人没打扰自己做点什么事情的时候自己总会第一反应是,不行我不行。我没有能力胜任。可是后来,可能和身边的人过惯了这种普普通通的生活,然后也觉得其实身边的人都是比较普通的时候。

心里的那股子自卑,也就渐渐的消失不见。

这一次和闺蜜聊起来关于自卑的话题,闺蜜也就说,其实那个时候确实有点小矫情吧,否则的话大家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有什么好自卑的。现在想想也何其幸运,在不知不觉之中随着时间的增长和年龄的沉淀,自己变得不再自卑。

篇3:战胜自卑的名人写作素材

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长期“抛弃”和冷待孩子, 使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 认为自己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 这使青少年的人格、自尊严重受挫, 极易产生自卑心理。感觉自己是另一类人, 继而不合群, 造成心理自卑。

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当代中学生日常消费呈上升趋势, 且有较强的攀比心理, 如一些在城里上学的农民工子女。由于城乡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文明差距, 还有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心理差距, 致使许多民工孩子自卑心理严重。

学习基础差而导致自卑。在学校, 每个班级都有差生, 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基础弱, 学习成绩差而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这部分学生长期被老师说教, 被同学歧视, 常以以往形成了自卑心理。

那么, 作为教育者应该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超越自卑, 建立自信呢?

一、用补偿心理战胜自卑

自信不是天生的, 自信的人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 自信的人之所以成为强者, 是因为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现实事实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尊重自己, 只要付诸行动, 长期坚持, 就会从自卑的中解脱出来。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克服自卑, 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 不能苛求。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 让孩子看到自己进步, 逐渐树立自信心。

二、丰富孩子的知识, 开阔孩子的眼界, 培养特长, 陶冶情操

青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要利用好课余时间, 参加一些体育、科技、绘画、歌舞、棋艺等活动, 不仅有益身心健康, 还可以开阔眼界, 扩大知识面, 陶冶情操。尤其是有自卑心理的孩子, 如果培养一些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发展特长, 就可以弥补因某方面缺陷而形成的自卑心理。

三、用自己的行动建立自己的自信

自信心是人们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 是人格的核心。自信心是个体对自己积极、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 它对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十分重要。自信心, 它犹如混凝土建筑中的钢筋, 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力量和源泉, 是他们取得最终胜利的保证。自信心是学生成才必备的一种表现心理品质。古往今来。建立自信最有效的方法是经常做自己害怕的事, 争取获得成功。方法如下:

1. 敢于面对困难, 敢于失败。

大部分学生都有到老师办公室问问题的经历, 敢于发问, 敢于与老师交流的学生自信心强。所以, 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问, 多与老师家长交流。这样做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胆量。长期坚持, 行为就成了习惯, 自卑也就在慢慢变为自信。

2. 坦诚面对, 迎难而上。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因此, 要有意培养学生诚实做人的品性, 要敢于肯定别人, 诚实待人是积极心态, 是自信的象征, 是魅力的展示。

3. 坐如松, 站如钟。

坐要有坐姿, 站要有站式, 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心理学家认为, 人们走路的姿势、步伐, 坐姿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联。人们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是情绪低落的表现, 是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不愉快感受的反映。

4. 练习当众讲话。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 如果在大众的场合尽量讲话, 就会让人增加自信心。不论是参加什么会议, 每次都争取主动发言。有许多原本不愿说话或有口吃的人, 通过练习当众讲话变得自信, 如肖伯纳、田中角荣、德谟斯梯尼等。因此, 当众讲话一定能提升自信心。

5. 经常微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人自信, 真正的笑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 还能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颜微笑, 他就会对你产生好感, 这种好感会让你充满自信。

四、运用多种家庭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 有的家长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相比, 特别是用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 与别人的优点相比, 这种做法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因为这样只能在孩子心上播下自卑感的种子。还要强调的一点是, 父母要抽时间多陪孩子, 不得已让爷爷奶奶带的, 让姑姑姨姨带的, 类似的要多打电话, 多找机会要跟孩子交流。少承诺, 多实践;少说怎么怎么办, 多想为什么。要言出必行, 行而有果, 做好孩子的榜样。

篇4:战胜你的自卑

刘强已是人到中年,他是一名外资公司的白领,收入颇丰,在外人看来他是成功而快乐的。但近来他越来越感到自卑和焦虑,经常感觉压抑、沉闷、抑郁,与同事关系紧张。他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妥当,如感觉别人对自己有一点不满,即自责不止;工作认真努力,写一份文案修改多次仍然不满意;由于身材稍胖,现每天几乎不吃面食;对自己的长相、衣着要求也很苛刻,每天早晨必须有一个小时的化妆时间才能出门。但越是这样,他就越会经常与别人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短处。这种感觉使他长期失眠,陷于压抑、痛苦、焦虑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由于自卑者的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麻木状态,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相应得不到充分的调动,不能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同时分泌系统的功能也因此失去常态,有害的激素分泌随之增多;免疫系统失去灵性,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性功能低下等等,这些表现都是衰老的征兆。

可见,自卑的心理就是促使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常走下坡路、加速自身衰老的催化剂。因此,希望健康的人如果想要防止早衰,就应摒弃自卑心理,客观地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热爱自我,树立起生活的勇气,战胜自卑。

那么,如何才能战胜自卑呢?

首先应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丢弃完美主义。你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地位、财富和别人的尊重,因此你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懈怠,不断进行自我剖析,只要发现自己的弱点或是不足,便感觉非常痛苦,强迫自己改变以适合理想中的自我形象。这种努力体现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衣着、饮食、行为举止还是学业、家庭,你都要求自己达到最高标准。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理想常常受挫,因为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各种缺点或不足。我们可以有一个完美的理想在心中,但不要时时去刻意追求。过分地追求完美,常常会使人陷入烦恼,开始怀疑自己、讨厌自己、攻击自己。

战胜自卑,还应多关注他人,不要过分关注自我。容易陷入自卑心理状态的人,主要是缺乏集体情感。集体或群体的荣辱得失引不起他们的任何情绪变动,只有个人的成功失败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而现实是不尽如人意的,总会有在某些方面你是不如别人的,如果总是过分地关注自我,期待自己事事都比别人强,那你总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会感到自卑。但当你将目光多投射到别人身上的时候,你会变得理智、客观、忘我,为集体的成功而欢笑,为他人的幸福而欣慰,你的快乐也就会成倍增加,你的自信也就会增强。因为当你具备集体情感时,你会发现集体、他人的成功里也有你的努力。

篇5:读书的励志名人写作素材

王充是我国东汉初年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来看看这位历史名人的读书故事:

王充少年时代,父亲就去世了。王充竭尽全力奉养母亲,后来到了京城,进太学学习,拜当时著名的学者班彪做老师。他喜欢广泛地阅读,善于抓关键问题,因而进步很快。

王充读书非常专心,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又很强,所以只要读上一遍,就能记住书的主要内容,甚至能够背诵某些精彩的章节。但是,家庭穷困,买不起很多书,为了满足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当时的`洛阳街上有不少书铺,王充便决定把书铺当做他的“图书馆”,每天吃过早饭后,他就带上干粮,到书铺里去阅读出售的书籍。不分春夏秋冬,不论晴天雨天,他读了一册又一册书,跑了一家又一家书家书铺。就这样,他终于读遍了诸子百家的重要着作,掌握了书中的基本精神。

王充由于出身贫苦,因而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基本上是从劳苦人民实际生活的情况出发的。他在读遍了诸子百家的主要着作之后,对于某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唯心主义的说教深感不满,下决心给予严厉的批判。于是便集中精力独立思考,着手写书。为了不耽误时间、不打断思路,他在住宅的门上、窗上、炉子上、柱子上甚至厕所里,都安放了笔、纸,想一点,写一点,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充满着批判精神、闪耀着唯物主义光辉的《论衡》。

心得.启迪

篇6:写作素材名人故事

在全国上下一片萧条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消息传来,员工们深感意外。他们惊喜万分,纷纷打电话或写信向董事长亚伦?傅斯表示感谢。

1个月后,正当他们为下个月的生活发愁时,他们又接到公司的第二封信,董事长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薪酬1个月。3000名员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与惊喜,而是热泪盈眶。在失业席卷全国、人人生计无着的时候,能得到如此照顾,谁不会感激万分呢?第二天,他们纷纷拥向公司,自发地清理废墟、擦洗机器,还有一些人主动去南方一些州联络被中断的货源。3个月后,哈理逊公司重新转了起来。对这一奇迹,当时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这样描述的:员工们让出浑身的解数,日夜不懈地卖力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小时,曾劝董事长傅斯领取保险公款一走了之和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的人开始服输。

篇7:gre写作的名人名言素材

EDUCATION 教育篇

And gladly would learn , and gladly teach .

勤于学习的人才能乐意施教。

Better be unborn than untaught , for ignorance is the root of misfortune .

与其不受教育,不如不生,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

Genius17 without education is like silver in the mine.

未受教育的天才,犹如矿中之银。

The roots of education are bitter , but the fruit is sweet .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篇8:写作素材之名人故事

苏轼因词得福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岁当丙辰,这一年的中秋节是个很平凡的日子,但却产生了一首在文学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词章。

这一年,苏东坡正在密州知州任上。因为他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不同,被黜为密州知州。在重视京官轻视地方官的风习下,自然有被贬谪的感觉。

这一年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也被贬在外,颇为失意。父母都没有了,兄弟俩仕途又都很坎坷,苏东坡的心情有些压抑。

中秋夜晚,皓月当空,苏东坡与客人在新筑成的超然台上赏月饮酒。欢乐之余,不免有些思念弟弟,感慨颇深,即兴写成《水调歌头》一首,道: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以明月为线索,隐显明暗交错,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起笔突兀高远,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沉思考。接着写欲脱离尘世而升上仙界,但又恐怕“高处不胜寒”,表现出对现世的热爱与眷恋。表面是写仙凡之念,实质是作者出世入世思想矛盾的曲折表现。下片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贯穿着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的情怀收束,给人以鼓舞和启迪,人情味十足,感染力极强,是咏叹中秋明月的千古名篇。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说得虽然有些过头,其他的词也在继续流传,并没有作废,只是有些相形见绌罢了。仿佛是群星灿烂的天空出现一轮明月,其他的星宿马上就显得黯淡无光了。也可看出这篇词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一天,神宗问现在外面最流行的曲子词是什么,太监便把这首词抄给了神宗。神宗看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几句时,深有感慨地说:“苏轼终究是爱戴君王的。”于是下诏把远在黄州的苏轼调到离京师比较近的汝州。苏轼因这首词的创作而得到迁往内地,也算是因词得福吧!

驾船如神

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他向孔子讨教说,我曾经乘舟渡过一个深潭,艄公驾船的本领神奇莫测。我问艄公驾船到您这份上可以掌握吗?他肯定地回答说可以。善于游泳的人只要经过练习便可以学会,若是会潜水的人即使从未接触过船也能操作自如。对于艄公的一番道理,颜渊自称并不理解,但是艄公不肯作进一步解释,悦考网

只好向孔子求教。

孔子听罢弟子的介绍,向颜渊解答个中奥妙:游泳能手是不会惧怕水的,他对学习驾船不存在恐惧心理,心情完全是放松的;擅长潜水的人把陆上和水中看成一码事,把船行和车驶看成一回事,把翻船更不当一回事。所以,即使从没驾过船也能操舟自如,悠然自得。

孔子是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他打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好比一个参与赌博的人,用瓦块为赌注,心理毫无负担,赌起来轻轻松松,对输赢泰然处之反而常常获胜;他用衣物下赌,就有些顾忌;如果他用黄金下赌,那就会顾虑重重,心情紧张,惧怕输掉赌资,他会患得患失。其实赌的规则和技巧都是相同的,由于产生怕输的负担,技巧就难以发挥。

打完比喻,孔子对颜渊下结论:凡是以外物为重,怀有恐惧心理,那么内心必然怯弱而使行为显得笨拙犹豫。否则,就会是相反的表现。

艺高人胆大。胆大来自于平日的勤学苦练。有了这个基础,信心就会建立。自信可以使人产生精神力量,通向成功。

患得患失、内心怯懦常会令人遭到失败。

庄子知鱼乐

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

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惠施辩解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觉。你本来就不是鱼,你肯定也不会知道鱼的感觉。”

庄子到底是做学问的人,十分善于总结问题的症结。他认为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这是你承认我了解鱼的乐趣以后才会提出的问题。于是他告诉惠施:

“那是因为我在桥上的心情很高兴,所以我就认为鱼儿在水中也是很快乐的。”这篇寓言是中国古代一场著名的辩论,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

惠施的观点是,人只能自知,不能他知;而庄子的观点则是,人既可自知,又能感知其他事物。

特长就是专心地做一件事情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一天,莫泊桑跟舅父去拜访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舅父想推荐福楼拜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可是,莫泊桑却骄傲地问福楼拜究竟会些什么?福楼拜反问莫泊桑会些什么?莫泊桑得意地说:“我什么都会,只要你知道的,我就会。”

福楼拜不慌不忙地说:“那好,你就先跟我说说你每天的学习情况吧。”莫泊桑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一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三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鹅,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说完后,莫泊桑得意地反问道:“福楼拜先生,您每天的工作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福楼拜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莫泊桑不解地问:“难道您就不会别的了吗?”福楼拜没有回答,而是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的?”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于是他便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写作。”

原来特长便是专心地做一件事情。莫泊桑下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地读书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爱因斯坦求职记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半年多过去了,但工作毫无着落,他几乎跌到了人生的谷底。绝望之余,他想到德国伟大的化学家“科学伯乐”奥斯特瓦尔德。于是他就给奥斯特瓦尔德写了一封信,但没有收到回信,几天后,他又给奥斯特瓦尔德寄了一张明信片,在明信片上说上次写信可能忘了写回信地址,因此这次是特意告诉他地址的。可奥斯特瓦尔德仍然没有回信。

爱因斯坦的父亲深深同情儿子的处境,洞察到失望的情绪如何刺伤了儿子的自尊心。虽然他贫困交加,但出于深沉的父爱,他多么想能够帮儿子一把。于是他在爱因斯坦给奥斯特瓦尔德发出第二封信后的第十天,也提笔给奥斯特瓦尔德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教授:

请原谅我是这样的一个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竟贸然给您写信„„

我儿子因为目前的失业极为不安,而且时间越长,他就越认为自己没用;更严重的是由于我不富裕,他更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一个负担。由于我儿子尊崇您是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我才敢于请求您读一读我儿子的论文,并请求您写几个字鼓励他一下,以使他恢复对工作及生活的信心。如果您有可能替他谋得一个助教的职位,我将感恩不已。

我再次请求您原谅我的冒昧,而且希望您不要让我儿子知道我给您写了信。但不知是奥斯特瓦尔德没收到这封信,还是看了仍然不为所动,爱因斯坦没有收到任何回信,更不用说什么鼓励和帮助了。

天无绝人之路。1901年4月,爱因斯坦的大学同学格罗斯曼给爱因斯坦寄来一封信,信中说,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准备设立一个专门审查各种新发明的技术职位,格罗斯曼说他父亲乐于推荐爱因斯坦就任此职。

一年之后,爱因斯坦终于正式到专利局上班,他终于在23岁时摆脱了可怕的失业阴影。为此爱因斯坦一生都念念不忘这位同学的帮助。他多次说:“这是格罗斯曼为一个朋友所做的最伟大的一件事。”

上一篇:秋检活动方案汽下一篇:学雷锋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