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珊迪教学实录

2024-04-07

小珊迪教学实录(精选7篇)

篇1:小珊迪教学实录

一、情感与内容的统一。

语文课的教学总是和情感分不开的。这是要让老师用情绪去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共鸣,方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此,情感的正确处理与运用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前提。《小珊迪》一文反映了珊迪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珊迪的同情。因此,我在讲课时把基调订得较低缓,讲课时声情并茂,以达到情感与内容的和谐,对学生正确地体会文章主题有更大的帮助。

二、“变序法”教学设计直插中心,有助于解决难点,突出重点。

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找出总结句勾画出来进行理解,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路。既抓住了学生,又使授课思路清晰。层层剖析,环环相扣,逻辑性强。

三、重视朗读,体会人物内心。

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朗读训练,有自由读、默读、齐读、指读等形式,还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方法,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的思想。因为朗读时必须要投入,情感正确恰当的宣泄可以体现出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深度,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

四、自然过渡,小结升华。

我在每个教学环节处都精心地组织过渡语言,使得课堂结构更完整、流畅。最后予以总结升华,让每个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像小珊迪一样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如上所述,设计是挺好,但操作起来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对学生的激励,对语言与朗读的训练,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等。我想: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激励机制,而且在结束时也不忘记对学生的评价,只需很短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表现加以肯定,就可将他们的学习热情延续到下一堂课或今后的学习中了。

篇2:小珊迪教学实录

1、积极、主动、参与

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其主动地走近文本,走入文本,和文本对话,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新课一开始,学生就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到感悟“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课中,以读书感悟,运用想象、讨论交流等方法一步一步地酝酿、激发、领悟、抒发对小珊迪的同情和敬佩之情,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2、以读为主、以情动人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地读,想达到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同时又想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

3、听说读写有机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想象能力。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说话训练,一次想象受伤后的情景,一次选词训练。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习作的能力,达到了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

篇3:小珊迪教学实录

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以《小珊迪》为载体, 通过多次执教《小珊迪》一课, 运用比较研究的科学方法进行发展性教学手段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题研究。第一次教学时, 不运用任何多媒体教学手段, 不注重教师语气、语调、神态、动作等非物质化教学手段, 整堂课完全采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授课。课堂气氛沉闷压抑, 学生始终无法与人物脉络产生共鸣, 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如下:课始, 直接引入课题, 指导学生带着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一问题通读课文, 并按照地点变化 (旅馆前—旅馆里—珊迪家) 和事情发展顺序阐述故事脉络, 指导学生按叙述顺序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把握关键词的理解与感悟, 由点及面, 逐层感悟, 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感悟文本意境。但是, 从课始导入到课堂教学结束, 大部分学生都始终不能结合自身情感体验进入课文所叙述的情境中, 无法准确把握文本感情基调, 走入文本、理解文本, 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整堂课枯燥乏味, 缺乏情感共鸣,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缺乏深度。虽然通过传统教学方式, 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进行有关知识的学习, 完成学习生字, 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等知识、能力目标。但是, 由于学生始终无法深入感受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凄惨处境, 导致学生对小珊迪优秀品质的可贵之处无法体会到位, 始终无法完成引导学生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一情感目标。

为了以此相对照, 在同行班再次执教《小珊迪》一课, 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材特点, 充分利用物质化与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 适时使用多媒体手段, 运用教师的形体、动作、语言、表情、微笑的点头、信任的目光等非物质化教学手段, 激发情感体验,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合作学习,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当时教学设计如下:课始, 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师:同学们, 生活在新中国的你们都有着幸福快乐的童年。可是你们知道吗?一百多年前的英国, 有许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却没有那么幸运, 他们的童年是在饥饿和寒冷中度过的。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 就发生在那里。你们看 (运用多媒体方式播放介绍一百多年前的英国社会环境的影视资料, 再现历史画面, 并解说) 这些失去父母的孤儿, 不得不拖着瘦小的身子给富人们擦地、擦皮鞋, 换来的却仅仅是一碗难以填饱肚子的稀粥, 经常忍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利用多媒体手段, 配合屏幕上令人辛酸的画面, 利用低沉激动的叙述, 使学生听觉和视觉受到强烈冲击的同时, 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情, 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叙述的情境中, 准确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 走入文本, 为进一步理解文本奠定基础。在珊迪家探望小珊迪重点情节处, 指导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并适时播放音乐, 在如泣如诉的乐曲声中, 学生的心顿时被这种人间真情牢牢攫住, 音乐中, 在“我”凝重、凄美的文字中品味真挚深沉的爱, 入情入境, 让学生沉浸在文本创设的意境之中, 深深地打动师生的心弦;在拓展延伸部分, 利用多媒体展现小珊迪形象 (身材瘦弱、衣衫褴褛、真诚善良) 师:此时此刻, 面对着小珊迪, 你想对“天国”里的小珊迪说些什么呢?让孩子们一吐为快, 畅所欲言, 并引导学生学习故事主人公诚实、善良的品质, 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完成情感升华的情感目标。

两节对比课上, 采用了较为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在对比班的选取上, 采用课前测, 保证实验对象的基本状况大致相同, 课后又对两个实验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共鸣情况进行了测试比较。第一个实验班学习兴趣、情感共鸣分别达到62%和43%, 而第二个实验班学习兴趣、情感共鸣分别达到95%和97%。通过对比实验, 我们发现教师充分利用物质化与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 突出教学手段的实效性, 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比研究和深刻反思, 认为第二节教学重视了非物质化教学手段, 以及其与物质化教学手段的结合, 在教学效果上,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使用发展性教学手段的课堂上, 教师微笑的点头、信任的目光, 中肯的鼓励等形体、动作、语言、表情等非物质化教学手段, 充分地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另一节课, 不运用任何多媒体设备等教学手段, 不充分利用教师的非物质化教学手段授课, 无法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生始终无法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 真实地体验和感受文本, 接受认知信息, 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 大大地弱化了课堂效果,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综合上述反思和分析,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单调, 内容封闭, 枯燥乏味, 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比较起来, 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和计算机等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 能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强烈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再现文本情境, 烘托渲染课堂人文氛围, 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与此同时, 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更加强化情感的因素, 教师合理运用情感化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得体的态势语等非物质化手段能够使学生充分领略课堂教学的乐趣, 感受教师的澎湃激情和殷殷期望。总之, 发展性教学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了学习方式由传统的“你讲我听, 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的转变。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依据认知特点和学科规律, 合理运用物质化和非物质化的发展性教学手段, 尤其是注重采用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和计算机等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去刺激学生的感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真正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 让学生肯学、乐学、会学, 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在这一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下, 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也成为现代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研究课题之一。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以《小珊迪》为载体, 通过多次执教《小珊迪》一课, 运用比较研究的科学方法进行发展性教学手段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题研究。

篇4:《小珊迪》教学实践报告

《小珊迪》一文记叙了主人公小珊迪为了找零钱给顾客不幸被车轧伤,近乎死亡的故事。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催人泪下。教学中,我想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对小珊迪的同情,体会感知小珊迪的纯洁善良、诚实守信的品质,使学生受到熏陶。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点:指导学生通过重点字、词、句的理解,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小珊迪的同情,体会感知小珊迪的纯洁蓄良、诚实守信的品质。

2,训练点:训练学生理解字、词、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1,教师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引出教学内容。

同学们,我们都有幸福美好的童年。可是,你们知道吗?一百多年前的英国,有许多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他们的童年,是在饥饿和寒冷中度过的。咱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你们看——(出示有关图片,并解说)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不得不拖着瘦小的身子,给富人们擦地、擦皮鞋,而换来的仅仅是一碗难以填饱肚子的稀粥。

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到了什么?

3,英国作家迪安斯塔雷笔下的小珊迪,就是千千万万穷苦孩子中的一员。(出示小珊迪的图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小珊迪》。(齐读课题)

(二)初读,潜心会文动真情

1,想知道小珊迪的故事吗?快读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尽量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觉和心情的变化。

2,学生各自放声朗读,教师巡视。

3,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学生的朗读,特别注意下列语句的朗读指导:

①他对我们说:“先生。请买盒火柴吧!”

②“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我可以给您去换零钱。”

③可怜的小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

4,渲染氛围。

师: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一个可怜的孩子死了!(全体女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一个可敬的孩子死了!(全体男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一个善良的、诚实的、守信的孩子死了!(全体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三)再读,一字一句总关情

1,教师充满悲痛、充满崇敬、充满怀念地诉说:小珊迪死了。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他死了!除了他的弟弟小利比,除了故事中那个买火柴的“我”,谁也不知道小珊迪死了,谁也不知道小珊迪是因为什么死的。但是,故事中的“我”,却被小珊迪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那么“我”眼中的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再读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小珊迪外貌的词句。

2,多媒体出示:“他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3,请学生小声读一读这个句子。(学生读一遍)现在,再看大屏幕,老师删去其中一些词语,请同学们再读句子。

出示:他身上穿着一件单衣,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脚冻得通红。

4,比较: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5,你们真是有同情心的孩子。是啊,小珊迪饥寒交迫,的确是太可怜了。(板书:饥寒交迫)

6,谁还想读一读这一句话?(想读的一起读)

(四)三读,设身处地悟深情

1,教师充满深情又若有所思地诉说:为了找还那四个便士,找还那不该属于他自己的钱,小珊迪被马车轧断双腿,不幸死去了。我想,如果小珊迪不急着把四个便士还给人家,他就不会被马车撞倒,也就不会死去了。那么,小珊迪真的不需要那些钱吗?

2,学生默读思考。画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

3,组织全班交流。(多媒体出示有关句子)

①从“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②从“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耍钱。

③从“我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④从“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⑤从“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4,教师动情地、肯定地述说:是啊!正像大家刚才分析的一样,其实小珊迪非常需要钱。他需要钱去购买衣服御寒,需要钱去购买面包充饥,需要钱去医治自己的双腿,需要钱去照顾自己的弟弟。他还需要钱去上学,需要钱去游玩,需要钱去过一种幸福的生活。他真的太需要钱了!这样一个需要钱的孩子,当他被马车轧断双腿,当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找不到了、有七个便士也找不到了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小组讨论并写下来)

5,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饱含情感的朗读,读自己所写的话,教师作随机点评。

(五)精读,含英咀华品至情

1,教师充满敬意地诉说: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可敬的孩子!即便是在自己遭遇车祸、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尽快地把钱还给人家,是自己弟弟今后的生活。难怪故事中这位买火柴的先生做出这样的判断。

出示: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①指名诵读此句。

②把“诚恳”的意思、“信任”的意思读出来,该怎么读?指名诵读。

③把“断定”的意思读出来,该怎么读?指名诵读。

④把“他”的意思读出来,该怎么读?指名诵读。

⑤把“不是那种人”的意思读出来,该怎么读?指名诵读。

⑥你想读出哪种意思,你就怎么读。全班齐读。

2,教师设疑:他不是那种人!请问,他不是哪种人?

出示: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 人。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预想的答案如下:坑蒙拐骗、人穷志短、惟利是图、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贪图钱财、不讲信用……)

4,教师以一种激昂的、坚定的、一气呵成的语气诉说:说得多好啊!他很穷。他非常需要钱。但他绝不是那种坑蒙拐骗的人!绝不是那种人穷志短的人!绝不是那种惟利是图的人!绝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绝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绝不是那种贪图钱财的人!绝不是那种不讲信用的人!这样的孩子可爱吗?这样的孩子可敬吗?这样孩子我们会把他遗忘吗?不会!永远不会!(教师一边诉说,一边用粉笔在学生所写的答案上逐个打叉)

5,学生全体起立,怀着敬意再次动情地诵读此旬。

(六)活读,妙笔直抒胸中情

1,教师:我们忘不了这位可爱又可敬的小珊迪。同学们,学了小珊迪的故事,你一定有话想对小珊迪说,是吧?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在课文插图的上面。

2,学生完成练笔。

3,交流。

4,总结:小珊迪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了大家。同学们,让我们像小珊迪一样,多一份诚实的面容,多一点守信的品质吧。老师相信,拥有诚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丽;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充满欢笑!

三、教学收获

通过本篇课文的教学,我进一步懂得了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感悟文章中人物的内在情感,努力做到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来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只有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升华,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也相信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朗读水平、写作能力、品析文字的能力都将获得提高,学生的内心世界必将得到一次净化。

四、教后反思

篇5:《小珊迪》教学反思

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决定留德发展。他找了第一家公司,没被录取,找到第二家,人家也拒绝了他……他找了25家大公司,都没找到工作。于是他去了一家小公司。他想,凭我这样的学位和才能,在小公司里干干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那家小公司还是拒绝了……

(用基调相同的故事来开启这节课的主题,同时文中要讲述的也是一个“故事”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性,另外像这样有悬念的故事,需要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为后面的猜想环节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同学们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被拒绝?

生:因为德国是个排外的民族,他们不喜欢用中国人。

生:可能那些公司的经理认为他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

生:也许是那个留学生高分低能。

(根据学生生活的环境,肯定想想不到是因为曾经逃票而被拒绝,因为在孩子们所生活的环境里学历就是一切,只要学历高,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免谈,所以在这里只让两三个同学回答,并作简单的点评即可)

师:你们的想法也有道理。(首先肯定学生的想法然后再说出真正的原因,很好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那个留学生就愤怒地问那个老板:“我一个博士难道在你这个小公司干还不够格吗?你们凭什么这样对待我?”,那个老板说:“对不起,先生,我们从网上资料查到你在德国乘公共汽车时曾逃过三次票,一个连蝇头小利也不讲诚信的人,怎么可以让人信任呢?”

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老板对这样的小事斤斤计较呢?

生:那个经理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呢?

……

师:那么就让我们去看看小珊迪,去问问小珊迪,从他那里找找答案。

(学生一定会问很多的问题,但是在这里如何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而且要很快的过度到今天课堂上的主题,需要我们不断地锤炼自己的功底)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师:请同学们用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边读边在脑海里过电影,你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珊迪。(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每节课上我们都有这样的环节,但是这个环节,究竟设置什么样的问题,设置这个问题的价值有多大,值得我们不断的深入研究,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问题有时候就是一节课的“钥匙”)

(生自由读课文)

师:看到同学们谈得这样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个故事感动了。你看到小珊迪了吗?你看到怎样的小珊迪?(这里的问题设置,回答的面就比较广,可以从外貌上来说,也可以从透过外貌看到的品质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是一个有“张力”的问题)

生:我看到的小珊迪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师:哦,你看到了小珊迪的外貌。

生:我看到了小珊迪很可怜,这么冷的天还在卖火柴。

师: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生:我看到了小珊迪很善良,他要死了,还想着弟弟。

师:你是用自己善良的心去看善良的人

(在每个学生回答完以后,老师都能给予相应的评价,而且是及时的,到位的,这就不光要求功底深厚,还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老师真正做到“深入浅出”)

……

三、再读课文,读中悟情

师:刚才同学说的这么多,与其说是看到的,不如说是感受到的。读课文不能光有感受,还要通过读把感受读出来。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怎么读,才能把你这种感受读出来。(提出读书的要求,尤其是感受通过朗读的表现,这是我自己的课堂上所缺少的,尤其是在朗读方面,应该多学习学习)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倾听)

师:王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有一种感动,我知道,这些同学对小珊迪有一种最真切,最直接的感受。读课文,读小珊迪这样的课文就应该有这种感受。谁来读课文?

(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相机作朗读点拨)

①一生读课文,读到“先生,请买盒火柴吧!”

老师打断:请停停,当时的天气非常寒冷,请你感受一下寒冷,再读一句。

②生读到“孩子可怜地请求着:“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

师:请求地说,谁来再读读,(另一生读得不错)“请求”前面有一个词是(可怜),试试,把可怜的请求读出来。(一小组开火车读)

(抓住一个词,一个字,一个句子,俯下身去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走进“小珊迪”而不是仅仅从大的理想的角度读指导,更重要的是一个个的指导而不是集体地朗读,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

③生读到“小男孩想了一会儿,说:‘我可以一便士买给你们两盒。’”

师:你琢磨琢磨,小珊迪为什么要想,要想一会儿,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你感受一下他当时的心情。

④生读到:“啊!请你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

师:你早饭吃得饱饱的,可没有感受到他的饿的感觉哟!你再感受一下他乞求的语气。生再读——师范读——生读。(在任何时候的阅读,老师的泛读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把握好读,把握好火候,把握好情节,让泛读起到他应该有的作用?)

⑤生读到:“想到他那种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师:你这一句读得特别好,请再读一读。

……

四、文字画像、写中释情

师:小珊迪就那样死了,为了那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小便士,除了“我“,除了他的弟弟,谁也不知道他死了。但是小珊迪的品格却深深感动了作者,他永远也忘不了那双可怜的眼睛,永远忘不了那又感激的眼睛,他想为小珊迪画一张像,画一张画像,永远地放在桌前。

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闭眼想像,故事中的“我”,可能为小珊迪画一张怎样的像?用心听,用心感受,等会儿用语言把小珊迪的像画下来

学生动笔把自己感受到的小珊迪的画像写下来。(画一画这个环节,以前没有见过,尤其是用文字画像,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这要求学生必须真正的走进去,走出来,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怎么能不紧张呢?)

师:刚才我们带着一种感动,看到了小珊迪不幸的命运。现在你能不能把你看到读给大家听。

学生交流(略),有的学生看到的是小珊迪的外貌的全身像;有的学生是小珊迪乞求时的神态的半身像;有的学生看到的是珊迪被车撞了的情景;有的学生写的是小珊迪临死前的特写。

师:是啊,多么让人感动的一个孩子啊!我把他的像放在“我”的桌前,我要想想他曾经做过的事,想想他那让人肃然起敬的品格。

篇6:小珊迪教学反思

通过对重点段落、词句的进一步理解,学习作者是怎样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小练笔进行练习运用。

学生学习过程

一、再读课文,复习回顾。

1、检查生字词。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回顾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理解课文,领会表达方法。

1、小声快速读课文,找出表现小珊迪诚实的词句。

2、学生读句子找出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1)“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可怜的孩子请求着。(“请求”是什么意思?)

(2)“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男孩乞求道,“我给您去换零钱。”(“乞求”又是什么意思?它和“请求”有什么不同?)

(3)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那种人”指的是什么人?“我”根据什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4)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饱受饥寒”是什么意思?小珊迪的什么美好品质永远打动人们的.心?)

3、指导学生读书,进一步领会小珊迪的高尚品质。

(1)教师指导,点拨:

小珊迪:诚实、善良。

小利比:沉重、难过。

我:由开始的无动于衷到可怜同情再到恳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练习表达。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2、进行说话练习。

(1)出示要求:把小珊迪去换零钱到小珊迪死了这部分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2)自己思考,练习说。

(3)分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补充。

(4)指名说,师生评议。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表现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句子。

板书设计

31小珊迪

(投影片出示)

教学反思

在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书声,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朗朗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不仅能感受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现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小珊迪》一课的教学中,紧紧抓住情感这条线索,通过动情的朗读,把语言转换成鲜明的形象。所以在学生体会“男孩的外貌”“四次卖火柴”“临死前的牵挂”等几部分时教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练习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生生互读,师生互读等,使可怜、善良、诚实、守信的小山地、小珊迪的形象深入人心。

文中小珊迪的形象深深的印在学生的头脑中,得益于作者生动细致的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渗透给学生写人的文章要想使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应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会有所领悟。

篇7:《小珊迪》教学设计

1.体会小珊迪的不幸遭遇,感受他诚实、守信、善良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3.进行个性化阅读,培养阅读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在品质。

难点: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培养阅读想象能力。

教学流程:

引言: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童年,可是你们知道吗?一百多年前的英国,有许许多多和我们一样大的穷苦孩子,他们的童年是在饥饿和寒冷中度过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小珊迪》反映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板书:小珊迪。)

一、初读,整体感知

1.看课题提出问题并读文,解决生字。

看到课题后,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呢?在心里默默地说,然后带着我们最想知道的问题自由地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标注上,自己查字典解决,问问老师或同学都可。(2)多读几遍带有这些字的句子、词语,一定要读通读顺。(3)尽量多读几遍课文。

2.指名读文,关注学生。

教师调查读一遍以上的同学,读到一遍的同学,没有读完一遍的同学。对读到一遍或一遍以上的同学给予鼓励,对读一遍的同学因为诚实表示喜欢,并指名再给他们一次读文的机会。

3.回答自己的疑问,并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写出小珊迪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可怜、贫穷 ,诚实、守信、善良。

二、活读,设身领悟

(一)1.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从哪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主要写小珊迪贫穷得叫人可怜?用双数线作标记。

2.这一部分从哪体现他贫穷得可怜?(从外貌和语言都可以体现。)画出小珊迪的外貌和卖火柴时说的话,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小珊迪说的几句话:

⑴先生,请买盒火柴吧!

⑵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便士呀!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

⑶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我可以给您换零钱。

小组讨论卖火柴时小珊迪说的话,联系上下文看看该怎么读合适?

3.带着冷、饿、抖的感觉,用请求、恳求、乞求的语气读卖火柴时小珊迪说的话。(板书:卖火柴。)让学生感悟到在小珊迪卖火柴的这部分中主要写他贫穷,贫穷得可怜。

(二)找到弟弟还钱的部分,用双数线作好标记。

指名读弟弟的话,体会小珊迪的处境和品质。感受到小珊迪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忘记还钱,并派年幼的弟弟还钱,这是多么的可贵的品质,多么高尚的人格呀!(板书:还钱。)

(三)找到作者看望小珊迪的部分,用双数线作标记。

自由读小珊迪的话,看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回报读懂的内容,(板书:挂念弟弟)重点汇报出小珊迪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忘记还钱,依然还惦念着小弟弟,他多么诚实和善良,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多么高尚的人格呀!

(四)小结,升华情感。

文中通过写卖火柴、还钱、临死前挂念弟弟三部分看出小珊迪可怜、诚实、善良的好品质。我们和作者此时都为他凄惨的处境同情,为他人格的尊贵而感到心灵在震撼,为了那少少的一便士,为了还对他来说很多的四便士,一个可怜、诚实、善良的孩子死去了,他那么地需要钱,可他临死前不忘记还钱,惦念着弟弟没人照顾。他不是那种人穷志短、坑蒙拐骗、唯利是图、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贪图钱财、不讲信用的人,这样的孩子可爱吗?可敬吗?能忘记吗?

三、想象,妙笔抒情

1.让我们闭上眼睛,根据文中的描绘和你的理解,想象小珊迪的形象。我们仿佛看到他的个头、脸型、服饰、脚上,眼睛里还流露着异样的神情,写下来或画出来。

2.读小练笔或在大屏幕上出示画像。

3.强化写作特点。同学们抓住了小珊迪的神态、外貌特征来写或画,很好。本文就是用这样的方法突出小珊迪的特点的,同时也重点抓住了小珊迪的语言特点,今后我们再写人物的.文章时,也要学会这种写作方法。

同学们,小珊迪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与他相比幸福快乐,愿我们以后在幸福的生活中,更应该有一份诚实的面容,有一个守信的品质,有一善良的心灵。老师相信,拥有诚信,社会才会更加美好,拥有善良,我们的人生才能充满欢笑。

四、精思,汇报收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小珊迪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小珊迪教学设04-10

《银杯》教学实录04-10

背影教学实录04-11

花脸教学实录04-16

天窗教学实录04-21

《背影》教学实录04-25

《掌声》,教学实录05-02

阳光教学实录05-05

《采薇》教学实录05-06

白鹭教学实录范文05-23

上一篇:蔡其矫《川江号子》下一篇:落冲小学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