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传统文化试卷

2024-04-25

自考中国传统文化试卷(精选6篇)

篇1:自考中国传统文化试卷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企业文化试题

课程代码:032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了解企业文化必须以()

A.了解文化为基础B.了解社会为基础C.了解政治为基础 D.了解经济为基础

2.企业文化的核心是()

A.企业的精神财富 B.企业的物质财富C.企业价值观 D.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

3.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管理、经营、竞争和扩张具有()

A.消极的作用 B.积极的作用C.可忽略不计的作用 D.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4.在雇佣方面,Z型模式提倡的是()

A.短期雇佣制与长期雇佣制结合 B.长期雇佣制C.终身雇佣制 D.短期雇佣制

5.在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的根本价值取向应该是()

A.“物” B.“人”C.将人看作是“经济人” D.将人看作是“社会人”采集者退散

6.世界上最大零售企业沃尔玛有一种交往礼仪叫()

A.“三米微笑” B.“道万福”C.“开口笑” D.“微笑服务”

7.用于表达经营需要并浓缩了企业文化内涵的某种形象可爱的卡通设计即()

A.企业名称 B.企业标志C.企业标准字 D.企业吉祥物

8.表达企业以及企业中的各类事件行为“是什么”的概念属于()来源:考试大

A.企业理念 B.企业文化C.企业精神 D.企业价值观

9.“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出这段论述的是()

A.伊壁鸠鲁 B.康德C.马克思 D.萨特

10.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中,根据对人的不同假设出发来满足人的不同层次需求的理论是()

A.人性理论 B.群体理论C.决策理论 D.激励理论

11.1964年提出期望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考试大论坛

A.马斯洛 B.爱尔德弗C.弗罗姆 D.亚当斯

12.企业文化竞争在企业所有的竞争方式中具有()

A.“核心竞争力”的地位 B.从属的地位C.次要的地位 D.重要的地位

l3.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必须是()来源:

A.有很强竞争意识的文化 B.代表企业家意志的文化

C.代表企业员工利益的文化 D.具有伦理精神的文化

14.企业文化作为一般文化的一个分支,首先是()

A.人类文化的一个分支 B.先进文化的一个分支

C.历史文化的一个分支 D.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

15.相对而言,西方企业文化更强调()

A.个体意识 B.参与意识C.团队意识 D.保守意识

16.中国企业民族文化伦理性特征是()

A.“注重人情、忽视原则、主观随意”的人治精神

B.“忽视人情、注重原则、固守规章”的法治精神

C.“注重人情、忽视原则、主观随意”的法治精神

D.“忽视人情、注重原则、固守规章”的人治精神

17.中华民族文化强调处理企业利益的原则是()

A.部门利益高于整体利益的集体主义

B.整体利益高于部门利益的集体主义

C.最终落实到社会利益的功利主义

D.最终落实到个体利益的功利主义

18.从广义方面理解,企业公共关系的主体是指()

A.职能部门 B.企业组织C.职能机构 D.企业董事会

19.在企业内部文化公关活动的“一次性循环”中,评估企业内部文化公关活动属于()

A.非重要环节 B.第一个环节考试大论坛C.中间环节 D.最后一个环节

20.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文化背景是()

A.文化氛围 B.文化环境C.文化传统 D.文化构成21.在企业局部环境中,最为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是()

A.办公环境 B.生产环境C.生活环境 D.经营环境

22.“IBM就是服务”所表达的是()采集者退散

A.企业价值观 B.企业经营观C.企业理念 D.企业服务观

23.企业文化的稳定性具有()

A.绝对性 B.相对性C.偶然性 D.必然性

24.企业文化开放性的前提是()

A.认同 B.和谐C.稳定 D.统一

25.主张将“服务营销”从产品营销中解脱出来的学者是()

A.科特勒B.肖斯塔克C.斯图伯特 D.斯科特来源:考试大-自考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企业文化的所有构成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第一层要素具体包括()

A.企业行为文化 B.企业精神文化

C.企业价值观 D.企业社团活动

E.企业物质文化

27.企业物质文化中产品要素的子要素有()

A.产品本身 B.产品包装

C.产品价格 D.产品质量

E.服务

28.企业文化性质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

A.条件的相对性 B.过程的相对性

C.时间的相对性 D.对象的相对性

E.地点的相对性

29.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

A.泰勒 B.韦伯

C.法约尔 D.梅奥

E.斯金纳

30.企业外部形象文化竞争力建设的内容包括()

A.理念识别系统 B.行为识别系统

C.客户识别系统D.视觉识别系统

E.员工识别系统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5分)

3l.产品要素

32.企业标准色

33.企业物质文化

34.情景管理

35.企业公关中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企业文化的三种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

37.简述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38.在企业责任意识的表现层次上,企业应该培养哪几个层次的责任意识?考试大论坛

39.中国企业文化国际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中国企业文化国际化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

则?

40.为什么要收集企业外部关系的信息?如何收集?

五、论述题(本题10分)

41.如何理解互补式企业文化扩张的形式?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42.试运用“对接顾客文化需求基本原则”的相关知识分析案例,并回答所提出的3个问题。YD加湿器向天津市民有偿请教

销售额占首都小家电市场零售总额38%、在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达93%的YD超声波加湿器,却在天津市场受到冷遇,三年总销售量仅400台,而同期北京的销量超过天津100倍。经过分析,生产厂商A公司管理层认为,虽然天津市场与北京市场各方面条件相类似,但天津人还不十分了解A公司,而A公司也未深入了解天津市场,特别是市场的主体——顾客。

于是,A公司首先从广泛深入的调查入手:他们派人去天津,了解天津人的生活习性;了解天津的购物情况;咨询天津顾客的购物习惯;找来天津市发行量占前10位的报纸,比较它们的发行范围、广告风格……

经过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个“YD加湿器向天津市民有偿请教”的公关活动方案。采集者退散 他们选择当年11月15日和16日进行产品宣传活动,因为每年的15日是天津市统一供暖的日子,在这一天提出“干燥”、“湿度”问题,容易引起人们注意和理解。而该年的11月16日又恰逢周六,全家人团聚在一起,自然要议论社会热点问题和家中生活大事,A公司产品容易成为议论中心,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传递的相关信息,改变公众态度,引起购买行为。他们在《天津日报》等报纸的显著位置刊登“YD加湿器有偿请教”广告。颇具创意的广告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其具体内容如下:

“尽管YD加湿器的特殊功能满足了现代完美生活的新需求,尽管YD加湿器在与洋货竞争中市场占有率高达93%,尽管YD加湿器销售已突破小家电市场零售总额的38%,尽管YD加湿器的热销被商业部部长称为“××现象”,并引起国内各大新闻单位数十次重点报道。

总之,尽管YD加湿器顺天时地利人和,已成热销定势,但奇怪的是在天津的购销情况却不尽理想。

是天津市冬季室内气候不干燥吗?不,不是!

是天津市的老年人不了解湿度对益寿延年的重要性吗?不,不是!考试大论坛

是天津市的女士不懂得湿度是美容驻颜的第一要素吗?不,不是!

是天津市的婴幼儿不需要接近母体湿度的生活环境吗?不,更不是!

是天津市民情愿自家乐器、家具、字画等名贵物品在冬季干裂变形吗?不,也不是!

面对上述困惑,国内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人工环境科研开发高科技机构——北京A公司在百思不得其解后,特决定向聪慧的天津公众虚心请教,请热情的天津市民为北京高科技企业指点迷津。

来函赐教,或宏论、或短论,均请注明详细通讯处,A公司将以礼相谢。”

在连续两天刊登上述广告以后,11月17日(星期日),40名经过专项培训的A公司公关人员一大早出现在天津的各大商场,向过往顾客散发“有偿请教”的宣传品,回答顾客关于“人工环境”、“湿度与健康”等方面的疑问。连续四个星期日,共散发出宣传材料14万件,接触

天津的顾客60万人次。

以上举措使A公司产品成了天津人议论的话题。在10天里,1200多封天津消费者的来信寄到了A公司,他们在信中提出各种建设性意见4000余条。

A公司继续推出新的招数:考试大论坛

12月3日,向1200多名来信的消费者回复感谢信,随信寄出感恩卡,凭卡可特价购买YD加湿器一台;

12月6日,在天津《今晚报》上刊出广告,1200多位来信的天津市民的名字,以姓氏笔划为序,逐一见诸报端,这个作法,在全国广告业尚属首创。

12月8日,A公司全体科研技术人员抵达天津,在国际商场举办公开答谢活动。

据当时一项统计表明:在这次活动后的两个月内,YD加湿器在天津市场的销量达4000台,相当于过去3年销量总和的10倍。

问题一:此案例所体现出的企业文化经营的内涵是什么?

问题二:结合案例说明“对接顾客文化需求”的必要性。

问题三:在“有偿请教”活动中,A公司是如何实践对接顾客文化需求的基本原则的?考试大收集整理

篇2:自考中国传统文化试卷

http:///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预测试卷

(二)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哪位作家被钱杏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小说家”?

A.叶圣陶

B.朱自清

C.冰心

D.茅盾

2.《屏风后》是下列哪一位作家的作品?

A.陈白尘

B.欧阳予倩

C.夏衍

D.田汉

3.历史剧《屈原》创作于

A.1937年

B.1938年

C.1942年

D.1945年

4.季泽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春桃》

B.《生死场》

C.《金锁记》

D.《围城》

5.朱自清的《给亡妇》一文全篇都是

A.与孩子的对话

B.与父母的对话

C.与亡妇的对话

D.与朋友的对话

6.下列哪一部作品称的上是心理小说?

A.《人生哲学的一课》

B.《菱荡》

C.《金锁记》

D.《梅雨之夕》

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

http:///

7.方治国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子夜》

B.《潘先生在难中》

C.《街景》

D.《在其香居茶馆里》

8.下列哪一部作品是丁玲到陕北以后创作的?

A.《梦珂》

B.《莎菲女士的日记》

C.《我在霞村的时候》

D.《韦护》

9.“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以上诗句出自下列哪位诗人之手?

A.袁可嘉

B.卞之琳

C.郑敏

D.冯至

10.下列哪一位人物形象最终决定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

A.翠姨

B.莎菲

C.何彬

D.涓生

11.李玉亭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围城》

B.《四世同堂》

C.《子夜》

D.《日出》

12.在小说中描绘山水田园画面,追求唐诗绝句意境的作家是

A.沈从文

B.废名

C.施蛰存

D.冰心

13.下列哪一部作品不是赵树理创作的?

A.《李家庄的变迁》

B.《三里湾》

C.《山乡巨变》

D.《传家宝》

14.陶家村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场景?

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

http:///

A.《菱荡》

B.《萧萧》

C.《林家铺子》

D.《春桃》

15.胡适的《蝴蝶》一诗创作于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9年

16.下列哪一部作品曾与卢焚的《谷》等一起获得天津《大公报》文艺奖金?

A.《荔枝小品》

B.《泽泻集》

C.《寄小读者》

D.《画梦录》

17.《昨日之歌》是下列哪一位诗人的诗集?

A.徐志摩

B.冯至

C.闻一多

D.卞之琳

18.鲁迅早期的白话小说《故乡》发表于

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

19.艾青的著名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于

A.1933年

B.1936年

C.1938年

D.1942年

20.以长篇小说《桥》而被周作人大为称道的小说家是

A.废名

B.沈从文

C.穆时英

D.许地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列属于现代派诗人的作品有

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

http:///

A.《灾难的岁月》

B.《距离的组织》

C.《尺八》

D.《有的人》

E.《云游》

22.下列属于散文的有

A.《雨天的书》

B.《自己的园地》

C.《画梦录》

D.《车厢社会》

E.《泪与笑》

23.下列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有

A.《沉沦》

B.《伤逝》

C.《故乡》

D.《人生哲学的一课》

E.《梅雨之夕》

24.下列哪些是40年代完成的作品?

A.《小城三月》

B.《围城》

C.《莎菲女士的日记》

D.《金锁记》

E.《荷花淀》

25.下列属于独幕剧的有

A.《一只马蜂》

B.《屏风后》

C.《三块钱国币》

D.《压迫》

E.《妙峰山》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7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匡复

27.《人生哲学的一课》

28.《野草》

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

http:///

29.穆时英

30.牛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请简单谈谈你对朱自清散文《背影》创作背景的认识。

32.简述沈从文《边城》作为“诗化小说”在艺术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33.简述郁达夫《沉沦》主要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浪漫主义的特色?

34.曹禺的剧作以紧张的戏剧冲突见长,请结合《雷雨》第四幕谈谈你对这一点的认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5.结合作品,谈谈对阿Q形象典型意义体现在哪几个不同的层次之上?你认为哪个层次最有深度和广度?

36.请结合《手推车》论析艾青的诗是如何将情、音、光、色、图融合协调在一起的。你认为这样做收到了什么样的审美效果?

六、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37.阅读叶圣陶的散文《没有秋虫的地方》。该文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600字)(附原文)

没 有 秋 虫 的 地 方

叶圣陶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有,邻居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拟声词)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信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若是在那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间呢,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惟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们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

http:///

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喜欢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到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意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唯有这一个淡漠无味!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多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苦胜于哀乐两忘。但这里并不是说愉快欢乐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需求的,甜汤是罪恶的,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是说有味总比淡漠远胜罢了。

所以虫声是足系恋念的东西。又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味道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那美妙的秋之音乐?

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篇3:自考精神文化建设探究

1. 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倡导自学成才。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倡导自学成才。之所以将它定位自考精神文化核心内容是因为它可以鼓励有理想的社会青年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来提升自己, 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理想, 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提升自己意志力, 慢慢将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更有用处的人才, 最终服务于人民, 服务于社会。我国的具体国情导致决定人才是否成才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人才个体, 还包括成长环境, 受教育程度, 家庭氛围, 和自身的智商问题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最终决定了自考生的文化程度, 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自考主体的实践行动。如果学生自身拥有的条件再好, 师资再强, 环境再优, 自己不努力, 发愤图强的话也不可能成才。

2. 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

自考生和谐人格的形成。自考精神文化建设是学生当前最重要的思想道德培养。它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独立和谐人格的培养, 因此它不仅是着眼于当前, 更是放眼于未来。人格的养成是时间积累和自身努力的结果, 不同的精神文化下培养的人才也不同, 自考精神文化追求的是健康和谐, 同时学生思想是否和谐也是自考文化的建设目标。这种和谐人格, 既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仁、智、勇”三者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浪漫的融通。

3. 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最终归宿:

自考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自考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自考精神文化的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学说告诉我们, 人是目的, 不是手段。因此, 高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社会的栋梁, 因此应该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培养, 而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 前段时间报纸“高分低能”的报道屡见不鲜, 因此学校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己任, 不能片面追求分数的高低, 更不仅仅利用人的工具性价值。全面综合发展是应社会需求而出现, 包含了许多方面, 包括认知、实践、反思等能力要素, 又包括知、情、意等个性要素, 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社会关系要素, 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和谐统一。自考精神文化所强调的考生的自由发展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人意志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自考精神文化的构建原则

1. 坚持传统文化与时代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

自考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整合现有的各种文化资源, 将各类文化要素进行统一的整合, 协调, 充分发展多种文化方式, 建设更加包容, 协调, 内容丰富的和谐性文化, 从更多的层面满足自学考试学生的文化需求。多层次文化的发展使如今社会的文化发展越来越丰富, 形式多样, 百花齐放,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参加自学考试来提升自己, 这不仅仅是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是人们对自我要求越来越高的体现。在对待多层次文化得看法方面, 要实行批判性吸收,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将优质文化吸收过来并于自身实际相结合, 与本国的先进文化有机融合, 共同促进社会进步。

2.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最早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 它们是合理性行动的两种方式。“所谓工具合理性行动, 是指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 则指主观相信行动具有无条件的、排他的价值, 而不顾后果如何、条件怎样都要完成的行动。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自考精神需要追求的两个方面, 两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要成分是工具理性, 在工具理性的基础上继续不断追求价值理性。自考学生要不断增加自己追求价值理性的能力, 并追求生命的最高价值, 人生有信仰, 有追求, 并最终养成自己的对人生的独立思考方式, 形成社会主义人生关爱情怀。社会自考生利用这种工具理性可以知道自己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社会上实际出现的问题, 其次, 正确的价值理性可以指导自考生如何理解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从而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 实现更加有价值的未来价值。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学生的选择和行动更具有针对性, 避免在人生价值选择上走弯路, 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升华, 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和满足。

3. 道德与幸福的和谐统一。

在自考精神文化建设中, 幸福原则和道德原则是矛盾的双方, 作为对立的两方面, 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自考生需要提前明确的定义问题, 是将幸福原则作为第一追求还是将道德放在第一位。当今社会人本主义发达,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人权, 虽然自古以来利己主义都是主流, 但是又时常有新文化, 新思想的融入。另一种情况是将道德作为最终追求, 道德感是维持社会正常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他在于对人行为规范的约束方面, 使人们不会为所欲为。单方面强调幸福和单方面强调道德都是不正确的, 如果单纯强调幸福原则会使考生追求利益问题而忽视自己的社会义务, 单纯协会求享乐主义忽视社会整体利益, 相反, 如果单纯强调道德原则又会压制学生自身的特性, 将自身的闪光点也一并抹去。

摘要:如今的校园文化内容越来越丰富, 自考文化逐渐纳入到校园文化的范围, 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对自考精神文化的建设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考精神文化,建设,道德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48, 192-195.

[2]潘懋元, 覃红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的成就与展望[J].教育与考试, 2008, (6) :5-9.

[3]徐金荣.全日制自考学生旷课现象分析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5) :40-41.

篇4:自考中国传统文化试卷

这三门课中考生感到最陌生的就是“欧洲文化入门”了。有些学生可能会问:“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只要学好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不就可以了吗?这门课程能给我带来什么呢?”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与相应的文化紧密相连的,要想学好语言,就避不开对文化的了解,比如一个英语专业的考生如果不熟悉《圣经》的基本内容,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中数量繁多的成语和典故。

“欧洲文化入门”就是这样一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课程。和大多数以英语基础技能为考核目标的课程不同,这门课的考核目标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政治制度、宗教状况和文学成就,属于背景知识类课程。这门课的知识量大,同时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叙述能力、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这门课程还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主要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主要著作,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个人修养,积累写作素材。

这门课究竟该如何备考呢?笔者在自考领域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教授过绝大部分课程,有一些心得,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两个复习原则

“欧洲文化入门”这门课程的内容很多,参加英语自考的考生应适当把握复习原则,才能抓住课程的精髓。笔者总结了两条复习的原则,以供大家参考。

原则一:以考核大纲为中心,对考核目标进行系统的学习

举例来说,《欧洲文化入门》全书共分十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分为历史背景、宗教概况、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思想和建筑特色,共计五大方面的内容。显然,没有教师的辅导,学生面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背景复杂的课本,肯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例如课本的第二章《圣经和基督教兴起》共涉及《圣经旧约》、《圣经新约》、基督教兴起、《圣经》翻译和《圣经》的文学历史价值共计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么多的内容,考生怎样才能理清头绪呢?答案就是考核大纲。考核大纲中已经很明确地规定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确定为考核目标。比如考核目标规定考生必须掌握《圣经旧约》和《圣经新约》的英语写法,考生就应该注意“旧约”和“新约”分别写成“Old Testament”和“New Testament”。再如考核目标中要求考生掌握“约”这个字的含义(What is the testament?),考生就应该注意课本中这样一句话:“约是人类和上帝之间的约定。”(The testament is a covenant between people and God.)另外,还必须注意“约定”这个词不写成“contract”,而是写成“covenant”。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考生想既加快阅读速度,又不遗漏考试重点,那么严格按照大纲中规定的考核目标进行学习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原则二: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这是由考试的特点决定的,也符合大多数英语自考学生的实际情况,毕竟考试是为了考查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而不是为难考生,因而总是有章可循的。当然,仅仅了解复习原则还是不够的。长达五百页的课本仍然有不计其数的内容要背诵,这就要求考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事半功倍,学习和考试的时候才能驾轻就熟。就“欧洲文化入门”这门课而言,有如下三种复习和归纳知识点的方法:

1.时间排列法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作为一门以了解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为宗旨的课程,《欧洲文化入门》具有知识体系庞杂、内容繁多的特点。这种情况下,死记硬背课本内容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如果把各个章节的相关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学习效率就会比较高,背诵效果也比较好。

以历史背景这个知识点为例,课本在全书十个章节中共涉及了以下内容:公元前五世纪初的希腊波斯战争(2 Persian Wars)、公元前五世纪末的希腊内战(Civil War between Spartans and Athens)、公元前三世纪的罗马法(Roman Laws)、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希腊(Romans conquered Greece)、公元前27年的罗马改制(Rome changed from a republic to an empire)、公元395年的东西罗马帝国分裂(Separation of Rome Empire)、公元476年的西罗马帝国灭亡(the fail of West Rome Empire)、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Separation of Christian Church)、1096~1270年的十字军东征(Crnsades)、1517年的基督教会改革(Martin Luther's Reformation)等共计三十多个历史事件。这些知识点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如果孤立地复习,一定会背了前面的知识点,忘了后面的知识点,但是如果把它们用年代加事件的方法串接起来,不仅能使复习的思路清晰起来,还能提高背诵的效率。

2.对比法对于一些背景复杂的知识点,用对比法复习的效果比较显著。比如课程的考核目标中共有三个哲学家提出过“社会契约”理论,霍布斯和洛克的理论是在第五章中论述的,而卢梭的理论是在第六章中论述的。这三个人的理论依据不同、观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就能解决的。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把三个“社会契约”理论归纳为:霍布斯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君主获得和平;洛克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社团获得自由;卢梭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公议获得民主。(Hobbes emphasizes that people surrender their rights to a monarch in return for peace; Locke emphasizes that people surrender their rights to a community in return for liberty;Rousseau emphasizes that people surrender their rights to the general will in return for democracy),通过这样的学习——先归纳总结,然后再英汉对照地背诵课文内容,考生既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也加深了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3.口诀法除了时间排列法和对比法以外,考生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把知识点编成一些口诀或者顺口溜,用以提高学习效率。中文口诀编写得简单流畅、朗朗上口,背起英语内容自然驾轻就熟、过目不忘。比如课本中讲到希腊哲学家的时候,曾经涉及了七个主要的流派和代表人物,一个一个背效果肯定不好,但是如果编成“公元前五世纪三巨头互为师生,公元前四世纪四大派百家争鸣”,则理解记忆起来就快多了。这样一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名和他们彼此的关系也就能用最简洁、最清晰的方法体现出来了。

再比如,课本中涉及的科学家很多,考生如果记不住,可以归纳为“没有哥白尼就没有开普勒,没有开普勒就没有牛顿,没有牛顿就没有爱因斯坦”,这样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通过口诀的形式得到了总结,从而强化了记忆。

一个注意事项

考生准备考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点,那就是分析历年真题。考生应该浏览2000~2008年的考题,先确定已经考过的内容,进而确定没有考过的内容。这一点在准备问答题的时候尤其重要。例如:通过对真题的回顾,会发现2001年的问答题是“为什么文艺复兴是中世纪和现代的转折点”,2002年的问答题为“希腊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异同”,2003年的问答题为“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2004年的问答题为“文艺复兴的四大特色”,2005年的问答题为“什么是社会达尔文主义”,2006年的问答题为“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的贡献”。但是课本中其他和问答题有关的还有:“希腊社会的特点”“《圣经》对英语的影响”“十字军东征的意义”“新教改革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英国权力法案的内容和意义”“17世纪的两大特点”“工业革命的五个特点”等,这些内容都没有在2007年以前的问答题中出现过。如果考生对这些考核内容予以足够的注意,就不难发现2007年的问答题恰恰是“权力法案的内容和意义”,而2008年的考题正是“17世纪的两大特点”。这并不是鼓励考生猜题和押题,而是提醒考生:如果不能确定已经考过的内容,又怎么压缩考核范围,明确考试重点,确定没有考过的内容呢?总之,一定要在考试之前对已经考过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时候才能分清主次,考试的时候才能有条不紊。

篇5:自考中国传统文化试卷

(一)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A.缠绵悱恻 B.豪放飘逸 C.俊爽流利 D.沉郁顿挫 答案:D 2.下列作家中,属中唐词人的是()

A.李白 B.温庭筠 C.冯延巳 D.张志和 答案:D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史记》 答案:D 4.下列白居易作品中,属讽谕诗的是()

A.《长恨歌》 B.《赋得古原草送别》 C.《轻肥》 D.《琵琶行》 答案:C 5.《水夫谣》的作者是()

A.王建 B.张籍 C.李贺 D.李益 答案:A 6.下列哪位诗人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开拓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途径()

A.张籍 B.杜荀鹤 C.杜甫 D.白居易 答案:C 7.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水平的是()

A.司马相如《子虚赋》 B.司马迁《史记》 C.班固《汉书》 D.张衡《二京赋》 答案:B 8.下列作家中,属初唐的是()

A.杨炯 B.高适 C.张籍 D.刘长卿 答案:A 9.我国诗史上最早一首描写山水的佳作是()

A.《蒹葭》 B.《观沧海》 C.《登池上楼》 D.《归园田居》 答案:B 10.《登楼赋》的作者是()

A.江淹 B.曹植 C.庾信 D.王粲 答案:D 11.《古诗十九首》产生的年代是()A.西汉 B.东汉 C.东晋 D.唐代 答案:B 12.先秦散文中,尤其长于描写战争的是()

A.《左传》 B.《国语》 C.《史记》 D.《战国策》 答案:A 13.《拟行路难》十八首的作者是()

A.阮籍 B.左思 C.鲍照 D.谢灵运 答案:C 14.《李长吉歌诗》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集()A.李贺 B.李颀 C.李商隐 D.李益 答案:A 15.秦王朝唯一留有著作的文学家是()

A.贾谊 B.晁错 C.李斯 D.司马迁 答案:C 16.汉乐府诗《平陵东》中义公是一个()

A.被敲诈的平民百姓 B.打抱不平的绿林好汉 C.悍吏 D.绑架者 答案:A 17.下列作品为南朝乐府民歌中的代表作的是()

A.《木兰诗》 B.《孔雀东南飞》 C.《敕勒歌》 D.《西洲曲》 答案:D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出自()

A.《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B.《新婚别》 C.《丽人行》 D.《登高》 答案:A 19.作文主张以“气”主“文”,认为气盛则言宜的作家是()A.柳宗元 B.韩愈 C.刘禹锡 D.元稹 答案:B 20.《魏公子列传》中,“大梁夷门监者”是()A.晋鄙 B.侯嬴 C.朱亥 D.平原君 答案:B 21.《水经注》的作者是()

A.葛洪 B.郦道元 C.刘义庆 D.庾信 答案:B 22.《谒金门》(风乍起)写()

A.一贵妇人的相思之愁 B.一贵妇人的百无聊赖,无所寄托 C.对江南风物的赞美与怀恋 D.深沉的故国之思 答案:A 23.杜甫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指()

A.《恨赋》 B.《别赋》 C.《哀江南赋》 D.《洛神赋》 答案:C 24.全书记载西汉的遗闻轶事,杂有怪诞传说,鲁迅称它“意绪秀异,文笔可观”的是()A.《世说新语》 B.《抱朴子》 C.《续齐谐记》 D.《西京杂记》 答案:D 25.作《杂体诗三十首》,钟嵘《诗品》称其“诗体总杂,善于摹拟”的作家是()A.陆机 B.左思 C.鲍照 D.江淹 答案:D 26.下列诗句中,为孟浩然所作的是()

A.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B.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C.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答案:D 2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下列谁的词句()A.温庭筠 B.韦庄 C.冯延巳 D.李煜 答案:D 28.唐代对山水小品发展贡献最大的是()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柳宗元 答案:D 29.下列作品中,不是五言诗的是()

A.《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B.《平陵东》 C.《行行重行行》 D.《陌上桑》 答案:B 30.关于《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一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老大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 B.此诗抒情写景联系紧密,浑然一体 C.此诗为杜甫旅居成都时所作

D.此诗对仗工稳,三、四两句还用了比兴手法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散文为韩愈作品的是()

A.《师说》 B.《捕蛇者说》 C.《张中丞传后叙》 D.《进学解》 E.《段太尉逸事状》 答案:A^C^D^ 2.贾谊《过秦论》一文的艺术特色有()

A.对比手法 B.传神的细节描写 C.多用铺叙排比句式 D.多用寓言故事 E.擅长比喻 答案:A^C^ 3.下列哪些人物出自韩愈的散文()

A.张巡 B.韩老成 C.韩湘 D.南霁云 E.段秀实 答案:A^B^D^ 4.下列作品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是()

A.《陌上桑》 B.《行行重行行》 C.《七哀诗》 D.《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E.《迢迢牵牛星》 答案:B^E^ 5.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有()

A.王昌龄 B.高适 C.杨炯 D.王维 E.岑参 答案:B^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分析聂夷中《伤田家》一诗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答案:答:这是一首感伤农民苦难的作品。前四句写朝廷的苛捐杂税压迫沉重,逼得农民忍痛“卖青”度日,无法维持生活。后四句为民请命,要求统治者体恤农民疾苦,不要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穷人死活。艺术特点:本诗语言质朴凝练,言简意足。“剜肉补疮”的比喻,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农民的悲惨境遇和悲怆心理。“绮罗筵”与“逃亡屋”的鲜明对比,有力地揭露出贫富悬殊的强烈反差。

2.简析《西北有高楼》的情感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答:此诗写听曲感心、知音难遇。诗从高楼写起,以高飞作结,当中交错描画弦歌之声及听者感受。弦歌者之悲与听曲者的共鸣,反映了一种带有广泛社会性的被压抑的苦闷、悲伤与期待。此诗空中送情,弦歌者处于若隐若现之间,而听曲者的情感也真挚微妙,因而写得缥缈空灵。全诗风格朴素浑厚,但已用典,带有文人之作的特色。

3.举例说明《短歌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喻义。

答案:答:曹操《短歌行》诗中多处用了比兴手法。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理想可望而不可即,用暮色苍茫中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贤者的四处奔走。而诗中多 处引用《诗经》成句,主要表示作者对贤才的渴慕。

4.简析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一诗的意旨和写作特点。

答案:答: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诗以兰若自比,隐寓着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理想幻灭的忧伤。此诗的写作特点主要是托物寓意,纯用比兴。赞美压倒群芳的兰若丽质,正是自赏卓荦特立的出众才华;秋风威迫、芳华摇落的叹息乃是年华流逝、壮志未酬的深悲,这种表现手法委婉含蓄。此外,这首古诗用语遣词不以炼饰为工,却于平淡中见精警。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分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思想内容。

答案:答:这首诗是杜甫十年旅食京华的生活体验的总结。作者通过叙述个人的身世遭遇及自长安赴奉先途中的所见所闻,抒发了昔年的抱负、对当前形势的感叹和对国计民生的担忧。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揭示出安史之乱前夕唐王朝阶级对立尖锐、危机四伏的政治形势。且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赤诚情怀,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疾苦深表关心。作者将抒写情志与真实反映当时现实紧密联系,使这篇“咏怀”之作突破了前人的固有体制而具有史诗般的恢宏与厚重。

2.论述课文《离骚》的思想内容。

答案:答:课文《离骚》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开篇,作者叙述自己的世系、出身、生年、名字,表明自己的才能和修养,既有“内美”,即天赋美质,又重视后天修养,即“修能”。接着写他决心献身祖国和君王,但当他辅佐君王、振兴楚国时,却遭到了“党人”的诋毁,楚王听信谗言,疏远了诗人。并且诗人苦心培养的人才,也蜕化变质了。即使这样,诗人仍然保持高洁的品性,以古圣先贤作为效法的榜样,虽备受打击迫害,但决心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最后表示事君虽然不合,但仍然坚持“好修”的品质,不断进取,誓死不变。课文展现了诗人献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坚强意志以及正直高洁的伟大人格。

3.分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一文中段太尉的性格特征及表现方法。

答案:答:本文是柳宗元人物传记中的代表作,作者选择了传主生平的三件逸事,以突出其刚勇、仁义及气节凛然。三者交相辉映,多侧面地表现出了段太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之中的个性。段太尉是封建社会一位正直廉洁的官吏的典型。文章在塑造段太尉这一人物形象时,纯用冷静的笔调作客观的记叙,繁处不避细琐,简处不失要害,虽不着一句议论,而作者的揄扬褒贬则暗寓其中。在文章中,作者还以白孝德之懦怯,焦令谌之横暴及朱之奸诈作对比衬托,使段秀实的形象倍添光彩。此外,作者打破三件逸事原有的时间顺序,将矛盾冲突尖锐,最富于戏剧性的“勇服郭晞”提至“仁愧焦令谌”之前,以“先声夺人”,突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

五、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1)这段文字出于哪篇文章?作者是谁?(2)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解释: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②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答案:(1)这段文字出于韩愈所作的《进学解》。

篇6:自考中国传统文化试卷

7.清代《水浒传》续书中写宋江、卢俊义等梁山英雄是天上星宿,下界转生为杨么、王摩等洞庭英雄故事的是(C)A.《水浒传》 B.《水浒后传》 C.《后水浒传》 D.《荡寇志》 8.李渔是清初戏剧(C)的代表作家。

A.苏州派 B.文人派 C.形式派 D.传奇派

9.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一词的风格是(D)A.婉约蕴藉 B.清秀淡逸 C.古雅峭拔 D.豪爽旷放 10.《张生煮海》的作者是(C)A.高文秀 B.纪君祥 C.李好古 D.尚仲贤

11.下列作家中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并代表清初感伤审美思潮的是(D)A.吴伟业 B.李玉 C.李渔 D.洪 12.王安石的文论主张是(C)A.强调艺术功能 B.强调社会功能与艺术功能的统一 C.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与社会效果 D.强调艺术想象 13.宋初继柳开之后专力做古文的作家是(C)A.柳开 B.田锡 C.穆修 D.王禹 14.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A.欧阳修 B.苏轼 C.曾巩 D.梅尧臣 15.下列作品属于韩小窗子弟书作品的是(A)A.《得钞傲妻》 B.《秦王演义》 C.《呼家将》 D.《三国志》 16.山谷词的两种风格之一是(B)A.清丽圆转 B.婉媚豪放 C.古雅峭拔 D.清秀淡逸 17.下列诗人是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三宗”之一的是(B)A.苏轼 B.黄庭坚 C.杜甫 D.欧阳修 18.徐渭的杂剧名作是(B)A.《牡丹品》 B.《四声猿》 C.《中山狼》 D《杜甫游春》 19.宋初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是(A)A.杨亿 B.刘筠 C.钱惟演 D.王禹

20.下列清代小说中反映家庭生活小说的代表作是(D)

A.《灯下缘》 B.《梧桐影》 C.《好逑传》 D.《醒世姻缘传》 21.奠定吴敬梓文学大师地位的是(A)A.创作《儒林外史》 B.诗歌创作 C.散文与词的创作 D.经、史著述 22.下列小说属于叙写未来小说的是(B)A.《乌托邦游记》 B《未来世界》 C.《女娲石》 D.新鼠史》 23.柳永对宋词发展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是创作了大量的(B)A.小令 B.慢词 C.豪放词 D.雅词 24.影响陈与义前期诗歌创作的(B)A.苏轼 B.黄庭坚、陈师道 C.杜甫 D.欧阳修 25.在范成大的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是(B)A.山水诗 B.田园诗 C.艳情诗 D.感怀诗

26.就诗歌的体裁而言,吴伟业的“梅村体”指的是(D)A.五言律诗 B.七言律诗 C.五七言绝句 D.七言歌行 27.下列文人雅号中,属于苏轼的雅号是(D)A.六一居士 B.淮海居士 C.后山居士 D.东坡居士 28.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属于(B)A.前七子 B.后七子 C.吴中四杰 D.吴中四才子 29.《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是(C)A.歌颂仁政 B.讴歌贤才 C.拥刘反曹 D.歌颂统一 30.明代长篇小说《杌闲评》是(A)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 D.世情小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 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无分。

1.苏轼对词境的开拓表现为(BD)A.弱化了词的音乐性 B.突破传统题材限制 C.多写男女相思 D.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生活、反映真实人生的大道 E.多写孤独寂寞惆怅

2.清词中兴的表现是(BDE^)A.出现了不少词作大家 E.词作的整理和编辑获得很大成就 B.词的创作数量不仅超过元明两代,而且也超过了宋代 C.创作了大量新的词牌 D.词学理论得到很大发展 3.汤显祖属于(CDE)

A.杂剧作家 B.吴江派 C.明代作家 D.传奇作家 E.临川派 4.下列杂剧作品属于关汉卿历史剧的是(A^B^C^)A.《哭存孝》 B.《单刀会》 C.《西蜀梦》 D《望江亭》 E.《玉镜台》 5.《三国演义》的巨大社会影响表现为(ABCDE)A.广大民众仿效书中“结义”进行秘密组织,进行各种政治活动 B.明清农民起义以其战争描写作为军事教材 C.统治者利用书中“忠义”为其统治服务 D.统治者利用书中正统观念为其统治服务

E.广大民众仿效书中“结义”进行秘密组织,进行各种宗教活动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易安体

答案:易安体: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所谓“易安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第二,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第三, 倜傥的丈夫气。李清照作词,既有女性的温柔和明慧,又有一般女子缺乏的俊爽和开朗。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2.西昆体

答案:(P6)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后人称帝王藏书的秘阁为玉山、册府,西昆指玉山。《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3.稼轩体

答案:(1)辛弃疾的词风。(2)稼轩体的基调,以抒发英雄失志的悲愤为主,形成了豪放悲壮的主导风格。(3)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又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4.苏州派

答案:苏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际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它以李玉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白、邱园、张大复等。他们彼此交往密切,经常合作写作戏剧,以至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身份上,都是出身社会中下层,大多与科名和仕宦无缘;大多是以毕生精力从事戏剧创作的作家;在作品的题材内容上,他们一反传奇创作领域“十部传奇九相思”的窠臼俗套,而是关注现实,写了许多政治剧和时事剧,因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作品形式上,由于他们既精通音律,又熟悉演艺优人,所以一反案头剧脱离场上演出的弊端,以生动曲折的情节排场、工巧和谐的宫调曲牌而形成适合场上搬演的作品,所以一直流行于当时和后来的戏剧舞台上。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稼轩体的艺术风格特色。

答案:答:辛弃疾,号稼轩。“稼轩体”源于范开为《稼轩词甲集》所做之序。

第一,“稼轩体”的主导风格是豪放悲壮。如《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此词为辛弃疾晚年的作品,可依然是气大声宏,狂傲之情溢于言表。由于生性狂傲任侠,作词又多以抒发英雄失志的悲愤为主,豪放悲壮便成为辛词的主导风格。第二,“稼轩体”多以豪放格调出之,但又不失温婉本色。辛弃疾以其英雄豪杰的性情与胆气,突破了词的传统体制和写作方法而另辟新境;但就其稼轩词言情的深微而言,却又同时保持了词体曲折含蓄的美妙。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也是在宋词发展过程中完成的过人成就。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情到深处却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极细微的情感体验,极幽约的生命叹息,出自英雄豪杰之口,极不容易。

因为这并非是稼轩一时才气性情的偶发所得,而是作者真诚深挚的感情体验及人格襟抱的显示。总之,在辛弃疾的性格中,有作为英雄而为词激昂排宕,不可一世的一面,也有作为一个文人情感丰富细腻的一面。故豪放风格与旖旎情韵,各极其事。他的长词,或悲壮激烈,能达浓厚的感情;或摧刚为柔,能传曲折微意。他的小令,最多绝妙之作,言情、写景、述怀、达意,无不佳妙。肝肠如火,色笑如花,其风格有时极豪放,有时又很凄婉。有时桀骜雄奇、浩瀚流转,有时空灵蕴藉,或沉郁幽深。稼轩词的永久价值正在此处。2.简述宇文虚中和吴激、蔡松年诗歌的特点。

答案:答: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是金初诗坛的代表作家,他们 都是由宋入金的士人。宇文虚中因入金祈请徽、钦二帝南归未能完成使命而留仕金朝他是金诗的奠基人,诗中充满了眷恋故国的情绪。

吴激,奉命使金被金人强行扣留,遂仕金。他的诗也以故国之思和故国之恋为基本主题。蔡松年,北宋末随父守燕山,兵败降金。他主要以词名世,名作《大江东去》。写寄怀林泉的归隐之情,词风清丽闲雅,无激愤语,但词中透露的感情却十分复杂。3.简述《封神演义》的内容与艺术。

答案:答:《封神演义》以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为题材。一方面假借历史事件,以对纣王的揭露抨击和对武王的热情赞美托古讽今,曲折地反映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进步历史观;另一方面通过神魔斗法的描写,宣扬了宿命论和“三教合一”的思想观念。书中将殷纣王写成一个凶狠、残酷、荒淫、无耻的昏君,深刻地揭露了这个暴君刚愎自用、残暴专横的狰狞面目。另一方面,又写出武王爱民如子,继而在商、周交战的描写中,作者写到佛道助周为阐教,邪恶之神助商为截教,最后周武王伐纣,纣王势败自杀,姜子牙封神,武王分封诸侯。通过这些对比,表现出作者对封建暴政的抨击和对仁君仁政的向往,并揭露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作者以天命思想理解商纣与周武王之间斗争的性质,削弱了作品的积极意义。将商纣王的暴虐行为都说成是妲己的蛊惑,用“女人祸水”的观念为封建暴君开脱。该书在艺术方面较有成就。它塑造了好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像妲己的狡猾和残忍,杨戬的勇敢和计谋,申公豹的挑拨离间、倒行逆施,尤其是描写了哪吒闹海所表现的蔑视神权、目无礼法的反抗精神。但多数人物缺乏社会现实内容,有概念化的倾向,有些故事情节雷同,且有些肤浅。语言也比较平板,不够活泼。4.简述清代小说观念更新的表现。

答案:答:首先,人们更加注重小说扬善惩恶的社会功能。静恬主人在《金石缘序》中明确认为小说深入人心、普及教育的作用胜过经史。闲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强调小说能“善善恶恶,俾读者有所观感戒惧,而风俗人心,庶以维持不坏也”。这说明小说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目中的作用已经日益加强,这种观念的变化无疑会促进小说在社会上的传播与发展。其次,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上,人们更注重生活自身的面貌,因而在艺术上更加强调写实精神。毛纶、毛宗岗父子在评改《三国志演义》时,认为先有三国的“妙事”,才有三国的 “妙文”;曹雪芹更是强调小说创作要“实录其事”,《红楼梦》开宗明义就说:“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耳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第三,在人物塑造问题上,清代人从理论到小说创作实践都对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明代小说已经从类型化的人物塑造过渡到性格化的人物塑造,但尚未达到典型化的程度。而清代小说在继承明代小说人物塑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将小说人物塑造发展到典型化的高度。因而在小说观念上,人们已经自觉地以典型化的标准要求小说人物塑造。如脂砚斋认为《石头记》的价值首先在于精妙的人物形象,而贾宝玉就是一个“实未目曾亲睹”的“新人”。这种“新人”就是虽然生活中未必真有,但却符合生活的本质真实的典型人物。这样的艺术观念显然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会对小说人物塑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试述《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答:高明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剧作家,存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观念。

剧中主要人物蔡伯喈本无意仕进,想守住年迈的父母,“甘守清贫,力行孝道”。可父母和周围的亲朋却坚决要他上京应试,他的父亲蔡公甚至以“不为禄仕,所以为不孝”相逼。由于长期远游在外,不能侍养父母,蔡公死前骂他不孝。在众人眼中,他对父母生不能养,死不能葬,是大逆不道。他本人身居官位入赘相府,让含辛茹苦的贤妻在家守活寡,于心何忍。违心地做自己不愿做之事,尚要背负骂名,又何等痛苦。《琵琶记》塑造蔡伯喈形象的意义,并不全在他是否忠孝,还在于他的矛盾性格、精神痛苦及他对求取功名的忏悔。这不仅反映出当时士人的软弱动摇,还反映出士人为科举制度扭曲了的双重人格。许多透视人物心灵矛盾的曲词,细致地描写了蔡伯喈违心时的苦闷、徘徊和无奈.剧中另一位主要人物赵五娘,在蔡伯喈入京赶考之前,已意识自己将来处境艰难,但她还是答应在家好好侍养公婆让丈夫放心离去。当蔡伯喈入赘相府后,她实际上已成弃妇,可她仍把赡养老人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她宁愿自己受委屈,有泪往肚里流,也决不让老人感到不安。家境贫寒,又遇荒年,她筹得米粮让公婆吃,自己暗吞糠秕。婆婆猜疑,明嗔暗察,她也不忍说出实情,默默忍受一切不幸和苦难总之,《琵琶记》意在宣扬封建的忠孝道德,但在客观上也让观众看到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及其家庭的摧残,表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吃苦耐劳、淳朴善良,体现了敬养老人、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操。《琵琶记》在人物塑造、剧情结构和曲词语言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元代南戏最杰出的作品。明代曲论家称它为传奇中的“神品”,南戏中的“绝唱”。具体而言,可分为三:

第一,成功地塑造了蔡伯喈、赵五娘的舞台形象。前文已论,兹不赘述。

第二,双线交错的戏剧结构。《琵琶记》采用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交待完剧中人物之后,从蔡伯喈离家赴试开始,剧情就沿两条线索发展。一条线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入赘,在牛丞相府享荣华富贵;另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婆婆、糟糠自餍,剪发买葬。一环套一环,然后再汇聚一起,关目的安排别具匠心。第三,曲词风格多样,委曲必尽。《琵琶记》的曲词能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如在目前。作者能根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同风格的曲词。如牛小姐的唱词就写得比较文雅华丽,赵五娘的曲词则凄婉质朴,纯是本色语。在“糟糠自餍”一出中,赵五娘独唱的四支“ 孝顺歌”,历来被认为是作者的神来之笔。

2.试述《儒林外史》两组对立人物及其意义。

答案:答: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出了与魏晋风度相似和对立的两组人物。吴敬梓借王冕之口说出的“功名富贵”与“文行出处”的对立,预示着全书两大形象体系的对立:一边是以牺牲自我与个性为代价追求功名富贵的利禄之徒;一边是保持独立人格,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文人。二者水火不容,泾渭分明。《儒林外史》中与魏晋风度相似的文人当以王冕为代表。这位作者用以“隐括全文”的“名流 ”是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旨意的形象演示。凡是史传未及而吴敬梓所赋予王冕的性格因素,大抵不外魏晋风度的痕迹。如传记载王母要回老家,王冕载母于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吴氏将这一行孝之举改为一幅舒张王冕个性与叛逆精神的图画。这里既可见到卓尔不群、自葆高洁的屈子形象,更可见到魏晋士人宽衣大袖、挥麈谈玄和出行陶醉于千岩万壑之美的潇洒风采。但是,从王冕到杜少卿,到四个“市井奇人”,都并非当时文人生活的现实写照,而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具体化身。与这些理想人物水火不容的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丑类,才是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而又令吴敬梓一类有识之士忧虑不已的儒林实相。吴敬梓以其悲愤和辛酸的笔触,写出了儒林群丑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如果说范进的中举变疯和周进的悲撞号板写出了士子因迷恋举业而完全被动地失去自我的话,那么,匡超人和牛浦郎或许从这种被动的吃亏中总结出避免被动吃亏的惟一良方便是主动地招摇撞骗、欺世盗名。这两组人物的走向便显示出这些丑类在人格意识的扭曲方面越

上一篇:优胜中学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安全工作责任书下一篇:公司聚餐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