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鲜花音乐课件

2024-05-04

对鲜花音乐课件(精选6篇)

篇1:对鲜花音乐课件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和点节奏的演唱,使同学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同学的想象力、表示力。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指导同学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和点节奏局部。

教学用具:

图片、局部打击乐器、补充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花的图片,问:大家喜欢这些花吗?那你都知道哪些花的名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花的歌曲《对鲜花》。

二.新课

1.听录音范唱,考虑: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唱:一问一答)

2.歌中描写了哪些花?每种花有什么特点?

3.两人为一组,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

4.学唱歌曲:

(1)跟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

(2)跟琴指导同学的演唱:

切分节奏:

和点节奏:

(3)男女生对唱歌曲。

(4)换过来进行练习,并加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5)两人为一组对唱,背一背歌词。

(6)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进行对唱,两人一组。

5.创编活动。

(1)你能给这首歌曲加上好看的动作吗?

(2)请几组同学进行扮演。

(3)书中只描写了四种花,可是我们知道的花有那么多种,让我们唱一唱更多美丽的花好吗?教师示范。

(4)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5)请几组同学进行扮演。

6.今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像《对鲜花》这样的北京儿歌。让我们在另一首我们学过的北京儿歌《打花巴掌》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篇2:对鲜花音乐课件

教学内容:

歌曲:《对鲜花》

教材分析:

歌曲《对鲜花》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首汉族儿童歌曲,既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又充满了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来比智慧、娱乐嬉戏。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在民歌中是很多的。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对鲜花》。

2、初步了解对唱的演唱形式,积极参与对唱。

3、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并演唱。

4、欣赏黄梅戏《对花》,使学生初步了解戏曲知识。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并能完成一至两段的歌词续编。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花儿是我们生活中美好的点缀。有了鲜花,不但生活多了几分色彩,更增添了许多诗意。你看写花的古诗词真多啊,例如:写荷花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桃花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梅花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数都数不过来。

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你们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它?

2、节奏练习解决歌曲难点:

今天老师有几朵鲜花要送给你们,这几种花都不太常见。先来看一看,知道它们的名字吗?(一起认识:菱角花、凤仙花、山茶花、蔷薇花)

同学们,这里的每一朵花都带给了我们一个小小的节奏练习,我们一起看一下。

(分别链接到节奏,一起拍击练习,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

3、同学们,这几种鲜花开放的时候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你们知道吗?

听范唱,回答两个问题(1)鲜花开放的特点(2)歌曲的演唱形式

菱角:在水里 凤仙:像木耳

山茶:红满山 蔷薇:满身刺

演唱形式:一问一答

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唱。对唱,是声乐的一种演唱形式,指两个人或两组人用对答的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里,孩子们用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来比智慧,娱乐嬉戏。

4、玩游戏也可以“一问一答”。现在我们先来玩简单的“对鲜花”游戏吧!(老师按节奏提问,学生按节奏回答)

什﹒么︱开 花︱在 水︱里-‖ 菱﹒角︱开 花︱在 水︱里-‖

什﹒么︱开 花︱像 木︱耳-‖

凤﹒仙︱开 花︱像 木︱耳-‖

什﹒么︱开 花︱红 满︱山-‖

山﹒茶︱开 花︱红 满︱山-‖

什﹒么︱开 花︱满 身︱刺-‖

蔷﹒薇︱开 花︱满 身︱刺-‖

老师问什么,同学们都能回答,看来:

这.朵︱鲜 花︱瞒 不了︱你 —︱呀.儿︱哟 —‖

其实呢,老师也很棒,因为(唱出)

这.朵︱鲜 花︱瞒 不了︱我 —︱呀.儿︱哟 —‖

5、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的衬词。

同学们,民歌中经常会有一些衬词,是为了保持乐句的完整和增加歌曲的趣味性而写的,没有具体的意义。找一找这首歌曲中有哪些衬词?(刚好是歌曲中的问句。师清唱歌词。)

现在,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歌曲接龙的游戏吧。老师唱出歌词前半句,同学们接唱后半句的衬词。(①加强歌曲学唱的扎实性。②“这朵鲜花瞒不了我”要表现出很得意的神情。)

教唱歌曲中的问句。

6、师生、生生对唱歌曲。纠正歌曲演唱不准确的地方。启发学生表现歌曲情绪。

7、创编歌词:

同学们,根据“在水里、像木耳、红满山和满身刺”这些开花的主要特征,你,还能联想到什么花呢?

(1)分组编创,汇报。

(2)同学们用花名编歌词编的太好了,老师也想加入你们。

(编唱“五”)

(3)延伸:课后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创造力,续编六、七、八……

8、拓展欣赏。

同学们,不单单在歌曲中有对唱,同样,在戏曲中也有这种对唱的形式。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黄梅戏——《对花》。

(1)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戏曲中“一问一答”的演唱?

介绍黄梅戏:黄梅戏,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早期称作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如今,黄梅戏已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2)请找出词中的问句?答句?

(3)复听音乐,轻声跟唱。

小 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对鲜花》,了解到“对唱”是声乐演唱的一种形式,还客串了一把音乐家,即兴创编了歌词,这说明我们大家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都非常棒!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我们还知道了黄梅戏的一些知识。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歌曲、还是戏曲,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所描述的内容,都来自于我们身边的事物、景观,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白:民歌,它主要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通过艺术地形式表现出来,还会大大愉悦我们的生活。

篇3:对鲜花音乐课件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音乐课是否有兴趣, 是课堂效率能否提高的前提, 而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和热情的导火线, 通过这个导火索, 逐渐让学生走入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殿堂。要达到这一目的, 一个必不少的手段就是巧用多媒体音像, 创造课堂气氛, 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 能激发学生兴趣, 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 使学生“乐学”, 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在上《对鲜花》课前, 我用多媒体播放出各种花的图片和优美的古筝曲《茉莉花》, 学生听着优美的旋律进入教室, 那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节奏形成了音乐氛围特有的美感, 并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创设一个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2 直观形象, 有效引领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 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 (唱) 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 这样往往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 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的教学效果也难尽人意, 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 则能自然的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丰富的想象, 好像身临其境一般, 定会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一个与歌曲《对鲜花》情境相配合的动画片, 视听结合、声像一体, 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 突破了难点, 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3 资源整合, 拓展思维

音乐课程资源, 决不仅仅限于教材、教参, 它还包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活动资源等, 音乐教师应充分开发这些课程资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特长、智慧、经验和方法, 多方位、多角度、有目的的整合音乐课程资源。歌曲《对鲜花》采用问答式介绍四种花的特点, 我布置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其它花卉知识,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资源的基础上, 根据需要, 从网络上查找、获取资料, 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作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自己收集的花卉资料为歌曲续编歌词, 把续编的歌词填写在答题卡上, 小组同学先互相唱一唱, 然后各组派代表唱出本组续编的歌词, 并向其他小组的同学及听课老师挑战, 进行“即兴对歌”, 启发学生自己续编歌词, 不仅增强了歌曲的趣味性, 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灵感、探究欲望又丰富了课堂内容, 为学生拓宽了创作范围, 给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会。

4 多元评价, 提高审美

学生是多元化发展的, 采用合理有效的多元化评价, 能激起学生的创作表现欲望及创新思维, 且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 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力、分析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评价价值取向。在教学中, 我把学生的自评、互评和他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引导学生学会自评、学会学习。在上课的过程中, 我利用电脑录下学生的声音, 让他们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客观的评价, 这样不但增加了兴趣, 也提到了教学效率, 使学生乐学, 爱学。如:教读歌词时, 学生在听老师朗读后, 进行评价, 并有感情地一问一答地朗读歌词, 重点指导问句和答句朗读的语气, 以读带唱, 由此引导学生懂得问句要唱出难倒对方的语气, 答句要唱出自信、得意之情。不仅培养了学生鉴别的能力, 还为更好的体验和表现音乐作了铺垫。又如游戏“对歌擂赛”后让学生自评、互评、他评指出演唱、表演中的优缺点, 并根据学生们点击电脑所显示参赛选手或参赛小组的“人气指数”评选出“最佳歌手”“最佳评委”;“续编歌词”后根据续编的科学性、合理性评选出“最佳创编”奖。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的鉴赏美的能力、自省意识和竞争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

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 不仅扮靓了音乐课堂还有效地改变了教师的“传授解惑”的主导角色, 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优化了音乐活动的情境、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 恰当的多媒体教学———课堂因你而灵动、音乐因你而精彩、学生爱你没商量。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 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载体。在音乐课堂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 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音乐教学方式、提高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音乐教育的有效性。

篇4:对鲜花音乐课件

关键词:光未然;《五月的鲜花》;音乐;文化传播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于湖北光化县人。光未然是我国著名的现代诗人和文学评论家,著作丰富。其中作品《五月的鲜花》饱含光未然忧国忧民的深情和对敌人的愤恨,感情深沉,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后来,流亡在北平的原东北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阎述诗为《五月的鲜花》谱曲,并迅速被传唱开来。

1 绽放在硝烟中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写作于1935年,当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大肆侵略,“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我国的大片土地遭到战略。但是,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前线抗日战士们正在浴血奋战,但国民党政府不但不积极抗战,反而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原大地仍然处于“歌舞升平”的状态。于是,满腔爱国之情的光未然在目睹现实之后,提笔写下了《五月的鲜花》,并在诗中大声地赞美抗日志士,强烈反对卖国投降,并将其作为独幕话剧《阿银姑娘》的序曲。1936年夏,东北大学在排演《阿银姑娘》时,阎述诗《五月的鲜花》进行了谱曲。而有了音乐的翅膀,这首歌颂抗日、反对投降的爱国之歌,开始迅速的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飞遍大江南北,影响到无数的爱国青年,并对爱国学生运动和各种抗日救亡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文化与音乐的珠联璧合

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歌曲的基调都是慷慨激昂的,追求磅礴的气势。但是整体来看,《五月的鲜花》和当时其他同类的抗战歌曲有着较大的区别。《五月的鲜花》的字里行间都饱含感情,意境深远,带有一种崇高的美。通过深情的语言,极大的激起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加上朴素、轻缓的音乐旋律,让人们深切地体会到对民族英烈的怀念和景仰,感动着无数为民族而战的人们。而且,经过作曲家的精心谱曲配合,《五月的鲜花》的音乐与歌词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种倒抛物线状的变化。从整体内容的开端起,光未然写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而且在原野上,鲜花掩盖的,是无数志士的“鲜血”,充分表现出对烈士的深切怀念,也指出当时的时代背景。接着,作家写道,东北已经沦陷,人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天天在痛苦中煎熬”。因为,人们“失去自由”,还“失掉了饭碗”,并且饱受“屈辱”和煎熬,需要忍受日本侵略者的“无情的皮鞭 ”。此时的旋律也是压抑低沉的,催人泪下,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悲愤感。到了第三句,光未然又写出了当时翔实的万分紧急,“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但是,遗憾的是,国民党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于是,“中原大地”依然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此时音乐也满是悲愤和无奈,如同深沉的呜咽,发人深省。到了最后,光未然写道,希望此时,有“震天的吼声”,可以“惊起”一群不幸的人们,充分体现作家希望大家奋起反抗,抵御外敌的心情,于是,作家才会大声疾呼,希望所有压迫者都“一起挥动拳头!”到了这里,整首诗达到了高潮,音乐的曲调也十分激昂和有力,音乐也在情绪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得到了完美的释放。《五月的鲜花》是一首诗,更是一首歌,音乐与文化完美结合,爱国文化也通过音乐翅膀,飞进千万人的心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五月的鲜花”传播文化

(1)音乐与文化。音乐源于文化,但是又高于文化。音乐可以印证历史文明的发展历程,并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发挥出积极而重要的作用。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诉说历史,传播文化,尤其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在积极的折射现实的同时也会受到环境的极大影响。于是不同形式和规模的音乐行为里,往往会带有特定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规则。作为人类把握人与天道各种自然运行规律,并且自觉地应用于各种实践活动中的文化,十分积极的反映出文明的过程,并深化认识,从而不断地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并被历史所传承,长期、客观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长期以来,音乐与文化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不但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各种社会现实情况,还可以积极的传播着当时的各种文化,并表达出作者特定的思想和認识。

(2)《五月的鲜花》中音乐对文化的传播。对《五月的鲜花》的谱曲者阎述诗来说,更是如此。阎述诗在学生时代就经常参加各种宣传抗日的活动,在辗转来到北京的时期,目睹反动政府镇压爱国青年的暴行之后,阎述诗的内心更是充满了悲愤。于是,阎述诗一直期待有机会,把自己目睹的真实、悲壮的一切用歌声表达出来,传播爱国文化。1935年爆发了“一二·九”运动,12月16日,学生走上街头进行示威游行,遭到了反动军警、宪兵的镇压,许多学生被打伤,送到东北大学的校园。在给学生们进行包扎的时候,阎述诗无意中看到一个学生拿出的《五月的鲜花》。于是,在看到诗中所写的“志士的鲜血”之后,阎述诗迅速的将其与眼前的情景联系了起来。经过反复的吟诵,阎述诗深深地被是各种爱与恨、悲与愤的情感所打动,于是,创作灵感涌现出来。阎述诗坐到了钢琴前,很快谱成了这首《五月的鲜花》。当天晚上,这首《五月的鲜花》便开始在整个校园内传播开来,炽热的爱国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热血沸腾的东北大学学生的心,并迅速地由传统东北大学的学生传唱遍了整个北平,东北大学学生唱《五月的鲜花》,整个北平也受到了强烈感染,人们纷纷唱起了这首感人肺腑的歌。后来,《五月的鲜花》又逐渐传到了一些抗日团体里,不断的传播着爱国文化和思想,成为大家鼓舞士气的“战歌”。通过《五月的鲜花》的大规模的群众集会演唱和传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忱。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五月的鲜花》依然被人们所广泛传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从《五月的鲜花》深沉旋律和悲愤的歌词中,我们听到的是一颗颗爱国之心的跳动声,这是一首挽救民族的危亡,积极唤醒民众奋起战斗的“反抗之歌”,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为人们建成一座巍峨的纪念碑了。这首绽放在硝烟和鲜血中的《五月的鲜花》,历经风雨,依旧以永不枯竭的姿态站立着,记载着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并继续传播者爱国文化,教育着子孙后代,“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无数的人们曾经“顽强地抗战不歇”。

4 总结

《五月的鲜花》是绽放在硝烟中的鲜花,并通过文化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积极的表达着思想,传播爱国文化。一直以来,音乐在传播文化方面的作用都是十分重大的,并贯穿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具体的体现在每一个社会群体和民族中,积极地传承历史,传播各种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 刘颖.浅谈音乐与文化的关系[J].黄河之声,2013(02):1213.

[2] 张香玉.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光未然[J].武汉文史资料,2011(08):7374.

[3] 许海龙.建国之前(1900~1949)国内新音乐文化对朝鲜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03):5455.

篇5:小学音乐《对鲜花》说课稿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本课歌曲《对鲜花》的情绪很活泼,又包含了自然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去体验歌中的情趣,共同去创造和表现歌曲的内容,挖掘学生对歌曲内容及曲调的喜爱的情感,从而唱出歌曲的美。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根据学生对自然常识的喜爱,及学生现有的基本技能(演唱技能和口风琴演奏技能),充分地让学生展示演唱及演奏歌曲的能力,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3.面向全体学生:本年级的学生中,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大的差异,为了使每位学生在课上都能有所收益,我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自己的角色,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4.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在歌曲中,采用了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四种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的自然知识,启发学生自己创编歌词,不仅增强了歌曲的趣味性,而且与自然学科也进行了巧妙的综合。5.完善评价机制:

在教学设计中,我把学生的自评、互评和他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了鉴别的能力,为了更好的体验和表现音乐作了铺垫。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歌曲《对鲜花》是北京民歌,也流传于河北一带,深受儿童喜爱。四段歌词各道出一种花的名称,边唱边做对拍游戏,(两人变花样相对击掌),通过演唱,丰富和发展儿童的自然知识。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歌曲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也充满了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2、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教学,使学生感受歌中活泼、诙谐的情趣,并通过合作讨论,互相描述自己对各种花草的观察。鼓励他们不断从对自然的观察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欲望。

(二)通过听辩节奏,互相对比、评述,使学生获得关于节奏连接的初步知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表现出歌曲的活泼诙谐的情趣。教学难点: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区分。

三、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关注学生行为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真情投入和创新参与。

四、说教法学法

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音乐新课标规定把态度、情感、体验放在首位,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此次执教的是唱歌课,所以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

1、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法:分小组讨论创编歌词、舞蹈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2)、听唱法: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

2、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法:分小组讨论歌词和舞蹈的创编,让每个学生都互动脑筋,团结、协作的进行创编。2)、自主学习法:利用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即喜欢跳舞的跳舞.3)、模仿法:用模仿小黄鹂的叫声,让学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4)、创造法:自己创编舞蹈、歌词等,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阶段目标:通过猜谜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条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叶子像葱又像蒜,根儿像蒜不分瓣,寒冬腊月花盛开,阵阵清香送人间。学生活动:举手说出谜底:水仙花。

师:真聪明,谁还能说一说你还见过什么花? 学生活动:举手回答:牡丹、桃花、月季&&&&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各种花的特征,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回答:(略)

(二)、能力训练: 1.发声练习:(阶段目标:通过发声练习,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并有气息支持。)

篇6:对鲜花音乐课件

教案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不详 教案栏目:音乐教案

《对鲜花》教案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使学生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

教学用具:

图片、部分打击乐器、补充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花的图片,问:大家喜欢这些花吗?那你都知道哪些花的名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花的歌曲《对鲜花》。

二.新课

1.听录音范唱,思考: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唱:一问一答)

2.歌中描写了哪些花?每种花有什么特点?

3.两人为一组,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4.学唱歌曲:

(1)跟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

(2)跟琴指导学生的演唱:

切分节奏:

附点节奏:

(3)男女生对唱歌曲。

(4)换过来进行练习,并加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5)两人为一组对唱,背一背歌词。

(6)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进行对唱,两人一组。

5.创编活动。

(1)你能给这首歌曲加上好看的动作吗?

(2)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3)书中只描写了四种花,可是我们知道的花有那么多种,让我们唱一唱更多美丽的花好吗?教师示范。

(4)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5)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对鲜花音乐课件】相关文章:

对鲜花说课稿彭老师04-29

鲜花礼仪04-12

鲜花作文05-05

买鲜花日记04-09

玫瑰鲜花饼范文05-20

鲜花的种类范文05-22

鲜花供货合同范文06-02

鲜花市场报告范文06-02

鲜花种类介绍范文06-02

鲜花如何保鲜范文06-02

上一篇:快乐英语第四册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案1-2课下一篇:2011年学生会宣传部学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