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预防诈骗演讲稿

2024-04-19

大学生预防诈骗演讲稿(共12篇)

篇1:大学生预防诈骗演讲稿

随之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经济有了强烈的改善,但是无事不是有利有弊的,因而有了很多的人都利用高科技来诈骗钱财,诱惑人们上当。虽然我们都不会被一些简单的骗术骗在,但是当今的社会的高科技是平常人会识别不出来的。

刚刚我看到电脑上又有台湾的一个集团诈骗案让大陆的公安局蹦碰上大钉子了。因为诈骗犯集团不在大陆境内,范围广阔很难可以追找到重要的罪犯,每次只能抓到一些“替罪羊”“小虾米”,让那些公安很头疼。这种诈骗通常会通过电脑、电话、手机诈骗等方式,电脑会识别外来的信息是否安全,有些诈骗的方法会被电脑上安装的防火墙、杀毒软件等一些防电脑病毒软件给截止,但是仍有的会把电脑的软件攻进电脑。最常有的是通过电话进行诈骗,因为电话是不会和电脑一样可以和人的大脑一样处理信息,不管是谁打进了电话,都可以接到,那些诈骗团就会以多种方式来进行一步步的骗惑使用人们上当。手机和电话一样都是通话工具,许多有诈骗伙也会通过手机,发短信、通话进行诈骗。不管是进行电脑、电话、手机诈骗,我们只要处理得当,就一定不会上那些可恶的诈骗团的“鱼钩”了。

诈骗集团是社会的污点,可是这个世上就是那么的混乱的。希望大家都可以不要上那些诈骗的信息的当了,现在人们越7a64e58685e5aeb931333361323566来越会警惕那些诈骗的信息了,真是太好了!

篇2:大学生预防诈骗演讲稿

正是由于人机对话的技术特点,决定了网络诈骗罪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1、犯罪方法简单,容易进行网络用于诈骗犯罪使犯罪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更加逼近事实,或者能够更加隐瞒地掩盖事实真相,从而使被害人易于上当受骗,给出钱物。

2、犯罪成本低,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犯罪行为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形式极为精美的电子信息,诈骗他人的财物,并不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着手犯罪的物质条件容易达到。

3、渗透性强,网络化形式复杂,不定性强网络发展形成一个虚拟的电脑空间,即消除了国境线也打破了社会和空间的界限,使得行为人在进行诈骗他人财物时有极高的渗透性。网络诈骗的网络化形式发展,使得受害人从理论上而言是所有上网的人。

4、社会危害性极强,极其广泛,增长迅速目前,世界各国的网络用户数以千万计,仅中国网络用户2250万人,通过互联网进要比以传统方法进行诈骗大的多。

篇3:聋人大学生如何预防诈骗

诈骗, 简单地定义就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 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行为的最大特点就是, 它是通过非暴力的手段, 达到预期的目的。防诈骗问题在聋生的安全管理中, 占据重要地位。现在大学校园逐步地社会化, 加上网络传播途径的广泛运用, 导致各种诈骗行为无孔不入, 也使得如何预防诈骗, 成为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而聋生又是大学生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兼具残疾人身份和在校大学生的双重特点。笔者工作中接报的聋生被骗事件中, 数额大的达到近万元, 数额小的也有数百元。举一例:2013年4月, 笔者接报了一起诈骗案件, 当事人是同班的几名聋生, 因在网络上看到招聘兼职的信息, 日薪能达到300元至500元, 但需先预付中介费和押金, 面对高薪的诱惑, 几名聋生按照网上提供的信息, 汇款过去了, 结果一直没有回应, 他们这才发觉受骗, 随即向学校保卫处报了案, 经了解, 他们共汇款7000余元, 由于案值较大, 已由警方接手此案,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破案, 而且这种案子由于线索很少, 所以破案的机率非常低。但是这种诈骗案件会严重地影响聋生的学习生活情绪, 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间接地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聋生由于本身存在听力障碍, 接收社会信息的渠道有限, 所以当面对激烈的学业竞争或遇到挫折时倾向于压抑内心感受, 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躯体化、焦虑、抑郁等症状。①因此防范聋生被骗, 意义十分重大。但是防范聋生被骗比防范普通大学生被骗更具难度,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聋生家庭条件相对都比较优越, 他们生活消费的平均水平高于正常学生。加上很多家庭对聋生都有溺爱的倾向, 对钱的给予方面一般都是有求必应, 如此一来, 聋生在思想意识上对钱的在乎和重视程度, 相对就差一些, 这就为日后轻易被人骗取财物, 无形中埋下了思想上的隐患。

第二, 聋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识别能力, 跟正常学生相比, 都有很大的差距。聋生在进入高校之前, 一般都是在当地的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和生活, 而特殊教育学校相对于普通学校而言更为封闭, 生活和交际的圈子都很窄。笔者所在的高校对聋生实行全国招生, 笔者所了解的情况大致如此。还有聋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要比正常学生艰辛很多, 所以同年龄阶段的聋生和正常学生相比, 其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要欠缺很多。

第三, 针对聋生的安全宣传教育难度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全国各地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水平, 参差不齐。这导致聋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整体逊色于正常学生, 且聋生内部之间水平和能力的差距又非常大。而这种大的差距, 就给安全教育带来很大难度。因为受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要想达到预期的全覆盖式的安全教育效果, 就必须“因材施教”, 实行差别化教育, 针对不同的聋生群体, 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要作出不同的选择, 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成本。其次, 安全宣传教育的方式单一、手段缺乏。相关的教师和辅导员中, 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手语跟聋生交流的人数, 还有待提高。安全宣传教育的方式, 也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去考虑。

第四,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考虑, 诈骗犯罪分子更愿意优先针对聋生进行诈骗。首先, 聋生确实比正常学生更容易上当, 诈骗成功率高。其次, 在诈骗过程中, 即使被聋生识破, 聋生自己没法打电话报警, 必须在别人的帮助下, 才能报警。这样聋生的反应时间和举报周期, 都比正常学生要长。总之对聋生进行诈骗, 不管成功与否, 犯罪分子的自身安全系数都很高。

综合考虑上述原因, 笔者认为如何预防聋生被诈骗,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要加强对聋生的安全宣传教育。各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普遍不够重视。目前在高校中并没有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也没有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 学生不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②所以笔者认为, 应当将各种教育资源适当向聋生群体倾斜, 方式方法要与正常学生有所区别。

第二, 要加强对从事聋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职人员的手语培训, 系统组织, 让交流无障碍。笔者所在的高校, 既掌握防诈骗安全知识, 又懂手语的教师很少。对于防诈骗安全知识的培训, 比较容易;而手语培训, 相对较难。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应该建立教师手语培训的相关制度, 并贯彻执行, 努力提高懂手语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

第三, 多引导聋生参加集体活动, 建立集体交流平台, 多安排懂手语的正常生加入到聋生的集体活动中, 促进聋生与正常学生各方面的交流, 尤其是在防诈骗安全知识的普及方面。尽力缩小正常学生与聋生整体上的差距, 同时缩小聋生内部之间的差距。

第四, 建立聋生快捷报警通道, 让其遇到诈骗事件, 可以第一时间向学校保卫处或者公安机关报警。因为正常人的报警方式, 对聋生不适用。而第一时间接到报警的话, 便可第一时间处理, 有时就可以把一起诈骗事件, 扼杀在摇篮中, 这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试举一例:学校保卫处可以组织建立一个或者几个聋生QQ群, 尽量能够覆盖全部聋生, 然后在每个QQ群里, 可以以勤工俭学岗的方式, 安排一名学生干部 (正常学生) , 其任务就是时刻关注QQ群动态信息, 现在手机24小时都是可以上QQ的, 同时告知所有聋生, 遇到诈骗事件, 可直接在QQ群里报警, 这样的话, 报警效率就会大为提高。间接来讲, 也起到了预防和震慑的效果。

第五, 聋生自己也要自强、自律, 积极学习掌握防诈骗的相关安全知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谨防上当受骗。

注释

1王琦.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篇4:网络诈骗及其预防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诈骗;犯罪;预防与控制

目前,在我国严重存在着网络诈骗的犯罪行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犯罪分子采用多种诈骗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例如犯罪分子通过QQ消息或者邮箱向网民发送虚假中奖的信息,引诱网民向其支付邮费、税费或者手续费等,骗取网民的钱财;犯罪分子盗取QQ号,向QQ号里的好友编各种借口和理由借钱,要求对方汇款;在网络中发布虚假的创业或者代理的消息,收取会费和保证金等,欺骗网民;在网络中以虚假的身份征婚,欺骗感情,并且从中索要钱财。这些行为都严重影响了网民的生活,或多或少的给网民带来经济损失,破坏了人们对网络的信任度,并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网络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提高网民对网络诈骗的预防意识,我国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诈骗行为的控制和监管,完善网络技术对我国预防和控制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最新的诈骗犯罪行为就是网络诈骗,其主要是依靠方便、快速的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快速的涉及到全世界各个地方。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也就让犯罪分子得到了新的作案手段,所以,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网络诈骗犯罪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当中指出:“诈骗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拟事实或者是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网络诈骗罪就是通过虚拟的世界而非法占有的行为,并且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虚拟和隐藏事实真相的形式从而骗取公、私财产,这是必须要按照法律接受处罚。计算机网络和金融欺诈相融合的犯罪就是属于网络诈骗,就目前而言,我国对计算机犯罪量刑较轻,是按照一般诈骗罪进行界定。

二、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

网络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但具备传统诈骗的特点还有网络虚拟的特征,从而骗取他人的财物。这种行为跟其他的詐骗行为获取的财物是不一样的形式,他们隐蔽性强、手法智能化、组织紧密、专业化强。

1.作案隐蔽、欺骗性大

诈骗人员通过网络手段来进行诈骗,而且网络诈骗的行为具备隐蔽性和欺骗性。诈骗人员先利用伪造假的身份证在各个银行创建账户,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电话通信等方式来隐瞒真实的身份,并且在网络上发表虚假信息,从而进行诈骗获得赃款,而且他们在整个犯罪的过程当中都没有直接接触被害人。对于这种作案方式物证比较少,电子证据多,所以它具备较高的隐蔽性,破案难度比较大。

2.具有智能化犯罪特征

网络诈骗人员一般的共同特点是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和金融知识,采用人们的贪财心理和现代科技方式以及银行和法律上的漏洞进行诈骗行为。诈骗人员通过盗用或伪造他人的身份证在银行创建账号以及办理手机号码,并且频繁更换,一旦有钱进入账户立即就取走,非常小心谨慎。

3.各地行骗,涉案面广

网络本身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络行骗的人对作案的对象并没有确定性,对象涉及到全国各地的网民。他们都是运用漫天散网的形式来进行诈骗。跟平常的诈骗进行比较,他们的行为涉及面广、受骗群众多,对社会的影响十分严重。

4.组织严密,专业化强

这种案件大部分都是团伙作案,由多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跟当事人进行联系,内部组织及为严密并且分工仔细和具体。当前,网络诈骗已经向着专业化和产业化的趋势发展,都是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网站注册以及网站维护,并且用来诈骗使用的语言或者向受害者发送的木马程序都由专业人员进行编辑、设计,从而让专业犯罪团伙达到骗取受害人钱财目的。他们都是在得手以后消灭网上的所有证据,然后在重新开辟新的网站或者虚拟身份和信息来进行网络诈骗。

三、网络诈骗犯罪泛滥的危害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让网络诈骗的速度也在持续增长,美国司法部副部长汤普生先生说过:“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了增长最快、涉及面最广的一种白领犯罪行为。”当前,我国的网络诈骗案件属于高发的状态,但是整个社会对于网络诈骗犯罪的关注度、认识度跟传统的普通诈骗犯罪相比较还是不够的。对于这种行为我国的预防政策和建议还是不够全面,所以一定要对网络诈骗的危害性进行详细分析,目前网络诈骗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上:

1.破环正常经济秩序体制

现在是属于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而且现代金融与计算机网络是相互依托的存在关系,如果离开了网络会让我们的生活寸步难行。站在经济的层面上,现代经济是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得以发展,电子金融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但是网络诈骗严重的影响了网络金融秩序,而且各种网络诈骗的行为大多数涉及的金额比较大,运用网络进行诈骗对整个网络金融领域、企业和个人都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经济的发展依靠于网络,网络经济的发展依靠于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马云说过:“电子商务,首先应该是安全的电子商务,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电子商务,是无真正的诚信和信任可言的。”并且网络诈骗行为越来越多,在各大交易网站上存在拍卖诈骗和虚假信息造成电子商务的不安全,并且严重影响着电子商务健康、安全的发展。所以,它的最大危害就是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破坏了金融秩序。

nlc202309042327

2.引发社会道德信任危机

网络诈骗还存在一种危害就是社会道德信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赖于诚信经济。但是网络诈骗的存在则是危害了互联网空间的诚信,利用网络创建虚假信息和隐瞒事实的真相骗取其他人的财物。根据分析,因为网络诈骗的存在让很多群众进行网络交易和网上金融以及网上理财等活动时对网络产生不安全的心态。不管是对网络交易还是网站都存在不信任感。网络诈骗行为的增多让网络的信任危机也在逐渐增长。如果长时间如此的话,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3.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目前,网络诈骗对我国的社会和谐和稳定有着严重的影响。我國想要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具备安全感。从这可以说明,网络诈骗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安全感。虽然网络空间属于虚拟的,可是参加到网络空间互动的人是真实的存在的。网络诈骗的发展和扩大已经让群众对网络失去了信任和安全,群众在网上进行交易的时候总是在担心网络的安全,从而造成了网络空间的不和谐。当前,网络在社会当中的影响是很大的,创建和谐和稳定的社会不但要在现实社会当中和谐和稳定还要在网络当中具备这些。

还有,网络诈骗是面对全国的网民。特别是网络非法传销诈骗案件,所以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而且受害人众多,有时候还有可能影响到国际。因此这就严重的威胁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这种案件来看,他们让被骗者多年来积攒的钱都付之东流,危害的人达到了数百人、数千人乃至上万人,这种人很难逮捕,所以,这种事件很有可能会造成群体性事总的来说,不管是涉及国内还是其他国家,都严重影响了和谐稳定社会的发展。

四、网络诈骗犯罪的规制与预防

1.以专门犯罪罪名明确规定网络诈骗罪

在我国法律中,对于网络诈骗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不能够及时对网络诈骗活动进行有效的打击和制止,网络诈骗行为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必须尽快完善我国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遏制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对网络诈骗犯罪进行专门的规定,预防制止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在法律中,可以对网络犯罪进行专门的法律规定,确定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的一切犯罪活动为网络诈骗罪,对网络诈骗进行量刑处罚。

作者认为,在日后刑法的修改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对人们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进行司法解释,将网络诈骗罪真正的运用到网络诈骗案件中,对网络诈骗犯罪分子进行严厉的处罚。

2.加强国际间的网络协调合作

网络诈骗犯罪不受地域的限制,国际诈骗活动比较多。例如,一个A国的网络诈骗团伙,通过B国的网络服务器对C国的居民进行诈骗。这种国际网络诈骗活动,如果三国不能共同合作对诈骗活动进行打击惩处,那么这种国际网络诈骗将会继续猖獗。因此,在国际上应加强各国的各做,共同对网络诈骗活动进行严厉的打击处罚。首先,各国之间公安司法机构要进行一定的信息共享,对国际犯罪活动共同打击制止,维护各国人民的财产安全;其次,在国际社会中应建立具有公约性质的法律条文,各国遵守条约对本国的刑法进行完善改进,对国际网络诈骗犯罪进行相应的惩处;最后,与更多的国家签订双边引渡条约,完善国际合作,共同治理网络诈骗犯罪。

3.加强网络监管与监控

网络诈骗犯罪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管理中的漏洞,对人们进行诈骗活动。因此,完善计算机互联网络的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对网络诈骗活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我国颁布的一些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媒体出境申报制度、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制度以及国际互联网备案制度等,都需要网络管理人员严格的执行。此外,对于网络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定期考核,对于网络从业人员加强审查,建立网络技术开发安全许可证制度、软件和设备购置的审批制度等,对网络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考核。

4.努力提高公众的网络知识水平

网络诈骗犯罪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也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网络知识,受害者大多是对网络不熟悉的人。因此,加大网络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网络知识水平,将网络诈骗犯罪的手段进行披露,让民众能够避免被网络诈骗。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普及,网络诈骗犯罪也随之大规模的发生,并且越来越难以预防,越来越复杂化。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必须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监管,提高民众的网络知识水平,能够辨认出网络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5.完善网络技术,杜塞漏洞

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能够如此猖獗,也是因为计算机网络中存在很多的弊端,所以要想彻底解决网络诈骗犯罪,就要从计算机互联网络着手,完善网络技术,将互联网中存在的漏洞及时解决,避免网络诈骗活动的发生。法律只是对网络诈骗的约束,科技预防才是彻底根除网络诈骗的途径。因此,我国也应加大对网络技术研发的投资,对互联网络相关方面的技术推广给予政策支持以及税收优惠。尖端科技能够为网络诈骗提供机会,但也是应对网络诈骗最好的武器,利用先进的技术,如网络安全技术、数据指纹技术、网络扫面监控技术等,预防和制止网络诈骗活动,将网络诈骗遏制在萌芽中。所以,完善网络技术,堵塞网络漏洞,是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途径之一。

6.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联动治理机制

打击治理网络犯罪活动,仅靠公安部门是不够的,还需要联合工商、金融、通信等相关部门共同打击治理网络诈骗活动。建立合作机制,互相配合,及时掌握网络诈骗信息和线索,为网络犯罪案件的侦破提供充足的动力。打击治理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追根究底,是要将民众的手机信息、银行账户信息进行法律保护。对手机卡、身份证、银行卡等进行技术识别,对可疑的电话号码和银行账户进行冻结和调查,为信息通信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还可以在ATM机中设置语音提示,对转账等业务进行一定的限制,在取款付款业务中建立紧急止付机制,最大程度的降低受害人的损失。

五、结语

网络诈骗犯罪与普通诈骗犯罪活动的不同之处,是诈骗分子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虚假的身份信息对民众进行诈骗活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诈骗的方式层出不穷,受害群众越来越多,社会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网络诈骗犯罪进行理论探究,研究分析网络诈骗犯罪的手段,建立网络诈骗反映机制,制定预防和制止网络诈骗犯罪的对策,对我国经济、法治和道德建设都会起到良好的积极作用。采取多方面措施,才能够有效的对网络诈骗犯罪起到预防和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程.网络诈骗原因与对策浅析[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01)

[2]李鹏,李信志,刘泉利,王昊阳,马家明.互联网时代的私人信息泄漏防范[J].科技视界. 2014(06)

[3]邹珉.浅析高校内部网络诈骗的成因与防范措施[J].电子制作.2013(23)

[4]黄任荣.新类型刑事犯罪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07)

[5]杨燮蛟,魏彬,赵雪.网络诈骗现状与预防体系的建构[J].行政与法.2011(08)

[6]郑康.电子商务欺诈的刑法规制[J].信息网络安全.2010(08)

[7]向海龙.浅析电子商务欺诈犯罪的治理与防范[J].信息网络安全.2009(11)

[8]张辉.探析网络诈骗犯罪[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2)

[9]刘燕.让网络诈骗“无处遁形”[J].信息化建设.2014(03)

[10]陈玉友.网络诈骗若干问题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作者简介:

韦忠庆,男,广西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老师,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篇5:大学生应该怎么预防网络诈骗

一、不随意泄露身份信息。

那种针对性的诈骗发生的开端就是身份信息泄露。不在网上随意注册那种要填身份证号的账号,快递单和填有各种信息的废纸妥善处理后再扔,确保信息不会轻易泄露。

二、不贪小便宜。

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那种说你中了奖要输验证码领奖的短信直接删了就好,电话直接挂了,绝不多听这些人的话,你听多了有可能不由自主就信了,不听不接是正道。

三、不着急转账

遇到说你银行卡涉及洗黑钱,家里出事要转账这种信息,不要着急转账,先确认一下信息,联系一下银行和父母,即使是真的也不耽误你多长时间,若是假的就避免了一大波损失,谨慎最重要。

四、不办看起来很优惠的借贷。

最近很火的大学生借贷,大家应该都有了解,那些骗子就是掌握着大家图便宜的心理来进行敲诈勒索的,父母给的学费是足以让你度过学年的,所以,不乱花钱是很有必要的。

五、网购的陷阱

网络购物物美价廉又低碳环保,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殊不知,骗子们无处不在,瞅准了机会就骗你没商量。接到陌生的短信或电话,要多留心眼,冷静判断,可以先拨打邮政、银行、公安等部门电话进行核实查询,不要直接拨打短信或是对方提供的号码,也不要将钱轻易转入对方告知的账户,一旦受骗及时报警。

六、查用QQ信息实施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手段盗取QQ号,再用盗取的QQ号以冒充熟人的方式和受害人进行聊天,并通过视频截图等手段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再以急需用钱的方式对受害人实施诈骗。在聊天时,不要向陌生人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有网友提出经济上的要求,一定要慎重,最好通过电话进行核实和确认。QQ用户在发现自己密码被盗时,要设法尽快取回密码,若无法取回密码,则要将被盗情况及时告知QQ网友,防止不法之徒假冒其名义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七、网络交友需慎重

篇6:预防诈骗学生发言稿

大家早上好!我是702班的彭xx。

近两周是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安全网络,共建共享》。

伴随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互联网正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在网上交流、交往、交易,话在网上说,钱在网上花,事在网上办,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

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相伴而生,网络攻击、网络恐怖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侵犯个人隐私、窃取个人信息、诈骗网民钱财等违法犯罪行为依然猖獗,所有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公共安全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对打击网络有害信息和不法行为的呼声非常强烈,维护网络安全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强调要加强全党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发动全社会参与维护网络安全,培育“中国好网民”。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不仅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网民的切身利益。只有保护好每一个网民的安全,才能让网络安全落地生根,用坚实的一砖一瓦,构筑起国家网络安全的坚固长城。

我们作为中小学生也要做一个“中国好网民”,要有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现在,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一放学或一放假,就长时间地呆在电脑前或者捧着个手机。

其实,上网就像步入社会,你可以在这个虚拟网络空间里,学到有益自己身心健康成长的东西,学到课本里没有学到的东西,在这里你可以得到世界上成干上万的网友的帮助。

但在这里也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健康内容的影响,思想受到的侵害,也有可能做出犯法的事。

为此,请大家熟记以下上网安全守则:

01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不要把自己及父母家人的真实信息,如姓名、住址、学校、电话号码和照片等,在网上告诉其他人。

02如果看到不文明的信息或图片,应立即告知父母。

03进入聊天室前要告知父母。必要时由父母确认该聊天室是否适合学生使用。不要在各个聊天室之间“串门”。在聊天室中,如果发现有人发表不正确的言论,应立即离开,自己也不要在聊天室散布没有根据或不负责任的言论。

04不要在聊天室散布对别人有攻击性的言论,也不要传播或转载他人的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网上网下都做守法的小公民。

05尽可能不要在网上论坛,网上公告栏、聊天室上公布自己的真实信息。

06未经父母同意,不和任何网上认识的人见面。

07如果收到垃圾信息或邮件,应立即删除。包括主题为问候、发奖一类的信息或邮件。若有疑问,立刻请教父母或老师进行处理。

08不要浏览“儿童不宜”的网站或网站栏目,即使无意中不小心进去了,也要立即离开。

09如遇到网上有人伤害自己,应及时告诉父母或老师。

10根据与父母的约定,适当控制上网时间,一般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每天不超过3小时。

最后,我们一起来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篇7: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心得体会

1、观察判断,有效识别。在发现对方疑点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仔细地观察对方的神态表情,举止动作的变化,看对方的言谈,所持的证件以及有关材料与其身份是否吻合,以此识别真假。必要时可以找相关人员商量,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忠告,或者通过对方提供的电话、资料予以查证核实。

2、巧妙周旋,有效制止。在发现疑点无法确定真假而又不愿意轻易拒绝时,要有礼有节,采取一定的谈话、交往策略,注意在交锋中发现破绽,通过与其周旋印证自己的猜测。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一些吓唬的言辞,使对方心存顾忌,不敢贸然行事。

3、平静心态,及时报案。受害人无论是否因为自己的过错(如贪财、无知、轻信、粗心大意)而受骗,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从受骗的噩梦中回到现实,吸取教训,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切勿“哑巴吃黄连,有苦肚里咽”。

篇8:大学生预防诈骗演讲稿

1 高校网络、通信诈骗案件的基本特征

1.1 社会阅历浅, 缺乏抵御能力

大学生社会阅历浅, 对网络诈骗免疫力低。而诈骗案件团体分工设“局”巧妙, 且诈骗方式多样化, 短信、即时通信软件、电话等多种工具齐上阵, 对大学生进行诱导, 大学生如未受到过类似警示教育, 很容易被作案人的设计的“局”忽悠, 进而一步步按照骗子设计的步骤上当。针对大学生的这类诈骗, 多以恐吓、编造假案件为主。

1.2 缺乏辨别能力, 导致损失惨重

大学生在步入高校以后, 由于学业相对中学轻松或者家庭经济原因, 喜欢在网络上寻找赚钱机会, 由于缺乏互联网基本认识, 对网络上出现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信息盲目轻信, 如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大学生兼职”、“大学生赚钱”等关键字查找到一些网址, 通过网址内的信息与对方取得联系, 在获得劳动报酬以前, 就被对方以各种理由如缴纳服务费、服装费、培训费等名义骗取钱财。

1.3 贪小便宜, 吃大亏

智能手机的普及, 学生手机支付宝、微信钱包的使用普遍, 各类及时通信中出现的点赞、扫二维码送高价值物品的链接层出不穷, 大学生对这类信息不辨真伪, 在收到此类信息后, 立马按照信息内要求进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 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泄漏及手机病毒的风险较大, 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经济损失。

1.4 涉案金额大, 追查难度大

网络通信诈骗由于其特殊性, 作案人影藏在幕后, 警方对案件的侦破存在较大难度;且诈骗中许多大学生身处“局”中, 除了自身存款被骗取, 还会向同学、好友借, 这类案件涉及的金额都较大。据悉, 2015年扬州市区高校共发生通信网络诈骗案件275起, 比2014年全年180起上升34.5%, 直接经济损失达897814元。2016年1-2月份全市高校发生34起, 较2015年同期增加了16起。扬州这一现象在各大高校集中的城市中很普遍, 个案中一次性被骗数万, 甚至十几万的案件屡屡发生, 给个人、家庭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

2 高校诈骗案件形式演变分析

2.1 传统诈骗案件依然存在

高校常见的传统诈骗案件并未消失。如走访大学生宿舍寻求日常用品、文具代销代理、大学生兼职 (利用收取押金、服务费、上岗服装费等形式骗取钱财) 以及冒充师长针对大学新生推销电话卡、上网卡、学习资料等诈骗方式依然存在, 这类诈骗方式所骗取的金额相对较少, 学生在受到损失以后碍于面子, 很多都不好意思向老师、同学提及, 这也助长了作案人的气焰, 这类案件依然多发。

2.2 网络通信诈骗成为大学生经济损失的重灾区

大学生被诈骗学生当事人的回访调查发现, 绝大部分大学生之所以被骗, 很多人都是因为缺乏防范意识, 且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诈骗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直到造成了真正的损失以后才幡然醒悟。

据北京某高校调查结果显示, 高校诈骗不仅覆盖面广, 且学生上当率也很大, 在受访调查的1138名大学生中, 遭遇过诈骗的人数为287人, 占总人数的25.2%;而遭遇过诈骗且上当的人数为160人, 占遭遇过诈骗学生的56.1%, 多余没有上当受骗的学生。从数据上可看出, 大学生防诈骗的能力非常欠缺, 受骗学生的经济损失额度更是触目惊心。2016年出现的“准女大学生被骗学费后离世”、“大二男生在疑遭电信诈骗后不幸离世”这类悲剧的出现, 给学校、社会、家庭更是敲响了警钟, 防骗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3 切实加强大学生防骗能力核心在“做”

大学生诈骗案件的频发主要两个原因, 一是诈骗手段繁多, 让人防不胜防, 二是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问题, 这两方面导致大学生诈骗案件的发生居高不下。因此, 在预防大学生诈骗的工作中, 有许多的事情可以做, 但要达到预想效果,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3.1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缺一不可

大学生预防诈骗, 不仅仅是高校单方面的事情, 首先家庭需要具有预防基础, 在大学生诈骗案件中不难看出, 许多父母亲在孩子诈骗案件中, 对孩子突然向家庭索要大额的金钱的时候, 根本不闻不问, 只一味的满足孩子提出要求, 没有去关心核实孩子为什么会需要这么多的钱。其次学校在大学生日常教学中, 也必须密切关注学生动向, 防诈骗类宣传需要做到切实有效, 不能只重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当前高发的大学生防诈骗宣传教育。社会层面, 也需要给予大学生一定的关怀。

3.2 诈骗防不胜防, 防胜过不防

针对高发的大学生诈骗案件, 必须做好预防警示教育, 在这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高校安全保卫部门、二级学院、日常教学过程都有必要向学生传授防骗知识, 方式可以多样, 不需要拘泥于形式, 只要能让学生入脑、入心就行, 但是必须达到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局面, 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预防诈骗是必备的一种意识。

在具体防骗宣传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认识到, 学生之所以会上当, 根源在于“信”了诈骗内容, 那么学校相关部门在开展工作中就要做到, 让学生不要轻易相信来源不明的信息, 因此需要进行案例、诈骗方式的分类, 通过有效的方式推送给学生, 为达到追求的效果, 要循序渐进的分间断性的推送, 防止信息泛滥导致学生厌烦情绪, 降低宣传教育效果。

4 结论

针对大学生诈骗案件的预防, 需要准确掌握诈骗案件的特性, 对症下药以提高大学生防范能力, 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 用类似防范计算机病毒一样及时更新杀毒工具, 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维护大学生利益。

参考文献

[1]楚楚.针对大学生的网络通信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去年扬州大学生被骗近90万元, 三个大学生刚开学就被骗了1.4万元[N].扬州日报, 2016-3-17.

[2]杨中英, 李敏.高校诈骗的特点与原因分析——来自某高校臭要调查的发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8) .

篇9:大学生预防诈骗演讲稿

这两次活动,参与者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见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专门冲着老年人而来。过程大同小异,不外乎“三部曲”:一是套近乎,二是拉大旗作虎皮,三是“挥泪大甩卖”。

先说套近乎。为了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演讲者不惜降低身份,以儿子的面目出现,嘴上像抹了蜜,一声一个“老爸老妈”地叫着,简直比亲儿子还亲,叫得老家伙们心里热乎乎的,一阵一阵的掌声如潮而来,一阵一阵的欢呼如雷而至。不知不觉中,台下的老家伙们在感情上早已和台上的“儿子”成了一家人。

再说拉大旗作虎皮。台上的“儿子”说:老爸老妈呀,咱这个商品可是好东西呀,儿子特意孝敬您,咱这个商品连国家领导人都用(佐以影像),连明星大腕都用(佐以影像),儿子忽悠谁也不能忽悠自己的老爸老妈,您老就放一百个心吧!在这些“事实”面前,进一步打消了老家伙们的顾虑。

最后说“挥泪大甩卖”。为了进一步表明“儿子”的孝心,他们往往采取欲擒故纵的套路,几百元甚至几十元的商品,先虚定七千、八千元的价格,然后装作“挥泪大甩卖”的样子,一跺脚降一次价,一捶胸又降一次价,一咬牙再降一次价,最后降到两千或三千元。这时的老家伙们欢呼雀跃,好像得了天大的便宜,争相掏钱购买,最后一点儿戒备心理荡然无存。等到回家喜滋滋地上网一查,原来几千元的东西不过几百元甚至几十元,方才大呼上当,无奈为时已晚矣。

篇10:小学生预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增强防范电信诈骗能力,有效遏制电信诈骗高发事态,切实保障学生的财产安全,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特举办本次活动。

二、活动主题

“和谐网络你我共享 电信诈骗你我共防”

三、活动时间

20XX年9月中旬——20XX年11月中旬

四、活动组织

学生工作部(团委)、后勤保障部主办,各二级学院承办

五、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六、活动内容

(一)积极开展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多手段开展宣传活动,广泛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校园广播站、电子屏幕、宣传栏等新媒介,开展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普及防电信诈骗常识,提升学生防骗意识。

(二)举办各类防电信诈骗比赛

举办征文比赛、漫画大赛、演讲比赛、短视频拍摄大赛、“主题情景剧”大赛、电信诈骗理论知识考试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视角加强防电信诈骗宣传。

(三)召开主题班团会

各二级学院辅导员要组织相关班级,召开“和谐网络你我共享电信诈骗你我共防”防电信诈骗主题班团会,采用案例剖析、以案说法等方式,普及防范电信诈骗,加强法治教育,会上全员签署《拒绝电信诈骗承诺书》。

主题宣讲

1.校级层面

(1)后勤保障部邀请新区公安局干警为各学院学工教师、学生干部开展专题讲座,通过骨干培训以点带面,发挥榜样的力量。

(2)组织学生理论宣讲团绕网络文明、防范网络诈骗等主题利用晚自习时间到新生班级开展宣讲,提升广学生的防诈骗意识。

2.各二级学院层面

各二级学院要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同时以现场问答、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同学们了解当前电信诈骗套路陷阱,分析上当原因,提高防骗能力。

(五)加强队伍建设

依托校院两级学生会、社团联等学生团体和组织组建“反诈骗”志愿宣传队,开展防诈骗社会实践等系列主题活动,营造全校反诈,人人是反诈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七、活动要求

(一)开展防电信诈骗专项宣传教育工作是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工作,各二级学院要努力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开展专项宣传教育活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各二级学院结合工作实际,形成本学院有关工作方案,于9月27日前上交本学院活动方案至滕裕薇处。

(三)各二级学院要做好影音及图片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宣传存档工作,活动结束上交活动总结、相关活动宣传报道截图及影音等材料,确保各项活动措施有效,确保抓出成效。

篇11:大学生防诈骗的演讲稿

“天气真好!又可痛痛快快玩一天了!”我自言自语地走在街上,望着蓝蓝的天空,心情好极了!

突然,我发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怎么回事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挤进了人群,原来人们围着的是一个乞丐。只见那个乞丐头发乱蓬蓬的,脸上脏兮兮的,衣服破烂不堪。最可怜的是他的右手断了,他用左手拿着一个碗,跪在地上,嘴里不住地叨念着,看上去十分可怜。我摸了摸口袋,心想:应该同情帮助弱者!我毫不犹豫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走到乞丐面前,把两元钱放到了碗里。周围的人于是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也感到特别高兴,因为我帮助了一位残疾人。在我的影响下,人们也纷纷献出了自己一片善良之心,大家你一元,他两元争着往碗里投,不一会碗里装满了人民币。我望了望乞丐,又看了看周围的人们慢慢地离开了人群,但我的心还惦记着那位残疾人。

中午,我买了书,从一条小巷往家里走,走着走,想不到在一个墙角又看到了那个乞丐,与上午不同的是他靠着墙,正用一双手在数钱。“双手”我的心一震,眼睛直直地盯着那双手,这怎么可能呢?刚才他不是只有一只手吗?难道是我的眼睛看错了?我的眼前立刻闪现出那骗人的一幕。啊!是他欺骗了我,是他欺骗了人们那一颗颗善良的心!我气愤地转过身,再也不想看到他。

善良的人们睁开你的慧眼吧!再不要上当受骗了!

篇12:双簧诈骗的特征与预防措施

关键词:双簧,诈骗,预防措施

一、双簧诈骗的特征

(一) 以名贵中药材作为诱饵

中医中药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 是对世界医药学的重大贡献。中医中药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升华, 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牛黄是名贵的药材, 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功效。由于牛黄的产生过程十分奇特复杂, 牛黄在药材市场上严重供不应求。许多人求之若渴, 可遇而不可求。诈骗分子以敏锐的嗅觉看到了牛黄市场带来的商机。所以, 诈骗分子利用牛黄作为幌子, 实施诈骗活动。他们以蛋糕冒充牛黄, 在半年的时间里行骗九省两市, 成功61次, 诈骗他人成千上万的钱财。骗子们选择牛黄作为诈骗的诱饵, 这是因为牛黄十分稀缺。很多人从没有见到过牛黄, 很难从外观上判断真假, 这就为他们的诈骗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 演双簧设陷阱, 既买又卖

骗子们能够把蛋糕当作珍贵的牛黄卖出去, 诈骗他人钱财, 是因为他们设计了一个诱使他人落入陷阱的圈套。他们的诈骗团伙把人员进行了分工, 一伙人冒充中药厂的采购员, 到处放风, 说他们以全国最高价收购牛黄, 有多少收多少;另一伙人假冒农民, 声称他们养的牛产了牛黄, 想找买主, 给点钱就卖, 家里正缺钱有急用。这样就给贪心的人提供了一个发财的机会, 因为只要低价将农民手中的牛黄买下, 以高价卖给中药厂的采购员就可以赚钱。

(三) 贪心是受骗的根源

贪心是人的天性, 是人类自身的弱点, 趋利弊害, 天性使然。经过对大量的经济诈骗案例的调查分析, 我认为, 有的骗术并不高明, 但能够屡屡得逞, 有许多人上当受骗, 就是因为骗子们用各种巧妙的手段刺激人们的贪心。然后利用这种贪心实施诈骗, 使贪心的人蒙受经济损失。

(四) 屡骗屡成, 携款潜逃

一块普通的蛋糕, 价值不过几角钱, 但就是这样一块普通的蛋糕, 被骗子们冒充牛黄, 诈骗钱财4万多元。贵州省村民王某, 找来见多识广的陶某和洪某。三人经过密谋认为牛黄是名贵药材, 许多人求之不得。他们决定利用市场供不应求的条件, 以假牛黄进行诈骗活动。在火车站, 他们三人分工协作, 演起了诈骗双簧。王某假扮成专门收购药材的, 越名贵越好, 牛黄正是他急需的。现在药厂都快停产了, 派出来几个采购员都空手而归。如果谁有这方面的消息告诉他, 他10%的信息费, 如果去长沙联系到卖主, 他负责往返的路费。

二、预防措施

(一) 戒除贪心

虽然骗局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但利用人们的贪心实施诈骗, 是亘古不变的游戏规则。是所有经济诈骗, 的共同规律。利用人们的贪心, 是骗子们诈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贪心是受骗的根源。许多骗局的设计, 总是以让受骗人先取得一点小利开始的, 正如抓苍蝇需要使用一点糖一样。如在集资诈骗中, 给交集资款的人返利。在传销诈骗中, 让发展下线的人提取分成, 就是这个原理的应用。所以, 防骗的根本方法就是戒除贪心。古人说贪如火, 不遏则燎原;欲如水, 不遏则滔天。

(二) 警惕双簧诈骗

当贪心的人买下农民手中的牛黄时, 收购牛黄的骗子们早已逃之夭夭。而被骗的人只能自认倒霉, 后悔莫及。这个骗局的设计是十分精密的, 因为很多人事前看不出买牛黄和卖牛黄的人原来是同伙。这个骗局的威力也是很大的, 行骗九省两市, 屡屡得逞, 诈骗他人许多钱财。骗子们甚至买了一张全国地图, 指到哪里就骗到哪里, 从长沙、武汉骗到济南、青岛, 再骗到哈尔滨。

(三) 严厉打击, 双簧诈骗

这伙骗子, 用一块蛋糕搓成的圆球, 在怀化株洲等车站行骗三次, 骗得4000多元, 还有其它物品。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发财如此容易, 三言两语就能骗来几千元。他们设宴庆贺之后, 就决定一不做二不休要大干一场, 他们买了一张全国地图, 只有当了几年兵的王某能看得懂, 他们随铁路北上。从株洲骗到长沙、武昌, 从新乡骗到蚌埠, 从石家庄骗到济南、青岛、哈尔滨。这三个骗子每次行骗成功后, 脏物出手后一律平均分配, 每人凑够3000之后寄回老家。

(四) 教育农民, 识破双簧诈骗

通过有关的调查表明, 在这起用普通蛋糕, 假冒珍贵牛黄的诈骗活动中, 农民是最大受害人。诈骗分子在车站码头, 选择农民作为他们诈骗的对象。这是诈骗分子, 精心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极大, 的提高了诈骗成功的机会。由于牛黄特别稀缺, 特别珍贵。对于成千上万的普通农民来说, 他们并没有真正见过牛黄。无法正常判, 断牛黄的真假。这就为牛黄的诈骗活动, 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牛黄的生产过程比较困难, 制作工艺比较复杂, 造成牛黄的产量特别低, 市场的供给量比较少。但是, 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牛黄独特的治疗效果, 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许多人都希望能够买到牛黄, 给病人使用。这样, 就产生了极大的消费市场。由于牛黄的生产数量比较少, 导致牛黄资源具有极大的稀缺性。导致了牛黄在消费市场特别珍贵。从全国的牛黄消费市场来看, 牛黄的供给数量非常少。牛黄的消费数量非常大。所以, 从全国的牛黄消费市场来看, 牛黄的供给数量与牛黄的消费数量相比较。其结果是, 牛黄的全国消费市场是供不应求的状态。牛黄的全国消费市场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直接导致牛黄价格的直线上涨。

参考文献

上一篇:煮书-高中作文下一篇:我不止一次尝试400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