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三年级作文

2024-04-08

勇气三年级作文(精选14篇)

篇1:勇气三年级作文

夜色己经漆黑一片,一轮明月喷薄欲出,路边稀稀拉拉的亮着几盏路灯,天空中点点星光。出来散步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才刚出来,有的慢慢走回家,好不快活呢,仿佛己恢复了白天的欢歌笑语。

我和爸爸妈妈也加入了散步的队列中,我走得最快了,一会工夫己经看不到爸爸妈妈了,我独自走在了一座乌黑无比没有灯光的大桥上,伸手不见五指的我很害怕,越走越胆怯,凭着脚下的感应走下了大桥,爸爸妈妈己经不见踪影,我只能继续前进,来到了灯光闪亮的梅龙湖大桥,爸爸妈妈去哪儿了,我一遍遍地喊叫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一边喊一边在人群中寻找着,乱了方寸的我在梅龙湖大桥上来回走了两遍,两只脚己经起泡了,可是那亲爱的爸爸妈妈到底在哪儿呢,我的心里无法平静下来。

当害怕和勇气在我的.心里门槛上徘徊,纠结时,一股莫名的勇气让我不由地站了起来迈开了起满水泡的双脚,虽然走每一步都是痛得揪心,但我还是依然咬牙摸黑往回走去找爸爸妈妈。又来到了那座可怕的没有路灯的大桥。我使劲不让害怕再重返脑海里,于是,我坐了下来,静静地等着,等着奇迹的发生。

就在这时,有个身影向我走来,我战战兢兢想努力去看清面孔,啊,原来是爸爸,我立马扑到了爸爸的怀里,努力不让泪水流下来,因为我要做个勇敢的孩子。爸爸扶着我一瘸一拐地走到了妈妈面前,妈妈激动地抱住了我:“宝贝,我和你爸爸找不到你都急死了,原来你还能这么镇定,你真勇敢,真棒!”我不满地小声嘀咕:“我本来就是个勇敢的孩子嘛!”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我的勇气己经表现出来了,我会加油,让勇气这个词永远出现在我生活里。

篇2:勇气三年级作文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阅读方法历来名目纷繁,分类庞杂。为大家提供了勇气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学习有帮助!

勇气

①19世纪,在英国的名门公立学校——哈罗学校,常常会出现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

②有一天,一个强悍的高个子男生,拦在一个新生的面前,颐指气使地命令他替自己做事,新生初来乍到,不明白其中“原委”,断然拒绝。高个子恼羞成怒,一把揪住新生的领子,劈头盖脸地打起来,嘴里还骂骂咧咧:“你这小子,为了让你聪明点,我得好好开导你!”新生痛得呲牙咧嘴,却并不肯乞怜求饶。

③旁观的学生或(用冷淡的神色来对待或看待) ,或者起哄嘻笑,或者胆战心惊地一走了之,除了一个外表文弱的男生。他看到这欺凌的一幕,眼里渐渐涌出了泪水,终于忍不住嚷起来:“你到底还要打他几下才肯罢休!”

④高个子朝着那个又尖又细的抗议的声音望去,一看也是个瘦弱的新生,就恶狠狠的骂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问这个干吗?”

⑤那个新生用含泪的眼睛盯着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管你还要打几下,让我替他承受一半的拳头吧。”

⑥高个子看着他的眼泪,听到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羞愧地停住了手。

⑦从这以后,学校里反抗恶行暴力的声音开始响亮,帮助弱者的善举也逐渐增多。那两个新生也成了(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那位被殴打的少年,深感爱与善的可贵,后来成为英国颇负盛名的大政治家罗伯特.比尔;挺身而出,愿为陌生弱者分担痛苦的少年,则是扬名全世界的大诗人拜伦。

勇气阅读练习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①柔弱——___________________

②恶行——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③⑦段中带括号的内容,如果用成语取代,应该用哪两个成语?(2分)

答:⑵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的描述使罗伯特.比尔与拜伦的性格跃然纸上,你能说说他们的.性格吗?(2分)

小题4:拜伦对罗伯特.比尔给予帮助的方法是“替他忍受一半的拳头”,你赞成这种方式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2分)

小题5: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强悍 ②善举

小题1:①冷眼相看②莫逆之交

小题1:即使身陷困境,也不能随便低下高贵的头颅,这就是罗伯特.比尔的勇气与精神;不能替别人抵抗就替别人分担,无论多么痛苦,这就是拜伦的勇气与正义感。

小题1:A、我不赞成这种方式,因为这样显得太窝囊了。如果是我,我会先义正词严地劝架,要是他依然执迷不悟的话,我就去告诉老师。

B、我赞同这种方式。我知道,和这种人是无法讲道理的,但如果让我眼睁睁的看别人被无缘无故的打,我宁愿帮他挨一半的拳头。

小题1:因为不熟悉的人挨打而流泪,自己很瘦弱却毫不畏惧地替人分担拳头,这种勇气与美德让最无赖的人也深感羞愧。

小题1:试题分析: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文中从前向后认真阅读,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

小题1:试题分析:平时有积累,考时搜库存。另外,"用冷淡的神色""对待或看待"也可以得出为"冷眼相待",即根据解释的意思去拆分推断也是不错的方法.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文章中人物的言行去推断.找到相关语句,如从罗伯特.比尔"痛得呲牙咧嘴,却并不肯乞怜求饶"中,可以看出他的不肯低头的性格特点;从拜伦"眼里渐渐涌出了泪水,终于忍不住嚷起来'你到底还要打他几下才肯罢休!'”"用含泪的眼睛盯着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管你还要打几下,让我替他承受一半的拳头吧'”以及"旁观的学生或(用冷淡的神色来对待或看待) ,或者起哄嘻笑,或者胆战心惊地一走了之"中,可以看出他的正义感和有勇气.

小题1:试题分析:“你赞成这种方式吗”要求我们表达个人看法,可赞成也可反对,能自圆其说即可.具体“你会怎么做”要与第一问自己的看法相辅相成,不要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现象。

篇3:勇气三年级作文

比较之一: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设计一】

1.学习课前导语后,边读课文边思考: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进行交流。

3.孩子们,听出来了吗,只要讲清楚作者几次看到花和看花后不同的心情,就能把这件事讲清楚,自己试着再讲一讲。

4.学生第二次交流,教师随机完成板书。

5.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特的变化呢?你能看着板书连起来说一说吗?用“因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说话。

教学效果反馈:学生第一次概括主要内容抓不住主线,泛泛而谈,有的接近简要复述;第二次概括提升并不明显。用“因_____而_____”说话,举手学生并不多,而且发言的质量也不高。

【教学设计二】

1.默读导语,寻找学习要求,整理后呈现:

(1)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他为什么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

(2)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锁定第一个学习要求。齐读四个词,这四个词都表示——(心情)。

3.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心情的四个词,交流含词的语句。

4.联系这些句子,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一连串的变化?并把思考的结果填写在作业纸上:(作业纸上独立完成,交流中屏幕呈现)

5.如果我们把这四句话串联起来就能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回答。

6.总结:顺着作者的情感变化,我们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了。以后大家碰到类似的课文,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来说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效果反馈: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动笔思考,参与交流,氛围活跃。大部分学生都能借助作业纸有条理地说清楚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

1.文本教学价值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个环节,两位教师都根据文章的导读选择了两个教学点:“理解作者情绪变化的原因”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不同的是课例一,教师把教学的归结点落在了“理解作者情绪变化原因”上,概括主要内容的目的是为引出后面的情绪变化;课例二,教师把教学的归结点落在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上,先借助作业纸理解情绪变化,再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前面的步骤是为后面的概括搭桥铺路。我们可以看到课例一只是停留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层面上,课例二则重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两节课,教师对文本教学价值的认识不同,设计的落脚点就不同,学生在语文能力上的收获也是大相径庭的。当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在阅读中就能够和作品中的人物自由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他们在表达时就能够正确地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久而久之语文素养就能逐渐提升。

2.文本教学价值的落实要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

课例一中,教师未经任何点拨指导,就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学生的回答出现了“罗列文章内容”“不分主次”等现象,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学生刚接触文本就如同迎了当头一棒,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学习兴趣减弱了,整节课的教学氛围处于低迷状态。课例二中,教师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学情,由浅入深,梯度前进。找出词语,画出句子,完成作业纸练习,最后概括主要内容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的发言条理清楚,表述完整,教学目标的落实是高效的。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教学路径的生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做到循序渐进,始终把文本教学价值的坐标放在学生的世界里。

比较之二:品读咀嚼描写“藏花图”的语段

【教学设计一】

出示语段指名读,改动句子后自由读: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纯洁;紫的、娇小、这么多;鲜亮、这么密、这么辽阔!

师:你觉得改动后的句子好吗?

生:不好,原文的分类很清楚,而改动后分类混淆了。

师:哦,原来同一类的,表达形式相同的词语我们应该归为一类。‘分类齐读’

师: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花的?

生:颜色、样子、数量。

师:作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花的多,花的美,让我们也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教学效果反馈:学生读得通顺流畅,也关注到了句子中分号的停顿,但语气平平。

【教学设计二】

出示语段,自由读,指名读画线的句子。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师:你发现这几句话有什么特色?

生:作者从“颜色”“样子”“数量”分类来写。

教师引读。这些花从颜色上看——,从样子上看——,放眼望去——。

师:孩子们,你们还发现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教师范读提醒学生)

生:这些词,表达得非常简洁!

师:如果换一种方式表达,你们听听有什么不同。这些花有的是白颜色的,有的是黄颜色的,有的是紫颜色的……

生:这样表达与原文相比就没有惊喜感了。

师:是呀,在这段文字中,没有一个表达情感的词语,却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那份惊喜。文章就是通过一个个简短、跳跃的词语传递出作者看到花时眼前一亮的惊喜!(指名有感情朗读)

教学效果反馈:学生朗读特别出彩的是这句话“白的……这么辽阔!”读得轻快、跳跃,作者看到花时一刹那的惊喜溢于言表。

【教学反思】

文本的教学价值指向文本有特色的“秘妙”之处

这个环节,课例一、课例二都重点品读了“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课例一,关注到了“分类的表达形式”,通过句子比较,让学生明白:同一类的,表达形式相同的词语应该归成一组。课例二,既关注到了分类的表达形式,更关注到句子中一个个短语并排罗列的表现手法,流露出作者看到花时的那种激动与兴奋不已。这句话的教学价值到底体现在何处?乍一看,作者从三方面写花,分类清楚,这样的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从两节课的教学情况看,文本的这一特色,学生一读马上就发现了,说明在以前的学习中肯定接触过,不是这篇文章特有的,对学生而言也已经不存在“秘妙”中的“秘”了。所以此设计并没有体现出文本的有效教学价值。再来看课例二,教师通过进一步引导,朗读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把自己的心情融入一个个简短、跳跃的词语之中,这样的表达不愧出自大作家冯骥才的笔,那样的独具匠心,那样的真实自然。当学生读懂文本的这一层“秘妙”后,朗读这个句子就充满了生命力,在以后的写作中也会自然地仿而效之。文本独特的“秘妙”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魅力无穷。如果我们教师能借助一双慧眼挖掘出文本最有特色的“秘妙”,也就能使文本的教学价值趋向最优化。

篇4:三年级作文如何起步

三年级的同学,刚刚接触作文,他们觉得无话可写,或记流水帐。这个时候,能否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这对他们的一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对三年级作文如何起步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书面表达语言

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及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加以指导,让学生多积累优美的词、句,多读、多背名段、名篇,培养学生表达的语感,久而久之,就可以解决学生语言苍白干瘪的问题。

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实践的平台

作文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作文应来源于生活,同时,作文又是生活的反映,更是生活的提炼和延伸。学生写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生活经验,即无话可写。那么,要想作文写得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就应让学生参与活动,深入生活,亲身体验生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从而捕捉到生活中最真实的写作素材,积累素材,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我上三年级作文课时设计的一个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想当发明家吗?

生:想。

师:会制作模型吗?

生:会。

师:好,同学们可以回去找你们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亲戚朋友帮忙,发明一种在你的生活中你觉得最需要的东西。实在发明不出来,就制作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模型。下星期一把你们的小发明或小制作带来展览,我们开个评比会,你们把小发明、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外形、特点、用途等介绍出来,然后评出最好的给予颁奖。

生:好!(同学们积极响应着)

星期一作文课时,同学们的桌子上都摆着亲手制作的东西。

师:同学们都制作了自己的东西,想好怎样介绍了吗?要让大家认识它,并使大家认为它是最好的。

生:想好了!(学生很自信的样子,个个都争先恐后地上讲台,尽可能详细地把小发明、小制作介绍给大家。有些同学怕讲不完整甚至用笔把制作过程及功能写出来念给大家听。)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得真好,特别是用笔写出来的同学介绍得更清楚、更完整。那同学们愿不愿意把小发明、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功能及外表写在作文本上整理成一篇文章呢?(题目自拟。)

生:好。(同学们都认真地写起来。)

三、习作过程的指导

首先,习作方法的指导。重点指导习作的细节描写、句段关系、详略安排等,让学生在处理中逐步学会谋篇布局、整体规划习作。其次,指导学生定下习作的基调。要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及时矫正学生表现出的颓废思想。再次,习作语言的指导。小学生的作文应体现出儿童语言的特点,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应鼓励他们多用定语、状语,多用形容词,多用适当的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准确、生动、优美。

四、相互交流,合理评价

我倡导学生间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有习作前的口头交流,还有作文定稿前后的交流。在学生口头作文和作文完成后,教师还要组织进行习作评价。学生自评互评、自改互改、师生共同评价修改等方式我都经常使用。比如这次作文定稿后,我先批阅,然后选出好、中、差三类作文各三篇读给学生听,由学生评、批、改。再在屏幕上展示一篇,由学生修改,学生受益无穷。

这次作文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不仅有话可写了,而且写得非常详细、具体。因为这节作文课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实践的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过程,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为作文打好实践的基础,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克服了作文课学生无话可写、提起作文就头疼的现象,而且在习作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正确引导。

从此,我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亲眼见到的人、物和景,像这节课一样,用自己的话具体地介绍出来写在日记本上。这样,学生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所感,畅所欲言,很乐意写,激发了写作兴趣,不但为以后的习作积累了素材,还不知不觉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习作的指导是一项持久、连续又艰巨的工作,教师只要在教学工作中时时注意、事事留心,多花心思,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尤其是三年级学生刚刚起步习作,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书面语言,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体验生活,品味生活,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上下功夫,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篇5:勇气四年级作文

小草——多么脆弱的植物,可它却有如些强大而坚定的力量——勇气。虽然秋天它会枯萎,冬天更无它的藏身之地,但是每当春姑娘走来时,它那无穷的勇气就会是它钻破干燥的土地,并不屈向上。在我心中,它是那么有勇气,它和枯萎的花朵一同长大,和砍断的树枝一起生长。“唰~唰~”小草蹦出了那有勇气的声音。

去年冬天,我和妈妈去赶集,走到一个拐弯处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姐姐跪在硬邦邦的水泥地上乞讨,她双手重叠,头贴着手,趴在地上号啕大哭,散落着的头发遮住了脸,像一个神秘人物似的。前面有一张纸,说的是家里没有钱供自己读书,求大家可怜可怜她。那呜呜的哭声引来许多围观者,有的只看看纸上的内容就一声不响地走了,有的只是出于好奇而凑凑热闹罢了。只有个别老奶奶在身上东摸摸西找找,掏了几毛钱……我在一旁站了几分钟,那个姐姐始终没有找到勇气抬起头,而是不停地发出呜呜的哭声。我真想骂她几句,可不知怎么的,一股同情心把我的话拽进了肚子里。我想:一个人,一个健健康康的人,为什么不用健康的身躯,健全的体魄,勇敢地抬起头,收起纸,向失败的今天挑战,获得希望的明天呢?盲人安静还没有健康的身躯,可她还是向往着盼望着飞翔,用勇气战胜黑暗。做一个有勇气的人就这么难吗?

篇6:勇气四年级作文

“五一”长假的一天下午,天阴沉着脸,好象有些闷闷不乐。我做完作业,闲着无事,想到外边玩玩,轻松轻松……

一出家门,我就隐隐约约瞥见两个男孩一高一低地站在我邻居家的枇杷树下。他们在干什么呢?我悄悄地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偷摘枇杷。只见一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扶着自行车,另一个与他差不多高但瘦小些的男孩站在自行车上,摇摇晃晃,把手使劲伸向枇杷树枝,抓到一个黄中带青的枇杷后,连皮也不剥,就立刻塞进嘴里。在下面扶自行车的男孩不耐烦地轻声喊起来:“你下来,让我上去,快,快点!” 这时候,我心里很着急,突然有了阻止他们的念头。平时胆量不大的我跑上去轻声地对他们说:“你们别这样,站在自行车上多危险啊!再说,你们也不应该偷摘别人的枇杷啊!” 他们听到声音后,惊慌地回头一看,只见我独自站在不远处。于是,下面的男孩瞟了我一眼,口中嚷嚷道:“你别多管闲事!”依然我行我素。我被他俩的架势给怔住了。 眼看又一束枇杷枝给折断,我警告自己不能再“窝囊”了,于是又鼓足勇气,靠近他们,侧身看了一下他们的校徽,提高嗓子、表情严肃地说:“这棵枇杷树是我家的!我已看清你们的校徽,记住了你们的名字。你们再不听的话,我就告诉你们的老师!”我这样一说,果然奏效,只见站在自行车上的男孩,“嗖”地一声跳下来、跨上车,头也不回带着另一个男孩一溜烟地跑了。

我擦擦额头上冒出的汗珠,回想刚才一幕,真是有些紧张,但心情无比舒畅,不只是因为做了一件好事,而是我感受到勇气的威力。

篇7:勇气四年级作文

“勇气”,成长的代词,它总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底的恐惧与阴霾,为我们的心中增添几分光辉与温暖……

又是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可原本热闹的家中此刻却静悄悄的,爸爸妈妈出门散步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坐在楼上的沙发上,正捧着一本书看着,突然,“嘭”一声响声从楼下传来,把沉浸在书中的我一下子拉回现实中来,惊出了一身冷汗。怎么回事?楼下没有人啊!我硬着头皮打开房门,眼前却是一片漆黑,只留下楼下一盏昏暗的壁灯,我紧握双拳,壮着胆子走向楼梯,生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使楼梯似乎比平日变得更长了,我这慢吞吞的步子,怎么也走不到尽头,可偏偏开关在楼梯尽头,我一边走一边打着寒颤,几次想放弃,脑海中却浮现出妈妈出门时担心与忧虑的神情。对!我不能让妈妈永远都放心不下我!这时我的内心仿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我直了直身子,快步走向楼梯打开灯,下楼一看,原来是窗没有关好,风将餐桌上的纸盒子吹了下来,只要关上窗就行了。可是在这漫漫黑夜,做什么都变得十分艰难,几米的距离却需要更大的勇气,风呼啸着,听起来就像鬼哭狼嚎一般可怕,窗外的树左右摇晃张牙舞爪,我在心里不断告诉自己:“加油,你行的,不要被黑夜轻易打倒”!这句鼓励的话语瞬间化为股股勇气流淌在我心中。我当机立断,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去,关窗、插销、返回,一切动作都十分连贯,没有丝毫胆怯与害怕,因为我获得了“勇气”这把永远能将黑暗驱散的钥匙……

勇气,拥有它会令你变得坚强,独立,让你在遇见“恐惧”和“胆怯”时,帮助你将他们驱逐出你的内心,化作股股暖流回荡在你的心中……

篇8:浅析三年级作文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促使他们自发自觉地经常练笔, 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1. 故事式导入

三年级学生对故事最感兴趣, 一上作文课, 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 接着由老师讲个小故事, 学生听得专心, 笑得开心, 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 最后再分头写作, 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批改时, 只要故事较完整, 错别字不多就批“优”等, 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2. 活动式导入

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 老师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或课外活动, 让大家参与, 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 最后有重点地写下来, 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也有话可写, 效果较好。

3. 情境式导入

就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发挥想象, 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 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 如:播放一些动画片, 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像等, 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 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录音下来, 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自己积累语言

人常说“厚积薄发”,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 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开学初, 班上成立了“图书角”, 全班选出两名同学担任图书管理员, 学生利用中午、课间、自习时间借阅图书。到后来, 这已不能满足许多学生阅读需求, 各小组成立了自己的图书角, 由组长负责借阅, 学生把自己家的图书拿来, 互相传阅, 可供阅读得书籍一下子多起来了。我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竞赛、朗读比赛、成语接龙、讲故事比赛和语文知识竞赛等有趣有益的活动, 开展“读书会”, 交流读书的方法及体会。因为学生读的多了, 写作水平无形中得到提高。

1. 引导学生说真话, 写真情

尽量避免让学生去刻意模仿、套用某种格式, 这样做的结果, 将直接导致作文教学陷入死胡同, 到头来学生没有自己的话可说、可写。要相信只有写出真情实感, 才是好作文。

2. 给学生抒发情感的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让学生畅所欲言, 说自己的真实想法, 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3. 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感受

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 有话可说”, 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刚开始, 可能有许多学生不知写什么, 怎样写。教师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 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 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 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 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 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 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时间一长, 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 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三、指导作文, 切忌泛泛而谈

1. 写前指导要说写结合, 先说后写

每一次作文指导, 教师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 当学生看到写作题目及要求后, 或展开想象, 或马上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 或引用别人出色的材料, 有一种急于表达的渴望。这时, 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每一个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 倾听别人的说法, 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而, 相互之间受到启发, 为动笔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不能对学生进行过多限制, 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 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 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 缺乏活力。

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 选择合适的题目, 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 有话可写。即使学生在选题上稍有出入, 也不能一步封杀, 扼杀学生的仅有的一点写作兴趣。

3.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 多鼓励, 多表扬, 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篇9: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三年级;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97-01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个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作文起始阶段的三年级语文教师,更应该深思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写作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让学生轻松畅游于习作乐园,也成了我们作文教学的追求目标。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五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时,可先以石榴为例,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一种水果的方法。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可以从多种渠道入手,如:观察感知、利用教材进行想象、练习说话中进行想象等等。我们可结合课文,在“写”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仿写。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是让学生举一反三。”好的仿写就是在创作。如:我们在教完《听听,秋的声音》一文后,就要求学生仿照文中描写大树、蟋蟀声音的语句格式,写一写其他事物的声音。这种仿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分析、抽象、探究、类比思维和创造想象力,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续写。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可选择结尾含蓄而有较大想象余地的课文。如:寓言《守株待兔》一文结尾,种田人的庄稼全死了。可启发学生:种田人见到庄稼全死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有没有醒悟过来等。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短文。这样,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课文结尾的妙处,加深理解课文,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想象能力。

3、改写、扩写。如:古诗《小儿垂钓》,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启发学生,将古代文学语言改编为现代文学语言。适当展开想象,注意行人和小孩的语言、神态、对话环境、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将一首简单的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文学故事,在改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又如:《新编乌鸦喝水》,由原来的一只乌鸦改编为四只小乌鸦排着队去喝水,它们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喝到水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形象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要求学生每天看一、两篇童话故事;要舍得每堂语文课前五分钟用来给学生上讲台读或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可按学号顺序开展,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四、同学间互相批改作文

学生打好草稿后,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互相批改作文。为了鼓励学生多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要求学生在批改作文时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同学会用一个好词就给十分,会用一个好句子给十分,就这样加上去,不限分。互改下来,有的同学得了二百多分,有的得了一百多分,有的只得了几十分。得分高的同学让他到讲台上去读自己的作文,让大家听后说说自己喜欢他作文里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这样,写得不好或偷懒的同学也会自觉地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慢慢学会去完善自己的作文。学生互改后再把自己的作文誊写在正本上给老师批改,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就会逐步完整和完善了。

五、教会学生细心地感受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多彩,写作素材就越充足,作文内容就越丰富具体,具有真情实感。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作文素材的习惯,我每周一都会给学生画一个表格,表格里记录着一个星期里自己每天最有趣、最难忘的事。比如:星期一,在学校早餐店里我与同学发生争执。到了周末,我就会给学生从表格里选一件事来写一篇日记。慢慢地,学生就逐渐变成生活中的有心人了。

篇10:勇气五年级作文

“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种下一棵小草,收获一棵参天大树,种下一朵小花,收获一片花香,种下一丝希望,收获一次成功。你种下什么,你就收获什么,任何一种经历都是一种收获,任何一段生命都能收获一个故事。

曾经,在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一个自行车,不过它是给还不会骑车的小孩子骑的,曾几何时,我多希望能够学会骑大自行车,但是当我站在自行车前,看到比我还高的自行车,我心里没底了,我可以吗,我可以吗,砸到我了怎么办,我会很疼的,这个声音在我心里一直困扰着。我始终没有勇气和胆量。今年过年回家又一次看到了爸爸的自行车,眼睛里充满了异样的光芒,爸爸看到后说“儿子,是不是想骑?”我深深的点点头,爸爸对我说“要相信自己可以的,失败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失败了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听了爸爸的话,我终于鼓起勇气,迈出了我学车的第一步,虽然我经历了一次次的摔倒,浑身遍体鳞伤,但是我还是鼓起勇气和胆量又一次的站了起来,终于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到彩虹,通过学自行车的经历,我懂得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没有再一次站起来的勇气和胆量!

篇11:勇气五年级作文

在这一次大地震中,有无数的伤者都被掩埋了但他们却凭着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是什么让他们活下来。是勇气!勇气让他们如此面对死神,是勇气让他们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不吃不喝地度过了100多个小时,勇气,有多么大的力量呀!例如“可乐男”说了一句让人刻苦铭心的话“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逗乐在场的所有人;“敬礼男”的一个个敬礼也体现出了人们的勇敢。也正是这种勇气,战神了死神。

在这场大灾难过后,有许许多多的同胞失去了家人,甚至孤苦伶仃,失去了亲人、朋友。一个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近十多万幸存下来的灾区同胞们无家可归,只好生活在一个个小小的帐篷里,夏天很热,冬天很冷。面对生活上的.勇气来解决,努力创造更好的明天。

篇12:勇气五年级作文

我收获了勇气秋风吹落了一片片枯叶,它好像在告诉我收获无处不在!去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勇气!还记得去年暑假,钢琴班准备办一场汇报演出,老师挑选啦一部分平常表现好的学生来参加,其中我也被选上啦!我知道后感到十分紧张。怎么办呀,这可是我的第一次登台演出,弹错啦可怎么办?上台要不要说话,对于这些问题,我可是非常的紧张。哎,还是赶紧去练琴吧!经过啦二十多天的练习,我终于把要演奏的曲子练得滚瓜烂熟啦!可我还是很害怕,一想到台下的观众,心里怕的直发毛!演出时间到啦!我和妈妈来到了童画钢琴室。我紧紧的握着妈妈的手,手心直冒汗,别人弹的什么曲子我都没听出来,只听见一阵阵琴声在我耳边回荡。轮到我上台啦,妈妈说“别紧张,放松,就像平常你自己练琴的时候一样,加油!”我胆怯的登上啦舞台,坐下来开始演奏曲子,这时候,我想阔出去啦,全当现场就我自己,只管弹就是啦,一首曲子在紧张中结束啦!下面响起啦热烈的掌声。我松了一大口气,还好没有出错。后来想一想,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勇气才是硬道理。通过这次演出,我的收获啦满满的----勇气!

篇13: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探索

有同行说:可惜这不是中国小孩,因为中国小孩不说“上帝”。又有人说:忘记了那篇《水很活泼》吗?有仁兄说:我认为低龄教学应以发掘孩子天性为目标,而不是教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这个现象没有,即今日文学之文学非昔日之文学。纵观之,“去中心化”可以概括也。种种现象让人不寒而栗,那么,教师应如何上好作文课?

一、教师应该做的

(一)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借助多媒体,利用图像、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如教学写一处景物时,学生年纪小,没去过什么地方游玩,有些记忆也淡忘了。我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到离大家较近的各个景区。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环境育人越来越显示出它重要的功能,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因此,班级环境的设置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文学的熏陶。优美的句子,精彩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可使学生耳濡目染,写作兴趣定能得到培养。

(二)鼓励学生多观察,勤做笔记多交流。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

(三)多说、多读。

培养学生多说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文字。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

二、教师和家长不应该做的

(一)教师及家长不要揠苗助长。

我们常常是从大人的愿望出发为孩子设计未来的,都是“站着说话”,很少考虑孩子本人的特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人的普遍心态。孩子一出生,我们就为孩子设计了各种未来,期望他们将来干什么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孩子打算,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不可心太切,期望一餐就吃成个胖子。有些事情得慢慢来,得遵循必然的规律。尤其是人的成长,必须遵循人自身的规律,“揠苗助长”必然适得其反。过度教育是对人的一种摧残。

眼下,不少“神童”在忙着出书,忙着出名,就连他们的父母亲也跟着出了名。有的人,今天忙着这里作报告,明天忙着那里传经验,后天忙着出书,告诉所有的父母亲们:他们是怎样培养“神童”的。使得一些家长在诱惑之下,心里痒痒的。于是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在一夜之间赶上乃至超过“神童”们,对孩子的智力进行过早的开发。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恰恰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违背了人的成长规律,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三年级孩子作文刚起步,能说完整的话,能表达清楚意思就是非常棒的,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对作文存在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要妄图一口吃个胖子。对学生过分要求,让学生刚刚起步就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只要坚持多说、多读、多写、多改、多鼓励,就能使小学三年级学生顺利跨进“作文大门”,就能使学生在日后的作文道路上,任意驰骋、高奏欢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二)不要斥责孩子模仿。

篇14: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指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使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苹果),可以让学生观看关于苹果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苹果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苹果花的色彩、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以使其加深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苹果有更深的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写作时,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写作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习作七“用几种动物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动物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和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激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就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会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孩子从喜欢的事物中观察,他们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时选三种你喜欢的植物,认真观察它的颜色、样子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有的同学写道:“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可是走到近处看,却是由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动。花蕊就藏在花瓣里,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会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闻,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精彩的片段真让我爱不释手。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尽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像拔河比赛、特技表演、知识竞赛等。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像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记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上一篇:扎兰屯市民族中学国培计划实施方案下一篇:校宿管部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