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北非局势

2024-04-21

西亚北非局势(共7篇)

篇1:西亚北非局势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这次动荡中,我们也要警示自己,不能重蹈他人覆辙。现在我国是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努力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完善经济结构;缩小贫富;继续实行民主主义,杜绝郡主独裁;推行反腐倡廉;宣扬多民族文化,树立国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一国民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国富民强,实现社会稳定。这次动荡,也给我过带来了发展机遇。

1在这次动荡的教训之后以此为鉴,在全党全军范围内展开以“党的执政地位”为重心的思想学习; 2顺势将国内经济调控政策从通货膨胀转移到防止通货膨胀负面影响扩散到社会稳定层面; 3趁机与中东各国发展经济合作,不参与政事局面; 4借机向中东等国输出毛泽东思想,扩大影响力;

5借机与中东国家以外的存在内部问题的国家建立多边外交,减轻自身的国际压力;

6充分利用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时机和亟需中国支持的筹码,与美国展开利益交换,重夺中国在东亚的主导权。

自2010年年底以来,发端于突尼斯的动荡席卷了整个北非西亚地区,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动荡、内战还引来了法英等国家的军事打击,也门接近内战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叙利亚等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北非西亚地区陷入了30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时期,地区局势动荡不安。这种动荡局势出现的原因何在?对我国有哪项启示?

一、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内在原因分析: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北非西亚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表面看来其动荡是由一个失业大学生的水果小摊被城管没收愤而自焚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决不是真正的原因,究其原因,无非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问题

(1)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靠石油出口、旅游业、外资支撑其发展,但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经济发展势必受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2)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贫富分化悬殊。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上物价飞涨,原本就业不足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民众生存处境更为困难,致使不满情绪高涨,求变心理骤升。

(3)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非常高,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2、政治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把持政权,普遍缺乏民主,采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治者独裁专制,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1)一个是强人执政,长期把持政权,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第二个方面是世袭制,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来自外界的民主、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国民的民主需求日益强烈,而当地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改革严重滞后局面,加之政府严重腐败,家族和朋党垄断利益,贪污严重,民怨沸腾,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3、文化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国家大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加上受殖民文化(或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思想文化“营养不良”,畸形发展。

(1)北非西亚很多国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奇高。(2)有的国家大国心态很浓厚,或者出于部落的保守观念,不愿意采取合理的方式“敞开胸怀”。(3)受长期的世界形势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在北非西亚地区发生了激烈碰撞,导致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

4、宗教问题

从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上看,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中东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就是中东动荡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二、对我国的启示

1、经济方面

(1)改善我国的经济类型避免经济结构单一化。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发展有计划的有条理的吸收外资,避免外向型经济的出现,使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人掌控。

(2)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在发展中逐步缩小人民群众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避免经济的两极分化,减少贫富差距。完善财税制度,普及社会保障。

(3)鼓励自主创业,大力推行下岗职工创业的优惠政策,减少下岗人员,降低下岗率。对农民工加大关注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工资拖欠等问题。

2、政治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加大反腐力度

(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消除腐败土壤,建立健全预防腐败机制,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完善决策机制,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国家机关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文化方面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有选择的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抵制低俗文化,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危害。

4、宗教、民族方面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三、总结

研究他人教训,是为了警醒自己。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努力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篇2:西亚北非局势

西亚北非地区主要是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各种分支教派之间就有纷争,因此很多国家内部就不是很团结。在以色列建国、犹太人迁入以后,中东争端更为剧烈了,美国的插手也让问题悬而不决。

西亚北非地区资源丰富,最重要的石油资源引发全球的博弈。该地区国家经济结构单一,有石油的国家很富有,但基础建设薄弱,收入分配不均,大笔财富不是掌握在全民手中,而是集聚在很少部分有权势的人手中。所以,贫富差距悬殊造成了社会矛盾,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全盘涌出来,特别是失业率、贪污腐败等增加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这些都成了导致了整个地区出现了动荡局面的重要原因。社会的阶级形态注定导致其受外界影响后会处于不稳。没石油的国家有些很贫困,有些严重依赖外在力量,它们受到波及也是情理之中。

再说说政治上的因素,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乘机介入和干涉使得西亚北非的局势更加复杂。同时出现了经济畸形、政治动荡在整个地区的恶性发展。比如3月份,西方英法美等国以落实安理会的决议为由开始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

一只北非的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掀起一场全球的风暴。来自OPEC第八大石油生产国——利比亚的“蝴蝶效应”正在迅速扩散。它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也波及到全球的政治经济发展。因此,西亚北非虽然离中国路途遥远,但与中国的利益也休戚相关,此次动荡对整个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也不能避免。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对中国短期影响不大,但从长远来看,对我国成套设备出口、劳务输出等方面构成了较大隐患,这就需要我们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改善能源供应。整个西亚北非地区是中国目前劳务输出重要的海外市场,是中国进口石油、天然气的最重要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成套设备的进口国。因此,我们中国对于该地区的动荡局面持高度重视的态度对待,说难听点就是一旦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了北非乃至伊朗,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巨大的钳制作用。

一些国家依旧是君主制,一些国家领袖长期执政、独断专行,还有一些国家有政教纷争,比如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斗争。当世界现代化到如此程度时,西亚北非的政治体制明显过时,即使有其合理性,也一定是腐朽的。阶级的对立,贫富的悬殊,社会地位的严重不平等,也滋生着官员的腐败,进而导致民众的不满。这也是西亚北非国家陆续发生暴动,甚至逼迫总统下台的重要原因。

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作用也很大,阿拉伯人往往是一夫多妻,生的孩子众多,但经济状况不允许其持续地发展,有大量的无业青年存在,他们脾气暴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当有外界思想的轰炸时,他们很有可能受到影响而破坏安定。

以上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的简要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金融危机,这里不作讨论。我想说,西亚北非的事件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否则我们也会有遭殃的一天。

当我们在隔岸观火时,想到的不仅仅是纷乱,还有世界大局的变化。世界各国的争斗愈来愈显现出来,大国的博弈是重点。当西方势力长驱直入的时候,我们没有太多的招架之力。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实力,发展好经济,壮大国防力量,摆正在世界舞台上的姿态。

只有自身强大了,才有可能维护起世界的和平;只有素质提高了,才有想法支撑住中国的脊梁。纷纭复杂的国际形势给我们启示颇多,但付诸实践的道路是艰难的。首先,国家经济能否平稳转型升级就决定了长久的动力;其次,社会建设的情况影响着国家的安定;然后,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需要重视;最后,信息的传播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当微博已然流行,当网络信息铺天盖地,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各种变化。很多舆论的热点就是因网络的广泛传播而引发,所以必然要有信息的管控、舆论的疏导。否则,中国处处是人心惶惶,又受到现实的打击,很可能使一些人产生对社会的激烈不满,甚至仇视。中国是个大国,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但要想保持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团结,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多发出一些积极的信息,多给他人一点积极的暗示。

我们的每一个微笑都是社会和谐的一份子,社会和谐了,经济就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综合实力就可以有长久的提高。我国能够屹立于世界,世界的很多角落就不会只被西方积极力量所玩弄,而是向着和平、交流发展。

这些是西亚北非动荡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我国必须要安定,各方面必须要革新、要进步。只有不断向前,才不会一直被阴霾所笼罩。

篇3:西亚北非向何处去?

确实,各国发生动荡的深层次原因不尽相同:埃及、突尼斯的街头示威一开始属于反对家族统治、高失业率、贫富鸿沟和贪污腐败的民众运动;利比亚冲突的背后虽也有类似问题,但主要是部落和精英之间的争斗;巴林的动荡掺杂着教派冲突,还有外部势力的插手;也门和阿尔及利亚的动乱则有基地等组织在其中煽风点火;叙利亚的世袭制存在严重危机,但其中也有教派宿怨。

尽管有许多争论和不同意见,但在一点上人们是有共识的:这股潮流的发展势头已经不可逆转,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并彻底改变这些国家、乃至整个中东的面貌。西亚北非向何处去?这是一个最难回答也最难预测的问题。显然,把美国或欧洲的模式完全照搬到那里是不可能的,但政教合一的原教旨主义体制也很难为日趋世俗化的公民社会所接受;土耳其的模式也许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土耳其自身也在发生变革。笔者以为,最有可能的是在曲折复杂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具有中东特色的伊斯兰民主体制。它实行议会民主和自由选举,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价值观,又需要军队作为权力运作的依托。

与以前西亚北非的民众运动不一样,这次中东“革命”伊始,街头示威中并没有出现反美和反西方的口号,使美国及西方领导人暗喜。但是,不久后他们便按捺不住了,开始利用这次“革命”拓展利益和推广价值观,还想借此提高自己的国内支持率,将主要打击目标指向伊朗、利比亚和叙利亚。他们迷信武力和强权,动辄对别国狂轰滥炸。几乎在联合国决议通过的同时,每颗价值百万美金上下的导弹便砸向了利比亚。以致有人戏称,现在轰炸一个国家比给那里打个电话还容易,因为有时拨了多次电话还打不通,而发射导弹只要按一下就可以了。

目前,北约的轰炸早已越出了联合国决议“保护平民”的授权范围,造成大量伤亡和破坏,可能使利比亚成为又一个伊拉克或索马里。同时,在对待与利比亚事态类似的问题上,美国和西方的双重标准也暴露无遗。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卡扎菲曾被西方树为“弃核”典范,他在放弃发展核武器后反遭西方打击,必然成为一个反面教材,使伊朗和朝鲜更加坚定走另一条路的决心。

篇4:论西亚北非局势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内在原因分析: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北非西亚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表面看来其动荡是由一个失业大学生的水果小摊被城管没收愤而自焚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决不是真正的原因,究其原因,无非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西亚北非局势 社会动荡 战争频繁

西亚北非局势动荡难止,2010 年 12 月中旬以来,西亚北非地区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等多个国家局势动荡。具体情况是突尼斯、埃及政 府相继垮台,利比亚、也门出现了内战的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西亚北非地区进 入了 30 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

其主要是由这些因素引起的:

1、经济问题

(1)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靠石油出口、旅游业、外资支撑其发展,但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经济发展势必受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2)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贫富分化悬殊。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上物价飞涨,原本就业不足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民众生存处境更为困难,致使不满情绪高涨,求变心理骤升。

(3)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非常高,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2、政治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把持政权,普遍缺乏民主,采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治者独裁专制,突出表现在两方面。(1)一个是强人执政,长期把持政权,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第二个方面是世袭制,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来自外界的民主、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国民的民主需求日益强烈,而当地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改革严重滞后局面,加之政府严重腐败,家族和朋党垄断利益,贪污严重,民怨沸腾,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3、文化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国家大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加上受殖民文化(或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思想文化“营养不良”,畸形发展。

(1)北非西亚很多国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奇高。(2)有的国家大国心态很浓厚,或者出于部落的保守观念,不愿意采取合理的方式“敞开胸怀”。

(3)受长期的世界形势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在北非西亚地区发生了激烈碰撞,导致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

4、宗教问题

从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上看,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中东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就是中东动荡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面对西亚北非各国的动荡不安,许多国家的表态竟然都各不一样。“阿拉伯国家动荡,内部多种矛盾激化是主因,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美国的中东政策起了催化作用。动荡发生后,美欧大国插手干预又使事态扩大和激化。” 12月27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外交部原副部长刘古昌在解读《2011年国际形势总结报告》时向本报记者表示:“大动荡令阿拉伯世界开始进入大调整、大变革之中,他们开始寻求适合自己发展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中国前驻黎巴嫩、埃及大使,著名中东问题专家安惠侯指出,虽然陷入动荡的西亚北非国家正面临艰难的政治过渡,但本地区的政治生态和战略格局已发生了改变伊斯兰势力明显上升,阿拉伯民族主义发展。他认为,本地区崛起的伊斯兰势力,即便是温和派,也不可能像被推翻的政府那样配合美国;而重新抬头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将把矛头首先指向以色列,以色列的处境将更加孤立。与此同时,美欧等西方国家将继续竭力打压伊朗不断上升的影响力。

针对仍存在巨大变数的叙利亚局势,前驻阿联酋、约旦大使,中东问题专家刘宝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叙利亚局势如何变化,从内部讲取决于四大因素其一,巴沙尔能否继续保持对执政党及军队的坚强领导?目前,叙利亚执政党阿拉伯社会复兴党党内并没有政要叛逃或辞职,40万武装力量中虽有少数官兵哗变,但总体还是听指挥的,这将是巴沙尔是否可以继续顶住西方压力的关键所在。其二,巴沙尔的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巴沙尔目前还有相当高的支持率,但如果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反对者可能会变得更多。其三,反对派力量能增长到何种程度?是否有能力挑起内乱?如果反对派未能整合到一定程度,西方不会贸然出手“干预”。其四,巴沙尔是否有能力将叙利亚问题留在阿盟框架内解决?叙利亚与阿盟的合作程度考验双方智慧,阿盟应避免像利比亚问题那样再被西方尤其是北约所利用。

刘宝莱分析指出:“巴沙尔短期内应该不会下台。但由于上述四大要素仍在不断变化之中,巴沙尔到底能撑住多久,还有待观察。”

安惠侯则提醒说,观察叙利亚局势的走向,还应注意美欧干预的决心与实力。由于美欧经济持续下滑,主导力下降,美法等国2012年还将举行大选,加上刚刚经历了在利比亚的“惨胜”,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欧不会贸然动手,仍将“以压促变”。

西亚北非虽然离中国路途遥远,但与中国的利益也休戚相关,此次动荡对整个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也不能避免。

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对中国短期影响不大,但从长远来看,对我国成套设备出口、劳务输出等方面构成了较大隐患,这就需要我们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改善能源供应。整个西亚北非地区是中国目前劳务输出重要的海外市场,是中国进口石油、天然气的最重要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成套设备的进口国。因此,我们中国对于该地区的动荡局面持高度重视的态度对待,说难听点就是一旦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了北非乃至伊朗,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巨大的钳制作用。

在此,出现了这个动荡的国际形势,我们国家也需要自我审视和调整,借鉴与正视西亚北非的教训,不断完善国家的各个方面。以下是本人根据参考资料进行总结并得出的观点: 第一,在全球化时代,研究政治不能离开国际关系和国际环境,为了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需要,要以全球化视野来研究中国政治,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西亚北非格局对世界经济政治来讲是一个扭结,如果不能很好理解西亚北非,就无法把握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反思中国民主政治前途。一国的民主政治根植于一国的历史文化、民主传统,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仁政”元素,应当借鉴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传统“仁政”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建适应中国政治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政治模式,这种模式应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多元参与和协商政治等因素的高度整合和有机统一。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进入到关键时期,必须保持政治和社会的长期安全稳定,一旦发生大的社会震荡,极有可能被西方势力干涉甚至分割,损害到国家的主权和统一,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反思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在确保政治稳定的前提下,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走渐进式的政治改革道路。

篇5:西亚北非局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也门接近了内战的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政治动荡来源于社会矛盾、经济停滞和政治不满,人们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改善生活环境。然而,政治动荡并非总是带来新的幸福生活,一些国家或地区反而因此进入了政治动荡的恶性循环,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地区局势动荡不安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而加剧。相反,经济结构转型或经济质量提升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西亚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

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美国拒绝牵头利比亚军事干预,而且明确拒绝派出地面部队,一方面是不愿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外再加一个烂摊子,另一方面奥巴马还面临着巨大的预算压力。北约内部至今存在着强烈的主和争吵,很多国家明显不想卷入利比亚内乱,大多时候是法国在唱独角戏。而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法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2、中东北非问题的根本原因

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而加剧。相反,经济结构转型或经济质量提升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而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水深流,使得潜在的冲突易燃突发,且难以控制地播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一些国际**并非由国家间冲突引发,却可能从国家内部冲突催化外溢为地区冲突。这是当前北非中东**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3、中东北非局势震荡对中国的政治影响

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突尼斯、埃及政变后,新政府迟迟未能建立,街头政治还在延续,政治势力正在重新分化组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以埃及为例,“穆斯林兄弟会”是一个带有深厚伊斯兰色彩的政党,代表要求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宗教势力,目前临时掌握国家权力的军方是国家权力中的实力派,还有目前正分化组合的数十个世俗政党。这三派力量均在埃及政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派都不可能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三股力量的实力基础、权力来源、执政理念和行为模式大不一样。当下,埃及正在军方的主导下制定新宪法,但是任何一部新宪法都必须满足这三股力量的需求。历史上,这三股力量从来没有密切合作过,未来要形成一个稳定的合作框架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利比亚、也门的政局更是令人担忧,因为部族势力的存在,长期陷入内政的可能性不可排除,人民将因此而被抛入绝望的深渊。美国的中东问题观察家因此而断言,中东政治动荡仅仅开了个头。

4、西北亚局势给我们的启示: 独裁不得人心,必须搞好适合自己国家的民主,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国家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宁。必须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国民应当为了自己的国家富强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仍将持续,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是否将成为美国考虑的下一目标,还有待密切关注。但不久前我国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互联网煽动国内居民非法聚集,妄图引发“街头政治”,不能不说是个别人企图把乱局引向中国的一种尝试,对此我们应十分清醒、高度警惕。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证明,西方列强总想把地大物博的中国置于他们的掌控之中,一个自主、强大的中国永远是历朝历代各族人民的企盼。经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与发展,正朝着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奋进,对此我们应十分珍惜,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和谐与稳定

西方关于中国在非洲的评论也不是全部是尖酸刻薄,其中有一些经验之谈和劝诫之语。比如,一些西方研究中非关系的专家多次指出,中国并不会因为来自发展中世界,奉行不同于西方的外交政策,就在非洲有安全免疫力。西方公司和国家在非洲遇到的挫折和打击,中国也将遇到。外来势力要在非洲大陆站住脚,不是那么容易的。中国真正与非洲接触的大规模历史,尤其是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相互依存,是最近50年,更确切说是过去十多年的故事。而欧洲人和西方人则不同,从罪恶的奴隶贸易开始,经过对非洲各方面的殖民,再到“非殖民化”和新的援助关系确立,却经历了500年的历史。

一个是500年,一个则是50年,不管中国外交政策和对非政策如何站立在道义的高点,只有50年的接触,中国对非洲的了解及认识,还是欠缺的、稚嫩的。在有些方面,有必要向欧美人学习关于非洲的知识,以及如何与非洲更好地打交道。

中国需要牢记我们的古老哲学“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更需要从当下的国际挫折中总结教训,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走出去”。高油价下推进我国采掘业以及新能源发展

尽管我国石油及其产品的价格目前受到严格管制,但油价调高对于相关企业的业绩产生影响,原油价格上涨对其相当有利。

篇6:西亚北非局势

您的分数为 58,您未能通过此次的考试,请继续努力!

一、判断题(2分 X 15 = 30 分)1.与欧美国家相比,阿拉伯国家承受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更差,而且由于地理上更靠近欧洲国家,受到的危机影响也更加直接。

(1)对

(2)错

2.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海湾国家的统治者曾经采取扩大公有部门、多招公务员的方法来解决就业问题。

(1)对

(2)错

3.埃及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所拥有的资源不相匹配,依然呈显出较为滞后的状态。

(1)对

(2)错

4.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下台之时,国会曾经承诺三个月内进行议会选举,六个月内进行总统选举。

(1)错

(2)对

5.利比亚对于其国内现代社会的培育明显滞后,不仅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比,即使在阿拉伯国家当中也是比较落后的。

(1)对

(2)错

6.土耳其模式的“世俗化”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制度层面上的“世俗化”,另一种是文化层面上的“世俗化”。

(1)错

(2)对

7.约旦没有穆斯林兄弟会。(1)错

(2)对

8.由于巴林对美国的西亚北非战略极为重要,美国并没有鼓励巴林的反政府运动。

(1)对

(2)错

9.对于美国来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属于激进力量。(1)错

(2)对

10.随着西亚北非地区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其在未来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将受到一定影响。

(1)错

(2)对

11.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万穆斯林人口的国家,其所采取的政策,需要考虑到国内穆斯林人群的感受。(1)对(2)错

12.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给西亚北非地区的国家带来了一时安宁。(1)错

(2)对

13.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人道主义。(1)错

(2)对

14.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护自身发展环境的和平与稳定。(1)对

(2)错

15.西亚北非地区政局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国内稳定的影响较小。(1)对

(2)错

1.约旦等以石油为主要国家财富的国家是由()掌握政权的。

(1)军队(2)国会(3)王室(4)总统

2.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利后开始反思自身制度上的问题,最终决定完全实行()的制度。

(1)“世袭共和”(2)君主世袭(3)社会主义(4)完全西化

3.美国认为西亚和北非地区的()有问题是导致西亚北非地区动荡的主要原因。

(1)政治制度(2)宗教信仰(3)经济体制(4)民族构成

4.穆巴拉克下台之初,有学者认为埃及将走上()的世俗化道路。

(1)阿富汗(2)以色列(3)伊拉克(4)土耳其

5.伊拉克萨达姆的政权垮台之后,其国内出现了政治的()化。

(1)叙利亚(2)黎巴嫩(3)土耳其(4)埃及

6.部分西亚北非国家由于在()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本国的国家政权相继发生更迭。

(1)宗教信仰(2)政治现代化(3)文化思想(4)经济体制

7.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也叫()。

(1)法塔赫(2)哈马斯(3)基地(4)埃塔 8.伊朗问题表面上是美国对其核问题的干预,实际上是美国对其()的不满。

(1)伊斯兰政权(2)石油经济体系(3)政教合一体质(4)波斯民族

9.中国认为,()在实践中恰恰是导致西亚北非地区动荡不安的基本原因之一。

(1)以色列模式(2)西方模式(3)伊朗模式(4)土耳其模式

10.2011年3月,西方国家提出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安理会决议,中国()。

(1)未出席(2)投反对票(3)投弃权票(4)投赞成票

三、多选题(4分 X 10 = 40 分)1.西亚北非地区的居民主要是()的后裔及混血后裔。

(1)突厥人(2)波斯人(3)阿拉伯人(4)犹太人

2.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的经费来自()。

(1)国会(2)民间捐助(3)联合国(4)企业缴税

3.非洲北部的()等国家地区属于西亚北非的地理政治区域。

(1)突尼斯(2)利比亚(3)阿尔及利亚(4)埃及

4.“哈马斯”的领导人大选成功后,()或是冻结了应该返还给巴勒斯坦的资金,或是冻结了对巴勒斯坦的援助。

(1)欧洲(2)美国(3)阿拉伯联盟(4)以色列

5.与其他的西亚北非国家相比,埃及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

(1)政治发展有较大的示范效应(2)同质化程度较高(3)经济发达(4)种族单一

6.美国对叙利亚的施压更趋严厉的原因是()。

(1)伊朗是美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的头号对手(2)叙利亚长期系伊朗的重要盟国(3)伊朗派兵镇压叙利亚的反政府运动(4)叙利亚在地区战略方面与伊朗保持同步

7.在此次“阿拉伯之春”运动中,奥巴马政府采取了重视()的政策。

(1)胡萝卜加大棒(2)经济制裁为主(3)价值观输入(4)地缘政治利益

8.“阿拉伯之春”指的是在()国家发生的一系列运动。

(1)美洲(2)亚洲(3)欧洲(4)阿拉伯

9.中国深信西方模式不能解决西亚北非地区国家的()问题。

(1)经济(2)文化(3)政治(4)环境

10.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要适时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做到()。

(1)统一民族意志(2)发展外部条件(3)创造机遇(4)把握机遇

在线自测

考试:西亚北非局势发展及其对国际关系影响

您的分数为 70,恭喜您通过此次考试,并获得此门课程的学分!

一、判断题(2分 X 15 = 30 分)1.“自由军官组织”运动从根本上解决了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1)错

(2)对

2.相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发展明显落后于时代。(1)错

(2)对

3.欧洲人按照离欧洲国家距离的远近,将亚洲国家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1)对

(2)错

4.就现代文明而言,西亚北非地区的人文发展较为落后。(1)错

(2)对

5.“中东与北非”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1)错

(2)对

6.2011年西亚北非地区发生政治危机以后,伊朗认为这是伊斯兰的觉醒,是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延续。

(1)错

(2)对

7.利比亚基本上是一个部落社会。(1)错

(2)对

8.埃及在历次阿拉伯世界战争中有着辉煌的战绩。(1)错

(2)对

9.由于巴林对美国的西亚北非战略极为重要,美国并没有鼓励巴林的反政府运动。

(1)对

(2)错

10.美国对也门的反政府运动采取了乐观其成的政策。(1)对

(2)错

11.由于不同的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不同,因此美国采取的政策也不相同。(1)错(2)对

12.随着西亚北非地区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其在未来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将受到一定影响。

(1)错

(2)对

13.“阿拉伯之春”运动为世人展示了一副充满希望但实则虚幻的前景。(1)对

(2)错

14.当伊拉克和利比亚政权被推翻之后,中国为他们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

(1)对

(2)错

15.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与美国的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

(1)对

(2)错

二、单选题(3分 X 10 = 30 分)1.突尼斯的经济主要依赖的是()。

(1)石油美元(2)旅游业(3)工业(4)商业

2.“阿拉伯之春”运动开始于()年底。

(1)2010(2)1989(3)1998(4)2005

3.20世纪50、60年代,西亚北非地区掀起()的斗争。

(1)反封建(2)信仰自由(3)反倾销

(4)反种族歧视

4.伊朗的宪法监护委员会要按照()裁决国家机构的决议。

(1)伊斯兰法(2)犹太法(3)基督教法(4)印度教法

5.在萨达姆政权时期,伊拉克是由()通过政治高压的方式来进行统治的。

(1)什叶派(2)逊尼派(3)塔拉巴尼派(4)巴尔扎尼派

6.卡塔尔曾举办()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

(1)东非合作论坛(2)亚太经合组织(3)世界银行集团(4)世界贸易组织

7.当今回教世界中,()是主流之外的最大支派。

(1)什叶派(2)逊尼派(3)穆尔吉埃派(4)哈瓦利吉派

8.伊朗90%以上的人口是()。

(1)逊尼派(2)什叶派(3)哈瓦利吉派(4)穆尔吉埃派

9.即使是()这样有一定现代化基础的国家,也不可能顺利实现政治转型。

(1)叙利亚(2)利比亚(3)埃及(4)伊拉克

10.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1)团结(2)统一(3)发展(4)稳定

三、多选题(4分 X 10 = 40 分)1.2011年埃及总统下台之初,一些学者开始预测埃及未来的政治走向,认为埃及可能走()等国的政治道路。

(1)巴基斯坦(2)伊朗(3)巴西(4)土耳其

2.()一直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视为恐怖主义组织。

(1)以色列(2)阿富汗(3)美国(4)利比亚

3.西方国家实行()的政治制度。

(1)三权分立(2)多党制(3)民主世袭(4)两党制

4.尽管美国两党在国家债务限额问题上有争论,但他们对于()的认识还是相同的。

(1)自由价值观(2)种族平等(3)民主(4)对外战争

5.关于利比亚战争的起因,如果说是为了石油,那么意大利应该更有发言权,因为()。

(1)意大利是利比亚石油的主要出口对象(2)利比亚针对意大利制造过恐怖袭击(3)意大利是其前宗主国(4)利比亚抬高石油出口价格

6.相对而言,利比亚战争之所以会发生,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有()。

(1)西方促使“阿拉伯之春”运动继续(2)利比亚在西亚北非国家中的影响力降低(3)法国的政治大国身份需要其发挥突出作用(4)历史原因

7.截止到2011年3月底,“阿拉伯之春”导致()的领导人下台,政府和反政府力量进入停滞、相持阶段。

(1)突尼斯(2)黎巴嫩(3)也门(4)埃及

8.美国将西亚北非地区划分为()等力量。

(1)摇摆势力(2)温和亲美力量(3)激进反美势力(4)中立势力

9.经过第一个十年的积累之后,中国综合国力显著上升,主要体现在()。

(1)外汇储备充足(2)GDP总量位居全球第二(3)市场容量极为广阔(4)边疆争端消除

10.从长远来看,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要善于()。

(1)接受(2)谋势

(3)顺势(4)塑造地区秩序

在线自测

考试:西亚北非局势发展及其对国际关系影响

您的分数为 69,恭喜您通过此次考试,并获得此门课程的学分!

一、判断题(2分 X 15 = 30 分)1.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海湾国家的统治者曾经采取扩大公有部门、多招公务员的方法来解决就业问题。

(1)错

(2)对

2.西亚北非地区的居民多数信仰犹太教。(1)错

(2)对

3.阿拉伯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于旅游业,因此在现行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下,极易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1)错

(2)对

4.真正导致“阿拉伯之春”运动在西亚北非地区扩散开来的国家是黎巴嫩。

(1)错

(2)对

5.2011年,埃及解放广场的运动以及穆罕默德·侯赛因·坦塔维的下台促进了其他国家反政府运动的开展。

(1)错

(2)对

6.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下台之时,国会曾经承诺三个月内进行议会选举,六个月内进行总统选举。

(1)错

(2)对

7.利比亚基本上是一个部落社会。(1)错

(2)对

8.从长远来看,弱化的阿拉伯周边邻国对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无法构成威胁,符合以色列的国家利益。(1)对(2)错

9.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地造就了一个地区大国,那就是伊朗。

(1)错

(2)对

10.由于国家科技和军事实力的崛起,伊朗已成为了阿拉伯联盟的轮值主席国。

(1)对

(2)错

11.对于美国来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属于激进力量。(1)错

(2)对

12.在21世纪初,也门的半岛电视台因其所在地的特殊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有话语权的媒体之一。

(1)对

(2)错

13.到2011年为止,阿联酋的迪拜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1)对

(2)错

14.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给西亚北非地区的国家带来了一时安宁。(1)错

(2)对

15.在西亚北非地区的问题上,中国起着辅助性的作用。(1)错

(2)对

二、单选题(3分 X 10 = 30 分)1.也门的政治制度为()。

(1)“世袭共和制”(2)君主立宪制(3)君主制(4)民主共和制

2.()以后,由于英国的支持,西亚北非地区成立了许多王朝。

(1)第一次世界大战(2)两伊战争(3)美伊战争(4)第二次世界大战

3.“阿拉伯之春”运动开始于()年底。

(1)2010(2)2005(3)1998(4)1989

4.在西亚北非地区,实行“世袭共和制”的国家存在()的问题。(1)军队权力过大(2)中产阶层对抗政府(3)领导人文化程度不够高(4)领导人长期执掌政权不肯下台

5.“伊朗模式”是一种()。

(1)社会主义制度(2)君主立宪制度(3)政教合一制度(4)“世袭共和”制度

6.伊朗的宪法监护委员会要按照()裁决国家机构的决议。

(1)基督教法(2)犹太法(3)印度教法(4)伊斯兰法

7.()年,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1)2003(2)2005(3)2008(4)2000

8.目前,叙利亚反政府运动()。

(1)受到美国的大力打压(2)蓄势待发(3)还未成气候

(4)受到阿拉伯国家联盟默许

9.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仍然抱持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将推广()等价值观作为其西亚北非政策的重要指针和原则。

(1)个人主义(2)民主自由(3)享乐主义(4)世界大同

10.将()两国分开,并通过制造二者间的矛盾来对二者进行平衡,这是英国“分而治之”做法的一个实例。

(1)巴基斯坦和印度(2)黎巴嫩和约旦(3)也门和巴拿马(4)埃及和尼日利亚

三、多选题(4分 X 10 = 40 分)1.非洲北部的()等国家地区属于西亚北非的地理政治区域。

(1)埃及(2)阿尔及利亚(3)突尼斯(4)利比亚

2.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发展总体趋势是()。

(1)破易立难(2)破继而立(3)破难立易(4)破而不立

3.埃及人口中的大多数是()。

(1)基督徒(2)阿拉伯人(3)逊尼派穆斯林(4)佛教徒

4.截止到2011年3月底,“阿拉伯之春”导致()的领导人下台,政府和反政府力量进入停滞、相持阶段。

(1)埃及(2)突尼斯(3)黎巴嫩(4)也门

5.西方国家通常是从()等角度看西亚北非的问题。

(1)人权(2)稳定(3)能源(4)民主

6.中国深信西方模式不能解决西亚北非地区国家的()问题。

(1)经济(2)政治(3)文化(4)环境

7.当美国或西方国家与中国谈到合作时,往往指的是中国应该支持欧美国家对西亚北非地区的()等国进行制裁。

(1)利比亚(2)叙利亚(3)以色列(4)伊朗

8.“阿拉伯之春”指的是一系列以()为主要议题的社会运动。

(1)环境(2)经济(3)民主(4)文化

9.安全形势的恶化使得全球投资者对石油()等环节产生不言而喻的消极影响。

(1)生产(2)使用(3)运输(4)开采

10.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美国有()战略措施。

(1)制裁

篇7:西亚北非的强人“末路”

时下,西亚北非地区的动荡局势仍在持续发酵。作为地区强人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和也门总统萨利赫等人的命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困兽犹斗”,似乎是两人当下处境的共同特点,如细加观察,他们又有各自的不同。

6月17日,利比亚官方电视台播放了卡扎菲的一段录音讲话,电视画面的背景位于首都的黎波里的绿色广场,广场上无数游行的民众挥舞着绿色旗帜,表达对卡扎菲的拥护和支持。

卡扎菲愤怒地指责北约对利比亚的空袭是“十字军对穆斯林发动的罪恶战争”,“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北约试图改变利比亚政权的一切努力都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从电视画面上看不出卡扎菲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相反,倒是让人觉得他仍有大量的支持者。这也许正是强人的悲剧所在。强人在台上时,一呼百应,万众云集;一旦垮台,树倒猢狲散,众叛亲离,下场可怜。中东媒体说,事实上,在的黎波里,反对卡扎菲的人也在蠢蠢欲动,只是囿于环境、时机和首都地区一向讲究政治、要求忠于领导人的特殊氛围,这才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打算,不得不加入支持卡扎菲的行列。

不过,客观地说,卡扎菲倒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进入6月中旬,北约对卡扎菲的住地进行持续猛烈的轰炸,结果卡扎菲却频频发表讲话,还接待了国际象棋协会主席,貌似淡定。利比亚总理巴格达迪·马哈茂迪6月16日在的黎波里会见到访的俄罗斯特使后对媒体宣布,利比亚接受以维护国家统一、不动摇卡扎菲统治为基础的一切形式对话,而卡扎菲不下台是对话不容触碰和逾越的“红线”。

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同一天对意大利媒体说,他父亲愿意在利比亚举行选举,一旦败选将愿意下台,但不会离开利比亚。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当天回应说,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现在提出任何提议都“为时已晚”。

无论如何,卡扎菲在利比亚的时日已经不多。是到非洲某个关系不错的小国避难?还是被打死?抑或死顶硬抗最后不得不让权甚至受到审判?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也门总统萨利赫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不同的是,萨利赫受到的压力不是来自外部,主要来自国内让他放权走人的冲击。某种意义上,这更令人头疼。毕竟,在外敌压境之下,领导忠实于自己的人进行抵御,至少还有一种民族英雄的自豪感,就像卡扎菲自己认为的那样,然而,萨利赫就不同。

萨利赫赴沙特疗伤后,也门局势依然紧张甚至更加复杂:各方交火不断,游行示威继续,“基地”组织活动进一步猖獗……一切似乎都预示着,如果再持续下去,也门有滑向内战的可能,而萨利赫自己的下场,更不会好到哪儿去。等待萨利赫的,是他能否回归故土;即使从沙特回来,他能否继续执政?

不过,萨利赫目前依然是也门总统。包括也门副总统在内的政府高官均强调,萨利赫将很快返回也门。而且,萨利赫的家人、亲戚和其信任的军队司令等都留在也门。这些利益集团仍希望萨利赫回国继续执政,以维持业已形成的利益格局。

6月21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也门政府高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萨利赫总统将在6月24日结束治疗,从沙特返回也门。这是最近一段时间内,也门政府方面第一次明确公布的一个萨利赫具体回国日期。萨利赫本人还未表态,他本人的意图到底是什么?许多分析家猜测,他会不会来个顺水推舟,索性就以治病为由滞留在沙特不回来了呢?这是一个符合逻辑的选项。

美国已经明确放话说,现在是也门实现权力移交的极好时机。而作为地区盟友的沙特,出于配合美国战略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激活”由其主导的海湾合作委员会调停也门方案,很可能会苦口婆心地做萨利赫的工作,游说其体面地放弃权力,在沙特安享晚年。这其实对萨利赫来说,倒不失为一个体面的下台机会。

遭到审判,还有被处以绞刑的——萨达姆、穆巴拉克和本·阿里

2006年12月30日,穆斯林进入为期四天的宰牲节的第一天。令许多人想不到的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就在这样的日子里被执行绞刑。

绞刑架设在一个极普通的屋子里,是用金属制成的类似鸟笼形状的东西,粗大的绳索和钢筋架看上去有点儿渗人。执行死刑的六个人有些手忙脚乱,因为萨达姆直到这时仍不服气,又是言语,又是挣扎。他们要给萨达姆戴头罩,萨达姆拒绝戴,于是他们把他的双手反绑起来,然后将粗大的绳索缠在他的脖子上。在套上之前,萨达姆高声喊道“安拉至大,伊拉克将获胜,巴勒斯坦是阿拉伯的!”脖子被勒紧,直到慢慢断气。这时,巴格达的天还没有亮,时间是早上6点零5分,北京时间12月30日的上午11点零5分。

美国时任总统布什说:萨达姆被处绞刑,是“伊拉克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是“伊拉克民主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阿拉伯国家官方反应普遍滞后和低调。但利比亚在第一时间做出鲜明的表态,即坚决反对。卡扎菲说,对萨达姆处以绞刑的审判结果是“荒谬的”。利比亚当天为萨达姆之死全国降半旗并哀悼三天。

阿拉伯普通人对萨达姆在穆斯林喜庆而神圣的宰牲节之际被执行绞刑表示强烈不满。因为习惯和传统上,重要的节日是忌讳杀生的。如此快地处决萨达姆,其实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一是深陷伊拉克泥沼的美国要尽早翻过萨达姆这一页,萨达姆之死可以为布什政府新的对伊政策造势。据悉白宫早就内定当年年底要终结萨达姆。二是萨达姆已经没有了价值,相反,留着他会起到某种对反美的鼓动作用,不如快刀斩乱麻,以此改变伊拉克的安全局势。三是时间上,伊拉克法律规定,70岁以上的老者不能再被判死刑,萨达姆第二年4月28日将满70周岁,如果处置不妥,可能节外生枝,所以伊政府赶早不赶晚。

让人没想到的是,萨达姆被处以绞刑不到五年之后,西亚北非地区又有两个强人即将受到审判,这便是穆巴拉克和本·阿里。当然,这两人与萨达姆不可同日而语。

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错误地估计他放权以后的埃及形势,乐观地以为自己交了权,就可以颐养晚年了,熟不知,等待他的,也将是审判。以眼下的阵势看,弄不好,还有被判死刑的可能。

其实,最不济的还是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突尼斯刚一闹事,他就屁滚尿流地跑了。最新的消息是,6月20日,本·阿里接受突尼斯刑事法院的缺席审判。他面临93项指控,其中35项指控被提交军事法庭。法院为本·阿里指定了两名辩护律师。他面临的指控包括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收益、洗钱、贩毒、窝藏武器和谋杀等。调查人员称在本·阿里住宅发现的不正当收益相当于突尼斯年均国内生产总值的1/4。如果这些指控都成立,本·阿里有可能被判死刑。据称,目前居住在沙特阿拉伯沿海城市吉达的本·阿里认为,对他的指控和审判是“胜利者的正义”。他说,在其住所发现的所谓不正当收益,其实是别人赠予的个人礼品,而所谓发现毒品完全是捏造。但作为仓皇逃窜的“阶下囚”,本·阿里的话没有人相信,突尼斯现政府对他的审判和定罪将是无疑的。

惨遭刺杀,喋血广场的——萨达特和拉宾

埃及首都开罗,有一个叫纳赛尔城的地方,穿城而过的宽敞大街上,有一座看上去像金字塔的建筑,那就是埃及前总统萨达特的墓地,也是埃及无名英雄纪念碑的所在地。

建纪念碑的本意是为了纪念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阵亡的将士。1975年10月6日,也就是战争之后两周年之际,工程正式完工,萨达特亲自揭幕,没想到,六年后,自己也被葬在了这个仿古埃及法老陵墓、象征永恒与升华的金字塔式建筑中。

上一篇:在现代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下一篇:展巾帼风采——2014妇女节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