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语言美文

2024-05-10

心灵的语言美文(精选8篇)

篇1:心灵的语言美文

心灵的语言情感美文

明净的天空,深邃悠远,大雁拍着丰满的羽翼,鸟瞰着大地的丰沃;旷野的广袤显着通透,密林尽染,绿意盎然;小河潺潺,鱼儿追着流水,戏着芦苇,一路向前;石崖下一汪清潭,碧如翡翠,潭边不知名的小花点缀,蝶恋花蕊,起舞翩飞;稻田间谷穗低垂,清风袭来,稻香混合着泥土的芬芳在空气中氤氲徘徊;一条土道在山坳间蜿蜒,稀落的村庄,袅绕炊烟,鸡犬和鸣,劳作的人们哼着收获的山歌,惬意舒展,没有一丝云尘。

我回到了久违的故居,回到四十年前的那棵桂树下,回到记忆的那扇窗。路漫漫,云卷云舒,此刻我终于卸下心灵疲惫的马鞍,卸下虚伪的装腔作势,卸下欲念,卸下感伤,卸下DD本不该属于心灵负荷的惆怅。依着树干,守着老屋,守着老母亲的唠叨,守着儿时的幻想,守着岁月的沧桑。心儿出奇的.宁静,或许这儿是我爱的土地,或许这儿只有绿叶的苍翠和飞鸟的痕迹,或许....

此刻没有什么语言,比心灵的语言更隽永和蕴涵深意。

我对心灵说:“现在没什么避讳,你是自由的气息,一切缘起,一切缘灭。”心灵用泰戈尔的一句诗结束了我们的谈话:“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是啊,从心灵的天空飞过,需要留下什么痕迹呢?

篇2:心灵的语言美文

爱车前的两个眼睛看见你的时候,你惊愕地张开了嘴。车旁那棵你曾不屑一顾的树,居然伸出她的每一只手,做成了一把并不圆的伞,堪堪给了爱车以阴凉。斑驳的树影无声地诉说着中午的故事。周围的地面都在炙烤中默默忍受,唯有爱车享受着树的恩泽,树叶闪动着眼睛,似乎正在等着你去领赏——那份凉爽。

心里一颤,你心中的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真该感谢树!看似无关的树,居然让你无意中免去了夏日的闷烤。你平时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儿有棵树,即或有时看到了,也从来没有觉得它有什么美好的姿态。对于它来说,你连它的朋友圈都没有进过。你急急忙忙停车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要依靠它。车门像嘴巴张开了,把你吸进去,座椅和你又亲密接触了,春天般的爽!你自然会和车边的树含情脉脉地对视。天地间就是这么奇妙,不经意间怦然心动,自然界就帮助了你。

生活也是奇妙的。你不能不感谢别人,甚至要感谢轻视你的人。

表弟马君龙,现在是西南石油大学校办公司的老总。他常常笑侃当年放弃读师范转而读高中考上大学的事,说,没有胥老师的那句不屑的话,就没有今天的他。初中毕业的时候,他和大家一道参加了考师范,分数超了录取线几分。父亲带他去参加体检,他为读不读师范犹豫着。不读吧,放弃了一个“铁饭碗”;读吧,今后很可能分到村小,一辈子也难有什么出息。

旁边的体检带队老师姓胥。他不屑的笑浮在脸上,斜着眼,一本正经地说:“你马君龙不要心高,能考个师范就很不错了!你那个分数!端上铁饭碗,难不成你还不想吗?”

表弟受不了这句话。这胥老师是瞧不起人啦。表弟心里的牛劲起来了。你胥老师不是看不起人吗,这师范还真不去读了!

后来,表弟上高中,如愿考上了大学。娶了同一个系的女孩,一家人都在西南石油大学呢。

表弟每一次谈起这件事,都说,真的要感谢当年瞧不起自己的人哪。要没有胥老师的刺激,他可能真去读师范了。

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还会感激打击自己、让自己难堪到极点的人。

笔者是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在公开招考中,凭较高的分数考进了县里最好的小学——实验一小。我可和凭关系进一小的人不一样,我踌躇满志的,我有这样的优越感。

但是,那一天,我的自信被一个女同事击得粉碎。同年级的10班的语文老师自谋兄要外出学习几天,委托了8班的赵老师代课。10班的班主任是乐老师,她的孩子就在10班读书。自谋兄在办公室里要我有时间也到10班帮着代几节语文课。我自信满满,正想答应,不料乐老师腾地站起来,气咻咻地说,难道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上10班的语文课吗?……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大了。

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人?一点面子都不留给我啊?!我心中非常憋。赵老师的班考了全县第一名,乐老师就欢迎她代课。我难道就比她差了吗?我心里面从来没有认为我比谁差。再说,都是同事,一点面子都不留?不让代课可以,话不可以说得委婉一点吗?

一直到最后,乐老师都是板着脸,丝毫不考虑我的感受。自谋兄尴尬无比,其实,最尴尬的是我!但是,我很快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事后,我冷静下来,我的班考的是全县十几名,的确是没有赵老师的工作业绩好。我明白了,当你没有创造出成绩的时候,没有谁会真正瞧得起你的。

后来,我默默地干,给自己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心中的那口气一直憋着。我要证明自己,要证明给大家看。

现在,我得到了很大的成长,成为了受领导重视、同事尊重、家长欢迎的老师。大家的溢美之词常常让我如沐春风。当年乐老师让自己难堪到极点的时候,我没有埋怨和记恨,保持了积极的心态。心灵的春天,才带来了事业的春天。

感谢生活,感谢那些凑巧帮助了自己的,感谢那些鄙夷自己的,感谢那些打击自己的。心灵若感恩,处处是春天。

篇3:心灵乐章,美文天成

遍观08年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 我们欣喜地发现:套路化、模式化、以技巧为卖点的作文, 在今年的高考中似乎无用武之地, 而那由文看人性的光辉, 由文看使命感和责任感, 由文看爱心和担当才是试题的核心。

全国Ⅰ卷: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 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材料作文

上海卷:平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 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作文。

天津卷:请以“人之常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四川卷:坚强

广东卷: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作文。

重庆卷: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浙江卷:请你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 题目自拟。

从这些考题中我们看到, 几乎各省市的出题的落脚点几乎都放在了学生个人的心灵感受, 对社会, 对人生的认识上。出题人似乎更希望看到学生去书写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去表达自己灵魂深处的“爱”。因为“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人类共同的情感。人类前进的道路都是用爱来铺就的, 这在全国Ⅰ卷中体现得最分明。

钱理群先生曾把作文教学的问题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不愿写, 二是没有什么可写, 三是不知怎么写。“不愿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在写作中, 学生感受不到乐趣, 只是觉得煎熬, 又如何能够写出好文章。这给了我如下启示:

一、用情感激发文字

写作本应源于心灵, 源于一种生命情感意识的觉醒, 对自身经历和情感的珍惜, 用心灵滋养过的文字去记录自己的感受, 文章是一个人灵魂的镜子。

巴金老人说“我不是文学家。写作不是我有才华, 而是我有情感, 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 用作品来表达我无限的爱, 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情感。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 我就十分满意了。”歌德说:“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满怀深情的时候, 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只要我们用心灵点亮文字, 挥笔写来, 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文字自然清新可人, 文章自然也就优美动人。“人情练达即文章”, 内心充满感情, 文章就可以喷薄而出。

只有让美好的情感真挚的爱, 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和激情, 并将其付诸行动, 化为语言行为, 才能写出好作文。

二、用诗意感受生活

有了写作的激情和冲动, 那么写什么就是学生写作的又一个困惑。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萨特说“写作便是揭露, 揭露带来变革, 因而写作就是介入。”我把这两句话综合并曲解一下:人要介入生活, 将生活诗意的“揭露”出来, 写在纸上, 便成了诗,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一切伟大的作家用诗意的方式提炼、抒写人人都熟知的世界, 人人都感受到的情感, 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作品, 才会有“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壮阔, 才会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 才会有“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的缠绵, 才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惆怅。

我们不必去追寻外面精彩的世界, 不必茫然地去行万里路, 只要打开心门, 走进真实的生活, 捕捉生活中的蛛丝马迹, 探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像朱自清一样用心感受老父亲的背影, 像史铁生一样用心灵参悟生死, 像余秋雨一样用心灵经历历史的沧桑。面对生活, 不要麻木, 不要茫然, 认真观察, 细细体会, 用心领悟, 让真实的生活、精妙的细节激活我们内心的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让自然和生活成为我们写作的活水源头。

三、用文字记录成长

刚察洛夫曾说过“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 我思考过和感受过的东西, 我爱过的东西, 总而言之, 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并与之成长。”我们因心灵触动而生发情感, 用文字表达情感, 情感体验不断提升, 我们也随之而不断成长, 我们用心灵滋养了文字, 文字也记录了我们的成长。

“5.12”地震后, 网上流传着北川中学的同学们所写的《地震日记》, 那一篇篇用心灵浸染过的文章让我们为之落泪, 为之震撼。一个孩子写道“也许, 等我的眼泪流光了, 我就不再伤心;也许等我的眼泪流光了, 我就学会了坚强。”从孩子们真挚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灾难带给他们巨大的伤害, 从孩子们充满情感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

曾经, 我们把作文变成了赚取分数的手段。在分数的指挥下, 老师变成了赚取分数的批发商, 学生变成了赚取分数的小贩。为了得分, 各种《作文宝典》, 《论据大全》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对象;为了得分, 老师将作文类型化, 模式化;为了得分, 苏轼、司马迁的故事一次次出现在学生的笔下, 文章空洞无物, 经不起推敲, 教师不胜其烦, 学生索然无味。

篇4:探索语言背后的心灵世界

坐落在美国麻萨诸塞州康桥镇的麻省理工学院,一向以其造型独特、结构新颖的建筑与同在一地却古色古香的哈佛校园相映成趣。然而,就在众多美仑美奂的楼宇之间,却有一栋油漆剥落、形象破败的二层木楼,编号二十楼。每当春暖花开,校园姹紫嫣红一片,或金风送爽,枫叶如丹,黄叶满庭之际,这二十楼就仿佛是闯入一群盛装的淑女中的衣衫褴褛的乞丐,显得格外突兀。

学校行政当局一直惴惴不安——让一群蜚声世界的学术泰斗们在这破楼里构思他们的鸿篇巨著,未免有愧于心,何况怎么说,这总是有碍观瞻!

然而每当校方小心翼翼地恭请楼内诸公乔迁,计划将二十楼推倒重建时,楼内哲学及语言学系诸公莫不一致反对!

这倒不是教授们安心让他们的办公室与他们自己风格一致,要以不修边幅来显示与众不同,来表示他们对表面上温文有礼的资产阶级习俗的鄙视。他们对这栋楼感情太深了。就在这栋楼里,以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为首的语言学家们,在五六十年代创立了语言学上的生成学派,掀起了语言学上的“乔姆斯基革命”;乔姆斯基对人类自然语言独辟蹊径的艰苦探索,是继索绪尔、雅各布逊之后,语言学对当代人类思想发展所做的又一贡献。三十多年来,生成学派生于斯,长于斯。如今,二十号楼已经成了生成学派的一个符号,以致前年(一九九三年)肯尼思·哈尔(Kenneth Hale)教授等编的一本文集,竟然就叫《二十楼如是观》(Te View from Building 20:Essays in Languistics of Sylrain Broomberger.MIT Press,1993)!真够得上是“爱乌及屋”。

国内学术界得知乔姆斯基和生成语法,已经是“乔姆斯基革命”二十多年后,七卜年代末期了。当时,邢公宛教授等翻译了乔姆斯基的。成名之作《句法结构》。以后,复旦大学徐烈炯教授亲赴康桥,就教于乔姆斯基门下,归国后写了一系列介绍生成语法的文章和书籍。八十年代黑龙江大学还举办过两次国际生成语法讨论会。一时,生成语法也曾是语言学界的热门话题。

然而,中国语言学界毕竟和国际语言学界隔绝了二三十年。待打开门来一看,不仅在研究方向、方法上已经和人家大不一样,双方连“话语”也已经不同了;各说各话,自然话不投机。要命的是,就连读懂原著也要煞费苦心。乔姆斯基及其弟子文笔晦涩,生成语法的论文又常常是满纸数理逻辑公式,读起来诘屈聱牙。于是,争论不时发生在误解的拥护者与误解的反对者之间。此外,多数研究者,无论是拥“乔”的还是反“乔”,多认为值得讨论的主要是生成语法的技术方面,即生成语法的具体原则、规则在汉语中用得上还是用不上,而生成语法哲学、心理学意义不值得重视,偶尔还有人出于多年积习,随便给贴上个什么“主义”就算“批倒”了乔姆斯基。然而,不仅对思想界来说,生成语法的贡献并不是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公式、规则,而是其对人类语言机制新的解释,即使是专业语言学家,如果撇开生成语法那些公式、规则背后的哲学心理学基础,也会觉得同语法本身格格不入。

因此,才使得笔者觉得有必要重提旧事。

乔姆斯基一九二八年生于美国费城,父亲是一位希伯莱语学者,从俄国来的犹太移民。作为犹太人,从小受到白人清教徒主流社会的歧视,自不待言。一九四五年,乔姆斯基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系学习,师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哈里斯(Zellig Harris),一边学习语言学,一边研究数学。哈里斯当时正在写他的名著《结构语言学的方法》。乔姆斯基读了这本书的手稿,感到老师提出用“转换”来分析语言结构的方法,有很大启发。在宾大取得博士学位以后,乔姆斯基曾短期在哈佛大学作研究,后来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系执教,那是一九五五年。

当时,美国语言学的主流是结构主义,心理学的主流是行为主义,而两者的哲学基础都是经验主义哲学。刚刚进入学术界的乔姆斯基对语言的结构主义一行为主义解释深为不满。他在一九五七年出版《句法结构》一书,用数学方法来解释语言现象,并采用了哈里斯的“转换”,立刻震动了学术界。然后,一九五九年在《语言》杂志上发表《评斯金纳的<言语行为>》一文,批判行为主义心理学。一九六二年出版《句法理论面面观》,正式形成“生成语法”理论,一举打破了行为主义-结构主义的一统天下,向经验哲学提出挑战。乔姆斯基由此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学院教授——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麻省理工学院的学院教授总共才有十名,终身制,退休一名才能补一名,而且如果一个学科有诺贝尔奖的话,学院教授必是诺贝尔奖得主。

而乔姆斯基本人,一方面深入进行生成语法的研究,一方面将几乎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美国六十年代的反战运动和民权运动,从此成了美国政治和资本主义社会直言不讳的批判者,美国左翼知识份子的代表人物。三十年来,始终不懈。笔者据手头资料粗略统计一下,在他出版的近四十本书中,政治著作竟占了二十本。

一九八六年,乔姆斯基出版了《语言的性质、起源和使用》(Knowledge of Language:It’s Nature, Orgin and Use. Praege,1986)一书,全面的阐述了他的语言观,尤其是生成语法的哲学、心理学基础。至今,这本书仍然是非语言专业读者研究乔姆斯基理论的首选之作——虽说是为非专业人员所作,其晦涩的文笔和技术性部份,仍然要让读者头疼不已。

开宗明义,本书序言的第一句话,乔姆斯基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他说:“多少年来,对有关人类知识的两个问题,我一直兴趣盎然。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要解释,有时我们只有极为有限的事实根据,却如何能因此而所知极多。第二个问题,我们也要解释,有时我们有大量的事实根据,为什么却所知有限。”第一个问题,乔姆斯基称为“柏拉图问题”,第二个问题,他称为“奥威尔问题”。(《语言的性质、起源和作用》,第I页)第二个问题主要与政治有关,这里略过不表。“柏拉图问题”,正如乔姆斯基所说,本质上就是罗素在《人类知识的范围和限制》一书序言中所提出的问题,所以也可以称为“罗素问题”。罗素说:“人类和世界的接触,短暂又有限,且各人各样。然而,人类又怎样能因此而懂得这么多?”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研究将为回答“柏拉图问题”作出贡献。

按照行为主义的解释,人类的言语行为无非刺激-反应,本质上和动物的其他行为并无根本的区别,人类理性在言语行为中并无作用。咱们学话说话,和鹦鹉学舌相比也高明不到哪儿去。当初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钠就是用小白鼠受到电击之后的反应,强化等等来解释语言的。这对我们自认为是“天地间独一份儿”的人类来说,真是绝大讽刺。

难怪作为人文主义者的乔姆斯基要对行为主义大张挞伐了。

乔姆斯基认为言语行为与动物的其他行为截然不同。他反复强调,迄今为止的证据表明,只有人类有语言,而其他动物至多只能使用一些初级信号系统。虽然六十年代以来,有人宣称,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能学会简单的手势语;然而,无论怎样聪明的动物,受过一段训练,顶多能用固定的几个单词,或简单的短句。要想教黑猩猩们像人说话那样,把这些单词自个儿重新组合起新句子,那就徒劳无功。因此,乔姆斯基称语言为人类“真正的物种特征”(同上书,第ⅩⅩⅥ页),也就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这是语言第一个独特之处。

乔姆斯基又指出一个明白无误却被人忽视的事实:任何个人,只要他大脑控制语言的部份和发音器官正常,他一定能够学会一种语言,而其他的知识和技能,却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学会。许多人学不会数学或绘画,许多人一辈子没法唱准每个音符,有人努力终身,学不会一门外语,却没有人学不会他的母语。因此,和其他的知识系统相比,语言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系统。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和人的思维、信念、理解、期望、对经验的整合等等,同属“认知系统”,(同上书,第ⅩⅩV页)这是语言的第二个独特之处。

语言还有第三个独特的地方。人们对认知系统的其他方面,还无法将现有的知识系统化,人们还只是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努力。语言则不然,任何一个人都有他母语的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即充分掌握母语的语法、语音、语义系统(虽然他本人并不会意识到他有这些知识!)。(同上书,第ⅩⅩⅥ页)人的这种能力,与种族、民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兴趣爱好、性格等等,都没有关系;生长在那种语言的环境中,最终就会那种语言,不管从种族上来说,此人与说这种语言的大多数人是否一致。由此可见,对于人类,对于人类的知识和认知系统来说,语言有着非常特殊的不可替代地位。

作为认知系统之一的语言,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生成性。生成性的意思是,任何人在掌握了一种语言之后,就能够无限制地使用这种语言。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听得懂、说得出他从未听过、说过的句子。比如,笔者随意一个句子,大胆预言,怕没有什么人见过吧:

二OO一年一月一日,北京将有一百个百岁老人进行百米竞赛。

但是,您,他,我,咱们讲汉语的人没有谁不懂。用刺激-反应,就无法解释语言的生成性。既然大家都没有接触过这个句子,对这个句子的刺激-反应就没有形成,为什么会说:能懂?乔姆斯基将这种现象称为“刺激匮乏”(poverty of stimulus)。人类社会是不可能有足够的刺激来形成反应,来与无限制的语言使用相应。

用刺激-反应来解释语言,还有更多的困难。如果语言知识只是外界刺激的积累,那么,人的语言知识应该随着刺激的增加而增加,语言知识的量将与刺激量形成线性关系。换句话说,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积累的刺激越来越多,其语言能力越来越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人学习语言有明显的阶段性,一般来说,人四岁左右就基本掌握母语;就母语的语法、语音和语义的系统知识来说,以后的几十年所得非常有限。(注意不要把写作能力、说话技巧等与语言学上的“语言知识”混为一谈。前者在语言学上称为“语言运用”,其学习、发展规律和后者完全不同。)而一个成年人学外语时,无论给多大的刺激量,其掌握外语的程度和速度,和儿童学习母语根本无法相比!这说明,人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有一个时间上的临界点。

以上现象种种,人们早就习以为常,没有觉得什么特别;一经提起,就觉得这些被人忽略了的现像之后,有着一片未知领域——语言学需要解释上述种种独特之处。

乔姆斯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请注意,是“假说”,不是“定律”,“规律”!)他认为,人类其实有一套与生俱来的语言知识,即一套有关语言的句法、语音、语义的抽象的“原则”(principle),他称之为“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er)(同上书,第3页),简称UG。UG对任何种族、任何个人都一样。具有UG的人,处于某种具体语言(比方说,汉语,英语)的环境中,感受到这种语言的特征;这种具体语言,将给UG增添上许许多多有关这种语言的参数(parameter),最终形成这种语言的句法、语音和语义知识,乔姆斯基称为“具体语法”(Particular Grammar),PG。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任何人都能在短短三四年之内学会母语,而学外语要比学母语困难得多——先天的UG给人类的语言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得语言中相当的部分在一定环境中能自动生成,而一旦PG形成,人的UG中需要从经验中获得确定值的那些“变量”已经被某些参数所填充。要想全然改变这些参数,或者要想重新形成另一套PG,如果学习者的年龄已经过了临界点的话,则非常困难,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生成语法的目标,就是弄清楚普遍语法,也就是研究在形形色色的语言现象背后,有哪些决定这些现象的共同原则。这种“语法”,和我们日常概念中的“语法”不是一回事。

这种假说,虽然今日在美国已经为多数语言学家接受,当时却曾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乍一听来,“先天性”和“普遍性”假说,和人的经验感觉相去太远了。提起“先天性”吧,我们耳熟能详——知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来的,而是从实践中学来的。老祖宗孔夫子也说过,“吾非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怎么人会从娘胎里就带来一套“普遍语法”呢?真有个上帝或者大慈大悲的菩萨会在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之前就送我们一些知识,以免人类无法应付艰难的人生吗?“先天知识”给人的第一感就是有神论。

其实,主张有先天的知识,并不一定导致有神论。乔姆斯基本人没有讨论过有神还是无神这类问题,因为那并不属于语言学范围。但他说过,UG是人类数百万年进化的结果,要把人的语言机制研究清楚,最终要从生物,进化上去解决。这也是他为什么认为,语言学最终会成为生物学的一部分的理由。

其实,往深一层看,像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那样,认为人生于世,大脑是一张“白板”,“白板”上一无所有,逻辑上也成问题。经验主义的说法是,人的一切知识不过是对客观世界的感觉、反映、抽象和概括。提出这种主张的人却没有稍稍深入想一想,既然要抽象,要概括,人就得有从事抽象概括的工具,比方说,形式逻辑。这工具又是那儿来的?如果形式逻辑也是从客观世界抽象出来的,我们又靠什么去抽象形式逻辑?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叫形式逻辑的具体实物,可以一下子“印”在我们的“白板”大脑上!因此,我们在逻辑上不得不接受,在我们开始整理客观世界信息之前,‘我们必然已经具有一套知识,使得我们的信息处理得以可能。至于这套知识从何而来,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如乔姆斯基的生物进化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或者神授说。另一点,正如乔姆斯基指出的,在使用先天性知识UG的时候,使用者并不会意识到在使用它。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我们每时每刻在运用逻辑思考,几时意识到在用三段论法,还是归纳法什么的了?

对大千世界,茫茫宇宙,人类真正“已知”的又有几何!凭着对经验粗浅的体验,以为靠几条公式就可以解释纷繁复杂现象;拿着几条“规律”,就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了——人类的自大与无知,莫过于此!以如此狂妄自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不闯大乱子才怪。

乔姆斯基的“普遍性”恐怕也令人直摇头。懂英语的人会说,怎么也看不出汉语和英语有多少结构上的共同之处。

其实,正如上文所述,生成语法所研究的UG,是一套抽象的原则系统。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的语言学家,不大容易发现不同语言之间这种抽象的结构共性。从理论上说来,如果两种符号系统能够做到语义基本对应的互相翻译的话,它们必有结构共性。反之,没有结构共性的符号系统,则无法对译。比如,乐谱就没法翻译成自然语言。在汉语中,“刘华的父亲喜欢他”,这“他”可以指“刘华”,但如果我们说“刘华喜欢他”,这“他”就一定不是“刘华”。您如果懂英语的话,不仿试试把两个句子译成英语,就会发现竟然也是如此。不过,您父母,老师可是从来没教过您这些!

对于有着深厚语言研究传统,尤其是深受乾嘉学派和经验主义影响的中国语言学界来说,这么一种语言研究实在是旁门左道。或弃之如敝屣,或鸣鼓而攻之,都不难理解。其实,生成语法刚刚问世的时候,在美国也曾被结构主义名家霍凯特称之为“毒蛇”。这里用不着来重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或者以某种学科的发展史来作比较。学术研究上的眼界、气度,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恐怕更加有重要意义。

乔姆斯基说,生成语法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部份,一个语言学家可以选择去研究它,也可以不去研究,就如一个化学家可以研究理论化学,也可以不研究理论化学而研究化学的其他部份。理论化学的存在并不以排斥化学的其他分支为前提。他证明了,无法提出一种程序,能够在众多的语法中,决定那一种最好;无法实现结构主义学派的理想,找到一种发现程序,来发现每一种语言的语法。充其量,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建立一套理论,对语言的多种语法作出评价,看看哪种语法解释力强一些,即建立一套“评价程序”。这话另一层意思是,生成语法并不认为自己是唯一的语言理论。生成语法不过是对现有的语言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已。这些听起来新鲜,其实接受这些约定,不过是一种研究能成为“学科”的基本条件;对科学家来说,应该是不言而喻的。想想近年来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表“宣言”,说咱们汉语是所谓“人文性”的,因此也并无结构可言;只要搞搞文化语言学,汉语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乔姆斯基这些话,倒是一剂清凉药。

乔姆斯基认为,在十七、十八世纪,语言研究一直在寻求语言的生成性和普遍性,其基础是理性主义哲学。从上世纪末以来,这种传统被经验主义哲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操作主义哲学所打断,而生成语法使传统复活了。

乔姆斯基把十七、十八世纪的语言学称为“笛卡尔语言学”,因为笛卡尔曾经用语言来说明人类心灵与理性。笛卡尔认为,人与其他动物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之处,那就是人类有一些独特的能力,无法用纯粹机械原理来解释。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有语言,而语言就没法用机械来解释,因为人类语言有创造性,也就是生成性。“一部机器可能会发出一些词,……但却决不会像一个哪怕是最差的人那样,能够任意安排这些词来合适地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也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够如此”。(Descartes, Discource of Mind)

洪堡特也强调语言的本质在于生成性。他认为,语言中的词库不是一个被人记忆在脑子里的清单,人们将一个个词取出来使用,而是在生成原则基础上在不同场合将词组成合适的句子。(《笛卡尔语言学》,第20页)洪堡特也主张语言具有的普遍的特征。

叶斯帕森则提出,人脑中有语言的“结构概念”(notion of structure),这种结构概念指导一个说话的人来生成种种句子(同上,第23页),使得“自由表达”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生成学派的理论和笛卡尔以来的传统一脉相承。

自从《句法结构》发表以来,将近四十年过去了。二十号楼愈加破败,被列为“危房”,也是不久可见的事了。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乔姆斯基,如今华发丝丝,已近退休的年龄了。这四十年来,生成语法究竟在普遍语法的追求上,取得多大实质的进展呢?

这实在是太艰难的事业。人类语言数千种,有过详细研究的不过百中一二;生成语法作为突破口重点研究的,才有英、法、意、荷、日、汉等十余种“大”语言。而就在这十来种语言的研究中,其研究成果在专家之间仍然评价不一,毁誉参半。比如,加州大学欧文分校黄正德教授的汉语逻辑式研究的结论,一直被乔姆斯基认为是普遍语法存在的有力证据。然而,在研究汉语的生成语法学家中,对黄教授的研究还有较大争议。据笔者所知,其它语言的研究,大体上也是如此。

要真正揭示出千差万别现像背后的统一性,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那么,生成学派和乔姆斯基的贡献又在何处?

著名哲学家舍尔(JohnSearle),虽然多年来一直和乔姆斯基就具体语言问题进行激烈论战,却在乔姆斯基晦涩的文章之后,看出生成语法理论深远意义。他说,乔姆斯基的著作对哲学和心理学起了革命性的影响,“从长远看来,我相信他最伟大的贡献是,在恢复人的尊严和人的独特性的这一传统概念上,迈出了重要一步。”(On Noam Chomsky:Critical essays, Ed.byG.Harman,1974.p3.)因此,舍尔认为,乔姆斯基的理论,是当代最伟大的学术成就之一,可以与凯恩斯或弗洛伊德的成就相比。

这真是要言不繁,一语中的!

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革命带动之下,物质生产迅猛发展。然而,科学和人文一系列重大发现,却使得人类本身的地位变得不尴不尬起来了。

哥白尼的“日心说”,证明咱们地球并非宇宙中心;并不是别的星球“捧”着咱们,倒是咱们“捧”着人家。

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人类不过是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并无“高贵血统”;起码从起源上来说,就没有什么可以自大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又发现人类行为相当程度上受潜意识控制;曾被认为“至高无上”的理性,并非人类精神活动的唯一主宰。

本世纪以来的人类学、文化学研究,发现人类各民族的文化、信仰、生活方式、发展道路各各不同。同为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甚至同一种族,同一肤色,却彼此陌生,互不理解,经常不和,动辄兵戎相见,你死我活。想想多数动物并不同类相残,人类不免自愧。

这精神世界的折腾,弄得自大了数千年的人类颜面丧尽,信心全无;在头上的灵光圈被一层层剥去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作为自然界一个动物物种,我们究竟剩有什么,能够把我们和自然界的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能支撑我们无愧无作地在地球上称雄?

乔姆斯基说,有,这就是我们人类独有的语言,建筑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语言。就凭这一点,人类就可以毫无愧色地宣称,我们的行为,将永远和其他动物有别;用动物行为来比附人类行为,无论是意在否认人类的尊严,还是企图为人的罪恶开脱,从此就再无根据。我们不是螺丝钉。凭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断言,不管我们的行为会显示多少非理性的色彩,我们不必对理性丧失信心,因为既然语言不可须臾缺,理性也不会须臾离。凭这一点,我们就应当相信,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管怎样千差万别,杂彩纷呈,人类一定会最终互相理解,和谐相处,因为统一性,普遍性根植于我们物种特征之中。人类头上的灵光圈被消除之后,我们还有理由保有这一份自信。

每当想起生成学派寻求人类语言统一性的艰难过程,我往往会想起从爱因斯坦以来理论物理学家们寻求建立“统一场论”的不懈努力。无论是爱因斯坦们,还是乔姆斯基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上帝,用爱因斯坦的话,就是“宇宙的和谐”。物理上的“统一场”,语言上的“普遍语法”,还有我们地球上的芸芸众生,都不过是和谐的宇宙的一个个分系统罢了。

“统一场论”的建立和普遍语法的发现,都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都还会出现千难万险,所幸的是,毕竟我们已经起步了。

篇5:心灵的拷问美文

当旅游大巴进入山区一个拐弯处时,车上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便招呼司机停车。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前行。就在这对情侣驻足欣赏山景时,只听前方轰隆隆一声巨响,那辆大巴被山体滑坡滚下来的巨石砸中,落入了万丈深谷。眼看着自己刚才还乘坐的大巴瞬间化作青烟,这对情侣顿时吓呆了。事后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惊魂甫定之后,这对情侣不无感慨地说了一句话。

当时我们正坐在前往一座名山的旅游车上,导游小姐讲到这里,神秘地卖了一个关子,让大家猜猜看,那对情侣会怎样表达自己劫后余生的心语?

在许多有关交通事故的报道中,我们经常会读到因临时变故错过班车而幸免于难的新闻。按常理,一般人都会说,幸好我们不在车上!大家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很多人都为这对情侣侥幸躲过一劫而唏嘘不已。

不料,这个故事的答案却是:假如我们不中途下车,那辆大巴就能赶在山石滑落之前驶过,车上的人也许就不会遭遇这场劫难。

传播这个段子的人,都把这件事看作是对人生智慧的测试,而我则认为这是对人的心灵的拷问,并为这对情侣面对灾难首先想到他人的心态感到由衷地敬佩。

篇6:感受心灵的美文

感受心灵

秋末冬初的夜晚,寒风瑟瑟。漫步湖畔,不时有叶儿飘落着,听树叶落地的声音,心中有一丝怅然,也包裹着一丝宁静......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习惯了一个人黑夜里独自漫步。体会心中那种苦而涩的味道,就象是一只迷失方向的候鸟,在冬天那块铅灰色的云下,却怎么也冲不破密封的天空。只有在万物沉寂的时候,才能静视自己的内心,以及内心上覆盖着的那一层沉沉的灰尘,和难得的那一份纯真。

常常莫名其妙地伤感,以及伤感而产生的郁闷烦燥。但是我却再也无法与人交流,总是在静静的夜里,一个人面对着喧嚷的网络,当感到寂寞和心伤已增加了另外许多更深切的内容时,我才知道,自己并不象想象的那样理性。

呆呆地望着屏幕,在寂寞中静静地坐到深夜,竟然不想说一句话,打一个字。脑海会时时涌现你的名字,但在无望的期待中,让情感中最为冷漠的那根脉络陪伴着我的凄清。寂寞如我,好似一股漫涌的泉,是树枝上酣睡的小鸟,是横格纸上成为方格的墨水,静静地在深夜里流淌.......

也许我在有意的.逃脱那份爱恋,逃脱心中的那份若有若无的情思,当我伸出双手时,已经没有了任何有力的回忆。我觉得茫然、空泛。如荒草让我不多的时光在那种无聊中虚浮而过,让虚无的思想更加虚无,留不住情感,留不住美丽时光,甚至留不住一份美好的记忆,也许除了一个人自怨自艾外,我竟然是一无所有......

曾经的日子,就象面颊上的泪一起随风风干,或是化为几株枯树。做着曾经枯黄的象征。当一切伤感的往事被我记起时。感觉竟然凭添了一份幽静,一份凄清.......

夜,越来越黑了,看着深夜里那婆娑的树影,不禁让我记起了“野旷天低树”的凄凉来,整理着理还乱的心情。竟然一阵迷离......

独行让我如此无助,就这样一点点一点点重拾记忆,一点点一点点被痛苦吞噬。

篇7:心灵的轻松美文

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最佳地运用时间。由于我这种意识的强烈萌生,我越来越吝啬地消费我自己。

我試图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并创作轻诗歌。我所说的轻并非纯粹的游戏人生和享乐,而是追求心灵的轻松和自由,过自我宽松的日子。而这种感觉会导致行为的选择更富有人性和潇洒。一个人自己活得很累,会使你周围的人和社会也感到很累。如果说,我能有益于他人和群体,就是因为我能释放出这种轻松的气息,使别人和我有缘相聚(无论多么短暂)都能感到快乐。

只有轻松才能使人不虚此生,才能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以恶是治不了恶的。

对于我们这群黄土地的子孙来说,古老的文明、漫长的历史已使我们背负够重的了,复杂的现实和人际关系使我们体验够累的了。

我愿意以轻对重,以轻对累。对我自己,无论处于佳境还是不幸,我都能寻找到自我轻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对周围群体,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能带给他们所需要的轻松,从而增添或缓解他们生活中的喜悦或痛楚。

篇8:让鲜活的语言滋养心灵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为学生有效学习服务的,故教师在课前文本解读时必对其有所预设。由于课堂是一种活跃的多边交往活动,是多变而又复杂的,需要教师灵活妥当地处理偶发状况。于是除了“导语”“结语”的储备适当运用外,“提问语”“讲析语”则需要应变地夹杂其中。教学过程是教师协同学生与文本对话,需要教师适时适景插入或幽默诙谐,或慷慨激昂,或循循善诱的应变语,以调节教学节奏,调动课堂气氛,特别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些看似随机、无意,但却决定着课堂效能的应变语就是教学“碎语”。

一、不良教学“碎语”的表现

走进课堂,不难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相似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反应却有着天壤之别。究其原因,在于执教语言中存在着五种“缺乏”。

一是缺乏情趣性。例如:“说得对”“请重复刚才的问题”,此番提示不失简洁明快,但却有着冰冷之感、受令之嫌,客观上会削弱学习的激情,降低教学效率。

二是缺乏启迪性。即教师重复学生讲答。有研究者以科学论证,当一句话重复三遍及以上可在头脑中产生印痕。然而,简单的重复也会让人产生烦躁之感、抗拒之意。

三是缺乏激励性。有些教师在课堂对话时常常忘记此为教学场合,会以聊侃的方式随意进行讲评,甚至是进行玩笑似的讽刺,这对心智年龄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会是一种打击。于是应激反应随即出现——打消了发言欲望。

四是缺乏应对性。正如前所述,课堂的不定因素太多,教师若只将教学“碎语”作为课堂教学流程一个可有可无的连接,一旦预设的问题答案偏离时,便乱了阵脚,不知所措,使得精心设计的问题或虎头蛇尾,或支离破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空耗教学时间,降低教学效率。

五是缺乏严谨性。表现为把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学生日常表现,校内外闲杂事等随意转化为教学“碎语”,学生看似兴趣盎然,但连贯的课堂教学被打破,学生的注意力被转移,教学成效无从谈起。

二、影响教学“碎语”的因素

以上教学“碎语”的产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教师讲话时的心态。加拿大精神分析专家贝尔尼曾提出了“PAC分析模型”。他认为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三种状态:父母心理状态(Parent)、成人心理状态(Adult)、儿童心理状态(Child),只是比重各不相同,因而就自然会有不同的语言行为表现。具体到教师身上,不同的心态结构成就了课堂“碎语”不同的特征:“父母心态”常表现出果敢的态度;“成人心态”则表现为冷静、谨慎。当这两种心态过重时,教学“碎语”容易句法刻板,缺少灵变,常就题论题,多为指令、追问等;而“儿童心态”则是感性的,表现为激情、冲动,当以这种心态为主时,教学“碎语”中出现信口开河的现象就不难解释了。

二是教师的语言素养。教师长期积累的语言素养,也直接会对碎语产生影响。以前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但现在看来,教师要有一泓泉水,常流常新才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读书充电,不断积累新的语言。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为教学工作所选择的阅读书籍,按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教学参考、教育理论、文史类、现实题材小说、时政类、科技及其他,同时对文史类图书的阅读较多选择了经典名著。可见其阅读面还是较为广泛的,然而,在大力推崇个性化教育的今天,参考书在教师阅读中居首位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此外,教师们的阅读取向也略显陈旧了些,这样必会使教学“碎语”缺少创新、活力,继而失去应有的魅力。

三、教学“碎语”的运用策略

学生语言获取需要有效的输入,教师“碎语”,作为能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和调控互动交流的语言媒介,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关注文本原生态的价值

课文中存在很多作者诉诸文字试图传达给读者,但需要用心感悟的东西。但是,处于心智尚在发展中的学生往往容易忽略或无法领会,这就必须倚仗教师有机而适宜的“帮扶”。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师①:饱受苦难的小女孩,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么呼喊?

生:“奶奶!”(开心的语调)

师②: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该怎样呼喊?

生:“奶奶!”(惊喜的语调)

师③:对呀!可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又该怎么请求奶奶呢?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

师④:这急切的请求里还有——,谁再来?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

师⑤:恳求?

生:哀求。

师⑥:是呀,她必须哀求奶奶带走她,因为——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师⑦: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流着伤心无助的眼泪,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

(生通过“啊”的处理读出抽泣的声音。)

师⑧:这个“啊”一定是内心抽泣的声音。

【评析】显而易见,教师引领学生做的绝不是小声、大声、再齐声读一遍的浅层、低效的朗读,因为那是无法唤醒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语感能力、体味文本文学韵味的。请看教师的即兴点拨:师语②与①的不同,不仅在于借助“终于”“唯一”这两个词语,进一步点明女孩对奶奶的依恋,更通过“该”这个字,来暗示“快乐”还不足以表达女孩的心情;师语④与⑥则采用足够的语言“留白”,促使学生回到文本,沉浸其中,不断地咀嚼、玩味,继而打开“慧眼”发现隐藏的情感内涵——哀求与无助后的绝望。这八句教学“碎语”可谓引出了层次、情感和境界。尤其师语⑧极为准确地把握住“关键点”及时点拨,捕获住“感受点”适时升华,于是达到孟子所言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

2.关注知识兴趣的课外延展

语文教材及其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借助课内外的衔接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使语文突破学科局限,通往更广阔的天地。除了课案的提前设计,课中的即兴点拨也能够将教科书这本“小书”与课外阅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从而建立起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如下面的例子。

师:如果你是林冲,如果别人一再强调你是犯人,还嘲笑你没真功夫,你会怎么想?

生①:我会非常气愤。

生②:我会这样说:“他﹡的,我非打死你不可!”(众笑)

师:特殊的时候我们要用特殊的词来表达情感。有一位著名作家写过一本书,题目是《狗日的粮食》,来表达复杂的情感。这里这位同学用了“他﹡的”,说明实在是忍不住了。但林冲还是——

生:(齐)忍住了!

不难看出这位教师的“碎语”中所隐藏的教学智慧。当课堂上突发插曲时,不妨借“他山之石”巧妙转接,重回教学主干线。其中看似顺手拈来的“碎语”,其实是为了触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再如《少年闰土》一文,只讲述了少年闰土的故事,中年闰土又是怎样一个人?鲁迅又作何描述呢?教师适时地引经据典,插入鲁迅的《故乡》中其他片段,学生兴趣盎然,课余迫不及待地去寻来阅读。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教师说:“有借就一定得还,诸葛亮向曹操借的箭何时还了呢?”“鲁肃可不傻,不然他怎么会在周瑜去世后接任大都督一职,《三国演义》中,此人物还有更为精彩的表现。”就这样,在教学中不断应时应景地抛出“绣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对文本进行探究。于是学生的想法深远了,视野随之扩大了,知识自然就增长了。

3.关注学生随性思维的动态

课堂中,教师引领着学生与文本对话,还需要随时监控学生的思维动态。对此教师需敏锐地抓好“五个点”,即捕捉“热点”、诱导“兴奋点”、扶植“机灵点”、点拨“关节点”、升华“感受点”,使学生有方向可行动,有思想可表达,有兴趣可交流。如下面的例子。

师:什么是“沉默不语”?

生:就是不说话。

师:老师明白了“沉默不语”就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

生:错了!

师:那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在想些什么?书中可有答案吗?

【评析】适时的归谬,引导学生将对于“沉默不语”一词的感悟走向更为本真的境地,人物形象也会随之更加真实、丰满。

生:她想我只买了棒棒糖,家人会不会骂我呀!

师:该用“埋怨“一词吧!

【评析】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掌握语言,教师要敏于发现、善于纠正学生在语言习读过程中的疏漏和偏差。

4.关注语言内在性质的示范

无论语文课如何变其花样,本质都是听说读写的练习,而对象则一定是文字、文章、文学,从狭义上是指课文,广义上则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言语材料,其中有教师在课前字斟句酌的设计语言,也有课中随性即景的教学“碎语”。

教师要在课堂中准确而精心地运用教学“碎语”,自然而清晰地唤醒学生去体悟文字的温度、感情和立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掘教学深度,把握课堂节奏,引导课堂走向服务。智慧的“碎语”,可以让语文教学变得简约、高效,富有艺术性。

上一篇:初中学生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国学经典弟子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