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又见乡村小货郎

2024-05-14

生活随笔:又见乡村小货郎(精选2篇)

篇1:生活随笔:又见乡村小货郎

生活随笔:又见乡村小货郎

前些天,笔者下乡到村参观学习,看见打着汽车喇叭的“货郎”,颇感稀奇。只见“货郎”的带斗车上装着苹果、香蕉、橘子等时令水果,榴莲、龙眼、荔枝等高档水果也能买到,一问价钱,与县城水果超市的价格相差无几。我问货郎,你进这么高档的水果能卖出去吗?货郎笑笑,你看看,农村人的房子造得比城里人要好,袋子里也有钱,连老人家打麻将两块半,都是全开放的。他们舍得给小孩吃,自己也舍得吃。

货郎告诉笔者,他每周要去上饶批发两次水果,然后卖到附近乡村,除了卖水果,也卖一些日用品,刨去油费等损耗,每天挣二三百块钱没问题,我一算:“那你一个月有万把块钱?”货郎回答说,没有那么多,没那么多。我说,我不是税务局的,不管收税的事。他说,我进货的时候卖不了东西,下雨天路不好走,也不出来卖东西,平均起来只能搞到五六千。听货郎这么一算,他一个人的收入抵得上俩个刚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呢!

岁月如梭,货郎的经营方式也今非昔比。汽车货郎有车,有驾驶证,还要有一个小型的仓库,比我们小时候见到的扁担货郎强多了。汽车货郎大多年轻,扁担货郎一般是中老年人,汽车货郎油门一踩,四个轮子飞转,扁担货郎靠一双脚板,一根扁担,两只箩筐或两只木屉,走村串巷,起早摸黑,不知道要磨破多少双球鞋。他们用一块铁板,一个铁锤,铁板、铁锤除了能发出招徕顾客的声音,还能切削硬梆梆的米糖。“叮叮壳”、“叮叮壳” 的清脆声音,由远而近,引来了老人和孩子。箩筐里有老人和妇女要的针头线脑,有爱美女子要的雪花膏,更有孩子们喜欢的米糖。那时候的`孩子没有零食吃,肚里没油水,饭又吃不饱,听见“叮叮壳”的声音就会夺门而出,家里废弃的旧鞋、旧牙膏皮都是他们换到米糖的宝贝。

在乡村“货郎”的四轮车边围了一大群人。正在挑选货物的大妈告诉笔者,家里农活多,没时间专门赶集,有了这些走村串乡的货郎就方便多了,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称心的货物。村民郑富民告诉笔者,和以前的货郎相比,现在的货郎相对专业得多,他们中既有卖肉的、卖菜的、卖鸡蛋的、送奶的,还有逢节日现场加工做菜的,货郎都是附近熟人,货物质量有保证,而且价格低,服务态度也热情,手头紧了还能用粮食兑换。据货郎介绍,他从事这个职业已近十年了。以前是骑自行车,利用农闲贩个菜、卖个瓜,也就是挣个零花钱;现在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需求也多样化了,而且大多数村道路都已改成水泥路,就开上了四轮车。根据群众的需求,调整了货物,专门走村串巷,成了专业“货郎”。

据李大婶介绍,由于这些流动“货郎”服务范围比超市大,能有效弥补“超市下乡”在货物供应上出现的空当,颇受群众欢迎。据初步统计,上饶周边县市从事“货郎”职业的有四五百人,活动的范围大多是自己所在乡镇的辖区。做专职货郎挺好的,每天走村串乡,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让自己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乡村货郎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在当下这个社会,只要肯勤劳,只要能吃苦,只要看得准,过好日子是没问题的。

篇2:生活随笔:又见乡村小货郎

山村里孩子的童年总是简单而有滋味的,采野果、掏鸟窝、下河摸鱼童年生活丰富精彩,乐趣无穷。但说起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卖货郎的到来了,他的到来总能给静谧的小山村带来一阵骚动,仿佛一颗小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面。咚隆隆、咚隆隆的拨浪鼓声清脆地响起,伴随着鸭毛鸡毛换糖换米线的叫卖声,由远及近,接连不断。孩提时代的我们正应验了老人们说的一句话:锣鼓响,脚底痒。诱人的声音激起了我浑身的精神,十分兴奋,撒腿就跑,不管当时是在帮母亲摇线还是扒饭吃,都会立马停下,一溜烟地聚到货郎的小推车旁,将老货郎的百宝箱围个水泄不通。仔细地看自己心仪的物品,那场面热闹非凡,每个孩子都沉醉在无言的快乐之中。

老货郎早已看惯了这架势,他见怪不怪地坐在一个小马扎上,取下扁担上的那条发了黄的毛巾,拭去额头上的汗珠,然后气定神闲地点燃旱烟,吞云吐雾一番。我们时常为争同一样糖果而到一边比个高低,而老货郎却是心平气和地帮我们挑挑拣拣,巧妙地帮助平息了孩子们的吵闹。我们屏息着,隔着那层被老货郎擦得透亮能倒映出我们调皮脑袋的玻璃,选好了自己想要的物品,如扇子糖、姜糖、橡皮筋之类,会飞奔着回家找院子里平时积攒下来的鸡毛、猪毛,和捡来的废塑料或酒瓶,兴高采烈地捧着给货郎换取糖果和玩具。如果是高档一些的如水枪、哨子一些物品,只有回家讨钱了,为使老货郎放心地等我们,也怕老货郎等久了,临走还回头交待一句:我家很近的,等我回来。没讨到钱的孩子只好郁郁地站在一旁,羡慕地看着买到玩具的伙伴满村跑。

当然,货郎的百宝箱里并不只是我们小孩子的天下,也常常有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们出来光顾,拿着平日里剪掉的头发、吃剩的乌龟壳、攒下的碎布头等换取梳子、红头绳、针线钮扣等生活用品。对待她们的讨价还价,老货郎总是笑呵呵地说:换不着了,折本了。但每次估价时他都会让一点利,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们总会满意地拿着自己喜欢的物品回家去。

等到货郎立起身,弯下腰颤巍巍地挑起货担向前走时,后面便跟上了我们这群孩子,声斯力竭地吆喝着鸡毛鸭毛换糖喽当时不知道意思,只是跟着老货郎唱,走走停停,一直到村子的尽头。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生活随笔:又见乡村小货郎】相关文章:

生活随笔:小生活05-02

生用心感受生活小随笔05-03

初中生活回忆随笔:单纯的小暧昧05-17

生活随笔感悟生活07-14

简朴的生活-生活随笔04-15

生活随笔范文05-22

堵车生活随笔04-09

随记生活随笔04-12

梦生活随笔04-14

感伤生活随笔04-17

上一篇:男女大学生对两性嗓音源记忆的差异性研究下一篇:精彩的一场比赛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