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教案

2024-05-22

自我控制教案(精选8篇)

篇1:自我控制教案

自我控制力

小雨

教学目标:

1.认识自控力对自身重要的影响。2.掌握提高自控力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提高自控力的方法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教学方式:讲授、活动、分享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快乐木头人(3min)游戏规则:

1.两人一组。一人为扮演“木头人”,另一人负责逗乐“木头人”,使其不能保持“木头”状态。2.教师宣布游戏开始,指导语:“甩,甩,甩,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笑,不许动”。3.教师讲解指导语的同时,同学们的手、脚,都必须一起跟随指导语甩动。

4.教师话音一落,扮演“木头人”的同学都得保持话音刚落时的动作,然后像木头一样,谁都不能有任何动作。

5.同伴想方设法逗木头人动。6.两人交换角色 游戏结束,学生分享。

问题:成为全班坚持时间最长的人,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如何?你是怎么做到“木头人”? 学生分享。

教师:在此游戏中,想让自己不动,避免落入同伴逗乐大作战中的圈套,就必须做到自我控制:控制我们的情绪、控制我们的行为。

在此游戏中,我们能体验到,我们大脑有两个小人(“克服冲动、深谋远虑”,一个“任意妄为、及时行乐”)在互相斗争。一个说:“坚持、坚持、再坚持,就能成为自我控制持续时间最长的人。”另一个说:“别傻了,及时行乐最重要,想笑就笑,快乐最重要。”

哪个小人在斗争中占上风,就表现在你们的行为结果上。我们很羡慕有些人,能在纷繁的世界里能心无旁骛做事情。同样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比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是因为我们生活中诱惑很多,而我们想做的事情很多吗?我想,此时此刻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答案。请看一个视频,他的成功来源于什么?

二、自控力的重要性(7min)视频:田埂上的梦——卓君

问题:卓君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遇到有哪些挫折,他是如何战胜的。

教师:卓君与我们一样,是农村的孩子,毕业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与卓君一样平凡,但他却不平凡。因为他有梦想,为梦想抵制诱惑,不被外界纷繁世界干扰。我相信,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也有如卓君一样不平凡的事。为了实现某个目标,面对干扰,面对诱惑时,都能用强大的自控力向它们说“不”。接下来,请同学们分享属于你的故事。

三、说出你的故事(20min)活动:

1.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曾经做过或者现在依然坚持做的一件特有自控力的事情。这件事既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坚持的。既可以是情绪方面,也可以是行为习惯、学习等方面。要求:在分享时希望可以说到以下几方面  完整叙述这件事

 在坚持做件事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诱惑或者阻碍,挑战自己的自控力  面对这些诱惑或者阻碍,你是如何战胜它的

2.小组内分享结束后,推选令组内印象最深刻,触动最深的事在全班分享。

3.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和一名记录员。组长负责组织活动;记录员负责简要记录每位同学分享的事。

分组:根据班级座位编排情况,分为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上下两排互相组合)

选组长与记录员的方式:请同学们伸出大拇指,将大拇指指向你认为适合当组长/记录员的同学,得票最多的同学,则为组长/记录员。

举例:一名学生讨厌数学到接受数学 嗨,哥们,出去打会篮球!别学了,你怎么学,数学都不会好的

四、自控力的重要性(6min)视频:棉花糖实验 实验:

 一群4岁孩子, 单独在一个房间里, 面对一块棉花糖„„ 追踪结果:

 能成功抵制棉花糖诱惑的4岁小孩,到青春期时„„  心理调节能力更强  更受老师和同学欢迎

 SAT分数更高(坚持15分钟的小孩比坚持不了半分钟的小孩,高考成绩高出210分) 成年后更成功(工资更高,体重更低,更少吸毒)

结束语: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诱惑,你都可以问问自己。

1.当你受到诱惑要做与长期利益相悖的事时,请想象一下,这个选择就意味着,你为了即时的满足感放弃了更好的长期奖励。

2.想象你已经得到了长期的奖励。想象未来的你正在享受自控的成果。3.然后扪心自问:你愿意放弃它,来换取正在诱惑你的短暂快感吗?

五、家庭作业

遇见未来的自己

预见未来的自己,给未来的自己写封信,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未来的自己在做什么,他/她会如何看待自己现在作出的选择呢?向未来的自己描述一下自己现在将要做什么,有助于你实现长期目标。你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希望?你觉得自己会变成什么样?你也可以想象未来的自己回头看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会因为现在的自己做了什么而表示感激„„

篇2:自我控制教案

控制自我评估(CSA)相关知识点(教案)

1.控制系统的评价包括对控制系统本身的制度评价、控制效果和效率的评价和参与控制的人员资格、工作程序和工作表现的评价。而控制自我评价(CAS)包括对整个系统的评价和对某些项目、机构或事件的控制过程的评价。有时也成为控制/风险自我的评价。

2.《内审实务标准》第2120.A1条:内审活动风险评估内容——(1)财务与运营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

(2)运营的效率与效果

(3)资产的保护情况

(4)遵守法律、法规、合同的情况。

内审部门的责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评价组织与治理、运营、信息系统有关的控制程序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3.《内审实务标准》第2120.A2条:内审师应审定查明已确定的运营、项目目标的内容与其组织目标的一致程度。

4.《实务公告2120.A1-1控制过程的评价和报告》:

首先应了解在此环节上的相关人员的职责分工——

董事会的任务是建立并维护组织的治理程序,并获取关于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有效性的保证;

高级管理层的任务(作用)是监督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地的建立、管理和评价。组织的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一

般希望首席审计执行官开展充分的审计工作,并收集其他可以获取的信息,以便就控制过程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形成判断意见。

组织的管理人员任务(责任)是评价所在领域的控制过程。主要由首席审计执行官执行。其主要任务是制定下一年审计计划草案,保证获取充分证据,对控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将关于组织的控制系统的总体判断意见向组织的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报告。报告的意见部分一般采用否定形式的确认意见,重点关注主要改进建议、关于现行控制问题和趋势信息,并将报告变成协调不同期望的手段。

内审师和外审师的任务是为所选活动和部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的有效性提供不同程度的确认。

其次,了解产生不同期望的原因: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和内审师在围绕内审活动对评价控制和对控制过程的运作状况提供确认方面存在期望差距。一般是由于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对内审服务的价值期望过高,而内审师可能受到审计范围的实际限制以及主观迟疑态度(不能确信肯定能产生足够的证据或为形成客观知情的判断意见提供支持),所以其所持期望值适度。所以需要首席审计执行官通过报告来建议改进组织的能力并减少审计师在获取信息和实现审计效果方面受到的限制。

5.《实务公告2120.A1-2应用控制自我评估对控制过程的健

全性进行评价》:

首先,管理人员(主要指首席审计执行官)和内审师应用控制自我评估方法对组织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的健全性进行评价。

内审师亦可通过应用控制自我评估项目收集关于风险和控制的相关信息(有关控制程序是否运行良好、剩余风险严重程度等方面),充分与被审计人员沟通,加强与经营部门管理人员和工作小组的合作。也可以协助管理部门建立和执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程序,评价系统的适应性,强化内审活动的传统作用。

6.CAS是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的工作过程,它可以作为一项专门工作来进行,也可伴随其他业务同时展开,它涉及到所有员工而不仅仅是少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一方面鼓励员工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可帮助管理人员从员工处获取反馈信息。这里的 “评价”有别于部门业绩和个人业绩的评价。

7.CAS的适用范围:可以用于商业活动和财务状况的风险审查、控制活动、道德价值和控制效果等方面的控制,也可用于考察、了解各项控制活动和政策的执行情况。而追踪不良行为、例行检查和实现复杂或不明确的目标不适用。

8.CAS的特点:CAS是一种包括自我调查和研讨的方法,是组织内部管理人员和内审师评价和确认风险管理和控

制过程适当性的有效方法,它可减少在收集有关控制程序信息方面的花费时间,也可减少一些测试工作,有利于内审工作集中于对高风险活动和不正常状况的检查,收集来自全组织内方方面面的信息,对控制进行全面评价。

9.CAS的目的:(1)确认存在的风险和漏洞;(2)评价管理或降低风险的控制过程;(3)编制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程度的行动计划;(4)确定实现业务目标的前景。

10.CAS作用:(1)使组织内部人员通过评估风险,在将管理风险和提高组织目标实现机率与控制过程相结合中,得到锻炼;(2)较容易识别和评价非正规的“软”控制;(3)鼓励职员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控制程序,使团队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纠正行动;(4)使一个组织的全部“目标—风险—控制”基础都能起到有效的监督和持续的促进作用;(5)通过参与,有利于内审人员充分了解自我评价过程;(6)使内审活动获得更多的有关控制程序的信息,并能够促进审计师更加关注存在重大控制弱点或高风险的单位或职能部门;

(7)增强组织内部对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的管理责任。

11.CAS过程:(1)预先计划、初步审查;(2)收集所有员工的情况,主要通过会议收集每个岗位人员情况;(3)审查风险及其控制情况,应以企业组织结构为线索对整体控制系统进行评价;(4)准确记录每个人的观点和最后表决的结果;(5)报告结果,制定改进方案。

12.CAS主要方法;主要区别是收集信息或资料的方式或来源:(1)促进小组研讨班—信息来源于组织内部、代表不同层次经营单位或职能部门的工作小组;(2)调查法:一般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预计能回答问卷的人很多或分布分散,不能参加研讨班,通常采用此方法。(3)管理部门分析法。它利用管理部门小组,应用很多方法来形成和收集有关被选择的业务程序、风险管理活动和控制程序的信息资料。这种分析通常趋向于对控制程序特殊特征进行作出及时、有见解的判断。

内审师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以上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

13.CAS的形式:依据基础类型区分为目标、风险、控制、过程等形式。

(1)以目标为基础:强调实现业务目标的最佳方式。过程为:确认现有的、用于支持目标的控制措施→确定剩余风险→通过CAS确认控制程序是否在有效运作→维持剩余风险在可接受的水平。

(2)以风险为基础:强调列举实现目标的各种风险。过程为:列举所有可能阻止目标实现的障碍、威胁和风险→检查控制程序,已确定控制过程是否足以对关键风险进行管理→确定重要的剩余风险→维持剩余风险在可接受的水平。

(3)以控制为基础:强调现有控制措施的运作情况。

过程为:确认关键的风险和控制→工作小组对控制减少风险并促进目标实现的方式进行评价→分析控制程序目前的运作情况与管理人员的期望值之间的差距。

(4)以过程为基础:强调所挑选的、作为过程链组成因素的活动。

篇3:自我控制研究综述

关键词: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行为,言语指导

1 自我控制的涵义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国外对于自我控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关于意志的探讨,但是对于自我控制的系统研究则是由心理学家完成的。虽然国内外对于自我控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对于自我控制的涵义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

国外对自我控制的界定有代表性的有:Freud将自我控制看成是控制本能冲动在道德、权威准则下的自我的一种努力。Baumeister等人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改变一些反应态度,并使其与理想、价值、道德和社会期待相一直,并追求长期目标的能力。Kopp认为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条件下,做出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

国内对自我控制的定义也做了一定的研究,如朱智贤认为“自我控制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高级心理活动。”肖晓莹认为“自我控制是指个体为了满足某种活动目标,而对行为、情绪进行一定调整的活动。”

2 自我控制的理论基础

2.1 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自我作为调节者,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抑制本我的原始冲动,满足超我的良心原则,最终符合社会现实的要求。对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生机制,弗洛伊德更为强调情绪的作用,认为良心和社会规则的内化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机制,因此,个体的自我控制其实就是个体对其本能情绪冲动的一种控制能力。与早期的弗洛伊德自我控制观一致,后期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更多强调情绪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2 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

行为主义学派对自我控制的研究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进行的,斯金纳认为儿童的自我控制就是儿童改变一些条件,使最终的行为得到逐渐变化的过程。社会学习论中关于个体自我调节机制的研究就是来源于斯金纳的观点。班杜拉强调自我控制不仅仅通过意志控制来实现,它的实现要借助于三个子功能的发挥,个体根据所选择的标准和采取的比较方式对自我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价值评价。

2.3 认知发展学派的观点

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在情绪自我控制中的作用,把个体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作为自我调节的基础。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成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以儿童对道德的认知能力为基础的。而科尔伯格对道德判断的观点与皮亚杰相一致,他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强调儿童在与成人、同伴的相互关系中,去积极主动的建构道德判断的过程。儿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根据社会规则和他人的关系不断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因此,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强调认知在个体情绪自我控制中的作用,把认知作为自我调节的基础。

2.4 自我控制理论的新进展

随着自我控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工作者也对自我控制的理论进行了扩充。Taylor和Schneider提出了情绪说,认为个体控制行为的机制有可能是由变化或维持的情绪引起的,也就是说,个体对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一个预估,如果个体认为估计将要发生的事件结果对自身有利,个体就会以积极的,情绪来保持该行为;反之结果不利于个体自身的发展,那么个体以免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而避开该行为。而Metcalfe和Mischel提出了启动假设说,该假设认为个体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启动系统,热系统和冷系统。热系统以情绪的走向来调节个体的行为;而冷系统则是以认知为基础,个体通过认知做出控制自己行为的举动。

3 自我控制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是否从一出生就具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呢?答案显然不是的。个体是在自身生理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克制自己,并不断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因此,人类的自我控制能力实质上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的。

国外对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主要从其冲动性开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冲动型:动作和运动的控制,认知行为的控制和情绪情感的控制。普莱尔对儿童如何对自身动作进行抑制做了研究,他认为儿童的心理表象和机能的发展有利于儿童对其自身的动作控制。而鲁利亚等人对2-4岁的幼儿做了研究,发现儿童抑制自己的动作较难,对某种命令做出停止的动作要困难。

国外对认知行为控制的研究集中在人的认知方式上的研究。Kangan等人将人的认知方式用两个维度加以区分,即冲动和熟虑。他们通过实验设计了“匹配熟悉图形测验”,并分为两种类型:冲动型和熟虑型。冲动型的个体对测验很少思考,很容易就会作出反应,但同时他们的错误率也较高。而熟虑型的个体则会通过深入地思考,谨慎地作出反应,而他们的时间也相对来说较长。因此,冲动型的个体通常比熟虑型的个体缺乏自我控制。

国外学者Mischel等人对儿童的情绪情感控制方面做了研究,他们设计了“延迟满足”的实验,结果是想看看儿童是否愿意放弃眼前可以得到的东西,而去等待更有价值的奖励。实验者让儿童在两种条件之间进行选择:一种是马上就可以得到的,但是没什么吸引力的东西;另外一种是儿童需要暂时放弃眼前的东西而必须在延迟一段时间后才能得到更好的东西。实验结果发现,幼小的儿童抵制眼前的诱惑很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对哪种条件作出符合自身的选择。

国内心理学工作者也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自我控制发展各个时期的年龄特征。韩进之等人的研究发现,学前儿童自我控制发生的年龄转变期为4-5岁。这个阶段自我控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上。谢军认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并且这种增长的关键年龄在3-5岁之间。刘金花认为,一般能够控制自我的儿童比较有责任感、成熟,并且能够自觉地在无人监督的条件下遵守规则,有较高的慎独行为。

4 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

影响个体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一般认为生理因素、父母控制模式、言语指导和榜样等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关于生理因素影响个体的自我控制方面,大多数研究认为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国内外关于对大脑皮质的发展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鲁利亚认为:儿童刚出生时大脑皮质的第二区和第三区都不太成熟,而这些区的功能与抑制机能有关。个体在幼儿时期,抑制机能还未发展成熟,而幼儿的大脑皮质兴奋过程占据主导地位。

国外对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做了研究。Kuczynski&Kochanska从父母的控制策略与儿童的控制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儿童的控制逐渐从身体控制转向言语控制,而儿童也从消极的不服从转向谈判——抵抗的方式。Edwards和Patterson的研究认为,父母对子女要求高的儿童相对于父母对子女忽视或放纵的儿童有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他们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情感。

当然,心理学家发现言语指导在儿童自我控制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言语指导包括两个方面:儿童言语指导和成人言语指导。维果斯基发现,学前儿童通常在游戏中会自言自语,这种自我言语可以很有效地帮助儿童调节自己的行为。鲁利亚研究还发现,幼儿的言语指导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此,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利用自我言语指导。当然,成人的言语指导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影响巨大。Mischel等人在实验中发现,如果成人给予儿童有效的言语指导,那么儿童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国内心理学者认为,成人指导对不同年龄的影响是不同的,成人言语指导对3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没有什么影响,而对4岁以上的幼儿影响显著,并且不同的言语指导对调节儿童控制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成人的言语指导对较小儿童的运动控制水平的影响较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成人言语指导的效果减少。而这个阶段幼儿的自我言语的指导作用显著,但是其效果并没有达到成人言语指导水平。

5 小结

自我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成就,有研究发现,一般来说,童年时期具有延迟满足的少年在长大后能够更好的克制自己,并且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及学习中。具有较强自我控制能力的儿童其应对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似乎也较强一些,因此,如何去指导儿童成为一个具有强自我控制的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Kopp C B.Antecedents of Self-regulation:a Development Personality Perspectiv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2.18(2):199-2141.

[2]Duckworth A L.The Significance of Self-control[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1.108(7):2639-2640.

[3]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

[4]肖晓滢.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简述[J].心理科学,1991(2):40-42.

[5]Skinner.Aguide to constructs of control[J].Jour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549-570.

[6]Kuczynski&Kochanska,G.A.(1987).Developmental interpretation of young children’s noncomplianc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Vol.23,No.6:799-806.

[7]许政援等.3-6岁幼儿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发展的因素[J].心理学报,1987(1).

[8]肖晓莹.言语指导幼儿运动控制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9(3).

篇4:如何自我控制风险

自指数从笔者在2005年7月25日号召股民读者“尽快返回证券公司”,12月19日果断地用大题目在本栏上号召“1122点上班”到今天,实实足足暴涨了2755点之巨,犹如春笋出土日长夜大。近日暴利的效应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人蜂拥进入这个带有神奇更有风险的市场。

今天再利用简单的提示方式,提醒股民如何自己控制风险。

我们第一件事是把中国股票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股票走势的K线图打开,稍微离远一点,像站在平原看山区的风景一般,最值得注意的是,K线的图形是否与山峰一样高低起伏?K线图中2001年的山顶到2005年7月的山谷消灭了多少股市中的“英雄好汉”。笔者常常提的一句话,我想各位不会忘记,即股市有一个不变的原则:“跌多了要涨,涨多了要跌的。”而新股民也有一个不变的原则:跌时他绝对不会进来,大涨后也绝对不会出去;大跌了他才会大抛,后市要等大涨了才会再进来。简单概括就是追涨杀跌,永远与市场逆向思维。

事实上,如果没有这现象,那股市也就不存在了。如果指数天天无限制地涨,那全世界任何企业还会有人干活吗?我想都去做股民了。所以能看到本栏文章的新股民一定要先学习炒股技术,有了技术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去。2001年前的大户都是现在股民的教员和教训。

一个情况是,笔者经常在本栏上提出某某点是压力、某某点是支撑,这对老读者和学习过技术的读者是及时雨,而对一知半解的股民就是“酸雨—了。比如笔者当时提出3050点是压力,他也听话,在3050点处抛了。可他在看到翻上3050点后回调到3052点却不知道线上阴线买,这是非常致命的。

另一种情况是不相信自己,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笔者在长安信息5元左右时分析给股民听,而该股涨到9元处放天量他也不出货,却听信别人说:“放量是机构建仓,是大资金在关注。”把我对天量的警告抛到九霄云外。

还有一些股民更是不可思议,笔者在管理层出消息之前就在本栏目中预警,不想真的消息兑现,而他在当天跌停板股票面前去责怪别人。说实在的,此次预测消息出台只是笔者凭历史经验,消息只有管理层掌握,突发的消息是在技术之外的,只有自己学会老到的看盘能力后才能轻松应对。所以我劝每位想在这个新兴的盈利市场中获利的人只有学习技术,别无他法!

下周如何操作?麻烦。在现实的K线图中如何规避风险是目前市场中相当重要的任务。指数已到达历史最高位,所有移动平均线均被踩在脚下,特别是除了月K线外,日、周K线的分析指标都出现高位掉头后顶背离现象,单纯以一般的分析技术已无法分析近期的走势,好在笔者已在网上结合本栏用最神奇的江恩八线箱体线指导读者操作。

近期走势在笔者江恩线上一目了然,我的“殷氏定律”被机构展示得淋漓尽致,所以读者要上网去看看。现代投资理财一定要使用现代手段。我想许多读者看到4月19日早上9点18分开盘前十多分钟就用一句“如大幅低开可先抛”!特别是有意加了暴跌二字,提醒上网股民暴跌后买红盘股。先进的网络与笔者的技术使广大股民轻松地在暴跌中盈利20%,加上做空的10%得净利30%。就像笔者在杭州理财博览会上以《现代理财需要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为题的演讲轰动杭州一样。

上证指数目前已经在3899点之下徘徊,真有兵临城下焦人心之感。我们在重要压力线之下要慎重,不放心的可先退出,等有效突破后再重新进入。可以相当负责地对你说:如果你不学会线下阳线抛的绝招你将永远成不了赢家。网上图片中草绿色线下周一是3754点,每天向上加13点,一旦破位下档支撑为3571点。

“五一”前的操作思路千万不要钻“持币还是持股”的死胡同,按线操作顺势而为。机构在关键点位都是逆市场分析而动的,机械的理念会害死人的。我简单的二条戏称“鞋底线”的数字就可以帮助散户渡过难关。

联系电话:021—5413004764280613 网站地址:www.ybh88.com

篇5:自我控制教案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在新世纪延伸我们共同的憧憬与追求。21世纪,中国教育必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与重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实施基础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德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中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又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生认知水平很高,有很强的道德思维能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道德行为。具体表现在:⑴学生掌握的道德知识和形成的道德信念以及与表现的道德行为不相一致;⑵学生在公众场合与个人独处表现出的行为不相一致;⑶学生在学校和在家庭以及与在社会中表现出的行为不相一致。我们分析认为原因有:⑴当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基本停留在封闭式、概念化的单向训练阶段,片面追求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受教育者的自身省悟和亲自实践。不能将道德知识的掌握有效地转化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又不足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⑵当前的学校德育内容空泛,没有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没有从学校本身的实际出发,没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缺乏鲜活的具体的教育内容,难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求,更谈不上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⑶当前的社会正处转型的时期,客观存在的升学竞争弱化了学校德育工作,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原因造成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差针对性弱的局面。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从目前检索收集到的资料看,有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呈现以下的特点和走势:

⑴普遍重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⑵普遍关注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在德育活动中重要作用,在尊重和理解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普遍认同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⑶普遍要求在学生实践中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对传统教育中封闭、单

一、僵化的教育方式予以否定。主张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符合实际、灵活高效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加以取代。⑷普遍希望通过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能力,希望打破传统的德育模式,建立多元、开放的运作机制,张扬个性,促进发展。这些研究都试图通过调节和控制教育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来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这些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其采用的策略对本课题有直接的借鉴意义。这些研究较多地从教育者这一层面而寻找促进学生发展的突破口,以期通过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教育行为的改善来积极影响学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教育者的指导,但更重要的还有赖于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这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原动力。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试图从理论到实践,对整个教育的维度进行综合的立体的研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策略,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1.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⑴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价值观和人才观,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律能力,真正地做到自治、自理和自律。

⑵有助于学校建立新的德育运行模式。本课题针对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从突破影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因素入手,寻求促使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新路径,构建学校新的德育运行模式。

⑶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作为一所山区初中,我们将通过课题的研究,寻求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新思路、新发展、新突破,以培养世纪新人,影响和带动周边学校,发挥学校的辐射示范作用。

2. 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化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能形成。因此,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条件和内部驱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就是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的教育的统一,而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还强调,“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指出“自我教育需要一个重要的、强大的促进因素,这就是个人尊严感,尊重自己,有上进心”,“只有受教育者尊重自己,才能有自我教育”。毛泽东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观点,而且发展了他的这一观点,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教育理论,邓小平自我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⑴自我教育的基础是自我认识,这是因为自我教育首先是从自我认识开始的,没有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就无从谈起。⑵自我教育的方法。他认为,自我教育的方法较多,其中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学习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这些自我教育的理论既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构建了主干理论框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掌握,我们将在课题研究开展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理论体系。(2)本课题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德育论。从人出发又回到人,让教育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发展,关注人的自我教育能力,由原来的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提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课题研究将试图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作初步的理论概括,促进、发展和丰富相关理论,并为这些主题提供范例。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科学界定“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精神实质与思想内涵,构建完整的可供操作评估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目标体系。

2.优化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教育模式和操作策略。(①教师、学生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认识的调查与分析②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一般策略研究与具体策略研究③在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提高的途径与措施④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调查和研究性学习开展中如何渗透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⑤在学校、班级主题教育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本校本地区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法制观念的形成和提高。

五、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⑴设计申报

时间:2006年6月至2006年7月,成立课题组,拟定课题研究方案。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述,完成申报、评审书的填写。由张承伟、尚升强、刘杰负责。

⑵实施研究

时间: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成立子课题组,制订各自具体的研究计划,具体实施各子课题研究,完成相关论文和实验报告,由尚升强、刘杰、王爱敏、王娟、王贵敏、袁书慧、刘东舟、官振波负责。

⑶中期论证

时间:2008年3月至2008年4月,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专家中期评估验收,由张承伟、尚升强、刘杰、王爱敏、王娟负责。

⑷结题鉴定

篇6:控制坚持自我作文

“一个人最难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条真理想必谁都知晓。而在繁乱纷扰的现代社会,随着世界的大流,人人都急着投入一场轰轰烈烈的人生浩歌中,多少人被迷失得不知所踪。面对生活中的大小事,能做到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才能战胜自己,战胜生活。“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些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想必他们每个人都有着极强的控制力。在失败时控制自己的伤感,拾起勇气;在成功时,控制过度的喜悦,一路前行;面对别人的嘲笑,控制愤怒,一往无前……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卡,他们都能控制喜怒哀乐,给人生的每个阶段都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回望历史长河,那些伟人身上都彰显着控制克己的魅力。有“士可杀不可辱”的.士大夫;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有自我放逐,对权贵嗤之以鼻的竹林七贤;更有为正义而牺牲的俄国贵族……他们的感人事迹都在告诫我们:控制自己的情感欲念,不管世界如何改变,也要坚持自我,不为所动。

然而,高速化的现代社会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人们袭来,有多少不知所措之人被卷入其中!微博控,苹果控,沙发控……我不禁感慨,这样一些小小的欲念就能将人活活生生禁锢住,人的高贵从何谈起?想到那个在故宫铜缸上刻字的梁齐齐,愤怒他素质低下的同时,我也为现代人克制力的缺失而心寒。

所以,从今天起做个精神贵族吧!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让自己看清人生之路。我们不妨学学杨绛先生,她已逾百岁。一个人能经历人生喜怒哀乐、爱恨情愁,健康地踏过一百多个春秋是很不容易的,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深自敛抑,“甘当一个零”,杨绛先生善于控制内心,淡然处世,忍生活之苦,保存天真,最终让她的生活如此幸福。

篇7: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通过外部监督提高学生的控制能力固然是教育不可或缺的方面,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一)加强意志力训练。首先,体育锻炼是进行意志力培养的只要途径。一方

面,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青少年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

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伴随着挑战体力极限的过程,人的耐受性增强,心理素质特别是意志力可以获得较好发展。要求学生

每天做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五千米长跑。持之以恒的训

练,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意志力的发展,还保障了学生有充沛的学习精力,师生同练也增强了学生练习的兴致和恒心。其次,采取引导

学生写日记的方法——“坚持道德长跑”,来提高学生的自控力,在教育引导下,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写日记不仅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

我反思,有利于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完善自己,而且磨练了学生的意

志,有利于其自我控制力的发展。jj.bcjy123.com

(二)不断变换教育内容与形式。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心理疲

劳。为了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兴趣,与学生商定,在每个学期安排若

干星期围绕若干重点问题展开教育,以掀起学生心中的波澜。于是,在他们的自我教育中,有了“高效学习周”、“控制闲话周”“增强

注意力周”、“治病救人周”等。

(三)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一个心态十分积极的人,也努力地用这种心态去感

染和影响自己周围的人。他认为:一位教师积极乐观,笑对人生的态

度,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他善于联系具体事

例,教育、引导学生“胸怀比天空更广阔“,”绝不能让自己的胸怀

篇8:浅析企业的控制自我评估

1控制自我评估的内容

1.1取得管理层强有力的支持

控制自我评估过程开始于审计和管理部门间的合作关系和相互理解。控制自我评估的审计人员必须清楚地理解组织文化、政治和环境,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确立最适当的评价框架。强有力的领导是成功地实施控制自我评估的关键因素, 此外, 还包括选择一个合适的人员来管理评估项目;充分地研究和理解控制自我评估的含义;管理部门的支持以及对审计人员的特殊技能的培训等。

1.2建立工作评价小组

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根据需要建立工作小组, 并了解小组及其成员的优势和弱点, 力求最大化小组优势和最小化小组弱点。在某些情况下, 应吸收一些非审计人员参与小组工作, 以加强小组力量。每个小组领导都应当成为控制自我评估的专家。最理想的情况下, 每项评价要求至少有2名经过培训的审计人员作为协调人, 其中一个协调人的工作重点在于推动小组内的联络, 以便实现评价目标。

1.3召开讨论会

控制自我评估的主要方法是召开讨论会, 就拟定的有关问题或过程进行交流和讨论。各种问题是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提出来的, 提问者可以对提出的问题畅所欲言。这种形式可以使企业管理层中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了解内部控制系统中可能存在缺陷的环节, 以及产生的后果, 然后让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主动采取行动加以改进。讨论会总的要求是双向发现问题或共同分享信息。当大家在讨论共同面临的控制风险、存在问题、低效率和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时, 可以相互借鉴。

1.4收集资料分析数据

在召开研讨会和搜集信息之后, 审计人员需要整理归纳审计底稿, 对内部控制的成功、障碍、评价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审计人员应根据企业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情况, 对日常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进行分工;并指定专职人员对口收集资料, 以保证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在熟悉本企业及下属单位管理的情况下, 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控制自我评估。数据库包括了本企业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企业的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通过访问数据库, 可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与运行情况, 以及企业的风险和风险的严重程度, 将企业风险按大小及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1.5报告评估结果

报告结果的方式取决于组织的需要, 可采取总揽的形式报告, 也可采取分部门的报告形式。报告的内容包括参加会议者的评论、表决资料及分析结果和改进意见。与会者的评论包括审计人员的评论、职工的评论, 报告中还包括评价表和工作记录底稿等。通常, 一系列个别报告通过加工提炼后形成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报告。该报告包括对内部控制改革的建议、来年审计范围的确定、操作程序的改进等。

1.6制订行动计划

控制自我评估最有意义的结果之一是形成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的实施是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必然结果。控制自我评估能够帮助组织建立一个大家都共同认可的目标, 即使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也确定了努力的方向。

在实施控制自我评估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必须选择合格的协调人。协调人必须具备较好的小组协调能力, 必须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程序, 以保证讨论会不偏离主题。②着重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或是业务流程, 一般有8~15个参加者, 每个参加者代表着不同的管理部门, 一般应当是各生产经营流程的主要管理者, 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③必须创建一个坦诚相待、相互交流的环境。与会者需要得到一个不受敌意报复的保证和保密的保证, 否则他们不会畅所欲言。④强调内部控制不仅仅是高级管理层应关心的问题, 也不单单是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责任, 而应该是企业所有职工共同的责任。⑤期望更多的优质信息。控制自我评估收集的信息必须是广泛而大量的, 信息必须经过证实和优化, 而且数据信息必须提炼成为有意义的说明。

2控制自我评估的意义

2.1改进内部审计程序

实施控制自我评估的目的是, 通过进一步深入评价柔性控制, 建立新的审计程序。它对审计部门效率的提高、审计时间的缩短、审计范围的扩展及审计结果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它可为参与者提供各个层次的“过程教育”, 使审计和控制的精神渗透到更为广泛的经营管理之中。

2.2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

控制自我评估, 可以使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不再仅仅是“控制问题的发现者”, 而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推动者”;从原先以“发现和评价”为主的内部审计转向“防范和解决方案”, 从事后控制转向事前防范控制;从单纯内部控制转向积极关注利用各种方法来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 利用控制自我评估可以让内部审计人员获得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 提供全面、客观的审计报告, 以利于有效地运用有限的审计资源。内部审计人员利用控制自评方法可以推动程序的改进、制定基本的标准, 进行控制培训和审计咨询服务, 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获得在传统审计中无法取得的信息。

2.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控制自我评估是企业管理层和审计人员合作共同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评价, 由于管理层的管理人员参加了控制自我评估, 因而减少了收集内部控制信息的时间和审计执行的验证程序, 使参加控制自我评估的审计人员对企业管理过程更加熟悉。因此, 相互合作保证了审计人员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把审计人员从纯粹企业监督者角色转换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参加者、推动者。控制自我评估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不同于常规的审计技术, 它无疑可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

2.4缩小审计范围, 减少审计工作量

内部审计采用控制自我评估, 就是它能提供一种有效的、经济的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能在重要项目的改进、必要的系统修正、政策程序的重大变化和迅速消除威胁甚至妨碍管理层实现其任务目标的风险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使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使某些公开的控制问题在研讨会内解决。这样审计人员就可以根据剩余风险确定审计的范围, 将审计资源投入到困难更大的领域。

2.5缩短审计时间, 完成更多的审计任务

除了调查和准备工作外, 每一次研讨会仅需要很短的时间。对于参加会议者, 需要投入的是更为集中的一段时间, 这就有利于缩短审计人员的审计时间。另外, 控制自我评估能使被审计者获得有关业务过程、风险控制方面的指导, 并从管理人员的发言中更加深入了解到真正切中要害的问题。

2.6建立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自我控制教案】相关文章:

自我控制04-16

自我控制06-16

自我管理控制05-31

自我控制训练06-02

自我控制论文范文05-09

自我控制论文提纲11-15

控制坚持自我作文05-29

控制情绪提升自我06-15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05-13

人类社会自我控制机制论文04-27

上一篇:高三历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教案下一篇:幼儿园干部教育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