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实务培训心得

2024-05-19

合同法实务培训心得(精选6篇)

篇1:合同法实务培训心得

合同法实务培训心得

今天很高兴,因为公司请来了中豪律师集团事务所的刘文律师来给我们做了一场关于合同法的讲座,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合同法的基本知识以及实务问题,从合同法的主要分类,讲到了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合同的相对性,以及要约、要约邀请和承诺问题,最后还分析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相关知识,对我们从整体上掌握合同法有很大意义。

虽然我们之前也学习过合同法,但是侧重都是在理论方面,老师讲解的重点也是从理论研讨的角度出发,所以我们虽然知道很多的概念和理论,但是在实用方面却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刘文律师也是我们学习的研究生毕业,也算是我们的师兄了,所以看着他也倍感亲切。真的很高兴公司给我们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而我也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体验部门的各项工作,把自己学到的各种知识都运用到工作中去,再在工作中总结有用的学习方法,使我们今后的学习可以更加的切合实际,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因为我们是被分到了合同事务部,大多数的任务都是和合同法有关系,所以这样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对我们的工作帮助很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从合同的分类来讲,如果我们是单纯的从书本来看,就只知道从合同一方享受权利是否需要承担义务来看,可以把合同分为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但是这样区分有什么意义呢?这就需要从具体的实践来探讨了。首先,从合同当事人所需要承担的注意义务来讲,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就有很大的区别:对有偿合同来讲,如果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状态,那么他就必须要对对方承担责任;但是对于无偿合同的当事人来讲,只有当是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时,才对对方承担责任。这在实践中产生争议时有很大意义。

其次,从合同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来看,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对合同当事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有偿合同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都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否则他们订立的合同就不成立;而对于无偿合同来讲,则不要求双方

都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比如说对纯获利的行为,即使合同双方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该合同依然有效。

再者,从撤销权方面来看,区分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也具有很大的意义。对于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无偿转让其财产、或者是低卖高买等行为,如果主观方面知道或应当知道的,那么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债务人的该处分行为,这对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十分的重要。

最后,从善意取得的角度来看,合同有偿跟无偿的区分就涉及第三方能否构成善意取得的重要要件。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在不法将其受托占有的他人财物(动产或者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时,如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其所有权。

善意取得包括以下几个构成要件:1.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是善意的; 2该动产和不动产是通过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3.转让的动产或不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即已经完成了物权变动的公示); 4.该出人为无权处分人;5.除了处分人的权力有瑕疵外,合同成立的其他要素均已具备,如合同的当事人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等。所以从善意取得的第二个构成要件来看,我们就知道,只有有偿合同才存在善意取得的问题。如果是无权转让,则出让人和受让人之间的转让合同无效,不影响原权利人的物权。

合同法的理论知识虽然是死的,但是实践中的合同法却是活的。我们不能只是掌握书本上的东西,还应该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法条以及合同法基本理论进行剖析,才能学以致用。这是我对这次培训最深刻的感受,也是我对自己今后在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的一个要求。最后希望公司能够多给我们提供一些这样的学习机会,丰富自己,更好的服务社会!

篇2:合同法实务培训心得

法律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争取平等的过程,现在社会中或者说文明社会人们通过契约或合同成为自己设定权利和义务,法律可以看做是大多数人达成合意制定的关于社会管理的基本契约。

合同是一个商业交易的核心,是交易双方应遵守的行为规则是财富的源泉。

掌握一些实用的合同法知识对销售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同法博大精深,我们只能尽可能的简化处理,本次培训主要了解以下三个问题:

一、与“谁”签订合同?

二、签订怎样的合同?

三、怎样执行合同?

一、与“谁”签订合同

如果所有的交易都是即时完成的交易,了解交易对象是谁,他是否有信用,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是否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就不是特别重要了。

审查合同对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形式审查,一种是实质审查。

形式审查包括:

1、验证对方营业执照,现在各个地区的工商局都开通多了网上查询的服务可以上网验证营业执照的真伪。

2、查询对方公司详细工商登记档案,相对与验证营业执照而言,这种方法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对方公司,如,营业执照上不能反映的各种变更记录,股东所长股份的详细情况,自然人股东的个人情况等。

查询对方公司工商登记档案需律师。

3、合同印章审查,公司常用的印章种类有公章(有人称行政章)、合同专用章、投标专用章、财务专用章、部门章等。

不少人搞不清这些公章的效力如何,他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区分公司印章的功用,只需记住以下原则即可:公章可以代表公司的任何意志,其他公司印章仅仅代表公司意志的某一个方面,换句话说:公章的权能可以分配给其他印章,如合同专用章在公司签订合同时可以代替公章,投标专用章在公司投标时可以代替公章(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

公司印章使用的当然要慎重,签订合同时若无法定代表人签名或授权代表签名仅有公章,合同仍然可以生效,除非合同明确约定合同生效要件是法定代表人签字和盖章才能生效。

在合同上签章表明合同主体对合同的认可,签章一定要和合同文字描述的主体相同,这个一般不会犯错,同时要注意合同上签章的最好是公章,其次是合同章,出去特殊的几类合同外,如劳动合同可以用人事部部门章,对账确认书可以用财务部门章。

不可以用部门章签订合同。

实质审查主要是指到对方公司实地考察,在中国,连法院判决书都有假的,重大合同即使形式审查都没有问题,实质审查也是必须的。

对于经验丰富的市场人员来说,实质审查实际上经常进行。

二、签订怎样的合同

(一)合同形式

合同形式虽然包括:书面、口头、其他方式(主要是行为)

但公司所有的合同都应是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转、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方式表现所在内容的形式。

既然传真件也是合同,为什么现实中的合同大多数是采用合同书形式,而不采用电子邮件和传真方式,是因为在证据法上,不同的合同形式证明力不同,口头合同除非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人的证明,其存在本身就成问题,传真件及电子文件由于难以证明真伪,其证明效力小于合同书。

合同包括;主合同、附件、变更书、承诺书、定货单等各种文件。

这些文件如果有矛盾以谁为准,如果在主合同中或其他文件中约定合同文件的效力,遵照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按照时间先后确定效力,“ 文件的签署时间越后,效力越大”。

合同的主要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二)好合同的评价标准(中立基础上的)

1、合法

这是评估合同好坏的最基本前提。

合同目的、合同的交易主体、交易标的和权利义务等合同内容均不得违法我国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的强制性和禁止性规定。

不具合法性的和合同,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根基崩溃,其苦心建立的合同体系也会轰然倒下。

2、双方权利义务均衡

交易中没有绝对公平的条款,只有相对平衡的利益。

因为商业交易的本质,就是商人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使自己的利益相对最大化,所以在具体的合同条款上,肯定有相对不公平之处,一方是否接受这些条款,重点不在于考虑法律上是否公平,而是在商业上能否达到利益平衡。

3、双方主要权利义务文字表述清晰无歧义

4、对方所有义务应有向对应的违约责任

(三)格式合同的使用

格式合同就是采用或包含格式条款的合同,格式合同也称合同模板、合同范本、制式合同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定义了格式条款:“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典型的格式合同法定条款完备,签订合同的方式就是填空。

格式合同有利于加快合同谈判进程,节省合同主体交易成本,降低格式合同提供者的法律风险,因而被广泛使用于各行各业中。

可以说当今社会中一个人一生中签订最多,最重要的合同就是格式合同,如电信合同,保险合同,商品房买卖合同,绝大部分的劳动合同等。

因此,了解一些与签订格式合同有关的常识十分必要。

1、签订格式合同不能留有空白或空格。

歌德虽然以他文学作品(如《少年维特的烦恼》)而闻名于世,但他是学法律的出身的,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律师,可能那个时候在德国做律师如同现在中国的许多律师一样很郁闷,比不上做文学青年洒脱吧,他转行了。

歌德出名后,当他的粉丝请他在空白信签上签名时,他总是将签名签在信签的左上角,因为他担心有人在他的签名之上写上债务承担书,看来歌德还保留了法律人的一些特征。

留有空白或空格的已签字或盖章后的合同书递交给对方就等于授权对方在空白处任意填写的权利。

具有法律效果的授权不仅仅只有书面授权这一种,还可以用行为授权。

如将公章交给业务员就是一个典型的行为授权,拥有公章的业务员对外就可以代表公司的意志。

我们公司制定的合同模板一般可以认为是格式合同的一种(出现纠纷时我们当然会否认,并且会陈述一些有说服力的理由),主要签订方式就是填空,公司不少业务员签订合同时经常留有空格,且将盖好公章且留有空白的合同书交给客户,这里就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另一种较好的解决方式是让对方先盖章,然后我们做最后审核、盖章。

2、明晓格式合同解释原则,并加以利用。

塞尔苏斯说“法律是公允和善良之术”。

格式合同的制定者一定会想方设法的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不可避免要限制对方权利,合同法为了纠正格式合同的弊端,规定了格式合同解释的两个基本原则:1、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2、格式条款文本和非格式条款文本不一致的,应采用非格式条款。

中国文字含义丰富,对合同中关键字句常有多种解读,依据合同法,我们可理直气壮的对格式合同做出对自己有利而不利于提供者的解释。

许多格式合同中留有空白条款以供合同双方书写特别商定的条款,如武汉市商品房买卖合同最后就留用专用的空白条款,此条款最好自己亲笔书写,不可让对方工作人员书写,以避免给对方留下添加一些不合理要求的机会。

在签订格式合同时,对自己的核心权利要在此条作具体、全面描述,因为在格式合同中非格式条

款的效力大于格式条款。

三、怎样执行合同?

法律的要义在于执行,不能严格执行的法律不是真正的法律,同理,不能严格执行的合同,不是真正的合同,不仅不能给公司带来利益,还有可能给公司造成损失。

因此,合同签订后,合同的履行关系到公司的根本利益。

公司最近有两个销售合同出现买方付款严重迟延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公司在合同履行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应该改进的地方。

在这里不谈产品,技术服务的质量问题,因为这方面问题超过了法律的范围,不是丰富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所素养所能够解决的,这里着重谈一下有关合同履行具体操作层面上的应注意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每一个合同应明确合同执行负责人,要求合同执行负责人熟悉合同条款悉,全面掌握合同履行的各方面的情况。

一个合同,特别是一个标的较大的合同,应明确具体的负责人,对外是合同的联络人,方便合同对方当事人联系,对内是合同履行责任人,便于事后问责。

许多外贸公司中都有一个专门的工作岗位叫做“合同跟单员”,其工作就是跟踪外贸合同的执行情况,及时向公司反馈合同执行情况,合同出现的问题时,负责与公司内部各部门和合同对方当事人沟通,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避免因合同履行负责人不清而使小问题拖延成麻烦。

合同原件交到公司法务保管前,合同执行人或跟单人应保存合同复印件,确保了解,熟悉合同条款,如有疑问,及时与公司法务或其它部门沟通,合同执行负责人严格按照合同要求督促合同双方履行合同。

(二)收集、保存好与合同履行有关的所有资料。

每一个法律行为都应该有证据证明其成立,没有证据证明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没有人知道你到底做了还是没做。

如果是上帝做法官,我们就可以不用保存证据了,因为全能的上帝了解一切。

合同履行是由一系列具体行为完成,如,发货、收货、验货、工程检验,相应的这些合同履行行为都要有相关证据证明,以明确合同双方履行情况,这些证据表现形式有运输单,验货单,维修证明,替换证明,合同变更书等,合同履行的各种资料有可能对我方有利,有可能对我方不利,两方面的资料都应收集。

这样公司才能全面了解合同的执行情况。

不利的证据材料对我们公司来说也是宝贵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程序,提高产品质量。

一般而言,在民事纠纷中,包括民事诉讼和仲裁,我们没有提供不利于自己的证据的义务。

法谚云“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以上两点都是常识,大家都懂,但知易行难,经验表明大多数严重问题都是由于犯了常识性错误。

再次强调实属无奈,而且我敢断言公司今后还会出现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

世界是不完美的,人也是不完美的,缔结的合同因人的原因或客观世界的原因不可能全部得到履行。

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要经常面对合同违约的问题。

违约不完全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都是一种不正确,甚至可耻的行为,违约有时对当事人来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如:当合同履行成本高于违约责任时。

当守约方的损失得到补偿时,守约方一般也不会强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

损人而不利己的事,理性人是不会做的。

当事人缔结合同最重要目的之一在于确定交易风险的承担,以便有一个可预见的`将来。

可以说:只要守约方的损失能够得到充分的补偿,违约行为对守约方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违约责任的范围、实际损失的计算是合同法最重要的几个必须了解的地方。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实际履行和赔偿损失,英美法系国家合同法以赔偿损失为原则,以实际履行为例外,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主要国家在欧洲大陆 ,如德、法、意等)国家以实际履行为原则以赔偿损失为补充。

究其原因,一言以蔽之,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交锋结果。

我国合同法专家有的是学习大陆法系,有的是学习英美法系的,制定合同法时说好听的是融合了两大法系的优点,说不好听的是生搬硬套,前后冲突。

专家们坐而论道的多,实务研究的少啊!

违约责任的最终承担方式都可以用金钱度量,在竞争充分的市场中,要求合同违约方实际履行的已越来越少了,直接给钱赔偿损失多简便,另外,与违约方继续合作下去也要求守约方具有一定的勇气。

现实中大半以上的合同纠纷的争论焦点集中在违约损失的确定上,为了避免争议,在签订合同时就对将来可能出现损失明确约定是未雨绸缪的明智之举,像这样约定将来的违约损失或违约责任的条款就是违约金条款。

合同中最常见的违约金条款有两种,一种是违约金总额固定条款,如“甲方违约需向乙方支付违约金500万元”。

这种条款的优点是简洁明了,缺点是违约金可能与实际损失严重不符。

另一种是固定违约金的计算方法条款,如“甲方违约迟延付款,每迟延一日须向乙支付迟延付款总额的1%的违约金”。

这种违约金条款经常有一个最高限额,如“违约金总额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50%”。

违约金条款是合同核心条款之一,当事人可以任意制定违约金条款吗?

根据契约自由原则,意味着只要当事人达成合意就可以对违约金任意规定,一个轻微的违约行为也可以约定巨额违约金(这种情况下有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这里就不展开了)。

根据“公平正义”原则则要求违约金应该与实际损失相当。

“契约自由”,“公平正义”都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原则与原则之间的冲突如何处理呢?我国合同法对以上两个原则进行折衷,在坚持契约自由的同时,赋予合同当事人在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差距过大时,有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增加或减少违约金的权利。

所以,实际上,违约金条款当事人不能完全自由约定。

或者说,法律不支持所有的违约金条款。

这可能就是唯物主义者的矛盾辩证统一了,我想,党的领导是一定要懂辩证法的,这样,不管出什么事都会游刃有余了。

实务中,当违约金高于或低于实际损失30%以上时,法官就可以认为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差距过大(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若干问题的解释)而有权增加或减少。

合同中没有违约金条款,或出现违约金条款不能适用的情况,确定违约责任的大小就得依据守约方的实际损失。

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符合法律规定的间接损失,直接损失较好确定,包括守约方人身,财产的直接损失,难以确定的就是间接损失,符合法律规定的间接损失,对一般人来说就是文字游戏,不解决任何问题,因为,法律到底怎么规定不清楚。

如果实际损失因间接损失的无法确定而难以计算,一种计算守约方实际损失的方法就是:假设违约方没有违约,合同履行完毕后,守约方可以获得到的利益就是实际损失。

为了便于理解,请看下边一个案例:

甲是一家贸易公司与乙签订钢材买卖合同约定甲以5000元每吨向乙出售钢材500吨,7月22日交货。

甲向丙钢铁公司订购同型号钢材500吨,4500元每吨,207月10日交货,没有违约金条款。

因生产设备故障,丙不能按期交货给甲,甲为了履行对乙的义务紧急向丁钢铁公司采购同型号钢材500吨,价格5000元每吨。

本案争论焦点:丙是否应该赔偿甲的可得利益。

甲方理由:如果丙方履行合同,甲方就可以履行与乙方的合同,从而获取2500000元的差价利益,所以甲的预期可得利益的损失完全由丙的违约行为造成,丙有赔偿甲的可得利益的义务。

丙方的抗辩理由是:丙方并不知道甲方与乙方签订合同的内容,因而不能给予赔偿。

法院最终判决支持了甲的诉讼请求。

就这案例,最后来点提高,

查士丁尼《法学阶梯》是一本经典中的经典法学教科书,是一本给“有志学习法律的青年们”编纂的法学教科书,书曰:“我们所适用的全部法律,或是关于人的法律,或是关于物的法律,或是关于诉讼的法律。

首先考察人,因为如果不了解作为法律的对象的人,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法律。

所有法律都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既,法律的适用对象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还是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普通智识的人?是一个有特定身份的人,还是一个一般人?现代公认的作为法律的适用对象“理性人”应该是智力,品行、都属中等水平,一般情况下优先考虑个人利益的人。

现在商业交往中,法人扮演了比自然人更重要的地位,“理性人”不仅仅是指自然人,还包括法人。

在法律无法清晰界定的情况下,法官只有依据心目中的理性人标准来自由裁量,来确定合同双方的义务。

此时,法官人生经验,阅历就决定最终的判决的合理性。

美国著名法学家,前联邦最高大法官霍姆斯就认为:“法律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回到上述案例,法官认为:甲是一家贸易公司,理所当然的要依靠商品买进卖出的差价获利,10%的差价也符合正常的商业惯例,虽然丙宣称没有预见到甲的损失,但,在正常情况下,“理性人”应当预见到甲方的损失,所以;法官依据合同法113条(以下是具体条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做出支持甲方诉讼请求的判决。

四、知识提高

人性存在弱点,大家对花哨,看上去高级的东西的喜欢要多过基本,朴实的东西。

下面就讲一些个较高级的合同法知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

(一)在合同中规定对方程序性义务作为自己实体义务履行的先决条件。

法律专业人事与非专业人事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非专业人事关注实体权利更胜于关注程序权利,法律专业人士关注程序权利更胜于实体权利,实体权利没有正当程序去保证,只能是纸面上的权利。

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权利来自人民,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国家权利来自谁!谁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你我的宪法权利没有具体正当的程序去实现,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了。

(二)故意制定表面上对我方有利实为无效的条款。

对合同一方来说,当然乐于看到合同有众多的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因此,有经验的律师会在合同中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权利给对方,或制定一些看是有利于对方,实则无效的条款。

《仲裁法》生效以后,民商事争议解决方式中,要么选择仲裁,要么选择诉讼,不能作或然的选择。

诉讼是一种强制管辖,假若合同中没有有效的仲裁条款,也没有另外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即使合同中没有约定诉讼,当事人仍有权就该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

标准示范仲裁条款为:“因履行本合同所产生的或者与本合同有关的争议,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可以将该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

合同理想的状态是双方权利义务平衡,合同双方都可以从中得到合理的利益,双方实质权利义务不平等是造成合同履行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自己处于优势地位时,加重对方义务,在自己处于劣势地位时,不坚持自己的基本合同权利,都是不值得称赞的。

在许多合同开头我们常常见到“依据合同法、依据建筑法,依据招标投标法合同双方经有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的表述。

一般人的常常认为:凡是法律上有规定的都必须遵守,否则,合同当事人的约定可能因违法而无效,或受到法律的制裁。

相信绝大多数人包括一些对法律有所了解的人对上述看法会表示赞同,但实际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法律是由许多法律规范组成,严格的来说,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款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但对于非法律研究人事认识到一个具体的法条大致等同与一个法律规范就可以了。

法律规范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他们的划分标准是:法律主体是否可以对法律规范选择适用或更改。

这种分类方法让我们认识到法律条文或法律规范并不都是强制性。

一般而言,公法领域的法律如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法律规范都是强制性规范,你不遵守就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假设所有的违法行为都会被发现和追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可能,现实中,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私法领域的法律如合同法、公司法的法律规范里就有许多任意性规定,特别是合同法,可以说任意性规范最多的法律就是合同法。

法谚云:“合同即法律”。

契约自由是整个私法领域的核心原则,当事人的合意只要没有侵犯公共利益或第三人的合法权利都应受尊重,国家不能干涉。

在私法领域特别是合同领域我们应明确:适用法律的顺序1、先适用法律的强制性规定,2、然后是当事人之间的约定,3、最后是法律的任意性规定。

合同法既然主要是任意性规定,并没有强制适用的效力但为什么国家还要制定体系完备,条款众多的相关法律法规,最高院也经常发布数量众多司法解释呢?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生活繁复,大家订立合同时又较简略,发生争议时无法依据合同本身做出裁判,只能适用法律的任意性规定。

合同法中对各种类型化的合同如买卖合同、居间合同、运输合同做了较详细的规定,其目的在于弥补当事人在某个类型合同中约定不明或没有约定的确定。

篇3:独立担保合同法律实务问题探析

关键词:独立担保,独立性,解决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独立担保合同不仅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国内的经济交往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地位。实际经济情况领先于我国的立法工作, 虽然经济发展要求确立独立担保合同的效力, 但《担保法》没有关于独立担保合同的明确定义, 更多的是一种非常含糊的态度。

二、独立担保合同的内涵

(一) 独立担保合同的界定

独立担保合同是指担保人对受益人作出的保证当受益人提交符合承保书条款规定的见单索款请求或附有其他单据文件的索款请求时, 即向其支付一定金额的独立承诺。独立担保合同作为担保合同的一种创新, 近年来开始普遍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二) 独立担保合同的特征

独立担保合同区别于一般的担保合同, 有着独特的性质。首先, 独立担保合同不因主合同的无效而无效。简单的说, 独立担保合同相对于主合同来说, 不再具有从属性, 而作为一种独立的合同形式存在。即使主合同已经失效, 独立担保合同依然有意义, 具有独立性是它的本质特征。第二, 独立担保合同具有无条件和不可撤销性。相对于一般担保合同来说, 正是因为独立担保合同的独立性, 一旦签订, 便不可撤销。这就要求独立担保合同的签订一定要更加严谨, 稍有不慎, 可能对担保人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三、独立担保存在的问题

(一) 效力认定问题

一般而言, 担保合同作为主合同的从合同, 主合同无效, 担保合同自然无效。但是独立担保合同脱离一般的担保合同而存在, 本身不具有从属性, 但是又属于担保合同。所以对于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 是对担保制度的一种挑战。对于独立担保合同权利认定问题, 我国现存两种看法。第一种认为担保合同的性质可以由合同当事人约定而形成, 支持独立担保合同的非从属性和独立性。第二种看法是目前法律实践和人民法院较为偏向的, 即实行国内外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外承认独立担保合同的效力, 对内否定国内企业和银行之间的独立担保效力。

(二) 权利滥用问题

独立担保合同具有严厉性, 它的严厉性主要是针对担保人来说。而正是由于它的严厉性, 为受益人提供了权利滥用之便。其一, 受益人利用独立担保合同进行欺诈。受益人并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者利用弄虚作假, 却称债务人没有履行义务, 并要求担保人为此进行付款。由于独立担保合同的严厉性, 往往担保人只能是哑巴吃黄连。其二, 受益人滥用权利。由于在独立担保合同中, 独立担保人已经放弃了与受益人和债权人同等的抗辩权利, 在受益人和债权人发生诉讼情况时, 独立担保人只能对受益人立即实现付款行为。在独立担保人是银行的情况下, 或者独立担保人已经从债权人处得到了反担保合同, 最终受害人将是债权人。也就是不论诉讼结果, 最终受害的一定是债权人。受益人滥用权力, 给法律的公平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四、解决对策

(一) 支持独立担保合同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不断增加, 独立担保合同已经不再是新鲜玩意了。同时, 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从这两种角度来看, 对外承认独立合同贸易是必要的。但是, 为了国内经济的发展繁荣, 一味地抵触独立担保合同是没有意义的。基于它的严厉性和独立性, 独立担保合同比传统的从属性合同更受当事人的欢迎。在国家内部, 虽然最高法院对内不承认独立担保合同, 但是在地方上,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判定结果, 有的法院实际上已经承认了独立担保的有效性。支持独立担保合同, 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国内人民的需要, 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二) 建立独立担保制度

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期在国际贸易中就开始接受和使用独立担保了, 因此, 独立担保制度的存在是合理的, 但是国内并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指导。我国现有的独立担保的规定不明确, “独立担保”至今没有出现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之中, 担保体系的不完善, 只能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现阶段, 必须要完善《担保法》, 并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独立担保制度。建立担保制度, 将独立担保写入法律体系, 是对独立担保合同在国内有效性的一种支持态度, 更是顺应民心, 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五、结语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要求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支持独立担保合同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为了确保担保活动的正常进行, 就必须承认独立担保合同的效力, 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推动独立担保合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虎.独立担保合同法律实务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 2015 (38) :179-180.

篇4:合同无效的房屋登记实务问题

一、合同无效的常见情况及产生原因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之规定,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具体到房屋买卖合同方面,在实践中可以大致归纳为几种情况。

1.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

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是国家提供给特殊低收入人群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不符合购房资格的借用他人身份购买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变相侵害了其他有资格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平,属于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害,应属无效。

2.无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民法通则》第十二、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其民事活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而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明显属于超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如无法定代理人的认可应属无效合同。

3.开发企业无预售许可销售期房的

根据《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我国实行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对于销售未竣工商品房的,必须取得销售的行政许可方属合法。因此,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

4.非本农村集体成员购买集体宅基地上的房屋的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禁止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可以看出,因为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属集体所有,权利人只有使用权,如果任其无限制地转让,有可能侵害集体的利益。即使在2016年最新实施的《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中,也未对此做出突破,而且在大量的司法实践中,均认定为无效合同。

5. 房屋买卖权属有纠纷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有权属纠纷的房屋的不得转让。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应该限缩为排除恶意买卖的规定。因为我国对物权的规定不完全和德国登记制度一致,有个善意取得的规定,鉴于目前对于什么情况下属于权属有纠纷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实践中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无证或者非所有权人房屋的买卖;有查封;异议登记的房屋买卖。对于卖方合法建造但尚未办理物权登记的,虽然根据《物权法》第三十一条不发生物权效力,但是其合同根据《物权法》第十五条之规定还是有效合同。

而对于无权处分、无权代理或者非所有权人买卖的,则应当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受让人依照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规定来判断,如果属于恶意买卖的,可以认定为无效合同,如果属于善意的,则不宜认定为无效合同。如果是违法建筑的买卖,在发生纠纷诉讼时还没有取得合法建设手续的,应当认定为无效合同。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属于管理性规范,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但如果是买卖双方当事人在明知房屋被查封,合同目的不能达成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应属无效。此种情况下,多为法院执行制造障碍或者是虚假转移房屋,应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无效情形。

对于有异议登记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五、十六条之规定可以判断,如果购房人明知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着有效的异议登记仍然购买的,应当认定为非善意,如果此种买卖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则该买卖合同应属于无效合同。

二、买卖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后果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到房屋买卖中可能导致的后果如下。

一是房屋已经交付的应当返还房屋,原产权人应该返还购房款以及相应的利息损失。部分情况下可能有例外情形,如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4)沪二中民二(民)终字第2385号等判决的观点,如果房屋买卖合同已经履行完毕,且买房人已经实际占有了该房屋或者再次出售给另外一个非农户籍者,合同虽被确认无效,但是房屋实际占有人不负返还的责任。当然,如果再次购买该房屋的是该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由于其是有购房资格的,因此其可以合法拥有该房屋的所有权。因此,合同无效也不必然要返还房屋的。另则,如果房屋经过了装修或者加层改建等,也对法院是否判决返还房屋或者对于返还价款的计算会有不同的影响。

二是未取得预售许可销售商品房导致合同无效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三是买卖房屋上还设立有抵押担保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致使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当事人请求解除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应予支持。依据此规定,在房屋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解除的情况下,银行按揭贷款合同可以解除。该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后,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也被解除的,出卖人应当将收受的购房贷款和购房款的本金及利息分别返还担保权人和买受人。据此规定,银行按揭贷款合同因房屋买卖合同失效而被解除的,出卖人应将购房贷款返还给银行,将房款本息返还给购房者。

四是买卖房屋在案件审理中可以确定为第三人财产的,当合同被判决无效后,应该返还给第三人。

五是涉及到违法犯罪行为的,则应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罚。这也是维护健康有序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避免产生过度的经济纠纷。

三、无效合同的登记处理方式

在现有的有关房屋登记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于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后登记如何办理的明确规定。而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合同无效及其后果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如果在生效法律文书中并没直接明确如何办理相应登记而直接办理的话,极易造成新的登记错误。

从《物权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来看,对于合同效力和登记效力是区分开的,故而不能直接得出合同无效必然导致登记无效的结果。对于合同无效导致要办理相应登记的,有以下几种模式。

1.双方申请模式

因为合同无效的判决不属于《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之可以单方申请的生效法律文书,因此如果买卖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持合同无效的生效法律判决文书,按照普通程序双方共同申请办理转移登记给原产权人。

2.登记机构主动撤销模式

根据《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一条之规定,如果无效合同的判决书可以证明当事人以隐瞒真实情况、提交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获取房屋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可以撤销原房屋登记,收回房屋权属证书或者公告作废。虽然目前根据国家安排,不动产登记由国土部门负责,并且出台了相应的登记规章,但是笔者认为原《房屋登记办法》并未作废,如果属于房屋登记的也可以作为一个特别法予以引用。

3.协助执行和履行法定义务模式

买卖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通过返还原物的民事诉讼来处理,也可以通过对登记机构的行政诉讼,此时登记机构则需要根据相应的法院判决文书描述的内容来进行相应的登记。如是民事诉讼要求登记机构协助登记的,一般会描述为将某某的房屋所有权变更为某某名下,此时办理单方申请的转移登记;如果是行政判决,一般会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之规定描述为“撤销被告某某登记机构作出的为某某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之行政行为”。此时应该依法撤销该登记,恢复到前一手的登记状态。

可以看出,法院判决合同无效的,并不必然导致登记无效,而且无效的原因和后果形式多样,应当针对不同的情况办理相应的登记。实务中有当事人咨询,可建议采取合同无效附带返还财产的诉讼请求或者行政诉讼要求撤销登记附带民事合同无效的模式来处理,以便减少诉累和后续的麻烦。

篇5:合同法实务培训心得

徐珺

为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发展,提高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水平,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品质,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社工协会社会工作师委员会委托现代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和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香港)于201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督导计划”)。我有幸于2014年5月参加深圳的社工实务督导第三期培训班,通过学习,专业社工理论知识得到了丰富,思维得到提高和升华,取得了“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CBA计划”C段的结业证书。现将学习心得沉淀积累如下:

一、培训过程

5月22日,来自全国26个省市社区、高校、福利机构、社工服务中心、社工协会等52名同学开始了为期8天的培训。同学们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这8天来,除了因生病确实不能到场的同学,没有一位同学迟到、早退、缺席,形成了积极、认真、浓厚的学习氛围。课程紧张而活泼,有PPT展示讲解、有历奇训练、有实地参观学习、有小组课程回顾、还有与香港督导老师的面谈。每天课程结束,还必须完成培训日志和意见反馈,每天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挑战。来自香港平均督导年限为28年的老师们,用他们的社工之路、社工信念为我们做指引,不仅课堂上引导思维,还让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来自不同领域的社工同学们有了更深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体验式教育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团队构建》、《历奇训练与督导工作》、《短期焦点治疗法的应用》、《情景领导法于督导之应用》、《机构服务计划与评估—逻辑模式之应用》、《督导课程的内容和基本理论》、《督导文书批阅》、《社会服务机构主管的角色与任务》、《项目管理》等。

三、心得与体会

(一)必须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学海无涯”啊!不单单只是导师们渊博的知识让人叹服,同学们专业的实务讨论,独到的思维和观点,让我如井底之蛙,看到更大一片的天空。由衷的觉得,自己必须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才能更加有力量和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工作中繁杂的事务,不应该是沉重的负担,而是积累经验必需的过程。面对工作沉重,压力的增加,应该以感恩的心来对待,因为就是有了这些沉重的压力,才让自己学到更多知识,积累到更多经验。也许,别人会比自己过得轻松,但他们少了积累经验和学习的机会,那是他们的损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经验都是自己的银行储备,自己终会在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中胜出。

(二)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此次培训中分为5人、6人不同的9个小组,每个小组必须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前一天课程回顾,和最后的小组学习成果分享。由此想到单位或机构内部,因为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而造成政令不通、工作迟误、相互抱怨,影响团结,以至于整体工作的落后和进展缓慢。在今后工作中,如有意见和想法有及时跟同事和伙伴们沟通交流,才能消除误会、增加凝聚力,积众人所长,齐心协力的把工作做好。

(三)工作的核心动力是情感。老师用自己躺在地上跟躺在地上的 服务对象谈话为实例,深深触动了我。老师讲的内容就是,情感是推动工作进步的核心动力,包括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对工作的喜爱、对服务对象的同情。我们要清楚明白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准确给自己定位,心怀理想信念,并为之而奋斗;对赖以生存的职业有着敬畏与喜爱,相信自己的付出都会带给别人快乐;对服务对象的困难感同身受,以他们的困苦为自己的困苦,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对他们予以平等和尊重。

(四)敢于打破常态,挑战自我。“不要给没有经历的事,用自己的主观臆断贴上不可能的标签,没有经过尝试,就不会知道真正的结果。”培训课里,老师用实践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五只叠在一起的水杯,三只装半杯水,两只空杯倒扣重叠,能不能在同时打落两个空杯的情况下,另外三只水杯会跌落在一起。很多同学,包括我,在老师摆出这道题时,都说不可能。但实际是,最后三只装着水的三个水杯经过自己的不断尝试,找方法,找技巧,最后跌落在一起了。

(五)创新独特的路。由香港老师1995年小组社会工作推广而形成的“产后抑郁症”治疗方法,现在都编入国内很多卫生部门高校的教科书了。社会工作之路,是一条创新的咱,是没有前人走过的路,我们要坚持信念、拓宽渠道、不断前行。社会工作本土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老师传授给我们的是方向和思想,需结合实际应用推进,最终,都是殊途同归,我们目的是建设更加文明和谐的生存环境,创造一个所有公民融合的社会。

四、几点思考

一、建议借鉴深圳宝安海裕社区工作经验,尝试在攀莲镇各社区建立“双社互补,双工联动”机制,充分调动社区执证社工的工作积极 性,更好的服务社区居民。“双社互补,双工联动”即社区和社会组织互补,社工和义工联动,“社区+社工+义工”模式,以咨询、居民走访、个别辅导、小组工作坊、培训讲座、康娱活动等形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增强社区居民幸福感和归属感。

二、思索以老年活动中心为依托,深化为老服务。在充分调查了解社区老人需求的前提下,拓宽老年活动中心服务范围,在目前以文体活动为主的基础上,以老年支持小组,个案辅导等形式,为有需要的老人进行深层次的精神抚慰和支撑。

三、探索建立各社区执证社工激励机制。针对目前执证社工在社区的分布情况和工作状况,以政府购买第三方社工机构服务的方式,启动社区社工专业孵化机制,开展社区居民个案服务。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社区执证社工以社工专业要求成功接案、开案、结案,并得良好社会效益的个案进行奖励,调动社区执证社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社区执证社工专业化、职业化服务,解决社区特殊个案,达到社区整体和谐进步。

篇6:合同法实务培训心得

近日,我参加了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单证实务两门课程的培训。并与其他高校老师之间进行了充分愉快的讨论和分享。许多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让我很受启发,自我感觉,这次培训很有收获。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工作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一、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立外贸“综合实验”环节意义重大

应用型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国际贸易实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且与外贸专业的其他学科,如商务英语口语、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实务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学科之间的联系因课程的安排被割裂,因此,有必要在开展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通过“外贸综合实验”环节将各部分知识整合起来。在这个问题上,我校的做法主要是,在第六学期年安排“外贸综合实训”课程,主要通过电子模拟操作的手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我们的实践,总的体会是:

外贸模拟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外贸业务流程的必经环节,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验场景中,运用外贸基本业务知识,对虚拟的外贸业务进行处理,包括外贸业务的流程、基本的单据缮制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将教与学,学与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不但能获得外贸业务的感性知识,还能够从中掌握基本外贸业务中业务员、制单员的基本能力和技巧。例如在实验中通过让学生根据已经签定好的外销合同,交易的一方发出信用证,另一发对信用证的有关条款进行逐一的审核。通过外贸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胜任今后工作的基础,也使其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

外贸模拟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外贸模拟实验改变了以往的授课方式,给了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发学生对外贸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有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此,外贸模拟实验不仅是加深外贸学习的辅助手段,而且是直接的教学手段。外贸模拟实验教学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外贸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贸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于外贸流程各环节的工作。传统的单一考试模式,在客观上起到了轻视实践教学的导向作用。因此实验课的考核方法应实现多元化,应用化。引导激励学生的创新,通过外贸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和完成情况来考核评定学生成绩。其中包括商务谈判英语口语、英文书面往来函电、信用证的审核、各种单据的填制等。通过外贸模拟实验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不仅考核全面真实,而且将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提高“综合实验”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是关键

结合几位教授的讲座和自我的体会,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提高综合实验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是关键。具体说来:

1.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端正对外贸模拟实验学习的认识,使其有目的的学习。我校用的是南京世格的外贸软件。在实验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外贸模拟实验课程中,开始时兴趣昂然,觉得新鲜有趣,但一旦真的开始实践操作,有的学生开始觉得太简单、看看就行,有的觉得麻烦、烦琐。懒得动手,有的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这时,教师要提醒他们实验是另一中教学方式,需要他们亲手自做,自己独立思考,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懂得自己现在所演练的每个细节都是将来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只有现在对问题处理好了,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我们有时也邀请已经毕业在外贸单位就业的学生来给现在的学生讲讲他们的体会,尤其是在学校这段时间应该在哪些课程上多下功夫,大多数毕业生都会谈到综合实验的重要性,这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有帮助。)

2、搞好软硬件设施的配套。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设备和场所,实验室为外贸教学提供进行商务实验全过程的良好的场所,教师可在实验中演示各操作流程以及各种单证的制做,学生在教师的分配下,扮演外贸业务中的相关各方,进出口商或银行。在教师指导下将所学外贸业务知识进行模拟演练操作。良好的实验场所是保证外贸模拟实验的重要条件,场地宽敞,设备完善,各组之间不相互影响。实验才能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进行。

3、作为实验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贸模拟实验教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实验教师的素质应是全面和综合的,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爱岗敬业精神,特别重要的是要熟悉外贸业务的各个环节的实践。所以,实验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走出去,参加外贸实践工作,及时将外贸业务中的新方法,新技术引入实践教学。这次的培训就是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次好机会。

最后,衷心感谢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为我们提供学习机会,感谢两位位教授的讲授,感谢网络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培训的相关心得体会

近日我参加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培训,通过邹建华教授系统的讲解该课程,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讲老师,我体会颇深,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如何对该门课程定位,如何强化课程内涵,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惯例和形势,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是当前该课程改革的方向,我的体会有几下几点:

一、教学理念改革

1、教学模式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在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同时,应通过实验室模拟实习操作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的建设,以及举办国际贸易创新创业等各种大赛和讲座,不断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包括基本外贸业务能力、组织活动能力、调研分析能力等。(体现知识结构复合性和教学手段创新性的特色)

2、教学规范和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学习先进的国际教学理念,采用国际先进教学规范和手段,实现双语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外文文献资料达到规定数量,并具备撰写英语论文的能力;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建设,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与国际接轨,如建立数学模型和实际案例调研分析;课程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平台实现真正的国际业务操作。(体现教学规范和教学模式开放性的特色)

3、保持教学条件的先进性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性:应利用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实践平台,加强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建设,建立师生互动教学平台,强调“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开设特色模拟实验室,衔接教学环节和实习环节;建立大型网络资源库,包括专业各类课程的教案、课件、题库和案例库等,学生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和学习沟通。

二、课程设计改革

课程设计的思想: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通过国际商务环境模拟、业务角色扮演和出口业务操作,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流程有感性认识,使课堂教学和业务实践科学地衔接和融合。

课程设计的目标:巩固实务基本知识,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的能力,特别是外贸业务能力、组织活动能力、调研分析能力等,以培养具有开放性、复合性和创新性的国际贸易精英人才。

三、教学方法改革

1、建设实践教学环境(国际贸易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寓教于用。

加强实践应用环节,如课程设计和认识实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互联网实战、课程辅助教学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和历届国贸专业优秀毕业生创业案例调研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2、专题研究、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式

逐渐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专题研究、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情景教学(实践园地、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展示)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式,提倡“团队合作学习”(模拟业务角色扮演与配合、社会调研)和“个体竞争性学习”(讨论课、课外习题、小论文),培养学生对课程和专业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

3、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渐进式问题解决”的教学方式,使关联课程的知识相互融合。

教师应重在强调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注重关联课程教学安排的合理性,系统合理地安排《国际贸易原理》、《外贸函电》、《外贸谈判》、《外贸英语》和《国际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已有的关联课程知识逐渐融合到本课程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教师须定期对课程体系的安排和授课情况进行沟通和讨论,以确保授课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和统一性。

4、课程考核方式采取“综合比例法”和“半开放式考核”, 重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考核。教师应主要对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几个方面按权重进行考核,考核分数采用“综合比例法”合理评估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以杜绝考核的投机性和偶然性。

四、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1、互联网辅助教学

为配合本课程教学,应建立课程网站使学生获取本课程的课程全部教学资源,同时也会成为师生之间教学沟通的主要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必定开拓学习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消化,紧密的教学沟通强化师生交流,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教学网站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提供配套的教案资料,包括课件、习题案例等。提供国贸论坛和外贸博客的链接,了解和获取资深外贸人员的业务经验;增加实践园地栏目,展示优秀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社会调研报告并提供评论功能;提供重点大学国贸实务的教学网站,了解最新教学发展动态;提供国际贸易相关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网站的的链接,了解最新国际经济和贸易发展动态。

2、实验室网络教学与操作

世格软件系统是国内最先进的国贸专业教学软件,有四个配套软件系统提供外贸业务能力培训功能:SimTrade™ 外贸实习的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外贸实务教学系统™、外贸单证教学系统™。通过实验室软硬件模拟国际商务环境,使学生对进出口业务流程增强感性认识,把握各个系统针对性的模拟操作,不仅训练业务操作能力,还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旨在训练和强化学生外贸业务操作技能,在体现实践性教学的同时,也为暑期外贸认识实习作好充分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

上一篇:六年级学生开学安全教下一篇:网管系统工程师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