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绿色文明作文

2024-04-10

心中的绿色文明作文(共9篇)

篇1:心中的绿色文明作文

心中的绿色文明作文

这些天,心里空落落的,像是少了什么东西。什么呢?——百思不得其解。我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看着两旁高耸的大厦,心里的那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毫无目的的奔走着,寻找着。直到在公园里,我见到了一株小树上的新芽时,才顿悟——原来是少了心底的那片绿色,那种绿色文明!说起这,我的眼前不禁又浮现出了那片绵延的绿色,又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绿色带给我们的舒心和畅快。

走进大森林,我们可以体验到树木苍翠、飞禽走兽的生机勃勃。走进溪流河川,我们可以分享到鱼翔浅底、水流湍急的乐趣。走入大山,我们可以领略到高山青翠、奇石嶙峋的壮美。溶入大自然,我们感悟到的是清新,是流畅,是平静,还有“自然”。我热爱大自然,因为它带给我自然的感觉。它没有城市的矫揉造作,“天然去雕饰”的一切带给人的都是脱俗的自然感觉。

我爱大自然,更爱大自然中的绿色。可是,这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色,在地球上,在人类的眼前,又将会停留多长的`时间呢?片刻。甚至是更短。这些是我们熟悉的风景名胜: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独特的景观资源、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传统的藏民俗资源,相得益彰,使它赢得了“人间天堂”的美誉。自20后,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的游客涌入,并且数量年年递增。除了游客的破坏,还有一些影视剧出于商业利益,也纷纷选择到九寨沟拍摄,使得九寨沟“不堪重负”。碧沽天池地处海拔4000米的山里,池水清澈澄明,池畔遍布硕大鲜艳的杜鹃花,周边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绿茵茵的草地。

但因电影《无极》剧组的到来,“美丽的天池犹如遭遇了一场毁容之灾”,饭盒、酒瓶、塑料袋、雨衣等垃圾代替了杜鹃花海,天池边禁伐区的一片高山杜鹃被推平,用沙石和树干填出一条简陋公路,一个混凝土钢架怪物耸立湖边,一座破败木桥将天池劈成两半。,歌手李进投诉《神雕侠侣》导演及剧组,在九寨沟森林公园拍摄时,破坏了神仙池钙化堤、珍珠滩植被。,女演员柯蓝公开批评自己主演的影片《惊情神农架》剧组,在外景地拍摄时破坏原始生态,拍摄现场到处扔的是塑料瓶,笑闹声把金丝猴逼得无路可退。

20,由谢霆锋主演的《情癫大圣》在神农架“用水泥浇筑成蘑菇形状,使原有地貌无法再复原”。远的不说,再来看看我们的身边:车内打伞,爽了自己,妨碍了他人。空调大巴内,吹着空调、打着伞,追求享受无止境的同时,只否知道,伞尖随时会捅伤别人。众多游客近日前往济南五龙潭公园观看“金秋大型活体蝴蝶生态科普展”,被游客带走或抓死的蝴蝶共计约8000只。

篇2:心中的绿色文明作文

自后,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的游客涌入,并且数量年年递增。除了游客的破坏,还有一些影视剧出于商业利益,也纷纷选择到九寨沟拍摄,使得九寨沟“不堪重负”。 碧沽天池地处海拔4000米的山里,池水清澈澄明,池畔遍布硕大鲜艳的杜鹃花,周边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绿茵茵的草地。但因电影《无极》剧组的到来,“美丽的天池犹如遭遇了一场毁容之灾”,饭盒、酒瓶、塑料袋、雨衣等垃圾代替了杜鹃花海,天池边禁伐区的一片高山杜鹃被推平,用沙石和树干填出一条简陋公路,一个混凝土钢架怪物耸立湖边,一座破败木桥将天池劈成两半…… 2004年,歌手李进投诉《神雕侠侣》导演及剧组,在九寨沟森林公园拍摄时,破坏了神仙池钙化堤、珍珠滩植被。 2005年,女演员柯蓝公开批评自己主演的影片《惊情神农架》剧组,在外景地拍摄时破坏原始生态,拍摄现场到处扔的是塑料瓶,笑闹声把金丝猴逼得无路可退。 2005年,由谢霆锋主演的《情癫大圣》在神农架“用水泥浇筑成蘑菇形状,使原有地貌无法再复原”。 …… 远的不说,再来看看我们的身边: 车内打伞,爽了自己,妨碍了他人。空调大巴内,吹着空调、打着伞,追求享受无止境的同时,只否知道,伞尖随时会捅伤别人。 众多游客近日前往济南五龙潭公园观看“金秋大型活体蝴蝶生态科普展”,被游客带走或抓死的蝴蝶共计约8000只,蝴蝶展被迫于1[1] [2] 下一页

篇3:绿色物流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今冬以来, 全国各大城市出现了持续的严重雾霾天气, 空气的重度污染让人们对GDP高速增长神话膜拜的同时, 不得不冷静下来, 尤其是“北京咳”这一新名词的出现, 更像是打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一记响亮的耳光。

就物流业而言, 诚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指出的那样, “生态文明建设对物流运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绿色低碳物流将成为必然选择。”在此种现实之下, 以交通运输为基础的物流业如何现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完美结合, 建立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绿色物流, 就显得格外重要。

绿色物流作为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不仅要注重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而且强调对资源的节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在关注流通和制造成本的同时, 还应关注物流环节产生的成本, 利用市场信息, 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从绿色供应链流程的角度, 任何一个流程的碳绩效都是可以测量的。绿色物流主要从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两个方面来实现。业界的口号是‘精益就是绿’, 通过流程的再造, 提升总体物流效率, 从而降低排放水平。”长期研究绿色物流与供应链的专家王国文指出, 现代物流业的竞争早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流硬件设施的竞争, 而是供应链的竞争。只有从企业内部系统流程中贯彻绿色、低碳, 用精益化管理达到高效运转, 进而降低碳排放, 并从企业外围整合供应链上的优势资源来为企业服务, 才能达到共同效益的协作目标。

当前, 世界各国都在尽力把绿色物流的推广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 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物流的专项技术研究 (如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 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 以减少交通阻塞、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等) , 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开发, 进行回收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讨, 以及积极出台相应的绿色物流政策和法规, 努力为物流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对比欧美, 现阶段我国在绿色物流的推广和应用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以绿色标准为例, 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早在上世纪末就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相应的绿色标准, 加强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 并同时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来经营物流活动。

篇4:孩子心中的一缕绿色

一、巧用班级环境宣传,营造环保氛围

《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对此,我们在环境的布置上采取了相应的方法。

室外磁砖上的“我们都是好朋友”墙面,是用各种废旧挂历纸拼贴而成的树、花、动物、地球,它们相互拥抱在一起,让幼儿深刻感知人、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环保长廊上挂着用鞋盒盖做成的绿绿的相框,有的装饰着绿色挂历纸做成的叶子、有的是用枯树干围成的栏杆,再做些藤蔓来装饰的……每个框里都是我们多方面收集的不同的环保题材:有环保节日、历年环保主题、保护地球的方法、绿色家园等等;班级门口家园共育版块中的“环保传真”,每期都有不同的环保信息:污水变清了、垃圾的回收、空气的净化等,还有其它的相关布置,让孩子每天与环境进行对话,潜移默化地去关注环保。

二、利用“变废为宝”手段,促进环保行为

1.“废物回收站”的创设

我班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口一个个废物回收箱了。每个回收箱都各有特色,有的废纸箱外装饰着孩子们用彩纸和一个个用啤酒瓶盖做成的小花、小草,有的在塑料筐外贴上一条条用易拉罐剪成的彩虹,还有的用小朋友的图画装饰成的。里面装的都是师生与家长共同收集的已经不能用的各种各样、无毒无害的废物:纸盒、易拉罐、塑料瓶、包装盒、一次性餐具等。它们开始是混在一起的,但现在都各有各的一个家了,其中还有一个专门的电池回收屋,它是用纸箱做成的一个小房子,墙面是孩子们用胶卷盒做的电池所装饰的。

2.“变废为宝”的创作

开展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的收集、创作活动,让幼儿从中得到锻练:这是我班的一大特点。如收集废旧挂历纸,开展纸工活动;收集各类瓶子及废布,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等。你看我们的教室:走廊窗台上,是一个个用易拉罐做成的小火车,里面种着各种植物;在自然角有一个个用牛奶盒做成的小托盘或用豆腐盒、矿泉水瓶做成的盆子,里面是用水培植的各种植物及发芽的种子,它们使自然角更显得生机勃勃,“美化”与“绿化”完美结合;走廊上的“废物回收站”是用收集来的各种纸箱、塑料盒做成的,装饰着孩子们用各类纸、片做成的花、草、彩虹等;每个区域都是用纸卷成的各种植物形态,有萝卜、葡萄等,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看书…。废物的再循环使用,不仅减少了垃圾和物品的浪费,而且还使幼儿感悟到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宝,不应随手抛弃,而应用心珍藏,也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家园共育

《指南》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废物回收”到“变废为宝”的活动中,邀请家长参与,同时定期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及相应的环保知识,提出配合教育的具体要求;还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园地等各种活动,和家长一起探讨环保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及时反思,及时做出新的计划。平时我们还会举行亲子制作比赛,发动家长在家中和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物,动脑筋把他们变成有用的东西,如“小推车”、“环保船”、“小小餐具”、“水乡古镇”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美化了我们身边的环境,更使环保变成了节约,变成了便利,变成了智慧,变成了乐趣。

三、渗透各个领域活动,强化环保意识

《指南》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我们注重在每学期主题活动中各领域与幼儿环境教育的相互渗透,根据中班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进行环保教育。

中班幼儿由于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绪体验的积累,积极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基本的情感能力得到发展,但有时认知与行为脱节,因此我们注重在于环保有关的活动或随机生成的环保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环境的有关问题,并在行为中强化环保意识。

针对周围社区的环境资源和创设的特有的教学基础,我们结合环保内容,探讨并制订了相关的活动内容,在各个领域活动中相互渗透。比如,结合生活中人们乱倒垃圾的现象,设计并组织了系列活动的实施。社会活动中让幼儿观察人们乱倒垃圾的地方所发生的一些情况;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针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表述意见,提供给他们有关垃圾中所产生的细菌和对空气的污染的资料,并让幼儿欣赏无垃圾区的环境美,形成强烈的对比,深刻感知垃圾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笔和纸表现出“我喜欢的街道”或“我喜欢的家乡”等内容。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感知来创编歌曲,表现出对没有垃圾后的美好的环境的赞叹,希望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为地球上有垃圾的地方运垃圾呢。小朋友一个个是积极地做着垃圾搬运工的工作,当垃圾都处理好时,他们脸上的笑容是多么的甜,多么的自豪!在这样有计划的活动探讨及实施过程中,也适时提取孩子独有的眼光和问题。进一步的深化活动的内容,使得活动内容更有自我的特色。

通过以上种种措施,我们的孩子变了,他们不但有了一些简单的环保常识,更为重要的是把这种环保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之中。他们已成为一群较称职的“环保小卫士”了!

环保教育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长期效应的跨世纪工程,但愿我们的“环保”教育工程能进一步辐射到家庭、社会,提升自我,造福社会,造福后代。

篇5:心中的绿色说明作文

天是灰的。

城市的尾气不厌其烦的把湛蓝的天渲染成灰色。

本是寂静的夕阳,却是喧杂的。我有一个愿望,我想让天变蓝,让自然回归本来的安静。

人们常说“我们倡导环保。”可惜却一次又一次的成了谎言。绿色是从心里开始的,只有心底的绿色才能永恒。

一张纸的厚度,一度电的数字,一滴水的重量。有时候真的很简单,很简单,前提是我们心中要有绿色,若大家都在意了,这些,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绿色从小到大,小的,正如那一张纸的厚度,一伸手的距离,大的一直延伸到地球另一边的冰川,在不知不觉地消失;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正有一种动物在缓缓面临濒临。我到达不了另一边的宾川,我救不了那濒临的动物。但拯救一张纸,少用一杯水,少开一盏灯,是我可以的,你也可以。这就是我认为的心中的绿色,触手能及的绿色,点点滴滴的小事。

可别小看这一点小绿色,一次两次好像看上去微不足道,是啊,我们的地球如此大,我们的一点力量却如此微薄,但若大家心中都能有这样一份绿色,效果则大大不同。我们要一齐努力让这绿色扩散,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比如说,一盏灯一天只能省一点电,可十天呢,或许仍然不多,那么若能坚持一个月,两个月。若一盏灯,两盏灯,十盏灯。成千上百盏灯都能熄灭那么一小会儿。结果难以估计。

绿色在我们心中,我们一起学会多关一盏灯,少用一张纸,把身边的纸巾换为手帕,把废水变为有用的水,只要放在心上,有这份心去做,我相信,绿色会扩撒的。

其实环保也是一种智慧,用我们的智慧去想,去思考。像煮面条的水用来浇花,洗脸水用来拖地,这些小小的招数不正是体现人类智慧么。

环保不是吝啬,不是小气,而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拯救人类生存的唯一途径。懂环保的人是智慧的。那些不懂的握住环保,对他人心中的绿色视而不见的`人,尽情挥霍的人,却从来不知道地球在哭泣,它的寿命在逐渐减少。“20xx”的传言大家都听过,不谈论它的真真假假,但是它都暗示着奄奄一息的地球。不让地球迎来末日的悲剧,我们一定要把绿色生活执行到底。

我们爱地球,爱绿色,我们爱生活。

记得以前听过这样一句话。“爷爷说这条河是蓝色的,爸爸说这条河是灰色的,我看到的这条河是黑色的。”

我想看到的河是蓝色的,是清澈的。让我们用心中的绿色把黑色变成蓝。

篇6:我心中的绿色作文

我画了一幅画。学校的正门,新型绿色环保绿色,恩,很好。进门应该有两个喷水池,壮观的场面,当水柱冲出,正好太阳照在上面显出7种不同的颜色。水,我想这水应该是循环利用的,并且有自动处理系统,水的自净能力大大提高了。草坪,400米长的跑道,中心的草坪可不能少。草坪很绿,茵茵的绿,按上安全监控系统,有不听话的孩子碰到小草,就记录下来反映到学生总处,被罚种草1个星期。自动滴灌是必有的,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保证土壤湿润,还有?教学楼的顶上应该是一片绿色。种上草吧,在夏天可以给教师“降温”,省去开电风扇的电,不错啊。应该还有一座太阳能接收房,房内的控制系统依据太光的不同时刻的方向对太阳能板进行自动控制,并转化为电能,对了,我怎么忘了画画呢?同学们应该是热爱绿色,忠于保护环境的,他们会随手将垃圾扔入垃圾筒,他们在校园内植树,种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号召更多的朋友保护环境。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的森林是地球的肺,绿色的小草是土地的卫士,绿色的心情是美好的。我长想,弱国绿也不在存在,生活是怎么样的呢?如果没有绿色,清澈的河水变成黄色,泥沙和水卷在一起;土地露出黄色的胸膛,没有一丝生机;动物们失去栖息的家园,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人们呼吸污浊的空气,不再感到清新。那我还有快乐吗?人们流出的泪大概都是污浊的了吧?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心中的绿色校园,是每个人心中的绿色校园。我想每个人都会怀着这一个梦想努力的保护这一草一木。都会为心中的绿色校园奋斗吧!

篇7:我心中的绿色作文

在人生的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和挑战,也会有失意之时。但是,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别忘了,有失望就会有希望,在心中,仍会有那一抹绿色在悄然绽放。

还记得在一个严冬时节,我独自漫步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小路上,心中有些怅然。考试失利,心中有一丝说不出来的难受。一想到一学期的努力就这么“一考而过”,我更是觉得这白色的大地毫无生机。这时,我发现刺目的白雪中有一抹绿色,我快步走过去,原来是一株小草,正顽强地与寒冷的冬天做着抗争。顿时,我的心里明朗了起来,阴霾一扫而空,因为我想起了一句话:“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啊,世界上哪一个人没有遇到过挫折?但是不要忘了,遇到再大的困难,心中也会有一抹绿色悄然绽放。

在心中留一抹绿色给自己。居里夫妇在寻找镭的过程中,几经挫折,让居里夫人心烦意乱,在丈夫的劝说下,她抽空去乡村旅行,面对那一抹绿色,居里夫人不断地思考失败的原因,终于找到了实验的突破口,夫妻俩成功从沥青铀矿矿渣中提炼出了镭。留一抹绿色给自己,从挫折之中走出来,让自己更好的前进!

给自己一抹绿色。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曾有严重的口吃,在他初涉政坛时,经常遭到他人的嘲笑。在妻子伊丽莎白的支持下,他重拾自信,开始治疗口吃。最后,在二战前夕通过广播公开发表了圣诞节演讲,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成为了叱咤风云的一代英主。是什么让乔治六世成功呢?是他给自己的那一抹绿色,正是那一抹绿色,帮他恢复了自信,走向了成功。

心中的那一抹绿色,它就像一道阳光,穿过了层层乌云,照向了心中的大地。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只要有那一抹绿色,相信有失望就会有希望,因为绿色代表着希望。想想在严冬中,仍会有绿色在顽强地绽放,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篇8: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绿色技术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技术,人与自然,资源,生态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发展绿色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1生态文明的内涵

人类社会文明以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时代主题为标准来划分,经历了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及正在建设形成中的生态文明等形态。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但对自然的超限度开发又造成了生态危机。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提醒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20世纪60年代,西方爆发生态运动,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飞跃,体现了人类在更高层面上去寻求和创建文明。9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和《里约宣言》的发表,真正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逐渐形成。

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2]产业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产业文明与生态制度文明四个方面。其中,生态产业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指生态产业的建设,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及环保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改革生产方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按照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3,9]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们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开发与利用自然,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摆脱生态危机,追求和创造生态文明成果的实践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内容包括生态意识文明建设、生态行为文明建设、生态产业文明建设与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四个方面。

2生态文明的绿色技术支撑

传统技术缺少环保理念,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高经济效益。这是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有效地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扬弃传统技术,代之以一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技术,这就是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4]绿色技术有许多种类,如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等。绿色技术本质特征是使用时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所以,绿色技术观融入了生态文明的思想,是生态文明的有力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发展绿色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绿色技术能有效解决企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传统企业的生产方式是以高资源耗费、高污染、单向非循环为特征的,这种非持续发展模式致使我国企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生产消耗高、建设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问题,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5]而绿色技术能够在生产中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和材料的不必要流失和浪费,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绿色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手段。利用绿色技术能预防和控制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有效地治理和恢复已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环境。利用绿色技术能够实现物质能源减量化,减少污染,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所以,绿色技术有助于企业生态化转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绿色技术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利用当代绿色技术,能够不断寻找和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不断提高现有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如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减少对水、煤炭、木材、石油等能源的依赖;通过大力发展新材料技术,加强新型原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对木材以及各种金属矿物的依赖。

第三,利用绿色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在传统技术下的生产过程中,会把产生的大量的本来具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这不仅产生环境污染而且造成资源浪费。绿色技术能高效率地回收利用废弃的物资和副产品,把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品变成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将能源和物质投入减少到最低限度,把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同时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重新加以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废弃物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四,绿色技术能够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促进生态行为文明建设。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绿色产品越来越感兴趣,并热衷于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更新了以往只关心个人消费却很少关心社会生活环境利益的传统消费观,社会消费群体越来越青睐于有益身体健康、不造成环境污染的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兴起直接影响到市场,在市场上形成广泛的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而绿色产品的单价明显高于同类非生态产品。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种消费观念,就会采用绿色技术,开发绿色工艺,生产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排污费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技术开发原则

建立在生态文明观基础上的绿色技术,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渗透到技术开发过程中,努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绿色技术与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二者是相互契合的,绿色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技术开发,应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具体来说应坚持以下几个方面原则:

第一,关爱自然的原则。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技术活动中,要坚持尊重并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从事和开发不破坏生态环境或对生态环境无害的绿色技术开发,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要善待和敬畏自然,要有利于自然界的生命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从而维持或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使自然与人构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

第二,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并重原则。人类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运用技术开发自然实现经济价值,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此,人类的技术活动本质上都是经济活动。人类运用技术开发自然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必须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6,7]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中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因此,在生态文明观指引下,人类只有依靠绿色技术,在环境资源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依靠绿色技术、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地球上所蕴藏的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虽然自然生态系统自身有调节、净化、再生功能,但自然界的这种自调节能力却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则更是有限的。因此,过度开采地球的资源必然导致资源枯竭,生态失衡。依靠绿色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就是以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内在平衡为前提,即确保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技术开发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自身净化的限度内,使人类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社会进步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7]

第四,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要大力开发资源化技术、再利用技术,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通过原材料的最充分地利用而降低消耗,通过生产工艺运行过程的生态化来避免或减少污染。

第五,技术的生态影响评估和预警原则。通过建立健全技术的生态评估和预警制度,从源头上杜绝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黑色”技术产生。现代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一些技术上的新发现、新突破,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生态环境,影响和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必然要求在新技术开发、应用前,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能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要进行技术的生态影响评估,为绿色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健全技术评估制度,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在进行技术评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生态文明原则,把生态文明标准整合到技术评估的总标准中去,从源头上杜绝违反生态文明原则的“黑色”技术产生,保证绿色技术的发展。

第六,实事求是的原则。绿色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绿色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经济实力有限。所以,我国的绿色技术开发、推广和产业化要与我国的生态环境情况和经济实力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会适得其反。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开发绿色产品时,要充分考虑诸如广大群众的购买力、国家的投资能力、原材料供应、配套能力、能源消耗情况、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只有这样,企业在绿色技术开发成功之后,才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4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技术发展路径

我国虽然在发展绿色技术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绿色技术开发投入少;绿色技术与生产技术、市场需求脱节;绿色技术产业化的水平低,绿色技术商品化水平不高;绿色技术整体水平低,自主开发能力弱,对生态文明支撑力不强;对绿色技术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法律制度不健全等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第一,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技术发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就要推动绿色技术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技术发展,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要树立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同长,共生同荣的生态文明观。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来实现经济发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绿色技术的开发。应通过媒体、社会舆论、学校教育等各种手段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使企业的管理者和生产者注重生态效益,让开发利用绿色技术成为自觉行为,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监督者。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必须纠正过去那种单纯靠投入,加大消耗实现发展和以牺牲环境增加产出的错误做法,而要依靠绿色技术从根本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遏止生态恶化,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资源,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技术发展,还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提高绿色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绿色技术,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二,以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引领绿色技术发展。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是生态行为文明的具体表现。倡导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消费有助于推动企业开发利用绿色技术。绿色消费会带动绿色技术的发展和生态产业的兴起。我国推行绿色消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育公民绿色消费意识和企业绿色营销观念;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和导向作用;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发挥民间社团和消费者协会作用等。

第三,加强对传统工业的技术生态化改造,推进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我国很多企业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废料产出多,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我国要加快对原有工业的技术化生态改造,深化污染防治工作,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企业技术生态化改造主要包括:在改造落后的工艺流程中建成生态工艺;改造生产流程中的关键性设备,降低废料产出率;改造整个生产流程的控制系统,使其实现微机控制而使全流程变成无废料工艺;采用使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先进绿色技术等使企业变成生态企业。要把先进的绿色技术成果,应用到各种传统工艺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传统技术的环境协调性能,把传统技术改造成绿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8]

第四,建立健全保证和支持发展绿色技术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以生态制度文明建设保障绿色技术的发展。“生态制度是指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中心,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制度规范的总称”。“生态制度文明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9]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绿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制度的激励、引导和约束。目前我国有许多企业只追逐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加强生态制度建设。生态制度具有引导和约束的功能,通过制度安排引导企业自觉、主动地进行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健全保证和支持发展绿色技术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企业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绿色技术开发的各种形式的直接投入,如政府拨款、政府补贴等,制定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完善有关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中的法律制度,约束企业的排污行为,鼓励清洁生产。此外,还应建立科学的执法监督制度,依法监督管理,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2]梅亚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高等林业教育[J].交通高教研究,2004(1):39.

[3]姬振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保护,2007(11):61-62.

[4]秦书生.生态技术的哲学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4):75.

[5]黄涛.论企业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05):166.

[6]秦书生.技术的生态伦理审视[J].科学.经济.社会,2007(4):97-98.

[7]同[6].

[8]秦书生.科学发展观的技术生态化导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5):67.

篇9:绿色奥运唱响人类心中的歌

呼唤和期待中渐渐而至

绿色奥运理念的形成,是人们对奥运精神与环保关系反思的结果。

长期以来,在奥运会的筹办中,各国都一味追求大型化和现代化,却较少考虑这些建设对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结果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入不敷出、使用违禁药物,等等,直接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

这种现象,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身负重任的国际奥委会和各举办城市就开始寻求解决之道。1993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在瑞士洛桑城乌希湖区建立奥林匹克博物馆新馆时,就定下了不破坏周围环境的原则。当时为了保留一棵老橡树,设计者们颇费心思,多次修改施工方案,最终得以成功。此举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此也正式萌发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1994年国际奥委会将环境列为继教育、文化之后的奥运第三大支柱。

1996年,《奥林匹克宪章》将环境保护列入国际奥委会的主要任务之一。

同年国际奥委会成立了环境委员会,并要求申办城市必须具备城市美化、环境优雅的条件。

1999年,奥林匹克环境保护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获得通过。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目标之一。

国际奥委会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新倾向和对申办城市环保问题的新要求,极大地激励和促进了申办城市、申办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举措。

2000年,奥运会在悉尼举办。该市首次实践了“绿色奥运”,一时间好评如潮。奥运盛会也因承载了“环保”这一世纪性的新使命,开始成为标杆为世人效仿。在国际奥委会的极力推崇下,各申办城市无一例外地大打“绿色牌”,纷纷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绿色”能力。

为赢得2008年奥运主办权,北京奥申委专门在组织机构中增设了一个重要部门——环境生态部,由来自北京市环保局和水利部的环境、生态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奥运会的环境规划、组织有关奥运的环保活动,并郑重向国际奥委会承诺:“2008年北京的环境质量完全能够达到举办奥运会的要求。”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也向外界宣布:“改善环境是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实事。不管申办结果如何,北京的环保计划都不会削减。”明确表示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已下定决心重视环境建设,尽快顺应世界潮流,建设生态城市。

2001年7月13日,在举国欢腾之中,北京力挫群雄,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终于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之后,便迅即叫响了“绿色奥运”的广l号,并与“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一起,成为2008年举办奥运会必须坚持的三大理念。

2005年9月24日,北京奥运会绿色环保标志尘埃落定。此标志由人与绿树为主要形态,绿色的线条形如舞动的彩带,环绕交错,一笔描出,仿佛茂密的树冠,又似盛开的花朵,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充分体现了自然环保的可持续性发展。树冠与人组成参天大树,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纵观绿色奥运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是在人们的呼唤和期待中渐渐而至,既是环保的胜利,也是生态文明的胜利。因为生态文明包含了绿色奥运在内的一切有益于人类的活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是渐渐走向生态文明的发展史。奥运也是如此。

人们在“绿色奥运”的理念中,寄予了丰富的内涵。从狭义上讲,它是指申办方在申办、组织、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以及在奥运会后的一段时间里,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能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绿色、环境绿色等。奥林匹克宪章对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有着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主办奥运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曾说,“绿色奥运,就是使筹办奥运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相结合,通过场馆建设的示范作用,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和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首都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从广义上讲,既包含狭义上的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去筹办奥运会,也包含其它方面的与自然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思想和做法。内容可以说十分广泛,涵盖到物质和意识两大方面。

绿色奥运与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者之间互相独立、互相影响却又互相交叉,不可分割。绿色奥运体现的是对自然的尊重,人文奥运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关怀,科技奥运体现的是对现代化的运用。绿色奥运中蕴含着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人文奥运需要绿色奥运做基础、科技奥运做支持,科技奥运保证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实现。

绿色永远是人类的至爱

相较传统奥运,绿色奥运更能彰显体育精神。因为,绿色永远是人类的至爱。

它要求人们的理念是绿色的。这种绿色要体现在行动上,如奥运会的组织者要体现在对奥运会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改造上,裁判员要体现在对比赛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的把握上,运动员要体现在对公平竞争的理解和“更快、更高、更强”上,随队人员要体现在对本国选手的支持和鼓励上。离奥运会最近的人是影响绿色奥运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因此,对奥运会举办地城市居民的要求也很明确。如居民的整体素质要强,所表现出的文明水平要高,对国际化的认同要一致,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追求要主动,等等。

它要求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是绿色的。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的存在前提是不一样的。古代奥运会信仰宗教,有了这种信仰在战争中才能实现神圣休战,才有了古代奥运会几千年的存在。现代奥运会的发起并不是靠这种信仰。顾拜旦一直推崇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认为青年应该在公平的竞争比赛中获得教育。他也十分看重奥林匹克的业余性.早期的奥林匹克宪章也明确地规定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虽然如今的业余性规则已被打破,但是现代奥运会之所以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为世界人民提供了一种和平、公平的竞争场所,起作用的依然是这片净土的教育价值。因此,对绿色奥运的真正理解,就是要排除宗教信仰对具有科学精神的健康信仰的干扰,如兴奋剂、贿选、经济等因素对奥运会这片净土的影响。

它要求体育设施及其他相关建设是绿色的。奥运场馆和交通的建设应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经济化,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奥运会后的再利用,避免造成对举办地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不必要的负面作用。历届奥运会都很重视场馆和交通的建设,总有一些独具匠心的设计。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国家田径场所在地,曾是屠宰场的肉牛蓄留地。顶篷是专门为澳大利亚气候环境设计的,使参加白天比赛项目的运动员和观众,能有充足的光线。这里还有它独特的环境保护特色:运动场的设计考虑了自然通风,没有使用任何机械通风装置。特别设计的反光板,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日光,使人工灯光需求降低。运动场在设计上尽量减少了PVC的使用,所有建筑材料都经过了使用寿命周期检测。有益环保的天然气发电机,被用作主要电力供应的备用装置。除此之外,还考虑了为伤残人士等设计的专门设施。

它要求在经费使用和管理上是绿色的。这就是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科学严谨,不能没有依据地加大对奥运会的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都因为投资过大无法收回成本而对城市经济和居民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管理机构中的人员组成应严格控制,以更少的资源办好奥运会。奥运会能给举办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参与的人很多,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如何协调人、财、物,都需要奥运会组织者以最科学、经济的方式加以考虑。

它要求运动员的营养补剂是绿色的。运动员是需要营养补剂的,但不能超出国际奥委会药品管理委员会所规定的违禁药物和违禁方法的界限。

绿色奥运的要求还有很多,如比赛项目、比赛方法等。只有从精神和物质上真正体现了绿色,才是真正的绿色奥运。

一切都在绿色的路上

在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能将环保与奥运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能有如此众多的人参与其中,能有如此之大的齐抓共管力度。

这也许缘于一种深刻的背景:在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备受环境问题的困扰和拖累。于是,重视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被提到了空前高度。绿色奥运正当其时,高度契合了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人们知道,通过举办绿色奥运,定会加速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以后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资料显示,这个工作其实从1998年底就开始了。为了向污染宣战,北京市投入了340亿元,数十家工业企业迁出中心城区,数十家污染排放未达标的企业被依法停产,数百亿元投资的污染项目被砍掉……两年后便初见成效:市区大气二氧化硫浓度年日均值下降了41%,可吸入颗粒物下降幅度为10年来最低。有数字表明,从1998年至2007年,北京市财政预计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用于各项环保工程。这一额度占到同期北京GDP的3.8%。可以说,巨额的资金投入为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数据表明,北京空气质量确实在年年变好。2007年1月至于11月,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到234天,占69.23%,与2006年同期相比多出8天。

国民对绿色奥运的热情也是有增无减。从政府到民间团体,从大专院校到工矿企业,都自发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2000年8月24日,北京奥申委、市环保局和20家在京环保民间组织共同签署了《绿色奥运行动计划》,提出北京市2000年至2007年期间的环境质量目标以及确保实现目标的30项具体措施。其中包括建设第二条陕京天然气输送管线、继续对北京市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发展公交优先运营体系、建设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绿色企业、绿色旅游和绿色家庭等。此举被挪威苏菲环境奖获得者、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女士称为是“中国公民环保史上划时代的一页”。

2002年7月,共青团北京市委表决通过了《北京青春奥运行动规划》,决定将每年的7月13日作为“青春奥运统一行动日”,到2008年,共设计了“青春奥运绿色行动”等在内的六大行动21项工作。各大行动以不同的主题每年一次,均有上百万青少年参加。如连续开展五届的“青春奥运绿色行动”,分别以“保护母亲河”、“京郊生态环保游”、“京郊植树生态游”等为主题,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

2005年4月4日,由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起的首届“绿色中国迎奥运”环保公益活动,在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拉开帷幕。全国28个省(市)的100万环保志愿者在同一时间启动各自不同的主题活动,共同预热2008年的北京“绿色奥运”。此活动每年一次,目前已经进行了三届。

市民广泛参与,也是“绿色奥运”旗帜下北京环境治理中的一道景观。如今,北京居民的门外时常传来稚气的声音:“阿姨,您家有废电池吗?”这是83万中小学生开展的“绿色天使”活动;使用再生纸名片已经成为北京市委书记、市长及市属的党政部门负责人的环保行动;建设“绿色社区”活动让市民自觉抵制“白色污染”、自觉实行垃圾分类;越来越多的人到郊区义务种植、领养各种纪念林。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环保要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86%。“绿色奥运”使北京的绿意越来越浓。

设施建设上的绿色更值得称道。在奥运场馆建设中,所有生产和生活垃圾都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所有的建设和生活污水都得到回收利用,所有工地都建了密闭式垃圾站。在施工中,建设单位也非常注意产品的可回收再利用,例如“鸟巢”的建设中防腐涂料容器就要求厂家进行回收再利用;橡塑保温材料的包装也要求使用可回收利用的纸箱包装,减少了固体垃圾的产生。

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因此在奥运场馆的设计上都将水的收集利用纳入了设计施工要求。在地下建蓄水池,将雨水和生活废水等收集处理,用于冲厕、洗车、道路浇洒及绿化。大规模收集雨洪系统的广泛采用,使奥运场馆成为环保和节约的典范。五棵松篮球馆的屋顶17000平方米,凹凸有致,它被设计成了一个巨大的雨水收集器。一旦下雨,雨水顺着屋顶星罗棋布的管道,通过预埋在屋顶的虹吸管,流进位于场馆边上的收集池。经过滤处理后,一部分回渗地下涵养水源,一部分用于灌溉、冼车。整个五棵松体育文化中心,包括五棵松篮球馆、五棵松棒球场及相关配套设施都设计有雨水收集系统。大雨落到路面,几秒钟内就能通过环保的“生态砂透水砖”,进入地下渗水筐,筐中根据土质不同装有不同的滤料,雨水经过滤料,一部分被收集起来,其余继续下渗。除了收集雨水,卫生间里,运动员和观众洗完手的水也将沿着收集管道进入再生水处理设备,这套设备又与绿地灌溉系统相连。预计比赛期间,每天有700多吨灌溉用水可由这些生活污水变身而来。

交通建设也在加快。根据《奥运行动规划交通建设和管理专项规划》,2008年前北京市将新建、改建城市道路318公里;新建公路1509公里,改建公路2530公里,市区新建轨道线路154.5公里。到2008年基本建成以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系统为骨架、功能级配较为合理的现代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一切都在努力之中,一切都在改变之中,一切都在绿色的路上。

我们有理由相信,2008年,北京的天更蓝、水更绿、路更畅。

上一篇:区机关会务中心工作总结下一篇:末日之僵尸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