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网络游戏

2024-04-24

小孩子网络游戏(共10篇)

篇1:小孩子网络游戏

1 哭笑娃娃

游戏目的:在迅速反应中发展思维的逆向性和流畅性。

游戏玩法:和孩子玩一起玩经典的老游戏——“石头、剪刀、布”吧!不过,这次要做点小小的改动。每一次,胜利者都要做“哭”的动作,输的一方则要做“笑” 的动作,谁先做错就要淘汰认输哦!

2 反口令

游戏目的:能根据“口令”做相反的动作,训练孩子思维的逆向性及思维的敏捷性。

游戏玩法:您说“起立”,孩子就要坐着不动;您说“举左手”,孩子就要举右手;您说“向前走”,孩子就往后退……总而言之,孩子要和您“反着来”才行。如果他做错了就算输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游戏哦!

3 高个和矮个

游戏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及空间感知能力。

游戏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积木、高矮不同的小人3个。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您和孩子两个人进行的游戏。您可以在3 个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垫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积木,使它们显得一样高。然后,让孩子根据所垫木块的多少,判断出这3 个小人中,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4 反义词

游戏目的: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孩子的词汇量,发展逆向思维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的游戏。您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说一些词语,要求孩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说出与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比如您说“白天”,孩子就要说“黑夜”;您说“大树”,孩子说“小树”等等。

5找图形

游戏目的:孩子能根据形状、颜色标记对图形进行双维排列,体验给图形定位的方法,发展逆向思维及立体思维。

游戏准备:双维排列底板一块,一些与图上的标记相对应的图形,如红色的方形、蓝色的三角形等等。

游戏玩法:这可是一个孩子与您轮流进行的游戏哦!您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猜拳,决定谁先玩。赢的一方可以随意说出一个空格(如横三竖三),让对方找出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图形放上去。如果找错了图形,就不能放上去。看一看,是谁找到的图形多呢?您和孩子,谁比较厉害一点呢!

篇2:小孩子网络游戏

最近似乎是老了,

有些小孩子的行为,表示真的很看不惯。

比如,总是没有任何想法的狂热的喜欢某明星或者某组合。

然后身边总是围绕着某偶像转,不许别人说一丝一毫的坏话。

表示真的不能理解……难道说我真的老了?

可是记得我曾经追周杰伦的时候,也是默默的在最喜欢的笔记本上写很多他的歌词。

默默的在看春晚的时候为他的好看而惊艳。

默默的学会他所有的歌。

为了他唱的蜗牛,努力学习念大学。

……

然后,你们为了你们的偶像做过什么?

你们顶贴吧、骂人、把自己的网名改的让人不堪入目、整日整夜的泡网吧、买很多他们的专辑、

自以为这样是真爱。

可是,真爱到底是什么?似乎,你们的偶像,也许因为你们的狂热而感动,又或者,你怎么知道他们并不觉得困扰呢?

说实话,有多少人,是希望爱慕自己的人,是那种无所事事,不懂得爱护父母,不懂得尊重别人,只是狂烈的大声喊着,叫着,某某某我爱你。

是,你爱他,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偶像会为你而骄傲么?

长辈们,总是说,我是为了你好,为了你好。

年少时候 并不能理解,并且心里总是恨恨的。

直到后来,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是错的。而且错的.离谱。有些经验,真的是长辈们比我们懂得更多。

而我们,做过什么?做的只是大声的叫嚣着自己要独立,要独立。

却任然拿着爸爸妈妈的卡吃麦当劳肯德基玩网游。

据说,青春无悔。

可是你确定是真的最后不会后悔?

你不会后悔以后的生活没你想象中那么美好?

你不会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和父母相处?

你不会后悔当时一无所成甚至除了游戏你完全没有其他任何的兴趣?

……

你为什么不可以长成一个有梦想、有目标的人?

然后努力、再努力,这个时候才朝着曾经厌恶过你的人叫嚣,你终于可以活得很好。

很多时候,我们朝着别人大喊大叫,表示愤怒的时候,

都是因为,我们觉得他们是对的,可是我们心里不能否认自己,不能否认自己的观念,这样我们就无所依靠无所遁形。

篇3:释放孩子游戏天性让孩子快乐成长

在以往的区域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尽管教师借助各种形式,然而表面上的花样翻新并不能让原本拥有游戏天性的儿童全身心地投入游戏。游戏一旦沦为教师操控儿童与教学的手段,便徒有表面上的活动形式,也失去了游戏体验的实质。所以,我们认为,开展真正属于孩子的区域活动的原点就是在于关注到儿童真实真正的游戏体验,这个关注成为我们寻找和开发区域活动的崭新角度。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在剪纸区域活动中进行体验,使剪纸区域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幼儿在做中探究、在做中体验,诱发生命感动。

一、区域环境互动策略———变“摆设”为“对话”

区域环境互动法是指创设一定的剪纸环境,让幼儿与环境对话,在互动中提高幼儿对剪纸作品的审美能力。

(1)区域材料的暗示。一个能够激发孩子去游戏的区域活动,首先要有一个丰富而有层次的材料,这些材料对于孩子的区域活动不仅是活动工具的补充,对孩子的区域活动更是一个暗示和温馨帮助。在创设剪纸区域环境中,除了提供剪刀、手工纸外,还为幼儿准备充足的辅助材料。如:颜料、胶水、油画棒等,通过适当的辅助材料的提供,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丰富剪纸作品情节,给不同层次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机会。比如,在剪纸《有趣的竖线》区域活动中,给孩子投放的材料我们进行了完善,有报纸、卡纸、包装纸。让孩子们在与不同材质的材料交互作用中,感受到剪出的竖线藏在梳子里,躲在毽子里,还在灯笼的流苏里。材料的丰富和分层次投放,使孩子们在剪纸区域活动的学习更主动、更具有神秘的探究感。

(2)区域环境的对话。幼儿园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不仅有装饰作用,更有实用的价值。因此,我们让剪纸区域活动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都可以跟孩子进行对话。比如:娃娃家里的妈妈过三八节,我们剪纸区域活动就开展了给妈妈做花裙子的剪贴活动;小吃店的点心展示柜里,是幼儿剪的各种形状的糕点;元旦过新年,则剪贴窗花。这样,可以使孩子的剪纸学习学有所用,学有所归。区域环境不仅是个欣赏环境,更是孩子们以后剪纸作品的展示区。要多方面立体地体现环境的教育作用和实用价值,变摆设为对话。

二、区域共同讨论策略———变“填鸭式教”为“主动去学”

(1)师幼互动。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开展剪纸区域活动时, 老师角色的定位也是关键。我常以游戏的参与者和幼儿玩伴的身份,以生动形象的游戏口吻,伴随着体态动作来对剪纸关键技能进行提示性示范和讲解,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然习得剪纸经验和技能。在剪纸活动中,较多地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如在区域活动中学习剪竖线,我使用了孩子们熟悉的红绿灯的规则,引导语变成了“横线竖线见面握握手,喊来好多好朋友,一二一好排好队,太阳公公看见了,对它点点头,请来小剪刀,沿着绿线剪剪剪,剪到红线停一停。”这样,孩子们就知道了什么该剪,什么不该剪,目标在有趣的红绿灯的游戏中落实和很好地达成。

除了要改变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孩子剪纸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孩子创设较大的自由空间,保证充足的时间,当好孩子的小助手,和孩子成为合作小伙伴,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始终以一个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孩子的剪纸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开展中,首先要相信孩子,他们是一群非常能干的小主人,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另外,教师要对孩子剪纸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观察和了解,进行分析与价值判断后,作出积极的呼应和跟进的对应指导,真正实现师幼互动。在区域活动“香香的早餐”中,孩子根据老师的提示开始剪各种镂空图形。有的孩子剪出了三角形,有的孩子剪出了四边形,有的孩子还剪出了葫芦的形状。面对孩子们各具特色的作品,我及时将观察中发现的幼儿有创意的剪法反馈给幼儿,帮助孩子拓展思维,帮助幼儿提高剪纸技能,激发师幼互动。

(2)生生互动。每个孩子在剪纸能力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差异。幼儿之间要互动学习,发挥强项优势,弥补弱项劣势。假如发现幼儿存在独自游戏的现象,我会试着走近幼儿,观察其游戏现状,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平行游戏,促进孩子之间更多的互动。有时,我会请能力强的幼儿当小老师来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比如,在剪纸区域活动中,有的孩子脑子反应快,动手能力强,一会儿功夫就剪完了。剪完的孩子坐在那里没有事情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引导说:“剪完的小朋友你们想一想,怎么帮助还没剪完的小朋友。”剪完剪纸的孩子们受到了启发与鼓舞,也纷纷试着教了起来。他们认真教,没剪完的小朋友认真学, 不一会儿就有好多的孩子领着他的小伙伴来到老师面前,非常自信地说:“老师,我把某某教会了,我成功了。”我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在这次结对活动中,对于幼儿来说,从伙伴那里可以学到自己不会的本领,不但发展了幼儿间的交往合作的能力,也在生生互动中进一步促进了幼儿剪纸能力的发展。

篇4:走进孩子游戏,走进孩子心灵

一、专业的概念

专业是对某个领域无法替代的知识和技能的认同。

案例:傍晚离园时,一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鞋子左右搞错了,就去质问老师,如果你是那位老师,你会如何回应?

过去:不好意思,今天班级工作比较繁琐,下次我们会注意的!

现在:你的孩子在方位知觉上存在问题,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注意他这方面的培养。

是的,过去我们的老师“要孩子怎样玩”,制订游戏目标,规定游戏材料;现在我们的老师“了解孩子如何在玩”,努力创设幼儿游戏舞台,提供丰富且可供孩子自由选择的适宜材料。

所以,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性,首先要把他们从繁琐的玩具中解脱出来,从呆板的预设和干预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真正和孩子一起,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孩子、理解孩子、相信孩子、支持孩子,让自己也变成一个孩子。

二、专业引领下的教师发展

关键词:观察—解读—支持

在一个高度自主和自由的游戏环境下,师幼互动呈现出最自然积极的状态,同时也更加考验着教师的专业能力。那么在游戏中教师的专业性是如何成长起来呢?这其中需要经历观察、解读、支持三个阶段。

1.观察中发现孩子的不同

教师的专业从理解孩子中来,而理解孩子首先要学会去观察他们,通过充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不一样的孩子,这些日常观察的素材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养分,幼儿出乎意料的行为不断提醒着教师抛弃主观臆断,更客观地评价幼儿。

案例:滚桶游戏

幼儿园有一批很大的五颜六色的桶,一开始玩,孩子都是钻过去,钻过去,有一天老师发现孩子在玩“毛毛虫”游戏,原来孩子用身体来作为两个桶之间连接的轴心……

案例:玩垫子

教室里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垫子,孩子们把这个垫子当做了“娃娃家”的小床、躺椅……

案例:玩轮胎

很多幼儿园在轮胎上都用绳子绷了一下,孩子们居然在这上面进行烧烤,就这样孩子的新游戏又产生了……

教师就是在这种通俗的游戏中进行观察,发现孩子无限的创造力,初步的规则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读中读懂孩子行为

教师懂得去观察孩子,记录和发现有价值的幼儿行为可以算得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步,而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用专业的教育知识来解读这些观察发现,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就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进入了另一个层次。

案例:滚轮胎——探索表征

在中班主题教学活动中,有一个主题内容关于《有趣的滚动》,户外游戏时间,四五个孩子在一起玩起了滚轮胎的游戏,开始一男孩用一块木板架起来,创设了一斜坡;那边有一个孩子在台阶上滚轮胎。面对此现象,我们教师和孩子之间进行了互动。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我看到朵朵在滚轮胎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轮胎有的滚得远,有的滚得近(孩子开始讨论为什么有的远,有的近)

幼儿:在台阶上滚轮胎,嘴巴里发出了“嘣、嘣、嘣”的声音,而斜坡上滚就没有。

幼儿:因为在台阶上滚,轮胎是跳着下去的,斜坡上就是一直滑下去的。

教师:除了声音,你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表示轮胎滚动的不同吗?

幼儿:跺脚、拍手、音乐、敲击乐器、画画……

分析:此游戏孩子的发展是多元的。知道轮胎在斜坡和台阶上两种不同界面滚动是有区别的:台阶上—跳跃式滚动—“嘣、嘣、嘣”;斜坡上—连续滚动—注视“嘣”;知道斜坡上滚不需要费太多的力气:第一次斜坡上滚:小心翼翼,手扶住轮胎一直到斜坡处,慢慢放手。第二次:单手用力,迅速松手;而在台阶上滚,力气的大小对轮胎滚动距离的影响。第一次台阶上滚:单手扶,轻轻推。第二次:双手、弯腰、用劲往前推。

感悟:教师通过游戏行为解读幼儿的思维,支持幼儿的多种表征,鼓励幼儿通过多种表征方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经验。鼓励幼儿主动记录自己的探索过程,有效提高幼儿探索的目的性。

3.支持中促进孩子发展

在观察解读后去调整教育行为,从而支持幼儿的发展,应该说对老师来说是最难的一件事情,考验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专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专业的眼光不断思考放手和引导的时机和程度。

(1)放手是一种无言的支持

案例: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在户外阳光自主游戏中,女孩拿着娃娃家的竹篮子在玩水池不停地装水,不管她怎么装,篮子里始终没有水,一会儿,她从材料框里找来了一块木板,垫在了篮子里面,再次去装水,这次,篮子有水了,但是马上从四周的角落流下去了,这怎么办呢?她再次到材料框里去寻找材料,这次,她找来了一个塑料袋套在篮子里,哇噻,终于为娃娃接到水了,游戏继续……

分析:过去,我们老师看到了,肯定会走过去进行制止和干预,告诉孩子竹篮子怎么可以打水呢,提醒孩子换种工具;现在,我们的老师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等待。放手可以是一种无言的等待,等待的价值就是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运用材料、相互合作、解决问题。

感悟:专业的思考让老师懂得了,等待孩子的成熟,不是“代替”他们学习,每一次孩子的尝试都是有意义的,哪怕是失败的,因为我们不能用结果来评价,而是要用过程的发展性来评价我们的孩子。

(2)引导是一种思索后的推进

教师在游戏中的教育作用需要高度的专业性来支持,我们可以从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三个角度来看。

游戏前——有准备的环境

有准备的环境到底是什么?准备一个由幼儿自己做主的环境,老师更多的是期待孩子在环境中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和创造力,我们的专业表现在环境背后的思考。

游戏中——支持游戏的推进

案例:“水战”——大班

孩子们玩打水战游戏,女孩追逐着男孩,男孩就是躲避,始终不还手,他跑来跑去,最终躲到了旁边的多功能厅,过了一会儿,男孩偷偷溜出来了,女孩一发现,马上采取进攻,最后,那男孩真的没办法了,就跑到在旁边摄像的老师身边:“王老师,救命!”女孩把水枪对准了老师,这时候,老师说:“我有防弹衣,你打不到我。”(当时老师穿了幼儿园发的围裙)就这样,孩子们都去寻找“防弹衣”,最后找来了雨衣,新一轮的游戏又将继续前行……

感悟:有时候教育契机是转瞬即逝的,教师在与幼儿共同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一句不着痕迹、非常自然的游戏语言推进幼儿的发展,这看似下意识的一句话,却是认真思考后的行为变化,体现教师的专业智慧。

游戏后——游戏中生成的教学

“游戏就是学习”,例如之前的“滚轮胎游戏”,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技能和认知经验,但这种自然积累的经验相对比较分散,就需要教师用专业的眼光进行有效的分类、筛选和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幼儿在游戏中的综合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幼儿的游戏行为促使教师不断发展,在观察、解读、支持幼儿的过程中,需要持续的自我提升来解决各种出现的新问题。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反过来影响着幼儿,支持他们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幼儿是我们专业发展的土壤,走进孩子的游戏,走进孩子的心灵,他们就能滋养我们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篇5:体育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活动目标

喜欢玩四散跑的游戏,能听信号做动作。活动准备

事先将椅子搬到场地上。活动过程

1.师幼做热身运动,活动身体各部位。2.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

玩法:游戏开始,教师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XX跑回来!”说完“来”字之后,全体幼儿跑出去摸教师说的东西,摸完后再跑回来坐在椅子上,最后返回座位的幼儿,需要停止游戏一次,其他幼儿重新开始游戏。

规则:幼儿必须在听到教师说完“来”字之后,才能跑去摸教师说的东西,摸完后立即跑回来坐在椅子上。

篇6:自闭症小孩子常玩的游戏

一、交往游戏

(一)吹泡泡

1.游戏玩法:小朋友拉成一个圆圈。随着老师边说边做动作:“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小朋友手拉手转圈。“泡泡变大了;泡泡变小了。”泡泡变大,小朋友向外把圆圈变大;变小的时候,小朋友聚在中间。“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高的时候,小朋友将手举起来;低的时候,小朋友蹲下。“砰!泡泡破了。”小朋友松开拉着的手,跳起来。

2.注意问题:

(1)尽量让小朋友自己手拉手,以给孩子提供互动的机会。为了防止孩子跑开,家长可以在后面辅助。

(2)教师在组织过程中借助能力好的孩子带动能力弱的孩子。

(3)孩子不能做出正确反应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辅助,要引导孩子模仿别人行为。

(4)待孩子们熟悉了以后,可以让语言好一些的孩子说,带领大家做游戏。

(5)小朋友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避免相互碰撞。

(二)踩尾巴

1.游戏玩法:准备纸条若干,将纸条的三分之一塞进裤腰里,其余部分拖在外面当尾巴。两人一组,一个儿童当踩尾巴的人,另一个在场地上跑着躲避,不让对方踩到自己的尾巴。

2.注意问题:

(1)孤独症儿童往往会无目的地乱跑,因此家长或教师要注意引导孩子关注对方。

(2)开始时,教师可以将孩子的角色固定下来,待孩子掌握以后再换过来。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教师可以安排家长和孩子一组,待熟悉后,再安排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在小朋友互动时,能力稍强的宜扮演“长尾巴的”,能力差异不要过于悬殊。

(3)为发展互动可以适当允许孩子之间的碰撞,家长不要太理会“谁吃亏、谁占便宜”的问题,等待孤独症儿童自己的反应。

(三)两人二足

1.游戏玩法:两个小朋友互相搭肩,将两人互靠的一条腿用绳子绑在一起,两人像是长着三条腿,然后再协同一致向前走。

2.注意问题:

(1)开始时,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和孩子组成一组。孩子熟悉以后,再将两个小朋友组成一组。

(2)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一个能力强的和弱的搭配结合。

(3)走的快慢不是目的,关键是协调一致,既要彼此相互关注,因此慎用比赛的形式。

二、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游戏

语言游戏即整个游戏过程以训练语言能力为主线,强调语言的理解或语言的表达。

(一)我们邀请一个人

1.游戏玩法:将小朋友分成甲、乙两组,面对面站好。每组的小朋友手拉手。甲组的说:“我们邀请一个人呀!”边说边向前走,乙组的小朋友向后退。乙组的说:“你们邀请什么人呀?”边说边向前走,甲组的小朋友向后退。甲组的说:“我们邀请某某呀!”(叫一个人小朋友的名字或说出小朋友的特征),被叫到名字的小朋友加人到甲组。甲组、乙组可以轮换着玩。

2.注意问题:

(1)家长辅助孩子认真听。

(2)在乙组问到"你们邀请什么人呀?”之后,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听是哪个小朋友被叫到名字。

(3)当教师说出某个孩子的特征时,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听,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特征寻找。

(二)大皮球

l.游戏玩法: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教师带领孩子,边走边说儿歌:“走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跟着朋友走。走走走,走成一个大皮球。”说完后,面向圆心站好。老师在中间做拍球人,边拍边说:“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的低。拍得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在说“跳一跳”、“跳得低”、“跳得高”、“跳跳跳”四句时,孩子双脚原地向上跳起。

2.注意问题:

(1)教师在游戏开始前先用皮球示范并讲解,让小朋友们看。拍皮球,皮球会怎么样;轻轻拍,皮球会怎样;用力拍,皮球会怎样,使小朋友们懂得皮球与“拍”的关系。

(2)游戏开始时,教师要做示范。在示范前教师最好要先提问,让小朋友回忆一下刚才看到的皮球的感觉,有必要时可以用皮球示范多次。

(3)强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必要时先让孩子拍拍球。

(三)接龙游戏

1.游戏玩法:教师与幼儿拉成圆圈,坐在地板上。教师先做讲解“每人说出自己爱吃什么和不爱吃什么”,并与家长示范。老师开始“我爱吃苹果”,小朋友接着说“我爱吃葡萄”……老师说“我不爱吃辣椒”,小朋友接着说出一种自己不爱吃的东西,要求不能重复别人的答案,亦可变换其他内容的“接龙”。

2.注意的问题:

(1)本游戏适合语言能力较强的孩子。

(2)在游戏过程中尽量引导孩子自己想。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可以用图片提示。

(3)待孩子熟悉玩法后,老师可以变换说法,脱离讲解与示范。如:“我喜欢荡秋千”,在不示范的情况下,看孩子是否能接着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活动。必要时再做示范。

三、孤独症儿童的感知游戏

孤独症儿童的感知游戏即整个游戏过程以训练感知能力为主线,强调利用感知觉参与的游戏活动。

(一)听鼓声走

1.游戏玩法:房中放一面小鼓,孩子围着鼓站成圆圈。当教师击鼓时,孩子围着圆圈走。孩子行走的速度随鼓点的快慢变化。鼓声停,孩子就要停下来,也可以换成其他乐器玩这类游戏。主要体会声音的强弱、节奏变化,这对视觉型学习的孩子尤为重要。

2.注意问题:

(1)强调孩子感知鼓点的节奏,调节自己的速度。

(2)开始游戏时,教师要一边击豉,一边用语言提示快慢。待孩子熟悉游戏后,教师要撤消语言提示。

(二)摸口袋

1.游戏玩法:教师事先在口袋里装上各种玩具或日常用品。让孩子根据要求,摸出相应的东西,如老师说“找出牙刷”,孩子就要从口袋里摸出牙刷。老师也可以说出物品的特征,如“找出圆形的东西”等。

2.注意问题:

(1)强调孩子通过触觉找出相应的东西,因此准备的材料要确保不能让孩子看到。

(2)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藏猫猫

1.游戏玩法:一名游戏者藏在一个地方,要求孩子找人。如果找不到,可以喊孩子的名字,要求孩子根据发出声音的方向去寻找,也可以采用露出一部分,如成人的腿等提示孩子。

2.注意问题:

(1)寻找的范围开始不宜太大,要依据孩子的能力而安排。

(2)强调孤独症儿童运用听和看,家长不要急于辅助。

(3)待游戏熟悉后,可以要求孩子寻找其他熟悉的人。

(4)本游戏有多种功能,可用来训练交往中的共同关注。

以上只是就不同种类的游戏进行了简短的举例分析,通常情况下,适宜一般幼儿玩的游戏我们都可以让孤独症儿童尝试,特别是语言优美、简练,配乐轻松、愉快,结构单一,竞争性不强的游戏更适合。赋予这些现成游戏什么样的训练功能,在什么时候赋予这种功能,什么时候就是纯放松性地玩,这些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和研究的问题,不同情绪状态的孤独症儿童应选取不同的游戏。

活动:击鼓找物

篇7:谁来拯救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

70后80后的孩子玩的是木头,沙土、石块。90后的先玩电脑学习机,00后就干脆直接开始玩电脑网游。现代家庭都有电脑,没有电脑的家庭也千方百计买上一台。我的老家是山区农村,村里也经常有人叫我帮看电脑,我问他们:“你们这么时髦?什么时候学会电脑了?”他们苦笑着说:“别人家有了,我家没有,孩子天天闹。”我说:“现在的孩子真聪明,从小就懂得科学技术的重要!”他们说:“他们是很聪明,玩游戏不用人教!”看看,诸位!在单位也有不少同事叫我帮看电脑,我说“老兄,什么时候你也会用电脑了?”他说“我家孩子老是去别人家里玩,只好给他买……”。是孩子真的聪明了吗?我很无语。

在周末,不管那里,总会经常看到小孩、学生甚至成人在玩电脑游戏,极者达到唤而不闻,叫而不应,不吃不喝的程度。我家是个大家族,亲人众多,有一侄儿,曾玩仙剑奇侠,到痴迷之极时,游戏主人公被杀死,他竟然以为自己已经死了,良久才回过神。还有另一个侄仔,读书无心,只迷游戏,经常逃学外出网吧玩游戏,家里本就贫困,还要他父亲买手机给他,在学校也能上Q、玩游戏,成绩倒数又倒数。邻居有一孩子,才三四岁,却是什么游戏都很老练,早上玩,中午玩,晚上还在玩,不给玩就大哭大闹。这种事很多,唉,近来,本人的孩子也开始迷上了网游,很忧心。网游的危害太大了,我收集了一些网上的资料,让大家警觉。

网络游戏的危害:

一、玩网络游戏容易成瘾。一旦上瘾,很难戒除。

孩子的自制力很差,游戏的兴趣持久性,再加上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因此很容易对网络游戏上瘾。一旦上瘾,便很难戒除。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的陶然说,2000多例网瘾少年中的30%以上属痴迷网游型,在治疗中心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治疗还是无法戒除网瘾,一些戒除掉网瘾的少年在回家后又重新上瘾。洛阳的畅占亭2002年辞去工作,专门帮儿子戒除网瘾,经过4年多的努力,才帮儿子戒掉了网瘾。

二、玩网络游戏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问题。

青少年自控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少的孩子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课余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不能自拔。

(1)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时间。如今的文化课学习,任务很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是难以提高学习成绩的。

(2)精力不济,沉湎网游后,如果通宵上网,第二天根本没有精神上课,老师讲课时大都在打瞌睡,上课效果无法保证。中午上网,下午学习也没有劲头。

(3)注意力分散,沉湎网游后,游戏的场面刺激而惊险,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即使身在课堂,心也就飞到了游戏中间。

在身体上孩子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若过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身体的健康也受到威胁,甚至有的因此而失去生命。

1、影响视力,网游必须要集中精力,眼睛要长时间地对着电脑屏幕,视力肯定会受损。

2、辐射危害,长时间在电脑前面,肯定要受到电磁辐射的危害。

3、饮食无规律,同样会造成身体素质下降。

4、抵抗力差,长时间网游,身体得不到相应的休息和锻炼,身体素质会有大幅度地下降,很容易生病,病了还不容易好。2006年5月,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一14岁中学生,在五一长假,长时间玩电脑游戏不吃不喝,结果猝死在电脑桌前。

三、导致思维迟钝。

长时间地与电脑打交道,容易使形成的基本思维与电脑的符号式思维相同,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代替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结果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

四、道德品质下滑,控制力下降。

(1)网络游戏里面,暴力血腥的场面层出不穷,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本来免疫能力就不高的学生难免会把它们带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2)网络游戏需要经济基础作后盾,而网游又往往不被家长认可,所以,经济没有了来源,必然会让网游爱好者想尽一切办法去筹钱来网游。家里要不到,就去借,借了也不想还。借遍朋友之后,偷就成了另一种选择。偷不到,就有可能三五成群的就去抢。

(3)控制力下降,在网络游戏的沉浸中,孩子变得不近人情,易暴易怒,脾气变坏,动不动就作出可怕的“惊人之举”。

五、影响家庭,影响集体

(1)孩子上网,家长肯定着急,一着急上火,那么,家长之间可能互相埋怨,互相指责。

(2)一个班级,有孩子上网,他失去学习信心之后,必然会在课堂上表现出来,那么,又会影响到其他的学生,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

六、玩网络游戏致使恶性事件频发。

2002年6月16日凌晨,4名沉迷网游的未成年人在海淀区学院路“蓝极速网络”网吧纵火,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伤。

2004年12月27日,天津市塘沽区13岁的少年张潇艺因上网玩《魔兽世界》成瘾而跳楼自杀。

2005年7月30日,北京沉迷网游的16岁少年小韬向父亲要钱未果后,扬言杀死父亲。当晚,父亲发现儿子房间的桌子上居然放了一把菜刀,绝望的父亲用地上的哑铃将儿子杀死。

2006年10月12日中午11时许,甘肃省武威市青年许福斌因不满父母对其上网的责骂,将父母杀害,而后从父亲身上搜得现金27元,继续回网吧上网。

2007年6月,广州一名15岁少年因不满父母对其沉迷上网劝阻残忍杀害母亲、砍伤父亲。

2008年2月,成都15岁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经常被外婆批评而将老人杀害;

2009年2月11日,新学期开学前一天,天津一名15岁少年因为几乎一整天都在电脑边玩游戏被母亲抱怨后,用铁棍猛击母亲头部,致母亲死亡;同年6月,苏州一名16岁少年因沉迷网络被父母批评后跳楼身亡。

深圳盐田区的一名在校生小刘,患有“网络综合成瘾症”,在想外出上网但是没有钱的情况下,竟然拿起家中的菜刀抢劫邻居。另一15岁的小张是某中学学生。由于沉迷网络,经常将父母给他的10元早餐费、午餐费省下来上网,不过,这也不够他每天上网五六个小时。于是,小张开始在出租屋外偷别人家门口的皮鞋……如此种种。

最近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未成年犯人中,“经常进网吧”的占93%,“沉迷网络”的占85%,上网主要目的是“聊天、游戏、浏览黄色网页、邀约犯罪”的达92%,网上邀约犯罪已成未成年人犯罪新动向。一些未成年人利用QQ群结成帮派,在网上联络沟通,网下实施犯罪,类似的未成年人“网络结社”的现象呈扩散之势……

多么触目惊心的血淋淋的事例呀!这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网络游戏害的呀!孩子不应玩网络游戏。因此,告诫大家,千万不要被网络游戏所奴役,网络游戏的黑暗是看不清的,让我们远离网络游戏这个虚拟的世界,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也为了整个世界,为了美好的未来,抵制这个网游!

可悲的是,在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下,网游层出不穷,变着花样,不但暴力、魔鬼、怪兽不断,而且更有美女、裸体、色情的不断升级。“网游猛于虎也”,不对,应该说“网游猛于吸毒也”,用吸毒戒毒高度来说,教育、管制、提高思想境界,远离毒品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走私毒品、制造毒品的人更加要严打,否则就达不到禁毒效果。所以对于网游的制造者、宣传者(网站),一定要严打,要提升到像对待毒品的高度,这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的。

单凭青少年自身的力量,试想,怎么能抵制得了这样一个无孔不入的网游魔鬼的诱惑与吞噬呢?谁又来拯救迷上网游的孩子?

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社会、为了国家、也为了世界,一切为了未来的和谐与美好。请行动起来,请呼吁所有良知的人们,抵制网游,保护年青一代!

感叹之余,作诗以醒世:

小小年纪能网游,过关斩将气横秋;

无敌神剑修真传,仙侠画皮阴阳刀;

战曲逆龙英雄令,三国魔兽幻西游;

扣扣宠物奥比岛,四三九九不落后;

美女怪兽入游戏,色情暴力藏里头;

入游入魔足难拔,如醉如痴心甚忧; 小游大游争相出,魔乱世间坏人道; 人性良知急唤醒,子孙万代快拯救。

篇8:游戏,让孩子快乐成长

游戏是丰富多彩的, 游戏同时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它带给幼儿的乐趣是任何活动都无法比拟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种喜好和游戏这种独特的形式, 调整和充实我们的课程, 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 让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获得发展, 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创设环境和条件, 提供各种体验机会

数学由于学科的原因, 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 因此在上课时孩子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于是我就尽量把数学活动融入生活和游戏中, 让游戏为教学活动服务。如在一次数学活动中, 教师要引导幼儿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 并能目测或用点数方法计数。教师根据活动目标创设“小白兔逛超市”的游戏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 激发他们兴趣。首先通过图片, 教师在黑板上布置成超市的画面, 接着出示小白兔, 以小白兔逛超市的情景来引导幼儿数数, 依次提问水果或蔬菜的数量并说出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最后可为小朋友提供一些动物头饰, 以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幼儿熟悉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增设游戏情境, 幼儿既能学到相关的知识, 又能丰富生活经验, 还可提高幼儿的学习欲望。因此, 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是十分必要的。

二、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 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开展体育活动“帮助朋友”时, 需要锻炼幼儿跑的技能。这时, 我就会带他们玩“我的好朋友”游戏, 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 做好跑的准备。游戏中, 幼儿四散走, 教师边走边念儿歌:“一个人, 孤零零, 两个人, 喜盈盈, 三个、四个、五个人, 团结友爱亲又亲。”教师说三个人, 幼儿迅速找到两个人, 拉手站好。幼儿对整个游戏相当感兴趣, 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学会了跑的技能, 发展了追逐能力, 同时还满足了他们游戏的需要。

三、改变活动组织方式, 增设生动有趣的环节

在唱歌、歌表演的音乐活动中, 一般教师教学强调的是结果, 在教的过程中比较程式化, 尤其是活动基本部分, 新授的知识较多, 都是教师单方面在传授, 幼儿被动接受等待时间过长, 学习形式比较单一, 枯燥乏味的技能培养常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教学也很吃力。其实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环节中插入游戏, 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中班音乐活动“朋友越多越快乐”中, 教师在活动开始时, 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首先出示动物朋友, 小鸟、小鸭、小羊, 接着老师说:“今天我们中一班来了几位动物朋友, 我们一起来欢迎它们吧。”老师戴上头饰开始表演, 引导幼儿游戏。这里我们把游戏作为活动的开始部分呈现出来, 起到一个导入作用, 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而且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随后在活动的基本部分, 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理性升华。当然教师还可以在活动后插上游戏, 把游戏作为教学的后续活动。例如, 中班歌表演活动“迷路的小花鸭”,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创造一个情境, 请个别幼儿分角色表演小花鸭和送小花鸭回家的小朋友, 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练习和巩固习得的知识与技能, 同时也能够较好地把握音乐所要表现的意境。另外游戏也可以在活动中出现, 如在教授歌词时, 如果只是单一的反复跟读是很枯燥、乏味的, 小朋友积极性不高, 注意力也很难集中, 因此以故事的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幼儿不断获得经验、知识, 获得练习等。幼儿在游戏中非常投入, 在整个活动中, 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 学会了歌曲, 教师始终隐形控制着幼儿的活动。有趣的游戏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玩耍需求, 而且还可以让幼儿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当游戏结束后, 幼儿便自然获得相关的有益经验, 达到教学所要求的目标。

四、教学有机结合自主游戏, 拓展学习空间

我们可以把教学活动营造成一个更加开放、和谐的环境氛围, 让幼儿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 学得轻松和快乐。特别是区域活动和自主游戏, 教师可以把区域活动及自主游戏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幼儿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下进行自主性学习操作和游戏, 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活动的兴趣, 而且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也可以得到更多的照顾。同时课堂教学和自主游戏相结合, 使课程游戏化, 还能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 自主探索, 发挥想象, 使学习的内容从抽象的书本图片重新回到了幼儿的现实生活, 让幼儿真真切切学到一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 知识面也广了。

总之, 游戏与活动课程的有机联系、相互融合, 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因此,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把技能学习与快乐、愉悦的心理体验紧密结合在一起, 把游戏贯穿到教学活动中, 使幼儿在游戏的轻松环境中掌握知识, 寓教于乐, 快乐地游戏和学习。

篇9:小孩子的游戏可不是瞎玩

由于工作原因,孩她爸周末才能回家与我们团聚。他很珍惜短暂相聚时光,每次都不惜自毁形象地陪女儿玩上一场。女儿悦悦最爱玩的是自编游戏“小恐龙逃生”。先把她爹打扮成“恶恐龙”:戴上圣诞帽,脸上贴上她画的恐龙脸,身披“披风”,再把自己打扮成小恐龙:腰间系块布,戴上头巾,后面绑条用报纸卷成的大尾巴。

恶恐龙弓腰驼背,撅着屁股,一步三摇地走出来,粗声粗气地连声叫道:小恐龙在哪儿?在哪儿?小恐龙赶紧惊慌地藏来藏去。恶恐龙故意走到离小恐龙很近的地方晃荡,可就是发现不了小恐龙,因为恶恐龙眼神不太好。好半天,恶恐龙才抓住小恐龙:哈哈哈,终于抓住了可爱的小恐龙,真是太幸运了!说完,恶恐龙把小恐龙抱起来,放在“锅”里煮。一边点火一边得意洋洋地摇摆着唱歌:今儿真高兴,高兴!抓住了一只又肥又香的小恐龙!趁恶恐龙转身拿柴火的功夫,小恐龙逃跑了。恶恐龙回来后继续烧火,傻乎乎地烧了好长时间,急切地打开锅盖一看,什么也没有,十分惊讶,嚷着:小恐龙不见了!难道是飞了?不可能,我始终都在这儿啊!恶恐龙急得团团转,摸着脑袋,认真地说:难道我记错了?是不是我已经吃了它?可肚子为什么还咕咕直叫啊?恶恐龙这么糊涂,小恐龙笑倒在沙发上。

——济南 高英(女儿悦悦 8岁)

室内游戏打气球,冬天出汗不用愁

大冬天的,不愿出门,老窝着也不是个事,娘俩琢磨着怎么在家运动运动。闺女点子多,提议打气球。

在客厅中央摆一排椅子作为楚河汉界,我和女儿各站一边。气球当排球用,在空中用手把气球打向对方,谁没接着让气球落了地就算输。轻轻的气球,有时很轻松就打过去了,有时左打右打,就是不过去,调皮的气球就像在跟我躲猫猫,我打向左,它向右,我想让它高,它却往低处跑。有时,我跳起来,捏住拳头使劲打,气球却只是绕着我转个圈。女儿看着我被小小的气球耍得团团转,笑岔了气。闺女很会使劲,戳对了点,气球就会像剑一样冲过来,打得我都措手不及。反应快时,弯腰贴地救球,球能起死回生,出手慢了,球和人同时落地,只能望球兴叹。

玩累了,我俩就轻轻或推或弹或抬球,让球飞得高高,慢慢降落,对方就可以从容不迫地接球。有时等球的功夫,还能跳段舞。

小小的气球,玩上半小时,就把我俩“折腾”得大汗淋漓,开怀大笑。

——北京 熊玄武 (女儿 希希11岁)

自建小鸟观察站,观察小鸟孵蛋

我家住六楼,这扇朝西的窗户一般不大开,早上推窗,往下一看,竟然有惊喜:两只小鸟在这做了窝!小鸟很敏感,当窗户打开,扑楞一下都飞走了,远远站在树梢上,往这边瞧。原来他们在鸟窝里留着他们的孩子:小鸟蛋。

女儿说,一定是开窗吓着鸟妈了,但不开窗,又看不到鸟窝。看女儿对小鸟的出生及孵化这么好奇,孩她爸启发闺女,能不能做个小鸟观察站呢?闺女想了想,这个简单,设计两个镜子,通过反射就能实现不开窗把鸟窝看得一清二楚。爷俩一起开工,纸箱做的小鸟观察站很快就投入使用了。头顶上突然多了这么个东西,小鸟会不会害怕呢?细心的女儿又在观察站上装饰了树叶,她说将来小鸟出生了,说不定喜欢就搬家入住呢!

——南通 伊婷(女儿今今 12岁)

篇10:如何和孩子沟通玩网络游戏的事

有家长来邮件咨询:自己的孩子11岁,家长规定周一到周五不让孩子玩电脑,但孩子周末一玩起游戏就舍不得下来,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控制孩子玩游戏?希望杨老师解答。

这位家长:

孩子玩游戏我认为有以下因素:首先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好问、好探索的天性,许多争斗性的网络游戏迎合了孩子的天性,所以深受欢迎。

其次,男孩子喜欢争斗、打闹的场面,更希望参与其中,我认为争斗、打闹的游戏氛围会让男孩子的雄性荷尔蒙快速飙升,在这种氛围中孩子可以把生活中的压抑烦恼肆无忌惮地释放,同时也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愉悦和快乐。

第三,学校和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以及学习成绩,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时间、兴趣完全变成了做作业和学习文化课程,于是,就出现了孩子向往玩游戏的情况。

第四,由于目前的许多同学都在玩这样的游戏,当您的儿子与同学交流和交往时,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就会被同学所排斥,所以这也是他坚决要玩游戏的原因之一。

综上几方面的因素,我认为孩子玩网络游戏并没有什么过错,您也没有必要对孩子玩游戏好像意犹未尽而过于生气。首先,您可以在孩子完成双休日作业的前提下适当将时间控制两个小时左右(您控制,而不是告诉孩子)。

其次,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多关注、关怀孩子的心理,使孩子有被重视、被关爱、被支持的心理满足。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适当地玩玩网络游戏,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我们让你玩网络游戏是为了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从而有效达到休息的目的,并不能持续玩很长时间。

第三,要与孩子签订一个君子协议,比如,一周的学习之中每天都做到了圆满完成预习-学习-复习任务,那么就可以保证让他玩两小时的游戏,如果有一天拖拖拉拉不好好学习,那么就减少其20分钟的玩游戏时间;如果两天拖拖拉拉不好好学习,那么就减少其40分钟的玩游戏时间„„这样,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要让孩子明白“学生”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所谓“学生”,就是学习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技能技巧。要想更好的生活、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分清在人生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同时还要确定孰轻孰重。在中小学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好文化课程知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为将来的自我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如果在当学生的时候学会了这些,那么我们会在未来拥有愉悦、快乐、幸福的人生。

怎样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看动画,打弹弓,踢足球,跳橡皮筋……是80后一代人最愉快的童年回忆。但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00后”们来说,他们的娱乐方式显然更加天马行空,玩网络游戏就是他们其中大部分人的选择。据相关统计,在儿童上网游戏的过程中,84.2%的用户主要是玩虚拟网游或

是其他形式的网游。

作为家长,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对这种现象产生担忧,担心网络游戏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在如今网络盛行的时代,完全不让孩子接触网络又是不可能的。这真是让家长

们感觉到难以抉择。

是否应赞同引导儿童上网,社会各界一直存在争论,也尚无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界定。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时代,孩子终究要接触网络,作为家长与其消极抵制,不如健康引导。

步骤/方法

1.“堵”不如“疏”循序渐进

家长如果只是一味地采取强硬态度来阻止孩子上网,反而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认为网络更加有吸引力。儿童适当地上网、玩一些休闲的游戏是可以理解的,科学证明,好的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脑部发育,家长不妨花些时间与孩子一起上网,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知识性的、积极向上的网站,科学地使用网络。而对于过分沉迷游戏的孩子,家长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注重启发式的教育,比如多陪孩子去户外活动,多与孩子沟通谈心等,并且教会孩子如何自我维护网络安全,学会抵制网络上的不

良信息。

2.家长可引导孩子进入绿色社区

家长们不妨亲自进入《洛克王国》、《乐米童话》这类儿童社区体验一下,其实像这些儿童游戏社区不仅画面十分可爱,而且内容几乎完全过滤了仇恨、杀戮、色情的因素,强化了社交和教育意义。一乐米童话为例,孩子可以在游戏中身临其境地体验童话世界的乐趣,也可以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参加童话故事的创作获取奖励。

不让孩子接触网络是不现实的。现在中小学生读书压力很大,家长应该乐于引导他们进入绿色的儿童社区,通过健康而愉快的方式舒缓身心。

3.主动出击“约法三章”

在互联网时代,儿童接触网络难以避免。但是孩子的自制力较弱,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游戏往往容易沉迷。作为家长其被动地躲避网络虚拟社区带来的危害,不如主动出击,和孩子来个“约法三章”。比如:规定什么时间玩、玩多久,要以学习为主的前提下等等。还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亲子间的关系,消除你们之间的代沟,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进行监管而不让孩子反感。

如今,将网游视为“洪水猛兽”已是偏激过时的观念。家长面对儿童网游,采取由“堵”

到“疏”的态度才是正确的选择。

儿童网页游戏孩子沉迷游戏 家长怎么办?

在这互联网的时代,儿童接触网络难以避免。孩子的自制力较弱,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游戏往往容易沉迷。2009年10月,央视《东方时空》、《朝闻天下》等栏目相继报道了最近兴起的一些儿童虚拟社区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报道称此类游戏容易上瘾,很多孩子热衷于这些虚拟社区,有些还会要求父母付费以便玩到更多的游戏。

在形形色色的网络诱惑中,孩子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家长们开始担心网络游戏带来的不良影响,视力下降、成绩退步、减少户外活动……这些都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所不想看到的,但是孩子对游戏的过分热衷又让家长们深感头痛,不知道如何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适当进行游戏。在此小编为你支招,给家长们提些建议。

知己知彼 亲身体验

如果到现在还不知道《摩尔庄园》、《奥比岛》、《赛尔号》是什么,那你一定是个不称职的父母,至少是个不了解孩子的父母。如今儿童虚拟社区盛行,孩子们谈论的都是这些游戏,拉姆、么么公主、菩提大伯,孩子们口中的名字在你耳中像是外星语吗?你该好好补习一下了。不如亲自了解一下这些游戏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你的孩子如此喜欢。

摩尔庄园

在这个虚拟的网上乐园里,每个小朋友都是一只长着红鼻子的鼹鼠,称作“小摩尔”,可以在里面玩游戏、聊天、养宠物、打扮自己。

赛尔号

游戏以探寻太空新能源为主题,每个儿童通过控制自己的赛尔机器人,参与到整个奇妙的太空之旅中。偏向闯关类游戏,较受男孩欢迎。

奥比岛

以宛若简笔涂鸦的画面,让儿童在绿色虚拟世界中可与好朋友聊天、参加岛上活动等。

堵不如疏 循序渐进

在如今网络盛行的时代里,完全不让孩子接触网络是不可能的,如果用太强硬的态度阻止孩子上网,反而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认为网络更加有吸引力。儿童适当地上网、玩一些休闲的游戏是可以理解的,科学证明,好的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脑部发育,家长不妨花些时间与孩子一起上网,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知识性的、积极向上的网站,科学地使用网络。而对于过分沉迷游戏的孩子,家长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注重启发式的教育,比如多陪孩子去户外活动,多与孩子沟通谈心等,并且教会孩子如何自我维护网络安全,学会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主动出击 约法三章

“孩子生活在网络时代。我们与其被动地躲避网络虚拟社区带来的危害,不如主动出击。”小学教师孙女士用亲身实践来探索网络虚拟社区时代的教育方法:“我和女儿约法三章,周一到周五,每天由我帮她赚摩尔豆、照顾拉姆,双休日再转手给她,每天可以玩两次,每次不超出15分钟。我每天主动向女儿汇报我赚了多少摩尔豆,庄园里出现了什么新鲜有趣的事情等等。我的主动通报,令她降低了对庄园的惦记程度,我逐渐成了分享她大小秘密的„第一人‟呢……”

与孩子一起玩游戏,不仅可以加深亲子间的关系,消除你们之间的代沟,还可以有效地进行监管而不让孩子反感。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果你正在烦恼如果让孩子正确地面对网络游戏,不如试试上面的方法。郑航谈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极为重要,它是孩子在后天的环境中,针对当前很多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弱,家长苦于无法指导的现状,市妇联邀请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郑航老师于2012年3月27日(星期二)下午2:00—3:00做客青岛新闻网,以《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为题,与广大家长进行交流,欢迎广大家长朋友们在线留言并积极参与。

专家简介

郑航老师是山东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青岛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先后参与了《网络媒体对家庭教育的冲击与对策研究》《青岛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调研》,编写了《现代家庭0-3岁婴幼儿成长指南》,提出了“重视儿童早期习惯养成”“家庭成长”等科学理念;经常深入学校、社区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沙龙等活动200多场次,直接服务家长6万余人次,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开场语

郑航 各位家长:你们好。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是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它是孩子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的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的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能力。它是儿童在后天环境中,随着认知和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孩子的自控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供家长参考。精彩问答

留言板 我家男孩四岁半了,上幼儿园回家后总是喜欢看电视,想提前培养他写作业的习惯,总是坐不住,就是学电视上奥特曼打来打去,在幼儿园老师说最近注意力老是不集中,怎么办,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郑航 想一想,四岁半的幼儿,他感兴趣的事物就容易引起他的注意,且注意的时间会长。

为了他入小学进行学习活动,做充分的准备。有意培养他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应该的。在家庭当中,孩子除了看电视,还要引导他做其他的活动。比如:整理自己的玩具,看绘本,做这些都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所以,当需要孩子完成某项任务时,就要向孩子明确任务要求。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为了让他对有意义的事情专注并做好,可以用看电视作为奖励,来强化他专注的行为。

金色翅膀 我觉得,小孩子适当玩一下游戏,没什么问题,但是,怎样控制这个量,然后,怎样才能让他玩过游戏之后,能静下心来学习?麻烦老师回答。

郑航 假如他是小学生,学习是主要是任务。学习之余可以适当地玩网上游戏。如果孩子在学习活动中能控制自己,并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作业,玩游戏可以作为奖励。不过,应该要求孩子先完成作业,后玩游戏,不可以先玩游戏,后做作业。

我是老爹 孩子都有攀比心理。所以,我考虑到孩子自尊心,会给他零花钱。但是,零花钱的量要怎样掌握,他自己应学会怎样能掌控呢?

郑航 上小学的孩子,就应该会控制零花钱。

物质方面:给孩子适当的满足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从小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仅需要父母对消费有计划,也应要求孩子对自己所需有正确的认识。比如:在买每一件物品时,要让孩子想一想,到底需要不需要。要让孩子等一等,这就是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就等于是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每当孩子延迟满足后,父母要及时给以鼓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零花钱。比如,询问孩子消费计划,帮助孩子分清哪些是不需要的,如有节余是否愿意存入银行,是否有旅游计划,或者是购书计划等。这样在引导中,让孩子学会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成功不是梦 我的女儿吃零食停不下嘴,不知道这算不算自控能力差。零食没营养,到了该吃饭的时间,她又饱了。我觉得影响她长身体。我应该怎样做?

郑航 孩子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孩子吃零食,一是注意添加时间,二是注意控制数量。一般来说,许多孩子喜欢零食的甜香美味,并不知道零食中添加剂的害处。如果孩子大些,就要给她讲健康道理。其二,尽可能少买零食,要求孩子用餐时,吃饱饭。时间啊时间 孩子回家先写作业,算是自控能力强吗?我的孩子,回来就要先看电视,晚上睡觉就很晚了。我怎么能改掉她这个习惯? 郑航 首先,家长要向孩子明确作业是她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对于孩子放学回家后,要完成的任务和游戏等,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按重要性做个排列。规定,孩子要首先完成重要的事情。特别是不感兴趣的作业。一般来讲,孩子都喜欢看电视,可以用允许看电视来强化做作业的行为。家长注意,必须是做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把看电视当成是奖励。此外,要控制看电视的时间。

留言板 做家长的,应该从哪些方面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有没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请老师回答,谢谢。

郑航 第一,教孩子一些必要的自我控制的策略。比如,有的孩子很想要某个玩具,家长要询问孩子,“真的喜欢吗?”让孩子想一想再去买。有的孩子控制不住上课说话,家长应该让孩子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那么他可能就会有意识地来控制自己。

第二,培养孩子移情能力。比如,有的孩子好急,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甚至攻击小朋友。其实不少小朋友知道这样不对,但他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家长应该教给自己的孩子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说先玩别的玩具——延迟满足,过一会再玩。这样既可以避免矛盾,也有利于孩子学会控制自己。

第三,对孩子形成的好的行为实施间歇奖励。比如,有的孩子不能坚持弹琴,事先和孩子约定,弹完琴就可以玩玩具,在弹过3遍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玩一会。有时,弹完5遍的时候,奖励他一下。这样可以提高孩子训练的效率,也容易改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第四,培养孩子以下几个方面好的习惯:

1.学习习惯。训练孩子10~20分钟,专心于阅读或书写。明确要求,比如作业格式规范、干净整齐、2.培养孩子好的阅读习惯。比如看书,一页页看,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看。倾听他讲故事,这样有利于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3.培养劳动的习惯。平时给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擦地,收拾碗筷,整理衣物,自己整理书包,摆放玩具等。布置这些任务,鼓励他按时完成。以上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结束语

郑航 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有利于完成学业,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也关系到将来的社会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

上一篇:五年级学生金秋游萝卜潭作文400字下一篇:医疗设备产品质保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