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某些小孩子的网络散文

2024-04-17

致某些小孩子的网络散文(精选5篇)

篇1:致某些小孩子的网络散文

致某些小孩子的网络散文

最近似乎是老了,

有些小孩子的行为,表示真的很看不惯。

比如,总是没有任何想法的狂热的喜欢某明星或者某组合。

然后身边总是围绕着某偶像转,不许别人说一丝一毫的坏话。

表示真的不能理解……难道说我真的老了?

可是记得我曾经追周杰伦的时候,也是默默的在最喜欢的笔记本上写很多他的歌词。

默默的在看春晚的时候为他的好看而惊艳。

默默的学会他所有的歌。

为了他唱的蜗牛,努力学习念大学。

……

然后,你们为了你们的偶像做过什么?

你们顶贴吧、骂人、把自己的网名改的让人不堪入目、整日整夜的泡网吧、买很多他们的专辑、

自以为这样是真爱。

可是,真爱到底是什么?似乎,你们的偶像,也许因为你们的狂热而感动,又或者,你怎么知道他们并不觉得困扰呢?

说实话,有多少人,是希望爱慕自己的人,是那种无所事事,不懂得爱护父母,不懂得尊重别人,只是狂烈的大声喊着,叫着,某某某我爱你。

是,你爱他,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偶像会为你而骄傲么?

长辈们,总是说,我是为了你好,为了你好。

年少时候 并不能理解,并且心里总是恨恨的。

直到后来,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是错的。而且错的.离谱。有些经验,真的是长辈们比我们懂得更多。

而我们,做过什么?做的只是大声的叫嚣着自己要独立,要独立。

却任然拿着爸爸妈妈的卡吃麦当劳肯德基玩网游。

据说,青春无悔。

可是你确定是真的最后不会后悔?

你不会后悔以后的生活没你想象中那么美好?

你不会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和父母相处?

你不会后悔当时一无所成甚至除了游戏你完全没有其他任何的兴趣?

……

你为什么不可以长成一个有梦想、有目标的人?

然后努力、再努力,这个时候才朝着曾经厌恶过你的人叫嚣,你终于可以活得很好。

很多时候,我们朝着别人大喊大叫,表示愤怒的时候,

都是因为,我们觉得他们是对的,可是我们心里不能否认自己,不能否认自己的观念,这样我们就无所依靠无所遁形。

你觉着你是对的,那么,什么是错的呢?

篇2:致某些小孩子的网络散文

这段时间出了不少关于我们都是九零后的片子,据我所知的有青春期青春荷尔蒙还有最经正火的新片我们都是坏孩子。

看过这些片子后,我真的很想问问我们九零后对他们有何看法?很好看、很好笑、可以看得我们开怀大笑、难道我们在笑自己?还是已经认为我们很符合剧中九零后的形象。

我不敢一概而论,这些片子中最让我觉得夸张、过分的是我们都是坏孩子

记得刚在电影上看到这部片名时,只是觉得坏孩子,如何坏法?是不写作业、不服管教、还是爱惹事打架了?带着好奇心看完这部电影才发现果然是我的思想太简单了,这导演的头脑可真不简单。

用一群八零后的人物用一些夸张甚至肮脏的心态,来诠释我们九零后吗?

首先说说这个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吧,讯仔、小艾、子怡、蕾蕾、angela,她们似乎并不是由一开始的单纯天真变得到最后的放荡不羁令人发指吧?

剧中一开始便有一个情节是,所有同学坐在教室,一个女生站起身对马明亮说:小艾可是我们年级的最后一个处女,你没事不要把自己的凶器拿出来好吗。试问,这是高中生吗?有哪一个高校会出现这样的起哦、情况!如果我们看错我们都是坏孩子的内容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非常写实的诠释着90后为什么被戏称为:脑残一代”

试问导演,我也是九零后,这么多九零后的高中生我们的思想、心灵有那么肮脏吗!我们只是贪玩点罢了、好奇心强了点罢了、不服输的精神过了点罢了,我们还是孩子。坏孩子,如果要这样诠释,那就不是孩子了!带着这样的心态拍电影,收视率高了,是不是也太冤枉我们九零后。如果九零后都这样,谁还敢信任我们,将祖国的未来交给我们....

剧中的情节我认真看了,她们干那么荒唐的事,似乎无人阻止。集体与老师作对,难道教书育人的.老师就那么十恶不赦吗?

为了出入酒吧家里的钱,这真的只是想表达九零后只是好奇吗?是不是有点过了。还有剧中人物的父母,为何把伟大的亲情写的如此恶心!居然给自己的孩子避孕套。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现实中有这的父母有吗,恐怕万中无一吧!

剧中的小艾也许可以勉强能符合我们九零后的形象吧,可惜最后导演还是挥了。在真正受到侵害时难道只有用那样的方法才能获得警方的救助吗?是不是把自己写的太廉价了点、把警方也写得太无用了些。

剧中所谓复杂的剧情实在没必要多说,真的很狗血、很瞎编。子怡最后的下场是想表达,我们九零后的可悲吗,要为自己的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吗?可她做的那些事真的会是我们九零后做的吗?我们九零后会随便与angela那样的人纠缠不清吗。

剧末,小艾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网吧老板坚持让我们出入身份证才进门,调酒师在给别人调花哨的鸡尾酒时给我们一杯果汁,门口的烟摊能把我拦在柜台前说未成年人禁止吸烟。都是那些大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都是这个世界在变质,我们不想同流合污,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反抗,却被当成异类.....”

我真的很想表达,这是把责任归咎于社会了吗?如果自己都不能管好自己对自己负责,抵不住诱惑,又怎么回去怪社会!社会的坏风俗时存在,但社会善良的一面呢?就这样被丑恶遮掩了,难道你们不明白,邪不胜正吗!丑恶每战胜一次都是在嘲笑自己,善良每战胜一次都是在弘扬自己。

九零后从没有这样差劲。因为我们深深明白世界是不会抛弃任何人,祖国的未来还等着我们。

篇3:致某些小孩子的网络散文

当我还在回味着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陶醉于与学生、家长们共同劳动的喜悦时,校长向我转达了您的电话内容,那种错愕我不说估计您也能想像得出。说实话,一开始我真觉得有点委曲,有些想不通。我们都是受过教育的人,我们的教育方针、我国的教育法都规定了学校的义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年轻父母,对这些法律和文件的规定,您即便不是耳熟能详,但凭借常识也能理解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教师有权利安排学生参加校内校外劳动。因此,您打给校长的电话的重点应该不是询问谁给我权利安排孩子劳动,而是问为什么大热天让孩子劳动吧?作为父母,爱子心切,换位一想,我也由错愕、委曲转为释然与理解了。当然,我工作中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在让学生到校来参加劳动之前未能与您事先沟通,在此先向您道歉并请求您谅解。

亲爱的家长,当孩子们自愿加入到老师的搬书队伍时,我们都感到非常欣慰,并对劳动进行了合理的安排,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保护了孩子劳动的积极性。或许您心疼孩子在家里都没做过这样的“重活”,但您看到了,孩子们完成得很好,在劳动中很愉快。所以,您的担心是多余的。

让孩子参加适量的劳动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责任感是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价最基本的价值尺度,孩子在参加劳动过程中,学会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学会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并在劳动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所应担负的责任,有了责任意识,孩子长大后才能承担起家庭和事业的重任。

劳动也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对490名男孩跟踪调研了20年,大量记录表明:从小干活的孩子较有才干,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双倍于父母卵翼下长大的同龄人;而从小不干活的人由于劳动观念淡薄,对繁琐事情常常表现急燥,对事物的忍耐性也不如经常参加劳动的孩子。研究同时还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在我们班级中,爱劳动、会劳动的学生拥有更好的同学关系,更受同学欢迎。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也有助于他们结交更多的朋友从而快乐成长。

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幸福生活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目的。但是对幸福的错误理解,使得许多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走着一条不幸福的路。想必您也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在英国打工的华人妇女与一个英国小伙在餐馆中的一段对话。英国小伙以沿街卖艺为生,华人妇女很关切地对那个小伙子说:“不要沿街卖唱了,去做一个正当的职业吧。我介绍你到中国去教书,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现在高得多的薪水。”小伙子听后,先是一愣,然后反问道:“难道我现在从事的不是正当的职业吗?我喜欢这个职业,它给我,也给其他人带来欢乐,有什么不好?我何必要远渡重洋,远离亲人,抛弃家园,去做我并不喜欢的工作?”

故事中华人妇女的思想在我国极具代表性,以至于我们有着“穷得只剩下钱”的无奈。这种社会价值观也影响到了我们的孩子,许多孩子将“少劳动、挣大钱”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没有去追求真正的幸福。人生幸福不应只是财富的积聚或物欲的满足,更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收获那份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这不是光靠说教就能教给孩子的,而应让他们在劳动中去感悟、去体会,当然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如果我们教会孩子这一点,那么无论他将来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作,他都会收获快乐幸福的人生。

亲爱的家长,让孩子有责任感、有良好的个性、过幸福的生活难道不是您最大的愿望吗?就请您与学校一同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会生活吧。首先,您可以为孩子制订一份家务劳动计划。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您可以与孩子一起商量,为他(她)选择一项家务,请您指导和帮助孩子家务劳动,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甚至可能“帮倒忙”而代劳。就像在这次暑假的劳动中,当孩子想要与老师一起搬书时,我们没有因为他们体力不够而拒绝,而是按学生的体力对劳动进行巧妙安排。当孩子要做不会的家务劳动时,希望您能耐心地讲解和示范,给孩子劳动的机会,让孩子在反复实践中学会劳动,同时鼓励孩子进行劳动创造,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其次,给孩子以积极的劳动导向,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教育孩子尊重劳动。比如,您自己以友好、尊重的态度对待家政服务人员,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要让孩子认识到,文明和谐的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付出,这些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日常生活中,切不可以“不好好学习将来你就去做某某行业”等言语“鞭策”孩子,要让孩子认识到,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是靠自己的劳动,就是合理的、光荣的,而那些幻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思想是最要不得的。

再次,在孩子的家务劳动安排中,您要警惕两种倾向:一是注意不要把家务劳动变成惩罚。有些家长会用劳动来惩罚、威吓做错事或成绩不好的孩子。这不但没让孩子知道如何改正错误,反而玷污了劳动本身,同时还会使孩子对劳动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惧怕,甚至鄙视、厌恶劳动。二是慎用按劳付酬。有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做家务劳动,采取按劳付酬的办法,这或许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劳动习惯,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心理学上有一个过渡理由效应,讲的是每个人为了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您如果是为了吸引不愿参加劳动的孩子做家务,初期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一办法,但同时要注意孩子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体验到参加劳动的乐趣,使追求劳动的价值成为孩子热爱劳动的内在动机,逐步淡化报酬与劳动的联系,使孩子真正能够为了劳动而劳动。

篇4:致某些小孩子的网络散文

关键词:幼儿园; 孩子; 过生日;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15-001

“老师,今天是我们家孩子的生日,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点礼物,让他发给小朋友,谢谢了!”几乎每个带班的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这很正常,孩子过生日吗!自从有了第一次,班上很多的孩子都陆续的在幼儿园过生日。

渐渐的,我发现孩子们的礼物从最初的一人一个漂亮的橡皮、一人一本小便签,到一人一盒水彩笔。接着又从一人一大罐油泥到一人一个铅笔盒,更有的家长还准备了一人一个价值50元左右的保温杯。我感到势头不妙,和班组的老师商量了一下,和家委会的成员商讨了一下,要一改我们孩子在幼儿园过生日的方式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心里想着一个小小的生日礼物,怎么会变得越来越高档了?引发我第一点思考:攀比。现在的家长,经常会聚在一起闲聊。聊给孩子买什么书呀,给孩子买什么衣服呀买什么鞋子呀。孩子听到以后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钱越多的东西就越好。从这一代的父母开始的攀比,在下一代的身上就能完全的體现出来。攀比不仅出现在家庭,在幼儿园也比比皆是,我看了有关一些日本的教育,在日本幼儿园的设备并不先进,和他们的国民总产值简直不能同日而语,但很多的幼儿园里,没有空调,只有最简单的电教设备,幼儿园的环境和硬件设施极为简朴,看不到一点“豪华”和“现代化”的影子,幼儿的玩具是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和自然物,如绳子、席子、纸盒、瓶子、旧轮胎等应有尽有,只见孩子们乐在其中。很多的幼儿园有个小院子,院子的地是泥地,种有多种植物,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塑胶地散发的气味,也没有水泥地反射的刺眼的光线。站在树阴下使人感到很平静、很舒适。孩子们的玩具也是多以沙,土等自然的物品,或是各种的纸张,各种的手工制品。日本的教育崇尚的是自然,而我们的教育崇尚的是现代!

第二点思考:教育的动机。过生日,起先是为了让大家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其实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妈妈,在日本的幼儿园里,孩子们也庆祝生日,他们是怎么庆祝的呢?他们通常先读妈妈给自己的一封信,妈妈告诉孩子是怎么生下他的,当时妈妈肚子有多痛……是的,教育孩子首先学会的是要怎么去感恩吧!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起跑线,是学习不能比别人差,还是吃的穿的用的不能比别人差,总之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超过别人!别人有好的礼物,我要比他的还要好!别人考了100分,我的孩子决不能考99分。个人有个人的长处,个人有个人的短处,怎么能统一的要求。在家长们一次又一次的比较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已经不知不觉地被逐步消弱,并最终失落了。自信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意志品质,赏识教育之所以被广为推崇,其最重要的原因也正是它是通过赏识孩子从而强化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教育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在家长的眼里,只要我的孩子不比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差,我就是成功。有时候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在困惑,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还是按成绩的标准来教,好在现在各个幼儿园都重视了区域的活动,知道在区域中去提高不同层次孩子的不同水平,而非同一要求的要达到应会的某一步。教育所涉及的范围真的是太广泛了,很多概念不知谁先教,谁后教,但是我知道他们是相互贯通的。在新年庆祝会上,家长统一给孩子们买了新年礼物,当孩子们和妈妈爸爸说一句新年祝福的话时,有一个孩子是这么说的:“我要爸爸妈妈永远不会死!”感动!质朴的话语,折射出孩子对父母深深的爱。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孩子的感受是美好的,思想也是积极的。不要把一些无味的要求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在童年里感受快乐,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感受世界的美好,这才是幼儿教育的动机。

第三点思考:教育的方式。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过生日会在祝福声中变了味,变成了一场悄无声息小小的礼品比赛,这难道和我在和孩子们欣赏礼物的导语有关吗?通常我都会介绍和称赞孩子们的礼物,是不是我的口气和介绍的方式存在什么不对呢?反思的结果我觉得,除了送礼物,该怎么给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这才最重要。首先是要感谢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那么我们怎么感谢父母,是停留在嘴上还是在行动中。在日本母亲做好了饭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有人认为,日本孩子最大的好习惯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确,在日本,“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是孩子良好发展的前提。家长可以适当的和孩子一起游戏,玩耍。老师则要教会孩子微笑,在十分重视团体生活的日本,人们将最简单也最容易表达的笑视为赠送给对方的第一个最美好的“礼物”,在他们看来笑是一种通行证,一种愉悦众人的武器,是团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调剂品,更是人们在相互交流和沟通时的信号和语言。教育要从小处着手,不要指望一次成功,教育就是隐藏在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家长、老师的一点一滴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的言行,是教育最直接的方式,在孩子们的面前,我们要三思而后行!

通过这些反思,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日可以怎么来过呢?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同一个月份的孩子一起过,孩子们自己制作皇冠,给过生日的孩子带上,为他们唱生日歌,让孩子们体会到在集体的怀抱中是幸福的。

第二种:在开学,或者是庆祝新年的时候,大家一起过,并把自己所得到的生日礼物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体会到自己价值的生日

第三种:通过各自的手工制作,把它们当成礼物来送给过生日的小朋友。让孩子们感受同伴间的关怀和纯正的友谊。

篇5:致不曾疯狂的青春网络散文

题记:又到一年毕业时,回望,自己不曾疯狂的青春,有迷茫,有初涉情事的不知所措,有一见倾心的窒息,也有失去时雨夜无边的思念,但更多的是隐忍,是放弃,是徘徊,是再也不见的遗憾。友人说:谁的青春不遗憾!

已是小满,明知,春已逝,夏已至。

一切都有了夏天的味道,看路边的美妹,开始热裤短衣,宣泄着明耀的青春,张扬着无敌的资本,是如此美好。她骄傲的抬起头,说:谁的青春不疯狂?

清晨,班车,路边的薰衣草长得正茂,一片片连起来,让我想起普罗旺斯,多少女孩幻想过,拥有自己的薰衣草庄园,可以在雨季的时候,悄悄做个香包,送给那个自己默默喜欢的`男孩,一片紫色中的白衣长裙,翩翩飞舞的,除了长发,还有一颗纯洁无痕的心。这温婉的少女心,注定此生没有玫瑰的热烈与疯狂。

紫色就像前世种下的毒,蚀骨也心甘,而你就是前世欠下的债,注定,要用一生去还。想起曾经熟悉的萨克斯,想起那个让我心动的白衣少年,在那个安静的城市里,你说过的话,在思绪飘荡的时候,回响。终是明白,那些年,那些欢喜,那一见倾心的刹那,那唯一流泪的拥抱,只是为了,多年后,让我记得,在最无痕的日子里,曾遇到一个懂我我也懂的人,是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只是我,错过。这一个“懂”字,就是你种在我心上的毒药,默默蔓延好多年,偶尔撩拨我安静时孤独的灵魂。

当念变得清淡,遗憾被自己分到注定那一栏,当柴米油盐摩挲了双眼,时光飘落,学会了温暖,爱上了平淡。不再苛求完美,也不在让飘渺的影子陪我看窗前落花流水,终是放下,不在奢求,与一个懂我的的人,漫步。有人说一个人的心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这心无所依的坚强,有多悲凉,多无望,就有多心痛。

谈爱已晚,谈情已无,让我在这个世界孤寂,却总是不舍离开。

推开窗,夏日暖风,吹来你还安好的消息,双手握着这两个字,微笑,想念,你可曾也会如我,傻傻痴痴,莫名这许多年。

上一篇:2016年烟草系统招聘考试暑期行测申论大作战下一篇:强弱电解质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