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首件总结

2024-05-08

工程建设首件总结(共7篇)

篇1:工程建设首件总结

大傍大桥T梁预制首件施工总结

一、施工组织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正式开工之前,我部严格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网络和质保体系,并编写了T梁预制首件施工方案,并根据项目办管理办法“首件工程认可制实施办法”,组织实施了大傍大桥右幅11#-3T梁、11#-2T梁首件施工。

二、工艺流程

大傍大桥右幅11#-

3、11#-2T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刷底模脱模剂→梁肋钢筋绑扎→波纹管坐标定位及安装→波纹管内衬管安装→横隔板钢筋板扎→锚下钢筋绑扎→T梁底预埋钢板安装→T梁端模安装→T梁模板安装→面板钢筋板扎→负弯矩锚垫板安装→负弯矩波纹管定位→负弯矩波纹管内衬管安装→防撞护栏预埋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注→T梁模板拆模→T梁养生→T梁凿毛→穿正弯矩钢绞线→锚具安装→检查钢绞线根数及锚具型号(合格)→T梁张拉→T梁注浆→封锚端浇注→T梁成品检测、验收→T梁出坑。

三、具体施工情况 ;

1、模板施工

(1)、T梁模板采用厂家制作的分体式钢模,模板在专业模板生产厂家订做,模板制作前厂家根据T梁设计图纸设计模板图,模板设计要满足翼板可调节、拆装方便,模板制作完成后要进行组装检验,已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为合格。

(2)、模板安装

①、模板安装采用龙门吊吊装模板,在底座上进行试拼。根据试拼好的模板,在模板外侧对模板进行编号,以保证T梁正式安装模板时能够准确、快速的安装。

②、模板在吊运过程中,注意避免碰撞,严禁从吊车上将模板悬空抛落。③、模板进场后要认真进行打磨除锈,除锈完毕采用肥皂水进行清洗,用清水进行清洗一遍,清洗晾干完毕,用脱模剂进行涂刷,采用塑料薄膜进行封闭防止雨淋生锈。首次使用时揭除薄膜,采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后用清水进行清洗,清洗晾干后涂刷脱模剂,脱模剂的涂刷要均匀、不遗漏。

④、安装时,模板间连接螺栓孔的配合要准确,在组装模板时,相对位置要 准确,接缝要平顺,端模要平正,预应力筋预留孔的位置要准确,要注意检查接缝处止浆垫的完好情况,如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换,保证接缝紧密、不漏浆。

⑤、模板的安装与钢筋工作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在底板平整,钢筋骨架安装后,安装侧模和端模。

⑥、模板安装的精度要求按高于预制梁的精度控制,每次模板安装完成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模板与砼的接触面使用前均匀涂刷脱模剂,无遗漏。

⑦、预留梁端伸缩装置预留槽和中跨梁体张拉钢铰线工作孔的位置。⑧、在侧模外侧马蹄形斜坡处安装附着式振捣器。附着式振捣器的间距为1~1.5米,左右侧模板交错布置。

⑨、边梁侧模安装前须按照图纸上构T梁平面布置图

(二)中的数据调节翼板悬臂,保证桥梁线性及护栏预埋筋及泄水孔的位置准确。

(3)、模板拆除

拆模好坏涉及到预制梁的质量和模板的周转使用。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要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板。

侧模拆卸的基本操作程序如下:

①拆除拉杆,包括待拆模扇的拉杆和紧固侧板、底板的腹板拉杆和底板下拉杆等;

②拆除与待拆模扇相邻的接缝; ③采用撬棍等撬开侧模使侧模脱离梁体。

④吊移存放。模扇离开梁体后,仍需多移出一定的空隙再起吊,以免起吊时梁体和模板碰撞。然后吊运到存放处,清洗、维修、涂油保养供下次使用。

2、普通钢筋、钢绞线、波纹管施工(1)、钢筋施工

①、普通钢筋及钢绞线按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种试验,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严格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布设,钢筋保护层按设计尺寸用砼垫块设置,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搭接,同时注意预埋筋预埋件的位置。

②、钢筋在钢筋集中加工场制成半成品,车辆运至工地,钢筋骨架在胎具上制作,制作完成后在底座上安装,安装时注意安装锚头垫板、上齿板钢筋及预埋 预应力管道。

③、绑扎梁肋钢筋,按照附表T梁长度控制台账,精确定位中横隔板、短横隔板位置,然后绑扎横隔板钢筋。安装模板调节模板长度,保证T梁长度在合格范围内。

2、波纹管施工

梁肋钢筋绑扎完后,按设计图纸上坐标位置预埋波纹管,波纹管采用钢带制作,其位置按设计要求准确布设,按设计图纸定位筋布置进行固定,在曲线处定位筋缩短一半间距进行固定,波纹管接头要平顺,外用胶布缠牢,在管道的高点设置排气孔,当预应力钢束管道与其他钢筋相碰时,应保证钢束的设计位置,可将钢筋适当挪动。锚垫板安装前,要检查锚垫板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锚垫板要牢固的安装在模板上。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锚下螺旋筋及加强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喇叭口与波纹管道要连接平顺,密封。对锚垫板上的压浆孔要妥善封堵,防止浇注砼时漏浆堵孔。

(3)、钢绞线施工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要通过计算确定,计算应考虑孔道曲线长,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因素,钢绞线的切割必须用砂轮锯切割,钢绞线编束时,应梳理顺直,绑扎牢固,防止相互缠绞,束成后,要统一编号、挂牌,按类堆放整齐,以备使用。张拉时采用两端张拉法,每根钢铰线的长度按下列公式确定。

L=L0+2(L1+L2+L3+L4)式中: L0—孔道长度 L1—工作锚长度 L2—千斤顶长度 L3—工具锚长度 L4—预留量,取150mm.钢铰线应保持清洁,在存放和搬运过程中避免机械损伤和锈蚀。逐根理顺编束,每隔1.2m用铁丝捆绑紧,防止互相缠绕。紧密包扎钢铰线的端头以防散股。穿束前再次检查锚垫板和孔道,达到锚垫板位置准确;孔道内畅通,无水和其他 杂物。穿束时采用人工穿束法进行。在任何情况下,当在安装有钢铰线的构件附件进行电焊时,对全部预应力筋和金属件均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其它损伤。

钢绞线穿束前,需将预应力管道口堵塞好,防止杂物或混凝土落入管道。混凝土浇筑后才能穿预应力筋,钢绞线穿束前要对孔道进行清理。钢束较短时,可采用人工从一端送入即可。如钢束较长时,可采用金属网套法,先用孔道内预留铅丝将牵引网套的钢丝绳牵入孔道,再用人工或慢卷扬机牵引钢束缓慢引进。

3、预埋件施工

(1)、支座预埋件安装:T梁预制时边跨T梁需埋设支座预埋钢板,按图纸要求选取合格的钢板,并将锚固U型在钢筋绑扎前按设计位置安放在T梁底模上,并进行固定,防止因浇筑砼时振捣而发生移位。

(2)、伸缩缝钢筋预埋

在钢筋绑扎时,将边跨伸缩缝预埋钢筋按图纸要求的位置与数量进行预埋。(3)、预埋护栏钢筋

边梁翼板钢筋绑扎时,安装图纸设计的样式及间距预埋防撞护栏钢筋。

(4)、泄水孔预埋

在边梁外侧低边每隔5m埋设R=10cm的铸造泄水孔。如排水管冲刷下穿道路时,间距需做适当调整,墩顶前后5米范围内不设置。

4、砼浇注

(1)、施工前,应做砼的配合比设计及各种材料试验,并报请工程师批准。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罐车运输,龙门吊送入模。砼浇注前必要对拌和站等设备进行认真的检修,确保机况良好,必要时要备有应急设备,以防设备障碍造成砼浇注过程中断。

(2)、混凝土浇筑工艺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密实度,而密实度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有关。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主要从两方面控制,一是浇筑方法;一是良好的振捣,两个方面又互为影响。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一气呵成的连续浇筑法:由于T梁梁高跨长,故采用斜层浇筑或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浇筑,其浇筑方法如下:

(3)、浇筑方向是从梁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在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等不密实现象,要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而在距该端4m~5m处合拢。(4)、分层下料、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上下层浇筑时间相隔不宜超过1h(当气温在30℃以上时)或1.5h(当气温在30℃以下时)。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方能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度。

(5)、段长度取4m~6m,分段浇筑时必须在前一段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浇筑下段混凝土,以保证浇筑的连续性。混凝土浇筑进行中不得任意中断,因故必须间歇时,间歇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凝结时间、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混凝土硬化条件确定。无试验资料时,间歇时间一般控制在1.5h一2.0h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接缝为斜向,上、下层混凝土接缝互相错开,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

(6)、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马蹄部分钢筋较密,为保证质量,可先浇完马蹄部分,后浇腹板。其横隔梁的混凝土与腹板同时浇筑,浇筑时要分段分层,平行作业。

(7)、为避免腹、翼板交界处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纵向裂纹,可在腹板混凝土浇完后略停一段时间,使腹板混凝土能充分沉落,然后再浇筑翼缘板。但必须保证在腹板混凝土初凝前将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及时整平、收浆。

(8)、浇筑混凝土除按正常操作规程办理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a、振捣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关键,采用附着式振捣工艺与插入式振捣器结合的施工工艺。

b、为防止波纹管接头脱节,造成孔道堵塞、位移、弯曲或出现局部凹陷等事故,振动棒不得触击波纹管。

c、后张梁孔道端头、预埋件、加固筋很多,要注意混凝土的密实性,需要使用小骨料混凝土浇筑。

d、混凝土拌和料自加水起,超过45min后不得使用,掺用缓凝型减水剂时,可延长至1h。

5、砼养生

砼浇筑后应加强养生,安排专人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利用土工布覆盖利用喷淋系统自动洒水养生;为保证养护效果及减少人工消耗,梁场内设计自动喷淋系统。在K54+040左侧边坡处设置高山水池,喷淋系统一端高山水池,并设置增压泵,保证出水压力。在T梁底浇注后布设好支路水管和出水口,出水口间距控制在7-8米,每个喷水口安装二分叉分别设置喷嘴,通过喷嘴1800旋转达到混凝土养护效果,避免喷淋盲区。

6、凿毛

在T梁拆模以后,立即组织人员对梁端面及T梁端横隔板靠墩侧面以及端横隔板靠墩侧面以外的T梁肋侧面进行凿毛,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并用水冲洗干净。要求凿除表层(一般为6㎜)直至露出骨料,凿毛覆盖面应达到100%。其中,应特别注意露浆出现非密实部分的凿除。

7、拆模后质量自评情况

外观鉴定及存在问题:整体色泽基本一致,无蜂窝麻面现象,轮廓清晰,拼缝不明显。

8、主要问题处理及施工方法改进

大傍大桥右幅11#-3T梁、右幅11#-2T梁作为本合同段桥梁工程T梁预制的首件工程,该2片T梁浇筑质量总体控制较好,T梁马蹄部位混凝土面部分有少许蜂窝,主要是由气泡未排除形成的,其它部分密实光滑。T梁表面没有出现模板缝及错台。混凝土除整体颜色局部不均匀,马蹄部位有少许蜂窝外,轮廓清晰,光洁明亮,总体外观质量较好。通过总结能够满足大面积T梁预制施工要求。

(1)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①混凝土供应全部来源于项目部拌合站,相距1公里。运输时间较长,加上气温较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现场出现等料和泵送不及时现象,造成间隔约40分钟。

②砼和易性不稳定,有些砼和易性偏差明显。

③施工人员组合不尽合理,加上首模砼施工过程中相互配合上欠默契,出现局部下料高度没有控制好、拆接管速度较慢、局部振捣不到位和多次堵管现象。直接造成砼施工过程中断,留下施工缝。

(2)、缺陷分析: 蜂窝、气泡形成的原因:

混凝土坍落度较大,很难将水分完全赶出而产生气泡;局部下料没有将输送软管下放至要求高度,下料后局部砼离析形成蜂窝。

拱部以下部分使用了插入式振动棒,由于模板弧度原因水泡不能全部上翻。由于隧道模板属弧形,特别是第三层窗与第二层窗之间,处于隧道拱腰部位两窗间距离大,作业空间小等原因施工难度相对较大也很容易出现下料不均匀、振捣不到位情况从而产生各类缺陷,同时该部分施工对砼和易性要求比较高。(3)、经验总结:

①、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提高振捣质量,防止漏、欠、过振现象发生; ②、加强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坍落度边墙部位宜控制在150~170mm、拱部控制在170~180mm较为合适;

③、浇筑速度每车(9~10m3)在30~40分钟浇筑完较为合适; ④、浇筑过程混凝土供应要及时,间隔时间不能太长。⑤、下部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为主。

⑥、砼运输过程缺乏统一调度,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输送泵送砼的连续性,尽可能减少砼送车辆在现场的等待时间。此举也是保证砼浇筑连续性和施工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需引起重视。首件二衬施工中暴露出现场控制中的薄弱环节。首先是第一盘料下料后,没有能及时将砼送管分送同排的其他窗口,以保证砼浇筑高度。其次是振捣过程缺乏控制,现场施工员没有能适时引导施工人员。其三是现场施工人员与项目部施工员之间缺乏相互了解,造成了多次不应该出现的堵管现象,也是形成施工缝的直接原因之一。也是项目部下一模二衬施工必须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⑦、关于施工组合问题,振捣工、辅助工人数确定、分工问题,也应引起项目部重视。人数必须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也要避免不必要的窝工现象出现。特别是浇筑转换时,不尽要拆、接管快,同时也要将拆卸的管中剩余砼清理干净,避免堵管。同时,输送管必须有一定的备用,在下次浇筑前,最好是在台车的左右侧分别铺设一趟管路,减少管路搬运时间,转换管路后一边下料一边安排人员进行管路清理。

⑧、针对下料过程中,有个别窗口高差大、弧形长,下料高度两侧难以把握的问题,本次施工已暴露无疑。下模二衬施工中只要保证来料的连续性,避免砼等待时间过长,施工过程中勤换窗口基本上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

⑨、保证刹尖部分砼密实性、避免出现拱部空洞的问题,本次施工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具体做法是,适当调大砼的塌落度,但必须保证砼的和易性,特别是砼的流动性和粘结性能,按照由外至内的原则逐个顶窗压送砼,从两侧端模开口位置(或两端布设通气管)判断混凝土是否饱满,最后封闭两端顶模的方式进行控制。

四、人员及机械配置施工安排

人员配备:技术人员2人、工班长2人、测量人员2人、钢筋8人、振捣工4人、拌合站3人、混凝土拖泵操作手2人,罐车司机3人,合计:26人。

机械设备组织:混凝土拖泵1台、混凝土搅拌机3台、混凝土罐车3辆,插入式振动棒5台,发电机1台,模板台车1台。

五、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和健全质保体系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工程质量监控程序,设立质量保证机构。质量管理小组:

组 长:钱刚(项目经理)副组长:李鸿盛(项目总工程师)

成 员:俞绍林(生产副经理)、莫鹏(质检工程师)、唐滢清(工程部负责人)、陈正乾(安保负责人)、刘传流(机械工程师)、杨海华(测量工程师)、张燕(试验检测工程师)。

2、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质量控制; 2.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3.二次衬砌预埋件位置、数量控制。

3、具体措施

3.1 各工区质检部在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开展工作,设立专职质检工程师,按合同条款在施工的全过程中检查,控制质量。监督范围主要有六条: ①原材料的材质是否合格。②工艺和操作方法是否可行。

③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对不合格的工程有权拒绝签证,即质量否决权。对优质工程有权建议嘉奖。

④ 原始记录是否及时、准确、完整。⑤ 计量和试验是否准确,符合规范。

3.2 狠抓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挂牌施工,持证上岗制度,做到管理有序、文明施工。坚持技术施工、质量管理的一致性的统一性,把质量工作抓到实处。3.3 质量管理小组将负责对图纸、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进行交底并解决图纸上的问题,拟定施工方案和安排工程进度,保证施工方案切实可行,以最佳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进行施工。

3.4 在施工中对各种原材料先进行试验和检验,合格后,再进场,进场中随机抽样检查,不合格的材料绝不使用,并清出施工现场,施工中的各种资料必须符合规范和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施工中,每一道工序都要按照规范、规程进行施工验收。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转入下道工序,严格把守各个质量关以保证工程质量与优良等级。

3.5 工程开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并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资格持证上岗。

3.6 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先进的检测手段,指导控制施工质量。

4、技术措施

4.1 进场后组织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严格按规范施工。

4.2 开工前由工程施工及技术、质量负责人对所属人员进行施工布置及详述各项要求,使其各明其职责。

4.3 采取项目挂牌制度,加强职责明确范围,促进联系,方便监督。4.4 更新设备、完善工艺、加强投入。

4.5 检验:在项目经理部设试验室,并通过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试验工程师。通过试验室的建立,并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和较高素质的试验人员,提高自检检测手段和水平,一切用资料说话。

六、安全保证措施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实做好安全施工,制订如下措施:

1、遵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提供安全帽等一切安全装置、设备与保护器材及采取其它有效措施,保护雇员的生命、健康及公众的安全。

2、技术交底的同时有安全交底,详细讲解施工顺序,工艺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关键部位的安全操作要领等等。

3、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工区设立专职(兼职)安全员,及时发 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并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驻地管理人员一律佩证上岗,佩证内容有姓名、职务和本人像片,安全员的佩证为红色以示醒目。

4、加强施工机械管理,临时工程考虑了施工机械停放场修理棚,待修机械和备用机械及时运回停放场管理。

5、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在使用前由专职人员负责检查,合格者方能使用,严禁无证违章操作驾驶,在交通路口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夜间施工确保良好的照明,施工中挂牌上岗作业,负责到人,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安全检查。

6、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并维护一切必要而合适的标志牌,以为其雇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

标志牌应包括:警告与危险标志。a.安全与控制标志;

b.指路标志与标准的道路标志。

所有标志的尺寸、颜色、文字与架设地点,均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总之,安全工作是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的保证,应以防范为主,防患于未然。

七、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1、文明施工管理的措施

本标段将严格按照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进行施工管理。1.1 设置施工标牌

在施工现场设置正规标牌(书写工程名称、合同段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与工程相关的各主要交叉口,设置警示牌,做好隔离措施。

1.2 佩证上岗

施工管理人员一律佩证、挂牌上岗,上岗期间一律穿戴整齐。1.3 挂牌标识

所有办公室、仓库等均做出明显标识。1.4 环境美化

办公和生活区环境要适当进行美化,面积200m2以上绿化,设专人对污染物进行处理。生活区内设有足够使用的卫生设施。污水排放要符合环保要求。

1.5 场地硬化

施工机械要分类划区停置,挖好排水设施,随时清除油污,垃圾和其它废物,保持场地整洁。1.6 保持现场整洁

施工期间,应随时保持现场有序、整洁。施工装备和材料应妥善存放和贮存,废料、垃圾和不再需要的临时设施应从现场清除并运走。竣工交验后,及时清理装备、剩余材料等,做到工完场清

2、环境保护的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施工环境是保证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和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需要。

2.1、组织管理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设置施工环境巡查员,由项目综合办公室负责,对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情况及时掌握,及时处理。

(2)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现场总负责人

成 员:工区负责人、部门负责人

(3)配置足够的资源,使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废物处理、化学物品、人文自然等在施工中符合相关法规和合同要求;

(4)按月进行环境检测及审核,并做好记录和备案;

(5)对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环境管理培训,使其清楚了解当地环境法律和合同条款中规定的相关要求,参加培训人员的记录和培训内容要备案在综合办公室,以便相关部门检查和审核。

2.2、现场管理措施

(1)设置弃渣场:挖方路基附近设置弃渣场地,用挖机装车,自卸车运输弃渣到弃土场,防止随意弃土破坏红线内及红线外的自然环境;

(2)施工期间在施工场地附近及运输道路扬尘对大气影响较大,施工期间配备专用洒水车进行喷洒,净化大气环境,防止扬尘污染;

(3)做好排水,以减少施工期间的生产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4)现场用大堆料(砂子、石子)和易引起粉尘的细料(水泥)等,采用封闭式的料棚;

(5)人工配备生活及施工垃圾车,将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及时运到指定场所,妥善处理;(6)保护人文景观及自然资源,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燃料、油、污水、垃圾等对现场的污染,施工产生的废土、废渣、以及拌和站产生的废水弃到指定地点,不随意倾倒;

(7)施工影响通行时,应按要求设立警示标志和导航标记,设置施工防护设施,对道路进行管制,设置临时路标;

(8)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噪音对环境的危害,对于高噪音和高振动的机械,尽量避免夜间在居住区和敏感区施工作业,尽量减少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9)防止水土流失,施工区进行必要的绿化和造地工作,建设必要的设施,改善环境。

八、首件工程结论

本标段隧道二次衬砌首件施工完毕,通过对二次衬砌首件工程检测数据的分析、整理,并确定出以下总结:

1、施工过程总结

施工组织措施:每项工序开始前,由技术主管对工序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及现场口头交底,施工过程中对现场出现的问题由总工程师牵头对作业班组进行专项培训。

2、施工结果总结

通过对二次衬砌首件的施工,总结各施工环节的经验教训,为以后的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提供了依据,使项目经理部在其他各隧道施工时能更好的进行控制,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

3、自评情况

我项目部严格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自检,各项检测数据结果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自评合格。

4、施工照片及质检资料 详细内容见附件

篇2:工程建设首件总结

施工工艺 2010-02-19 21:09:40 阅读304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首件工程概况及施工过程:

吉草高速公路第A24合同段负责环城路跨线桥、魁元屯互通及A辅道路基桥涵施工。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确保我合同段内的钻孔桩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我标段选定虎牛沟1#桥4#-16台桩基为我标段钻孔桩首件开工工程。虎牛沟1#桥4#-16台桩基设计桩长为:12米,直径为:1.0米,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钢筋全部选用Ⅱ级钢筋。工程数量:混凝土方量:9.42m³,钢筋:

906.1kg。

此项工程于2009年5月6日报批,批复后于2009年5月9日开始施工钻进,10日完成钻进及钢筋笼绑扎,经现场报验孔深、孔径合格后,开始清孔,一次清孔后测定泥浆比重为1.05、含砂率0.5%、粘度18s,泥浆指标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于2009年5月10日21:00完成钢筋笼及导管吊装,并进行二次清孔,清空后测定泥浆比重为1.03、含砂率0.4%、粘度17s泥浆指标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经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于当日22:00正式浇筑,23:09完成浇筑。本项工程采取的主要施工方法为:钢筋笼在场内加工制作完成,现场吊车配合安装。砼采用集中拌合,罐车运输,吊车配合方式进行垂直导管法水下混凝土灌注。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首件工程过程受控,施工工序顺畅,桩基质量达到设计和规

范要求。

二、参加首件工程的施工人员

职务 姓名 职责 注

项目经理 刘顺利 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项目总工 师永斌 负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及交底

项目副经理 刘建民 负责现场施工组织

质检工程师 贺林涛 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

测量负责人 王伟 负责现场控制工作

试验负责人 赵永正 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

现场技术员 李涛 负责现场技术、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员 王胜利 负责现场施工及工序转换

钢筋负责人 侯尚业 负责钢筋加工、安装

钻孔负责人 郭小磊 负责桩基钻进

砼负责人 郭小磊 负责砼浇注

拌合站站长 陈小勇 负责砼拌制、运输

内业资料 杜利迎 负责内业资料的填写

劳动力 10人

三、钻孔桩施工的方案及工艺流程

1、确定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准备

(1)材料进场,并检验完成;机械到场,调试完成;人员到场,并进行培训,交底。

(2)测量人员放样出,钻孔桩中心位置及护筒顶标高,确定钻孔桩平面位置准确。

(3)现场作业人员埋设护筒布置泥浆池。

3、钢筋加工及安装

3.1钢筋的存放

(1)钢筋必须按照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置识

别标志。钢筋宜堆置在棚内,露天堆置时用垫木支撑,并加高至地面以上50cm。

(2)钢筋表面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3)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3.2钢筋的连接

(1)钢筋纵向接长采用套筒连接,套筒符合设计标准,连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执行。

(2)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120c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受力钢

筋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50%,3.3钢筋笼运送、安装

(1)钻孔桩钢筋笼加工采用场内集中加工,炮车运送至现场,采用吊车吊放安装。

(2)钢筋笼吊装时,防止钢筋笼变型,或箍筋脱落。钢筋笼吊放安装时,要严格安装,放样出的桩中心保

证定位准确。

4、导管安装

导管安装前要检查其内壁光滑度,并编号,标识尺寸,做好记录。最下一节下口不设法兰,长度应尽量长一些,一般为3m,使拔管不带动混凝土,然后依次安装2m管节。在考虑孔底悬空25~40cm后,计算到卡盘顶面的高度,以便最上几节用0.5m、1m、管节调整导管长度。导管接口法兰面须平整,两法兰盘间须垫合适的橡皮胶密封圈(3~5mm),并在密封圈两面均匀的涂上一层黄油,以利密封。导管应放在孔中心。再导管上口接贮料斗(接口应在孔口1m以上),贮料斗在使用前应用水浇湿,拔塞的千斤绳上端应扎在贮料斗顶口。贮料斗旁应搭设操作支架,上设工作平台。布置好贮料斗、混凝土运输车和吊车等的位置,以便操作,进退自如。准备工作应尽量缩短时间,减少孔低沉淀。

5、水下混凝土灌注

灌注前,控制孔底沉渣厚度,如大于规定,进行第二次清孔,但要注意稳定孔壁,防止塌孔。混凝土运到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均匀性和塌落度,如不符和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拌合,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贮料斗装满混凝土时(还应准备连续浇注的混凝土备罐),拔塞灌注首批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埋深不得小于1m。用吊斗灌注顺利后,应立即拆除贮料斗,在导管上口接漏斗,使混凝土运输车直接对导管口灌注,以减少环节,加快灌注速度。灌注过程要注意保持孔内水头,并经常探测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并做好灌注记录。导管埋深控制在2~6m之间,导管拆除不超过10min。探测孔内混凝土面标高要尽量准确,测绳须用2~3mm细钢线,测锤宜用5Kg左右的铁质平底锥形体。灌注到钢筋笼底部时,应使导管埋深稍大,并减慢灌注速度,以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力,混凝土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应提升导管,使钢筋笼在导管下口有一定埋深。孔内溢出的泥浆应通过泥浆槽回收到泥浆池(坑)内,防止环境污染,也可重复使用。灌注接近桩顶时,由于混凝土冲击力的减小而堵管,可采用抬高灌注点来增大压差灌注。最终灌注高度应比设计桩顶高出0.5~1.0m为宜。最后一节导管拔出时,要

缓慢进行,防止造成桩顶泥芯。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随时清洗拆除的导管,最后全部清洗堆码,以便下次再用。灌注完成后,拔出护筒

并冲洗干净待用。

四、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

1、成桩7~14天后,距设计桩顶30cm范围内应人工清凿桩头到设计标高,并认真填写成桩质检报告单交

监理工程师签认;

2、承包人和监理在场的情况下,对每根桩进行无破损检测有无断桩或夹层、缩径等质量问题。若对检测有怀疑时,应按监理工程师指定桩的部分或全桩取芯实验,全桩取芯实验最少应超过桩底50cm,检查方法

应由监理工程师确定。

3、每根桩应制作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不少于2组。

4、质量标准

①桩顶平面位置偏差:群桩不大于10cm;单排桩不大于5cm;强度、桩长、桩径不小于设计值。

②桩身要连续、均匀、无缩径、断层或夹层。桩底沉渣不大于20cm(摩擦桩),桩底沉渣不大于3cm桩

头凿除预留部分后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混凝土层。

③镶入承台内桩头锚固钢筋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五、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

1、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混凝土有撒漏现象,不但浪费材料,而且污染模板和施工现场。

2、吊车和现场指挥吊车的专职人员配合不默契。

六、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1、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保证施工人员配合默契,协同施工。防止因为配合不当而导致发生施工安全

和质量事故。

2、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混凝土出机到灌注的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七、综合评价及总结

通过虎牛沟1#桥4#-16台桩基首件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钻孔桩施工工艺满足钻孔桩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钻孔桩施工。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墩柱施工队伍加深了对钻孔桩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

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钻孔桩施工。

同时通过对虎牛沟1#桥4#-16台桩基钢筋加工、混凝土成品的检测,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各项规定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

篇3:高速预制箱梁首件工程总结

关键词:箱梁,预制,首件工程,质量

1 首件工程的目的

通过首件工程技术经验, 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 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全面客观分析影响工程质量各种原因, 对各项工艺, 技术和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从而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为后续批量生产箱梁建立质量控制目标和措施, 避免技术、工艺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各种隐患。结合工程实际, 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2 首件工程经验总结

通过首件箱梁的施工, 证明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整个施工过程中, 按流水作业, 既节约了劳动力, 又缩短了施工时间。关键工序控制 (如:模板安设、钢筋加工、混凝土振捣等) 基本到位, 在以后施工中认真总结经验, 再接再厉, 争创优质工程。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须进行改进。

2.1 施工中的优点

1) 模板加工时将翼缘板、梳齿板与腹板模板整体设置, 采用1 cm厚钢板作为梳齿板模板, 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模板内侧预埋止浆橡胶条, 止浆效果良好, 拆模后的翼缘板钢筋整齐、美观。

2) 整体模板连接处粘贴橡胶止浆条, 厚度0.5 cm, 宽5 cm, 模板连接处止浆效果好, 可重复利用3次~5次, 效果良好。

3) 采用直径4 cm圆饼保护层垫块, 按每平方米不少于4块设置, 从实测保护层数据来看, 效果佳。

2.2 施工中存在的不足

1) 加强各级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和培训工作, 加强各级技术人员责任心。2) 加强过程中控制和细节控制。3) 混凝土表面局部存在气泡。处理方法:后续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同时注意每次分层浇筑厚度, 浇筑时振捣的频率和速度, 遵循“紧插慢拔”原则。4) 腹板底部有一处水纹现象 (面积在0.3 m2) 。处理措施: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 严格控制混凝土和易性;加强模板质量控制, 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 确保浇筑连续;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分层下料振捣;振捣必须保证插入下层混凝土, 同时不得出现漏振、过振现象。5) 箱梁顶板N1剪力钢筋安装费工费时。设计中, 剪力筋顺桥向间距500 mm, 安装时需要与顺桥向Φ10 mm水平筋绑扎, 因剪力筋较密, 绑扎1片顶板剪力筋需要2人~3人, 用时1.5 h。6) 混凝土运输距离较远, 容易造成每罐混凝土浇筑不连续, 接纹较明显。7) 箱梁翼缘板拆模时出现小块缺块现象。原因分析:箱梁外模拆除时间为4月13日上午10时, 从混凝土浇筑完毕到拆模, 间隔时间为13 h, 循化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夜间温度较低, 需根据气温情况适当延长拆模时间, 并在拆模前在梁体上浇水, 利于模板脱落。8) 设计图养护龄期过长, 后续会影响施工进度。设计图纸中, 箱梁养护龄期为10 d, 及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方可进行预应力施工。在首件施工中, 首件箱梁7 d混凝土试块强度均达45 MPa以上, 在设计强度的90%以上, 因此, 在后续施工中, 建议将混凝土张拉龄期提前至7 d。9) 封端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轻微漏浆。混凝土浇筑时, 箱梁端头模板接缝处出现轻微溢浆情况, 原因在于泡沫填缝剂填缝不饱满, 未安装止浆条。后续施工中在端头模板处增加一道泡沫止浆带并加强泡沫填缝剂填缝质量控制。10) 局部顶板收面、拉毛不到位, 平整度稍差。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坍落度损失, 造成料和易性较差, 此部分混凝土在浇筑顶板时, 要及时跟进收面、拉毛, 避免混凝土初凝过快而拉毛不到位。11) 施工中腹板使用0.5 k W附着式振捣器, 从拆模效果来看, 效果不明显, 后期将更换成1.5 k W的附着式振捣器。12) 设计图纸中锚下钢筋过于密集, 造成混凝土下料不便, 施工时需要特别重视此处混凝土密实情况。

3 结语

篇4:首件桩基工程施工总结

首件钻孔灌注桩总结

华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4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三年三月二十一日

华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4标段

钻孔灌注桩桩基首件工程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ZH-LQ04标,位于苏州市相城区,起点桩号为K86+978.1,终点桩号为K88+304.4,路线全长1.326km,共有钻孔桩634根(包括两座小桥 52+70根)。其中桩径1.5米的有416根,桩径1.2米的有218根,桩长20米~75米。

项目部拟选定28-3#桩基作为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该桩属于陆上桩。主要设计参数为:桩径1.5m、桩顶标高0.057m,桩底标高-64.94m,桩长65m,C30水下混凝土115m³,钢筋4969.5kg。于3月20日成功灌注。施工过程比较顺利,为了保证后期的桩基施工能够更加顺利,现对首件28-3#桩基施工进行全面总结。

二、桩基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坐标法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定出各个桩位并打上木桩,再钉上小铁钉,施工人员用白灰标记,并向两侧呈“十”字引出护桩;钻机就位后用水准仪测定孔位护筒标高,算出桩底标高以便在施工中用测绳控制钻孔深度。

2、护筒制作和埋设

护筒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固定桩位、锥导向、隔离地面水并保证泥浆在孔内高出地下水或施工水位一定高度,形成静水压力,以保证孔壁不致坍塌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护筒埋设不规范,发生坍孔,偏位等事故,造成不必要损失。

①护筒的材料和制作

护筒采用δ=6mm钢板卷制而成,内径1.7m,每节高度2.5m。②护筒的埋设

篇5:惠兴高速首件工程总结

钻孔桩首件工程总结

惠兴高速公路第十四合同段经理部

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钻孔桩首件工程总结

——№14合同北盘江特大桥左6-16#钻孔桩

北盘江特大桥右6-16#桩基设计桩径φ2.5m,混凝土强度C30,设计桩长40m,顶标高380.183m,桩底设计标高339.793m,桩底实际标高339.503m,设计嵌岩深度34.39m。钢筋笼主筋60φ32,主筋间距12.27cm,主筋长度4107.1cm,净保护层6cm,加强筋直径φ32cm。该桩处于北盘江河岸边边,根据实际地形情况,采用冲击钻成孔,于2010年11月11日开挖,2011年1月1日终孔,2011年1月9日钢筋笼安装,于 2011年1月10日浇筑混凝土,2011年2月28日进行了超声波检测。

钻孔桩施工程序:施工放样—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进成孔-钢筋笼安装—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基检测—成桩检查

一、技术准备

1、承包人在做好开工准备工作以后,向F驻地办提出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报告,驻地办组织专业工程师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审核,对施工现场以及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等进场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进场的水泥、砂、碎石、钢筋、外加剂等材料进行抽检试验。通过审核、检查、试验等工作验收合格后,批复开工报告,同意钻孔桩施工。

承包人填写申报资料并经驻地办审批的有: A-05 分部(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 EZJ-07建筑材料报验表 驻地办出具的资料有:

ESN-01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成果报告 ESN-02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 ESN-15 外加剂检测报告 EJS-01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 EJS-02 钢筋焊接试验 EJS-03 钢筋机械连接试验 EJL-01 粗集料试验成果报告 EJL-02 粗集料筛分试验 EJL-03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

EJL-04 碎(砾)石压碎值、磨耗及软弱颗粒含量试验 EJL-05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EJL-10 细集料试验成果报告 EJL-11 细集料筛分试验 EJL-12 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 EJL-13 细集料压碎指标试验

2、承包人在动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召开班组现场施工技术交底会和安全技术交底会,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底。技术交底会通知驻地办、总监办参加,在交底会上,监理工程师同时进行监理程序交底,并强调有关质量要求。

技术交底会上,明确有关设计图纸,为“第三册第1分册”,主要有:

设计说明S4-3-30 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S4-3-2 桥型总体布臵图S4-3-3 桩基构造图S4-3-95 技术交底会上,明确有关施工技术条款,主要有: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6章 灌注桩基础、第10章 钢筋、第11章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第6章 施工现场接头的加工与安装、第7章 施工现场接头的检验与验收。

承包人填写的资料有: 表格编号 施工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安全技术交底书

3、承包人施工放样后,报驻地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承包人填写申报的资料有: A-01 施工放样报验单 DZ-21 施工测量放样记录表 DZ-20 一般水准测量记录 监理抽检资料有: DZ-21 施工测量放样记录表 DZ-20 一般水准测量记录

二、工序检验

1、桩位验收合格后埋设护筒,钻机就位。监理工程师检查护筒中心位臵,竖直度,并要求埋设牢固的护桩以确定桩孔中心,护桩呈大致垂直的十字方向布臵。

2、冲孔钻进

钻进过程中,承包人做好钻孔记录,特别对地质情况进行准确描述。每2~3m检查钻孔中心位臵及倾斜度,每层地层捞取渣样并保存,入岩后每米保留一个渣样。入岩位臵报监理工程师现场予以确认,实际入岩位臵为4m。终孔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实际终孔标高为502.6m,嵌岩深度15.8m, 满足设计要求。钻孔倾斜度用吊线法检查,检查结果100mm,符合规范要求。孔径用探孔器进行检查,探孔器能顺利通过至孔底。

DZ-04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

3、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钢筋笼在现场制作,场地平整,基本满足制作条件要求。钢筋笼按设计图纸加工,主筋规格、数量、长度与设计一致,主筋间距、箍筋间距偏差符合规范要求,保护层耳筋高度与设计相符。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丝头长度35mm,端头平整,接头套筒外无露丝,主筋轴线一致。主筋与加强筋点焊处基本无伤筋现象。钢筋无锈蚀,钢筋笼无变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钢筋直螺纹接头均抽取试件1组,经试验抗拉强度合格。

钢筋笼制作后,作为整体安装。钢筋笼安装时控制顶标高、中心位臵,然后予以固定。钢筋笼安装过程现场监理进行全过程旁站。承包人填写的资料有: A-13 检验申请批复单

CZ-06 钢筋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DZ-06 钢筋工程中间原始记录 EJS-03 钢筋机械连接试验 监理抽检资料有:

CZ-06 钢筋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EJS-03 钢筋机械连接试验

4、水下混凝土灌注

施工单位安装钢筋笼后,进行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前,检查孔底标高为519.298m,孔底沉渣厚度为60mm,反算钢筋笼骨架底标高为519.580m,检查泥浆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均符合规范要求。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后,同意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单位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测试混凝土坍落度。灌注过程中,控制导管埋臵深度2~6m,严禁导管拔出混凝土面;监控混凝土性能与质量,随机测试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灌注;施工单位随机抽取混凝土试件2组,监理抽检混凝土试件1组,作为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依据。

混凝土灌注过程,现场监理进行全过程旁站。承包人填写的资料有: A-13 检验申请批复单

DQL-03 挖孔桩终孔后灌注混凝土前原始记录 DQL-07 水下混凝土灌注原始记录 DZ-04 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 EJZ-05 泥浆性能指标检测试验 CQL-10 挖孔桩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ESN-05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监理抽检资料有:

DQL-03 钻孔桩终孔后灌注混凝土前原始记录 EJZ-05 泥浆性能指标检测试验 CQL-10 钻孔灌注桩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ESN-05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三、验收评价

该桩承包人自检混凝土抗压强度37.88MPa,监理抽检抗压强度37.79MPa,桩基经超声波检测为Ⅰ类桩。因目前桩基尚未开挖,未凿除桩头,不能对桩位偏差予以确定,所以暂评定为合格;待凿除桩头后,再进行桩位检查、桩头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质检资料检查,各项验收资料收集齐全后予以最终评价。

承包人填写的资料有: A-14 中间交工证书

JJ-71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监理抽检资料有:

JJ-71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次总结,发现施工中尚存在以下问题,需在下一步施工中予以解决:

1、施工技术交底不够细致,没有明确和下发具体的施工图纸,未能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错误。

2、成孔过程中,对桩位护桩的固定与保护措施不到位。

3、“DQL-02 钻孔灌注桩施工原始记录”表中,只有监理员签字,终孔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验收,以保证桩基终孔标高、嵌岩深度、地质情况的判断等重要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4、混凝土浇筑前对泥浆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应填写资料。

篇6:墩柱首件工程监理总结

本项目墩柱首件工程为华妙河中桥2#-5墩柱,该墩柱桩设计直径为1.1m,墩柱高4.349m,墩柱顶标高为5.849m,墩柱底标高为1.5m砼强度为C30,施工时间为2007年6月8日。

按照指挥部作业指导书及监理组关于桥墩台监理细则的要求,开展本标段监理工作。

一、测量:为保证墩柱的中心点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测量工作进行复核,并要求墩柱中心以钉为准,确保墩柱中心点的准确位置。

二、钢筋笼制作及安装:墩柱钢筋笼的制作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加工成形。进入现场的钢筋笼存放必须场地平整,下垫枕木,外观顺直无锈。吊车吊装时,笼必须同墩柱中心点重合,用垂线控制钢筋笼的垂直度,与桩基搭接长度不小于80cm,焊接长度:双面焊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焊缝饱满,无焊渣。

三、模板的处理和拼装:模板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拼接紧密,模板接缝处用海绵条夹上防止漏浆,模板内无锈,光滑,圆顺,保证垂直。然后涂上适量的脱模剂,并用布擦均匀。模板吊装时模板的中心与墩柱的中心重合。为防止模移,模内用四根钢筋焊在钢筋笼骨架上,外用四根钢丝绳将模板垂直固定。用塑料垫块(每两米4个)固定钢筋笼的保护层,模板底用砂浆封密实。

四、砼浇筑:浇筑前必须用钢管在墩柱模板四周打好支架,防止模板中心变动。该过程监理全过程旁站。要求砼C30。坍落度控制在17~19cm之间。为防止砼离析,要求砼下落用串筒进行下料。为防止过振和漏振,每次下料的厚度要求30cm左右,两次振捣接头10cm左右,振捣至砼表面平坦、泛浆、不再有气泡为止。连续浇筑以达到设计墩柱顶标高为结束。

五、养生:达到强度拆模后,将墩柱套上塑料布,两头用胶带粘紧,并从柱顶浇水以保证墩柱表面通体湿润,连续养护保证达到7d。

在该墩柱的施工中,监理严密关注现场情况,对墩柱的位置、柱高、垂直度等指标认真测量,对砼浇筑实行全过程旁站,并进行各项抽检记录。浇筑的华妙河中桥2#-5墩柱,表面光滑、平整、无气泡、颜色一致。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通过首件工程的施工,验证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人员、技术管理是可行的。从而也验证了墩柱的施工工艺、工序流程以及技术标准是正确的。为下一步墩柱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7:工程建设首件总结

为提高工程质量, 加快工程进度,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采用了首件工程认可制。所谓“首件工程认可制”, 是指对每一个单项工程在开工前, 从技术培训、技术交底、材料进场、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制定施工组织设计, 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艺技术要求, 先完成样品工程, 随后对样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再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完善, 然后试生产, 待施工工艺和质量满足要求后正式批量生产。实施“首件工程认可制”, 有利于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避免返工, 提高效率, 还可以节约投资, 减少浪费。根据工程特点, 仅对关键技术、关键工艺、隐蔽工程以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分项工程, 实施首件工程认可制。

1 工程概况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起点与已建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东南岸接线相接, 终点与规划建设的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岸接线相接, 项目全长约41.22km。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是沪蓉国道主干线 (GZ55) 在江苏省南京市的过境路段;是江苏省“五纵、九横、四联”高速公路网中“纵四、横六”的组成路段;亦是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第二绕城公路的组成路段。

全线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设计速度120km/h, 本工程采用整体式路基横断面形式, 宽度为34.50m。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路面工程施工分为2个标段, 其中RY-DN21标起于南京长江三桥东接线终点刘村, 止于殷巷互通, 全线在刘村、东善桥、南庄、殷巷共设4处互通式立交, 起讫桩号为K0+240-K18+500, 18.26km, 水泥稳定碎石总工程量约为60万m2。

RY-DN21标项目部各项准备工作满足要求后, 进行了路面水稳基层首件工程的施工。该路段主线水稳基层设计厚度为38cm, 分两层进行施工, 每层19cm。

2 首件工程认可制的实施

本工程项目为了提高工程质量, 确保大面积施工时质量受控, 实行了首件工程认可制, 即在每个重要分项工程开工前, 先进行首件工程 (试验段) 施工。首先由施工单位上报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经总监批准后, 再上报首件工程开工报告, 总监批准后便可进行组织施工, 施工结束后, 上报施工总结报告。这样, 有效地指导了后续的大面积施工, 避免了不必要的返工, 即节约了成本, 又加快了进度。

2.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准备

2.1.1 设计配合比

1#料 (9.5~31.5mm) 、2#料 (4.75~9.5mm) 、3#料 (2.36~4.75mm) 为江宁小丹阳勇跃采石场生产的碎石, 属安山岩, 4#料 (0~2.36mm石屑) 为江宁峰花采石场生产, 为石灰岩;水泥为南京三龙水泥厂生产的天宝山牌P·O 42.5缓凝水泥, 详见表1;监理组与承包人同步进行配合比设计, 于2009年8月21日经总监批准, 首件工程项目采用水泥剂量为4.5%的配合比, 最大干密度为2.21g/cm3, 最佳含水量为5.3%, EDTA耗量为15.0ml, 考虑拌合楼生产时存在计量偏差, 实际生产增加0.2%水泥剂量, 按4.7%水泥剂量进行生产控制[1], 详见表2。

2.1.2 原材料检测

试铺用集料于2009年8月16日全部进场, 承包人于2009年8月18日完成自检并报验, 监理组于2009年8月20日完成抽检试验检测;水泥于2009年8月21日进场, 监理组与承包人同步进行取样试验, 并于2009年8月24日完成试验 (详见表3) , 所有抽检指标均满足苏高技 (2005) 105号文《江苏省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 (修订版) 》及相关管理文件要求。

2.1.3 拌合楼试运行

2009年8月19日监理组对承包人水稳拌合楼进行验收, 通过对集料动态称量系统及水泥称量系统进行校验, 称量误差满足要求, 可以进行试拌;当天下午试生产, 试验室取样进行混合料含水量、水泥剂量、级配相关指标试验, 试验结果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 该拌合楼通过验收, 可以进行生产试铺。

2.2 主要机械设备:

(1) 维坊WDB-500型拌和楼1座, 最大生产能力为500t/h;

(2) ABG-423型摊铺机2台;

(3) XD110双钢轮压路机1台, 徐工18J振动压路机 (40T) 1台, 宝马振动压路机 (50T) 1台, 戴纳帕克振动压路机 (60T) 1台, YL25胶轮 (25T) 压路机1台;

(4) 运输车采用 (30T) 自卸车17辆。

2.3 后场运转情况

2009年8月27日, 进行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首件工程施工, 共生产混合料2 200t;所有运输车辆都对车箱进行认真清理, 并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投入使用, 混合料分前后中3次装料, 并设专人指挥, 专人覆盖蓬布, 拌和站生产时, 无溢料等料现象。通过总量校核, 水泥剂量满足要求。

2.4 前场施工过程及控制内容

(1) 现场监理对二灰土顶面塑料薄膜、浮土、土块等杂物的清理工作进行了验收, 摊铺前进行洒水湿润, 对于二次造成的表面污染, 安排专人及时清理;

(2) 监理组测量监理工程师对各测量控制点高程及模板宽度进行复核, 两侧采用方木模板控制宽度, 试铺前按1.3的松铺系数进行松铺厚度放样, 钢丝绳每10t设立一个支撑, 张拉力符合要求;

(3) 现场监理通过两侧钢丝绳的高程, 拉线检查中间各点的松铺厚度, 对于不合格的部位进行处理;

(4) 混合料运输至现场后, 由现场监理按出料单进行验收, 对于后场提出的不合格的混合料, 坚决要求退场, 对混合料进行严格把关;

(5) 混合料摊铺采用两台ABG-423型摊铺机梯队作业, 单幅全宽一次摊铺到位, 两台摊铺机宽度分别为7.5m和8.5m, 靠近路缘石一侧摊铺机在前。正常摊铺时, 摊铺机的行走速度实测为1.5m/min, 两台摊铺机的熨平板振动等级为4级, 相邻两台摊铺机摊铺时搭接20cm。

(6) 碾压完毕检测合格后, 覆盖湿润的透水土工布, 两小时后, 整体洒水养护, 封闭交通;

(7) 施工过程中, 按照施工方案中提出的两种碾压方案对碾压遍数进行检查, 分两段进行控制;同时, 对碾压完毕后的段落进行压实度跟踪检测, 严格控制内在质量;碾压方案见表4:

注:压路机前进并后退到起步点时算一遍。

2.5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现场加固模板所用钢钎数量不足, 加固方法有误, 致使钢钎与振动压路机碰撞, 影响碾压;

(2) 表面局部有离析现象;

(3) 个别运输车辆覆盖篷布长度不够, 使水份散失过快, 现场将表面混合料铲除;对于以上存在的的问题, 需要在后续施工中进行改进。

2.6 总结

笔者根据《江苏省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指导意见 (修订版) 》的要求, 结合现场施工情况, 做了如下总结, 通过整个施工过程可以看出, 项目部能够对各道工序进行合理组织, 分工明确。混合料拌和正常, 供应及时, 无废料出现, 摊铺和碾压连续, 施工较为顺利。具体总结内容如下:

(1) 通过试拌、试铺, 集料配合比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数据详见表5;

(2) 经监理测量工程师现场测量, 其松铺系数为:1.293, 与初定松铺系数接近;

(3) 施工方法的确定;

(4) 混合料配合比控制方法准确、可行;

(5) 混合料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 两台摊铺机间距不超过30m, 正常摊铺时速度约为1.5m/min, 满足要求;

(6) 含水量及水泥用量的控制能满足摊铺碾压的要求;

(7) 通过两种碾压方案的对比, 虽然压实度都能满足要求, 但方案二的压实度接近临界值, 因此, 为确保后期大面积施工压实度合格, 决定选择方案一;

(8)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 碾压及覆盖养生及时, 表面基本平整密实, 无坑洼, 施工接缝基本平整;

(9) 施工过程中, 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04) 的相关要求, 进行了相关检测, 具体数据见表6;

通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工程的施工, 各项检测指标除有1点纵断高程 (+7mm) 不合格以外, 其它项目均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对于纵断高程不合格的部位, 可以通过上基层的施工来进行弥补, 不影响其内在质量, 因此, 本次首件工程试铺成功, 可以进行大面积施工。

2.7 改进建议

通过本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工程试验段的施工, 暴露出施工中存在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在此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1) 对混合料运输车辆所采用的覆盖篷布长度不够的进行加长或更换, 确保全面覆盖;

(2) 增加控制模板的钢钎数量, 调整钢钎支撑的方法, 以免振动压路机与其碰撞;

(3) 摊铺过程中, 安排专人认真检查摊铺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摊铺的缺陷, 如离析、缺料等问题, 要及时处理。

3 结语

路面基层首件工程的顺利结束, 标志着路面施工的正式开始, 在首件工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以及积累的经验和暴露出问题的解决, 为后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大面积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该项目工程保质、保量完成提供了保障。

摘要: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半刚性基层使用在我国高速公路上应用较广,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 加快工程进度,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采用了首件工程认可制, 文章介绍了这一项目的开展情况, 对施工情况进行总结, 以指导后续施工, 同时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路面水稳基层,首件工程认可制,施工,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JTJ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2000.

[2]佚名.江苏省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指导意见 (修订版) 苏高技 (2005) 105号[Z].2005.

上一篇:连锁餐饮财务管理下一篇:有关我的梦想初中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