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妙用作文

2024-05-05

电脑的妙用作文(通用17篇)

篇1:电脑的妙用作文

早上,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小虫子、小蚂蚁和小蝴蝶在草地上玩游戏。他们突然看见了一个大大的蛋壳,还发现了一个木板。小蝴蝶灵机一动,对小蚂蚁和小虫子说:“我们可以将蛋壳倒扣,再把木板放在鸡蛋壳上,就可以做一个跷跷板呀!”小虫子说:“小蝴蝶,你真是太聪明了。”于是他们齐心协力做好了跷跷板,然后在跷跷板上玩了起来,可高兴了。

过了一会儿,小蚂蚁和小虫子看到小蝴蝶可以飞,自己却飞不起来,就对小蝴蝶说:“为什么你能飞,我们却不能飞呢?”小蝴蝶笑着说:“因为我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呀!你们可以用蛋壳做一个热气球,这样就可以飞到天上了。”于是小蚂蚁和小虫子,还有小蝴蝶开始做热气球了。”首先,他们找到了一块大布,然后用找来的绳子一头捆在大布上,一头捆在蛋壳上,刚坐上去,热气球就飞了,小蝴蝶也飞了起来,和他们一起飞到了天空中。小蚂蚁和小虫子在热气球上观赏着天空中的美景。

下午天空灰蒙蒙的,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这时候小蝴蝶想到了一个办法,对小虫子和小蚂蚁说:“我们躲在鸡蛋壳里,这样就不会被雨淋湿了。”于是他们就躲进了鸡蛋壳里,直到雨停。

晚上雨终于停了,天空中挂着月亮,小蝴蝶,小虫子,小蚂蚁都有点困了,于是他们用鸡蛋壳做床,然后找来了一大片树叶盖在身上,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篇2:电脑的妙用作文

它们发现了一个鸡蛋壳,想:我们可以用鸡蛋壳干些什么事情呢?忽然,小虫子灵机一动,说:“我们可以用鸡蛋壳做跷跷板呀。”小蝴蝶和小蚂蚁都非常赞赏它的注意。于是,它们就开工了。大家把鸡蛋壳倒扣过来当跷跷板的底座,又拿来一根木棍放在倒扣的鸡蛋壳上。小虫子和小蚂蚁一左一右坐在跷跷板的两边,跷跷板一翘一翘地真好玩啊!

过了一会儿,小蚂蚁看见小蝴蝶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看上去好好玩啊,它就问小蝴蝶:“你可以让我们也飞上蓝蓝的天空吗?”小蝴蝶回答道:“当然可以啦!”说完,小蝴蝶就飞去找材料,不一会儿,它又飞了回来,还带回来了一块布。接着,它把布绑在鸡蛋壳上,让小蚂蚁和小虫子坐在鸡蛋壳里。热气球很快飞上了天空。还越飞越高,小虫子和小蚂蚁的手都快碰到白云了。

忽然天空变得乌云密布,一下子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它们全都掉到了地上,怎么办呢?大家急得团团转。小蝴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可以把鸡蛋壳当成雨伞来躲雨呀!于是,大家连忙躲到鸡蛋壳下面,一点儿也没淋到雨,大家还在里面说起悄悄话来。

篇3:也谈诗句在作文中的妙用

一、巧作标题。

一篇文章的题目如运用诗句来拟, 会给人这样的感觉:用语简洁, 富有意蕴和文采。如写到“责任”这个话题时, 就可以用“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写到老师晚年坚守教坛时, 可以用诗句“夕阳无限好”;写到奉献的精神时, 可以用“化作春泥更护花”;写到对母亲、祖国的感激时, 可以引用“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写到人生的磨砺时, 可以用“梅花香自苦寒来”;写到对科学的勇于探索时, 可以用“无限风光在险峰”……

二、巧构思路。

一篇文章的思路清晰非常重要, 但引用诗句又有哪些构思方式呢?

(1) 单联式。它的构思就是围绕某一联诗句来写, 如我们曾经学过唐韬的《琐忆》这篇文章。它就是围绕着“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来写。这样写文章繁而不乱, 井然有序。又比如:在写到对真理苦苦地追求而出现困难重重, 最后又出现光明时, 就可以用“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2) 组合式。它的构思就是用几组诗句来围绕一个内容或一个话题来写。如在写“超越”这个话题时, 我们就可以用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表明自己对人生的不断追求。当写到爱国题材时, 就可以用“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等来表明仁人志士为国献身的精神。在处理这些诗句的时候, 最好把它们放到每一段或每一个内容的开头, 这样思路更清晰明了。 (3) 小标题组合式。它的构思就是化用几个诗句来分别作各个内容的小标题, 同样写到爱国题材时, 我们可以这样拟:“舍生取义的孟子”;“上下求索的屈原”;“留取丹心的文天祥”;“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等等。以上这样处理, 显得文章立意很高, 思路清晰且富有文采。

另外, 在开头和结尾也可以用些诗句。开头的话, 如谈到骨气时, 就可以这么说“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可无傲骨”;当写到奉献时, 就可以这样说“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样处理开宗明义, 简明得体。结尾的话, 如谈到自信时, 可以引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当谈到站得高望得远时, 可以引用“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等, 这样就使得文章收束有力, 回味无穷。

三、丰富内容。

我们每写一篇文章都要内容充实, 同时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是表明自己的思想倾向。我们可能不妨联想到我们的诗人和他们的诗句来表达。

(一) 巧作论据。

2004年四川考生的《面对痛苦, 笑对人生》的满分作文, 考生是这样写的:“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可谓“时运不济, 命运多舛”。然而直面挫折, 他却能达人知命, 笑看人生。试想, 如果没有王勃开朗豁达的胸襟, 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 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 他沉寂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 笑对痛苦, 面对挫折, 他拂袖而去, 遍访名山, 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这就是人物和诗句一起运用, 力证自己观点。

(二) 巧抒情怀。

我们每个学生的阅历并不是很丰富, 表情达意不都是透彻深刻。如要把我们的思想准确表达出来, 并要提升自己说话的分量和可信度, 那借助前人的话语来实现就容易了。毕竟前人的话经过千锤百炼, 高度凝炼并很富有人生哲理。因此我们借助诗句的形式来表情达意再恰当不过了。写到“牵挂”这个话题时, 我们可以联想到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孟郊的诗句“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等等。

从以上看, 运用诗句真是妙不可言:标题新颖、思路清晰、内容丰富, 更重要的是使文章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等。

篇4:妙用电脑记单词

我的界面设计很简单,跟着《C#入门经典》,把控件拖到Form上就可以了,如图1所示。

为扩充词汇量,我找来一份四级单词词汇表,制作成enword4.txt文件。如何在电脑中保存单词?C#有字典,名为Dictionary,因此可采用<单词,单词解释>这种成对的方式保存。

版本一

如何将enword4.txt文件中的单词导入到Dictionary中?比如enword4.txt文件中单词“abandon”是下面这种格式:“abandon//vt.丢弃;放弃,抛弃”。我必须把“abandon”单独“拎”出来。很明显,找到“/”字符,前面部分就是“abandon”。

C#的string提供了这样的函数,问题很容易就被解决了。

接下来通过前缀/后缀查找单词。假设要查找以“able”结尾的单词,比如“Enable, disable”等等,C#的string也提供了判断开头和结尾的函数,分别是“StartsWith”和“EndsWith”。搜索所有的单词,使用EndsWith(“able”)判断是否以“able”结尾。

背单词软件的第一个版本就此完成,我将其命名为曦曦背单词1.0。

版本二

曦曦背单词1.0既节省了背单词的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如何查找带有常用前缀和后缀的单词,从而避免一个一个地寻找?

这就要求将常用的前缀和后缀找出,放在一个文件rule.txt里。虽然也可用string的函数去实现,但很繁琐。

C#支持正则表达式regex,因此我使用正则表达式,将前缀和后缀升华,提炼出“rule”这个概念,对第一版进行了大幅改写。学习者可输入不同的前缀和后缀,围绕词根进行词义的背诵和运用。

篇5:蛋壳的妙用作文

过了一会儿,蝴蝶提议道:我们做个热气球,一起去天上旅游吧。它们异口同声回答道:好呀,我们从没到天上玩过。可是,小虫子又开始烦恼了,因为它们不知道怎么做热气球。小蝴蝶说:我们找几根线,再把线系在蛋壳上。然后找块布系在线的另一端不就行了?说干就干,很快他们做好了热气球。一阵风吹来,他们乘着热气球飞上了天空,在天空中看到了美丽的大地、洁白的云朵,开心极了!

到了下午,天阴沉沉的。眼看就要下雨了,它们赶快把热气球降了下来,去找躲雨的地方。蝴蝶灵机一动说:不用找了,我们不是有个蛋壳吗?我们可以把蛋壳当作雨伞来躲雨。说着,它们就把蛋壳倒扣过来,小蚂蚁把蛋壳抬起来,它们躲进蛋壳里面,一点也没有淋湿。

篇6:蛋壳的妙用作文

这时,小蚂蚁灵机一动,说道:“我们用蛋壳做个跷跷板,怎么样?”小蝴蝶和小虫子异口同声说:“这个主意真棒!”小虫子和小蚂蚁找来一块小木板,小蝴蝶把蛋壳倒扣在草地上,一个小小的跷跷板就这样做好了。它们一会跷到上面,一会跷到下面,玩得真开心,小蝴蝶也在一旁翩翩起舞。

过了一会儿,小虫子对小蚂蚁说:“跷跷板只有两个小伙伴一起玩,怎样才能让大家一起玩呢?”小蝴蝶提议说:“我们可以把蛋壳做成热气球呀!”说干就干,它们找到了一块布,几根绳子,把蛋壳当成了吊篮,齐心协力地做好了一个热气球。它们看着周围的美景,心里乐开了花。

到了下午,天空乌云密布,眼看就有一阵大雨。小蚂蚁焦急地说:“我们快躲进蛋壳吧!要下大雨了!”只见,它们重新将蛋壳倒扣在草地上,一个接一个地躲进了进去。尽管外面下着大雨,它们却一点都没有被淋湿。

篇7:牙膏的妙用作文

当时,我们没有带一点创伤性的药物,大家一筹莫展,不知所措。此时此景恰被旁边一位旅游的老奶奶看到,她焦急而又热心地对我说:“小妹妹,莫着急,只是夹伤了肌肉,没有伤到骨,快回宾馆房间用牙膏涂抹一下,说不定明天就会好起来呢!”我听了连忙道谢,就与爸爸妈妈来到商场,买了一支较好的牙膏回到了宾馆。

为了验证那位老奶奶说的话是否是真的,在涂抹牙膏之前爸爸还专门上网查阅了资料,资料上大概是这么说的:牙膏除了清洁空腔,洁白牙齿外,还能清理伤口,因为牙膏里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刺激皮肤,能消炎止痛。

得到证实之后,接下来,妈妈便给我涂抹牙膏,刚一涂上去,凉飕飕的,疼痛明显减轻了。随着牙膏水分的蒸发,夹伤处有一种紧箍箍的感觉,红肿消失了。那天晚上,我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早晨起床后,我感觉手指硬硬的,一点也不舒服,妈妈说用温水洗净一下,便可以完全恢复。果不其然,没事了。

篇8: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一、望远镜——拓展时空,提供素材

学生写作文的首要问题是题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况且学生不是“巧妇”,动炊之“米”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题材又从何而来呢?当然是来自于生活。正所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然而,多数学生很少参与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家庭劳动几乎被父母包办,他们社会实践经历少,生活感受少,感触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手头的优秀作文、满分作文多得如麻,可那是别人的感触,也只能起到一点引导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无从下笔的困境。而多媒体则能使学生从这一困境中解脱出来,它具有“望远镜”的功能,可以将学生的视野无限地延伸,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学生从狭小的教室里解放出来,让他们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亲身感受,去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题材。

比如,要求学生写山水游记、状物绘景类的作文,可用投影仪快速显示出作文题目、写作要求。这样,教师按投影字幕依次讲解,既节省了板书时间,又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了解完习作要求之后,播放供学生进行观察写作的自然山水风光录像片,让学生在脑中对景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明确游览的顺序。然后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景色,引导学生再次进行观察并加以描绘,这个时候还可以投影出示一些相关的提示性文字和好词佳句等,为学生精彩的语言表达领航。此时,就算是没能身临其境的学生也能够较好地描绘出自己所见的美景,达到“身处斗室中,心在画中游”的美妙境界。

二、显微镜———有序观察,有感而发

作文写得不够具体是小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毛病,除了学生的文字能力较差之外,还因为他们缺少观察的敏锐性和条理性。这时,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的“显微镜”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观察情况出发,运用定格、重复、扩缩、慢放、遮盖等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图像动静结合,引导学生进行从整体认知到细致入微的观察。

1. 定向观察

我曾经指导过学生写一篇名叫《春天的发现》的文章,写作前就带领学生把校园的花草树木浏览个遍,还在现场指导学生对某些有特色的植物进行观察,可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还是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运用录像、投影让学生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地去观察玉兰、茶花、紫荆等植物的枝、叶、花的形态、颜色等。需要重点观察的景物就定格,将其放大,让学生观察其细微之处。这样,学生往往能发现景物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的视角独特了,写出来的东西也就别出心裁了。

2. 情景再现

多媒体的“再现”功能在写事情或者写活动的过程中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如在学校举行体育节期间,我用相机拍摄了许多学生比赛时精彩的特写镜头,并将之输入多媒体,利用这些材料上了一节《一次精彩的比赛》的作文课。当一幅幅生动而又真实的画面在屏幕上展现时,学生们感到十分亲切新奇,他们的注意力变得非常集中,情感也特别投入。有了画面借助,再通过追忆、联想,他们仿佛又重返活动现场,当初的感受再次涌上心头。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启发学生讨论:当时大家在做些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心里又是怎样想的?选用什么词语来表达比较合适?在写作的时候,学生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三、平面镜———以文为鉴,学会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指导学生评改,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一旦作文完成,学生就做了甩手掌柜,作文评改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可老师耗费大量时间评改的内容却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他们很少去翻看教师评改的内容,更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给他改,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采用实物投影这一媒体,有利于改善这样高耗低效的现状,使作文的评改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

每次批阅完作文以后,我都会从中挑选出好、中、差有代表性的作文各一篇。上作文评讲课时,把挑出的作文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一遍,自己先找问题,然后指明学生口头修改,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当即在学生习作中改正,这样所有学生马上看到了修改前后的差异,还能明了评改符号的具体意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全班同学参与修改,集思广益,让文章进一步完善起来。接着让学生集体朗读修改后的作文,让他们找出好的词句、片断,说说开头好在何处,结尾好在何处,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等,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写作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为下一步的修改做好准备工作。最后,让他们自行修改或者同桌互改,并选部分改后的作品进行评析反馈,评出最佳修改奖。

篇9:高斯算术的妙用作文

在数学世界的王国里,曾出现过无数的天才,其中有一位就是人称“数学王子”的高斯。相信大家都知道,高斯在小时候就巧妙地解出了老师出的一道难题:1+2+3+4+5+……+100=?你一定也知道这是什么题型吧,不错,这就是后来被称为“高斯算术”的等差数列求和。

这一天,爸爸给我讲了高斯的这个故事,并考我:“1到10的整数之和是多少?”我听了题,心想:太简单了,我用配对法不就可以了吗?想完,我就立刻算了起来:1+10=11;2+9=11;3+8=11;4+7=11;5+6=11;一共5组,11×5=55。

“对了”,爸爸点了点头,加大了难度,继续考我:“刚才没考倒你,那你知道1到30中的偶数加起来是多少?”这个……我马上想用刚才的计算方法,2+30=32,可是一共几组呀?配好了对,一组组去数也太繁琐了吧?此时的我,真是一筹莫展,只好向爸爸请教。

爸爸却卖起了关子,“我们先来想一下高斯的办法吧,那些数经过高斯一一配对,每一对数的和其实就是平均数的两倍,我们把这个和除以2,那是不是表示,有多少个数就相当于有多少个平均数?”

爸爸看我点点头,继续说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公式,和=(首项+未项)÷2×项数。”

“那这个项数怎么知道呀?”我想起刚才我卡住的地方,急忙问道。

“这个项数呀,表示有多少个数,这和他们的公差有关,高斯那道题,因为是自然数,他们的公差是1,所以没体现出来,但我们现在求的是偶数之和,他们的公差是2,项数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爸爸看我着急的样子,就在纸上写下一个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并解释说:“这个公式中‘末项―首项’求出的是总差,再除以公差,再加上1就得到了项数。”

“为什么要加1呀?”

“这就像我们种树,每一个树坑就是一个项,间距就是公差,我们从第一个坑到最后一个坑的距离是总长度,总长度除以间距得出的是什么呢?对了,是一共有几个间距,我们关注的是有几个坑,种树的“坑”的是不是要比“间距”多“1”呀?”

听了爸爸的解答,我马上列出一个算式来:(30-2)÷2+1=15,(2+30)÷2×15=240。是呀,“首项+末项”是平均数的.两倍,因此要除以2,然后乘以“项数”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我高兴地在纸上写下了这个公式:和=(首项+未项)÷2×项数。咦,这个公式怎么这么眼熟呢?我开始在脑海中搜寻,哦,梯形的面积公式和它很相似呀――梯形的“上底+下底”不就相当于“首项+末项”吗?如果把高看成公式中的项数,那么“×高÷2”不就是“×项数÷2”吗?

其实,这不是想起数学上的“堆木头”问题吗?要计算木头的总数,以前总是一层层相加,计算得很累,还容易出错,要求它们的面积是相当于求等差数列的和,公式就可以通用,那么不就可以应用起来了吗?右图的钢管总数=(第一层+第四层)÷2×层数=(2+5)÷2×4=14根,我一数,正确!

我的思考又向前迈了一步:与梯形比较相似的是三角形,如果,我们把三角形看成上底是“0”的一个梯形,那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不就成了(0+底)÷2×项数(高),我茅塞顿开:原来它们都是一个祖宗生出来的!

篇10:芦荟的妙用叙事作文

最近,老妈的言行举止总是神神秘秘的,甚至还不让我们家的任何人进入阳台;自己一进去,就往脸上涂一种东西。我奇怪极了,难道操劳的`妈妈生病了?我决定查个究竟!

嘘!小侦探开始行动!妈妈前脚出门,我后脚就走出房间,蹑手蹑脚地来到阳台,轻轻地关上移门,东张西望了一下,四周并无异常,“这......这是什么情况?怎么会没有呢?”正当我犯嘀咕时,水槽下的一盆植物吸引了我的眼球。我的脚步慢慢移近,蹲下身子,“芦荟”,我自言自语地说。我端起芦荟仔细观察,芦荟的枝已经被修剪掉了许多,叶角正流淌着一些晶莹的液体!我小心翼翼地粘了一点芦荟的液体,轻轻地摸在手上,啊!冰冰凉凉的,好舒服呀!难道这就是老妈的秘密?难道芦荟是天然的美容品?难道......一连串的问题从我脑海里闪过。

我带着疑问打开了百度,搜索芦荟的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芦荟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抗皱皮维生素,聚糖、氨基酸......它的功能数不胜数:治高血压,治烫伤、治脚气、治便秘......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保湿美白了,怪不得老妈整体抱着一棵芦荟了呢!

篇11:蛋壳的妙用作文600字

今天早晨,毛毛虫、小蚂蚁、小蝴蝶们很早就起来了,它们三个正准备去冒险旅行呢!

小蚂蚁规定好在它们的秘密基地草地上集合,其实那个秘密基地只是一大块青苔而已。三个小伙伴刚刚到草地上,就发现一个大大的蛋壳,哇,这个蛋壳看着很好玩,可以怎么玩呢?

毛毛虫想了想,说:“我们可以把草茎放在蛋壳上,这样我们就可以玩跷跷板了!”

它们就按照毛毛说的方法去做,先把蛋壳放稳,再把草茎放在蛋壳上,爬上草茎,开心地玩了起来。玩着玩着,它们累了,想去高处看看风景。就在这时它们看见一堆洋葱,毛毛虫精心挑选了一片没有破的洋葱皮,又找了四根细细的草茎,先把草茎绑在蛋壳上,再用另一头绑上洋葱皮,这样热气球就做好了,小蝴蝶说:“热气球是做好了,但是怎样才能让热气球飞起来呢?”话音刚落,风就回答了小蝴蝶:呼呼

热气球吹飞起来了,小蚂蚁和毛毛虫赶紧爬上去。可是小蝴蝶没有上去,小蚂蚁问:“小蝴蝶,你怎么不上来呀?”小蝴蝶回答说:“我会飞,不用上去。”毛毛虫说:“对了,你可以和我们比赛。”小蝴蝶同意了,小蝴蝶飞呀飞,感觉天要下雨了,就急忙飞到洋葱皮气球那儿,把洋葱片咬破了,热气球慢慢往下降落了。刚刚落在地上,就下起了大雨,毛毛虫说:“我们快点把蛋壳倒过来吧,然后躲进去。”

篇12:妙用“三多”创新作文教学

一、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新作文教学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讲授后, 学生自己在作文本上写作。等写到一定程度后, 教师再进行评改, 进而誉写。课程标准要求“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所以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

1. 课本剧作文。

学习有情节性的课文时,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或者平常的作文课开始前, 教师也可以预设一些趣味性的小剧, 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 注意观察、感受, 积累写作的素材。

2. 音乐作文。

音乐是聆听的艺术, 在写作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音乐进行练习。一方面, 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音乐, 想象音乐的内涵, 记录聆听音乐时的感受;另一方面, 教师还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随着柔和的音乐进行写作。比如我在一节作文课前, 专门让学生欣赏音乐剧《彼得和狼》, 然后给学生简单讲述故事, 在学生欣赏完音乐后, 我要求学生任意选取角度进行创作故事, 学生写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作品。

3. 绘画作文。

王维的诗歌达到了诗书画的完美结合, 作文教学也可以借鉴此种方法。教师在写作文前可以先要求学生绘出一幅作品, 尽最大可能地展开丰富的联想, 充分发挥自由性, 比如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中年级的看图作文、高年级的想象作文等等,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 写作的兴趣也得到提高。

4. 影像作文。

小学作文里对于读后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图像引入观后感。由于学生本身对于影像有着相当的兴趣, 再加上对于读后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写作方法, 因此影像作文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让学生在看了一集《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后, 要求创作喜剧式结尾, 学生往往能有奇妙的想象。

二、以多渠道的训练途径创新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的空间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 只有让学生走进广阔无垠的生活空间, 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视角, 也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广泛的写作积累。

1. 集体作文——小组合作的写作训练。

作文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 有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集中全体学生的智慧, 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尤其是通过这样的作文练习, 将后期的作文修改在共同的合作中先行完成。比如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次“击鼓传花”的作文接龙活动。学生兴趣盎然, 虽然主题不完全一致, 但每名同学的描写非常细腻, 起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2. 网络作文——互动平台的写作训练。

随着校园网、局域网、因特网等网络的开通,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和便捷。作为教师, 要充分利用这一硬件条件, 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写作训练。比如教师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聊等, 进行片断练习或佳句训练;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室进行同题作文的评改等等。

3. 社会调查——指向研究的写作训练。

教师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 有选择性地向学生提出一定的研究专题, 参照美国小学生作文的模式, 引导学生深入社会, 实地走访, 记录数据, 在对数据信息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学写调查报告。通过实践性的社会调查, 学生不仅可以积累许多一手的写作资料, 并且利用形成一定的思考, 为初中作文做准备。比如针对学生易写错别字的情况, 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我当啄木鸟”活动, 要求学生到周边的商场、店铺去寻找错别字, 然后再将寻找的过程和感受写出来, 几乎每一名学生都写得非常生动。

三、以多类型的作品形式创新作文形式

纵观以往的作文教学, 教师多以作文本的作文为评价的终结。这种评价形式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僵化的形式容易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此, 教师也可以采取创新手段, 将作品形式进行改变。

1. 化大为小。

不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五六百字的作文, 而是化大为小,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取随文片段练习的方式, 让学生在日常的训练中提升写作技能。教师甚至还可以采取“百字作文”训练的小模式, 每天让学生记录日常遇到的小故事, 注重情节性的训练, 学生便可以积累出相当丰富的材料。

2. 化他为己。

平常作文训练的过程, 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写他人的特点。对此, 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创新, 要求学生多写自己。这样训练有两个好处, 一是使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 另一个是使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

3. 化实为虚。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亚里士多德也曾说:“没有想象, 心灵就不会思想。”为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相类联想。比如由欧阳修的“马上”、“枕上”和“厕上”联想我们自己的学习;可以是相似联想, 比如让学生盯着外面天空飘过的白云, 进行比喻的想象;可以是相反想象, 比如让学生根据“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去联想“一件小事”, 以此促进学生在选材的过程中选取到多个角度。

4. 化今为夕。

篇13:牙膏的妙用作文400字

吹风机、花生米等许多东西都有妙用,那天的一件事让我知道了牙膏的妙用。

有一次,爸爸、妈妈和我去姥姥家。刚到达,一盘又一盘的菜就端了上来,真让人的口水直流三千尺,我连忙跑到饭桌前吃起了饭。这时我发现爸爸的手表上很脏,我就对爸爸说:“爸爸,你的手表怎么这样旧啊,都不擦擦!”爸爸说:“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爸爸刚说完,我就跑了出去。

说干就干,我拿起一个干抹布擦手表,可这个手表好像被施了魔法,怎么擦都擦不下,怎么办!于是我就拿起一个湿抹布,它和干抹布一样,怎么都擦不下来。我苦思起来,早知道的话我就不自告奋勇了。

我看着手表,不知怎么办,如果给爸爸的`话,爸爸就要嘲笑我了,这可不行,但我也是没什么办法。后来我想到可以用手机百度,我悄悄的把爸爸的手机拿来,点开百度,打上几个字开始搜索。我怎么都没想到牙膏居然可以清除污渍,于是我把牙膏拿来在上面挤了一点,然后擦了擦,没一会儿上面的灰尘全擦没了。这下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拿给爸爸看“哇!简直跟新的一样,怎么做到的!”我爸爸的话让我像吃了蜜一样,而我却神秘地说“那是秘密!”

篇14:气球的妙用300字作文

小明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孩子,也是妈妈的小帮手。

一天,小明帮妈妈晒衣服,晒好以后正想走,只听“呼”的一声,衣服往中间一滑,竹竿上的绳子顿时从直线边成了弧线,衣服碰到地上,弄脏了。小明看见了,自言自语的说:“继续这样可不行,得想个办法。”小明围着竹竿焦急地走来走去,忽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的炮竹声。小明走出院子一看,原来是前面的`商店开业了。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氢气球挂在天空中,小明眼睛骨碌一转,心想:“我为什么不用氢气球将绳子带上去呢?”心动不如行动,小明从家里找来三个氢气球,系在绳子上,绳子果然慢慢地上升,绳子又从弧线变成了直线。小明高兴地拍起了手,笑得合不拢嘴。

篇15:鸡蛋壳的妙用作文

他们的笑声把一只五彩的小蝴蝶吸引过来了,她一直在旁边看着,突然,她对他们说:“你们用剩下的鸡蛋壳做一个热气球吧,我带你们到天上转转。”他俩说:“好啊!”他们话音刚落,便忙活开了。他们用透明的蛋膜当气囊,白白的蛋壳当吊篮,小蝴蝶又找来四根细线,小蚂蚁把四根线系到蛋膜上,就这样,一个漂亮的热气球就诞生了。

这时刮来一阵风,小虫子和小蚂蚁赶紧跳到蛋壳里,热气球随风飞了起来。他们跟着小蝴蝶在天空飞呀飞,飞过了宽广的草原,又飞过了汹涌的大海,还飞过了巍峨的高山。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了,小蝴蝶对小蚂蚁说:“我们想要回家是来不及了,我们就在蛋壳里躲雨吧。”他们刚躲进蛋壳里,大雨就倾泻而下,而他们也在鸡蛋壳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篇16:妙用补强法则提升作文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 教学方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补强法则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本世纪初提出的, 曾被誉为“行为控制理论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理论”。它的核心含义是能得到满意结果的行为将重复出现。换言之, 如果一个人对他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感到满意, 他便想重复去做那件事。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长期得分少的同学会丧失写作信心, 把写作当作负担, 恶性循环, 而补强法则正好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缩短周期限时法。

按照常规作文计划, 一般是两周一次作文, 第一周布置写作, 第二周讲评。经过实践证明, 写作的周期过长, 等到两周以后讲评学生早就忘记了写作的话题, 即便是想起了文题, 也已没有了感觉, 好坏已经无所谓了。鉴于此, 我决定缩短写作周期, 一周一写, 写完即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写作热情保温, 让他们自己体验“遗憾” (没完成) 或“激动” (自我感觉很好) 的写作感受。

二.指导先虚后实法。

通常在学生写作之前, 教师要利用学案在审题、结构上适当点拨, 然后再让学生下笔。久而久之, 学生思维懒惰, 文章观点雷同, 千人一面, 甚至把老师的话机械照搬, 连词语都不愿更换。这样做除了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外, 对作文审题能力的培养几乎是致命的。即使以后补充专门的作文审题专题, 也难以突破学生思维的局限。作文审题不是靠一两节专题课所能解决的, 它需要的是长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鉴于此, 我在布置完写作任务之后, 除了我自己不做审题指导之外, 还要求学生不要交流讨论, 自己看出什么就写出什么, 把训练场当成考场。等到学生写作结束, 作文讲评时再做具体的审题方法指导。这样, 每次写作训练, 都同时是作文审

做完这两方面的工作后, 我将补强法则巧妙地贯彻到如下环节之中。

三.批改及时浏览法。

学生写完作文后, 我像考场老师作文阅卷一样, 迅速打出分数。改变过去精批细改的做法, 因为精批细改除了耗费老师大量的精力之外, 还会延长批改时间, 削弱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评价勉励奖励法。

在给学生写评语时, 多给学生勉励性评价, “精神鼓励”是补强法的体现。怀着尊重和爱护孩子的劳动成果及自尊心的心情, 用期待和希望的眼光去寻找学生文章中的优点和长处, 力戒“空洞无物”“语无伦次”等空泛而带指斥性的评语。力求多用具体而带勉励性的评语。

我将学生作文分为三类:45分以上的学生的作文, 我除了打出分数, 还向学生报喜, 在学生的作文题目旁边写上大大的“祝贺你!”然后在右下角空白处写优点, 不超过三点, 然后写上改进建议, 只提一点;36——45分的作文, 力求找出一个优点, 用红笔勾出, 在旁边注上:“很好”、“太棒了!”“妙极了”“典型”“优美”等短语, 一般不超过三个字;36分以下的同学, 仅提出希望, “多希望看见你整洁的卷面!”“力求结构明晰, 为老师节省时间好吗?”“文章简直可称完美, 如果不走题的话!认真审题、减少遗憾!”

在给学生打完分后, 我利用“附加分”对学生进行奖励, 从字数、书写、内容、进步程度、写作态度、交作文时间等方面予以1———5分的鼓励分, 让学的, 并且不管你的整体作文水平如何, 老师都喜欢你, 为你加油、为你喝彩。

五.精品展示、欣赏法。

学生的文章处处都有优点, 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给学生信心, 让他们喜欢作文课, 就要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体会被众人欣赏的美好感受。这也是“补强”法则的体现。

1、打印范文。虽然每次习作后都修改、打印学生的作文很麻烦、很辛苦, 但是一想到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周围的学生阅读的快乐心情, 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所以即便是有现成的范文, 我也从来不放弃打印本班学生的作文, 让他们体会自己的文章在“年级”发表的成就感。

2、制成课件。中等分数的学生的优秀段落、精彩语句制成课件, 配上漂亮的背景, 插入动听的音乐, 从形声色多方面启迪学生思路、暗示写作方法、激发学生激情, 让他们品味成功的喜悦。每次讲评课结束, 我都会打出一张独立的“明星榜”, 分别列出进步之星 (某个方面有进步) 、潜力之星 (论述深刻) 、探索之星 (事例或构思新颖) 、表率之星 (各方面均好) , 上面画上笑脸, 带动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

3、班级发表。每次作文结束, 我都挑出班里的“表率之星”, 不少于十篇, 在后黑板张贴, 直到下次写作开始再更换。力争每次张贴的人员更新, 因为能够有机会被老师打印出来的作文也就一两篇, 大多数同学很难有被展示的机会。班级张贴能加快被表扬学生的流动速度, 扩大辐射面, 促成良性循环, 营造较好的写作氛围。

篇17:扇子的妙用-四年级作文

前几天,爸爸妈妈闹矛盾,他们谁也不理谁,谁也不肯向对方低头认错。作为女儿的我,可急坏了……我绞尽脑汁希望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妙计来,可以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最近,学校“服务部”热买扇子。我起先不以为然,但当我不经意看到同学购买的新扇子时,兴趣倍增。“可取之材乃扇上之诗也!”我暗暗说道,迅速向“服务部”跑去。

放学回到家里,爸爸正在看报。我就准备好毛笔,认真地练习书法。爸爸被我的举动吸引,抽身看我练习书法,还不时夸我写得好。我怎么顾得了这些?于是,我嬉笑地对爸爸说:“老爸!你看看我写些什么?”爸爸饶有兴趣地读了起来:“莫生气,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我见时机已到,便拿出扇子,说:“你看吧!”爸爸接过扇子,仔细地品味,不时赞道:“好诗、好诗,挺符合实际的!”我连忙说道:“爸爸,你能和妈妈重归于好吗?”爸爸点点头。

上一篇:综合应用——美的奥秘下一篇:电影放映员理论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