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参考

2024-05-10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参考(通用8篇)

篇1: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参考

适应新教育,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下面小编分享了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一】

朱永新的朱永新《新教育》,初步了解了他的教育理想。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颇深。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从师范院校走进中小学校园的年轻老师,都满怀教育的理想:按照自己对“教室”的定义,打造和学生一起快乐成长的“完美教室”。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体验成长的汗水与欢笑。

可是教育的现实很残酷,因此对教育理想的坚守就很悲壮。坚守内心教育理想的老师们,要么为理想英勇地死去,要么为理想卑贱地活着。在现实面前输得一塌糊涂,理想被生活磨得面目全非。

于是,大多数老师更会选择一种更适应现实的方式:为了生存和生活而背叛心灵,放弃理想。相信每个走进教师职业的人都曾拥有过教育的理想,那个时候我们很年轻,不成熟,在残酷的现实中,那个理想太过遥远,来不及努力就已经成熟了。成熟就意味着放弃,放弃掉有过的美好理想,然后我们就这样没心没肺地活着。

一直怀揣的梦想,难道就是人生的枷锁?放弃梦想,却又心有不甘。谁能够告诉我们,这种悲壮的坚守,价值何在?教育理想之路,究竟在何方?

毕淑敏在《蓝色天堂》中说,旅行是一种学习,它给你用一双婴儿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会,让你变得更宽容,让你理解不同的价值观,让你更好地懂得去爱、去珍惜。旅行让你以另外一种身份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进行新的尝试,让你重新发现自己。

其实,学习也是一种旅行,从一个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行。学习是一种相遇,是对话,与陌生世界、他人相遇,与自己相遇;与新的世界对话,与新的他人对话,与新的自己对话。康德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学习》,福柯也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学习》,他们都认为学习是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者的相遇和对话,与自己的相遇和对话。按照这些关于学习的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学习也是一种旅行。

旅行既要费钱,很多时候还很费力,但是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因为旅行从来都是旅行者心甘情愿的选择。那么,什么时候,学生的学习能够像旅行一样,让学生再苦再累也愿意主动投入呢?我们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改革,但是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始终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和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兴趣是推动孩子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大都是形式上的改变,并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和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来自哪里呢?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通过挖掘学科知识内容本身的魅力,以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打开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对学科内容的深入探究中获得丰富与充实,这种兴趣与快乐才具有持续的力量。很多成功人士往往能够将这种乐趣保持一生。当一个人能够终身坚持下去的时候,自然就可以达到极致,达到那个领域最顶级的水平。

爱是因为喜欢,喜欢是因为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在语文、历史、经济、政治、哲学这些富有人文精神的学科教学中,背诵,默写,抄写,填空,照本宣科的讲解,标准化的试题答案,我们看到了这些扼杀学生学习兴趣,只是有助于直接提升考试分数的方式成为经验大行其道的时候,就可以明白现在的学生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课堂,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即使被迫坐在教室里,做出了学习的姿态,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学习。也许我们都应该思考一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如何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在哲学课堂上,我给学生讲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提到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不仅仅只是学生时代的事情,而是伴随终身的一种生活方式。即使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了,工作也只是新的学习的开始。有学生惊叹说:那这辈子岂不太痛苦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对学习是痛苦的体验,即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了分数,这种方式也需要反思和改进。对于教育而言,更可怕的是,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观念指导下,我们认定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吃苦的过程,于是不断强化学生这种痛苦的体验。

西方成功学曾经有一个理论,是说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这种业余时间的学习往往效果特别好,因为是在用中学,而且出于自己心甘情愿,没有任何人强迫。

在互联网、在线教育、各种社群爆炸的时代,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学习渠道、学习资源了,可以选择的学习方式非常多,而且门槛还很低。这个时候,只要你想学习,机会随时就在你手上。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不是快乐而有真正的收获。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手机互联网的时代,可是我们的教育确实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知识的传授,方式的训练,已经越来越失去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我们的教育需要进入通过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充实与快乐,以激活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内在动力作为教育发展的方向。

通过阅读《新教育》深刻体会到了朱永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指引,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二】

寒假期间,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师的朱永新《新教育》,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说起朱老师,感觉特别亲切,缘自于朱永新《新教育》那独特的亲和力。简单而尊重地道一声“朱老师”,仿佛一下子距离近了许多,读他的书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从教的小学,很多方面已经是循着朱老师的教育之梦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还无法很深地体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又时时地不断的冲击,外加现行教育评价系统的不配套,要实现新教育的梦想自然是有着诸多困难,于是咀嚼着朱老师的文字,回忆和想象着我们的教育现实,不禁有了许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时候读类似理想化的作品,我总有潜在的一种定性思维,我觉得理想就是所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洋洋洒洒说了许多美妙的东西,而真正能够在现实中存活或者构成蓝图的却零零星星。如今读朱永新《新教育》却不尽然,朱老师平静而又睿智的语言,堆积的已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热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经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按最正统的解释,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朱老师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强调说明的是,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为例,作者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举四个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融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

无论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还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师都把它放进了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其综合性和融合性可见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课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迹,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劳动教育和理想的体育。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门学科就是这朵花上的一个花瓣。我们应综合地来看待这些学科,而非从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当然理想的学科应该客观看待和谨慎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整合。这样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师的教育理想之梦,带给我的灵感和激励将随着我的文字流畅成我的所得,感谢朱老师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朱老师愿意把这些可贵的文字和我们分享,感谢朱老师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教诲。朱永新《新教育》——将时刻警醒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三

在《新教育》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阐述了新教育的精神,它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

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

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

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

这四个方面是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这四种精神,并用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些精神存在的必要性。在读了这篇文章后,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种精神即“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文中提到:当下有三种人即官人、学人、农人。(官人,就是做官的人。学人,学者,做研究的人。农人,在田间耕作的人。)朱教授说,新教育如果只有官人和学人,永远不能成功,新教育需要农人,需要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巴里的人,需要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人。

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现在有些特级教师总喜欢到处讲学、开讲座,但很少有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缺少与学生交流的实际经验,缺少的就是这种田野精神。有一句话说的好:你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老师写随笔、写论文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他不像作家写文章,需要华丽的词藻,夸张的语气。他还指出:真正教育史上最后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行动家,或者说,他们都是学问家加行动家。所以,新教育必须要有强烈的田野意识,关起门来做研究,高谈阔论来做研究,最后是做不出名堂的。

所以,作为新教育人,我们一定要沉下心来,用宁静的心认真地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田野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篇2: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参考

从师范院校走进中小学校园的年轻老师,都满怀教育的理想:按照自己对“教室”的定义,打造和学生一起快乐成长的“完美教室”。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体验成长的汗水与欢笑。

可是教育的现实很残酷,因此对教育理想的坚守就很悲壮。坚守内心教育理想的老师们,要么为理想英勇地死去,要么为理想卑贱地活着。在现实面前输得一塌糊涂,理想被生活磨得面目全非。

于是,大多数老师更会选择一种更适应现实的方式:为了生存和生活而背叛心灵,放弃理想。相信每个走进教师职业的人都曾拥有过教育的理想,那个时候我们很年轻,不成熟,在残酷的现实中,那个理想太过遥远,来不及努力就已经成熟了。成熟就意味着放弃,放弃掉有过的美好理想,然后我们就这样没心没肺地活着。

一直怀揣的梦想,难道就是人生的枷锁?放弃梦想,却又心有不甘。谁能够告诉我们,这种悲壮的坚守,价值何在?教育理想之路,究竟在何方?

毕淑敏在《蓝色天堂》中说,旅行是一种学习,它给你用一双婴儿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会,让你变得更宽容,让你理解不同的价值观,让你更好地懂得去爱、去珍惜。旅行让你以另外一种身份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进行新的尝试,让你重新发现自己。

其实,学习也是一种旅行,从一个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行。学习是一种相遇,是对话,与陌生世界、他人相遇,与自己相遇;与新的世界对话,与新的他人对话,与新的自己对话。康德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学习》,福柯也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学习》,他们都认为学习是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者的相遇和对话,与自己的相遇和对话。按照这些关于学习的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学习也是一种旅行。

旅行既要费钱,很多时候还很费力,但是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因为旅行从来都是旅行者心甘情愿的选择。那么,什么时候,学生的学习能够像旅行一样,让学生再苦再累也愿意主动投入呢?我们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改革,但是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始终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和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兴趣是推动孩子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大都是形式上的改变,并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和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来自哪里呢?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通过挖掘学科知识内容本身的魅力,以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打开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对学科内容的深入探究中获得丰富与充实,这种兴趣与快乐才具有持续的力量。很多成功人士往往能够将这种乐趣保持一生。当一个人能够终身坚持下去的时候,自然就可以达到极致,达到那个领域最顶级的水平。

爱是因为喜欢,喜欢是因为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在语文、历史、经济、政治、哲学这些富有人文精神的学科教学中,背诵,默写,抄写,填空,照本宣科的讲解,标准化的试题答案,我们看到了这些扼杀学生学习兴趣,只是有助于直接提升考试分数的方式成为经验大行其道的时候,就可以明白现在的学生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课堂,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即使被迫坐在教室里,做出了学习的姿态,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学习。也许我们都应该思考一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如何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在哲学课堂上,我给学生讲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提到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不仅仅只是学生时代的事情,而是伴随终身的一种生活方式。即使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了,工作也只是新的学习的开始。有学生惊叹说:那这辈子岂不太痛苦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对学习是痛苦的体验,即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了分数,这种方式也需要反思和改进。对于教育而言,更可怕的是,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观念指导下,我们认定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吃苦的过程,于是不断强化学生这种痛苦的体验。

西方成功学曾经有一个理论,是说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这种业余时间的学习往往效果特别好,因为是在用中学,而且出于自己心甘情愿,没有任何人强迫。

在互联网、在线教育、各种社群爆炸的时代,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学习渠道、学习资源了,可以选择的学习方式非常多,而且门槛还很低。这个时候,只要你想学习,机会随时就在你手上。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不是快乐而有真正的收获。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手机互联网的时代,可是我们的教育确实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知识的传授,方式的训练,已经越来越失去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我们的教育需要进入通过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充实与快乐,以激活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内在动力作为教育发展的方向。

通过阅读《新教育》深刻体会到了朱永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指引,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二

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在这样一个高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仍然牵绊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师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刚刚投入教育事业的新人,应该是有激情有梦想的时候,却不敢把教育想的很美好,教育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工程,却更是辛苦的。如果不是因为要写这一篇读后感,或许就错过了一本好书,在拜读这一本《新教育之梦》的时候,让我最有感触的那章理想的美育。

自己的职业是音乐老师,因此“理想的教师”也是让我特别关注的部分。书中讲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对照这里提到的要求,我身为一名教师,觉得离理想的教师的距离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学习。这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总结失败的原因。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八点,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慢慢向理想的教师靠拢,缩小其间的差距。

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现在的学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长辈溺爱惯了,接受信息的途径非常多而新潮,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第一阶段的逆反心理很强,经不起教师的批评和责骂。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新教育之梦》上所说的换位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三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它让我知道了原来自己从事的工作竟然可以如此诗意,如此浪漫。《新教育》这本书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一、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创建和-谐社会是眼下人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创建和-谐社会,教育应发挥怎样的功能?教育是要关注学生的生存,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一切,教育同样也要关注我们教师自己的生存,也要关注我们教师的发展,教育还要关注学生家长,实际上,一句话,教育只有关注到社会所有人员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这样才是和-谐社会的教育。

二、最欣赏的两句话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此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

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对于新教育,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三、最新奇的事是“开办成功保险公司”。

朱教授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做法,他美其名曰“成功保险公司”。他说,只要参加他这个公司,他包你成功。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天写一篇千字文,十年后拿3650文章去找他,如果那时你还不成功,就以一赔百。

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有过许多的理想,但一路过来,大多随着时间而流去,要说成功的可真是很少很少。然而朱教授这个保险公司内含了一个前提条件,“持之以恒,十年不止”。朱教授倡导教师要每天写一篇教育叙事,他说每天坚持写,坚持写十年,你就能拥有玫瑰的芳香,你就能夺取胜利的桂冠,你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最有意义的课程:儿童阶梯阅读课

在这个课程中,教师和孩子一起编织着幸福的教育故事,从中我能体会到教育的快乐。在每一次生日诵诗时,我想带给孩子的会是一生的难忘,心灵的震撼。所以我会为每一个孩子精选最适合他们的生日诗,虽然很费时间,但我觉得是辛苦并快乐着。

五、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校园

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篇3: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理念与启示

1 新教育简介

新教育实验始于2000年朱永新教授出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书中提出了“理想教育”的基本思想,朱永新对现行教育的批判、反思及对行动的渴望引发了民间教育思想者的热情响应,通过网络,通过对话与碰撞,一种新教育思想逐渐成形。2002年6月,“新教育实验”的专门网站“教育在线”开通;2002年8月,实验于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启动,提出了核心理念、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并规划设计了“六大行动”实验项目。

1.1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为了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

新教育对话录

教育的原点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小学阶段,学生有较大的课业负担,难度相对较高,上课时数较多,学生学习方式也较为模式化。据调查显示,有近一半学生每天在教室上课的节数超过6节,56%的学生周末参加各种课外补习,城市中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比例更是超过70%。这些致使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出现问题:“一是睡眠时间不足,缺乏运动,有62%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能保证10小时睡眠,但随着年级的增长,这一比例快速下降;二是基本学习习惯难以坚持,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效率不高;三是缺乏长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学习十分被动,缺乏活力;四是学习成绩不均衡,学习满意度有待提高”。

新教育提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这里一切的人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因为没有老师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教育是为了追求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顾名思义,教育就是一种生活,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那么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在读书中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幸福。幸福而完整的生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注重感官体验,完整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理性的思维。一种知性而丰富的生活。如果我们都能从这个理念出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不会在繁重,单调的课业之下失去明亮好奇的眼眸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1]

1.2 教师在教育中应该与学生共成长,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也应该为了教师成长,为了所有人的成长”。[2]

古时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地位自古以来都是受人尊敬和仰视的,只有老师提高了专业素养,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

新教育采用师生共读,师生共写随笔的方法。新教育开展了教育在线,教师们可以在线交流和学习,不断的进步和提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在教育中成长能使学生受益颇多。比如当下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有些专业采用降低学习难度的方法进行“减负”。其实,学生真正的负担不在于教材的难度,而在于教材被分割,缺乏丰富性,缺乏关联性,缺乏生活经验作为背景。如果智慧的老师,肯思考的老师能够丰富教材,使教材具有关联性,能够以生活经验作为背景,我想那么我们的孩子学习起来会多了些轻松,多了些欢乐。[3]

现在孩子课业负担重,具体表现就是老师给留了一堆堆的作业。学生们整天忙于本命的写作业,而没有了思考和阅读的时间,又怎么很好的成长呢?缺乏经验和不思考的老师,会布置大量的作业。而真正有专业素养和智慧的老师,只会布置适量的有效的作业,这些作业能够基于学生不懂得基本问题;这些作业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难度要适中;作业必须及时反馈,能够让学生了解自身的缺陷和待改进的地方。[4]

1.3 新教育实验书香校园

营造书香校园,不仅使学校充满了书香味,还给学生们带来一个新奇和丰富有趣的世界,更让学生多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阅读改变人生,阅读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

晨诵-午读-暮省的读书方式,师生共读,师生共写随笔,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师生共写随笔”就是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超越自我。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在阅读中亲近大师,拥有思想,直抵精神;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融入社会,而不是逃避现实,逃避责任。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有崇高的精神和正义感以及使命感。电视和电脑的普及,给我们带来大量信息和便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很多不宜于孩子成长的信息。有的小学五年级孩子坐在电脑玩游戏,一坐就是十来个小时,这样,其实是非常不宜于孩子的身体发展以及精神成长。阅读,可以让我们的孩子的童年增添更多的色彩。新教育的毛虫与蝴蝶项目,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阅读儿童文学的意义。[5]

1.4 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相信学生和老师的潜力,会使我们的教育充满了奇迹与惊喜。人的潜力是无穷大的,只要你相信学生的潜力,因材施教,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教师相信自己的潜力,不断的努力和成长,就可以创造出很多很多的不可能,创造出很多的精神财富。记得春节晚会看《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深深的被震撼了。如果不是主持人的解说和台下的了解,很难从台上看出演员们与正常人有什么不同。锲而不舍的努力追求,相信学生的潜力,相信老师的潜力,我相信教育终会谱出动人心弦的篇章。

2 新教育:孩子快乐生活的实验田

目前全国开展新教育实验的学校有217所,涉及21个省市,主要推行于农村学校,新教育的基本理念为追寻理想,超越自我。精髓是让老师和孩子们在心中播种理想,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追寻心中的梦,让他们有信心。它的基本特征是明显的,是注重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注重行动的理念,非常强调“做起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遵循教育的规律,不是无休止的补课和请家教就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孩子可以针对性地根据自己学习上的问题支配好自己的时间,快乐自由的成长。

3 临淄区的新教育实验

临淄区作为全国23个新教育实验区之一,一直是新教育实验的骨干力量。临淄区的新教育实验成效显著,可供全国其他实验区作为借鉴。2003年,新教育刚刚兴起的时候,临淄区的常丽华和于春祥老师成了“教育在线”的铁杆网友;同样在这一年,临淄区的实验小学、齐陵街道中心校率先走进新教育实验,拉开了新教育实验的序幕。

新教育主张“六大行动”———构建理想课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卓越口才训练、创建数码社区。临淄区金茵小学的和悦教育,从班级校园的墙壁文化到校园的一草一木,无不彰显着新教育的特色;从每个学生一个放个人用品的橱柜到每名学生一个成长档案袋,都反映了学校管理的规范;从书香校园到完美教室,从理想课堂到德育课程建设都反映出师生一起书写生命传奇的历程。临淄区实验小学虽然只是用课件展示的一系列活动,但通过活动能看出他们践行新教育的历程。

临淄区的常丽华老师深深打动了我。常丽华,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在农历的天空下”课程主创人,山东淄博临淄金茵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08年《中国教育报》“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齐鲁名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常丽华老师,很好的践行了新教育,相信学生和老师的潜力这一基本观点,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令人感受最深的是常丽华老师的晨诵和绘本阅读课。在通俗有趣的《我和小鸟和铃铛》的诗歌诵读中,二(6)班的孩子们感受着“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好!”的独特生命理念。在《巴特恩的裁缝梦》的绘本之旅中,憧憬着自己美好而奇妙的愿望。特别打动人的是:常老师关于《重构教师生活》的专题讲座。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听者在不知不觉中,随着常老师的娓娓讲述,跨越时空的限制,经历了“小蚂蚁班”的命名、成长、卓越的三年历程。

4 新教育创新之处,意义

“新教育实验”体现了一种“乌托邦”思想。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理想主义的色彩还是较少,缺乏应有的对现实目标的批判和超越;中国教育片面追求与现实的适应和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引领时代、提升社会的功能。必要的乌托邦”对人的纯功利冲动起到平衡和矫正作用。[6]

新教育发展迅速而受到全国的关注,是因为它是一面旗帜,它用理想的方式向当下的中国教育说“不”,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追求,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中国教育的桃花源,新教育是一种自觉,它用行动告诉人们,中国教育到了返璞归真的时候了。

只要对一线老师有所促动,让大家学会了反思和警醒,在心中埋下了理想的种子,那么新教育实验就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每个老师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写日记,学会了读书,学会了求真,这是新教育的进步之处。只有老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教出好的学生。新教育实验是在民间推广的自发运动,让老师搞好自己家里的试验田,对民间教师有一种推动作用。新教育实验重在行动。

新教育让老师有了激情,有了理想。有很多的一线教师为了理想而奔波,为了理想而努力。他们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明天,在奔波的旅途上相遇,相互激励,相互学习。智慧的火花往往闪现在观点的碰撞之中,新教育实验是扎根于大地之上、集体之中的一项行动。

新教育是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公民课程(善)、艺术课程(美)、智识课程(真)作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个性)作为必要补充晨诵、读写绘、在农历的天空下、开学一周等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带领学生经历体验、合作探究,建立知识与世界、与自我的内在联系,将所有与伟大知识的遭遇转化为智慧,从而使师生生命更加丰盈。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回到教育的原点[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3、20.

[2]万继峰.论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J]科技信息,教育基础.

[3]朱永新.回到教育的原点[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89.

[4]朱永新.回到教育的原点[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92.

[5]朱永新.新教育对话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91.

篇4:副市长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

若干年后,他以同样的高速发起了“新教育实验”,狂飙突进中他领着一群理想主义者对全国的教师们高喊:“你去读书吧,你去写日记吧,你去聆听窗外的声音吧……”

关于他和“新教育”(他拒绝用“他的新教育”这样的表述),已经说得太多太多。

转型

常被人提起的包括“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

2002年,该“公司”在朱永新自办的教育在线网站上发帖“成立”,“参保对象”和“投保金额”均不限,投保条件要求“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人文”。

“理赔办法”则是,如投保方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公司”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跟帖者甚众。

魏智渊当时是陕西一个县城的中学语文教师,和很多老师一样,他也在僵化的教育体制中苦闷着,看到了这个帖子后“比较激动”地去留言,参与讨论。

在用“铁皮鼓”的网名发表了几次意见后,某日,论坛的总版主李镇西(朱永新的博士生)突然给他发来一条消息:“你这个名字读起来不大好听啊,呵呵。”

魏试着把“皮”读去声,果然。

他有点激动,被“大人物”注意到了——彼时,李镇西早已是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接着,作为“比较优秀”的网友,他又接到了朱永新的电话,“问了我的情况,当时已经有希望我过去工作的意思。”

“新教育实验”的最早报道者、记者章敬平这样回顾早期新教育:“一开始都是很聪明的人在做,比如说山东一个女教师一年之内让班里的小学生个个会作诗填词。但这很难推广。”

魏智渊后来去了成都,2006年2月,在朱永新的邀请下,他来到苏州,成为新教育实验的第一个专职人员。

按照朱永新的想法,新教育实验的“浪漫期”在这一年结束了。“它的作用主要是唤醒,告诉人们‘教育可以如此美丽’(这是未来一本书的名字,他补充)……但我们没有真正的技术、专业团队,人们的热情被唤醒后出现迷惘。我们成就了一批人,但更多的普通教师并不知道该怎么做。”

为官

从1997年以39岁“低龄”任苏州市副市长到现在,朱永新身居庙堂已有10个年头。在此之前,他在苏州大学担任了五年教务处长。

常有人问他,既然对新教育那么有热情,为什么不辞掉这个市长算了。虽然新教育实验走的是NGO路线,他也很少在辖地苏州运用行政权力予以支持,但他每每这般回答:在中国,要做一件事情,如果有更多的行政资源,可以让它做得更好。

为官10年,他最为得意的“作品”不是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而是“把很多理想变成了现实”。

这包括在全国率先实现免费的义务教育和举办阅读节。有意思的是,作为全国政协常委,这两件事他都是先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再在苏州实施。

他说自己到了政府后更加崇尚行动。“很多思想啊,如果不付诸可以实施的行动,就很难真正地改变现状。”

不过就在前几天的会上,还有人说他“太理想主义”。

当时他提出,苏州能否在全国率先实现劳动就业准入?要求来苏州工作的人,包括建筑工人,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

2006年初,他在新教育团队的一个内部会议上提出了不少愿景,包括“建立自己的学派、把视野投向国外”等等。这一内部发言经记者改写成专访发表后,成了挨批的靶子。

华南师大教授黄甫全发表公开信,称教育界的浮躁之风在朱永新的嘴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指责他“带头吹牛自我膨胀”,甚至滥用苏州副市长、民进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这三顶帽子”。

朱永新说,黄可能是“把我们未来想做的和我们已经做的混淆了”。内部会议固然有“鼓士气”的成分,但他到现在也仍然认为那些都是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

在新教育“一号义工"、台湾新鸿嘉公司董事长营伟华看来,朱永新反而是“太过谦和”。营帮助转型的团队引入了企业管理模式,自称要求“很多、很重”,但,“朱老师经常会很认真地说,‘哦,对不起,这件事是我们做得不好。”’

用营伟华的话讲,朱是个“完全没有阶级的人”——“对谁讲话都一样”。

“铁皮鼓”经常会“毫不顾忌地批评”朱永新。有一回,在场的另外一个朋友惊讶地提醒他,你怎么这么“放肆”?铁皮鼓当时一愣,也想,是啊,“但似乎从来都是如此,已经习惯了”。

朱永新自称做官让他学会了自我控制。“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比如一会儿我就得坐‘囚车’去昆山,”他笑。“囚车”说法引自他的好友、作曲家王立平——“当官其实就是坐牢。你的办公室就是牢房,你的小汽车就是囚车,你的秘书就是你的狱卒,你的任期就是你的刑期……”

“当然,有权力时可以去改变规则。”当初他这个副市长要分管卫生,“我说我不懂”,就向全国请一些专家成立小组帮助苏州制定规划,他再把决定权交给专家。对话

1958年生人,1977年考上大学。朱永新的前20年,或许是一个最不适合读书的20年。

1975年高中,按照他的说法,在那个苏北的小镇上,“毕业意味着失业”。做了一年的苦工后,1976年,他通过关系走进了大丰县棉麻公司的大门。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回到老家当起了棉花检验员。

在那里,他初次品尝到了“权力”的滋味。“收购棉花的时候,俨然是一个土皇帝,等级、品质,就是我们一句话。”

但是,“天然的良心发现”又让他“手下特别留情”,还经常为了农民与县城轧花厂的技术员争吵。

日后,他在一本书中写道,我觉得和自己对话是一个人成长最最重要的法宝,而“和自己对话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

听起来有一点玄。

他把“自我对话”又具象为阅读和写日记——这便不难理解他的“新教育”为何高举“读写”旗帜了。

像是为了把失去的日子补回来,他的阅读量极大。大学时每周都要读十几本书——手里那高高的一摞书常常吓坏图书管理员。

即便到了现在,仍是“一日不读书,如同一日不吃饭”。

“比如,读梁漱溟时就会用我现在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不断地沟通,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我……”读了好书,还会在博客上与网友交流,那里已经成了他的日记本。

打开这个本子,你会发现这简直是“每日行程汇报”,中国大约没有第二位同级别官员像他这样,把头一天几点起床,几点开会,几点会友,几点上火车都一一呈现——以分为单位。

边缘

5月28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新华社内参上批示,要教育部关注、调研、总结新教育实验,为中国素质教育开拓更广阔的路子,“但教育部似乎还没有动作”,这让朱永新有点失望。

此外,他和新教育团队数月前还碰到了点“误会”,某个领域的研究项目因某些原因没能继续。其实他们也才刚刚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三年前有媒体曾经提出,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渗透的仍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修为,忽略了“现代”的一面。

但“麻烦”也未必都麻烦,“我觉得,人类的普世价值在最伟大的著作中都有,”甚至在童书中,“《夏洛的网》啊,《一百条裙子》啊……”

“应该说我们这些人,对国家都是一片忠诚的。”“我觉得,一个真正好的教育,最后必然体现为公民的自觉。”他说。

记者曾问来自台湾的营伟华,大陆的新教育实验是不是可以从台湾借鉴一些东西?她想了想,回答,其实很多东西最后都会是不约而同走到一起的。

挂了电话不久,接到营女士的短信:“刚看电视新闻播出,台北县政府规定辖内小学生,每学期师生共读十本优秀课外书并上台讲演一次……”

篇5: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新教育是,那时候还在洛阳实习,感触最深的就是朱永新教授教授说的那句:“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现如今我们平等乡也开展了新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认真学习落实新教育的各项工作。

新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阅读,阅读是一个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晨诵、午读、暮省”作为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是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完整体现。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但要给孩子们推荐书目,还有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开展相关课程。教师要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培养一群爱阅读的孩子,让书籍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样做也可以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去学习,正如新教育实验里所开展的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和运用的儿童阶梯性阅读等理念我们都可以去选择借鉴。在新教育每月一事中,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展示自我,极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新教育带给我们的收获还有很多很多……

面对学生,我们需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如阅读习惯,运动习惯,晨诵习惯,写日记习惯等,用拍照片、视频或是写每日教育随笔的形式去记录孩子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最真挚的教师举动去温暖每个孩子的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篇6: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

假期里,我潜心研读了朱永新写的《新教育》一书。读后,感觉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带我缓缓上升,我感觉自己站得高了,视野更开阔了。经过反复阅读后,我才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新教育?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新教育首先是一个变革的梦想,一种成长的激情。提倡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完整体现。

新教育实验有一些基本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最最显著的特点是帮助教师层,新教育的六大行动,就是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和构筑理想课堂。这六大行动,意在推动整个的数字教育推进,推动教师的成长。

朱教授说,新教育实验初始阶段的理念尚未形成,但他相信实践出真知,也出理论。事实上,他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新教育实验的理论构建。现在,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已经形成。这些理论不但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而且呈现出思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朱教授认为,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朱教授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永新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他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教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朱永新对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视,甚至有点儿夸大。他认为,死人与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正应了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虽然另有寓意,但朱永新却借此说明精神的重要性。重视精神,就要让人们不断地感受成功,从而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朱永新说,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去年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世界上九大新兴科技城市,苏州是唯一入选的亚洲城市。那么,能说苏州就是亚洲最好的城市吗?当然不能。但苏州有它的特色,它是一个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非常完美的城市,它有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又有2500多年的文化底蕴,是外商投资的聚集地。学校也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特色,是谈不上辉煌的。

“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朱永新认为,如果说当今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关注的话,那么,真正对于人类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文明的进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教育者的手里走向衰落。我们经常说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要想让我们的孩子、教师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真正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就要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他认为,阅读中外名著是对话的最好途径之一。

真正的教育就应该像新教育,让孩子们快乐地读书,健康地成长,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与习惯,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真正的学习不是在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而是今后的学习的能力与阅读的习惯。

这本书读完后,面对着新的一轮的教学,我又有了一股子大干一场的劲头。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每一节课都有收获,每一次与孩子的交流都是那么的开心。当然也有课上得不理想,孩子调皮捣蛋、不认真学习的时候,但那时的自己总有更多的耐心,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跌倒了爬起来的力量。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洁心灵的理解和尊重。当教育被世俗的功利污染时,许多学校的课桌有了,精神没了,楼房高了思想矮了,纯粹、人文、博爱、――――这些教育的本真被滚滚红尘淹没了,新教育就是教育的本质,是应该被还原的教育梦想。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和孩子同行,一起去晨诵,一起去读,去写,去绘,一起去融入诗歌,融入童话,融入每一个课堂。在路上,我们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幸福。

篇7:朱永新《新教育》一书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朱永新的新教育源于一次和朋友的交流,当时我被朋友嘴中所说的新教育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着教育又要翻起新的篇章,意味着一种实现价值的理想行为。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从而加深了我对新教育的认识,使我心情澎湃。我从中深深感到,朱永新教授是一个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对教育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和献身,为中华民族的教育腾飞,返璞归真,发起草根新教育行动,令人敬仰。读后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而且我非常认同朱永新说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试想如果教师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才是学校。阅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人只要有精神的饥饿感,才会阅读,一天不阅读则很难受。

朱永新认为:我们迫切需要形成新的国家教育价值观,应该把阅读上升为国家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教师、家长或者个别学校行为。我觉得全民阅读非常有必要,而且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少年志,则中国强!随着新教育的推进,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伴随孩子成长,写日记和读书笔记是水到渠成的事。让孩子写自己的学习、生活;写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倾诉自己的感悟;诉说自己的心声。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开阔他的视野,净化他的心灵。这样孩子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另外,说到阅读,“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数学晨读,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于是我在班里提倡学生早晨背诵经典的古诗文,希望孩子在每天的清晨与经典古诗文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并以此开启一天的学习,三年的坚持下来,我班上的孩子们已经能熟练的背诵《弟子规》、《滕王阁序》、《岳阳楼记》、《长恨歌》、《出师表》、《木兰辞》等经典名著和几十首古诗。让他们在古文里洗涤了自己的情操,让他们在每天的诵读中懂得了什么礼义廉耻,什么是忠孝。

午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然而,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他应该读什么书?我们该怎么开始阅读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教育实验自起,开发了“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毛虫与蝴蝶项目认为,不同年龄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阶段的限制,他们能够读懂的童书是相对有限的,我们要从大量的童书中寻找出每一年龄段儿童能够阅读的书籍。于是,从一年级起我就开始每个学期挑选几本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那时候一、二年级的孩子能认识的字并不多,而且很难安静地坐下来看很长的书籍,我尽量给他们挑选带有拼音的、有图画的书籍,让他们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三只小猪》《灰姑娘》《成语故事》等等,孩子们喜欢这种看了故事,又能绘声绘色讲给别人听的方式,就连班上最顽皮的几个孩子也忍不住加入到我们的阅读队伍当中。现在我班上已经三年级了,经过两年多的历练,孩子的阅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阅读的能力也加强了不少,这个学期我试着给他们推荐了《少儿版四大名著》《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等,而且我还组织学生把零花钱节省下来,放在一起买书读,现在全班至少每人一本书,每天中午看半小时课外书,这些书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换,也可以互相推荐,另外我在班上还每个月搞了一次,读书明星的评选,这样孩子的热情非常高涨,孩子们快乐,我也跟着快乐了。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成了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学生写日记是老师要求的,不得不写,并且会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特别是中低年级,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但是老师自己有时也需要多写教育日记,时时鞭策自己,才能在教育中获得成长,而我也会朝着这方面不断努力。

篇8:朱永新怀揣新教育理想执着前行

2010年春之降临,与一年一度春天相约的“两会”如期召开,记者情不自禁又一次点开了朱永新的“博客”,目光久久注视那一行行熟悉的文字——

2009,春天的约会之十四(3月13日):今天是两会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两会博客的最后一篇……?

上午9点,在人民大会堂参加闭幕会。吴邦国委员长主持。先后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和其他一系列决议草案。委员长最后强调,“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希望大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大会在高唱国歌以后宣布结束。本来我们小组计划在天安门前和大会堂前集体合影,但在刺骨的寒风面前,大家还是选择躲进汽车。好在明年还有机会的。小组的全体同志不约而同地说:明年春天再约会!

去年今日,已在全国政协担任多年常委的朱永新,随着职务身份由苏州市副市长调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其在“两会”中的角色也随之变为全国人大常委,或许是自感责任更为重大吧,朱永新在去年的两会上一共写了14篇博客,基本每天一篇,取总题目为“春天的约会”,他的博文既充满激情与文采,又从一个人大“新常委”的角度第一时间对两会随思随想,言简意赅,一时风靡网络,赢得广大网民、尤其是那些关心教育的年轻网民的青睐……

记者有理由相信,今年两会,朱永新的博客一定会更加精彩!原因有二:一是他这个人大新常委随着进京工作一年后接触面更宽,思考的问题必定更多更深;二是就在本届两会召开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就教育问题在一月之内连开了五次座谈会,而朱永新,正是被邀请与总理面对面对话教育问题的参加者之一。

高擎理想的旗帜,为的是我们的下一代

检点中国自有孔夫子开门办学以来的历史,教育问题从来没有似现在这样成为全社会广议的话题。当教育已经同芸芸众生中每个人、每个家庭在当今社会中如何立足而息息相关时,教育还只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事么?

“教育的问题很多,我们应该看到第一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全世界很少有民族能够像我们这样把教育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第二我们这个民族是非常勤奋的民族,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第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也有相对充裕的资金来义务办教育,这么好的基础应该对教育充满着信心。教育之所以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朱永新一谈起教育,一副宽大的近视镜片后的眼睛就会闪烁起睿智的光芒。从大学校门步入政坛,无论角色如何变化,职务几经升迁,但他本质上仍是个教师,或如他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我最感到自豪的是,这辈子都与我最热爱的教育有缘!”

与教育结缘,是朱永新的毕生理想。这理想的最高境界,按朱永新的话说,却并非什么高难艰深的东西,实际上是一场让教育回归本质的革命!这场“革命”如果成功,朱永新心目中的教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教育应该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能感觉到希望,领略到趣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面理想的旗帜下,做学者的他多年来深刻反思着中国教育现状,坐拥书斋,著作等身,20多年来,在国内和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400余篇,出版了多本论著。著有《朱永新教育文集》(十卷)、《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一次梦想的远征》、《回到教育原点》、《走近最理想的教育》、《新教育》等。2009年被评为“回响中国——2009年度教育风云人物“,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2007年被评为第七届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

同样,在理想的旗帜下,做官员的他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曾倡导并主抓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在全市扎扎实实推行过教育信息化行动、改造相对薄弱学校行动、扶贫帮困助学行动、培养名师名校长行动、推进外语教学行动和全面素质教育行动等被称为的6大行动计划。

6大计划的推行和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朱永新作为学者和官员双重身份所带给他的特殊资源优势的体现。作为学者,他对中国当代教育方方面面的相关研究,早使他进入了卓有建树的精英行列;而作为官员,他能够坦荡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利,调动起自己的学术积累,为自己深爱的城市和深爱的教育事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让自己的教育理想借助于部分行政力量,得以逐渐变为现实。

其实,朱永新在教育领域扮演的角色还远不止这两个。在苏州他的课堂以外,他所在的政界以外,他还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他的“教育在线”网站,他的已经操持多年且影响越来越大的“新教育试验”,而这些,居然是没有任何“官费”投入的纯民间行为,这种对教育一往情深地倾情投入与个人化的“惨淡经营”,决非常人能做与愿做,朱永新却永远乐此不疲。无论教授、副市长、至今天的副主席,还是网主、“实验者”,为官为学的朱永新都有一根红线始终贯穿于多重角色之中,这根红线当然就是教育!

对抗教育异化的实验,坚持就是胜利

朱永新并非“新教育实验”的始作俑者。朱永新介绍说,旨在推动“人的教育”的新教育实验发轫于100年前的欧洲,一些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不满当时的教育,一边宣称要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和健康人格的人,一边相继创办了与这一价值取向相匹配的新式学校。于是,新教育运动在欧洲迅速发展,并有了它的国际组织。此后美国的杜威又对新教育实验进行了理论诠释。在中国,成长于安徽山村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将杜氏的新教育理论移植到中国早期的师范教育。接着,北大的蔡元培先生在大学教育领域也开始了进一步的身体力行。遗憾的是,战乱频仍,渐渐湮没了新教育实验在中国的践行和创新。而后来,苏联教育模式的引进,“考试教育”的繁荣,使得新教育实验渐成中国教育史上一抹依稀的记忆……

在举国向现代化进军的世纪之交前后,中国学生人格扭曲的非正常现象,却在不断敲打着亢奋于“GDP梦想”中的国人。一个个青少年道德危机的个案,让教育专家们一次次忆起爱因斯坦在著名的《教育声明》中说过的话:他必须获得鲜明的辨别力,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道德上的善,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良好教育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痛感人文精神远离教育的惨淡现实,朱永新决意要复兴“新教育实验”。2002年9月,新教育首家实验基地在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挂牌。身为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朱永新原本可以调动各种资源,开拓他的新教育实验,但耐人寻味的是,他却别辟蹊径——选择了借助民间力量做课题的方式进行。

相对于现行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埋头“奥数”,学的东西大部分却是将来没用的东西,而作为“人”而存在的技能,如沟通、交流、表达、交往、合作的要素在教育中却没有地位的“应试教育”,所谓新教育实验无疑对前者是一种反动。朱永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场实验让教育回归它的本来面目:让人活得更有尊严,并走向崇高。为此,朱永新赋予他的“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追求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价值取向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相信教师和学生无限的潜能,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或许是中国教育确乎需要大变革了,或许是与朱永新持同感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总之,他的知音不少。有人说,中国教育积弊重重,不是大家视而不见,而是找不到出力气的方式,缺乏一个组织或一个灵魂人物的引领。理想主义者朱永新的振臂一呼,正是适逢其时。如果“玉峰学校”算是新教育实验播下的第一粒种子,那么截止现在,这第一点星火已成燎原之势,很快波及全国,山东、广东、浙江、福建、黑龙江、吉林、上海等省市的一大批老师主动加入实验的大军,从2002年到现在,他与志愿者在民间推行“新教育实验”,营造书香校园。现在全国有20多个实验区100多万学生,千千万万的师生开始将“新教育”理想具体化、系列化。

而由他主持的“教育在线”网站,在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已成为无数教师和学子们的精神家园,散居于中国各个角落里叹息着中国人文教育缺失的大批理想主义者,通过“教育在线”自发聚合在一起,为推进这场实验无私贡献着聪明才智。这里没有报酬,有的只是一群群热衷教育改革的“志愿者”!按朱永新的话说,眼下的“教育在线”,已然是一所虚拟的师范大学了……

在播种理想的路上蹒跚前行

希望在明天

一年以前,朱永新来到北京,做起了“京官”,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专职副主席。他在每年“两会”上的身份,也随之转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做起了人大常委。这为他向着心中那份神圣庄严的理想前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在政协做常委时,他就是一个出了名的“提案专家”,每年上报的提案平均不下10多份,现在进入立法机关,他建言献策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为此,他忙得更加不亦乐乎。

作为一个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有些人叫好,也有些人说他是教育疯子,讽刺他在建一座教育的乌托邦王国。但朱永新断然说:“我不是乌托邦主义者,更谈不上搞乌托邦教育,我不过是身体力行地尝试建立更满意的、品质更高的教育试点,只不过想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2009年岁末之际,朱永新被一批由网络媒体和半官方或纯民间的组织发起评为“回响中国”年度致敬之教育风云人物,这让朱永新有了一种别样的感动,他很珍惜这次的激励,因为这是一种来自纯民间的力量,一种草根的力量,不能不让他联想到诸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的命题。

也就在去年的最后一天,朱永新满怀激情,通过网站深夜给他的新教育团队写新年祝词:

“我们每一个对新教育怀有宗教般情怀的人们,以堂吉诃德的勇气,将苏南一隅的点点星火,欢愉地散遍广袤的天南地北,以西西弗的坚硬,将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柔软地植入未来的中国心灵。我一直在说,新教育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新教育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新教育是大家的,是每个需要新教育的孩子们的。至于我,最多只是一个在时代急促的呼吸声中,大着胆子,跑出来喊了一嗓子的家伙。因为有孩子,因为有你们,我微弱的声音才能在中国教育的沉疴里激荡。”

从某种意义上说,朱永新们的“实验”既是一种理想主义色彩极浓的行动,也是一种带有几许悲壮色彩的“抗衡”。因为,在教育现代化进行了100年后,在近20年教育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居然还要反思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样的教育可以兴国?什么才是好的教育?作为学者的朱永新,虽然早已是著作等身,名闻遐迩,但却并不满足于坐而论道,而是高举着理想之旗,在行动力困乏的当下,仍然要义无反顾地“蹒跚前行”,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最起码,对当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无疑是一面镜子式的昭示。

事实上,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不是当年鲁迅先生笔下的战士“荷戟独彷徨”,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新教育的队伍中来,这其中有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批关心和支持教育的人,包括越来越多的实业家。我们不能肯定新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一定会如何结出硕果,不能肯定美好的理想一定会有美好的现实,但是,作为中国教育的可敬的追梦者,朱永新和他的团队仍然执著地期待着——

风雨过后会有彩虹,耕耘之后会桃李满园,他们的理想终会实现……

简历:朱永新,男,1958年8月生,江苏大丰人,1976年5月参加工作,1988年4月参加民进,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改革发起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上一篇: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下一篇:严明纪律廉洁从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