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渡传统婚俗

2024-04-15

流渡传统婚俗(精选8篇)

篇1:流渡传统婚俗

流渡传统婚俗

天上人间

一、婚前礼俗

(一).托媒提亲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就在全国颁布实施了《婚姻法》,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反对包办婚姻,但在20世纪80年代前流渡的民间婚俗中,封建婚姻制度中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仍旧是法定标准,否则便被视为伤风败俗,使家门声誉受损。子女到了娶嫁年龄(很多甚至才几岁就定亲,俗称“娃娃亲”;也有父母投契,指腹为婚的),男家相中某家女孩子,即请亲朋中与女家父母兄嫂熟悉的人或专职媒人上门提亲。也有女家请媒人提亲的,但是很少。以做媒人为职业的媒公、媒婆,认为说合亲事,成就婚姻是功德美事,除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还常常注意观察访问,主动牵绳拉线。在成功撮合一对男女后,媒人可接到“谢媒礼”,谢媒礼通常由男家(俗称“赢家”)给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家给付)。在成亲的前一天(俗称“四官月”),还要专程由男家带上礼物去媒人家,请媒人到自家,以备第二日带领迎亲队伍去女家(俗称“输家)。改革开放后,多数仍托媒人牵针引线,当事人自己作主;20世纪80年代后,托媒提亲逐渐淡化,但流渡境内“天上无云不落(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的民俗古训仍旧没丢,男女自由恋爱确定关系以后(有的是“奉子成婚”),仍要在临举行婚礼前请男女双方亲朋充当媒人,由媒人这个角色斡旋成亲环节中的若干细节。

(二).议聘 由媒人向男方传递女方提出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双方议定聘金聘礼(20世纪80年代前主要是水利人亲和衣料,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有聘金)。女方要求男方重金厚礼,“三回九转”(问信、放信、头道人亲、二道人亲、压书或装箱、开庚等),从下聘之日起到成亲之前,逢女家红白喜事或逢年过节,男家须登门送礼,以示女方门户高贵,男方诚心诚意。如果男方中途悔婚,要自动放弃已送的聘礼;若是女方家悔婚,则要全部退还男方聘礼。这就是民俗所说的“男方不愿、一抹不算;女方不愿,一针一线”!真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后,此俗渐次淡化,前面的环节大都浓缩为定亲仪式,但男方家向女方家送一次人亲是免不掉的,女方也好藉由送人亲告知亲戚们女儿的婚姻落实情况及婚期。

(三).讨庚 男方择定吉日,准备礼品,媒人前往女家,向女家索讨待嫁女子生辰八字,俗称“讨庚”。女家若有意,即用草纸写上待嫁女的生辰八字(出生年、月、日、时)交付媒人带回男家。男家请八字(算命)先生合男女生辰八字,如果没有“八败”(克父、克母、克夫、克兄、克弟、克姐、克妹、克子女)之处,便将男女双方的八字单压在男家香火(神龛)上香炉之下放3天,3天之内若无家人病痛、死亡、打烂东西等不吉利之事,便可继续进行下聘事宜。没有安香火的人家,则将男女生辰八字单分别放在两个碗或盘内,夜深人静时将碗或盘浮在水缸两端,第二天清晨根据两碗(盘)相距远近判断二人的八字是否相合。八字合过后,男家备简单礼品交媒人送往女家,女家用红纸写好待嫁女姓名和生辰八字(俗称“开庚书”)交给媒人,双方互换“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继续流传承袭;20世纪80年代后,多为当事人双方一起去找八字先生合八字。

(四).择期 俗称“看期”。在镇人的传统观念中,成亲的日子关系到男女双方一辈子的幸福,多请八字先生或阴阳先生选定良辰吉日。1980年后,男女婚期多选择元旦节、三八节、五一五四节,七一节、八一节、国庆节(10月1日)。日期择定后,由男家写好红贴,托媒人到女家确定出嫁、迎娶日子(俗称“递红单”)。

二.嫁娶礼俗

(一)出嫁 女子出嫁前,女方要做很多准备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前,流渡市场未开放,物质较为贫乏,嫁女时打发不多,主要是木制家具和简单铺笼。市场开放以后,女方父母为出嫁女儿被办的嫁奁就越来越丰富了,家庭条件好的甚至按女儿出嫁后分家立室的需要置办,考虑的十分周全细致,体现了父母对女儿的拳拳爱心。

1、置办嫁妆

①木家具 有女儿的家庭,在很早就开始为女儿准备嫁妆料子(打家具的木料,以干定了的柏香木最好)。一般女方在接到男方所定婚期后就开始请木匠师傅到家里打家具,家具的多少与质量视女方家庭条件而定。一般家庭必不可少的有:大立柜1,米柜2,碗柜1,凉板1,大桌子1,小桌子1,高板凳4,矮板凳4,洗脸架1,板箱1,木撮箕1,应子(小斗)1,香锅架1,茶盆1,筷子篼1等;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增加:架子床1,书桌1,靠背椅8,矮独凳8,茶几

1、电视柜1,长沙发1或短沙发4,菜板

1、挑水桶2,提桶(猪食桶)1等。

②竹家具 条件好的家庭,还备有箩篼4,匟篼1,大小簸箕个1,粗筛细筛各1,罗筛1,麻筛1,晒席2,躺席1,篾箱1,撮箕1,大小筲箕各1,瓢篼1,筷子若干等竹制家具。

③金属家具 大中小灶上铁锅3,北京炉(后为回风炉)1,炉上锅心1,大小锅铲各1,菜刀2,火香锅1,火铲1,铁三脚1,火钳

1、大小锑锅、锑盆若干,大小锑瓢各

1、温瓶

2、开水壶

1、大小铁锁(锁箱子、米柜、立柜等用)若干„„

④瓷具 大小碗若干,汤匙儿若干,盐罐1,小油罐1,酒壶茶壶各1,酒杯茶杯若干,大小盘子若干。

⑤铺笼帐被 被褥(含棉絮、面子、里子,后用被套)若干,床单、毡毯若干、枕头(含枕芯、枕套、枕巾)若干,床帐1。

⑥女孩专礼 一是随女孩出嫁而赠送婆家长辈的礼物。旧时多是女孩子自己做的鞋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公公婆婆、干爹干妈都有;现在都是市场上购买的。二是打发小孩的红包。女孩出嫁到男方,进入新房后,男方亲属会让未成年的小姑子、小叔子或侄儿侄女给新娘子倒茶递水、生火加火以示亲近和关切,新娘子要给为自己服务的小孩子发一个红包,作为见面礼。现在的新娘子还要给娘家送亲的未成年人一人一个红包呢。三是为亲戚近邻准备的见面礼。流渡旧俗说“新婚无大小,洞房无老幼”,有闹新房讨喜气的习俗,女人小孩讨瓜子糖果,男子讨香烟,还说“吃了新人一支烟,赛过三年活神仙”。所以新娘要在自己的箱子里准备好瓜子糖果和香烟,用以打发闹新房的人。

以上父母打发女儿的嫁妆,大件和主头由自家备办,小件由吃人亲的亲戚根据亲疏关系赠买。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方嫁妆有了很多花式翻新。电器、摩托车、轿车也挤进了嫁妆行列,当然、许多传统的嫁妆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21世纪后,时代发展太快,父母大多直接打发现金,既轻便省事,免去了繁杂的购买置办程序,又能让女儿女婿婚后随自己的喜欢和需要去添置。

2、哭嫁 流渡的哭嫁习俗一只沿袭到20世纪末。一般多为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有时也骂媒人和轿伕。

①哭别祖宗 流渡风俗,女孩子一般在嫁前三五天就要开始哭嫁,多的要哭上七八天,最先哭的是祖宗。哭嫁第一天的夜里子时,姑娘就到堂屋香火前跪哭。姑娘嫁前随父姓,敬奉娘家香火;嫁后即随夫姓,敬奉婆家香火,故要哭别祖宗。

②哭别父母 血浓于水,从出生到成年,姑娘和父母结下了难分难舍的深厚感情,嫁别父母,去一个陌生的家庭独当一面,前途难卜,再也不能像在娘家父母面前那样任性撒娇,这的确是一件值得细数哭诉的事。哭数的语言多是七字顺口溜,如“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养费心力,树欲静而风不息,恩德未报就别离。远望故里盼归期,归来又能住几时?门前小河长流水,女儿眼泪长长滴。”姑娘哭父母时,父亲会暗自垂泪,母亲要陪哭。特别是在孤寡环境里长大的姑娘,那种伤心的场面感人肺腑,动人心魄。

③哭别亲朋 姑娘在哭嫁期间,见到叔婶哥嫂、兄弟姐妹都要哭。用一张新毛巾遮面,拖长勾声边数边哭。流渡嫁女是三天,第一天邻里就来帮忙,杀猪、推磨、洗菜、切菜等;姑娘要哭帮忙的。第二天是称“酒的天”,四亲六戚都要来吃酒,姑娘要在“待客的”(福好命好嘴巴好的平辈或长辈已婚妇女,负责告诉姑娘该哭谁、该怎么称叫)引领之下,在客人坐席吃饭时逐桌哭敬,是至亲长辈的要先下跪,长辈来扶才可以站起。被哭的人要劝姑娘别哭,出去当家为人,发家发富之类,要给姑娘开口钱,也有拿其他礼物的。第三天是年月(也叫年期),姑娘照例要哭祖宗哭父母。特别是男方人夫轿马到来时,姑娘在堂屋哭,母亲在小二间哭,离别临近,真情流动,感人至深。

④打闹台 酒的天晚上,是姑娘以“姑娘”身份留在娘家的最后一夜,和姑娘耍得好的姐妹都要来想陪,在姑娘的闺房里团团围坐,姑娘哭到谁谁就要陪哭(也叫还哭),诉说迷离彷徨的女儿心事和难分难离的姐妹深情。哭诉中也有姑娘伤心人别有怀抱的,哭得甚为凄惨,于是又有人参与进来,哭着劝慰、勉励、有时是全堂皆哭,引得旁观的人们也泪下如雨。哭累了歇一阵,喝茶吃瓜子,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然后再哭,通宵不眠。21世纪以后,流渡嫁女已经没有了哭嫁的风俗,而是改为了装烟,“开口钱”却依然沿用着旧名称。但是发亲时姑娘的哭别仪式却没有没有免去。高高兴兴自己就上轿或上车的姑娘会被认为没有心肝;当然也有傻子姑娘听从了母亲摆布后没能领会精神,发亲时一趟爬到圈楼上,怎么都喊不下来的笑话!

3、拜别

当早饭吃过,男方来的过礼先生和女方送亲客在媒人的主持下按流渡民俗中沿习的“周公之礼”交接清楚后,吹打就“催”了起来(一般响过三番就得发亲)。堂屋香火前已经燃起了男方家来的大红烛,发亲仪式就要举行。姑娘开脸、梳妆、换好衣服后(旧俗中,嫁娘梳发髻,别发簪,包青丝帕,穿红嫁衣;20世纪90年代后,嫁娘到发廊盘发,化妆,传统红嫁衣也改穿婚纱)被待客的带到堂屋前,哭着拜别祖宗,再向前来送别的父母及各位长辈一一磕头哭别,然后将备好的一把筷子扔到地上(必须仍散,意味着早生贵子,开枝散叶;自家兄弟要马上把筷子全部捡起来),才被待客的连抱带拖拖上轿子(现在是婚车)。这时,锣鼓、鞭炮齐鸣,轿伕们抬着轿子和嫁奁(现在是迎亲车队)热热闹闹上路了。

之后三天,家里不能扫地,要等新姑爷和新姑娘来回拜后才能打扫。

(二)、娶亲 娶亲是男方家中的大事,有许多讲究,当婚前基本仪式到堂后,婚期一定,就要忙着迎娶了。关于娶亲,流渡传统民俗是这样的。

1、布置新房 旧时,男女双方迎亲的前一天,男家要请多子多福女子布置新房,忌无子女的人插手帮忙。现在则是由新郎自己和要好的哥们朋友一起布置。贴喜字,贴洞房联,布置彩灯,搭彩绸,悬挂结婚照等。

2、贴对联 请族中或近邻中的学究,头天帮忙就写好婚联并由年轻人贴上。大门联、小门联、厨房门联、楹联等各有讲究。特别是大门上,还要朝里贴上“姜太公(姜子牙)在此”,以标志镇魔驱邪,诸神回避,百无禁忌。

3、齐伕 旧时娶亲,男方要喊轿伕参与迎亲队伍帮忙搬抬女方打发的嫁奁。一般要用8桌64人,只能请托几个分属不同生产队(后来的村民小组)的人(小伕头)去代喊。到娶亲的早晨,受请的轿伕要按时聚齐在主人家,叫“齐伕”。后来改为车辆迎亲后此俗自然消失。

4、迎亲 俗称“接新媳妇”。1956年以前,镇境内接新媳妇多用大轿、小轿。大轿有4抬大轿和8抬大轿,专抬新媳妇;小轿为2抬,媒人乘坐。娶亲吉日早晨,男家燃香烛、焚纸线、鸣鞭炮(俗称“火炮”)发媒、发轿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留在家中等待拜堂。迎娶队伍前有2~4面铜锣开道,后跟若干面彩旗,轿前轿后若干名唢喇匠吹奏喜乐调,后跟着长串装有迎亲礼品的抬盒(木制)。1956年后,政府严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用花轿娶亲习俗渐次改为步行、或牛马车、或自行车、或摩托车,视当时条件而定。文革后,又恢复了一段时间的花轿迎亲。20世纪末,开始用汽车迎亲始,进入21世纪后,镇境内发展为用轿车扎花车,媒人和新郎乘坐小轿车,领着满载迎亲礼品和乐队的小汽车长龙去迎亲。

5、挂红 结婚又叫小登科,也是人生值得披红挂彩的大喜事。流渡习俗,比新郎备份和排行大的亲戚,要给新郎挂红。所谓的红,就是六尺红布斜挂于新郎肩肋,后来又用红毛钱的,有用红色背面的。挂红时要封赠新郎,新郎要叩头作谢。

6、拜堂 流渡婚俗中的拜堂仪式并不隆重,传统上也无傧相。迎亲队伍回来后,新郎换上女方来的衣裤鞋袜,做好准备。男方待客的负责将女方打发在正堂大桌子上摆出来,再去牵新娘进屋。新娘第一次到婆家必须从堂屋大门进,意味着堂堂正正明媒正娶。新娘进屋后站在香火的右面(俗称小的面),新郎要揭开新娘头上的青丝帕(哈哈,看清楚,别人错了人),然后向着香火磕头跪拜(新娘矜持,不会跟着拜),新娘则由待客的领着,快速走过堂屋侧门,走进新房。之所以那么快,是为了躲避打跳的人作弄新郎和新娘。

7、回车马 1956年以前,镇境内用花轿迎亲,须回车马神。新郎家设回车马席于院坝。桌上供猪脑壳、鸡、鱼和酒、插香烛,供姜太公牌位。迎亲队伍回到男家时,花轿放在回车马席前,回车马的人站在轿前口念:“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新人到此,车马回乡„„娘家车马请先回去,婆家车马出来迎。天无忌、地无忌、年无忌、月无忌、日无忌、时无忌,百无禁忌,大吉大利。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念完撒米。随即厨师杀雄鸡,提着流血,绕轿一周,直至洞房;并点血于洞房门楣上,贴一片鸡毛。这叫做杀“掩轿鸡”。回车马的民俗现在还有,但已经不杀掩轿鸡了。

8、置闲席 迎亲队伍回来,礼房先生先要安排送亲客在别家屋里或院里歇息,等新郎新娘拜堂完毕,送亲客要进堂屋。新郎见送亲客来,要站在小的面;送亲客在大的面一排站定,为首的要封赠新郎(祝福语)。封赠完毕,新郎向香火磕三个头,然后退到大门边,让送亲客从小的面去向香火右下角。那儿有备好的火、茶和瓜子等。休息一会儿,摆席吃饭,吃完后就由礼房先生请到另处备下的闲席上。参加闲席的是新郎内亲外戚中的长辈,媒人居上,送亲客居左,礼房和亲戚居右作陪。总管即安排上下酒菜,开席喝酒。

9、拜茶 看时间差不多了,傧相会安排拜茶。锣鼓一响,待客的领着新娘子来到堂前,男大女小站定。这时围观的人也十分拥挤,即想看新娘又想看老人公封赠儿媳妇。傧相就回站到大门槛上,按照主家拟出的请拜清单,高声吆喝:“有请XXX屋的爹、妈双福,堂前吃杯早酒咯——”就有帮忙的年轻人拿着传盆(盘子,红纸请书)去请。一般是爹到妈不到,其实当公公的又紧张又兴奋,早就等在什么地方的,一请就到。父亲一到,夫妻二人就得跪下,由儿子旁人倒酒两杯,放在盘中,递给新郎,新郎再递给父亲。父亲接过盘子,放在大桌子上,举一杯托人倒在香火脚,再举一杯托人倒在大门脚。然后重复一次,又从新郎手上接过来,两杯都喝掉。这时,只要听见他在1清嗓子了,全场就肃静了。父亲封赠儿媳妇(其实是封赠儿子儿媳)很严肃,但是玩笑笑谈笑柄都很多,稍有不慎,就会给旁人落下茶余饭后诸如“搞得拢就伙到搞,搞不拢就各搞各”之类的笑料。封赠过后,若是新娘子发现没有老人再来封赠了,就会快步离开,回到洞房。其余亲戚被喊到的要丢拜礼钱,多少不等。亲戚喊完就喊正客(新娘娘家拜礼),由懂礼的人去闲席上打千作请,正客见礼数周到就取出临行前新娘父亲交托的红包(一般有三个,请一次给一个,叫“三援三请”,后来简化成了一次交付)。钱多少不等,但均为吉利数字。最后是请厨倌师、吹倌师、鸣响师等等,总总有请,然后锣鼓响,鞭炮鸣,拜茶结束。

拜茶结束,基本礼仪就结束了。新郎可以去闲席上斟酒,敬烟。然后送亲客要离去,由为首的去堂屋向主人辞行,男主人要见面,双方在堂屋有简单的对答,实为交接中的谦辞。送亲客起身,要用锣鼓火炮送行。接着鸣响师也要到堂屋打一阵作别,主家给了红包,火炮送行。帮忙的收拾完酒席中的活儿,剩下的就是玩耍和等着闹洞房了

10、闹洞房 婚日傍晚,尊辈、晚辈、平辈均可参加闹洞房。旧时姑娘怕自己所备东西不多,总不会早早就如了闹新房的人的愿,这一来,闹房的却越是起劲。开玩笑的悄悄把海椒丢在火中恶作剧,推推攘攘不亦乐乎。21世纪以后,新娘大大方方,下午就出来装烟散糖倒酒,反倒使闹洞房失去了原有的风味。

11、复筵和回门 婚后第二天早饭,称复筵。主要是宴请在男家住宿的客人、附近的亲友和帮忙的地邻,复筵由新郎敬酒新娘装烟。婚礼后第三天,新郎偕新娘回娘家叫回门。嫁家要大宴宾客。新郎新娘进屋,先进堂屋,叩拜岳家香火,岳父岳母,然后再向娘家的尊辈行礼问候。21世纪后,交通方便了,回拜不再是3日以后,第二天吃了早饭就去了;有的甚至是当天下午回拜后返回,第二天又去。

篇2:流渡传统婚俗

壮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各支系都普遍实行氏族外婚,但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土人”家族在四代以外即认为没有宗亲关系,可以通婚。舅表姨表可婚,姑表不婚.“依人”氏族外婚多行单线姑舅表婚,姑母之子与舅父之女可婚,但严禁舅父之子与姑母之女通婚。历史上,壮族曾普遍实行早婚,根据有关地方志书记载:“依人,多早婚”。

【婚姻形式】

父母包办

历史上,壮族曾普遍实行早婚,根据有关地方志书记载:“依人,多早婚”,婚姻形式基本实行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双轨制。

父母包办必请媒人说婚。媒人说婚通常要进行若干次,第一二次去女家,若女方父母亦有意,则以便饭招待。如此往返三五次,即可议定亲事,并以“合八字”订婚。订婚礼银很重,一般须送与女子全套银制饰物。 父母包办婚姻,在壮族中亦占有一定地位,男女通常在十三四岁、有的早在七八岁就被双方父母“合八字”定了终身。

自由恋爱

男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自由婚姻的主要方式是男女青年通过唱 山歌择偶。此种方式当地谓之“唱流”或“赶风流”。长期以来,在壮族婚姻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制度,直至解放前后,广南一带壮区仍然十分盛行。(参见 黄现[等著《 壮族通史》)

“沙人”每年多在正月第一个大街日和二、三月举行。

“侬人”于每年栽秧前收割后举行。届期,未婚男女和已婚但未“坐家”女子各携带 米花糖、花 糯米饭以及小手巾、小镜子等物品,在固定场地对唱山歌。倘若某一小伙子爱上某一姑娘,集体对唱阶段便可竭力向她投送秋波,若姑娘也有爱慕之意,双方即以山歌一问一答自成一对。对唱完毕,可坐下互相宴请,互赠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以示信物,以后逢街日或节日并可邀约订期相会。通过唱山歌结交的情友,日后即便情投意合,男方也要聘请媒人作形式上的求。

【恋爱方式】

对歌

壮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方式有对歌、抛绣球和打木槽等。 壮族人对青年男女的交往是持开放的态度,有山歌唱到:“老人也有十七八,父母也有风流时。”成年的壮族青年男女外出赶墟,在田野、村头对唱山歌(有很多色色的歌词啊!),一般父母不会加以约束。而封建社会中 汉族对儿女(特别是女儿)的约束是有名的。所谓的“大门不迈,二门不出”是也。因此,对歌成了壮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壮族社会中,男女通常在十二三岁起就须学会唱几首山歌,到十七八岁时,必须能学会即情歌。唱山歌地点有着严格规定,无论在僻静的山村,或于街日闹市,都必须是大家所公认或任何人都能看见的地方。时间则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而定。各地每年举行次数不一。

“沙人”每年多在正月第一个大街日和二、三月举行。

抛绣球

抛绣球是壮族赶歌圩时,姑娘们手提五彩缤纷的花绣球,整齐地排队唱山歌,若见到中意的小伙子,便把绣球抛给他。小伙子接过绣球,如果对姑娘满意,就把小件礼物缠在绣球上扔回女方,恋爱就这样开始了。

抛绣球是认识对方,是恋爱的开始,而不是一些文人所说的是爱的结局。

打木槽

打木槽一般在农历年初举行,最初由青年女子以木棍来打槽,击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大家尽情地欢乐。然后由几个女子击木槽数棍后就唱山歌,接着就有许多青年男子拿着木棍,跑到木槽边来共同敲击,每敲一下,大家就唱山歌,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

隔街相望

在广西 靖西一带,有种“隔街相望”的恋爱风俗。每到赶场那一天,青年男女一早就来到街口,男的站一边,女的站一边,仅相隔几步,相互对望。一直站到太阳落山。双方眉目传情,如果有意,就示意对方离开大家。在相望过程中,双方阵营中的同伴有商有量,相互参谋,十分有有趣。

碰鸡蛋

广西 都安的壮族“三月三”中有一项特别有趣的“碰鸡蛋”的恋爱习俗。三月三”的前一天晚上,青年们特意准备好十几个染红的熟蛋,忙得不亦乐乎。三月三”中的游戏开始时,男女双方各握一个蛋,相对而立,然后手握红蛋相互对碰。如果双方红蛋同时破裂,则被认为两人的命运相连,有缘分,便将红蛋互赠吃掉。如果只是单方面的红蛋破裂,则表示双方没有缘分,只好自己将红蛋吃掉。

背新娘习俗

篇3:中国传统婚俗文化探析

婚礼原被记作“昏礼”,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古代的人们认为黄昏是吉祥的时刻, 所以在黄昏的时候迎娶妻子。另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代男性到其他部落抢劫女性成婚, 他们选择黄昏, 目的是使被抢的女性无法再找到回家的路。《礼记·昏义》中曰:“昏礼者, 礼之本也。”这充分体现了在古代社会中, 人们尊崇礼制, 重视婚姻制度, 将婚姻看做社会制度的基础。

从古至今, 产生过多种不同的婚姻形式, 如:表亲婚、交换婚、转房婚、招养婚、童养婚、指腹婚、冥婚等。表亲婚是指兄弟姐妹的子女之间联姻, 但“同姓相婚, 其生不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后代, 因此在现代近亲结婚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交换婚是指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 相互交换女性促成婚姻。转房婚的形式是哥哥死亡, 嫂子转嫁给弟弟或者姐姐死亡, 妹妹转嫁给姐夫等。招养婚在民间被称为“招上门女婿”, 是指结婚后, 男方住到女方家里, 女儿不用离开家, 两人一起供养女方的父母, 为父母养老送终, 女婿相当于女方家的儿子。童养婚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普遍的一种婚姻形式, 它是指抱养别人家的童女为养女, 待适当年龄使其与其子完婚。大多数情况下, 女孩年长男孩, 这样就可以帮助婆婆照顾其子, 或者做其他家务事。指腹婚是指两个家庭的父母双方在子女出生降临之后便决定让他们成年之后成亲, 带有浓厚的“父母之命”的色彩, 若有违抗, 便是大逆不道。冥婚又被称为“鬼婚”, 是指两个家庭的父母为自己死去的儿女联姻, 将他们的尸体埋在一起, 以此了却家长的心愿。这是一种极其愚昧的行为, 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社会的风气和正常秩序。

自古以来, 媒妁都被看做使中国人的婚姻合乎道德的楔子。“媒妁之言”与“父母之命”都是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森严的古代中国所必须遵从的, 媒妁便成了婚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角色, 有“无媒不成婚姻”一说。媒妁又称为“月老”、“红娘”或“冰人”, 《卫风·氓》中曰:“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这就充分体现了媒人在婚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媒妁实际上就是在男女双方之间牵线搭桥, 为促成男女之间美满婚姻而奔走。元代王实甫所创的《西厢记》中的红娘就是典型的代表, 她促成了崔莺莺和张生这一段美好的姻缘, 深受后人的喜爱。有的媒人唯利是图, 贪得无厌, 例如《水浒传》里的王婆, 为西门庆和潘金莲牵线搭桥, 引发了一场祸乱, 酿成大错。因此, 如果媒人能正视自己充当的角色, 遵守道德, 成就姻缘, 就能获得公众的认可, 若违背道德操守, 便会引起公众的谴责。

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习俗, 婚礼举行前, 要制定三书, 三书分别指“聘书”、“礼书”和“迎书”。“聘书”是指订亲之书, 在订婚的时候交换;“礼书”是指礼物的清单, 详细记录了礼物的种类和数量, 过大礼时交换;“迎书”是指迎娶新娘之书, 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所用。婚礼的过程分六个阶段: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首先, 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 若女方家同意此门婚事, 男方则需要携活雁到女方家正式求婚, 男方家会请媒人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 看二人是否匹配。若二人八字相合, 男方就开始为女方准备聘礼, 过大礼的时候多以鸟兽为礼, 上古时聘礼必须为全鹿, 后世流传用鹿皮代之。男方家择好结婚的日子, 携带聘礼去女方家, 请求女方家同意结婚日期。结婚的日期多选为双日子, 寓意好事成双, 大吉大利。最后, 结婚当日, 男方家吹着喇叭抬着花轿去女方家迎娶新娘。

此外, 中国古代传统婚俗中还有许多禁忌, 其中狐臭禁忌就是其中一种。因为在古代, 身体洁净是社交的一个基本要求, 无论是参与重大的祭祀活动, 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侍奉亲人、社会交往, 都必须保持身体和心灵的洁净。狐臭被认为是一种遗传疾病, 对后代会造成不利影响, 不利于保持血统纯净, 因此避免与有狐臭的家族通婚。另外, 在结婚当日, 新娘的月经也是一种禁忌, 古人认为迎亲是大喜的日子, 月经会带来晦气, 会使得婚礼不吉利。在选择婚期的时候, 要特别避开女方的经期, 并且经期的妇女不能前来参加婚礼, 否则会使婚礼不吉利。民间认为经期的妇女是魔鬼附身, 会带来灾难。实际上这些传统的婚俗禁忌是古代人愚昧迷信的表现, 毫无科学依据可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这些禁忌随之消失。

婚姻需要夫妻双方相濡以沫、坦诚相待。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制度和观念, 对现代的婚姻习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甚至一些少数民族仍然保持传统习俗。中国传统婚俗文化源远流长, 记录了人类发展的历程, 留下了宝贵的价值。

摘要:自古以来婚姻就是一个神圣的话题,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 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的形式、过程及禁忌都蕴含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 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婚俗文化, 人们会用端正的态度看待婚姻, 从中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关键词:中国传统,婚俗,文化

参考文献

[1]朱星.古代文化基本知识.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9.

[2]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M].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

[3]鲍宗豪.婚俗文化, 中国婚俗的轨迹[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篇4:漫淡中国传统婚俗

传统婚姻的形态

婚姻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关系形态,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关系形态。由婚姻而形成的家庭,是人类社会结构中的基本“细胞”,成为了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及社会进步的基础形态和结构单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我国,婚姻形态先后经历了“杂婚”、“同辈血缘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婚”等5个阶段。

“杂婚”也叫原始群婚阶段。人类是从猿转变过来的,最古老的人类过着群居的生活,处于杂乱无序的群婚状态之中,无所谓婚姻家庭。中国古代学者虽然无从知道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但某些记载却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在《淮南子·本经训》中就记载道“男女群居杂处无二别”。根据类似的表述,学者们推测说;原始群婚之早期阶段,兄弟姐妹、上下辈之间的婚配是毫无限制的。

“同辈血缘婚”是人类婚姻史上第二种婚姻制度类型,也叫班辈婚、兄妹婚。在这种类型里,婚姻集团是按辈分来划分的,在家族范围以内的所有祖父与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的,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中国古代神话中传说伏羲、女娲本是兄妹,在人类遭遇灭顶之灾,为延续人类种族,兄妹两个不得不结合。这个传说代表了原始群婚向班辈婚的过渡。

“族外婚”又称普那路亚,是人类进入母系社会的一个标志。“族外婚”禁止族内通婚,须到其它氏族部落寻求女子;同时,把本族女子嫁给外族。还有人认为是抢亲产生了族外婚。因为抢亲抢出了优生优育。看看自己内部人生出来的畸形、弱智婴儿,再看看抢来的女子生出来的白胖孩子,古人终于悟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直到如今,偏僻的乡下仍有同姓不婚的所谓族规。有学者认为,中国旧制婚俗里仍有抢亲的遗留。比如男方迎娶女方,女方要蒙红盖头,据说原始意思是为了防止女子半路伺机出逃,或者防止她们记下回家的路。这一手,跟土匪绑人,用黑布蒙其眼是一个道理。

人是感情动物,这就决定了他(她)在众多可能的对象中,会有所偏好,有所选择。选择的结果便是“对偶婚”的产生,它是“族外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式。马克思说;在普那路亚家族制下,便多少有了一男一女结成配偶过同居生活的事实,而这是社会状况的诸多条件引起的,每个男子在其若干妻子中,有一个是主妻,反过来说女子也是如此,因而有了向“对偶婚”过渡的倾向。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财产继承,包括王位继承等,都需要有个亲疏远近,最终形成了“一夫一妻制婚”。不过,《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它的特殊性质,使它成了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的父系社会里,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所以,所谓的一夫一妻,在中国只能叫一妻一夫,或者一夫多妻。总之,一夫一妻制确立后,父死子继的继承法确立,婚姻制度遂成为一切宗法制度的根源。

传统婚姻中的内涵

中国传统婚姻首先有着社会内涵,它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大事。《礼记·婚义》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通俗地说,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婚姻除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之外,还担负着一定的政治与经济使命,所以,中国的婚姻往往是强强联姻,弱弱联盟,所谓的门当户对尽在其中。由于身负了不能承受之重的社会负担,所以其悲剧性就不可避免。为了传宗接代,为了繁荣家族,为了政治联盟,为了安抚蛮夷,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看到爱情的影子。

传统婚姻中还包含了宇宙的秩序。《礼记》中还写到“天地合,而后万物生,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很明显,婚姻中的男女结合相当于天地之合。正因为婚姻以宇宙秩序为参照物,这就导致了婚姻的神圣性与不可颠覆性。男女构成乾坤,地不能反天,这是首要的。同时,天也不能反地,天地绝,乃敢与君绝,中国的爱情都是指天道地来发誓的,这说明婚姻在人们思维里,就是宇宙,婚姻乃是天经地义,而要打破婚姻,就是反天,相当于盘古开一回天地,一般人玩不起这个。

因为婚姻维持着社会关系和宇宙秩序,所以婚姻需要力量,需要支撑点,所以婚姻中充满了道德学。而在以德治国的中国传统社会里,道德便是最好的利器了。中国婚姻里,有两个道德支点:一为礼,二为义。礼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仪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非媒不娶和明媒正娶。光有媒还不行,还得有个正当的婚姻程序,所以要明媒正娶。具体说来是六步: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如果一个女子是通过这六步娶到家的,那么就是她一生骄傲的资本了。电影里也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元配夫人与小妾吵,动不动就这么一句:我是八抬大轿,明媒正娶来的。而小妾对男人要求的也是:跟你可以,你用八抬大轿来抬。中国传统女性喜欢“坐轿子”由此可见一斑,而中国男性,就只好多抬轿子了。

婚姻的仪式性,也注入了如此深厚的道德内涵,可见以德治国,在中国深入民心。直到如今,乡下人结婚,领结婚证那天,尚不叫结婚,“典礼”才叫结婚。所谓的典礼,就是迎亲仪式。甚至于乡下男女不领结婚证,只要举行了典礼仪式,就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了。而只领结婚证不举行典礼,乡下人看来,相当于私奔和未婚同居,有伤风化的。

传统婚姻不仅要讲礼,还要讲义。义的关键问题,主要是夫妻双方一方死去后,另一方再婚的问题。中国传统礼制妻亡,禁止男人再娶。不过,这种规定大致是挂羊头卖狗肉。所谓的不能再娶,是说不能再娶第二个正妻,再娶来的不能叫元配,只能叫继室、续弦。传统社会里男人就是这样跟女人讲义的,文字游戏而已,守节信义的男人太少了。当然了男人讲义气,那女人更得义气了,夫死后终身不嫁。当然开初这只是一种道德提倡,到宋朝,守节女人都被政府与儒士们夸作三八红旗手,女人们就更讲义气了。再后来道德提倡上升为法律规定,寡妇不能再嫁了。

中国传统婚姻粪型

婚姻类型,指的是男女双方选择配偶到嫁娶成婚等一系列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其中包括了很多制度、地方习俗、伦理准则及审美取向。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民间婚姻形式多种多样,多到不好分类的地步。有人总结,到明清时期,中国民间的婚姻形式足有15种之多。总的来说,几千年

来,中国传统婚娴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政治和亲婚:来自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它一度是中国王朝安邦定国的一大外交政策。但大中国的汉家皇帝心理感觉与众不同,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和周边叫夷的国王地位是不平等的,女儿远嫁异邦首领叫下嫁。

强权干涉婚:包括了选婚、罚婚、赠赐婚。这一类婚姻形式的特点是,婚姻当事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一切都是外部强力促成,自己无法反抗。虽然聘娶婚中当事人也无权自行改变,但这两类婚姻形式所遭遇的外力,在程度上是不太一样的。强权干涉,是强力、暴力、权力控制力的合成,而聘娶婚,父母还可能照顾一下子女的意愿,而子女至少在口头上允诺:但凭父母做主。

聘娶婚:是指男子以财物作聘礼而娶妻,女子因聘礼而出嫁。长期以来,民间社会最流行的婚姻形式当是聘娶婚,但是,聘娶婚一直受到人们的攻击,是由于它自身的两个特征。一是它为父母包办婚姻;二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商品买卖婚。

转房婚:又称收继婚、转亲婚、叔嫂婚。一般而言,是指父亲死后某一特定的儿子收娶其后母,或者兄长死后弟弟收娶其嫂,或者弟弟死后兄长收娶其弟媳。这种婚俗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掠夺婚时人们转房婚,违者受惩。所拥有的财产嗣承观念。宋时朝廷明令严禁国内转房婚,违者受惩。明朝时,国家通过行政手段禁止民间转房。清朝时转房婚基本灭迹。

经济实用型婚姻:包括交换婚、入赘婚、童养媳、典妻婚。所谓的经济实用型婚姻是穷人为省钱而自发实行的一种婚姻的变通。也就是说,它没有聘娶这一关,能省下一笔财礼,甚至能减少日常婚姻消耗,经济、方便、实用。

鬼婚:又叫冥婚、阴婚,即幽冥世界的婚姻。起源很早,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流传开来。古代中国注重成年礼,男子20岁而冠,女子15岁而笈,都算是成年了,但如果无婚,死后不能享受祭祀。再者,死者没有婚配就死亡的,在生人看来,死后无伴,当是很可怜的,这大概是冥婚流行的理由吧。

篇5:垦区传统婚俗考察

垦区是指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改道以来所淤积而成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包括今东营市的垦利县和河口区部分地区。由于百余年的移民之故,使这里的传统民俗文化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点。本文单独就这一地区的传统婚俗进行考察。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说法,人一生中有三大喜,即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和早生贵子。婚嫁之事即使在现今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大事情。

订婚

旧社会的包办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新时代的青年们则往往是选择介绍对象或自由恋爱的方式。无论是以何种方式结下良缘的情侣都必须有订婚这一程序。订婚即男女青年的缘分达到一定份儿上后,男方家长主动与女方约好时间,到女方家中以做客的形式当面将两家的亲事确定下来的礼俗。届时男方须持两万,四万,六万,八万,十万,十二万不等的钱送给女方家长作为订婚钱,以表诚意。其中订婚钱的多少则要根据男方家庭经济条件而定,但必须是二,四,六,八,十,十二等这类吉利数字。这些数字倒也颇有一番讲究,"二”表示好事成双;四表示四喜临门;刘表示六六大顺;八则是取八与发的谐音,意味着发财;”十”则表示十全十美;”十二”则更有讲究,表示男方家长对他们家未来的儿媳妇有十二分的满意。订婚当日,女方家中需预备好丰盛的酒席来款待其未来的亲家,此外还须将叔伯姑舅等亲人一并叫来,共同”会一会”这未来的亲家和女婿。

送日子

送日子又称送裁剪。男女双方在订亲之后,男方家长要请人择一结婚的黄道吉日,之后男方便亲自登门女方家中,将这一好日子通知给对方,同时男方还要带上做被子用的皮棉,花布,女方一看便明白了,过了该日,女方的母亲便张罗村里的大嫂子,小媳妇们来家中一起帮忙做棉被子。每做一天,主家(要结婚的人家)都要管一顿好饭。其中挑选做被子的人也是有讲究的,做被子的妇女必须健康长寿,儿女双全,无丧父,丧子等晦气现象。女方家中共计做棉被八床,十二床不等。同时男方家中另需准备两床带有龙凤和鸳鸯图案的鸳鸯被(即夫妻二人共用之大棉被)。女方家做的棉被要待结婚当日同嫁妆一并送往新郎家。

出门子前

闺女出嫁又叫”出门子”。在结婚前夕,女方的父母要托人写好请柬,并亲自送到亲友家中,盛情地邀请他们在结婚当日到家中看着闺女”出门子”。结婚前一天,村里的其他人家便会主动去帮忙。帮助主家打扫卫生,搬家具,贴贴喜字等,更重要的是组成临时厨房。这其中包括主厨一名,副厨数名,“忙客“(负责端盘子上菜的服务人员)若干。当然这些事务得由主家本族内挑一名体面人物负责指挥安排此事,俗称”管事的“。出门子前一两天,亲朋好友,庄乡们(泛指同村居住的人)须将”喜钱“(份子钱)送至主家,主家收下后,要送一盒喜糖作为回赠。出门子前一天,女方本家的叔,伯,婶娘们都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到主家去帮忙,中晚两饭是要在主家吃的,其中晚饭一般是饺子,吃完饺子后再包饺子,以预备明天早上客人们吃。所包的这批饺子数量较大,一般得忙到十点左右,罢后本家的人们才各自回家。

娶亲

娶亲又称“娶媳妇”,这是新婚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在这一天男女双方家的亲友早早的就来到了主家,主家早就准备好了热乎乎的饺子来吃招待亲友。(其中村里来帮忙的庄乡们也都早早的来到主家就位)吃完了饺子,亲朋好友们就等着看闺女“出门子”了,男方早就准备好了八两崭新的轿车以迎娶新娘子,临行前新郎官要向父母磕头,以示自己在成家立业之际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后新郎官便在宾相(男方主要负责结婚礼仪的人)、伴郎、压车童子三人的陪同下前往岳丈家迎亲,其中在途经十字路口、桥梁、山岗时,宾相都要抛下一个红包。伴随着一串鞭炮声,新郎官便来到了丈母娘家,按照老规矩村里的孩子们是堵在大门口不让新郎官进去的,孩子们不断的向门外的新郎官要红包,要了一个有一个,直到孩子们的愿望得到满足为止。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堵在门口不让进是为了说明丈母娘家的门槛儿高,高门槛儿家的姑娘定时大家闺秀,新郎官娶妻回家后必要善待妻子。进门后,打头的是压车童子,只见他肩挑一酒壶子(寓意天长地久),新郎官紧随其后。新郎官并不急于见新娘子,而是被请到了早已备好的酒席上,俗称“女婿席”。这个“女婿席”可是大有讲究的,俗称“八大碗、八大盘”,八大碗即:鸡、鱼、丸子、肉各两碗。八大盘即:猪肝、火腿、鸡蛋、海虾等各两盘(不拘泥与形式,凑够八个即可)。开始的时候先上几盘点心,糖果吃着,后撤下点心、糖果,端上“八大碗、八大盘”,隔一段时间后,撤下八碗、八盘,换上点心、糖果。这时宾相则示意新郎官给赏厨钱,这时新郎官便掏出一个大红包(或200元或400元)压在盘子底下,由服务人员转交给大厨。大厨看到红包后再差人又上一遍“八大碗、八大盘”。吃饱喝足后,新郎官需夹上各式各样的菜去喂新娘子吃。待新娘子吃完后,新郎官抱其要走时发现新娘子的鞋子不见了,原来是被周围的姐妹给藏起来了,这时新郎官给红包方可要回。临走时,母亲包了一包袱钱(有100元的,有50元的,有10元的,也有5元的等各种面额)来让女儿抓一把。这证明着娘家人厚道,不能让女儿空着手“出门子”。临走的时候,娘家也要派一小孩子跟着新娘,俗称“压轿”“或带锁子”。这寓意着:新婚二人的心紧紧的锁在一起,另外还得有哥、嫂各两位,叔、婶各两位共八个人,带一车队载着嫁妆等前去送亲。其中嫁妆形式不一,以前是老四大件(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挂钟),现在是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有钱的人家干脆就陪送一辆汽车(在用男方订婚的钱基础上,再加上几万元买来的)。

过门子

娶亲的车队到达男方家中后,新郎官为新娘打开车门后搀其而出。新娘子需要先迈过大门口的马鞍和筛子。过马鞍寓意着夫婿可以骑上高头大马,当官发财,过筛子寓意着,用筛子筛去新娘子身上的“邪八卦“(一种迷信的说法)。而后,鞭炮声中,人头攒动,房顶上也开始撒喜糖、桂圆、红枣、栗子、小饼等吃食。这些吃食各有其不同的意义:糖代表生活甜美,桂圆代表家庭圆满,小饼则代表日子过得殷实(粮食多),枣和栗子则代表夫妻二人早生贵子。接着就要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了。其中在拜父母的时候新娘子要对公婆行“改口礼”,即正式的称二老为“爸妈“,改口时公婆要给新娘子红包,称作”改口钱“。礼仪罢后已时至晌午了,众亲友便也纷纷入席。酒宴一般设在周围的邻居家,酒席也是“八大碗,八大盘”,反复上两次,共三十二份菜。吃不了的菜一般都留给“房东”(邻居家)作为答谢。在喝酒的过程中,新郎官和新娘要到每家的酒桌上敬酒,敬酒后长辈还要给“敬酒钱”(这个因人而异,或给或不给)。结婚当晚村里的同龄人还要去新郎家闹新媳妇。

回门

新婚燕尔的第二天,新娘娘家的嫂子嫂子们便要雇上车去婆家接姑娘“回门”。回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给娘家的列祖列宗上坟,这也是为了不让姑娘“忘本”(即娘家人),故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女人活到八十三,还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呢”。嫂子们再去接新娘的当天,婆家要好生招待他们,与结婚时一样“八大碗,八大盘”上一遍,不过这一次就不用去邻居家待客了。新娘子回娘家上完坟后次日(即结婚后第三天),嫂子们还要把新娘子再送回娘家,这一天,婆家还得要向上次那样“八大碗、八大盘”上一遍。从这天开始,结婚礼才真正地完成。

总结

篇6:传统婚俗之拜堂篇

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傧就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

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即已开始。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

傧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

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

拜堂仪式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

篇7:中国传统婚俗的礼仪参考

婚礼,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但对其的认识古今大不一。古人以为,结婚是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义务,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

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概略而言,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又因为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称“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来到女家大门外,对女家摈者(辅助行礼的人)说:“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赏给某某(婿名)一个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据祖先遗下的规定,让我来向您家主人请求举行选择贵府小姐的仪节。”

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催妆 送妆 铺房:这三项仪节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

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亲迎: 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

椐《仪礼.士婚礼》记载,结婚那天傍晚,新娘穿上结婚礼服——系有浅红色花边的纯衣(丝质衣服),头上戴着“次”(编好的假发套),向南站在房中,身右站着保姆,新娘的女随从则披着白黑色相间的外衣,站在后面。 当新郎穿着礼服,带领着墨车(新郎坐车)、彩车(新娘坐车,设有帏帘)、从车、仆人等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大门外时,女家主人亲自出来迎接,经过一番揖让,双方来到堂上,新郎向岳父行过稽礼(古代跪拜礼中最重的一种,需磕头至地多时)的大礼之后,新娘就从房里走到东阶上她父亲跟前,父亲告戒她道:“今后要时刻小心、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公公婆婆的意愿。”同时,将一件衣服给她,作为告戒的证物。接着,新娘再来到西阶上她母亲跟前,母亲给她在腰间系上一条带子,并接上佩巾,然后告戒她道:“勤勉、恭敬,好好完成你公公婆婆吩咐你的家务。” 随后,新娘随新郎下堂来到大门口,新娘披上御尘的外套登上彩车,并从新郎手中接过驾车的`带子。于是,新郎驾着彩车往前走,在车轮转了3周后,新郎将车子交给驾车的,自己则乘坐墨车先走,因他还要到自己家门前迎候新娘。

亲迎流传到后世,多以花轿、喜车、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多为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也有以红巾一帕、纸扇一把以遮面的。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上轿前,女家先使一妇人手持灯或镜子向轿中照一下,谓之“照轿”,认为这样可以压邪。近代,花轿起轿后,女家在门口泼上一盆水,原意是认为水可以涤除污秽,当然也可以压邪治鬼,后来演变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祈祝女儿出嫁之后和婆家关系融洽,不要被斥退回。

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一派喜庆景象。 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乡亲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送亲者以铜钱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据说是用以禳避阻挡新妇进门的煞神——称为“撒谷豆”。 新娘要下轿了,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因古人认为,地与天都是神圣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脚一旦与土地接触,难免会触犯地神,因此,必须铺上毡或席来避免。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妇家》诗记叙了这一习俗:“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宋代改毡为席,称做“传席”或“传袋”,即以席或麻袋辗转传递,直到洞房前,席谐音“息”(即小儿、后代),袋谐音“代”,都是传宗接代的意思。后来也有使女家亲戚中力气较大者抱新娘下轿登床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娘家小舅子抱新娘上轿、下轿的了。

当新娘来到新房门前时,还要从马鞍上跨过去,以示平安,也有跨火以压邪的。

拜堂: 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

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沐浴后,由赞者引带着去见公婆。新娘双手捧着盛有枣子和栗子的竹盘,走到公公的坐席前,脸向东行拜礼,然后上前一步,跪坐下,把竹盘摆在席上,公公用手抚了一下,站起来回拜,新娘再行拜礼,然后下堂,从女随从手里接过盛有肉干的竹盘,走到婆婆的坐席前,进行如同刚才一样的仪式。

接着,赞者代替公婆向新娘行一种以甜酒赐给新娘的礼节,然后,新娘再用根据规定准备好的食品向公公婆婆行“馈食礼”,以表示公公婆婆的生活,今后要由她来照料。 第三天,公公婆婆再以“一献之礼”赐还给媳妇。

再公公婆婆和媳妇相互敬酒之后,公公婆婆由西阶下堂,新媳妇由东阶——这是主人的方位——下堂,显示新媳妇已取得了接替婆婆做家庭主妇的资格。 再拜见公婆后第三个月的某一吉日,新媳妇要到夫家的祖庙行“庙见之礼”——即拜见夫家的列祖列宗,以慰先祖在天之灵。经过这一系列仪式,新媳妇才算正式成为夫家家族中的一员。

从汉魏到唐代,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所谓“青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公公婆婆则踏着新娘的脚印随后而入,以压媳妇的锐气。新娘入门后,先拜猪圈及灶,然后夫妻交拜,第二天再拜见公婆及亲戚。

后来,逐渐把拜堂这一仪式改在新婚之夜进行。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请男家福寿双全的太太,以秤杆或机梳挑去新娘的蒙面巾。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见公婆及尊长亲戚。这时,拜与被拜的双方往往要互赠礼物。最后夫妻交拜,礼毕之后,新人由亲友送入新房。

酒筵 合酒: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当然,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但最主要的意义,则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 先秦时代,新郎新娘的酒筵并不和众人在一起,而是在新房中专设一席,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挥下,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的程序服用一些饭菜酒食之后,即告撤席,时间不很久。在酒筵上,最具有意义的仪式无过于“合酒”了。

“合酒”,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 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饮交杯酒”)、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秦汉以后,在婚礼酒筵前后,又增加了“撒帐”、结发等仪式。当新郎将新娘迎入新房后,两人一起在婚床帐中女左男右对坐,随后由前来参加婚礼的女宾或司仪边唱边向帐中抛洒金钱彩果,即所谓“撒帐”。接着,将一些预先从新郎头上取下的头发交给新娘,让她和自己的头发梳结在一起,称为“结发”。

这以后,新郎就从床上下来,到外室接受亲友道贺,招待众人参加酒筵,而新娘则仍然在帐中继续安坐,直到酒筵结束,新郎再度回房为止。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

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的结束,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

大约在汉代时,参加婚礼的宾朋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就有了“听房”的做法:新婚之夜,爱看热闹的人悄悄来到新房窗外,偷听新郎新娘的言语及举动,以此为笑乐。

传衍至晋代,民间已有戏弄新娘的习俗:于大庭广众之前,以各种怪问题来难新娘,甚至对新娘施以种种恶作剧。

篇8:中英传统婚俗差异对比研究

一、中国古代婚俗

中国传统婚俗有着许多的仪式。最早记载婚礼习俗的《仪礼》云:“婚有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一) 纳采

六礼的第一步就是纳采, 这在古代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双方家庭的第一次见面。如果男方的父母喜欢某家的女儿, 认为她可以成为他们的儿媳, 他们便会请一个媒人带着礼物去女孩家说合。如果这个女孩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 他们就会让媒人带些礼物给男方的家人作为回报。

(二) 问名

第二步便是询问女方的姓名。在古代, 女子的姓名不能外传, 直到婚嫁之时才能告之夫家。事实上, 不仅是要知道女方的姓名, 而且还要在纸上写下她的生辰八字, 供男方占卜之用。在问名中, 媒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古代, 没有媒人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

(三) 纳吉

询问姓名之后, 男方的父母就会拿着女方的生辰八字去占卜。占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该女子的品德。古人三妻四妾习以为常, 为了家庭和睦, 妻子的品德是一个重要因素。二是看该女子的生辰八字是否与男方的相合。如果没有冲突, 婚嫁就会进入下一阶段。

(四) 纳征

纳征即是民间所说的下聘。生辰八字匹配后, 男方的家人安排媒人向女方家人送去聘礼, 随之附上聘书。这意味着两层含义:一是对女方的父母表达他们的感谢;二是为女方购买嫁妆。如果女方的父母接受了彩礼, 他们的婚姻基本就定了, 不能改变。

(五) 请期

“请期”即选择一个举行婚礼的日期。当男方家长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之后就会告诉女方家长, 给他们时间来准备嫁妆。古人选择在春天或秋天结婚。因为人们认为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而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他们有足够的钱来举行婚礼。

(六) 亲迎

最后一步是婚礼, 这是体现最生动、最传统的婚姻习俗的时刻。在那一天, 新郎戴上帽子和红花, 伴随着愉快的音乐一路去迎接他的新娘。然而, 在他见到新娘之前, 新娘的亲朋好友会设置一些障碍, 新郎必须一一解决, 直到他们满意为止。之后新郎把新娘背上轿子, 并由一组人抬去她的新家。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后, 新娘的脚不可碰到门槛所以她需要她的丈夫带她过来。而此时新郎的父母和所有的亲戚都聚集在大厅里, 新婚夫妇开始磕头拜天地、家庭的祖先和父母, 互相鞠躬等。在观众的掌声下, 新娘被带到她的房间。这是婚礼的结束。

二、古代英国婚俗

英国人比中国人开放得多。青年男女可以自由交往。当男方获得父亲的同意后就可以向女方正式求婚了。男方不会亲自去求婚, 而是请他的一位亲戚或朋友去向女方求婚。

(一) 订婚

对于英国人来讲, 当男女的感情稳定下来, 就会将订婚声明刊登在当地报纸上。由女方负责在女方的家里安排订婚仪式, 并邀请男方的家长以及亲朋好友。订婚之后双方开始准备结婚。

(二) 婚期

古代的英国人也同样要选择“黄道吉日”。即使现在大多数的婚礼在星期六举行, 它在过去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星期五也一样, 特别还是该月的13号就更加不吉利了。他们偏爱星期一、星期二和星期三。从节气来说, 他们偏爱夏季。

(三) 婚礼

英国的婚礼有两种形式:一是如果男女双方均属英国国教, 他们就要在举行婚礼前在各自居住地的教堂粘贴结婚公告, 如果没有人提出异议就按期举行婚礼。二是如果男女双方不属于英国国教, 他们就只能选择第二种形式, 即去婚姻注册官那里办理世俗结婚仪式。

三、中英婚俗的差异

(一) 不同的婚姻目的

在古代中国, 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男子娶媳妇是为了繁衍子孙, 至于爱情是次要的。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 娶媳妇是一个家族的事情, 而非私事。在西方, 人们认为婚姻是上帝创造的。而上帝创造婚姻有以下两个目的:首先, 夫妇是彼此的终身伴侣, 他们一起为上帝服务。其次, 他们所生的后代继续成为上帝虔诚的信徒。所以他们不强调血缘关系, 他们可以采用收养其他孩子的方式来弥补没有孩子的缺陷。

(二) 不同的权利

古代中国人认为丈夫和妻子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夫为“天”而妻为“地”。古人认为天在地之上, 支配着大地。就如同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一样, 丈夫在妻子之上, 可以随意对妻子发号施令。妻子应遵守三从四德而男人可以妻妾成群。然而, 在西方, 圣经记载, 丈夫要尊重妻子, 因为他们都是受上帝保佑的。它强调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三) 不同的婚姻媒介

媒人和牧师在古代中国以及西方的婚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他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媒人参与了古代中国婚嫁的所有程序, 即从纳采到亲迎, 都少不了媒人的参与。然而牧师仅仅为双方主持婚礼, 并不会充当介绍人的角色。在基督教徒看来, 婚礼仪式必须由牧师主持, 否则婚姻就是无效的。

(四) 不同的自由度

在中国, 人们把孝顺父母作为判断一个人品德的标准。因此, 父母在子女的婚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父母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来举办婚礼是正确而且得当的。婚姻就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通常是丈夫和妻子在结婚之前没有见过对方。他们甚至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即使他们反对也是没用的, 因为有决定权的是他们的父母。在英国, 年轻人相对自由。与中国古代父母不同, 父母要听取子女的意见, 而不能替他们做决定。教会提出了“同意原则”, 即只有两人自愿并公开在至少两个公证人的婚礼上表达结婚的意愿, 婚姻才是有效的。

(五) 不同的审美

中国的婚礼以红色系为主, 因为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吉祥如意。例如新娘脚踩红绣鞋, 身穿红嫁衣, 头顶红盖头, 坐上红花轿。新郎也是同样一身红礼服, 家中贴着红喜字, 门上贴着红对联, 体现了喜庆和热闹。红色在西方并非吉祥的颜色, 因此西方的婚礼以白色系为主。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浪漫。新娘身穿白色婚纱, 头顶白色纱巾。在西方的婚礼上, 取代中国喜字的是鲜花。而在选择鲜花的颜色时, 人们也是偏爱选择白色。

(六) 不同的婚神

中国传统的婚姻观中, 认为天上的月老在人们出生之时就已将红线绑定了男女二人。于是乎便有了“千里姻缘一线牵”“有缘千里来相会”等说法。人们认为姻缘是上天注定的。也有传说记载中国最早负责婚姻的神仙是伏羲和女娲, 他们分别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因此有很多人去寺庙烧香拜佛来求得好姻缘。然而出现在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弗萝蒂德, 古罗马神话中则是叫做丘比特的小神仙。他手持爱的神箭, 被他金箭射中的男女便会产生爱情, 结为夫妇。相传, 丘比特同时还拥有一把银箭, 而被银箭射中的话便不会有美好的姻缘。

四、结论

婚姻嫁娶是一项重大的民俗活动, 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婚俗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婚姻观。不仅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面貌, 同时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中国和西方的婚俗是必然存在差异的。不同的宗教、文化渊源、婚姻观念以及地域产生了不同的婚俗。总之,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经常互相交流, 了解不同国家的婚姻习俗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Anthony F.A.The Book of the Year:a Brief History of Our Seasonal Holidays[M].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De Geneva, Marye.Intimate Relationships, Marriages and Families[M].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2.

[3]Dueing, S. (ed.)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M].London:Routledge, 1993.

[4]Betty, Wallance.Some Reflections on Proverb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Study Press, 1998.

[5]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陈鹏.中国婚姻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 2005.

[7]欧阳若修.韦向学外国婚俗[M].广西:漓江出版社, 1986.

[8]潘晓梅.婚俗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9]邵先崇.近代中国的新式婚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涉县文物收藏与管理下一篇:为智趣数学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