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堕桥哲理故事

2024-05-22

盲人堕桥哲理故事(精选2篇)

篇1:盲人堕桥哲理故事

盲人堕桥哲理故事

河里的水早就干涸了,但是瞎子不知道。

他小心翼翼地走上木桥,摸到桥当中,忽然一脚踩空,只听“哗啦”一声,人整个儿跌落下去,瞎子慌忙攀住桥栏,半身已经荡在空中了。他拼命喊救命,两手抓得紧紧的,以为一松手就要落进深水里。

来往行人看见了,都告诉他:“不要怕,河水早干了,放手吧,脚下就是实地。”

瞎子说:“你们胡说,我上次来的时候还听见这里水流的.声音,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干了呢?你们根本就是在看我的笑话,想让我掉进水里,你们好看热闹是么?你们这帮小人,都给我滚开。”他根本不相信别人对他说的话,还是继续凄厉地号哭着。

终于,他精疲力竭,掉了下去。谁知脚踩到的竟是实地,瞎子高兴得手舞足蹈,自己骂道:“嘻嘻,早知道脚下是实地,何必自找苦吃呢?”

篇2:中国第一盲人主持的亲情故事

2003年3月,本刊记者奔赴郑州,对我国第一位盲人主持人进行了专访,为读者揭示了他和母亲之间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

为了残疾儿子,她与狠心的丈夫分道扬镳

古灏1972年元月14日出生在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妈妈古葆芝在郑州大学工学院教务处工作,父亲在洛阳一所大学教书。白胖可爱的古灏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然而,欢乐是短暂的。很快,这个家庭就陷入了愁云惨雾之中。3个月后的一天,古葆芝在给小古灏洗澡时,邻居一个大夫过来帮忙,她仔细地看了看古灏,对古葆芝说:“古老师,我看孩子的眼睛有点儿不对劲,3个月的孩子,应该对外界的事物在视觉上有所反应,而为什么他的眼睛总是直直的没有反应?”古葆芝不相信:“我的儿子这么可爱,眼睛怎么会有问题?”话是这么说,但她还是决定带儿子到医院作检查。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了:古灏患的是先天性纤维膜后增生症,也就是先天性双目失明。医生痛心地告诉古葆芝,这类病极为罕见,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治愈的先例。

古葆芝大脑顿时一片空白,一屁股瘫在地上,过了好一会儿,她像疯了一样抱着医生的腿哀求:“医生,求求你们,一定要把我儿子的眼睛治好。”医生无奈地摇摇头:“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你带孩子去北京试一试吧。”

第二天,古葆芝抱着孩子匆匆来到北京,跑遍了北京几家著名的大医院,诊断结果让她伤心欲绝:孩子得的是不治之症。她满腔悲痛,无处倾诉,用力把头往墙上撞,血顺着她的脸颊往下流……

回到家,古葆芝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真想一死了之。可看着可怜的儿子,她决定要好好活下去。她流着眼泪把诊断结果告诉了丈夫。远在洛阳的丈夫匆匆赶回郑州,夫妻俩抱头痛哭……

平静下来,丈夫对古葆芝说:“我们再生一个孩子吧!”古葆芝看着丈夫,疑惑地问:“要是再生个孩子也双目失明怎么办?”她劝丈夫和她一起去医院作检查,丈夫冷冷地丢下了一句话:“无聊!”

第二天早上,当古葆芝醒来时,丈夫已经一声不响地走了。儿子残疾了,家也要散了,她抱着儿子,泪水流满了她和儿子的脸颊……

古葆芝是个事业心很强的女性,工作相当出色,每天工作十分繁重,上班时,她用被子把孩子围在中间,每隔一小时就跑回家来看一次。有一天,她进家门时,看到孩子脸上和嘴里满是屎尿,臭气熏天,古葆芝的心像钢刀在割。

没有人帮忙照顾孩子,又请不起保姆,古葆芝只好带着孩子去上班,她用绳子把孩子绑在背上,就连上厕所也得背着。孩子体弱多病,古葆芝经常深更半夜独自带着孩子去医院,累得疲惫不堪。

1976年5月的一天,古葆芝高烧又呕吐,全身乏力,她还得强打起精神给孩子做饭。她正在刷锅时,突然眼前一黑,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不知过了多久,孩子趴在她身上又哭又喊:“妈妈,你醒醒!”古葆芝慢慢睁开了眼睛,看着孩子为了找她,从床上滚到地上,撞得鼻青脸肿,她大哭不止:“孩子,妈妈对不起你。”

生活的重担让古葆芝喘不过气来,她想让丈夫帮她减轻负担。在她的努力下,1976年9月,丈夫调到了郑州,一家三口终于团聚了。

然而,令古葆芝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丈夫的到来令小古灏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丈夫十分讨厌儿子,动不动就打他,骂他是废物。古灏身上常常被父亲拧得青一块紫一块,古葆芝痛心地问丈夫:“他可是你的亲生骨肉啊,你也下得了手!”丈夫冷漠地说:“养这样的孩子等于背一个沉重的包袱,把他养大了,我也老了,到时谁来给我养老送终?我生病住院时,他连一杯水都不能递给我,要他有什么用?”古葆芝与丈夫大吵了一场。

半年后,丈夫向古葆芝提出:“如果你同意再生一个孩子,我们就继续生活下去,否则就分手。”古葆芝依旧要求丈夫和她一起去医院检查,但丈夫还是拒绝了她的要求。

此后,丈夫稍不顺心就迁怒于古灏,对他又打又骂,古灏变得胆小脆弱,一听见父亲的声音就吓得直往古葆芝的怀里钻,古葆芝常常独自流泪到天明。

孩子本来已经很不幸了,却还要遭到亲生父亲的折磨,痛定思痛,她决定与丈夫离婚,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

1980年,古葆芝心平气和地与丈夫分手了,她带着儿子独自生活。古葆芝默默地说:“儿子,妈妈再苦再累,也要把你抚养成人。”

含辛茹苦,她把儿子培养成了国内第一个盲人主持人

古灏渐渐长大了,他非常自卑,对生活也没有信心,整天愁眉苦脸。古葆芝深深地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残疾比身体残疾更可怕。她决定重塑孩子的心灵,让他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她开始给孩子讲张海迪的故事,每天晚上坚持为他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个月后,当这本书读完时,小古灏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活着真好。”

每天白天古葆芝要去上班,她怕儿子寂寞,就给他买了一台收音机。小古灏对音乐特别敏感,乐曲听上两三遍,他就能背下来。于是,古葆芝决定让孩子在音乐方面发展,她省吃俭用,给孩子买了口琴、电子琴和手风琴,并请了两名家庭教师。

由于看不见琴键,小古灏只好一遍一遍地触摸,一个音符、一个乐句地反复练习,有时一练就是半天。一年后,古灏终于能弹奏一百多首中外名曲了,还经常应邀去学校演出,古葆芝由衷地感到满足和自豪。

古葆芝准备送孩子去北京上艺术学校,但一个好心的音乐权威对古灏进行了全面考察后,遗憾地告诉他,古灏在音乐方面没有潜力可挖。古葆芝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她决定面对现实,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够在社会生存立足。

1984年9月,古葆芝将小古灏送进了郑州市盲人聋哑学校,学习盲人按摩,将来可以当盲人按摩师,这已经是盲人的最好出路了。

在学校里,古灏疯狂地迷上了体育,休息时间,他常常躲在一边听收音机里的体育节目,宋世雄、孙正平等著名的主持人的解说他能倒背如流,并模仿得惟妙惟肖。课余时间,他经常给同学们解说体育节目,赢得同学们阵阵喝彩。老师知道后,认为小古灏不务正业,经常训斥他。

有一天,古灏正在眉飞色舞地用收音机为同学们“现场直播”足球赛,突然,老师走了进来,大声呵斥道:“古灏,你在干什么?”古灏吓得说不出话来,耳朵“嗡”地一声响,接着就什么也听不见了。后来,医生诊断为神经性耳聋。从此以后,小古灏只能借助于助听器来生活了。

几天后,老师把古葆芝叫到学校,向她罗列了小古灏的种种“罪状”。古葆芝哭了:“孩子,你是个盲人,好好学习按摩,将来也好混口饭吃。”小古灏天真地说:“妈妈,我想当体育节目主持人。” 在场的人都轰地一声笑起来。

古葆芝觉得上帝太不公平,也觉得儿子的选择太残酷了,一个酷爱体育的人,却永远无缘看一眼争夺拼搏的运动场!她真想把自己的一双眼睛给儿子!

古灏对盲人按摩越来越失去了兴趣,古葆芝只好让他退学回家。她买了一台电视机,让儿子每天听中央电视台的体育节目,还为儿子订阅了《足球》《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等报刊,坚持每天为儿子读报刊,和儿子一起收集、筛选体育资料,并分门别类地装订成册,建起了家庭体育资料室,这个资料室竟然比中央电视体育部的资料还全。

1990年,郑州承办了一次全国性的乒乓球邀请赛。小古灏得知后,自言自语地说:“要是能到现场去看比赛,该有多好啊。”古葆芝知道儿子的心思,可一张门票要好几十块钱,她狠心卖掉了陪嫁的金戒指,买了两张票,母子俩一起到现场去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小古灏对解说越来越感兴趣了,他天天在家里模仿中央电视台一些体育主持人的解说,让妈妈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他很想向他们请教,缠着妈妈带他去北京。1991年暑假,古葆芝带着儿子来到了中央电视台,古灏终于见到了宋世雄、孙正平等这些心目中的偶像。他们鼓励小古灏多学习,多交流,争取成为我国第一个盲人体育节目主持人。

为了让儿子能够多获得一些外界的信息,古葆芝咬紧牙关,借钱装了一部电话。通过电话,古灏和许多电台、电视台的体育节目主持人成了好朋友。同时,他的体育知识、体育理论也有了很大的提高。1993年3月,他用盲文写的体育述评,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后,得到了广泛好评。

1995年5月中旬,河南经济广播电台“残疾人之声”栏目两名记者来古葆芝家中采访,正逢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举行,古灏竟滔滔不绝,对赛事的介绍和分析详尽准确,甚至能完整地复述出一场比赛的全过程,这让两名记者大吃一惊。回去后,他们向台领导作了汇报。台领导当场拍板开辟《一周体育综述》栏目,由古灏主持,在黄金时间播出。

1995年6月1日,古灏走进了河南经济广播电台的直播室。中国广播史上第一个盲人节目主持人终于出现了!

“听众朋友,你们好!我是古灏,非常高兴能通过电波和大家交流。我是一个双目失明、双耳残疾的残疾青年,尽管我不能在赛场上纵横驰骋,也无法看到那惊心动魄的拼搏场面,但多年来,我一直对体育情有独钟……”

听着儿子那浑厚、纯正的男中音从电波中传出,此刻,守在收音机旁的古葆芝激动得热泪盈眶……

母爱如山,妈妈要与儿子相伴到永远

节目播出后,听众的表扬信像雪花一样地飞来,还有数家电台、电视台邀请古灏去做体育节目主持人。古灏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不禁有些飘飘然了,录播节目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精益求精了。对于儿子的变化,古葆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儿子的自尊心太强,她知道,如果直截了当地给儿子指出来,恐怕难以说服他,弄不好还会引起他的反感。

经过冥思苦想,古葆芝终于想出了一个“苦肉计”:她以听众的名义,用不同的名字给古灏写了十多封信,坦诚地告诉他节目水平在下降,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受欢迎了。

那天晚上,古葆芝坐在儿子身边,把这些信一封一封地念给古灏听,这无疑在古灏头上泼了一瓢冷水,他发热的大脑顿时清醒了许多。古葆芝深情地对儿子说:“孩子,作为一个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听众就是你的上帝。失去了听众,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古灏哽咽着说:“妈妈,我懂了。” 古葆芝欣慰地笑了。

古灏成了名人了,各种社会活动渐渐多了起来,但每次古葆芝都要陪着儿子出行。古葆芝尽管已经五十多岁了,但她高雅的气质和不凡的举止总能吸引一些异性的目光。当有些人得知古葆芝至今仍独身一人时,纷纷大胆地向她表示好感。对此,古葆芝心静如水,她知道,也许有人能够接受她,但不会接受她的儿子,而儿子是她的精神支柱,她是儿子心中的太阳。 其实,早在1988年,古葆芝认识了一个外交部的干部,双方一见如故。相处了几个月后,当那个男人向她求婚时,古葆芝坦诚地对他说:“你要接受我,就一定要接受我的儿子。”他看着古葆芝,深情地说:“你放心,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我决不会嫌弃他。”这年10月,古葆芝和他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考虑到两人两地分居,丈夫准备调古葆芝到北京去工作,并且已为她联系好了单位。当古葆芝兴冲冲地去北京办调动时,丈夫犹豫地对她说:“你先过来,让古灏留在郑州。” 古葆芝一下子愣住了,好一会儿,她气愤地说:“他一个残疾孩子,你让他一个人留在郑州,谁来照顾他?这不是把他往死路上推吗?”丈夫无奈地说:“葆芝,在感情上我实在无法接受别人的孩子,况且,他还是个残疾儿,要不,我花钱请个保姆在郑州照顾他?” 古葆芝的心沉了下来,一句话没说,头也不回地走了。

从此,两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 1989年,结婚才一年的古葆芝毅然与丈夫分了手。此后,为了儿子,古葆芝决定不再涉足婚姻,全力以赴地抚养儿子长大成人。

古葆芝明白,对一个盲人主持人来说,做一档节目,要比正常人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心血和汗水。古灏的节目尽管每期只有10分钟,但他常常要准备半个月的时间。每天,古葆芝和儿子一起收看收听全国各个电视电台的体育节目,还翻阅大量的报刊杂志,并一一念给古灏听,对节目有用的就留下来,然后整理归类,再根据每期节目的主题进行编排剪辑,在家里录播好后,由古葆芝送到电台播出。

尽管古灏每期节目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他每月的工资只有400元,古葆芝的退休工资也不高,母子俩过着简单平凡的日子。古葆芝想给儿子存些钱,儿子已31岁了,早已到了成家的年龄了,可谈过几次恋爱都没成功。古葆芝希望有一个与儿子有共同语言的女孩能够走进他的生活。

其实,在古灏的内心深处,他又何尝不希望妈妈能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老伴来共度晚年呢?这么多年来,妈妈为了他,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感情,现在他已经长大了,妈妈也该享受自己的生活了呀。

2003年3月的一天,妈妈突然病倒在床,古灏感到束手无策。这一次,他犹豫了好久,终于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肺腑之言:“妈妈,你也该为自己找个伴了。” 古葆芝抚摸着儿子的脸,有气无力地说:“孩子,妈妈怕你受委屈呀。”

古灏紧紧握住妈妈那双粗糙的手,哽咽着说:“妈妈,我想为你唱首歌。”说完,他深情地唱起来……

上一篇:我去内蒙古旅游随想作文下一篇:生态化学实验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