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盲人日宣传

2024-05-24

国际盲人日宣传(通用11篇)

篇1:国际盲人日宣传

“妈妈,蒙着眼做事情好辛苦呀!”

“所以你下次见到盲人就要去帮忙啦。”

“嗯!”

10月13日下午的锦纶会馆,人头攒动,那是“Eye无止尽 燃亮心灵”20国际盲人日宣传活动。

每年的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日。为增进社区民众对视障人士的了解,形成充满“理解、尊重、关爱”的良好氛围,我会联同旗下华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广州YMCA义工联,携手信息时报《爱心栏目》,开展了今年的国际盲人日宣传活动。

图1:视障人士演唱歌曲

图2:视障人士在我会义工、社工的帮助下扭气球

图3:群众参与视障体验游戏

在活动中,一名刚考上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视障朋友分享了自己的励志故事,他表示,广州YMCA义工近几年对他及他身边的视障朋友的关心与陪护,让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爱与真诚。平实朴素的话语、略带紧张的微笑,没有成为真情流露的障碍。为表谢意,他演唱了一首《海阔天空》,通过对部分歌词写实改编,向观众道出了视障人士别样而坚强的内心世界。

由小义工带来的诗歌朗诵、双簧二人转、唐诗背诵、“广州好声音”歌曲演唱等节目,也吸引了不少民众驻足观看。社工、义工还准备了“蒙眼扭气球”、“蒙眼捏橡皮泥”、“视障人士按摩体验”、“视障人士陶艺作品欣赏”等摊位,不仅让社区居民与视障人士零距离接触,更是通过各种“蒙眼”游戏的体验,让大家切身感受视障人士的生活,从而更加关注和关爱视障人士群体。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的游戏摊位,并招募了一批亲子义工向居民派发爱眼护眼小知识的宣传单张,让更多的居民了解视力保护知识,养成爱眼护眼的习惯。

本次社区宣传活动,不但为视障人士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提升了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信,更增加了社区居民对视障人士这一弱势群体的认识、理解与尊重,引导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向视障人士传递更多的爱和温暖。

篇2:国际盲人日宣传

一、活动时间:2012年10月15日

二、活动地点:万金塔医院门口

三、活动安排:在医院门口张贴标语,在人际密集处横挂条

幅,发放传单,组织6人宣传队伍,出动宣传车一台。

四、活动目的与意义:关爱盲人生活,倾听盲人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盲人生活的不易与艰辛,唤起人们沉睡已久的爱心,温暖盲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本次活动,帮助盲人产生更多的生活热情与兴趣爱好,挖掘盲人潜力;同时,在与盲人的接触中,学习并弘扬盲人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呼吁社会的关注,在人们心中建立这样一种意识:盲人同我们一样拥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应同我们共享文明成果。他们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让我们手与手相牵,心与心相连,凝集爱,唤真情,努力营造一个“关心残疾人,关心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

五、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经验并完善所有相关资料。

篇3:关注9月8日:国际新闻工作者日

九月八日是“世界新闻记者日”或“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

新闻记者, 是指专职于新闻工作机构中从事采访报导社会上的新闻的专业从业人员。包括编辑、采访、评论人员等。中国的新闻机构最初是采编合一的。19世纪70年代开始设立专职的采访人员, 最初时不叫“记者”, 而称为“访员”、“访事”、“报事人”等。19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称采访人员为“记者”。

新闻, 是指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物、事实信息, 一般需经过传播者选择, 并借于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载体及时传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人际交往的频繁出现从事采集与传播新闻的社会职业, 并逐步成为各种政治力量、社会集团的宣传手段和舆论工具;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里, 新闻也成为一种商品。

国际记者协会的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盟国和自由国家新闻工作者联合会”。1946年6月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通过决议更名为“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现有会员国120多个。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宗旨是, 帮助各成员国交换新闻, 以自由、真实、维护和平、保护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和人身安全, 新闻记者要尊重事实、客观公正报导, 不允许有诽谤性、中伤性、虚假性的报导等义务。

【相关来历】

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 简称“国际记协”, 英文缩写“IOJ”。1946年6月由前苏联、波兰等国在哥本哈根成立。其创建任务是:帮助自由、真实地交换新闻、维护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国际谅解, 捍卫人民获得真实准确新闻的权利, 保护记者的权益。1947年记协二大后, 11个主要西方国家退出记协, 并于1952年成立了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 (“国际记联”) , 分裂后的记协将总部迁到布拉格。

1958年5月, 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 通过了号召全世界的新闻工作者举行“国际团结日”的决议。决议指出:“为了表示对因从事争取和平和人民的相互了解而受迫害的新闻工作者的同情, 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号召全世界新闻工作者定出一个团结日, 把这一天的工资的全部或一部分捐作国际团结基金。“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处于1958年6月26日会议, 确定每年9月8日为“国际新闻工作者 (团结) 日”简称为“世界新闻记者日”。

确定九月八日为“国际新闻工作者 (团结) 日”是为纪念捷克斯洛克氏族英雄、共产党员、新闻记者尤利乌斯·伏契克于1943年9月8日被德国法西斯杀害的纪念日。其目的是唤起全世界的新闻工作者加强团结、努力工作、认真采写真实报导、揭露战争贩子的反动面目、及时报导事件发生的真象、打击坏人坏事, 保卫世界和平。

国际记协的活动1990年前主要受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影响。它在世界120个国家有自己的会员, 并用英、法、德、俄、西5种文字出版机关月刊《民主新闻工作者》, 以及《国际记协新闻通讯》。1990年, 它在津巴布韦召开的代表大会, 通过了新的章程, 发布了新的宣言。

【尤利乌斯·伏契克生平】

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的来历, 它与一起悲剧有关。换句话说, 这一天是一位勇敢的新闻记者的牺牲纪念日, 他坚持新闻自由, 决不妥协让步, 反法西斯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这位伟人就是捷克斯洛伐克记者尤利乌斯·伏契克, 1903年2月23日出生于布拉格附近的一个小镇 ([译者注]伏契克出生于布拉格斯米霍夫工业区) 。他17岁时就向捷克斯洛伐克革命左派所办的报纸投稿。在那之前, 他12岁时, 就已为父母和妹妹编写了一份叫做“斯拉夫人”的手抄本来回应一战的恐怖, 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份杂志。通过这种方式, 他的革命性文笔逐渐变得尖锐起来。

然后, 他加入红色权利报, 从那开始以笔和纸同纳粹德国斗争。最终, 纳粹在六十年前的1943年9月8日失败, 但他们也在同一天处死了他。后来, 为纪念他逝世, 9月8日被确立为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

1929年, 由于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 捷克面对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 许多工厂停工、人民失业, 此时伏契克访问了前苏联, 回国后, 他作为一位社会主义活动者积极工作。他于1943年4月被捕、拘禁 ([译者注]伏契克于1942年4月24日被捕) , 在狱中写下《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

到目前为止, 该书已被译为90余种文字, 在世界各地出版过300多个版本, 得到各行各业人们的交口称赞。这是一本极富感情的文学性证词, 主要是为了反希特勒法西斯主义而作, 伏契克在书中向全人类说:“人们, 我爱你们, 你们可要警惕啊!”

为纪念尤利乌斯·伏契克, 世界各地不同组织为新闻工作者制定了许多奖励, 大多授予那些为和平、合作和增进国家间了解而出色工作的记者们。

他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史家和评论家, 他的文学工作在1939-1941年期间的捷克文学史上名列前茅。

篇4:国际盲人日宣传

经过多日精心筹备,由河南省档案局法规处主办的此次展览主题是“档案在你身边”,以通俗幽默的漫画、问答等形式解释《档案法》和展示“30号令”,并回答了关于档案保管、利用、法制等常见问题。

展板有关于档案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也有关于档案的诤言。比如“档案看似一张纸,但在人生某时,档案是保障是基石,是阶梯是幸福”。

“唉!证书丢了职称又评不上。”“我评上了,幸亏本人档案资料归得齐全提供及时。”这幅漫画提醒人们保存好个人档案很重要!

另一幅漫画里,一群下岗职工满脸焦虑,想查档案解决待遇,却被告知原单位未将档案存档保存,单位档案部门的不负责任给群众带来多大困扰!

“我们是城市小主人,要为地铁留档案。”一群孩子稚嫩的笑脸,告诉我们档案要从娃娃抓起。

从白发老人到天真孩童,人们认真观看,有的念念有词,有的拿纸笔记录,有的拿相机拍摄。有的直接来到咨询台,就自己遇见的档案问题寻求工作人员帮助。

一位神色焦虑的中年男子,诉说自己的烦恼:原来单位破产倒闭了到了现在单位,但招工关系没有转来,现在单位不承认以前的劳动时间,工资和办理退休受到很大影响。

工作人员告诉他单位破产的人事档案应该不会被销毁,一般转移到当时单位区域内的劳动部门,去查查看;还是找不回来的话,找当时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查询;再没人管的话,找劳动仲裁部门,告原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就欲办理退休事情申诉。

一位三十多岁女性询问十年前在县里考有会计师证,不知道档案还会不会有。工作人员回答在哪儿考的,哪儿的县财政局就应该留着。二级机构考后交财政局,没有的话去查查当地档案局是否有。有些档案做得确实很不规范,时间长有可能丢失。但按照规定涉及个人利益的档案一定要保存好,如高考的底册绝对能查出来,并建议她回家乡再查询。

一位年轻人说父亲的身份证和实际年龄不一样,想改过来,工作人员提示她带齐与之相关的证件,到辖区派出所申请改动。

展板前面,来了一群郑州航院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兴致勃勃参观,叽叽喳喳讨论,并对展板有些字句提出中肯的建议和看法。工作人员主动上前询问他们身边存在什么有关档案方面的问题。一位大学生提起家里的宅基地被占不知怎么办。原来她所在的村还比较落后,没有档案室,也没有保存任何手续,祖传老宅也没有祖上传下的任何文字资料。

另一位大学生说自己在学校户籍科待过,很多毕业学生根本不知道档案是什么,没见过档案,认为档案和户口是一回事。好多大学生毕业后,四处奔波找工作,到了单位,档案还扔在人才中心很多年,等到结婚买房上户口时才发现档案没了成了黑户。她感慨地说,档案知识要全民普及啊,尤其在大学生中普及档案宣传十分重要!一位在旁聆听的老人点头称是,说看报纸现在的学生报名填表,不知道父母大名和具体年龄,填的是小名和猜测的年龄与户口不一致。

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说他的结婚证丢失多年,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很多年都很少去外地旅行,生怕住宿拿不出结婚证被误解。他去民政局补,人家说几十年变迁,当年存底早就不在了。自己该怎么办?工作人员说重要档案资料丢失,当事人带来损失,属于工作失误,民政局应该承担责任。可携带户口本去民政厅开证明,争取补办证件,解除麻烦。并提醒今后重要个人资料一定要保存好。

咨询台边,一位五十多岁面有忧色的矮个男子,给在场工作人员诉说了一件年代久远的事情,其父亲“文革”期间被人伤害致死,当时军管会、公安局都有结论,材料都在,凶手也判刑了,但一直没有执行,还在家属院活动。找过律师,也起诉过,但公安局和法院各方都在相互推诿,这成为全家一个心结。工作人员告诉他,这种刑事案件应该过了20年诉讼时效。但据刑法规定,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可收集相关档案资料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依然可以继续追诉。

一位六十多岁的收藏爱好者,藏有很多“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粮票,足有十几斤,但家里保管条件不好,一些粮票开裂变形、颜色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工作人员建议他去省馆参观保管利用处专门制作的粮票展,去看看馆里保存档案的库房,感受那里的保管条件——消毒、消防设施及合适的温湿度。看完后,再决定粮票最终在哪里存放。

展览结束前,观众与工作人员纷纷合影。此次档案展览实现了民众与档案的近距离接触,解答与民生有关的诸多问题,使民众了解档案的重要性,提高了社会档案意识。形成人人了解档案、爱护档案、重视档案的良好氛围。此次档案宣传达到效果,但档案宣传之路任重而道远。

篇5:国际盲人节的宣传标语

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观望世界的明灯。虽然心灵的窗口不再打开,但心里的明灯依然闪亮。国际盲人节,让我们一起关爱眼睛,关爱健康!

3.被折断了张望世界的翅膀,你却用心灵细腻地触摸世界的灵魂。被遮住了展望阳光的眼眸,你却用心灵刚强地聆听生活的歌谣。你是倔强的飞鹰,你是矫健的海燕,你是无畏的勇者,只为灿烂的明天。国际盲人节,向你们致

4.用耳朵倾听世界的美好,用心灵体会美妙的人生,用拐杖探索未知的黑暗,让生活展开美丽的笑容。苦难让你更加坚强,勇敢面对未来的人生。国际盲人节,战胜自我,挑战命运,让生命在阳光下尽情绽放!

5.国际盲人节,关注盲人,让我们起努力。

6.10月15国际盲人节,与盲人为友,共同探索生活的方向!

7..生命依旧是五光十色的,不管你看不看得见。生活仍然是七彩缤纷的,不管你摸不摸得着。请用心去感受生命,请用情去领悟生活。国际盲人节,祝幸福尽享,人生快乐。

8.亲爱的盲人朋友,我愿是你的眼,带你穿越拥挤的人潮;带你阅读浩瀚的书海;带你领略四季的变换;带你感受阳光感受爱。有事你招呼一声,能帮你的我一定帮,帮不了的我也尽力而为!国际盲人节,关爱盲人,我付出,你快乐,大家开心共享幸福!

9.没有色彩,不代表生活的单调;没有光明,不代表就体会不到社会的温暖。国际盲人节,关爱盲人,不止这一天!

10.希望大家不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盲人,他们也许并不可怜。我们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关心盲人,像对待亲人一样爱护盲人,像对待恋人一样呵护盲人

11.外面的世界太精彩,还是不适合我这乡下人,真想找个老婆过日子,但是明眼人嫌咱是二五眼,根本就不会眉宇传情,降低要求,找个盲女总可以吧,可惜人家一撇嘴,哼,除了明眼人我是终身不嫁。国际盲人节,让我们手牵手,为盲人祈福。

12.虽然看不见,却能听到落花流水的声音;虽然看不见,却能感受黎明日出的妩媚;虽然看不见,却不畏惧黑暗,有颗追求光明勇敢的心。国际盲人节,让我们关怀盲人,帮助盲人。祝盲人朋友们节日快乐,幸福美满!

13.满足不同类盲人的需求,不要盲干。提供更多种脱盲的协助,不必盲动。扫除盲人们眼中的阴霾,不再盲目。关爱全天下盲人的生活,不留盲区。国际盲人节,关爱盲人,献出你的爱。

篇6:国际盲人日宣传

10月15日上午,万金塔卫生院领导及健康教育室全体员工在万金塔卫生院门口设立了宣传场地,拉起主题标语,大力宣传白内障的预防、视力保障措施等知识。散发宣传材料2000多份,服务过往群众3000多人次;各村卫生室结合各村的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了社会对盲人的理解和帮助。关爱盲人生活,倾听盲人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盲人生活的不易与艰辛,唤起人们沉睡已久的爱心,温暖盲人的内心世界。

通过本次活动,帮助盲人产生更多的生活热情与兴趣爱好,挖掘盲人潜力;同时,在与盲人的接触中,学习并弘扬盲人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呼吁社会的关注,在人们心中建立这样一种意识:盲人同我们一样拥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应同我们共享文明成果。他们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让我们手与手相牵,心与心相连,凝集爱,唤真情,努力营造一个“关心残疾人,关心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

万金塔乡卫生院

篇7:国际档案日宣传总结

一是在全厅范围内通过电子显示屏、短信等方式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提高了广大职工关心、关注和支持档案工作的意识。

二是开展了“科技成果档案推广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开放非涉密科技成果档案,并结合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向到访的科技人员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解答有关科技成果档案知识。逾百名来自全省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三是开展了“技术合同登记档案管理辅导”活动,向参加辅导的100多位科技人员发放了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报告及技术合同登记报告,对技术合同登记与成果档案管理相关工作进行了说明和讲解。

篇8:“国际盲人节”特别报道

数字

“31”

在1984年之前,盲人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欧洲国家的盲人们经常在秋天举行文艺活动,并把这项活动的纪念日称为“白手杖节”。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2014年10月15日是第31个国际盲人节,主题为“走进盲人,服务盲人”。

“1731万”

目前,我国有1731万盲人,农村盲人约占全国盲人总数的75%。根据北京市的抽样调查显示,京籍盲人达到6.7万人。这些年,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盲人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总体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盲人按摩师

黑暗里也可以活得精彩

在北京市西城区残联的按摩室里,记者如约见到了时秀清。

刚刚听到脚步声,时师傅就老远地打起招呼。今年54岁的他穿着白大褂,声音洪亮、笑声爽朗,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精气神。

据时师傅讲,他虽然眼睛看不见,精神世界却更充实。平时除了工作以外,他还有三大爱好:唱歌、军事和足球……

17岁开始学习按摩

由于患有先天性的视神经萎缩,时师傅的视力从小就非常不好。起初,他还能看见一点光亮,模模糊糊地也能看见东西的轮廓。

“1977年我开始在盲校学习按摩。别看是‘盲人按摩’,也不是谁都能学的,必须是盲校里学习好的才能学。那时候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门门功课都是90多分。”说到这里,时师傅笑了起来,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他还是感到很骄傲。

由于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谁都没想过将来能靠按摩混饭吃,决定学按摩纯粹为了多学一门技术。可是,盲人按摩并不容易,首先要记住并且找准经络、穴位,这对一个盲人来说本身就很困难,只能死记硬背。其次,还要掌握好手法和力道,不能用蛮劲,而是要用巧劲……4年学习期满,时秀清按照分配进入了一家残疾人福利厂,在车间里制作纸盒,并且凭借自己的悟性很快成为一名技术熟练的工人。

到了1982年,22岁的时秀清彻底失明了。他去了好几家医院,结果都被告知“不能治、也治不好”。

“‘视神经萎缩’是眼科的一种疑难病症,即便现在也没有特效药。不过后来也有医生告诉我,如果早些年能够及时治疗,或许能够保住残余的视力……”回想起多年前的往事,他一直保持微笑,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尽管如此,彻底失明后的那几年对时秀清来说绝对是最痛苦的。“以前起码能看见一点光亮,找个东西也不费劲,可是到了后来想找个东西都找不到,真是让人起急啊!而且我还是个急脾气,走路着急、动作猛,磕磕碰碰更是经常的事……”时秀清记得,失明后的那几年他经常发脾气,没少和爱人吵架,幸好妻子不离不弃,陪伴他经历了多重难关。

后悔当初没选择单干

随着岁月的打磨,时秀清的心态也变得越来越平和,尤其是干了按摩以后,许多客人就成了他的倾诉对象,在聊天过程中,他的心结也被慢慢疏解开了。

时秀清是从1997年开始做按摩的,那时候,厂子不景气,面临倒闭,许多工人都“买断下岗”了。由于当时的政策不允许残疾人买断工龄,所以他每月还能领到最低工资,但也不用再去工厂上班了。

那时的时秀清刚刚30多岁,他不想从此就“混吃等死”、虚度光阴。而且自从女儿出生以后,家里的开支也一下子增加了不少,日子过得越来越紧巴。于是,他决定做回老本行,到按摩店去打工。

1997年前后,盲人按摩业刚刚起步,他的工资也不高,每个月大约能挣八九百。到了2000年左右,随着经济环境越来越好,按摩行业逐渐被人们接纳,他的工资也水涨船高,平均下来每个月能挣两千多。

出门打工对时秀清来说,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毕竟盲人出门有很多不方便,尤其是在公交车站等车,如果同时来了几辆公交车,那他就懵了,不知道该上哪辆车,这时就得向周围的人多打听。当然,也有些人会对他不理不睬,但他从来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许多盲人不敢出门,其实就是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害怕周围人的嘲笑,甚至害怕上当受骗,总觉得与正常人隔着一条鸿沟。但是,我一直坚信世上还是好人多、热心人多。此外,还有些残疾朋友觉得‘社会亏欠他,别人应该照顾他’,这种想法也不对。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我们还有脑子、还有手有脚,同样能够自力更生,应该对家庭、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能一味地想着索取。”

时秀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虽然看不见,但是如果听见有人问路,只要他认识就一定会大声地告诉对方,而且保准比其他人描述得细致;他虽然没有正式收过徒弟,但是只要有人想跟他学按摩,他都是毫无保留地传授按摩技艺;他虽然家里并不宽裕,但是收到区残联的召唤,就辞去了外面的工作,来到残联服务……

不过,有一件事让时秀清至今仍然后悔不已,那就是打了半辈子工,自己也没能干出点事业。“因为年轻的时候有工作,也不用为养老发愁,再加上贪玩,就没顾得上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按摩店。如果要是自己当老板,肯定比给别人打工挣得多啊。不过,现在说什么也都晚了……”

爱好广泛的乐天派

虽然看不见,时秀清的爱好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说到“玩”,他就仿佛上满了弦,滔滔不绝。

时秀清的第一大爱好就是歌曲和戏曲。平时只要文化宫有演出,他就会要求爱人带着他去听。尤其是逢年过节,逛庙会、听演出,更是少不了他。在与外界的接触中,他总是感到很快乐。

除了喜欢听,他还喜欢唱。起初,他经常在各大公园里和朋友们一起唱,北海、景山、陶然亭都有他的身影;之后,他又经过层层考核,考入了北京市残联的合唱艺术团,跟着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练唱歌;再往后,他还走上了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参加了《蓝色多瑙河》的大合唱。

“与肢残人士相比,我们盲人学唱歌更困难,因为我们看不见乐谱。即便你听力再好、音色再好,但没有谱,终归是唱不好。”为了学好唱歌,时秀清只能上课时认真听,然后把每一首歌的歌词翻译成盲文,再用录音机把谱录下来,拿回家去死记硬背……

除了爱好唱歌,时秀清还是一个资深的球迷。虽然他从小就喜欢足球,但真正爱上足球还要从1981年算起。那一年中国国家足球队第二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以全胜战绩闯入亚太区决赛,最后因为沙特放水新西兰,失去了进军世界杯的机会。尽管如此,中国队还是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球迷,时秀清就是其中之一。自此以后,他虽然看不见比赛,但是他能用耳朵听,尤其是赶上世界杯、欧洲杯等重大赛事,他更是场场不落。

此外,时秀清还是一个十足的军事爱好者。每天除了通过电视、收音机了解最新的时事政治以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上微信,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

“盲人上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在电脑上安装了读屏软件,不但可以浏览一些网站,也可以使用QQ和别人聊天,只要将鼠标放在对应位置,就能读出对应画面上的字……”时秀清告诉记者,虽然他的眼睛看不见东西,但通过网络,他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了解世界的变化。“其实,盲人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失明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人生中诸多困难中的一个而已。人的一生中,谁还不会遇到几个坎儿呢?关键还是看你有没有勇气去面对,能不能迈过去。”

盲人接线员

失明让我必须重新出发

在北京市西城区残联的电话呼叫中心里,身穿一件亮粉色外套的徐嘉,坐在那里很是显眼。只见她头戴耳机,一边忙碌地接听着热线,一边熟练地对着电脑打字……见此情景,你很难把她和盲人联系到一起。

事实上,今年刚刚30岁的徐嘉,5年前因为突然得了一场病,从此不得不与黑暗为伴。

失明几乎毁了她的人生

5年前,正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读研究生的徐嘉即将完成学业,并且已经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然而,上天却在这个时候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她被查出患上了青光眼。

此时的徐嘉由于视力急剧下降,不得不停下自己学习和工作的脚步,住院接受治疗。在接下来将近1年的时间里,虽然她接受了多次手术,但奇迹最终也没有发生,不得不接受失明的事实。

“青光眼是排在全球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原因不明,在治疗上也是全世界都还没有攻克的难题……”提起失明的原因,徐嘉平静地叙说着自己当时的病情。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徐嘉生命里最黑暗的一段时期,突如其来的“黑暗”把她的人生完全打乱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一直生活在绝望之中。

她把自己封闭起来,谁也不想见,她不想让同学、朋友看到她糟糕的现状。如果走路时不小心撞到什么东西,或者想找什么东西突然找不到,她就会大发雷霆,发泄心中的怨气。除此之外,最让她无法忍受的就是来自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出门时父母总是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上楼梯时还要用数数来提醒她……这些举动经常会让徐嘉感到崩溃,因为她不想让周围的人知道她是个盲人,更不想让其他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

“家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盲人,谁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父母总是想竭尽全力地把我照顾好,但是,他们越是努力反而越让我感到自己是个‘废人’,越是感到无限的绝望。”

就这样,经过了1年多的时间,徐嘉才慢慢接受了现实。

为黑暗的生活调整方向

“算了吧,生活还要继续!”在接受了现实以后,徐嘉不得不为自己今后的人生重新制定计划。

由于徐嘉之前有过学医的经历,所以许多人都曾劝她去学盲人按摩。不过,她却对按摩没兴趣,也不甘心。在医科大学学习了7年,她还有很多理想没有实现,她还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经过一番考虑,徐嘉决定学习心理咨询,并且希望将来能够以此为业。在她看来,盲人并不是只能做“肢体按摩”,他们可以凭借坚强的性格、敏锐的感觉能力和缜密的思维,为别人做“心灵按摩”,帮助更多的人。于是,她参加了盲人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习了社会心理学、心理诊断技能、心理测验技能、心理咨询技能相关知识等10门课程,并且顺利拿到了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证书。

2012年前后,徐嘉进入了一家企业员工培训公司,准备大展拳脚。

“这家公司除了老板,其余的导师都和我一样是存在视力障碍的人士。它是一家利用‘黑暗体验’来进行企业培训的公司,类似于‘黑暗中的对话’。在漆黑的课堂上,正常人要在视障培训师的带领下参与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当参与者走出黑暗时,便会获得许多珍贵的体会……当时,这类项目刚刚进入中国,不论对于正常人还是视力残障人士都非常有意义,所以我们当时都抱有很大的希望。不过,由于公司实力有限,最终还是没有坚持下来。”回想起失明后的第一次从业经历,徐嘉的话语中充满了遗憾。

自此之后徐嘉的心气也越来越高,毕竟她也是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材生,而且又有了工作和管理的经验。然而,现实再一次无情地给了她重重一击,她投出去的数十份简历犹如石沉大海,毫无音信。

“有一次,我没有在求职简历上写明我是一个盲人,很快就收到了面试通知。我本来想在电话里说明一下我的情况,可是对方却有点不耐烦,希望见面再详谈。结果,等到面试那天,对方一看到我的情况就把我赶了出来……”徐嘉记得,她当时应聘的职位其实只是电话客服,但是没有人愿意给她一个机会。

“比起肢残,或者听力有障碍的人士,盲人群体在找工作时更困难。实际上,除了影音类工作以外,盲人可以从事的职业有很多,例如文案、翻译、销售等工作。尤其是有了读屏软件以后,我可以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软件,一般的文案工作完全可以胜任。”

如今,在西城区残联的帮助下,徐嘉成为了一名接线员,除了每天从早到晚接听咨询电话以外,她还要负责编写年终总结等文件。

看不到希望也必须勇敢

与实现自己的理想相比,目前最让徐嘉担心的就是父母。

“人一上了年纪,身体状况就会进入一个大下坡,各种疾病也都跟着来了。试想,如果一个正常人的父母生病了,他可以替父母挂号、陪父母看病、为父母煎药,而我呢?不仅什么忙都帮不上,就连他们感到不舒服时我都不知道。记得在我失明后的第二年,妈妈在一次身体检查中被查出肺部有阴影,去了几家医院都怀疑是肺癌。由于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我又是双目失明,以至于一切压力都落到了妈妈一个人身上。除了去医院检查、复查、拿报告,回到家后还要照料我的生活……庆幸的是,妈妈患的并非是癌症。”

也许正是从那时起,徐嘉对父母身体状况、养老问题有了危机意识。看病、挂号、买菜、做饭、交水电费……总有一天,这些事情都需要她去面对。

“因为以前我就会做饭,所以做饭对我来说并不困难。盐、糖、酱油、醋等各种炒菜用的配料以及锅碗瓢盆按照特定的顺序摆放,我都能找到。切菜时两手配合,基本没切过手。唯一的问题就是炒菜时不容易掌握火候,有时候翻炒几下就把肉炒糊了。”

与这些家务活相比,徐嘉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独自出行。不是害怕磕碰,也不是害怕走丢,而是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她害怕周围人异样的目光,甚至以此为耻。那段时间,徐嘉每天上下班都要妈妈负责接送。在妈妈的陪伴下,她至少可以装得像个正常人。

然而,有些事情注定是绕不过去的。有一次,她的妈妈把脚扭伤了,爸爸又不在北京,出行的难题还是摆在了她的面前。“当时,妈妈四处托人,希望找一个和我顺路的,能够照顾。但是我总觉得这样做实在太麻烦了,于是只得尝试自己出行。那一天下班回家,我和同事搭伴来到地铁站,然后便踏上了一个人回家的旅程。幸运的是,那天一路都有好心人帮忙,先后有好几个人主动给我引路,不仅帮助我顺利到家,也给了我很多正能量。”

后来,在区残联,她还接受了定向行走训练,学会了如何运用各种感官确定自己与其它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能够安全、有效、独立自如地行动。徐嘉说,虽然对于未来的生活她依然感到很迷茫,但是她必须鼓起勇气去面对。

对话专家

盲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的盲道近1600公里,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少看到盲人行走在盲道上的情景。对此,北京市西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副主任张曦也有自己的看法。

环境不太友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对于残疾人来说,还是存在出行环境“不友好”的问题。例如有些盲人害怕走盲道,因为经常会撞到东西;有些盲人害怕过马路,因为经常有车辆不知道礼让。此外,马路上也有许多好心人,看到盲人会主动帮忙,但是由于不掌握方法,结果让盲人也很害怕。为此,我们开始培训志愿者,帮助这些有热情但是缺技能的志愿者掌握导盲随行技能,为改善残疾人出行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行难过心理关

“我看不见了,还出去干嘛?”这是盲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失明对人来说,不仅是视觉丧失,还严重影响盲人的心理。此外,周围的人对盲人所持的态度,也对他们有着深深的影响。可见,盲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大意义,首先能减轻或化解残疾带来的痛苦,其次只有实现心理健康,才能顺利地适应社会。

他山之石

英国

2010年,英国通过《平等法案》,是对《残障歧视法案》的升级,并将残障人士的权利平等与性别、宗教、种族等权利平等放到统一框架内。

这些法律为残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诸多层面可能遇到的障碍和歧视提供了监管和维权的依据,比如,所有公共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都需要满足残障人士通行需要,规定具体至轮椅上车的扶梯、斜坡、残障人士优先座位、出入口标识、通道、扶手等。出租车则有义务免费承载导盲犬等。

就业方面,从工作申请表、面试安排、能力测验、工作机会等,都必须保证残疾人不会只因为残疾就被拒绝工作机会。这种鼓励“自立”的政策使得英国残疾人有了较高的就业参与水平。

英国政府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英国残疾人中有近一半都有某种形式的就业,包括受雇和自雇。而在就业的残疾人中,有49.6%属于“高水平就业”,即担任经理等高级职位,或从事技术性、专业性工作。

德国

根据德国官方统计,德国有残疾人约670万,已有的残疾人立法包括《残疾人权利平等法》、《社会公德法》、《残疾人康复与社会参与法》、《联邦社会救济法》等。其中最专业和完善的是《残疾人权利平等法》,内容涉及残疾人使用交通工具、受教育、就业、选举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确保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有平等的社会参与权,避免受到歧视。

在就业方面,法律规定,德国的企业必须雇用至少5%的残疾人,如果企业不按这一比例雇用,必须为此交纳补偿金,这些钱被用于残疾人事业。被雇用的残疾人有权获得特别的办公设备,这些费用由政府支出。

在交通方面,必须尽可能使残疾人可以像普通人一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政府和残疾人协会开设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便于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

美国

1990年的《美国残疾人法》从法律上明确并全面禁止对残疾人的歧视,保证每个残疾人都能享有均等的机会,并能够独立生活以及融入社会各个方面。

根据该法,任何残疾人在寻求雇佣过程中若遭受歧视均可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现有的公共汽车、城际交通工具或设施等也必须为适合残疾人使用进行改造,而新购的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必须符合残疾人使用。相关规定还包括:餐馆不能因为残疾人可能打扰其他客人而拒绝其进入,杂货店货架高度要能够便于轮椅上的顾客自由取下货物或雇佣专员提供协助服务。如果违反法律而遭到投诉,商家往往要赔上一大笔钱。

除了法律保障以外,还有两点至关重要:第一,美国社会高度发达的经济,使其能够承受为保障残疾人权益所付出的成本;其次, 整个社会高度的纪律性和自觉性,是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基础。在美国,多数普通民众认为残疾人与自己是平等的,所以他们会给残疾人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而非基于怜悯或同情。

篇9:国际家庭日宣传标语

2.家是遮风挡雨的大房子,家是夫妻共撑的一片天,家是孩子们的避风港,家是老人们享天伦的归宿。国际家庭日到,祝朋友们都拥有幸福和睦的一个家,和和美美的过生活!

3.是温柔的港湾,它是由若干名成员组成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家,须要彼此独特尽力,居心经营得来的。想要有一个温馨幸福的港湾更不轻易,由于它需要有人理解去忘我付出,需要容纳谅解,还需要信赖。不然它就成不了一个温馨的港湾,最多只能算是一锅大杂烩。

4.家里有什么?家里有亲人、有温暖、有亲情。满满的都是温暖。是什么让我们有自己的一片蓝天,是亲情。在家中,谁和我们是最亲的亲人?是爸爸,妈妈。

5.不管我们离家多远,对家的那份牵挂都会把我们带回去。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悠扬的萨克斯再度想起时,我不禁自问:“何时回家?” 在我看来,“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在平常时无从察觉,到陌生处全涌上心头。

6.幸福是杂音听起来象音乐,因为快乐而哭泣。

7.家是希望,丈夫是柱,妻子是梁,用爱为孩子筑起幸福的城墙;用爱心呵护,用努力去建造,5.15国际家庭日,愿你的幸福之家越来越美好!

8.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简而言之,它也是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亲人,我的家。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在匆匆赶路,此刻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地――家。

9.阳光暖照,风景美妙,愿轻松和你紧相抱;纵情欢笑,烦恼丢掉,愿快乐在你身边绕;睡个懒觉,疲倦甩掉,愿悠闲与你共奔跑。新春到,愿你任逍遥!

10.国际家庭日,愿你家和万事兴,合家欢乐,爸爸抱着“平安”,妈妈拥着“健康”,妻子揣着“幸福”,孩子携着“快乐”,你亲着“甜蜜”,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吉祥如意!

11.一个小家,幸福无双,装满温馨;甜蜜四溢,无忧无虑;留住运气,伴随如意;久久不离,时刻欢聚,是爱,让幸福充满家的每一丝空气!

12.因为有家,因为有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不会因无根而枯萎;也声是因为有家,以内为有如此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会熠熠生辉。

13.我们这个年龄对家有着更加不同的见解: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布置,自己生活;谁与我远远漫步云端,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住下,能掩耳不听那俗世的喧嚣,要一种干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叛逆的孩子就是这样想的,乖孩子可不是这样的,他们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将以前的家和未来的家放在一起。

14.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听《回家》,你会强烈地感到家的温暖以及家中亲人的牵挂,思乡之情从心底慢慢升越,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驱使着你赶回家,这便是它的神奇所在,也是家的神奇所在。 耳边似乎想起李后主国破家亡后的感叹:“千里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5.什么是家家是一个庇护港。家的和谐,家的宁静,家的舒适家,是对和谐的理解,奉献,周到的关怀和神圣的包容与理解。

16.科学的博爱精神把分散在世界各地各种热心科学的人联结成一个大家庭。

17.工作再忙,找点时间;事业再忙,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别让家庭这世界最温暖的地方变凉。515国际家庭日,记得回家多聚聚!祝家庭幸福快乐融融!

18.也只能“梦里不知客”,无家可归或者有家而不能回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正因为有了“人家”,上面的一系列景物才有了生命的气息。家是心之所至,心在哪,哪便是家。

19.家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不管怎样简陋的房子,只要那是家,只要有那份情在,它就比任何地方更豪华,更舒适。

20.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在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21.你花时间和你的家人在一齐吗我当然有很好!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

22.身为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和家人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生活。

23.月15日国际家庭日,要把脾气压一压,不对家人把火发。5月15日国际家庭日,请把工作全放下,轻松快乐早回家。父母妻儿倶欢笑,其乐融融幸福家。祝愿朋友多快乐,舒心幸福一整家。

24.比礼物更宝贵的,是一家人快乐相聚的时刻。

25.这家外的家,是我思想的王国。在那里,能够挣脱尘世的羁绊,任思绪恣意扬飞;也能够淡泊心境,忘却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总是试图将一物一景一心境倾注笔端,虽然表述无力笔墨稚嫰,但仍执拗着满腔热忱着。

26.彩绸拉起来了,舞曲放起来了,欢呼声响起来了,为奶奶的生日祝福会正式开始了!

27.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爱家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品质,爱校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个人素养。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尊敬师长、爱家爱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合格小学生吧!

28.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家,是每个人的.心灵寄托处;家,让每个人找到温暖的感觉,我也不例外。在我们家中,到处充满了爱:爱怜爱抚爱护爱戴。我就生活在这充满爱的小屋中。天冷了,妈妈给我添衣;天热了,爸爸为我摇扇;夜晚,妈妈爸爸给我盖被子……这一个个细节,都温暖着我!

29.舒适的家庭生活,是帮忙一个男人成事立业的要素。

30.只想牵你的手,看你的眼,光着脚丫子,在海边漫步,仅有你,只因你。

31.在我看来,幸福其实很简单,一家人带着欢声笑语度过每一天,吃着一日三餐,这就够了。

32.就是经历世间艰难之后,让心灵停靠的港湾。

33.深深爱情,浓浓亲情是家庭粘合剂,他能使一个家庭有着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34.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充满了爱的世界,是一个永远温馨而动人的话题———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杯香茶。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甚至在神奇的动物世界中,也演绎着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

35.多关怀,家温暖。多理解,家和谐。多情调,家幸福。多唠嗑,家温馨。多祝福,家开心。515国际家庭日,祝福你,家和睦,事事顺,合家欢,享天伦!

36.鸟儿有一个温馨的家,鱼儿有一个幸福的家,花儿有一个美丽的家,我有一个温暖的家……,生命都有属于自我的家。

37.这就是我的家,一砖一瓦都用爱去建造。家人的微笑给我不尽的财富,家人的关爱给我无限的力量……我坚信一个人只要有了自己的理想之家,再加之努力与勤奋,成功的目标就会离自己越来越近。“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比喻多么贴切啊!我为我有这个温暖的港湾感到无比自豪。

篇10:国际档案日宣传标语

1、纪念6·9国际档案日 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

2、“档案在你身边”

3、发挥档案存史资政

育人价值

4、守护历史 传承文明 资政育人 服务社会

5、档案工作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6、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7、传播档案文化 服务八项工程

8、立足档案 面向社会 服务公众

9、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10、推行现行文件查阅促进政务信息公开

11、家庭档案——传播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

12、加快档案资源开发 服务社会科学发展

13、建立家庭档案 弘扬家庭美德

14、健全“三农”档案服务农村三个文明

15、加强工程档案监管严格项目质量管理

16、公民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

17、保护档案人人有责

18、坚持依法治档方针

打击档案违法行为

篇11:国际家庭日宣传方案

2017年5月15日是第24个国际家庭日。根据市卫生计生局有关工作要求,此次纪念活动的主题为“健康家庭,健康中国”,为做好主题宣传纪念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在全镇广泛树立家庭发展理念,营造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良好氛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镇政府、镇计生协高度重视,把“5•15”国际家庭日作为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重要契机,加强活动策划,认真组织协调,为切实提高活动质量做准备。镇政府、镇计生协结合主题,通过组织策划,开展纪念“5•15”“健康家庭,健康中国”国际家庭日活动。5月16日,在威舍镇光辉社区赶集日开展宣传活动,与光辉社区计生协齐心协力开展各项活动。

二、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1、开展关怀服务活动。组织计生协工作者、会员、志愿者,走访慰问计生困难家庭、计生特殊家庭、计生协困难职工、流动人口和“三留守”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等,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给予生活帮助和精神抚慰,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关爱和计生协的温暖。

2、开展优质服务。计生协会联合卫生院,组织技术服务人员在活动日期间深入村组,开展面对面的咨询,将优生优育、生殖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等知识及健康理念送到各村各户。

3、设立宣传服务点,开展集中宣传。充分利用乡村集市赶场日设点开展宣传活动,积极主动为育龄群众提供计生法规政策咨询、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生殖道感染查治等方面的服务,解答群众疑问,发放宣传品。以宣传单、宣传册、宣传栏、公共栏、人口学校等多形式、广渠道地再掀宣传高潮,以营造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上一篇:2022年乡镇林业站工作总结下一篇:我的笔筒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