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2024-04-19

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精选8篇)

篇1: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对公司发展的一些看法

拓展市场,多去外面跑,像领导所说的,跑一百个客户,有十个愿意深入了解,有一个做成事,就已经不错了,对于我们如此夯实的技术实力,就缺的是宣传,通过年前的拜访热力公司,发现能见上面的各个县热力公司老总都是对咱技术有很大兴趣的。二三线城市的县区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有极大的合作可能,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第一步,拜访他们热力公司,取得联系方式,即使暂时不需要,以后难保不产生关系。

在公司各个岗位职能上,觉得领导安排的挺好的,对于我们季节型行业,如此分配对公司大家都是很有意义的,有助于我们新人能力的提升,自我锻炼以及丰富经历。奖惩制度就该像领导说的公开公正,落到实处,该多少是多少,按劳取酬,让我们工作的更有动力,不宜朝令夕改。

为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觉得公司对于集体活动因该恰当的举办几次,大家在一起工作,工作之后很难聚在一起,是不是需要多聚一聚。在工作中一起干的起劲,业余生活中也能玩的开心,增进同事间的感情,使我们和公司密不可分,在公司这个大家庭下,共同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公司也能更好的协调工作,大步发展。

篇2: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学校围绕“人”开展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摆正三个位置: “以人为本”明确指出人的作用是管理的根本,涉及的人包括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还有家长、社区群众等,这些人对学校管理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管理中必须做到:

1、就师生关系及教育教学活动而言,坚持学生第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教师的直接服务对象,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就学校和家长而言,坚持家长第一,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社区教育密切联系,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坚持将家长的利益放在首位,增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核心工作,如课改,评价,决策等。学校只有不断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其生命力才强。

3、就学校领导,教师而言,坚持教师第一,尊重教师,坚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教师的生活,改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从而形成良好互动。

二、渗透四种理念

1、主体参与

学校贯彻人本管理就必须把师生员工看成学校管理的主体,让师生参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落实及检查结果的反馈,这实际上是内化的过程,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变为自觉的行动。因此说,有效管理的关键是主体参与。

2、尊重人性 尊重人性是现代管理核心。要求学校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应当全面认识师生的特点及其表现。灵活地、人性化地把握和实现,如同一制度因男女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等特点加以区别对待,分层要求。另外,学校应该创造一种让师生自由表现自己,不断创新,弘扬个性的氛围。

3、促进“人”发展。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教育最响亮的名字。学校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同时必然关注个体发展,把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一般都有着强烈的成就愿望,只有建立符合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要求,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便能得以充分发挥。

4、管理就是服务。

“管理就是服务”必须渗透于学校管理活动之中。在学校管理中,师生是管理主体,遵循他们的权益,理解他们的价值,关心他们的生活,创造优厚的条件,使他们在学校中得到发展,实现自身价值,形成学校为师生服务,师生为学校奉献的良好局面。

发展创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当前教育中,创新教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基础教育学校是一项学统工程,不但教学要创新,学校管理也要创新,这样才能在学校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学校管理的创新首先是管理观念的创新,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重主观意志,轻群众监督;重教育结果,轻教育过程; 重眼前发展,轻长远规划。因此,我们管理观念的最终目标还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上,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管理理念,建立“师生互动,交往平等”的教育观念。

教师队伍管理既要动态的用人机制,激发教师的活力,丰富教师精神生活,多渠道挖掘教师潜力。采取教师多元评价方法,一是请学生评价教师,每学期学生从教育教学、言行规范、处理班级事物等方面评价;二是请家长评价教师,每学期的家长会,请家长评价教师队伍;三是学校内部进行自评、互评,通过评价使教师了解自己的状态及在学生、家长中的信誉,引发教师发思。

建立校园文化,铸就学校精神

校园文化是全面实施教育的有效载体。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师生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促进学校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既重视静态文化建设,也要重视动态文化建设,铸就学校精神,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建设美丽校园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的反映。思源学校正在建设中,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建设园林学校、绿色学校、文明安全学校为校园建设目标。

二、加强教学硬件建设

一方面高起点完善文化设施,一方面加大教学硬件投入,包括建设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实验室、音乐室内、计算机房、校园闭路系统等。开设心理辅导课、建设舞蹈队、鼓乐队、体育队、书法绘画等文体活动。突出学生特点,体现时代精神,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

篇3:对古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看法

关键词:农业,农村,意见

1 古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小康的有效途径, 古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主导产业发展壮大, 种植结构日趋优化, 农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2011年以来, 古县粮食总产量达到58751吨, 农业产业化“121”增收工程得到了明显成效。①以核桃业为主, 促进核桃产业化发展, 基本实现人均核桃增收500元左右;②实施旱垣结构调整千元增收工程和设施蔬菜万元增收工程两项种植业结构调整战略落到了实处;③标准化规模健康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全力推进。

第二, 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加工增值。2011年古县核桃发展以建设高标准示范园为主, 已栽植地埂和零星核桃为辅, 共种植核桃50万株, 北部每个示范园达到100亩以上, 南部每个示范园达到300亩以上。核桃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依托山西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旧县镇华海天宇农业发展公司, 通过核桃种植合作社沟通企业与农户的联系, 实现加工转化, 提高核桃产品的附加值, 在核桃产品的营销上, 有合作社 (含龙头企业) 运作, 实行分级收购, 按质定价, 统一销售, 统一使用古县核桃地理标示, 呈现出特色的“链条型经济”格局, 体现古县核桃的品牌价值。

第三, 发挥资源优势, 壮大林产品产业。2011年以来, 古县继续把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抓好核桃产业的同时, 继续完善、巩固、提升林改成果, 引导农民在林地上种植连翘、金银花、野生中药材等, 积极探索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 引导带动农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四, 以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为载体, 促进结构调整, 实现农民增收。通过引进新品种, 改进栽培技术, 推广测土配方、秸秆还田、有机旱作, 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 打造精品, 基本实现了千元增收目标, 为古县旱垣结构调整做出示范。在旧县镇胡洼、西庄和尧屿村肥旱地种植高产玉米, 亩产达到了800千克左右, 优质谷子亩产达400千克左右, 另外采用玉米 (早熟) —小麦—谷子两年三作物的种植模式, 扩大了农作物的发展规模, 增加了土地复种指数, 提高了农民收入。

2 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古县农业产业化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标准要求和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的强度来看, 古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制约瓶颈。

首先, 产业发展不平衡, 规模不大, 不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需求。2011年古县以岳阳镇的部分村及石壁、永乐、 旧县、南垣乡为重点, 新种植幼树12万株;在岳阳镇以南的乡镇实施品种优化15万株;核桃产量预计达到4600吨, 不能完全满足古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能力, 随着油籽 (葵花子) 生地等加工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能力扩张, 当年的生地产量依然只能满足加工企业的半年生产;另外小杂粮生产也是如此, 农产品生产规模滞后于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 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 导致生产能力闲置浪费。

其次, 农产品利用率较低, 深加工程度不高。就目前来看, 截至2011年, 古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仅达到5家, 但深加工企业不多, 基本属于初加工产品, 达不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如葵花子, 加工成油料可以增值30%左右;核桃加工成核桃露, 可以增值60%左右;谷子加工成金米, 可以增值3倍左右, 而目前古县仍受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 只能以低廉的源产品出售, 品牌产品开发与规模效益递增能力脆弱。

再次,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机制不健全, 农业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能力较弱, 农户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形式, 它对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发展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虽然到2011年年底古县专业合作社达到40多家, 但由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上尚不完善,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信息技术、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等方面不能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 企业和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 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程。

最后, 农业投入不足, 科技人才匮乏。一是农业科技投入、农业技术指导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足。2011年以来古县拥有农业技术人员38人, 农业人口7.03万人, 常用耕地面积20.23万亩。经测算, 每个乡镇平均不足6名农技人员, 一万亩常用耕地面积不足2名技术人员。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 大部分农田是旱田, 只有为数很少的几百亩水浇地, 近年来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受天气、自然灾害制约, 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三是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 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 它要得到长期稳定地发展, 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农民生产什么, 要根据市场信息来确定, 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要靠市场去销售。但由于古县还没有建立起功能完善的专业市场, 同时也还缺乏中介的营销网络和经纪人才, 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从生产要素来看, 农户是末端消费者, 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埋单的是农民, 而获利的则是中间商。从农产品销售看, 农户是原材料供给者, 获利的依然是批发、零售等中间商。从生产风险来看, 农户既要承担市场风险, 也要承担自然灾害风险, 而旱涝保收的仍然是流通领域的中间商。因此, 农业经济效益不高, 农户难以实现“丰产丰收”, 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3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在农业产业化上实现新突破, 就要从古县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重点在农业产业化上做文章, 进一步完善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领域的利润更多地留给农民群众, 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第一, 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导,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古县县委和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任务, 要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深入调查研究, 切实加强领导, 建立起“人、财、权”相统一的工作机构, 全面履行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调动各级领导的积极性, 推动古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 要结合古县实际, 大力发展核桃主导产业。按照“一业为主”的要求, 突出抓好核桃主导产业, 进一步扩大优良品种种植规模, 加大监管力度, 不断完善核桃产业发展的技术、苗木、存储和加工体系。要积极开发核桃高端产品, 不断提高核桃产品附加值, 打响古县核桃产业发展的品牌, 提升古县核桃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 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组织。培育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目前, 要大力支持宏盛达公司、桃源核桃生物工程公司开发新项目、新产品、新工艺, 积极帮扶陈香连翘加工厂、旧县华海天宇加工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 继续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长壮大, 对农产品进行深、精加工,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推进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化进程。同时要强力实施名牌战略, 用优质名牌产品开拓和占领市场, 建立市场营销网络, 通过市场经济手段, 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第四, 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重点支持运销公司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园、白素绿生源大棚基地等园区建设, 试验推广“生贵式”大棚技术。充分发挥这些设施农业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鼓励龙头企业要按照“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原则, 通过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 保护价格收购, 与农民结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 把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真正地联结起来, 在发展中实现“双赢”。

第五, 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步伐, 加强基地建设力度。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柱, 也是区域特色农业的标志。根据古县资源优势和各种产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应继续抓好核桃、药材、油料、小杂粮、蔬菜、畜牧等六大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进一步扩大规模, 提高档次, 通过举办产品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争创名牌。在新产业的开发上,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以资源为依托, 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 充分挖掘传统农业的优势, 从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入手,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规模基地, 使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向优势产业集中, 真正做到兴一方产业, 培育一方经济, 富一方农民, 带动古县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六, 加强农资价格调控监管。①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搞活农产品流通, 抓好农品促销工作, 帮助农民找市场, 提高农产品商品率。②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同时, 保护好农产品价格, 防止农产品价格出现大起大落, 确保农业增产增效, 农民增收, 维护好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篇4:对3G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看法

2002年1月8日,随着中国联通新时空CDMA网的开通,中国在移动通信发展史上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本文作者通过对国际上3G移动通信发展态势的分析,归纳出3G移动通信目前“三足鼎立”的现状;通过对3G与GPRS、WLAN等技术特性的比较,肯定了3G在未来移动多媒体应用方面的优越性能及光明前景;并指出中国3G的发展对国际3G格局的走向影响深远。

编者按

3G的推出曾热热火火,3G的发展却未雨绸缪。曾为人们勾画出未来通信美景的3G系统一再推迟其商用的时间,由此引发了业界的纷争。虽然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已人所共识,但对于3G这一新生事物,其技术、设备、市场、运营目前都受着种种因素的制约,其未来走向一时仍是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观点一:虽然3G的发展一时受挫,但任何新生技术在得到广泛应用之始,诸多影响总是难免,3G的发展将不会受其他所谓替代技术的影响,仍会一路高歌,带来全新的应用。

观点二:3G商用的一再推延和市场的缓慢拓展,已彰显其发展后劲不足。除去其某些应用可被其他技术实现外,崭露头角的下一代移动通信——4G的发展前景更令其相形见绌,3G因此可能夭折。

中图分类号: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868(2002)03-28-03

1 3G发展面对的态势

移动通信的发展,从第1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到第2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以GSM为主体,在全世界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和快速增长,其技术、设备、业务和运营不断推陈出新,这是任何人都没有预想到的。

GSM是在欧洲各国第1代系统各不相同,移动终端在西欧漫游十分困难,越区切换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以试图建立一个全球统一标准的移动通信系统。欧洲前后历经近8年的努力,修修补补,形成了世界上第1套网络设计完整、接口定义清楚、承载业务明确的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由于政治、经济等多种利益的驱动,美国、日本各不示弱,也分别开始研制自己的数字移动通信新系统并投入使用。由于多种原因,包括自身的技术保护、产业保护和市场保护,日本的第2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仅在日本国内使用和运营。美国尽管在各个领域有独霸世界的野心,但对移动通信的发展潜力和极大市场前景估计不足,没有行政力量和金融市场的积极介入,而出现了CDMA系统孤军奋战和TDMA并存的局面。当美国企业意识到移动通信的诱人前景时,TDMA系统的市场已大多被GSM占领,不得不全力推动CDMA的应用。

GSM在全世界的发展,使美国为力争CDMA系统在移动市场的应有地位和份额而艰苦努力。而国际电联(ITU)牵头组织的未来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后为IMT 2000)标准的研究,为日本走向世界移动通信市场找到了出路。

IMT 2000的研究发展成第3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原本希望能制订统一的国际标准,结果越讨论越多,越研究越复杂,最终不得不提出“家族”概念,分门别类,各有地位。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态势,我们明确地选择了FDD(频分双工)方式的WCDMA,cdma 2000和TDD(时分双工)方式的TD-SCDMA。其中TD-SCDMA标准是中国电信人100年来首次提出的标准化建议。

对于第3代移动通信的发展,ITU的标准化研究起了重要作用,但真正起作用的是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极快普及。因特网业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受欢迎,为以提供多媒体业务为特征的第3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市场的期待、商家的炒作、政府的介入和各种研讨会、展示会的渲染,对第3代移动通信的发展赋予了过高的期待。当热闹过后,人们冷静面对开发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艰辛和投入,面对各自的利益需要和对手的进展,开始真正制订自己的发展策略时,对3G的种种说法就开始产生。

国际上对3G的态度,从目前情况看,不管各大企业怎么说,大体上可以分成3种:一是日本,希望通过3G进入移动通信国际市场,对3G的推动十分积极努力,政府和民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论是技术开发、业务开拓和商业运营都已取得令全世界瞩目的进展,开始证明了WCDMA系统的商业价值。二是美国,基于cdma one系统已开始在中国运营,在该系统上加以改进就是cdma 2000 1x,于是相关厂商开始宣传现有CDMA系统即将进入第3代通信。美国还有一股势力在做无线接入,试图想以IEEE 802.11系列为基础,推出以笔记本电脑和PDA(个人数字助理)为终端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WLAN),加上Internet的移动IP技术,实现漫游功能,也认为会成为第3代系统。但问题在于它不是国际标准,越区切换和手机应用还有待开发,同现有移动系统的平滑过渡也是问题。因此推迟3G,对美国的哪一方面都是有利的。三是欧洲,由于GSM占据全世界2/3以上的运营市场,欧洲厂商,包括政府,决不想轻易退出这个舞台,或与别人重新分配这个市场。于是他们在现有GSM的基础上,尽量希望能支持或象征性地支持数据业务,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于3G的发展,技术上在抓紧开发,商业应用迟迟未动,商业试用也一推再推,如果没有其他外部影响3G的进程,他们会一再推迟下去。GPRS对有信道闲置的情况是不错的,可以提供一定的临时性的数据传输能力,对欧洲很合适。对中国就不大一样,有数据业务的地区GSM信道特别忙,而有信道闲置的乡镇又看不到很快到来的业务需求。

综上所述,3G的发展正面对三强鼎立、各有企图的态势和局面,日本单方面的努力改变不了现实,美国、欧洲的冷处理会到何时,将视中国的发展和动作而定。

2 3G与其他系统

因特网应用的普及和因特网上各种业务的出现,对无线移动通信的传统应用(移动语音通信)带来极大冲击和挑战。日本imode业务运行的成功,推动了各厂商都积极参与无线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发展而各显神通。于是出现了各种支持IP业务的技术、协议和系统,所谓2.5代的叫法就应运而生,新型无线移动通信的全新系统也就出现。

第1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电路技术,采用FDMA(频分多址)方式,实现有限用户语音通信的系统,在蜂窝结构实现大区覆盖、RF技术实现频分多址、终端漫游和越区切换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从开始运营到现在美国仍在应用,它已经有相当大的改变,但该系统的实质技术和基本应用并没有明显变化。

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利用数字处理技术,采用TDMA(时分多址)方式,实现大量用户的语音通信和短消息服务,在SIM卡(用户身份模块卡)应用、轻小手机和网络管理上卓有成效。基于未来移动数据通信的潜在需要,为了充分发挥无线传送效率,GSM在标准化制订过程中,就提出了在适当调整信道安排和时隙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数据业务的GPRS协议标准的制订。因此,GPRS是基于GSM正常业务有空闲的情况下对GSM功能和业务的补充和扩展,以在GSM业务空闲时传送一定速率的数据。GPRS能提供的数据业务传送能力是有限的,因为不是GSM的主业,要利用它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媒体业务通信的要求是不现实的。

宽带无线接入是为支持无线多媒体业务而出现的,特别是WLAN。WLAN在近期实现用户漫游的基础上,在多媒体业务应用方面很有市场前景。但是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相比较,没有移动能力、没有对抗衰落信道和移动环境的能力、没有手机等,在习惯手机通话的今天,要把宽带无线接入作为移动通信的主流系统,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甚至有极大的困难。当然,以笔记本电脑作为应用终端的WLAN在高速宽带无线接入应用上有无可争辩的优势。

在面临无线移动多媒体业务应用的大潮中,还有些系统在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不过笔者认为,时间不会太长,只要主要业务目标锁定移动多媒体的3G投入应用,这一纷争就会渐趋平静。因为针对多媒体业务的其他系统如宽带无线接入,却不适合移动通信;适合移动通信的GPRS等,又不是主要针对多媒体业务而设计的。在3G的发展面前,这些应用都会迅速“褪色”。

3 中国发展3G的策略

第3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开发,在中国移动通信史上可谓起步早、投入大、成效显著。自1996年5月,由科技部“863”通信主题专家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黄山组织WCDMA技术国际研讨会以来,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各大企业和大专院校的积极参与下,中国3G的标准化研究、技术研究和系统研究已取得了突出成就。

关于标准化研究,中国提出了针对TDD方式的TD-SCDMA标准化建议,并得到国际电联3G标准化研究组的认可,该标准已成为3G的国际标准建议之一。中国目前对WCDMA,cdma 2000 1x无线技术和系统技术,对TD-SCDMA无线技术已经完全掌握,拥有了自主开发WCDMA,cdma2000 1x和TD-SCDMA技术、设备的能力。中国3G系统的研究成就,在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所组织的3G WCDMA设备的MTnet测试中得到充分反映。在有10家通信企业提供设备参与的这次测试中,包括中兴通讯在内的3家中国企业的测试结果都名列前茅,不差于其他国际著名公司。

按有关中国国内企业的3G发展安排,2002年下半年,最迟年底前,会开始3G的外场试验,试验大约经过5~6个月。如果成功,就有望在2003年中期或者下半年得到运营商的支持,开始商用试验。商用试验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到2004年,中国就完全有可能开始提供3G的商业运营,到“十五”计划结束的2005年,会在全国铺开。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中国才会有稳定可靠的3G系统和运营服务提供应用。这样的日程可能比国际上多数先进国家的运营时间推迟1年。而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中国国内企业经过努力完全有可能赶得上,使自己的产业和系统在市场上有更大的影响和份额。

我们同时也要冷静地看到,目前国内企业的开发能力和水平同国际著名企业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在系统设备上的差距已经在缩小,但手机的研制能力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有较多新出现的中小企业看到这样的市场需求,主攻手机芯片和手机成套解决方案,但要在2004年拿出自主生产的手机,还有相当大的难度。2002年和2003年对于中国3G的发展非常重要,有待集中精兵、相互协调、联合开发、共同发展。

对于中国3G市场的发展,技术和系统是很重要的,没有它们就没有中国自己的3G。但是无线移动多媒体业务和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同时也很重要。什么业务在中国最受欢迎,什么业务在中国最需要?这些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3G系统的能力发挥依赖于技术,真正做到能自动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多媒体业务需要、自动适应移动通信的传播环境、自动适应不同应用和系统接口……这些都还要求我们继续努力研究和开发。只有把各种有效的自适应技术应用到3G系统中,才能使3G系统变成自适应系统和智能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能力和作用,使之更优异于别的3G系统,提高系统的技术竞争能力。

3G系统的竞争能力还依赖于成本。为降低成本,能明显降低系统规模、降低信号处理复杂度、降低协议系统开销等的技术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降低20%,就意味着效益提高20%,竞争力提高20%。

因此我们要在已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开发更好的结构、算法和更好的处理方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说目前三强鼎立、各有企图,是3G发展面对的态势;鱼龙混杂、各显神通,是3G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强身健体、适时出击,是中国发展3G的策略。中国自主研究开发的3G系统及其市场应用,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收稿日期:2002-04-20)

作者简介

篇5:对三农问题及其发展的看法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城乡差异大,农民收入过低,以及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基本温饱,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农民问题放在了三农问题的核心位置,充分体现我国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容,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通过党领导全体人民,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从而促进共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这是引发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并没有完全形成规模的经济。三农问题中,农民,农村,农业是不可分割的,这几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除此之外,农民的总体素质较低,农村劳动力生产过剩,农业生产方式较落后,农业资金投入过少,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不协调。导致农业的畸形发展。在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农业的高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并且农民的综合素质不够,不能掌握必要的技能,从而使现代农业的发展止步不前。

面对三农问题,我国政府已经做出努力,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然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农村。因此,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摆在农村,把工作的入手点摆在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就如胡锦涛总书记说的要“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措施: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这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新思路”。以工代农,以城促乡,把中国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

1、,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制定一个统一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使城乡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2、要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

3、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针对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功能不齐全等问题,把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强化城乡设施连接,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巩固和发展城乡教育制度,卫生等公共服务。

4、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通过深化的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人力资源市 场和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三农问题的核心——增加农民收入。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中央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在2003年,中国政府发出《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二是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承诺推出给农民减负具体方案;三是取消农业税,在2005年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经过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2005年中央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其核心是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巩固基础设施建设。

(四)依靠科技,建立现代化农业。一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走科教兴农战略,还要大力发展技术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提高劳动人民的素质,创新理念,创新思维。二是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品的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走公司+农户的道路。

(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城镇化道路。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应大力倡导发展乡镇企业,走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农村剩余劳动向制造业﹑服务业和城镇转移,来减少农业人口,对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问题及扩大城乡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进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我国现阶段,土地政策是平衡农民的一个重要工具,政府也规定各地方进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既要坚持土地公有制,又要明晰土地产权,正确对待城乡土地制度“二元”结构。把土地的所有权归属于集体,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这不仅有利于防止地方政府滥用土地发展城市经济,也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所取得的成效 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缓解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国民的素质,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农问题意义重大,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能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并且,很大程度上减少城乡的距离,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宏伟目标。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篇6:我对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看法

没有文化的人类历史是无法想象的,任何民族都离不开文化;任何个体无法脱离文化,个体总是需要认同某种文化,没有文化的个体人生是不可能的。大到国家、民族,小至每一个历史时空中的个体,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文化的存在,文化环抱着人迈向自己的未来,个体通过自己的作用承担起所属文化圈的职责,并将自己所属文化发扬光大;任何文化选择并非轻松随意的,文化链条的断裂总是会带来形形色色的文化失真。

然而,就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不少学者都结合国内外的环境来研究,表示了相当的担忧,认为存在着许多问题。纵观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受到西方国家的某种钳制;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逆差;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文化“误读”;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冲撞也对我国文化软实力产生了冲击。此外,武铁传《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探析》一文也指出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文化发展不平衡与政府定位不明确,文化管理体制与机制制约文化发展,文化市场发育不成熟,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等。

虽然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中国在寻求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以及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吸引力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以中国语言、文化和思想等的推广活动为代表的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这样的外交活动有助于展现中国文化魅力,激发外国公众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与文化,消除他国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与戒备以及树立一个文明的、负责任的、值得信赖的中国形象。可是,仅仅这样还远不能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蕴。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看重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在国家较量中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并非都能产生预期效果,诸如文化、外交等其他因素的作用却在渐渐增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践也使人们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应该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提升。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

目前我国的文化力却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在亚太地区所占份额中,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仅占4%。另外,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贸易的逆差有数倍之大。以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载体图书为例,经过我国许多部门的努力,版权贸易逆差已经从前几年的1∶10缩小为现在的1∶7,但仍然是太大的数字。而且,图书的出口对象主要是一些汉语文化圈的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中国和欧美的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甚至达到1∶100以上。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为国家发展智力的动力源,文化产业的落后,必将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有很多种途径和方式方法,这里我主要提出三点:

1.全方位传播,让世界认识中国。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汉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与思想底蕴。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而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信息时代。在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掌握话语权。因此,我们要建立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使我们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更多体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精品介绍给世界。1996年初春,马欣乐先生的个人画展也在迈尔奇画廊开幕,邀请了克林顿夫人为其剪彩,盛况空前,影响力很大。马欣乐先生不少作品结合西方绘画用光用色的手法,很有新意,呈现出大家的独特风格,也使西方的观众对传统的中国绘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好地推广了中国文化。

2.多角度实践,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根据《世界眼中的中国》的调查显示,对“中国的代表性事物”的了解上,大部分外国人选择了“功夫”、“长城”和“中餐”,认为这些是“最能代表中国的事物”。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展示给世界更多精彩的内容,这需要我们多角度地实践,多角度地展示,才能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如在大部分美国人眼中,梅兰竹菊是中国画固有的唯一符号,马欣乐先生却让他们认识到了象形文字在绘画中的魅力,让美国人看到更丰富的中国画。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使得马欣乐有机会成为全美最大的斯普林丝环球家纺公司的高级设计师和设计总监,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美国人钟爱的家纺布艺让中国元素在异国走进千家万户,掀起了中国风的热潮,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3.重视海外华文教育,调动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我国现在分布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约有5000 万人,这支力量是中国国家软实力在海外的表现和扩展。因此,我们要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并且充分调动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如印度尼西亚思源美术馆馆长阮渊椿极力地宣传中国文化,使印度尼西亚人民更多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并且获得了亚洲国际书法高峰论坛颁发的“传播中华文化贡献大奖”,中国画家马欣乐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传播东方文化的旅程,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了很大贡献,他的新作《大唐盛景图卷》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文化凝结着历史,文化连接着未来。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在当今中国,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潮中,中国文化毕竟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主要是指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它不仅衡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而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正是基于此,各国纷纷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文化创造最深厚的源泉。建设和谐文化,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具有群众性的文化特征。因为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文化,是真正民主的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既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本身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宗旨的要求。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特征。

篇7: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While bicycles are hailed as “green traffic”, urban drivers are complaining about them jamming up the already tight traffic. A boiling sea of bicycles have become a headache for causing traffic jams and accidents. The problem of bicycles battling with cars is mingled with high level of urbanization (都市化) and low level of infrastructure.

In my opinion, the tough problem must be solved, otherwise, the growing conflict will steadily grow worse with more automobiles on busy streets.

篇8: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看法

1、虚假经济数据得到有效遏制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自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资源浪费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节制,倡导节约、节俭、吃饭“光盘行动”,纠正铺张浪费、虚假浮夸不正风气取得了巨大成果,使经济数据变得真实而可靠。扬真避虚,这就必然影响现今GDP的统计数据结果。

2、经济发展数据更加真实

个别为官不良的腐败分子和不法商人借国家提高国民消费和发展内需为幌子,徇私舞弊、公车私用、公款出国旅游、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贿赂卖官、官商勾结、贪污腐化、违法洗钱等,把国有资产囊入私人腰包。新一届政府对这种现象的打击遏制,阻止了原来畸形的消费模式引起的虚假和繁荣,必然在一定量上影响经济发展的数据,从而使经济发展数据变得健康而更贴近真实。

3、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

人口红利消失和劳动力人口减少。50—60年代所积累的人口红利已消失殆尽,这代人已逐渐退休老去,他们的独生子女80后、90后已主导了社会的劳动力角色,劳动力人口迅速减少。美国威斯康大学教授易富贤从2016年的中国、1995年的日本、2006年的韩国人口结构对比得出结论,人口红利消失,年轻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阻力[4]。出生率低和老龄化社会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衰竭,必然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

4、经济发展与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矛盾

廉价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得我国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的加工场,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资源过度地开采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国家为减少污染,保持可持续发展,势必要报废和关掉那些生产率低下,排放不达标,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这些因素也影响了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

5、不淘汰旧的产能,供给侧改革红利难以立见成效

我国一些传统工业领域生产率低下,出口贸易萎缩,产品科技附加值较低,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国内低端的产品无人问津,国民出国旅游时大量抢购国外产品。这些现象,都亟需我国各生产领域进行科技创新,生产出科技含量、质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国家也急需制定扩大内需的配套政策,刺激消费,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对当前经济发展速度的分析

1、国民经济数据变得真实而切近实际

自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国家以及党的执政理念贯以倡导节俭、务实的工作作风,纠正了国家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一味追求以经济数据的高低来论政绩的错误做法,反对铺张浪费、虚假浮夸、贪污腐化的不正之气,已取得了有目共睹伟大成果。刹住了公款吃喝、旅游、公车私用、请客送礼、贪污腐化的社会弊端,大大节约了国家资源及国资的流失,各项工作走入了正确、健康的发展道路,为国家挽回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原来这些囊入个人腰包,浪费的资源也被统计为当年GDP发展数据之中,表现出虚假和不真实的现象,现在经过打击、纠错,使国家颁布的国民经济数据变得真实而切近实际。

2、对GDP的认识更加务实

国家在2008年经济萧条时期,为了拉动经济,保8%的增长速度,中国政府于当年11月9日宣布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约5860亿美元),以刺激经济,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补贴、廉租房、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方面。这其中还包括呼唤已久的增值税改革,相当于向企业少征税约1200亿元,并鼓励企业更新设备。这个规模相当于中国GDP的16%,为全球之最,也为经济史之最,经济刺激规模全球之最,对保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现今政府在推动城镇化建设拉动内需的基础上,鼓励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中央规划了“一带一路”的发展宏伟蓝图,高铁等众多制造业都走出了国门,使中国制造名扬海内外。

过去国家主要是以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模式,地方政府也主要是以公共设施建设、拍卖土地和房地产业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些地方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广州市政协委员、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高级工程师蒙晓莲痛惜地说:“在广州城中村改造的建设中,重复建设也越来越多,几个大项目下来,很多楼房刚新建好又被拆了,耗资很大。”对此,她建议,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要统筹规划,而这种规划工作要从广州周边农村住宅做起。”[4]

过去,在全国好多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为了拆迁多获赔偿,村民在获知要征地时就提前突击盖房,这些房拆迁时就被作为了建筑垃圾而拆除。更有些城中村村委会,在自己管辖的土地上建设商品房向外出售,西安曲江某一城中村在自己村土地上建了20多栋家属楼,一直在向外销售,还没有销售完结,结果政府统一规划,出让竞卖该地块,土地被一大型开发商竞得而开发商业地产,结果1个月不到这些才盖起的住宅楼当做建筑垃圾被瞬间拆除,20多栋,每栋三个单元7层砖混结构楼,不知可安排解决多少经济收入低下而买不起商品房的底层劳动人民的住房问题了。这样重复建设和浪费,西安乃至全国都是相当严重的,这些情况使得过去GDP值变得虚高而和实际不符,不能代表真实的经济发展状况。

3、生育率的降低,老龄化的加速,劳动人口迅速减少

有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25278万人,50岁以上农民工占14.3%,有3614万人;2012年,全国农民工有26261万人,50岁以上农民工占15.1%,达3969万人。[1]常年研究农民工检测报告的人士称,2013—2014年,我国50岁以上农民工的占比与总量“肯定是上升的”或早已突破了4000万,现建筑工都是清一色的“老人”,高龄民工以吃肉补体力,染发躲检查。

我国经过30多年的计划生育,出生率迅速地降低。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辑出版的《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18110。而2010年的《世界人口数据表》显示:2010年全球平均每个妇女生2.5个孩子,发达国家为1.7个,欠发达国家为2.7个,最不发达国家为4.5个,而扣除中国后的欠发达国家为3.1个。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要低许多[2]。这将导致我国国力和国情走入未富先衰的境地,使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最有活力的要素———劳动力耗竭,劳动力低下已支撑不起庞大国家机器的运行和世界上最庞大老龄化的社会消费生存的需要。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其年轻人口出现了急剧减少现象,那么该国的劳动力供给在短时间内也会发生大幅下滑,从消费层面来看,年轻人结婚购房购车等需求也会大幅度降低,各类大宗品的增速会快速下滑,进入低增长,零增长,甚至负增长[4]。

一个社会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是最积极最有活力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动力,没有了人,一切将成为空谈,有了人生命才能延续,才会有物质的再生产,才会有物质的消费,社会才能发展。在过去的人民公社时期,以一个生产队为生产整体时最能体现劳动力对生产经济的影响,哪个生产队青壮年劳动力多,该生产队生产就有起色,劳动搞得轰轰烈烈,每个劳动日的价值就高。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为劳动力,在漫长成长过程中要消费很多物质资料,而这些消费就是内需和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而成长为劳动力后,是生产力最具活力的要素,要为社会贡献更长的时间。将出生孩子抚养为成人,培养成为劳动力至少要20年左右的时间,而人口结构的合理配置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要加大改革力度,开放、刺激、鼓励生育,解决生产劳动力问题要未雨绸缪。

故当前出生率低、劳动力人口断崖式的减少、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必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耗竭,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4、转型升级需要时间

我国的国民经济应该说是长期运行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当中,劳动力生产效率低下,生产中的科技附加值较低,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低廉的资源开发来拉动经济,是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和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为了保护环境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府下决心关掉和报废那些生产率低下,排放不达标,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和旧的生产工具。以上这些措施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统计数据的重要因素。

新一届政府不惜牺牲GDP表面统计数据,也要大力推行产能升级,以提高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如工业4.0、互联网+、科技创新等技术革命,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在国外投资。如高铁等大批先进的企业已走在了前列。推广一系列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探讨,证明经济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从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过渡到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集约型经济模式必然有个转型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变革过程中,创新不仅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可以放大各生产要素的效应,从而提升全社会综合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数量。只有创新,开发科技新成果,才能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经济才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动力。改革旧的体系需要有阵痛,创新也需要有时间,但在这个创新的漫长过程中,经济的发展速度是要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也势必将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由于基数增大,必有一个滞涨和增速放慢的过程。如果剔除以上论述中各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是以较高的速度发展的。我国通过深化改革,国民经济一定能够成功软着陆,将会以更加健康、更稳、更快的速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澎湃新闻刊登文章:高龄民工以吃肉补体力,染发躲检查[EB/OL].腾讯新闻,2015-03-20.

[2]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EB/OL].新宋吧_百度贴吧.

[3]夏令、童丹、成小珍、梁建敏:广州重复建设浪费太大规划不好会出现新城中村[N].信息时报,2010-04-15.

上一篇:服务顾问工作计划书下一篇:东宝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半年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