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重心下移实施方案

2024-04-13

学院重心下移实施方案(共4篇)

篇1:学院重心下移实施方案

做为小学数学教师,每天我们都辛勤地耕种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你曾经为自己的视野狭小苦恼过吗?听完精彩报告后激起的思维火花却被日常的琐碎悄然泯灭,你遗憾过吗?遇上了教学问题却苦于如何解决,你焦虑过吗?在新课程改革的一片沸扬中,对如何把握教育的本真,你疑惑过吗?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本《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吧!仔细阅读本书能给我们开启一扇新视野的窗户,拓展我们教学研究的视野半径。

本书的作者吴亚萍女士亲历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十二年中,将“新基础教育”理论与数学学科相结合,并转化为生动而丰富的教学实践形态的一次尝试,是理论工作者和一线实验教师十几年共同努力的结晶。不仅有十几年的研究实践支撑,还有大量课堂中鲜活而真实的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可操作的建议。

本书对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反思,而且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现状进行审视与透析,并以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转型性变革的基础和起点,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变革的价值追求、变革目标和变革策略;本书还以整体的视野提出小学数学教学整体综合性设计的四大原则:一是“读”学生---了解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可能;二是“读”教材---研究教材独特的育人价值,通过对教材编排知识的激活,提升教学内容的生命性;三是在“两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起点和发展可能,确定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目标”;四是根据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作出“开放”和“弹性化”的综合设计方案;本书以“教学”的互动生成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详尽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展开的内在逻辑;本书最后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变革与教学评价、教师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转型性变革的关键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

学习笔记选摘:

◆“长程两段式”教学策略:改变数学教学中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一组练习“匀速运动”的教学方式,摆脱和超越具体每一节课的限制,在思考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特有的育人价值的基础上,把每一结构单元的教学分为“教学结构”阶段和“运用结构”阶段。“教学结构”阶段主要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结构,在“运用结构”阶段主要让学生运用这一结构进行主动的学习。

◆“先整体再分化”教学策略:根据奥苏伯尔提出的处理教材的两个原则:设计先行组织者和逐渐分化,对于知识逻辑体系比较严密的教学内容,可采用“先整体再分化”教学策略,即先提供学生总的框架或上位概念,然后根据具体内容对它们逐渐加以充实和分化。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性理解,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类结构的基本课型:融合渗透型(适用于数运算的教学)

归纳探究型(适用于定律、性质和公式的教学)

转化探究型(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整体感悟型(适用于概念、复合应用题、图形测量等教学)

复习整理型。

◆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真实(待完善的课)、平实(常态下的课)、扎实(有意义的课)、充实(有效率的课)、丰实(有生成的课)。

第一,真实。要强调课的真实,是对待课堂教学实践的基本态度和立场,只要是真实的课,就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一点瑕疵也没有,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有的教师期望把课上的一点问题也没有,这种预设的目标是错误的。正因为真实,所以才有遗憾存在。我们宁要真实的遗憾,不追求虚假的完美。所以,真实的课是不粉饰恶毒,是值得去反思的,也是有待完美的。

第二,平实。强调课的平实,是期望教师以平常心态去对待日常课堂教学实践,淡化公开课点缀式的意识,强化日常探索与研究的意识。有的公开课就是上的很花哨,让人看的眼花缭乱,但这种课不可能在每一天的实践中进行,因为它要教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课天天要上,正因为如此,平实的课是反映教师日常教学实践常态的,也是很实在、很普通却有质量的。

第三,扎实。强调扎实的课,是期望教师追求课的真实效果,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有的课上,学生始终没有认识的错误,也没有思维的碰撞,只是为完成教案而“走过场”。这样的课是很难促使学生的真实的发展的,所以扎实的课多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体现学生学习后的变化,是有真实效果的。

第四,充实。强调课的充实,是期望教师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真实的发展。如果教学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就不能看作是一堂好课。所以,充实的课对学生来说是人人有收获,人人有不同的发展,也是效率比较高的课。

第五,丰实。强调课的丰实,什么是课的丰实,即课的生成,是期望教师能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去把握课堂,在课堂中能促使学生生成新的观点和新的想法。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师生之间有真实的智慧的投入,学生的能力有所发展,学生的思维不但活跃而且水平有所提高。所以,丰实的课是体现课堂动态生成的,是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和教师教育智慧的,也是体现师生生命活力的。

◆开放教学有两层含义:第一,在广度上开放,教学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包括正确的、错误的,都可以成为学生交流讨论的共享资源;第二,在深度上开放,教学更重要的是展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呈现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为了能体现开放的意识,要从封闭性设计向开放性设计转换。具体说就是要注意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图:开放性的导入;“大问题”设计;重心下放;信息回收。

大部分的课能向学生开放,但又有两个问题:(1)串联。如78÷3怎么做?学生全部试做。然后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一一呈现给学生,这是用串联的方式呈现,重复讲述,浪费时间。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虽是方便了教师,但妨碍了信息的交流。建议教师要有并联的意识,问题放下去后,学生会有各种状态出现,把各种信息同时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体悟、提升。(2)随意。

学生做了之后,方案同时出现,小组先交流,再全班汇报。全班交流时,随便谁来说,这样处理就没有资源的意识,就出现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有时会出现思维水平从抽象到具体的这样一个状态,是不利用学生学习的,是违背数学要求的。

重心下移的建议:

(1)大问题意识。与大环节相联系,每一个环节就是一次重心下放——信息回收的过程,一节课有这样三、四个环节就足够了,三、四个环节是一个思维递进的过程。信息回收要有捕捉的意识和敏感;要有样本的意识;要有错误资源的意识;要有错误资源的价值意识。个别的,对全体学生没有价值的和与目标无关的就不去选择,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有“典型”意义。不是凡错误都是资源,要分析哪些是典型资源?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资源有哪些?怎样作出回应?哪些是经常性出现的资源?(2)大环节如何凸显? 有了结构意识,才有环节意识;有了环节的下放和回收意识,才有互动资源;有了互动资源,再加上隐形目标的意识,才会有回应的有效;回应有效才有过程的生成。

学习吴亚萍报告体会 ——重心下移,关注全体

有幸聆听了 吴亚萍教授“结构化教学”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吴教授指出的不能区分昨天与今天,课堂一定低效。重心下移,关注全体等观点让我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尤其是吴教授结合两节研讨课进行的点评,更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在她的精彩讲述,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就是“重心下移”。“重心下移”就是课堂上真正关注学生,以学生的思考、探究、创新为主,这样才能成就课堂的精彩。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虽然我也一直努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可是,下移什么,怎么下移,我一直找不到良方。教学中也一直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我重心下移了,可是学生不买账,给我来个冷场。听了吴教授对两节课的重建,我明白了教学中存在这些问题说明我们“怎么下移”做得不够,问题的设计不合理,不会看到学生的起点。“一个会了=全都会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有效吗,更不用说高效了。重心下移,要下移的不仅仅是课堂的设计,更是教师的意识。

把重心放下去就要相信学生有发展的潜能,放下去就要生成教学的基础性资源,放下去就要改变个别学生“替代思维”,放下去就要改变学生思维表浅和定势。还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拓展。

吴教授的讲座再次让我明白,孩子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做到“重心下移”,关注全体,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思维舞动的平台,并适时引导、提升,相信我的课堂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会成就无数的课堂精彩!

篇2:学院重心下移实施方案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

强化物业属地区域管理

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的意见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为理顺物业管理体制,完善物业运行机制,全面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现就强化物业属地区域管理、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有关事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强化物业属地区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速推进物业管理重心下移进程

居住区物业涉及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排水、环境卫生保洁和公用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绿化养护等诸多方面,抓好物业管理工作,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和群众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物业管理受起步晚、基础差等因素影响,目前管理体制不顺、市场不规范、服务收费标准偏低、老城区旧住宅失管失养等问题较为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的要求十分迫切。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理顺物业管理体制、完善物业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强化物业属地区域管理,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中兴”战略、强化大物业管理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坚持以人为本、普惠民生的原则,着力构建以区为主体的管理体制、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合理的收费支撑体系和老城区旧住宅历史欠账补偿机制,努力开创物业管理的新局面。

二、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落实物业区域属地管理职责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物业管理工作负总责,区长是物业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区长负责抓好物业管理具体工作。各区物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下同)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结合各自职责,具体行使以下物业管理职权:

(一)区物业主管部门行使的物业管理职权。负责贯彻执行物业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驻区物业服务企业备案工作;驻区物业服务企业的日常指导和监管工作;住宅物业项目招投标备案和采用协议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审批工作;划分物业管理区域;监督物业管理用房的配置和使用;物业承接验收备案工作;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备案工作;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指导和监督工作;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认定和信用等级初评工作;召集区联席会议;协助市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做好本辖区住房专项维修资金

归集工作;物业管理纠纷调处和信访投诉(含市长热线、区长热线、数字城管“12319”服务热线)处理工作;参与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的社会评审工作;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其他职权。

区物业主管部门在行使物业管理权限中涉及行政许可的,须以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名义作出。

(二)街道办事处行使的物业管理职权。负责组织业主大会成立和业主委员会选举、备案工作;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日常指导、监督工作;落实本辖区未实施物业管理居住区的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区物业主管部门做好物业服务企业日常监管、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物业承接验收备案、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认定和信用等级初评等工作;召开联席会议,调处物业管理矛盾纠纷;组织开展本辖区物业服务满意度调查工作;协调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相互之间的关系;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其他职权。

(三)社区居民委员会行使的物业管理职权。负责配合街道办事处做好物业服务企业日常监管、物业管理区域划分、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认定等工作;协助街道办事处组织成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工作,对暂未成立业主大会的居住区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责;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日常指导、监督工作;协助街道办事处落实未实施物业管理居住区的管理服务,提供卫生保洁、公共秩序维护、房屋及共用设施设备维修、二次加压供水等基础

性服务;协助街道办事处开展物业服务满意度调查工作;促进社区建设与物业管理协调发展;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其他职权。

三、健全完善以区为主的物业管理工作机制

(一)强化机构设置。各区政府要根据物业管理工作需要设置物业管理办公室,负责指导、监督、检查辖区内的物业管理工作。要按规定落实物业管理办公室的编制、职数、经费和人员,确保物业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区政府负责组织区物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具体行使下放物业管理权限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其他职权,妥善处理因具体行政行为产生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赔偿、信访投诉等工作,并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三)建立居住区“市、区、街”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对在居住区管理活动中出现矛盾纠纷、涉及多个管理部门的,由街道办事处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及相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经协商仍无法解决的报请区政府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出现跨区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由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牵头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物业属地区域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一)大力推进老城区旧住宅改造。将老城区旧住宅改造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力争用3至5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老城区旧住宅改造工作。通过危房棚户区改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和“平改坡”改造,夯实物业管理的基础条件,逐步向标准化物业管理过渡。

(二)重点抓好老城区旧住宅管理。对经过改造具备物业管理条件的小区,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成立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暂未成立业主大会的,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暂时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责开展工作,并负责组织卫生保洁、相关秩序维护和共用设施设备维修等工作,所发生的费用由业主共同承担。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物业服务收费价格体系。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要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明码标价收费。对因老城区旧住宅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偏低以及一些项目尚未收费导致物业服务活动无法正常开展问题,要从建立健全收费机制入手,按照质价相符、平等协商、保证基本运行成本的原则,抓紧研究制定一套简易、可操作的物业服务收费指导办法。

(四)强化政策支持。

1.强化物业前期介入。支持区政府参与前期物业服务企业招投标,凡未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的项目,不予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支持区政府强化

新建物业承接验收,凡未办理承接验收手续的不得交付使用。

2.推行物业服务信用保证金制度。对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物业项目、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应当交纳物业服务信用保证金。保证金由区物业主管部门统一监管,专项用于物业服务企业擅自退出管理、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置等。

3.建立物业服务企业综合信用评价体系。对物业服务企业定期进行信用考核、评价,将违法、违约等不良行为及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布评定结果。对信用考核不合格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禁止其承接新的物业项目。

4.保证物业管理用房配置。建设单位按规定配置的物业管理用房,应当为地面以上独立成套房屋,具备水、电、气、热以及采光、通风等使用功能。城乡规划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在规划图纸中明确标注物业管理用房的位置和面积。物业项目交付使用时,由区物业主管部门参与社会评审,对物业管理用房配置情况进行现场核实,未按规定标准配置物业管理用房的不得交付使用。

篇3:铝价跌破成本市场重心不断下移

1月6日, 沪铝主力合约收盘价格为10684元/吨, 这一价格较去年市场创下的历史低点已经有1100元/吨的涨幅, 但尽管如此铝价仍然处在下行通道之中。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测算, 电解铝行业平均含税完全成本约为12000元/吨, 即全部电解铝企业的完全成本均高于当前铝价, 无一盈利。现在, 我国的四川、甘肃、青海、广西等地区是亏损的重灾区, 平均亏损额超过3500元/吨;最具成本优势的山东地区, 平均亏损额也接近1000元/吨。铝价的低迷与宏观经济下行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2015年三季度, 我国GDP同比增长6.9%, 较一、二季度增幅回落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环比回落了0.9个百分点, 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3.8%, 汽车产量同比下降0.8%。铝消费的主要领域仍处于降速区间, 整体表现仍以去库存为主。从市场情况来看, 由于市场货源充足, 观望情绪浓厚, 市场重心仍在不断下移, 全行业处于水深火热的艰难境地。

篇4:重心下移 财力下倾 精力下沉 

支持建设新农村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

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规范性等本质特征。公共性就是要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新农村建设项目,凡能通过市场化运作的,都要依靠市场机制解决,财政不能大包大揽;凡是农民有需要,市场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财政部门应当着力支持解决。公平性就是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一视同仁的基本公共服务。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城乡公共资源配置要向乡村倾斜,工农公共资源配置要向农业倾斜,区域公共资源配置要向苏北和基层倾斜。公益性就是服务公共利益,注重社会效益。要针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优先支持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短腿问题。规范性就是以法制为基础,财政管理规范安全有效,保证新农村建设成本低、效果好、农民满意。公共财政的职能和本质特征,决定了公共财政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自觉地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全局的高度出发,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向重点支持农业、重点支持农村、重点让农民受益转变。

从现阶段看,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公共财政也具备一定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支撑。“十五”时期特别是近三年来,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05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32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6.7%。全省一般预算支出规模不断壮大,2005年达到1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财政实力的逐步增强并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2005年仅省财政对“三农”领域的各项投入就达150.4亿元,在2004年增长55.3%的基础上又增长了32.9%。今年省级财政“三农”投入将增加到180亿元以上。省级安排的“三农”支出占省级可用财力的23%,省级新增财力用于“三农”的支出超过50%。

近几年我省财政支农工作的实践

“十五”时期特别是近三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让公共财政阳光照耀千家万户,让公共财政春风吹遍千家万户,让公共财政雨露滋润千家万户。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减法”“加法”一起做。2003年,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两工”和以资代劳数额。2004年,全省农业税税率由7%调减为4%,全省有五个市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了农村“两工”,实行一事一议筹劳制度。2005年,实现全面免征农业税,农民人均负担从税改前的177.9元下降至20元左右;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2005年全省面向农民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涉农直接补贴达到10亿元。二是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年来,全省财政共安排105亿元,支持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投入资金15.8亿元,支持修建农桥、疏浚河道;省财政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外向型农业、设施农业和农业三项工程等项目的投入累计达10.4亿元,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提升农村社会保障。一是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支持农村改水、农村草危房改造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件实事。三是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四是推进农村五保户“关爱工程”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是重点支持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加快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各级财政三年共安排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专项经费15亿元,全面建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

“十一五”时期财政支持

建设新农村的主要思路和政策措施

“十一五”时期,财政部门支持建设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以推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增加投入、引导放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原则,着力支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让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按照上述思路,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在做大经济财政蛋糕的基础上,“十一五”时期全省财政支出安排,将遵循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调整存量,重点是促进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朝着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重点调整增量,新增财力向“三农”倾斜。基本要求是在做到“三个高于”的基础上,确保农民最终得到的实惠高于上年。

(二)优先支持发展农村经济。财政部门要按照“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思路,建立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第一,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水利重点工程投入,加快农村危桥、小型灌排泵站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二,支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特色+规模+档次=效益”的路子,支持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第三,支持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第四,稳定、完善和强化涉农补贴政策。第五,加大扶贫开发支持力度。对全省1011个经济薄弱村实行重点帮扶,今年省级扶贫小额贷款规模由2005年的4.05亿元增加到6亿元。

(三)重点支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首先,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十一五”时期,财政部门要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省财政将对经济薄弱地区免收杂费后形成的经费缺口给予补助;对贫困家庭学生继续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解决经济薄弱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医疗保险问题;继续支持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其次,支持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从30元提高到50元,省对经济薄弱地区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5元提高到30元,市县财政也要落实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再次,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调整土地出让金使用和管理政策,防止被征地农民因失地致贫。研究允许农民将承包集体土地作价入股参与土地开发,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权益。在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

(四)支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第一,着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在继续增加对县乡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基础上,今年起在苏北、苏中34个县(市、区)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第二,加快研究建立控制新债、化解陈债的工作机制。第三,支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花钱买个好机制,促进乡镇转变职能,支持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第四,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

(五)加快研究制定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评估结果研究实施激励约束并重的考核机制。在支农专项资金使用方面能够做到专款专用、按期竣工、效益显著的项目,经综合考核评审后可以考虑给予奖励;对获得表彰奖励的单位,在今后的项目申报和资金安排上给予优先考虑。

农为邦本。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支持建设新农村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一定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紧迫感,支持新农村建设, 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更多地、更直接地送给农民。

(作者系江苏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上一篇:宣传干事工作总结下一篇:仲秋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