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重心

2024-04-08

德育重心(精选8篇)

篇1:德育重心

21世纪德育重心移动趋势初探

提要:探讨21世纪德育变革问题,既要从现实出发,又要放眼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要继承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遗产,又要考虑如何同世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进性、科学性东西接轨,既要考虑社会经济基础变化对德育的巨大影响,又要遵循德育自身发展规律,才能适应21世纪时代的要求,创造新世纪学校德育的辉煌。

一、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的趋势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

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

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经济起飞,其主要动力并不能归功于儒家道德文化。把儒家道德观念作为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来解说,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道德为本”和“道德决定论”的思维定势,这恰恰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任意夸大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只能强化“人治”国家的实质性作用。

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进入世界经济发展轨道。我们应该在继承和发展属于全人类共同文明的那部分优秀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人类一切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德育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项活动,要想赢得与资本主义同类活动相比较的优势,更好地服务、服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应该大胆吸收与借鉴别国的长处为我所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顾虑,树立大德育观,建立开放的德育体系。这是21世纪对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并曾在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有过辉煌成就的中华民族提出的时代要求,我们心须用大德育观来建构一个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德育体系。因为人类理性、良知和智慧的提高,新思想的传播,是国际大家庭的责任感和对世界秩序的维护。促使世界各个民族道德之间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相互理解、尊重、共融、共存。由此看来,把德育局限在校园内,已无法完成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德育任务,仅局限在本国传统德育内容也很不够,必须将德育纳入世界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与此同步运行,才能适应21世纪道德建设的需要,才能使我国学校德育再创新世纪的辉煌。(好范文整理)

篇2:德育重心

重心位置确定

物体的重心位置,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例如,均匀细直棒的中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篇3:德育工作——班级管理的重心

德育, 是在于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是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做人的知识, 塑造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做人的能力, 使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健康成长, 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 进而保证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当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发展, 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不少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不少学生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缺乏足够的社会公德和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换句话说, 班主任应切实加强班级德育工作,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任务紧迫, 意义重大。然而如何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落实好德育工作呢?结合近几年来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践, 有几点体会:

一、教师的示范教育

班级德育工作的关键是教师自身道德的建设,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应该具有广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更应该具有积极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热爱学生, 诲人不倦。教师要重视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 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注重教师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 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教育感染学生, 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为学生做出表率, 起到示范教育的作用。教师的道德人格不但直接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 而且可以通过塑造学生的品德、个性、人格, 影响其一生。教师的良好言行和为人处事的良好风格, 可以成就一批学生;反之, 其不良言行和为人处事的不良风格, 往往造成一些学生成长中的缺憾, 甚至严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切勿受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影响, 导致拜金、享乐、个人主义等思想行为滋长。因此, 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 迫切需要加强教师自身职业道德建设。

二、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 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学生, 首先必须多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家庭情况, 了解他们的爱好、兴趣, 多和学生谈心, 分享他们的酸甜苦辣。热爱全体学生, 关怀每个学生, 并学会尊重他们,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的发展机会。讲究工作艺术, 学会宽容学生, 包容他们的过错, 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学生的发展也必然因人而异, 作为班主任必须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无论他们的优点, 或所谓的缺点。树立真情意识去感化学生, 倾注更多的爱。

三、强化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不仅是班集体的骨干, 在班级中起“榜样”示范作用, 而且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强化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可以使班主任摆脱日常繁杂事务的缠绕, 而把自己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学生干部难以完成的工作方面, 把精力用在更重要、更关键的事务上;同时, 班干部以自己的实际行为, 良好的模范形象, 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舞力。

由于学生大都还是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 因此他们的工作经验和能力, 甚至自身的学习、生活表现都会存在许多不成熟之处, 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引导, 帮助, 充分的信任学生, 放手让班干部大胆工作, 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感, 正确对待他们工作中的成绩和失误, 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 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并教育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思想, 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才能构建一支优秀班干部队伍, 让同学信服,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四、开展好主题班会

在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中, 主题班会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选取最具针对性问题, 开展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 能引起全班同学的感触和共鸣, 增强班级凝聚力, 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和学生间的友谊, 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 形成自己独特的意见。借助主题班会这个教育学生的最好平台, 紧扣学生教育的主题,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或是直接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故事, 采用歌曲、诗歌、相声等各种形式, 强调人人参与, 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 陶治学生的情操, 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在参与与体验中完成预期的教育目标。

五、注重教室、寝室文化的建设

教室、寝室不仅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更是重要的育人阵地。当置身于一个幽雅、健康、整洁、优美、充满朝气的环境中, 必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学生。增添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乐趣, 消除学习后的疲劳,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感情,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教室、寝室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意义。

教室环境文化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开展。“硬件”上, 教室、寝室的卫生要干净整洁, 无污渍;教室的前方张贴国旗、班训、《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室和寝室内张贴名言警句、学生书画作品、各种光荣榜等;重视每2周一次的主题黑板报,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软件”上, 构建教室、寝室内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学生之间懂得和谐共处, 培养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协作的良好品德, 达到德育建设的效果。

六、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篇4:家庭教育的重心——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1(A)—0009—01

德育即道德品质教育,它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由于其环境与学校和社会不同,基于这种特殊性,它对人的影响显得更重要。因为忽视了德育,将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畸形、观念异化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那么家庭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德育呢?

家长要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高度重视

与智力教育相比,德育见效慢,不能直接体现出教育效果,所以一些家长总以为德育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由于这种看法和观念的影响,往往导致人们忽视德育,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道德缺失。因此,在家庭中如何实施德育呢?我们首先强调的就是家长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的发展潜力不仅取决于智商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情商的高低,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品德是情商中最本质的东西,品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人们愿意与其交往,这就意味着他有着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成才机会。品德是一个人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各种素质的培养必须包含品德教育的成分,不含品德教育的教育绝不能称为素质教育,而良好的品德正是一个人所接受的外部教育的核心。一个人有了高尚的道德,就意味着他的人生有了追求和动力,他的人生才会更精彩。有道是,与其望子成龙,莫如教其做人。它正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

准确把握道德品质的基本特征

人的道德品质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它是一种非制度的规范,就是说它的形成要通过教育宣传、社会舆论等方式来实现,而不会自发地形成,也不会在没有任何示范的情况下形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要不断宣传、引导和示范。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他们的良好品德。

其次,道德品质是一种自律和内化的行为。一种良好品德形成后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不是外力的结果,而是出于道德价值判断后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和特征。儒家思想中讲“慎独”,就是看一个人在没有外界约束的时候是否依然表现出高尚的品行。

第三,道德品质调节手段的非强制性。在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或校正不良习惯的时候,强制性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

只有把握上述三个基本特征,在教育过程中才能将它和智育、体育等其他教育区别开来,才能对症下药。

品德教育要行重于知

是否形成良好品德,关键在于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停留在说教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在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现在许多家长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大多只是把“水烧到了”50℃的半开状态,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后面的50℃。只对孩子说该怎样怎样做,这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在告诉了孩子该怎样做之后还要让他做出来,将行为变成习惯,才算是把“水烧开了”,这才符合德育规律。

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提供道德标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德育方面更要以身作则,这是由德育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必须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会影响到孩子的道德形成,使孩子在道德认识方面无所适从。虽然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学校和家庭无法给孩子提供时时、事事都通用的准则,但是这并不妨碍在一个家庭内部父母对孩子的榜样作用。

篇5:重心

又∵ AE=CE ∴HE=1/2CE ∴FO=1/2CO(⊿CEO∽⊿CHF)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证明方法:

在△ABC内,三边为a,b,c,点O是该三角形的重心,AOA1、BOB1、COC1分别为a、b、c边上的中线根据重心性质知,OA1=1/3AA1,OB1=1/3BB1,OC1=1/3CC1过O,A分别作a边上高H1,H可知OH1=1/3AH 则,S(△BOC)=1/2×h1a=1/2×1/3ha=1/3S(△ABC);同理可证S(△AOC)=1/3S(△ABC),S(△AOB)=1/3S(△ABC)所以,S(△BOC)=S(△AOC)=S(△AOB)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平方的和最小。(等边三角形)证明方法:

设三角形三个顶点为(x1,y1),(x2,y2),(x3,y3)平面上任意一点为(x,y)则该点到三顶点距离平方和为:(x1-x)^2+(y1-y)^2+(x2-x)^2+(y2-y)^2+(x3-x)^2+(y3-y)^2 =3x^2-2x(x1+x2+x3)+3y^2-2y(y1+y2+y3)+x1^2+x2^2+x3^2+y1^2+y2^2+y3^2 =3(x-1/3*(x1+x2+x3))^2+3(y-1/3(y1+y2+y3))^2+x1^2+x2^2+x3^2+y1^2+y2^2+y3^2-1/3(x1+x2+x3)^2-1/3(y1+y2+y3)^2 显然当x=(x1+x2+x3)/3,y=(y1+y2+y3)/3(重心坐标)时

上式取得最小值x1^2+x2^2+x3^2+y1^2+y2^2+y3^2-1/3(x1+x2+x3)^2-1/3(y1+y2+y3)^2 最终得出结论。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数,即其坐标为((X1+X2+X3)/3,(Y1+Y2+Y3)/3);

空间直角坐标系——横坐标:(X1+X2+X3)/3纵坐标:(Y1+Y2+Y3)/3竖坐标:(z1+z2+z3)/3

5、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

6、在△ABC中,若MA向量+MB向量+MC向量=0(向量),则M点为△ABC的重心,反之也成立。

已知A,B,C是不共线的三点,O是△ABC内的一点,若向量OA+向量OB+向量OC=O.求证:O是△ABC的重心

设BC中点为D(后面说的都是向量),所以OB+OC=2OD,因为OA+OB+OC=0,所以OA+2OD=0,所以OA=-2OD,即O,A,D三点共线,所以APD所在直线为BC边中线。同理可证另外两条。综上,所以O为三角形重心。(PS,重心是三条中线交点)

7、设△ABC重心为G点,所在平面有一点O,则向量OG=1/3(向量OA+向量OB+向量OC)

8、相同高三角形面积比为底的比,相同底三角形面积比为高的比。证明方法: ∵D为BC中点,∴BD=CD, 又∵h△ABD=h△ACD,h△BOD=h△COD,∴S△ABD=S△ACD,S△BOD=S△COD,即S△AOF+S△BOF+S△BOD=S△AOE+S△COE+S△COD,S△BOD=S△COD, ∴S△AOF+S△BOF=S△AOE+S△COE。同理,∵E为AC中点,∴S△AOF+S△BOF=S△BOD+S△COD。∴S△AOE+S△COE=S△BOD+S△COD。

篇6:重心下沉,关口前移

[重要提示]去年10月25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视察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看到了他多年想看而看不到的典型:雨花台区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到社区,给群众卫生工作带来了实惠。他动情地说:“我一直在全国寻找这样的典型,这次在南京找到了,南京的经验要向全国推广!”

去年10月27日,在第22届全国副省级城市卫生局长联商会上听了南京卫生工作汇报后,高强部长高兴地说,南京市围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做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这是他们脚踏实地做出来的!今年1月8日,高强部长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两次脱稿讲话,再次表扬了南京市雨花台区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做法。

他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唯一表扬的城市就是南京。

卫生部长为何如此看重南京?原来,南京在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变卫生服务“重医轻防”、“重大轻小”、“重城轻乡”等方面又谱写了新的篇章。

构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南京市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突破口,把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农村卫生有机结合,构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南京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互动共生、齐头并进的发展战略,从而使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项工作”融合为“一个整体”,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三大任务”整合为“一个板块”。在省卫生厅的正确领导和全力支持下,南京市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南京市雨花台区无偿出让原区政府40亩土地,投入4000万元易地新建12000平方米的新雨花医院,整体并入市第一医院成为其南院,使全区有了较高水平的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中心;把区妇幼保健所和区卫生监督所迁出原区疾控大楼,并完成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400平方米用房改造;把区卫生监督所迁入原区审计局大楼,成为独立的卫生监督执法中心;按省级甲等妇幼保健所标准在雨花医院原址建设了3265平方米的新区妇幼保健所,形成全区妇幼保健中心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中心;新建1000平方米的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心,平时承担区公卫办、疫情预警中心、卫生信息中心、技术培训中心、公卫事件受理中心、突发公卫事件物资储备中心等“一办五中心”职能。

在这个基础上,雨花台区全区卫生院全部实现了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凸显公共卫生职能。新建4600平方米的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5000平方米的西善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论证;区中医院转型为宁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3000平方米门诊综合楼改建,正在改造3300平方米病房楼,使其成为惠民医院。区妇幼保健所成为雨花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上海梅山医院卫生资源,其分院转型为梅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下设2个社区站;中牧集团小行医院改建为赛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玻纤院卫生所改建为安德里社区站,原有的医疗机构转变为具有公共卫生职能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需要人才和队伍,雨花台区因地制宜在社区建立起两支队伍:一支是片区健康管理责任医生队伍,按服务人口2000人的标准将全区划分86块片区,每片区配备1名片区健康管理责任医生,承担“健康片警”的任务,通过社区健康学堂、义诊、入户发放健康管理报和责任医生联系卡等形式密切与片区居民的联系;一支是公共卫生信息员队伍,选聘64名社区、村行政工作人员作为公共卫生信息员,加上原有的38名乡村医生,协助落实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夯实公共卫生网底。

重心下沉 关口前移

以往,从事公共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的部门和人员,往往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基层一线的卫生状况、疾病预防等情况大多是“听”来的,而不是亲眼看来的。南京市卫生局局长陈天明多次强调:群众的公共卫生状况如何?群众的疾病预防状况如何?这些都必须深入一线,深入到群众中间才能发现,才能把卫生服务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南京市雨花台区区级公共卫生单位彻底转变了工作模式,让工作重心从“浮在上面”统计数据变成了“沉到下面”收集一手资料,真正把疾病防控、卫生保健和执法监督开展到了一线,做到了眼睛向下、关口前移。业务体系的专业技术人员“错层下沉”,既可治急性病、又可治慢性病,既可防传染病、又可干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既能娴熟地处理小病、又能准确地转诊大病;公共卫生体制的创新,彻底改变了过去卫生服务“重医轻防”、“重大轻小”、“重城轻乡”的弊端,使卫生防病、基本医疗保健真正走向了基层、走到了群众中间。雨花台区街道公共卫生分中心人员按照1—1.5人/万人配备。派出区级公共卫生单位专业骨干到街道公共卫生分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部人员共同组成了一支16人的队伍,其专业技术结构包括公共卫生医师、全科医师、社区护士。他们还实行横向融合,使功能叠加——公共卫生分中心设置了疫情监控、执法监督、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从业人员体检、免费婚检、预防接种、健康管理8个科室,职能也从单纯的预防保健扩大到承担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妇女儿童保健、居民健康管理五个方面,实现了功能的叠加与放大。雨花台区舍得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上投入。三年来,区、街两级无偿提供土地和房屋近35000平方米,用于建设区公共卫生机构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入近1亿元进行基础建设和设备改造,配齐了业务车辆。卫生经费以每年20%的幅度增长,建立起稳定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对全区公共卫生任务进行全面梳理,编制了8个方面、20大项、72子项的街道公共卫生任务图,并按服务人口不低于20元/人的标准落实公共卫生任务经费,实行项目拨款,进行考核后补助。去年,落实计划免疫、卫生防病、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免费婚检、基本医疗等专项经费220万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把先期开发的社区卫生、卫生监督、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合作医疗、医院管理系统“六网合一”,搭建雨花卫生网平台,对上承接市卫生局信息系统,对下则向基层社区延伸,并开通视频会议系统,配备现场流动视频设备,既可确保突发事件实时报告、及时处置,又可组织开展远程教育和就地培训活动。启用“全民健康一卡通”,将户籍、生命、健康、费用、就诊等信息“汇聚一卡”,让群众有了“健康身份证”。

公共卫生服务迭现“亲民”效应

南京以“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为全新特色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解决了长期以来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薄弱的问题,这样的做法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三贴近”——

贴近基层。雨花台区级公共卫生单位工作地点从办公楼内移到了社区基层,工作方法从坐在屋里、电话指挥转为靠前指导、参与工作。卫生监督检查频次增加208%,疫情监测、网络直报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及时消除了卫生安全隐患,全区几年来没有发生一例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没有发生一起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贴近群众。便民、利民的作用凸显,群众在当地即可享受到有关服务,如从业人员体检、卫生许可证办理等服务,相关手续时间平均缩短4—5天;实施免费婚检,并减少婚检对象的往返奔波,婚检率从3.11%跃升到73.4%。群众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机构满意率均达90%以上;

贴近健康。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今天在雨花台区的群众中基本做到“六个人人”:人人知医生、人人知血压、人人建立健康档案、人人关心健康知识、人人培养健康行为、人人参与体育锻炼。对全区19.5万群众进行健康基线调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各类健康指标明显进步,去年全区传染病发病率同比下降13.8%;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4.98%……

南京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雨花台区的做法,召开现场会要求各区县在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的基础上,尽快组建公共卫生分中心;各区县级公共卫生机构要将疾控、监督等专业人员下派至公共卫生分中心,和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的人员一起组成公共卫生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有计划地将全科医生等人员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等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公共卫生工作水平。各区县要在社区(村)建立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医生和公共卫生信息员两支队伍,完善公共卫生网底;南京市还明确了镇街公共卫生分中心的责任,主要承担辖区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预警以及应急处置、卫生监督执法、妇幼保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职能。雨花台区的做法将在全市推广……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南京市委、市政府在关注民生、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上坚持改革,勇于探索,谱写了一篇又一篇新的乐章——这就是卫生部长高强为南京卫生叫好的原因所在。南京市委、市政府没有因此而满足,决心把事关群众利益的事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新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履职尽责 关口前移 重心下沉

武侯街道成立将近四年,在卧龙区委、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政治的执政理念,明确提出“稳定是我们的职责之首,平安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工作要求,在职一任,稳定一方,造福一方,不给大局添乱,不给上级找忙。街道党政班子面对信访问题不推不避,不躲不让,迎访而上,主动接访,从而实现了近四年来信访稳定工作达标,确保了奥运、建国60周年庆典等一些敏感时期没有来自武侯街道的干扰。回顾近些年工作实践,着重有五点切身体会。

“薄冰心态”——思想认识到位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前提。在思想认识上我们着重增强几个认识:一是充分认识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充分认识信访工作无小事,稳定任务责任重,增强自我加压意识;三是充分认识信访稳定的小问题会变成大难题,小事情会酿成大事端,增强危机意识;四是充分认识“九十九等于零”,一点不慎影响全局,保持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敢有半点疏漏的如履薄冰心态对待信访稳定工作。“社会觉悟”——教育群众到位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基础。坚持普法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不断提升群众的觉悟,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激发群众支持参与信访稳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街道上下联动、左右连片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关口前移”——未雨绸缪到位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关键。一是超前考虑,预防为主。坚持每周一次信访稳定情况排查会,每月一次点评会,每季一次小结会,及时分析街道信访形势,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地把问题发现在苗头,消灭在萌芽;二是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及时疏导矛盾不累积,就地解决问题不上交,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街道;三是深入群众,把握动态。把干部下访任务量化,列为干部年终“勤廉双诺双述双评”内容,促使干部扑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对热点难点问题看准吃透,对矛盾症结抓早、抓小、抓好。

“硬汉手腕”——责任追究到位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保证。信访稳定各项制度讲在会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容易,重在真抓实干,根本在落到实处。我们从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着手,严格责任查究不手软,狠抓制度落实不放松。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姑息、不迁就、不留情,坚决实施责任追究。

"打铁队伍”——队伍阵地建设到位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保障。一方面狠抓队伍建设,十分注重加强队伍的学习培训,抓好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注重阵地建设,舍得投入,搞好人员的装备配备,提高福利待遇。信访稳定阵地建设达到物质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街道信访稳定工作逐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有序步入人性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重心下沉 关口前移扎实推进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7月29日,市卫生局刘明烈副局长在市卫生监督所主持召开了我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局疾控处、基妇处、医政处和市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的主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的主管领导分别代表督导组,对全市10个手足口病高发地区的督导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与会人员针对当前防控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措施及下步意见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就如何采取措施遏制疫情高发趋势、控制聚集性病例发生和降低病死率等达成共识;刘明烈副局长对全市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医疗机构、爱卫办等部门通力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同时,就难点问题、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有针对性地部署了下步工作。

篇7:语重心长造句

2、老师语重心长地嘱咐同学们,上了中学更要努力学习。

3、老师的话语重心长,包含着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4、他这些语重心长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5、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同学们永记不忘。

6、我犯了错,妈妈语重心长的教导我。

7、她这番语重心长的谈话,我们应该铭记在心。

8、每当我犯错误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语重心长的批评我。

9、外婆老是语重心长地教我要做一个有贡献力量的人。

10、他那些语重心长、动人心弦的话,使我不禁泪如雨下。

11、每每和爸爸交谈时,他对我说话总是语重心长。

12、妈妈语重心长地劝导我要好好学习。

13、我犯了错误,妈妈语重心长的教育我。

14、老师的这一番谈话,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15、老师语重心长地教我们怎样学习。

16、老师总是语重心长地叫我把字写好,过好生字关。

17、妈妈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教我做人的道理。

18、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不求甚解读书的人,犹如在沙滩上建高楼一样,不堪一击。”。

19、刘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告诉了我们要好好做人。

20、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以后要走怎样的路,自己好好掂量掂量吧!”。

21、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同学们终身难忘。

22、老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长大要为祖国做贡献。

23、老师语重心长的一席话,使得小明哑口无言,羞愧满面。

24、老师的一番话语重心长,如春风化雨般渗入我心头。

25、老师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发人深省。

26、爸爸语重心长地教我怎样尊敬老师。

27、我对妈妈说了谎,妈妈语重心长地教育了我,并告诉了我一诺千金的道理。

28、妈妈的叮咛语重心长。

29、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讲你要好好学习。

30、如果我犯了错误,我希望家长能语重心长的开导我,不要喋喋不休的唠叨个不停。

篇8: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转移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 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 传统的与现代的, 东方的与西方的, 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德育则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 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 学校必须对原有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改革。

从教师方面看,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 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 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 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 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

从学生方面看, 他们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 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当前青年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 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 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当代青年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 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

从社会方面看, 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 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 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从本质上看, 它们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二者密不可分, 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社会走向文明, 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社会的现代化, 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 但不是否定知识, 主张终身学习, 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 教育就是生活。在学习社会中, 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 以备今后使用, 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很显然, 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核心, 必然强调“学”, 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 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 “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 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这说明, 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 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 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 而是学会做人, 即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创造, 学会过道德的生活。在实践中, 在与人交往中, 在解决困难中, 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三、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使学生重心地位得以落实

(一) 落实德育民主化, 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 教师要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 主动与学生交流, 虚心接受学生意见, 与学生平等沟通, 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 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 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 主动进行道德学习, 自觉磨炼道德意志, 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 与教师相互探讨, 共同思考, 日益走向道德成熟。

(二) 落实德育实践化, 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 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 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 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 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 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 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 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 造成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 道德行为却不多。学校应让学生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 尝试进行道德抉择, 使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 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三) 落实德育理想化, 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 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 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 改革创新, 具有更高的追求。近年来, 我们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 单纯传递知识, 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为尽快使学校德育走出单纯传递知识的误区, 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 是今后学校德育方法改革的核心。需要指出的是, 我们主张德育方法的重心向学生转移, 无意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不否定教给学生必要的、有用的知识。我们的问题主要是针对传统德育方法中学生主体地位丧失提出的, 在德育工作中, 任何矫枉过正的做法对于教育者来说都是无益的。

摘要: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 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以往学生德育是处于从属地位, 而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上一篇:考勤管理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让人觉得悲伤的唯美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