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质量分析会

2024-05-18

初中数学质量分析会(精选8篇)

篇1:初中数学质量分析会

九年级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作者:高金山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9日

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 姜堰市外国语学校

九年级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高金山

命题范围:圆与解直角三角形

一、试卷评价

本份试卷以课程目标和内容为依据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较好地体现了课标所规定学习要求,绝大部分试题的设计考虑整卷阅题,综合问题等多种形式的题目,整卷的语言图形、文字、准确和规范,试题的内容和问题科学,试题和背景配材料公平,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在数学主题学习中取得的成就。

1、单独考查基础的重要的知识技能,注重考查通性通法,淡化考查特殊技巧,较为有效地确保了试卷的内容效度。

2、重点考查核心内容,突出考查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突出了对数形结合,归纳概括,转化化归,分类讨论,出数与方程,演绎推理等主要数学思想衙方法的考查。

3、尝试考查基本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观察、操作获得一定 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4、合理设计试卷结构,确保全卷区分度的实现,在对学生一般认知能力区分的基础上重点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方面设计了:分层次进行了区分的题目,以对数学推理,探索应用等继续学习数学十分重要的能力进行区分。

三、学生答卷分析

一、选择题

错误率较高的题号7 8

7题原因是:学生对估算思想的掌握不够到位8题一道多个命题正误判断题,起点较高要求学生考虑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知识点掌握要点,走一道区分度题,顾学生错误率较高

二、填空题

错误率较高题15 18这两道题都是多解题,绝大部分错误的同学,只有一解漏去一解

三、解答题错误率较高题24 25 28 2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切接圆的认识,它是一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应用题,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5题是一道应用数学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探索归纳,总结说明学生生活中无处不在 28题是一道圆三角函数的综合题,学生主要在第方向中考虑问题不全造成

整体情况,初三数学考得非常好,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较牢固,基本思想方法学生基本能熟练掌握,数学活动经验需逐步培养综合能力最终一定能形成,中考一定会再创励才辉煌

四、教学建议

继续保持和强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 2.在双基教学过程中注重“基本模型”“基本模式”“基本规律”在一般事物或情境中的“抽象化程度”的概括水平。

3.通过在已学习知识基础上做深入化探究和拓展性探索提高学生和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一般性方法,解决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这次数学期中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考试成绩来看,全班80分以上有23人,班级平均分77.6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再看卷面,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解方程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

一、基本情况

六年级全班共有40人,平均分77.6分,优秀率为 %,及格率为 %。

二、主要成绩(相对与大多数学生)

1、计算能力有明显提高。从卷面情况来看,班级的计算得分率都比较高。

2、学生卷面比较整洁,能够得分的地方失分较少。

3、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学习成绩比较稳定。

三、问题与分析

从试卷分析结果来看,失分较多的相对集中在某些题目上,下面就具体题目分析失分原因。

填空题

填空题失分率为30%,失分率较高。第 小题审题不清,米和分米单位没有互化就进行计算而出错,第 小题失分率最高,这题的综合性强,不光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同时考查学生对圆周长公式推导的理解,更注重综合运用能力,很多学生不会求圆的半径而出错。

操作题

作图题的情况不妙,失分率较高,一方面是学生对于旋转与平移这部分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空间想象力,另一方面试题中的点O也较模糊,给学生造成困扰。

应用题

从应用题错误中分析出: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差,不能很好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不够细致,缺少一定的方法。没能认真审题,是造成失分的一大原因,如应用题的最后一题把道路和 各占 的百分之二十五看成两项共占百分之二十五,导致理解错误。

四、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平时的教学中,要继续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努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提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这次考试还有很多学生没有达到优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差距。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5、多方位与学生的家长交流沟通,让家长共同参与学生的管理,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本次考试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题难易适中,既能考出优秀生的能力,又能考查出后进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题型新颖,与实际联系很大,对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要求较大。选择,填空题重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解答题,作图应用,题形新颖,考察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充分考察出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探索与实践综合题,既包含了应用能力的要求,又包括了对计算能力的考察。整体上一,三班略好。

二、考试存在问题

1、从这次考试的成绩来看各级都存在着对新的考试题样不适应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1)基础题掌握不好,综合题和应用题做得也不够理想。

(2)扩展与思考及解决问题的题目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几乎不得分。

(3)优秀生等次不多,D类相当多。

2、从学生的考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尖子生不尖的现象比较明显,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上,显示出思路不开阔的反能力不强,全校在A等以上的只有7人;在D等上的人数为100人左右。

(2)学生对学过得知识不扎实,不牢固。基本的公式、概念规律记不住,导致有个别班的D类的人数较多。

(3)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能力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后面几个题得分不高,导致本次考试中优秀分数太低。

三、原因分析

首先是教师方面,初次接触新课改教材,对教材的难易程度,知识的深浅把握不准,在授课时间方面本学期讲课进度过慢,导致最后期中复习时间过短,复习不充分,而这部分知识涉及到较多的计算知识,不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很难抓住解题的关键,拿到题目后束手无策,思路混乱,解题步骤不系统,导致本次考试的成绩普遍较低,A以上寥寥无几,D以下太多使本次考试优秀线,及格线太低的重要原因。

教师对新课改形势下的考试动向把握不准,不能很好的把握教材,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并以此为授课的指南针,很好的将教材内容吃透,抓住重难点,并且新课改对学生探究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正是平时训练的薄弱环节,所以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对未讲过的题的正确率太低,也是造成考试成绩普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师对学生的辅道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抓住及格和优秀边缘的学生,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也是造成成绩差异的一个因素。个别班级上课听讲不认真,学生上课走神现象严重,作业完成质量不好,是造成差异的另一原因。

其次是学生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语言表达能力差,分析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灵活,养成

死记硬背的习惯,不能很好的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导致探究题和综合题得分较少,甚至不得分。而且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存在懒惰,厌学现象也是造成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

三、搞好教学的整改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过程,清理知识结构,确定重点,统一突破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学法指导,统一单元习题,讨论研究教材的重难点,很好的把握教材,努力钻研《新课程标准》,发挥《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新课改相适应,灵活把握教材,掌握出题动向,制定合理的计划,措施,使教学工作稳步进行。

2、加强对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分析探究能力,设计创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综合型题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好学上进,勇于探索,不耻下问的精神,避免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知识的习惯,遇到新题束手无措。

3、通过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爱学乐学。对优等生和差生的辅导力度要加强,努力提高两率一分。

4、抓好边缘生的转化工作,抓好边缘生的积极转化,对于提高成绩,特别是优秀率,及格率又很大的帮助,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引导其主动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竞赛成绩和学生的毕业优秀率和及格率帮助很大。对这部分学生要建立转化计划分步骤的完成转化计划。对于有潜力的学生即使不在这个范围内也要进行培养。

六年级数学五六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时间:2011-12-10 19:02来源: 作者:wenxinyu 点击:

211次

一、学生考试成绩概况 总体来说学生分数很不理想,五班平均分 70.13,及格率 79.63%,优秀率 35.19% ;六班平均分 65.92,及格率 69.64%,优秀率 26.79%。但从学生实际能力来说,大多数学生答出了自己的实际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基础知识

一、学生考试成绩概况

总体来说学生分数很不理想,五班平均分70.13,及格率79.63%,优秀率35.19%;六班平均分65.92,及格率69.64%,优秀率26.79%。但从学生实际能力来说,大多数学生答出了自己的实际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基础知识部分:

从整个卷面答题情况来看,存在问题最多的是填空题,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只有五班3个人得满分,平均失分在12分左右。主要表现在:

1、对于最简比,一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最简比的含义,没能掌握单位不同的两个数不能直接比。表现在填空题的3题出错较多。对于化简比,一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化简比的含义,没能掌握其化简方法表现在三题选一选的2题出错学生也较多。

2、对于量与率的关系认识不清,不知道什么是量,什么是率,表现在填空的5题,很多学生求共修了多少千米直接用10--算的。

3、找不准单位一,表现在填空题的6题和10题,出错的人数很多。列式计算的第2题出错很多。

4、本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技能有一定的提高,但少数学生还没有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表现在分数混合运算中,不能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结果不准确。简便方法中不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分数除法的计算,少数学生还不能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怎么简便怎么算得第4道出错较多,既有中括号又小括号,部分学生不知先算什么了;解方程的第2道学生出错较多,不知道分数和小数怎么互化。

5、普遍存在计算不认真,马虎,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如:在计算过程中数字写错,运算符号看错,应用题中列式正确而结果错误。

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继续开展课前5分钟的计算专项练习活动,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基本口算经常练、重点、难点专项练、变换形式快乐练。

2、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加强对公式、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的训练。通过适当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计算能力,形成解题技巧和计算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3、研究错例,把握成因。从错例入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发些问题,独立纠错,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对于学困生要多提供展示的机会,多沟通交流,增强自信心。解决问题部分: 存在的问题

表现在学生识图能力较差,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甚至有的学生面对问题无从下手。如: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不能合理选择计算方法。按比例分配的应用,一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

改进措施:

1、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在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如鼓励学生利用线段图、举例验证一题多解等多种形式分析理解应用题。

3、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掌握知识

4、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的习惯。建立数学小日记本(大练习)每周一次,记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或摘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知识。

动手操作部分:

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表现在不能按题目的要求去做。例:要求先写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在分别画出三角形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出错较多的平移4个单位有的只移3个单位,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用数对表示位置。

改进措施:

1、在日常的教学中,对那些易混淆的题要多加进行对比练习,使学生注意到数学的严谨性,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2、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使学生有方法可循,使学生会审题。

3、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整体存在的问题:

后进生数学基础太差,如一部分学生对于乘法口诀还不能正确掌握和运用,以至无法接受新知识的学习。

改进措施:

1、进行知识的补救。建立“一帮一”学习活动小组,促进学生的整体提高。

2、多向后进生倾斜,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3 降低作业要求,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平时作业可以分层,家庭作业也要降低要求。

4、积极与这些学生的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紧扣新教材,考查了双基,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难度适中,分数的分配恰到好处,且题型与中考题型接轨。通过考试,考生不仅长了见识,也找到了自信。师生的教与学顺利地完成了新课标的要求。下面结合我校阅卷的情况作如下的试卷分析。

一、试卷得分情况:

题 号

一 二

0.375 附加题

得分率 0.875 0.8 0.67 0.875 0.6 0.8 0.83 0.8 0.54

二、试卷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双基。这是本次试卷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从上面的得分率也不难看出。整份试卷除附加题(其实也不太难)外,基本没有太大难度的题,且紧扣教材,如第5(3分),10(3分),14(3)(6分),17(8分),20(12分)等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原题;

18、19题共22分,却相当基础,容易得分。第21题是一道“坡度”很好的题,(1)(2)问容易得分,第(3)问却让不少同学费了点神(也有不少同学用算术方法得出了结果。附加题的得分率尽管不高,但考后不少学生经提示、讨论、点拔后恍然大悟——原来是一个分段函数的应用题。从平时师生教与学的角度看,本试卷解决了以往新课教学要求一般而中考要求又较高之间的矛盾,同时卷中能力题型(7、13、17、19、21、附加题等)的多次出现,对实施数

学素质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既有利于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也有利于数学学习的减负。

2、抓住新课标的特点,重点内容重点考查,难点内容化难为易,分散考查。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重难点内容把握得很有分寸。整份试卷中一次函数、数据的描述、全等△,轴对称、整式的分值分别为47、18、15、21、27分,其中一次函数是初中生(以往初三才学,学生也甚感有难度)一直害怕的内容,但因为是重点内容,不得不考,故分散在各种题型中:填空、单选、多选、应用题。特别是附加题,有不少考生分析出是一道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函数应用题,喜不自禁,先有兴趣,再有信心,对整份试卷的得分更有把握了(我班有两位满分,100分以上24位同学)。而其它内容,如整式、轴对称(含等腰△)、全等△在初中数学中也属重点内容,卷上考查的内容比例、分值大小和层次要求都有明显体现。

3、试题形式多样,渗透数学思想,一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注意对新课程教学的导向性。(1)通过识图来解答计算题或应用题。这是本次试卷的亮点题之一。卷中第4、6、7、11、12、13、16、19、21题都要识图。尤其是第13题,不仅要将X=2,Y=2代入直线解析式检验,还须通过识图判断图象所经象限来判断选项,不识图很易错选成“C”;第19题,不读图便做不出答案;第21题第③问读懂了图,其义自现。这类题都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要求考生能对实际的具体问题进行独立分析,考查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注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同时渗透。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画图来解答问题是本卷的亮点题之二。象14(3),没有对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的图形的透彻理解就无法画出帮助理解成(a-b)2=a2-2ab+b2的图形来;第17题,理解了点到点、点到线的最

短距离以及对称的知识是解答问题的关键;第18题画出两条直线的大致草图对求△的面积有很大的帮助。这类题对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并不高,但要求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并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将实际背景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即建模)这一点也体现在附加题上,然后用所学知识画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因答案要求不高,为考生节省时间去解答其他考题。这类考题引导我们教师在平时要注重基础,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参与而学得知识,从而学会分析,学会学习,加强画图能力的培养。

三、与去年期末考试题的异同:

①题型基本保持末变,画图题相对多些。另外,今年增加了“多选题”(代数、几何各一道),正好与中考题接轨。附加题减少一道,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②计算要求都不繁,但今年题目的思维量大些。

③仍旧以课本试题为源泉,送分题送到位;同时吸取其他地区中考的精典题,让考生既长见识,又增长能

力。总之,今年的试卷比去年同期的试卷更好,更成功(我们考前对去年的卷子训练过。)

四、学生答题中的失误:

①审题不清。审题是考生答题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每次考试都有不少考生因审题失误而失分。如第8题因审题模糊而出现(n+1)(n-1)+1=n2的答案;第13题审题不清误选“C”;突出表现在多选题上,模棱两可的考生很多。

②计算能力不到位。第14题共18分,其中计算题6分,失分的考生不少。

③常见的概念模糊,形成错误的定势而失误。如:因式分解、计算、解方程三类题,不少考生因式分解后又去计算出来;解方程出现做计算题时“连等”的情形。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应提高“警惕”,做有心人。④逻辑推理能力有待训练和提高,表现在第20,21题中,做题过程不能做到步步有据,过程严密,无形地被扣掉少量分值。

⑤数学语言的运用有待加强和提高。初中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阶段,也是打好这一基础的好时机,平时必须有意识地注重口头、书面语的培养,特别是关键字、词,专用术语尤其要用准确,否则会象第18题一样无形地被扣掉分值。

总之,每一次的试卷分析都能使我们的下一次命题更完善。尽管“没有最完善,只有更完善”,但我们会不断地努力在“理想”与“现实”中更好地找到平衡点。

篇2:初中数学质量分析会

一、命题原则及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次期末初中二份试卷都能全面考查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各部分内容所占比重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一致。试题呈现符合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难度定位在与教材例、习题相当的水平上。试题选材新颖,联系实际,接轨中考,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大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的力度,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查。对数与代数部分的考查,关注算理,适当控制了运算量。适应几何教学非形式化的要求,空间与图形部分着重考查图形的识别和应用,强化考查学生对图形的分析和变化,注重合理的思考和推理的考查,淡化几何证明的书写要求。概率与统计部分的考查,强调对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七年级的试卷知识覆盖率高,贴近教材,强调基础,全卷对知识技能考评的定位比较准确,但全卷区分度较差;八年级的试题情境新、理念强,板块清晰,强化数学科的特点,突出了对“双基”的考查,在考查能力上,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激发考生创造性思维。试题关注数学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关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九年级调研卷有意识向中考靠拢,试题突出应用意识的考查,有一定难度和灵活性。总的来说,本次市期末测试卷比较贴近教学实际,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将对今后的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数据分析 1.七年级

七年级考试人数为40人,优秀人数4人,及格人数17人,最高分为113分,最低分为8分,优秀率10%,及格率42.5%。

根据改卷情况,选择题错误率高的题目有5、8,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够清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填空题有13、15、16,其中13两题学生对题目分析不清楚造成歧义错解,15、16题计算存在问题,后面要加强学生在计算这一块的基本能力;大题中有17、21、22、23、24,其中17题目的第一题计算题错得很多,其中23题角度的变换学生不够熟悉,22题做得不够理想,这道题的第三问有相当多的学生不会做。2.八年级

八年级参考人数44人,及格人数8人,优秀人数3人,最高分111分,及格率为18%,优秀率7%,及格率19% 根据改卷情况,主要问题在填空题跟计算题,选择题在第8题上错的同学很多,填空题13、14、15、16是错得最多的,对于第14题做对的学生很少,只用那么几个学生,说明学生在平行四边形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相结合这一内容中,题量训练得不够多;大题21、22、24是丢分高发区,18题错误较多,说明学生对分式的意义掌握得不够清楚,对于第24大题,第2小题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做出来,但是第三小题做得不够好,后面几个大题很多学生都是空白,平均得分仅为3分学生平时没打好基础,加上题目的灵活性以及学生的惰性造成丢分,今后要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其新型题目的训练。

三、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从试卷反馈的情况看,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学生双基不扎实的问题。如概念混淆不清,化简、计算、解方程错误,几何作图、证明书写不规范等。

2.学生能力比较差的问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知识方法稍综合的试题得分率普遍较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答卷时表达和解释不规范、欠准确;学生应用意识仍然较差,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数学素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好学生粗心,差学生厌学,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缺少兴趣,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本次考试,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新教材为依据,注重基础,接轨中考,学生容易得到基本分,但从考试结果看仍有少部分学校的及格率偏低,差分度偏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从视导看一些教师教学五认真没有能真正落实,存在教材钻研不够,教学随意性,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或高或低,不能适应考评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仍然盛行,以教代学,机械训练,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作业布置、批改、讲评不到位,辅导学生不能持之以恒,对差生缺乏长效管理。一些教师教学责任心不强,教学业务水平提高较慢,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

四、教学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下面几点建议供参考:

1.加强备课组建设,提高备课质量。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努力领会编写者意图,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切记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尊重教材的地位,我们既不能肆意拔高,更不能随意弱化。提倡教师分工协作,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挥群体优势,以提高备课质量。

2.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质量。课堂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注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同时,有效安排学生的活动和技能训练,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和反馈意识。

篇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 数学的课堂教育也已经不是原来的教师讲例题, 学生照着例题机械式的模仿做练习题, 而是变成了教师想方设法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 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灵活的应用于生活。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那么作为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呢?

一、转变原来的教学观念,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原来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总感觉太枯燥、太单调、太抽象, 提不起兴趣, 与现实生活离得太远, 体会不到数学的乐趣。而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 要求数学教师改变原来的“一言堂”, 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成为课堂的主体, 把课堂交给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思维活跃。教师则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初中学生学习科目多, 自尊心强, 学习压力大,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扮演好引导者、导游的角色,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只有这样学生在数学课上才能学会自己独立思考, 放开思路, 建立起自己的思维的意识。比如, 在讲某道例题:某班组织秋游, 同学自愿参加, 租车费240元由参加者平均分摊, 后来参加秋游的人数比原定的人数增加了1/4, 但租车费不变这样每位参加者就少交了3元, 这次活动共有多少人参加?我让学生先自己思考, 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自己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 建立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原来的初中数学课是教师先讲例题, 讲完之后学生照着例题模仿做练习, 学生的数学课就这样在枯燥无味中度过了, 导致许多学生不喜欢数学, 厌倦数学课。新课程改革后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唤醒和给予学生充分的主体意识, 建立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汲取知识, 汲取养料。良好的课堂气氛能让师生之间没有隔阂,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老师是良师, 更是益友。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上敢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通过学生的大胆发言,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在数学课上把学生动脑、动手、动嘴巧妙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成生动、有趣, 有较强吸引力的数学知识。在数学课上我适当地编设一些一题多解的题型, 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些题的解决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教材安排的“想一想”教学环节,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数学课上教师也要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长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 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的模仿, 不会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新改版的教材增添了“做一做”的内容, 指导学生利用纸板、木棒、皮筋、铁钉、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几何模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 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立体思维能力, 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 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在数学教学中还要让学生的嘴动起来,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原来的数学课是老师讲例题学生做练习, 整节课只能听到学生写字的声音, 学生学的是“哑巴数学”。新课程改革后, 要求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挥自己个性的空间, 学生在数学课上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不同的思考方法, 可以指出教师教学中的不足。而且新改版的教材增添了“读一读”的内容, 扩大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 又可以让学生的嘴更加充分的“动”起来。

四、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参与竞争的能力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 社会对新一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者生存, 优胜劣汰。所以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数学课上必须有意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参与竞争的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 为生活服务, 在数学课上教师适当的给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识。比如, 渔场主怎样管理渔场既能获得最高产量, 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快速得到市场认可, 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等等。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适应社会的问题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尽早的拥有竞争意识, 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现在的社会, 由于每个学生大都受到家庭的宠爱, 从小就养成自私、傲慢的性格。因此, 在数学课上, 教师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多安排一些学生互相配合才能解决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如在讲圆柱的体积公式时, 我课前让20名学生用厚0.5厘米的纸板做半径依次为0.5、1.0、1.5……9、9.5、10厘米的圆柱, 让学生列出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计算出结果。然后又让40名学生用厚0.25厘米的纸板做半径依次为0.25、0.5……9.5、9.75、10厘米的圆柱, 让学生再列出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计算出结果。在课堂上我把学生得出的结果依次汇总, 得出常用的半径对应体积列表。通过这些实际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节约时间, 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4:初中数学质量分析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质量     创新策略

数学知识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如何,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初中数学实行新课改的意义

(一)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实践表明,初中数学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实行自主探究式、小组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四基”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例1:七年级上册《3.1.2等式的性质》从生活中的实例托盘天平入手,加深了学生对等式的性质的直观理解,注意图中用不同方向的两个箭头来表示在天平两边的“加”和“减”,从而说明等式的性质。

教师把实验带到课堂上,向学生直观演示,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

通过研究,推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例2:新人教版七(上)《2.2整式的加减》,采用层层渐进的方法进行讲解。先用课件导入一首儿歌“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数一数,2、4、6、7、8”,再列式:1只鸭+2只鸭=?然后作类比,用字母替代单位,列出a+2a=?,ab+2ab=?……渐渐形成一个梯度,然后话题又一转“这时一只小鸡突然窜入鸭群中,那鸭群数量是否增加?为什么?”从而类比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三)促进考试模式的改革

通过研究,促进考试由重点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向获取新知识、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能力的转变,更多地采取题组型的“开放”和“半开放”的模式,让学生发挥创见,自主发现和创新。

二、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初中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综合素质还未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大部分教学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老套陈旧,没有采用新型互动式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而是一味地停留在讲解上,未能勾起、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手段还有待提高

目前有些初中学校没有或者是很少配置有多媒体教学软件。很多教师也试图改变教学形式,活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气氛,但还是仅仅停留在PPT等形式上。专业的多媒体数学教学软件以及初中数学教学的电子实验室开发程度不够,教学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三)初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低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如果学生在遇到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的时候,他们会选择放弃,时间一长,学生积压的问题多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就会降低。比如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由于在课堂上没有当堂听清教师的讲解,在做作业时,不是选择找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弄明白问题,而是选择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草草了事。

三、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办法

(一)加强初中学校的师资建设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初中数学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合理改革初中教育人事机制;加强对教师的整体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完善优秀教师的选拔制度等等。

(二)加强对学生发展的教育培养

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开发适应学生的校本课程并供学生选择,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可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远程“一师一优课”的优势,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

(三)教师要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名合格的老师会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兴趣引领,关注、强化学生意识的培养,打破枯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的状态。

例3:汽车站入口处常常会在墙上1.1m、1.4m处各标上一条红线,这些红线有什么作用呢?通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小朋友进站时,只要走到这里脚跟靠墙站立,看看身高有没有超过免票线,或者半票线,就可以决定这个孩子是否需要购买全票。由此引入线段大小比较的学习,学生会倍感兴趣,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开展师生“说题”研究活动

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展现思维的全过程,这样教师主动发现学生正常的思维,并尽可能与学生的思维相吻合,便于师生互动穿插,互相补充。让学生“说题”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表达,正好发挥“小先生”的作用,也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讲课模式,有利于创造全新的教学氛围,促使教师进行新型教学方式的探求,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中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主动探索寻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发现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我国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提高我国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全元.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4(01).

[2]胡镇华.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俪人:教师,2014(12).

篇5:初中数学质量分析会

数学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试题与中考题型类似。难度比例为7:2:1,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其中选择题30分,填空题20分,解答题100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本次考试很不理想。参考人数为131人,最高分123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55.74分,与县平均分相差5分,及格率为20%,低分率40%,优秀率为0.7%,120分以上有一人,90分到120分的有26人,60分到90分的有31人,60分以下的有73人。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得分率较高的有第6,7,10,12,16,18(1),19(2),这些题得分率都超过县平均分,其它的题都低于县平均分,其中第23题第二问全校没有一个学生得分,得分较低的有第15题,18题(2),19题(2),20,22(2),24(2)(3),25题。

四、学生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审题不清楚,读不懂题,如第20题概率题第(2)问:“从参赛的6名人员中随机抽取2名”,很多学生理解为分别从甲乙中各抽取1名比赛,导致题目答错;再比如第23题第(2)问,全校没有一个学生得分,题目求两条线段之差最大,大部分学生理解为两条线段之和最小,因为在复习时,讲过求两条线段之和最小的方法,导致基础好的这部分学生都没有得分。

2、学生做不起中难度的题,更不用说难题了,如在解答题中的18(2),19(2),20(2),22(2),23(2)得分率很低,24题的(2)(3)问更低,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存在问题。

3、书写不规范,比如填空题的第一题很多学生结果没有化简,12题很多学生没有带单位,或者单位写的不规范;证明题,解答题过程书写不规范,比如说第18题证明题逻辑推理不严明等。

五、解决办法及措施:

1、从班级学生答题情况看,九(1),九(3)学生对选择题,填空题前4个,以及大题中的基础部分做得还可以,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但对中难度的题有待突破,复习时要选择性复习,初步打算重点复习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综合运用,还有二次函数,圆,三角函数的应用还有找规律的题,然后用几套中考测试题讲解,并归纳总结,找出学生不足之处,并及时查缺补漏;对于九(2)九(4)建议重点复习基础,特别是七的部分,重点抓常规性题,如概率统计,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的基础题,解答题中的第一问等。

2、根据全校考生成绩情况分析,由于低分率较高,所以复习时重点侧重基础,教学要进一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关注薄弱班级和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有效利用辅导时间,针对问题和不足,强化知识理解和技能训练,争取降低低分率。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解题书写规范性训练,特别注重审题。

4、对学生加强综合能力,归纳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应试能力的培养。

篇6:初中数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的教材中蕴涵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应当挖掘出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初中阶段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化归的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类比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方法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毋庸置疑,必须指导学生紧紧抓住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利用“归纳”,培养学生梳理、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在归纳中学生才会掌握知识的规律性,是学生敢于创新、合作交流的重要方法。归纳这一方法便于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合适的情境,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的学习就会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不断产生兴趣。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利用“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7:初中数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1.课堂提问难易结合,“优、差”互补

在课堂教学提问时,对一些难点、重点教师应首先向出色学生提问,让他们把做题的步骤过程细细讲出来,加深理解。而对于比较容易的知识点,多留给差生,鼓励他们解答,并多问几个为什么,让他们回答,给出色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这样优势互补,难易结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适时表扬、鼓励,让课堂充满活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师应多用肢体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知道教师时刻在关心他、鼓励他。

3.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实际也不是简单空洞的,也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的,它是为现实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服务的,是为现实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乐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篇8: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氛围

初中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 难度并不是特别大, 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是, 如何让学生主动去学。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采用一些适当且有效的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的思维和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具体方法如下。

(一) 合理设置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

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前, 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结构, 设置一些相关问题,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学生就会主动对知识进行学习, 这样不仅有效解决了学习中存在的疑问, 还在无形之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倘若能够长期将这种理念运用下去, 学生必定会喜欢上学习数学, 并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二) 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吸引学生

教学中, 我们的语言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也会在一定的程度生影响学生的成绩。试想一下, 如果一个教师只是单纯地对课本知识读一遍, 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毫无生气的, 不仅难以让学生保持对数学的兴趣, 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而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采取一些幽默的语言, 让学生笑出来, 或者适当地赞扬一下学生, 不仅可以更好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还可以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数学。久而久之, 学生的数学成绩必定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改变教学模式, 引导主体参与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模式相对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这一现象, 在新时期的教学中, 我们有必要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更新,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 改观传统模式, 分组探究学习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多是教师单纯进行讲授, 学生被动接受的现实状况, 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 我在教学中经常推行分组学习模式。即在课堂上将学生进行分组, 并要求他们在课前进行预习, 提前发现问题, 然后通过相互之间的共同帮助提前解决部分问题, 剩余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则可在课上重点关注, 提升听课效果。为了将这种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在教学中还十分注重为学习小组分配一定的任务, 让组员选出一名学生讲授新知识。待学生讲完之后, 我再对其中的不足和错误之处进行补充和更正。如此一来, 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还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 强化学习效果, 精心布置作业

学习效果如果想要得到长期的保证, 强化作业环节必不可少。因此, 广大数学教师应及时地将作业布置下去, 充分发挥作业的潜在价值。当然, 作业的布置并不是盲目的, 必须严格把握以下几点:首先, 作业的设置不能仅追求一定的数量, 尤其是对于需要理性思考的数学科目来说, 作业的布置一定要精。因此, 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题最好能够找到与之对应的知识点, 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该题目的练习, 复习与之相关的旧知识, 这样的作业设置才是有效的。其次, 作业并不是做完就好, 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完成作业后, 及时将学生不懂的地方和较易出错的地方指出来, 在新课时开始之前, 及时解决上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够有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

三、改变教学方法, 引导主动探究

(一) 灵活地将知识与实际结合

初中的数学知识并不是脱离生活的, 其仍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这样一来, 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就会更加直观, 有利于提升他们对于数学的重视程度, 发现学习数学的意义, 最终使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学习,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 将多媒体运用于数学教学中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很多教师不习惯使用多媒体, 甚至完全不用多媒体。然而, 众多的教育实践表明, 多媒体技术的独特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比如, 在对初中数学教材中“图形旋转以及投影三视图”这部分知识进行教学时, 传统教学中繁多的板书和生硬的讲解, 无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部分知识, 因为学生三维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其特有的动画效果更加清晰地展现三维空间构造, 如此一来, 就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还有效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总之, 多媒体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颖、好奇的, 适当地运用多媒体, 可以让学生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从而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究。

以上几方面, 仅是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所总结的一些观点。当然,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不能停滞不前, 而应不断改进方法, 不断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这个过程中, 寻找出更多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途径, 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郑灿玲.浅谈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8 (12) .

[2]田丽华.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版, 2009 (7) .

[3]王炳飞.素质教育形势下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0 (6) .

[4]贾素霞.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5) .

[5]戴礼泽.新课程改革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些认识[J].科技信息, 2008 (33) .

[6]郝淑霞, 沈萍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J].中国城市经济, 2010 (8) .

[7]赵秉录.新课标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资讯, 2009 (8) .

上一篇:英雄不老下一篇:一分钟感恩演讲稿与一分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