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2024-05-24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精选8篇)

篇1: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与特点,笔者通过对2005年以来江苏省阜宁法院审理的五十余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并提出对策,为从根本上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一些思路。

一、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新特点:

(一)未成年人犯罪性质愈趋严重。近年来,该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多表现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抢劫以及盗窃等具有暴力性、侵财性特点,且主要为故意犯罪。一些寻衅滋事或聚众斗殴案件的主要起因是未成年人易冲动、斗强好胜心强、情感不稳定而临时起意,并为琐事而突发犯罪。在犯罪过程中往往不计后果,动刀动棍,大打出手。如该院审理的吴某、赵某寻衅滋事案,案件的起因很简单,就是二被告人坐出租车去某乡镇玩时,因道路较窄,前面的一辆拖拉机未及时让路,二被告人即对拖拉机的驾驶员大打出手并造成二名受害人鼻骨骨折的伤害后果。又如该院审理的丁某聚众斗殴案,丁某在某迪厅玩耍时,受朋友约请,为“讲究哥们义气”,聚众持砍刀砍伤一名在校学生,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二)未成年人犯罪手段成人化现象突出。近年来,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愈趋成人化,犯罪手段及方式显得成熟老练。在犯罪预备阶段多表现为策划及准备工作相当充分详细,在犯罪实施阶段,不心虚、不胆怯。比如该院审理的张某某、吴某某盗窃案,其中张某某及吴某某虽然只有16岁,但其盗窃作案多起均未被发觉,主要原因是该被告人在盗窃前就到被窃户进行踩点,在实际作案时,自己头上用丝袜套住以免被他人认出,在夜里盗窃被害人家的鸡鸭时,先用绳子扣住被害人家的门,以致即使作案过程被被害人发觉,但该二被告人依然能从容逃走,直至作案38起才被抓获。

(三)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高。当前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所持的态度是从轻或减轻,因此对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适用缓刑或轻刑的较多。根据此次调研发现,因种种原因,这些未成年人在服刑期满后或缓刑期满后又犯罪的现象较多,不少未成年人属于二次或三次被追究法律责任。比如一寻衅滋事案的被告人陶某某在16岁时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缓刑期满后,又参与寻衅滋事,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四)未成年人纠合犯罪增多。近年来,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也有增多的趋势,一些过早离开学校的未成年人因平时无事可做,从而拉帮结派,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没有经济来源就去偷或抢。或者是受不良影视的影响,动辄为所谓的朋友义气而无辜殴打他人,到处寻衅滋事,惹事生非。

(五)部分案件发案地点比较集中。通过调研还发现,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寻衅滋事案件及聚众斗殴案件的发案地点在歌厅、迪厅或者网吧。由于这些场所不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以致于这些地方成了未成年人集中玩乐的场所,对于一些自制力差的未成年人来说,一言不合就有可能导致一次打架斗殴。

(六)犯罪的未成年人文化层次均比较低。调研显示,犯罪的未成年人大多是小学文化或初中文化,由于文化知识的不足,直接导致未成年人对外界的不良影响缺乏识别能力或抵制能力,分不清是非,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七)转化型犯罪增多。近年来,因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往往在一念之间导致一些

犯罪由轻罪转化为重罪。这种情形多发生在盗窃或抢夺过程中为逃跑而使用暴力。比如吴某及刘某二人相约去偷狗卖钱,在盗窃过程中,被人发现,在狗的主人追赶他们时,为了逃跑,他们用棍棒击打了受害者,以致案件性质由盗窃转化为抢劫。

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

根据调研,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家庭都是残缺家庭,或是父母离异,或是有一方去逝甚至父母双亡。未成年人自小就随祖父母生活,缺少一种直接的有效的管教。还有一种类型就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因其父母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无法照料或管理,通常只是从物质上满足他们的需求,对未成年人所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性或苗头性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或解决。因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极易形成了不良的人生观、金钱观,不图通过刻苦学习与工作获取金钱,而是通过偷或抢来满足个人享受的欲望。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调研显示,犯罪的未成年人经常去的一些场所就是网吧、迪厅等玩乐场所,而这些地方又最易滋生寻衅滋事或聚众斗殴。主要原因是:网络上的一些暴力性游戏直接刺激了未成年人不成熟的心理,以至未成年人沉缅于游戏,不思上学,长期流落于社会,自觉不自觉的接受了不良影响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舞厅、迪厅等娱乐场所中的一些人的不良行为,也会程度不等的给未成年人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三)学校普法教育的弱化。近年来国家大力强化了普法教育,国民总体法律素养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对一些学校来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比比皆是,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造成学生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以致有些未成年人对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要承担何种责任,甚至犯了罪还不知道。比如上面所举的刘某、吴某二人抢劫案,在庭审中,三被告人一直认为偷一条狗不算犯罪,却不知道其行为已转化为抢劫。

(四)不良文化传媒的影响。当前一些影视节目对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一种间接的指导作用,特别是一些反映侦破过程的、反映一些黑社会内幕的电影电视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很多未成年人看了这些影视剧以后觉得有意思,并极力模仿。比如该院审理的丁某某聚众斗殴案,在斗殴过程中,丁某某及他人手中所持砍刀达一米多长,在砍人时根本不作思考,与一些电影中所展示的镜头极为像似。

(五)社区矫正功能的丧失。据调研,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区矫正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很多未成年人在初次犯罪后往往被判了缓刑,对缓刑犯的监督和管理目前是由各地的社区矫正中心承担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地社区矫正中心的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不能有效的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与监管。未成年人在缓刑期间并未得到很好的改造,从而重新犯罪。

三、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点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对国家的前途、社会的稳定具有极大的潜在破

坏力,因此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全社会普法力度,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笔者认为,政府应当将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法制教育作为对未成年人普法的主要渠道,在教育方式上要多样化,可以采取开设模拟法庭、举办忏悔报告、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法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金钱观;各种媒体应加大对案例的报道力度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减少或杜绝宣扬暴力色情等格调低下的文章,在全社会形成讲法守法的大气候,在每个家庭形成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

(二)深入开展“打黄扫非”活动,减少不良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减少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应切实加大对印刷、网络、图书、音像市场的治理和审查力度,打击文化市场领域的犯罪活动,清理纯洁文化市场。要特别加大对网吧、迪厅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对违反相关规定让未成年人出入的经营者要采取严厉措施,努力减少社会阴暗面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三)要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功能,提升社会矫正水平。目前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矫正中心的作用和功能,对被判处缓刑的未成年人的管理和矫正要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务切不能流于形式,要勇于探索对未成年犯进行矫治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管理教育过程中注重对青少年正当人格的培养,社会要多提供一些可以帮助未成年犯就业的途径,鼓励未成年犯能自立自强。

(四)建立司法机关送法下乡、送法进校活动的机制。笔者认为,经常性举办“送法下乡、送法进校”活动,对强化普法效果,减少青少年犯罪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司法机关拥有非常多的案例来源,如能经常性举办送法下乡、送法进校活动,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真实的违法的人和事进行法制宣传,可以达到非常好的社会效果。因此阜宁法院建议,各级政府可以将司法机关送法活动作为一种制度予以建立并予以严格考核,以切实推动全社会的懂法守法意识,减少犯罪。

(五)政府应对失学儿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各种帮助,提高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最大程度减少减少犯罪源。要切实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务必注意从源头上进行防范:一是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妇联、关工委要在减少失学儿童方面下功夫,防止贫困家庭的子女过早离开校园。全社会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二是政府要设法帮助贫困家庭致富,提供致富渠道,防止因贫犯罪;三是全社会要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帮助与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因客观原因不能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与管理,这就需要全社会关注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阜宁法院认为,各级镇村及居委会应当设立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对辖区内的这类型家庭的子女进行心理疏导,协助学校进行教育与管理,及时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篇2: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1、未成年人许多正处于“心理上断乳期”,又称“情感上的暴风骤雨期”,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要么是由于刚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的大脑发育还不健全,学习到的全部都是书本知识,对于很多的社会现象又不知道是好是坏,是美是丑,是被法律所保护的还是违法的,这样,就很难分辨是非,一旦失去控制很容易滑入违法犯罪的泥潭,甚至很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要么就是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已经基本上发育成熟,独立意识大为增强,力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对社会、对人生、对自己的未来的生活设计,都有自己的主张,而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失败容易灰心丧气,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走上报复社会、与社会对抗的违法犯罪道路。被告人林某曾经是东北一所中专校的学生,后因犯错误被学校除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严重偏斜,返乡后便四处漂泊,1999年开始盗窃,但作案后又有深重的负罪感,便在南京找心理医生治疗,后在心理医生的劝说及陪同下向公安机关自首,被判了2年有期徒刑。2001年1月被减刑提前释放后,他有了重新做人的打算,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母亲含泪从拒绝收留他的亲戚处回来后,他那仅仅是想在这个当包工头老板的亲戚处谋一份简单工作的愿望破灭时,他又受到了深深的刺痛,绝望一下占据了他的整个身心。不久,他又伸出了罪恶的手,在短短1年内,疯狂流窜作案52起,盗窃物品价值计人民币123000余元,基本被其挥霍。法庭上,他显得异常的冷静,但对自己的剖析却是深刻的:“对社会、对家庭我都是有罪的,当我每次盗窃后都会有深重的负罪感,但又不能自拨,于是我就用偷来的钱酗酒,天天吃在饭店,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只要能陪我喝酒,我都请客,以此来麻醉自己。”庭审后,合议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一种深深的压抑,在深感其罪不可赦的同时,都在议论同样的话题,如果他的那个亲戚能拉他一把,如果我们的社会能给他多一点的机会,如果他自己再坚强一点,他是完全有可能摆脱过去,重走人生之路的。

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滋生未成年人犯罪的“肥沃土壤”。社会中出现的拜金主义思潮、“黄赌毒”现象以及收入差距的拉大和财富的两极分化,促使一些未成年人将“不劳而获”的思想合理化,错误地将犯罪当成致富的正当途径和门路。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学业无成,对前途倍感渺茫,又眼高手低,不愿意在社会这一大市场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谋取生存手段和技能,便整日沉溺于网吧、游戏厅中。久而久之,当家长出面阻止继而断绝其经济来源时,违法犯罪便成了他们谋财的首选方法。被告人尹某某曾经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进入一中后,城里的很多东西让他好奇,从此,他迷上了网吧、游戏机室,从一开始的旷课,到后来的偷盗,越走越远,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断送了自己原本可以争取到的美好前程。

3、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和教育方法的失当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的不当都极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被告人李某某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父亲曾3次因犯罪被判过刑,就是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年轻的他也犯了盗窃罪,受到了刑事处罚。

篇3: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及成因

通过对案件分析, 我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趋于低龄化。二是闲散未成年人犯罪增多。三是作案手段野蛮凶残, 日趋成人化。四是犯罪动机具有盲目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家庭教育缺失

调查中发现, 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娇惯、溺爱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忽视预防教育工作。特别是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 留守儿童数量连年上升, 目前共有留守儿童23171人, 其中有65.1%的留守儿童和祖辈生活在一起, 委托亲朋监护的占6.88%。这种隔代抚养和寄养教育, 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 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只要不犯大错, 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 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造成部分留守儿童分辨能力低, 行为偏差, 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从而极易走向歧途。

2. 学校教育不当

受应试教育评价制度的影响, 部分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倾向, 造成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弱化, 导致许多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法律常识, 不懂法、不知法, 也就谈不上遵纪守法。有些学校和老师, 对“双差生”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 加之受校舍限制, 目前我县共有15000多名学生在农户家中住宿, 学生放学后出现一个管理的真空时段。集中在一起的学生容易激动, 发生一些意外事故。

3. 社会环境影响

目前我县没有一处校外活动场所, 许多学生周末无所事事。加之随着网络的普及, 信息飞速传播, 一些低俗糜烂的文化观念不断冲击学校。广大中小学生由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往往容易受其影响而误入歧途, 迷恋网吧、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学校教育一周, 一个周末可能就会使教育效果变为0, 出现一种“5-2=0”的现象。

4. 个人素质不高

一是未成年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和自制能力, 把握不住行为准则;二是未成年人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 自我评价高, 而自控能力差, 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三是哥们义气重, 常喜欢拉帮结伙;四是贪图享受, 厌恶劳动。

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 对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责任大于未成年人自身的责任。因此, 打击是低层次的防范, 加强预防才是最有效的手段。为此, 我们要建立有效的机制, 齐抓共管, 进一步加强我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防范工作。

1. 强化家长责任, 建立家庭防线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 但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培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因此, 要继续完善“家长会”制度, 开办“家长学校”, 指导家长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教育子女;其次建立家庭安全责任制。当未成年人犯罪受司法机关追究责任时, 可根据情节轻重和家长的实际表现, 由有关部门给予未尽责任的家长以相应处罚。

2. 加强德育教育, 筑牢学校防线

一是端正办学思想, 真正把基础教育办成塑造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启蒙教育”。二是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 推进教育规模发展, 保证全体住宿学生均在校内住宿, 确保学生管理不留空当。三是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教处和群团组织的作用, 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 完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聘任制度, 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四是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 有效减少不良思潮对未成年人的侵蚀。五是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 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六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开展心理咨询, 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帮助和指导, 排除心理困扰,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七是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捐资助学, 救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 妥善解决留守儿童和残缺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 控制学生辍学, 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3. 优化成长环境

构建社会防线。一是共青团、妇联、工会组织、各民主党派, 都应在各自领域内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组织各种健康的文体和社会公益活动, 协助做好帮教工作。二是不断加大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 不定期督查营业性游戏机房、网吧。严禁未成年人进入游戏室、录像室、赌博室、迪厅和网吧。三是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文化市场及特殊行业和场所的管理, 对违法者要及时做出处罚,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4. 惩防帮教并举, 强化司法防线

篇4: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对策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因此有必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虽然有偶然性突发性等特征,但是它的产生发展是必然受一定因素支配有其必然性的。这些因素如家庭、学校、社会及未成年人自身等其作用的发挥相互作用,紧密结合共同促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发展。

1.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由于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及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个人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期,所以在未成年人犯罪的诸多原因中家庭因素举足轻重。

(1)家庭结构的完整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在家庭结构因素中,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自然结构,即父母的组成结果状况与家庭关系。不良的家庭结构包括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或者离异,或者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甚至对立。子女得不到父母的亲情和家庭的温暖,就会引发紧张的情绪状态,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孕育了潜在的心理危机,特别是形成以自暴自弃、烦躁不安、容易激动,有较强攻击性为特征的病态人格。这部分未成年人最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2)家庭教养环境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作用。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影响较为直接的是其家庭教养环境。其中家庭教育态度及方式则在家庭教养中占主导作用。据教育专家鲍尔特温的研究成果,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及方式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即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为专制型、溺爱型以及放任型等三种类型。而且司法实践中大量案例证明,溺爱型、放任型和专制型教育方式对未成年人犯罪(包括暴力犯罪)关系密切。

在溺爱型、放任型家庭中家长过分注重满足子女物质需求,而忽视对其思想品质的培养,对子女纵容放任,结果造成未成年子女自私、任性、好逸恶劳、蛮横霸道的性格,对自己的社会责任含糊不清。道德、法制思想淡薄,在社会上专横跋扈、气焰嚣张。这种未成年人往往较具备暴力犯罪倾向。在专制型家庭中,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较为常见的父母教育方式,也即家长暴力是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父母不重视子女健全人格的培养,而是滥施权威,动辄打骂,结果使子女与家长感情产生隔阂,双方关系冷淡。

2.学校环境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影响

学校不仅是未成年人接受文化教育提高文化素质的场所,而且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和形成的环境。因此学校对未成年人人生道路的選择举足轻重。然而,目前学校方面对未成年人在校生的教育及管理等工作中存在着失误和缺失,在某些情况下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重智育,轻素质仍是学校教育中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现在大部分学校仍秉承分数至上的传统思维模式,单纯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忽略了素质教育。结果导致部分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自暴自弃,逃学甚至退学,从而造成部分未成年人学生流向社会,沦为家庭、学校、社会无法控制的“流失生”,过早的沾染社会暴力风气而成为犯罪者。未成年人成长中必要的法制、生理心理课程和教育没有落实,难以见效,是导致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正常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的突出特征的重要原因。

3.社会环境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影响

社会环境为其成员提供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社会化而言,尤其起关键性的决定作用。一方面,社会不良环境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抵毁作用。特别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混乱是造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如校园周边开设电子游戏室、网吧、娱乐场所等,吸引青少年出入其中,以致染上不良习气。目前出现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的恶劣性与此不无关系。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小群体的吸引和束缚,使未成年人不能自拔。这些小群体的青少年游离于犯罪边缘、行为异常,对一些有不良倾向的未成年人具有影响驱动作用。这种由社会闲杂青年和流失生组成的小群体经常三五成群地在学校周围活动,吸引和拉陇学生加盟,参与打架斗殴,盗窃抢劫、贩卖毒品等违法犯罪的情况不胜枚举。

二、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对策

由于其原因复杂,要预防,减少和根除这种犯罪,必须依靠动员社会全体力量,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及理想等全方位的教育,也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及未成年人自身着手进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即全面动员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做到有机统一,相互配合,充分运用各种手段,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1.提高法制观念,完善教育环境

一是积极参与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以学校为重点,深入对学校周边的生活环境、治安状况、学生权益受违法人员侵犯,以及在校生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等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的研究,收集数据和资料,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及成因,积极探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适时改进、调整工作方法、方式。

二是围绕建设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扎实做好引导活动。为了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做得更好,检察机关采取以广播、电视、散发宣传资料等方法,向社会大力宣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等,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针对一些青少年和在校生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的情况,主动和学校联系,派出检察官兼任法制副校长,共同对学生开展道德及法制教育。

三是建立联系制度,积极开展帮扶活动。首先,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跟踪帮助制度,将矫正工作落到实处。即对涉及未成年人犯罪,但系偶犯、从犯、犯罪情节较轻、在校学生轻刑犯罪等,在学校、家庭落实帮教措施后,依法不批准逮捕或不起诉的,进行登记,指派专人定期到学校、社区、家庭了解其表现,并和本人进行谈心,帮助转化。

2.办案中加强法律监督,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立足办案实际,充分运用检察职能,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不断摸索创新,是实现从根本上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一环。

一是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要始终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二是准确、审慎地把握逮捕、起诉的尺度。做到可捕可不捕的尽量不捕,可诉可不诉的尽量不诉,可判缓刑的,主动建议法院适用缓刑,给未成年人犯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于初犯、偶犯以及被协迫、被诱骗犯罪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如无逮捕必要的,则不予批捕。

三是在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监督改造各环节落实防范措施,凸现维权政策。消除未成年被告人的紧张情绪,强化对被告人甚至被告人亲属的教育、感化力度,以利于被告人判决后的教育改造。

四是对不捕、不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要采取妥善措施,定期做好帮教工作。要经常对未成年人进行诫勉谈话,指出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讲明不捕、不诉的原因,晓之以法,动之以情,促使他们悔过自新,并建立专门档案,主动与派出所、学校、居委会、家庭取得联系,共同研究帮教措施,落实帮教责任。

参考文献:

[1]康树华.《犯罪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1-482页

[2]刘邦惠.《试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年第6期

篇5: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酒泉师范团委辛永林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呈现出犯罪主体团伙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人群低龄化等特点,为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隐患。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政法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专家也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研究成因,寻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对策。本人从犯罪心理角度研究分析犯罪动机,寻求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探索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新路子。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成因剖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好奇心理。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是未成年人的天性。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判断是非的能力差,辨别良莠的能力弱,只要是新异的刺激、自己觉得是好玩儿的事,都想去体验和尝试,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容易随心所欲,误入歧途。为此,容易引发吸毒、色情暴力、网络等犯罪。

2、逆反心理。家长、教师是未成年人的教育者,他们总是给孩子灌输健康的思想、科学的知识、做人的道理等等,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逆反心理强烈时期,对家长的“专制教育”和学校的一些不当做法不堪忍受,易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形成逆反心理。容易诱发逆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长教育不当,表现为过于严格、过于溺爱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忍受不了;二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造成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而进行反抗;三是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优等生的教育,而忽视差生的教育,容易使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3、盲从心理。这主要表现在某些共同犯罪中,一部分未成年人完全是在主犯的教唆、诱导、胁迫下,盲目地跟从,在不知不觉中涉足犯罪。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则盲目效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进行犯罪活动。

4、攀比心理。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在学习方面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在生活上贪慕虚荣,讲究排场,讲究吃穿,好逸恶劳,这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侵财犯罪的 1

重要原因之一。

5、报复心理。未成年人心态不稳,控制力不强,报复情绪浓,在人际交往中受到一些委屈、遇到同学的羞辱无法承受,遇到一些事情易生妒恨,继而进行报复犯罪,使自己的行为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范畴。

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

针对种种不良心态,我们从挽救教育的角度出发去寻求对策,从预防减少犯罪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切入点,做到错误苗头早发现,不良心态早矫正,加强防范,减少犯罪。

1、积极预防,正确引导。一些未成年人出现不良心态时,往往十分苦闷,常常会以吸烟、酗酒的方式来发泄,以旷课、离家出走的方式来排解。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从细微入手,仔细观察,能够在尽早发现苗头,及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正确引导,引导他们多学习社会知识、多参加社会活动,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增强辨别是非、辨别良莠的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2、动之以情,克服逆反心理。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要加大感情投入,以情感之。学校对优等生和差生在教育上要一视同仁,不得因一味追求升学率而歧视差生。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要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对孩子不要过分进行“管、卡、压”,也不要过于溺爱,要理解他们,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在情感上多与他们交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相处。另外,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期望值过高,要定准位置,顺势发展。未成年人在学校能够得到老师们的关心,在家中能够受到父母的疼爱,相信他们定会克服逆反心理。

3、释之以法,克服盲从心理。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偏轻,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法律知识缺乏,很容易在他人的引诱下,在媒体的误导下走上犯罪道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适时组织未成年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运用贴近未成年人生活的典型案例进行法制宣传,使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是法律许可的,可以去做;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不可去做。从而引导他们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去除盲从心理。

4、晓之以理,克服攀比心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出现了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了他们的追求,一些未成年人受其影响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是互相攀比,看谁穿得好,看谁吃得好,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不适时机地组织一些传统教育活动,给未成年人讲道理、谈理想、树信念,激发未成年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热情。如:请革命前辈现身说法,回忆往日的峥嵘岁月、苦难历程,使未成年人懂得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组织到郊区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组织济贫帮困活动,让他们了解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们的疾苦。

5、积极疏导,克服报复心理。遇事不够冷静、报复心理强是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学校和家长要积极进行教育、疏导,教育未成年人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管受到什么委屈,都要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要克制自己,用理智去锁住报复的邪念,用理智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报复犯罪。

篇6: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策的几点思考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

及对策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也不断向成人化、智能化、多样化发展。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公安机关作为打击违法犯罪的职能部门,如何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做些有针对性的工作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日前,我们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了解和掌握

了近年来我县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也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作了一点初步的思考。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今年以来,我县共抓获18周岁以下违法犯罪人员149名,占抓获刑事作案成员总数的%。

详细情况见附表

未成年人占刑事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上升,近两年上升幅度较大,应该说,这一现状是触目惊心的。

从调查情况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盲目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不顾一切,不计后果,仅凭一时冲动陷入了故意伤害、强奸等暴力型犯罪的泥坑。5月3日晚10时许,因为发生口角,年仅15岁的龚某伙同陈某等人携带钢管、砍刀,找谢某和华某等人斗殴,其激烈场面丝毫不亚于港台武打片。不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了法。待到

如梦初醒时,后悔晚矣!

2、模仿性。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偏低,可塑性、模仿性都较强,他们不仅模仿电影、小说、网络等具体情节,而且向社会上的成人模仿。突出地表现在,与以往相比,未成年人犯罪涉足的类型越来越广,除盗窃、抢劫、伤害等传统型犯罪外,吸食毒品、卖淫嫖娼等案件也有所涉足。9月15日,我局接市局网监处电话,称一网名叫“by海洋”的用户在互联网扬州热线上发布“愿意提供炸弹炸了新华中学”的恐怖信息,经过工作,很快就将违法嫌疑人高某抓获,据他自己讲是出于好奇,模仿网络上的帖子作了回复。

3、结伙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团伙性比较突出。未成年人易受伙伴们的影响,有时候就是自己不愿意,但是害怕被孤立,屈服于从众心理的影响,稀里糊涂地就参与到违法犯罪中去。3月30日,我局在射阳湖镇查破一在校生盗窃团伙,七

名学生中最大的仅16岁,最小的仅14岁,先后结伙盗窃18次,其中有二、三个人自己本不想参加,可是看到平时在一起玩的同学都参加了,自己不参加觉得没面子,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家庭的因素,更主要的是自身的因素。近期,我们对近几年来发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进行了一次认真的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个体上来讲,心理不成熟,自我素质不高是走上违法犯罪之路的主要原因。

一是好奇心理。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是未成年人的天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判断是非的能力差,辨别良莠的能力弱,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容易随心所欲,误入歧途。今年,我局先后查处未成年人卖淫9人,嫖娼1人,强奸3人,他们中有的年仅14岁,多数都是出于好奇引起的。

二是逆反心理。未成年人正处于逆反心理强烈时期,对家长的“棍棒教育”和学校的一些不当做法不能忍受,易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在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学校的双差生,他们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在家庭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训斥,他们就与学校、家庭对着干,逃课出去玩,直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是盲从心理。这在一些共同犯罪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一部分未成年人完全是在主犯的教唆、诱导、胁迫下,盲目地跟从,在不知不觉中涉足犯罪。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则盲目效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进行犯罪活动。今年来,仅西安丰派出所就先后查处2个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涉案成员20余名。

四是攀比心理。近年来,受社会上笑贫不笑娼、人生在世当及时行乐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贪慕

虚荣,讲究排场,好逸恶劳。为了与人攀比、追求享乐,他们往往就选择了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侵财犯罪,以满足他们的玩乐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未成年人犯罪中侵财性犯罪占到了94%之多,他们将轻易得来赃款去打游戏机、洗澡休闲、四处游玩。

五是报复心理。未成年人心态不稳,控制力不强,报复情绪浓,受到一些委屈无法承受,遇到一些事情易生妒恨,继而进行报复犯罪,使自己的行为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范畴。

2、家庭失管失教也是造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要什么给什么,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表面上看是爱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使孩子心理上极不成熟,受不得一点挫折。当受到挫折时,有的采取报复等手段,有的则可能采取偷、抢等犯罪手段取得财物,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有的家长对孩子疏于管教,即使管

教,也大多数只是管孩子的学习成绩,极少与子女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一些残缺家庭更是如此,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不闻不问,互相推卸责任。

有不少父母自己就行为不检点,空余时间搓麻将、打扑克,沉迷于各种低层次的娱乐活动,教育孩子时没有说服力,孩子平时对家长阴奉阳违。

3、学校教育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目前,在高考、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的倾向依然存在,不注重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缺乏有效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不少学生根本就不知法、不懂法,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学校中备受歧视,平时得不到老师的赞许和关爱,缺少表现自己的机会,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损害,有时回到家里还少不了父母的斥责,变相地把孩子撵上了违法犯罪的

道路。有的教师只关心学生在校的表现,极少进行家访,对学生在家的表现不清楚,家长对学生在校的表现也不清楚,对问题学生造成教育与管理上的脱节。一些劣迹较深的学生因年龄较小,违法犯罪后学校采取劝其退学或转校或开除等方式,使得这部分学生过早流入社会,家长难管,法律鞭长莫及,他们往往为所欲为,变本加厉,甚至拉拢,教唆其他学生走向歧途。

4、社会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

未成年人不是生活在真空,社会不良环境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不良文化场所是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近年来“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和迷信活动有所蔓延,而且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期内难以彻底消除。再加上影视、网络文化的兴起,青少年接受各种不良信息的渠道增多,其中不少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以及电子信息产品大肆宣染暴力、色情、迷信,这些内容极易影

响涉世不深、自控能力差的未成年人,直接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歌舞厅、游戏厅、录像厅等“儿童不宜”进入的文化娱乐场所的存在,是直接引发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客观条件。这些文化娱乐场所容易藏污纳垢,来往此处的大部分人是与闲散少年有相似经历、共同兴趣、共同语言的人,很容易产生不良行为的交互感染。再加上目前的社会风气不尽人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未成年人形成了极大的示范效应,一些未成年人私欲膨胀,贪图享受,妄想不劳而获,有的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不惜铤而走险。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

1、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识。不断加强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送法制进校园活动。我局已经选派了110名工作经验丰富、精通法律知识的民警担任了全县中小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班主任,通过定期组织青少年学生参与法制学习、知识竞赛、参观法制展览、典型案例庭审旁听等生动直观的道德法制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法制观念,做到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我们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开展法制教育的龙头作用,逐渐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的力量,建立以学校为龙头、社会为平台、家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使学校、家庭、社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

2、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培养和陶冶青少年健康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极为重要。首先,不断加大打击社会丑恶现象的力度。坚决打击淫秽色

情网站,坚决遏制住网上淫秽色情活动发展蔓延的势头,为未成年人提供绿色网上空间。公安机关作为职能部门,一方面坚持不懈的开展查禁“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社会黑恶势力,遏制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对青少年的毒害。另一方面,严厉查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案件,对引诱、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件,坚决从重处理,及时有效地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其次,切实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文化市场的管理。对公共娱乐场所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严禁违法违章经营,无证无照经营,加强对业主的教育管理,签定治安责任书,严格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第三,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改善学校周边环境,加强学校周边的安全检查,依法指导和督促校园加强内部防范工作,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努力为学

生创造安全、文明、健康的学习环境。

篇7: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是一个仅有19万人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2002年审结刑事案件78件93人,其中青少年犯罪37件47 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50 %;2003年审结87件116人,其中青少年犯罪41件63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54 %;2004年审结 110件178 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53件76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43 %; 2005年审结136 件203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63件84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41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无论是在案件数量上还是在犯罪人数上,在整个刑事案件中的比例都相当大,几乎占了一半。如何有效控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要针对性的开展防治青少年犯罪,必须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根据调查分析,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特点:

(一)从犯罪性质看,犯罪类型增多,以侵犯财产犯罪为主。从被判处的270名青少年罪犯来看,初中学历147名,占54%;小学及文盲77名,占29%;高中毕业43名,占16%;大专及以上学历仅3名,占1%。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有效防治青少年犯罪必须从控制和消除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入手。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很多,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因素。根据国内外的犯罪经验以及对194件青少年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来看,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导致孩子不良成长的家庭因素一是家庭破裂。近年来,失和、失教家庭逐渐增多。最新统计显示,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中央综治委在对全国18个少管所和监狱的调查中,有26.6%的青少年罪犯来自破碎家庭。二是父母素质偏低,亲子沟通不足。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见识面狭窄,又不主动学习,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与长辈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导致孩子在他律期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三是家庭教育观发生偏差,教育方式方法不对。一些家长存在“树大自然直”、读书多不如赚钱多等观念,对孩子不闻不问;一些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动则打骂、训斥,使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冷漠的性格和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过少,娇生惯养、过度溺爱、纵容庇护其不良行为,养成孩子好逸恶劳、自私任性、骄纵霸道等性格。

(二)学校法制道德教育滞后。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一是道德和法制教育滞后。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全面教育是学校的基本责任。但是,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道德和法制教育明显欠缺,青少年自身又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二是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护教育。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但目前学校教育普遍忽视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和自护能力培养,青少年处事的盲目性和无知性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从而导致行为失范,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三是部分学校为省事,对于成绩差、品德差的“双差生”不是有针对性地教育、管理,而是置之不理,人为地、不负责任地把“双差生”推向社会,成为闲散青少年,从而造成他们被社会上坏人引诱利用。资料表明,失学辍学问题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明显,有近一半的青少年罪犯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受社会负面效应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犯罪是社会不协调的产物,而非仅仅教育导致的结果。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会使所有正面的教育功亏一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5+2=0现象(五天学校教育后,学生在社会上受两天的影响,学校正面教育就等于零)。社会上的负面因素一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不劳而获等思想,极大冲击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如暴力恐怖片在一定程度上激起青少年好奇心和模仿的欲望,许多青少年正是由于剧情的指引从而完成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社会上不良分子的教唆。一些违法犯罪团伙千方百计诱骗、教唆、和威胁青少年犯罪,把青少年“拖下水”;社会治安不好,造成青少年缺乏社会安全感,据某市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表明,有59.6%的中学生认为社会不安全,他们渴望找到保护伞,这恰好被社会上一些居心不良的坏人所利用。

(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青少年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常被人称为“危险期”,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的个体集众多矛盾于一身,既渴望摆脱束缚,但又受到能力的限制;既想得到认同,被同伴接纳,但自我中心意识太强;既想张扬个性,但又比较偏激。再加上这段时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思想简单,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自尊心强,好胜心强,易感情用事,分辨事非能力较差,自制力和自控力比较差,心理承受力弱。这些特点很容易激化矛盾,使青少年无所适从。如果再得不到正确的引导,青少年就会成为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之所以犯罪,是多方面的原因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的办法也只有采取综合治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在加大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力度的同时,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加强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领导。自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来,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大家关心和议论的重要话题。积极预防青少年犯罪,保证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应当成为和谐社会的评价标准之一,同时也应列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中。目前,我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在领导力量、工作经费方面投入尚显不足。各级党委政府应严格执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做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放在关系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和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每年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这项工作,真正形成区委、政府统一领导,专门办公室负责主抓,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机制。

篇8: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成因,预防对策

一、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界定

(一) 激情违法犯罪的概念

激情是人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之一, 是一种持续时间短, 表现剧烈, 失去自我控制的情绪状态。激情通常由强烈欲望和明显刺激引起, 这时人很难克制自己的愤怒感、喜悦感以及极度悲痛感等情感。在激情状态下, 人常常不能意识在做什么, 不能评价行为及其背后的意义。

激情违法犯罪是指由于瞬间性情绪爆发而实施的毫无理智、不顾后果、突发性违法犯罪行为, 表现为故意杀人、伤害、强奸、抢劫等暴力性犯罪。未成年人性格尚未完全定型, 在受到学习压力、家庭和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情况下, 情绪易波动, 再加上一些未成年人意志力薄弱, 自我控制力差, 极易引发激情违法犯罪, 造成严重社会后果。

(二) 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特点

1.突发性

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往往没有事先预谋, 具有突发性。在激情违法犯罪中, 违法犯罪动机形成的时间短, 几乎是在瞬间突然发生, 往往是在某种偶然事件的激发下, 感情一时冲动, 顿生犯罪动机, 不计后果突然作案。

2.情境性

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激情行为主要是由当时情景刺激所引起的。未成年犯往往在实施违法犯罪时遭受出乎意料的挫折或打击, 产生报复行为。在行为者看来, 实施报复是合乎情理的。这种“合理化”心理倾向使大脑皮层和皮下神经兴奋失调, 导致意识障碍, 从而把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反社会犯罪行为当成合理的, 最终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暴力性

未成年人在犯罪中常使用棍棒、铁器等凶器, 造成被害人重伤或死亡, 多为恶性犯罪, 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在接受问卷调查的902名未成年犯中, 盗窃、抢劫以及故意伤害等暴力性犯罪共占了82.7%, 可见暴力违法犯罪是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最主要类型。

二、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案例剖析

在调查各项事宜准备充分的情况下, 我们跟随课题组老师以及省妇联的工作人员于2009年9月开始, 分别在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福建省未成年教养人员管理所、厦门市启明学校 (福建省唯一一所工读学校) 、福建省女子监狱等单位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问卷发放、个案访谈等调查。调查工作于2009年11月中旬结束。

问卷898份中涉及激情违法犯罪的选题“你是因为一时冲动才违法犯罪的”, 认为自己是的人数是588人, 占65.2%, 不确定的人数为138人, 占15.3%, 不认为是一时冲动才违法犯罪的人数是172人, 占19.1% (详见表1) , 可见未成年人已成为激情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而导致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原因, 除了与未成年人自身特点有关外, 另外还离不开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和家庭因素的影响。

案例1, 陈强是初中三年级学生, 暑假和朋友来到迪吧消费, 跳舞时不小心与人碰撞, 两帮冲动的年轻人为此大打出手, 酿成惨剧, 他也由于故意伤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一个小矛盾却给他带来了12年的牢狱生涯。

据调查, 未成年人经常逃学去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占56%。暂且不论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是否达到, 只从未成年人出入网吧、游戏室的比例上看, 近一半的人将课余时间打发在成人出入的场所。由此可见, 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是导致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诱因之一。

案例2, 初中生王杰, 15岁辍学后开始流入社会。一次他和同伙偷了摩托车后开始飙车, 之后又把车开回原处, 认为只要物归原主, 便事不关己, 只能算是借而不是偷。殊不知, 这也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由于一时“兴起”把自己送进少教所。

对于法盲的违法犯罪我们不知说什么好, 是学生本身的问题, 还是我们教育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调查显示, 有64.7%的未成年人认为, 学校很少开展法制宣传的讲座或者其他法律教育活动。由此可见,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单单是社会、家庭和未成年人自己的责任, 更是学校的责任。

案例3, 14岁的马超, 父母双亡, 有一哥一姐, 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哥哥脾气暴躁, 兄弟二人常发生口角。初中一年级辍学, 后以打零工过活, 春节在即, 本想买些年货带给奶奶, 但身无分文, 此时朋友说有个快速赚钱的方法, 于是男孩迈出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持刀抢劫。

家庭结构不完整和父母关爱的缺失, 让幼小的肩膀过早扛起生活的重担, 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差, 容易结识社会不良人员, 这也成为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诱因之一。

案例4, 初三寄宿生刘群, 因琐事与同学发生纠纷, 晚上闷闷不乐地回到宿舍, 听到熟睡的舍友发出阵阵呼噜声, 心情烦躁的他拿起水果刀便刺向舍友, 致其死亡。

就刘群个人而言, 由于没有健康的发泄不良情绪的渠道, 因此以这种完全突发性的, 毫无预谋可言的方式来排遣不良情绪, 这也在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中占有相当比例, 不容忽视。

三、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成因分析

(一) 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社会不良因素是制造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不良情境。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 社会不良情境是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工具, 为了赢利, 歪曲舆论导向, 传播不良信息。二是充斥色情、暴力的影碟、期刊等, 对尚处于生理发育阶段, 心理又不成熟, 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来说, 是一种消极的诱因。

社会文化市场监管不利, 是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温床。社会娱乐场所如迪吧、网吧、游戏厅等是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多发场所。由于一些文化市场缺乏文明秩序, 尤其是网络管理力度薄弱使得许多未成年人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中, 荒废学业。调查中, 有经常去网吧、游戏等娱乐场所的占调查总数的60.4%, 偶尔会去的占调查总数的20.4%。

(二) 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学校教育因素分析

学校教育指导失衡, 片面追求升学率。一方面, 学校过分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心理引导。在访谈中, 发现所谓的“差生”只能被教师安排到教室最后排。问卷调查统计, 32.6%的学生被老师歧视而破罐子破摔, 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另一方面, 学校的课程设置中缺乏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开设, 即使有也大多流于形式。调查发现, 60%多的未成年犯认为学校很少开展法制宣传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动。

教师自身素质欠佳, 师生关系失洽。一些教师不公平的对待学生, 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疏于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学生长期在缺乏尊严的环境中生活, 逆反心理也越来越严重, 对老师的厌恶会逐渐泛化到对学习的厌恶, 甚至对周围同学也产生厌恶的情绪。调查中, 47.4%的未成年犯认为原来学校老师上课缺乏吸引力, 41%觉得学习很累, 厌烦学校生活。

(三) 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家庭因素分析

家庭结构不完整, 家庭职能削弱。许多结构不完整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 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 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或他人寄养。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 从而向外界寻求依附, 增加了结交不良社会人员的可能性, 诱发了未成年人的激情违法犯罪。

家庭教育缺位, 亲子沟通缺乏。一方面, 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调查中, 有47.6%的家长对孩子施以训斥和打骂, 以此作为“教育”孩子的方式。另一方面, 父母长期在外, 疏忽亲子沟通, 缺乏情感上的交流。调查发现, 有36.6%的未成年人表示不愿意与父母沟通, 有心事一般和朋友说, 或闷在心里, 长期的心理压抑, 为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埋下隐患。

(四) 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个体因素分析

心理和人格存在障碍的未成年人, 易发生激情违法犯罪。由于每个未成年人生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生活阅历有很大差异, 从小生活在缺少关爱、备受打击、缺乏成就感等恶劣环境下的未成年人, 如果没有健康的排泄不良情绪的渠道, 心理和人格就会逐渐扭曲, 产生障碍, 形成不良心理状态。[1]一旦受到外界的某种强烈刺激, 就极易采取极端暴力手段进行报复, 酿成大祸。

未成年人的意志品质尚未定型, 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较弱, 易发生激情违法犯罪。由于未成年人涉世不深, 正处于心理的过渡阶段, 易受外界影响, 走上不法道路。调查发现, 有56.3%的未成年犯上学时, 经常逃学去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

四、预防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对策

从上述关于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背景、特点及原因的分析中不难发现, 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是在偶然之中蕴含着犯罪人心理嬗变所导致的必然。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虽然缺乏稳定性, 但并非不可捉摸, 而且是可以预防的。因此, 遏制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关键是要从预防入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诱发未成年人激情的内外部原因, 弄清激情违法犯罪的发展趋势, 开辟多种途径,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从根源上遏制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发生。

1.净化社会环境, 完善社会救助系统

(1)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减少诱发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因素。

外界不良因素诱发和自我抑制失控的相互作用, 是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形成的主客观原因。[2]因此整顿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是当前预防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重要一环。政府和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不良传媒的管制, 对广告、宣传单、报纸书刊、电视、影碟, 尤其是互联网等媒体的内容要严格审查, 从而过滤掉引发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诱因。

(2) 充分发挥社区职能, 完善社会救助系统。

针对由于家庭贫困、父母双亡、严重疾病或者素质较低等问题而不能得到家庭保护的未成年人, 依靠社区力量, 建立未成年人托管机构, 是帮助其入学或者就业的根本有效途径。[3]一方面, 要发挥社区的宣传作用, 加强对社区居民, 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制普及和教育。调查中, 大多未成年人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知之甚少, 因此在立法保护的同时应使相关法律深入未成年人的心灵, 时刻警醒着未成年人。另一方面, 要发挥社区组织作用, 自发组织对未成年犯的帮扶和关爱活动, 让其体验被关爱的情绪情感, 感化未成年犯, 从而能够使其更好的面对未来生活。

2.落实学校教育辅导,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 完善学校课程设置, 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要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教学目标, 而不应单单追求升学率。增设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课程, 灵活多样的对未成年人进行普法、健康教育, 是预防未成年人激情违法犯罪的有效教育途径;另外要结合未成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治疗, 帮助其更好的认识自我, 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增强社会适应性, 最终达到人格完善。[4]

(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作为教师, 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一方面, 教师要以正面教育为主,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增强学校归属感。另一方面, 教师应鼓励学生“躬行”,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深入社会、接触社会, 参与到实践中去, 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看问题、分析问题,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家庭教育功能, 协调家庭成员关系

(1) 加强亲子沟通, 理解爱的真谛。父母的爱是给予子女最好的教育, 尤其是经历家庭结构变动的孩子, 更需要父母的关爱。首先, 建立和谐的家庭互动关系, 使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倾述对象和最信任的朋友。其次, 要善于表达爱。建构温馨的家庭环境、乐观的生活态度, 能够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 有利于其坚强面对挫折, 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 增强对家庭的依附感。

(2) 通过举办各种讲座和组织各种咨询服务活动, 介绍和推广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经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是孩子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影响者, 采用适当方式和途径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各种讲座活动, 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提高应对“情绪化”的未成年人的技巧和能力, 积极营造培养未成年人成才的“第一环境”;另外家长应身体力行, 在言行上树立良好榜样, 影响子女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实施合法、合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毛志伟.浅析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青少年犯罪研究, 2005, (4) .

[2]江仁宝.激情犯罪的特点与防治[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3, (4) .

[3]江明辉.福建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06.

上一篇:数码相机基础术语下一篇: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