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作文500字

2024-04-30

茶马古道作文500字(通用12篇)

篇1:茶马古道作文500字

今天,是我们在云南丽江游玩的第四天,今天的目的地是拉市海,导游说那里最有名的是茶马古道。

我们早早地就起床了,吃完早餐就急急忙忙地赶路了,大约30分钟的车程,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买好票后,我们就排着队进马场了,我兴奋不已地骑上了马儿,这些马儿跟其他地方的马不同之处是它们要比其他的马矮,腿更细,所以也叫矮马。据说,来这里游玩的最开始是外国人,所以这些马儿熟悉了英文,你要想让这些马儿走,你说“驾”它不会走,你要说“go、go、go”它才会走,要让它停,你就要说“stop”。

我骑着马儿走在山间的小路上,走着走着,牵马的阿姨指着一棵非常高大的树说:“大家看看这一棵大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我顺着阿姨指的方向望去,这棵树主干非常粗大,就像山里的一名壮汉,坚守着这片家园。我们一直骑着马儿绕过整个山头,在下山的路上,阿姨指着墙壁上的一些东西说:“这些是纳西文字,我们纳西族是这里的一个少数民族,我们的各各方面都跟你们汉族不同,这上面是我们的文字。”我仔细一看,原来纳西族的文字都是象形字,像画画一样。

这一次走茶马古道,让我知道了走马帮那些人为了护送粮食,他们拼尽全力和敌人战斗,我们要学习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为伟大的祖国做出贡献!

篇2:茶马古道作文500字

我们先赶到马四爷家的院子,入门便可看到马厩,上方存有干草。马四爷祖上都是马锅头,就是马帮的带头大哥。我们随着马四爷上了二楼,参观马帮使用的器具。

其中有个很特别的大铃铛,足有成人一拳大,摇起来声如钟鼓,会让人不自觉地捂住耳朵,那是头马佩戴的铃铛,铃铛上有一根粗绳,便于挂在马脖子上。

参观完马四爷家的院子,我们便乘车到茶马古道下的村口,走上铺好的石板路,脚上觉得不舒服,心中却有自豪感:我终于走上在大理千盼万盼的茶马古道啦!

我兴奋不已地迈着每一步,很快到了有马蹄印的土坡。我慢慢地走着每一步,不想放过任何一个马蹄印,可是一无所获。

突然有人叫道:“这里有马蹄印!”

“这里也有,这里也有!”

我沮丧极了,但还是冲了过去。只见一个巨形的马蹄印,足有半尺余深,配着小马蹄印,简直像一口小井。我仔细地观察它,并在回到石板路后将它画了出来。

在上山的过程中,一个佛像面孔涌入眼帘,只见它是一块巨石自然天成的佛头像,闭目,眼长浓眉,高鼻梁,栩栩如生。

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山顶,张老师告诉我们:“这条路可以直通四川、西藏、青藏高原,远至印度、尼泊尔,还与丝绸之路相连呢!”

哇!我才爬了这么几百米高都已筋疲力尽,可想而之,马帮的人们是多么辛苦。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更别说开辟茶马古道的人有多艰辛了。

篇3:游宁昌古道作文500字

周末,春光明媚,和风习习,约上三五个好友,我们一起来游宁昌古道喽!

一路上,不时传来小溪的欢畅,那葱郁的树林,幽静的小径,清脆的鸟鸣,还有吐着芬芳的.各色野花……我们不由得陶醉在这散发着春天气息的美景里。

来到了“三叠泉”瀑布,只剩下光滑的石壁,无路可走了,石壁上斜拉着一根绳索。我拽着绳索,手心里攥出了汗,心里还是有几分慌张,刚上到一半时,脚底突然打滑,我一下子摔了个“狗啃泥”,周围的人立刻捧腹大笑起来。

还有“群石乱舞”,只见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巨石横七竖八却又错落有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可这是必经之路呀,我只好硬着头皮爬上一块大石上,我像一只袋鼠似的一蹦一跳地向前跳跃着,同行的人不停地夸我敏捷得像只小猴子,可只有自己知道我是怎样的心惊胆颤地过了“石头阵”。

好不容易爬到了山顶,每个人已是汗流浃背,这才见到了真正的古道了,这是一条连接宁国到昌化的古道。

一块块青石连绵不绝,平铺在蜿蜒的小道上,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没有现代化机械,就靠这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才铺成了这条通商大道。

篇4:茶马古道读后感500字

茶马古道在历史上和丝绸之路、万里长城是相提并论的一条著名古道。它从云南的普洱出发,路过三江并流的纳西古城,经过百转千回的横断山脉,走过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直达拉萨。并穿越西藏直达尼泊尔去往印度。

这是一条伟大的道路。在长达数千年的社会变迁中,茶马古道经历了历史的严峻考验。我国的高原地区有四大系列,这里面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是紧密相连。高原地区大江深河、大山高峰相伴而生。道路历来崎岖难行,沿途地质条件恶劣,彼此之间的沟通只能依靠马驮人担。这条茶马古道是周围各民族之间交换生活必须品的生命通道,彼此之间有了互相依存的巨大的空间。

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这条古道得以不断的延续。在忽必烈与南宋的战争时期,因为长江阻拦,迟迟没有办法获胜。他们采取了先灭亡南诏大理,再迂回包抄南宋,迫使小皇帝屈膝投降。茶马古道也是一条战争必争之路。

康熙年间,三藩之首吴三桂带兵反叛之际,曾多次从这条古道去西藏的拉萨。寻求当时在蒙藏有巨大影响的五世--阿旺罗桑嘉措的支持。并许诺一旦起兵成功,将赠与五世--云南、四川边境,作为藏人居住领地。康煕镇压吴三桂后,阿旺罗桑嘉措忐忑不安了多年,这条古道藏着多少不安分的野心。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封锁了整个中国的沿海地区,当时运往重庆和昆明的战争物资除了飞虎队的空中运输外,茶马古道也占有相当的一部分。戴安澜将军,就是带领着他的缅甸远征军,在茶马古道与日本鬼子一决雌雄的。茶马古道为抗日战争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至今的史迪威24道弯盘山公路带,给人依旧是巨大的视觉冲击。

作者景宜是一个地道的白族人,他文章提到了赵蕃。赵蕃也是白族人,在清朝末期的政治舞台上也是一位丹青留名的人物。他的“能攻心则反侧之消,从古治兵非好战;不审时则宽严皆误,自古治蜀要深思”备受毛泽东主席的推崇。这幅对联依然在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内,受世人的瞻仰和学习。

茶马古道是一条智慧的道路,他在引领着我们冲破迷雾,不断的向前。在茶马古道上的九寨沟、香格里拉、纳西古城都是著名的世界旅游景点。这里因为离传统核心藏区相对比较遥远,人们依然信访传统的苯教。

藏族的佛教是一项博大精深的宗教,甚至在蒙古和满族中间也占有巨大的影响。当佛教在印度衰落后,能够继承佛教精髓的只有大乘佛教和蒙藏满的藏传佛教了。这条茶马古道也是一条宗教的古道。

篇5:茶马古道读后感500字

而承载这段历史(大约应该是文成公主入藏后,藏地才发现茶叶的妙用,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的茶马古道,和在这条古道上穿梭的各族人民,更是谱写出浓厚的马帮、茶叶、客栈、交易、民族融合的文化诗篇。日本NHK摄制的《茶马古道》更是以生动的视频全面展示了这段历史文化(人家是很认真的,可惜不是我们中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因此,投入多少精力去研究、去实地踏访都是值得的,也是掘之不尽的文化宝藏。

这本书由香港《中国旅游》杂志社与云南的《女性大世界》合作编印出版,在玉溪卷烟厂、爱克发胶片厂商的赞助下,当年他们组织了十多位香港、云南、四川的摄影家与记者,于1993年10月出发,到1994年2月结束,多路踏访数千公里。今年刚好,那些众多的图片和文字采访资料今天看来也很珍贵了,现今的变化也许很难拍摄到那些文化遗迹,当年的马锅头与见证人更是难寻了。文化不是拍拍照片就可以的,更要去研究与挖掘,可惜我们现在的人,相机越来越好,拍得越来越多(数码片),其实已经缺乏了视角的深度与文化的内涵,可悲呀。

篇6:茶马古道作文600字

这是我在背郑可伊准备的资料,我也提前做过小课,听说“那柯里”为傣语发音,“那”为田,“柯”为桥,“里”为好,虽然翻译过来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我还是不太明白是啥意思,多说无益,还是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旅程吧。

我们今天先去了荣发马店,还没进店门就看到了一幅对联“关山难越谁为主,萍水相逢我做东”,看到这你们是不是就已经感受到了店主的热情好客?还没完呢,我们继续往下看。一进门我们就发现了许多以前的马帮用具,琳琅满目。里面的店主——李天林老爷爷耐心的为我们一一讲解,“这个石水缸是这样用的……”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李天林老爷爷于20xx年11月18日和习主席握手留影过,我们为了沾光也摆着同样的pose一一和店主握手,然后大家都笑着说:“我们这也是间接和***握手了哟”。

我们告别荣发马店后,游玩中途,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阵雨,大家只好去到古道里的书院看书避雨,不过这里的书店好有特色啊,安静又温馨,在里面看书很舒服。

篇7:茶马古道作文600字

排了许久的队,终于轮到了我们。我戴上牛仔帽,在养马爷爷的帮助下,顺利地骑上了可爱的小马儿,化身帅气的西部小骑手。我们一家三口是一个小马队,我排在第一个、后面依次是妈妈、爸爸。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在养马爷爷的带领下出发喽!当马儿迈开步伐时,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紧紧地抓住了马鞍,真害怕会摔下来。

此时养马爷爷看出了我的紧张,他告诉我不要害怕,我骑的小马儿是很听话的,你摸摸它,它也喜欢小朋友。怀着试试看的心态,渐渐的,渐渐的,我也没那么紧张了。走过短暂的水泥大道,我们来到了古代的商道——茶马古道,此时道路一下子变得十分狭窄,泥泞且陡峭。山道的一边是高耸的山林,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我骑在马背上一颠一颠的,好怕会掉下来。养马爷爷安慰我说:“别害怕,你是小马儿的朋友,朋友间是需要相互信任的,它不会让你掉下来的”。可能是感受到了我的害怕,小马儿走得很慢也很稳,感受到小马儿有力的四肢,渐渐的我平复了害怕的心情,抬头望向四周,像蛇一样蜿蜒的小道在我们脚下,我不禁感叹古时商人运货真是不易啊!大约一个小时的行程,期间经历上山和下山,我的心也一样,从紧张到不紧张。

骑着马儿,慢慢的感受山谷飘来的徐徐清风,欣赏着这别样风景,真是好惬意啊!可惜美好的时间总是感觉短暂的,我们不知不觉的就回到了马场,结束了今天的茶马古道骑行之旅。现在回想,这真是有意义的一天啊。

篇8:正在消逝的茶马古道作文650字

茶是我国几千年的劳动结晶,而几乎全世界的茶,茶道都是从中国发扬出去的,有香醇浓厚的红茶,有清香可口的绿茶……但运送它们则是一个几千年历史的古道和马帮。而在重庆地区的则是川藏茶马古道,始于唐宋兴于明清,之后则是在二战后最为兴盛,也正是在那我国最需要经济发展。在那之后则渐渐消失,只有少数人还在从事关于茶马古道的一些附属工作。

最初,茶马古道的形成是一些各个地方的盐商,商会组织形成的。是卖一些小商品并不是以卖茶为主,在之后的发展才慢慢形成的。而这条古道形成后则是促进了我国多个地方的制茶业,种植茶叶的发展,加速了我国茶叶种类,品质等多个方面的增加、提升。

这条古道,是为那些在西藏外省的人民提供了方便的服务。在西藏,矿物质等一些重要元素。就利用茶和自家奶牛的奶制成了酥油茶,这样也可以使藏民的多余脂肪得到降解,可以为藏民补充维生素。

茶马古道从我国一直延伸到西亚、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促进了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经济意义。

而现在随着经济发展有飞机、火车等高效率的交通工具,茶马古道已没有当年的兴盛,这几千年的古道渐渐消失,而和它的一切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跟着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但这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巨大冲击。

我认为我们应该正确有效的去保护茶马古道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它本身。就像茶道一样,它是从中国传到日本,而中国则是将它完全忘记,而日本则是将茶道发扬成了一种精神。

篇9:古道走马作文550字

我以前从未骑过马,对于骑马的印象只停留在电视剧中的人物策马扬鞭在草原上奔腾的景象。直到今年端午节,我真正到了云南走上茶马古道才知道骑马有多快乐。

那天风和日丽,我们一大早从古城出发前往茶马古道。终于上马了!我心花怒放,不知道从那里得到了一股巨大的勇气让我一下子跨上了马。可是妈妈却很害怕,我回头对她笑笑,给她加油!

准备好了,我们的“小马帮”出发了!先认识一下”马朋友”吧!走在前面领头的是爸爸那匹身材健壮的大马名叫――“小黑”,随后是我的小萌马――“小马哥”。最后是精神饱满的小洋马――“丽娜”,听说这名字还是外国游客骑马时给它起的呢!

蓝天白云之下,我们走在绿树成荫的山间小路上。阳光照耀着一条条川流不息的小溪,好像给它们洒上了金灿灿的亮片。看!小鸟也来唱歌跳舞,小松鼠见了我们还打招呼。

很快要上山坡了,山形开始变得陡峭,因为昨天刚下过雨所以小路非常湿,小马时不时会打滑,这让我们的旅程更加有一翻冒险的滋味。在茂密的.森林和泥泞的山路上,走啊走啊,终于“重见光明”了!我们走进了一片纳西古镇,可以看到古香古色的亭台楼阁了呢!就这样我们一路走马观花,有说有笑的地回到了马场。

马场的叔叔给了我几张照片。哦!原来那位叔叔在我们骑马时一直在抓拍照片呀!我接过照片仔细打量着,妈妈也来看热闹,边笑边说骑马时我和小马非常同步,身体一摆一摆的,像跳骑马舞一样。

篇10:游走杭徽古道作文600字

走到山脚,我抬头望去,发现这儿的山真高啊,好似一片波澜壮阔的大海,层峦叠嶂,有起有伏;这儿的山真连绵啊,一眼望不到头,好像走上一年也走不完;这儿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摔上一大跤。山中回荡着一阵阵动听悦耳的鸟声,形成了一道美妙的乐曲。我对徽杭古道更加喜欢、向往了!

带着兴奋与激动,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向山顶前进。一路上,我看见桃花、迎春花争奇斗艳,形成了一堵五彩缤纷的花墙,每过10米就有一颗绿得“流油”的大树,如同一个个徽杭古道的守护者;我听见鸟儿们说悄悄话发出的“叽叽喳喳”声,小溪的“叮叮咚咚”声,还有小朋友们快乐的“嘻嘻哈哈”声。我觉得这段古道太美了,不但风景秀丽,各种婉转动听的声音伴随着我们前行,而且山间云雾缭绕,加上蒙蒙细雨,为徽杭古道披上了一层轻纱。在这样一个“神仙之地”里环游,我充满了无限前进的动力!

到达山顶,我们休息了片刻,就前往今天的终点站——山脚。往山脚的路,是一条陡陡的斜坡,我一心想着好玩,正准备冲下去时,爸爸拉住我说:“涵涵,上山容易下山难,可别掉以轻心哦!”我想了想,与其这样匆匆忙忙跑下去,不如与爸爸妈妈一起慢慢欣赏路边风景。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在蜿蜒无尽的小路上,我看见了难得一见的瀑布。白花花的水,时而平缓地流着,时而溅起浪花;那水花也是形态不一,像白云,像白马,像兔子……真是变化多端呐!我把手伸进水里,流动的水感觉像蝌蚪在蹭我的手,痒痒的,好玩极了!

篇11:茶马古道作文500字

走过一座座沉睡的古城,鸿雁栖在我肩头,眸心是漫漫黄尘,无尽的沙野。在这逶迤千年的茶马古道上,从昆明到丽江,从丽江到拉萨,从拉萨到尼泊尔,从尼泊尔到印度新德里……马帮来了,又去了,就在阵阵驼铃中,古道沥尽多少风雨沧桑,岁月冗长?

寒声封夜,商旅借篝火烹晚茶一觞。我驮千年的茶香,闻那旧色的青瓷,溢出半盏陈茶馀味,馥郁流香沁满肺腑。愈发熟稔的气息,慢慢蒸发在沙幕里。越过一爿沙洲,荒凉到人烟,我在寂寞与繁华间穿行。等眼前风景离开漠海,苦旅尽头,是茶卸马去的市井,熙熙往来的人潮。戈壁之外,我啮着昨日烹涸的茶叶,唇边似乎燃着夜间粼粼篝火残星。

我又随长长马队,赴下一场商途。那些薄薄的光阴,弹指而过。在我最后的.憧憬里,是再含一片茗香未尽的晚茶叶,即使岁月为大漠的风沙湮没,犹记一袭幽香流转唇齿之间,一掌枯枝挑散篝火星子,一盅茗香弥蒸弥浓,想人间四月天,春暖花开,莫不是温暖如斯且念念不忘。

我想我此生是执念不忘了。任身后一抹抹足印深深,荒原风一吹即浅浅掩上。望眼朔方长空一尾鱼雁游去,好像那是古道消逝的前奏。俯首三月春芽在石隙里,犹如一眼银针梭过一帛素锦,无影,又似嫣然青苔攀上佛脚,掌下生凉。

漠海之行,人马两乏,饮水往往不可得得,沙井更难求,便可知一袭茶香意味亘久可贵。茶马古道长途,人烟甚稀,每夜茶商烹茗,我总醉于那脉素香,自陈年麻帆布袋中渗出的隐隐茶香——眼前掠过蜀地雨前苦茶的采撷盛景,山雨欲摧来,漫野漏影春萋萋。这便是我驮在背上的绮香,春雨潆潆之际,自遥远的川蜀开始,一步步蔓延……总令我回味仿若昨夜的苦茶叶,衔着陈香,悠悠洒在八荒无声的荒沙上。抑或滞于我芬芳氤氲的唇边。如今萦在古道,那般戚然绵长,那般彻骨忧伤。

又是荒原之春,没有柳色青青,没有草长莺飞。春天不知作何遮掩,一路草色不见,唯有远方的绿洲摇曳刹那生意,成了一步步流动的绿影。岁复一岁,日复一日,我的蹄子与砂砾厮磨,那般衰老不堪,依旧负着我所爱的醇香,行走千年斑驳的古道,人生所望大抵如此。

篇12:茶马古道作文

那天虽然天公不作美,下着蒙蒙细雨,我们还是坐车赶到了马场。一番讨价还价后,我们拿着马票兴冲冲的向栓马的马场奔去。

因为下着雨,所以我们要准备雨衣和防水靴,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排队等待上马了。在等待的这段时间,工作人员就给我们讲解骑马要领,介绍马的一些知识。原来,马分两种;一种是驮马,一种是战马。驮马就是古代专门用于运输的,如运送茶叶、盐等货物和人。而战马,顾名思义就是战场上用于打仗和送情报的马了。今天我们要骑的当然是驮马了,驮马虽然没有战马那么威武,但它一样非常听从主人的指挥。

马上就轮到我们上马了,今天我们骑马走的路线就是闻名于天下的茶马古道中的一小段。刚上马时,觉得很威风,很兴奋,但当马儿一走时,我被吓呆了,有一种向前倾,要摔下马的感觉,我立刻用双手紧紧的拉住马栓,一刻也不敢大意。骑马走了一段路后,我才慢慢的适应过来。

在茶马古道上,我们边骑行边欣赏沿途风光:有著名的七仙湖,传说七仙湖是七仙女们下凡沐浴的地方。有大瀑布,有原始森林,有千年老妖树等等。途中还经过了几个驿站,那些驿站据说是以前专门供驮马主人歇脚的地方,不过有部分驿站现在经过旅游开发已另作他用了。

我们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走完了那段茶马古道,这时不但我感觉累了,马儿也累了,牵马的马夫更是累了。

上一篇:中四班班级计划 Microsoft Word 文档下一篇:五第二学期班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