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简述

2024-05-03

古道简述(共6篇)

篇1:古道简述

古道简述

“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道路的出现是人类活动的必然产物,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道路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人类建设道路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的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需求相适应,也受政治、军事、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开化县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的钱塘江源头,境内丘峦起伏、群山连绵、溪涧纵横、坡陡谷狭,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古道历史悠久,纵横交错,在官方公务活动和百姓生产生活中起到过很大的作用。但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历史上交通闭塞。开化县在民前的道路大致分为驿道和乡村小道两种。

驿道是古代陆地交通的主通道,主要用于传递文书,人员往来,物资转运等。为便利中途休息,沿途设馆驿。为加强国家治安管理及军事需要,在山谷及江河津要处设关津,以控制交通。据清雍正《开化县志》记载,主要驿道有徽州~开化~常山陆路,在县南设金溪驿,县南30里孔埠设双溪驿。主要关隘有:马金关,际岭关,大鳙关,豪岭关,白沙关等。

开化县的乡村道路多为崎岖山路,是百姓生产生活的主要道路。主要有:

县城东经店口弄,溪口,西山至常山。自店口弄经大路边至常山。县城南经龙山底,华埠至界首入常山:至桐村花山入江西玉山。

县城南经星口,芹源,杨林至豪岭关入江西德兴;至白沙关入江西婺源。经星口,篁岸,霞坞至大鳙关入江西德兴;经油溪口,越解元岭,经毛坦,茗川至江西;经张湾,下庄至白沙关。

县城北经音坑,马金,齐溪至马金岭关入安徽休宁;经村头,大溪边墩上入淳安县境。自马金,经何田至际岭关入江西德兴。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交通建设。1952年,基本上修复桐村至常山,华埠至开化县城的公路。1955年,开通开化与遂安得公路。1958年,全县掀起“全党全民办交通,实现社社通公路”的高潮。以后,相继建成开化至江西婺源,星口至苏庄,西坑口至安徽休宁等多条公路,并于1979年实现乡乡通公路的目标。1985年,全县通车公路52条,总长620.6公里,达到了国道、省道、县乡道互联互通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生态立县”和“小县大城的总体建设方针,并结合开化山区发展交通的特点确定了“建设开化大交通,促进山区经济大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对交通事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资。县交通局党委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和总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好公路建设的合理布局、技术质量和管理养护三道关,做好以人为本,便于民,利于众的思想服务工作,使交通事业再上新台阶,获得新成果。2009年全县通车里程达到78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6公里,国道64.2公里,省道40.5公里,县乡道601.8公里。专用道路22.6公里。通村公路1263.7公里,其中机耕路556.3公里,康庄工程路707.4公里。全县449个行政村已有431个通公路,通达率达96.3%。基本形成高速、国道、省道、县乡道互联互通,长途、短途、公交齐头并进,货运、客运双管

齐下,公路、乡村道路相辅相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随着经济社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古道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作为古人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先辈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它的作用和历史地位,将永远铭记于人们的心中。

篇2:古道简述

穿越仙霞古道--写在仙霞古道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之际

仙霞古道,又称江浦驿道,浙闽官道.北起浙江衢州江山市,南至福建浦城.

作 者:许彤 鲍卫东 作者单位:刊 名:绿色中国 PKU CSSCI英文刊名:GREEN CHINA年,卷(期):“”(3)分类号:关键词:

篇3:古道秋风

一条河在原上出现,这是一道裂谷。河流经过了许多岁月,现在变得细小舒缓。旋着的叶子,旋到这里忽而栽下,会同浑黄的野草顺着河谷跑。

再往前走,便见到了凌厉而险峻的古道。这是一片猛然凸起的山峡,由于时间的久远,无法理解古道为何不设在我们来时的山原地带。山石是那么坚硬,能够感到那是一种硬性的穿越,两边狭窄之处,必是经过了人力的凿斫。不规整的峡谷间,出现了深深的车辙,那是铁轮碾压的痕迹,并不是归顺地统一在一处,最深的车辙两边,仍有辙印交错,说明通过时的紧张与慌乱。这么多、这么深的印记,令人惊心。

四周全是茅草,有的能够叫上名字,更多的叫不出名字。长长的白芦,随着风乱摇,如群舞的小妖。也是,如果没有这么多的乱草,这条古道,早就找到了。我们找了位当地人做向导。他是石壕村来的,对,就是杜甫写《石壕吏》的石壕村。从村子到这里的路上,还都是大片的黄土地。起起伏伏的黄土地,早被人收割过、深翻过、平整过了,麦种已经播进了土地的内部,再一场秋雨扫过,它们就会钻出地面,将大地绣满莹莹的锦缎。

田地四周有树,高高低低。纷乱浓密的地方,就是村庄。在豫西这片地方,你会惊奇地发现,顺着山原排下来,竟然有那么多的柿子树。从地坑院出来,与地面齐平的屋顶上已经有人在晒柿子,从高空往下看,会以为是晾晒的一床床红被子。田野里的柿子树,雾气缠绕其间,越是靠近,越能看到一串串小灯笼似的红柿子。早晨的太阳,顺着山原升起,光线一层层打在上面,那些树就一层层地绚烂。

这些田地和山村,不知接纳了多少漫漫古道的旅人。

秋风吹拂,荒草摇动。古道从黄河与小秦岭之间逶迤而出,一直朝向了西部更为深远的山谷。这段古道就是崤函古道,过去苍莽四百里,连接着洛阳与长安。唐太宗曾有诗:“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崤”就是崤山,秦岭末端的绝险之地,“函”是函谷关,就在前面。这么一想,眼前立时旌旗猎猎,车轮滚滚,人吼马啸,风烟弥漫。如此,骑牛的老子,是从这里衣袂飘飘地走向函谷关的吗?满腹经纶的老子,走了一路,或许是看破了,悟透了,所以经过这里,在函谷关一气写下了《道德经》,那是另一条闪现着风、阳光与高山的古道。想必,秦始皇东巡的车辇,一次次隆隆驶过这个山峡,可以想见坐在车里的滋味并不好受。没有信心十足的理由,谁也不会冒如此风险和艰难去长途跋涉。还有诗人杜甫,在一个纷乱的年月,暮投石壕村,经历了“有吏夜捉人”的事件,也是穿过这条古道,磕磕绊绊,一脸风尘,满怀心绪,“三吏三别”,激涌而出。

多少人物、多少朝代过去,只剩下了累累痕迹。

有人在那些草里忙着采集、照相,欢闹着,追逐着,他们或许很少看到这么荒凉的地方,这么原始的所在。也正是这种荒凉和原始,构成了罕奇的景象。

晨阳的淡黄光线里,起伏的原上渐渐托出一个人影,走得近了,看清是一个女孩,手里拉着箱子。而后又有一辆农用车慢慢爬上来,车上依旧是年轻人。一定是农忙之后,外出打工的农家孩子。

太阳越升越高,雾气全消,眼前一片辽阔。攀上古道边上的山峰,看见了越来越多的群山。头发和衣衫掀动,心襟也被风吹荡起来。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11月6日,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王剑冰的游记散文是“在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之间诗意穿行”(秦宗梁)。这里所谓的诗意,是指由语言和意境等共同构建的诗美的境界。

作者追求情理交融的诗性语言,既富有美感,又充满哲思。如“起起伏伏的黄土地,早被人收割过、深翻过、平整过了”一句中,作者用叠词“起起伏伏”状写黄土地的地貌;用“收割过、深翻过、平整过”一组排比状写农民的劳作;不仅写出了黄土地的特点,而且使人联想到黄土地的贫瘠和农民的艰辛。又如“一脸风尘,满怀心绪,‘三吏三别’,激涌而出”,四字一句,句式整齐,富有韵律美,使人不禁心生怀古的幽情。

作者描绘了高原“罕奇的景象”,向读者展现了山原上狂风肆虐,山峡里古道纵横,古道中白芦(茅草)摇曳,荒原上麦地起伏,山原上柿树绚烂等画面。意境幽远开阔,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复杂的时空交错中实现了动态平衡。文章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留下了较多空白,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使作品有了无限的张力。

读有所思

1.作者在文中说:“正是这种荒凉和原始,构成了罕奇的景象。”作者描绘这些“罕奇的景象”有何用意?

篇4:唐蕃古道苍茫天路千年古道

——公元641年(太宗贞观十五年),大唐文成公主李雪雁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所走的这条远途,后世称之为唐蕃古道。

汉藏两地的文化交流,从石器时代业已开始。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从今天酷寒无比的青藏公路沱沱河大桥边,到藏东昌都卡若等地均有相关遗迹。但直到汉代,中原与西藏往来,主行何道众说纷纭,至今仍殊难考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地理环境对于两地之阻隔。正是在文成公主进藏开辟“汉藏热线”之后,“吐蕃丝路”日渐成熟,驿站林立,商旅不绝,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开辟了中国交通史的一个新篇章,加强了内地和青藏高原的交流。这条道路,从中原一直延伸到印度、尼泊尔等南亚诸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经该道传入南亚,印度的熬糖术,也是从这条道路来到中原。

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从青海方向进藏的主要通道,比如214国道、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等的许多段落,仍还大致沿袭这条“唐蕃古道”。

河源

大唐文成公主进藏成亲,是在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陪伴下,由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的。史书载,松赞干布专程赶往柏海(今青海玛多)迎接,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旧唐书》卷一九六说:“弄赞亲率其部兵次栢海,亲迎于河源”。

传说中,江夏郡王李道宗就是文成公主的亲生父亲。当唐太宗为松赞干布的诚意感动决定和亲时,苦于没有适龄女儿出嫁,几经遴选,看中伶俐活泼、聪颖过人的宗室李道宗之女李雪雁,册封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江夏郡王李道宗这次送女儿来黄河源,是故地重游。之前六年,贞观九年(635年),他与侯君集等大将为了追击吐谷浑军,就来过这一带,史载他们深入青藏高原“行空荒二千里,盛夏降霜,乏水草,士糜冰,马秣雪。阅月次星宿川,达栢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

星宿川,唐《十道图》中已经指出就是今天的“星宿海”;栢海,即黄河源上的扎陵湖或鄂陵湖。

扎陵、鄂陵二湖,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淡水湖。扎陵湖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1.6公里,面积526平方公里,蓄水量达46亿立方米。鄂陵湖形如金钟,东西窄、南北长,与扎陵湖由一天然堤坝阻隔而又相通,形似蝴蝶,南北长32.3公里,东西宽31.6公里,面积610.7平方公里,蓄水量为107.6亿立方米。

这两个紧紧相连的姊妹湖,其实也是黄河的一部分。河水遇阻成湖,在我国一些大江大河的高地源头并不罕见。长江源头的玛章错钦、雅西错;雅鲁藏布江源头的马泉湖,也都是河湖一体。在青藏高原海拔都在四、五千米的宽缓台面上,河水流到地势低洼处汇集,漫延到到一定程度,也就自然成了湖。扎陵、鄂陵两湖以西,众多小湖泊宛若星辰密布草原,统称星宿海。据说,全中国湖泊最多的县份,不在江南也不是湖南、湖北,而就在青藏高原上的玛多县。

今天的我们,要到达扎陵湖、鄂陵湖,已经很方便,越野车可以轻轻松松开到湖边。从青海省会西宁到这里,几百公里的路程,开车顺利的话只要几个小时,两个紧紧相连的大湖,其实就在西宁到玉树214国道边上,紧挨着玛多县城。

当我来到扎陵、鄂陵湖边实地探访时,心中不免有一丝疑惑:松赞干布当年为什么要选这里作为文成公主的迎送之地?没错,两个大湖风光都堪称绝美,但气候实在太恶劣了,即使夏天,也酷寒难耐。气象资料显示:扎陵、鄂陵湖区多年平均气温为-4℃,是青海省高寒地区之一。冬季漫长而寒冷,10月至翌年4月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16.5℃;1978年1月2日曾测得-48.1℃的最低气温。夏季短而凉爽,最热的7、8月份,月平均气温只有8℃左右。

眼前的两个大湖烟波浩淼,风情奇特,湖边野生动物众多,具备成为风景名胜的诸多优越条件,但在旅游业日益发达的今天,多年总是一直难见远客,玛多县至今也还谈不上什么旅游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与这严寒气候有关。当然,寒冷并不能阻碍青藏高原旅游发展,某种意义上寒冷也是资源。同样高寒的大湖纳木错,就声名赫赫。在此,我们不妨从另一个方面猜想一下松赞干布为何在此迎娶文成公主的种种可能。

比如,在公元641年那时候,这一带要比现在要温暖得多。文成公主是当年正月丁丑日从长安出发的,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走到这里,正是草原上鲜花盛开的最美季节。

我国的气温,据竺可桢先生研究:在殷、周、汉、唐时代,温度高于现代。

竺老先生1973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说:“隋唐时代(公元581—907年)中,在第七世纪中期,气候变得和暖了。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冰无雪。八世纪初和九世纪的初和中期,西安的皇宫里和南郊的曲池都种有梅花,而且还种有柑桔。公元751年皇宫中柑桔结实,公元841—847年也有过结实的记录。柑桔只能抵抗—8℃的低温,而现在的西安几乎每年的绝对最低温度都在—8℃以下。”

nlc202309041937

唐开元末年,江陵进贡柑橘,唐玄宗李隆基种于蓬莱宫。天宝十年九月结实,宣赐宰臣150多颗。竺可桢先生的研究结果: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原始氏族时代的仰韶文化到奴隶社会的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的范围为1°—2℃……

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受机械论左右,竺可桢先生说:“有些人认为在人类历史时期,世界气候并无变动。这种唯心主义的论断,已被我国历史记录所否定。”

玉树

松赞干布在黄河源区接到文成公主后,从扎陵、鄂陵湖以西某地乘牛皮筏渡过黄河,继续南行不远,就是海拔近五千米的巴颜喀拉山。越过之后,越走地势越低,氧气越来越足。到达玉树时,海拔一下子降到3000多米,俨然另外一个天地了。不管唐代的玉树气候究竟能比现在温暖多少,今天玉树州称多、玉树、囊谦等县,青稞成片的农耕风光仍并不鲜见。

今天我们从西宁到玉树往西藏方向所走的214国道,据考证大致沿袭文成公主当年所走的唐蕃古道。一千多年后,我们沿着这条路旅行,心旷神怡的感觉会时常充盈心头。出玛多县不远就是黄河源头第一公路桥,因为是源头之水,河水清澈透明,看起来不大,但确是货真价实跨越了黄河干流。复前行百公里左右,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口以南,就已经进入长江流域了。

万里长江自上而下第一条年径流量超过黄河的重要支流雅砻江的源头,就在巴颜喀拉山口以南只几十公里的雪山深处。公路沿宽缓雅砻江源河谷草原顺流而下,两边鲜花盛开,牛羊成群,再继续往南,过称多县清水河镇,继续往前,到歇武镇,就有能看见树木了。

对于低海拔居民而言,凡有过较长时间高原生活经历者,树木对人体的意义,都有深刻体会。看见树,就意味着舒服。歇武是川、青、藏地区的交通要道。路边的歇武寺视觉上很是震撼。

歇武继续前进仍美景不断,开车不要半个小时 通天河挡住去路。一新一旧两座大桥竖立通天河上,过了河,也就是跨过了长江。长江南源当曲、正源沱沱河、北源楚玛尔河均发源于玉树州境内,汇合后称通天河,出境之后成为川藏界河,就改称金沙江了。

这个地方叫直门达,桥边有首漂长江的尧茂书烈士纪念碑,还有江泽民题写的“三江源”纪念碑。继续沿峡谷前行,转一个弯,豁然开朗,宽缓河谷间屋舍俨然,山坡寺庙金光闪闪的,海拔这时为3600多米,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就是玉树州府结古镇。

突如其来的玉树大地震牵动人心,震中竟在州府不远处。这个唐番古道上的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损失惨重,令人揪心。从整个中国版图看,玉树藏族自治州位置在青海省西南部,东接四川,西连新疆,全州虽只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和曲麻莱六县,人口不到30万,面积加上格尔木代管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地区(唐古拉山乡6.4万平方公里),却达26.7万平方公里。一个州面积,竟然比内地很多省份还要大。

玉树,正是传说中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度蜜月的地方。在当地的传说里,玉树是藏文译音,其含义为“遗址”,音义结合,恰好是“在故址上盛开的美玉之树”,也有传说称格萨尔王妃珠姆诞生于此,故取名“玉树”。

历史上,玉树古为西羌牦牛种之地;隋朝前后为苏毗和多弥辖区,唐时为吐番的孙波如领地,宋代成为黎州属下的囊谦小邦属地,元朝归吐蕃等路宣慰司管辖,明朝囊谦王室的贵族僧侣屡被赐号为功德自在宣抚国师;明末清初,玉树各部头人为青海蒙古和硕特部赠爵为诸台吉;清朝受青海办事大臣直接管辖,为囊谦千户领地,下有百户独立长等部落。民国时期,设置玉树、囊谦、称多3县,归玉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当地人还说,玉树土司,清朝时为囊谦千户所属的四十族之一,是一百户部落,但因为其牧地处于清朝官员往返青海于西藏之间的唐蕃古道要津,故为清朝官员所熟知。久而久之,在官场中竟然只知玉树,而忽视了囊谦为四十族的总称。这一官方偏见,慢慢铸成历史事实,今天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称谓,即渊源于此。

1949年10月,青海省人民解放军军政委员会驻玉树特派员办公处成立。1951年12月25日成立玉树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是青海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机构,也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的一个自治州。

从直门达沿214国道前往玉树,距城镇还有几公里的地方,世界上最大的玛尼石堆就在路旁一个叫新寨的村庄。据说经石达20亿块之多,这些经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的如同桌面,小的仅如鸡蛋。内容一般均与藏传佛教有关,有佛经,其中以六字真言居多,以及佛像、神像等,还有动物或妖魔鬼怪,内容非常丰富。

因为徒步长江,我曾从不同方向到达过玉树。在这片地形复杂的高原,印象最深的正是路。记得多年前,从结古镇到治多县城的沙石烂路要跑两天,不时遇险抛锚。记忆里,虽然一路上藏族同胞开朗乐观,从容面对,让我等充满抱怨的汉人自惭,但行路之难却是刻骨铭心。近些年,这里的交通日新月异。看着新闻里损失惨重的结古镇,心痛不已中稍觉欣慰的是新建的机场已经在发挥作用,灾后重建的结古镇,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人们已经纷纷迁入新居,一座美丽的高原新城巍然崛起,功莫大焉。

nlc202309041937

在这片寒冷的高原,交通的重要性异乎寻常。茫茫昆仑,巍巍唐古拉间,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著名河流都源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亚洲水塔,生态地位命系国脉,但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拟议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取水口,就在玉树县直门达以上的侧坊一带。大自然面前,究竟怎么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真要慎之又慎。

农牧

玉树本地居民以游牧为主,1999年全州总人口为25.27万人,其中藏族占97%,汉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苗族、布依族、壮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3%,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

玉树藏族同胞纯朴好客,随便走进一个牧民的帐篷,都能喝到香喷喷的酥油茶。每年7、8月份,玉树草原牧草茂盛,处处可见绿草青青,花团锦簇,牛羊成群的兴旺景象。7月的玉树有传统的赛马节,当地赛马的传统由来已久, 不仅有经济表演,更有热情的民间歌舞。

玉树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形大致可以分为东南部峡谷山地农牧区、中部山原滩地牧副区、西部丘状谷地待开发区。这里虽然高寒缺氧,却拥有世界罕见的高原三角洲,谷地纵横,水草丰美,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光绮丽,是青藏之间一块有着鲜明特色的壮美高地。

与一般想象里不同,玉树地区的农业,据史料记载也已有一千年以上。玉树地区唐时为吐番的孙波如领地,《新唐书》中有孙波男子“唯务战于耕而已”、“地寒宜麦”的记载。

这些田地,主要分布在通天河、澜沧江流域的河谷地带。1914年,甘肃学者周希武来到玉树,经过一年的实地勘差和调查,写了一本《玉树调查记》,里面说:“除供本地各族食粮外,玉树二十五族中的其余各族(周希武调查,玉树藏族共分25族,男女三万余口),其“食粮均仰给于此。其交易以牛、羊、皮毛、酥油。”

今天,这里的人口增长了近十倍,粮食主要依靠外运,1990年从西宁调运粮食3050万公斤,不计省里补贴,仅州财政负担的运杂费就达1034万元。有资料显示,1990年农业上方面全州全州实有耕地面积27.3万亩,其中玉树县7.46万亩,称多县5.62万亩,囊谦县13.50万亩,杂多县0.72万亩。全州粮食总产量17102万公斤。粮食平均亩产110.26斤。

玉树地区农牧业发展历史,一方面与当地自然环境变化和物质技术条件的演进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由于青海地区民族兴衰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难以考证,玉树农业是否与文成公主进藏有关。当地有研究者认为,从玉树地区至今沿用“二牛顶杠”牵犁而耕来看,似乎未受西宁方面“二牛抬杠”的影响,田间管理、收割、打碾等农活操作也不尽相同,反映本州的耕作技术与河湟地区的耕作技术属于两个不同的农耕体系。

佛法

从结古镇溯巴塘河继续南行约20公里,有一条奇峰突起、危崖高耸、溪水潺潺的苍翠山谷勒巴沟,闻名遐迩的文成公主庙就座落在这里,周围多处石崖上,刻有多种佛像、佛塔、经文等。

现在,人们在大日如来庙左面石崖上,能够看到的十六行汉字,传说就是文成公主亲手书写的《般若菠萝蜜多心经》。

传说中,文成公主一行在此休整了一月,拿出自长安带来的谷物种子和菜籽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文成公主命随行工匠于贝沟悬崖上雕刻了佛像九尊:端坐中间的是大日如来佛,左右分上下两层侍立四尊菩萨。浮雕左边崖壁上,至今还能看到纹刻的吞米桑布扎书写的藏文“尕恰”十八行,右边崖壁上,刻有藏文佛经十二行和文成公主书写的汉文楷书《般若菠萝蜜多心经》十六行。

在藏文史书中,确实也有文成公主刻石弘扬佛法的记载。在前往拉萨的路上,藏文史书记“文成公主途中在康区丹玛地方的一处青石岩壁上,勒石刻写了《广论卷首》和《普贤行愿品》等经文,在恰都朗纳造立了一尊八十肘高的释迦牟尼佛像。”

传说中,这位原江夏郡王的女儿进藏,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除了庞大的随行官员、卫队、侍女、数量众多的金银珠宝等等,被大唐皇帝太宗李世民当作嫁妆的还有大量工匠、艺人以及典籍、医书、粮食种子等等,极大促进了西藏的社会发展。

文成公主前往吐蕃究竟都带有什么嫁妆?汉文史书其实语焉不详,后人的信息来源主要是藏文史书中大量而细致的描写。其中被反复提到的是佛经,《柱间史》(《松赞干布遗训》)以唐太宗的口吻对即将出嫁的文成公主说:“显乘密宗经律论,能断烦恼八万四,能积无量功德海,取舍十善十不善,成就六度四摄事,赐予爱女作嫁妆。”《王统世系明鉴》更进一步指出,唐太宗送给文成公主的礼物包括“金玉镶嵌的经史书籍,还有佛经三百六十卷。”

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亲自翻译佛经。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神龙元年(705年),吐蕃赞普之祖母遣其大臣悉熏热来献方物,为其孙请婚,中宗以其所养雍王守礼女为金城公主许嫁。709年,吐蕃遣其大臣尚赞吐等来迎女。四年(710)正月,唐中宗至始平县以送公主,设帐殿于百顷泊侧,大宴群臣和使者。并命从臣赋诗饯别,曲赦始平县死刑以下,百姓免赋税一年,改始平县为金城县,又改其地为凤池乡怆别里。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了30多年,于开元二十九年(741)春去世。

信仰佛法的文成、金城两位公主入藏,出嫁吐蕃赞普,随后而去的长安僧人,将内地佛教传入到吐蕃,为西藏佛教的早期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业。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是佛教传入吐蕃的先导者,在吐蕃的佛教发展史上具有极为突出的地位,以此之故,文成公主在后弘期的藏文史书中被奉为绿度母的化身,而金城公主则使吐蕃佛教进一步制度化,她将释迦牟尼佛像供奉在大昭寺,并建立拜谒制度,为后世所遵循,同样赢得了吐蕃百姓的高度赞誉。

nlc202309041937

三江源

离开玉树以后,文成公主一行,并未沿今天的214国道方向,继续往南走囊谦进入西藏昌都。而是折向了东南。

道理很简单,继续往南,是重重大山,而先向西过澜沧江源头地区,长江南源当曲之后,再翻越唐古拉山,这时的山口简直就是一座小土丘了。

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城往西,现在仍有一条乡村公路,没准就是当年的古道路径,我们漂流长江南源当曲的时候,曾经走过一趟。离开杂多县城,百余公里后,一直向西, 几乎没什么感觉,我们就过了澜沧江与长江的分水岭。与想象中的一山分两水完全不同:是一块几乎没有什么起伏的绿色地毯般的大草原,星星点点交织混杂的水流勉勉强强可以看出左右,似乎就那么不经意间,命运完全不同,一边将进入澜沧江流向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还改名湄公河;另一边就是伟大长江的南源当曲,先西后东,将横穿中华大地。

时近黄昏,远近都金光闪闪。视线尽头,唐古拉山脉呈一个个尖尖的小三角,看起来并不高大,这里的海拔已经四千七、八百米。长江南源当曲是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草原。

杂多县以西,过青藏铁路公路,6万多平方公里的唐古拉山乡境内,格拉丹冬雪山以6621米的高度傲然挺立,发育了长江正源沱沱河。唐古拉山乡以北的广阔地域,就是著名的可可西里,属治多县所辖,索南达杰烈士就是在该县西部工委书记的任上殉职。可可西里是长江北源楚玛尔河的发源地,长江三源在玉树州汇合称作通天河,流出玉树州巴塘河口后改称金沙江。黄河发源于玉树州曲麻莱县麻多乡,野生动物众多,特别是黑颈鹤,蔚为壮观。

这个拥有三江源头的壮美之地,是中国的生态命脉。国家建立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1.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三江源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据科学家初步计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我曾从当曲草原腹地的莫云乡翻唐古拉山到过西藏索县。唐古拉山以南就是怒江流域了。从索县沿黑昌公路,到藏北重镇那曲,已经不远了。

这一路,与214国道险峻崎岖大山相比,虽海拔高,但确实舒缓很多。不知道当年文成公主走得是不是这里?我们走的时候,差不多可以成为探险了。除了零星的当地牧民,这里基本看不到外人。外界,甚至称这一带为“无人区”了。

今天,内地进入西藏的主要通道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川藏公路。与之相比,这条“唐蕃古道”显得有点冷清。沧海桑田,令人慨叹。不过,对于旅者而言,仅就直观感受而言,与从青海入藏的主通道“青藏公路”相比,“唐蕃古道”显然要美丽很多,丰富很多。

据有人考证,总体来说,唐蕃古道的大致走向为:从陕西西安市出发,过咸阳,沿丝绸之路东段西行,越陇山,经甘肃天水、陇西、临洮至临夏,在炳灵寺或大河家渡黄河,进入青海民和官亭,经古鄯、乐都、西宁、湟源,登日月山,涉倒淌河,到恰卜恰(公主佛堂),然后经切吉草原、大河坝、温泉,花石峡、黄河沿,绕扎陵湖、鄂陵湖,翻巴颜喀拉山,过玉树清水河,西渡通天河,到结古巴塘,溯子曲河上至杂多,沿入藏大道,过当曲,越唐古拉山口,至西藏聂荣、那曲,最后到达拉萨。

奇迹

金城公主远嫁吐蕃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赋诗云: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

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

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

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无法用我们凡人的思维来观照封建皇室的婚姻,这是政治。和亲并非唐太宗首创,也并非中原所独有。政治联姻,对于历朝历代统治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政治手段,近如当代欧洲亦然,虽然已经符号化。

隋唐时期,吐蕃王朝在统一青藏高原和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也通过政治联姻建立利益同盟,以今拉萨为中心形成了吐蕃和亲圈,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汉、藏文有关史料记载,吐蕃分别与苏毗、象雄、吐谷浑、苏禄、小勃律、泥婆罗、党项、南诏及康国等政权建立过和亲关系。其中,松赞干布的祖父达日年塞将妹妹嫁与苏毗王室;松赞干布本人就与唐朝、泥婆罗、象雄、党项等政权和亲;墀德祖丹赞普先后与南诏、唐朝及康国和亲。

吐蕃曾两嫁公主给“唐蕃古道”所经过的吐谷浑地区的王族。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墀邦公主出嫁吐谷浑王,她所生的儿子是莫贺吐浑可汗(诺曷钵)。

这位墀邦公主,在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路过吐谷浑时,她和诺曷钵等人热情欢迎文成公主并为她送行。敦煌藏文历史文献记载:740年,吐蕃公主杰娃墀玛类嫁到了位于克什米尔地区的小勃律。不久,747年,与夫君一起被唐将高仙芝所俘,并在唐朝京师长安度过了她此后的余生。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历史上,和亲至少有360次。在文成公主进藏前后,隋与吐谷浑和亲一次;唐与吐谷浑和亲至少七次;唐与吐蕃和亲二次;辽与吐蕃和亲一次;西夏与吐蕃和亲五次;阿萨兰回鹘、龟兹与吐蕃各和亲一次……客观上,和亲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有其特殊的促进。虽然,唐蕃之间,并没有因为和亲而中止干戈,但和睦成为主流。据有人统计,自贞观八年(634年)至会昌六年(846年)的13年间,双方互派使者就达190余次,其中唐朝使蕃60余次,而吐蕃使唐120余次。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大理卿刘元鼎作为会盟使者远赴吐蕃缔结盟约归来,还特地寻找了一番黄河源头,撰有《使吐蕃所经见记略》,成为唐代地理学史上的重要一笔。

文成公主进藏,不仅是中原地区与青藏高原的交流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由此延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经唐蕃古道传入南亚,印度的熬糖术也是经过这条道路来到了中原。

在此之前,玄奘法师取经印度,绕道新疆。文成公主入藏后,僧人前往天竺取经,就有了新的捷径,在义净法师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就记载有不同时期至少十位以上僧人经吐蕃到达印度;到了《宋高僧传》中,也还有印度人善无畏,路出吐蕃,与商旅同行,716年至长安的记载。更为传奇的是大唐使者王玄策,其所作所为,就今天的国际政治生态来看,宛若神话。

公元647年,唐太宗派王玄策取道吐蕃,出使印度天竺。这是王玄策第二次出使该国。上一次,这位原融州黄水(今广西罗城县西北)县令是副使,此时他已擢升为右率府长史并任正史。

王玄策出使,目的一方面在于和洽中印两国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去看望远嫁的文成公主。那个年代信息和情报系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王大使离开吐蕃一进天竺,却正赶上人家国内大乱。天竺大臣阿罗那顺篡权,自立为王,发兵拒绝王玄策入境。

王玄策大使与副使蒋师仁等全体使团官员加上卫队,总计也就三十来人,虽力战,终被擒,沿途诸国进献给唐朝贡物也被洗劫一空。

不可思议的是,王大使趁着夜色逃脱,历经艰辛来到吐蕃边境,发文书征调兵马,吐蕃派遣精锐1200人,尼婆罗派遣7000人。王玄策大使与蒋师仁副使马上率领借来的两国兵马返回,大战数日,斩首三千,溺死一万二千,大获全胜。次年,阿罗那顺被押送至长安。后来,唐太宗驾崩葬昭陵,史书上还有 “刻石像阿罗那顺之形,列于玄阙之下”的记载。

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为护送佛袈裟到摩柯菩提寺,王玄策第三次赴印度,路过西藏吉隆县马拉山时,一行人立篆铭以作纪念,这块石刻,至今尚存。

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太子李治嗣位为唐高宗。新任天子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沿袭其父的政策,并派特使送去大量的金银、绢帛、诗书、谷种等,并特别给文成公主送去了饰物和化妆品,以示嘉勉。

尽管史书有明确记载,学者专家们的研究也都认为文成公主进藏就是走的我们上述唐蕃古道,但并不妨碍民间另有传说称公主进藏时曾路过四川境内,是由现在的川藏公路进入吐蕃的。甚至在整个藏区,都有很多关于文成公主和唐蕃古道的传说和神话,时时会如同山中云海迷雾一般弥漫开来。

诸如此类的很多东西,在今天看来颇不可思议,背后有多少被忽略的人间奇迹,尚不得而知。

篇5:古道西风散文

路过京城做短暂停留,大约十几天的样子,卷缩在女儿的寓所,每日里听飞机呼啸着楼顶飞过,看投在对面窗户里的影子,树梢里的那两只黑喜鹊依旧欢歌。

几次在京城停留,去过故宫博物院、登过天安门城楼、住过大栅栏的四合院、起早看过天安门的升旗,唯独把香山和八达岭、十三陵、八宝山给遗忘了。后来想想也没什么,看过的没留下记忆,没去过的也没觉得有什么遗憾。六必居的咸菜疙瘩、四合院的煤球、北海的芥菜包子倒是久久回味。

国度跟我说:“六必居的咸菜如今很一般了,韭园村马致远家那边的才正宗。”我纳罕:“马致远?那个枯树下柱了拐杖,古道西风瘦马的瘦老头吗?”“对呀,马致远故居,我们周末去一趟可好?”

我乐不可支,满脑子都是小桥流水,老屋、枯树、夕阳、京西古道,可今天是周三呢!热锅蚂蚁,度日如年。

北京的天是蓝的,感觉要开APEC二次会议的感觉,绝不是传说中的阴霾,也许是在郊区的缘故,总之,不见乌云,充满阳光。

935路公交到达东直门的时候,国度正在地铁里,就要过年了,外地人要早早地准备回去,有的早已启程,我的`归期也近,去留都是牵挂。

地铁口握了国度的手,乍暖还寒时候,看得出他弱小的身子在发抖,这是一年前满世界周游的猎奇者么?

辗转换车到了门头沟外的终点站,两位背包的行者走在前面,很户外的那种装备,惺惺相惜,本想同行,怎奈人家没看上这一老一少,大踏步地前去了。

过了铁路,沿着弯道前行,一座古典牌楼在望,“韭园”到了。

早起还晴朗的天空,此时昏暗起来,风也吹刺骨,国度不得不从包里取出棉帽带上,我却感到可笑,东北以外的南方人真是不抗冻啊!

东落坡村的影墙还在,山坡下是果园,这个半山坡上的村落就是马致远的家乡吗?他知道他家通往城里的路已经是平坦的柏油马路了吗?他知道他的那首《天净沙》今天依然给乡邻带来财富吗?

村里的民居该是京郊特有的那种味道,弯曲的屋檐、琉璃的椽子,一家一个小院,院里一定有树,那树枝上没有叶子,这冬天的老树黑魆魆的站在那里,任寒风摇曳枝条,树丫里的鸦窝也黑魆魆地团在那里,一个、两个、三个。

几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喳喳地飞过,长长的尾巴,好听的声音,乌鸦呢?飞去京西古道了么?亦或是在古道上马蹄窝里休息。

一位穿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蓝涤卡大衣的农妇在兜售柿子,老式的秤盘、老式的框篮,东西不多,估计客人也不多,这本不是旅游的季节。

一缕清泉从水管子里汨汨流淌出来,国度忙从包里取出水壶灌满,不舍得喝,盖严了盖子又装回包里,他说这水比城里的干净,很甜。

碉楼的介绍遭风雨侵袭,雨淋日晒已经看不大清楚,一些农人默默地在一个亭子里汲水,山泉的哗哗声清凉着这个世外村庄,人无语、树无声,几条家犬追逐着跑过,看见生人汪汪几声,随后摇起尾巴跟随了我们,其中一只缠着国度,两只前蹄抱着他的大腿,长长的舌头垂涎着口水,眼巴巴地仰望,路边的一个孩子说,冬天游客少,这狗很久没有得到恩宠和赏赐了。

一条弯曲的巷子,脚下是石板路,走着,想着,思绪从现代到远古,关汉卿的曲子在风中咿咿呀呀,马致远呢?不会正在园中的树下饮酒吧?

向右转过一个胡同,一座精致的小石桥就在那里,忐忑着走近,那桥柱上蹲着的猴子疑惑起来,默默地看着走近的陌生人。桥面不宽,一米多点的样子,拱形的桥身亦不长,五六步的距离,桥下是流水,细细的残喘,估计早就没有了浪漫的喧哗,那水花儿早就随着成吉思汗的灵去了蒙古草原了。

桥中央被一条细小的铁链拦着,孩童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过去,过了桥是一道影壁,上书“马致远故居”,影壁前是一尊老先生塑像,基座上刻有他的生平。

进门要买票,只是不知道收入是不是归于致远家?他有没有后人谁也不知道,我们已经习惯了买票,免费的午餐在寺庙。

小院子不大,方方正正的样子,东西厢房还在,一座正房坐北朝南(猜测),有旧物陈列,书画、烟壶、酒具、瓷器、林林总总,隔了糊了白纸的窗户,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阳光透进来,给那些带有明显蒙元痕迹的旧物平添一些神秘。

致远故居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建筑,青砖青瓦,一片青色,窗户的木格子很密实,窗户纸不知道被什么人捅破了多处,从黑暗的屋里可以看见外面的光,一片祥和宁静。

“东篱馆”该是他会客的地方,屋子正中是一幅字画一张八仙桌,两张木椅两侧排定。里间是卧室,一副“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的木刻楹联挂在墙上,取名东篱该是效法五柳先生的世外桃源,此名此对许是老马人生的感悟,也是对生活的态度了。

老马曾在大元为官,被蒙古人画为三等人的他“一曲秋思成绝唱,半生杂剧到名家”着实不易,离开大都名城移居东落坡自有他的道理,躲避官府也未可知。

写剧可以评古论今,文人这点小心思早为世人所知,可惜的是,我们知道的只是剧名,内容是难以看到的,学校课本里要求的就是记住这些,足够考试用了,至于讲的什么故事,如何的曲调,和加分没有关系。

转了一圈,心底落寞的惆怅,始终没能逃脱枯树老藤昏鸦的影子,青灰色的院墙、青灰色的瓦、青灰色的天空,断肠人在天涯。

出了院门,原路返回去寻找京西古道,沿了山坡缓缓前行,坑凹不平的石头路面上,光滑着瘦马驼队的脚步。迤逦而行了一个公里,一根红白相间的栏杆横在长满荒草的古道上,两个胳膊上套着红箍的男人把我们拦住,想看古道瘦马留下的脚印吗?二十五元一位。我笑了笑往回走,我现在就在古道上啊!这条古道从这里进入太行山,蜿蜒几百里就是山西,几百年前的马帮就是这么走的,那个时候,路上也有收费的,蒙着面,拿着刀。

篇6:独走盐茶古道

清朝光绪五年,丁宝桢任四川总督时期,为了振兴四川经济,让川盐官运商销,销往贵州、云南。为了盐道畅通,差四川候补道唐炯,招请民工,一边修理疏通赤水河航道,一边修路、桥。

当丁宝桢的部下官员报知,丙滩(今丙安)经穿风坳至陛诏有条捷径,于是就命下属官员,招请民工,新修了丙滩经穿风坳至陛诏的官道,并在陛诏设义渡。新修的官道是宽一米的石板路。在穿风坳修建了寨门。从此,穿风坳商旅来往,川流不息,成为川南至黔、滇非常热闹、非常重要的盐茶官道。

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时,红一军团的一部分军队,经穿风坳行军下赤水。红军一渡赤水河,实行战略转移,一军团红二师负责殿后,在复兴阻击川军后,又从丙安经穿风坳到元厚,与主力部队会师,前往四川古蔺。

解放后,赤水至桐梓、遵义的公路(赤桐公路)修通,赤水河航道也更加通畅,来往穿风坳的客商才逐渐减少。近,交通越来越好,行走穿风坳的人就更少了。赤习公路修通后,就极少有人走穿风坳古道了。

十多年前,我就有去走穿风坳古道的打算,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去。4月18日,是晚春时节,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早上,我穿上登山鞋,背着旅行背包、数码相机、一瓶矿泉水、一瓶饮花生牛奶出发,去走穿风坳盐茶古道长征路。我在葫市坐客车到陛诏,在陛诏过赤水河,踏上古道,走向穿风坳。从陛诏到天恩桥的路,我原来走过,知道是走哪条路。

天恩桥是一座石板桥,是用巨大的石板做的桥板。天恩桥有三十多米长,中间的四个桥墩都雕塑有石龙。桥的一端立有一块很大的“功德碑”石碑,石碑是清光绪年间所刻,歌颂丁宝桢、唐炯等人新修陛诏经穿风坳到丙滩的大路和天恩桥;天恩桥和“功德碑”都是贵州省级保护文物。作诗一首:

万苦千辛官道修,五湖四海客商流。

丰功伟绩垂青史,何必刻碑立桥头。

过了天恩桥,就开始爬山,一米宽的石板路,之字形上陡坡。这些路我没有走过,沿着古道往上走,途中遇到当地人,便边问路边走。古道苍松翠竹,青山绿水。路边和山坡上、小溪边,到处都有杜鹃花和一些山花盛开,非常美丽。我高声唱道:“潇洒林中走,春花满枝头。花儿含羞笑,绿水也温柔,自古人生多风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走到离穿风坳有一里多路的地方,就没有人家了,路也很荒,也很陡。石板路上长满了青苔,很滑,我小心翼翼、气喘吁吁的向穿风坳走。此时已将中午,天气晴朗,气温也较高,我走得汗流浃背。即兴咏诗一首:

林中古道长青苔,山上春花正盛开。

百载客商行过去,一双硬脚走未来。

中午十一点过后,走到了穿风坳的寨门下面,仰望穿风坳,高峰雄伟壮丽,山势非常险要。心中很兴奋,不顾路陡、滑,人热、累,快步登上了穿风坳石寨上面。

穿风坳石寨是清光绪年间修路时修的,全是用巨大的条石砌成。是贵州省级保护文物。可惜也被当地村民损坏。我站在石寨上面,即兴吟诗一首:

古道崇山夹陡坡,盐茶历史客商多。

红军转战长征路,四渡成功赤水河。

石寨上面不远,是穿风坳,是陛诏至丙滩古道的最高点。两边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中间是一狭窄的山坳,简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幸好当年红军长征经过次处时,川军没有在此驻防和埋伏;否则,夺取穿风坳,比攻取娄山关更难,战斗将比青坡更激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穿风坳休息一会,喝了饮料喝水,就继续往前走;这里的路一直沿着山沟下坡。以前的官道,盐茶大道,一年四季,来往客商、背夫、盐帮、马帮,川流不息,非常热闹。而今却荆棘丛生,森林茂密,根本就看不到路。人迹罕至,只有走兽出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披荆斩棘,沿着山沟,寻路而走。

沿路两边,山势高陡,森林茂密,古树参天。以前这一带常有土匪强劫、杀害来往客商,死的人比较多。独自行走,觉得有些阴森恐怖,不寒而栗。但我从小生长在边远深山里,不但白天经常独自在山林里行走,还经常独自夜间在深山林间行走,因此胆大;不但不害怕,而且还觉得走进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可以高声呐喊,可以自由舞蹈,可以纵情唱歌。忘掉功名利禄,不管富贵贫贱,抛开生活烦恼,没有世态炎凉。我一边走路,一边大声高歌:“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风云雷电任叱咤,一路高歌向天涯。”

沿古道两边,有很多茂密的楠竹林;新生的竹笋已长有五、六米高。成千上万,亭亭玉立,象一颗颗蓄势待发的火箭。小溪中,泉水清澈见底。山坡上,苍松绿树,桫椤丛生。到处有美丽的山花。边走边吟诗:

成群野兽遛,烂漫百花稠。

锦鸟枝头唱,斑鱼水里游。

桫椤披绿缎,古树换新裘。

竹笋亭亭立,山泉潺潺流。

竹林和树林中,杂草和荆棘很少,到处可以看到古道的石板,路也要好走一点。古道边有些地方有房屋的地基,残墙,瓦片,石磨,是以前的客栈或饭店。古道一直沿着山沟下坡,山沟弯弯曲曲,古道也蜿蜒曲折。我边走边唱“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绿水九连环。”“山不转水在转,水不转路在转,路不转人在转,人不转心也转。”

从穿风坳走了两个小时,十多里路,看到一条乡村公路,路面很差。公路边有几户人家,养了许多蜜蜂。这条乡村公路是沿着古道修的,也是沿着山沟下坡。山上苍松翠竹,春花烂漫。溪中成群瀑布,泉水叮咚。作诗一首:

青山作画当锦屏,

绿水弹琴唱歌声。

古道林中行古道,

长征路上学长征。

下午三点过,走到了乐溪口。乐溪口下边是赤水河,对面是赤习公路;乐溪口到丙安还有十里路,于是沿着盐茶古道长征路,继续向丙安走。此时脚有些痛了,人也比较累,身体很疲惫。但是我鼓起勇气,打起精神,大步向丙安走。大声唱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沿路两边,到处有农民新修的砖混楼房。农村近年收入增加,发家致富,生活变好。真是风光秀丽,民富国强。我打起精神,边走边唱:“我要为你歌唱,为你歌唱。歌唱美好吉祥,美好吉祥。迎着明天的朝阳,明天的朝阳。走向灿烂辉煌,灿烂辉煌。”

终于走到了丙安古镇,已经是下午五点钟,今天的盐茶古道长征路走结束了。虽然人很累,脚很痛,肚子很饿,身很体很疲惫,但心里却很高兴,很自豪。正是:万里长征路,才走第一步,长征的精神,学习和领悟。

上一篇:大头娃娃教学实录下一篇:企业宣传册内容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