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2024-04-08

幼儿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精选18篇)

篇1:幼儿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上塘镇中心幼儿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增强幼儿自信心,2012年5月18日,我园举办“讲故事”比赛活动。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表现自我、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锻炼与展示的好机会,提前通过班级通知的方式将讲故事比赛的消息传递给各位家长,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

活动的第一阶段各班级内部进行比赛,每位幼儿都有参赛机会,各班选拔幼儿代表班级参加第二阶段比赛。在幼儿比赛过程中,孩子们一个个落落大方,清晰流畅地讲述着一个个充满童趣和创意的故事,小选手们讲得起兴,小听众们听得入迷,评委老师们对如何取舍却甚感为难了。

通过这次活动使参赛的小朋友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不仅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提高,幼儿的表情,朗诵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这些幼儿利用平时练习讲故事的机会不断锻炼自己的胆量。

全体幼儿通过听故事,不仅培养了倾听能力,幼儿还通过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了许多的道理。

经过激烈的角逐:     小班组一等奖;

中班组一等奖;

大班组一等奖。

通过比赛,孩子们的表达表现能力得以发展,与人沟通和交流能力得以提升,更练就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选择故事、演绎故事的过程中,好故事也时时刻刻对幼儿成长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篇2:幼儿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小班的故事《拔萝卜》孩子们表演的真是生动有趣,老爷爷与老奶奶的动作形象表演更是深情入画;中班的《白雪公主》、《燕南飞》,大班的《森林之王》孩子们表现的更是精彩出色,人物描绘的活力活现、形象逼真,不断迎来大家高度的赞扬与阵阵掌声。

篇3:幼儿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故事教学法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一种常见的教学基本形式, 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表达故事的中心思想, 是提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实施英语故事教学法时要遵循幼儿每个年龄段的年龄特点, 掌握幼儿英语故事教学的特点、形式、组织与筹划等, 让幼儿英语教学实现最优化。幼儿英语活动中的故事教学法是指让幼儿通过接触英语故事语言材料, 了解故事的完整意义, 让幼儿在教师讲述故事时利用听力来理解故事的过程, 自觉意识语言结构和英语的形式变化, 还可以运用其他活动故事形式教学如表演、游戏等活动方式, 与幼儿建立师生互动共同建构这一特定的英语语言形式的过程。

二故事教学法在英语活动中的作用

1. 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随着幼儿逐渐增强自我认知的能力, 幼儿在掌握知识、认知度、其他方面的能力也随之加强。幼儿通过阅读故事或聆听故事能更好地理解故事中别人的思想、情感, 发展对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 并且能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2. 激发幼儿的学习英语兴趣和学习动机

在孩子的眼中, 英语是神秘、特别的, 学习起来也让幼儿觉得非常困难, 没有学习兴趣。幼儿很喜欢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 从心理学研究表明, 喜欢讲故事、喜欢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 故事伴随着他们成长。故事教学法是把英语的词、句放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学习, 故事情节中跌宕起伏的内容能吸引幼儿, 帮助幼儿在听的同时也在听英语, 在讲故事的同时也需要说英语, 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时, 对英语学习也自然会很积极, 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 故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促进幼儿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因此教师要有较好的英语表达技能, 掌握讲故事的技巧。在幼儿英语活动中, 教师针对活动的教学目标, 充分应用故事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策略而设计、组织、指导英语教学活动。在幼儿英语故事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利用英语故事材料, 用表演故事、直观图文、对话扮演等方式来完成英语教学活动中语言的教学目标, 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的同时让幼儿学会组织英语语言材料, 学会隐含于英语故事活动中的语言内容, 如词汇、句型、西方习俗、简单的语法等, 可以提高幼儿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4. 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任何的故事都是有词汇和句子结构组成的。背句子、记单词、理解句子对幼儿来说非常困难枯燥, 很容易伤害到幼儿的自信心。然而, 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等活动中, 每个故事都有其内在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给幼儿形成一种神秘感, 使其想了解故事中的来龙去脉和中心内容。教师可以把英语知识点和教学目标融入到故事中, 让故事变得有趣, 这样幼儿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效地参加英语活动, 在自然又愉快的重复中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而且会将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自信地在活动中展示出来。

三故事教学法在英语活动中的运用

1. 利用故事的情境引导幼儿运用英语表达

利用故事的情境表演为幼儿创设英语环境帮助幼儿学习英语, 不仅可以用情境产生兴趣, 而且还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模拟故事的情节, 通过肢体动作、语言表达、情绪变化来感受英语故事中想表达的含义, 鼓励幼儿参与英语故事表演。在表演中, 教师可以允许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表情、变更角色、增减情节、删改对话、情感释放、替换词语等, 来锻炼幼儿英语口语发展, 如在英语故事The Toothless Tiger中从“Tiger:I’m the king of the forest.I’m strong.I have sharp teeth.”到“Ouch Ouch!Help me, doctor!I have a toothache.”就可以让幼儿感受英语故事中老虎的情绪变化, 通过肢体动作的表演, 既简单又方便幼儿理解英语故事中句子和内容的意思,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表演, 要正确引导鼓励幼儿开口说英语, 把自己想说的用英语表达出来, 在不违背原作品的基础上是进行合理的创新、创造。

2. 利用故事的创编培养幼儿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创编故事是指在提供一些基本信息的条件下如图片、文字、语音, 幼儿根据自身已有的社会经验、认知能力和语言表现力创造性地讲述英语故事。图片创编故事, 幼儿要具有对图片内容相关的英语认知和词汇基础, 如相关人物、物体、动物等外性特征, 对有关人物、动物以及故事里所涉及的拟人化的角色认知, 对美术外在表现形式也要有一定的认知, 这是图像与口头语言转化的重要过程。学前儿童在讲述故事时需要一定的英语词汇调动自己头脑中的各种图片形象, 对图画内容进行创新联想, 需要对图像里的图画内容进行猜测、认证、观察、理解和美术形象和图画进行配对来完成创编。在图画故事中有不同角色的形象, 幼儿通过观察图画, 需要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分析各种角色的图式, 去理解画面上形象角色的动作、表情来想象和揣测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角色之间的人物关系, 从而帮助幼儿学习英语。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 在幼儿语言表达有问题时打断他们, 容易影响幼儿的想象和理解, 不宜与创新和思维的发展, 教师需要保护幼儿的创新想法, 应在幼儿需要帮助时或讲完故事后对其故事进行了解。

3. 利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丰富生活经验

文化的载体就是语言, 要想真正地学习英语, 就必须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故事, 幼儿能认知道理、反思自我, 同时还能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 应注意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达成, 不仅要引导幼儿明辨是非, 区分好坏, 而且要逐步培养幼儿对英语国家文化价值的正确态度, 使幼儿通过英语故事教学活动扩大视野。如故事The Snow White (《白雪公主》) 它利用了拟人、夸张、比喻等表现手法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 当幼儿听到故事中的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而昏睡不醒时, 幼儿会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白雪公主会不会醒来?教师通过提问, 帮助幼儿展开想象力, 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有什么解决办法, 教师帮助引导, 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答案, 以此来获得生活经验。如Santa Claus (《圣诞老人》) 、Easter Sunday (《复活节》) 、Halloween (《万圣节》) , 不仅能开拓幼儿的英语知识面, 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多元文化,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认知。让幼儿在欢笑中了解不同节日的由来, 体验不同的异国风情。

故事教学法是英语活动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利用了故事情节的吸引力来引导幼儿进入情境学习, 调动幼儿兴趣, 锻炼口语和传授必要的教学内容, 让幼儿在共同参与下学会创新、学会团结、学会分享、学会成长。故事既能丰富了幼儿的精神世界又能提高人文精神, 使幼儿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帮助幼儿进入有趣的英语世界。

摘要:故事是一种用口语化的语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 深受广大幼儿喜欢。其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 能引导幼儿参与故事中, 与故事中的人物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排忧解难, 穿越重重障碍。故事中生动有趣的情节、神秘的内容, 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为幼儿创造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因此,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吸收理解英语的内容, 要充分发挥故事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这样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活动效果。

关键词:幼儿,故事教学法,英语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林锋.“故事中心”英语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2]鲁博.论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欧阳前春.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篇4:幼儿园“故事节”活动初探

一、开展“故事节”活动的目的意义

幼儿园“故事节”活动是为幼儿搭建讲故事、演故事、画故事等平台的园大活动。它旨在通过幼儿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大胆表达、敢想、敢说的一种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表达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提高幼儿大胆讲述能力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教育研究理论表明:幼儿期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个时期发展幼儿“说”的能力,将使幼儿受益终生。蒙台梭利发现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十多种敏感期,比如,感官经验的敏感期为0~3岁,语言的敏感期在6个月~3岁……所有的这些敏感期中,绝大多数发生在4岁之前。所以,蒙台梭利说:“人类在3岁之前获取的知识和能力,相当于成年人花60年时间学习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蒙台梭利主张顺应敏感期对婴幼儿进行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海市高科幼儿园(简称我园,下文同)地处张江动迁基地,生源较充足,但绝大部分的孩子较胆小,不敢大胆与人交往,不敢大胆地表达。如何让他们成为想讲、敢讲、善讲的新一代张江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故事节”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活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来吸引幼儿。丰富多彩的“故事节”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可以为幼儿的行为、品德提供榜样,还能在活动中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我们思考以“故事节”活动为平台,培养幼儿大胆自信、活泼开朗、敢于表达、善于合作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故事节”活动的组织实施

1.确定“故事节”活动方案。“故事节”活动方案是实施“故事节”活动的蓝本,因此,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活动方案的质量。在活动前期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理解课题方案,多方收集资料拓展课题组教师的视野,同时,重视方案的设计。

2.“故事节”活动的实施方法。我们觉得要激发幼儿参与“故事节”活动的兴趣,提高大胆讲述、合作表演等多种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探究“故事节”的多种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有效。

(1)活动参与法。“故事节”活动不应仅仅是静态的,还必须与幼儿的身体活动、操作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也可以使他们体验思想情感。如在“故事节”“表演屋”活动中,《三只蝴蝶》里有小动物的重复语言的描述,我们让幼儿边讲述,边表演,他们兴致极高,演得怡然自得。

(2)难点探究法。在“故事节”活动中,我们采取难点突出法,将难点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比如在“故事节”“故事秀一秀”活动中,我们考虑到幼儿在再现故事《乌鸦喝水》时,很难理解“乌鸦喝到水的方法”,活动时,我们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探索乌鸦喝水的好方法,让幼儿分组做实验,达到启发幼儿思维的目的,同时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3)情景激励法。“故事节”活动往往需要参与者有极大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感情色彩、能引起幼儿情绪激动的情境和环境,使之亲临其境,大胆表述自己的意愿。在“故事节”、“故事天使巡游队”中,教师精心制作一些新颖有趣的“故事天使”服装、道具: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小天使”头戴王冠,以国王的身份,笑容可掬地迎接每一位小贵宾,幼儿饶有兴趣地与他们合影、留念……活动将幼儿始终置身在宽松、自由的游戏情景中,他们想说、爱说、敢说,在与老师、同伴的交流中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愉快的情绪得到了体验。

(4)师幼对讲法。在“故事节”“妈妈讲故事”活动中,讲故事的“妈妈老师”们巧妙地采取留下一半给孩子的方法,启发、鼓励幼儿积极思维,讲述出故事的另一半,通过“师”幼对讲的方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故事《蜘蛛搬家》的教学过程中,“妈妈老师”简要地向幼儿介绍互相对讲的方法——要求幼儿听清上句,编出下句。在这环环相扣的问答中,使幼儿较为准确地理解了故事内容,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5)模仿续编法。幼儿学习仿编故事,仿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迁移作品经验的过程。如在“故事节”“故事拼图”活动中,教师先请幼儿拼《七色花》的故事拼图,幼儿拼好后为了深化故事主题,教师让幼儿围绕“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的话题展开想象,大胆地诉说着心中的美好愿望。

3.“故事节”活动需遵循的原则。

(1)情景性原则。在“故事节”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认为创设与故事内容相匹配的环境,更能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使学习效果更加。

(2)互动性原则。在“故事节”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密切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能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情感性原则。每一个故事都富有有趣的情节,融入了深刻的教育内涵,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读和讲述,有利于孩子记忆和表达。

(4)操作性原则。幼儿亲历“故事节”活动过程能让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组织“故事节”活动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各活动室中幼儿是否能得到亲身的体验,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参与。

4.影响“故事节”活动的因素。

(1)“故事节”活动的前期准备。要组织好一次“故事节”活动,需要各班教师在活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活动方案的设计、对于幼儿讲故事能力的培养、班级“故事节”活动内容材料的准备、组织“故事节”活动志愿者的选择与培训等,活动前期准备工作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故事节”活动的效果。

(2)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幼儿园组织园级层面的大活动,需要各位教师的积极参与,而在活动前期需教师对活动积极策划,活动实施过程中需教师具有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活动后期教师要对于开展的活动积极反思:积累经验,提出改进建议。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及能力。

(3)家长的参与力度。对幼儿实施教育幼儿园、家庭联手开展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讲故事能力的培养尤其需要家长的参与及支持:如亲子故事表演、制作故事表演道具、亲子图书制作、妈妈讲故事等,我们要认真做好家长工作,鼓励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大活动中。

三、“故事节”活动的效果

1.“故事节”活动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喜欢故事。故事中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的悬念等无不紧紧扣住他们幼小而充满好奇的心。在“故事节”“故事小达人”活动中,教师们发现孩子们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所吸引,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充分享受着故事中生动的语言、优美的词句,这一切给幼儿带来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

2.“故事节”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表达能力。对于孩子来说,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表述能力对其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在“故事节”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探讨“故事节”活动的多种有效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注意倾听故事内容,并大胆参与讨论活动,实践证明,由于“故事节”活动的生动性及参与性,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是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3.“故事节”活动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和思维能力。我们在“故事节”活动中开展的故事创编活动深受孩子的喜爱,“妈妈老师”选择一些情节丰富、有悬念的故事阅读一段故事开头后让幼儿续编结尾,孩子们或三三两两进行讨论,或与成人一起将故事结尾用符号或图画表示出来制作成小图书,其间,孩子们开动脑筋、大胆联象,思维和想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4.“故事节”活动使幼儿更大胆、更自信。我园的绝大部分孩子都来自于动迁基地,刚来园时他们大多不敢大胆在集体面前说话,随着“故事节”活动的不断深入,孩子们正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5.“故事节”活动让幼儿能交往、会合作。“故事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亲历这一切的孩子受益匪浅。孩子们积极参与“故事节”的各种活动:故事小达人、图书义卖、故事巡游小天使、故事表演、故事拼图、制作故事小图书、妈妈讲故事、百米长卷画故事、故事小影院等,他们与同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体验活动过程,交往、合作能力有了飞速的发展。

篇5:幼儿园 “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热爱阅读,走进经典,同时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决定开展“经典故事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

二、比赛地点:

文化宫

三、参赛对象:

一~六年级学生,每班推荐1人

四、活动形式:

3—5分钟内脱稿演讲

五、活动步骤: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各班级内部进行初赛,每位同学都有参赛机会,各班选拔出一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第二阶段的全校决赛;并将参加第二阶段比赛的学生名单及内容于第三周周四(3月6日前)报老师处。

第二阶段: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决赛。

六、活动时间及评委:

1、时间:第四周(准确时间另行通知)

2、比赛评委:校长

七、比赛要求:

1、参赛材料以名人故事、英雄事迹、雷锋故事等为主题,内容要求健康、充分体现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2、讲故事过程中可适当插入音乐、表演等内容。

3、参赛选手必须在3—5分钟内脱稿独立完成。超时者需扣除相应分数。

八、评分标准:

比赛采用10分制,评委现场打分

1、故事内容(计4分):

①紧扣主题、生动活泼、不成人化

②语言流畅自然,有感召力

③讲故事时间不超过5分钟。

2、语言能力(计4分):

①普通话标准,语调准确,表达流畅;

②脱稿讲故事;

③表情自然丰富,肢体语言使用恰当。

3、综合印象(计2分):

①上下场致意、答谢

②服装得体,自然大方,

③观众反映好。

九、记分方式:

比赛项目单独记分的方式,加总分并取平均分的记分方式。

十、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全校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

一、二年级为低年级,

三、四年级为中年级,

五、六年级为高年级,每个年级段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同时每个年级段也选出最佳指挥员一名。

十一、会场布置分工:

1、主题名称:老师

2、位置安排及纪律维持:体育组老师及各班正副班主任

3、音响设备:老师

4、比赛现场摄影:老师

5、评分表、笔的准备及记分员:老师

6、比赛主持人:

十二、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必须按照指定时间准时到场,迟到者按照自动放弃处理。

2、参赛选手必须遵循在场教师指挥,比赛时,参赛需遵循比赛规则,现场观众需自觉遵守纪律。

3、参赛选手演讲完后应回指定地方欣赏他人比赛,不可乱走。

篇6:幼儿园亲子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

童年是美好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听着暖暖的故事进入梦乡。

在我园特色建设的过程中,家庭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对幼儿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结合我园语言特色建设,为营造家庭阅读的良好氛围,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春宇幼儿园将在12月开展首届爸爸妈妈讲故事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充分发掘家长教育资源,搭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互动桥梁。

2、推广普通话,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受力,增强阅读的兴趣。

3、增进家园互动,提高家庭阅读氛围。

三、参加对象:全园各班幼儿的爸爸妈妈均可参加

四、活动时间:20xx年12月25日

五、活动过程:

(一)宣传动员阶段:12月3至7日

1、制定活动策划书及比赛评比要求,向教师宣传本次活动。

2、利用网站进行活动宣传。

3、利用校讯通给家长发送活动的动员短信,鼓励家长积极报名参加。

4、家长报名。

(二)活动进行阶段:12月10至25日

1、家长向本班教师报名参赛,并录制讲故事的视频或音频进行初选。

2、在初选中选拔表现优异的爸爸妈妈进入决赛。

3、中大班的春鸽儿小喇叭广播节目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

4、12月25日利用圣诞节的契机,开展讲故事决赛活动,并请在园小朋友担任评委。

(1)选手抽签比赛顺序。

(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园长致辞。

(3)主持人宣读比赛相关要求。

(4)进入决赛的爸爸妈妈选手依次上台讲故事,每一次讲故事后由小朋友举牌对爸爸妈妈的故事进行打分。

(5)对参赛选手的成绩进行汇总,并安排各奖项。

(6)颁奖仪式。

(7)结束语。

(三)活动总结阶段:12月27、28日

1、将本次活动的实况照片在网站上进行展示。

2、将获奖爸爸妈妈的视频在网站上进行播出。

3、邀请获奖的爸爸妈妈参与小喇叭广播站的播音活动。

4、进行最后活动总结等文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六、参赛要求

1、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语速适当。

2、精神饱满,富有表现力,能打动小听众。

3、故事内容健康有趣,简单易懂,适合幼儿欣赏和阅读。

4、讲故事时间控制在3—5分钟之内,尽量脱稿讲述。

七、备注

1、根据报名人数随时调整,人数多可分为爸爸专场和妈妈专场来进行。

篇7:幼儿园讲故事比赛总结

2015年3月23日,班级进行了讲故事比赛。这次活动共有28名小选手报名参加,老师们仔细聆听了每个幼儿精彩的故事。这次讲故事比赛我们班级老师和家长都非常重视。我们提前发校讯通给予了幼儿准备的时间。让幼儿先是在家里协助指导讲故事。一周后幼儿在班级戴上了耳麦,根据每个幼儿的报名排序和故事进行了讲述。有的故事讲完了,但是声音偏小。有的幼儿讲述故事的时候,非常紧张,故事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有的幼儿吐字不清楚。但也有很多的幼儿落落大方,讲述的故事生动、有感情,讲述故事的时候还加了一些动作表情在里面。为了公正公平,我们先是选出了比较优秀的十名幼儿。3.27日我们还进行了第二次比赛。从十名比较优秀的幼儿中再次选出五名幼儿。充分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幼儿们在这次比赛中明显进步很快。

这次活动我们要感谢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与指导,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精彩的表演。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个别孩子由于平时缺少锻炼,原本在班级能较好地发挥,到了比赛场合、见到了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却临场退缩,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希望家长能在平时的生活中鼓励孩子走出小家、走进大家,放开束缚的手,放飞孩子的心,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多与人交往。

此次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幼儿的胆量,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学说、敢说、会说的氛围。对于初次上台讲故事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次体验,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勇气,更让孩子们收获了一种自信。在形形色色的故事表演中,孩子们懂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大道理!通过活动,相信孩子们将对故事的热爱有增无减,将会更加喜欢故事了!

篇8:幼儿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误区一:活动形式的单一性

故事教学活动呈现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讲,小朋友听,部分有点创意的教师会结合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视听效果来达成更好的故事教学的渲染效果,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故事教学的目标达成。而仔细深入分析教师讲、小朋友听这一教学形式,再分析幼儿这一特殊的教学对象,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个三方面:

1.很难持续迎合幼儿的兴趣点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着小朋友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吸引而发生明显的转变。教师呈现单一的“师讲生听”的教学形式,很难吸引幼儿的兴趣点,久而久之,幼儿的兴趣会被慢慢的扼杀掉。

2.很难激发幼儿持续的参与度

由于故事呈现的形式是小朋友听老师讲,小朋友需要做的大部分事情就是一个字:听,很多幼儿在听的过程中不再参与其中故事情节的思考与分析,消化与内化的过程,这就直接导致幼儿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得不到持续的延伸和上升,即参与度不够。

3.很难促使幼儿的语言实践

教师讲、小朋友听的故事教学形式一方面在展现教师精湛专业技术,另一方面却无形的剥夺了小朋友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小朋友一直处在语言应用性思维和训练的大门之外。

策略一:改变故事呈现形式,让幼儿在多形式中活动

面对这样客观存在的误区,我们教师尝试着改变故事呈现的形式,可以把单纯的语言讲述型的故事呈现形式改编成游戏类、表演类、互动类……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故事情节之中,不仅让幼儿深入参与到故事情节之中,更能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故事情节的接收、消化、转化的过程,全面提升幼儿语言信息的采集、分析、转化的能力。比如在故事《拔萝卜》活动,这个故事的情节发展模式几乎是一样的,那么教师在讲述了一到二个人物出场的场面及相应的对话后,可以提问:“他们还是不能拔萝卜拔出来,这可怎么办呢?该怎么寻求帮助呢?”把问题抛给幼儿,让他们留有思考、想象、模拟的空间,激发小朋友的思维。在故事都欣赏完后,可以结合音乐游戏《拔萝卜》,让孩子在唱唱跳跳中进行故事中角色的扮演以及相应对话的复习……

误区二:活动评价的缺失性

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对教师的评价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对教师的表扬和激励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渴求和认可。而在现实的故事教学活动中,却缺失很多应有的评价性形式,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小朋友只是一个接受者、收听者,没有思维和语言的参与,就没有参与效果的反馈,评价性活动不经意的被扼杀了。没有评价,就没有竞争,也就没有更深入的思维和兴趣,故事教学的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达成,更失去了故事教学的提升空间。

策略二:注重评价标准和形式,让幼儿在赏识中前行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可以结合各自故事呈现形式,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形式。然后充分把握小朋友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思维度,并给予小朋友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比如在《乌鸦和狐狸》这个故事情节中,我们就可以用互动问答的形式来呈现故事,比如狐狸夸乌鸦的歌声是森林里最动听的,此时就可以问小朋友,为什么狐狸会这么夸乌鸦吗?乌鸦的声音是不是真的最动听的呢?故事进行到这个环节,后面呈现的过程就还给了小朋友,小朋友不仅要动脑思考狐狸夸乌鸦的原因,还要把自己的思维结果转变了成自己的语言呈现给老师和同学们。而教师则对参与思考和发言的小朋友充分的肯定和激励,一方面肯定他们的积极动脑和发言,一方面引导幼儿的思维,指导幼儿语言的表达技巧。这样类似的评价能最大限度的从内而外的激励了每个小朋友的参与度,提升故事教学的价值。

误区三:活动内容的科学失真性

为了提升故事的趣味性、奇妙性,能更好的激发小朋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现在很多的幼儿故事采用夸张、虚拟等多种文学修饰,而小朋友的知识与经验很难分析整个故事内容中部分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而这些虚构的、虚拟的、夸张的内容传递给小朋友以后,小朋友很难对其中的部分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特别是面对小班或者小小班的小朋友,就像《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童话篇中一样,红太狼总是用平板锅打飞灰太狼,而事后灰太狼还是安然无恙,久而久之,很多小朋友会认为平板锅可以打人,而且打好以后不会对被打者造成生命中的伤害。类似的故事会对小朋友造成更多的误解,直接影响小朋友正常的语言认知发展和知识经验的构建。

策略三:巧用延伸活动,让幼儿在思考中获真知

篇9:幼儿故事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故事是人生的第一套教科书。它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形象活泼的语言来吸引幼儿。我们思考以“幼儿故事教育”为抓手,以讲故事为载体,培养幼儿大胆自信、活泼开朗、敢于表达、善于合作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实践研究中,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素养与理念,让幼儿和教师在故事教育中获得“双赢性”发展。

三年中,上海市高科幼儿园(简称我园,下文同)围绕“幼儿故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开展“幼儿故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特色项目课程的探索与研究。具体做法:

一、把握基础课程与特色项目课程之间的关系

基础课程以新教材为蓝本,占总课程85%,特色项目课程以“幼儿故事教育活动”为特色项目课程活动,故事教育特色课程活动每班每两周一次,占总课程的15%左右,引导教师在实践基础课程的同时,教师根据比例选择活动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幼儿故事教育”特色项目课程活动。

二、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初步形成特色研究项目课程

自2007年3月,“幼儿故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被批为区级课题以来,我们本着严谨、踏实的态度在教育实践中开展着相应的科学研究,努力寻找着幼儿故事教育的规律。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以“幼儿故事教育活动物质环境的创设”、“幼儿故事教育活动实施途径”、“幼儿故事教育活动研究具体做法”三方面着手,深入实践与探索,使得幼儿故事教育渐显特色。

1.幼儿故事教育活动物质环境的创设。

(1)幼儿故事物质教育环境创设的特点。为营造故事教育的氛围,幼儿园整体上对幼儿园的内外环境进行设计。从门厅、从走廊通道、从故事专用活动室到各班活动室,教师可以设计或选择、制作具有故事教育特色的环境布置,使幼儿及家长一跨进幼儿园就能感受到故事教育的氛围,产生认知、探索、表达的欲望。

听觉、视觉多感官刺激的综合。幼儿园的故事教育环境对幼儿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尝试从视觉、听觉等多感官施以故事教育影响。如:在幼儿的活动环境中,通过展示生活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图片、图书,引起幼儿视觉关注,引导幼儿自觉关注它、欣赏它、评价它;每周一次的“精灵小广播”,幼儿园通过播放故事、大班幼儿讲故事让幼儿欣赏和表达;在故事教育专用活动室中,提供丰富多样、可操作的皮影活动材料与工具,引发幼儿主动探索、尝试、表达。

科学性与童趣性。幼儿园的欣赏环境能被幼儿所喜爱、理解并接纳。在设计故事教育环境时,尽可能增加其童趣性,才能真正引起幼儿的共鸣,唤起幼儿的经验。走廊通道及班级环境的故事形象都以儿童化为主,如:“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的老鼠、“东郭先生”中的东郭先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人物形象等,尽可能采用艺术化、童趣化的娃娃体形式。

情景化与生活化。在故事教育中,创设富有生活化、情景化的幼儿园、班级环境,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美工室这个开放的环境中,我们根据幼儿所熟悉的——张江特有的环境资源挖掘,鼓励老师、家长、幼儿共同参与材料的收集,创设了张江鞋坊、张江墙纸、张江家园不同区域,幼儿可以在其中创建张江的居住环境、墙纸加工厂,生活化、情景化的场景也能给孩子无限灵感,幼儿在边玩边画、边想边讲过程中激起兴趣与动力,又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性。

(2)幼儿故事物质教育环境创设的途径。

走廊通道。幼儿园利用走廊展示各类故事图书,如:三只小猪、猴子捞月、东郭先生等故事。幼儿自己绘制的“童画林”故事等,在这些故事世界中,幼儿可以进一步感知传说、神话、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增强对故事的认知、欣赏、表达的敏感性;还利用楼层走廊创设“幼儿故事长廊”,让幼儿在餐后散步、来园、离园、自由活动时间能自主的欣赏、回忆故事情节及内容,不时唤起幼儿参加故事特色活动的兴趣。

★故事专用活动室。为了促进幼儿故事教育的深入有效开展,幼儿园创设了故事专用活动室:图书室、美工室、皮影吧,引导幼儿充分欣赏、感受故事作品,并大胆的想象创造。

★班级环境。各班级可根据年龄特点,创设相应的故事教育特色活动区域。如:小班侧重生活故事;中班侧重童话故事;大班侧重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在区域中幼儿可以随时看、玩、说、想、表演等,尝试用故事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引导幼儿更加广泛、积极地参加各种故事特色活动。

2.幼儿故事教育活动实施途径。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主渠道。幼儿故事教育活动是将幼儿故事教育目标具体落实到促进每一位幼儿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我们从“幼儿故事教育活动目标的确立”、“幼儿故事教育活动内容的筛选”、“幼儿故事教育活动研究具体做法”三方面为着眼点尝试研究。

(1)幼儿故事教育活动目标的确立。故事教育总目标:通过创设丰富的故事教育环境,选择适宜的故事教育内容,开展多样的故事教育活动,帮助幼儿从故事中获得感受、体验和启迪,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倾听、表达、想象和思维等能力,培养幼儿大胆自信、活泼开朗的良好个性品质。

根据故事教育总目标我们又制定了相配套的各年龄段教育目标。

(2)幼儿故事教育活动内容的筛选。挖掘、筛选适宜的幼儿故事教育内容是实施幼儿故事教育的关键。我园在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时,以《幼儿园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与教师的经验、园内外资源状况等,筛选适宜的故事教育内容,是有意收容的,而不是随意收容的。如:与主题整合的故事教育活动内容;经典的、具有乡土特色的故事教育活动内容;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故事教育内容。

(3)幼儿故事教育活动的途径。在实践中,我园幼儿故事教育活动的实施途径分为两类,即专题性故事教育活动与渗透性故事教育活动。专题性故事教育活动包括主题背景下的特色教学活动、多种形式的故事活动,渗透性的故事教育活动包括主题活动渗透、区角渗透、环境渗透。

3.幼儿故事教育活动研究具体做法。幼儿故事教育活动研究具体做法主要是立足于教师的困惑,立足于园本自培、研究、实践、反思,帮助教师转化理念,落实行为,促进专业化成长。

(1)课题引领与培训相辅相成——使课题研究更有保障,使培训更具针对性。

“请进来”——针对“幼儿故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邀请浦东新区教科所专家开展培训。如:如何撰写故事教育活动案例、故事教育活动经验总结的撰写。

“走出去”——输送教师外出参加浦东新区教科研培训。通过培训,申报了区级青年教师研究课题,开展了“幼儿故事教育策略的研究”的课题,提升了教师的课题开展、实施能力。

“扶一程”——新教师(专业、非专业)、青年教师的培训,新教师、青年教师的续编故事、创编故事、讲故事活动,提高了她们自身开展故事教育活动的技巧及素质。

(2)教研与科研并驾齐驱——使教研融入理性思考,使科研更具实际意义。根据科研促教研的理念,我们成立了由行政及全园教师加入的课题组,将“幼儿故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作为园内统领性的主课题,并以此作为主线,引领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践,确立并开展相关应用性的故事教育专题研究,使教师的研究更具计划性、方向更明确。在此过程中,把握教研与科研的价值取向,促进教科研融合渗透,使教研融入理性思考,使科研更具实际意义。

(3)个体与群体交融共振——使个体研究浸润群体互助,使群体研究凸显个体价值。在园内课题的统领下,采用大小教研组与教师个体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各教研组根据计划以年级组、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选择专题进行研讨,注重教育内容、方法策略有机渗透的研讨。在此基础上,教师则可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尝试,将自己的体会与反思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互动。

同时倡导组际间有更多的交融,研讨中团队力量与智慧的集结凸显,以年级组为单位,大家共同讨论、选择内容、实践反思、改进提高。相互间有了更多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呈现出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4)研讨、反思与调整结合——使实践成为主体,使研究更有实效。活动中,以“教师的即时反思”、“活动后反思”、“课题组集体反思”对一个个故事进行最深入的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幼儿,从关注教育结果到关注教育过程,从关注即时效果到关注对孩子的长远影响。在这样的研究实践中,教师面对理论与教育行为间的矛盾时,能尝试用生动的案例来“解剖”、“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对幼儿个体关注中也形成了新的感悟,幼儿喜欢故事活动,但不同个体又都有不同,分析了解他们的不同认知与情感需要让教师对故事活动选材、设计、实施有了新感悟和理解。

三、故事教育的实践成效与思考

1.成效。故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展至今,公开展示活动,锻炼了教师随时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自信。青年教师借助故事教育的平台,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多年教龄的教师也依托故事教育的平台,突破自己的原有经验。

2.思考。要及时总结与提炼自身实践中的成败得失,挖掘资源补充完善故事研究项目;立足教学研究,保障故事教育活动研究的扎实推进;健全和完善各年龄段幼儿故事教育发展评价指标。

篇10: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一次次地讲述,发现孩子们一次次地进步,声音响亮了、内容连贯了、口齿清晰了,能完整讲述了,有很多家长也纷纷地来报名,“老师,让我们也来讲讲吧!”从中说明家长们也看到了别的孩子的进步。 这次比赛二个班总共参加26人,最后得奖12人,一半的孩子得奖,我班参加14人,最后6人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还有4个人没得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讲着讲着最后一部分讲不上来了,有可能是紧张所致,最后我又分析一下:

1、家长给孩子选择的内容有点长,不方便孩子记忆,还有一个就是孩子对这个故事内容不理解,为此最后就讲不上来了。

2、家长在教孩子讲故事时有可能方法不对,让孩子死记硬背地记故事内容,对于这个故事的中心意思没有告诉孩子。

接下来我的工作是培养孩子讲故事时要运用好听的词、好听的句子,还要加上动作也表现对故事的理解。

篇11: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此次比赛活动是经过了几个星期的积极准备。各班指导老师对选手的参赛故事进行了反复的筛选并进行了反复的指导。在老师的教导下和选手们的努力下,选手们的水平在决赛中有了明显进步,各位选手的故事讲的是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赢得现场小观众和评委老师们阵阵热烈的掌声。突显了“讲故事”的特点,提高了比赛的质量。

本次比赛中获得二年级组一等奖的同学是二年级(2)班齐思雨,获得二等奖的同学是二年级(1)班陈家粮,获得三等奖的同学是二年级(5)班赵鑫玮和二年级(6)班刘星语。

获得一年级组一等奖的同学是一年级(2)班陈瑾萱,获得二等奖的同学是一年级(7)班柴心卓,获得三等奖的同学是一年级(8)班郑程和一年级(3)班的耿珂玥

总结本次比赛,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指导认真,选手靓妆登场,激情投入,高潮迭起,令选手,评委老师和观看比赛的学生即紧张又兴奋。

2、选手比赛时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肢体语言大方得体,声音抑扬顿挫,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体现出了学生的多才多艺。

篇12: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为了举办这次活动,初一初二的班主任老师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班级内部进行了比赛选拔,每位同学都有参赛机会。每班在班级初赛的基础上推荐一名学生参加学校选拔比赛。各班的指导老师对选手的参赛故事进行了反复的筛选和指导,并积极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在老师的倾心指导和孩子们的努力下,选手们的水平在决赛中有了明显进步,各位选手的故事讲的是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赢得现场小观众和评委老师们阵阵热烈的掌声。突显了“讲故事”的特点,提高了比赛的质量。

本次比赛经过初赛和复赛最终评选出了初一初二年级各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团体奖和组织奖若干。讲故事的同时加上了自己的表演,使故事通过表演而显得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引来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给大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13:幼儿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本刊讯前不久, 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记协主办的第三届陕西省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在西安举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出席颁奖仪式并讲话。

梁桂指出,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 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 是展示陕西新闻工作者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果的重要平台。他强调,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聚焦政治合格, 坚定正确导向,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传播好党的主张、反映好人民心声。要聚焦追赶超越, 坚持服务大局, 讲好陕西故事, 记录三秦大地日新月异的生动景象。要聚焦能力素质, 坚持担当尽责, 深入“走转改”,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打造一支素质过硬队伍。

篇14:在故事教学活动中丰富幼儿词汇

一、利用故事丰富幼儿词汇

幼儿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不丰富,一开始不会说优美的词语是很正常的,但是作为老师要给孩子接触各类词汇的机会,并巧妙的帮助幼儿学会运用。小班语言教学活动中《我爱上幼儿园》中,有个词语“大大的苹果”,我在进行这段讲述的时候,把“大大的”语气加强,动作夸张,让幼儿充分明白了这一词语的内涵,在复述故事时,引导和暗示幼儿多次张口一起进行复述,最后,在幼儿已经理解这一词语的基础上,鼓励幼儿随即进行了“水果大变身”,让幼儿用“大大的”形容各种水果,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上来了,“大大的西瓜,大大的榴莲,大大的桃子,大大的梨”……众多的练习机会给了孩子们,在以后的语言交往中,孩子们很自然的就用上了“大大的……”。这些很口语话的词汇在很多好听的故事里面比比皆是,比如“圆圆的、甜甜的、好看的、美丽的……”我们幼儿教师只要用心,就会找到很多教育机会,来帮助孩子们丰富词汇,假以时日,我们的幼儿语言交往和运用过程中词语的运用将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二、鼓励幼儿利用单个词汇说一句连贯优美的话

滴水成河,在积累的过程中,孩子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各类词汇,这时,我就逐步提升了难度,鼓励幼儿用单个词语说出一句连贯优美的话。比如,让幼儿使用“五彩缤纷”说一句话时,孩子们说出了“幼儿园的花园里开了五彩缤纷的花”“秋天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我今天画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孩子们的词语运用已经很自然的过度到了他们的生活当中。孩子们用一句话来进行表达,循环快,每个人都给很多机会,专注他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不仅可以培养幼儿从同伴里获取很多知识,同时专注的倾听能力也是发展幼儿语言很必需的一项技能。

三、鼓励幼儿利用多个词语创编小故事

到了大班,孩子们已经可以很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并且他们还能够自然的运用到多个词语来进行描述,采取一个故事比赛的方法,我们进一步提升了运用各类词汇的难度。我一次性提供给幼儿多个词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鼓励幼儿按照自己随意抽取到的多个词语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小故事创编,创编好以后讲给大家听,这时,其他的孩子们也在认真倾听,他是否运用到了这些词语,故事是否好听有趣,孩子们无论是讲述的,还是倾听的,都有了积极的目标参与,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这类活动的开展不一定在正规的课堂上,饭前游戏、饭后散步、盥洗等小时间段里就可以实现,对幼儿常规也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四、把词汇和图画相互结合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

3-6岁的幼儿,毕竟对词语的感兴趣程度远远比不上对色彩鲜艳的图片的吸引力强,我们还应该从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出发,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以人为本,巧妙合理的把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把各类词语和好看的图片图卡、结合在一起,鼓励幼儿运用上规定词语,同时也要利用上这些图片,创编出好听的故事。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大班中后期进行,幼儿有了一定的说连贯性词语和段落的基础,同时这种方法也比较具有挑战性,也更好玩,各种图片在孩子们眼睛里可以变化成多种情景,故事更生动,孩子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越来越丰富。

篇15: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活动总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报故事内容,活动内容自拟,活动形式多样:有:个人表演讲故事、亲子讲故事、音频视频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目的在意让每位幼儿都有表演的欲望与积极性。通过第一阶段的积极报名,班上36位孩子都积极报名参加。第二阶段为班级内部比赛,每位幼儿都有参赛机会,各班选拔幼儿代表班级参加第三阶段园内的比赛。

在幼儿比赛过程中,孩子们清晰流畅地讲述着一个个充满童趣和创意的故事,小选手们讲得起兴,小听众们听得入迷,通过这次活动使参赛的小朋友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不仅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提高,幼儿的表情,朗诵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这些幼儿利用平时练习讲故事的机会不断锻炼自己的胆量。全体幼儿通过听故事,不仅培养了倾听能力,幼儿还通过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了许多的道理。经过激烈的角逐。通过比赛,孩子们的表达表现能力得以发展,与人沟通和交流能力得以提升,更练就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选择故事、演绎故事的过程中,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纲要》在语言领域也强调“发展幼儿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讲故事,能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锻炼、丰富幼儿的词汇、句子,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健全与发展,更重要的是锻炼幼儿的胆量,培养幼儿自信与勇气。为此,我园特意策划了“幼儿园故事大王比赛活动”,旨在为幼儿营造一个学说话、敢说话、会说话、勇于表达的语言氛围,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大班幼儿都能在集体面前敢说并大胆说,在讲故事过程中,显得有点紧张,有些幼儿都不敢抬头,而且声音很小,但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表现的很棒,他们故事的情节讲得很好,但流露的感情不够深切,不能淋漓尽致的变现任务或者动物的情感。

总而言之,小朋友们在故事比赛中,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活动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2

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名族文化,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和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结合学校“礼乐于人”的办学理念,特举行本次讲故事比赛活动。旨在通过本次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分享阅读成果,挖掘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敢说话,会表达的氛围。本次活动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老师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以及家长的配合下,活动举办得严密、充分有序,现场气氛活跃。

此次比赛活动是经过了几个星期的积极准备。各班指导老师对选手的参赛故事进行了反复的筛选并进行了反复的指导。在老师的教导下和选手们的努力下,选手们的水平在决赛中有了明显进步,各位选手的故事讲的是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赢得现场小观众和评委老师们阵阵热烈的掌声。突显了“讲故事”的特点,提高了比赛的质量。本次比赛,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指导认真,选手靓妆登场,激情投入,高潮迭起,令选手,评委老师和观看比赛的学生即紧张又兴奋。

2、选手比赛时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肢体语言大方得体,声音抑扬顿挫,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体现出了学生的多才多艺。

本次活动结束了,但在今后我们会总结经验把讲故事活动形式多样化,力争人人会讲故事,并长久地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从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3

为进一步深化本校20xx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推进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递正能量、凝聚精气神,我校初一初二年级举行了本次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旨在通过本次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分享阅读成果,挖掘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努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敢说话,会表达的氛围。本次活动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思教处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以及班主任的配合下,活动举办得严密、充分有序,现场气氛活跃。

为了举办这次活动,初一初二的班主任老师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班级内部进行了比赛选拔,每位同学都有参赛机会。每班在班级初赛的基础上推荐一名学生参加学校选拔比赛。各班的指导老师对选手的参赛故事进行了反复的筛选和指导,并积极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在老师的倾心指导和孩子们的努力下,选手们的水平在决赛中有了明显进步,各位选手的故事讲的是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赢得现场小观众和评委老师们阵阵热烈的掌声。突显了“讲故事”的特点,提高了比赛的质量。

本次比赛经过初赛和复赛最终评选出了初一初二年级各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团体奖和组织奖若干。讲故事的同时加上了自己的表演,使故事通过表演而显得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引来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给大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16:“亲子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家校共育 快乐成长

沱江镇第四小学充分挖掘地域优势资源和学校历史文化背景,提出了以“清流文化”为精髓的学校文化特色,打造“清流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特色文化,拟定了“让每一滴水珠都晶莹”的办学理念,“固本清流,浸润心灵”的校训;“清爽做人,明白做事”的校风;“激荡浪花,成就精彩”的教风和“筑梦清溪,向上生长”的学风。

一、赛前准备

在比赛之前,全体低年级老师按照学校阅读微团队的安排,从拟订节目单到场地布置均有专门人员负责,分工明确,确保了“亲子讲故事比赛”的顺利开展。

图片为王雪芳、黄萌枝两位老师为营造活动气氛扎的气球。还没有开始比赛,就已经开始有了期待。

班主任老师对此次比赛也十分上心,放学后邀请了参加比赛的家长和学生,在教室里进行彩排,家长与孩子的对话真是温馨又有爱呢!

二、精彩瞬间

这天上午,在和煦的春风中,在彭翠林主任和盘宇老师的组织下,比赛相关人员陆续入场,学生们坐姿端正,场面十分壮观。

在主持人杨海琳老师和汪云舒同学的热情邀请声中,何化桥校长为此次悦读节“亲子讲故事比赛”致辞,并对家长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和感谢。

《生气王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年级二班刘曦小朋友自信的台风和与家长之间有爱的互动。

一年级三班刘莛睿小朋友及家长带来的《小马过河》实在太可爱啦,是最萌的版本没错啦!

二年级四班三组家庭带来的表演《鸡毛信》绘声绘色,将我们带入了那个遥远的革命年代。没有烈士们的热血救国,何来今天的美好生活?让我们在欢笑声中将历史深深铭记。

00:10

来自一年级五班的王语涵和她的家长给我们带来了《猜猜我有多爱你》,你永远也猜不出来,因为我爱你,比你想的还要多!

精彩的表演还有许多许多,真是目不暇接呀!不来现场看看真是可惜啦。

评委们正在认真地给选手们打分。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音乐响起,孩子们高兴地唱了起来。比赛接近尾声,何化桥校长给获奖学生颁发了奖状,鼓励学生爱上阅读,争做书香少年。

三、家校连心

一二年级亲子讲故事比赛结束后,我校顺势开展了“沱江镇第四小学第一届悦读节家长会”。实现了阅读工作从学校迈向家庭,推进了大阅读工作的开展,将家校共育落到实处。

在本次家长会上,何化桥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的清流文化、“让每一滴水珠都晶莹”的办学理念;分享了四小未来的建设愿景;交流了“一班一特色,一生一特长”工作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出了阅读进校园,建设书香学校的美好构想。四小明天更美丽,因为我们有信心!

四小二年级六班唐亚麟家长杜红英女士给我们分享了她的育儿经验。她说到“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陪伴”。这也是我校开展悦读节“亲子讲故事比赛”的初衷——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

家长会的最后,贺亚琴副校长再次对家长们表达了欢迎和感谢:“我只有一句话,真的感谢大家,谢谢你们!”边说边对着家长们鞠躬致意。感谢家长们的到来,感谢您的配合,期盼您的支持!

沱江镇第四小学阅读微团队

篇17:幼儿园故事比赛总结

小鹰慢慢长大,鹰爸爸妈妈都为小鹰的将来担心,叫小鹰去学飞,它不去;叫它去帮妈妈干活,它也不去,每天呆在窝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起身也不愿起。有时还哭,吓得爸爸妈妈连忙“求饶”。日子过长了,小鹰被养得肥肥胖胖,像一个皮球,它的爪子也退化了,站也站不稳。

一天,鹰爸爸和鹰妈妈出门找食物,留小鹰一个人在家。小鹰什么也不干,又睡觉去了。住在山洞里的毒蛇早就瞅准了这只美味的食物。趁这次机会,毒蛇悄然无声的爬上树,围着熟睡的小鹰转了一圈,眼里闪着杀气,露出尖尖的毒牙,显得狰狞可怕。它张开大嘴,刚想把小鹰吞进肚,不料小鹰的父母赶回来了。鹰爸爸赶去啄毒蛇,鹰妈妈飞向窝边保护小鹰。刚刚醒来的小鹰躲在窝里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不一会儿,鹰爸爸赶走了毒蛇。通过这次惊险体验,它后悔的对爸爸妈妈保证:以后我一定听你们的话,好好学习本领,学会独立生活,不在让你们操心。”爸爸妈妈都笑了。

篇18:幼儿语言教育里怎样设计故事活动

一、解读

设计幼儿故事活动首先要解读作品。找准了故事的特点,才能发现解读的突破口。文学作品是包容着丰富信息的载体。外在大干世界的广袤拓展了作品的广度,作者内在心灵的思索和探究开拓了作品的深度。文本的敞开性,造就了对作品内涵的无数解读和阐述。幼儿文学作品作为幼儿园基本教育内容之一,其多元的价值取向早就为广大教育者所认可。

一般而言,文学作品一是具有审美价值:语言美、形象美、心灵美、意境美;二是具有多功能的认知价值:科学知识、人际关系、品德修养;三是具有娱乐价值:引起美感享受、愉悦身心;四是具有促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现等发展的价值。因此,教师应从审美以及其他层面审视和解读作品,努挖掘幼儿文学作品的价值。其次才是立足于文学本身的层面,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诸要素人手,培养幼儿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理解

幼儿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设计故事活动时,应当灵活运用一些增进幼儿理解的方法,如提问和创设认知冲突。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或关键性的提问,引导幼儿对故事中的内容进行思考,不仅促使幼儿深入地领略故事中的美好意境,也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如《小马过河》、《珍珍的梦》等故事教学中,可以让幼儿进行思维的碰撞,满足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吸引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注意力。

活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幼儿故事的内容,有意识地制造认知冲突,引起幼儿不断思考、澄清问题并解决冲突。如学习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欣赏作品后可以问幼儿:“小兔是怎样告诉妈妈自己有多么爱她的?兔妈妈又是怎样告诉小兔的?”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又如学习故事《金色的房子》,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小姑娘开始没有请小动物进屋,后来却请他们去玩了?”从而激活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整個思维过程带来的乐趣。

三、欣赏

在设计幼儿故事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欣赏的环节。例如,审美价值的欣赏。可以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的语言美、人物的形象美、主人公的心灵美、故事的意境美等;激发幼儿的美感,引起共鸣,愉悦身心;对于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可以组织幼儿反复诵读,直到能背诵;对于一些好的情节和意境,可以组织幼儿复述;一些好的角色,甚至可以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欣赏,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能力。需注意的是,在让幼儿欣赏故事时,特别是教师讲述故事时,要注意讲述的语气、语调,并善于结合一些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如讲述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教师应该以生动而自然的神情、真挚而夸张的语言及动作来讲述。故事结尾处要渐轻渐慢,将兔妈妈深受感动时的柔情充分表达出来,这样幼儿才能感悟作品中真挚深切的母子之情。

四、留白

“留白”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术语,就是在绘画时不将画面涂满,而是留出一定的空间,供欣赏者去联想、填充。将“留自”的思想借鉴到文学活动中,就是要给幼儿留一些感受、体味作品的空间。文学作品是开放的,是未完成的文本,其意义是在读者的理解中不断显现出来的。教师应有意识地给故事留些问题或“尾巴”,让幼儿去探求或延续。例如,让幼儿补完故事、加个“尾巴”等,以拓展幼儿的思维,扩大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幼儿的审美心理。如欣赏《九只小猪旅行记》的故事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故事的第一段后,在小猪忽视“禁止人内!”的警示牌处留白,让幼儿自己讲述看到的直观情景给美丽的绿化造成的后果。还可以在讲述小猪们从桶里滚了下来时,结果也留白,让幼儿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猜测小猪在桶里从山坡上滚下来会有什么后果。又如欣赏后,问幼儿:“你们猜小猪还会继续旅行吗?他们还会经过哪些地方?还会遇到‘禁止人内!’的警示牌吗?他们又会怎么做?”启发幼儿想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故事的内容大胆拓展故事情节。

五、迁移

教师要集中挑选那些有话可讲、对幼儿有启发性、具有教育意义的情节和内容,激发幼儿联想和想象。如学习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在讲述故事后问幼儿:“你们也像小兔那样爱妈妈吗?你想怎么告诉妈妈自己有多爱她呢?”幼儿就会迁移故事中的内容,用动作、语言、图匦等(用一种可以代表很深程度的事物)来表示。就像有些幼儿所讲的:“妈妈我爱你就像东方明珠那么高!,,‘‘妈妈我爱你就像胡萝卜那么有营养!”“妈妈我爱你就像石头那么坚硬!”……幼儿不但可以通过作品进行迁移,还可以通过同伴的讲述进行迁移。在幼儿迁移、教师引导时,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开放性。刚开始时,幼儿的思维比较狭窄,很多时候只是跟在别人后面说,这时可以一方面提醒他们“不要说与别人一样的内容”;另一方面,对幼儿不同于他人的想法表示极大的支持和赞许,从而激起幼儿积极想象迁移的兴趣和愿望。

在幼儿迁移表达的过程中,幼儿的直接经验不断丰富,他们运用自己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主动、积极地建构着新的知识和经验。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更多的是与同伴交流、探讨和合作,他们是活动的中心和主人,可以控制和掌握活动的内容与方向,而教师则是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倾听者。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在幼儿故事活动中注意方法,重视解读作品,运用理解、欣赏、留白和迁移等手段,将幼儿语言教育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上一篇:吃葡萄的人生哲理下一篇:想成功招商光有好产品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