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苏教七下语文

2024-04-10

孤雁苏教七下语文(精选4篇)

篇1:孤雁苏教七下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大地鸡鸣,人类的(chuī)烟升起。在这片友好的大地上,万物欢欣,生机(péng)勃,土地丰(ráo)。我们用感恩的心情,声声祈(dǎo):大地,早上好!

2按要求填空。(10分)

(1)2003年6月,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将喜迎各国嘉宾。用《论语》中的“,(3)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是。

(4)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或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的开卷诗。

3、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四月春风里摇曳的青草嫩尖,柔软的扫帚草丛,①,②。究竟是为什么踏上了脚下这块沉默而坚硬的土地的呢?

A、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B、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C、①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D、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②让他轻轻地漂浮,又让他深深地沉醉。

4品读下面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诗,然后答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2分)

句子:理由:

5、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一种“家电”,写一句讽喻人类的文字。(2分)

示例: 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众人的摆布。

空 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6.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一些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已不能熟练地使用苏州话进行交流,在“90后”中甚至出现了“无方言”人群。对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人则认为苏州人就应该说好苏州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理由。(3分)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地震》,完成7~12题(14分)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7.选出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2分)

A、鸡鸣犬吠/满城/中

B、俄而/几案/摆簸

C、人眩晕不能/立

D、栖霞山/裂;沂水陷/穴

8.将文中的比喻句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两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

A、众骇异,不解其故(原因)未布瓦,上轻,故如此(因为)..

B、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正在)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才)..

C、自东南,向西北去(从)六幕相持,自不能动(自然,当然)..

D、方知地震,各疾趋出(疾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这些标志性的词语。(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找出文中体现人们情绪变化的词语(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5题。(6分)

[甲]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

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现

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①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

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②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乙]⑪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⑫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⑬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

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

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⑭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

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⑮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

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的寂光。

⑯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

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

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

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⑰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3甲文中两个”这”分别指什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比较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二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乙文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有什么深刻的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20题(15分)

①自打上大学开始,我就成了一个游子,一只风筝。我浪迹天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飞到离家万里的南方来。总想衣锦还乡,于是一年又一年地推迟回家的行期。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带领妻儿回到相隔快20年的故乡去。

②和爹娘相见的那一刻,所有的感情和语言都化成了眼泪,四十多岁的我,竟像个孩子一样哭个不停。娘喊着我的乳名,不停地安慰我,就象我小时在外面受了委屈,她把我揽在怀里,拍着我的头安慰我一样。我就越发哭得厉害。怎么忍也忍不住。

③平静下来以后,娘便开始向我诉说这些年来家里的变化。爹和娘现在早已不住在农村。他们随着哥哥和妹妹搬来县城,又搬了几次家,才住进现在的楼房里。虽然住的是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

④娘说:“一搬三穷。不少东西都扔掉或者送人了。没有办法。”娘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她说:“你快来看,就是你早先写的那些字啊本啊,娘一点没敢动,怕你有用。”娘说着,弯下腰吃力地从床下拖出两只纸箱子来。

⑤我的心忽地一热,眼泪又涌上来。从中学时代开始迷上写作的我,那时总和娘共着

一盏灯,在纸上写写划划。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曾写过些什么,自己早已忘记,但是,娘却把它们留下来了。

⑥我慢慢翻检着这些当年乱七八糟堆着现在却叠得整整齐齐已经发黄的纸片,虽然时间的先后错乱不顺,但上面的字迹仍然不断激起我对青年时代美好时光的回忆。我清楚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向娘交代过,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用它引火。然而,娘竟然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它们!搬了几次家,其他都可以送人,唯有这些东西她还珍藏着,我的亲娘啊!

⑦我看着这些东西,娘就站在一边,恭恭敬敬地看着我。娘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

认识,也不懂什么叫做“文章”。但她知道我是作家,作家是写书的,写书的都了不起。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⑧“儿。有用吗?”娘在一边极小心地问我。“有.有啊!”我的亲娘啊!我用力点着头,眼泪也跟着落下来。我真的想大声地说句谢谢,可这是我的亲娘啊!

⑨在家的日子里,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这些纸页一张张认真整理好,装订起来。娘见我这样,高兴得什么似的,不断地说:“我就总觉着你的这些东西有用嘛。你爹想用它卷烟,让我挡住了,我宁肯上街给他买大白纸。我就琢磨着,啥没用,写的字总会有用的!

⑩临行,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两个纸箱留下。郑重其事地交给娘。我说,用它的时

候我会回来取的。娘说:"你放心,保证一页都不会少的。”说着,又小心翼翼把纸箱放回到床底下去。

⑾现在。我重新回到了南方。但我知道,我的根永远都会留在北方。因为在那里,我的娘在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选自《南方日报》,作者申平。文章有改动)

16、结合全文看,本文题为“母亲的守望”,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含义?(2分)

17、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特点,并说说写出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3分)

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

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18、文章第③段中写到,母亲住的是城里的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这个细节在文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3分)

19、文章写“我”对自己年轻时代写写划划留下的纸片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把这个变化概括出来,并简要说说出现变化的原因。(3分)

⑪ 年轻时代:; 20年后回家时:

⑫ 变化原因:

20、你从这篇散文中读出了一位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你能用一两句古诗文形容这种情感吗?请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4分)

三作文(40分)

21、题目:我愿意--------)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

1.炊蓬饶祷(2分。每格0.5分)

2⑪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⑬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等

⑮红楼梦

3、D

4(1)D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入旧年”;回答中要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5、(1)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它戴了一顶帽子。

(2)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6.无统一答案。参考要点:我们既要学好普通话,又要会说苏州话。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是我们使用的第一语言,学好普通话,能与更多的人交流。但是,提倡普通话并不排斥苏州话,苏州话是苏州地区最基本的文化符号,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苏州人讲苏州话,地方特色鲜明,更有一种亲切感。(3分)

7.①.B

8.“有声如雷”“喧如鼎沸”句

9.C

10人们头晕目眩,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地上,任凭大地旋转倾侧。

11时间顺序(1分):戌刻 俄而 久之 逾一时许等(各0.5分)

12骇异—失色—稍定(各1分)

13①是指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②鲁迅先生的逝世对中国革命的损失

14甲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抒情,乙文还有记叙的表达方式。

15.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人们在悲愤中看到光明和希望。

16(1)母亲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2)母亲坚守着她对儿子不变的爱,坚守着她对儿子不变的牵挂。

17、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在娘眼里,是“天下第一”;“胡乱涂鸦”,成了不起的“经书”,这里用对比(夸张)手法写出了母亲为儿子而骄傲的近乎崇拜的爱。

18、写出母亲始终保持着农村妇女习惯和品德的朴素性格;暗示着母亲对“我”的守望,为下文写母亲“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作铺垫。

19、(1)年轻时代:认为没什么用,乱七八糟堆着,让母亲用它引火;20年后回家时:认真整理和装订好,郑重其事地交给母亲保存。(2)变化原因:为母亲对儿子留下的纸片的珍视而感动,被母亲在守望纸片中体现出执著不变的爱所打动。

20、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1)参考示例: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执著不变的,难以衡量的(2)参考示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3)参考示例: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永远不变的,做儿女的若是感受不到这一点,将是终生的遗憾。

21作文

篇2:孤雁苏教七下语文

装订线2013-2014学七年级语文练习四十三 病句专题2(命题人:高飞审核人:高飞2014-2-13)2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B.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老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26.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2年4月2日,连云港市民航开通了直飞西安的航班。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B.母亲节,她瞒着妈妈和爸爸买了一大束康乃馨,准备以此作为礼物,给母亲一份惊喜。C.4月22日,中国矿业联合会在连云港市东海县组织召开了“全国地热(温泉)尾水回灌与弃水处理应用技术研讨会”,以期解决当前我国地热水位快速下降的问题。D.伴随3D版《泰坦尼克号》在全国公映,让国民在享受视觉盛宴、重温美好剧情的同时,也深深地纠结于国产影视作品的质量问题。27.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①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②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③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这一做法。④认为这样做就有可能防止改善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状况。

2012年3月,关于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把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诗圣”杜甫的画像被如此涂鸦,有人把这种现象视为对名人的亵渎,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

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3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日前播出后,观众反应异常强烈,简直到了人人谈论的程度。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生死考验观天,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用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生命诠释了师爱的真谛。

C.“新四大天王”林俊杰事业再攀高峰,昨晚在一年一度的MusicRadio颁奖上更是一举夺得港台最佳最佳制作人以及最佳男歌手两项大奖。

D.随着“日内瓦”号航母航海试验的不断进行,海外对中国航母的关注在持续升温。

3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B.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在公路上飞快地奔跑。

C.如果没有这些生灵,大自然才会失去了色彩。

D.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34.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文中改正。

锦绣川风景区位于城区与河东新城结合处,全长10公里,水面宽200米。主要有木栈桥、卵石滩、博弈平台、摩托艇等经典。白天,五桥飞架东西,气势恢宏。夜晚,万盏灯火竞相辉映,灯火与桥梁、绿树、碧水浑然一体,赏夜景的理想去处。

3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今年5月28日,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大约里氏4.2级左右的地震,北京地区也有震感。

C.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D.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36.下面句子都有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可增删、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B.通过前几年食盐抢购事件,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科普常识都有待提高。

我选句,修改:

3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C.在本届世界杯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3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春天的达州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39.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三位学生虽然都是外校的学生,但他们的表演对我校的师生并不陌生。

修改:将“他们的表演”和“我校的师生”调换位置。

B.通过这次凉山州中学生知识竞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将“通过”或“使”去掉。

C.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致力于构建和谐美好的城市。

修改:将句尾“美好的城市”改为“美好的愿望”。

D.爱因斯坦是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

修改:“最杰出的”调整到“20世纪”后。

4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

C.从叙利亚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D.发展并构想好特色产业,让眉山以最快速度融入天府新区。

41.下面各句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是()

A.通过学习雷锋报告会,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几个学校的老师找刘成辉同学就克服学习困难交换了意见。

4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B.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给弘扬天津精神和天津的形象带来良机。

C.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D.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观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

4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的本质。

B.百年一遇的干旱,给一直以自然资源丰富自诩的西南地区一记响亮的耳光。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他这个人太果断,什么事都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

4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依赖心理,使得“洋奶粉”格外受宠。

B.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C.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方面的专家,用9个月时间对在建核电机组、待建核电机组及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安全检查。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情感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4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 ” “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46.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重庆荣昌市)环境,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身心健康。近年来,①荣昌县委、县政府高度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加强管理,②着力实施了荣昌县“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着力加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③市民环保意识不断落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④影响民生的突出逐步问题解决,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1)第①处词语重复,可将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可在后加上。

(3)第③处搭配不当,可将改为。

(4)第④处语序不当,可将调整到后面。

4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B.小行星“2012-DA14”号明年2月将掠过地球,进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圈。

C.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2012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D.一度在松花江内消失的珍稀鱼类再次出现,这令当地渔民兴奋不已。

48.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邛海湿地地修剪和栽种树林也着眼在画意。

B.近年来,凉山火把节已成为国内外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我们在中考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D.为了避免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州中小学都加大了校园安全工作力度。

2013-2014学七年级语文练习四十三

病句专题2

答案

25(D)(解析:A缺宾语,句末加“的物质”B 否定词使用不当,去掉“不能”C前后矛盾,去掉“基本上”或“全”。)26(C)27②(1分),在句尾补上“的做法”(或“的措施”“的办法”“的行动”等)(1分)

④(1分),删掉“防止”(1分)

28(B)29(B)30①“关于杜甫„„”,去掉“关于”;②“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改为“杜甫时而肩扛机枪„„”;③“把网友戏称为„„”,“把”改为“被”(或者去掉“把”);④“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在“认为”后加“(这)是”。(答对一处得1分,满3分为止)31(C)32(C)33(B)34答案:(1)将“摩托艇”删掉。(2)在“赏夜景”前加“此地是”。

35(B)(B,“大约”和“左右”意思重复,应去掉其中一个。)

36答案: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或“文件”)。B.通过前几年食盐抢购事件,我们看到了我国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科普常识都有待提高。37(D)38(D)39(C)

40(C)(C,A:主宾搭配不当;B:前后不一致(一面和两面不能同时呼应)D:语序不当)41(B)42(C)43(B)

44(C)45(D)46答案:(1)第①处词语重复,可将“高度”或“十分”删去。(2)第②处成分残缺,可在“四大”后加上“行动”或“工程”。(3)第②处搭配不当,可将“落实”改为“增强”或“提高”。(4)第④处语序不当,可将“逐步”调整到“问题”后面。

篇3:苏教语文七下1.2一面教案13

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经过,表现了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并突出了“一面”给“我”的鼓舞。理解本文对外貌描写的作用,认真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在教学中宜采用读读议议的方法,紧扣外貌描写进行分析理解,领悟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特性格、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时,加以比较体会。

安排三课时。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本课生字生词,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人课文。

同学们,我们以前曾学过鲁迅先生写的一些文章,你们知道他的为人吗?(指定学生介绍鲁迅并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可能知道他是著名的文学家,而对他的为人或许并不了解。其实,鲁迅先生还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民主战士。他在《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面》,相信大家经过这“一面”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其人有更深刻的了解。

板书标题、作者,并简介作者阿累。

二、齐读“预习提示”,掌握写作背景。

三、快速测览课文,标出生字词。教师出示小黑板,叫学生给加点的字注音,其他同学做课堂练习。

地窖()赫然()嵌着()窘相()颓唐()熏黑()憎恶()虐待()揩油()恣情()抚摩()抖擞()摩挲()脑勺()踌躇()校正注音后,学生齐读两遍。

四、速读课文,标好段序,并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全文共4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以空行隔开。

第一部分(1~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次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以叙事为主。

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第二层(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第三层(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第二部分(39--43)写“~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

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较好地向读者展示了鲁迅的品格和风貌。

五、整体把握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在文中标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法。

2.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课后作业。

1.抄写今天所学的字词,并解释“赫然、踌躇、摩拳、颓唐、抖擞、不能自己”。

2.预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并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2.认真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全文表达的中心意思。

一、复习旧课,听写字词,然后互查记分。

地窖、窘相、颓唐、熏黑、憎恶、虐待、揩油、恣清、抖擞、摩掌

二、学习新课。

(-)指定若干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①作者见到鲁迅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事情的起因是怎样的? ②鲁迅先生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③文中有几处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外貌?用波浪统画出并作好标记。想想:这些描写突出了鲁迅外貌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学生根据以上思考题自读10分钟后,再作分析理解。

(二)讲析课文。

1.指定学生说出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提问:当时的天气如何呢?

明确:明天,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秋深、风大、天冷)

提问: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通过写天气的寒冷、秋风的无情来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给我带来的温暖。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我”的心情如何?

明确:“赫然”表现出“我”的惊喜。“得到了保证似的”表现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正当“我”欲买不能,欲罢不甘的情况下,“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老人。这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默读第三层内容。

2.讲析第三层。

找出外貌描写,可以下节课分析形象。提问。: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是怎样的? 明确:瘦但有精神严肃而慈爱。

齐读第19自然段,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我”与鲁迅素昧平生,但他却热情而诚恳地向“我”推介好书,还送书给“我‘’,这温暖的关怀,怎么能不使于我”激动呢?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描写“我”的激动心情?

指名朗读: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受交织者的抚摩似的;我结结巴巴,欢喜得快要跳起来3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提问:全文几处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外貌?每次描写有何变化?这些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学生列表比较)

指定学生将六处外貌描写择其要点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教师根据板书内容分析、归纳。这些描写详略有致,都突出了鲁迅先生外形@削、但精神很好的特点。突出了他为革命尽心尽力地忘我工作的形象,他热爱劳动人民、关怀进步青年使“我”感动。

三、根据板书总结全文,突出重点。板书设计: 《一面》

瘦 五十上下 穿长衫 咬烟嘴

瘦 精神很好 发长 胡须像隶体“一”字

鲁迅先生 竹枝似的手指 小油管紧包在腕子上 为革命尽心尽力 瘦 面黄白 羽纱长衫 黄色烟嘴一头熏黑 忘我工作的形象 脸一瘦 他的手多瘦啊

第三课时

一、继续分析外貌描写,突出鲁迅的形象。1.先在文中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然后朗读一遍。2.试列表比较每次外貌描写的异同。文中先后六次写到了鲁迅先生的外貌。

①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②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狠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③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④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⑤我又仔细看他的脸——瘦!⑥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这些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满清晰起来。

第①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形象“模糊”,只是粗线条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第②次是在近处,是“我”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了人物面容和精神,形神兼备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气质。

第③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不仅观察更细致,而且把前两次没有观察到的细微特点补写出来。如第一次只看出长衫的颜色,这次连质料是“羽纱”的也分辨出来了;第一次只看见烟嘴上的火花和烟雾,这次连烟嘴是黄色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这次还把人物的头部和全身结合起来写,使形象更完整清晰。

另外第④⑤6 次只突出了他身体的某一部分特征,就像一个个的特写镜头。这六 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

想一想: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突出了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表达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之情。

二、仔细品味语言,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仔细阅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赫然”是很鲜明、明显之意,作者眼前有为之一亮的感觉,表明了对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因为书是鲁迅译的,而鲁迅当时是有名的作家,又是革命、光明的象征,所以说像“得到了保证似的”。也表明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信任。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摩挲”就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舍不得”,写出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

3.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展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表示亲密无间;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仿效学习。不同的称谓,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战士”则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4„„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加点的词句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的心情,也表达出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

二、齐该第三部分并分析

提问:“一面”虽然短暂,但给了“我”巨大的效汗和力量,这表现在哪里?(用波浪线画创,并期读出来。)。

明确:“历尽„„受尽„„咬紧„„吊着„„”

三、总结本课内容。

文章不惜笔墨叙述了作者与鲁迅先生一次特殊的会面,详细描写了会面的经过,并从不同角度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顽强斗志和革命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布置作业。

l.完成课后练习题四。

篇4:孤雁苏教七下语文

文学常识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苏联(国籍)作家,他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一面》节选自《鲁迅回忆录》,作者阿累。本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作者1932年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刻画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同时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从文章的选材看,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选》作者魏巍,当代作家。本文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为感情线索。通过具体记叙和描写七件小事:假装发怒、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看老师写字、排除小纠纷、梦中寻师。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展示华厦文化魅力》作者余玮,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课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赵普,北宋政治家。课文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本文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四次奏荐人才的描写,显示赵普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题破峙后禅院》作者常建,唐代诗人,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登岳阳楼》作者杜甫,唐代诗人。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该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显示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柯岩,现代女诗人,这首诗运用“询句—呼唤—寻找—应答”的独特构思来展现主题特点。表达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无限怀念的深厚感情。该诗运用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起到了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的效果。〖第二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仁,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自由的心理,同时也说明了封建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是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月迹》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全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记叙了一家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三颗枸杞豆》作者程海,本文运用回忆的笔法,生动细致的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本文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按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生动而细腻的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形象。

《柳叶儿》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宋学孟,本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写了儿童时代在那饥荒严重的岁月,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但如今回忆起来,有种苦中带涩的滋味儿,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两小儿辩日》体裁寓言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本文告诉人们:片面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

《黄纱巾》体裁微型小说,作者薛涛,作品运用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每个镜头流露了人与 之间相互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第三单元〗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周定舫,全文按瞻仰者的行踪为序具体介绍了巍峨、雄伟、庄严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在介绍大碑座上的十块浮雕时按照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和浮雕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结合的顺序,说明热情赞颂革命先烈的丰功佳绩,同时表现了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与怀念之情。

《巍巍中山陵》以空间为序向我们介绍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凡尔赛宫》向我们介绍了世界驰名的法国王宫—凡尔赛宫,通过说明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今昔地位突出表现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文章插叙了一段历史轶事,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黄鹤楼》节选自《文苑英华》作者阎伯理唐代人,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特色句式多变,多用对偶。

《于园》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这篇园林小品,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本文按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写层次井然。〖第四单元〗

《松鼠》选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布丰文选》,另外他还著有《自然史》,本文按照先总说—再分说—后补说的说明顺序,用细致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并补充说明松鼠的用途,表现松鼠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动物。《松树金龟子》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世界》,达尔文赞扬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这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等方面的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国宝—大熊猫》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作者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

《黔之驴》选自《柳宗元》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本文是作者寓言作品《三戒》中的一则,全文按照虎惧驴、识驴、吃驴的顺序,叙述了一个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从本文中演化出来的成语有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

《蝉》是首托物寓意的咏蝉诗,作者唐代诗人虞世南,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的形象。《孤雁》作者唐代诗人杜甫,这首诗,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尽情。

《鹧鸪》作者唐代诗人郑谷,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乡愁旅思。

〖第五单元〗

新闻这种文体,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个必不可少部分,有时还可以加上结语和背景。真实准确是消息必须遵守的原则,同时报道要迅速及时,语言简洁明快。

《三个太阳》这是一篇文艺通讯,作者黄传会,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活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录音新闻》是指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的报道事件。这则新闻以时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间为顺序报道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赞扬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人、解放军等团结奋战为祖国贡献的精神。《“神舟”五号航天员出征记》本文按时间为序,抓住杨利伟出征这一个场面以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报道。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按时间各事件本身的特点,真实、迅速的报道了我军中西东三路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

《中央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这则消息生动全面报道了交接仪式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七子之歌》作者闻一多,当代诗人,诗人以“独白”的口吻写下了“七子”:澳门、台湾、香港、威海卫、九龙、旅顺大连、香港岛“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痛苦,以及迫切企盼回到祖国怀抱的殷殷情怀。〖第六单元〗

《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沁园春,词牌名,雪:题目,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咏雪言志,抒发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报负,这首词大气磅礴,写景纵横千万里,论史、上下几千年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卜算子、咏梅》“卜算子”词牌名,“咏梅”是题目。咏,用诗词等来叙述毛泽东的这一首词与南宋爱国词人陆游的咏梅词一样都是通过咏梅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但寄托在词中感情有所不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

《木兰诗》是北朝一首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体裁长篇叙事诗,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诗中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如:互文、反复、排比、比喻、反衬、顶针等。

《观刈麦》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苦农妇之口诉说当时赋税沉重,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破阵子》作者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破阵子,词牌名。这首词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的形象,抒发了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悲愤。

《回延安》作者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创作过剧本《白毛女》。诗歌紧紧扣住延安按照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的内容抒发诗人对延安的特殊感情,诗歌格式上借鉴了陕北信天游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

《再别康桥》选自《新月诗选》作者徐志摩,新月派诗人,有《志摩的诗》《猛虎集》,康桥又名剑桥,英格兰的一个城市,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这首诗叙述温婉柔静,娓娓道来之中,感受诗人沉静的心。

《我的中国心》作者黄霑香港词作家,歌词通过一位海外游子的诉说,刻画了身在异国他 乡海外赤子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陈晓光,词作家,歌词结构严谨韵脚明亮,形式整齐,语言明快,充分抒发了劳动人民幸福自豪,和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的感情,通过对现实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黄河颂》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作词,冼星海曲,这是抗战初期很有影响的抒情诗,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使至塞上》选自《全唐诗》作者唐代诗人王维。本诗叙事与写景结合,又重在写景,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为空间实体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伟。

《黄鹤楼》作者唐代诗人崔颢,诗人从传说写起,又由登楼逃眺异乡风景,引动日 暮怀归之情。

《归园田居》作者东晋诗人陶渊明,田园诗人,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平凡而美好的劳动生活,意境醇美。〖专题荷〗 《采莲曲》作者唐代诗人王昌龄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莲叶》作者唐代诗人郑谷,诗人用清新秀逸的笔调咏荷叶的高尚品质。

《赠荷花》作者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人用衬托的手法表现出荷花与叶坚贞不渝的品质。《白莲》作者唐代诗人陆龟蒙,借咏白莲淡雅高洁的精神和内心的怨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 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莲》作者宋代诗人苏轼,通过叙事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谈闲适的心情。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宋朝哲学家,说: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这篇哲理散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正直高尚的气节,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上一篇:沙盘讲解范文下一篇:如何建设和打造团队--高效团队管理的五步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