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思考

2024-05-03

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思考(精选6篇)

篇1: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思考

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思考

义乌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命题早已提出,从以往的建设中等城市、到建设义乌商贸名城,再到国际性商贸城市,实际上反映了是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定位的不断反思,每一次认识的深化都极大的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义乌外商云集,小商品的外贸出口快速增长,使市场的外向度达到60%以上,对我市已经是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思维惯性不断得到了强化。然而,08年2月25日市委书记在5000人大会上提出了义乌离真正的国际化有多远的命题,提出了我们要以怎样的理念和姿态来看待我们的国际化问题。市委书记的这一提问,我理解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对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定位再一次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探寻出一条义乌城市科学发展的快速之路。

一、城市国际化、国际性城市和国际性商贸城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球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特征日益突出,这种变化促进了城市间国际性交往的频繁与密切联系,进而促进了城市发展中资金、技术、产业、经贸、人员、机构等方面国际性因素的增多, 城市内部基础设施、流通设施、文化与服务设施等方面同国际水准的趋近, 城市经济运行规则向国际惯例的靠拢, 这不仅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现代科技进步与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的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城市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城市发展的普遍趋势,唯不同的是在于各个城市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示经济循环方面并不是齐头并进和平均发展的。

所谓国际性城市,目前很多专家认为, 主要指那些在本国发挥经济中心作用的城市, 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雄厚的经济实力, 便捷的交通信息网络, 特别是能够提供完善周到的服务, 使其影响超过国境限制, 在全球或世界某一区域发挥着经济以至于政治文化等中心作用的大型城市。

国际性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读。徐巨洲①认为国际城市都是指国际中心城市与郊区及附近的城市群组合成的城市地区。并把国际性城市分成三种不同类型:综合型国际城市:如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武汉等;经济型国际城市如青岛、哈尔滨、南京、长沙、海口等和专业型国际城市如宁波、烟台、厦门、西安、三亚等。顾文选、杨春志②认为国际城市因其功能国际化程度、国际影响力大小、强弱或影响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世界性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城市。

由于对国际性城市的定义和范围有不同的解读,对国际性城市特征的描述也不仅相同,但一般都认为有以下特征: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化,并且有周边发达区域的支撑;二是国际组织机构或跨国公司总部机构聚集;三是有便捷的交通和较强的国际通讯,国际可达性强;四是国际文化、社会的交流在城市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五是经济的外向度高,具有跨国的新技术产业,商业高度发展;六是具有推动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资本、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显然,国际性商贸城市应是国际性城市的下位概念,发展重点是在于它的商业经营发展模式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吸引国内外的商业机构在这里进行贸易、展示。城市本身聚集的产品能足以吸引世界的采购商、世界的供应商、世界的设计专业人员、世界的物流企业组织。

二、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概念和特征可以看出,我们发展国际性商贸城市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经济实力不强,与发达地区的城市差距还很大。一方面还不足以支撑现

代化国际性城市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还不能在浙中城市群区域中形成足够的吸纳和辐射能力,极化和扩散能力还很弱。

二是我市市场经济发达,专业批发市场的业态具有全球特色,外贸出口也很好,它也是我们赖以骄傲的地方,但是市场产品的辐射力和吸纳程度与国际化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我们的产品进入发达国家的比例依然很低,市场内的产品最多只能是国内产品的一个基本集合,还不是全球产品的汇聚。产业层次低,经济的外向度中无论从总量还是结构上都与国际化城市有很大的距离。

三是城市的功能比较单一,基础设施离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要求仍有距离,首先就表现在“一主三副”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与国际化商贸城市综合性的差距,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思想依然还根深蒂固的在左右我们的脑子,没有把义乌全域作为整体来建设,以至于重复建设,浪费惊人。其次是交通的可达性方面,义乌空港无论在航线、客流及货运的规模都与国际性城市的要求相差很大。

四是由于市场产品结构的国际化程度低和经济实力的弱小,我们还不能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反过来又影响国际其他商业组织或机构在我市的设立和对新技术产业的推动。

五是在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理念的缺乏应该是最主要的问题。有为政府曾经是我们义乌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城市国际化的道路上怎样的政府才能算是有为的政府,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干部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和能力,应成为我们政府机关部门思想大讨论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在我们原来“有为”基础上实现高位突破。

三、从主要城市的国际化发展规律看我市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的可行路径

1、国际性城市发展的分析。目前国内专家对城市国际化规律的分析各有不同,刘立③的对香港、上海、和美国犹他州的发展模式分析,提出了一个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一些规律特征:

一是城市发展要经过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其路径可以归纳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内中心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国际性中心城市。当然区域中心的转化有赖于城市区位或其他因素的发挥;

二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通过大力调整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轻型化、现代化,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有发达的市场体系,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政府在“市场失灵”的公共性领域起作用并对宏观经济进行间接调控;

四是建立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确保城市极化和扩散效应作用的正常发挥; 五是中心城市功能几乎都经历了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转变、低层次向功能向高层次功能转变的过程;

六是中心城市的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一般的国际性城市都是在区位的基础上赢得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产业的支撑和升级发展又助推了经济的起飞和强盛,从而推动了国际化的发展。

2、义乌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可行路径探寻。规律虽然代表历史,但经验还是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的。对照以上六个方面总结的规律,结合我市的实际,显

然可能大多的条件我们无法满足,但除了区域的因素外,我们正在走的道路却有何其的相似。从专家总结的国际性城市的发展路径中,我们还看到,几乎所有的城市都经历了一个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到调整第二产业并进而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一个产业发展和升级历程。

今天我们要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不允许我们去重复他们的路径,我市的资源、历史和人文观念都还不足以来支撑快速的重走工业化之路。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一是没有地缘优势的城市能成为国际性城市吗?国际上有这种先例吗?二是我们能不能选择可以跨越的路径呢?

首先我们要在地理上来重新认识我们的义乌。我们一般说我们是处在浙江中部的一个内陆城市来看,所以我们会说以前的义乌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商业环境一般城市,以至于我们发展到今天除了归结于义乌的传统商业文化和政府的有为以外我们只能归结于我们是莫名其秒的发展起来的。但如果放在全国的位置上看,我们就不再是一个内陆的城市了,我们附近的宁波温州港口、萧山国际机场也就成了我们发展的资源了,更何况我们的空港也在发展之中。

其次,我们再从义乌的经济结构来看我们能不能跨越工业产业发展的模式之路。

2007年我市GDP总值为420.9亿人民币,人均GDP为59100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46.1:51.1(国际性城市一般在60%以上),全年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18.3亿美元(约132亿人民币),其中出口16.7亿美元(约120亿人民币),经济的外向度为310%左右,但是进口的比例只占总额的8.7%。这样的一组独立数据我们无法看出它的价值在哪,但是我们比照香港的一些数据我们就会有所启发。香港面积1098平方公里,和义乌接近。2003年香港人口680.31万,GDP为12980.41亿人民币;人均GDP为190801元人民币;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08:5.45:94.47;全年进出口总额为37756.5亿人民币,其中出口为18541.3亿人民币,进口的比例占总额的49.1%。虽然两地的政治制度、发展历史和区位特征不一样,比较的时间也不对称,但以上的数据至少给予了我们如下的启示:第一是我们的第三产业不是很高了而是不够,我们对三次产业的调整和协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是作为世界性城市必然要在进出口方面对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虽然香港的进出口比值有它的特殊性,但也反映了我们的经济外向度中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第三是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城市,它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这也就是说我们发展贸易型城市过程中,对三次产业的调整必须要以大力促进经济总量和效益的增长为前提;第四,通过数据对比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说明了我们所走的兴商强市的路径是可行的,我们有可能跳出国际性城市发展的规律实现跨越发展。

四、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重要抓手

当我们确定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选择了通过积极发展商业贸贸易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那么在现有基础上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实现这样的高位突破和跨越呢?以下三个方面应该是我们政策趋向的重点方向。

1、以调整和优化市场商品结构和扩大商品和市场规模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浙中的城市群中看我市的发展力,我市要发挥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作用的基础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强化。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独特能力和经验,促进城市经济的高效运行和持续高速增长,加快并大力提高我们城市的竞争力。兴商建市,商贸强市已经为我们城市的发展赢得了城市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如何提升和进一步发挥这种比较优势则是我们下一部必须做好的工作。

一是优化市场的结构。目前我们的市场产品大多以手工业或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大力提高工业产品,特别是与时代发展密切的工业产品商品的比重,尤其是与汽车时代、信息时代、休闲文化为特征的或三者紧密关联的产品市场。如汽车产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常说发达国家的世界是轮子的世界,如果说今天汽车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将迎来轮子的世界。既然世界属于轮子,那么与轮子相关的产品的市场也应列入我们的重要组成中。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经济的外向度比较高,我们的产品也卖到了全球的200多个国家,但是我们引进了外国的产品了吗?我们可以引进那些产品呢?我们没有研究,没有政策。但是我们有招商引资政策,我们现在还提出了招商选资政策。在扩大市场商品品种方面,建议市政府要迅速行动开展研究并制订专门的政策,鼓励跨国公司或国外有关机构在我市设立优秀产品的代理或销售总部,鼓励我们的商业企业引进国内和国际的优秀产品,甚至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部或产品。通过引进既改善市场产品结构,提升市场品位,同时还会对我市的工业产业的提升产生新的推力。

二是进一步扩大商品品种的规模。从产品的来源和销售方向上看,市场的发展留下了买全国货和卖全国货的轨迹,今天我们在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过程中,我们也提出了买全球货卖全球货的口号。但如果我们冷静的来分析,我们真的做到了买全国货和卖全国货了吗?全国的名优产品真的大部分进了我们的市场了吗?我们有这些名优产品的销售渠道了吗?大凡一些企业在做大了以后为什么都选择了独立的渠道了呢,说明我们的市场经营还大有可为,说明我们的市场还不足以有吸引他们的力量;如果说我们我们的市场发展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那么我们囊括了他们中的优秀产品了吗?我们开设了部分省的产品馆,我们开设了世界各大州或主要区域的小商品馆了吗?这些问题就足以说明我们的市场还不是小商品的海洋,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行业和专业来讲,我们在有的方面几乎还是空白,特别是在涉及电子微电子、工业元器件、汽车饰品与配件这些原本我们工业基础薄弱的行业方面,我们就做不了或做不强,我们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更好的政策和思路营造新的经营的洼地,把国内的经营专家甚至全球的经营行家吸引到我们的洼地呢?只有当我们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也才能吸引或留住采购商和新的供应商。

三是要积极举办好各类展会,提升展会档次,积极做好参展商的招引工作,要争取不断吸引国外展商和企业来我市布展。达到提升品位、改善结构,间接还可以起到引资和提升产业结构的作用。

2、以扩权试点和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构筑有利于市场和商贸发展的政策机制和管理机制。许多国际著名城市的发展都是通过赋予经济自由区以免除关税等优惠政策建立了商品的集散中心,从而促进了技术引进,并在贸易的拉动下来推动起飞的。国内的例子有深圳的特区政策、关税优惠或减免、浦东的保税区等,正是这些政策和地缘区位条件的结合,才使许多国际性城市得以快速发展和壮大。再看义乌的经济发展,也可以说得益于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四个允许”的政策的出台以及兴商建市政策的坚持。如果说那时“四个允许”政策的出台依靠的是敢为的义乌精神,并且还意味着政治的风险,那么在改革开放近30年后的今天,省和国家赋予了我们改革和创新的机会,我们就不能再仅仅依靠以

往的敢为,我们必须站在科学发展和进一步解放思想高度来进行改革创新。一是我们要拓宽招商的视野,不仅要立足国内,更要放眼全球的角度,通过关税减免或优惠等相关的政策去吸引全球的供应商、吸引全球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义乌设立代理或总经销。达到既可以改善市场产品结构、扩大品种增强市场吸引力的效果,同时也必将起到促进产业升级和引资的作用。

二是借脑引智和创新并举。我们不仅要鼓励企业创新,我们还可以制订相关政策,对确有市场前景的专利进行引进,特别是一些有重大市场潜力的专利产品,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政策,资助相关机构进行评估、鼓励和资助有关企业包括外地企业来我市投入研发和试产,使义乌成为科技和专利开发利用的乐园。此外,建议市政府每年举行全民性创新展示周或创新节活动,鼓励市内、市外的创新产品在政府提供的这个平台上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营造创新活动的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作品的展示使义乌成为吸引优秀设计人才的摇篮,成为创新才子创业的摇篮,同时还可以不断使我市小商品不断得到升级换代,引领商品潮流。三是制订相关创业投资政策和资本市场开放。解决资本市场问题可以首先从解决民间富余资本入手,并以资本市场为核心建立人才、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在吸引创业投资方面,要在税收优惠政策如资本利得税等方面的政策,吸引国内外,特别境外创业投资基金来我市创业投资。

四是以实验区和扩权为契机,开展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规划论证。要把义乌建设成国际性的商贸城市,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城市功能模块的建设与规划拓展。要注意城市化进程中的衔接和拓展,更加注重交通的流畅,注重城市CBD的建设,注重城市专业街的规划和设计,要尽量寻找专业街、商务和人居结合的优秀设计。在农村改造中应结合城市空间的拓展进行认真的规划,要扭转现在简单粗纺的农村旧改新的简单规划模式。

3、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和开放战略,逐步走向人才国际化。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必定是人才多元化的城市,没有人才的多元化,就没有国际文化交流的繁荣,即使我们的GDP达到了很高,仍然称不上国际化城市。今天我们的GDP还不高,商业贸易的国际化程度也还有距离,还不足以吸纳国际性高端人才。要达到人才国际化的目的,可以有以下思路:首先是政府要建立基础人力资源开发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相关部门实施人力资源培训,营造吸引人才和培育人才的氛围。在当前,政府要集中有限的财力,既要做好与企业所需的劳动力资源相适应的技能性质的培训,又要搞好小企业主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培训,引导企业主或商户做强做大事业;二是要积极关注影响城市发展动力的高等学院,加大投入,鼓励工商学院设立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或学院,根据国际化的趋势可建立商务与外语、商品设计与制模等学院;三是要转变观念,要把在我市经商的大量外国人士当成我市拓展商品贸易国际化的有效人力资源,要制订相关政策,积极鼓励他们成为国外机构在我市的代理或总经销。四是要充分利用党校和高校的平台,大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领导干部,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管理城市、服务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义乌党校刘文金

篇2: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思考

我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思考

□作者:

1、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宜昌市旅游局阚如良1曹诗图1孔磊2胡晶晶1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20xx年科研资助项目(KJS0404);宜昌市20xx年社科研究项目(20xx13)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比较优势与主要差距,指出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名城,关键是要塑造城市国际性形象,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发展城市旅游并营造国际旅游环境,构建环坝国际旅游圈和环城休闲度假圈,实现从三峡旅游观光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从三峡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关键词:宜昌国际性旅游城市发展战略

以中心城市构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已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旅游业正从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城市在区域性的板块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在宜昌,宜昌是大三峡旅游圈新的增长极,具备了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潜质,20xx年至20xx年接待境外游客和旅游创汇均以8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共宜昌确立的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三个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宜昌建成国际性旅游名城。把宜昌建成国际性旅游城市,不仅是宜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三峡旅游由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的现实需要。

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

从理论上讲,国际性城市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包括实力优势、体制优势和特色优势,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范围内成为国际事务的服务中心、国际资源的交换枢纽、国际利润的创造中心或国际影响力的扩散高地,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国际性旅游城市是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专业性的国际性城市,是指具有国际性影响力、吸引力、聚集力和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宜昌确立的国际性旅游名城这一目标具有空间开放性、产业特色性和品牌扩张性等特点。“国际性”体现了空间的开放性;“旅游”体现了产业的特色性;“名城”体现了品牌的扩张性。“国际性城市”是共性;“旅游城市”是个性;“名城”是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般来说,国际性旅游城市应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按照国际公认标准或惯例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其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旅游形象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感召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应通过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城市景观、主题活动、形象标识和口号等整体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产生国际性的感召力,并形成国际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游客满意率在90以上。

核心旅游产品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吸引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应拥有世界级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和世界罕见的旅游景观,更要按照国际标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至少要有1个国家AAAAA级旅游区和若干AAAA级旅游区,能够产生国际性的旅游吸引力。

旅游服务环境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接待力。国际性旅游应拥有满足国际游客旅游消费的环境,即城市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服务设施以及语言环境、旅游服务、市民素质等都应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能满足主要客源地国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具有国际的接待能力。

旅游运作模式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适应力。旅游运作模式符合国际惯例,开放旅游市场,引进国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旅游产品设计要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开发与经营应高度开放,具有国际性的适应力。

价值观念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亲合力。国际性旅游城市要有国际化的价值观念,才能具有国际性的亲合力。衡量一个城市的旅游国际化不能用纯经济的标准,而要用城市文化、城市经济、城市生态的协调发展来衡量,因为旅游更多的是体验经济、精神经济。

旅游活动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国际性旅游城市会举办较多的国际活动,多渠道参与国际交流。通过举办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节庆活动、国际交流活动,并形成品牌效应,从而产生持续的国际性影响力。

游客构成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聚集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具有国际性的凝聚力,城市吸引力和游客市场辐射到海外,接待的游客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并在各大洲都有分布。年接待国际游客数占当地居民总数的比重达60以上。

旅游经济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主导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旅游外汇收入占当地进出口总值达30以上,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度和整合度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高,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

宜昌创建国际性旅游城市的优劣势分析

比较优势

在发展中国家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考察国际性旅游城市,更主要的考察一个城市在发展国际旅游方面的国际比较优势。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优势突出,主要表现为:

独具个性的国际性比较优势。宜昌城市与三峡工程、葛洲坝以及西陵峡(东段)融为一体,工程文化、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交相辉映,长江三峡、三峡工程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品位高,在建设现代工程型国际性旅游城市方面具有显著的国际性比较优势。宜昌在三峡旅游格局重构中已成为三峡旅游重要的增长极,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优势增长区。

富有魅力的国际性交流平台。三峡工程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将与北京的长城、西安的秦兵马俑一道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性产品,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此外,宜昌举办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旅游节等国际性的活动,构建富有魅力的国际性交流平台。

优美的人居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生态化是所有国际性城市的共同特征,旅游是“眼球经济”、“环境经济”,国际性旅游名城更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宜昌城市山水交融,城区绿化率高达40,水资源与电力资源丰富,山水园林城市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越,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宜昌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开放的移民城市文化。开放是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宜昌历史上乃兵家必争之地、贬官经停之地;1876年开埠成为长江上重要的港埠城市;葛洲坝的建成使宜昌从一个小城镇转为中型城市,如今三峡工程的兴建正使宜昌向较大的城市迈进。宜昌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具有浓厚的开放意识和开放性、兼容性、多元化的国际性城市文化特征。

不断增强的城市国际机能。城市国际机能是一个城市参与国际性竞争的功能。自20xx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起,三峡工程进入收益期,宜昌城市经济实力正处在快速增长期,城市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旅游功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集群优势逐渐显现。三峡机场国际口岸升级、城市旅游步行街、游客中心、旅游超市等项目相继建设,宜昌城市国际机能正日益增强。

劣势分析

与国内外发达的国际性旅游城市相比,宜昌要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还存在着以下差距:

城市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现代化是国际性城市的基础与前提。宜昌的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市文明、科技发展等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尤其是入境游客进入条件、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等还有待改善,宜昌还未开通国际航班,至今还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还没有一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旅行社。

城市形象国际知名度不高。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城市的综合评价和总体认识。宜昌城市形象在策划、塑造、推广及其影响力的国际性水平不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有待提升,宜昌仍处于中国发展国际旅游的第四集团,还不是境外游客游览中国的首选目的地。20xx年来宜境外游客中80为一日游,在宜花费167.32美元/人天,停留时间仅1.21天/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不大。宜昌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开发不够,三峡工程游仍是初级观光产品,对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屈原文化、昭君文化、三国文化的旅游开发重视不够,城市文化娱乐项目配套不足,缺乏能留人的旅游度假产品,现有的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不大。而国内同类旅游城市如桂林、三亚、黄山等已经实现由观光旅游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而宜昌还是三峡旅游的观光过境地。

城市文化国际性氛围不浓。国际性文化氛围包括语言环境、国际旅游要素、市民国际素养、运行国际惯例等,宜昌在这些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缺乏外向型人才和国际交流场所,难以适应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需要。

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功能不强。宜昌中心城市的旅游凝集力和扩散力不够,入境游客几乎都集中在长江三峡线,环城旅游交通网络还未形成,城市布局、产业结构、旅游功能有待完善,中心商务区(CBD)、旅游服务设施仍需进一步配套。宜昌尚无大型国际性的会展场所,这些都制约了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的发展。

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较弱。宜昌旅游经济还是数量扩张型,对第三产业以及GDP的带动效果不明显;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有待增强,宜昌旅游经济还是孤立的产业体系,旅游与相关产业加强互动与整合,还没有形成以旅游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旅游发展实力不强。20xx年宜昌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4:54.6:32,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8,与国际性旅游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差距。

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部署

发展目标

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的最佳战略机遇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宜昌旅游产业发展,力争进入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行列,建成三峡地区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旅游城市。争取到20xx年,实现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旅游业逐步成为宜昌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战略

形象提升战略。在旅游进入形象传播时代的今天,塑造和推广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对于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建设与营销至关重要。为此,要通过形象设计、形象塑造、形象推广等,整体提升宜昌城市的国际旅游形象;借助举办国际性的活动和奥运旅游的机遇,加大“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宜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力度,使宜昌与长江三峡一道名扬中外。

产品打造战略。宜昌要融入国际旅游经济圈,关键是要有核心竞争力产品。宜昌应着力开发三峡大坝、长江三峡、昭君和平文化三大品牌资源,围绕三峡大坝实行环坝突破,举市场之力建设三峡环坝旅游圈,同时要发展宜昌城市旅游,建设与国际性旅游城市和三峡工程相匹配的国际性旅游产品。

区域联合战略。加强区域联合,呼应汉渝,借势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宜昌与武汉、重庆的旅游合作,实现三地旅游的交通互动、产品互动、市场互动、营销互动、管理互动,形成区域旅游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通过线路组织与营销,加强与张家界、神农架、武当山和西安的联动,推出富有特色的国际旅游线路。

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协调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城市旅游与县市旅游、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开创宜昌和谐旅游的新局面。

人才兴旅战略。旅游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国际性人才带来国际性理念。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人才是保障。为此要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遵循国际惯例,推行国际性机制,提供国际性标准的服务,营造国际性人才的成长环境、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

发展布局

根据宜昌旅游资源分布、交通条件、文脉特征和产业发展现状,发挥宜昌中心城区旅游接待中心和三峡大坝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确立“一心二圈三片五线”的发展布局。

一心。即以宜昌中心城区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重点是增强宜昌城市旅游功能,改善国际游客进出条件,完善城市游憩系统,营造国际性旅游氛围,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准,提升宜昌市国际旅游整体竞争力,使之成为三峡国际旅游区的重要接待服务中心。

二圈。即构建三峡环坝国际旅游圈、宜昌环城休闲度假圈。三峡大坝已成为三峡国际旅游新的核心吸引物,重点是发挥环坝旅游产业的集群优势,围绕大坝工程旅游配套文化和生态旅游产品,积极推进环坝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三峡环坝国际旅游圈,使之成为三峡国际旅游新的经济增长区。加快宜昌环城休闲度假产品开发,重点开发清江水色风情、五峰原始生态、大老岭森林避暑、城郊生态农业等休闲度假产品,使宜昌从观光过境地向休闲度假目的地转型。

三片。即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清江风情度假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重点开发完善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形成以三峡风光为背景,水电文化为特色,三峡大坝、葛洲坝和宜昌城区为依托的综合型旅游区,成为宜昌推向国际旅游市场的龙头产品;突出土家风情和湖光山色,建设清江风情度假区;突出关公文化和宗教文化,建设三国文化体验区。

五线。加强横向联合,跳出宜昌重组旅游线路,以三峡大坝为核心构建五条国际旅游线,即:中线——三峡大坝•西陵峡•葛洲坝“两坝一峡”旅游线;西线——三峡大坝•长江三峡•重庆“高峡平湖”旅游线;北线——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一江两山”旅游线;东线——长江三峡•三国•西安“朝秦暮楚”旅游线;南线——长江三峡•清江•张家界“两江一山”旅游线。

战略重点

高起点规划,塑造国际性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就是旅游景点”的城市旅游发展观念,把宜昌纳入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圈,把宜昌旅游放在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圈内进行定位,坚持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城市规划建设要突出水电特色和旅游功能,使宜昌成为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市。宜昌作为世界最大的水电之都,无论是三峡风光、三峡工程,还是三峡文化,都能给游客以“激情”的感受,英文ELECTRIFYING可译为“电”或“激情”。确立“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城市形象,既一语双义,又将宜昌与三峡紧密结合,便于推广。

高标准建设,打造国际性旅游产品。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名牌战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高档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以及大型城市标志性建筑;重点建设“两坝一峡”和“高峡平湖”旅游区,加快清江休闲度假产品、三国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发挥三峡工程巨大旅游磁场效应,形成环坝国际旅游圈、环城休闲度假圈,促进宜昌从三峡旅游观光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从三峡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高水平管理,营造国际性旅游环境。重点营造国际性创业环境、国际性语言环境,提高城市的国际化管理素质。通过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管理机制,优化配置城市服务业的各类资源,城市道路、机场、火车站、码头及旅游景区、公园的路牌和标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要符合国际标准。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旅游意识,强化市民的城市形象意识和国际性旅游名城的公民意识,增加宜昌城市旅游的亲合力。早日解决宜昌三峡机场的口岸升级,简化出入境手续,创造条件实施落地签证制度,使国内外客人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高水准营销,扩大国际性客源市场。调整宣传思路,改变以往突出宣传三峡而忽视宜昌的宣传策略,多渠道营销“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城市旅游形象。抓住北京奥运机遇,倡导“北京观奥运盛会,宜昌揽世纪工程”。特别是要通过举办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国际水电旅游节、世界临坝城市发展论坛、国际水电经济论坛、国际和平论坛等国际性的活动,提升宜昌旅游的国际注意力和影响力,使更多的境外游客来宜昌,看大坝,游三峡。

高质量发展,增强旅游国际性竞争力。建设国际化旅游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引进、联合等多种途径,使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宜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逐步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配套功能,壮大旅游核心产业群。探索旅游与相关产业之间的整合与互动机制,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群,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游客在宜昌的停留时间、增加游客在宜消费、增加旅游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增加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阚如良,周银珍,郑宇飞,胡红青.转型期三峡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26(5)

2.乐正.建构21世纪中国的国际性城市体系[J].广东社会科学,20xx,6 3.肖耀球.国际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J].管理世界,20xx,4 4.吕斌,陈睿,蒋丕彦.论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的变动与重构[J].旅游学刊,20xx,19(2)

5.阚如良.论大三峡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xx,20(6)

篇3: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思考

一、世界城市的概念及内涵

世界城市, 又称全球城市或国际大都会, 英文写作Global City或World City, 有时也写作Alpha City或World Center。早在1889年, 德国学者哥瑟 (Goethe) 就曾使用世界城市一词来描述当时的罗马和巴黎, 而其概念最早在1915年由英国城市和规划大师杰德斯·格迪斯 (Patrick Geddes) 在《进化中的城市》中明确提出。格迪斯所界定的世界城市主要就是从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角度给出的, 指的是:“世界最重要的商务活动绝大部分都须在其中进行的那些城市”。此后, 国际上许多著名的学者也都对世界城市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德·霍尔 (Peter Hall) 认为, 世界城市专指那些已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产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一流大城市;全球化和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沙森 (Saskia Sassen) 于1991年发表著作《世界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 通过对全球领先的生产性服务公司的分析来判断世界城市, 定义世界城市为发达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中心, 并指出伦敦、纽约和东京组成的三角结构是世界城市体系的核心。这三个城市也是目前公认的三大世界城市;城市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 (Manuel Castells) 在“信息时代的三部曲”特别是第一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指出, 世界城市应该被界定为“流动空间”日益网络化的过程,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某些特定的地方。

而提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的同时, 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工作报告配发的名词解释中明确: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 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二、世界城市相关指标研究

(一) Ga WC的《世界级城市名册》

1 9 9 8年, 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 缩写为Ga WC) 在英国英格兰莱斯特郡拉夫堡的拉夫堡大学尝试利用“关系数据 (relational data) ”为世界城市进行定义、分类及评级, 并于Ga WC5号调查学报中发布了《世界级城市名册》, 通过研究会计、广告、银行/金融及法律等4项“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连通性为城市排名, 确认了世界城市的3个级别和若干子类别。2004年, 排名引入了一些新指标, 但城市经济指标的重要性仍然高于政治和文化因素。2010年版排名认定, “阿尔法++级世界城市”为伦敦和纽约, “阿尔法+级世界城市”包括香港、巴黎、新加坡、东京、上海、芝加哥、迪拜、悉尼。

(二) 全球城市指数

2008年,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公司、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以及《对外政策》杂志基于沙森等人的研究推出了全球城市指数, 通过商业活动 (30%权重) 、人才资源 (30%权重) 、信息流通度 (15%权重) 、文化体验 (15%权重) 和政治参与 (10%权重) 等5项指标对全球6个商业城市地区进行综合评估和排名。在2012年的排名中, 纽约一如既往拔得头筹, 伦敦、巴黎、东京和香港紧随其后。

(三) 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数

2012年, 全球知名经济期刊之一, 英国《经济学人》 (The Economist) 杂志信息部 (EIU) 发布“全球最具竞争力城市指数”报告, 以城市8类竞争力和31项单独指数对全球120个城市进行了评估, 排列了最有竞争力的世界城市排行榜。8项指标包括:经济竞争力、有形资本、金融成熟度、体制效用、社会和文化特色、人力资本、环境和自然灾害、全球吸引力。其中纽约、伦敦、新加坡城分列前三, 香港第四, 经济实力于全部范畴中比重最高。巴黎、东京、苏黎世、华盛顿特区、芝加哥、波士顿分别居于六至十名。

(四) 全球城市实力指数

2011年, 日本森纪念财团 (Mori Memorial Foundation) 颁布“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排名, 排名基于6个方面:经济、研究与开发、文化与交流、宜居、环境、空间与可达性。前四名分别是纽约、伦敦、巴黎、东京。

三、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世界城市的核心内涵

通过世界城市的概念与指标研究可以看出, 在世界城市的认定上, 学者们对于几座城市的认识比较一致, 即纽约、伦敦、东京或加上巴黎, 而对于其他世界城市的认定分歧较大。而无论如何认定, 世界城市作为全球城市体系中最高级别的城市, 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节点, 其经济指标均占据最大权重, 高于政治及文化因素。换言之, 世界城市的本质特征是其全球经济控制能力。也就是说世界城市不仅要在全球政治、文化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同时也必须在全球的经济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看,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世界城市在商贸流通方面的一个关于功能形态的核心内涵。从目前公认的三大世界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来看, 其商贸服务业均为城市的核心产业。纽约、伦敦和东京城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均超过80%。东京都的零售额是全日本的12.6%, 零售店铺达到11.4万家, 占全日本的9.2%, 分别是第二大城市大阪府的1.78倍和1.39倍。而伦敦批发零售业是第三大产业, 其中零售业增加值占英联邦20%的份额, 全英国有14%的零售企业和19%的批发企业位于伦敦。这些世界城市对全球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政治影响力都因为有现代商贸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坚固地位而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由此可见, 世界城市也必然是国际的金融贸易的中心, 是全球商贸流通网络化的关键节点, 即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在国际商贸中心城市作为世界城市的核心内涵的基础上, 要界定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概念, 分析其特征, 就应基于世界城市的概念与特征进行解析。从世界城市的视域来看,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应该是在国际和区域的交流和合作中, 在商品贸易、要素流动以及服务贸易方面能够起到关键性、中心性作用的枢纽, 它往往体现为一个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指城市商业随辐射能力的增强, 能够超出国内界限在世界范围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聚集众多国际性商贸活动, 包括金融保险业务、批零业务、物流运输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和国际大型会展会议业务等。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形成是城市交换功能的国际化, 集中体现了城市商贸设施、服务功能和整体环境能够服务于国际交往和国际性商贸活动。”从这一概念中, 可以总结出三层含义:首先, 就城市本身而言, 其自身的商贸业必须十分发达, 才足以成为国际的商贸中心;其次, 作为商贸中心, 该城市必须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经济的集散作用十分突出;第三, 作为世界城市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 国际商贸中心不仅能够集聚、汇流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等多种要素, 而且能够对周边城市或地区产生巨大的辐射力。

因此, 在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上, 应该注意兼有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基础条件。供给条件, 主要指城市内部基础条件完善, 商贸设施齐全, 这样才能够承载众多国际性商贸活动包括金融保险业务、批零业务、物流运输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和国际大型会展会议业务等。需求方面则主要指其辐射功能不断增强, 市场范围覆盖国外市场的比例不断增加, 从而完成城市交换功能的国际化, 成为国际商贸的交往中心。由此也可以总结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两项基本条件, 即;经济实力雄厚, 配套服务完善。一方面,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另一方面, 还需要高度发达的第三产业以保障物资的高效流通。

五、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

通过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概念, 可以总结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所具备的三项主要特征。

(一) 区位优势良好

区位优势主要是指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是决定地区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从各个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地理位置来看, 大多位于沿海地区或陆路的交通要冲, 交通运输手段便利且交通营运成本低廉, 这就为其商品贸易、要素流动和服务贸易创造了天生的优势。按照市场布局的“中心地理论”, 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域由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决定, 因此, 在具有了低廉的运输成本的优势之后,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自然大幅度提升。

历史上,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 经济迅速发展, 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发展阶段之后, 急需借助城市平台扩大对外贸易, 这些具有天然优势的城市的重点功能也就逐渐向商贸服务转型, 从而形成了第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如伦敦、巴黎、纽约等。

(二) 商贸实力强劲

商贸中心的产业体系主要包括商品流通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等, 这是由其大流通、大贸易的格局决定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以商品贸易、要素流动以及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 能够依托优越的商贸环境聚集丰富的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要素资源, 对国内外知名的商贸企业和品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从而成为区域内的“发展极”, 当然, 这必须由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基础作为保障。

2011年9月, 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评出了“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25座城市”。排名世界第一的是日本首都东京, 经济产值1.2万亿美元, 经济实力得分0.992, 金融中心得分697分, 创新排名世界第一;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排名世界第二, 经济产值1.1万亿美元, 经济实力得分0.984, 金融中心得分770分, 创新排名第四;英国首都伦敦排名世界第三, 经济产值0.452万亿美元, 经济实力得分0.935, 金融中心得分772分, 创新排名第八。正是这样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起了这三座城市作为世界贸易中心城市的角色, 而如果丧失了这些因素, 城市的地位也就可能随之消长变化, 导致商贸中心的转移。

(三) 国际化水平高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世界城市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 其经济高度服务化, 聚集世界高端的跨国企业总部, 能够吸引丰富的国际投资, 是国际商贸流通交易中心、国际商品消费中心、国际商品展示中心、跨国公司聚集中心、国际商贸文化中心, 在国际事务的交往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从三大世界城市来看, 纽约是国际航运中心、购物天堂、全球总部城市、艺术品交易中心、世界级金融中心;伦敦是国际航运中心、购物天堂、全球总部城市、艺术品交易中心、文化创意和设计之都、世界级金融中心;东京是著名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全球总部城市、亚洲金融中心。由此可以看出, 世界城市不一定是制造中心, 但必须是商贸中心。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 也必须首先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摘要:作为世界城市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能够对世界城市的建设发挥先导性带动作用。因此, 必须首先厘清“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内涵和外延, 而要把握这个概念, 只有从世界城市的视域出发才更准确且具有全局性。本文试图从世界城市的概念及指标研究出发, 进而对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进行解读, 从而明确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在世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世界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北京

参考文献

[1]黄国雄.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分析比较[A].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第5期

[2]王成荣.基于世界城市目标的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研究[A].商业时代, 2010年;12期

篇4: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思考

一、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恩施市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做强商贸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开拓农村市场,强化市场监管,力促商贸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统筹网点布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依托恩施市的区位、产业、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布设城乡商业网点,着力构建“一主两副四带六区”的整体商业格局。凭借旅游“井喷”发展之势,积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带动二、三产业迅猛发展,推进现代商业繁荣。全市现已建成各类商业网点近3万多个,其中,三星级以上住宿餐饮企业15家,4000平方米以上大型超市7家,2000平方米以上大型专业市场13家,限额以上流通企业120家,再生资源回收备案企业9家,加油站(点)50家,农贸市场24家,商品交易市场6家,特色商业街(区)5条,打造了舞阳坝、航空路、金桂大道三大城市商圈。“十二五”期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9亿元,是2010年的333倍。

(二)丰富经营业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积极培育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经营方式和“农超对接”、“万村千乡”农家店等经营业态,初步形成了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市场体系,新型流通业态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全市相继建成武陵国际装饰城、硒都茶城、华硒女儿城、宜昌国贸、国际汽车城等大型商品市场;“万村千乡农家店改造建设工程”覆盖17个乡(镇办)集镇和180个村;村、社区、第三方平台、便民服务、跨境电商竞相发展。

(三)补强农村短板,市场主体日益多元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破除过去长期以来“重城镇、轻乡村”的传统思想,做强做大农村市场。目前,全市除传统商业组织外,相继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的市场主体,特别是随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的发展壮大,有近10万名农村经纪人活跃在乡村,主要从事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等一系列中介服务活动,在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和助农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入农村流通领域,成为农村市场重要的新的主体。近年来,高山反季节蔬菜、道地中药材、特色畜禽、恩施玉露茶、富硒大米和马铃薯等知名农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大中型城市,山野菜、植物淀粉、茶叶、中药材、土家织锦等农副产品常年出口创汇。

(四)优化公共服务,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系列指示及商务部《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精神,研究制定《关于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加强农村商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完善城区及重点乡镇商业网点规划,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产品交易展会,加强商务综合执法和行业监管,推动城乡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流通业的有序竞争。今年以来,市政府奖励成长企业、突出贡献企业1248万元;组织全市76家企业512个富硒产品、特色农产品参加第三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展,总成交额13亿元;对全市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重要生产资料市场、重要流通企业进行监测,预防和减少市场波动,定期不定期对市场主体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二、制约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由于多年来受“重生产、轻流通”“重城镇、轻乡村”等观念误导,市场体系建設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城乡市场体系发育不平衡,缺乏项目支撑

农村商品市场发展缓慢,城区农贸市场急需改造升级。市场专业分区和特色不明,专业市场少、综合市场小、便民市场差。市场与居民区混杂,停车场、供排水等设施缺乏。农村流通设施建设财政投入不够,农村流通领域吸纳社会资金有限。

(二)对市场的建设、指导和管理不够到位

全市商贸发展处于自发建设阶段,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市场重复建设问题。城区及乡镇少数市场档次不高,建设不尽合理,导致“有场无市”、“空壳市场”的出现;有的乡镇市场建设规模小、功能不全,甚至没有市场,导致沿街为市、占道经营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市场管理落后,存在重收费、轻服务现象,影响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积极性。

(三)流通业态及经营方式相对落后

市场大多以传统零售和批发为主,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比重小,规模超市、专业店、专卖店数量不足;商品流通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网上信息发布、咨询和网上交易少,各类批发市场电子商务技术普及

率低;大量的农村市场主体是个体工商户、营销大户和经纪人,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实力弱,市场覆盖率低,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不充分。

(四)政策法规不健全,市场监管乏力

涉及农村流通领域的一些重要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商品市场法律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尚待建立,交易行为不够规范,交易成本较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执法部门重复检查,盲目检查,以罚款代管理,影响了商品流通的正常经营秩序。农村市场劣质商品流通、乱涨价、等问题仍然存在,农民利益时常受到损害。

三、加强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厘清商贸流通市场发展思路

广泛宣传 “开放兴市”、“商贸活市”战略,凝聚建设商贸市场、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扩大社会就业的发展共识。坚持把加快市场建设、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明确大力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引进现代服务业和若干个大专业市场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自主创新发展的原则,突出加强城乡商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专业市场五大体系建设,促进内贸流通繁荣,确保“十三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达12%。

(二)完善商贸流通市场建设规划

立足区位、产业、资源优势,按照“一主两副四带六区”的城市功能定位,进一步修订完善《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着力打造1个市级商业中心、2个市级次中心、6个区级商业中心。按照“控制总量、规划增量、优化质量”的原则,推进商业网点规划实施,突出以人为本,彰显城市特色,建好“城内大市场、城郊大卖场、城外大物流、城中特色街、社区便民店”。加快市场缺位的物流中心、仓储转运中心、菜市场等重点商贸物流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商务、建设、国土等部门协调配合,使项目的规划选址、建设用地、建筑设计符合国标和全市商业网点规划要求。

(三)大力培育各类商品市场体系

加快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步伐,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农超对接等惠民工程建设,推广农产品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商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着力构建市级核心商贸中心、乡镇区域商贸中心、乡村商品销售网点配套的市场体系。依托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培育1-2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结合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需求,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社区便民市场。结合旅游发展,在城区旅游集散地建设综合性商品交易市场,在各旅游景点新建一批旅游商品交易市场。結合商业网点规划布局,进一步改造现有专业市场设施,新建或改扩建家具建材、二手车、汽车、再生资源回收等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与全市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市场集群。

(四)切实整顿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简化商贸流通市场和物流业审批手续和办事程序,为培育市场体系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行政执法部门应为市场建设提供“一条龙”服务,不得对重点专业市场进行多头重复检查,按照“谁建设、谁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市场管理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市场活动,重点解决市场“脏乱差”和“假冒伪劣”问题。推行亮证经营、售货信誉卡制度,开展“消费者信得过摊位”、“星级文明经营户”等评选活动,引导市场经营户规范经营行为,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

(五)强化政府市场建设主导作用

建立加快商贸流通市场和物流业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实现市场建设由社会自发型向政府主导型转变。强化政策引导,研究制定统一的市场建设政策,避免“一场一策”、政策打架。加大市场建设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实行低税费培育市场,“放水养鱼”。增加政府投入,市财政应设立商贸物流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重点市场建设。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市场建设创造良好融资环境。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切实解决市场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加快行业协会、商会建设,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协助政府及部门加强行业监管和服务。

篇5:中亚国际商贸城建设的发展与展望

蒲开夫

 2012-03-27 14:12:58

来源:《大陆桥视野》2011年第5期

当前,新疆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西部大开发10 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中央政策的进一步向西部倾斜,全国 19 个省市的对口支援以及 20 多个大企业和大集团上万亿元的巨额投资等等。这种形势,要求中亚国际商贸城的建设速度必须加快。同时,加快中亚国际商贸城的建设,还可以迅速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带动整个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非常有利于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全国的形势和周边国家的稳定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亚国际商贸城的客观需求与必然选择

本文所说的中亚国际商贸城,是指在我国西部或中亚地区的城市中,能够起“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作用,可最大限度地吸引各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并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影响力的大城市。这样的城市,只能沿着亚欧第二大陆桥从东往西寻找。这时,人们就可以发现,西安和兰州虽属西部,但从地理位置来看,仍处于国家的中心部分;距离东部较近,难以发挥启西、也就是难以发挥辐射和吸引中亚各国的作用。只有乌鲁木齐处于靠边居中的位置,既能承东,又能启西,对中亚国家有较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最适合担当中亚国际商贸城的角色。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霍尔果斯、红其拉甫、吐尔尕特、巴克图、吉木乃等口岸的恢复开放,特别是1990 年 9 月 12 日兰新铁路在阿拉山口和德鲁日巴之间与苏联的土西铁路接轨,标志着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改变了新疆和乌鲁木齐的区位:从祖国的大后方变成了国家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新疆社会科学院抓住当时的有利时机,对新亚欧大陆桥的国内段(连云港至乌鲁木齐)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在由刘甲金同志执笔撰写的考察报告中提出:“我国西部应该有一个发达的经济活动中心。乌鲁木齐有条件成为我国西部的国际贸易城市”。1996年10月,我们在《关于沿边开放与构建中亚国际城的几点思考》一文中又提出:“在我国西部和中亚地区的诸多城市中,乌鲁木齐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作为中亚地区国际大城市的条件是比较优越的。”同时,根据乌鲁木齐的现状,提出了构建中亚国际城的五点设想。

2000 年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委和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了有关建设中亚国际商贸城的专门会议,标志着乌鲁木齐中亚国际商贸城的建设已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自治区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时任乌鲁木齐市市长努尔·白克力阐述了关于建设中亚国际商贸城的目标、原则、任务及实施步骤等。许多专家在会上作了发言。会后,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对建设中亚国际商贸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还与清华大学合作,制定了乌鲁木齐市城市建设规划。这样,关于建设中亚国际商贸城的问题就从专家的建议和设想变成政府的行为,进入了政府的议事日程。这是在建设中亚国际商贸城方面的最大突破。

之后不久,我们又发表了《中亚市场与中亚国际商贸城》一文,进一步阐明了:中亚市场需要中亚国际商贸城;中亚国际商贸城的客观存在和客观选择;乌鲁木齐中亚国际商贸城的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同西安、兰州和阿拉木图、塔什干等城市的客观比较中脱颖而出。例如:乌鲁木齐直接辐射的陆路口岸有 15 个(其中有 10 个是直接面向中亚国家的),这一点是西安和兰州所不能及的。乌鲁木齐有 13 个世居民族,其中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与中亚国家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是同一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完全相同,这一点更是西安和兰州所无法相比的。至于中亚国际商贸城的整体安全问题,阿拉木图和塔什干两座城市就更无法与乌鲁木齐相比了。阿拉木图处于9级地震带,而且已于1887年、1910年和1950年发生过三次大地震,城市曾屡遭破坏,成为哈独立后迁都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本身不可能再有更大的发展。塔什干也处于8级地震带,而且也于1924年、1946年、1966年和1980年发生过4次大地震,其中尤以1966年的大地震最为严重,城市大部分建筑物被毁。现在的新城是震后重建的。相比之下,乌鲁木齐的城市安全系数则大得多。它处于 6级地震带,除20 世纪 60 年代初发生过一次 5.4 级的地震外,半个多世纪来再未发生过类似或更大的地震。

中亚国际商贸城建设的发展

从2000 年初,有关建设中亚国际商贸城的专门会议以来,到现在已有整整11 年。目前,乌鲁木齐中亚国际商贸城建设的进展情况如何?这是大家所关心的。

中亚国际商贸城的指标要求是比较高的,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当然,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例如:“每万人口平均的医生人数”和“每百户家庭拥有的彩电数”就已经超过了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许多主要指标与实际达到的数值之间差距依然很大。

先拿“人均 GDP”来说,指标要求为 20000 美元。而乌鲁木齐 2008 年才达到 5377 美元,为指标要求的 26.89%。也就是说,10 年仅走了 1/4 稍多一点的路程。按照这样的速度,总共大约需要40 年时间才能达到指标的要求。众所周知,人均GDP 是最重要的综合经济指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影响其他经济指标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这一指标达不到,建设中亚国际商贸城的目标就有落空的危险。

再拿“外国投资占本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说,指标要求占 45%。而乌鲁木齐 2008 年只达到 0.37,为指标要求的 0.82%,差距确实很大。不仅如此,2008 年乌鲁木齐还出现了外国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一般来说,国际化的大城市都是外国商贾云集、投资比例很大。这样,才能体现出“国际大都会”的特点,进而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加快中亚国际商贸城的建设进程。如果这项指标完成不好,“国际商贸城”就会丧失国际意义,名不符实。

除此以外,“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和“每百户家庭拥有的家用汽车”两个指标也维持较低的水平,2008 年分别达到指标要求的 4.66%和 7%。这两个指标,与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尤其是地处干旱区的乌鲁木齐,要达到规定的指标,难度极大,任务非常艰巨。

综上所述,对乌鲁木齐中亚国际商贸城的 10 年建设,可以作出如下评价:

开局是良好的,成效是显著的,存在的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今后,建设中亚国际商贸城依然任重道远。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中亚国际商贸城的建设步伐。

中亚国际商贸城建设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经济增长速度仍不能满足中亚国际商贸城建设的需要。

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人均 GDP 的增长方面。从1998 年到 2008 年,乌鲁木齐市的人均 GDP 从 1627 美元增加到 5377 美元,即增长了 3750 美元,平均每年增长375 美元。按绝对值增长速度,每年平均为 23%。应该说,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是够快的了。但是,仍不能满足中亚国际商贸城建设的需要。这是因为:以往的国际化大都会多数是在交通方便、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形成的,而且时间也比较长,少则百年,多则数百年。如今,我们要在交通相对滞后、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建设国际化大都会——乌鲁木齐中亚国际商贸城,就不能沿袭过去老一套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采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说,必须经过大胆探索,走出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新路。

其次,吸引外商投资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乌鲁木齐市吸引外商投资的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1998 年,外国投资占本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曾占到 4.5%,也就是指标要求的 10%。此后,就一直处于下降状态:2001年为1.43%;2002年继续下降,为0.33%;2003 年进一步下降,只有 0.24%,也是近几年的最低点;2004年开始回升,达到1.07%;2005年继续上升为2.45%,是近几年的最高点;从 2006 年起又开始下降,2006 年和 2007 年分别只有 2.29%和 2.14%;2008 年是近5年来最低的,只有0.37%。由此可见,近10年来乌鲁木齐市吸引外资工作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情况,直接影响着中亚国际商贸城的建设。

再次,国际金融工作严重滞后。

由于吸引外资的工作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外币业务的工作量也很小,所以对外资银行几乎没有吸引力。据了解,乌鲁木齐市目前只有一家外资银行。这一点现在也不难理解:外资银行入驻乌鲁木齐后没有存款和贷款的对象,银行就无事可做。所以,吸纳外资银行的前提是大力吸引外商投资;只有吸引外商投资的数额达到指标要求(45%以上)时,才能引起外资银行的重视,设立分支机构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城市基础设施与国际大都会的要求差距甚大。

中亚国际商贸城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对道路交通、邮电通讯、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住房、托儿所、银行、商场、医院、学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等的要求更高。然而,目前乌鲁木齐的马路不平、交通拥堵、停水、停电、高房价、高物价、看病难,看病贵、入托难、入学难等等问题普遍存在,说明城市基础设施很不完善。

加快中亚国际商贸城建设的几点建议

采取“超常规”“、跨越式”的创新模式,加速发展本市经济。

这是最根本的一条。要充分利用区内外、国内外一切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学习、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建设国际大都会的经验,结合新疆的实际,采取“超常规”、“跨越式”的创新模式,举全国之力,加速发展本市经济,为建设中亚国际商贸城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目前,新疆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西部大开发 10 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中央政策的进一步向西部倾斜,全国 19 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以及 20 多个大企业大集团上万亿元的巨额投资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牢牢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模式,加速发展经济,才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

主动出击,招商引资。

国际市场上的商机是不断出现的,又是不断消失的,稍纵即逝。

当机遇出现的时候,谁看准了,并且牢牢抓住,谁就会成功。据了解,在俄罗斯那样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度里,外商投资最多的不是美国、日本、德国或法国等经济大国,而是荷兰、卢森堡和塞浦路斯等经济小国。这就是说,必须主动走出去,认真、细致地寻找商机和投资合作伙伴。在当今国际市场千变万化、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守株待兔”是万万不行的。

大力发展国际金融业,吸引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

一般来说,外资银行进驻乌鲁木齐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有大量的外币存贷业务。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大力吸引外商投资。当外商投资的数额达到相当程度时,大量的外币存贷业务就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外资银行也就认为有必要设立分支机构了。同时,政府还应该为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予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创造安全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型政府。

篇6:商贸物流园建设思考

姜轶帆

商贸物流园是指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群流有机整合和融合在一个空间上的产业形态。是在一个园区内,将商业、贸易、物流及其相关的配套功能有机整合在一起,有序的空间组合,主要包括展览、展示、交易结算、信息资讯、行业动态、物流作业、合同履行、商品交付、售后服务以及配套的办公和+餐饮等有机整合的综合体。

我国商贸物流园的发展模式:

我国商贸物流园发展模式一般来说有三种:第一种是为商贸带动型,经营货类一般是体积小重量轻的日用品为主,如服装、文具等小商品等:像义乌、临沂等地发展起来的小商品市场,最初是由个体户在长途汽车站或火车站周边,借助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条件将由外地带回的商品进行转卖逐渐发展而来。由于商流不断扩大,使当地的物流需求也不断增加。从一开始的个体运输车辆在此揽货,随着托运货物的不断增多,这种方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于是专用货运场站和专线运输货车便迅速发展起来,到现在义乌市已建和在建物流场站项目占地超过3000亩,仅零担运输市场就超过了每年1000万吨。

第二种是为物流带动型,经营货类一般是体积大且笨重的工业品为主如钢材、有色金属、建材等生产材料:像中储、中外运等传统物流企业利用自身原有设施经过改造自办的各类现货交易

市场。这类市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兴起。由于生产资料的装卸、搬运多需借助大型设备,工厂和经销商为方便,多选择租用大型仓库区周边的办公用房。久而久之,厂家和经销商越聚越多后,仓库主动改造或新建现货交易大厅,为客户提供加工、配送、户外广告和通讯等服务,并引工商、税务和法律等机构进场办公,使现货市场的规模迅速发展。如中储无锡公司现货市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其年交易额超过百亿,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集散地和价格发布中心,并成为上海期交所指定交割库。

第三种是为规划带动型,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进行规划设计并吸引企业投资入驻,规划经营的货类品种较多。上述两种商贸物流协同发展模式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地方政府深受触动。一方面如义乌、临沂、无锡等地政府为已有市场另寻位置,进行合理设计规划,解决原有仓储设施、道路、停车场及餐饮住宿不足等实际困难带来的束缚,以求市场进一步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如西安、徐州等地聘请专业机构将物流园区与商贸市场结合在一起规划设计,并分别对生产、商贸及物流企业开展大规模招商,意图打造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于一体的大型商贸物流交易平台。

商贸物流园的一体化经营优势:

1、商贸与物流相互促进

商贸业务主要包括订货、合同、供销衔接、结算等具体内容,而物流是指商品实物从供方向需方的转移,不仅包括通过运输和

搬运所产生的实际位移,还要通过存储调节供需双方在时间节奏上差别。物流可以为商贸业务的顺利完成提供支持和保障,而稳定的商贸业务又可以为物流带来稳定的货源,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务的发展。商贸与物流一体化经营可以很大程度上有效改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不协调的状况,使二者衔接得更加紧密,并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通过商贸物流园这一综合性服务平台,各入驻企业分散的物流需求可以被有效整合为规模化的综合物流需求,与之配套的物流资源也将相应地得到优化。从而促进物流服务的功能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另外,商贸物流园通过加工、配送功能的延伸,可大幅缩短供应链流程、提高了整体流通效率。

3、便于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

在商贸物流园区中,聚集了很多中小型商贸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资金的瓶颈。而商贸物流园通过引入物流金融服务,一方面可以为其中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撑和服务,从而促进其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货物的实时监管降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商贸物流园区不仅可以从金融业务的开展中收取相应的服务费,还可以扩大了物流服务范围,增加物流业务的收入。

仓单质押模式银行

融资企业商贸物流园物流金融基本模式

上一篇:苔丝下一篇:2011党支部活动计划